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艮斋先生文集前编卷之十三 (自动笺注)
艮齋先生文集前編卷之十三
 雜著
  
㤓言(二)
孔子曰。
天地之性。
人爲貴。
湖中引此。
以爲人物性異之證。
殊不知此亦兼氣質而言。
曾見宣城王氏期齡孝經義云
天地之性人爲貴。
泛說人得其全,物得其偏。
(此兩句八字
係是天台陳克菴孝經集註中語
)當
得天地之性。
便有知愛敬之良。
而物不能知。
所以人獨爲貴。
此說極精
今人之見。
未易及此
此余所以揭示同學諸子也。
愚昔事任先生
常見祥和之氣。
達於面貌
與人言。
喜擧忠信兩字
小子心竊識之。
今日偶讀小學士相見禮章
見王期齡講義曰。
忠信敬心
(余欲改誠心
)慈祥仁心
毋論君臣老幼
俱當與之言者
但與衆人言。
則尤爲親切
蓋以世風殘忍刻薄
(余欲於殘忍上添詭詐奸僞四字
)故思以挽回之也。
此說與先師言行相符
故特記之以自警。
亦以警世士流
禮非大宗
無相後之義。
此是天地之閒亭亭當當直上直下正理
翫而味之。
不覺其義之精而仁之至也。
後世此禮不行
父子之倫大亂
父子亂則君臣
夫婦如之何其可正也。
人家立後之變。
所聞所見
不忍言者。
今以必宗子始須立後立法
如繼禰之宗無後
兄弟之子
無得以爲後。
繼祖之宗。
無得五寸
繼曾祖之宗。
無得七寸
餘皆以是爲差
要之
取最尊位以下子孫
使奉其祀。
朝家立案時。
必取帳籍
檢考無誤
然後方許入啓。
欺罔上聽
以遠爲近者。
事覺。
父子皆依律定罪罷繼。
當時禮官
亦與重勘。
如此
庶幾人倫明正
無復紊亂淫僻之罪。
是爲敎民定志之道也。
未知後之人君能取以用之否也。
曾從四書合纂
毛奇齡宋史死節之臣四百餘人
濂洛關閩之徒。
一人與焉。
如此尙可與言節義哉。
余謂儒者類多爵祿而重廉恥
不居亂邦
見幾而作
不至於致命殺身之地。
顔冉章丑諸賢。
亦未聞有立慬者。
豈可以此孔孟不足與言節義也。
今日偶閱金華徵獻略。
李誠之與金兵力戰死。
使人歎仰
記得淸儒全祖望亦嘗辨斥毛也無一死節之說。
夢中囈語
不覺痛快
李傳秦鉅
秦檜曾孫
金人之亂。
擧家殉義
大是奇事
不可不特書表顯之。
陳同甫朱子書言。
近世諸儒謂三代專以天理行。
,唐專以人欲行。
信斯言也。
天地亦是架漏過時
人心亦是牽補度日
而道何以常存乎。
此論爲曹孟德以下諸人可也
以斷
豈不冤哉。
張氏采言。
龍川王霸二字
未究端委
於諸儒之論。
不肯降服
且如三代以下
漢文,宋仁。
最近義理
然謂其能治人欲否。
龍川欲以曹操一輩爲人欲。
則其說人欲淺矣。
(張語止此。
)余謂同甫僅認亂臣賊子爲人欲。
其所天理者。
可知也。
借如其言。
曹操王莽之時
天地人心不知是架漏牽補過了
不然乎。
謂道未嘗不常存乎否乎。
其祭東萊文。
有在天下一事之可少。
朱先生以爲如此雞鳴狗盜
皆不可無。
因有同甫利欲膠漆盆中之譏矣。
余又謂如同甫之見。
聖人顔淵克己
亦是賸法。
必如曹操輩人。
然後乃可敎以遏欲,存理之說矣。
豈非悖乎。
大抵不顧道義
而全務事功者。
例多如此
大可戒也。
今朝申童子某。
小學馬援章。
聞人過失
如聞父母之名。
耳可得聞。
口不敢言
未嘗三復有餘味也。
記昔十三四歲時
先考天翁
命愚精寫此章一通
揭之壁上
口授其義。
而使之熟誦
蓋欲其謹言愼行
以成其德。
而愚也不肖
不克恪守先訓。
招尤速愆。
至于老。
可痛悼。
自今以往
再加惕息
庶幾未死前。
不復蹈舊轍也。
君輩亦須深體此意。
而毋忽於好議論長短
是非政法之戒也。
樓璉少從宋濂學。
建文朝。
侍讀學士
成祖入。
方孝孺草詔
不從
十族
乃命爲之。
歸而自經死。
王崇炳方孝孺曰。
人生大倫有五。
旣有君臣
豈無父母
豈無兄弟
豈無妻子
豈無師友
吾欲盡其一而戕害其四。
於義宜乎
吾旣一死。
足以報君矣。
然則樓璉所爲
適合情理
向與敬九論此。
以爲樓之自裁
固正矣。
當授𥳑命草之際。
其對辭必含糊
故得歸家
此爲未盡於義耳。
王說未是。
余亦謂王謂方欲盡其一而戕其四。
此言幾於刻覈
亦非當時情事也。
本朝盛際
先生君子立心造事
類多忠厚平實
明白正大
發於言議
見於文辭
又必本於經常之理。
朝廷善人之進。
儒林爲有用之學。
近世所稱學問家。
自是一般規模
務己勝而不免刻薄爲尙。
功成不暇問道義之虧。
遂至病前賢定論拘滯
幷世懿行詭異
每吐一口氣
一篇文。
傷人害物之象。
顯然如從舌根筆尖
作揮劒彈丸之聲。
駸駸至於今日
臣之棄君。
子之忘親。
生之倍師者。
相尋
也。
噫。
學術關乎國運
有如此者
嗚呼
有意爲學者。
可不審其路脈
擇其基址也哉
公元1370年
危素學于祝蕃李存之門。
見待甚重。
在元累官承旨
國亡。
不果死。
入仕于明。
亦官學士
洪武三年
御史王著
亡國之臣不宜用
坐免
謫居和陽以死。
余謂危素
前之仕夷。
旣已失身
後之被劾。
亦深可恥
大抵君子之志。
固欲行其所學。
至於不當仕而仕。
已而不已
而至被亡國之臣不宜用之劾。
亦何所貴於仕乎。
(棄喪之子宜用
此劾將復聞於今日。
久矣寥寥
可歎。)
黃氏式三論語後案曰。
馮道更相數主。
後人以爲五代之季。
生民不至肝腦塗地者。
有力焉。
可信哉。
(見顔淵篇。
)余謂許衡儒者
稱臣蒙古餘種。
後人以爲當時若無魯齋
天下萬世皆爲禽獸
此與或者馮道之說。
堪作對語
可發一笑
國家所以維持不傾覆者。
三綱之未墜也。
近見一朝士上章
請定孀婦改醮法例
噫。
太甚也。
其章程太中甥女之寡者。
以歸嫁之。
尤菴先生與權氏書。
改嫁不可嚴刑峻法以禁之兩段
以爲證佐。
余謂程公事
朱子嘗答此與孤孀不可再嫁相反之問曰。
大綱如此
但人亦有不能盡者。
(朱子語止此。)
若遇不能自盡者。
則亦不得已爲之地也。
正論道理
程子豈不曰。
失節事極大。
餓死事極云爾乎。
尤翁云云
以爲與其變出於不忍言之地。
不如公然嫁與無故之人之爲愈。
則其立言微意可見
正論道理
先生豈不曰雖非配身。
家畜失節之女。
豈安於心。
不如不畜云爾乎。
孟子曰。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
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
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
所欲。
與之聚之。
所惡。
勿施爾也。
近有一宰臣上疏
請加稅云。
有國然後有民。
噫。
此何言也。
君以民爲天。
天然後有君。
未聞有君而後有天也。
本固邦寧
不固而邦得安者。
未之有也。
民散久矣
宜以保民而王。
上言
一言再言。
不一可也
何乃以有國然後有民之說。
進於吾君之前也。
孟子曰。
桀紂之失天下也。
失其民也。
今乃以失天下之道。
勸之。
抑何心也。
且以利害言之。
民畔而國危
宰相獨可安乎。
嗚呼
不思亦甚矣。
今天下之人牧
未有嗜殺人者。
天下所以不一也。
孟子之意也。
余繼之曰。
國中士流
未有不嗜謗人者。
嗜謗人者。
不暇及於治己。
不暇治己而能服人者。
未之聞也。
不治己而人不服
則天
道術
如之何其可一也。
道術之出於一
則當自不嗜謗人而務治己始。
朝廷則以權利相爭
鄕閭則以財利相爭
儒門則以名利相爭
三爭甚則至於殺人殺身
噫。
可悲也已
利字從刀從和。
義如利刀截物而不乖
故曰利者。
義之和。
今則當云利字從刀從私
蓋以私欲爲主
至於刀槍相殺
張安國名孝祥
言其父嘗敎之云。
世閒如貪鄙刻薄等事
常常把做一大罪過看。
不可有分放過處。
才慣了。
便只把做常事看。
孝祥父名祁。
胡致堂交善
晩嗜禪學
見人家子弟。
必以廉潔忠厚
爲一大功夫。
日夜行者
鮮矣。
須以張氏庭訓
座隅箴。
終身珮服可也
大學末章之義。
務在與民同好惡而不專其利。
夫民之好惡
財用
君之絜矩
亦全在理財。
纔說與民同好惡。
而卽繼之曰。
不專其利也。
理財
必須得賢
不然
小人君上以利爲利
必至危亡
故以用人理財兼說。
其實用人爲理財也。
章句單言不專其利。
以此也。
明儒嘗論大學云。
不言理財者。
決不平治天下
何也。
民以食爲天
從古聖帝明王
無不
留心于此
豈若後世儒者高談性命
天下百姓痛痒
置之不問
反以說及理財爲濁耶。
余謂此論是矣。
非惟與天爲然
雖身與家亦然
身非財則無所養。
而或至於不能修。
家非財則無所資。
而或至於不能齊。
然則身家理財
不可不念。
特其以義爲利
不以爲利之心。
無彼大小之異也。
日人維禎
大學非聖人書。
平天下有理財之說故也。
此殆不思高論之失也。
余觀古今士類
議論之閒。
事爲之際。
是非好惡徇私意。
不遵公理
因此人心不平
道術不明
天下至於乖亂
可痛也。
大學傳曰。
有國者不可以不愼
愼字。
主上好惡說。
要頂絜矩來。
人心我心一處
不合不已
何等謹戒
如此好惡
不徇一己之偏。
余謂愼好惡
不惟有國者爲然
其在士類
宜然也。
且如老氏無爲而惡集事
告子好不動心而惡求諸理。
蘇氏恣肆而惡拘撿。
文章惡道學。
陸氏好凝定神心而惡究索理義
昌黎好事功而惡自重
荊舒自用惡人言。
此類皆徇自己偏見
而遂貽天下大患
可不爲之屢省而痛懲之哉。
一日墳菴
小學立敎二章
見名解所載辨志
堂語一段云。
寬裕
恐子之急切
慈惠
恐子之慘刻
溫良
恐子之輕薄
恭敬
恐子之肆慢
愼而寡言
恐子之多言也。
(止此)余于急切多言
所患也。
餘雖未至於正犯
然以慈惠溫良恭敬律之。
亦覺有多少不盡分處
大段兢惕
庶幾不遂至於惡德也。
(偶於心。
某某兩人事。
逐一照驗
彼於五者。
恐皆近似之。
兩人者。
自謂讀書識義理而如此
此深可懼而痛自治也。
)劉氏曰。
寬則容德固多。
裕則臨事不迫。
則仁豐盈
惠則恩意浹洽
溫則言動粹和
心意純淑
恭則容止必莊。
敬則誠實不欺
具此八善。
而加之以畏愼
將之以寡言
然後可以爲子之師矣。
余讀此不覺慚歎
赤子之師。
須如此。
四方章甫之師。
豈宜以偏長一善而冒爲之哉。
諸公自今
聖賢爲師。
凡有疑難
無不奉以質之。
凡所敎示
無不敬以循之。
庶幾老拙無媿
諸公有進。
豈不兩善哉。
孫兒鎰孝。
請授孟子以善服人章。
余爲釋其旨。
鄭仲在座
余顧謂曰。
近日某人
以申事作爲春秋義理
而致責於余。
辭語
幾於聲罪致討
此正以善服人之心也。
我輩略與辨明
深加憫惻而冀其感悟
庶幾近於以善養人之心也。
仲禹言下有會
深歎其有味也。
汪玉山言。
張橫浦昔與某言。
古人行事
信其大節
小疵當弗論。
往往曲折不能知者
寇公正直天下
豈肯向人求官者。
歐陽公志王文正墓。
言其從公使相
若此愼言之。
予聞宋子景爲晏臨淄門下士
而草晏公罷相制。
貶辭
及讀龍川志。
悚然自失
乃知別有曲折
橫浦之言益信。
余謂歐陽公非造言誣人者。
必因王氏家狀書之。
而乃得此於後人
以此知作誌狀之難也。
世謂學人不達時變
未可任用
曾見田丈。
說此云。
濂溪明道橫渠晦菴先生
立朝治郡
有善績。
可謂不達時務
(田語止此。
)又嘗見前輩說。
世之號爲能吏
其所處。
往往有無識處。
葉水心記言言。
諸葛亮龐統
詐取劉璋
所謂識時務者歟。
如此俊傑
比之古人
更當吉蠲以薦明德
(記言止此。
)伏龍鳳雛
猶得此誚。
後世所謂深明時變者。
其計不過貪饕富貴
欺罔君父
此輩何足數乎。
尤翁於朱子大講義
人物之生。
不得其所以生者。
以爲一身之主。
旣釋之曰。
所以生仁義禮智之性。
於心經釋疑序云。
惟道無形
該貯於心。
以爲一身之主。
語其大則極於無外
語其小則入於無內
雖堯
舜之欽明濬哲
亦豈外是而能哉。
(止此)嗚呼
聖學宗旨也。
夫尤翁之說。
本於朱子心之知覺原於性命之正也。
夫朱宋之說。
本於孔子不踰矩
成湯之以禮制
要之實出於虞廷道心之敎也。
吾輩旣幸與聞乎此。
則宜其與任情使氣脫略規矩有閒
至於存意立事之際。
則卻只在世俗氣習軀殼計活上運而已
大可懼也。
朋輩俯首讀書
靠實檢點言行者。
不過數年。
覺有長進
謾說性理
坐想玄虛者。
枯燥無生意。
大可戒也。
余近覺此病不少
深欲諸公共改之。
沙溪行狀
中庸戒懼動靜
而擧朱子胡季隨戒懼靜者
未定之見。
以愚考之。
大全胡書一段曰。
戒愼恐懼
乃是徹頭徹尾
無時無處下工夫
欲其無須臾而離乎道也。
先生自註之說。
爲分曉。
此與章句之旨無不同。
以此爲正。
沙翁所擧者。
卻是一義。
耕夫蠶婦
天下生養之本。
故人君重之。
儒家重之。
蓋非此人。
則凡吉凶禮數衣服甘旨之屬。
不可一日無者。
又從何處得來
周世宗刻木象於殿庭
使天子之目。
恒與耕夫蠶婦相對
程先生言。
農夫祁寒暑雨
深耕易耨
播種五穀
吾得而食之。
若如此閒過日月。
卽是天地一蠧也。
然則王宜日夜民生爲心。
勤儉立制
(薄賦斂
輕徭役。
皆在其中
)嚴贓吏
游手
以保國家安生靈也。
儒者日夜民生爲心。
以飽煖爲戒
修行檢。
禮敎
傳聖學而民俗也。
帝王儒者
不能擧厥職。
則天下國家亂
而身亦危矣
噫。
其可不盡心乎哉
善之與譽。
其機相爲影響
若無善而得譽
譽亦可懼也。
有善而得毁。
毁反有益也。
故君不可惡毁而喜譽也。
先儒語錄實難讀。
記者聽誤記誤。
例如此。
此外有自以己說爲師長之言。
以欺後人者極多。
僧家有禁記語者云。
爾于異日必賣我也。
陸門包揚
象山卒後。
復師朱子
嘗輯朱子語爲四卷
今多載入語類
其閒有自平日之言。
託于朱子
如所載胡子知言一章
以書爲溺心志之大穽者。
黎靖德朱子語。
始削去之。
近時士子輩。
稱以師訓
或飾禮說。
理氣說。
義理說。
以行胷臆
以報私怨者。
往往有之。
可歎也。
入繼子。
服斬
覺得情理未盡
蓋彼旣降其所
生之天。
加隆所後之父也。
而爲之父者。
不以正體視之
服朞而止。
則於天理人心
不安者。
盱江李氏曰。
正體言之。
則妻之長子爲適。
其次以下及妾所生
通謂之庶子也。
(止此)今此入繼子。
是妻之長子
爲適者也。
非次以下也。
又非妾所生也。
之正體。
有何不可乎。
李桐世弼言。
文正之正
經文長子之長。
正體之體。
經文長子之子
長子正體
余每謂此說深得精義矣。
家禮斬衰章。
父爲適子
當爲後者也。
今此入繼子。
不得適子乎。
不得爲當爲後者乎。
何爲不得斬乎。
瞽見似此欲質於禮家也。
言戒曰。
余于言語
漏泄太盡。
又時㬥厲。
常念仁者言訒。
吉人辭寡之屬。
以自警察
終是涵養力淺。
妄語極多。
今日偶檢字書
見說文。
曰。
言本作𠱫。
(牙切。
顧野王玉篇
言相訶也。
)從口䇂。
(綺虔切
通作愆。
)聲。
䇂辠也。
犯法也。
釋名曰。
言之爲䇂也。
寓戒也。
余觀聖人之言。
無非所以立法使人陷於辠也。
如此者。
可謂其舌。
(舌說文註。
凡物入口
必干於舌。
據此則舌當從干。
不宜從千。
)上通於形而二(古上字)之道。
安得爲䇂也乎。
鄭樵云。
言從舌從二。
二古上字
言出於舌上。
可謂正義也。
說文釋名
疑亦當爲餘意矣。
然以
常人觀之。
自是少不得者也。
抑余又私有一說
二。
上也。
干。
犯也。
天地
之上也。
君父
臣子之上也。
聖賢
士之上也。
道。
形之上也。
用口干二。
(古上字)天下之惡也。
每將言時。
必先審思得無干犯於上否。
知其無也而後敢言
萬有近似之者
愼勿啓口
如此
庶幾免於言之䇂也夫
今倣林德久問答
而立一說云。
人心莫不有知識。
所有知識
自何而發端
答曰。
知識
正是心之虛靈處。
(補亡章。
人心之靈。
莫不有知
知識
非智之用。
而是心之能之明證也。)
農巖曰。
使知覺而果原於智也。
德久之問。
朱子之答之也。
何不知覺是智之所發。
而直以歸之於氣之虛靈耶。
於此審之
則謂知覺爲原於智。
是非得失決矣。
余欲仁父於此
亦欲將知識
依倣此說而思之。
知覺之理。
是性所以如此者。
語類釋氏門節錄也。
所謂性。
是總指五性而言。
仁是木氣知覺之理。
義是金氣知覺之理。
禮智信倣此。
若以性字。
屬於智。
恐非朱子本指
亦與四書集註違戾矣。
朱子嘗擧佛氏與吾儒相似處。
如云有物先天地。
無形寂寥
能爲萬象主。
不逐四時凋。
看佗是甚麽樣
見識
區區小儒
怎生出得佗手。
宜其爲佗揮下也。
(語類僴錄。
)余按梁武帝時
傅大士名翕
胡僧得法
嘗作三偈云云
此卽第一偈也。
王崇炳論曰。
儒者談理
豈能遠過此。
可見其與儒相似也。
又按晁氏以道濂溪師事鶴林寺僧壽涯。
而得有物先天地之偈。
此暗指太極圖而譏之也。
農巖嘗擧此偈云。
與吾儒之論太極
殆無毫髮不似
然則其所差舛
果在何處
於此看破
此則又引而不發也。
黃宗羲言。
離氣無所謂理。
佛者之言曰。
有物先天云云
此是佗眞贓實犯
柰何儒者亦曰理生氣。
所謂毫釐之辨。
竟亦安在
而徒以自私自利
不可以治天下國家棄而(恐誤)君臣父子
強加分別
不爲佛所笑乎。
此又認氣爲理
而誤疑周太極陰陽
朱子理生氣之訓。
故其辨如此
然易曰。
太極兩儀
太極非理兩儀非氣乎。
况生之一字
只是從未然而言。
實非如子之生於父也。
安得以是宋儒之與佛氏無辨乎。
羅整菴困知記曰。
有物先天地。
無形寂寥
能爲萬象主。
不逐四時凋。
高禪所作也。
自吾儒觀之。
昭然太極之義。
夫復何言。
然彼未嘗陰陽
安知有所謂太極哉。
其所大亂眞也。
今先據佛言語
釋一
番。
使彼意旣明且盡。
再以吾儒言語
解釋一番
然後明知異同之實。
似是之非。
不難見矣。
佛家之言爲據。
無始菩提
所謂有物先天地也。
湛然虛寂
所謂無形寂寥也。
心生萬法
所謂能爲萬象主也。
常生不滅
所謂不逐四時凋也。
作者之意。
不亦明且盡乎。
求之吾儒之書。
太極兩儀
是固先天而立矣。
無聲無臭
無形不足言矣。
富有之謂大業
萬象一體也。
日新之謂盛德
萬古一時也。
太極之義。
不亦明且盡乎。
詩凡二十字。
其十七字。
彼此章義
無甚異同
所當辨者三字耳。
物也。
萬象也。
以物言之。
菩提不可爲太極明矣。
萬象言之。
在彼經敎中。
萬法耳。
以其皆生於心。
故謂之能主。
所主者。
不過陰界入。
自此天外
仰而日月星辰
俯而山河大地
近而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遠而飛潛動植水火金石
一切以爲幻而空之矣。
安得復有所謂萬象乎哉
爲此詩者。
蓋嘗窺見儒書
竊取用之耳。
余於前記
嘗有一說
爲此等處。
請復詳之。
所謂天地閒。
太極不神
然遂以太極爲則不可。
此言殊不敢易。
以太極之本體
動亦定。
靜亦定。
神則動而能靜
靜而能動者也。
以此分明見得二物不可
而爲
繫辭傳旣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矣。
而又曰陰陽不測之謂神。
其實不同
故其名不得不異。
不然
聖人何用兩言之哉。
然其體則同一陰陽
所以難於領會也。
佛氏不識陰陽爲何物。
固無由知所謂所謂神。
但見得此心有一點之靈。
求其體而不可得
以爲空寂
推其用而偏於陰界入。
以爲神通
所謂有物者此耳。
以此爲性
無是處
而其言之亂眞
有如此詩者。
可無辨乎。
人心之神。
陰陽不測之神。
初無二致
但神之在陰陽者。
萬古如一
人心者。
則與生死相爲存亡
所謂分殊也。
佛氏不足以及此矣。
(困知記止此。
)余於傅翕偈。
累年究勘。
而終未有的實見處
及得羅氏此論。
欲復加精核
故盡記其文於此
心卽理。
口談而已
則不窒礙
必用自心。
究勘得果是理。
然後乃見其誤也。
心所存主思慮意欲之類。
戾於理者十而二五。
近理者百之二。
以此做到安仁地位。
方敢說此話。
今人開口
便說心卽理。
不知佗果能子體會得此心。
果是無爲
果能純善
然後說此話以曉朋友
只憑傳聞
謾且云云耶。
曾見姜伯三(復善)說。
吾鄕洪確齋(大心)自言。
以性爲理
心居其下。
則自有畏憚意象
若此自號爲理
不復以性爲本。
則便敢恣肆
無復顧忌
余謂若此者。
可謂細心體會
不謂華門乃有此人。
奇哉奇哉。
三又言。
洪雖如此自會。
未敢大開口說出者。
畏金重菴呵叱
余謂洪之此事。
養氣之未至。
然亦可見金之氣稜。
若此者。
眞可謂以學術後生矣。
近有所見近正者。
憂世道之日下
儒者不出
意亦厚矣。
第考朱子之訓。
有曰須是人主曉得通透了。
自要去做方得。
如一八分是人主要做。
只有一二分是爲宰相了做。
亦做不得
(語類廣錄)一二分爲宰相做。
亦做不得
疎遠之臣。
如何一時入朝
做得人主未嘗曉。
所不肯做底事
若只尋常因循
捱過幾月後罷歸
則是使當時君相
益輕天下之士。
而後世人主。
無用賢之意矣。
其爲世敎之害。
儒門之恥。
更甚
與其如是
曷若先王之道。
以俟可行之日矣乎
所貴乎讀書者。
欲其因古聖賢之言。
以明此理。
存此心而已
此心之不存
此理之不明
而口聖賢之言。
其與街談巷議塗歌里謠
等之無益
吳草廬語也。
余謂此理何。
倫理是也
此心何。
道心是也
學者讀書
欲以倫理而存道心也。
世習錮而倫理昏。
欲肆而道心塞。
則雖讀破萬卷
畢竟無益
讀書者。
先須識得此意。
而繼以多誦遍數。
精加究索
則於存道心而明倫理也。
豈不更有力矣乎
(草廬染禪。
而此語卻佳。)
涇陽曰。
性。
太極也。
諸子百家
非不各有所得
而皆陷於一偏
只緣陰陽五行家當
又曰。
古之言性者。
於一
今之言性者。
出於二。
於一
統於太極爲言也。
出於二。
雜乎陰陽五行爲言也。
書曰。
皇上帝
降衷下民
詩曰。
天生烝民
有物有則
皆就陰陽五行中拈出主宰。
所謂太極也。
以其渾然不偏曰衷。
以其確然不易曰則。
極愛此兩語。
學者熟翫
非惟性理門路不差
身心工夫亦得有主
涇陽曰。
孟子不特道情善。
亦且道形善。
所謂形色天性是也
肉眼觀。
通身皆肉。
以道眼觀。
通身皆道也。
此語似無病。
上下文有曰。
情之虛明湛寂不待言。
又有曰。
象山與人言。
爾目自明
爾耳自聽。
(疑聰之誤)亦是此意。
此數句。
卻未妥當
余欲謂人苟有見於性卽理而不雜氣
純善而無少惡
性爲極而無以加
性體物而不可遺。
諸如此之妙焉。
則心亦善。
(人得天地生物之心。
以爲心。
)情亦善。
(乃若其情則可以爲善
)氣亦善。
(夜氣之淸。
浩氣剛大
氣質淸粹
)形亦善。
(頭圓象天。
足方象地
中虛而具五臟
太空五行
)種種皆善之妙。
無不融會矣。
中夜思之。
不覺心之獨喜。
而直有手舞足蹈之象也。
於中卻又大可懼者存。
蓋心是活物
纔自照管
便不本於性。
而下情欲形氣之屬。
同淪於不善之地。
嗚呼危乎。
可不瞬瞬息息而用夫敬也乎。
程子曰。
自幼子常視毋誑以上
皆是敎以聖人言動
此語甚好。
今又見張子韶語云
君子之學。
豈志在取一第一官而已
飮食起居
宰相事業也。
此語亦甚有味
可堪咀嚼也。
古人講學
是講其所當學。
其所嘗講。
此方是有關繫講學
今時朋友相聚
其拈起平日存心約情立身行己苦澀不快活去處
相與商量講究
冀其通達窒礙者。
未之多覯。
但將字句名目
問來答去而已
甚者
歷擧平日所聞流傳朝廷州縣錯處
鄕黨知舊短處
詍詍不置
而曾莫之顧憚
徒增一場虛談麤習。
其實於祛私矯偏經世宰物
安所補益
書示李擇中曰。
人之爲學
以有本善之心。
恢復大同之性。
聖賢於玆二者。
苦苦發揮
人之曉徹而持循也。
而今諸說紛然
莫之歸一
可歎也。
然其說甚長。
且擧數條。
以爲思學之資云。
性之相近者。
朱宋猶謂之氣質之性。
而况不同者乎。
性之不同者。
西論且謂之本然之性。
而况相近之性乎。
孟子牛人不同之性。
朱宋以爲氣質之性。
而西論卻以爲本然之性。
中庸天命之性。
朱子以爲通天一性
而西論卻以爲本然各異之性。
南論以爲同異皆具之性。
東論以爲面貌不同之性。
(南。
指蘆沙。
東。
持平
)孟子盡其心。
朱子所釋。
初不偏指聖人
亦無一毫不善
而西論乃曰。
聖凡異心
有善惡。
人心不同如面者。
程子以爲秖是私心
而西論以爲元來稟賦之心。
未發之前
程子以爲何嘗不善
朱子以爲原頭都是善。
而西論卻謂有淑慝種子
(此雖無巧妙之辨。
然于學者剖判諸家是非
卻甚有力
不可少也。)
虞氏鳳娘。
其姊嫁徐明輝而卒。
明輝聞鳳娘賢。
懇其父而聘爲繼室
鳳娘恚曰。
兄弟不同妻。
姊妹可共夫乎。
不聽
鳳娘默而退自經死。
侍郞虞守遇。
爲文祭之。
鶴潭王崇炳
以詩志之。
詳見金華徵獻略貞烈傳。
葉氏適曰。
分謗
後世所稱以爲美。
然以僞爲德。
世道愈失。
此言如何
余曾於與峿堂書。
亦稱前輩分謗之意。
此須看用意如何
親知有失。
可以力諫而不諫。
可以預救而不救
此類雖分受其責。
亦是眞情
分謗美稱而爲之。
此乃僞耳。
陳同甫吳益恭書曰。
四海相知
伯恭一人
其次莫如君擧。
自餘惟天民道甫正則耳。
伯恭規模宏闊
非復往時之比。
欽夫元晦
已朗在下風矣。
未可尋常論也。
語類同甫
因謂伯恭得無罪。
恁地橫論
卻不與佗剖說打敎破。
卻和佗都自被包裹在裏
以此觀之。
同甫所謂四海相知
伯恭一人者。
豈非呂公被佗包裹住故歟。
宜其推尊
過於朱子南軒也。
東萊有些權數
同甫意見
不甚遠。
門人祭師文云
其有能底
則敎佗立功名
作文章
無能底。
便語佗正心誠意
朱子聞而笑之。
此見語類百二十卷卌板義剛錄。
竊謂東萊此事。
同甫所謂規模宏闊處。
孔門規模
未嘗宏闊
未見有似敎法
至於管仲
一匡天下九合諸侯之功。
以不大學之道
夫子譏其器小
呂陳二公之見。
何其與此大相異也。
如欲學道
先須治經
欲治經。
先要識字
若不識得字。
何治得經。
不治得經。
如何得道
凡字有形音義
意形差則音差。
差則義差。
差則意差。
差則人之所見亦差。
所見差。
其所行如何得不差。
必然
之理。
不可不愼。
周禮三物
書字之敎。
中庸三重
考文之政。
後世帝王公卿
不理會此事。
一任民閒。
刻得書胡亂
不堪爬櫛
敎得小兒鹵莽滅裂
遂至以此終身
以此授人。
以此臨民
以此事神。
種種都差。
余謂此當立官治之。
凡民閒所刻文字。
一一經由官員得無差。
然後始許印行
不然有罪
如此
庶幾古人敎學之法也。
今旣不能然
在野儒林
只得整理
不可苟徇俗習也。
穉程始懼金之稱省翁省老。
不得已北面於其門。
師生何等倫義。
可以利害合乎
本源如是
故及其略諫受饋。
則遽絶粒自盡之計。
微動心說。
則已加陷師射父之目。
一則門人
又以弑師斥
湯武自擬焉。
邊師生之倫。
掃地盡矣。
金監役一之所處
固非常情所出
至於穉程。
集中
亦復以其師絶粒自盡
拍地慟哭
諸般怪擧。
一一備載
使百世之下。
無人不知
無或近於未仁歟。
柳氏門人
不堪洪輩之譖毒。
不得已刊布於世。
庶幾減得後世之疑譏歟。
要之
忠厚之道也。
一長者。
對張某言。
近日學者好名
余謂此似有
激而云爾也。
君子之於名。
泊如也。
若存避名之意。
則其爲善也。
不能篤實峻正。
以有補於斯文世敎。
未免依違苟且之習。
其害更甚好名者之猶爲近正矣。
昔人有言
好名之嫌。
無爲善之路矣。
今有唱喏安置家庭之閒者。
必誚以好孝之名。
直言正色廊廟之上者。
必譏以好忠之名。
風俗若此
國家何賴而立
儒術何從而興乎。
噫。
可歎也已
公元1397年
道德和粹
門人至謂從先三十年
未嘗見其有忿厲之容。
猶且不容安石之褊拗。
甚矣邪正不可混也。
學者于此
可以爲人詬病
而變素守以徇之哉。
不當過激之言。
自失天然自在之中也。
朱子舜禹子路章。
聖賢樂善之誠。
初無彼此之閒。
故其在人者。
有以裕於己。
在己者。
有以及於人。
余觀近世講理家立說之心。
原有物我之偏。
故其在人者。
欲以屈於己。
在己者。
欲以加於人。
其究也兩無所益。
豈不可歎也。
李贄當下自然四字
陷溺人心
誠可痛。
然余今以當下當然四字
進德欛柄
古今所謂
極至正命本性之類。
不外當然兩字
於此兩字
心理會。
著心持守
此外更別無學
不可費思索。
不可枉用氣力
當下之云。
亦要細翫
學人失手
例被過去未來兩境
差錯現在事功
大可戒也。
致知乃入道之方。
致知非易事。
要須默認實體
方見端的
不然只是講論文字
終日譊譊
眞實體段
不曾識。
故其說易差
而其見不實
動靜表裏
有未能合一
則雖曰爲善
而卒不免自欺也。
莫若一切將就自身上。
體著許多義理名目
自身上。
見得如何
則統之有宗
不至于支離外馳也。
勉齋陳泰之書也。
余每患吾黨多言寡實。
遠忽近。
近始欲與反躳蹈則。
舊習已痼。
新功難進
今見此書。
皆余之所欲言而行者
何其言之有味也。
所謂默認
豈謂其關門囚舌暗地自思。
但謂於朋友問辨之餘。
更要反身內究。
識認得眞實體段耳。
觀於下句不然只是講論之云。
可見其指矣。
更看雖曰爲善而卒於自欺兩語。
不覺惶汗遍體
不勝其憫隘也。
君子小人分辨
王道可成。
雜處于朝。
政體不純
宋時呂陶御史朝廷言者也。
此雖老生
談。
而其爲天下國家關繫大矣
楊畏嘗守襄陽
伊川自涪還。
待之甚厚。
先生辭以罪戾之餘。
不敢當
曰。
今時事已變。
先生曰。
時事雖變。
某安敢變。
伊川謹於持己善於誨人處。
侍御史蘇轍
疏論范忠宣
不可復相。
隨時變而變者也。
使能守伊川訓詞
至於此。
而被小人之名於朱子乎。
(見答程允夫書。
)宋元學案
附攻元祐之賢者二十二人
在第九。
嗚呼
後世小人
可以爲鑑矣。
只是應事接物
過不及
中閒恰好處。
朱子萬正淳中語
中和非但聖人有之。
衆人亦有之。
時中之中亦然
聖賢大本
達道
得時中。
爲異於衆爾。
衆人而欲如聖賢
須是反求諸身而自得之。
(君子時中章註。
知其在我。
此句正是自得之實。
)以去外誘之私。
而充其本然之善而已
告有入去二聲
金仁山言。
告本取牛口之牿。
下之告上曰告。
牛口加牿。
有謹止之義。
上告下。
假借去聲
見論告朔章。
其所辨別
恐是矣。
或以忠告
亦用入聲疑之。
朋友主敬處。
不當直用自上告下之例也。
祝文告字。
父兄以上
當用入聲明矣。
全韻玉篇
去聲啓也。
據此祝文不宜入聲
告朔註。
古篤反。
朱子親筆
不當玉篇爲拘也。
(珮文韻府
告古沃切。
告上曰告。
發下曰誥。
永矢不告。
箋曰。
不復告君以善道也。
曲禮出必告。
皆音古沃切。
此亦明據
不可拘俗而不別白也。)
顔子克己復禮
是殺賊手段。
仲弓主敬行恕
防賊謀策
原憲克伐怨欲不行
是停賊規模
學者讀書講義
辨別善利。
是明賊眼目。
今人文辯傲世
氣習陵人
作賊伎倆
大禹下車泣辜
曾子得情哀矜
是矜賊仁心。
古之聖王
姦凶爲善良。
仇敵爲臣民。
又是化賊神功
近年師範生徒。
多是名家子孫
此極可痛
宋孝宗僧杲有時名。
嶺外赦還。
所過士大夫
爭先禮敬
臨江
郡守延致
升座說法
而率其屬往聽。
敎授王師愈與俱。
師愈謝曰。
儒官委講。
北面於彼。
某縱自輕。
吾道何。
識者韙之。
我國搢紳子弟
不肯從事儒學
而乃北面委身西夷
聽其梟音鴂舌之敎。
得非人間恥羞事乎。
比傳沿海盜起。
幷掠婦女
聞之心折
在上者。
宜存朱子皇恐之心。
(朱子莅官
盜賊以爲吾郡何以有此。
皇恐不寢
必捕戢而後已。
)幷行張氏賑濟之政。
(張養浩在官
賑濟飢民
務盡其心。
有時拊膺痛哭
所活累萬人
)而不知廟堂州縣如何處置
在草萊。
不勝漆嫠
之憂也。
婦女免禍之說。
本無奇策
散財不積。
莫令致寇。
上也。
婦女勞苦
面貌醜陋
次也。
辟遠邑府富貴去處
下也。
散財勞力
常情所甚苦。
而惟智者用之
更將節烈懿蹟。
說與家人
令知辱節偸生
直如禽獸
又必常繫塞底褌。
毋得御開骻(音。
跨。
股間也。
)袴。
一事也。
○方氏苞曰。
農家耕耘樵蘇
男子力作
時雨降。
脫履就功
形骸鳥獸然。
遭亂焚剽
常泰無虞
蓋其色不足貪也。
家無積貨可羨也。
盜賊奸兇
劫辱繫虜
斬刈無遺者。
通都大邑搢紳家子女也。
人事感召
道之乘除
蓋有確然不可易者矣。
管寧每見公孫度
語惟經典
不及世事
還山專講詩書
俎豆
禮讓
學者無見也。
徐稺嘗遇茅容
國家事。
不答。
更問稼穡
乃答之。
申屠蟠得徵書。
人勸之行。
笑而不答。
此可爲處士法。
若其出身立朝者。
孔子便便言。
柳下惠之進不隱賢。
又其律令也。
朱子嘗言。
今聚天下不敢是非者。
在朝廷。
又擇其不敢言之甚者
臺諫
習以成風
如何做得事。
(語類百十一卷
人傑錄也。
)愚敢足其下云。
天下不法甚者
憲官
天下不公甚者
爲銓長。
天下不律甚者
爲律官。
天下不明甚者
爲守令。
如此
國之滅亡
日矣。
須是人主克己好善
不任外戚
選賢能。
天下事
始有所濟。
諫官不言
則天子之耳目塞。
朝廷之賢邪雜。
憲官不法
宗戚權要無所畏憚
朝廷不尊。
銓官不公
人材無由登庸
百職無由修擧
律官不律
奸猾放恣
善良難保
守令不明
農桑不擧
學術不興
利病不聞。
而國隨而亡矣。
余近覺空譚性命
無益身心家國
而只資爭辨而已
甚則弟子斥其師。
自託湯武征誅
噫。
可痛也已
故每語朋友
日用云爲處。
求一箇是字。
虔心奉循
庶幾不落空虛矣。
蛟峯方氏。
興國先賢祠記曰。
二程未嘗一語太極
遂疑元公之書。
不知所謂太極豈必盡在圖。
二程敎人日用切近
莫非太極也。
故曰道不離器。
此言甚是
學者於此
宜知所以勉力也。
記得顧氏日知錄曰。
維天之命
於穆不已
在於人。
日用不知
莫非命也。
子之孝。
臣之忠。
夫之貞。
婦之信。
此天之所命。
而人受之爲性者也。
故曰天命之謂性。
求命於冥冥之表。
則離而二之矣。
此與方氏之說。
互相發明
凡爲士者。
咸宜體會
天之生聖賢
將爲世道計也。
裁成以制其過。
輔相
以補其不足
孔子之於六經
朱子之於傳注
喚醒聾聵
所以引其不及者。
至矣。
今世風移
學者滯於見聞
入耳出口
至於汲溺而淪胥之者
非制其過可乎。
莊定山㫤語。
平生之見。
實是如此
自古聖賢論治論學
多說實事
其於性命理氣
不察察言之。
子思孟子
見異蠭起
有害士子知行
不得已指示本源
以正其趨向
及乎周程張朱
又因漢專訓詁
唐溺詞章
不知聖人精微之道。
故拈出性命以示之。
此皆喚醒聾聵
引其不及之道也。
近世以來
儒門先輩
意見不同
駸駸至於立門戶
視同世讎
言言被訾。
事事作障。
甚者
弟子倍其師而自解曰。
彼於心說。
如是如是
又曰。
彼於理字。
如是如是
是烏可不痛抑而深裁之乎。
堯舜性之。
性。
體也。
性之。
用也。
性固兼體用
性之亦兼體用
至誠盡性
性。
體也。
盡性
用也。
性固兼體用
盡性亦兼體用
仁者安仁
不違仁。
都是一樣道理也。
知此方能知心卽理之非。
方能知大理(心)具細理(性)之非矣。
亦方能知心本性之說。
方能知性爲本源主宰之說矣。
亦方能知聖人本天之是。
釋氏本心之非矣。
嗚呼
體心用之理。
學者其可不盡心求之。
可不
盡心體之。
天地如一屋子
聖人主翁
我們幸而爲其子弟奴僕
屋子旣久。
未免傾頹處。
主人欲爲補葺
使家衆搬木運石。
輦土燒瓦。
則雖甚勞苦
亦何敢辭
語類喪服從古云。
一人自在下面
不濟事
須是朝廷理會
一齊整理過。
(閎祖)愚按近世朝廷
不理會禮制
只有士類幾人。
在下自行
鼓作不起
爲之柰何
語類子升問。
平時不用古服。
向來只以今服加衰絰
曰。
論來固是如此
只如今因喪服尙存古制
後世願治君臣
或可因此擧而行之。
一向廢了。
後來者。
不復識矣。
(木之)時擧以爲吉服
旣用今制。
而獨喪服古制
恐徒駭俗
曰。
駭俗些小事。
但恐考之未必是耳。
若果考得是。
用之亦無害。
(揚)愚按朱門諸子之意。
多如彼。
先生終不許。
百世之下。
細翫其辭。
亦可想見不關俗謗。
考古制以望後來之深心
我輩小子
於凡干禮事。
敢不奉以周旋
承當眷眷之意也。
語類深衣曰。
衣服當適於體。
(泳)又因論喪服曰。
某常謂衣冠以便身。
古人未必一一有義。
(閎祖)愚按
衣冠適體便身之訓。
行古制者。
所當留意
不可近時樣也。
語類康節向溫公說
今人
著今之服。
亦未是。
(泳)又云。
康節說。
今人
須著今時衣服
忒煞不理會也。
(閎祖)愚按今世禮義掃地
人類幾與禽獸無別
儒者須著心力行古制。
庶幾使後來者。
知有這般儀數
一事也。
康節語。
梅翁以爲有味
愚意卻只主語類說已矣
明儒祝世祿
謂主在道義。
卽蹈策士機權
亦爲妙用
黃宗羲譏之曰。
此非儒者氣象
釋氏作用見性之說也。
古今功業
天空鳥影
機權幹當功業
所謂以道殉人。
遍地皆糞矣。
余謂黃之所譏誠是矣。
近世士流主張事功者。
又直倒行逆施
不顧也。
此與蹈機權者。
優劣何如
請看者評之。
然祝氏之言。
傳習錄儀,秦亦是窺得良知妙用處。
用之不善云者
同一意脈
大抵義利不可幷行
邪正不容相混
安有蹈機而亦爲妙用之理。
安有良知妙用
可以用之不善之理。
此緣未曾以心自體認
說得如此差謬
不自知耳。
學者豈可但爲空言而不自體認
豈可主事功而不辨義利乎。
交州有獸曰禺。
一名果然
狀如猨。
人捕其一。
則擧羣啼而相赴。
雖殺不去
故命之曰仁獸也。
羣行
老者前。
少者後。
食相讓。
相愛
生相聚。
死相赴。
柳子所謂仁讓孝慈
是也
古者
畫蜼爲宗彝
亦取其孝讓而有智也。
大者爲然
小者爲蜼也。
字書從心從禺。
禺獸之愚者。
旣曰智。
又曰愚。
何也。
以其救死死不避言
有似乎愚。
然據其德善。
則謂之智。
乃得相當也。
余名愚而自號素癡
又有談命者語余曰。
無智受困
臨事多疑
禺性亦多疑
見人則登樹。
上下不一
甚至破頭折脛。
此眞與余相類也。
先師全翁
表愚之德曰子明
欲其自愚而之明也。
至於老而尙不能變。
不亦悲乎。
與其詐而類乎智。
不若愚而純於素也。
余竊欲效果然之德。
而亦不棄其愚。
愚亦甚矣。
人形獸行者。
比比
今此果然
乃能獸形而人行。
嗚呼
何其貴也。
(果然說)
性者。
理與氣之合。
(張子曰。
合虛與氣。
有性之名。
)仁者
理與氣之合。
(谷曰。
合理木氣
有仁之名。
)心者。
理與氣之合。
(張子曰。
合性與知覺。
有心之名。
)知覺者。
理與氣之合。
(朱子曰。
理與氣合
便能知覺
)道者
理與氣之合。
(孟子曰。
也者
人也。
合而言之。
道也。
)然則性道心覺
一同無別乎。
其中辨別賓主輕重之分。
而孰爲理爲氣乎。
施彥執者。
張子韶之友也。
及其沒。
張以文祭之云。
生平朋友
不過四人
嘗和彥執詩云。
環顧天地閒。
四海惟三友。
三友彥執姚進道先覺也。
余謂張公天下名士
所交多一時賢者
乃曰三友而已
可知道之難也。
近日自謂知己者。
纔遇一事不如意
便忿恚決裂之。
噫。
眞友道之不易也。
楊時
始宗安石
後得程頤師之。
乃悟其非。
陳默堂淵宋高宗語。
陳氏非惟龜山女壻
早從伊川學。
後學龜山
豈肯誣其師以欺君乎。
然則士之從遊
惟觀其終之是而已
後人纔入一長老之門。
更不問其學問是非
心術邪正
一直宗仰
至推之以爲聖賢而不知恥
可歎也。
孟子或問曰。
孟子不言氣質之性。
然於告子生之謂性之辨。
旣微發其端矣。
朱子語類曰。
孟子牛人性之殊者。
亦指氣質之性而言也。
又曰。
孟子辨生之謂性。
亦是說氣質之性。
尤菴先生曰。
孟子開口便說性善
是皆說本然。
然其曰牛之性馬之性。
則亦以氣質而言也。
朱宋之言如此
湖中先輩
如何卻將孟子所辨生之謂性。
硬做本然說。
至今百年以來
使祖其說者。
視洛家直如禽獸然。
流弊無極
也耶
朱宋二證
無論
且以當時酬酢揣之。
告子方且血氣之槩同者認做性。
孟子復指義理一同者以闢之。
有甚意趣
故擧理因氣質不同者。
折之
其義始精矣。
誠勤遵考訓。
含蓄師傳
此愚之壁貼也。
復以一聯繼之云。
誠勤之心。
期於養成
而雖遇著阿屎放尿至微物事
必去放慢意態
含蓄之量。
必要充盡。
而縱做得掀天揭地大功業。
了無矜伐根苗
此處話頭煞高。
猝乍難及
要以小心之敬。
大壯之勇。
接續下手
久之或可以無媿否。
聖人言。
古者言之不出
恥躳之不逮
自爲此言而不克踐實
豈不益爲父師罪人
爾宜欽念
先王之世。
忠厚朴實相尙
險薄詐僞不齒
語曰。
言不忠信
行不篤敬
州里乎哉
正此之謂也。
儀禮敎以與衆言
忠信慈祥
居官者言。
忠信
周時尙文
世風未免殘忍刻薄之漸。
故思以挽回之也。
至於今日
俗習日益偸薄
號爲平生師友
亦復險詐相與
况於朝廷權利之爭。
鄕黨市井貨利之爭者。
何論也。
余事全翁數十年。
每見後生請學。
輒以忠信告之曰。
是人生命脈所繫。
須要
靠定而莫容撇棄
此是先生識勢救時苦心
在朝大夫州縣官員儒門長德
咸宜忠信慈祥
立敎第一根本可也
嘗見陶宗儀輟耕錄曰。
許衡應召也。
道過眞定
劉因謂曰。
公一聘而起。
無乃速乎。
(余謂三聘而起。
無害於義乎。
要之儒者不當仕於夷狄也。
)曰。
不如此則道不行。
劉因不受集賢之命。
或問之。
乃曰。
不如此則道不尊。
(陶錄止此。
)及讀劉因退齋記曰。
世有挾老子之術以往者。
一身利害
節量天下休戚
其終必至誤國害民
然而特立萬物之表。
不受其責。
而彼方以孔,孟之時義
程,朱之名理
自居不疑
而人亦莫知奪之。
是乃以術欺世。
而卽以術自免
(劉記止此。
)後僉事楊俊民
爲作劉因記曰。
文正得時行道
大闡文風
衆人之如伊洛
先生斥之曰。
老氏之術也。
(楊記止此。
)據此數說而觀之。
許衡本末
畢露無餘蘊矣。
後世儒者
出處語默
風節氣稜。
往往有用術以牢籠一世
而人亦莫覺其非者。
可歎也。
明明五條
通貫動靜之說。
士友多不見信
瞽見愈往愈徹。
不可移易也。
翁言。
一身之中。
一動一靜
無天則者乎。
格物致知
所以明此則也。
誠意正心
身。
所以蹈此則也。
豈非五條通貫動靜明證乎。
此等議論
不可只於文字求之。
最宜向自已知見身心上。
反而求之。
以驗其實
爲眞學問
不然
不爲口耳之習者。
鮮矣。
大畜利貞之義。
不可不知。
世人不察學術邪正之分。
政治王霸之辨。
惟以博聞廣記爲能事
殊不知異學俗士所畜至多
不正往往雜於其中
使之治身
則身未必修。
使之臨政
則政未必純。
貽害後世者。
衆矣。
學子擇師
人主求賢
不可不其所趨也。
天道流行
天道理也。
流行氣也。
天理發見
太極動靜
性發理明之屬。
皆倣此。
太極動靜
動靜
朱子二說
俱无窒礙
而人各據其一而互相攻擊
論語集註
道體無爲一句
通天人一也。
其曰有動靜者。
太極乘機動靜妙云爾。
非謂陰陽動靜之外
太極自有動靜也。
朱子嘗言人身是器。
言語動靜
是人之理。
此言人身有言動之而已
曷嘗謂理自有言有動來。
知此則凡言乾道變化
太極動靜
天理發見
天命流行
人性感動
性發爲情之類。
可以迎刃而解矣。
得一明證
類銖錄曰。
太極
理也。
動靜
氣也。
此是朱子六十七歲以後定論
可謂八字打開
絶無難曉去處
如此猶自執拗
所謂汝安則爲之。
末如之何也已矣。
近翁以性字從心從生
爲人生時稟受者。
天地亦有始生之時。
亦有生物之心。
亦豈無生理具於其中耶。
近翁又以原初都無物時其理已具者。
太極
吾人之心。
於情未萌,氣未動之時。
亦何嘗非都無物。
然其理已悉具於其中矣。
然則何處見得性與太極之異耶。
心量
須要天大
方能容物。
心用
卻要如針細。
方能守身
近世以來
儒林緣理辨論
終至彼此睽爭。
此誠不好運氣
亦緣君相一定之論。
以導率士類之故也。
然亦須細審其曲折
論斷是非
乃爲至平之道也。
若槩以雙非胥失。
之而止。
無乃更有合商量者耶。
晦翁之於林陸。
整菴之於王陳。
皆以理氣之辨。
未免有所紛紛
然僕謂旣有異論有辨爭。
理勢之所必有也。
且又思之。
豈惟理氣爲然
,尤,程,朱之遭讒被禍
方外觀之。
亦可謂之與人爭競矣。
極而言之
文王羑里
周公居東
孔子微服
孟氏
戒心
方外觀之。
亦可謂之與人爭競矣。
大抵三代以下聖賢
其於世人
或以議論
或以禮義
或以政事
每被嫌惡
而亦未嘗少貶其道以徇之也。
但其可以無辨無所害於道術政敎者。
亦宜任彼辭說
而我無與可也
嗚呼
爲人君相者。
誠能從事於唐虞三代之學。
得有一定之論。
以導率其爲士民者。
辨說爭競
安從生乎。
所謂心本一句
原因穉程極力心字太尊
性字差卑而出。
非徧有所考而云爾也。
然湯之以禮制心。
孔子之心不踰矩
顔子之心不違仁。
子思戒懼之心。
因於道不可離
程子聖人天。
朱子之心之知覺原於性命之正
心根天地之性。
(全文孟子觳觫或問
)南軒王者之政。
心本天理之類。
皆是本性之說也。
學者苟能以此意。
善觀聖賢經傳
則句句是本性
篇篇是本性
看得透時。
猶尙歡喜
使其能體得徹時。
快活之象。
何如也。
天地大德曰生。
萬物生意
可觀
此元者善之長也。
所謂仁也。
人與天地一物也。
而人特自小之。
何哉
明道先生語也。
我輩體己
果是溫然生物
又自看己與天地。
果孰爲大孰爲小。
時時
存省
亦須打破小局殺機
此是生死路頭
蘆沙答權信元書云
兄雖以理爲言
其實主氣耳。
(此兩句
彼此士流
皆要細勘。
)氣之始終
無資於理。
(天上天下
有是理乎。
翁嘗論反常者。
以爲遂謂氣獨作用非理所在
亦不可也
况可曰氣之始終無資於理乎。
眞是孟浪不根之論也。
)理之有無
常制於氣。
(此尤刱聞。
蓋理雖無自用之能。
而實有至善之妙。
故爲氣之主。
不可遺也。
今曰云云
豈非空無一法傳神乎。
權氏淵源
出於誰門
而有此異論歟。
豈其說之差誤
不至如此之甚。
而見斥於蘆沙。
或有過分之冤歟。
恨不得其原書而參看也。
)非主氣而何
(誠然誠然
○蘆沙書止此。
)余謂雖以理言
實則主氣。
此語極要理會到底
老佛之低看了氣而以爲遺此粗跡然後乃爲至道者
豈不是主道不主氣之學。
而吾儒斥之以主氣。
何也。
其所以爲道者
眞道不過是心故也。
又如儒,釋之異。
正爲吾以心與理爲一。
(非謂心卽理也。
但要心合理而爲一。
)而彼以爲二耳。
(認倫理爲心障而去之。
是以心與理。
爲二也。
)然象山陽明
未嘗不以心與理爲一。
(此卽認心爲理而然耳。
)而不察其運用之不合於理。
卻與釋氏
不大相遠也。
夫陸,王之謂心理無分
豈不主理之論。
而究與吾儒不同者。
亦以其所主者只是箇心。
而非元來道理也。
此豈宜不加審核泛然主理自居乎。
近世之言理主。
往往操縱適莫心神知能屬當之。
未知此果爲主無爲道體
而治有爲心氣者耶。
奉請諸公
於此一轉語來。
只有一箇天理
不能明而養之
只是一物
庶類無別
今欲明理
理本無形
安所從明。
思之至此
使人鬱塞
雖然
前代聖賢所言所輯。
一非天理畫象
大小長短輕重淺深許多曲折
靡不燦爛光明
照人眼目
然則不患無明之之跡。
見得到此。
豈不懼然暢快乎哉
惟在人篤信而實履之而已
且如小學內篇所載諸章。
莫非從此無形無眹上。
一一繪畫出來
以與學者看。
試默而玩之
久久自有瞭然心目之間矣。
大宗
無相後之義。
此雖註疏說。
而其義則實天地間直上直下之正理。
而後帝王不以爲意
人家亦鮮有行之者
豈易父移天
小事歟。
大宗立後
毋得疎遠
亦必告本官
本官轉報上營。
營聚而聞於禮官
禮官取旨回下。
一年
分兩次爲之。
有親而立族姪爲嗣者。
是仕宦家忍心害理之悖習。
而爲之子者。
無亦爲與爲人後者耶。
父子如此者。
果能盡忠於君乎。
良相遇。
宜停薦停望。
而痛革其弊也。
入繼子犯逆律而罷歸本宗
妻之父兄謀逆
則妻無
罪而見黜。
果皆爲天下定理與正道歟。
不當改革耶。
官人犯贓者。
五世敍用
犯贓罷黜者。
都下
則隨現嚴繩。
小吏逋欠千兩以上者。
依法處斷
其族徵一切禁截。
今日養兵於州郡。
不知臨亂可恃否。
莫若使鄕里農民
自習兵事
而遇賊便御。
此必盡力爲之。
亦無告官往還調發遲滯之弊。
每寺立僧案。
(一置本寺。
一置本郡
一置戶曹
)勿令遷徙
(其不得已者。
告官
)雖富僧
其田無得十斗
每名必徵身布若干尺。
其新剃髮者。
必令告官
納贖受牒。
其以子女之幼者與僧者。
罰。
(受者同。)
州縣養士爲務。
必立敎官
依前賢校院定規
靠實施功
監司郡守
亦須頻數檢察
託名無實者。
黜使歸農
毋令汙穢學宮
(學行漸成者。
亦必令習吏事
隨材用之
勿遽超擢
恐致僨事。)
山訟自貴人以下
遞降步數。
腦後脣前勿拘。
數內犯葬者。
非惟掘移。
並治其犯法之罪。
步數外告官者。
非惟不聽
並治其健訟之罪。
犯人塚至近之地者。
並逮葬師嚴繩之。
犯塚截頭之賊。
自官(或鄰邑合力)捉得。
必於市上梟首警衆
塚主不告官
私與賊和者。
與官不爲捕得斬首者。
並施嚴律
賢臣功臣忠臣之無後者
必令立後
如或代遠無昭穆可繼者。
朝廷本郡立祠
儒林郡守祭之。
毋得用間代立孫之法。
以亂父子之倫。
此雖有先朝舊例
要之當時禮官不識禮意
誤立謬規。
以頫徇當人希覬私心
而壞卻萬世綱常大道耳。
後世君相
宜勿以爲據。
邨閭醫人無狀
不曾深究古人著說。
只取海上單方
施針藥。
至於殺人肥己
大可惡也。
須自朝家
立官設敎
(不拘京外。
)試講取材
治民疾病
其有誤藥以致命者。
杖配勿饒。
稱以士族
受賄嫁女者。
有罰。
雖異貫者。
姓同而昏嫁者。
隨現施罰。
有疾而代以佗童子見之。
及期
疾者至。
告官破昏
壻父施罰。
婦罪不至可去。
私自之而更娶者。
摘發用律。
再聘婦降之。
(婦父亦有罪。)
刊書
立官校正
可刊者許。
不可刊者禁。
刊時亦必
細檢字形
無得有誤。
有誤則校官施罰。
上蔡因明玩物喪志之戒。
一向掃蕩
直欲曠然一毫所累。
東萊學者空言無實之病。
不令論語孟子
又嫌於與世俗較勝負。
而不欲人言異論俗學之非。
彥章避寂滅之嫌。
而謂人心虛靜時節
陽明厭惡事物之繁。
而謂朱子竆理支離之學。
郝敬粉飾鋪張
而詆學人之正危坐
束縛桎梏
金柳異端之主氣。
而並與情靈覺亦謂之理。
此皆矯枉過直之見。
學者議論之際。
要當審其偏而正其失而已
毋得少有倒重一邊之弊也。
公元1870年
坤復說辨(庚午)
未發坤復之論。
朱,宋兩先生
皆有二說
誠如李公之言。
以愚考之。
二說者。
實有彼此之殊。
而非後人之所能一者矣。
朱子舊說。
南軒往復
若養觀說。
若記論性答藁之類。
果皆以復之一陽動者爲言
最後所著中庸或問
則專以坤卦爲諭。
而曰以復爲比
未可也。
旣以以復爲比者爲未可
則與前日所論已不同矣。
安得曲爲之說。
強使爲一義乎。
至尤翁。
於此一義。
四變而後始定焉。
詳論之。
今李公所尹拯思誠諸書
固皆以坤復俱屬
公元1879年
於未發矣。
然其答思誠諸書
則作於己卯歲
是時尤翁之年僅三十有三矣。
其後書。
又謂坤復俱屬未發。
朱子累言之。
至於所記論性答藁。
自謂論定之後
而其說亦然
(箚補說論此者
附見于下。
)但中庸或問
則不如此
當以中庸爲正者。
泰叔說似得之
(此書之作。
乃在壬午歲
)執此而觀之。
前者之書。
亦非尤翁之所自信者矣。
而今李公獨擧前書
而後則不及焉。
豈其考之有未詳歟。
至於答尹書。
果出於晩年
而其說一如己卯權書云者
至此三變焉。
宜若可謂定本矣。
而其爲箚疑也。
又卻以朱子前說爲與或問不同而疑之。
末乃以或問說爲定論焉。
是書也。
乃尤翁用了許多精力
費了許多歲月
而與黃江三洲羣賢
合幷修改之者矣。
非一書牘之比。
明甚
而其取舍疑信之閒。
其說又如彼。
則又豈可與尹書之坤復並言者
合而同之。
打做一片也乎。
蓋尹書所引語一章
權書所云一陽雖動而萬物未生。
故亦以爲未發之意也。
尋常於此求解
未得夫一陽初動已是動之端。
豈可謂之未發乎。
陳安卿嘗問未發之前是靜而靜中動意否。
朱子答謂不是靜中動意
只是動之理。
今此一陽之動。
已是動之端。
非直動意而已
可以擬於未發之靜乎。
大抵坤復之閒。
一陰一陽動靜大分
(復之一陽始生。
正濂翁所謂靜極動者也。
)不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合作一處說者。
不作差殊看。
而今欲以復爲靜。
以坤爲至
並歸於未發。
而謂朱子尤菴前後之論。
初無二致
隱然以發前人之所未發自居
欲以定天下之未定者
愚陋之所未曉也。
姑書所見
以俟異日
公元1889年
 朱子南軒書曰。
方其存也。
思慮未萌知覺不昧
是則靜中之動。
復之所以見天地之心也。
箚問標補曰。
記論性答藁後。
引此書曰。
復艮二卦
亦本程子之意。
而以擇之之疑爲過。
中庸或問則以坤卦純陰
當至靜之時。
而謂不可以復之一陽已動爲比
蓋此書及答稿後記
己丑壬辰所作。
此時先生改前見。
而是論定之初。
故於未發地頭。
未能頓舍動底意思
中庸或問
方是晩年(己酉)定論也。
 雜著已發未發說。
鹿門所論。
可與此參看
故並附見
鹿門曰。
未發之時。
心體流行云云
卽舊說所謂此心流行之體者。
此是論定之初。
故此等處未及盡改。
苗脈猶存也。
又曰。
先生此說。
中和
定之初。
故其言往往如此
後來定論
則不然也。
公元1892年
 論性答藁後記曰。
知覺不昧則復矣。
箚疑曰。
中庸或問
蓋當至靜之時。
但有能知覺者。
未有所知覺也。
故以坤卦純陰
不可無陽則可。
而便以復之一陽已動爲比未可也。
今此所論。
微有不同
更詳之。
(性藁後記
是作於壬辰秋
而尤翁答尹拯書。
偶誤作甲辰字。
豈失於照檢耶。
抑板誤耶。)
公元1909年
 養觀說曰。
方其未發。
有事焉。
是乃所謂靜中知覺
復之所以見天地之心也。
箚疑曰。
論性答藁後所言。
亦與此同。
然以中庸或問觀之。
則與此有異。
或問則以坤卦
不爲無陽
靜中有物。
而此則以復卦一陽已復爲言
豈有初晩之異耶。
或問
己酉之後
論性答藁。
則在壬辰
或問之說。
似是晩年定論也。
坤復說再辨
朱子復卦
屬之已發。
大全復卦贊。
北溪答問
語類易門
莫不如此
不獨呂子約中庸或問爲然也。
則不必費於言。
惟李公之以能知覺所知覺。
分靜與至靜之說。
不得不辨。
謹按中庸或問曰。
至靜之中。
但有能知覺者。
未有所知覺。
所謂能知覺云
者。
自知寒覺煖。
以至於知其爲人,知其爲物之類。
而總言之也。
或疑如此
無乃爲有所知覺。
而與或問意相戾耶。
曰。
知覺與聞見爲一類
今且聞見言之。
夫未發之時。
有聲色過乎前。
則耳自能聞。
目自能見矣。
旣有聲色之入於耳目者。
安得無所聞無所見乎。
此但以大全子約所謂未有聞見無所聞見
如何分別云者觀之。
便自可見。
由是論之。
至靜之時。
心有所知覺。
(此所謂知覺
與聞見爲一類也。
)實是朱子之意也。
若必以爲無所知無所覺然後爲至靜云爾。
無乃朱子所譏不識到時節有此氣象者。
相近耶。
然則或問所謂所知覺。
(此所謂知覺
卽與視聽一類也。
)非以靜中自然所知覺者而言。
實以知覺發於思慮者言也。
而李公旣誤認或問所知覺者。
爲未發前所有之物。
則須以但有能知覺者爲至
以有所知覺者爲靜。
而同謂之未發。
此靜與至靜之辨所由起也。
殊不知未發之前心有所知
只是因物之過乎前。
而知之覺之耳。
非便有思慮之萌。
則此心寂然本體
未嘗纖毫變動
直是兆眹可見
所謂鬼神
不能窺其際者。
此又何損於至靜之體。
而必欲遞降一等
以爲只可屬之靜。
不可謂之至靜也乎。
因物
公元1892年
之過乎前而知之覺之者
只謂之靜。
而謂之非至
未可
可以之比一陽動之復卦乎。
竊謂李公之失於照勘者。
有二焉。
或問所知覺。
爲未發前事
一誤也。
以呂書心之有知
合於或問所知覺之說。
而比之於復卦
二誤也。
其所以合朱宋前後異同之論。
作一義看也。
愚有一詩論此云。
纔靜過時已是動。
一陽生處便非陰。
中和界至而已
底事丹翁較淺深
愚之淺慮如此
未知知者見之。
以爲如何也。
公元1903年
理氣有爲無爲辨(癸卯)
太極動靜之理而無動靜
(有其理。
故謂之道體
無知能。
故謂之無爲。
)陰陽動靜之理而能動靜。
(載其理。
故謂之氣機
運用
故謂之有爲
)亦猶人性有寂感之理而無寂感。
人心具寂感之理而能寂感也。
(此數句。
欲質之前聖後賢。
而訂其是非
竊願幷世君子
各以所見見敎也。
)先賢太極動靜者。
只以其有乘氣動靜之理而言。
非謂其有動靜之能也。
看者以爲太極眞會動靜
則非其實矣。
(太極動靜
朱子大全性之蘊該動靜
的是一意
而認之爲眞動靜
則其將曰性能檢其心乎。
)先賢太極動靜者。
只以其無當動靜之能而言。
非謂其無動靜之理也。
看者斥以太極淪於空寂
則害其辭矣。
(太極動靜
論語集註道體無爲
的是一意
而目之以淪於空寂
則其將曰道體淪於空寂乎。
)先賢動靜氣機自爾者。
只就其能然
處言之。
非謂氣獨作用也。
看者疑其氣奪理位,理仰氣機
則失其指矣。
(楚辭天問朱子註曰。
一動一靜
一晦一朔
陰陽所爲
非有爲之者
語類曰。
天只一氣流行
萬物生自長自形自色。
豈是逐一糚點如此
兩語。
正與陰陽動靜
自爾也。
非有使之云者
恰恰相符
此亦將曰氣奪理位。
又曰天命之外又一本領乎。
亦將曰太極動靜全仰於氣機
又曰氣機疑於專擅乎。
語類曰。
屈伸往來
二氣自然如此
陰符經朱子解曰。
人心自然而然者。
機也。
此兩語。
與機自爾參看
)先賢陰陽生太極者。
只推其所由本言之。
非謂理實造作也。
看者以爲理有適莫
有知能。
豈其理乎。
(勉齋曰。
太極動而生
靜而生陰。
太極不是動靜底物
動靜
陰陽也。
只看太極乘著什麽機。
乘著動機
便動。
乘著靜機。
便靜。
太極陰陽而爲動靜
陰陽則於動靜而見其生。
不是太極這邊那邊生。
)凡吾儒所以講明太極陰陽之說者。
欲以識夫心性之妙。
施諸言行事業
而傳先聖之道。
立後學之標準
百王之法。
以開萬世太平
其志其事。
豈小乎哉
假設至善之性。
能寂能感。
而使心氣身形
不敢有須臾之閒毫釐之差
豈非古今天下之所同願
以太極雖全。
陰陽或偏。
天命雖善。
稟質或惡。
加以性微而心麤
理弱而氣強
天地大也
人猶有所憾。
千年久也
日常少而亂日常多。
至若顔,閔諸子具美質奮大志
而學於聖人
至於數十年者。
宜若粹然瑕玷
渾然無閒斷矣。
何故
猶時有不善
日月至者。
往往焉。
安可空言糚點得成。
請世之君子
就此處。
精覈其所以然之故。
而一以治心澄氣。
以循吾性中本體自然之理。
而冀其日近聖人門牆
愼毋若老佛二家之主氣。
而謂之外然後道之敎也。
公元1901年
陽明心理說辨(且據明儒學所在諸條而立辨○辛丑)
 必曰事事物物上。
求箇至善
是離而二之也。
伊川所云。
纔明彼卽曉此。
是猶謂之二。
無彼此。
無彼此。
朱子事物至善之說。
豈謂心無至善。
向外求。
吾心之至善
一本也。
事物至善
萬殊也。
何嘗兩至善哉固無彼此
心之與物。
安得無彼此。
伊川云然
所謂二之哉。
 心之本體
天理也。
天理昭明靈覺
所謂良知也。
心之本體
卽是天理
此若以性當之。
卽是聖門議論
今以昭明靈覺者言。
此與告子釋氏認心爲性者。
何別。
 若見得自性明白時。
卽是性。
卽是氣。
原無性氣之可分也。
醜差至此
安用辨爲。
黃宗羲尊尙陽明
猶云此
語合更有商量在。
佗人乎。
 有孝親之心。
有孝之理。
孝親之心。
卽無孝之理矣。
有忠君之心。
卽有忠之理。
無忠君之心。
卽無忠之理矣。
吾聞有孝之性。
有孝之心。
有忠之性。
斯有忠之心。
朱子所謂必有是理然後有是心者也。
今曰云云
無已顚乎。
况謂之無忠孝心。
卽無忠孝理。
從來亂臣賊子原無忠孝之理而然。
本無足誅矣。
率天下而禍彝倫者。
必此言也夫
 晦菴謂心雖主乎一身
而實管乎天下之理。
理雖散在萬物
而實不外乎一人之心。
是其分合之閒。
未免已啓學者心理二之弊。
朱子固亦曰。
方寸之間
萬理粲然
又曰。
通同只是一箇道理
至於格物工夫
何可掉了所接之物。
不竆其理。
而惟務反觀內察。
求是物之理於吾心之中乎。
或問此段
所以分心與物言之。
理則無二
下句卽言。
不可以內外論也。
 問。
朱子事事物物
皆有定理
似與先生之說相戾
曰。
事事物物上求至善
卻是義外也。
至善是心之本體
又曰。
心卽理也。
此心無私欲之弊。
卽是
理。
不須外面一分
朱子曰。
至善
如通純粹至善
亦是。
又曰。
至善
不外乎明德
又曰。
至善
是明德中有此極至處。
朱子之訓如此
陽明乃謂事物上求
卻是義外。
又謂不須外面一分
黃宗羲至謂至善在吾心。
賴先生恢復
皆是笑話
朱子之謂至善
不外明德
其意非如陽明直指心爲至善
而爲佛氏立證也。
 問。
道心爲主人心聽命
語似有弊。
曰。
然。
心一也。
未雜於人。
謂之道心
雜以人僞。
謂之人心
安有天理爲主
人欲又從而聽命者。
僞人欲。
謂之人心
則虞帝何爲止言危。
陽明非惟朱子
亦畔象山矣。
 問。
延平云。
當理無私心。
當理無私心。
如何分別
曰。
心卽理也。
無私心。
卽是當理
未當理。
便是私心
若析心與理言之。
恐亦未善。
禮制心。
以仁存心
不踰矩
不違仁。
此皆卽心卽理之謂乎。
 問。
程子云。
在物爲理
如何云心卽理。
曰在物爲理
在字上。
當添一心字。
此心在物則爲理
如此在事父則爲孝。
在事君則爲忠之類。
是也
物物字。
心字在裏
明儒誤看程語。
而妄肆譏貶者多矣。
陽明
雖不違背
然亦錯認語意
捏合於心卽理之說。
未免百步五十步之閒也。
 今說心卽理。
只爲世人分心與理爲二。
便有許多病痛
五伯攘夷狄尊周室
都是私心
卻說做得當理
只心有未純。
往往慕悅其所爲。
要來外面做得好看
卻與心全不相干
分心與理爲二。
其流至于道之僞而不自知
故我說箇心卽理。
要使知心理是一箇
便來心上做工夫
不去襲取於義。
便是道之眞。
此我立言宗旨
先儒所謂卽物竆理
豈謂心無性理。
故必去外物求理。
性理非有在心在物之異。
竆物之理。
卽是知性
循物之理。
卽是養性
豈有二理哉。
今以理爲周室
實心尊之。
此乃王道之眞。
若此自居以理。
是爲簒奪爾矣。
其罪豈止五伯之佯尊周室而已哉。
黃宗羲陽明恢復心體
大有功於聖門
余謂詹阜民安坐瞑目
用力操存半月
一日下樓
忽覺此心澄瑩
象山見之曰。
此理已顯也。
黃氏所謂聖門
豈非金谿而言歟。
公元1902年
心說正案辨(壬寅)
 
心。
是物也。
有爲是物之理。
所謂心之道也。
心氣也。
就此上面指其德。
則曰理也。
(華西)
心旣曰物也氣也。
無復可疑
所謂心之理。
心之德者。
是指性云爾
則心爲氣
爲理
自是儒宗旨。
華門諸子
何爲有心卽理之論也。
若曰性外又自有心之理,心之德。
上下千年
儒門中。
未聞有此語。
 所謂明德
非心之理而何
(同上)
心之理。
當是性。
今卻將虛靈神明
所以得性理而應得事務心字以當之。
何也。
華丈答金監役書。
論明德云
以心當之。
則認氣爲德矣。
據此則其認心與明德
有理氣之分。
的然矣。
朱子明德盡心兩處
釋一同。
未有此理彼氣之分。
如華門之見。
大可疑也。
且明德云者。
孔經
則明弘道之人。
非不能弘人之道。
據朱註。
則明是有覺之人心
非無爲之道體
明是盡性之心。
非不知檢心之性矣。
華丈之言。
疑與孔,朱異
是必有其說。
而恨未及奉質而祛惑也。
 聖賢言心
蓋多指此。
(同上
○此指上文理字而言。)
試以聖賢所言相準
以此洗心
曰洗理。
禮制心。
制理
小心翼翼
曰小理。
佗如理不踰矩
不違仁。
理義悅理。
釋氏本理之類。
頭頭不合
曲曲相戾
而華丈之言如彼。
不知如何
 指氣言心者。
本分辨位正名之辭也。
理言心者。
就上推明發揮之辭也。
(柳說)
此爲糢糊支離也。
辨位正名議政是人臣也。
議政上面
推明發揮。
則亦可指議政。
爲人君乎。
無是理矣。
若曰辨位正名
議政固是臣。
其所承用
則實君命也。
則庶矣。
 心者。
理氣妙合
而自能神明者也。
(華西)
昔鄭竆邨
偶誤有理氣合而生虛靈之說。
尤菴先生斥之以釋氏之見。
華丈此說。
又與尤翁懸別
可異也。
 神明靈覺
擧其當體則是氣。
而究其本體則是理也。
(柳說)
陽明舒國用書。
言心本體天理也。
周道通書。
言心本體卽是天理
之指神明靈覺本體爲理者。
不知其與陽明異同
何如
要之本體卽理。
歸之性分
則無病。
柳曾與余往復
不肯以性當之。
是性外有理而疑於二。
朱子之所斥矣。
 
世方以明德作氣看。
先生苦心闡明其爲天命本體
(同上)
此又與先生異矣。
聖學輯要按說
分明說。
天命之性。
明德之所具。
率性之道。
明德之所行。
而今明德天命本體
此果爲正脈乎。
昔陽門人本直
良心天命本體
未見此說。
而與之暗合耶。
大抵可異也。
且雖柳氏
決不指明德爲無知思無運用底。
而今謂之理。
豈非認氣做理之見乎。
認氣做理。
而謂之聖學宗旨復明
不知何說也。
中庸天命之謂性。
大學言天之明命
語似而指別。
朱子明命
光明燦爛四字言者
不一而足
至於中庸首句。
罕見有以四字言者
豈非理言以心言之辨歟。
據此則恐未可槩將天命本體
明德也。
 世方以神全作氣看。
先生苦心推明爲理妙用
(同上)
氣之精英者爲神。
知覺便是神。
神亦形而下者。
發出光彩
便是神。
神是氣之精妙處。
此皆朱子之所公誦於門人知舊者。
敢以世方以神全作氣看立目。
而謂其師爲不世大功
此又決與朱子角立
自成一家者。
吁亦異矣。
(先賢有以爲理用處
其意非謂直是理而有妙用
特謂其於理爲之用。
此與言氣爲理同一語致
學者宜細辨。)
 天統地。
故天專言之則道也。
神統鬼。
故神專言之則理也。
心統百體
故心專言之則人極也。
(華西)
天神心三者。
非直是理。
故必待專言而後
得道理人極之名。
若性與太極
豈必待專言而謂之理耶。
 心。
合理而立名者也。
單指理一邊本心也。
(同上)
請華門諸公
道本心是有覺無覺有爲無爲
 心旣合理與氣。
則其知覺運用
有理爲主時。
有氣爲主時。
所謂本心者。
乃單指其理爲主一邊而名之也。
(柳說)
不踰矩不違仁之心。
豈不是爲主
而其知覺運用者。
心之能也。
其矩與仁。
爲性之理也。
道器眞靈上下之分。
則初無聖人凡人之別矣。
 余嘗看陽明集。
小辨云。
孟子理義悅我心猶芻豢悅我口。
口之於芻豢二物
則心之與理義
亦非一物
陽明卻云。
理也義也。
皆吾之心也。
心外無理亦無義。
此豈與孟子合。
黃宗羲極口贊之曰。
先生恢復心體
一齊俱了。
大有功於聖門
孟子性善之說同。
余謂孟子性善
使人
性爲準。
不敢爲惡。
王氏心理
使人恃心爲極。
敢於自用
安在同功乎。
然則黃氏所謂聖門
無乃金谿云爾歟。
今見柳氏心說。
似與王,黃不甚自別。
不知何爲其然也。
猥筆辨(壬寅)
翁嘗言。
陰陽動靜
自爾也。
非有使之也。
蘆沙猥筆。
深駁之。
以愚觀之。
朱子雅言
纔有作用
便是形而下者。
動靜者。
作用也。
故曰機自爾也。
孔子分明說。
天之生物
栽者培之
傾者覆之。
朱子卻言。
此非有物使之然。
但物之生時
自長將去。
恰似有物扶持佗。
及其衰也。
消磨去。
恰似箇物推倒佗。
自如此。
孟子分明說。
天之生物
使之一本
朱子卻言自然之理。
天使之然也。
伊尹分明說。
天之生民使先知後知
朱子卻言。
天理當然
若使之也。
何以故。
只是恐人錯認使字爲作用之意。
則害道大矣
故另下若恰似字。
非有物使之然字。
以見其無作用之使也。
故曰非有使之也。
翁豈無所受而妄言之哉。
且如能弘道。
自爾也。
非道弘人
非有使之也。
人心有覺。
陰陽動靜之機也。
道體無爲
太極自然之妙也。
朱子集註
載張子語。
而未聞後賢以性不
知檢其心。
天命已息。
心能盡性
天命之外又一本領
奮筆肆罵也。
論理爲氣主。
性爲心本
翁又嘗言氣所爲
有理爲之主宰
又曰。
無爲而爲有爲之主者
理也。
又曰。
孰尸其機。
嗚呼太極
此類不一而足矣。
人苟有見於此
雖曰機自爾也。
而其自爾所以然
依舊是理也。
雖曰非有使之。
而其不使之使。
依舊是理也。
何曾魏延楊儀同乖張之變。
如猥筆之謂乎。
物之生。
雖曰自長自消。
而其自長自消。
究是理自如此。
陰陽之機。
雖曰自動自靜。
而其自動自靜。
亦是理當如此
此豈難曉之理乎。
或言朱子於自長自消下。
繼以理自如此。
翁無此一轉語
所以來蘆沙之疑。
此又不然
朱子嘗言。
一氣流行
萬物生自長自形自色。
豈是逐一糚點如此
豈是逐一糚點如此
翁非有使之之謂。
而更無理自如此之云。
此亦將以自行自止不關天命
罵之乎。
亦將以吾懼夫氣奪理位而爲萬事本領
斥之乎。
蘆沙曰。
動者靜者
氣也。
動之之者
理也。
動之靜之。
非使之然而何。
竊謂理使云者
只是根柢之謂。
非如氣之有情意者
故尤翁於沈明仲使動使靜豈無造
作之問曰。
不過自然而已
不似二五之運用也。
今蘆沙之見。
正與沈氏同。
豈不歸於認氣爲理乎。
大抵理雖曰主宰
實則自在
氣雖曰動靜
而實本於理。
前天地後天地千古萬古不易定理
翁旣曰。
無形無爲而爲有形有爲之主者
理也。
有形有爲而爲無形無爲之器者。
氣也。
又曰。
有形有爲而有動有靜者
氣也。
無形無爲而在動在靜者
理也。
可謂本末兼盡。
體用無漏
洞見道體者。
其孰能與於此哉。
不能如是看破
如是體得。
卻只主主宰一義而幾於理有操縱
不復撿束此氣。
以循乎理之本然
則其工夫豈非有所疎漏處乎。
且如其說。
則語者默者。
口也。
語之默之者
性也。
吾聞性爲語默之理。
口舌從而語默
未聞此性自會語默也。
是故
告子釋氏知覺作用是性。
陽明良能
視聽言動便是天理
歸於認氣爲理
而與吾聖人異矣。
朱子胡季隨書。
有自自省語。
豈不知省之之理出於性。
而其能省之者心而非性。
立語如此
詞理俱到
無些疵纇
而後人有習聞猥筆之說者。
誤以自行自止。
不由性命
兩箇本領
各自樞紐等說。
奉疑於朱子
則竊意蘆沙有靈。
亦應蹙頞泉下也。
理一而已矣。
而乘於氣則其分萬殊
翁說也。
曰。
一之時。
初無所乘。
至萬之時。
始上著機歟。
曰。
不然
單言機上太極
則曰理一而已矣。
兼擧四時之氣而言元亨利貞
則曰乘於氣。
而其分萬殊云耳
昔日徒行
而今跨馬之謂乎。
今猥筆乃曰。
此若太極無主張。
忽見馬匹當前
趫捷騰上者然。
此決非翁之本意也。
又曰。
是馬爲塞翁之得。
元來所乘。
此後勢必東之西。
馬首是瞻
此亦須消詳
未可草草打過
蓋人皆有太極氣稟旣異。
則欲動情勝。
利害相攻之患。
往往而有。
是時所謂元來乘馬主人
旣有操縱之力。
而亦非無適莫者。
(操縱適莫
皆猥筆中語
)何有東西惟馬之失也。
此宜明核勘破
不然
則其曰主之所向
僕焉有不往者
人將不之信矣。
嗚呼殆哉。
猥筆又曰。
理發二字
今日大禁避語。
纔見行變化成條理者。
則曰氣也。
問孰主張是。
則曰其機自爾
非有使之者
所謂理者落在何處
則曰乘之矣。
始旣無使之然之妙。
末又非有操縱之力。
寄寓來乘。
做得甚事
之無所補。
無之靡所闕。
嗚呼可憐矣。
究其端由
原於乘字失其本旨
駸駸致得輕氣重。
氣奪理位。
萬事本領而後已。
一字之失
其禍乃至此乎。
愚按翁亦嘗言孰尸其機。
嗚呼太極
何嘗以氣爲萬事本領乎。
又言性發爲情
則猥筆云云
翁已見之昭陵也。
但其以理發爲非者。
卻有曲折
實由理氣互發而云爾
蓋從理爲根柢上說
則氣爲理之用。
故雖氣發。
亦可謂之理發
行者雖馬
主者是人
故統而言之曰人行也。
若據氣能作上說
則理實無情意
故雖善情。
但可謂之氣發。
如乘者雖人。
行者是馬。
故辨而明之曰馬行也。
若都欲以爲主
至於用事處。
亦禁不下氣發字
非其情實也。
譬如臣行君令。
其所行固出於君。
然其行之。
畢竟是臣而非君。
如必以所君命
指臣爲君
則名不正而言不順矣
况遽指臣二字
爲臣君位而誅之。
則豈法理之所當出乎。
猥筆所擧一陰一陽之謂道。
太極兩儀兩句
誰曰不然
但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獨非孔子之言乎。
不必執一而棄一也。
竊嘗思之。
鄕人至於爲聖爲賢。
豈非天地造化者乎。
功夫雖存乎心。
而其本源一出於性。
然則謂之道能弘人。
亦何不可
聖人之言如此
此宜深思其故。
夫道是至尊之實。
而爲
萬物主者
若乃降而與有作用同科焉。
道器上下之分亂。
無以杜此心覬覦之萌矣。
嗚呼
聖人之指微矣哉
(以此防心
後世猶有此心自稱大理具小理者。
)抑又思之。
心之能事
至於敬尊德性
扶世敎。
凡作聖。
豎人參天
有功於人。
何如哉。
雖假以形上之名。
宜若無可惜者。
聖人之於心。
不肯與道齊頭幷腳。
是又何故
釋氏不知理之爲道
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我是心自我也。
心雖磨鍊得極精細
比之沖漠無眹之道。
畢竟微有迹。
蓋靈之與眞。
原自有辨而然也。
聖人不欲指心以爲道。
謹嚴之意。
豈不以是歟。
此是吾儒第一義理。
第一防閑
欲以奉質於曩哲
而旣未可得。
則亦願幷世後來賢者
與之是正
程子曰。
天地萬物之理。
無獨必有對。
有問朱子曰。
太極便對甚底
曰。
太極便與陰陽相對
猥筆第五段。
正論義云
把氣與理對擧。
非聖人之言。
今人纔見理字。
必覓氣來作對偶。
於是之流行一大事
盡被氣字帶去。
作家計。
所餘者。
混淪也。
沖漠也。
此雙本領履霜也。
悲夫
愚按蘆沙意欲尊理。
而有此
辭氣之間。
陵轢過越
大損尊畏聖賢之體。
豈非氣之失理處乎。
朱子何嘗非聖人。
何嘗非一
領。
然而陰陽太極做對
此亦謂奪卻之流行一大事
以與氣字而爲雙本領履霜
而受蘆沙悲夫之歎者耶。
猥筆曰。
聖人的見流行發見
變化昭著
莫非道之爲云云。
道之四字
恐合商量
朱子論語集註
旣云道體無爲
尤翁之答人書。
又云。
非此理其體則無情意造作。
至於用則有情意造作也。
二先生不知道之流發見
而其言如此耶。
此宜再入思議看也。
(莫非道之爲。
若添數字云。
莫非此道爲之根柢樞紐
則似更詳明
未知如何。)
筆後
先生
嘗以陰陽動靜
自爾也。
非有使之。
上文氣發二字之義。
陽之動則理乘於動。
陰之靜則理乘於靜。
上文理乘二字之義。
大小大明快
無可閒然。
而奇氏錯認自字。
獨自之義。
乘字爲捷騰之義。
奮筆肆罵
無復少有尊敬審愼之象。
此於後學事先賢之禮。
所見皆是
猶爲不順弟子
未必是乎。
愚謂士之欲論理氣之說者。
須先審敬肆之節。
夫禮恭而言是。
所存所發。
合於法。
見差而言孫。
不失爲質疑之道。
若夫所見未正而執禮不恭者。
烏得免士類之議也乎。
今且以其說論之。
朱夫子
孔,
以後一人而已
而其六十六歲所定楚辭集註
有曰。
一動一靜一晦一朔
陰陽所爲
非有爲之者
此與翁機自爾非有使之指。
毫髮差爽乎。
陳北溪朱子六十一歲六十九歲語。
有云屈伸往來二氣自然如此
此又陰靜陽動自爾左契也。
自爾者。
自然之謂也。
今曰由己不由佗。
又曰。
自行自止。
不由天命
文字何其麤疎也。
伊尹孟子
皆有天使之語。
集註卻皆言若使之也。
其意正慮後人有錯將使字爲眞能使之之意。
有害道體無爲之理。
逐處註明
使之無疑。
而猶有今日之變。
大可歎也。
中庸或問
分明說。
所謂天使我有是者。
猶曰上帝降衷云爾
豈眞以爲有或使之者哉。
此尤可謂和盤托出
而無復餘蘊矣。
使彼未考乎此。
而有所云云
未免於謏寡之失矣。
如知有此等定論
故爾云云
直是呵佛罵祖之習。
人孰不惡之。
未知彼旣輕慢翁。
則其於朱子
將指爲氣奪理位。
而誚以兩本領耶。
翁自言。
氣之所爲
有理爲之主宰
又曰。
孰尸其機。
嗚呼太極
此又從本原說者。
所謂自爾非使之據流行言者
初無毫髮相礙也。
雖曰皆陰陽所爲
二氣自然如此
曰機自爾也。
其所以爲所以能所自爾者。
非理而何
雖曰非有爲之者
曰豈眞有使之者
曰非有使之也。
然其無爲之爲自然之使。
何損太極爲主歟。
如是
安有魏延楊儀同乖張之患。
如猥筆之云乎
愚謂人能於此一段
有所領悟
後面許多說話
雖無之。
亦無所虧矣。
非惟猥筆。
凡近世認心謂理。
而謂理亦有知有能之說。
無不冰釋
請世之君子
與之講辨
不惜指誨焉。
或人擧猥筆動者靜者
氣也。
動之之者理也一段
以爲對策脗然契合
柰何世人不考乎此。
而妄疑之也。
以爲正語相似而意愈相悖處。
不可以不明覈也。
對策
固有動之之者
理也之語。
然其上文
有自然之氣云者
則與機自爾者。
初不相妨
如騎而主者雖是人。
而其四蹄一前一卻
自屬馬事也。
使彼於翁之指。
無所差互
何不擧而爲證。
乃若不聞也者
而只將自爾非使兩語。
譏罵之也。
動之靜之之云一也。
只是根柢自然之意。
而彼則卻是操縱做事之說也。
可以句語之偶同。
而不覈其指意懸別乎。
太極動靜
猥筆以爲本是平坦語。
意似直認動靜
太極動靜者然。
其所以誤也。
語類董叔重錄。
朱子六十九歲以後
而其言曰。
太極理也。
動靜氣也。
可謂毫分縷析
而從分金秤上秤出來者。
(凡朱子說中
天命流行
道體發見
理有動靜
有知識。
理詣其極。
理之發。
此理光明燦爛之類。
皆要如此辨認
)若不如此精覈
不爲指氣爲理幾希
格致家
苟能思索到此。
氣機自爾
也得
太極動靜
也得
不能然者。
聖賢之言。
將無所不窒礙矣。
一言
太極動靜四字
看得淸楚
說有歸宿
則凡諸說之紛紜者。
無不冰釋矣。
董錄下文
有人馬出入之諭。
此但言理氣不離而已
若馬之橫逸
人之駕馭
則未之及焉。
明儒曹月川
乃曰。
死人騎馬
行止疾徐
一由乎馬。
其說一似猥筆之譏翁者。
豈不執言迷指之弊乎。
愚於三家太極辨。
辨之已盡矣。
至於人能馭馬之說。
只可施於心志之率氣。
不當並及於太極道之自然爲主而靡所知能者也。
必欲如是
豈惟天地之有憾。
賢智有偏
爲此不能善處之咎而已
冒頓之淫。
亂賊之禍。
爲此理者。
不得逃其罪矣。
是豈理乎哉
一義未明。
其害至此
讀書所宜明核審愼
不可麤淺看得胡亂說過而已也。
猥筆謂今人看乘字。
有若忽見馬匹
趫捷騰上
今人誰也。
有謂翁。
全書
何嘗一點半畫恁麽意脈而乃敢爾乎。
若曰近世前輩
近世前輩
亦何曾有此乖見。
今文無。
古文無。
而曰云云
豈亦自爲元隻乎。
無論今與古人與己。
其見直是乖甚。
此箇乖見。
甚麽太極來。
原來乘馬底。
使得如此
抑如塞翁之得。
而自不得不爾歟。
只此一難
便可覺悟
猥筆所謂氣之順理而發者氣發卽理發數句。
非曰不然
所謂自爾
亦安知其必爲逆理而動,逆理靜者乎。
然則陰陽順理動靜
亦可曰卽太極動靜也。
此是從根柢統合說下來者
然若但如此
而更不細分其能所界至
則指神通妙用道之釋氏
認知運用爲性告子
光輝燦爛爲理金谿
視聽言動爲理姚江
皆得與吾聖門一轍
而靡所異同
害理亂眞之患。
不可勝言者。
朱子所以太極動靜四字
界破理氣
不容混淆者也。
於是
亦曰。
理發兩字
亦須認得爲理而發爲氣
方是具眼者。
非惟是已。
孟子言性之性固是性。
而性之卻是氣分事。
况氣發而曰卽理發
陰陽動靜而曰卽太極動靜者。
尤何可不精辨活看。
公元712年
而槩曰理而已耶。
自家言氣發。
翁之機自爾
則禁之使不得立。
何也。
翁言太極尸機。
不曾奉以周旋
將命爲主一句
認做自家獨擅之詞。
又何也。
無乃其心先有輕視先賢根苗
不及細察其指趣
而妄肆其譏誚歟。
有志道者
最要先正心術而後
可以講辨理氣之說。
其序不可亂也。
(凡孝弟禮義
是所當行不可緩者。
太極天命
所以然不可躐者。
請吾儒諸公自治敎人者。
以此意。
爲學第一大主腦焉。)
猥筆言。
過不及處。
不得已而有說氣時。
蹶者趨者氣也是也。
過不及
雖亦本於理。
末流之害於理。
則不可無區別
此亦非曰不然
而又有不盡然處。
孟子雖說蹶趨之氣。
未嘗不言浩然之氣
何曾過不及不得已言者耶。
且末流之害理者。
不可區別而謂之氣。
然其本體浩然而配義與道者
亦何混淪而直喚做理。
畢竟不得不謂之氣耳。
猥筆言。
近世說理
槩以無適莫者爲理
吾聞適爲專主
莫爲不肯
故君子之心。
天下之事。
無此二病
而惟義理之是從也。
今謂理爲有專主
不肯
則奚可哉。
豈或認心爲理
故自不覺其言之至此歟。
未可知也。
(按蘆沙答人書。
謂以明德道爲理者爲未安。
則今此認心爲理一句
當改云認神爲理
蓋蘆沙旣
公元1905年
不肯言明德是氣。
不肯言是理。
則豈或認以爲默運用之神。
爲理歟。
更詳之。
可也
乙巳二月追識。)
猥筆言。
理發二字
今日學士家一大禁避語。
今日學士
未知爲誰。
若是翁。
則其言之悖慢無禮
無論已。
以栗言議觀之。
亦有大不然者。
蓋天地旣無理氣迭化之理。
並無太極陰陽替動替靜之理。
人心獨有理氣互發之理乎。
翁於退翁理發之說。
每謂其未然
然若直從根源說。
全書太極動靜性發爲情等語。
不嫌承用矣。
性發理發
無異議
何嘗禁避此二字來。
以後羣賢尊信翁者言之。
其言亦未嘗如此
何可槩以今日學士五字了之耶。
有人擧有段落行變化成條理者。
問於翁曰。
無所主張者乎。
必將太極爲之主矣。
何等明白
而彼乃自爲答語曰。
自爾
非有使之者
是直驅率先賢之言。
使不成道理
而必欲見屈於自家
是甚講學
甚麽心腸
至於末。
無操縱之力數句。
全然無理
所謂太極元來乘氣者。
然則將有做得底氣力矣。
如是也。
所謂末流害理之氣。
何不到底操束。
而乃使之至此哉。
楚人有誇其盾之堅者曰。
物莫能陷。
又譽其矛之利曰。
無不陷。
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無以應。
今猥筆上下文之不相副
如是矣。
猥筆言。
由乘字失其本旨
駸駸致得輕氣重。
直至氣奪理位。
萬事本領
一字之失
其禍至此
謹按全書
初無理能蠢動隨寓輒乘底意脈
所謂失其本旨
指誰而言。
可異也。
今雖以不失本旨。
元來所乘者言之。
所謂道者
從來無爲底。
如何能撿攝得氣
之前
朱子已有氣強理弱。
氣麤微之論。
而曰。
譬如不肖
父也管佗不得
君所欲行。
臣下沮格
君亦不能一一督責
此爲朱子六十四歲以後語也。
今有人擧以問於奇氏曰。
以猥筆觀之。
朱子未免啓子奪父位。
臣行君權
萬世亂賊之禍矣。
此宜如何排闢
彼將如何對。
猥筆曰。
把氣與理對
喚做理氣
於何時。
此必非聖人之言。
今按孟子性命
(性也有命
命也有性
)周子之眞精。
道之性氣
(性卽氣。
氣卽性。
論性不論云云
)伊川之理象。
(至微者理。
著者象。
)朱子之心性
(性猶太極。
心猶陰陽
)皆理氣對擧者也。
而上之。
虞帝之論心而曰人道
(人是形氣
道是性命
)孔子論學而曰人道
(人是心覺
道是性理
)論易而曰道器
亦皆理氣對擧者也。
至於語類
又直太極
便與陰陽相對
又直
形而上
便對形而下
此類彼皆未之見歟。
何其言之妄也。
彼又謂今人纔見理字。
必覓氣作對
於是
之流行一大事
盡被氣字帶去作家計。
遂歎其爲雙本領履霜
今按朱子說中如言纔有天命
便有氣質
有是理。
便有是氣者。
豈非纔見理字覓氣做對之見乎。
然則本領履霜
朱子可以當之。
又推其本。
則舜,孔,孟,程皆不得免。
而至翁則可謂堅冰矣。
吾聞一邊推尊奇氏。
爲我東五百年來第一大賢
僅有李華西
與之同德相符
靜退以下先生
不足數
而其言乃與大舜孔子一切與之相貳。
抑何理也。
吾則寧被主氣之斥。
而不欲負四千年以來聖賢
假冒主理之名也。
猥筆言。
聖人的見流行發見
變化昭著
莫非道之爲。
愚謂奇氏。
眞謂此道自能流行發見
變化昭著
如論太極動靜之見耶。
朱子旣以太極爲理
動靜爲氣
則凡言天命流行
道體呈露
天理發見昭著
道理光明燦爛之類。
皆是上面是理。
下面是氣也。
此等處子咀嚼
其味無盡
未可麤淺說過便休也。
若槩以出於道理言之。
邪妄過惡
程,朱且指爲出於理。
天理流行發見云乎
雖然
聖門宗旨
以道體爲無
爲。
凡有爲者。
皆屬乎氣。
灑掃應對
程子便是形而上
朱子釋之曰。
其意蓋曰不離乎是耳。
非卽以此形而上者。
如下學人事。
豈外於理。
朱子蘇子由非學之外別有形而上者之說云。
如此則是但有事而無理
但有下學無可上達也。
若不如此綜核辨析
泛指天地造化
聖賢行能
皆謂之理。
則將使學者
錯認神通妙用
直做性體
匍匐於佛子之門者矣。
是其害理亂眞
爲何如哉。
吾黨之士。
眞欲爲主理學者
於此宜猛著精采
而審著腳跟也。
猥筆言。
今人道理冥漠
纔有發見昭著
一屬之氣。
如此者。
識理氣。
不如此者
不識理氣
雖以虛名過去說。
說道說理
其實氣奪理位。
萬事本領而已
若是則天下更無詖淫邪遁矣。
顚倒猖披
何事不有
近日諸公
多謂此指翁。
愚每隱之於心。
縱有恃才騁氣之人。
亦何乃爾
前後記箚。
不曾隨衆詆斥
近檢全書答安應休書
言理何以流行乎。
之流行。
理乘其機故也。
理本無爲
而乘氣流行。
變化萬端
流行變化
而其無爲之體。
固自若也。
吾友見此理之流變化
乃以理爲有動有爲
所以不知理氣
也。
今以猥筆準此
其所謂驅道理冥漠者。
豈或指理本無爲
無爲之體。
固自若等語耶。
其所謂纔有發見昭著
一屬之氣者。
豈或指理何以流行乘氣而流行之云耶。
其所不如此者
不識理氣
卽是指吾友不知理氣而云也。
此旣如是
詖淫邪遁
顚倒猖披
何所歸。
雖有善辨。
難爲出脫矣。
以此而謂之尊慕翁。
無如我奇,李二先生
(此兩語。
出金監役猥筆後題。
)則夫子所謂誰欺欺天乎者。
不可不惕念而亟改之也。
猥筆言。
欲以瑣力矯救。
則彼必曰前賢亦嘗云爾
童行學子
一能勝余。
愚按主之所往。
僕焉有不往。
理之所專主
氣焉有不從
理之所不肯。
何敢自行
果如奇論。
天地間誠有此理此氣。
翁亦必生於此理此氣。
何緣有此妄發。
後人亦必生於此理此氣。
何緣誤信翁。
且奇氏之言。
亦自亭亭當當
直立不倒天地之閒。
千人萬人
自不敢與之爭衡矣。
何者
翁之發之太快。
流弊後世者。
亦氣也。
後人之頭戴前賢
聲討奇氏者。
亦氣也。
如使所謂理者。
果能管攝乎氣。
所謂氣者。
不能違悖乎理。
何以有此流弊聲討之變哉。
以此究勘彼說之無理
如視諸掌
矣。
世之尊奇氏者。
置辨
公元80年
以愚觀於奇氏。
其八十年內抱耿耿者。
不過見理之誤也。
不敢發口言者
猶有畏義之象也。
其後人。
大書深刻
以㬥揚於天地閒者。
豈非近於無忌憚耶。
於是乎氣之有時違理
理之不能管攝乎氣者。
亦可驗矣。
雖然
奇氏當日銳意寫出之心。
卽今放膽印布之源也。
惜乎。
祖孫師生
生平謾說太極自有適莫
陰陽莫敢誰何
不曾自檢其心。
自制其氣。
以致上謾祖師
中誤自己
而下後進之罪矣。
嗚呼
吾儒之於心。
其可自聖
其於氣。
豈可一刻不加撿束之功乎。
其於太極性命之妙。
尤何可輕易立論
其於孝悌恭遜之道。
尤何可不盡心力以體之乎。
 愚昔親聞金監役言。
理氣之說。
未敢以爲是者。
頗有駁正矣。
穉程與人書。
謂愚捏造
此被金所欺而爾也。
申仰汝則與愚同聽。
故雖爲金左袒
然不敢諱之。
只歸之一時妄發。
今觀金猥筆跋語
已譏其尊畏先正者。
爲㬥揚其過失天下後世
此指沙,尤以下羣賢祖述翁者言也。
又曰。
知此則尊先正者。
莫如我奇,李兩先生
此指蘆沙,華西自立門戶一反翁定論者言也。
據此
知金前日之言。
非愚之捏造明矣。
知其爲平生所執。
非一時妄發更明矣。
抑余又有所感者。
往年蘆碑之出。
與同語云
勉台謾入華山同德一句
而使之並受人疑。
使金,而在者。
必厚誚勉台矣。
今見金跋。
亦自言我華西不約而相符
是其師友之閒。
必有單傳密囑者矣。
愚曾因金語。
而有新學方熾。
見疑之云。
不以自當
乃奉以納諸華西
而大張雄辯矣。
由今觀之。
豈不掩耳盜鐘之歸也耶
 余旣爲此篇。
或言子之初辨。
言略而氣平。
觀者歎其無世氣象
及此再辨。
則言之切。
論之備。
而斥之較嚴。
無乃有所激而不免末俗之習歟。
余曰。
否。
不然也。
彼之猥筆。
足以亂人知思。
故余爲之條析
而略其辭者。
蓋猶有爲之相惜者矣。
得金監役題跋
尊尙奇氏之意已甚
譏侮翁之辭更極。
其意將使後來之秀
無不篤信彼說。
全書
則欲束之高閣
不復宣露於世。
是其爲害斯文
豈止於陸,王二氏而已哉。
余故不得已而再加辨斥。
此正朱夫子所謂彼之惑愈深。
而此之辨愈力者也。
然是亦理之所當然
不敢肆其客氣
公元1904年
騁其浮辯
則又何損持心之平,裁義之中也乎。
蓋亦欲使吾黨之士。
無眩於彼。
之後人。
有悟於此而已
何容私於其閒哉。
甲辰上元
公元1911年
李氏心卽理說條辨(辛亥)
 心卽氣之說。
實出於近世儒賢
公元1918年
程子曰。
心如穀種。
生之性是仁。
邵子曰。
心者。
性之郛郭
(朱子於此二說
深取之。
)上蔡曰。
釋氏所謂性。
乃吾儒所謂心。
(朱子以此
剖析精微
)朱子曰。
釋氏磨擦得此心極精細。
便認做性。
殊不知此正聖人所謂心。
(戊午以後僴錄。
)又曰。
神是氣之至妙處。
(辛亥以後
孫錄
以後二字
包先生末年
李氏李肅明書。
卻只云辛亥
李氏集中
此等處極多。
近於舞文弄法之術。
可怪也。
)勉齋曰。
有知覺能運用
(以知覺運用
爲性爲理
異學之說。
吾儒不然也。
)孔子曰。
則存
舍則亡。
出入無時
莫知其鄕者。
惟心之謂與。
(心是氣分上物事。
故有是言也。
)朱子曰。
存者。
此心之存也。
亡者
此心之亡也。
操舍存亡之外
別有心之本體也。
(心果是理。
而理亦可以操舍存亡論乎。
)程子曰。
心要腔子裏。
(朱子論此有馳騖飛揚
徇物欲於外之語。
此果可以理看乎。
)又曰。
外面有些罅隙便走了。
(所謂理者。
如此慧黠否。
)孟子曰。
理義悅我心。
芻豢悅我口。
(口與芻豢
非一物。
心與理義
獨無辨乎。
)朱子曰。
知覺
正是氣之虛靈處。
(答林德久書。
以下中庸云觀之。
明是晩年定論也。
)靈處只是心。
不是性。
只是理。
(陳北溪庚戌,己未
聞。
李氏月川儒生書。
卻歸中年
自爲說。
則乃曰心之靈。
非性而何
可怪也。
)又曰。
其體則謂之易。
在人則心也。
言體則亦是形而下者。
(易在人則心。
李氏嘗謂易是實理
而愚別有所論。
見下。
)又曰。
只有性是一定
情與心與才。
便合著氣了。
凡聖賢之論心
如此者極多。
李氏乃謂出於近世儒賢之說。
(近世儒賢
暗指,尤以下諸賢。
)其意未可知也。
如非盡塗天下後世耳目
使之一切所見無所聞。
則其說恐難行也。
 以心爲氣
玉工之謂之石也。
使近世儒賢
氣質精神爲心。
則當曰以石爲玉也。
今指虛靈神明涵理而體道者
不可直謂之理。
何不下而屬於氣分
所謂氣者。
麤惡尨雜之物。
乃是氣之一原
與理無閒底。
然則可不精粗
而槩謂之石乎。
石一而已矣。
氣則有幾多般樣。
語類孫錄
論心神魂魄。
以爲氣。
辨別得有精有粗處可見
此又不可不知也。
 道心者。
心之從理者。
曰心之從理。
則心之非理
明矣。
理則可言從理。
且心卽是理。
道心謂之道理
心之從理。
謂之理之從理。
不詞矣。
 孔子從心所欲不踰矩
心卽理也。
(體卽道。
用卽義。
)苟其
氣也。
安能之而不踰矩乎。
心果是理也。
從心已是循理
循理而再有不踰矩
則理外復有理
頭上又有頭乎。
聖人門中
無此議論
無此法門
大抵心雖神妙活化
畢竟氣分上物事。
故雖孔子
不敢便道從心
須是操存得此心極精細。
然後方敢言從心
然又必指矩爲歸宿處。
呂氏曰。
說箇不踰矩
可知聖人心中刻刻有箇天則在。
(聖人之心。
未嘗自聖
心學家之心。
動輒自聖
)不是卽心是道。
(此四字
是佛,禪,陸,王論心語。
李氏只是此見。
)此本天本心之別也。
李氏于此界分
不甚明晰
往往心與理。
儱侗說做一物
如朱子之所譏何也。
所引體卽道。
用卽
亦謂其所存所發。
與理無閒云爾。
非謂聖人分上
更無心矩能所之分也。
 孟子七篇
許多心字
並未一言作氣
而憂氣之不能存心
患氣反動其心。
孟子仁義之心。
最是主理說者。
然指心之本於仁義者言。
非直把心爲仁義也。
(陳北溪論仁義之心云。
仁義卽性之實理
而心則包具者也。
)於此義合
無所不合矣。
不信
更以禮記程書仁義之氣證之。
是亦氣可爲理之據耶。
夜氣不能存心
血氣反動其心。
此等氣字。
與心卽氣之氣。
煞有精粗之辨。
李氏於此
不能別白之。
無乃
察歟。
 程子心性一理
心性一理
猶言君臣一體
父子一體
宜於一中
看得有二也。
大凡心性
有分說時。
也有合說時。
合說時。
非獨心性一理
道器形理。
未嘗二物也。
分說時。
心仁有穀種生性之諭。
心性有如盛水之譬。
(語類大學或問僴錄。
李氏嘗有所論。
而失其本指
有辨說別見。
)聖人釋氏
本心之別。
人心道體
有有覺無爲之辨。
是惡可偏執一說而盡廢其餘哉。
 程子心卽性也。
性卽理也。
心卽性。
言其二者之無閒也。
性卽理。
指其一物無二也。
大抵程子心卽性。
兩處
一則論心無限量而有是語云
天下無性外之物。
若云有限量。
除是性外。
物始得。
一則盡心知性
而曰知之至則心卽性。
(旣曰知之至則心卽性。
則知未至則不可曰心卽性也。
語類泳錄。
問此心不在道理上竆究。
則心自心理自理
今日明日。
積累旣多。
自然貫通
則心卽理。
理卽心。
先生曰。
如此
此當與程子參究
)是皆非將性訓心
曷可孤行此句以亂穀種生性之分。
心理一之指乎。
(程子曰。
理與心一。
而人不能會之爲一。
若性與理。
何待言與之爲一。
又何可言會之爲一乎。
)昔某子學禪
而稱以聞於伊川曰。
心卽性。
性卽天。
天卽性。
性卽心。
朱子謂此語無倫理。
此見大
七十卷末矣。
 心之盛性
此說太拘滯也。
程,邵穀種郛郭語見上。
朱子論心性之別曰。
如以椀盛水
然謂椀便是水則不可
此正爲李氏下頂門一針也。
又論明德
而曰性是理。
心是盛貯該載底。
此類極多。
豈可曰性則吾儒之性。
而心則醫家之心乎。
(語類論心性情云。
心是神明之舍。
一身主宰
此亦以舍字
故指爲醫家之心乎。)
 心爲太極
公元1914年
道爲太極
心爲太極
俱是啓蒙所載。
而何爲單拈一句
豈方論心卽理故歟。
抑以性不足太極而然歟。
(李氏嘗曰。
語類猶太極。
借諭之辭。
非的指之辭。
又曰。
不可獨當太極
此說極怪駭
朱子甲寅冬
陳器之書云
性是太極渾然之體。
丁未癸丑
張洽太極莫是性之問。
曰。
然。
仍有動中太極
靜中太極語。
辛亥以後
葉賀孫所聞曰。
太極是性。
陰陽是心。
丙辰以後
董銖所聞曰。
性是太極全體
此類何嘗是借諭而非的指乎。
李集中似此處極多。
不暇悉辨。
)夫道爲太極
直指道之當體而言。
心爲太極
並擧心之所涵而言。
未足心理的據也。
(如言形色天性
孔子太極
豈當執言迷指乎。
)又其所一動一靜未發已發之理兩句
朱子吳晦叔書。
論易有太極語。
非爲心當屬理而發。
今此云云
有若朱子以此兩句
當心太極者然。
未知李氏之心。
果是
太極而有此紛紜牽引
苟且稱貸
以爲己見眩人眼之術耶。
象山提唱先立其大。
陽明假借良知
並非孟子本指
呂晩邨譏之以指鹿爲馬
使其見李氏此說。
未知以爲如何也。
附答吳晦叔書曰。
夫易。
變易也。
一動一靜已發未發而言之也。
(按以上
言易字。
)太極者。
性情之妙也。
一動一靜未發已發之理也。
(按以上
專言太極
)故曰。
易有太極
言卽其動靜闔闢
(言易字)而皆有是理也。
(言太極
)若以易字專指已發爲言
是又以心爲已發之說也。
此固未當
程先生言之明矣。
(細讀此書。
先生之意。
以易爲心。
以太極爲性情之理。
何嘗太極爲心。
李氏之說乎。
今錄之。
使觀者。
知彼見理旣錯。
而又驅之牽合
幾於手分現化之術也。)
 心固是主宰底。
所謂主宰者。
卽此理也。
語類孫錄也。
原文
底下有意字。
意下有然字。
此字作是字。
而今竄易
使本指變幻讀者眩瞀
何也。
非惟驅率前言
以從己意。
又是傷其形體不恤者也。
愚嘗有讀夔孫錄一篇
附見於此
請看者有所訂正焉。
問天地之心。
(專言心則以元亨利貞言。
亦無不可
今與理字對說。
不可復謂之理。
先生所謂天地之心。
可道不靈
所謂其體則謂之易。
天地之心者是也
)天地之理。
(統而言之。
太極是也
分而言之。
元亨利貞是也
)理是道理
心是主宰底意否。
(如此看得理字。
主宰底。
卻將主宰
專歸之心。
成語疵。
)曰。
心固是主
宰底意。
(此微許之辭也。
如心理家之見。
以爲卽是主宰之理。
如此多少簡徑
而乃曰固是。
又曰底意。
何也。
是宜洗心思之。
)然所謂主宰者。
卽是理也。
(言若論極本之主宰
所謂理者。
乃可以當之。
蓋天地之心。
下文所謂似帝字者。
這箇心以二五之氣。
化生人物
固是主宰底意。
然此心之所以爲主宰者。
以其本於太極之理。
而爲之用。
故必著然字。
以轉卻上句語脈
乃以主宰卽是理者。
斷之也。
卽是理理字。
是問者對心之理。
後儒和心之理。
宜精以察之。
)不是心外別有箇理。
理外別有箇心。
(上文旣以心與理分言。
而又恐問者太析開看。
故復以此告之。
○嘗見世儒誤讀此語。
直將心理兩字
糊塗
合作一物看。
以爲乖卻本指也。
論語集註言。
道外無身
身外無道
大全呂子約書言。
身外別有一物
而謂之理。
雜學辨言
道外無物
物外無道
語類孫錄云。
不是形器之外
別有所謂理者。
豈皆道形無辨之謂乎。
特言其不離耳。
聖賢之言活。
讀者要得活法
)問此心字。
與帝字相似否。
(何不問此心字直是太極否。
亦宜愼思之。
)曰。
人字似天字
心字似帝字。
(天帝與人心相似。
人心有覺。
道體無爲
則天有知
太極無爲也。
或疑朱子謂帝是理爲主
則帝非理歟。
曰。
爲主三字
便有斟酌
若是性與太極
何待言理爲主乎。
○竊謂似此分解
庶幾先生本指
前此諸家
往往硬將此
從自意見上去
有如先生所譏販私鹽擔私貨者。
得官一封書
方敢過場務。
偸免稅錢者矣。)
 養心云云
朱子大語類
無所謂養心說。
而今云云
可異也。
孟子山章小註
朱子說云。
其存其亡。
皆以心言之。
說者謂氣有存亡而欲致養於氣。
誤矣。
李說似出於此
變作養心
傳寫有誤歟。
據此以爲心卽理三字千聖相傳之的訣。
則恐未然也。
孟子
註云。
良心仁義之心。
大全蘇晉書。
正論此句云。
心之仁義是性。
可見仁義之心非性。
而心之仁義乃是性也。
(朱子成仁云。
以遂其良心之所安。
良心非理
而所安乃理也。
如直把良心爲理
決與朱子異矣。
)當時者。
因心無分而誤。
今日李氏
因心無分而誤。
蓋胥失之矣。
大抵心字
但可謂之與理無閒。
不可直擡起作道體
(觀集註此心常存
無適而非仁義兩句
心與仁義到底是有辨。
先儒縱有理言良心處。
此則當離合看。
)但可謂之比性較粗。
不可下來夜氣
(心是操則存
舍則亡。
有得失者也。
氣乃攪便濁。
靜便淸。
無功夫者也。
)二者。
不容無辨
 退陶先生論心
性情
合理兩句
宜子理會
竊詳退翁立文之意。
似是統合之義。
恐非上統下尊統卑。
近儒之見也。
今以聖賢言行考之。
曰以禮制心。
曰心不踰矩
曰得善服膺
曰尊德性
聖人本天。
欽承仁義
曰心原性命之類。
無非爲心主,心承性體之意也。
單據統百萬軍之諭。
以爲心上下之斷案
語類大雅錄。
歷言天命性情
而曰心統前後爲言
將爲人心壓制天命
頫視帝則
(尊德性銘曰。
惟義與仁。
惟帝之則。
)豈非悖慢之甚乎。
故卓錄以統爲兼也。
如必以心統性情
心上性情
則亦將據人管天地
(詳見人能弘道章
類植錄。
)以爲人尊於天地乎。
一字不明
其害至此
可不愼諸。
合理氣氣字。
恐是指虛靈精英者言。
未可直以麤濁渣滓當之。
此以合性與知有心之名。
推之可見
如曰退翁畔棄張子。
自立宗旨
不信也。
下文心之未發。
氣不用事
此氣字始以氣質言。
至於惟理而已
安得有惡之云。
只是性善之理而已
曷嘗有心卽理之意來。
李氏以爲說之的證。
不知世之儒者
果皆有聽受無疑難否也。
 象山
朱子答陸氏書。
譏其認得昭昭靈能作用底。
便謂太極
此是佗認心爲理之一大公案也。
陸氏又嘗見詹某下樓澄瑩
曰此理已顯。
是又其眞相不能掩處。
蓋旣指靈昭澄瑩以爲理。
不察氣稟之偏。
不究性命之理。
故卒至於率意妄行
而便謂至理矣。
李氏謂彼所謂心者氣。
所謂理者非眞理
正刺著佗痛處
自家亦常指靈覺神識以爲理。
不肯認此性爲太極而尊之。
其所見。
果與陸氏判然不同否。
請世之君子一轉語看。
 陽明
傳習錄曰。
心之本體
天理也。
(此句。
以性當之是矣。
但恐王氏不如此道
非獨王氏爲然
李氏不肯點頭也。
)天理昭明靈覺
所謂良知也。
此是王氏錯見之源也。
吾見李集諸說。
與此不同幾希
而今於王氏。
據其近上一等說話
(卽上所擧一段
是也
)乃執其陰陽凝聚
而斥爲猥雜
使王氏復起
必笑之曰。
何爲用吾之精而攻吾之粗也。
○愚有一說云。
使陸,王以氣之虛靈知覺爲心。
而能時時刻刻上面性字。
本源
不敢不奉而守之。
理學單傳
不過如此
朱,李二先生
何苦之如彼之嚴。
只爲其心自認爲理
不復以性爲歸宿
所以流於口談心理身陷氣學也。
(朱子公心歸宿
語類中庸九章大雅錄。
楊慈湖論心是聖。
不必更求歸宿
宋元學案。)
 李先生辨之云云
退溪先生所謂民彝物則眞至之理。
卽吾心本具之理。
此理字。
非指性體言。
而另將心字爲理
近世心理家之見乎。
只此一處
無異論。
佗餘皆將釋冰矣。
 眞能仁義智云
仁義禮智忠敬孝慈之實。
是性之實理
而爲心之所本。
卽是心也。
今若糊塗說。
謂之心。
謂之理。
則是心性無分也。
退翁於此
有辨析之敎。
不應首肯之矣。
 
傳習錄云云
王氏認心爲理
故嘗言仁人心也。
心體弘毅
不弘不毅者。
私欲蔽之耳。
(陸三漁曰。
仁是理。
弘毅所以體此理。
豈全無別。
)又言心無私欲。
卽是天理
此是佗錯見眞贓處。
李氏特把無欲是理之云。
以爲心卽理三字不可判舍之證。
此是二家合掌之一大公案也。
若乃吾儒議論
則不但曰勝私欲。
而必著復於禮。
然後乃曰事皆天理
不但曰心無私
而又必曰有其德。
不但曰心無私
而又必曰事當理
此乃爲本天之學。
與彼之做無本菩薩者。
判然別矣。
(朱子曰。
佛,老不可謂之有私欲。
只是佗元無這禮。
空蕩蕩地。
見得這理。
不是當。
克己了。
無歸著處
今王,李認無私爲理
安有歸著處。
)此是心性源頭學問主腦
而有此乖舛
自餘儱侗合說牽引著處雖多。
只緣本領不是
一齊潰裂也○徐孟寶以至公之心爲大本
此與王,李之見正相符
(天理外。
大本
大本外。
無天理。
)而朱子不許曰。
這箇如何當得大本
(見語類中庸九章大雅錄。
)今試問
李氏這箇
如何當不得大本
幸而應之。
曰。
當不得
卽須自疑舊見。
而改讀大全語類
如晦翁之序中和舊說可矣。
如曰心之無私。
如何不是天理
如何不是大本
自認朱子異。
如王氏之告羅整庵
亦可矣。
 心爲一身主宰
心爲一身主宰
須要細勘。
使所謂心者。
一霎時叛性而自用
四肢百體
羣起爭雄矣。
如何做得主。
必也用敬尊性。
乃可管攝一身矣。
(雖後聖復起
賜印可矣。
)如以主宰之名。
卽指心爲理
鬼神浩氣
朱子嘗以主宰言。
(見語類鬼神門揚錄。
孟子門夔孫錄
)是亦一切喚做理歟。
心與鬼神浩氣爲主宰。
或以欽承仁義
或以靠著實理。
或以配義與道。
而爲之用爾。
何敢天理而使之聽命於己耶。
主宰之屬氣。
何嘗形氣當之。
李氏乃曰天理聽命形氣
豈非大家麤率乎。
蓋旣誤認氣之靈覺爲理
纔見人說氣字。
便指爲麤跡
此正與朱子所譏老,佛卻不說著氣。
(此見吾儒不諱氣字。
)以爲外此然後道者
同一證候也。
 心無體
以性爲體。
李氏知心之無體。
以性爲體。
而謂心是氣。
則有認性爲氣之嫌而已
不知器亦無體。
以道爲體。
陰陽亦無體。
以太極爲體。
形色亦無體。
而以天性爲體矣。
今使李氏論此。
則將避太極性道爲氣之嫌。
而把陰陽形氣之屬。
一切謂之理歟。
 心是性情之統名。
心者性情之統名。
蔡西山語。
朱子無所可否
氏卻謂先生首肯之。
(見與人書。
)吾懼夫流俗儒者亦有矯詔之習也。
其下云云
亦近杞人之憂
朱子深取穀種郛郭之說。
又自有椀水之諭。
火之說。
又以其體則謂之易爲心。
而目之爲形而下者。
是皆以心爲氣之論也。
未聞大本達道亦皆歸於氣而淪於空寂也。
李氏謂以心爲氣則理爲死物。
此亦誤矣。
上蔡雜佛而以仁爲活物
朱子不取
而曰說得有病痛。
其答陸氏書。
亦以認得靈昭作用底爲太極者。
歸之禪學
李氏之見。
與謝陸無別
難以自附於朱門矣。
(夜氣章。
語類云。
不是死物。
把做活物看。
不爾則是釋氏坐禪
又曰。
心是箇走作底物
今若以理爲走作活物
則其謗理亦已甚矣。)
 從古聖賢
莫不主義理以言心
只此便見此心非直是理也。
如道也太極也性也三者。
直是理。
何待主理而言乎。
李氏幾於握燈索照矣。
 以心爲氣之說。
以心屬氣。
而心不敢自用
必以性理爲頭腦。
則不此外又有聖賢心法乎。
必也爲心者。
自認至尊之理。
不復歸宿性天
然後聖賢心法
一一成實
世道日升於明且治歟。
 近世以十六言傳心。
梅賾僞撰者。
此其兆也。
廷授受。
所重在中
不重心字
夫心而非道
靈覺而已
聖人何嘗以是爲道而傳之哉。
此當曰傳道
不必傳心
傳心固有前言可據
若論其極。
則當以道字爲準的也。
(王氏學佛
嘗告宋帝曰。
堯舜禹湯文武之道
相傳若合符節
傳聖人之道。
傳其心也。
傳聖人之心。
傳己之心也。
己之心無異聖人之心。
萬善皆備。
故欲傳堯舜以來之道。
擴充心焉耳。
)呂氏聖人之學。
性天之學也。
自古無學心之說。
言心學
皆爲邪說惑亂
不踰矩
矩者何也。
也天也至善也。
心於天合一。
方爲至善
方是聖學
可知心上面更有在。
(此一句
近世心學家所大諱也。
)故謂聖學在心用工夫則可。
聖學心學則不可。
(如李說則謂聖學心學
有何不可
)吾謂呂氏晩出
而其於吾儒本性異學本心之辨。
往往透髓
不可忽也。
 眞心之純乎天理者。
只此一語
便見心卽理之錯矣。
蓋心原非天理
故云純乎天理爾。
若性與太極
只可曰純是天理
不可曰純乎天理
下文聖人之心渾然天理
可以三隅反矣。
 心卽理三字
未可遽言之。
李氏集中
論心卽理者。
無慮累數千言
豈皆指聖人之心耶。
然則衆人之心。
卻是氣耶。
吾意心果是理也。
衆人亦是此心。
聖人亦是此心。
安有兩樣心。
可以
言,未可以遽言之分乎。
若乃性卽理。
未嘗有到聖人,未到聖人之異。
未嘗有可遽言,未可遽言之分也。
只此足以見心卽理三字
未得爲後不易之論也。
 論心善於心卽理。
而亦莫難明於心卽理。
愚則曰論心莫危於心卽理。
(聞者。
易以自恣
)而治心莫難於心卽理。
(聖者
不踰矩
)危難兩字
皆從戒愼來。
此者無所畏憚矣。
公元1904年
蘆華異同辨(甲辰)
蘆沙言。
德道心。
皆此心上說話。
今曰明德理也。
道心亦理也。
心直謂之理。
恐未安。
此見答奇景道書
語意明確
無可非議處。
曾見華西師生議論
皆以明德道心。
直謂之理。
而其意見可謂壁立萬仞矣。
今蘆沙之言如此
而華門人卻援之。
以爲同德相符
夫明德道心。
是吾儒議論緊要
不可不同處
彼此所見
一南一北乃如彼。
不敢知也。
理是主宰
兩家之所同。
一則以心爲理
一則不以爲理
卻不同也。
然而兩家有礙。
何以言之。
一則指明德道心之有知有情意者以爲理。
而曰理是主宰
分明是理有爲之見也。
一則不肯指明德道
爲理
而乃認有操縱適莫以爲理。
而亦曰理是主宰
分明是理有爲之見也。
是則中有異。
異中卻復有同
此一義講理家之所宜明核
不可草草放過也。
鄙見須是言理是無爲爲主者。
纔是十分亭當之論也。
蘆寒異同
 蘆沙曰。
動者靜者
氣也。
動之之者
理也。
又曰。
學者誤謂太極不待氣機自動自靜。
(猥筆。
)又曰。
德道心。
皆是心上說話
若直以爲理。
則恐未安。
(奇景道書。)
 
寒洲曰。
發者。
理也。
發之。
氣也。
(張新齋郭鳴遠諸書
)又曰。
今以動之靜之爲太極
發之爲理
大本不端矣。
(崔海菴書。
)又曰。
云發者氣。
之者理。
則氣大本云云
(郭鳴遠書
)又曰。
理不自動
何從生。
理不自靜。
陰何從生
(李器汝書。
)又曰。
明德
大本道之總名
所謂理之體用也。
(族叔書。
)又曰。
古今論心
善於心卽理。
莫不善於心卽氣。
(心卽理說。)
蘆,寒二家
本源之論不同
正如朔南之判。
而鄭氏以心是理之說。
和同於寒。
而寒又極口贊之曰。
理到之言。
忽聞於氣學擾攘之世。
斯文之幸也。
冷眼傍觀
不覺一笑
寒答鄭書
又云。
蘆門旨訣。
深契鄙懷
不知太極自動靜不自動靜。
德道心屬理屬氣之外
別有兩家旨訣之深相契者耶。
蘆以精爽皮殼說話
此與寒之謂精爽是指理之詞者。
直冰之與炭。
而寒答鄭書
贊蘆語金秤上稱出來
豈亦有感於鄭之附己。
而用此偏伯之術邪。
公元1908年
儒者無策辨(戊申)
 鄭斗鉉寄書言。
儒者平日高譚義理
動輒驚人
及乎大廈傾頹
狂瀾洶湧
茫無一策
蠢蠢庸陋野夫
貽笑於人。
姑舍。
求於心。
能無愧乎。
不知爲何議論
無乃漸染新聞輩之邪說
不自知其矮識陋言歟。
不得不辨。
辨曰。
虞舜伊尹
儒者乎。
時無堯湯。
終身茹草矣。
伊亦有莘野老已矣
如必以出而用世
傾否亨屯之功而後
始得爲儒也。
未遇
皆將貽笑懷慙矣。
墨胎氏二子
亦將見擯於儒林之列矣。
非惟是已。
周末以後
更無可以儒者見稱者矣。
夫此天地開闢以來
儒者出策以扶天下之傾者。
只有湯,武數人而已
二儒者。
當桀,㬥亂之世。
天地翻覆
綱常頹敗
生民之困極矣。
儒術整頓世界
可謂大功
業矣。
然是亦有靶柄在手者。
如使竆處蓬蓽。
又惡能免於庸陋之譏乎。
又有最可笑者。
微子微仲比干箕子膠鬲君子者。
豈不可謂之儒者乎。
而殷室之亡。
但自憂歎而已
而無一人出奇策以救之。
何也。
孔氏祖孫師生
豈非儒者
豈無高譚
王家之微。
公室之削。
環立視之
茫乎一籌振興之。
鄒輿氏遇事齊事楚之問。
曰。
是謀非吾所及
嗟乎
茫乎一策者。
平日天下運掌高譚
直與洙泗羣儒問爲邦論治平之虛套
同歸貽笑懷慙者矣。
禹,稷,顔回道之論。
欲以之自掩其無用之跡歟。
下此宋之羣儒。
三代以後最號醇正
不能救安石方傾之天下
不能徽欽北狩之大辱。
臣虜高宗
莫能箝制
賣國秦檜
莫能誅戮
而奉三百年社稷
一朝付與單于之手。
可謂無能之甚矣。
太公武侯輩人。
不遇文王昭烈
直一蠢蠢之庸品矣。
龐德公杜工部
許其有濟時之策。
(杜詩豈無濟時策。
終竟畏罹罟。
)陶元亮勝文原。
與其臥龍之流
(滕詩。
晉代未有玄德人
誰識潯陽臥龍
石洲詩。
當日若承三顧惠。
晉家天祿未宜終。
)是皆無稽無識之論歟。
噫。
季世人君
不自修德
故不樂用賢。
於是乎儒者道否。
俗輩不見功業之盛。
德化之大。
遂謂其無用而爭詆訕焉。
雖號
爲書生者。
識不及此
亦自認爲三日新婦
推尊公孫衍張儀
大丈夫
旣如景春矣。
楊龜山
亦謂子路施爲不及管仲
其失大矣
余於金仁山孟子攷證之辨。
深有取焉。
雖然
新聞之謂胷無一策固守東岡
鄭君之謂茫無一策貽笑於人。
則正指余而言。
則誠有如言者
後人並與今古儒者而槩視之
則害道大而自外儒術者衆。
故揚筆而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