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x 页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赋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1H 页
西征赋
苦余生此偏壤兮。不得博观乎宇内。怀晦翁之远游兮。发长叹而感慨。眷东表之山川兮。寔不让于中国。两西最为形胜兮。檀箕都于是域。不可忽近而慕远兮。思矫翼而遐举。乃萧辰其戒装兮。驾长风而西去。涉远路之绵绵兮。原野旷而气清。朝发轫于华城兮。久阻雨于王京。慕华馆其日暮兮。发悲歌而思悠悠。渡临津而出关兮。为西路之咽喉。青石关据长谷兮。其险如井陉之口。见铁像于太白兮。三师名如北斗。昧爽发于葱秀兮。践秋郊之霜露。涉兴水之长皋兮。驻征骖而西顾。阿斯达之争出兮。猗森然而嵯峨。遵通衢之大路兮。税余驾于松禾。向九月而旋发兮。将穷搜乎光景。历览夫修證兮。踰饬武之小岭。入停毂而暂憩兮。缘幽溪而渐行。顾水石之清驶兮。浑夺人之目睛。壁影翠而呈态兮。潭涵虚而彻清。欲穷源而溯流兮。睇龙渊之怒瀑。雷隐辚而震响兮。发奇壮于心目。俯深潭而黛黑兮。懔回舆以复路。喜雨岩其永啸兮。况四仙之来遇。蹑危磴而东上兮。荫松杉而日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1L 页
昏。问前路于过僧兮。投山城之西门。朝余游乎四王峰兮。呼吸通于帝筵。临沧溟之万里兮。渺秋色之苍然。心飞扬而浩荡兮。驾风下而朗吟。泣大瓢于望海兮。愁云起而日沉。跻崇冈而步壑兮。类羊肠之屈曲。峰迭出而四围兮。水幽咽而鸣谷。风飒飒而叶下兮。步步有其奇趣。登檀君之古台兮。悲白云之空住。走贝叶而夕宿兮。迤月出而潇洒。斜阳过乎圣住兮。天王庙其瞻拜。梦前哲于是夜兮。与数子而同侍。朝起入于月精兮。读影碑之阴记。步寺楼而恍惚兮。若前宵之梦见。怅迟疑而顾旋兮。揽山翠之葱茜。历达摩以右转兮。爱白莲之幽深。随涧流而东出兮。望苍野之云林。羌中途而回首兮。叹仙山之冥漠。忽群峰之远揖兮。积天半而奇削。惊真面之满眶兮。四顾无其与敌。过唐京之旧壤兮。访夷王之遗躅。山拱卫而野阔兮。暮云澹于秋树。向长寿而理屐兮。蓝湖平其夕渡。蹑石洞而暂入兮。壁千仞而拔地。过一层而复见兮。曲十二而形异。漫天障而气森兮。认磅礴之精萃。纷万千之变态兮。叹造化之无穷。援物类而想像兮。难髣髴其形容。上有鹿足之遗亭兮。仙游远而莫追。从风闻夫磬响兮。登岩窟之悬危。经千仞而不仆兮。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2H 页
讵佛力之凭依。超尘世而独立兮。飘余身而欲飞。日既暮而转东兮。访妙音之幽境。坐清风之高楼兮。映山色如画屏。戒仆夫以晨发兮。度正方之山城。滞雨留于黄州兮。倚月波之楼楹。怡心神而宠辱俱忘兮。胜状冠于关河。临长板而怵惕兮。没黄泥而难过。驰余马于驹岘兮。路长林而深入。永济桥其暮渡兮。促浿江之舟楫。望门楼于中流兮。耸出云而不可攀。朝将出于外城兮。登苍光之旧山。眄九叠之筑痕兮。哀草树之芜翳。讲洪范于仁贤兮。访井田之遗制。叹后代之不复古兮。慨然有横渠之思。考先王之轨迹兮。四夷学亦取斯。昔仲尼之作处兮。余何敢以为期。陟练光之高亭兮。聊骋望而游神。水溶溶而山点点兮。宛玉帛之列陈。问浙中之山水兮。亦无过于此者。眄江中之沉石兮。迹朝天之獜马。寻九梯之宫址兮。蓬蒿昧于獜窟。天孙事其寂寞兮。但千秋之云月。投倦筇于永明兮。凭浮碧而浩歌。彩栋翼而缥缈兮。岛树晴于绫罗。访仙迹于乙密兮。笑秦童之不返。距𦱒丹之危巅兮。望无际于平远。从西麓而步降兮。谒箕墓而徘徊。挹遗风而兴感兮。申歌咏而暮回。过达摩之山下兮。郁苍桧而干霄。闻长渊之名胜兮。聊翱游而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2L 页
逍遥。花岘窟其锦绣兮。触人声而钟鸣。龙凿山而出水兮。使灌溉于全坪。指海滨而西征兮。渺长堤之金沙。随风起如烟雾兮。纷奇观而咸嗟。忽成峰而又壑兮。游不定于东西。韪此变化之奇巧兮。创余目之所睇。外大海而苍茫兮。荡涛壮而岸迷。我欲观夫落照兮。云气忽其四塞。走镜浦而阻雪兮。归松邑而沾轼。抚余马而安驱兮。暨石潭而息驾。观栗翁之遗轨兮。论学规于精舍。登听溪之旧堂兮。宛謦欬之亲承。想江汉而益切兮。文在玆而可徵。步出溪而盘桓兮。猗九曲之清秀。同武夷而擅胜兮。获千载之正谬。夕归次于海州兮。寻芙蓉之幽堂。浮水上而洒落兮。月正明而荷香。出东门而正余冠兮。拜清圣之古庙。首阳薇而三咽兮。挹清风而长啸。历登夫大少连台兮。契余感于达礼。海云深于古亭兮。望捷碑而首稽。昔跃马于淖泥兮。仰 圣祖之神武。青丹驿其晓发兮。日挹午于延府。南有池而涵泓兮。碧连海而不见涘。种芙蕖而秋香兮。足胜西湖之九里。渡碧澜而南征兮。昌陵入于茫苍。过杜门而吊丽忠兮。悲古国之荒凉。历寿昌之旧基兮。伤月台之芜秽。久彷徨于夕阳兮。感禾黍于异代。登南楼而纵观街市兮。愁绝永嘉之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3H 页
诗词。过泉谷之遗墟兮。瞻崧阳之故祠。见松竹之森然兮。想后凋之气像。桥血斑而水咽兮。与沅湘而长往。记丽朝于短碣兮。判存亡于汉鼎。踰炭岘而左折兮。喜天磨之奇挺。永怀硕人之考槃兮。眷言歌于花潭之陂。愿东韩之人士兮。莫羡洛之邵窝。尚高标于徐子兮。探旧躅而摩挲。薄石岘其岧峣兮。路由下而曲折。约玄化之废址兮。迤嶝道而险绝。或丈尺以直上兮。唇尽焦而疲咽。及到头而心豁兮。望远海之缭缠。惟三角之南出兮。削芙蓉而插天。暂休息于大兴兮。溯溪流而逦迤。喷薄鸣以风雷兮。沦涟漾以文绮。窥龟潭之霮䨴兮。濯马瀑之清泚。登太宗之古台兮。水环回如玉玦。蟠苍松而古奇兮。观幽适而忻悦。曲觞饮于御井兮。石窟谺于观音。伟朴渊之胜绝兮。霰雪濛其昼阴。若万马之赴敌兮。雷霆斗于白日。动发毛而森凛兮。夺心目而眩眣。高歌答此天籁兮。洗尘土之肠胃。恍惚听夫舜韶兮。壮观止于此而无能谓。风余下而出山兮。顾重峦之崷崒。类蜃阁之浮海兮。出云际而苍郁。访先觉于缶山兮。依苏公之古事。戒余游以志荒兮。勉学问以格致。闻斯言而警惧兮。眷旧邦而返舆。聊抑志而按节兮。寻游观于古书。念道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3L 页
体之峻极兮。如海岳之高阔。合彼此之动静兮。心潜求而理察。惟道德与文章兮。咸有得于仁智。吾将与谁归兮。愿从圣贤而已。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甲寅冬。与群从及郑景箕(海弼)诸友。陪伯父先生。读书高山寺。
诸子步趍高处寻。山门积雪尺馀深。信州绝胜鹅湖寺。留得千年水月心。
观海
钜海函夷夏。苍茫万里空。无地方觉大。一是碧天同。
野屋秋昼
碧树楼前近夕阳。溪边过雨送新凉。豆叶稻花三十里。宝文山下作秋光。
秋夜
雨后黄昏近。稻花一色秋。犊孙呼毋去。还立豆田头。
锦城重阳
锦城风雨近重阳。落木寒汀秋水长。偶然为客黄花节。兄弟相思欲断肠。
苏湖绝句(三首)
荇菜湖边春水滋。堤头杨柳望参差。钓人采女争分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4H 页
水。湖北风流无限时。
杞菊亭前水蔚蓝。万松阴里日毵毵。荷叶杨花相断续。湖边春色似江南。
芳草陂塘晚雨晴。金碧斜阳满野汀。狎水渔人耽久坐。孤舟尽日柳边横。
龙溪途中
春雨新晴又夕阳。行人临发水声长。望京台下高山寺。踯躅花深万壑香。
海路偶感
春潮晚退暖沙汀。无数山光海上青。万里晴云看落照。一天渔火似群星。东风归帆田横岛。四月残花冬柏亭。客里偏多故乡思。船囱今夜睡频醒。
舟过破阵洲
万里仓前古渡头。犹传唐将破阵洲。此去黄山三十里。桃花流水一孤舟。
竹林祠有感
杨花落尽漾烟丝。烽火台前峭帆时。巴字江回山更远。夕阳人到竹林祠。
柳公弼(㙽)约会挹灏亭。与从氏及士赞(秉瓒)。同赴。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4L 页
前修遗躅仰高名。满座清襟尽道兄。岳下山人行酒令。灏边亭子读诗声。峰阴随月过江去。渔火如星点野横。狎水危栏凭远目。一时澹泊晓烟平。
收稻
云叶当头山雨多。村农争赴水西坡。书生手法痴强甚。半饷才收一束禾。
秋夜即景
稻花水西野。峰阴随月下。楼静小溪流。澹泊人间夜。
己未岁。即石谷先生没世之旧周甲也。往参墓祀。感吟二绝。
义大生三众莫知。孔颜去后数千玆。忍说先生当日事。高名留与古今垂。
传心一瓣至今明。旧甲重回旷感情。斜日凄凄马山下。四方多士祭先生。
送赵永瑞(胤远)归北
故人重到此。明月槐堂前。行装一千里。颜范几十年。秋雨长安市。暮云岭北天。古渡无情柳。西风送客船。
庚申春。与权圣培(钟哲),全礼仲(锡凤)。登鸡龙山。
根压文周古国东。千年淑气此山中。吴门白练云边挂。齐点青烟海外空。老将解兜归北塞。枯僧垂袖立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5H 页
天风。摄衣缘木岩头坐。宇宙茫茫眼不穷。
大明红
忆昔桐溪翁。时当天地覆。验序看花叶。大义垂帛竹。山中有硕人。寄我大明红。可怜一枝花。出自 崇祯宫。年年大报坛。犹带王春色。日暮道云远。何时当归北。中州无义士。东国没 宁王。胡尘孰能扫。不复期向阳。华阳夫子时。呜呼且未及。夫子秉春秋。宇宙屹独立。乔木古家庭。秋来托芳蕊。渊明世已远。无人写晋史。
百济怀古(五首)
异代兴衰千载忙。南扶馀树暮烟苍。一面江山依旧在。行人犹说义慈王。
泗泚河鸣呜咽波。宫花落尽石嵯峨。济王歌舞风流古。海上仙山夕照多。
残山萧瑟大江东。落日寒钟古梵宫。可惜当年有花曲。秖今传唱月明中。
一片荒凉平济塔。千年愁杀暮江云。惟有钓龙台畔石。遗风不尽汉将军。
烟冷温台古国愁。江南斜日野桥浮。极目葭花谁管领。可怜明月一渔舟。
槐堂秋昼有客呼韵
旱天将雨老云翻。草树微风野气暄。匏叶深藏山下屋。稻花欲没水西村。江南归客多秋绪。杞北故人沉酒魂。病暑涔涔经一夏。轻衫流汗转成痕。
与诸友。会从氏碧树楼。
浮生客路一年深。篱落黄花未暇吟。日暮荆江冲冷雨。城高上党过疏林。草堂夜永书声出。田舍秋收野色沉。诗契复寻溪上社。风流不尽故人心。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5L 页
与从氏及峿堂李上舍(象秀)。会竹阳。
忘形数日病怀开。榾柮炉边暖酒杯。落木穷村高士卧。黄花佳节故人来。北山疏雨沉园树。南涧寒流动石台。秋尽明朝兼送客。浮生聚散亦悲哉。
南圣有(大植)。自京还。与诸友吟呈。
细雨初晴野气高。江南霜信雁声豪。深夜影寒山月艳。晚秋吟苦草虫劳。远客归从蚕岫下。故园家在虎溪皋。怜君四十犹歧路。漫醉新丰数斗醪。
访峿堂夜赋
琴书竟日澹无思。吟社风流惜别离。满地黄花知岁暮。经秋红叶见霜迟。躬耕短垄应忘世。行义深山更有谁。爱是清閒能好客。君家糊壁故人诗。
与峿堂。宿紫松庄上。
萧辰摇落一秋空。便服不堪霜后风。远客重来疏雨里。故人犹在此山中。寥天骋眺寒云白。断壑行吟晚树红。浮世万缘多别路。明朝送我锦城东。
谨次华阳志校正韵
开山沿革聚麻沙。行断虹桥一径斜。先祖孤衷瞻 帝庙。阳秋掌故问禅家。云烟点窜辉文藻。岩石装䌙照墨花。留与铁函心史秘。风泉从古思无涯。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6H 页
过白马江。有作。
江南三月雨初晴。绿涨深波柳际生。丞相祠前春树碧。大王浦外野云横。惟缘旧契频年到。非为新诗胜地鸣。山水楼台开眼界。蹇驴羸仆惯吾行。
七月既望。与从氏及诸弟。会李峿堂于怀仁枫岩江泛舟。
新秋晴景画中清。雾罢山开一望平。高树连云依峡势。小船排浪下江声。南州月色无今昔。左海风流擅姓名。客有吹箫儿诵赋。吾生剩得古人情。
次李元弼(容辅)赠别韵
近年诗句在湖乡。驴背东风白日长。济王宫阙生春草。丞相祠堂满夕阳。马江寒雨来商舶。龙岳归云催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6L 页
客装。须识去留无限意。霏微古渡拂垂杨。
乙丑元朝。赋一绝自警。
妄大尔心期范程。尔年三十有何成。从今尔学年俱进。庶可终无忝尔生。
读太极图说偶吟
滚滚江西波。头明腰自黑。那识濂溪流。源来有活得。
闻 万东庙停撤之 命。有感而吟。
万古纲常赖此祠。廷臣何不一陈辞。数十春秋无地读。含冤忍痛孰能知。
又次郑景箕寄示韵
一间茅屋古今同。 御墨煌煌揭万东。 先王大义无人识。独向荒山衰草中。
谨次南涧精舍修宋子大全随劄韵。上舅氏。
   乙丑仲夏。叔父为修先书随劄。约会丹台舅氏于南涧精舍。潭皋(翊洙),枕泉(膺洙)诸叔及金仲见(龙赫)。先后来到。余亦与金弟圣礼(永膺)参席。首尾凡一个月而罢归。舅氏出大全所次紫极宫韵。请各和之。盖仿刊出大全时校正诸公步是韵。为扫尘轴故事也。敢次呈上。仰冀斤教。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7H 页
先生继朱作。立言盈万竹。后知从此觉。文明兆可掬。东国非无贤。世称夫子独。大全一部书。吾徒知归宿。疑义宜有劄。所以此会卜。旧舍依数间。微辞或三复。玆役非今始。先儒思反覆。游夏不敢赞。只愿讲之熟。
与白寿卿(耆洙)。次邵尧夫打乖吟。
东方一士渺然身。慕古嘐嘐厌俗尘。箪瓢无改颜渊乐。荣利不关陶令贫。有书尚友数千载。此世共君三十春。经济敢忘丘壑志。一生要做圣贤人。
保晚亭。谨次閒静堂韵。
遗祠齐拜退。斜日满空庭。事业同吾祖。渊源接考亭。清冰留像想。霁月照心经。景仰赍初志。秖今不替零。
八卦亭。谨次壶谷韵。
南国多名胜。先生卜筑佳。沧洲朱壁立。陋巷颜心齐。道大谁能象。天高不可阶。跻攀须努力。数子愿言偕。
黄山舟中。敬次文正公韵。
落日苍苍帆外山。烟波一带渺茫间。重来先祖曾游地。八卦亭前水月閒。
东鹤寺。敬次文正公寄吉甫韵。
江湖不尽兴。脱略入空山。路转穿云里。溪流出世间。追先当日辨。怀我晚生艰。夜静谈经罢。弄箫峰月閒。
寒泉讲堂。谨次陶庵韵。
庙门长对壁千仞。拜退空庭斜日凄。咏罢棹歌溪上去。清流曲曲武夷齐。
采薇亭
金乌山与首阳青。唱罢采薇独上亭。孤竹清风百世下。黄花又折祭先生。
上金乌山
云边碧出金乌头。游屐飞登八月秋。顶戛天垣凌白日。根盘南国镇雄州。诗同衡岳驾风下。望入吴门挂练浮。愧我心无仁智乐。偶探行赏思悠悠。
药师殿
转入岩间别有天。一庵孤寄似灯悬。药师不返名惟在。松下云深老鹤眠。
梅鹤亭。敬次文正公韵。
闻说黄公绝世尘。孤山亭子洛江滨。鹤去千年风满柱。梅寒一树月留人。南土名区多此地。西湖处士是前身。秖今属作阳元宅。壁上旧题传笔神。
寒风楼。谨次壶谷韵。
楼引游筇上。临崖地失平。檐端青嶂出。槛外长江清。晚到枫林节。忽生蓬岛情。浩歌犹未尽。山月已来明。
按廉台
赤裳秋日晚。酒后驾风轻。红叶锦屏作。苍崖雉堞横。
护国寺。敬次晦翁别许顺之韵。赠同行诸益。
尽日看枫叶。秋光入翠微。楼静月留客。山空云掩扉。今古铁函秘。烟霞尘世违。西风寺下路。杯酒送将归。
京中滞雨
滞雨孤馆夜。远客怀何极。千里关河路。袖里满秋色。
过慕华馆有感
昔日慕华馆。今为迎虏场。风泉从古感。驻马久彷徨。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8H 页
九月山四王峰。谨次云坪韵。
八荒挥斥白云空。脚底群山蚁垤同。醉后长吟南岳句。驾风飞下四王峰。
黄州滞雨
九月山中三夜宿。更寻长寿作仙游。为观箕子遗风去。滞雨黄州使我愁。
西京怀古
积气青邱龙虎蟠。当年王业此中间。桓雄神子初开域。獜马天孙去不还。流水三千载古国。飞楼第一区江山。至今犹说仁贤泽。八教遗风万世观。
仁贤祠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8L 页
苍光山下仁贤祠。万古遗民祭太师。洪范彝伦明日月。至今东国尚文治。
井田旧址
九叠残城箕子国。井田依旧东西畴。后来若复三王政。遗制应徵乐浪州。
箕子墓
乙密台西麓。云是圣人葬。圣人今不见。云空浿水上。
练光亭。敬次栗谷韵。
浿江西割碧无尽。上有名区大拓开。野外群峦张玉帛。月中仙乐下蓬莱。楼浮雨色洪涛立。船载流光落日回。千古胸怀何处写。我来忘语久徘徊。
浮碧楼。谨次牧隐韵。
锦绣山河路。客登浮碧楼。长江云万里。大野月千秋。平壤三韩地。东方一士游。人间有紫府。何用求仙流。
长渊金沙。敬次栗谷韵。
长洲雨歇澹无云。金色沙堤绕海门。飞雪作峰游不定。看来奇绝胜前闻。
石潭有感
石潭水接武夷清。左海人文始大成。尧舜君民周孔业。千秋诵法李先生。
芙蓉堂
曲池荷满碧城围。中泛一堂秋水肥。 先王何载驻清跸。犹有天香袭客衣。
谒清圣庙
濯缨东海水。来拜二贤祠。大老当年义。清风万古辞。忍生周土粟。甘死首阳薇。朗读唐人颂。空庭斜日辉。
海云亭
晓过清圣庙。暂上海云亭。 先王跃马迹。碑下有空汀。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9H 页
满月台
山河不改市朝新。秋草连城暗旧尘。驻马台前愁独立。寒钟雪月最伤神。
善竹桥
善竹桥头斑血痕。千秋不死先生魂。独立斜阳多感慨。前溪呜咽似湘沅。
花潭祠
泉石呈奇五冠东。徐先生庙此山中。花潭之水如斯逝。想得当年旧主翁。
夜渡临津江
看尽松山千万叠。夜深明月渡临津。一色金波三十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9L 页
里。满江渔火对行人。
花石亭。谨次板上韵。
秋皋临小阁。眼界入无穷。野含江水碧。岸转霜林红。先贤留往躅。百世观遗风。千里西游客。独登明月中。
谨次南涧讲会韵
梓乘犹谓必恭钦。况复玆邱寓道心。旧约重寻三日夜。千年无改一溪岑。先儒格致开茅塞。此地春秋际陆沉。往事鹅湖能继得。风流不愧古犹今。
谨次从氏赠警斋金希文(正洙)
自警吾心自爱庐。闭关十载独閒居。河南门下早闻道。桐柏山中归读书。励志四箴存益固。检身三省行惟馀。冰壶秋月先生宅。讲树清阴尚未虚。
神勒寺舟下骊州。敬次叔父韵。
海岳将寻路不穷。春风移棹暮江东。远天峰嶂森罗际。两岸楼台隐映中。牧老遗墟文藻在。懒翁古塔水云空。长洲笮缆迟迟日。鱼鸟弄波欢意同。
清心楼。谨次牧隐韵。
萋萋芳草黄骊岸。游客登楼好解颜。晓树晴生神勒寺。夕阳浮入龙门山。江天烟月皆吾有。海国文章半此间。 陵柏苍苍频入望。鼎湖千载白云閒。
谒大老祠有感
鱼水当年契合融。月沉 陵柏泣苍穹。先生祠庙长邻近。一体明禋蜀地同。
泛波亭。谨次白洲韵。
泛波亭下雨萧疏。烟树䑃胧邑里居。沙白渚清山又碧。桃花春水见游鱼。
断发岭
行登断发岭。皆骨露全形。斜阳试一望。尘梦觉初醒。
面镜台
一片寒山石。帆樯千尺高。下有澄潭水。淡黄照发毛。
万瀑洞
流水笼山远是非。文昌诗句尽精微。天公饷我三清乐。更有何人弄笛归。
众香城
万朵芙蓉发。千层城郭危。玲珑满眼白。夕阳看最宜。
雁门岾。望毗卢峰。
千秋想像读遗书。孟氏岩岩谁复如。特立毗卢天外屹。于山今日大观初。
隐仙台。谨次南塘韵。
狂奔为瀑落为渊。上有高台不见仙。东望连天苍海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0L 页
辟。大观无后亦无前。
九龙渊
百丈危岩万斛水。䨓霆白日动苍穹。天借当年吾祖笔。千秋豪健与争雄。
敬次文正公枫岳韵
我愧玆游仁智心。灵区犹不拒来寻。千形各具岩皆佛。万仞高飞客亦禽。大眼无馀天下阔。奇峰又在海中深。归家满腹金刚气。兴到随时一朗吟。
海上观日出
重轮浴海底。冉冉腾天端。万朵红云里。仙官奉玉盘。
丛石亭。敬次叔父韵。
娲皇斧削石千丛。错落呈奇沧海东。归寻太极图中理。万变谁非造化工。
金兰窟。敬次叔父韵。
危石参差乱倒悬。碧红随变夏冬天。上有灵芝垂不老。蓬壶仙去独千年。
宋子台。谨次重山斋李公(趾秀)韵。
夫子曾游地。千秋一石台。羹墙馀我思。斜日独徘徊。
瓮迁观海涛
层涛吼怒递随起。始若云兴终雪翻。沧海四时张大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1H 页
乐。游人到此却忘言。
四仙亭。谨次简易韵。
六六峰低敛翠蛾。湖平十里澹晴波。仙去千年空有迹。夕阳怊怅白云多。
海山亭
云白霞红一望平。楼空人去万年名。海如晦父山邹圣。吾祖当时有善评。
清涧亭。谨次简易韵。
简易名诗孰敢同。华阳健笔世无双。今日登亭俱不见。空留海月入轩窗。
海云亭。次龚天使韵。
海云亭下水。曾得汉槎通。先哲留文墨。良春献绿红。江山疲客马。天地过宾鸿。往事问无处。悄然对钓翁。
乌竹轩。谨次三渊韵。
商山山色远岧峣。岩竹萧森碧未凋。奴隶亦能知白日。古今谁不仰云霄。生千一运文宣朗。经数百年道渐消。当夜梦龙犹有室。尤溪之水溯源遥。
大关岭。谨次屏溪韵。
天辟大关岭。苍苍在半空。俯湖杯水白。荡海日轮红。国比蚕丛僻。山才鸟道通。登登心目阔。一策驾长风。
过 庄陵
剑阁山光似九疑。 陵前松柏暮云悲。回首冥冥千古恨。子规啼血怨春时。
锦江亭
越山愁碧锦江清。满目风烟动客情。侧身天地悲歌发。无限夕阳楼外横。
清冷浦
夕阳无语坐虚洲。杜宇声中芳草愁。千秋呜咽锦江水。空使行人泪不收。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1L 页
岛潭
移棹石门下。夕阳帆外迟。三峰如玉削。离立水中奇。
舍人岩
玉削云根百尺馀。瑶函疑是秘天书。隔水科阳松影里。行人指点易东居。
龟潭
石壁三千尺。危临江水碧。江水洄成潭。益叹造化力。
玉笋峰
峰嶂争抽笋。画屏层叠开。长怀退陶兴。落日载舟回。
寒碧楼。谨次静观斋韵。
碧楼高出白云端。江月初生客倚栏。一枕清虚无梦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2H 页
寐。玉箫吹下五更寒。
瑞石山。敬次伯父韵。
玆山形胜冠南州。十载有心今始酬。万仞穴台人荡背。千丛瑞石剑尖头。群山蟠地高无对。大海连天碧不流。飞下毗卢回首望。飘然却似上清游。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赤壁亭。谨次农岩韵。
劈出神工势入天。萦回一道俯清川。遥忆黄冈千古地。旧居丁氏百年烟。历历江心花影泻。迢迢厓顶月轮悬。飘然遐想多清夜。留约兰舟梦羽仙。
勿染亭
开亭占胜地。云物媚人颜。江空花影泻。山静鸟声閒。高标留往躅。幽境出尘寰。凭槛飞遄兴。日斜却忘还。
潇洒园。谨次河西韵。
竹间深入境幽佳。松老花香绕涧崖。无边霁月光风夕。想得前人洒落怀。
息影亭。谨次退渔子韵。
亭外苍崖压水声。春深松竹自生清。二老高风今不见。夕阳惆怅远人情。
松江亭。谨次板上韵。
结阜危栏对碧山。沙边立马咏汀兰。大野西回临旷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2L 页
远。长川中割接瀰漫。松老高风千载想。楼虚爽气暮春寒。渔人唱罢瀛洲曲。带月寻归旧钓滩。
拜河西先生墓
东方出处说湛翁。宇宙高名白日同。斜阳登拜先生墓。洒泪万山松柏风。
边山
蓬山奇出海心空。龙处腾蟠势转雄。翛然不觉瀛洲远。月顶台边欲驭风。
楚山有感(己巳)
今年过楚山。收泪遗碑读。忍说当时事。至痛盈我腹。
德裕山
德裕镇南服。独立势全雄。天地淑气积。万古出鸿濛。吾生好远游。飘然驾长风。危临香积巅。呼吸帝座通。精神四飞扬。恍若跨虚空。大海遥围带。群山尽鞠躬。履下乾坤窄。浮云积翠中。使我胸襟豁。豪气追晦翁。飞下白莲庵。月色已上东。平生万里心。一泻喜融融。
搜胜台。敬次退溪韵。
台作穹龟伏。屹然宇宙佳。水泻鱼犹泳。石奇藓不埋。自有渊翁兴。那知退老怀。花香松树碧。镇日坐阴崖。
文正公讳日。敬次大全韵。(二首。)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3H 页
斯文痛恨楚山乡。旧甲今回百八霜。晦明伸屈无穷事。洒泪楸前心独伤。
春秋大义无人寻。荒落巴山古木深。祭罢悲歌中夜泣。悠悠江汉识吾心。
双溪
转入双溪洞。奇观随处生。清泉舍复得。秀壁去还迎。人在先天界。水流不世情。高歌怀往哲。此地有遗英。
怀孤云
朝饮神仙台。暮宿麻姑村。欲访孤云迹。转入伽𬾈门。徘徊古松下。流水白云痕。
红流洞。次孤云韵。
断续苍崖接众峦。百泉吼怒赴中间。孤云遗句临风唱。一抹红霞映碧山。
矗石楼。次板上韵。
水抱孤城也自流。秋风立马夕阳洲。长江不尽英雄泪。白日高悬矗石楼。天畔烟云开野色。月中歌吹总诗愁。吾生幸际升平世。千里南来作胜游。
露梁怀李忠武
百战江淮垂大勋。至今人说李将军。秋草荒凉遗祀地。临风泪读华阳文。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3L 页
锦山
南海中有山。世称小蓬莱。上多古仙迹。不许俗人来。我发晋阳城。飞渡露梁津。原野满秋色。枫菊经雨新。行行近仙山。异彩眼忽惊。褰衣上高冈。森列玉峥嵘。中藏万物草。髣髴金刚面。岧岧坐仙台。惆怅人不见。白云千载下。永啸叹孤游。移步上九井。甘泉清不流。瓢饮以沃渴。还笑汉武盘。天风拂吾袂。虹门得奇观。古佛筑船出。事与齐谐同。傍有小石窟。舂撞声应雄。恍惚张仙乐。飘飖韵不胜。暮投菩提宿。晓候日轮腾。云物变千态。异观特无方。烟台是高处。云海接苍茫。天气遇清明。眼入南夷界。平生四方志。远游无此快。朗吟南岳诗。复向扶苏岩。绝壁迹难骋。跻攀度峻巉。临巅凭虚空。白云生履端。下有古篆刻。徐市名不剜。嘉平世已远。仙游有谁企。高歌发长叹。临风更徙倚。我行难久留。遐想若有负。寄语山中人。岁暮来相守。
智异山。谨用文正公枫岳韵。
当年虚负子长心。五十飘然一杖寻。七佛庵容藏古木。天皇峰势驾飞禽。无多世界三千窄。不尽沧溟万丈深。小鲁圣叹今始觉。八荒挥斥晚归吟。
观老人星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4H 页
日月台边宿。南天晓候星。一柄红莲烛。煌煌耀紫冥。
山天斋
南冥亭子德川东。云木苍然岁月空。却看头流山色古。千秋不尽先生风。
换鹅亭
江清沙白绕亭栏。林外斜阳映碧峦。风烟不让稽山胜。吾祖曾评伯仲看。
荒山大捷碑
圣祖神功过汉唐。读碑斜日久彷徨。傍人莫说岩边血。基我东方万世康。
二止堂。敬次板上韵。
堂古遗风在。岩花阅几秋。伦常扶庙社。道脉溯程周。宇宙生吾晚。溪山感旧游。长怀二老躅。乘月下空洲。
会讲龙门书堂泛月前江。以唐人诗句分韵。得烟字。
济济龙门士。会文同此筵。弦歌追旧日。俎豆感先贤。野阔多青嶂。江空锁暮烟。微吟仍酌酒。候月更登船。
次元玉田(世范)寿筵韵
我观南极老人来。(前秋。登南岳见之。故云。)闻说丹邱一甲回。溪壑清光相映处。门庭和气转佳哉。久为岩穴孤栖客。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4L 页
虚掷梢工副手才。十世公家传此寿。春风长在祝眉杯。
挽辛生致乔(世根)
人也才尤俊。于焉閟九泉。秋山寥落处。独立泪空悬。
谨次芳草亭板上韵
旷野秋亭碧月新。我怀萧洒想前人。老松高柳参差地。一气同流芳草春。
挽朴子范(洪镇)
我虽识子晚。忠厚惯闻名。志存范氏祷。分守董生耕。庭兰知积庆。床瑟得和声。万事浑成梦。空留山月明。
次李用明(起晦)不流斋韵
处世和为贵。存心更勿疑。苟知强矫义。自有个中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