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x 页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墓志铭
墓志铭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07H 页
过斋金先生墓志铭(并序)
过斋金先生易箦八十有馀年。墓尚无志。曾孙进士君来。属秉璿曰。子于吾先祖。实有秋阳江汉之思。盍为文而贲之。秉璿谢非其人。卒不得辞。则遂略叙其道德事行。用备陵谷之变焉。先生讳正默。字而运。初讳斗默。光山人。胄于新罗王子兴光。连八代平章事。自是簪组蝉联。名硕相望。至沙溪先生文元公。为东方大贤。从祀文庙。忠正公讳益兼。以节义显。文忠公讳万基。以勋德著。文忠生景献公讳镇龟。景献生忠贞公讳云泽。卫率讳延泽。卫率公出为季父讳镇符后。生讳骥材。早世。是先生所后考也。妣晋州柳氏。典籍尚徽女。所生考讳伟材。号迷庵。克承家学。而痛其考忠贞公被辛壬祸。屏处海曲。除职不就。娶坡平尹氏。参奉休耕女。以 英宗己未五月十六日。生先生。时有虎鸣龙腾之异。自幼沉默凝重。大异凡儿。与同队。游浦内小阜。值潮忽至。解腰带相结曰。死生已矣。何以哭为。及救归。迷庵公问其故。对曰。虑将分散也。八岁出后。柳氏性严。教以义方。先生亦承顺无咈。侍
过斋金先生易箦八十有馀年。墓尚无志。曾孙进士君来。属秉璿曰。子于吾先祖。实有秋阳江汉之思。盍为文而贲之。秉璿谢非其人。卒不得辞。则遂略叙其道德事行。用备陵谷之变焉。先生讳正默。字而运。初讳斗默。光山人。胄于新罗王子兴光。连八代平章事。自是簪组蝉联。名硕相望。至沙溪先生文元公。为东方大贤。从祀文庙。忠正公讳益兼。以节义显。文忠公讳万基。以勋德著。文忠生景献公讳镇龟。景献生忠贞公讳云泽。卫率讳延泽。卫率公出为季父讳镇符后。生讳骥材。早世。是先生所后考也。妣晋州柳氏。典籍尚徽女。所生考讳伟材。号迷庵。克承家学。而痛其考忠贞公被辛壬祸。屏处海曲。除职不就。娶坡平尹氏。参奉休耕女。以 英宗己未五月十六日。生先生。时有虎鸣龙腾之异。自幼沉默凝重。大异凡儿。与同队。游浦内小阜。值潮忽至。解腰带相结曰。死生已矣。何以哭为。及救归。迷庵公问其故。对曰。虑将分散也。八岁出后。柳氏性严。教以义方。先生亦承顺无咈。侍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07L 页
直宋公正相。尝来语卫率公。有妇女遭盗劫辱自裁。将蒙旌褒。称其烈甚盛。先生侍傍曰。露宿后厅。已失守身。况又墙缺乎。其死固善。而不合请褒。宋公耸然曰。孺子识见。胜于吾辈。他日成就。何可量。先生受读曾史。至范增好奇计。问何事为奇计。长者不能答。后谓同学曰。其所以说项梁者乃奇计。而怀王不过为奇计中一物。则郴江事已肇于说梁之日。盖幼时之见。超诣如此。尝遘疠。不接外人。取三国志。潜心看过数周。文理遂大通。记性亦益明。过眼不忘。常曰。人之聪明。固有天禀。而养之则亦进。吾读书。每患难诵。煞用工夫而得力。偶过一墓下。阅碑文。归而试思。无所遗。辛未壬申。荐遭承重内外丧。竭情尽礼。无异成人。时骚屑大起。人心危惧。先生慨然忧叹。招老校解事者。使之募兵曰。吾是世禄之家。宜与国家同休戚。骚止乃已。此在先生十四岁事。其器量义勇。可以想见。辛壬祸后。迷庵公自靖。先生亦不应举。栎泉宋文元公。将赴召。历访先生。而问 经筵所白。先生曰。辛壬诸贼之严讨与改虏史以卞 圣诬。削伪科以定国是。当今义理。无过于此。丁亥。遭内艰。丙申。又遭迷庵公丧。前后居忧。毁瘠为病。方在强壮而气血已衰。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08H 页
正宗庚子。道臣荐以经明行洁。除敦宁府参奉。不就。旋以大臣荐。复除是职。甲辰。因庙选。拜司宪府持平。兼 经筵书筵官。下别谕宣召。夏材逆变。适在此时。先生上疏辞。引义乞免。 批曰。世道沦溺。天理斁塞。不意文元之后。生出亘万古所未闻之剧逆。此时明天理正人心之道。尤有望于尔也。乙巳。领相徐命善。以先生为夏材至亲。请削逸。台谏又连启。俱不允。是岁遭长子丧。自以过房服期。或疑其失礼。先生历举宋子大全以答之。丙午。郑相存谦。启申前请。蒙 允。后筵臣奏先正臣文元公。有庶弟。罪应坐而特免。今某削官。恐系法外。 上然之。先生自是杜门楸下。远近请业者皆谢遣。知旧言处义太过。且异于朱子伪学之诬。答曰。朱子。乃朱子也。攻朱子者。乃韩侂胄辈。而我乃我。今罪我者。非侂胄也。古人云。处虚名而受实祸。以是忧惧。先生夙患风湿之疾。积瘁成痼。长在枕席。而内省外检。未尝少懈。静摄中。取南塘集。有违于栗,尤之旨者。逐条论辨为八篇。以示门人曰。此老若或不解先贤旨意。又不为后生所尊信。则吾不必为是也。时洋学大炽。先生忧虑不置。朝廷诛魁惩讨。特除性潭宋文敬公。为珍山郡守。固辞。有问其出处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08L 页
之义。先生曰。今西学。一国风靡。一郡守。其于一国何。然人皆可以讨之。且吾儒命脉。独不在潭翁乎。宋先生后尝簉朝。先生语人曰。 先王之诬。可辨于虏庭。许积之复官。赵德邻之荡涤。与夫丧礼补编长子服制条。以嫡嫡相承然后斩衰悬注。此皆可言。而未知此翁语默竟当如何。尤翁于礼讼。笃守其正。九死靡悔。世降俗贸。鲜有知者。补编出而尤翁之道扫地。今之尊尤翁者。虚名而已。后日祸必不少。尤翁文集。吾欲如朱书之有劄疑。而朝暮将死。恐未能遂意。又曰。退溪倡明理学。而惟四七说。为正见之累。故栗谷为之辨释。朱子晚年用功于礼书。至托勉斋以成。而犹未备。故沙溪特致力焉。丙丁以后。冠屦倒置。将不免夷狄禽兽之归。故尤翁阐明春秋大义。向使诸先生。苟非不获已。则不必架叠。以求多于前人。今之学者。所可为者。惟在辨白辛壬义理而已。未伸之前。为 先王臣子者。不可以出脚。出脚者。以此义理自任。则不为无据。而谁有如许力量哉。遂涕泪被面。先是。有河西,重峰,慎斋请配文庑之论。或问三贤先后之宜。先生曰。只以圃,静,退,栗,沙,尤升庑。则重,慎虽未跻配。固无憾。而今既不然。何以慰多士之抑郁也。戊午冬。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09H 页
宿疾添剧。以翌年正月七日。考终。享年六十一。初葬于公州房洞。移窆于九则面义山负午原。越三年 纯祖辛酉。大司谏俞岳柱。疏请复逸。宋文简公稚圭。亦以师门坐累。引义辞职。 上询于大臣及诸宰。特命复官。呜呼。此先生始终屈伸之大略也。先生资禀刚毅。器局疏通。挺生诗礼之家。专意性理之学。见识之明。操执之坚。自在幼少。有人不可及者。尝曰。读书而穷理。将以反躬而实践。苟不然。安用读书为。其求道也。经传之外。先用力于圣学辑要及心近等书。沈潜反覆。昼夜钻研。又以小学为准则。每诵栗谷幸生朱子后。学问庶几不差之语。立志以濂溪之果确。律己以伊川之整肃。诚敬无间斯须。思辨必穷到底。自一心一身。至万事万物。该贯融彻。极其归趣。如兵农医药星舆卜筮之类。亦皆旁通。知之既真。行之益力。养深而积厚。年高而德邵。至矜持者纯熟。严厉者和平。望之俨然。即之温如。其事亲也务在养志。迷庵公病中。闻人善行。进饭辄喜加匙。先生与伯氏。预讲善行之可言者。日必以待。在柳夫人侧。作婴儿戏。求悦其意。仲氏卒后。奉嫂于家。抚养子女如己出。尤谨于追远。粢盛尽其蠲洁。敦宗睦族。情意周洽。若有丧故。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09L 页
前期隐忧曰。吾心已动。劝奖后进。谆谆警饬。陪侍左右者。不待讲学。而气像言动之间。自多观感。充然有得。鄙吝自消。疏粝不继。而必严辞受之节。衰病难强。而弥笃进修之勇。其出处也。一以辛壬义理伸屈为大防。于 英庙国恤。哭尽哀。泪雨下曰。君臣大伦。不以疏远有间。时政得失。言不槩及。而惟斯文是非。学术邪正。明辨痛析。无所回互。每言儒者。外若矜饬而内无实德。随时俯仰者。其为心甚于乡愿。又缠缚于俗而不能摆脱。则虽曰身无择行。口无择言。只是狐媚取天下底样子也。凡经礼心性之论。一从程,朱及栗,沙,尤诸先生之说。而百年门墙。异论肆起。先生为之辨破。明白洞豁。此劄辨之所以作也。窃闻先生尝梦侍文元先生。亲授礼书一册。又拜文正先生。教曰。万虽万。终归一。戒之以慎勿忘。觉而不知其何所指。偶阅宋书首尾吟。有此句语。此其羹墙之诚。感通于幽明。而可验梦寐之卜。夫不二统。不二本。千古圣贤相传之旨诀也。文元,文正之苦口发明。亦此个义理。而梦告于先生者。虽谓之单传密付可也。有文集几卷。藏于家。前夫人昌原黄氏。通德郎楙女。仁惠淑哲。配德无违。举一男一女。男在孝。早没。取从弟判官在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0H 页
达次子锡玄。为嗣。都正。女适宋容圭。有继子钦直。女婿金在丰。后夫人咸平李氏。学生铉女。慈详勤俭。治家不失夫子遗规。举一男在忠。亦无子。子三从弟在凤子銶玄。曾玄以下不录。而进士君名永国。呜呼。先生以豪杰之资。有体用之学。造诣精深。践履纯笃。出以得位。则可以黼黻王猷。笙镛至治。而命为时窘。俾其充实富有之盛。卷怀而逝。与大化随藏。是固大有关于气数。若夫痛国诬之未雪。惧经训之不明。守之确而处之审。择之精而说之详。蔚然为斯文世道之标准。孰谓空言其无施哉。传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殆先生庶几焉。铭曰。
文元故家。哲人继起。资刚气清。养正趾美。学穷天人。广大高明。宪章栗尤。祖述朱程。躬行心得。既安且成。措之则是。曷不虞唐。麟见而踣。身屈道长。距诐讨乱。范我驰驱。以大过象。独立不惧。自靖献圣。斯文在此。高山景行。悠久仰止。请铭幽堂。用警千祀。
草堂高公(驲镇)墓志铭(并序)
高氏。在湖南为大族。其源盖出耽罗。上世有乙那。与良夫二姓。鼎峙为国主。后通新罗。受籍于长兴。暨丽季。尚书讳臣傅。罔仆我 朝。累传至讳云。己卯祸。以
文元故家。哲人继起。资刚气清。养正趾美。学穷天人。广大高明。宪章栗尤。祖述朱程。躬行心得。既安且成。措之则是。曷不虞唐。麟见而踣。身屈道长。距诐讨乱。范我驰驱。以大过象。独立不惧。自靖献圣。斯文在此。高山景行。悠久仰止。请铭幽堂。用警千祀。
草堂高公(驲镇)墓志铭(并序)
高氏。在湖南为大族。其源盖出耽罗。上世有乙那。与良夫二姓。鼎峙为国主。后通新罗。受籍于长兴。暨丽季。尚书讳臣傅。罔仆我 朝。累传至讳云。己卯祸。以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0L 页
佐郎罢归。 赠参判。其孙讳敬命。号霁峰。工曹参议。壬辰倭变殉节。 赠左赞成。谥忠烈。是生讳因厚。学谕。从忠烈公立慬。 赠领议政。谥毅烈。于公。为九世八世也。曾祖讳万重。祖讳鸣谦。考讳时会。妣东莱郑氏。某女。无嗣。取再从兄时天子为后。即公。讳驲镇。字置命。清州韩氏。罗州吴氏。灵光丁氏。是本生妣。而公吴氏出也。生而颖悟。五岁入学。尝读大学曰。明德者。天之所赋。明之者。学力所能。学不厌则德日新。闻者叹赏。年十六。抠衣于金三山斋履安之门。亟称以席珍。诱掖谆谆曰。严肃温和。君子之道也。公遂专意问学。不骛高远。周旋函丈。笃信服勤。名理渊薮。沈潜玩绎。而亦不敢信己也。及丧师门。服期年。归筑小斋。扁以草堂。谢世静处。用经史自娱。进修弥笃。为士友所推重也。自在冲藐。克供子职。奉养祖母及偏母。竭力殚诚。甘旨必具。不以贫窭为念。年踰五十。患痘證危。公昼宵洞属。衣不解带。沐浴祷天。愿以身代。竟底收效。邻里咸称孝感攸致。与昆季同居。寝同衾。食联床。殆三十载。而庭无间言。轻财好义。不受妇家托孤之庄。岁值大饥。坚拒邸吏啖利之窠。平日所行。盖类此者多也。 宪庙丙申八月二十七日。告终。距其生戊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1H 页
子四月十日。为六十九岁。葬于扶安知止浦向戌原。公性度峻严。持身廉谨。御家不以恩掩义。处事不为物役志。孝友之行。笃于内。敬恕之道。敦于外。为一方模楷者。原于学问。而经礼之疑义。人多来质。金相公履素。叹公才学。终老嵁岩。是无公议于斯世也。配丰山洪氏。乐绥女。壸范静淑。克配君子。生先公四年。殁后公二年。举四男。济濂,济洛,济泳,济渊。长房生二男三女。曰益相,元相,李在会,安常洙,崔鹤奎妻也。仲房生三男一女。曰鼎相,厚相出后。崙相,郑世元妻也。三房生四男一女。曰凤相,命相,锡相,焕相,朴源夏妻也。季房生五男。曰彦相,辕相,宇相,裕相,辅相。内外曾玄。殆近五六十人。而曾孙光斗抱状。而请余志其隧。余以公家弥甥。不可以耄荒辞。谨撮梗槩而为之铭。铭曰。
三节古家。笃生我公。孝友为政。清慎饬躬。尊信师训。践履惟实。守分塞兑。滋垢不获。勖哉髦士。靡公畴式。
凤西金公(养淳)墓志铭(并序)
金氏望安东者。为东方大族。积德累仁。至仙源文忠公,清阴文正公两先生。益大以昌。世谓其苗裔。不须谱也。文忠公季子讳光炫。吏曹参判。以忠直显。曾孙
三节古家。笃生我公。孝友为政。清慎饬躬。尊信师训。践履惟实。守分塞兑。滋垢不获。勖哉髦士。靡公畴式。
凤西金公(养淳)墓志铭(并序)
金氏望安东者。为东方大族。积德累仁。至仙源文忠公,清阴文正公两先生。益大以昌。世谓其苗裔。不须谱也。文忠公季子讳光炫。吏曹参判。以忠直显。曾孙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1L 页
讳盛遇。进士。 赠吏曹参判。以孝闻。寔公高祖也。曾祖讳时杰。观察使。祖讳令行。郡守 赠吏曹参判。考讳履健。同中枢 赠吏曹参判。妣杨州赵氏。都正泰果女也。公讳养淳。字浩元。自号凤西。生禀绝异。气度庄重。循蹈绳墨。内行笃厚。文艺夙就。尝于场屋。见士习不正。深叹科举之累。遂谢公车。请业于贞庵闵文元公遇洙。经传疑义。理气论辨。多蒙印可。居家躬行。一以忠信笃敬为务。持心处事。少无假借。衣冠整坐。惰慢之色。不设于容。日夕侍亲侧。左右就养。居忧尽礼。三年不见妇人面。哀慕靡逮。老而不衰。与仲季二公。比屋团圞。有春津之乐。孝友之行。人无间焉。公雅意林泉。不屑荣利。除监役副率。不就。从族祖文简公亮行。卜筑于骊江。源源讲磨。每以俗儒徇名为人为戒。壬寅。前正言李有白。疏论 宫禁。辞连公被逮。公颜色不变。 庭对明白。 上烛其无罪。特以忠臣遗裔。原之。公感泣不已。丁未。归洪州楸下。以为终老计。再除参奉。不赴。 特命升六。寻加通政。拜五卫将。实异数也。力疾入谢。乙卯。进阶嘉善。授同中枢。以 慈宫回甲推 恩也。戊午十二月一日。告终。距其生壬寅三月三日。为七十七岁。翌年二月。葬于洪之朝辉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2H 页
谷先兆坐卯原。夫人德水李氏。县监 赠判书嵩镇女。全州崔氏。致星女。并祔。男晦根。有文行早卒。复根。佥正。出后奉文忠公祀。女适郡守宋益鼎。进士李克渊。监役赵学闵。元配出。为南益来妻者。继配出。长房男曰炳鼎。婿曰李祺渊。进士李儒宽。过房男曰炳文。庶尹。炳哲,炳吉,炳先郡守。婿曰申锡辅判官。曰郡守一衡,权中业妻。宋婿出。曰县监宋一德妻。李婿出也。曰基甲,基丰,基益,李源祥,尹心永妻。赵婿出也。曰骏命,骏容,尹友善,县令李龙沼妻。南婿出也。内外曾玄多不尽录。而来谒余文者。五代孙福汉。呜呼。公天资近道。沈重简默。持身也凝然而端严。接人也蔼然而乐易。未尝有疾言遽色。早自问学。及从事师门。不安小成。故其为学。以存养践履为本。尝曰。谈性说理。天花乱坠。而至于践履没可观。则奚以谓之学。是诚切己体验而发者也。公生长忠孝之家。笃于人伦。既孝于亲。友于兄弟。以及宗族。而训导子孙。以身设教。少时门户隆赫。而未有侈靡之习。暮年生涯寥落。而亦无营求之事。其于势利。一切泊如。恒诵司马公平生事无不可对人言者而悦服焉。至若诗文。典雅明畅。不喜藻华。笔亦苍健。盖公之蕴抱。一未施用。远栖嵁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2L 页
岩。与世冥绝。而每闻 朝廷得失。忧形于色。忠爱一念。炳然如丹。亦可见雅志所存也。圣人所称鲁无君子。斯焉取斯者。非公而伊谁哉。遂为之铭曰。
忠孝古家。笃生贤德。崇本敦实。超然绝俗。文忠为祖。文元为师。内修外行。学问是资。乃安素履。不屑荣途。养粹林泉。嚣然自娱。洪阳之谷。若斧其宫。我铭厥最。昭示无穷。
茅庐崔公(南斗)墓志铭(并序)
久庵尹先生。讲道于玉屏溪上。及门之士。彬彬焉盛多。而其为先生所推许。笃学力行。殁而祭社者。曰故茅庐处士崔公是已。公生禀聪慧。六岁就傅。受读曾史。以及小大学。母夫人尝使畜一犊。对曰。父母在。岂敢有私财。逮遭艰。以礼执丧。三年不出庐外。乡邻称善。公性本嗜学。无意举业。专以读书求志为务。其于经传。至治心修身之要。必加研穷而体验也。及负笈于师门。期许甚重。以栗翁要诀赠之曰。尽吾党不易得之人。自是。至诚服勤。往来讲质。益知有用力处。而最好庸学。诵读不已。尝构一斋于卧龙之玉溪。以为终老计。潜心玩理。不求闻达。惟以导迪后进。训诲子侄。为事。春秋佳节。每揖让弦诵之徒。动以百数。尹先
忠孝古家。笃生贤德。崇本敦实。超然绝俗。文忠为祖。文元为师。内修外行。学问是资。乃安素履。不屑荣途。养粹林泉。嚣然自娱。洪阳之谷。若斧其宫。我铭厥最。昭示无穷。
茅庐崔公(南斗)墓志铭(并序)
久庵尹先生。讲道于玉屏溪上。及门之士。彬彬焉盛多。而其为先生所推许。笃学力行。殁而祭社者。曰故茅庐处士崔公是已。公生禀聪慧。六岁就傅。受读曾史。以及小大学。母夫人尝使畜一犊。对曰。父母在。岂敢有私财。逮遭艰。以礼执丧。三年不出庐外。乡邻称善。公性本嗜学。无意举业。专以读书求志为务。其于经传。至治心修身之要。必加研穷而体验也。及负笈于师门。期许甚重。以栗翁要诀赠之曰。尽吾党不易得之人。自是。至诚服勤。往来讲质。益知有用力处。而最好庸学。诵读不已。尝构一斋于卧龙之玉溪。以为终老计。潜心玩理。不求闻达。惟以导迪后进。训诲子侄。为事。春秋佳节。每揖让弦诵之徒。动以百数。尹先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3H 页
生闻而嘉之。扁其斋。题其门。为之作说。以致眷意。当时诸贤如宋栎泉,宋云坪,申直庵,权山水轩。皆往复讨论。远近士友。亦莫不闻风而纳交也。治家有法。兄弟同居一墙内。闺门雍睦。未有勃溪之声。以幼年失怙。为至痛。追服先考。伯兄庄土。多圮于水。推己有以代之。与夫人相敬如宾。待宗族。接朋友。各尽其道。服食菲薄。人不堪忧。而处之怡然。居恒夙兴。整衣冠。谒庙而退。对案危坐。虽祁寒盛暑。未尝或怠。口不出俚谚。体不设散容。充养既久。践履益笃。验之于日用常行。而绰有馀裕。一自山颓之后。无所依仰。乃追括苍潘叔度故事。摹奉尹先生真影。晨夕寓慕焉。此其平生之大略。而庶可以知公之为公也。公讳南斗。字士仰。崔之著姓。粤自鸡林。以判书郸。为上祖。训鍊奉事仲海。通德郎俊立。司宰主簿庆辉。即公高曾祖。而考讳应嵩。妣昌宁曹氏。益望女。公以 肃宗庚子正月生。寿五十八。而卒于 英庙丁酉七月十日。临终。不许夫人面诀。神精如常。少无怛化意。此可见公学问之定力也。配江阳李氏。梁之女。贞淑柔嘉。阃德无违。哭公哀毁。绝而复苏。成服翌日。竟以下从。同窆于三嘉县米溪向丙原。有四男一女。男长墩。出为伯父后。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3L 页
次垕,埈,㙫。女适李东荣。孙男。允钦,章钦,正钦。过房出。国钦,家钦。三房出。龙钦,凤钦,刘汉昌,李馥根妻。季房出。而龙钦出后仲父。曾玄以下。不尽记。呜呼。公学问渊源。极为端的。而不遇于世。未展其蕴抱。是为公嗟惜也。然林居讲学。模范乡里。久而诵慕不衰。以此视彼。未知其孰为多少也。后孙秉轼。赍镜湖李公宜朝状。谒余以幽堂之志。余屡辞非其人而不获。遂为之铭。铭曰。
鲁无君子。斯焉取斯。若人之俦。非公而谁。闻道高门。好修德懿。生使人仰。殁使人思。刑妻殉身。用扶常彝。同穴允藏。令名不亏。我辞靡愧。昭示无涯。
学生安公(溥烈)墓志铭(并序)
顺兴安时默。状其先公行。谒余为铭曰。先人生而有至行范俗。没又泯灭而不称。吾甚恸焉。愿得子文。用垂不朽。则庶可以藉手九京也。其容戚。其言哀。遂感而为之叙曰。公讳溥烈。字圣渊。文成公晦轩先生之远孙也。曾大父讳命乐。大父讳廷八。考讳相履。妣全州李氏。性一女。公行笃孝友。自幼定省温凊。未尝有阙。才艺夙就。学习时文既精。觉为浮华。又工于明经。见科场奔竞。叹曰。若是则欲欺君而进身。岂志士之
鲁无君子。斯焉取斯。若人之俦。非公而谁。闻道高门。好修德懿。生使人仰。殁使人思。刑妻殉身。用扶常彝。同穴允藏。令名不亏。我辞靡愧。昭示无涯。
学生安公(溥烈)墓志铭(并序)
顺兴安时默。状其先公行。谒余为铭曰。先人生而有至行范俗。没又泯灭而不称。吾甚恸焉。愿得子文。用垂不朽。则庶可以藉手九京也。其容戚。其言哀。遂感而为之叙曰。公讳溥烈。字圣渊。文成公晦轩先生之远孙也。曾大父讳命乐。大父讳廷八。考讳相履。妣全州李氏。性一女。公行笃孝友。自幼定省温凊。未尝有阙。才艺夙就。学习时文既精。觉为浮华。又工于明经。见科场奔竞。叹曰。若是则欲欺君而进身。岂志士之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4H 页
可为哉。遂不复应举。遁于岭湖间。专心学问。与士友讲磨。饬躬制行。不离矩度。前后遭艰。泣血枕苫。情文备极。承祭齐洁。以致如在之诚。晨兴拜庙。月朔展墓。思慕至老不衰。家贫甚。夏不葛。冬不裘。环堵萧然。饘粥难继。处之晏如。无几微见于色。整襟竦坐。书声洋洋。人不知其屡空也。 哲宗己未三月三日卒。距其生己酉三月九日。为七十一。墓于南原薪谷坐丁原。从先兆也。配吴氏。籍锦城。父士人相三。三男时龙,时默,时宇。一婿李基永。内外孙并幼。公有敦德懿行。而灭景嵁岩。靡所怨尤。苟非居安而守固者。其何能与此。呜呼贤哉。铭曰。
龙城之东。有山崇屹。土厚而完。松杉苍郁。是惟笃行。君子之藏。过者必式。后承其昌。
都正李公(寅暹)墓志铭(并序)
故都正李公既没之三年。遗嗣德夏。状公行。属余为铭。用志陵谷。余辞非其人。不获命。遂按公讳寅暹。字进汝。系出天潢。 英陵别子广平大君章懿公玙。其始祖也。是生永顺君溥。文章勋业。冠冕宗英。及宗尽而世袭圭组。至讳昊中。以孝 赠教官。讳义浩。不仕。讳泰渊。 赠参议。号江翁。即公三世也。参议公娶庆
龙城之东。有山崇屹。土厚而完。松杉苍郁。是惟笃行。君子之藏。过者必式。后承其昌。
都正李公(寅暹)墓志铭(并序)
故都正李公既没之三年。遗嗣德夏。状公行。属余为铭。用志陵谷。余辞非其人。不获命。遂按公讳寅暹。字进汝。系出天潢。 英陵别子广平大君章懿公玙。其始祖也。是生永顺君溥。文章勋业。冠冕宗英。及宗尽而世袭圭组。至讳昊中。以孝 赠教官。讳义浩。不仕。讳泰渊。 赠参议。号江翁。即公三世也。参议公娶庆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4L 页
州李氏。通德郎重干女。以 纯祖庚辰十一月二十四日。举公。生禀异质。沈深有器量。文艺夙就。且精于临池。每应举不利。三十而后。乃慨然谢之。致力于书史。旁通谱学。喜看朱子纲目。手抄而玩索。长于记诵。人或有问。辄成诵无遗。其聪悟绝伦如此。儿时邻有魍魉戏。公至则不得发见也。性于孝友。承顺亲意。以尽志物之养。母夫人眼眚不善视。公左右扶将。未尝替人。又患大尰。亲吮脓汁。三朔如一日。爱二弟。因心笃挚。俱婴奇疾。竭力疗治。每诵先范以相勖。与季弟。为天伦间知己。敦宗族。重友道。赒穷恤贫。恩义周遍。至于婢仆。箠楚不轻施。人皆感服。自奉甚薄。衣食尚俭。书戒揭壁。以训子孙。晚有向平之志。游览山水。自枫岳。转访崔侍郎益铉。盖尚其风节也。海舶入境。邪类豕突。公眷恋宗国。痌瘝切肌。或至中夜不寐。此可见公忠义之一端矣。今 上庚寅。设耆科。公中进士。寻除缮工监假监役。又以优老典。特升通政。拜敦宁府都正。忽遘疾于旅舍。以九月二日。告终。享年七十一。返葬于牙山县南莺城山向午原。配恩津宋氏。焕百女。尤庵文正公。其先祖也。事舅姑勤。承君子顺。阃政大小。无不中度。宗党咸称之。生于丁丑。卒于癸未。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5H 页
墓在忠州仰岩面青山洞。举三男二女。男长。即德夏都事。次复夏,彻夏。女适赵性九,金东哲。长房男。范奭司马。范卨,范哲进士。婿金哲洙。仲房男。幼。季房男。范柱进士。范植,范根。金婿有一男一女。公尝从游于鼓山任公之门。蒙诩不浅。称以仁厚温谦。为末路完人。噫。百世之下。斯可以徵公之为人矣。乃为之铭曰。
躬行孝悌。好修懿德。宜家宜乡。孰不矜式。我铭厥最。昭视千亿。
学生具公(珉)墓志铭(并序)
圣人有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余见绫城具公之状。益信其不诬矣。公器度敦厚。性又孝友。五岁而孤。事母夫人。愉婉承顺。志体之养。俱殚其力。亲癠。衣不解带。累月靡懈。及丧。哀毁踰制。日展墓汛扫。罔以雨雪而旷也。常以养不逮于严府。为至痛。语及呜咽。不忍读蓼莪之诗。每值夫日。哀如袒括。追远尽诚。而爱弟殊深。同衾联床。至于老大。未尝有拂戾。以至宗党乡邻。不设畦畛。咸得欢心。而顽愚亦或化之。此皆孝悌之推也。公居恒谦牧。不求人知。早辞举业。留意学问。劬经研礼。用自树立。以为一乡之善士。则其行谊之笃。不惟其资质之美而已也。公讳珉。字稚玉。岩栖其
躬行孝悌。好修懿德。宜家宜乡。孰不矜式。我铭厥最。昭视千亿。
学生具公(珉)墓志铭(并序)
圣人有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余见绫城具公之状。益信其不诬矣。公器度敦厚。性又孝友。五岁而孤。事母夫人。愉婉承顺。志体之养。俱殚其力。亲癠。衣不解带。累月靡懈。及丧。哀毁踰制。日展墓汛扫。罔以雨雪而旷也。常以养不逮于严府。为至痛。语及呜咽。不忍读蓼莪之诗。每值夫日。哀如袒括。追远尽诚。而爱弟殊深。同衾联床。至于老大。未尝有拂戾。以至宗党乡邻。不设畦畛。咸得欢心。而顽愚亦或化之。此皆孝悌之推也。公居恒谦牧。不求人知。早辞举业。留意学问。劬经研礼。用自树立。以为一乡之善士。则其行谊之笃。不惟其资质之美而已也。公讳珉。字稚玉。岩栖其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5L 页
号也。始祖存裕。高丽上将军。自后累公累卿。逮 本朝。屏庵讳寿福。己卯名贤。吏郎 赠副提学。洛洲讳凤瑞。 长陵名臣。监司 赠吏曹判书。谥景宪。是于公为六世祖也。曾祖讳廷夔。通德郎。祖讳晋行。文正言。考讳中默。亦阶通德。娶昌宁成在睦女。 纯祖戊辰闰五月十一日。生公。 哲宗甲寅八月。年四十七。而终于二十五日。葬于报恩屏山瑊潭之上枕卯原。知公者无不惜之。配青松沈氏。其父名弼之。男永喜。女适宋圣洙。孙男曰昌祖。女曰李秉亿,申锡晶。宋婿亦有一男秉匀。三女幼。窃惟不佞非能立言者。而昌祖谒志公墓。发辉幽潜。以图徵信于陵谷之变。噫。公之善行。自可不朽。何资乎腐笔耶。辞之不已。厥恳愈切。遂为之铭。铭曰。
躬行孝悌。自家及乡。本之问学。何用不臧。屏山嵯峨。志士攸藏。有来千秋。樵牧其勿伤。
素隐金公(骏赫)墓志铭(并序)
崇祯纪元之五乙酉十有一月戊午。素隐金公讳骏赫。字季用。年五十九而卒。远近知旧。莫不惊悼。以至闾里下贱。亦皆嗟惜焉。呜呼。众口之所同然者。天也。公博洽之学。精明之识。可以模楷士林。而世既衰矣。
躬行孝悌。自家及乡。本之问学。何用不臧。屏山嵯峨。志士攸藏。有来千秋。樵牧其勿伤。
素隐金公(骏赫)墓志铭(并序)
崇祯纪元之五乙酉十有一月戊午。素隐金公讳骏赫。字季用。年五十九而卒。远近知旧。莫不惊悼。以至闾里下贱。亦皆嗟惜焉。呜呼。众口之所同然者。天也。公博洽之学。精明之识。可以模楷士林。而世既衰矣。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6H 页
使公不能灵长。抑亦天也欤。翌年二月。葬公于报恩峨谷甲向之原。公之仲兄贞隐龙赫氏。撰次公言行。泣谓余曰。知吾弟者。莫子若。愿以一言贲诸幽竁。呜呼。余何敢辞。逝者而有知。必以此累后死者。余何敢辞。按公生有异质。甫就学。已解属文。尝受鲁论皇考承旨公。喜语人曰。训诂之长者难晓处。渠或洒然说破。其能文字。可保无虑也。及加冠。我伯父守宗斋先生。取地用莫如之义以字之。公始为进取计。治举子业。中岁以后。专以性理之学。探索蕴奥。必思体验身心。病世之学者骛虚而不务实。每以此自勉。又于知旧间。眷眷规警焉。性且孝友。事亲从兄。克尽其诚。生养死葬报本敬宗之仪。纤悉不遗。教子孙。慈而严。御家众。宽而正。闺门之内。恒自雍睦。而勤于治家。不惮鄙事。今 上乙丑。见 皇庙停撤。衋然伤痛。手草数千言。倡士友。叫阍请复。皆被远谪。而公以亲老罚锾。自是杜门守志。益无意于世也。公偶婴寒疾。及革。戒子以敛用深衣。又曰。吾所著述。不足传后。薄有条贯。蒐辑一通。属经香韩侍郎作弁文。且以所著疾书。书质于我叔父立斋先生。兼致意于余。此盖绝笔也。临终无怛化意。正枕而逝。公义城人也。系出新罗敬顺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6L 页
王。簪组相袭。至思斋文穆公。尤显于世。于公为十二世祖。曾大父讳达玄。武科。大父讳维城。佥知中枢府事。承旨公讳圭瑞。以文雅清操。为一时推重。娶庆州崔公一柱女。以 纯祖丁亥十一月十八日。生公。公配清州韩氏。承旨升烈。其考也。生二女而无子。取贞隐公次子世烈为嗣。有二男。女长适李范周。有一男幼。次适李百应。公为人雅正。操履敦笃。骤看乎外。枯淡岩穴之姿也。细究其蕴。经纶庙堂之器也。少性褊急。而慕吕成公之变化。未尝为疾言遽色。与人和平。不设畦畛。然遇事辨论。断以义理。则无少回互。尤严于邪正淑慝之别。辞气方峻。截然有不可犯者。其为学。一遵朱门成法。而于我东先贤。尊仰特深于华阳夫子。尝曰。欲学朱子。当先学尤翁。盖其直截明快。舍此则阶梯绝矣。此固实见得之言也。晚而喜读朱书。取节要不住手。记疑及劄疑。亦反复熟味。间以己意付签。欲成一段文字。天不假年。未克卒业。尝见阳明集。著说辨明。且于东儒心性之论。参互考订。同异得失之辨。无不勘究到底。遍交并世贤者。而于吾叔父。受知最深。恸公之丧曰。沈潜之工。笃确之见。今不可更睹。如朴芸窗性阳。李峿堂象秀。韩经香章锡诸公。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7H 页
亦皆深相契许。可谓见木而知山矣。公为文。条畅明白。操笔立书。灿然成章。其蕴之为德。发之为言。尽不诬也。呜呼。公之才之学。敏达赡博。季路之治赋。子华之小相。鍊精备具。而惜其不遇于世。一无所展施。命耶时耶。见今邪说滔天。每念公卫道之心。自不胜百身之感。而亦何及哉。踽踽残生。际斯文之坠地。痛知己之无人。遂抆涕而为之铭。铭曰。
嗟维公。文之以学术。才足以理物。行足以警俗。遇不遇。何伤乎公德。我铭是述。俾篆于幽堂之石。
进士李公(容纯)墓志铭(并序)
故进士李公元一。居太夫人忧。哀慕逾礼。未吉而终于戊寅二月二十五日。呜呼。天何以劝贤孝之人哉。既葬。其弟承旨容元。请于妹婿宋秉璿曰。吾兄之墓。不可以不铭。铭之莫如子宜。噫。余何忍铭吾友。而亦何忍辞也。按公讳容纯。系出 璿源。领议政文贞公讳敬舆。左议政忠文公讳颐命。其先祖也。可不谱而知。忠文有孙曰雪川先生讳凤祥。持平 赠大司宪。谥文敬。生讳英祐。出为叔父讳鹏祥后。连数世早没。未仕。至讳秉植。县监。是公皇考。妣淑人金氏。沙溪文元公后孙。在天之女。县监公清谨有古士之风。金淑
嗟维公。文之以学术。才足以理物。行足以警俗。遇不遇。何伤乎公德。我铭是述。俾篆于幽堂之石。
进士李公(容纯)墓志铭(并序)
故进士李公元一。居太夫人忧。哀慕逾礼。未吉而终于戊寅二月二十五日。呜呼。天何以劝贤孝之人哉。既葬。其弟承旨容元。请于妹婿宋秉璿曰。吾兄之墓。不可以不铭。铭之莫如子宜。噫。余何忍铭吾友。而亦何忍辞也。按公讳容纯。系出 璿源。领议政文贞公讳敬舆。左议政忠文公讳颐命。其先祖也。可不谱而知。忠文有孙曰雪川先生讳凤祥。持平 赠大司宪。谥文敬。生讳英祐。出为叔父讳鹏祥后。连数世早没。未仕。至讳秉植。县监。是公皇考。妣淑人金氏。沙溪文元公后孙。在天之女。县监公清谨有古士之风。金淑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7L 页
人慈孝庄敬。女德具焉。公以 纯祖丙戌生。为人纯明温雅。沈静简默机变枉曲之私。不萌乎内。矫诞虚假之习。不形于外。率性任真。坦然行之。而尤笃于孝悌。县监公没于永同任所。奉柩还乡。尽其情文。事太夫人。承顺无违。非接宾客之时。未尝离侧。祭祀务从诚洁。而一依忠文公定式。嫁娶弟妹。极力营办。友爱深至。承旨君远在京城。公每诵看云之句。以自伤。季妹来省而死归中路。哭送。哀动行旅。三失伉俪之重。再洒层峰之泪。晚又遭西河之恸。则此天下之至穷。而善为理遣。不忍以贻戚于太夫人。待宗族。居乡党。未尝有怨恶。性厌烦。客至常清座雅话而已。至于贱隶。口不出迫切之辞。凡一言一事。曾无伤人害物之心。家贫甚。江干破屋。人不堪其忧。处之夷然。无慕乎世之不义而富贵者也。尝至都下。不数日即还曰。出入朱门。干谒求仕。我耻其人。自此不复渡汉水。故终与世抹摋。知公者无不惜之。公年三十三。中司马。五十三卒。呜呼。天道之乖舛久矣。公独如之何哉。是年三月乙丑。与元配金氏。同窆于扶馀中山之先茔。金氏。安东大姓。父垈淳。仙源文忠公讳尚容之后也。婉嫕有德。宜配君子。生一男二女。男时友夭。女适金鲁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8H 页
洙,金弼铉。继配韩山李氏。审锡女。三配高灵朴氏。庆镇女。生一男幼。念昔年。余访公于泗泚河上。见庭畔种菊养竹。悠然有物外之趣。公指壁间。扁题曰。吾以晚猗名吾亭。欲自励焉。人之知我者鲜。而吾何尤。余悲其言而高其操。公没后。季弟容辅。泣余言。吾兄每当静夜。辄朗诵韩文公董生行。若将有契于心者。噫。如公者若人之俦耶。呜呼。今日何处得来也。遂为之铭曰。
大江之北。中山之麓。云谁之藏。其人如玉。百世之下。毋伤乎幽宫之石。
学生朴公(孝忠)墓志铭(并序)
朴氏为东方氏族之冠。本出新罗王。其以密阳为望者。公之先也。中世。有讳说。仕高丽。至赞成谥夷靖。入我 朝。大护军讳衍。生当 光庙受禅。遁于潭阳。屡徵不起。右参赞讳守良。以清德著名。谥贞惠。四传而至讳万源。 赠工曹参议。是为公曾大父。大父讳敏赫。 赠汉城左尹。父讳东哲。妣全州崔氏。光泽女。其曰东标。娶竹山安氏。大集之女。即公所生考妣也。公讳孝忠。字圣允。生禀异质。自在冲藐。子职甚修。幼而孤。与伯氏奉养母夫人。至诚服勤。怡愉顺志。家极贫
大江之北。中山之麓。云谁之藏。其人如玉。百世之下。毋伤乎幽宫之石。
学生朴公(孝忠)墓志铭(并序)
朴氏为东方氏族之冠。本出新罗王。其以密阳为望者。公之先也。中世。有讳说。仕高丽。至赞成谥夷靖。入我 朝。大护军讳衍。生当 光庙受禅。遁于潭阳。屡徵不起。右参赞讳守良。以清德著名。谥贞惠。四传而至讳万源。 赠工曹参议。是为公曾大父。大父讳敏赫。 赠汉城左尹。父讳东哲。妣全州崔氏。光泽女。其曰东标。娶竹山安氏。大集之女。即公所生考妣也。公讳孝忠。字圣允。生禀异质。自在冲藐。子职甚修。幼而孤。与伯氏奉养母夫人。至诚服勤。怡愉顺志。家极贫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8L 页
窭。而供滫瀡。资衣线。恐不及时。遘疾而㞃。露祷请代。割指进血。以延数日之命。及丧。哀毁几灭性。晨夕展墓。风雨不废。每哭讳如袒括。以早失所怙。为至痛。扁其室曰慕窝。读书至子路负米董生供旨之文。辄垂泪而不成声也。因心友笃。与昆季连床同被。怡怡有春津之乐。视诸侄如己出。以至亲戚乡邻。罔不曲尽恩意。如有婚葬过时者。随力助给。设书斋以教子侄。尝卖田买书册曰。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平居言行。循循有序。对者爱悦。是又孝之推也。乡有公议。累呈营邑。尚未蒙旌褒之典。以公行谊而泯灭。则何以为为善者劝哉。公以今 上辛巳六月十四日卒。距其生癸酉七月九日。为六十九。窆于扶安边山飞龙嶝巽坐。配扶安金氏。瑞殷女。女行甚备。有一男重基。曰起震,汉震,洪震。其所生也。起震。尝从我游。以我叔父所述状来。请幽志。其诚恳笃。余不能辞。噫。孝悌。是人之良贵。而万善之所由来也。公于是焉致力。岂圭组轩冕之所可同者哉。斯足以不朽公矣。况又得我叔父之文而状其行乎。遂为之铭曰。
边山之麓。其原逦迤。有封睾如。孝子藏只。樵牧毋或践而夷之。虽曰不见知于人。自有天翁者知之。
边山之麓。其原逦迤。有封睾如。孝子藏只。樵牧毋或践而夷之。虽曰不见知于人。自有天翁者知之。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9H 页
生员金公(汉星)墓志铭(并序)
公讳汉星。字邦瑞。江陵之金。其源盖出新罗氏。中世有讳光轩。生员。涧畔种松。栗谷先生作护说以赠之。讳景晖。以孝旌褒。公其五代孙也。曾祖讳震镐。判官。祖讳夏兼。通德郎。考讳重益。进士。妣昌宁曹氏。秀汉女。宜宁南氏。通德郎硡女。南氏以 元陵戊午生公。幼而聪慧。六七岁。能作诗。见者奇之。词艺日就。自弱冠。声誉藉甚。乙酉。中生员。自是不事举业。留心学问。从渼湖金先生。讲质经义。先生书赠程子语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一句以勉之。公沈潜性理书。其所雅言。若饮食之在口。行笃孝友。爱敬备至。奉先以诚。营置祭田。推及族亲。吉凶相助。此其行治之大略也。尝与同志创议。追配吾先子文正公于邱山书院。以寓慕仰之忱。性好山水。周览东都西京及枫岳首阳。归而筑亭于海上。扁以沧石。仍自号焉。盖取沧洲石潭之意也。日与朋徒。诗酒自娱。年六十五。而告终于纯祖壬戌六月七日。葬于沙火津后麓曹氏墓左负子原。有家祭杂仪。并诗文藏于家。配安东权氏。持平瑞东女。生一女。适安玄浚。继配三陟沈氏。秀翼女。生二男三女。男秉行,秉秀出后。女适徐有汝生员。权晋
公讳汉星。字邦瑞。江陵之金。其源盖出新罗氏。中世有讳光轩。生员。涧畔种松。栗谷先生作护说以赠之。讳景晖。以孝旌褒。公其五代孙也。曾祖讳震镐。判官。祖讳夏兼。通德郎。考讳重益。进士。妣昌宁曹氏。秀汉女。宜宁南氏。通德郎硡女。南氏以 元陵戊午生公。幼而聪慧。六七岁。能作诗。见者奇之。词艺日就。自弱冠。声誉藉甚。乙酉。中生员。自是不事举业。留心学问。从渼湖金先生。讲质经义。先生书赠程子语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一句以勉之。公沈潜性理书。其所雅言。若饮食之在口。行笃孝友。爱敬备至。奉先以诚。营置祭田。推及族亲。吉凶相助。此其行治之大略也。尝与同志创议。追配吾先子文正公于邱山书院。以寓慕仰之忱。性好山水。周览东都西京及枫岳首阳。归而筑亭于海上。扁以沧石。仍自号焉。盖取沧洲石潭之意也。日与朋徒。诗酒自娱。年六十五。而告终于纯祖壬戌六月七日。葬于沙火津后麓曹氏墓左负子原。有家祭杂仪。并诗文藏于家。配安东权氏。持平瑞东女。生一女。适安玄浚。继配三陟沈氏。秀翼女。生二男三女。男秉行,秉秀出后。女适徐有汝生员。权晋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19L 页
荣,沈容圭。曰郑殷和,崔朝铉。侧出女婿也。孙男祖,祖熿,祖焀,祖焕,祖熺,权晦荣,权慎荣进士,李启潞,辛泂。长房子若婿也。祖燝。过房子也。曾玄不尽录。公天质既美。自守又笃。恬静简默。不染流俗。甚为乡党之所爱慕。生而登才行之荐。殁而有祭祀之议。观于此。可以知公矣。玄孙演镒。遣其子润卿。谒余以玄晏之役。噫。公之行义。自可不朽。复何须于不佞哉。屡辞而恳愈挚。遂感其诚。就状撮略。俾刻于幽堂之石。继之以铭曰。
士之不遇。独善而已。嗟公所行。庶几乎此。我发幽光。用昭泉隧。有来千秋。铭章是视。
二顾堂金公(玉铉)墓志铭(并序)
二顾金公。没十有四年。孙镇墩。抱公之状。来谒不佞曰。世之知吾祖者。惟先生在。老且病。不及今为之铭。其何以阐扬德美于后世耶。仍申恳不休。余不忍终辞。以负幽明也。遂按而叙之。公讳玉铉。字鼎辅。义城人也。远有代序。至鳌峰忠刚公讳齐闵。鹤山 赠承旨讳昕。两世以经学忠义著。士林俎豆之。承旨公生讳地兴。丙子乱后。守义不仕。 赠掌乐正。传至讳维良。讳声运。讳基粲。即公之三世也。妣全州李氏。全州
士之不遇。独善而已。嗟公所行。庶几乎此。我发幽光。用昭泉隧。有来千秋。铭章是视。
二顾堂金公(玉铉)墓志铭(并序)
二顾金公。没十有四年。孙镇墩。抱公之状。来谒不佞曰。世之知吾祖者。惟先生在。老且病。不及今为之铭。其何以阐扬德美于后世耶。仍申恳不休。余不忍终辞。以负幽明也。遂按而叙之。公讳玉铉。字鼎辅。义城人也。远有代序。至鳌峰忠刚公讳齐闵。鹤山 赠承旨讳昕。两世以经学忠义著。士林俎豆之。承旨公生讳地兴。丙子乱后。守义不仕。 赠掌乐正。传至讳维良。讳声运。讳基粲。即公之三世也。妣全州李氏。全州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20H 页
崔氏。而公崔氏出也。公天姿温厚。幼不妄戏。恒侍亲侧。承顺无违。词艺夙就。非甚病。未尝停读。才成童。遭外艰。居瘠如成人。事母尽诚。志体俱养。及丧。哀毁踰礼。终身抱孺子慕。伯仲氏早世。代奉先祀。极致蠲洁。力护宗家。率养教导。使之成立。尝以师礼。谒我叔父请教。先生曰。谨之一字。是学者下手处也。取思传言行相顾之语。命名其堂。又惜其不得志于世。辄以刺史不举。天子不闻者。致书焉。噫。公之获亲贤师。有如是矣。又与苏徵士辉冕。李尚书容元。交契甚厚。不以穷达有替也。志气耿介。物非其义。牢辞不取。清慎自持。不获世之滋垢。目见华夷混处。冠屦倒置。仰屋长吁。赋诗述怀。至于临终。遗戒子孙。敛袭祭奠。勿用倭洋之物。此可以想公所守之义也。今 上辛卯十一月十七日。告终。距其生 纯祖丁亥九月十三日。寿为六十五。讣闻。知旧无不悼惜。翌年正月。葬于古阜之斗升山栗嶝坐午原。配砺山宋氏润德之女。生后公一年。没先公二十四年。温惠淑慎。克执妇道。窆于边山卧牛嶝。举三男。曰源奎,源凤,源春。长房所出。镇墩,镇哲。次房所出。镇漩。季房所出。镇烈。馀皆幼。呜呼。公敦行孝友。克为吾党之模范者。源于学问。而沈潜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20L 页
经籍。得于心而发于行。凡百云为。务皆践实。噫。彼循名而忘实者。讵不有愧于公哉。后之欲知公者。宜于此观之也夫。遂为之铭曰。
学邃行谨。终老衡泌。在公奚憾。为知者惜。琢辞记实。用纳玄扃。非我谀诸。可徵斯铭。
学生赵公(在浩)墓志铭(并序)
赵生俊燮。从余游既久。以其祖考晚悔公幽堂之志。属余曰。吾祖文行才猷。足可有为于世。而不显其名。竟没韦布。俊燮甚恫焉。敢要一言以图不朽。余感其诚。遂按状而叙之。公讳在浩。字德贤。世家玉川。胄于高丽大将军讳璋。屡传至门下侍中讳元吉。策勋封府院君。谥忠献。生讳瑜。副正。罔仆于我 朝。子兵使谥节悯讳崇文。孙 赠教官讳哲山。为 庄陵殉节。并旌两世。曾大父讳显穆。行义著于乡党。 赠左承旨。大父讳基在。 赠户曹参判。考讳镇忠。妣罗州吴氏。通政相龟女。生公于 纯祖戊辰二月八日。以今上壬午七月二日卒。寿七十五。公天姿端穆。自幼以远器期之。知府金公鼎均。见而亟称之。事亲尽诚。以承颜顺志为务。居忧毁瘠。三年疏食。承祭斋洁。如或不参。整冠达朝。因心笃友。常会一堂。怡怡有春津之
学邃行谨。终老衡泌。在公奚憾。为知者惜。琢辞记实。用纳玄扃。非我谀诸。可徵斯铭。
学生赵公(在浩)墓志铭(并序)
赵生俊燮。从余游既久。以其祖考晚悔公幽堂之志。属余曰。吾祖文行才猷。足可有为于世。而不显其名。竟没韦布。俊燮甚恫焉。敢要一言以图不朽。余感其诚。遂按状而叙之。公讳在浩。字德贤。世家玉川。胄于高丽大将军讳璋。屡传至门下侍中讳元吉。策勋封府院君。谥忠献。生讳瑜。副正。罔仆于我 朝。子兵使谥节悯讳崇文。孙 赠教官讳哲山。为 庄陵殉节。并旌两世。曾大父讳显穆。行义著于乡党。 赠左承旨。大父讳基在。 赠户曹参判。考讳镇忠。妣罗州吴氏。通政相龟女。生公于 纯祖戊辰二月八日。以今上壬午七月二日卒。寿七十五。公天姿端穆。自幼以远器期之。知府金公鼎均。见而亟称之。事亲尽诚。以承颜顺志为务。居忧毁瘠。三年疏食。承祭斋洁。如或不参。整冠达朝。因心笃友。常会一堂。怡怡有春津之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21H 页
乐。处家有度。务尚俭约。洋染勿许家人用之。教子侄。待族戚。各尽其道。于朋友。亦然。皆孝悌之推也。重然诺。喜施与。不以贫穷为念。固守廉介。禔躬谨拙。平日书籍。必写 崇祯年号曰。吾是 大明遗民也。丙寅。洋寇深入。远近汹汹。邑宰问以保障之策。辄皆委任。公愤惋以为我若当 宁陵之世。辽蓟风雪。许同驱驰。则与虏争衡。岂后于人哉。是公素蓄之志也。壬午。占乡解两场。先是。人或劝其冒籍加年。以求捷径。公曰。欺君而取科。吾不忍为之也。夏。赴南省。以军变未试。遂冒暑还乡。遘疾。及革。整襟起坐。言后事甚悉。亦不见怛化之意。明月。葬于顺天府西松光面于田洞面丁之原。广州李氏。祔左。公有二配。俱无育。李氏考名镇来。珍原朴氏。嘉善敏焕女。贞顺有妇德。公取仲兄翰浩子秉恩为后。有三男一女。俊燮其长。次玑燮,斗燮。女适金华洙。呜呼。公操守清慎。敦尚志节。日用事为。耻循流俗。其所行义。不出于家。使需世之器。虚掷林泉。岂不惜哉。然既笃于内行。则又何有于外慕。斯可以为铭也已。铭曰。
资出于天。匪公致力。行笃于身。亦可范俗。不朽者存。其馀可略。于田之原。水清山肃。我发潜光。昭示千亿。
资出于天。匪公致力。行笃于身。亦可范俗。不朽者存。其馀可略。于田之原。水清山肃。我发潜光。昭示千亿。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21L 页
学生安公(时默)墓志铭(并序)
安氏望顺兴者。以文成公晦轩先生。为祖。不须谱也。入本 朝。有讳贵行。县监 赠大司谏。弃官自靖于光庙之世。讳景达。宣教郎 赠吏议。丙子虏乱。倡义。四传而讳廷八。是生讳相履。有孝行。是生讳溥烈。寔公三世。而锦城吴公相三。其自出也。公名时默。字道行。以 纯祖庚寅八月二十六日生。自幼颖悟。先公身教甚严。故习于家庭。循蹈绳墨。孝友为政。不求荣进。前后居丧。易戚备至。终老含恤。哀慕不已。语必泫脸。祭尽虔洁曰。易不云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推以友笃昆季。敦睦亲戚。每当生朝。倍加悲痛。不许家人饰喜。恒居喜怒不形于色。宠辱不动于心。生事寥落。环堵萧然。不甚为忧。或于夜气清明之时。俨然端坐。以至达朝。辨论义利。辞甚慷慨。好读近思录。以为学问阶级无如此书也。尝出入于我叔父门下。先生书赠诚斋二字。扁其书室。芸窗朴文丈。一见称许其纯笃。事行之大者如此。细可推知矣。今 上庚寅六月五日。告终。寿为一周甲也。葬于某地某坐原。配长泽高氏。裕镇女。霁峰忠烈公。其先祖也。贞淑有妇德。生一男一女。男致洙。女适徐廷奎。内外孙皆幼。
安氏望顺兴者。以文成公晦轩先生。为祖。不须谱也。入本 朝。有讳贵行。县监 赠大司谏。弃官自靖于光庙之世。讳景达。宣教郎 赠吏议。丙子虏乱。倡义。四传而讳廷八。是生讳相履。有孝行。是生讳溥烈。寔公三世。而锦城吴公相三。其自出也。公名时默。字道行。以 纯祖庚寅八月二十六日生。自幼颖悟。先公身教甚严。故习于家庭。循蹈绳墨。孝友为政。不求荣进。前后居丧。易戚备至。终老含恤。哀慕不已。语必泫脸。祭尽虔洁曰。易不云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推以友笃昆季。敦睦亲戚。每当生朝。倍加悲痛。不许家人饰喜。恒居喜怒不形于色。宠辱不动于心。生事寥落。环堵萧然。不甚为忧。或于夜气清明之时。俨然端坐。以至达朝。辨论义利。辞甚慷慨。好读近思录。以为学问阶级无如此书也。尝出入于我叔父门下。先生书赠诚斋二字。扁其书室。芸窗朴文丈。一见称许其纯笃。事行之大者如此。细可推知矣。今 上庚寅六月五日。告终。寿为一周甲也。葬于某地某坐原。配长泽高氏。裕镇女。霁峰忠烈公。其先祖也。贞淑有妇德。生一男一女。男致洙。女适徐廷奎。内外孙皆幼。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22H 页
余与公有通家之谊。而同游南岳。后常源源。交契甚厚。遣子问字。尝因衣制变改。余有犯分陈章。公闻深叹尚。缱绻之意。至发观化之夕。公之爱人以德。诚无愧于古人矣。余辱公知遇。今于幽志之请。不忍以不文辞者。欲以塞后死之责也。遂为之铭曰。
质厚敛和。天器用全。敦行孝悌。终老林泉。不知不愠。叔世善人。靡我阐幽。畴识其真。爰勒隧铭。昭视千春。
学生金公(远载)墓志铭(并序)
金氏望义城者。为湖南世胄。至忠刚公讳齐闵。经学名节。矜式士林。享俎豆。寔公十世祖也。曾大父讳鼎运。大父讳翼相。考讳焕哲。妣安东权氏。升德女。曰讳焕范。文化柳氏。文龟女。即其所生考妣也。公讳远载。字圣习。自号曰鳌川。以 宪庙丙申四月四日生。生禀异质。自幼嬉戏。以手划地。为写字样。容止凝重。见者奇之。及就学。不撤课读。必要习熟。通文义乃已。弱冠。游京城。见重于缙绅间。或欲荐公除职。谢以学之未优。谦恭自牧。未尝足蹑权门也。公早失怙恃。终身衔恤。发于诗者多此意。每与少者言。辄劝其孝悌曰。父母既没。虽欲孝。其可得乎。仍泫然焉。尤谨于述先之道。就忠刚公院址。设契建堂。会宗族士友。春秋讲
质厚敛和。天器用全。敦行孝悌。终老林泉。不知不愠。叔世善人。靡我阐幽。畴识其真。爰勒隧铭。昭视千春。
学生金公(远载)墓志铭(并序)
金氏望义城者。为湖南世胄。至忠刚公讳齐闵。经学名节。矜式士林。享俎豆。寔公十世祖也。曾大父讳鼎运。大父讳翼相。考讳焕哲。妣安东权氏。升德女。曰讳焕范。文化柳氏。文龟女。即其所生考妣也。公讳远载。字圣习。自号曰鳌川。以 宪庙丙申四月四日生。生禀异质。自幼嬉戏。以手划地。为写字样。容止凝重。见者奇之。及就学。不撤课读。必要习熟。通文义乃已。弱冠。游京城。见重于缙绅间。或欲荐公除职。谢以学之未优。谦恭自牧。未尝足蹑权门也。公早失怙恃。终身衔恤。发于诗者多此意。每与少者言。辄劝其孝悌曰。父母既没。虽欲孝。其可得乎。仍泫然焉。尤谨于述先之道。就忠刚公院址。设契建堂。会宗族士友。春秋讲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第 222L 页
学。俾兴文风。御家有法。教子侄。本之德行。后其文艺。见或有过。严厉辞色。不言不食。使之悔谢后已。又有不正其冠。必以心不正。故冠不正责之。人皆敬惮。世事日变。华夷无辨。公慨然入天台山中。杜门韬晦。与世相忘。公操守之义。亦足为颓俗之警也。今 上庚子年六十五。而告终于十二月念三日。葬于楚山马谷直巳原。配安东权氏。祔下。权氏。锡后女。举一男镇丙。曰镇南。宋钟乐妻。其侧出也。孙男宗洛。馀幼。余与公同庚。而窃服其行谊矣。今宗洛来谒幽堂之志曰。古人云。葬而不得韩君记。犹不葬也。愿藉公一言之重。为不朽吾祖。余辞非其人而不获。遂为之铭。铭曰。
嗟公文行。雅望南州。敛踪林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我铭是述。纳诸玄扃。百世可质。
嗟公文行。雅望南州。敛踪林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我铭是述。纳诸玄扃。百世可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