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x 页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书
书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76H 页
通告一国搢绅士林书
乙巳十月二十九日。柳麟锡痛哭再拜致书于在朝退野公卿大夫国内儒门士林凡百下执事。呜呼痛矣。呜呼冤矣。今日事尚忍言哉。我 列圣王群贤臣礼义为国。天下所独之正邦之 宗社。即将亡矣。我羲农尧舜以下千百圣贤中华为道宇宙所传正大一脉。即将灭矣。我箕圣疆土 祖宗培养宇内最贵好此人类。即将禽兽。而无辜无告数千万生灵。即将鱼肉矣。何以则斥灭彼世雠血雠不共天之雠之漆齿贼乎。何以则诛殄彼无等罔极极恶大憝之卖国逆乎。彼贼虽贱夷也。既曰有国。既曰交邻。宜或以一半分忠孝为法。信义相与。彼于我国。称以修睦。劝以自主。而不过数十年间。变诈奸毒。千万态状。甲申缔结乱贼。兵胁我 君父。杀戮贵戚近臣。祸几无国。乙未缔结乱贼。弑我 国母。并辱 君父。以及臣民。今则缔结乱贼。陵国祸国。无所不为。乃又兵胁 君父。五条迫急。计吞全国。以极肆虐。都恃目前强力。无复约信法义之近似。如此贯盈罪恶。犹可以国称而得
乙巳十月二十九日。柳麟锡痛哭再拜致书于在朝退野公卿大夫国内儒门士林凡百下执事。呜呼痛矣。呜呼冤矣。今日事尚忍言哉。我 列圣王群贤臣礼义为国。天下所独之正邦之 宗社。即将亡矣。我羲农尧舜以下千百圣贤中华为道宇宙所传正大一脉。即将灭矣。我箕圣疆土 祖宗培养宇内最贵好此人类。即将禽兽。而无辜无告数千万生灵。即将鱼肉矣。何以则斥灭彼世雠血雠不共天之雠之漆齿贼乎。何以则诛殄彼无等罔极极恶大憝之卖国逆乎。彼贼虽贱夷也。既曰有国。既曰交邻。宜或以一半分忠孝为法。信义相与。彼于我国。称以修睦。劝以自主。而不过数十年间。变诈奸毒。千万态状。甲申缔结乱贼。兵胁我 君父。杀戮贵戚近臣。祸几无国。乙未缔结乱贼。弑我 国母。并辱 君父。以及臣民。今则缔结乱贼。陵国祸国。无所不为。乃又兵胁 君父。五条迫急。计吞全国。以极肆虐。都恃目前强力。无复约信法义之近似。如此贯盈罪恶。犹可以国称而得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76L 页
立于宇内乎。彼逆虽曰乱贼之自古或有也。生长礼义正邦。蒙受 君父厚恩。地贵近而义休戚。何忍附雠夷。胁以兵威。戮我贵戚同僚。辱弑我 君父国母。终焉血心为贼。全卖与其国。先与结约。使之胁 君。胁 君而有不得。则擅自为许可议案。押图章以与。必期无国家无华道无人类生灵乃已。虽彼罔极心肠。竟亦何快。不思渠之身世为如何。不思渠之父祖曾为与国同休戚乎。如此乱逆。求之万古天下。可复有其类。万戮亿斩而犹轻。其可一刻得容于覆载之间乎。然此岂独彼贼彼逆之所为也。抑亦谋国卿大夫之过也。所谓开化。实亡国之端。谋国众大夫。初宜抵死不许。势虽有不得已而许者。宜谋自强。益守礼义。益明政刑。以致上下巩固。顾乃弃旧师彼。安危利菑。慝进淑退。坏灭道度。士失志而孤穷。民驱之而陷淫邪作横暴。以至一国板荡而罔极。开化之效。盖已如此。而及遭甲申乙未之变。宜怀痛愤。以致死国之义。一同众心。期必复雠雪耻。力未及而不能复雪。问罪彼国。送言各国。十反百反而不置。下不失为使彼服罪。执送彼我犯逆造乱之徒。以小泄吾愤。而彼复不敢生心加侮。仍又励精发愤。改途易辙。以为惩毖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77H 页
自固之策。乃仆仆泄泄。姑顺苟安。从彼愈力。如水益下。驯致今日事也。所幸惟我 君上圣志确然。虽被威吓督胁。万分危迫而不之挠。退老大臣起而赴难。请斩卖国之贼。此乃天地生气而足为兴复之本也。呜呼。 君孑国覆。顷刻悚凛。危急存亡。犹属缓语也。到此地头。凡为臣民者。可不致为 君死辱之义。而为为国求活之策乎。无国则无人无道。无人无道而身独立。且生于其间乎。试思已往历代。有遭如此而下无所为。其将以为如何乎。公卿大夫立朝在野者。非止千百。一国儒林。亦复累十万。承 君相之心。办活国置身之计。连结齐兴。为所当为。举兵讨之固可也。势所不及。无得为也。何必兵乎。以义讨以言讨可也。设令 君上迫于威胁而许之。为所当为而已。城下之要盟。犹为非盟。况逼之切近乎。有无盟许。在所不论也。矧复 君上不挠乎。一边守 阙而卫君。一边立约于通国。一边责信于各国。各国有所谓公法。而任彼不遵。亦岂逃责。于是一国上下大小。打成一片。无生之气而有死之心。必期诛灭乱贼。斥退雠夷而后已。呜呼。此事其可以已乎。不可以已也。可已则将至何境乎。可已而使 宗社永亡。华道永绝。人类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77L 页
永兽。生灵鱼肉乎。凡百下执事必有不容已者也。麟锡庸碌贱品。乙未之变。妄有所为而狼狈。犹不自揣。扶国保华之念。未为断绝。而地卑谋拙。到底无着手处矣。闻今大变。作如何心。痛哭欲即死。顾支离漂泊之馀。百病缠身。加之脚膝中风湿。坐起须人。北望 城阙。心霣气塞而已。幸或病势少愈。而闻一国诸执事之有为。则谨当扶策以从之。其若病㞃而死。则当为厉鬼。以风扫雨汛彼内逆外贼而无遗种也。雠夷乱贼。恶麟锡特甚。其或执而杀之。实所甘心。何也。见彼所为。忍痛含冤。欲死而不得其地。得此死地。一番大骂雠夷乱贼之罪恶所在而死。则死犹生而心极快矣。未死之前。只侧耳倾悃。愿闻诸执事之有为也。哀痛迫切。按住不得。有此痛哭之告。固极僭猥。诸执事其赐矜恕否。麟锡沫血力疾。顿首再拜。
告亲戚士友书(乙巳十一月)
国事天乎痛矣。天乎冤矣。 宗社永亡。华脉永绝。人类永兽。又尽鱼肉矣。开化辈苦心血诚。积功数十年。乃为此矣。彼李址镕,朴齐纯,李完用,李根泽,权重显等许多贼。以周亲若世臣而最受 国恩者。安忍以 祖宗父母之正邦。夺与世雠血雠不与共天奸毒
告亲戚士友书(乙巳十一月)
国事天乎痛矣。天乎冤矣。 宗社永亡。华脉永绝。人类永兽。又尽鱼肉矣。开化辈苦心血诚。积功数十年。乃为此矣。彼李址镕,朴齐纯,李完用,李根泽,权重显等许多贼。以周亲若世臣而最受 国恩者。安忍以 祖宗父母之正邦。夺与世雠血雠不与共天奸毒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78H 页
罔极之丑夷耶。万斩犹轻。亿戮不快。彼罔极之夷。索怀吞国之心。始使名称自主。继以再三祸国。今行监国事。事岂止此。既往琉球所施之谋。次第行矣。麟锡病卧春川山中。始闻京报。有通告一国书。望有万一之助。继闻事已罔极。无复可奈。号绝愤极。如何处义为可耶。朴毅堂,元复汝,郑华伯之冒万死举义。人类有光。天下有辞。事才始而为乱贼凶夷所执囚。始终不屈。诚又壮矣。踵此有事。义固切当而势无可及矣。大臣重臣以下几公。请诛卖国贼。见事不谐。自决殉国。国有生气。天下闻之。不可谓全无人矣。使麟锡居其位。事可为彼。而揆以处地。莫可为矣。适少友徐相默自中国还。奉得诸圣贤影真。欲于所居之地。建庙揭孔颜曾思孟程朱七圣像。为守义立命地。略有所拟议。更思之。削祸至时。固将殉义。而殉义之前几日几月间。事事件件。不受雠夷节制不得。才受其节制。便为其民。死不忍为此。且求天下深山密林。去保华脉。素怀义谛。今将不得已扶病登程。呜呼悲夫。痛迫情理。不忍言也。第伏望深察事理。各其所亲。携手亟只。呜呼。扶国以存华。已无可及。守身以保华。可不有事。事之成否天也。行吾义而已矣。麟锡四瞻再拜。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78L 页
与崇华斋印所诸公(乙巳十二月十七日)
前此奉书。俯览未。伏惟严冱。佥体各万安。溯祝倍常。麟锡脚气苦不去矣。目见国即覆。华即绝。人即禽兽而鱼肉。痛雠夷乱贼之无计斥讨。去守有前定。而又多士友之为劝起。今已扶病登程。滞雪谷山。将冲去向孟山德林吉友家。为留连几日。探各处士友信息矣。鄙情有通告一国书及告亲戚士友书。览此可烛。而仰想各有所以处义也。最所难忘者。华东史,重庵集刊印。是斯文大事。由麟锡之去而大事见败。则是麟锡负斯文大罪也。为之奈何。以此意已诉告于营刊史诸公矣。若重庵集。麟锡有切迫事情。而特蒙诸公见怜用诚。往年方设始。而因兵挠事罢。今又当是变。此何故也。即是麟锡之诚不透处也。惟诸公有可以思量好道为斯文集大事。使麟也免大罪否。仰恳仰恳。且金君洛源十月间。自其家还到京中。有书恒窝。言即向印所。向印所则宜觅持云潭所存草稿而尚不然。未知何故也。此等形便曲折。亦乞周思善处也。申汝璋为通此事机而起送。当有以细陈也。馀乞各加保重。
前此奉书。俯览未。伏惟严冱。佥体各万安。溯祝倍常。麟锡脚气苦不去矣。目见国即覆。华即绝。人即禽兽而鱼肉。痛雠夷乱贼之无计斥讨。去守有前定。而又多士友之为劝起。今已扶病登程。滞雪谷山。将冲去向孟山德林吉友家。为留连几日。探各处士友信息矣。鄙情有通告一国书及告亲戚士友书。览此可烛。而仰想各有所以处义也。最所难忘者。华东史,重庵集刊印。是斯文大事。由麟锡之去而大事见败。则是麟锡负斯文大罪也。为之奈何。以此意已诉告于营刊史诸公矣。若重庵集。麟锡有切迫事情。而特蒙诸公见怜用诚。往年方设始。而因兵挠事罢。今又当是变。此何故也。即是麟锡之诚不透处也。惟诸公有可以思量好道为斯文集大事。使麟也免大罪否。仰恳仰恳。且金君洛源十月间。自其家还到京中。有书恒窝。言即向印所。向印所则宜觅持云潭所存草稿而尚不然。未知何故也。此等形便曲折。亦乞周思善处也。申汝璋为通此事机而起送。当有以细陈也。馀乞各加保重。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79H 页
答潜阳斋诸友(金时善,尹尚烈,林载俊,闵衡镐,吴奎泳,金裕咸,金薰善,金益兴,金近植,金炳阳,高锡胤,金景寿。○丙午四月五日)
十二贤联衔垂书。语及麟也之有行。此固不得不讲说。古今天下许多讲说。何必此讲说于今日贤我间也。呜乎悲夫。来书言典礼乱雅乐弛。而师襄有入海之行。王室微诸侯僭。而尼圣发浮海之叹。当今日而使圣贤在者。其所为可知已。然八域同胞日夕注望。望其救拯于水火焚烈溺没之中。可不有䀌然恻然。而反而思之。扶国存华。已无其路。守身保华。可有其事。文山,圃隐社稷之忠。犹属其小。华夏圣贤传守之脉。为极其大。宜为去国存华之计。以终昔在辽时辛苦准保。虽加一日愈于已之义谛。议者或以师襄之有行拟其行。或以尼圣之终止望其止。斯皆非知者。师襄近于忘世。尼圣深于忧道。行犹师襄而其心自异。心犹尼圣而其止难同。其惟今日之去国乎。噫。言虽有极过当比拟非伦之失。知我心则深矣。请因知我心而尽言。天下古今治乱始终。国家祸变始终。世态人心始终。自三先师以下处义始终。以及吾今日为心迫不得已处可乎。夫道出天地而立于人。人附大地而别于中华。中华圣人作。自上古以道建极。以道治天下。中华之道曰叙秩常纲文物制度。自羲农
十二贤联衔垂书。语及麟也之有行。此固不得不讲说。古今天下许多讲说。何必此讲说于今日贤我间也。呜乎悲夫。来书言典礼乱雅乐弛。而师襄有入海之行。王室微诸侯僭。而尼圣发浮海之叹。当今日而使圣贤在者。其所为可知已。然八域同胞日夕注望。望其救拯于水火焚烈溺没之中。可不有䀌然恻然。而反而思之。扶国存华。已无其路。守身保华。可有其事。文山,圃隐社稷之忠。犹属其小。华夏圣贤传守之脉。为极其大。宜为去国存华之计。以终昔在辽时辛苦准保。虽加一日愈于已之义谛。议者或以师襄之有行拟其行。或以尼圣之终止望其止。斯皆非知者。师襄近于忘世。尼圣深于忧道。行犹师襄而其心自异。心犹尼圣而其止难同。其惟今日之去国乎。噫。言虽有极过当比拟非伦之失。知我心则深矣。请因知我心而尽言。天下古今治乱始终。国家祸变始终。世态人心始终。自三先师以下处义始终。以及吾今日为心迫不得已处可乎。夫道出天地而立于人。人附大地而别于中华。中华圣人作。自上古以道建极。以道治天下。中华之道曰叙秩常纲文物制度。自羲农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79L 页
以下迄于三代。斯道行而成大治。降自周末。历汉唐至宋明。斯道累有废兴屈伸。而天下以之为治乱。要其屈伸治乱。每由乱贼夷狄之祸之有无浅深。是以自孔子以至朱子诸圣贤。眷眷以讨贼攘夷扶持斯道为事。春秋之作。纲目之著。所以做一治也。于是其为治虽不及三代之纯。而犹守其典型。其为乱亦于斯道有废屈。而犹不至为沦没。自 大明屋社。中国遂至陆沉。极天下之大乱。实天地之大变。幸而我国独守礼义常纲制度。存天下之所亡。殆似周礼在鲁。而遂作小中华。是谁之功。实由我 列圣群贤协心上下。尽力后先。而寔亦天地之心。盖自古及今有国有天下。不能无移易兴亡。而斯道有不可以移易存亡也。至于今日。乱贼罔极。夷狄罔极。自羲农以下孔孟以下成治扶持之馀脉。寄一边而仅存者。乃见沦没而国随而抵亡。呜呼痛矣。此古今治乱之始终然也。国运不幸。以若 列圣群贤协心尽力。做得小中华。忽有所谓开化事。始盖于彼夷之求媾。拒而不受。战而能却。尚有五百年守礼义之风。无何朝廷顽钝嗜利之辈。倡出和议以为如此然后。国可富强安固。罔上而蛊其心。制下而折其论。开门以纳。凡彼请求。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0H 页
次第应副焉。凡我制度。次第革易焉。甲申。国贼倭夷合谋而兵胁 君父。杀戮贵近。祸几无国。经此国宜知惩。而弥惑于开化。弥力于结好。至乙未。乱贼雠夷合谋而弑 国母。辱 君父。勒削朝廷。以及一国。古今创有之大变。神人所共之至愤。自此为臣子者。宜怀痛冤。断有所为。而万世必报之雠。看作一时之细故。复雪云云。一不见意发口。而交彼愈密。结彼愈固。无彼令之不从。无彼法之不效。万古罔极之辱。看做一场之小戏羞耻云云。都无闻见而反作好事。乃削所谓军部将与卒。削所谓警务官与属及外部官与属。率卿大夫之子凡民之俊秀。作所谓武官学徒而削之。使外国者削之。学外语习外技者削之。至彼凶徒劝 君上勒命。重臣不能不受削。事至此境。宁复可言。由是而驯致今日大祸。雠夷夺国。乱贼予国。 宗社即将邱墟而国求为夷狄不得。生灵即将鱼肉而人求为禽兽不得。于是开化辈所谓富强安固者。其计乃左。彼亦或知国亡则家无所顿。身无所着。始乃恇怯。瞠目撞足。乞哀各国。谋或得存。 君上深自觉悟。慨前见欺。愤即当亡。至痛存心。宁欲殉社。而群贼势张。巧夷谋深。无复可及。盖倭贼既修邻好而变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0L 页
诈百出。挟人乱臣。结人乱民。加祸罔极。全没信义。古今夷类。无如彼恶。乱贼有受国恩而谋祸百端。终无 君父。终蔑人民。夺国附雠。少无顾忌。古今逆类。无如彼凶。然此都由我自弃自绝于羲农孔孟 列圣群贤始终中华之道。而失所以自强故也。国以道华夏者。亡道而求存。人以法礼义者。灭法而求生。理之所蔑。事之不成。人皆可识。而顽钝辈独不省。国乃至斯。呜呼冤矣。此国家祸变之始终然也。我国素严尊攘。人人伟论。峥嵘其风。昔当丙寅洋扰。朝廷定计。乃战乃斥。全国人心。一出明正。及至丙子。倭贼为洋前茅。来请修好。朝廷主和。特虑物情。言倭当许好。洋独不可和。京中士论。已迎其意以为当然。名官乡儒有以为为洋前茅。倭便是洋。祸不止系国存亡。上疏争之。则便非议之曰。若和洋时。孰不疏争。辛巳。朝廷始露和洋之说。乡儒大起叫 阍。则士论者不自疏争。而非议疵毁。反甚于前。但曰毁服削发。决不可从。甲申。朝廷下变服令。则五六大臣儒臣名官疏争。几处儒门不从而已。馀皆俛从。尚曰削发至死不为。后有乱贼雠夷行弑勒削之变。则初盖惊痛。一国尽然。时有义兵起。得停削祸。莫不耸动称誉。既而逆徒虽诛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1H 页
散。而朝廷一主开化。目义兵匪徒。出兵击之。则举皆翻然同声非斥为事。朝廷讳言复雠。渐主毁削。则从而倾之曰。复雠之说。实害于事。毁削之事。何害于生。无义无耻。媚倭得官。毁形食禄为能事。只念士地见失。身家无寄而已。然犹稍贤者有此念。而馀皆滔滔卖国者流。其最贤者言欲保形而中心已毁。言当雠倭而半脚已投。言图国存而快心于礼亡。孰谓尊攘为义。峥嵘为论之正邦人心。陷溺乃至斯耶。数年来。倭有吞国之形。崔勉庵承 召直疏生风。 上下优批。则搢绅前后禁不为时弊倭事等疏。至是有多少疏略言得失。至昨年大祸。 君上怀痛。大臣以下进疏。取义者多。人皆颂之。倭亦慕之。于是多起投疏。能发峻言。更望儒疏之齐进。犹思义兵之有起。然此亦霎时光景。经几日则又可知矣。盖祸端则前后一辙。士也所为。前后有异曷故焉。承风在上。前后为不同也。虽儒名称者。昔日不当言倭事。且固守身不出言不出之义。今易其守而出言亦非他意。抑国事已非之后。言亦何益。由是观之。不谕事善恶。自上发之。为易得力。自下发之。难有济事。谋国者始终主正见持正论。一国人心。皆归于正。虽十倭。无如我何。不然而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1L 页
至这样。惜乎此世态人心之始终然也。惟我先师华西先生。学透天人。忧深道国。莘有早见西洋波浪。斥和动君。辟邪警世。继有我重庵省斋二先生。重翁则放言激世。赤心烈火。再投南荒。九死靡悔。省翁则忧道真诚。质天质鬼。上告傍谕。言切意极。盖三先生苦心血诚。其于羲农成治。孔孟扶持。 列圣群贤所以协心尽力者。自有不容已也。两翁又劝同门大直。持斧伏 阙。峻发议论。安置海岛。并送门徒五十。叫 阍不撤。挂冠东门。痛哭出城。继又门人洪在鹤为关东疏首。同五道各万人。极谏藁尸。感彻神明。及有弑变削祸。脚下九人。或决义舍生。或举义彰节。近又元容八万死一起。见执乱贼。毅然不屈。至终溘然。盖华门处义。贯却始终为然。而若麟也不似。何足有无。顾尝略读古圣书。奉教三师门。盖当时变。扶国保华。妄入思想。堤东举义。辽北守义。次第狼狈而犹不知止。滥设圣祠于两西。为之凭仗。烦会衣冠于各处。为之激励。动辄高声大言华夷人兽。尊攘扶抑之义。恰似狂疾人。要皆强此艰彼。为这事地也。再昨冬。见倭贼益肆恶意。凶党渐炽逆气。又有所谓会民。日广结党。难测其意。将国无税地。人无顿所。道无寄处。计无所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2H 页
施。只有设通国乡约一策。闻勉庵承 召来留抱川。自平山驰往而议。盖勉庵负世重望。两惯朝著。儒林宜各与谋。动得退野卿宰多少有闻望者及各处儒门。合同完议而有设。须定都约所于国中。以第一位望为都宪。次为副众重望列于有司。各道各邑各面各里。各置大小约所。亦各择人望备员。令各通贵贱。一齐录名成册。规模方略。弘大缜密。期于德业真实相劝。过失真实相规。礼俗真实相交。患难真实相恤。必致真实效验。今日人情危惶。靡所依泊。容易凑合。打成一片。有如一体臂指相承。血脉相通。如是则缓急可恃。而国可定人可安道可持。勉庵未及深领而又即赴 召。继有狼狈乃不谐。至今有恨欲试可。昨年春。令堤川士友行于其邑。人无不乐应。不月得见效。近郡风动。将次第夜设。夏行关西试。其意人皆有愿。推此知可有行。乃以九月。定 万东庙讲会。实欲再议此事于勉庵及他处。时发脚病休行。虽行己缓无及矣。即有十月事。时还卧春川山中。大痛靡定。不计非格。即有通告一国搢绅士林书。冀其在朝退野大小搢绅一齐奋发。引起八路士民。大会成势。虽不能兵讨。言讨亦可平。然孰能主张办此言。竟归虚矣。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2L 页
寻思吾处义当奈何。可复举义耶。彼贼兵强。群逆势成。内百官外列邑。鲜不为其瓜牙。乱民弥一国成一片。而为其耳目。稍有声气。即见发觉。雠夷乱贼。并以兵至。初莫凝事。设或凝事。极强极弱。极利极钝。极鍊极疏。莫能抵敌得以成事。不啻若看火。如其有君臣上下背城一战之举。不计死生成败而当有为。虽在下见可为之势。亦当有为。今不有上下之举。不见可为之势。而为之败死。固可称义称节。谓之有知觉。周旋以道。适合于理则未也。兼且病矣。莫能为也。或言孔明大处。在不逆睹成败利钝。孔明其地也委任讨复。其事也有进无退。若吾处地事面。不如孔明也。八域同胞之注望。以吾有前事固如是。岂亦不料莫能为。势迫情急而为。然尤极戚矣。有不副望。何忍为心。奚特同胞。尊如 君父。亲如兄弟族戚。重如士友。莫之保护。痛矣曷其有极耶。文山,圃隐社稷之忠。社稷岂曰为小。其为忠岂亦为小。以吾之地。无得为矣。欲坐则以吾前后抗彼。屈首受彼制。抬头见彼状。诚有不忍。去而有守。不为不大。亦素所定。乃曳病脚。冒艰登程。至此海西。先拟辽垦深区。更定鲁邦显地。然吾去也非实忘世也。盖将于辽则立根基。会集阳类杰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3H 页
人义士。于鲁则因缘广交。动得皇华旧族。观势有为也。吾之为心迫不得已处。有如是矣。顾脚痛转深。元气尽脱。而杳无差道。岂天不欲使我有此行耶。人皆言当止。止则当如何。诸公所期死守不受污而已者。愿将效之也。然亦安知不有别生机括。病又脱去。忽发狂心。复作冯妇旧习耶。又安知不忽有地底起雷决重阴而喷薄两间。开发好光景。得与诸公欢颜相对也。盖麟也虽极不似。以行以止。以死以生。其于三先生之为。不容已。于羲农成治。孔孟扶持。 列圣群贤所以协心尽力者。有不敢解缓倦意。而惧力莫能及也。故愿得同志之策励扶将而免有大跲。以要其终。更望诸公勤赐善导也。力疾呼倩。语涉张皇。是亦出于热血所在。诸公并赐照察。
与同志士友书(丙午四月十日)
麟锡当此罔极时变。决意向曲阜。盖昔孔子处中国文明之地。极门墙弦诵之乐。特以道不行。有居夷之言。发浮海之叹。我国今日。使圣在者。其所为益可知己。非敢曰效圣。事可决疑而行之。行将焉往。大地上惟中国。中国中惟曲阜夫子毓灵妥灵本地。为可往矣。虽患脚气。愤不顾身而决起。且行且治。问关到海
与同志士友书(丙午四月十日)
麟锡当此罔极时变。决意向曲阜。盖昔孔子处中国文明之地。极门墙弦诵之乐。特以道不行。有居夷之言。发浮海之叹。我国今日。使圣在者。其所为益可知己。非敢曰效圣。事可决疑而行之。行将焉往。大地上惟中国。中国中惟曲阜夫子毓灵妥灵本地。为可往矣。虽患脚气。愤不顾身而决起。且行且治。问关到海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3L 页
西。灸治三千壮。不效而反剧。疼痛甚而运动不得。至受出二便。因以气血大败。莫可支吾。验往推来。难望有差。设或少差。吃艰远驱。冒恶异土。自量必无幸。傍见为代闷。不得已罢行。既罢此行则处义当如何。顾尝有乙未举义事。今举国物情。皆望有为。已亦不无是心。然今日时势。贼兵甚强。虽以俄强大而有不胜。乱贼掌权。握弄全国。国之内百官外列邑。鲜不为雠夷腹心乱贼党与。兼之杂会乱民。弥八路成一片。为雠贼耳目。加之人心陷溺摧折。器械不利而军需无办。虽有草泽田野。如干怀忠之士奋义之民。其若有为。才萌声气。乱民即发觉。乱贼雠夷各以兵至。初莫凝事。或凝事。莫强莫弱。势不敌而即败。不翅若观火。不有别般机括。莫可有为也。如今所当有为者有二焉。君臣上下为背城一战之举。则不计死生成败而当有为。虽在下见可为之势则当有为。见可为而有不成。固无恨也。今不有君臣之举。不见可为之势而为之。为之而败死。固可以义许。谓有知觉而与道周旋焉则未也。固虽有言。不计成败利钝。此则任事讨贼。如孔明处地者可也。今不有孔明处地而不计焉。则是不求成事而只求有死。求有死则当安坐。死至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4H 页
则死。何必劳攘而求死乎。况吾病矣。虽欲为而莫可为矣。人或言当坐运而激起人。此亦能运身而可现可隐以后事。若卧在一处。即见执杀。是求死而非求成事也。岂其可乎。若或出别机括。见有一半分可为之势。而病又可强。则吾尝有千番千起之说。当万死先起也。吾之谓千番千起者主义言。而非势则固莫及也。今不为举义。则只有坐守义靖献天而已。坐而守义。又须有会集有凭依。盖散处而有守。势不成也。阳类多会而死守。则守可有望。死亦有光。然未必死而守或庶几矣。求为凭依。则 明皇所临万东庙。箕子所域近设崇华斋为宜。而势顾有不便矣。以吾处地。当归卧故乡。乃将就柯亭。然单身潜处。则揆以前后处事。义甚杀末。且吾主意。凡所以强此抗彼之道。宜无不为。尤不可些缓于今日。则所营七圣庙必要有成。求为凭依。因欲有会。得成守义。念吾同志士友。亦当不欲其义杀意缓。而求为凭依有所。会集有事。盖尝言去言死之地。此属稍便而可守。恶可已也。宜有以也。区区不任颙望之至。
再告搢绅士林书
麟锡再告于通国搢绅士林凡百执事。麟锡所呈去
再告搢绅士林书
麟锡再告于通国搢绅士林凡百执事。麟锡所呈去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4L 页
十月二十九日书。不审均赐照纳否。呜呼痛矣。閒化辈苦心血诚。积功数十年。言必称富国强兵致泰平者。其效乃至此乎。且有所谓开化以来。彼各国人百计千谋。谋利其国。我国人百计千谋。谋祸其国。受国厚恩者尤甚。此又何故耶。有无鄙书姑舍。罔极今祸。宜有所为。先自在朝百官一心奋发。引起退野卿大夫。退野卿大夫一齐奋发。振起一国士民。虽不能兵讨。义以讨言以讨。有何事之不成哉。方贪禄利汩没而不顾其他。有美田宅安乐而不顾其他。搢绅卿大夫如此。一国士民虽有心。何力可起。虽有起。何事可成。公卿大夫百执事之过。于是乎深矣。以日贼不足为雠而然乎。曾前世雠且置。彼今动辄兵胁。辱我 至尊。虐弑 母后。盗迁重宝。乱杀贵臣。执囚忠良。奴隶廷臣。困迫人民。勒辱全国。将无所不为。其为不共天之血雠。万古千今。孰如彼日贼乎。以群贼不当为逆而然乎。周亲世臣若偏受国恩。安忍引雠夷兵。胁 君父夺全国。交附雠夷。自覆 宗社。自灭生灵。故大臣百僚之首曰极逆而请斩。不斩则自决殉国。儒臣一国之师曰极逆而请斩。不斩则自决殉国。六军万姓凡一国有口者皆曰极逆。而欲裂其肉而分齧。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5H 页
君上即赐谥殉国之臣曰忠矣。则逆又何归。闻群贼中根泽之婢。卖国决案之日。方具食馔。以刀斫俎曰世岂有如许逆贼乎。我亦人也。岂可为逆贼之婢乎。大骂根泽而去。彼其使唤如此。他尚何说。其为必孥戮之凶逆。万古千今。孰如彼群贼乎。既曰血雠矣。既曰凶逆矣。安可荡然无事乎。以国可不念而然乎。 列圣群贤竭心为国。国以礼义独尊天下。世笃忠贞。同国休戚。身被重恩。同君休戚。何可不念以身可安保而然乎。倭竭国财。又灭人种。竭财其形已著。灭种其势必至。独能安食保生。国既可念矣。身既不保矣。岂可晏然无为乎。事又有大惊怪罔复极者。闻今乱贼行倭法制。刱所谓新学校于京城及八道列邑。尽驱一国人年幼子。学倭语习倭技。学部官观察郡守者极力施设。士夫民人多和附入。其子不肯者。强制入之。而本国三代遗制之学校。便作弁髦。至终毁撤乃已。噫。此其为将天地尽崩摧。将道理尽沦没。将人物尽消灭。极天下极万古之大变者。痛矣无胜说也。姑以永祸国所关系者言之。彼乱贼虽全夺土地兵民政柄财资以与贼。而时运回事力及时。犹可还完而国得兴复。其将夺人心以与贼。使国运与力。终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5L 页
莫回及而永无兴复者。此事也前五条约。犹为卖国之皮肤。此一施设。乃是卖国之骨髓也。今学其语习其技。则必相亲熟而情密。情密则必渐化而肠易。肠易则必附彼而忘国。附彼而忘国则至无不为。必然之势也。前后逆徒。鲜不出于能倭语亲熟倭者。彼皆成长承训父兄。稍有识见。且其数爻初不甚多。犹且祸国。至于此极。此从年幼没觉而为之。尽一国而为之。其祸将如何。是必人人倭肠。人人逆肚。全局永输与心而无望回车。国终税驾何地。噫彼乱贼。虽因一时利害。至犯卖国之罪。永国无复。抑何渠之所欲。彼亦不知祸之至此也。乱贼已矣。彼今极力施设者。甘为乱贼党与。祸国罔极。夫亦何心。彼士夫民人之和附者。身已至何境。又何忍以所爱子。弃父祖以来所学圣贤大训大业。而学习彼世雠血雠罔极丑夷之言语技术。终作乱臣逆民乎。是皆不可知也。说者谓彼之技艺精巧多可取。如兵器兵技。尤宜取为自强御寇之用。国置倭技兵丁。何尝为御寇用。只倭贼引之而弑 国母则为其用。乱贼使之而伐义兵则为其用而已。设其技艺有可取。此亦我人巩固忠义心以后事。无巩固忠义心。则取之不足为利用。而适足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6H 页
为祸胎也。本国学校。患不修举废坠尽备规模耳。苟为修举。追复三代旧制。小学而尽礼乐射御书数之艺。爱亲敬兄忠君悌长之道。大学而尽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何所不足于为国。而必资彼丑夷之法乎。况复遵中华通古今大典礼。尊奉先圣先师及于我东先贤。君臣上下 祖宗父祖所尝致敬尽诚。俎豆弦歌。莫崇莫重之地。何敢视之弁髦而势至毁撤乎。虽彼凶徒。自是正邦所产先祖后孙。其忍为此乎。彼乃不知国至斯境。实由不修学校以兴学问也。不独凶徒。今滔淊俗论谓学问无用。甚者曰学问亡国。是果无用亡国。则尧舜三代由是而致极治。后世重此粗治。轻此便乱何哉。孔子何以谓学聚问辨君德也。何以博学审问。为为政之本也。陆秀夫舟中讲大学。 天将李如松幕中讲大学。古人为此。必有以也。学问无他。只是明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也。行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之道也。明此行此。上可以致治。得以盛中华而制夷狄。中可以扶持有国。不如彼乱贼之加祸。下不失为循谨国民。而不做彼杂教杂会之大乱也。今废学问而昧五常斁五伦。则虽尽通各国言语。尽效各国技术。人皆附各国为心。引各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6L 页
国为乱。将无底止也。噫。此事关系虽小。言之有如许而不啻的然。诸执事可不惕虑极力排遏。图所以挽回国运。并扶天地道理乎。且也今日朝廷。其于毁服毁形。视若当为底事。心识陷溺。胡至此极。以我堂堂礼义正邦。为此而不以为大变。真大变之又大变也。其曾不知衣发之为重乎。发生一身上头。上古圣神敬父母所遗。束之作髻。表人为万物之首。衣周一体上下。上古圣神取乾坤法象。裁之有制。异人道于牛马。四五千年中国帝王圣贤敬守而相传。宁亡国亡天下而此不敢移易。中国失此。是为天下大变。我 列圣群贤独力守至今。斯称礼义小华。夫数世传来轻小微物。人情犹惜其失。受之我千万代父祖传之我千百世帝王圣贤。若是重大久远。而反不惜其毁。视以当为何哉。假使毁此而保身存国。决不可为。况毁此。断为取亡之道乎。不曰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礼存则国存。礼亡则国亡乎。礼制如冠裳亡失。而可望其保存乎。不曰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自天子至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乎。敢毁体发。以坏灭身名而贼父母。可望其无患乎。此其毁失。天地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7H 页
鬼神 先王先圣英灵。必皆痛惜愤疾。一国人心。有皆拂郁离叛。斯其不断然取亡乎。求忠臣于孝门。驱臣民毁形。陷于不孝。何所移而忠君。人皆不孝不忠。国其可国乎。万或有一于为忠者。此自是秉彝之天。偶然不泯者耳。毁衣发时。识道理守礼义上等正人。必皆就死。使识道理守礼义上等正人皆就死。而国其可国乎。以下等憸人而用夷为国。国设仅存。其成何样。不如亡之久矣。或言各国皆毁削而尚富强。此有不然。彼本不知而毁削。是其职耳。譬如卖酒屠牛者。个中有能保家。诗礼士大夫出而卖酒屠牛。其能保家。万不有一也。或谓倭国变其本形而益富强。彼本丑类。当以别论。然其弑篡革易。罪悖贯极。今因恶气所肆。虽若强盛。非久覆亡。明若观火也。我本礼义之邦。益守礼义。以巩固上下。乃加节用备武。尚可富强。何必黑其衣窄其袖。削其发秃其头而后为富强乎。或虑各国见逼。凡物各形各色。国亦宜各法。我守正法。至死不变。彼亦敬畏。或反取法。患我不守。岂患彼逼。我失正法。自取亡道。国不能国。故招彼侮而有今祸变也。凡今老成卿士。皆自目见身经。立朝居家。出门行路。文物衣冠。棣棣威仪。极鲜极好。曾未几日。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7L 页
见此罔极形样。乃不痛愤思有以复旧。而扬扬颜貌。洽然以从。曾是不意陷溺乃尔。况彼年少新进。初不知有无这事。而只知乃兽乃禽。为极等道理。嗟乎礼义正邦。簪裳世族。文礼故家风韵典型。已矣索漠。而今后天下其永无好。言念及此。曷不痛哭。诸执事盍亦猛省。恢张言论。图所以革时缪妄。存重物以存国存中华乎。唏噫诸执事试更思之。今日之变。果以为如何。荡然晏然。自以为如何。主辱臣死之义。可不顾乎。殉国诸公之冤。可不慰乎。 上躬危迫。至痛存心。群逆放恣。极恶成谋。奉 上心可乎。从逆谋可乎。莫置事于无可奈何。诸百执事个个心头。办一死字。齐一死心。活国机括。即便在是。夫五百年来自 祖宗至今 君父。诸执事祖焉父焉身焉。而食其食衣其衣而生于其泽。宜以死报国也。诸执事盖亦逢时不幸矣。遭事罔措矣。然亦如之何哉。不幸之中。只思无咎而已。罔措之中。只思善处而已。生为大丈夫。生有好体貌。为名人可也。为忠臣可也。因仍苟且。容易落乱贼党与之科。此又不省。容易进足。不止为这枓则惨矣。众醉群梦。今不觉如何。水落石出。形迹尽露。迨此时思。其果如何。其为先父祖子孙。后子孙父祖之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8H 页
地。不亦悚然乎。如之何其可也。有为而已矣。噫。诸执事其终无为己乎。麟锡自前致书后。苦待诸执事之有为而不见焉。事无可望而痛受雠夷节制。乃意避而之他。初盖求天下深山密林。会得同志阳类。存华脉于一区。今日形便。实无深密。间与鲁国衍圣公往复其书。有扫径以待挥麈谈经绪千秋大业之语。良不偶然。更定往彼。依仰孔夫子庙墓。时复往来 洪武皇帝陵下。守义而终身。顾患脚气。冒而强行。行到海西。灸治数千壮。不效而反剧。疼痛拘挛。衽席运动。全须人力。因以元气尽脱。遂与鬼邻。乃复还卧于春川山中。适一同志方往还中国。遍谒诸圣贤庙墓。奉得其真像。故玆拟奉孔颜曾思孟程朱七圣像。为之羹墙凭依。事若踰滥。而时值侮圣灭华罔极之会。妄窃自居圣人之徒。庶亦可异平常作为。盖将依七圣像。守七圣道。得正以死而已。彼雠夷乱贼。虽奸巧甚而威恶极。挠吾一正字不得。夺吾一死字不得矣。然愚衷未已。犹更有望诸执事之奋发有为而讨逆斥雠。兴复正邦之好事出焉。是在区区。为不敢轻绝人。而在诸执事。宜于人臣道理。终自有勉也。其若无为。则必宜导雠夷乱贼。执我杀之。以谢天下后世。忍痛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8L 页
积愤。日㞃者病。与其病死。惟死于雠夷乱贼。为有名而实荣。乃吾所愿也。诸执事其图之。丙午闰四月日。柳麟锡再拜。
追书
书成后据传来所闻。日贼以易民事。日迫政府云。未知政府何以处之。呜呼痛矣。彼日贼诱结人乱臣乱民。行其奸计毒谋。乃至此极耶。虽彼丑夷。尚曰有国。无一点半点信义法理。其贯天罪恶。无复可说也。群贼辈苦血做此。抑何心肠。乱贼党与乱民辈。苦血主此。抑甚意思。万思千虑。究诘终不得。万古千今。此类更不见。自古逆类。非曰无之。自有所欲。得国得民。犹为其所欲也。今夺国以与雠夷而国亡焉。持民以付敌国而民灭焉。抑其所欲曷存焉。亡国灭民。彼之究竟成就何居焉。彼其身势。终可知矣。天地鬼神。怒之疾之。 祖宗英灵。乃父乃祖之鬼。怒之疾之。上自 君父。下至亿万民庶。怒之疾之。当如何。痛之愤之。雠之怨之。当如何。彼各国于此乱臣乱民之罪重恶极。岂无非议之。虽彼日贼。犹知乱臣乱民之罪重恶极。心实鄙贱之。才俟所欲。将弃外之不暇。彼之喘息。可能保乎。生无所容。死无所容。父母生渠。此其所望。子
追书
书成后据传来所闻。日贼以易民事。日迫政府云。未知政府何以处之。呜呼痛矣。彼日贼诱结人乱臣乱民。行其奸计毒谋。乃至此极耶。虽彼丑夷。尚曰有国。无一点半点信义法理。其贯天罪恶。无复可说也。群贼辈苦血做此。抑何心肠。乱贼党与乱民辈。苦血主此。抑甚意思。万思千虑。究诘终不得。万古千今。此类更不见。自古逆类。非曰无之。自有所欲。得国得民。犹为其所欲也。今夺国以与雠夷而国亡焉。持民以付敌国而民灭焉。抑其所欲曷存焉。亡国灭民。彼之究竟成就何居焉。彼其身势。终可知矣。天地鬼神。怒之疾之。 祖宗英灵。乃父乃祖之鬼。怒之疾之。上自 君父。下至亿万民庶。怒之疾之。当如何。痛之愤之。雠之怨之。当如何。彼各国于此乱臣乱民之罪重恶极。岂无非议之。虽彼日贼。犹知乱臣乱民之罪重恶极。心实鄙贱之。才俟所欲。将弃外之不暇。彼之喘息。可能保乎。生无所容。死无所容。父母生渠。此其所望。子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9H 页
孙承渠。此其所愿乎。彼禽兽犹恋主恋群。自爱自谋。真禽兽之万万不若也。万万不若禽兽之中。或有一点微慧。不能无悔也。彼则已矣。凡在朝退野为公为卿为大夫官僚者。岂容无为。无为而宛见民灭。宛见国亡。其与乱逆辈。其间岂能远乎。曾前误国恝国之事。追说无益。近当雠夷乱逆夺国与国决案之日。幸有殉国数公。而其若而朝臣。请斩五六贼而止。当时 上力岂能诛贼乎。无一人劝 上以为国非 君上一身之国。乃百世 祖宗所传之国。百官万民所共之国。 君岂得私与。况五六贼可以擅与乎。大召居班退处百千搢绅。国内几万士民。致之 阙下。质其可否。谁言与国可者。千万言不可。而与办于彼所谓各国公使。可即无事。此而不为。朝无人甚矣。虽自下几个大臣重臣为主。相招而至。一齐言不可。彼巧夷极不过执囚。执囚至千以往。事亦可平。忌一时执囚之困厄而不为。其亦爱身忘国极矣。国亡则身可独爱乎。当今境界。事固更难。然只有此道而已。宜劝 上办殉社之心。自办死国之义。居政府则无为图免。要仅避恶名。图免避恶名。爱身忘国之罪。可以免避乎。言不可而牢拒。彼杀之则死。死为忠臣。不为狼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89L 页
狈。彼囚之则囚。居政府者个个如此。诸府亦个个如此。庶或无事。彼乱逆辈。不能无悔。为我道尔罪虽重。改之为宜。独不观于闵忠正乎。闵忠正何尝善事而有誉声。一番善结梢。举国壮之。万国诵之。尔能改图。办死为国。国存身死。犹可恕罪。更齿人类。于国于身。岂非大幸乎。于是一齐拒彼。彼若可止。彼若不止。乃作忠义心。振忠义气。君臣上下为背城一战之举。则百灵赍愤。必致震赫。万姓陷死。有为奋发。国可得存。不幸至亡。一般其亡。亡且有光。因此又可为三户起楚之基。无谓彼强。罪既贯天。终自灭亡矣。诸百执事尽心图之。麟锡病卧滨死。恶报入耳。气更山涌。乃抽甲笔。为此追告。
答抱川诸士友(李承烈,尹范植,李观纯,李运承。○丁未三月九日)
世祸此极。同志相求相望之情。正如何哉。四舍山川。不得间一心之向𨓏。际此李崔二妙贤。奉诸执事联衔崇札而至。区区下情。曷胜感激。因审慰体度各万安。麟锡众病丛身。兼岁贴床。神耗气乏。势莫支吾。勉翁丧事。凡我士林以何辞相慰。为国为道。成就无等大节。在当身固无憾矣。后死者将谁依而暂时为命耶。时复仰天大恸而已。伏承即就桑梓之里。乃营俎
答抱川诸士友(李承烈,尹范植,李观纯,李运承。○丁未三月九日)
世祸此极。同志相求相望之情。正如何哉。四舍山川。不得间一心之向𨓏。际此李崔二妙贤。奉诸执事联衔崇札而至。区区下情。曷胜感激。因审慰体度各万安。麟锡众病丛身。兼岁贴床。神耗气乏。势莫支吾。勉翁丧事。凡我士林以何辞相慰。为国为道。成就无等大节。在当身固无憾矣。后死者将谁依而暂时为命耶。时复仰天大恸而已。伏承即就桑梓之里。乃营俎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0H 页
豆之祠。修梁之举。不日可期。内可以增光士林。外足以生惮夷兽。允合事理。极用钦服。六伟之文。俯求匪人。万万悚惶。难违重命。兼幸托名。非无奉副意。但贱病重在出汗。心劳汗增。即致神迷。最忌文役。一切废却。兼且手本拙钝。自度难以猝乍搆就。事有期限。其可奈何。乞更即求他处大手。如无已而亦无妨于后及。则谨当随分随时而效诚矣。币物事极猥惶。本不当然。敢玆奉还回便。乞赐恕谅。力疾不备谢礼。
与同志士友书(丁未六月四日)
国变哀痛罔极。都不忍形诸言。何为吾辈生此辰而遭此事也。麟锡曾前有事。今举国物情。望其复举。是非不知庸拙病废无所猷为。而势急情迫故如此也。戚矣悲矣。虽无似。寤寐一念。岂尝忘此。特百般形势。没措筹策而尚无事耳。到今境界。正欲忘分量冒死生。振衰颓强疾病。起而有事。顾邦内计无所施。方图出疆。占得其地。邀同国内忠义豪杰之贤。即待势成。觇得机括。期有兴复。国家存亡。华脉存亡。人类存亡。在此一举。正大事也。惟此大事。惧残劣之莫能任。而只俟天意如何。万一蒙天所助。窃自愿为。郭子仪,李光弼。天若无助。为文天祥,陆秀夫也。惟措置方略。必
与同志士友书(丁未六月四日)
国变哀痛罔极。都不忍形诸言。何为吾辈生此辰而遭此事也。麟锡曾前有事。今举国物情。望其复举。是非不知庸拙病废无所猷为。而势急情迫故如此也。戚矣悲矣。虽无似。寤寐一念。岂尝忘此。特百般形势。没措筹策而尚无事耳。到今境界。正欲忘分量冒死生。振衰颓强疾病。起而有事。顾邦内计无所施。方图出疆。占得其地。邀同国内忠义豪杰之贤。即待势成。觇得机括。期有兴复。国家存亡。华脉存亡。人类存亡。在此一举。正大事也。惟此大事。惧残劣之莫能任。而只俟天意如何。万一蒙天所助。窃自愿为。郭子仪,李光弼。天若无助。为文天祥,陆秀夫也。惟措置方略。必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0L 页
待有人有物。盖无人无物则无成。人多物富成易。人少物贫成难。此正关心。然迫今人情。孰不痛 宗国华脉家族同胞之见亡。况读书讲忠义道理。又与麟锡从游分密。想必有疲身相与。倾家相助。必成大事之心与事也。玆吐赤控告。乞赐谅察。今形便一刻难缓。且机事不密则害成。亦幸深念于此。
与各道倡义所书
丁未八月十九日。柳麟锡谨致书于各道列邑义兵将麾下执事。今诸执事出万死而办一举。天地有生气。世界有明辉。噫彼日贼。前弑我 国母。血冤未泄。今废我 君父。伦纲已断。前劝我自主。后称以保护。保护者又奴隶以虐之。即将夺据全疆。 宗庙社稷。无寄着所。五百年 祖宗典型。既尽革灭。前行勒削而未遂者。乃又犯上而达下。小华无形影。尽夺官职而仕者瓠落。百方组织而四民糜烂。刮财移民。见即竭生命而灭人种。噫彼国逆鹰犬仆役。盗国与彼。为至此境。雠夷不讨。乱贼不戮。则 君父永废矣。 宗社永亡矣。疆土永失矣。华脉永绝矣。人类永灭矣。天下永无义理矣。于是诸执事为之举义。不顾死生成败。是不知有身。而只知有国。只知有义理。噫其壮矣。
与各道倡义所书
丁未八月十九日。柳麟锡谨致书于各道列邑义兵将麾下执事。今诸执事出万死而办一举。天地有生气。世界有明辉。噫彼日贼。前弑我 国母。血冤未泄。今废我 君父。伦纲已断。前劝我自主。后称以保护。保护者又奴隶以虐之。即将夺据全疆。 宗庙社稷。无寄着所。五百年 祖宗典型。既尽革灭。前行勒削而未遂者。乃又犯上而达下。小华无形影。尽夺官职而仕者瓠落。百方组织而四民糜烂。刮财移民。见即竭生命而灭人种。噫彼国逆鹰犬仆役。盗国与彼。为至此境。雠夷不讨。乱贼不戮。则 君父永废矣。 宗社永亡矣。疆土永失矣。华脉永绝矣。人类永灭矣。天下永无义理矣。于是诸执事为之举义。不顾死生成败。是不知有身。而只知有国。只知有义理。噫其壮矣。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1H 页
万古天下。无今日我国之变故也。万古天下。无今日诸执事之义举也。二仪崩颓之中。岂非为发得生气。万陆昏黑之中。岂非为发出明辉耶。一国同胞欢忻钦服。当如何哉。独彼观察郡守。爪牙雠夷。党与乱贼。百般谋害。甘心万古天下之大变。雠视万古天下之大义。彼本国臣。彼本人类。乃忍为此。彼所谓一进会民。邑邑在在。作奸忒甚。以公则曰保国安民。以私则曰均得好官。今不得官。而徒为亡国灭民极逆恶贼之党与。宜其一齐起。愤杀贼魁。图免罪恶。而乃反为此。彼皆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害事。如何处之为可。且军需一款最难。自古举义用兵者。岂背自种谷自铸钱而支用。必皆为国取于国。为民取于民。又况同值亡国之恸。同遭灭种之祸。谁则肝脑涂地而不惜至重身命。谁则安居饱食而惜其馀谷馀钱。其宜倾囷倒袋。犹恐不及。而乃或吝惜。生憎疾心。甚者或招贼而害之。是岂人心。只知今日出财小损。不知来日灭种大祸。义理利害。都不省觉。未知其间何以善处耶。又今此举何等光明大义。想皆心心至诚。事事至正。似或不无不测人心。乘时假托。结党为盗。此势所难无。亦甚有害。检辑可以有其道耶。至于士卒不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1L 页
鍊。兵器不利。固已可虑。秋雨冬雪。备御无具。臾可难堪。此又奉念也。然雠夷恶积。必亡乃已。乱贼罪极。必灭乃已。天祚正邦。理宜兴复。师直为壮。理宜有吉。诸执事万死殚诚竭劳之馀。天地生气有以苏醒张旺。世界明辉有以发达照耀也。麟锡病卧春川山中。闻变之日。哀痛愤冤。按住不得。乃舆疾到城底。盖欲激劝搢绅士民。凡一国同胞。会集声讨。期于有事。固知非分。有切妄想。及到形便大违所料。是宜自大官元老做起事端。而顾或唯唯于勒废 大位之地。或联书伊藤贼。以李俊等海牙之奉命周旋为妄率。彼皆疲软为贼指使。已无可论。且会集。日贼以兵挥逐。凝之不得。痛叹而止。欲因起为倡义。而今强弱鍊钝所在。有不可以根据一处。设阵堂堂。建旗井井。必合散无常。隐现无时。出入险阻。迭用奇伏。有可抵敌。顾此病躯决不可为。为不遂意。闻麟锡离家后。日贼国贼欲执之。所谓巡检兵丁。数到敝寓。欲因还归。从容就死。然至冤积愤。愿少延生。目见雠夷乱贼之亡灭。欲复作辽东客。待有其时。寻由其路。路中连闻诸处义举消息。旋不觉感激畅快。以为虽不能驰逐行伍间。犹或可在后面。随分设力耶。草持一檄文。方回程。忽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2H 页
得中风重症。因复落伤违骨。全身疼痛。不得屈伸转侧。虽事药治。衰老人物。必不见差。设或见差。不知几时月可以行动而为所欲为。呜呼岂非命耶。情不能已。力收断续精神。呼倩具状。以道哀冤痛迫之心。感服希望之诚。悲怜伤怛之衷。第念国有强弱。而强者未必常强。弱者未必常弱。强者未必皆存。弱者未必皆亡。惟恃强骄恣则反弱且亡。惧弱愤发则为强而存耳。彼日贼恶种岛夷。一时强力。煞过渠分。常称东洋三国相与维持。而行为既极于我国。又尝行无名之师于清国而结怨。自伤唇齿。自破藩篱。又复失和强俄。穷兵耗财。流毒生民。因复骄傲。暗凌列强。期欲并压。早晚众怒朋兴。必以兵加彼。即灭亡求为弱国不得。我见其状。岂不快爽。然由他亡彼。何关于复雠雪耻之为我伸义。宜其自我有为也。我国虽曰褊小。远承箕圣之统绪。文物政法。蔚然为小中华。上以仁持。下以义固。成五百年盛治。天下万国。无不称诵以礼义之邦。至今国运不幸。致乱抵亡。呜呼冤矣。然此不过日贼诱胁几个逆辈会魁。得其擅僭所为。而饰辞以为上下尽从。瞒过各国。恣行凶谋也。自 上圣心坚确。备经困迫。而不印许勒行条约。大臣儒臣忠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2L 页
臣义士。为国著节。项背相望。大小国边人其数。千倍万倍于乱臣会民。举皆蓄愤怀痛。如不欲生。是无乃三户存楚之苗脉耶。各国终当深知其然。有排彼助我之理。然何待各国之有知有助。宜其自我有为也。宜其有为。义兵起也。起事而胥勖友坛。忍痛含冤以笃其义。鞠躬尽瘁以誓其志。无生有死以厉其气。成事而尽力王室。益崇礼义以固其本。克明政刑以整其局。大讲武备以壮其势。如此奋发。在我周旋张旺。弱可能强。强可能存。于彼报复制压。奴隶待他。甚则灭他。著闻天下。使天下万国竦然以为礼义之邦。真个自别。国之存亡。实不系强弱。有皆称叹而加敬。此义兵始终有为之道也。诸执事勉之。大抵今举义。太上一国尽起。尽起则事可快济。如其不然。其次持久。持久则自然生机括。要持久。士卒贵择精健。如此所费少而为力实。诸执事以为如何。麟锡谨白。
与诸阵别纸(戊申)
窃意今义举。妙在持久。持久则必值机括。要持久。得根据地乃可。顾东驱西逐。势难支吾。而不得其地。是将奈何。第念白头山为一国根柢。而附近诸邑茂山,三水,甲山,长津。慈厚江绝险。为据守要地。得此为据
与诸阵别纸(戊申)
窃意今义举。妙在持久。持久则必值机括。要持久。得根据地乃可。顾东驱西逐。势难支吾。而不得其地。是将奈何。第念白头山为一国根柢。而附近诸邑茂山,三水,甲山,长津。慈厚江绝险。为据守要地。得此为据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3H 页
则可大有事。西北强劲。又善炮放。连两垦。我人甚多。间已不无声气相连。于此可以聚养兵力。可以优办财谷。可以造买器械。因又连结清俄二国。亦不无其道。会集一国英豪。蓄锐待机。号令一下。可动全国而易定大事。闻三甲北青。已起义兵甚壮。长津江界亦始起。事不偶然。今东南兵几千人去合。则势当宏壮。即可滋延西北诸邑而根据快成矣。今东南诸阵。会集近畿。闻有入城之说。入城非不快事。事甚危殆。义兵今天地命脉所在。非有一定妙计一举可复国者。不必涉危殆。且他无计策。至无可奈何。则固或不计危殆。判一结末。他有计策。不宜出此。人言皆然。容或有见。未知诸执事定计为如何耶。以妄见则其为均布八路。连络相应。为之持久。使彼不得行组织于有机括之前。自是上计。然此其势所难支。则万全之策。似在北计。幸望入思示意。麟当扶病往趋下风矣。
与水清举义诸人(戊申九月四日)
麟锡在本邦。闻此地水清山水既清秀。寓居同胞举皆清雅淳古。移植故国之俗。为之驰义矣。今来此地。见有事举义。水清同胞。或以身出战。或以财助义。其所用心与力。迥出寻常。有倍于他。是盖以公则三千
与水清举义诸人(戊申九月四日)
麟锡在本邦。闻此地水清山水既清秀。寓居同胞举皆清雅淳古。移植故国之俗。为之驰义矣。今来此地。见有事举义。水清同胞。或以身出战。或以财助义。其所用心与力。迥出寻常。有倍于他。是盖以公则三千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3L 页
里小华疆域见失。五百年 圣神宗社见亡。二千万礼义人类见灭。以私则一门亲戚。至皆残伤而莫活。累世坟墓。至将掘发而莫保。切齿雠夷。含痛发愤。按住不得。爰得天理人情之当然。尤用钦服万万也。麟锡虽极无似。亦粗知此痛。扶曳病躯。间关越海。先泊海蔘。后出莲秋。病因劳添。颓顿不振。切欲进去而面奉慰交泻衷曲。而莫之遂意。为极怅悚。第念今日之事。主大至艰。非坚执大义理。办得大诚意。难可做效。区区浅诚。深祝努力祟义。既用心而又用心。既用力而又用力。益张益大。必致恢复之功。克终忠孝恻怛之心。谨以尺素。略表寸赤。惟佥尊垂谅。
通告北道士林书
己酉九月十九日。柳麟锡谨复北道士林佥尊大人座下。呜呼其痛矣。吾人生来。岂意有遭今日之祸耶。国亡而无故士。人皆知而痛矣。道亡而无小华。人皆知而痛矣。身且失形失命。人皆知而痛矣。人且尽兽尽灭。人皆知而痛矣。凡人于国而遭夫祸者。孰宜不知其为痛耶。噫彼乱贼。云亦国人。乐其为亡国亡道贼身残人。甘附力助世雠血雠奸毒丑恶之倭奴。抑何心肠。出甚知见。噫彼繁徒。亦人于国。何没知觉而
通告北道士林书
己酉九月十九日。柳麟锡谨复北道士林佥尊大人座下。呜呼其痛矣。吾人生来。岂意有遭今日之祸耶。国亡而无故士。人皆知而痛矣。道亡而无小华。人皆知而痛矣。身且失形失命。人皆知而痛矣。人且尽兽尽灭。人皆知而痛矣。凡人于国而遭夫祸者。孰宜不知其为痛耶。噫彼乱贼。云亦国人。乐其为亡国亡道贼身残人。甘附力助世雠血雠奸毒丑恶之倭奴。抑何心肠。出甚知见。噫彼繁徒。亦人于国。何没知觉而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4H 页
党与罔极之乱贼。蔽一言。今已出大事矣。大事出。人宜有所事。不宜无所事。彼之为亡国亡道贼身残人而乱贼而党与者。吾不可为矣。吾当为扶国存道保身活人之事之人而已。今人于国者通八路。固皆知所痛而知所事矣。若北道人士天赋。素皆质厚刚强。忠义著节。自昔有闻。而加之儒贤多出。正俗敦尚。致严方向。寔今有异。此则北方君子之所自信。而诸道物议之所属望也。今其知所痛而知所事。非他比也。麟锡亦人于国之一耳。然为人极残劣。加以贱年多而病且昏甚。无可言论。顾彝性犹有未尽泯。亦尝粗闻父兄师友之训。今当大祸。略知所痛。其于所事。非敢云云。而亦不忍昧然无事。有些干涉于国内义举之为矣。国之命脉。系乎义举。而兵钝势弱。有不能支。身固难容于国中。其在国中。亦莫为计。乃扶病忘死。出疆渡北海。而见杰人义士之先后来者亦多矣。仍念欲图有为以免祸。非国人之一其为心不可。欲一其为心。不可无所方略。而望其自致。乃设得一约。名曰贯一约。盖将爱国爱道爱身爱人为心贯以一之。众万同乎为心贯以一之。而先与先后来者同焉为张本。终致一国之无不同。为成准的。遂自以为不可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4L 页
无是约于今日。今日而无是约。则永无国与道与身与人。有是约而得成。则乃有国有道有身有人。夫知所痛知所事。舍此无可为。而只要此之有成而已耳。今会此地者。方皆一心团合。而一国诸道。举多麟锡所相关。声气之为相通。谋为之为相及。亦即皆有相应之势。惟北道忠义方向。为有自信属望。而又地不相远。势易相应。则必有道内佥尊大人之广度确见。不以人之无可与。而乃以事之不可已。乐为之倾意周旋。约事之有成。必自北路君子。而北路君子之所痛所事。非有他比。于此果见其信然也。第念佥尊大人周旋约事。必齐莅约。可尽方略。易致有成。乞望勇拔身而亟临此地。其在本道。非特事难有为。目见彼之极恶行为。身受彼之穷凶节制。义理所存。血气所在。亦安忍为也。如或有万一之故。不得拔身以临。遥赐相应。而亦多及所知。深致纠合。以待举事之有日。虽必多及。极宜慎密。虽曰所知。极加审度。亦恐漏泄而害事也。约有约束文字。亦出臆裁。奉备阅览。呜呼其罔极矣。万古千今。孰复有今日之为痛。呜呼其得已耶。万死千生。断宜有今日之为事。冒输卑忱。仰关崇听。有极悚惶。不知云喻。柳麟锡再拜谨复。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5H 页
与江东各贤(庚戌)
国亡人灭之祸。何忍言何忍言。扶国活人之事。何可已何可已。此皆人人所痛。人人所拟。人人皆人。而宜贤者九也。不佞来此。有闻座下贤。吾知座下之所自痛有深于人。而所自拟有别于人也。不佞人中之人。非不有痛。非不欲拟。素劣加衰。素残加病。末如何矣。特为众所迫。有处非分。千万无谓无谓也。故不得不与贤共而望有所事也。未知座下之贤意将如何。是非敢望为老劣有共。为国事而不可不共。吾知座下之意有将惟恐不及也。情蹙事急。时时向远风而延颈也。
与江东各任员(庚戊)
国亡人灭。痛罔有极。扶国活人。事恶可已。吾侪同抱罔有极之痛。同为不可已之事。事事言言。宜相绸缪。宜相警告。况不佞衰劣。惧莫胜事事。宜待吾贤之有助。吾贤才力。有可任事事。宜辅不佞之未逮。详察物情。劝激忠爱。斯国斯人。用扶用救。言无或泛。片片由诚。事无或歇。件件以实。期终济事。共作大韩中兴泰平之民。此不佞所以深望于吾贤也。如何如何。
与一国同胞
国亡人灭之祸。何忍言何忍言。扶国活人之事。何可已何可已。此皆人人所痛。人人所拟。人人皆人。而宜贤者九也。不佞来此。有闻座下贤。吾知座下之所自痛有深于人。而所自拟有别于人也。不佞人中之人。非不有痛。非不欲拟。素劣加衰。素残加病。末如何矣。特为众所迫。有处非分。千万无谓无谓也。故不得不与贤共而望有所事也。未知座下之贤意将如何。是非敢望为老劣有共。为国事而不可不共。吾知座下之意有将惟恐不及也。情蹙事急。时时向远风而延颈也。
与江东各任员(庚戊)
国亡人灭。痛罔有极。扶国活人。事恶可已。吾侪同抱罔有极之痛。同为不可已之事。事事言言。宜相绸缪。宜相警告。况不佞衰劣。惧莫胜事事。宜待吾贤之有助。吾贤才力。有可任事事。宜辅不佞之未逮。详察物情。劝激忠爱。斯国斯人。用扶用救。言无或泛。片片由诚。事无或歇。件件以实。期终济事。共作大韩中兴泰平之民。此不佞所以深望于吾贤也。如何如何。
与一国同胞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5L 页
隆熙四年八月八日。柳麟锡谨致书一国二千万同胞。噫彼日贼。万世必报之世雠血雠也。壬辰之事。岂忍言诸。今日之祸。尚忍言哉。呜呼吾人生。何在今日。乃见此祸。忍见我 祖宗疆土。作日奴植民地之称。忍见我 至尊皇上。处日奴封王之列。忍见我礼义人民。为日奴奴隶之属。至于几千万年圣贤道脉华夏法制。永灭于日奴之污革。呜呼不可复言矣。呜呼我二千万同胞。岂止为奴隶之贱。必尽遭鱼肉之惨矣。遭虾夷琉球所遭之惨而抑或特甚矣。呜呼我二千万人。曷以为心哉。噫彼所谓五七贼臣辈。一进乱民等。灭邦灭人。以助雠奴。抑何主见。何渠所欲。何快渠心。比凶禽较恶兽。凶禽恶兽。必见大怒。斩万段夷九族。万段九族。犹属至歇矣。麟锡自丙子以后。与雠奴相抗。积许多岁年。其在乙巳丁未大祸之日。见邦内势无可为。而闻北海清俄领地。多会我人清俄与日贼相雠。意其有可为。后乃扶病远到。果见留居聚集人为累十万。志操笃实者有之。忠愤慷慨者有之。经纶者有之。技艺者有之。凡寓居怀故土者。举皆血心国事。而虽以身籍俄国者。亦莫不力助义务。庶几有可为之势。麟锡乃立贯一约。约曰爱国心爱道心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6H 页
爱身心爱人心。心乎四爱。贯以一之。众万同心。贯以一之。会精团诚。断金透石。又作义兵规则。为虑始要终。于是人心皆凝结向应。众情所迫。为十三道义军都总裁。辞不获免。顾以贱劣。当此重任。以担大事。千万无谓。然誓心以为办死向前。合众心贯于一。合众谋用其长。合众力成其壮。期于讨贼报雠。有以复国存 社。扶道保民而后已。不幸内地则急出合邦之祸。有至不忍言。外地则忽有俄日协约之事。事机甚迫。计无所施。乃电报于清俄及各国政府。冀其勿承认合邦。又与万馀人作书。各送声彼贼之罪。明我国之冤。冀或有效。又与凡在此地人。结约办死。期不受日奴节制。而犹图有为事。更大谬。至于抵穷被执之境。呜呼其命也。然有极必返。绝虚逢生理也。贱劣之事。固已矣。惟愿我内外地二千万同胞。虽在羁绊制压之中。益结忠愤之心。益笃薪胆之志。期终图为而报今日壬辰血雠世雠之雠也。图为报雠。曷以哉。复我大韩之国。致宇内崇高。活我大韩之人。开万世泰平。其于日贼。不灭其国灭其种。则必使臣仆于我也。麟锡则死而䜣于上帝。遍于百神。致其有阴骘冥助也。麟锡瞻望再拜。(八月八日。忽自我官诇捉李管理范允,李参赞相卨及其他十数人。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6L 页
时日大官来。与俄大官会。先有风说捉输排日党。先生知其为日所为而必不免。作与日本政府及此书以待之。风浪不及先生而息。)
与日本政府
大韩隆熙四年八月八日。十三道义军都总裁柳麟锡致书于日本政府大臣佥阁下。贵国海岛恶种。一时强力。煞过其分。然自有大罪。惟其大罪。岂以强力而逃免哉。夫国之所以为国。以有伦理耳。有信义耳。贵国内而处父子君臣。行弑逆而无伦理。已负万古天下所不容之大罪。外而交邻。奸欺凶毒。反覆罔状而无信义。又作万古天下所未有之大罪。不可但以夷蛮言。不可但以禽兽言。只曰无责己矣。所痛恨者。吾之志有未伸耳。昔在丙子。贵国来请修好。麟锡知贵国诈慝。必有后来无限祸故。同志五十。叫 阍斥和而说不行。乙未。我 皇太后被弑于贵国所使三浦梧楼。麟锡为之举义。断拟取贵皇后头来以复雠。而仓卒狼狈。事未就。自乙巳以及今日。贵国曰为保护而夺我国权。废我 太皇。又曰合邦而无所不为。至于罔极。忠臣志士。抗斥著节。前后相望。而贵国不之顾。十三道皆起义旅。流血争死。而贵国不之忌。惟肆暴肆恶。麟锡谓于国内。势无可奈。来在异域。有所营
与日本政府
大韩隆熙四年八月八日。十三道义军都总裁柳麟锡致书于日本政府大臣佥阁下。贵国海岛恶种。一时强力。煞过其分。然自有大罪。惟其大罪。岂以强力而逃免哉。夫国之所以为国。以有伦理耳。有信义耳。贵国内而处父子君臣。行弑逆而无伦理。已负万古天下所不容之大罪。外而交邻。奸欺凶毒。反覆罔状而无信义。又作万古天下所未有之大罪。不可但以夷蛮言。不可但以禽兽言。只曰无责己矣。所痛恨者。吾之志有未伸耳。昔在丙子。贵国来请修好。麟锡知贵国诈慝。必有后来无限祸故。同志五十。叫 阍斥和而说不行。乙未。我 皇太后被弑于贵国所使三浦梧楼。麟锡为之举义。断拟取贵皇后头来以复雠。而仓卒狼狈。事未就。自乙巳以及今日。贵国曰为保护而夺我国权。废我 太皇。又曰合邦而无所不为。至于罔极。忠臣志士。抗斥著节。前后相望。而贵国不之顾。十三道皆起义旅。流血争死。而贵国不之忌。惟肆暴肆恶。麟锡谓于国内。势无可奈。来在异域。有所营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7H 页
为。以众所推。为居戎首而不辞。盖将仗吾有义。用讨无道。理以其直。用制于曲。气以其正。用伐于邪。庶几有以奖率一国二千万个个忍痛含冤怀忠奋义之人。为与贵国从事。取贵国地方。作吾州郡。废贵国皇帝。班吾皇族。驱贵国臣民。为吾奴隶。大雪国耻。于以君民上下共享中兴太平之乐。师未成而身至被执则命也。虽然罪大恶极。宜受天诛。吾则死而诉于上天。上天非无心者。必将垂怜我无辜礼义之大韩。用罚于有罪丑恶之日本。何年何时。有伸吾志之日也。言止于此。
与两垦寓居人士(辛亥七月)
麟锡谨致书两垦寓居佥贤君子。呜呼痛矣。何吾辈既有生天下所无东华礼义正邦。而丁罔极之辰。当罔极之变哉。华见绝道见亡。国见失人见灭。遭如此境界而客寓他境。岂曾梦料乎。痛矣悲矣。然誓不为雠夷臣民。而客寓他境。于义得矣。然义止于此则亦小矣。一心营为保华存道复国救人。有以伸大义。非吾辈事乎。不此之为。天生男子。厚之志气。生于正邦。笃之忠义者安有哉。俯仰天地。回望故国。哀冤迫切之情。宁能忍哉。漂转他地。身家子姓。如何措置永贞。区
与两垦寓居人士(辛亥七月)
麟锡谨致书两垦寓居佥贤君子。呜呼痛矣。何吾辈既有生天下所无东华礼义正邦。而丁罔极之辰。当罔极之变哉。华见绝道见亡。国见失人见灭。遭如此境界而客寓他境。岂曾梦料乎。痛矣悲矣。然誓不为雠夷臣民。而客寓他境。于义得矣。然义止于此则亦小矣。一心营为保华存道复国救人。有以伸大义。非吾辈事乎。不此之为。天生男子。厚之志气。生于正邦。笃之忠义者安有哉。俯仰天地。回望故国。哀冤迫切之情。宁能忍哉。漂转他地。身家子姓。如何措置永贞。区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7L 页
区目前。避乱图生。岂所屑为。是亦可念也。顾此极庸残。犹尚有慷慨愤发而不容自已者。若佥贤君子之为心。岂翅如贱品也。麟锡老率无似人也。知痛罔极大祸。忘分设力于讨雠夷。才疏谋拙。狼狈志事。在国势终无可如何。出疆而欲有为。乃为设贯一约。约曰爱国爱道爱身爱人。心乎四爱。贯以一之。众万同心。贯以一之。盖彼雠夷莫强。必一国一心一力。可望制敌。而致一心。无约束则不可。不可不约束致一一国。所以设约也。宜有所根基。顾清俄两地。我韩人士前后流寓。无虑数十万。于是而先团结致一。致一巩固然后。终可致一一国。势有沛然矣。是宜就清两垦为设。而拘于势而未然。设之已年。即当致告。而间有事端而未果。今玆遍告佥贤君子。念玆约事。今日大紧系单妙术。诚不可已也。切望佥贤君子深揣不可已。而不以人废其事。许即入约。胥相劝勉。惟心致一。作为巩固之根基。致势沛然于一国。终有以保华存道复国救人大义之为伸也。亦何待愚言之多烦。以常痛冤迫切之为心。必有所汲汲也。麟锡以干虑所得。固有出谋者至。终伸大义。以若衰劣。何能力有与焉。只愿因佥贤君子之有为。而从后而归。毕礼义正邦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8H 页
之有生而已。老病伏纸。玆有须臾无死之心。
与中华国政府
壬子二月日。东韩鲰生柳麟锡谨启中华国新政府诸大人阁下。麟锡对诸阁下今日革命举措。始以大喜。旋以深痛。终以有厚望何也。夫大天之下大地之上。有曰中国。乃天地中间。极文明好风水。人于是乎禀天地之正气。受天地之中理。国于是乎先开鸿濛肇判之初。于是继天立极。有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之帝王。而汉唐宋明承其统。启人立道。有契周公孔子颜曾思孟周程张朱之圣贤。而前哲后儒承其绪。伦常礼乐之大。制度文物之盛。继开教学之正。此其中华之所以为中华而天下之所尊焉者。为中华族者。特享人类之洪福。而亦宜所自重自大者也。清夷据中国。三百年陆沉。变之极也。今举事不几月而攘却之。中华国三字。忽出于世界。是其理势。夷终不容于华。诸阁下之丰功。如是其神速。而将见中华复明于天地之间。喜之为大也。旋闻政治遵西洋共和。制度一从西洋。而并薙之发而服其服。此何事也。夫中华之为中华。以其地以其族而已乎。为以其道也。故以夷狄而进中国则中国之。以中国而用夷
与中华国政府
壬子二月日。东韩鲰生柳麟锡谨启中华国新政府诸大人阁下。麟锡对诸阁下今日革命举措。始以大喜。旋以深痛。终以有厚望何也。夫大天之下大地之上。有曰中国。乃天地中间。极文明好风水。人于是乎禀天地之正气。受天地之中理。国于是乎先开鸿濛肇判之初。于是继天立极。有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之帝王。而汉唐宋明承其统。启人立道。有契周公孔子颜曾思孟周程张朱之圣贤。而前哲后儒承其绪。伦常礼乐之大。制度文物之盛。继开教学之正。此其中华之所以为中华而天下之所尊焉者。为中华族者。特享人类之洪福。而亦宜所自重自大者也。清夷据中国。三百年陆沉。变之极也。今举事不几月而攘却之。中华国三字。忽出于世界。是其理势。夷终不容于华。诸阁下之丰功。如是其神速。而将见中华复明于天地之间。喜之为大也。旋闻政治遵西洋共和。制度一从西洋。而并薙之发而服其服。此何事也。夫中华之为中华。以其地以其族而已乎。为以其道也。故以夷狄而进中国则中国之。以中国而用夷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8L 页
道则夷之。故秦楚不在九州之外而不免见摈。此春秋之法也。今曰中华焉而法西洋。脱幽谷而还迁乔木理也。反入幽谷之又幽谷。不亦异乎。天无二日。地无二王。在中国惟曰王。今以中国不之帝王。反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为。而为西洋华盛顿之所为耶。鸿雁有帝。蜂蚁有君。此天然不易之理也。可以人而不如微物乎。王道不立。契周孔孟之教学。其可行乎。王道不立而圣学不行。中华何所称焉。伦常礼乐。制度文物。有因损益。百世以之。而不因而去之。中华何所述焉。天地之所育。惟人为大。父母之有生。惟身为重。头在人身之上而发附焉。附之天之所心亲之所恩。古之神圣。又裁量法理而作之髻也。黄帝尧舜以衣裳而治天下。天下法之。万世服之。非其法服。有不敢服也。衣发在人。所系最重。此而不法。恶在其中华也。中国万古大义。尊攘二字。从今日而不可复说也。今有中华之名而去中华之实。设因此而万世以永。义理所在。有不可为。况此有不久士解瓦裂之理势。天地神祗必赍怒。帝王圣贤黄帝以下万代祖先之灵必痛疾。十八省人族。三百年忍痛含冤之馀。必更抑郁不已。加之大统领之相争。成衅分党。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9H 页
其势必至各引外国而相济。外国亦乘其隙而各行所欲也。今日而不善其为。是将中华极大好之机括。变作中华极不好之祸阶。不亦深痛矣乎。然诸阁下生中国而性中正。处所为尊。宜自重大。办举大事。又自有英雄资格。岂其矇然于义理利害而有是也。古有所谓逆取顺守者。今其所为。无亦暂拘于势。姑为术取。将以法守也乎。是不必然。有蹑误路。改途为难。才错坠下。升上不易。况率士所瞻。万姓所颙。宁可苟且。决然早为之而已矣。大抵今其不善为。为中华万世无尚之大罪人也。今其善为。为中华万世无尚之大功人也。今其善为。必思有立羲黄唐虞以及汉唐宋明之所以为统。必思有阐契周孔孟以下圣贤之所以为道。伦常礼乐。制度文物。赫然有明。以筑固中华大局中兴一新永长不拔之基。世以天下诵其功。而终使外各国次第咸归于文明之化可矣。岂以我堂堂中华。区区从化于彼哉。此乃厚有望于诸阁下者也。麟锡东表林下拙劣也。安敢有与于中国大事。顾敝邦为大中华之小中华。视中国如支族之于宗家。有同休戚。自古以然。而挽近敝邦为日压迫。至于见吞。贱身与日从事。事见不成。欲出疆有为。初意入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199L 页
清境。清力弱。容身且不得。不得已来留俄领为数岁。日望中国兴立。今幸有事。盖中国立不立之间。实我隆残有系。所以引领忉怛。语涉张皇。伏望诸阁下深思恕究而勿以见罪也。又窃闻开国定都。有言仍燕京。有言于南京。贱料地球大势。北实而南虚。中国往验。北旺而南衰。且今北虑为甚。宜镇所虑。劳费有无虽馀事。而亦系可念。敢以为燕京胜视同宗家之地。窃附娄敬之古事。有此唐突。不胜悚惶。柳麟锡谨启。
与中国诸省士君子
壬子二月日。东国鲰生柳麟锡谨致书于中国诸省士君子众尊大人阁下。伏惟众尊大人开辟以来。中华古族。三百年为清制压。薙发变服。失几千年所守正大之规度。忍痛含冤。蓄愤积郁于中者。其果如何。忽见今革命举措。更如何为心。观其举措。有始以大喜。旋以大惊者。夫中华之为国。中于大陆。风气早开。继天立极之帝焉者作。有曰伏羲神农皇帝尧舜禹汤文武致治文明。而汉唐宋明承其正统。下有契周公孔子颜曾思孟周程张朱之圣贤行道立教。纲常礼乐。典章法度。学术文章。彬彬赫赫也。以清入据而污革之。大统绝而大道坠。诸省民人士大夫头无所
与中国诸省士君子
壬子二月日。东国鲰生柳麟锡谨致书于中国诸省士君子众尊大人阁下。伏惟众尊大人开辟以来。中华古族。三百年为清制压。薙发变服。失几千年所守正大之规度。忍痛含冤。蓄愤积郁于中者。其果如何。忽见今革命举措。更如何为心。观其举措。有始以大喜。旋以大惊者。夫中华之为国。中于大陆。风气早开。继天立极之帝焉者作。有曰伏羲神农皇帝尧舜禹汤文武致治文明。而汉唐宋明承其正统。下有契周公孔子颜曾思孟周程张朱之圣贤行道立教。纲常礼乐。典章法度。学术文章。彬彬赫赫也。以清入据而污革之。大统绝而大道坠。诸省民人士大夫头无所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00H 页
戴之光天。足无所履之正地。身无可表之威仪。心无可乐之光景。闷闷悒悒。悠久至今矣。乃革命事作。清退而中华国三字出于世。尊中华攘夷狄。春秋正义。天地大经。失尊之中华。得可复尊。而正义大经。得可有立。清明景象。若将即睹阴云淫霖之馀。欣畅快爽。宜曲踊巨踊之不止三百矣。旋闻新闻纸传说。革命非曰于清。乃唐虞以下四千年革命。遵西洋共和政治。无华帝统。无华典章。无华衣发。曰中华之为国。固如是乎。尧舜文武。果不如酉洋华盛顿而为之革命。西洋华盛顿。果有胜中国尧舜文武而为之慕效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其命一也。今日革命。不及黄帝。而特自尧舜。岂以尧舜非祖而黄帝为祖乎。黄帝尧舜。同继天命而立极。其曰革命。便亦革祖命革天命也。清之为污蔑中华。中华人士为其压制。外蒙污蔑而中尚未变也。今革命。以中华而污蔑中华。表里皆污蔑也。谓将登天深入厚地。谓将迁乔穷寻幽谷也。骇愕拂郁。可痛哭流涕而不止太息矣。众尊大人之为心。为出于是。而非特此所言而已也。噫。中华之道。尧舜教孔孟法。伦常制度。光赫赫于天地之中者。其可有革而永无也乎。中华之为中华。非以其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00L 页
地而已。为以其道也。革其道而永无。亦难其地之永有也。夫中华夷狄。同于有地而异其所趋。若昼夜黑白之相反。是盖各因禀格风气之偏正淳漓而有不可移易者。以中华所趋而化夷狄所趍。如人粒食而食马刍。不病而死也难矣。众尊大人正大中华之性质闻见。其于义理利害之所在。洞然胸眼。以其大喜大惊之为心。有不容但已。则必不止坐而永叹。必乃起而有为。革命诸公之为是。岂亦乐事。要好各国而已。义理利害。相与明辨讲定。其对各国曰帝统不可不续我旧有。宗教不可不崇我素服。典章不可不寻我古规。衣发不可不复我本制。吾之为此。何害于各国。连盟相好。固当自如也。因定我大谋。敦我大道。确我大规。诸省人心。致一巩固。又大讲武备。张旺我势。可致中华永远安保。彼各国终有受化于中华之理。而众尊大人革命诸公。功光天地。名耀万世。窃计有为于是也。麟锡小邦下士也。安敢有与于中国大事。惟敝邦之于中国。小大亲依。自古以然。而贱品粗闻尊攘义理。慕向中华。殆近血诚。痛敝邦之倾覆。望中国之兴立。有赖而扶持。对革命举措。亦自不无大喜大惊而为心者。敢以愚昧之见。冒渎众尊大人高明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01H 页
之前。有涉唐突。庶蒙怜其志而恕其罪。不为挥斥。深赐开纳否。不胜祈恳悚惶之至。麟锡谨启。
与同义同约(甲寅)
恪询辰下同义同约佥贤体事卫重。区区溯用。麟锡恒病而已。恒恸志事迁延而已。顾来此地为六七年之久矣。渐见形便莫可营为。既莫营为。不可无事空留。将寻就中国地方。为向佥贤同义同约同营为之地。不能不怅然。然就彼非忘营为。且义胆约心。非可以远近有间。只宜待机括有事而不相忘也。盖愚在本国。闻此地义务张旺。大有事在。扶病远来。既来则义务张旺。固不如所闻。而顾此地寓居往来人。可十数万计。皆不忘本国思想。可以有为。因留而谋义设约。众贤推之。俾主义约。有悚非分。方将谋事。忽日俄协约。不得有为。然绸密为计。待有机括。事事变迁。实莫如何。所以不得不去而之他也。有最所痛心者。见今入俄籍。成风成势。即将尽入乃已。复国有恃此地。以此地人力无所可望。岂不痛心乎何也。所谓机括。日与他国相战。乘其时有为而已。将俄与日有战耶。为俄国民。助俄国战。虽曰得志。其势夺国于日。付俄而已。俄日何择焉。或反有甚矣。将他各国与日有战
与同义同约(甲寅)
恪询辰下同义同约佥贤体事卫重。区区溯用。麟锡恒病而已。恒恸志事迁延而已。顾来此地为六七年之久矣。渐见形便莫可营为。既莫营为。不可无事空留。将寻就中国地方。为向佥贤同义同约同营为之地。不能不怅然。然就彼非忘营为。且义胆约心。非可以远近有间。只宜待机括有事而不相忘也。盖愚在本国。闻此地义务张旺。大有事在。扶病远来。既来则义务张旺。固不如所闻。而顾此地寓居往来人。可十数万计。皆不忘本国思想。可以有为。因留而谋义设约。众贤推之。俾主义约。有悚非分。方将谋事。忽日俄协约。不得有为。然绸密为计。待有机括。事事变迁。实莫如何。所以不得不去而之他也。有最所痛心者。见今入俄籍。成风成势。即将尽入乃已。复国有恃此地。以此地人力无所可望。岂不痛心乎何也。所谓机括。日与他国相战。乘其时有为而已。将俄与日有战耶。为俄国民。助俄国战。虽曰得志。其势夺国于日。付俄而已。俄日何择焉。或反有甚矣。将他各国与日有战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01L 页
耶。虽欲有为。俄日协约。势须禁莫有为也。驱率人而入于是者。有所欲而自取狼狈矣。无所欲而见驱于是者。不亦甚悲乎。以几千年礼义之邦礼义之民。弃祖国背祖先。为殊种民子。是可忍为。且爱子孙之心。人皆有之。以所爱子孙。世充军而就死地。是亦忍为乎。念之及此。令人泪下也。我同义同约虽十死。岂有同入于其坎。第幸不以自免为足。而又各于族戚亲知。必思有以救拔焉。千企万望。神迷止此。更祝各自珍爱。用副眷仰。
与俄领居寓同胞
麟锡来此地。已至六七年矣。其于此地素居新寓同胞佥贤。面亲声连。情深谊切。且极被顾护。常感激于中矣。然麟锡之为此地来者。只求有营为也。见今事形渐变。营为莫遂。则不必久为留连。故方向前曰清国今曰中华国地方。为守身以待机括计。若早晚机括有之。必以声气相及。惟望佥贤勿我弃外也。且今俄于我人云云。入籍而此实在我入则凶。不入则吉。不啻分明。决裂作处。至以为望。方此启行。瞻望彷徨。略布衷情。惟佥贤各赐照领。
答或人(丁未)
与俄领居寓同胞
麟锡来此地。已至六七年矣。其于此地素居新寓同胞佥贤。面亲声连。情深谊切。且极被顾护。常感激于中矣。然麟锡之为此地来者。只求有营为也。见今事形渐变。营为莫遂。则不必久为留连。故方向前曰清国今曰中华国地方。为守身以待机括计。若早晚机括有之。必以声气相及。惟望佥贤勿我弃外也。且今俄于我人云云。入籍而此实在我入则凶。不入则吉。不啻分明。决裂作处。至以为望。方此启行。瞻望彷徨。略布衷情。惟佥贤各赐照领。
答或人(丁未)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02H 页
书从何至。审慰旅安。麟锡病卧深山。呻吟风雪。时复痛哭而已。来谕奉悉。而岂非所谓理外事耶。贤却见瞒太甚。既已发端。我且略说。东洋三国。相与维持。同御外侮。理势之当然。此不待知者能见。虽愚者亦知之。噫彼日贼。全昧此理。只怀奸毒。只恃一时强力。于清行无名之师而深结怨。发其短于各国。而使之见轻于我国。自始至终。行为如许罔极。是其事势不得不结援乞附于外国。清与我国既党外国。则东洋一局。便自破裂。彼为独夫。外国早晚有事。(俄蓄愤恨。美修衅隙。列强举皆憎疾。必有事焉。)清与我国。从中助力。彼能自支乎。立致其亡。日亡之后。清亦难免。我国且随之。言念到此。宁不慨然。噫彼日贼。乃东洋之蟊贼。彼其贪近利而昧远图。为至此境。可知其国无一个人物也。苟有人物。所为岂乃尔耶。来谕谓人言彼之本情。实出相与维持之意。而但本国政府无人。不能自强。故不得已夺国权。恶此何说也。彼若本出维持之实情。则宜其信义相与。爱好劝勉以相加。乃奸伪反覆。威力压迫。蔑有馀地何也。若谓政府无人。则宜其勉励以择用忠义贤德。以掌国政。共相周旋。而乃诱结乱贼乱民。使干国事。图所欲为。国之忠义。贤德。令皆死丧流落何也。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02L 页
我国褊小。人物虽曰鲜少。箕圣故疆。礼义正邦。贤知忠良。在在其人。岂彼恶种岛夷之比乎。又谓人言虽至今境。亦宜保合。求终维持而有望设力。其亦错矣。若以远图则似或如此。今日境界。岂可保合。老物处地义。岂忍设力。设以保合言之。此在彼不在我。彼能悔悟。实求远图。即斩三浦梧楼,伊藤博文之头。彰其罪于渠国。函首送我。深谢其过。撤去其兵。复我国权。始可言保合。非特于我国为然。亦为此例于清国。永务修睦。三国打成一片。终御外侮。则非不为东洋之幸也。然彼之为物浅急。政府无人。何能做此。闻其有民权党。略知此理。至有西阪丰之事。然权力不及政府。议论不行。日本终亡乃已。东洋随害乃已。以此答人言可也。自馀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