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自动笺注)
毅菴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書
  
公元1895年
李紀仲(肇承○乙未二月)
月相觀之樂。
何可盡言也。
高駕言旋
冒寒涉險
奉慮良深
悵之爲言
落在第二矣。
近因長潭便。
獲聞利稅
我心則降也。
卽玆仲春
伏惟堂上氣候康旺。
省下體用益泰。
棣湛眷吉。
百祥洋洋
盛課想在或問
看到幾條。
窮得幾多義理
又以從叔大學說參證反覆否。
幸望精硏多得
後以相及也。
高明志堅眼明
誰能及之。
用意又欲刊落枝葉
直入骨髓
刪却第二等。
直做第一等
脫殺穩便地步
直拚死生心力
此其成就可知也。
於此又須寬持其志。
完養其氣。
平易裕綽。
優遊舒展
以漸致遠大可也。
高明固已知此。
更宜加勉也。
末親節比經感祟。
愈益凜綴。
焦悶度日
從叔不遠
哀慟如新也。
動之計。
固已大定
恒丈亦欲同之。
未知天竟借便否也。
元作長潭行。
謂或造門
畧此付達。
餘俟來月面敍
鑑亮
李紀仲(乙未八月二十二日)
衣服節目
從便除去廣袖
從便二字
卽是夷狄骨子
廣袖三字
無可言。
所謂泳孝逃去後善變
公元1884年
通復舊制者。
如是耶。
其曰復舊制者。
非復祖宗元制。
僅復甲申變制
是前亦泳孝。
後亦泳孝。
去亦泳孝。
存亦泳孝。
朝廷若有一箇半箇非泳孝者。
至如是耶。
王言自有體統
今此勅令
卽似市井販夫俚語樣。
如今日負商輩通諭語格
幷此制命而必師倭洋乃快。
不然則不快耶。
是則雖古夷狄
何曾有此。
其使爲此者。
安得食其肉而寢處其皮也。
開國學及各邑校宮。
少年才藝
令就其學。
從此聖廡之前明倫堂上。
爲咮𠻗左衽之塲。
而盡驅一世秀才
禽獸窠。
嗚呼不忍言也。
不知幾箇挺身不入
保護陽氣也。
吾輩道理
一箇半箇
救拔其入。
便是斡旋回陽之幾。
所宜盡力也。
公元1895年
李紀仲(乙未十月)
內賊外盜。
合謀肆凶
禍及國母
矯旨貶號。
是變也古今天下
獨我禮義之邦創有之。
養虎遺患
乃至於此
慟哭慟哭
忍形言。
自公以下
無有復讎之義者。
而擧皆若無事然。
只以愼嘿爲正當義諦
是尤大變也。
人倫人心亡。
十分禽獸矣。
何以一日立於天地之間乎。
處義之事。
所諭誠然
爲臣子者。
不能擧義復讎
豈可反從讎賊之令而不以
視之乎。
但凶報尙有疑信二說
不可遽然處之。
無疑時。
直著白衣白笠與廢衣冠
或當隨人力量
不同者。
此間士友盖有兩說
一則主上世子
雖是壓於賊威。
不能行喪以服其服。
在野之民獨顯然服喪
自有所未安者。
衣冠穩當
一則主上世子
雖壓於賊威。
不能行喪
迫切痛憤之心。
自有不可言者。
爲臣子者。
奉體其心。
爲能服喪
有何嫌疑
禮義儒者出。
今並與讀書名儒者而不能焉。
國母之喪。
不有行於一國之內。
以當亂賊之意。
自後人觀之。
如何哉。
讀書人
今於內賊外夷毁滅法事
一切守舊
至死不變
於此方喪大節
不能守。
豈不矛盾苟且乎。
直着白衣白笠。
不可已。
愚則累次反覆思量
以後爲是
默定於心。
未知尊意以爲如何
公元1898年
李紀仲(戊戌正月晦日)
正奉奇事也。
旋卽別去。
悵如之。
泥海跋涉可念也。
不審駕住那邊
體宇尙安否。
惺庵
同用此情也。
損末移留台家信信。
大吉凶也。
馬尙不到
程不定期
甚亦助遲遲去國之心耶。
第欲從敎意。
遵海而北。
其間領畧五臺金剛之勝。
觀大瀛海
嶺東
諸景。
永興
奉審濬源殿。
周覽山川
以觀興龍發跡之氣像
擧目悲慨
不如升平快心目。
然亦足以自舒平日蹩躄空堂之懷也。
入北後舖舒根基
商量義理
不宜似前疎迂錯失
須待人風議論
不得不多。
此固未易
殊可欠。
於是益恨立庵敬菴直軒隱,啓賢,輔京之莫起九原也。
回看國內
萬頃洪流
浩浩滔滔
昔之名爲持論愛身
却立而視者。
今皆迷亂墊沒
自謂不沒者。
又皆顚倒破碎
是孰使之然也。
此固已矣
惟我同志同義之人。
若不大故用心
其將奈何
顧皆牽引事勢
少遜於年前奮發志氣
是則無以爲死友慰。
終無如天下事何。
不勝浩歎
幸望贒友與諸士友共商此意。
且於麟錫。
遠賜切責
俾免大路也。
小厓書。
須卽致也。
剪蔓緘置。
台甫覔便本宅
早晩賜鑑。
李紀仲(戊戌七月十八日)
尹洪三君至而帶賢書
慰喜可知
但審堂上閤內患節。
尙未快差。
奉慮之極。
所幸賢尙保重
然有經亂來
志氣惰而事勢違。
入無安頓誦念之樂。
出無遊從講討之益。
係塵私作汩汩而已之歎。
坐念境界
未嘗泫然下淚。
元玉謀生業留哀未還。
無以爲心。
不能作書勸歸。
以盡朋友之道。
若賢事勢境界
雖極可悲
何至志氣係塵私作汩汩而已耶。
二人志氣何如
朋友所望何如
百倍激昂
勉勵萬死一生之心可也
向來奉贈文字
瀝盡肝臟
勿孤此意也。
惺庵經春窮。
虛祟益苦。
不勝慨惻耳。
損末同同伴無警
立基事方將料理
未知前筭如何
義諦有所定約
萬古華夏一脉盡之餘。
千辛萬苦
準保典型
永基來復
固其望也。
加一日。
愈於已。
其如而已矣。
竊附昔日尤庵先生忍痛含寃迫不得已八字之意也。
向書爲慮棄九仞而始一簣
機泄而功遲。
此專以興復爲計而已
則固可曰如此
其實旣無九仞一簣可言
無實而受虛疑。
不如示人無所爲而實有所爲
或一道。
固無可慮者。
况今定義諦。
雖使無人不知
使開化輩知之。
無不可也
未知如何
至若示以講學一事生死路頭云云
誠然誠然
所謂學。
德性問學二事而已
於此二事
素無分數可言
年來疲弊意外事端
心志搖蕩
精神耗散
迄今無片及此
前頭事勢
未知如何
不待有爲天下笑。
內自循省
不覺寒心
不修學不講。
聖人尙曰吾憂。
况此專無聞而死。
愧恨
如何哉。
時事今果何如
以吾暫見遠聞人心到極。
昔削變時
人皆有死不爲獸之心。
其形得保至今
今也漸染陷溺
不待有爲獸之形。
而先已有爲獸之心。
若待儻來者然。
尙復何言。
若使昔日之心。
尙或緩禍。
孰使之至此極哉。
且人之議論
亂賊言言討之。
忠義言言揚之。
方是公心
亦有益於事。
今於忠義得失間。
若欲細評疵瘢之。
名曰有識尤甚矣。
昔賢一邊未必皆是
必是之。
一邊未必皆非。
必非之。
扶抑之權如此者。
有以也。
哀今之人。
亦獨何爲哉。
爲助亂賊歟。
擧世皆然
唯賢心志底死陷溺
尋常議論
必愼其是非扶抑。
凡於相識
以此可也
餘皆可畧。
更冀自愛
公元1895年
李明五(奎顯○乙未七月)
公元1884年
向日攝禮塲。
相款私席。
所以觀善助發者深矣。
別後未嘗懸懸也。
魚君致手訊
用審邇來重侍安旺。
爲學恒度
仰慰。
問復有日
不審如何
叔父體度康寧否。
損末老慈經瘧數直。
氣力大損。
奄奄牀笫
煎悶不可形言
叔母喪。
遠外號慟
自堪勝。
緣勢未卽奔哭。
重以悲缺。
自患微痢。
夏至
一味涔涔
點檢身心
只麽荒頓
愧聞畏友也。
此有仰告者。
贒年做賢底。
已極不易
前程萬里
朋友之望。
不得不深也。
遠大是圖。
盖聞尊叔父丈敎賢。
七歲上學
至二十歲通十四年。
一日闕課。
不止誦讀
必致知行
此其精誠
奚翅透金。
是昔歸樂堂先生敎其姪寒泉翁者。
不得專美也。
所以幷美於泉翁成就者。
非贒之爲者耶。
過此而尊族之古有石潭先生
實我東夫子
其言曰一毫不及聖人
吾事未了
其所以爲志也。
平生所以尊慕憲述者。
不當在此耶。
眞能尊慕憲述。
而亦一毫不及聖人
吾事未了
如是其爲志。
則雖曰未限。
自有所造之地。
賢其勉之
當仁不讓
是誰之敎。
第一等
讓與別人
是誰之戒。
豈不可聖賢云乎
又有一言
尊先忠武公
在昔討倭。
立大功大節
使三千里壃域垂三百年。
免於薙髮左袵
嗚呼偉哉。
奈之何天不悔禍
倭復猖獗
招朋引類
肆凶騁醜。
糞壤禮樂
禽獸我人類。
旣已毁服
又將毁形
使我堂堂禮義中華
變作小倭小洋
於是華夏聖贒相傳之緖餘。
天地間一線陽脉
無復着處
嗚呼慟矣。
不忍言也。
使公而在者。
當作如何心。
如何事耶。
嗚呼
誰復起九原耶。
今凡爲斯人之徒者。
莫不感公昔日大功
不忍各負於其身。
死守其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也。
而况爲其親子孫者耶。
故賢旣知所以死守矣。
然守之中有大者
知人之形異於禽獸而能守其形者固大矣
知人之道異於禽獸而幷守其道者是尤大也
盖守其形者。
其功止於近。
而守其道者
其功及於遠也。
守其道如之何
當以已上所勉者自勉
奉上帝所降之衷。
師友所講之義。
有以保護千聖餘一陽脉而已矣。
此雖不可易言。
而亦不可讓於人也。
讓之則失其所以爲人也。
人獸交戰之會。
其可讓乎。
如此然後
上承尊先祖之大功大節
而爲能無忝而有光也。
賢其勉之
請更奉質於尊叔父席下也。
秋季一枉。
屈指以待矣。
魚君又以行告甚急
裁此未及付。
爲俟後遞。
以徹崇照。
公元1901年
李明五(辛丑十二月三日)
公元1883年
去年八月九月來書
最晩獲奉。
仍置行槖而時閱。
不勝悲咽
尊先叔父返柩時。
路迎送。
倥傯悲擾。
未有作書人事
至今愧恨也。
千里得以還葬
體托先塋之下。
神返舊廬親側兄弟子姪之間。
存亡幽明
可慰可痛
嗚呼寧忍言。
古今天下
豈復有此事。
哀矣慘矣。
士友致力
張生爲師極致誠
而顧此身苟活
間。
獨無用心之道。
至於操文洩情。
尙緣棲屑未果
冥頑之莫甚。
傷痛之心。
去益切而耐不得也
卽玆冬令
不審重堂氣候安寧
省下起止自適
用工一味精進
令從哀侍奠奉親之餘。
勸使勤課。
以慰九原厚望止慈之情耶。
無無前。
至貧無比
以爲調度
節節奉念。
不能已已
損末昏頹之狀無可言。
來處關西士友間。
留住計。
自在遼時
已謂勢若還國
托身不於萬東廟
必於箕子鄕也。
聖廟叔父之所血誠托大義者。
此身亦旣積費心力。
方將經紀
聖像二本
一本奉在遼東
一本適奉置平山
近爲盜人所竊。
驚痛震懔。
所幸前此偶摸移得出
可終有事耳。
昔摸送之敎。
擬將奉副。
叔父文字不多
令張生持去。
曾已視至否。
所行奉影像遺衣
上食伸誠。
合情禮。
題主聞書以徵士
恐不稱當
不欲書官。
則只書實谷先生
似亦無妨。
恨不早以仰聞也。
人家神主未成。
行祀紙榜影幀孰可云云
此在當者措處
不當自禮家有言
開人苟且之路也。
病迷止此。
祝常自愛
公元1893年
答申景國(泰亨癸巳八月)
潭上哭別後。
念常悲結不可解。
奉讀書。
慰豁已多。
若復奉面則當如何
盖今朋友情理
如此時當
然也。
且審侍奉尊體百重
工夫知因橫渠所謂四益而益加省勉甚善。
第謂生計窮迫
爲此敎授之事。
有若歉然於心者。
盖此事以士者十分䂓事理。
十分所安。
固有未盡
座下素心高潔
安得不然
老親在堂
菽水絶乏
情理切迫
且自貧士賢者
或有不免焉。
亦復奈何
非特座下一人
擧世士友太半不免
此昔黃溪所以傷時語也。
於此不宜一毫留其念於計較豐約
以傷吾廉。
只宜十分盡其力於切實斅學。
以誠吾意可也
若謂乃分宜學乎人而反以敎人
內以自欺
外以召譏則似不然
此豈以自居賢知
好爲人師之心而爲之者耶。
只以其所知者
隨分之而已。
未嘗不知爲知。
何自欺之有。
謙約遜退。
不以師道自居
則豈復有外人之譏誚耶。
反求諸心。
無其事則無其嫌矣。
若或有其心。
便不是也
又欲有言相勖
顧安敢爾也。
然竊覸座下惻怛本領
貞固操執
誰多其右者
但於見識器量
或有固滯處。
容有少加意者。
此在多識前人言行
廣資士友切磨
以自開擴也。
在所實心相與
有此猥越獻言
座下豈不爲此漢。
枚擧病痛
下針施石乎。
詩人所云投以木桃
報之瓊瑤者。
有望於座
下也。
公元1894年
與申景國(甲午正月)
公元1883年
新年瞻誦。
非比他時
卽惟侍學增吉。
奉親如昨。
雲潭祥事奄過。
幾何又及從叔小祥
俯仰痛隕。
無以爲心。
作恠
去益罔測。
所謂朴永默又類聚逞凶
天地間至重師生倫紀
終使彼輩乖滅耶。
可痛可痛
然今彼輩罪惡盡露。
無復容身
千方百計
肆凶詐。
七倒八顚。
益入遁迫。
恰似憤兵窮賊。
愈敗愈起。
愈起愈敗。
誠亦可哀而不足惡也。
一事可笑者。
年前從叔入東峽。
水士不服
病患頻作。
不得已還出也。
歷入洪家
目見不能巾櫛
病色滿面
而後李友敬器。
亦說其病狀如此矣。
渠於昨
貴里李友家。
乃謂出峽斑然無病。
稱託有疾
每事如此
可憎可憎
近過峽。
又對人輒說曰某人出峽
方可得持平官職
而無其術則暗服痢藥。
自作泄瀉稱託之。
設令謂吾叔託疾
卽有他病。
非爲泄。
豈不可笑乎。
彼之邪妄至此
能瞞得幾人。
一又百倍於此
今則雖其黨類厭其惡極。
漸皆叛去云。
吾知其計窮無所施時。
南北胡越
無所不走
眞實可哀不足惡也。
那間當會面
自餘只得留俟。
惟祝千萬自愛
公元1907年
答申景國(丁未四月二日)
西返東。
病臥於床。
耿耿於吾景國
景國二度書至。
景國臥病矣。
同病相憐也。
景國憂國憂道。
吾亦此憂矣。
同憂相悲也。
相去二舍
吾旣莫能往以問病寬憂於景國
景國亦莫能來以問病寬憂於吾。
此又可以相爲心耶。
吾固老年矣。
病或所宜也。
景國衰年矣而有斯病耶。
吾不堪憂
有願因病而速溘也。
景國雖病且憂。
必謂病速有喜而憂終見舒也。
自日和暖
吾僅起床踏地矣。
不審景國何如
病宜藥食以補。
念無其路。
只有怳歎而㣼怛也。
勉翁大故
何辭相慰。
加一層而到極。
至無名。
至無類。
何謀相及
痛哭氣塞
景國之似我矣。
吾輩死生當前
宜搖之不動。
相勉以挺屹柱也。
史事將垂訖。
聖廟役要苟合矣。
皆未得與景國同議
彼此悵悒可知也。
力疾呼倩。
景國書至再而能長。
一答不備
愧多矣。
尙蒙恕究否。
萬祝愼攝愼攝。
所愼快且迅瘳。
公元1898年
答兪孟養(鎭浩○戊戌六月十四日)
公元1882年
去年三月長潭寄書
晩秋承讀。
至今携持在傍而奉閱之。
非直如接淸範
爲可慰。
其所憂慮勉勵
靡遠不至
有以警動于心者深矣。
何感如之。
然見不透理。
不率氣。
自始至終
事皆做錯。
三復書意
未嘗顔厚忸怩也。
謹審其時堂上久患不快復。
體內亦有痼疾常苦者。
爲之奉念。
無以爲心。
歲有餘。
矧翔復初
亦無惟憂之復貽。
而行餘篤學
其於崇德明義之功。
深致其實
足以不亂邪世
大慰朋友之望者耶。
切仰切仰。
損末旣往得失罪戾皆已著。
無復可說者。
惟再到遼以後事。
要共多少同志
隨力措置
而其有約語曰。
今日定義諦。
萬古華夏一脉盡之餘。
千辛萬苦
準保典型
永基來復
固其望也。
加一日。
猶愈於已。
其如而已矣。
出此心肝一言
謹附昔日尤庵先生忍痛含寃迫不得已八字之意也。
蓋亦欲奉副勉勵之萬一也。
然於已無的然可恃
所恃者天而已
未知天竟如何也。
起程時有上尊丈書。
送于紀仲處。
卽達否。
其中懇告之意。
不敢知尊丈意下如何
深望過庭之際。
爲有禀也。
盖此莫大事。
非尊丈大力量。
無以主張也。
擧義時敢以召募事。
仰請尊丈。
其時衆議以爲爲擧大義
不宜小嫌
且於位至宰列。
年至老者
旣皆先用此例。
若於同志差殊之。
有所斑駁而事不和成云
諸處尊畏之友。
一切如此
追思過境
不勝主臣矣。
不究萬端
更祝
侍學增重
公元1895年
答趙▣▣(弘奎○乙未七月)
每以數十里爲遠。
爲數百里之遠。
彼此情懷可知也。
居未久。
遠寄書來。
喜又可量耶。
審省下安適。
已就舘恒翁門下
用工節度
何慰如之。
麟錫南來數月。
親候當凜綴。
焦煎無喩。
忽承叔母喪逝之報。
摧慟抑塞
不止本分情理難堪勝。
身病暑痢。
奔哭之行。
不免差退。
尤自痛切耳。
新居措置
未有可言
多少少友相會
警昏惰。
向來禮會。
新寓初。
致遠士友
亦覺多事
然顧先王禮樂
盡淪糞壞。
衣冠影絶八域。
兼且主倅媚逆孝意。
吾黨獨守舊服
欲發駭機
禍色迫急
故有以自附瞽皷救日
御轡死職之義而已耳。
何足有光云也。
兢兢一念
在乎生於爲獸死於爲人不相眩亂
而又欲與同志牢守不失也。
來示世間萬事
都是虛僞
學問一事
天地間正路
追悔旣往因循
又思將來奮發
不亦甚善乎。
願賢撑拄此志得去。
無或摧倒也。
此志如金如璧。
自珍寶。
今日陽春苗脉
不在他也。
蓋在前日
世間事爲
比之學問
雖是虛僞
是曰儒俗之分。
猶是人也。
今日
所謂世間事爲
曰夷曰獸
而已
學問則入於彼。
入於彼則非復人也。
不可以爲獸也。
不可以爲獸也則學問而已
今日可不汲汲學問以求爲人乎。
禽獸有害人之性。
爲倀者尤甚
保人形於萬獸千倀之中。
自非眞識强志氣。
守死善道者。
鮮或不摧倒也。
此又不可不深自砥礪也。
以此奉質於函丈之前
而退而與諸少共講堅守也。
此以往。
不知爲何許大事也。
又求所以論病投藥
誠亦美意
念賢淳實有餘而少欠强果氣。
須自猛省
念念矯革
立脚如牢壁。
性如烈火
赴事如水萬仞相似
如此然後
上所云云
方有可得以言者矣。
千萬念之。
萬里前程
相愛之深。
爲此申勉。
庶領此意也。
不宣謹謝
公元1914年
金景仁(華鎭甲寅九月二日)
麟錫覆金斯文足下
歲寒至而樹木形色渾變。
後凋若箇而已
今劫禍及人之大小高下
正邪誠僞心迹森露。
持操者方曰士子而盖亦難矣。
今士子爲持操
在國去國一般
去國於義爲勝。
特有無限苦也。
足下今日特然持操
而又能去國守義自潔
淸脫讎夷覊絆
甘嘗異域辛艱
歲寒
足下之謂歟。
欽仰之餘。
珍重古道書。
重感不外
盛意
推詡之過。
不堪當而增愧。
至若有猥難之敎。
無似人物
尤安敢當
乞毋其爲也。
顧欲有晩保。
荒落志氣實恐不逮
歲寒心期。
爲托於如足下者而得有終
深願也。
且掃孤榻。
以竢高駕
止此肅泐
祈加自愛
公元1906年
答李乃能(承熺○丙午閏四月二日)
公元1882年
麟錫覆三谷李君足下
敝駕過東谷
足下古人贄書例來相見
不敢當也。
行至殷縣纔十日
問書遠至
感當如何哉。
敬把二書玩繹之。
文辭見識
弱冠而能此。
罕見也。
東谷時病憊頹臥。
不能相傾倒。
而問足下造詣在座之人。
皆曰志與學夙就
一州無出右。
大受將擬。
噫。
老先生絶等贒孫也。
如今新進人物渺然
有能如此老先生賢孫
敬之甚而望之不得不厚也。
足下志與學已如此
萬里前程
恢恢廣地也。
進吾極其往。
擴吾充得盡。
大贒脚下
又出大儒
人將執左契待之也。
嗟乎
時事罔極
千變萬恠。
沓至壓臻。
疾風驟雨無不摧倒之中。
嘉木方秀
塵濁無不埋溺之際。
明珠方彩
何以持其秀於這裏
秀去爲干雲參天
何以保其彩於箇中
彩放得輝山燭地
足下克愼克篤
夔夔慥慥
克挺克拭。
濯濯
志焉曰吾先祖承孔朱而成這地位
吾到這地位乃已。
學焉曰吾先祖述孔朱而全這道理
吾盡這道理乃已。
乃又曰吾於先祖地位道理
不到不盡
先祖也。
先祖負孔朱也。
有志爲學而負先祖負孔朱。
不爲也。
一此爲定。
有進無退
誠透神感
神感有勞
沓至壓臻。
亦無如何
終竟有事
使執左契者。
得其望也。
足下勉之
迫不得已有此行也。
病末如何矣。
不得已爲止
將歸故鄕矣。
疾首閱過千態變恠
而惟將與足下連聲氣得扶將爲可。
足下不終相棄也。
力疾止此。
千萬自愛
用副玆望。
公元1899年
洪汝質(德杓○己亥三月二十八日)
公元1882年
別去後四度書一付慕陽者。
非久當至。
合之可敵復得一面。
勤敏可多也。
慰喜可知也。
用審侍奉震艮連衛。
壼儀再新
爲賢坐地不能不賀。
疎對書冊
事勢所迫。
爲之代悶。
策勵身心
不宜暫倦也。
尊從祖丈令季君華宗一友及蔡丈。
皆安到相對見。
恰似夢寐
可驚可喜也。
前此有營一區
爲計。
勸以就彼先爲之地
見皆合意可幸。
未知終竟如何耳。
損末僅免。
惟習丈多日患泄。
今見少可
家弟以賤率來。
來得無擾
然快得一可歎處也。
破搬計。
自是善事
若待
之爲爲係從祖季看得以後事也。
甚忙萬不能一。
更冀侍率亨泰
公元1902年
文翼叟(鳳岐壬寅十月十九日)
書至。
謹審待奉安泰
璋慶可賀
果是抱送麟兒而自有窺牛虎氣否。
承與心一,支百。
留玉齋講有事
甚慰
啓菴丈痛哭痛哭
世上一陽長德矣。
吾黨益孤。
奈何奈何
龜從氏喪變極驚愕
况其在千里外乎。
敬仲官訟復起
憤悶
敬仲讀書士也。
伯氏孝子也。
中服衰而耕田
旣奪其田而又遭無限困厄
古之閔老峯先生
見崔鶴庵之服衰耕田
指導成就
古今相反
如是也。
講長帖辭單得矣。
見其人品可否
誠意有無
或有不得已而應之者
無失體面可也
若其錢物設契。
决不可參。
自古未聞給錢興學
士者受錢而興於學也。
齋事待見敬仲
當有一言矣。
損末左臂滯痰生痛苦苦
士友成所房室
明將居處
可悶其勞心而感其厚意也。
餘冀來寒加愛。
公元1904年
文翼叟(甲辰八月二十一日)
搶攘涯角。
紆菀悵惘
卓立寒松至而函珍墜前。
令人眼靑而胷豁。
矧審侍奉萬安
興居百重
何等仰慰。
一番經擾。
萎苶疑懼云云
固知撝謙
若或一半近似者則非所望也。
以賢篤實有如此。
其將奈何
幸與卓立勵精振發
士友倡而期有所扶持也。
千萬深望
損末自殷返平不幾日。
以病兼憊頹墜
可憐
蘗山講修契事。
發書通告關西士友
此係重事大事
贒亦宣力周旋爲宜。
時事言之痛迫
不忍長也。
琴書冷天
乞加自愛
迷擾小謝
公元1902年
答張汝則(翊源○壬寅七月十五日)
前後二度尙稽謝。
勤慢不可言
審書與聞士友言。
愼祟積月彌留
課藥而效遲。
固知病之進退自有其限。
神之所勞。
當用其極。
中心憂慮
不能少弛
比間得輕减否。
失口味。
不甘食飮
果否
胃氣閉耳。
自量胃氣少醒。
飮食中可適口者。
先之味之。
開胃氣。
稍進其他
如學者厭書。
先得會意一般書。
着味生味。
則因去厭發緊。
無不味於他書也。
然又當問醫。
亦審其適口者。
有無可也
承待服藥盡。
欲作此行。
勿之勿之。
有害
可待下山相見也。
謹請尊堂氣候如前康寧否。
祝之至
損末同諸友遣過。
幽境愜心
山外恠症。
尙未歇。
間或有遭酷處。
不勝慘惻憂竦也。
多少逢可相盡
更冀千萬愼攝。
公元1903年
答張汝則(癸卯六月十一日)
思與日積
書眞面敵。
體內舊崇未復。
而前又遇吐血
幾至過境
驚咷有不可言
聞以滴水與多服狗肝得差道。
何幸如之。
滴水只用夏節
狗肝可以長服。
又聞吐血
多服六畜生血。
良服之。
固宜降火
又補所失血
爲有理也。
不妨事爲此。
如何如何
鷹峰丈葺理齋舍
益廣舊䂓
以爲興學永長之基。
此事豈易見於此日。
此日有此丈。
賢謂信不偶然者信然矣。
大可欽服矣。
賢以病故
有闕勸課
豈有如何
此丈與鴻周亦自深燭也。
一春夏留玉山
善操束同槧。
可敬也。
損末病常貼身
去却似無其日矣。
兒婚有助物。
宜爲治病用。
何必如此
還不安心
中專送支百。
固感厚意
暑中亦不當如是
特因握叙則幸也。
神迷艱倩止此。
申望善攝所愼。
公元1901年
金文承(璣洙○辛丑七月十八日)
麟錫始至西境
見一二士友
問雲誠兩翁門下
誰尤於造詣
皆以某某數十賢者對。
其中座下與焉。
問其何如
曰年未三十。
志行文學已高。
固已聳然嚮往矣。
無何
座下訪我于華山
又訪于靑山
數日相款。
畧窺其所存。
今又以書問
更有以因辭得意
高矣
其果高矣
而於卑鄙者。
若是用意之厚何哉
謂爲我同淵於華門。
而且當邪滅正獸食人之時。
不可以不講厚誼而相應求聲氣
不暇計其人高下也。
其意善矣。
良極感荷
所望者旣用意之爲厚。
當加責善以盡朋友之道。
而實其所以爲厚之意也。
如何如何
謹審省體百重
以爲慰。
麟錫一味碌碌
足言
自餘不備
惟尊照。
  別紙
初喪去冠。
沙溪雖曰所生父母祖父母與妻喪。
豈有不去吉冠之禮。
尤菴亦謂重服着冠駭俗
遂庵則曰黑布笠非華飾
祖父母與妻喪不須去。
但於生父母當去。
陶庵則曰雖哀遑中。
頭上不冠甚無儀
開元以前
父母喪。
被髮而去冠而已
今朞大功去冠。
則與古服三年無異矣。
今禮家皆從遂庵陶庵說。
重服不合去冠。
况於功緦之喪乎。
公元1882年
父在母喪
十一月練而去首絰負版辟領衰。
十三月大祥除服
是具三年之體。
服朞者於十一月練時。
喪人同去首絰負版辟領衰。
便似具三年之體。
故無此等節。
至朞除服而已
孫奉祀
旣是非禮
不得已爲者。
私情而已
其祝
辭當隨時措語。
不可定式
大抵禮家凡於非禮不得已爲者。
不苟措辭而作式。
盖恐如是便是許其行非禮。
非禮之行。
自我創之也。
答池禹甫(錫奎)
 天地之大。
日月之明。
四時之運。
鬼神之變。
山岳之重。
河海之深。
雷霆之威。
雨露之澤。
龍虎之猛。
麟鳳之祥。
欲學如此
其道曷由。
要不克己復禮遏欲存理
 孟子處己則齊有師命而不去
百里奚則當父母國亡滅而先去之。
極稱智云
孟子旣見齊王而爲卿。
不可以有師命請去。
百里奚目見亡國大故
不可諫而去之。
所以稱智。
使百里奚無罪而有兵禍
與國同亡。
自不可去。
 觀往于田章
則舜不怨父母也。
小弁
則舜非不父母云云
往于田章
自是怨慕意。
註舜不怨父母云云
只明自責之意。
非專不怨慕於父母也。
小弁註言舜猶怨慕
便自照應
然愚於不若是恝。
竭力耕田
共爲子職而已矣。
父母之不我愛。
於我何哉之義。
有備一說云我竭力耕田以下
只是說恝底意。
只宜接連讀。
不宜分截看。
然則是非自責意。
自是怨慕父母意。
其說己見於他。
宜就考之。
 孟子之見季任。
雖是報禮
而今之志士則决不爲此云云
孟子行道遊諸國。
見季任何疑。
豈可巖穴守操人方視也。
 論性不論不備
論氣不論不明云云
只說性善
不及氣質之禀。
則理雖明而有不周通處。
孟子性善
而程張兼言氣質
其義乃備。
只說氣質不知性善
只是迷暗而無透見本原處。
告子韓子說得氣質
豈有所見明處
 孟子齊王
召而不往固也。
使之出吊何也。
孟子稱疾齊王之召。
爲其不誠無禮也。
出吊於滕。
行爲職事也。
 周時兵法
鄕遂一家一人兵。
都鄙三家二人云云
遠近緊緩。
勢自有異。
 瞽叟殺人
臯旣執之於前。
而又豈使舜得伸竊父之義云
竊負而逃。
只說舜之心事
何可越說臯陶所處之事。
設使臯陶知之。
不許其竊矣。
 子路與求,赤言志云云
子路言志
却不貼貼
與求赤有別。
所以謂達却便點氣象
 三仁之行。
固皆中庸乎。
三仁各成一行
有異中庸意思
 惡亦不可不謂之性性字。
本然性氣質性云云
惡亦不可不謂之性性字。
有言氣質性。
有言本然性。
愚看以本然性。
何也。
本性爲有惡。
緣氣質。
氣質而惡者。
不可不謂之本性之性。
如此看。
語方緊着
若謂惡爲氣質性
有何意味耶。
不可不三字
尤見其爲本然而非氣質
 中庸讀法
分以六大節。
章句則分以四大云云
中庸宜因章句四節看。
讀法六大節。
恐是未定時語
 石碏之誅子權也。
之父。
州吁同謀
如何處之爲可耶。
石碏之父。
若與州吁謀。
號泣以諫。
不聽則與父同死而已
公元1895年
答朴慶朝(廷和乙未閏五月)
公元1882年
先後南來
兩蒙垂訊。
法服毁滅
前日祖宗培養之餘。
士大夫猶皆有守。
今日人心陷溺之極。
擧世靡然夷狄亂逆不暇
爲能慟憤欲死。
壁立志。
如贒見識義氣
那裏得來
安得把賢底去。
人人眼孔肚裏乎。
文謂萬里遠程
東裝去登。
有成就。
遂情願。
不亦大善乎。
賢其千萬努力
大抵在內公私誠僞之分。
在外俗人獸之辨。
不可一毫放過也。
知復就錦翁門下
受業周旋函丈所受。
是極幸甚
卽玆盛夏
在舘佳適。
亦承親庭安候耶。
損末奉親新寓。
無事在。
以賢之所慟者爲慟而已
兼且思想親戚舊遊
抑情緖也。
多少不具
唯冀自愛
公元1901年
李一善(膺洙○辛丑九月二十日)
公元1882年
銀波分張
茹悵爲多。
遠寄德音
慰豁罔量。
謹審堂上體度患冷有損。
仰慮實深。
惟贒身得衛重。
用工次第
以愚所仰聞立志一等自期者。
拳拳在心
有事乃已。
幸甚幸甚
以賢持操篤實才識明敏
專意此事。
何患無成
千萬勉勵
損末得共衆士經夏秋。
有少激厲
去月登香山檀君臺。
告文
此中士友爲營聖廟
定所于价川之石溪
三明將往處。
是有事。
世變日深
垂死老病
看看添重。
痛恨欲無生。
此當在此經冬
春開將歸省家廟。
留連海西也。
卿元久益見其賢。
郭友一見
甚服其德厚識正。
李友年少
志氣可愛
遠訪甚感。
報反多悵。
畧此布付。
惟照亮。
公元1904年
李一善(甲辰五月二十四日)
 近思錄性焉安焉復焉執焉。
朱子曰。
性焉安焉
不待勉强
而誠無不立。
無不明。
無不備。
復焉執焉。
思誠硏幾
以成其德而有以守之。
葉註以爲性焉復焉以誠言
安焉執焉以幾言云云
此與朱子之說。
似有不合
當主何說
當主朱子
而葉註亦可備一說
朱子以誠無爲以下爲論性。
以性焉安焉以下論人
葉氏是主性
 喜怒哀樂
屬於仁義禮智。
先儒皆以哀屬智。
哀之屬智之意。
願聞其詳。
智者是非之性。
華翁謂見極是則淚。
見極非則淚。
故哀屬智。
愚嘗以爲凡人之情。
喜怒樂時。
其所動而難見是非
哀時
萬念息冷而自見是非
哀當屬智。
 生之謂性章。
朱子曰。
章內性字。
有指氣質言者
有指本原言者
則章內何性字指氣質而言。
何性字指本原而言歟。
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之性字。
氣質歟。
本原歟。
生之謂性。
才說性二性字。
氣質之性。
此外雖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之性字。
皆是本然之性。
省翁如是看。
愚嘗信從
 孟子序曰孟子受業子思門人
而諸說皆以爲孟子受業子思
二說何以决之。
通鑑
子思孟子牧民問答之言。
此說亦何如。
省翁詳考史記
覈其年條。
定以受業子思門人
旣定如此
牧民問答
自不可信
 梁惠王顧鴻麋鹿賢者樂此乎。
齊宣王孟子雪宮賢者亦有此樂乎
兩賢不同歟。
上賢者指賢君
下賢者卽指孟子
 巨室章。
玉人雕琢
玉當如何看。
以爲敎字。
同上使字着爲好。
 禮記
曾子易簀
以其大夫之簀也。
若謂大夫之簀非禮
曾子何不知而受其賜也。
若爲合禮而受。
平日常安於此
至於臨終
又易之何也。
不知而受賜。
大賢分上
偶失照檢處。
易簀得正而斃。
方見曾子卓然處。
答弓景若(奎絢○甲辰八月二十四日)
公元1882年
七月書。
用審春末作別後色憂纔復初
體上更染感。
數朔連苦而方蘓完。
過境咷笑
不任遠情
舍役添擾。
少害看書
勢所固然
至於堅守所執。
擾攘亂聒
簾离塞坎。
俛務職分
爲所當爲
深慰所望
比來更請侍進工仡仡
性初奉親篤做耶。
損末經夏而病焉。
秋到平山
尙不蘇矣。
爲時忿痛
欲死無生
不能如賢所爲
可愧也。
昏甚。
殺所欲言。
公元1906年
答弓景若(丙午六月二日)
華宗過路
袖落一書
如對千里顔範
何喜如之。
用審侍奉安寧
興居佳適。
以慰也。
惟斅篤實
令能知善當爲
知惡當去。
得夢覺關。
甚多矣。
去向誠意關。
不亦善乎。
貴鄕望重七八人
謀逐今所謂會員
可見人氣鄕綱。
異於他處矣。
譜序身病手拙
無能爲
無一示世事蹟
非所可論也。
末脚病。
至有坐臥立行
只作空堂蟄物。
遠人近鬼。
亦復奈何
世禍迫急
罔極痛悼中。
華東史鋟役見設。
差强於意矣。
力疾畧倩。
更冀百千加愛。
公元1901年
答卓▣▣(楫○辛丑十月二十二日)
公元1882年
七月間。
去年臘月書至自德裕山中者。
如奉顔範
可知也。
今貴隣崔君德麟來見言出山正月
公元1881年
近間大都安信
又重以慰也。
卽日冬令
遠惟侍奉動止更何似。
崔君又言彼中勝似上元
遯庵先生安頓几案
團束衣冠
講學大有事。
陽春苗脉
不在他。
令人引領
賢友其間
耕讀而勤行義甚善。
願更力焉。
古之董邵南其行只如此。
千載孰不慕仰
思過之。
不宜有讓也。
麟錫昨
有事還國
見住价川石溪
時變罔極
惟依士友講義諦則有之。
餘崔君可言
更自愛。
公元1903年
答金召汝(奭永○癸卯十二月二十二日)
承書。
謹審定省萬安
多年患泄。
知因寒祟。
誠深貢慮。
年壯氣盛
自可勿藥
此身少也日泄十數次。
一拖十許年。
氣甚薄。
猶生至今日。
贒質强勝吾。
無慮也。
工夫乞須勉勵
贒旣才質可堪
門中有仲希,成西諸賢。
同志相輔
豈不甚好。
且此曾作貴譜弁文。
不曰多務學成就。
作東方顯門乎。
以此言少歸欠虛也。
損末感呻中。
不耐歲暮心事迷憒。
畧此。
餞迓不遠
千百善愛來福。
公元1906年
與尹子度(𨯶○丙午四月十二日)
邇來興居佳適。
前聞有兒患。
快愈充健否。
賤病末如何矣。
合歸作空堂蹩躄無望超忽八荒矣。
辦紙物
求書畫。
使士友空費財。
贒爲虛勞攘。
可歎也。
愚旣脫輻
不宜膏車
然則史編書役
宜不辭勞
賢素有意
且恒窩與汝翔前書
力言權輕重。
令賢落後任事
况已止行乎。
賢旣善書
用之於如此大事
亦不偶然
念之也。
前來華南再至。
聞南的奇。
事極茫蒼。
痛恨之極。
無以爲心也。
怱怱止此。
公元1902年
李山汝(鎭周○壬寅十二月十六日)
公元1881年
別後何日不思
書至旣慰。
承安又慰。
再阻數月。
寒威比極。
侍奉課讀
一向衛重篤實否。
區區頂祝
損末感冒困頓
泠如昨狀。
苦苦
申某誓死不削而見勒。
何不棄官先去。
乃坐而誓死
彼又添欺人一罪矣。
處變之道。
只有守死遠避二事而已
神迷畧倩。
更冀自愛
公元1903年
答鄭子弘(毅鉉○癸卯二月九日)
公元1881年
半年周旋
別後悵不可言
金箕洪袖書至。
審慰新年餘多祉。
聞去九月
丈夫兒
貽悅堂上
大賀也。
尋繹前賢
踐實地。
甚善甚善。
賢之忠信
無復可言
惟在好學
如此
令人喜而不寐也。
終始勉之
以副所望
損末沉病數朔。
不可言
行當踐言矣。
神迷略此。
公元1900年
答咸聖初(益沆○庚子五月十二日)
貴鄕士友至。
賢者有書。
書具理章而儘暢。
推此則可知所以賢者者也。
贒者年甚少。
擧業而趨正學
纔一二年。
如此
此其必天分之有高。
天分高而又處魯君子之中。
將來成就可知
使人不得不欽服
奬與愚陋失當
固甚愧縮
秋冬一枉之敎。
極感不棄盛意
謹詢夏天
侍體珍相。
聞延白友景源切琢。
可念觀善輔仁
有事在也。
麟錫憒憒之中。
貴鄕諸友有相激勵
書不盡意
惟照亮。
公元1881年
李允三(殷學),金元相(益),金毅伯(弘植。
癸卯八月)
三同我作關西行。
歸後再以書問
此其厚意
如何可言
恒病多撓。
便且每遽。
一未之謝。
心愧汗發。
元相毅伯辛勤情訊
一並稽覆。
亦復可說耶。
謹詢秋天
侍奉動止各衛重。
工夫俛焉日進
卓然有自恃處否。
乞各勤勤努力
少年光陰
不可虛擲
將恐將懼。
而邁而征。
垂盡陽脉
不可不保護也。
損末昨臥疾
今秋少醒。
久擬鄕行
趁此經紀
非久當而款。
未前各自愛。
公元1894年
鄭建中(華鎔○甲午八月)
別來以後
瞻想靡日不切
比日凉炎進退
不審堂上萬寧
省下百吉。
見課何居
仡仡否。
高明少才高。
志氣過人而早軔正路
能竪而不倒
進而不退
所立所造。
可量也歟
界破儒俗之分。
壁立人獸之判。
下徹上。
大命脉。
所宜明目着脚也。
時事痛哭
無可言。
然雖搶攘極甚之中。
尤宜安心正志
讀書爲善
以不負所受於天。
所聞於師者而已
無他事也。
不知建中能信此言否。
損末奉親遣免。
家間憂故。
彌月不霽
自多悶惱。
世亂如此
雖極無似
只願守死聖贒門庭也。
千萬盡翦。
更冀自愛
公元1895年
鄭建中(乙未二月)
歲初惠訊。
非他時比也。
用審侍餘學履貞吉。
仰喜萬滿。
至於撫躬念終之心。
憂道傾否之願。
孰謂妙齡
如是耶。
反面文集事。
不無公私輕重矣。
其時無賢則事不可速完。
故力挽之。
過實在愚而非在贒矣。
衆賢之責。
容或有之。
恨不其時討便通奇也。
至若牢關而不復與事之云。
不然
做事若要無失
須於事上習熟過。
兀然窮理之所可及耶。
且賢極有幹事之才。
有可爲而故避。
則豈亦仁者事耶。
非謂窮理
窮理時窮理。
做事做事
期使理事相涵。
學者正規也。
如何如何
損末近以親癠。
焦煎度日耳。
遷移事今固大定
未知事勢如何也。
殷卿
猝發
火下艱書。
餘留俟來月面叙
公元1898年
沈景道(宜敎○戊戌七月二十八日)
向得相見夢境
特此
凡吾經歷
皆如夢也。
向後至今
省愉棣湛。
動止連休。
門內僉尊幷寧。
吾女息病减否。
春夏用工勤慢何居
吾恒念君才可志未立。
年富學不優。
蹉過歲月
畢竟無成
豈非可悶耶。
須與伯仲征邁相誡。
期其不虛有生
至可至可。
今此獸食世界
不宜門外一步
一步之前
便有坑塹
愼之愼之。
狼狽一生
至於此極。
其所執中二字
始終一心
與之俱存亡而已
尙得與同伴遣免耳。
神迷畧此。
於令仲忙未各具。
雷照。
公元1911年
答康允寶(璡國○辛亥七月二十六日)
賢閤夫人喪變。
以何辭奉慰
郵便付訃達而聞之。
抑未乎在平常時地。
身親檢盡殯葬禮節
伉儷義重。
不堪悲悼
當此此地而有此境界也耶
路人聞之。
宜皆䀌然。
在賢朋友之列者。
萬莫爲心。
在賢情地
不忍成言慰也。
幸當時有令甥姪李順無異親子
泰庵斂齋善汝,復汝諸人
爲喪難中。
如兄弟良朋有以左右也。
承經艱得到港。
不勝驚喜
失物何足言。
惟幸其免危險也。
來時關西衆士友皆平
穩否。
大小家眷
習齋陶山宅。
捲入鴨北。
聞來一層增傷
山家眷不隨同陶山一行耶。
小兒婦。
不得隨人
莫知其故也。
損末同同伴遣免。
此中梗槩。
已悉聞於泰東二友
不疊床也。
公元1906年
答金說叟(基學○丙午)
公元1881年
敵對話心
用審侍下護重。
仰慰萬千。
損末病上生病
支離難堪矣。
世禍無復可言
惟爲所當爲而已
閒。
賢與韓贒汝往長潭
首倡大出力。
營建尤華三先生影室
以就先師省翁遺志
仍配省翁。
得辦重事
旣幾就緖
重庵斯文切急務。
已得印布
華東史。
此更天下莫大事。
鋟將垂竢。
陽復機括
知或在此。
皆自自西士友爲之。
人孰不欽尙歎服也。
十聖六賢
營立影室
實係極重極大
巨力綿。
未知何以得就也。
目下處義。
依仰聖賢
固守吾正而已
餘皆病力時勢無可爲也。
諒之焉。
奪學聖書塾。
付學獸處所
本人也。
乃忍爲斯。
先因泰菴寒松宣力
得以停止
更以溫堂,村諸賢防距。
至無事。
聲氣所及
有極聳動
斯文扶持
幸或庶幾
儉谷之痛哭校庭。
釐正乖亂
誠亦壯矣。
欣握可感
其苦血所在
不限所言。
托令歸布。
寒事漸急。
更加愛。
公元1898年
李胤臯(鳴九戊戌七月十日)
公元1881年
正月八日問書
携至遼上。
一閱過。
如接萬里顔範慰懷也。
書勸此行。
得合余意矣。
亦可自信也。
然余不得已也。
其如祖宗父母之國
墳墓離親士友
公私大慟何。
爲之胷抑塞而淚淫泆也。
顧吾所執。
不得保華制於一國
只得保之於一隅
今亦別有約語。
萬古華夏一脉盡之餘。
千辛萬苦
準保典型
永基來復
固其望也。
加一日。
猶愈於已。
竊附昔日尤庵先生忍痛含寃迫不得已八字之意也。
然非敢忘本國
猶有望於天心悔禍也。
來書人心陷溺
異時不同
此固已知矣。
亦將如之何哉。
昔者禍未甚而有爲獸之漸。
人猶思自別焉。
今也禍極於爲獸。
乃爭投而混之。
昔者雖凡庸人
猶或保人心。
今也雖自好者。
甘心於化獸。
不甘心
絶無驚恠之意。
於是昔之稍欲爲人者。
今焉純乎爲獸而不辭也。
純乎爲獸而不辭何謂也。
四千年華制度
何等
而曰寧可棄也。
二千年孔孟學術
何等
而曰寧可棄也。
五百年祖宗典型
何等
而曰寧可棄也。
千億年來祖先父母之體髮。
何等
而曰寧可棄也。
綱常叙秩之至
而曰寧可棄也。
禮義
之至
而曰寧可棄也。
而日辱君弑妃。
夷國獸人亂賊夷狄
不可不與也
亂賊所行之䂓例
夷狄所制之官職。
不可不遵也。
顧問醜奴所給之祿。
不可不食也。
百種醜夷惡獸之形與聲。
不可不學也。
士大夫佳子弟
不可不爲也。
曰父不可不勉其子。
不可不勉其弟也。
噫。
禮義之邦
禮義之人。
先聖之書。
先正之敎。
先王之澤。
先祖之業。
而乃至此極耶。
年六七十四五十者。
目見昔日禮義之俗。
耳聞昔日禮義之風。
心中尙或記昔是而今非。
昔好而今否。
年幼見今亂賊夷獸之事而已
今日亂賊夷獸之說而已
知今是今好。
不復聞昔之爲如何是。
如何好。
則慘矣乎今後世事可知也。
彼玉均,泳孝,弘集,允中輩
尙習父祖敎訓
尙被國家恩澤
交夷不幾年。
黨夷獸而禍宗社
彼其容易也。
彼其年幼而早誤父兄所導。
素昧國家所重。
埋頭夷狄
沒身禽獸
踵頂毛髮
心跡表裏
與之瀜化而數又倍百
其所歸。
或有甚。
矣乎此後國事可知也。
士大夫念國家思父祖
禮義道理
心事正大
議論峻切
持一世。
不能掃除夷獸。
尙可自守
國其國而人其人矣。
能人國能國。
而知所以自守
雖夷獸凶惡
豈敢妄加慢侮
此理甚明。
奈何不知終使國爲夷而人爲獸乎。
爲夷其終不亡。
爲獸其終不死乎。
國本人心
人心陷溺
復何可望
嗚呼痛矣
不忍言也。
天其或者斯人而誘其衷乎。
擧世雖陷。
我獨不陷。
是宜自勉
吾胤臯宜亦勉之哉。
人情惡事
初也若驚。
久則恬然
獨也趑趄
有偕則無難
今彼之事。
耳濡目染
衆奔羣趨。
若非明心澄目。
不能自拔
然是不難知。
今爲夷爲獸而人不可以爲獸也。
豈可以衆爲而可贖其爲獸之罪哉。
胤臯幸與同志。
共講此說也。
此時孟秋
重侍萬安
體健篤眷吉。
從祖丈氣候康寧否。
損末同同伴無警
間來畧有講習等事
朴君忙未有書。
同覽可也
神迷止此。
公元1900年
答白景源(仁海○庚子五月十一日)
公元1881年
衰世人物渺然
每歎俊才之可張吾道者
不得聞見之也。
賢者殆或其人也。
士友往來復庵先生贒子弟。
年少而可期遠到
先生光臨
畧有賀語。
而於其詩禮義方之敎。
敢勉以大致力。
極其成就
又敢以數語書呈
以效相愛之衷也。
今因辱書及他數文字
考其造詣志氣見識義理文章
傑然也。
到而張吾道
使其能遜志篤學
吾其有得見乎。
相愛之衷益切也。
故又敢以古人所謂一毫不及聖人
吾事未了者。
深望其爲存心也。
麟錫狂妄無似者。
不意賢者不棄有取。
則終願得其責導。
有以自勉也。
再檄百官文
承爲取覽。
亦望摘示其義疎疵。
卽玆正夏
堂上享福
省餘力學
區區頌祝
秋冬
承欲一訪。
預切欣聳。
不宣謝禮
公元1901年
答白景源(辛丑)
尤翁畫像贊。
三百年間云者
擧國年數而言。
然尤翁間氣
不止國朝年數
實乃爲晦翁天地間氣。
氣質偏處治法有數端。
如弦相制
柔剛相克
皆就其性偏難克處。
克將去克。
孤軍强敵
挺身鏖戰
盡力捨死向前去。
一法甚緊
如於道理之大。
務要見實體而照檢以去
眼孔心體自別正大
自見病偏。
容忍不得
得以漸次治去。
擧燭而物自見
見晛而雪自消。
一法法甚全。
要之並用兩法
善治之術。
醫治病。
一邊克治緊方。
一邊補理正劑。
病乃得去也。
公元1904年
答白景源(甲辰八月)
公元1881年
賢自中國返而書卽至。
不可言
承於東魯南閩
得尋三聖遺躅
出門初志
不但如此
此已古今所無奇特之事也。
贒之此行。
多疑之。
本國禍迫。
在數大計
則其事不爲不壯矣。
但於尊大人及吾。
不必以書告行
而請必無不許之理。
吾與尊大人
未嘗不在彼也。
是則未之深思
後之處事
事之可爲者。
宜必面質而爲之。
知有許多壯觀
促膝而聞之也。
尊大人與藹遠臨
分外慰喜
月山寺
數日相於尊大人
先向山斗齋
吾後而至則俄已駕發。
知駕迂遂安
今亦未及還宅。
奉念其間勞攘矣。
卽日冷天
興居佳適。
溸溸。
損末病憊衰頹
無復可言
惡聲惡色極。
願寐無聽也。
返齋之期。
以來晦爲定。
亦以告尊大人與藹丈矣。
卓立寒松至言中事勢。
不得不速返。
返齋後邀致鳳洞玉齋
固是自家較緊爲計者。
反復思量
事變不可測
俄倭進退
冬間不無搶攘之慮。
萬一至此
極爲未安。
不如姑停以觀變。
此中士友力言之。
此固商量者也。
以此禀達大庭藹丈。
並及諸士友也。
然於心甚有缺然者矣。
蘗山講修契。
事係緊急重大
門下淵源
不得不盡心
寒松便。
通告士友書。
論定有司矣。
以此禀達
大故
宣力
神速就事
至可至可。
自餘迷擾不具
公元1906年
答白景源李俊甫(▣▣),金權翁(衡銓),鄭公友(桓淳),白德甫(崇濟),金禮翁(敬銓。
丙午)
公元1881年
承書以審侍奉履用各萬重
慰仰慰仰。
末脚病未瘳。
惡汗舊祟更發。
只冒衾貼席矣。
愛如良玉玉汝生來死去
又仰如泰山崔勉庵患報急至。
易至凶變
何故也。
心折魂飛。
不能自定
朴景夏數千里大勞攘之餘。
又此衝雪遠來。
益見軒軒氣義
病眼生靑。
以其多少攄心。
以來示意
有令張旺氣。
然念此事脫出世禍罔測境。
一躍躍去。
去依昌平里洪武陵
春秋河淸
豈不是有辭
間吾已有意。
諸友因復較緊於心甚善。
急吾病。
未爲遂意
殆有所使
今病尙因仍
氣力衰耗
甚於前。
决難生心
兼且紀聖
以坐而守義
有聞於一國
復此變更
亦有未穩者。
使幾箇少友獨往
不爲不可
顧亦有未易凝聚安歇處。
此又宜思量也。
愚意仰依十聖六賢赫靈。
傍延八路同志陽類
守正道。
凝定不動。
至死不變
天地神明容或助之。
彼鬼獸輩於守吾道
有何猜礙。
敢心加害
似聞諸夷於其所各守宗敎
不相加害以滅。
况於聖贒正大宗敎耶。
此惟在諸賢輩與老夫
極竭心力也。
望之切矣。
如何如何
天幸有稍平機括
老病少可
得與少友一往中國
遊覽而還
正吾大欲
未知天竟如何也。
翁行狀與散言
待得諸賢會而有料理也。
未盡言者
令朴君歸而詳說
極寒望各加愛。
公元1907年
吳大奎(奎泳○丁未二月二十二日)
戀德懸懸
承書慰慰。
用審體宇劬經安泰
以慰也。
末脚氣。
兼惡汗舊祟。
冬春臥牀
殆難支吾
世禍益迫。
實願因此溘然也。
刊史役幾至訖工甚幸。
聖廟物乏停役
而尙不更始可悶。
勉翁以孔明之扶漢。
文山之死燕。
大忠大節
振耀宇宙
於此固無憾。
其如國家世道吾黨之益孤何。
痛心痛哭
奉聖像。
果有之。
初盖以煩猥持難。
近日世禍罔極
天主耶蘇敎堂
所謂日語學堂
遍布彌滿
勢極鴟張
哀我孔孟餘徒孤危莫支。
重爲憑仗依恃
面情地俱可。
所以許之也。
自今以後
非特
邑邑爲之。
憑依持支計。
固將許而勸之。
此亦所謂彼此一時也。
以此人言爲可。
貴隣高友遠訪可感
力疾艱倩。
餘托此口布。
公元1881年
與朴(炳疆○壬子三月十二日)
每事當前
思賢切矣。
思賢不來
心焉惄如。
比辰侍奉動止增謐。
允郞勤工否。
向吾所作字說
能着意體去否。
多望也。
損末憂與病俱益深。
伴友幸無警。
而勞筋骨體膚
能有增益所不能之意。
可多允洽
益見其志氣草草苟且
長處也。
中原事機
誠出念外而可觀善大故
關情興念
有所欲爲。
起送鼎甫
玆事或卽有效
卽無效。
終必有效
雖終無效
自不無無效之效。
不得不爲也。
不得不爲。
可嘆無資也。
鼎甫更詳口述
望賢盡心設力。
情曲相通處。
不妨得也
非賢吾不發此言。
深諒焉。
語失先後
伯父氣力寧旺。
奉念不置
病倩殺餘。
答朴景(癸丑七月二日)
思切矣。
鼎甫來。
書與之俱。
領悉梗槩。
感慰至矣。
老妻見背
此固老者所不得免。
坐此時地。
酸悼倍常
權翁病終不起
萬里絶域
遭此罔極之慘。
心痛氣沮
心地見識
文學抱負
威儀容止
殆庶絶類
今日以後
不得見此人。
不相吾黨
如是耶。
汝德諸友草草斂殯
因致訃本家
未知到否。
臯復無上衣。
代以所着緇冠
於鼎甫行。
齎送本家
使成魂帛。
嗚呼
古今有如此事乎。
重以悲也。
鼎甫西行
有得交涉之路。
又得萬淸軒一門大幸
淸軒學術有純。
出處有正
中國議論
以其學術
並比陸淸獻
出處淸獻有歉。
則此當爲世數百年
一人而已
聞其子弟門人
又能善守門庭
當今變局
能獨復華夏髻髮古制
此亦淸軒學力志節所及
儘可欽服
墓文所托
難負其鄭重辛勤意。
爲之草撰。
因付鼎甫早晩再去。
但愧文拙。
見笑中國眼目也。
遼野耕稼
是有營爲
甚善。
團會一邊
賢言誠是
近日事機
無下手處。
惟此一事可亟圖。
以爲之計。
須與鼎甫商確善爲也。
中國近日有南北交戰之事。
局勢未知如何整頓
可歎
此有拙著示世界人。
固知迂言有不相合
苦心所發。
不能自已
未知如何
更惟邇來侍衛何似
末行止。
觀時機。
有無早晩也耳。
止此不宣
公元1895年
高舜卿(命益○乙未六月)
頃蒙款交
周旋禮會。
受賜多矣。
繼賜存問
良出不棄
感德勤厚也。
書出殆近月
到此纔已日。
固審侍體那時有相
不知今復如何
更切溯祝。
明知尊攘之爲義。
法服不可毁。
此其自本領中辦得識見者已大段高
就此又欲從事學問
修行擴智。
此其志不亦尤美乎。
世間不有有志而不竟成者。
乞須自篤。
無用
沮也。
若是家累
其所素有。
亦復奈何
其於課誦之工。
或有欠縮。
其於動心修行
莫非工夫所在
只在篤志如何也。
相愛與。
敢此奉勖。
主臣主臣
損下奉親碌碌
只麽度夏
承欲早晩一枉。
慰滿在心
困暑未究所懷
餘祝侍奉安慶
用副瞻仰
公元1899年
答趙聖然(養善己亥六月二十七日)
萬里訪人。
奚啻難事
一門昆弟
並以年未弱冠爲此
豈謂古人必多也。
書又繼寄。
用情愚陋
何若是甚
感刻也。
謹審伊時重省萬安
昔駕穩返。
釋勞念。
承以消眞陽混人獸爲憂。
奉天地苦心
而扶而救之爲士子之職。
少年如此識見
非才美心正。
又深資贒師友。
其如是乎。
就此確志樹立
張吾軍
並望令從弟也。
過奬不敢當也。
厚戒當銘心也。
麟錫尙不死
一心所願
何時來復見心也。
飮暑昏迷
爲畧布謝。
更祝侍學增重
公元1898年
答申會乾(亨煕○戊戌十一月)
公元1881年
奉書如奉面。
謹悉舘居動止崇泰。
鑽硏益勤。
慰慰。
同榻
非徒贒歎。
愚亦極悵。
分合固緣勢。
而其於用工
旣曰有竗分處
宜各蓄疑
合時好相開釋
有事可也
後凋丈旣留他處
則賢不得不獨任半之
責。
須宜盡心
崔君志向方好。
其父叔誠意可感
務盡提撕
有效益爲宜。
損末雪裏無恙
張君外又有自豐川來李承元
講討大學矣。
臘望會期甚慰
然趁晦來同送歲
未知如何耶。
呼倩畧此。
來寒自愛
公元1899年
答申會乾(己亥六月三日)
荐至
用情勤厚
謹審堂候萬安
省下履用百吉。
盛課返宅後自多出入
不安坐收拾。
年在萬里之餘。
豈無修人事處。
若厭守靜則過矣。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不廢行而學文
行有暇則學暫緩不得
其學亦浮歇不得也
近思孝弟忠信四字
古今恒言必稱。
益覺其爲人道都大關
萬德萬行
於此而已
孔孟已善說此。
視人聖凡賢愚
得失吉凶
無有外此
近來閱人得失頗多
見皆關於此。
愚今而後
以孝忠信視人。
無他法也。
因復以此立做爲學標題
自不敢不勉。
欲與同志共之也。
賢有此本領
愚實知之。
欲告以加勉。
今要有一言相及及之。
更大段理會。
三從氏共四友至。
欣感無比
病患旋旆
內有微故
不得拜餞。
極熱何以利達
且置悵心。
不勝憂念
凡百無可新告。
言多布少。
惟恕亮。
公元1903年
答朴允緝(文煕○癸卯閏五月五日)
向來惠問
病軀貼席中闕謝。
後每有便
亦氣苶未遑
何悚如之。
然奉置案上
以時讀下。
領愛與之盛意
有以感荷也。
卽玆熱天
侍奉制體支福。
仰溸仰溸。
齋主斯文遠程委訪。
何等感激事。
而病未之迎見
眞人事絶矣。
至今悚歎無已也。
其近節泰平否。
一例貢祝。
錫元不見回。
床笫時未大相遠也。
俯問三條
奉對任下。
或人之問。
不甚成理成說
不足與辨也。
之如何。
餘只祝來熱。
益加自愛珍重
  別紙
公元1882年
今日年號
比例於土俄德奧諸夷之號。
不忍以吾君之爲堂堂大明邦禮義之主。
等待諸夷之例。
不用年號
乃士尊君敬君苦心正義也。
旣尊吾以大明臣邦禮義之主。
用大明年號。
以主尊周大一統之義。
亦其事宜也。
今問者曰光武年號
爲士者不用固當。
以上之幾年書用之。
何必用訖久之崇禎與不分明永曆也。
彼旣曰光武年號不當用。
而又曰何必用大明年號。
其意何居
時人之言不可兩年號。
旣用本國號。
則當廢大明號。
雖悖義理
成說話。
彼則旣悖義理
又不
成說話也。
今日之義。
依前例可書上之幾年處書之。
可書皇明年號處書之可也
若以崇禎爲訖久。
彼亦曰用之於甲乙以前
甲乙至今日爲幾年。
幾年之間。
忽爲訖久耶。
永曆爲不分明
是何言也。
近日先生完議。
用南明末帝年號
據夫正統所終。
其義至正且精。
昔尤翁告孝宗
有曰建號南方
大統有在。
朱子綱目
蜀漢
第一大義
後之帝東晉南宋南明
綱目大義也。
前後所主大義
極其光明
如日月然。
其曰不分明
獨何見識耶。
崇華享禮
先孔而後箕。
固與士友盡意參酌
而又廣採有識公論而定行者也。
孔子箕子雖同言聖。
地位有分數。
箕子孔子稱仁而列之微子比干
孟子稱賢而班之微仲膠鬲
孔子聖則孟子以下稱賢堯舜
分數如此
是以後世崇奉之道。
亦自逈別也。
特有年代族行先後高下之分。
而序德之地。
不宜論年代族行也。
序列之道。
有體宜。
朝廷序爵則不計年不計不計族。
(雖父子班列
只看爵位而序先後
)鄕黨序齒則不計爵不計不計族(雖叔姪祖孫
點齒而先後
)宗族序行則不計爵不計不計年。
學宮序德則不計族(雖父子不計
曾子孔子于殿內而先食。
曾點配外而後食。
)不計不計爵。
其義截然也。
貴鄕幾人。
孔子當後之論。
別有高明之見而然耶。
宜主此論則箕城校宮聖祠之近地
仁賢書院
享禮先孔後箕。
何不曾擧論於彼而獨議於此乎。
使此眞自後孔而先箕。
則又不知其論正如何也。
 高明聖廟啓聖祠享先後辨彼固宜
而又擧曾點曾子從享內外先後爲言亦可。
曾點曾子生時孔子坐與食。
曾子固不敢居先自後
序德則先後不得不如此
設使箕子孔子生存
孔子當後於箕子
以今序德先後
亦無不可如此
害道莫甚於老佛
聖賢或看佛書
或往僧舍
或與僧徒遊好
衛道遠害
當若是乎。
問者之意果以爲聖贒事。
不能無疑
則雖欠固滯
猶可尙也。
以爲聖賢如此
今看外夷書。
遊處邪學會堂
開化毁削者舍。
相交好。
何獨不可云爾
極是駭然
佛甚害
僧亦毁形從夷者。
佛法入中國。
及於我東。
過高而近理亂眞而已
僧舍每占幽絶勝境
僧徒往往高潔淸淨
由來甚久。
便同常事。
豈若今日開化販君賣國
毁服毁形
滅倫
全其邦變夷。
盡其人化獸。
又是萬古大變創有之初頭
邪交戰之地
之比乎。
援彼而誣此。
其可乎。
苟可援誣則如喪制披髮衣制上領。
因襲夷陋也。
聖賢固從之。
今亦當曰狹袖削髮
無獨不可云耳矣。
攘夷狄。
孰如朱子宋子
朱子遊寺接僧。
宋子亦遊寺接僧。
遂菴老峰承其尊華意。
建萬東廟
而兼置煥章庵。
以處僧徒
二夫子必不以遊寺接僧之故。
而肯居金虜淸汗處所交好講和輩也。
我華西先師固嘗讀書僧舍
贈詩僧徒
必不於今開化黨。
其所與之相好
相連聲氣也。
雲庵朴先生多年讀書陽和寺。
使當今日。
或告之曰僧徒西域削髮者。
邪徒西洋削髮者。
何別焉。
亦可讀書於其會堂
先生肯許之乎。
然畧讀書粗知義者口頭
何忍出此言。
如此之言。
亦何足辨哉。
公元1901年
答張▣▣(傳曾○辛丑八月一日)
獲交未洽而別。
悵復可言耶。
忽玆書至。
用審侍奉動止安和
實副所禱。
深以知行相副憤歎
知此而憤歎
則其亦庶幾矣。
又以斯文之化爲異端
華夏之變爲夷虜。
人類之流禽獸大憂
此意甚善。
甚以不化不變不流
專責愚陋
豈曰無其心。
其如力莫能及何。
又况衰暮日甚
如來書所云乎
來見關西
友。
氣象極好
志氣剛果
望其必有扶持也。
賢於其中
無徒懷憂
可大肆力
如何如何
損末賴衆賢力。
維持得過
以賢憂者
長懷慟憤。
號天叫地。
大聲痛哭也。
春冬間一約。
預切欣滿。
神短坐擾。
畧此而止。
惟恕諒。
公元1898年
答洪養卿(直杓○戊戌七月二十日)
萬里寄書
滿心奇喜而未有答也。
聞吾還家
卽來相見
非特突弁之貌異於前。
言語動止安詳敬之間。
益見刮目意思
今又見書。
文辭志趣
極有可觀
知數年間
變亂層疊
自能有用不懈者。
亡友正堂翁乃有是子也。
言有贒父兄
從師受訓
聖人之可學。
而慟父師之敎絶。
萌芽之霜及。
及此令人悲咽矜惻
莫可爲心也。
欲得一言相助
以爲前進
噫。
愚與先丈。
贒愚甚遠。
相期平生
相視兄弟
自先丈之棄我。
不得不相視兄弟之誼。
賢兄弟猶吾子
而又以平生相期者及之也。
相聚半年
世變作而至有今日
伯始勞兵間。
繼疲道路
今再作萬里之行。
又卽還去
中間數年。
全廢讀書
令人可悶。
惟賢在家奉親
治農幹蠱
决非幼年可堪
猶能勵志放倒
此極可尙。
正好助發。
落落萬里
能有及。
撫念昔今。
慨然歎息也。
惟賢兄弟念先丈之志事而必思繼述
深體萱闈孟母之至愛而必思奉承
夙夜儆戒
日征月邁而已矣。
盖先丈之志事
萬古天下
聖賢君子修身爲道
一箇而已
蒙以養正
得正而斃。
人之始終立矣。
故先丈志于一正
揭于堂而自勵
至于正大
不知其進之可量。
一朝云亡
成就半焉。
惟曰繼述宜於一箇正。
而堂而搆。
自幼限老而正。
自初至末而正。
事無巨細惟正
行無大小惟正
有事務之不得免而無奪其正。
世變不可測無易其正。
惟一於正。
則於先業之半。
又得其半。
成其全而極其大矣
先丈之靈。
豈不有後
而愚之相期於先丈而欲及賢者
於斯而畢。
不亦善乎。
惟贒兄弟勉之
卽日秋凉
侍學增吉。
遠溸遠溸。
聘丈近節安寧否。
向日訪我柯亭
自我違之。
悵歎極矣。
每念爲敬庵收屍高風正義
不勝感服
百拜致謝也。
損末來此遣免。
始終一心
中華二字而已
贒伯建中相別之悵。
可言
神迷略此。
公元1903年
劉成韶(鳳和癸卯正月十四日)
新年書。
何異新年面也。
謹審堂上患節沉綿度年。
仰甚貢慮。
惟賢得身安於侍湯惱焦之中。
神佑也。
慰如之。
南中紛紜
憂之誠是也。
不識華翁不足怒也。
末冬甚病寒矣。
開正强起圉圉
不足言起也。
歲前家信鄕友書。
可慰。
然書書皆憂嘆時變罔極說話
倍挑得惡胷痛腸
氣塞死也。
何言何言。
何限言者
神短而止。
冀益加愛。
公元1905年
答車聖兪(雲益○乙巳六月)
別久思渴
書至而解矣。
其於禽獸之禍。
誠實痛傷
遭變之地。
自堅毅。
可見志剛義明
確然有定。
壁立相似
儘知尊先世義公氣脉傳專。
而可幸吾黨有人也。
變生同氣
仰惻情理大切迫。
處之之道。
是其犯莫大三罪
先自竭意盡道。
靡極不至
至終無奈
自有其義
然此有處地若力量事勢
隨人不同者。
自斟酌也。
要之或有未盡
再三自反可也
吾爲谷雲計。
實與前平山云云者相似
而自西計程
只加百里之遠。
不須爲慮隔絶而悽黯也。
雖此病矣。
容易擧鞭石溪至矣。
我且容易
如贒少壯者何難焉。
而乃以道之云遠爲哉。
近益思切。
人情可恠也。
那間可見顧耶。
宜待暑减潦歇也。
不審卽日侍履平泰
更乞隨時加愛。
不備
公元1903年
答金▣▣(昌銓○癸卯二月十日)
麟錫西爲初。
聞士交譽足下之言。
曰淸介之志。
睿之才。
溫謹之行。
特絶于人。
一再奉面。
畧叩之而已窺其實矣。
世若有大賢君子
則必曰可與適道也。
雖此愚昧之極。
知愛好。
固自深交受益之願也。
麟錫庸人也。
托名此學。
白首空空
憂世禍。
狼狽到極。
人將棄斥不暇
足下相見繾綣
有書而加奬。
有若相求之急者然。
不知何所取焉。
令人感激愧惶而莫省所以爲對也。
念我華西先生
天下大宗師
愚與足下幸同淵源于玆矣。
其有傳授大命脉。
曰黜己私奉帝衷。
聖賢之要法。
尊中攘夷狄。
窮天地之常經者。
不得不相與有守
足下當不我棄置
而麟錫亦不敢不趨高風也。
噫。
此要法常經。
何許大事
何許遠計也。
可不血心戮力乎。
然知以明之於前。
仁以體之乎中。
而又勇以驅之于後。
乃可有爲
古人所以貴乎勇也。
惟足下念之。
貴州今多賢士
吾望先師之道興於斯也。
卽日震艮何如
臨楮只祝自愛
公元1901年
趙公章(大憲辛丑十月二十二日)
尊大人屈駕賜誨。
俾得輸瀉景慕之心。
光感之極。
不容名言
玉汝奉杖屨至。
又引三贒來。
使我獲交以償
夙願
何幸如之。
惠書慰更多矣。
賀侍讀安健
爲副此托。
卽往平山
摸移聖像
又成簇以至
信勇誠勤
誰如賢者者。
百事可仗。
令人喜甚
因玆奉享依仰
次第有事矣。
來往皆遇賊失裝。
大是喫驚
一人遭此。
餘皆可知
平山一路有此。
他道亦可知。
素無敎而方阻飢
良民乃至此極。
爲國不勝憂遑也。
損末至石溪近月
得以遣免。
亦資士友警益。
聖祠傍有幾間別舍。
不待營造而足。
有意兼奉箕聖像
亦欲別奉朱宋及華翁不爲無所
不知天意肯存陽春微脉於此間否也。
多撓不備
答李心一(昌欽○辛丑十二月二十三日)
沉潛精敏
何處得來
戀甚若渴。
書至而沃矣。
審重萬安
就侍庸庵丈。
七篇書。
其於存理遏欲之眞訣
閑聖放邪之正義
講受端的
體守確實否。
以此望之也。
損末新齋坐
與諸贒說書中常目見
茫茫天地
大冬寒雪
陽春微脉
那裏存得。
那時發得。
念一念。
哀哀不能休也。
講義草率以對。
凡所欲言。
不一二。
  別紙
 浩然章。
告子外義外氣者也而必有事焉。
集註以爲告子不免於正助之病。
何耶。
告子以義爲外。
又嘗勿求於氣。
則雖似外氣
不合助長與否
而旣於義外之而不事焉。
所事者氣而已
是其强制心者。
乃主氣而求之急速耳。
不有助長之病乎。
 豈惟民哉。
是謂豈惟斯民不能及。
古今聖人所不能及乎。
愚亦如是看。
但恐不當不能及。
當曰豈惟出類於民哉。
亦於古今聖人爲莫盛也耳。
 許子章
巨屨小屨同價。
人豈爲之云云
許子屨大小同則價相若
較大小而不計精粗者也。
巨屨小屨同價。
不爲之。
許子之所知也。
故因其所知而反駁之。
若曰物之有精粗
大小等耳。
小同價。
豈肯爲大乎。
不爲大則豈肯爲精乎云爾也。
以此意求之。
 求也爲季氏宰章。
不容於死云云
不容於死。
只是言死有餘罪。
註言雖至於死。
不足以容之。
說得死有餘罪之義。
非所加嚴也。
 仁之實章。
樂之實。
樂當屬何邊云云
樂當屬禮。
七情
懼與樂同宮。
 巨室萬鎰
玉重萬鎰乎。
抑工費萬鎰乎。
萬鎰是工費。
 觳觫章。
觳觫若若字。
若字姑屬下句讀
而又牽緊上句意見乃得。
公元1906年
安聖天(載煕丙午)
公元1881年
朴景遠訪。
致一函。
乃吾賢友書也。
滿紙縷縷
從義悃愊中來。
皷發衰頹也。
愚本有意所勸之事。
變今萬急
豈容更商量
許多病勢
莫可奈何
所以欲與同志陽類
依仰聖賢
牢守有事也。
能得有事則在國爲勝於去國也。
强起去國
老病卽死
不可知
向後事又可慮也。
望賢友益自磊落堅確
老夫終竟有事也。
如何如何
審賀重侍安寧
備員口講
自知爲病。
知病則治病自力也。
愚每以畏天祖服堯誦孔八字
告警士友
玆又誦去也。
病倩不能長。
托景夏口罄。
申望加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