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云养集卷之十一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云养集卷之十一(清风金允植洵卿 著)
 跋(共十一。录五。)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3H 页
隐谷年谱跋(戊午)
生则尽其养。没则阐其美。此人子之所欲。而无贵贱之所殊也。是故大而天下之奉。小而菽水之供。其为养一也。大而至于四海之广。百世之远。俎豆而飨之。小而及于邻里乡党而知所敬叹焉。其为阐一也。虽然鲜民之生。不得养其亲者有之矣。思欲以阐其未阐。使死者不亡。生者无憾。而既愚且陋。遏失前光。亦云何哉。古语曰失晨之鸡。思补更鸣。天实悠悠。鸡虽百鸣何补。苟其情则如是矣。呜呼。如余者。尚可以言孝哉。湖之南。有隐谷处士。笃于事亲。生五十年。未尝一日有怠色。既终。其子载汉。编其年行纪实。西至汉师。以与士大夫观。观者无不起敬焉。编中多载涌泉跃鲤之异。灵芝白兔之瑞。盖其素所积行致之耳。古之人信不诬矣。处士既遁居隐谷。不闻人誉。惟事亲是务。以终其身。是不以孝求名者也。其子乃能掇拾遗芳。博求而永图之。是不忍其亲之泯泯者也。情与义。可谓两至矣。呜呼。彼不能致一日之养。还陆陆而居世者。独何人哉。
游藏园诗集跋(甲申○代卞元圭作)
右游藏园先生诗集一卷。即先生近作也。古之君子。言必有物。发而成章。故有感发惩创之妙。魏晋以降。尚玄言遗世故。其为诗。格古调逸。而有物则未也。隋唐以诗取士。未尝有感于物。而率取浮响以求合乎世。用工愈深而去真愈远。诗之道日以趋卑矣。游藏园先生以忠信之质博达之才。栖迟州县。隐于吏事。含章韬光。不欲以诗人自命。而其兴会所寄。非民国攸系情性所至。不作也。故其志澹而远。其声清而壮。咏而复之。渊然有馀味。信乎非有物而有章者。不能也。某年元圭谒先生于永平府署。先生不以远人鄙之。谬加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3L 页
奖诩。进之门墙之内。元圭感激自奋。是后连年奉使。辄勤造请。先生为之矜其不能。教其不逮。与之言。亹亹竟日夕。其归也赠之以诗。先生爱元圭如亲戚。忧藩国事如其家政。勖勉之意。往往寓于篇章之间。元圭虽不敏。其敢忘诸。辛巳冬。自保定东归。拜别先生于逆旅。执手黯然。泪涔涔欲下。仍念先生春秋已高。元圭亦婴病早衰。于役之劳。可以休矣。异日天各一方。何以慰相忆之苦。惟此诗集不足以尽先生之大致。而先生之苦心代筹。期扶藩服缀琉之势。如宝剑篇诸诗不可没也。亟谋入梓。广布同志。共仰先生之德。元圭亦得以朝夕讽诵。如坐春风中。心香一瓣。庶不以山川间之也。
梦梧先生遗稿跋(丁酉)
本朝以士流立国。右贤左戚。维持世教四百馀年。其间虽值昏乱权奸之时。清议常行于其中。纪纲之不坠。赖有是耳。为士之目有四。曰道学节义事业文章是已。此四者常相须而行。若其大本未立。虽有文艺之美。抑末也。梦梧先生当 英正在宥之世。受 明主特达之知。正色立朝。清名直节。冠冕一时。其道学则资埙篪讲劘之益。究明体适用之道。羽翼斯文。其节义则以忠孝为本。身任义理主人。秉不贰本之义。屹然若洪流砥柱。之死靡他。其事业则比事献箴。引君当道。启沃于上。泽施于下。激浊扬清。树之风声。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于是发而为文章。如木之有根水之有源。混混亭亭。菁华溢出。用之于世。如絺绘之章五服。声律之在治忽。靡徒侈于观听而已。垂之于后。足令志士奋发。鄙夫心死。至于汗漫诗篇。亦无苟作。言之有物。皆可诵咏。又多出于流离颠沛之际。忧愤感激之中。举笔不忘君亲。盖蓼莪离骚之遗音也。论者谓自先生之殁。国朝相业止于此。士流清议止于此。余谓文章之观。亦止于此。若后世所称能文之士。如刘歆,谷永之徒。岂无其人。未有能蹑其尘者也。
凤栖先生文集跋(辛亥)
余弱冠时。初谒先生于稷下之文会堂。先生手书赠横渠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则语。余捧书悚栗而退。因窃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4H 页
自念允以童年蒙騃。猥厕隅坐之列。先生一见便许以第一等工夫。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吾岂中人以上乎哉。何期望之若是重也。于是有自奋之心。既而浮沉乾没。学无所成。居然老白首。而由未免为乡人也。今先生遗集将出。欲附一言于卷末。而叩其中悾悾然无所得。如墙外之人。不知宫室之美百官之富。何以形容其万一乎。盖尝闻之。先生道德渊源。得于家庭。又从贤师友闻为学之要。洞见大原。精思力践。明于理气之辨。严于淑慝之别。其说诗演范大学图鬼神对等诸篇。为皆先生之所深造自得。而前人之所未发者也。其教人以立志为先。居敬穷理。知行并进。循循有序。条理粲然。尝曰孔门四科。子夏以文学称。而自战国秦汉以来经传之不坠。实赖子夏之传。文学岂可少之哉。后儒轻视文学。此道之所以不明也。故诱掖后进。必课以文艺。彬彬多因文而入道者。近世儒者。以不出为高。遁于林野。先生任者也。不屑以不出为高。独倡道于辇毂之下。既以道为己任。又以天下之重为己任。万人毁之而不变也。终身阨穷而不悯也。虽身居布韦。慨然常怀济世之志。三政利弊。金谷消长。户口增耗。关防险易。无不悉心讲究。皆可以措诸当世之用。其文尺度谨严。裁剪精密。不出乎作家轨范。而务去陈言。求之近世。得乎渊泉之醇深。参以台山之隽逸。众美毕备。自成一家。后之读此集者。不患不知先生之文章。至于先生之大公无我之心。鼓舞作成之妙。非亲炙者。不能知之。先生尝梦为主文考试。榜中三十三人。皆一时知名之士。尝欲荐用于朝而未能者也。觉来充然如有所得。每以语人。感叹不已。人或疑先生名利之心未尽。此未足以知先生也。说命曰旁求俊乂。列于庶位。此殷道之所以复兴也。先生之时。顾何如时也。政纪解弛。乱兆已萌。举世将入于水火之中。先生力不能救。又不忍坐视。故作育英才。庶欲咸聚于朝。挽回颓纲。共扶大厦之倾。而有志未遂。发于梦寐者也。呜呼。百世之下。诵其诗读其书而论其世。则有以知先生之心。而悲先生之志也。
召棠选稿跋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4L 页
尝闻先辈论近世诗文名家。以李藕船首屈一指。金召棠为其后劲。其风流文采。相为先后。时人方之乐广之于卫玠也。余于召棠。尝一遌于烟台舟中。时各有公事在身。未罄谈讨。距今忽忽已三十一年矣。壬子冬。访余于京城贞善坊第。示其所著诗文若干卷。触目琳琅。首首可传。又赋赠七古一篇。淋漓瑰丽。渊渊有金石声。召棠耄期之年。尚健康如少壮时。雄词倒峡。笔力遒劲。殆神仙中人也。集中题赞。皆海内知名之士。其言可徵于后。芜文续貂。何足为轻重。但念鄙名已在怀人诗中。千载之下。犹作卷中人。是不可以无言。薇读之馀。手书为跋于卷尾。
云养集卷之十一(清风金允植洵卿 著)
 箴(二)
  
务民敬鬼箴(戊午)
余尝患处世单弱。知人道之不可依信。日近鬼谋。以求助行。遇岳峙川流高洁之所。辄默致意。而内自结焉。然寄神窅杳。其理漠然。神其助我乎。其不助我乎。我之求助。非私一己。如神不顾将奈何。远之如见其迹。近之如闻其响。以为佑我也。以为不佑我也。凭虚托空。日丧其真。至读圣人书务民敬鬼之训。颓然若曾飘扬而立于平地。着脚踏实。四顾有的。夫子之祷无他。行得其当而已。前所见者。盖烟云浮霭也。前所闻者。盖泉溜林飙也。箴曰。
帝诱余衷。汝迷余诲。汝求神即神。毋求诸外。一善之因。是神之伸。一恶之发。是神之屈。福自己致。祸自己召。毋怨我移。毋德我报。
先难后获箴
余将有为也。拘于材薄。将就道也。迷于所向。常思梦寐之间。神来启导焉。如田夫之不耕而获。行人之不征而达。不费劳苦而一朝享富贵之乐。闻人所传。心辄歆艳。以为天数来时。我亦如是。若使淳于生闻之。岂特大笑绝缨而已哉。有大于此者。于为学省用力而思得捷径。于为事少费力而思得要术。人百己一而功倍之。坐不修实而立求令誉。此皆必无之理。而害道之甚者也。余兼有之。呜呼。今闻圣人之训。尚可已焉。箴曰。
野有良苗。非芸何穫。洿有潜鳞。非钓何得。此维哲人。砥行干禄。彼维愚人。徼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5H 页
无望福。迩迩亦遥。遥遥可迩。我思古之人。伐檀君子。
云养集卷之十一(清风金允植洵卿 著)
 铭(三十五。附南极篇二则,古梅颂一首。)
  
洗砚岩铭(乙卯○洗砚岩。我仲父之王考在山公之所命名而手书刻之者也。癸丑秋。仲父为之涤除其岩。命不肖作铭。)
苍苍云根。凤蹲鹄峙。泌彼灵液。实源于此。窈窕而夷。君子所履。泓渟而洁。君子所止。俄失修护。芜没颓圮。既剪既涤。乃呈厥美。迨我宴暇。载枕载倚。林茂如欣。湍鸣亦喜。菀彼桑梓。犹恭敬止。矧伊遗泽。三字于是。小子作铭。维岩之耻。庶传永久。阅千百祀。
砚铭
李公芳邻。苏氏良田。金棱玉海。体包方圆。温润缜密。孰比其坚。虚心居默。孰知其贤。入我陋室。处我床边。使我琢磨。无倚无偏。
几铭
吾将倚汝。将失于敧。将不倚汝。汝将何为。有时嗒然。俯叹仰唏。先我觉者。其惟子綦。
怪石铭(二则)
尔形不庄。尔质不明。胡为丈胡为兄。虽无老成。尚有典型。
支颐趺坐。罗汉之流欤。长颈高结。弥明之俦欤。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德业进修者欤。
随身物铭补(二十则○庚午○申汕北先生作随身物铭三十则。书帙,书案,笔纸墨砚,水中丞,界尺,眼镜,木枕,竹筇,隐囊,蒲团,剑火,垆,虎子唾壶,镊子,捎𥰝子,剔齿纤孝,椿子扇,烟杆,镜梳帚灯引光奴,火刀,文集匮。余为作补铭二十则。)
  书架
读之者未必藏。藏之者未必读。是以邺侯之架。不如郝隆之腹。
  砚匣
金城之曲。墨海之澳。其人如玉。在其板屋。
  笔床
士有短褐不完。风雨不蔽而犹侈。管城之第。至于镂翡翠琢珊瑚。不几犯乎丧志之戒。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5L 页
屏风
凡吾所为。洞开而勿欺。人有隐私。蔽盖而勿与知。又勿效王远屈曲。徒避风露之罹。
  帘
春昼静花影垂。茶烟细飏鬓丝。如非研易定看棋。
  床
尔欹而颇。我心不妥。知我载物。不平则那。他寒我寒。理必相须。毋谓物微。繄实切肤。
  衣桁
贵贱不敢通。男女不敢同。一段之木。可以辨内外而定礼俗。
  手帕
毋刮人之垢。徒自污手。毋谭人之疵。徒自污口。
  漏壶
窅窅者何周公思。滴滴者何班姬泪。丁丁东东催人事。
  香鼎
以为亵物也则大人君子尝近之矣。以为非亵物也则缁黄异流暨儿女媚蛊者亦皆衬之矣。用是者将以求除邪秽。而或反招贪淫。将以求销浮念。而犹不禁百虑之来侵。是岂香之过哉。盖亦反求乎一瓣之心。
  花插
一是花也。见之于山野寂寞之滨。无别于草菅。置之于金屋䃫瓶之中。叹赏而改观。其于人之遇不遇亦然。虽然止水易腐。无根难存。一朝萎谢。吾恐其去而为薪也。
  茗碗
虽有南零之水龙团胜雪。盛之不以其器则如西子之蒙不洁。
  酒杯
有酒如河。有肉如阿。奈吾之不饮何。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6H 页
盥槃
澡洗涤濯。清明如神。君子是则。厥德日新。何为囚首丧面。故异于人。
  秤
铢铢以称之。至斤必差。恶其不及。将至于过。毋使綦重。戒其覆汝。凡百君子。敬听斯语。
  治书奴
但务是而不知大体。谓之俗吏。独不闻萧曹相业之所由起。
  锥
吾见其脱颖而求出。知其将复钻穴而求入。锥乎尔之能不可及。
  蝇拂
谈不可多。多则损气。惟汝助虐。叔宝斯瘁。晋之不振。职汝驯致。汝名蝇拂。何预人事。
  诗筒
蒹葭之渚。伊人所处。兴来辄往。清歌晤语。一日不见。投诗相问。不求中节。率然趁韵。匪雅匪颂。匪唐匪宋。傲睨自得。衔杯浏诵。人皆为鄙。恬不知耻。我友得之。反以为喜。何以报余。璆琳琼琚。珍重启读。清风袭裾。日月交驰。会合几时。愿言嗣音。毋贻相思。
  书簏
以之贮珠玉则惟恐人之见知。以之贮文字则惟恐人之不见知。显晦虽殊。秉心惟私。戒尔勿出。出则为人覆瓿之资。
季女衾韣铭(九则○乙亥冬)
女有四教。惟德为先。婉娩从善。而无自贤。柔顺恭敬。而无自专。含章可贞。庶无大愆。(妇德)
先民有训。妇无长舌。谢女玄言。闺行攸缺。矧伊凡妇。辩不若拙。参知而动。可验而说。(妇言)
媞媞妇容。柔嘉维则。齐庄静閒。怡怡温克。惰慢近傲。冶艳长慝。淑慎尔止。以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6L 页
养懿德。(妇容)
织纴缝纫。是维妇功。诗称蘋藻。礼著公宫。滫瀡惟精。烹饪惟调。(叶)勤敏节俭。执事必躬。(妇功)
鸡鸣盛服。敬问温凊。婉容趋事。小心将命。有财无私。与物无竞。得亲欢心。室家之庆。(事舅姑之道)
敬尔祭祀。无怠无射。致其爱悫。执爨踖踖。毋祀非类。毋信淫僻。竭诚报本。百禄来益。(奉先之道)
睦尔宗族。和尔妯娌。爰及婢仆。恩遇一视。间言自外。反省乎己。饬其内政。以佐君子。(睦亲御下之道)
君子好善。将顺成之。君子安贫。苟无戚咨。处贵愈卑。持盈若危。战战兢兢。夙夜念玆。(内助自脩之道)
吉月令辰。君子来宾。婉娈季女。归于德门。教汝无素。何以赠言。爰集古训。以代衿鞶。
南极篇(二则○癸亥元月初八日。我仲父大夫人申氏八旬生朝祝辞也。)
煌煌南极。照我帷床。其色常好。寿母在堂。有肴有蔌。有醴有酒。八旬之庆。申祈眉寿。有酒有醴。有肴有蔌。乐此令辰。并受其福。
在昔如何。其匮且微。克慎克勤。绍德门辉。媚于其姑。惠神无咎。载锡祚胤。及厥孝妇。鞠之育之。教之将之。天不吝厥报。子孙昌之。
古梅颂(辛卯)
盎瘿句赘。支离疏欤。黯淡枯槁。山泽癯欤。甘处荒寒。与囚为伍。人皆丑汝。我看媚妩。冰雪肝肺。铁石心肠。口虽无言。自闻其香。
晚香斋铭(并小序)
故友李东莲尚书𨯶永。以清节立朝。恬静自守。其哲嗣秀一君。早服庭训。克趾其美。家于杨州之西山下。扁其斋曰晚香。求余文为铭。夫论人平生。尤以晚节为贵。当此举世营营驰骛于声色货利之场。君独超然离尘。未老而屏居田圃。甘澹薄厌芬华。寄意于老圃寒花。以名其斋。盖欲绍述先志。保其晚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7H 页
节者也。东莲公其有后乎。遂为之铭曰。
采采东篱兮。晚节之香。君子则之兮。乃扁厥堂。有琴有书兮。有酒盈觞。挹西山之爽气兮。此中真意兮。欲辨已忘。吾将膏车而秣马兮。聊从子而徜徉。
云养集卷之十一(清风金允植洵卿 著)
 赞(二首)
  
万悔堂画像赞(丙午)
庄重玉立。宜尔廊庙之俦。萧散野服。宛在苍葭之洲。清癯疏秀。神游物表。飘飘若乔松之流。
兴宣大院王画像赞(庚戌)
深山大泽。龙虎不测人。昌黎之赞北平王也。始以为魁然。乃眇少丈夫。赵人之赞孟尝也。十年辅政。大振纪纲。赤舄几几。处变如常。千载之下。复见姬氏之雅量。
云养集卷之十一(清风金允植洵卿 著)
 笺文(共十。录三。)
  
景福宫移御陈贺时百官笺文(丁卯○各殿笺文不录)
旧阙重建。宸御载移。邦基从此永安。天意会若有待。此诚我东方莫大之庆。臣等不胜欢忭之至。谨奉笺称贺者。臣等诚欢诚忭。稽首稽首上言。伏以肯构肯堂。追前人未遑之盛举。乃兴乃寝。睹今日移御之缛仪。君子攸芋。景命有仆。恭惟 主上殿下。以有为圣。膺无疆休。修复旧章。率典宪于不愆不忘。纲纪大政。端化本于建极建中。肆当龙御移旧阙之辰。秪切燕语成大厦之喜。伏念臣等。时际鸿运。迹忝鹓班。美哉轮焉奂焉。愧善祷于张老。丕若殷历夏历。望初服于周家。
秪领天津诸员 御前回礼回笺(壬午四月)
玉轩,藏园,涑文,筱云,玉山,芗林尊兄大人阁下。顷蒙折𥳑。并寄承筐。酬厚意于百朋。托忱辞于一介。忝叨将命。敢不拜嘉。敬惟诸位大人。珠玉盈怀。经纶在抱。筹谟宏远。去畛域于中心。时事艰危。为缀旒于下国。玆值言旋之日。爰施厚往之仪。却丽氏之求书。窃笑坡公陋见。缅郑卿之献纻。尚传吴国美谈。四宝居三。会砚边之佳友。五明成对。扬海外之仁风。顾渚云腴。香泛古窑秘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7L 页
色。蓝田日暖。光生远国珍羞。遂令稛载而归。代达慇勤之意。职等谨当深藏十袭。敬献九琉。怀惠德音。匪琼瑶之为报。维持局面。庶磐泰之相安。祗领礼单。附陈肃禀。统希荃照。顺请勋安。
答周玉山新年贺笺(他贺笺不录)
物炳于丙。三阶昭清淑之祥。气引于寅。六律启舒和之象。欣披尺素。遥骋寸丹。敬惟玉山仁兄大人阁下。贲德饰镛。丰功铭鼎。纡筹海宇。流嘉惠于三韩。掌权津关。蜚英声于万国。虽违芝范。恒佩兰言。弟实愧菲姿。虚縻重务。白发兴徂年之感。奈乏济艰。素心结旧雨之思。尚祈耐久。驿梅递信。雁字报安。肃此布复。恭贺年禧。敬颂台祺。
云养集卷之十一(清风金允植洵卿 著)
 上梁文(共三。录一。)
  
紫薇堂上梁文(乙亥)
伏以丹扆居皇极之尊。宴寝斯备。紫垣腾列躔之耀。宝额如新。转沴为祥。无往不复。窃稽黄图旧纪。爰有紫薇高堂。淑气萃华山之阳。猗欤婉蟺而磅礴。复道承法殿之后。于焉蠖濩而燕涓。六列九御之教。化自内而及外。一日万机之暇。制以佚而宣劳。至若璇楣之锡名。盖取珍卉之耐久。追唐殿观美之制。掩映朱霞。缅 文庙临御之仪。想像翠华。二仪接交泰之会。配椒殿之静嘉。一德承向明之治。颂茅宫之嵬荡。夫何九四之隆栋。曩值百六之横灾。三阶依俙。廑辨经纬之度。百灵呵护。尚识神圣之居。无地攀瞻。慕羹墙而莫寓。历年久远。志涂塈而未遑。恭惟化洽屏幪。位居广正。兴邸膺河清之运。承骏命于宝图。汉宫颂海润之祥。垂燕翼于哲嗣。卑宫菲食。用万民惟正之供。补弊兴衰。追 列祖未就之绪。顾玆善继述之道。先及肯堂构之谋。考广袤量径轮。制虽仿古。剪草莱披荆棘。功同创新。六龙徘徊于墄平。抚圣人之遗躅。双凤蹇翥于霄汉。示王者之重威。属当晟化之更新。遽值郁攸之告警。仰天心之仁爱。所以扶持全安。念先业之艰难。讵缓经营缔构。重劳生民之力。但取苟美而苟完。敉图宁人之功。所贵有终而有始。于是回景福而移御。并康宁而重营。庀材半年。事豫立而无废。趋功不日。人夬睹而乐成。经费不烦大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8H 页
农。捐内帑百馀万贯。规画悉禀睿算。恢正堂十有六楹。令后世制度无加。视昔日光彩自倍。绣栭映日。承藻棁而含辉。画栋人云。列棼撩而铺翼。修柏梁之馀烬。陋矣万户千门。按明堂之旧图。焕乎八窗九牖。丕基从此巩固。内廷于是深严。麟趾并隆。庆本支于百世。鹤禁密迩。问寝膳于三朝。八荒纳庭衢之恢。化跻仁寿。九筵设筦簟之美。梦占吉祥。载撰儿郎之词。庸替张老之颂。
抛梁东。建春门外日曈曈。绕堤旖旎千株柳。先得韶光雨露中。
抛梁西。池楼高处曙光迷。鸾声未到宫门外。簪珥先惊报晓鸡。
抛梁南。鹤御龙楼日至三。 圣孝王家知不匮。万年长乐供饴含。
抛梁北。岩岩华岳镇东国。山前寂寞醮坛荒。明理宸心元不惑。
抛梁上。中天寿曜光昭朗。高年赐爵遍家家。敛锡吾 君归善养。
抛梁下。未必贤人今在野。霖雨明时侧席求。薛门谁待青萍贾。
伏愿上梁之后。采椽永固。茀禄增长。钟鼓羽旄。万姓蒙同乐之化。笙镛黼黻。一代升至治之休。奏百工相和之曲。景星庆云。奠万年无疆之基。泰山磐石。
云养集卷之十一(清风金允植洵卿 著)
 书牍上(共六十七。录三十五。)
  
与徐絅堂书(戊午)
顷别黯然。还乡得吾兄手书。抵堂兄数三纸。凭审近节无故。慰喜慰喜。仆栖屑京乡。道送三馀。吾兄亦以穷年经济为忧。重迫婚扰。不能安静。嗟哉。卑贱鄙陋。为累不鲜。寄志于浩浩。费力于琐琐。此古今所以伤惜也。虽然处玆有六惧焉。夫人穷则无所不为。欺人骗财者有之矣。胠箧探囊者有之矣。处窭穷嫉富有者有之矣。殖货沽利。恬受非义者有之矣。卑己谀媚。动歆羡者有之矣。忧愁永叹。形于颜色者有之矣。上二焉者。贼身者也。下四焉者。贼道者也。其能免乎此者。谓之善处贫可也。亦有三难焉。贫而尚廉一难也。廉而不伤二难也。不伤而乐三难也。乐则吾未之见也。惟不伤则吾兄其近之焉。虽然窃自思念惟人心不可恃。积之则移。今吾兄学力未知能胜贫也否。万一一朝为贫所胜。明镜一片。受点污之伤。将不可复制矣。为之奈何。仆于吾兄。慕其不伤。而恐其将伤也。仆诚愚矣。然古之大贤君子。得之在是。失之在是。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8L 页
仆岂过虑哉。吾兄尝深知仆心。以仆为何如人也。仆量短志长。力薄期厚。是以所为多乖违拂戾。不副所言。已见其渐于将来。此易败之道也。惟吾兄善导之。仆将小其志节其言。以求合乎事与力可乎。自近以来。常自挠挠。殆若失栖之禽。靡所止宿。此知觉有所蔽。而天君不安之故也。尝观圣贤之言。切近而平远。可以由之而不可以穷其蕴奥。策士之言。气胜于理。令人好事。文人之言。华过于实。临事多误。词人之言。靡曼而流逸。功令之言。鄙陋而堕志。异端之言。颠倒昌披。不可窥也。于是高而不及其上。卑而不就其下。张望龙断。日益就闇而不自觉焉。此非细故也。常早夜以思。日月有限。志业无穷。未尝不惕然背汗。不知攸好。惟愿得天下名士而交之。如德行友颜闵。政事友郑侨汉葛。通经友濂洛君子。博文友司马迁韩愈。考古友杜佑郑樵。仆得优游于其间。治则同进。乱则同退。有难则质之。有事则推之。有过则不责诸己而责诸友之不为匡也。休休然作好善之人。不亦乐乎。区区所愿。在于此也。
与金雪巢书(己未)
柏田人来。凭审足下冬春来。侍体无损。为慰实多。岂以无书。间其情素哉。比闻自南来者。多云足下绝意营求。往年尽埋其平生所为文字。酹酒以文哭之哀。仆闻此为之汪然涕下。益怜足下之怀也。此固非处世阅之深知之明而超然离形者。不能也。千里之外。一闻而无逆。此吾所谓雪巢者耶。窃念老苏亦尝焚其文矣。而足下复有埋藁之事。迹同趣异。两相出色。然老苏将以求进者也。足下闷其不见知者也。若使夫子在座。必有进求退由之训。足下其在所进耶所退耶。且足下之所为文。果皆合于经纶大务。而有益于世道者耶。如此而不见知于人则闷之是矣。埋之是矣。若以雕篆薄技。惜其沦焉而为此举。则窃以为过矣。恨不得盍簪对坐。反覆而难之也。虽然仆雅听嘉诲。有以知足下之心。请为足下明辨之。足下往昔所述。多是功令制举之文。此昌黎所谓颜忸怩心不宁者也。士君子之从事于是也。岂乐为而为之哉。诚以非此无以发迹于当世。故不免屈志而就焉。今足下既快脱尘屣。无所资于是。宜乎足下之埋其藁也。既毁其具矣。既与世远矣。呕心肝而弃沟壑。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9H 页
宜乎足下之酹酒痛哭也。其文当曰青山在左。白水在右。一部锦心。千古永邃。宜乎足下之哭之以文也。昔日光熙门外古冢傍。赋诗痛哭之时。固知此日之有此事也。想伊时泉或咽而榭或瞑。日冉冉而西倒。踯踯躅躅。抱藁而来。荷锸掘地。筑筑也埋而掩之。环而顾之。沉抱苦楚。谁所臆诉。但终古不遇者何限。而贵乎君子之有守。如此而止则狂焉而已。隘焉而已。于是杜门读古人书。肆其志虑。宏其范围。畜而为金玑珠玉之宝。发而为布帛菽粟之用。立言著书之传世不朽之资。如是则足下虽欲埋之。当复脱颖而出矣。足下之志。其在是乎。其在是乎。虽然足下既处之愈高。蹈之愈确。仆尚滚滚于尘壤。闻足下之风。如今人闻古人之事。望望然如不可跂而及也。尚何容喙于其间哉。徒恃足下之洪量。不以其人之鄙。并废其言。故如是累累。幸足下愈益勉之。异日声闻愈大。瞽言益验。其为幸也。何啻在仆之已也。
与徐絅堂书
不审腊寒。道履珍重。令咸令郎并佳。新人安否。仆去月在汉师时。连赴泮试柑制。往参初六日俞先生卒哭。达夜失睡。仍得寒疾。浃旬呻呓。重以闉阇郁郁。有害调养。念间卧舆而归。从斗峡以上。俯观冰江十里。皓皓一色。胸次豁然。若无所苦。异哉异哉。病中因思昔日交会之盛及俞先生终始教诲之勤。又念日后不复得如此。时时不能定怀。欲吐曩时所闻。知旧杯酒。閒寂遣怀。然儒学之事。今世之所厌闻。仆素又言轻。不足以取重于人。徒添疵颣而已。如吾兄者。异县不得相从。窃恐日远一日。渗漏已多。久后殆浑忘也。为是耿耿。临纸乞教。为吾兄之同此怀也。仆才离蒙师。始以文得见先生。一朝便闻入德之要。受大学中庸及说诗之义。先生尝曰人当以学问为本。事业皆从此出。君家世厥有茂绩。君亦有意否。又曰知君惟有吾。而仆未及知先生矣。先生既笃于为己。畜其馀为文章。后生多以文辞进见者。此特其诱掖之方耳。不知者以为先生实喜文辞。呜呼。夫孰知先生之苦心哉。仆尝作戏文。又尝进异端之书。皆蒙深责。眷眷于临没之际。至今铭在肺腑。先生虽始终进退仆以文字之间。然其实要之入道也。但仆愚迷不能奉其至教。以为大恨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29L 页
耳。往者见金鼎汝氏。以为先生之道与德。吾岂敢论。至于教人不倦。不可复得也。且先王之政。必联师友。师友不联。难免飞走之偏塞。此所以深悼不置者也。仆亦以是为大惧焉。仆前日每侍先生。未闻其誉一人毁一人。然世以先生为多言。先生处世无升斗之禄。在家无营办之事。然世以先生为多事。先生和颜柔色以待人。而群诮沸腾。此何以为。夫先生之言与事。在乎劝进讲学而已。古之君子。未尝不有是言是事。而当时不言其多。后世常患其少。今先生独蒙是诮。使后死者。绝不闻是言是事。吁可悲也。夫时有损益。俗异趋尚。苟非圣人。能反以一之者鲜矣。吾东素尊朱子。国中上下。礼教成俗。行之既久。其敝也委靡烦琐。有空名而无实践。于是有才好奇者争攻微阙。无才而病其难者。归之陈腐而莫之省也。先生独不变其故。以为朱子先圣之指南。后学之权衡。舍朱子而复有如朱子者乎。苟不深究其源而先求其疵。则信道不笃。为学不诚。奈何以私意攻之。吾辈视朱子当如父母。不见其不是处耳。时人以读书为大讳。教诲后进为大病。先生独嗜之如刍豢。为己任而不辞也。此皆世俗所无。而先生有之。故所以致多言多事之谤也。虽然知者察于众恶。观先生者亦于是乎在焉。传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记曰国无道。至死不变。夫君子之处斯世。而不有大异于人者。乌足以观之哉。先生尝以天下之心为心。其言曰士不忧国之亡而忧道之亡也。国亡而社稷丧。道亡而人纪绝。又曰吾道之卑于世久矣。才高者往往过之。吾谁与守之。是以白首矻矻。不量其力。思扶植之。终不以贫穷累其心。此皆仆与吾兄之素所亲见。难与他人道者也。惟吾兄庶几得其心法之全。独行不顾。为朋友之所信久矣。家势贫困。不能自济。出门无名公贵卿之交。而处事每欲必得其当。其心岂可量哉。仆于吾兄。窃有厚望焉。当有以塞之矣。向者再往哭先生之位。入其门。不闻讲诵之声。至其庐。无一奴婢指导通报。俞友素冠绖带。俨然窥户而出。见其颜色憔悴。扶杖独立。悯然为之伤心。闻诸近人。其家已多断炊云。仆不能助。故不敢问。然其家事足可念也。市便往来无常。未知此书能顺达否。惟冀以时保重。不宣。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0H 页
答丁小耘论文书(丙寅)
顷承惠牍。迤及于论文气色。展读以还。心神融释。弟与兄嗜尚既同。趋向不殊。今此满纸勤教。无非弟所欲言者。聊借兄口以发之耳。夫子云回也非助我者也。弟于兄亦云。倘恕其僭妄耶。窃尝以为文章者。非有他也。黑与白相错而已矣。凡天下之事。有是则有非。是者白也。非者黑也。抑非而扬是。一抑一扬。而文章乃见。夫扬是所以劝善也。抑非所以惩恶也。劝善惩恶者。先王所以御世之权也。措之于事而为礼乐刑政。载之于文而为诗书易礼春秋及群圣贤之书皆是也。夫论文之道。理为主而辞为宾。理到而辞从。辞从而气备。气备而光彩自著。古之君子。敦本而务实。口无择言。而皆能成章。如夜光连城之璧。不待拂拭。而常有烛天之气。后世去其实而求其华。乃欲以虚辞滥说。劫制实理。以求从己之欲。于是铺空藻奋虚燄。掩其瑕瑜。图售其价。譬犹粉饰嫫母。以误狂夫。其劳且百倍矣。江左文风。振古初变。士皆尚浮华慕清虚。故其于文也。为骈俪雕绘之习。然去古未远。神情犹存。遒逸工妙。体态自然。唐韩愈氏出而尽扫前疵。力追古文。可谓文之幸遇也。然自是以往。八家篇章之法。便有尺度。排句妥字。严于治军。遣言措意。皆有常式。真气都丧。渐就卑琐。是亦文之弊也。近古名家。厌避其宇下。乃欲自立赤帜。驾宋迈唐。取六经诸子中希语僻字。掇拾而成文。自以为真复古之文也。后之人。颇知其非。多不悦服。然终未能遽舍。时时剽窃为己用。规免尘腐平澹之讥。乃曰此取古人之长也。又曰寻古人之正传。得古人之骨髓。此不过内无所主。依违苟容。求合人之一时之眼。无终朝之计者也。由是观之。世愈下而文益卑。后之人能指摘前人之失。而考其所著。又不及前人远甚。此无他。文章之与道术相离。政事相分。孤行而特立者久矣。失其所依。如无源之水。日就枯凋。后之人徒欲以私智润色之。指黑为白。指白为黑。又舍其黑白之正。杂施丹铅绿紫之色。以乱人目。不知去真愈远。乱道愈甚。其气塌然而死。其色㿠然而灭。是尚可与道术政事角立而争雄哉。故广引博譬。张皇胪列。非所谓宏肆也。僻涩钩棘。句读参差。故为含蓄矜持之貌。非所谓古奥也。不蔓不略。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0L 页
务中规矩。非所谓蕴藉也。夫事小而言大者。好誇者也。事大而言小者。好奇者也。有其事而不能言者。近乎彭蠡之水师。无其实而空言者。近乎优人之演戏。俱不可与语于垂后贯道之文。要之配道与事。足以达意而已。如当旸而旸。当雨而雨。花果草木。应时而荣枯。又如水泉之流。方圆曲折。渟汇奔放。各因其势之自然。乃为笔参造化。运用不测。不规规于气色之末。而自有不可拟之气色。所谓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者也。岂假借矫饰之所能乎。自汉以前。惟论词赋。列为文章。未尝论行文。非贱之也。行文者载道与事而已。非有他也。惟词赋所以咏言而兴叹者也。于是乎有声响气色之辨。是以汉时称文章。以相如为首。若贾谊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杨雄之徒。时或称其学术。称其政事。未尝论其行文之美。盖后之人追尊其文。以为文章耳。自唐宋以后。至于近世。行文之论大盛。既舍道与事而别论行文。则又不得不求诸声响气色之间。然求气色于行文。非古人之意也。弟尝窃窥古作者之妙。太上自然。其次学自然。学而不能者。皆有故为之迹。殊不欲观也。未知高见肯许可否。不以为迂远而无当也乎。近世论文。罕有与弟意同者。故弟亦不敢自是。而有此仰复耳。
洋扰时答某人书(时以 健寝郎入直 斋室)
承示沁留书及夷檄。取次细阅。心寒胆掉。不如不闻不睹之为快也。自古有驾七艘船。越海数万里外。窥人家国。乃如是者乎。斋居无聊。漆室之忧空深。所忧不在夷扰。在目近耳。夫今州县调发无用之丁。村落空虚。野谷不收。虽经夷变。安能加此。此一难也。驱之如羊群。聚之如蚁屯。无拳无勇。而不食则死。见今仓无留谷。海运不通。将何以支给乎。此二难也。且闻守令借谷于民。以助军饷。虽云以大同计除。民之不信长上久矣。皆以为白夺。传相告诫。或掘坎置窖。或栖亩不穫。宁朽腐而弃之。不欲输官。可谓暴殄天物。民心到此。安能家置一喙以辨之哉。此三难也。近以临陂漕船之见失。三南大同。悉命陆运。一人能负者不过负一石走十馀里。牛马则仅载两石耳。通计三南之米。当用几人几日之力耶。道路骚然。疲于奔走。此四难也。此惟目前所见而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1H 页
已。其他百千万难。无暇悉及。至若洋夷之忧。犹属第几件事耳。夫置阵于原野之间。骑步相当。长短相接。则众寡之势。固相悬矣。以秦之强。王剪之良。伐楚度用六十万人。韩信将兵。亦云多多益善。然窃谓御洋之道。贵在兵少而精。器便而利。何者。少则食减。精则不乱。便则易运。利则能中。洋夷之所以能纵横四海者。用此道也。今虽有百千万兵。能征惯战。实不得接一刃。若据要险。放精炮。一番命中则覆一贼船。此岂资众多之力哉。故尝见魏源筹海篇。以为不务兵多。而惟求炮精。此盖屡经洋乱。得其要领之言也。今宜广求良工及有巧思之人。制造大炮滑车绞架及扛铳抬炮水雷车等之类。按图仿造。无不成之理。但选京营兵。分置沿海要害。如孙石项甲串津通津杨花渡盐仓项京江诸处。皆筑炮台起沙城。以地平句股之法。精审炮路。严其守备。若无事以待之。其外乡募。一切罢遣。庶可为省费息扰之一端欤。不然则中原人教我勿战持久。彼将粮尽自退云。诚格言也。然殊不知今日我国之势。主反为客。我劳彼逸。如此持久。则不待彼之粮尽。而我已困剧。有难言之虑。谓之何哉。且国中邪类太半为贼夷耳目。彼能知吾之细。吾不能知彼之粗。此所以敢引七艘而深入人国者也。讵无设奇遣谍阴伺贼情之术耶。此皆腐儒迂见。无当于时务者。而偶及于笔下。妄恃眷爱无间。必蒙厚恕之故也。闻京中有宗班通文。又有濯缨之裔金天翼者。揭榜招会士兵。倡义赴难。订期在今十八日云。古之起义者。亦如是否。未可知也。此纸所言。皆妄发也。书毕愧悔欲扯。而可否呈览。即为付丙。
代人贺寿书(庚午)
世人见人之位高而多男者。无问其人之贤不肖。汎称五福。殊不知五福之内。原无斯两者。斯两者。忧患之府也。所谓五福者。求吾身心之安靖而已。无一外骛而徒悦人耳目者也。欲吾身心之安靖。莫如攸好德。五福之中。惟攸好德最美最难。苟得此一福。其馀亦庶几焉。然又有如颜渊之夭。原宪之贫。司马牛之忧。仲由之彊矫。此四贤者。于好德岂不绰然有裕。而顾其获福之不全乃如此。此今古同叹。不能无疑于天道者也。今以吾兄之好德。乃能兼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1L 页
有昔贤之所未全者。天理于是乎为可谌。而为善者可以知劝。顾不可贺欤。伏惟春候渐畅。丽日舒迟。此时兄体益膺康福。桑蓬周辰。搂指在迩。仰想齐眉相敬。对床湛乐。滫泅洁腆。歌咏南陔。雍雍冲和之气。充满室闾。兄于此时。褒衣厖眉。谭笑斗健。个是活底南极老人星也。弟幸忝秦晋。悦同松柏。高山景行。徒切车牵之慕。赤城绛阙。愧乏水龙之词。病躯难强。替送迷息。使备称觞之末。庶得观瞻威仪。熏染德气也。为伸微祝。略此仰布。
与徐絅堂别纸(甲戌)
弟自落地以后。常闻父兄长老之言。以为士生斯世。当读书为学。出而为当世之用。弟时愚騃。颇有妄想。自七八年以来。此意渐疏。然既无五亩之桑。一棱之田。而工商之业。又所不閒。则不得不仰食于官。而早晚得一下县僻邑。粗效报答。兼自康济。此则分内之事。自有循资。纵不至昏夜乞哀。毁弃廉防。犹可坐而致之。以是黾勉束带。趋走下风者。亦有年矣。顾其志事濩落。有愧初心。然君子有陈力之戒。时措之宜。以玆结局。虽不得为一代伟人。亦足为小小完人。此区区深愿也。命与愿违。猥涉名途。上不能副初心。下不能遂中志。一身狼狈。若无津涯。然自释褐以后。转益寒素。家中十四五口。茫无拯济之策。咨咨戚戚。固所不恤。而又有贫而不安者存焉。若置此身于清远寂寞之乡。与世相违。不闻尘嚣。侣鱼蟹友糜鹿。不害为山泽之癯。今身处城闉。迹厕宦路。朝见夕闻。聒耳扰心。此大不幸也。弟之所艳羡于吾兄者有二焉。一则遂弟完人之愿也。一则在清远之区。不闻世事为可贺也。比闻敬夫所传。老兄厌尹鼯猱。欲弃官还都。又有录送时毛之教。其感激沉郁。自奋有为之志。老而不衰。直令薄敦懦立。诚为可钦。然舍彼灵区。买此聒耳之病。亦未为得计也。随分自得。俛首作吏。此为今日第一清福。邑小愈于大。俸薄愈于厚。处远贤于近。事简愈于烦。得此四善。便是吾兄修身积行之报。非等閒人所可得也。时毛如此。庶可默会否。
答李生契书(戊寅)
邻便承月初出惠书。恭审省体绥祺。欣慰欣慰。仆尝尚论我东先贤。惟延平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2H 页
李忠定公有天民大人之气像。仆其外裔也。私自追尊景慕。不在人后。盖尝愿见而不可得。则意以为公之风流气韵。不泯泯于数十世之间。不在其后则必在其外裔。其典型遗范。若将彷佛见之。然外裔如仆者。又不足道。是以窃尝疑之。向见足下有以得于容貌辞气之间。而犹未深知也。继而读其文。足知其素养之正也。退而闻知旧之论。吾所爱好而深信者。皆交口称足下不已。仆于是知忠定公之绪不坠。而足下即其人也。不然当此举世委靡。能守其先人之志者寡矣。足下独能以古道自处。以安贫养亲为务。以虚怀问学为事。其意若将不安于小成。而有负重致远之势。呜呼。岂易得哉。仆悾悾然无所知识。不足为友朋相善之资。然足下如欲交当世贤士。求自隗始。仆亦不敢辞夫足下向道之勤求助之切。苟以是心交于当世之贤士。当世贤士孰不愿交于足下而乐为之道哉。愿足下无怠。昔先忠定公常以世道自任。今忠定公之门。有足下焉。是亦世道之幸也。岂独仆之私幸哉。寿序忙未属草。容俟后便。馀万不备。统希亮照。
答丹农李建初书(己卯)
春初承去年至月出惠书。慰浣不忍释手。时适有扰。未能修谢。荏苒至今。乃其心不能忘则非当场修谢之比。庶蒙厚谅否。春府丈劬经著书。迟暮乃得一衔。知旧动色。无异弓旌之招。嗟哉。慰之云尔。岂曰贺之云乎。比来春候甚乖。定省馀调体康护。尝谓兄禀赋极清。识固难及。病亦易侵。此朋友之所忧念者也。黜聪弃知。哺糟啜醨。庶几为寡病之道。而亦未可易言也。弟岁首蒙升 恩资。继蒙 严旨旋宥。今无见职。颇有优閒之暇。然神气昏惰。不能对卷理会。此亦难医之疾。奈何奈何。金于霖奇才也。白进士亦奇士也。相识中固未多见。吾兄结交贤豪。较弟甚广。而未曾一言及之。至与二人者。并夺之去。乃反咎弟之不早言。何其贪也。且声气针磁之感。不费人力推荐。而自有相合之日。若待人先容。还觉少味矣。絅堂做官山水乡。未尝无清福。而文园病痼。郁郁不乐。早晚欲携眷西来。寻遂初之志。此非知友所可挽止。其家事足可念也。不知天生此等人。饥劳拂乱。终身然后已。所谓将降大任。果在一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2L 页
县之长耶。浩叹浩叹。尊堂文稿。方欲觅来。讨閒细读计耳。于霖科时相晤。秋间复来云。书付钟岘。未知何日当入照否。馀惟祈随时珍摄。以副远望。不备谢礼。
与崔执义德明书(庚辰)
崔典籍足下。仆于丙子夏。往拜朴瓛斋先生。先生出示足下手书数幅。详记清师剿鸭江边匪首末。尾及日本通好之情。瞭如指掌。深中窾要。仆再三展阅。复于先生曰此有体有用之人。不谓马訾以东。有此奇才。奈何得与此人结识。先生曰此人虽通籍。未尝一迹京师。吾在关西时。尝一再见面。终日默然。后因往复。始悉其胸中所存。非凡人也。甚矣人之难知也。比吾屡书相邀。早晚来见。与君当一会也。未几先生捐馆。悲夫悲夫。自是以来。心常往来。如悬旌之摇摇。山川间之。不能奋飞。奈何奈何。伏惟肇夏。起居康重。研经习静。不出户而知天下之故。其乐可胜言耶。仆年今四十有五。志日以渝。业日以荒。不免促促于常途之中。有时自顾。不觉惭汗。昔人最重座主。又贵同出于恩门。仆之敬足下。非徒为同恩门也。吾辈之慕瓛翁。又非特为座主知拔之恩而已也。呜呼。瓛翁不可复见。则思与足下一会。岂有量哉。此非他人之所可知者。虽足下亦不知仆之为何状人。当执书致讶也。白上舍老人年迈而志气未衰。闻仆尝称说足下之贤。便欲筇鞋往访。其勇不可及。张灯晤言。白头如新。恨不置身其傍。得闻洪钟之音也。惟祝以道自重。时惠德音。不备谨候礼。
上北洋大臣李鸿章书(辛巳冬在保定府时)
伏以小邦情形。惟中堂烛照纤悉。胜于小邦之自知。是以前后代筹时宜。提撕警觉。无所不用其极。非知明仁深。何以至此。我 寡君深感中堂之德。钦诵靡已。此次专差陪臣。率领学徒。前赴天津。恭听指教。允植辞朝时。承 寡君面谕。谆复郑重。使之代达景仰之忱。且曰罄陈衷私。无有所隐。允植受命以来。不敢遑安。晓夜趱程。既到京城。即闻驻节保定。逶迤前进。敬致国书。仰蒙中堂慰藉备至。诲诱拳拳。蔼其如春。顿忘羁旅之苦。然初筵赐接。严畏在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3H 页
心。敬胜于情。辞不能达。即将转向天津厂局。僻处一隅。趋陪稀阔。恐负 寡君面命之意。玆敢书陈所怀。仰尘崇览。伏愿垂察焉。小邦山川险狭。闻见局滞。往在罗丽时。疆场不靖。颇尚武备。自小邦开国以来。境内乂安。民至老死。不闻金鼓。或数百年而一见兵革。旋复忘废。现今武库所存。皆数百年前无用之器仗。而国人犹恃而自壮曰何苦费财劳众。远学新制。夫器仗犹不欲学。遑欲交远人乎。往者法国阴遣教士。煽布邪学。其为教大抵渎伦废祭。惟利是趋。自 恭宣王以来。立法痛禁。诛夷相继。犹不灭息。国中士夫及良民莫不痛心疾首。誓不与此夷共戴一天。伊后西势日旺。气运大变。治兵护商。旁洋天下。察其意趣。不专在于行教一事。设为约条。网罗四海。入者相与。出者孤立。互相连合。如七国之时。此与往日局面。又大不同矣。夫有国有土者。惟以保存宗社。奠安生民为务。春秋二百四十年之间。通聘会盟。殆无虚日。不第诸夏衣裳之会。即蛮越鳞介之国。玉帛相续。此岂不知义理而然哉。惟小邦则不然。不问时势可否。惟以守经为正理。斥和为清议。与其通洋而存。不如绝洋而亡。言及交际。辄以邪学目之。为世所弃。自丁卯以后。日本投书求好。朝议以为近日日本变用洋制。通倭即通洋之渐。却而不受。及乙亥秋。日本兵船入江华。众论沸腾。几致生事。故相臣朴圭寿倡议调停。复修旧好。国受平和之福。而论者犹至今咻咻。上自朝廷缙绅。下至岩穴草茅。以及市井屠贩之流。所见皆同。以为不必交邻。恐纳侮也。不必讲武。恐滋事也。闭境自守。无如我何。惟我 寡君超然远览。卓然不惑。念孤弱之不可久支也。知凡愚之难与虑始也。又虑众论之殆难力胜也。抚循含容。默运独断。交邻鍊兵等许多急务。次第筹度。将欲举而措之。昨年秋令中外广荐人才。量加擢用。今年春设统理衙门。分治机务。秋又令择文武子弟年少者。使习语学兵技。今又选徒远赴。学习制造。我 寡君之有猷有为。宵旰忧念。欲保民社之苦心。断可知矣。奈独劳于上而无将顺之人。虽有一二臣同。姑无镇物之望。是以寤寐英贤。托情远交。相臣李裕元往者入京。得达姓名于棨戟之下。中堂为陈保邦固圉之道。赐以手书。归献 寡君。寡君一见契悟。倾慕不已。自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3L 页
后连年书币。皆出 寡君之意。缘李相昏耗。将中堂密函示人。遂至传播于日本。今年夏有悖儒投进斥和之疏。其中并论李相不当与中堂往复。我 寡君怒其不密。即日窜逐李相于岭南之巨济府。且念中堂为我谋忠。以德取怨。并致日人之憾。不胜慨惋。分送朝士。游历于日本。语及书函事。必今到底分疏。无使贻累于中堂。朝士等承命东往。详晰辨明。回奏日廷。恍然觉误。几释初憾。 寡君犹为之憧憧不安。临朝屡叹。今年八月。又有逆臣安骥泳等。聚不逞怨国之徒。托言伐倭。将欲犯阙。事发鞠治。渠魁虽已就戮。馀党迄未尽窍。以致领选之行久已派定。而国内多故。不能即程。遂至奄迫深冬者也。窃伏念小邦处环海之中。尚孑然特立于万国之外。久为众手所指。观其成败。而北俄东日。形势相逼。燕雀之处堂。犹未足以喻其急也。从前每有缓急。悉仰上国。若今日则骇机一发。水陆电迅。四面受敌。所谓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所以中堂屡示警告。丁宁反覆。使之先事周旋。冀或纾东顾之忧者也。虽然小邦积弱之馀。急难自振。纵云通商鍊兵。非可时月见效。为今之道。惟有择邦善交。讲信修睦。从以弥缝疏失。以备阴雨。庶几为目下之急务。而泰西诸国中久闻美邦国富兵强。心公性和。国富则少贪。兵强则可恃。心公则处事平。性和则执礼恭。且闻近日颇艳慕华风。购买经籍。周孔之道。未必无西被之理。先通美国。公平立约。俾嗣后来款者。一遵成式。无害我自主之权。此又急务最当先者也。凡此数画。皆不出于中堂之成算。辛勤牖迷。若恫在己。使小邦君臣幸得一二开悟者。寔中堂之赐也。虽然邦人之最恶者洋人也。我 寡君重违民情。姑未尝显言通洋。若美船一朝来泊。则美亦洋也。国内横议。必将归咎于 寡君。迎接之际。事事掣碍。反有起衅之虑。观于安骥泳之事可知矣。欲藉中堂之重。以镇服群情。则中堂威著四裔。谁不敬慕。独小邦愚俗。不知畏惮。观于李相之事。亦可知矣。今此小邦联美之计。环瀛各国不应不心许。而惟东北邻比及本国人。所不欲乐闻者也。东北邻比若知此机。则必忮害沮挠。事未可知。国人若知此机。则必哗然蠢动。功难顺就。此事宜速不宜迟。宜密不宜疏。事体重大。弹压国人之心。宜名正言顺。以消狡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4H 页
邻之谋。惟有我皇上明降诏旨。先期晓谕于明春年贡使之回。踵遣派员。协美议约。则我 寡君得以凭仗皇灵。随宜酌办。保合东洋。永固藩屏。庶其在此。惟愿中堂默运玄机。与神为谋。俾事成之后。浑然无形迹之可寻。如泰山乔岳。不见运动。而功利及人。使小邦愚民。获福而不自知。岂非盛德之事乎。嗣后凡干事务。更烦指教。克图有终。亦惟中堂之惠。我 寡君深有望焉。允植受命专来。不敢不尽其所蕴。言所难言。张皇冒渎。死罪死罪。拙手自书。辞冗笔荒。伏望领其意而恕其僭。尤增惶恐。谨白。
敬禀者。窃下官前在津沽。仰聆训诲。叩辞东下。瞬抵藩疆。遥望旌麾。依依左右。伏惟爵中堂。衣上公服。为帝者师。一代伟人。万方式仰。鄙邦武备久弛。当经吴筱帅派员训鍊。已于上月今月。先后有成。凡此士民。莫不额手喜有磐石之固。惟下官所守江华东境。有南北两海口。为一国门户。其南口水深。乘潮可驶轮船。其北口水浅沙浮。乘潮则小舟可入。均系出入汉江必经要路。旧设屯兵三千。以为防守之备。然承平日久。武事渐忘。老弱废残。无能为用。自下官涖任后。简阅部伍。汰弱留强。仅得千五百人。兵贵精不贵多。果能有勇知方。即足折冲御侮。功归实用。饷不虚靡。绸缪宜亟。因于十月十四日。奉国王命。约同庆军营务处袁丞世凯。驰赴江华。详勘沿口炮台。并阅所有原兵。以及军械地势。袁丞亦亟称此地若失。汉江难守。较天津之大沽。尤为险要。一朝有事。敌人必全力先攻此地。以为退步。且四面受敌。孤立无援。非有精兵守之。则剑门适足资敌。所择之兵。尚称精壮。加以训鍊。可以转弱为强。至所存鎗械大炮。均遵古制。重而不能及远。钝而不能利用。非急购洋炝洋炮。不能得力。然目下亟欲鍊兵。一时又难猝致。只好姑以原存之土鎗土炮。操习泰西口令阵法。俟有洋器。再行换给。至旧有之炮台。虽不合用。然沿岸多山。因山成台。尚易为力。归以此仰告筱帅。拟于明正望后。酌派妥员。仍赴江华。教鍊沁兵三营。惟国储支绌。购器甚难。可否俯赐。暂假藉资操鍊。容俟国力稍裕购得时。敬当奉赵。伏思爵中堂轸念藩服。中外所瞻。仰体皇上字小之仁。俯察属邦时务之急。用敢冒威上告。缕晰详陈。不胜悚惶待命之至。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4L 页
肃此具禀。恭请勋安。伏惟慈鉴。(壬午冬)
与津海关道周玉山(馥)(壬午至月)
玉山尊兄大人阁下。违教已有月馀。缅惟起居多福。为颂为慰。允力疾驱驰。殊无佳悰。本月十四。同唐观察景星,袁舍人慰庭往沁府。唐公为看矿苗。转向东道。袁舍人为看海口要害。鍊习兵丁等事。数日回京。吴军门袁舍人皆言沁府极利害。若沁府失守。是无汉阳。其要害如天津之大沽。而形胜过之。见今时势日急。不容玩愒。沁府兵在籍为三千名。近以饷资匮乏。裁汰存半。亟宜教鍊步伐。所有兵器。皆旧日所制。枪炮药丸。俱不中用。此处险要。可以事半功倍。劈山炮抬枪臂枪。虽非西法。据险制敌。莫妙于此。且易制造。宜先备储此器。教以准放。炮台亦须改筑。然犹属不急。缘海岸多山。可以临时藏炮。不必明立炮台也。窃想此论实为硕画。仁川可以开港。而进兵则当由旱路。七十里渡一江。乃抵汉城。江华四面环海。直达汉城水面。仅五六百步。炮子飞过对岸。小轮载兵一二百名。可以驶过。此必争之地也。但目下苦无筹款。有意莫遂。不计难易。约于开春。邀中国教师。往鍊沁军。惟枪炮急难铸造。玆禀傅相。乞蒙先借多少。以便藉手鍊习。俟后归款。统希默商便否。仍望转呈书函。代达微衷。区区幸甚。未知栅银。间已输到。清债手器购造若干否。从事金君孑然在津。想甚悄悄也。敝邦现无他事。但年荒钱贵。策应无术。方欲通用洋元。每元准东钱五百六十文。又试自造银钱一钱二钱重。已经告示诸民。然铜钱既贵。银钱终难流行。不如并用中国铜钱。每二文准东钱一文。轻重相权。可无后弊。见今诸阵兵饷。宜以洋元及洋钱赍来。并行不悖。庶救目前之艰。未知卓见以为如何。近者设置统理署。赵惠人,金道园,穆麟德管其事。又置内务署。洪,金两相闵台镐,金炳始及机务诸臣管之。然规模尚未一定。马相伯著有统署章程。姑未得见。想参用中西良法。而顾力行之何如耳。津河阻冰。便递不易。临楮怅诵。手泐奉布。远颂勋祺。
去月陈茇南观察带传惠函。敬悉政履多绥。慰喜甚至。重蒙恤亡之谊。宠赐挽幛。光及泉隧。恩逾骨肉。阖门感佩无已也。陈观察再到敝邦。熟谙人情。敝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5H 页
朝廷亦深幸依庇之。现驻王城南别宫。其间再见国王。内外衙门俱已见过。至商务土俗。尚未兴开。近立商会数处。苦乏资本。姑无成绪。矿山非无其处。事巨费多。未敢轻议。去月新建营官员。与中国张敬夫观察合同约开一矿。以助兵饷。弟亦与袁慰庭舍人相议。请中国人开矿。以裕沁兵之饷。均属刱行。有落落难合之叹。驻津商务委员。敝朝廷拟于岁前派遣。姑未闻择定何人。机器已由上海运来。向承有水脚及镪水诸料买来费。属金莞居妥筹补偿。惟未来之铜。冒手器银一千六百馀两。尚未明白。莞居想已函问王筱云观察。俟其回音可知也。李又石愿留侍奉。情理似固然矣。自大军东来。乱军顽民。雠视天兵。赖吴帅抚绥得宜。宽猛互济。东土之民。仰之如父母。乡曲妇孺亦称吴大帅贤。虽心怀憾恨骄悍不法之类。举皆抑首而不敢异议。各国公使亦甚重之。若一朝回辕。事未可知。幕府多贤能公正之士。而众所推服以袁慰庭为最。吴帅一营事务。委任此人。推心相与。袁亦尽心辅弼。事无碍难。宽而能御。有谋善断。大公至正。卧不愧衾。但家有老母。久客而不能归觐。情殊可闷。然敝处物情。惟恐遽归。虽谓之身佩敝邦安危亦可也。诸般事件。悉关绮注。故玆缕布。总希亮察。顺颂勋祺。不宣。
去月耑奉一函。想已鉴及。玆者卞吉云之回。祇稔体宇康强。绩猷懋宣。至为忻诵。弟碌碌无足奉闻。而本月十五日。与尹石汀参判同入外署。弟素不娴外务事。不偾误则瘝旷而已。庸是忧惧。督办闵尚书泳穆见递。金尚书炳始代之。弟与石汀加差协办耳。金石陵参判久病未痊。廷议以为参赞官南君廷哲可代是任。去月已升资。充驻津大员。今才附船前往。南君号霞山。勤敏有文学。从事朴君齐纯亦佳士。两人俱经外署之官。颇闻交涉通商之事。而敝邦闻见尚未赅洽。幸须随事提挈。如弟在津时。不惜指教。庶免大误。不胜盼望之至。敝处迩来事情。南君想有多少面陈。不烦覼缕。筱帅安好。可能再作东渡否。舆情甚企望耳。马中书为亲病归省。不胜黯然。肃此奉布。顺颂勋祺。不宣。
允在津时。常奉明教。勉以维持大局。勿为外人所笑。允东还以后。铭之在心。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5L 页
未尝敢忘。目见邦交渐广。时事艰棘。可忧之端。不止一二。去年陈茇南观察以商务委员东来。陈公和平人。心甚自幸。庶几外藉商务。内资暗帮。譬如一家和睦。人无间言。外侮何缘而至。不图商民渐集。讹讪日起。此辈皆小小经纪。不识大体。惟欲尽情取利。若小不如意。则群起呼噪。陈观察不惟不调停。乃反推助。啧言日至。至云待华商不如洋人。是何言欤。现自开港以来。姑无洋人之来住。惟有税务司雇用之洋人。彼既为我雇用。则其势与商贾稍异。实非偏薄于华商。而华商所望者太厚故也。敝邦人非尽病风丧性。何苦厚于洋而薄于华耶。平心下气。不难回悟。无奈信听偏辞。而少推恕之道。自今春以来。陈观察移文诘驳。盈箱溢箧。辞气激厉。积成猜阻。商民辈承望风旨。盛气作势。凡所举动。多出常理之外。遇有相讼。不由本国。自行扭控于商务公署。在途凌虐。入庭勒结。不公不平。人心拂菀。近有李范晋一事。尤属骇异。李范晋者前兵曹判书景夏之子。前任台谏。三品朝士也。因塞门违契。华商数十人突至其家。绑打该绅。驱过街路。见者莫不伤心。而不敢过问。扯到商署。陈公坐堂听理。具结放送。敝邦之制。凡系朝官有罪。法司不得擅治。必经禀旨。始乃依律查勘。所以重朝体也。今以违契小事。为商民辈所束缚驱辱。跪庭受词。岂不寒心哉。时适有本国刑员等以他事在座。陈观察使与商署派员刘家骢同审李案。该刑员等辞以不奉朝命。且言法司不能擅问朝士。刘员书示天子法庭四字。该刑员不胜惊骇。默然而退。闻之者皆疑。陈大人此来。不止办华民商务耶。众情惶惑。实难晓解。即自敝署照会。请行公平办法。据陈观察照覆云凡两国交涉。互控事件。秪当言情理章程。不当言势位大小。汉城多人。是官是民。非本道能办。非华商能识。既已到案。无论官民。当讯明查办。凡称互控者。人民相讼之谓也。既系朝官。非被逼强扭。岂有往控于商署之理耶。且陈观察职管华商。未尝管敝邦刑狱之事。则除朝鲜民人为原告外。汉城多人之讼。何得无知照外署。而一槩直断乎。又云若再有扭控者。无论官民。应即时审明曲直。秉公断结。不能断结者。或送交本国官员办理。或照会派员前来会审。此果章程中语乎。又云该商扯同李范晋前来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6H 页
求讯。事出有因。故扭控听候审理。在中国体例及定章。原无违误。既云华商扯同李范晋前来求讯。则明是华商为原告。李范晋为被告。查水陆贸易章程第二条。中国商民在朝鲜口岸。如财产罪犯等案。如朝鲜民人为原告。中国民人为被告。应由中国商务委员追挐审断。如中国民人为原告。朝鲜民人为被告。则应由朝鲜官员将被告罪犯交出。会同中国商务委员。按律审断。今李范晋被华商所告。应由商务委员知照朝鲜官员。交出该犯。会同商务委员审断。乃符定章。今云再有扭控者。无论官民。应即时审明曲直。秉公断结。何其谬也。况其所断结者。只是偏信一面之词。殊无公心。处事如此。何以服敝邦之人心乎。自闻此言。大小遑遑。人不自保。夫扭之者华商也。听断者商务委员也。敝邦官吏。更无治民之权。小民虽有冤枉。何以伸白。窃伏思奏定章程。盖为保护属国。不应于章程之外。毫有增益。一听商民怂恿。不顾事体。决裂至此。岂非不幸乎。英领事阿须顿素与李范晋相识。及闻此案。贻书陈公。责其非理。乃陈公致疑于外署。明知托求。以开藉援之端。移文诘问。外署之人。虽无见识。何忍行此鄙陋之事。以自取外侮。究亦何补于事哉。不思自反。厚于责人。其势或将以此声扬为我大罪。听之者孰无不平之心乎。窃观陈署公文来者。动辄数百千言。其博辨强词。足以动听。敝邦情志既阻。无路暴白。将来事机。有不敢言。焦忧在心。不遑暇寐。若知此言出于弟口。诚不知死所。然为国为知己一死。死亦无恨。玆敢不嫌渎扰。密布腹心。非阁下之深知弟心。弟亦不敢言此。惟望默会而察其情焉。往复公文钞。送南霞山。可以取览。非欲张大。冀蒙见谅而已。如何则可保局面。得免大戾。想阁下必有长算远虑。请勿吝教示。冒烦至此。不胜死罪。
上署理北洋大臣张宫保(树声)(癸未)
为敬禀者。窃敝邦去年。与美英德三国议约。寔禀北洋意旨。防范周全。商订妥善。彼时三国使臣固无异辞。本年二月日。英国驻日本领事阿须顿奉其公使书信。来看租界形便。将去年约条。反覆辨难。其大致谓与中东所證约款有异。其最要谓抽十过重。其他小节字句之间。亦多诘驳。现伊无办理之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6L 页
权。未便请改。然将来该国派使来办。必多歧贰。查仁川约条非率尔而成。同异轻重。各有深意。断非偏偶浅见所可轻议。且闻美国先已批准原约。独英人显欲立帜。其意未可测知。惟玆事关系非轻。一有差误。贻悔无穷。伏思宫保大人仰体皇上字小之恩。抚绥藩服。信及殊类。乞蒙先事训诲。俾牖迷见。庶小邦倚以集事。大局免致坏误。不胜幸甚。玆将钞录英使来函及阿须顿谈草。附呈尘览。用敢冒威上告。不任惶恐俟命之至。肃此具禀。恭请勋安。伏惟慈鉴。
答袁慰庭(世凯)(乙酉)
慰庭仁兄大人阁下。昨奉来函。谨已阅悉。而喻之以同室和睦。以御外侮。即弟等之素心。弥缝阙失。保全大局。亦当今之要务。但此事早已被外人所知。必至传播。流入北洋。异日若咎敝邦无一言先告。则将何辞以对乎。虽然阁下一念调停。至有引退之教。纵有难于此者。敢不舍己而从之。若日后北洋有说。当以盛函为解。倘蒙宥谅幸甚。此颂升祺。
敬启者。玆阅九月十九日沪报四千八百五十一号内。有中国不宜以西人荐于高丽说一篇。拟议不论。诬蔑太甚。展阅未半。殊甚惊痛。查敝邦通商以来。惟中国之指导是遵。交路既广。防范或疏。祸衅之生。实非人力所致。我 国王为是憧憧。宵旰忧劳。亦上国之所稔知也。今此沪报之论。不惟不深悉敝邦情形。诬及于不当言之地。故意肆诟。全乖体面。中朝义同一家。虽操觚之士。宜存外侮之戒。礼无不敬。驷不及舌。应请阁下知照上海道台饬知电报局。追正既往之误。此等莠言。更勿滥收登报。以全大局。至为幸甚。手此布恳。顺颂勋安。
答张季直(謇)
季直仁兄先生阁下。岁暮百感枨触。忽奉朵云从天涯来。执书凝伫者久之。恍惚如相对梦寐。满幅辞旨。拳拳以敝邦事为念。信乎先生其不果于忘世也。但西州知己之痛。想倍馀人。武壮公墓草已宿矣。此世此人。何庆得来。当今用人之时。如吾先生之才。谁不欲以礼致之。士君子立身托迹。尽不容易。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7H 页
栖梧食竹。惟饮醴泉。此凤凰所以常饥也。岂胜叹惜。愿先生少降其志。虽未尽待士之礼。苟有志于民国者。可与共事。不必嚣嚣作古人想也。弟浮沉自容。无所建树。又不幸而遭去年十月之变。敝廷之薄有才艺者。略已尽矣。黾勉供职。末由振作。见任外署督办。任大才小。必致偾误。奈何奈何。袁慰庭因其大夫人病重。告假内渡。不知间已翔矧否。深为憧憧。先生常以敝邦事拳拳不忘于怀。故此因便略布。冀赐一阅。以代面谈。顺颂文祺。不庄。
答日本人书
久违清诲。企慕殊深。即奉手书。藉审秋冬之交。政祺协吉。实惬远颂。惠送电气钟。极便于呼应之用。但此处向无晓解之人。荷阁下费心至送朴琪琮于电局。传习其法。乃付送钟具。要献我 大君主。奉玩之馀。不胜感谢。谨已代献 天陛。备达阁下肫挚之忱。 宸心嘉之。在诚不在物也。去年朴君来时。仆适出疆交违。今始相握。聚散如浮萍无定。而亦有缘凑于其间耶。至开拓一事。仆所愿闻。当乘公馀少閒。邀朴君细叩矣。前呈画幅。不堪供赏。而玆高丽瓷器一事。虽非佳珍。系是我国千年前古器。即以奉呈。以表微悃。尚希哂存为幸。秋风雁影。更盼帛书。手此奉复。顺颂台安。不宣。
与日本钦差大臣徐(相雨),穆麟德书。(乙酉正月)
秋堂,瑞廷两星使大人阁下。前送一函。计已邀览。更询比来。起居鬯适。似闻正月初一到东京。初五呈国书。使事几将竣矣。其间谈办。何以归结。回槎定在何日耶。仰溯且颂。此间十七日 移御景福宫。 各殿安宁。是所欢视。弟状一如前书时耳。日前小管丸来仁港。颇为骚动。伊藤之去。主何说话。专为撤回防兵事耶。我国居中。极难妥处。奈何奈何。见日本新闻纸。以弟为用权。此是生来初闻之语。可谓荣耀无比。运米运木轮船。并未来到。若海上无警。月内似可雇来矣。井上角五郎为省母还国。因便略布。顺请轺安。不备。
与英国领事贾礼士书
启者。近从海内传闻。知贵国有意于巨文一岛。(即哈米屯也)此岛系我国地方。他国不应占有。于万国公法。原无此理。且惊且疑。未便明言。日前派员前往该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7L 页
岛。查看虚实。姑未回来。即接贵领事所送照会。是系北京使馆所寄送者也。细阅来意。始信前言之非谬。岂知如贵邦之敦于友谊明于公法。而有此意外之举耶。殊违所望。不胜詑异。贵国若以友谊为重。翻然改图。亟去此岛。岂惟敝邦是幸。抑亦万国之所共钦诵。如其不然。敝邦义不当嘿视。且声明于同盟各国。听其公论。此事不可迟延。故玆先函明一切。请贵领事立赐回音。切切盼望之至。此请日祺。
答闵参判(泳翊)
芸眉仁兄大人行幰下。向闻台驾到义州。少驻几日。更未闻马首何向。即拜惠翰。谨审台哀体在途支护。仰慰何极。但行旌去留。遥难悬度。西望关河。不胜詹诵。弟所带骑衔。间蒙 恩谅。感幸无比。但外署事务。日益艰棘。奔走疲顿。有损无补。奈何奈何。去月丁军门奉傅相命东来。为探巨文岛情形。即派严台穆台同丁军门前往兴阳三岛。日间可到。而东莱人附德国船。历探三岛而来。已于三月初二。英舰七只来泊巨文岛。(即三岛也)竖旗岛上。运材积浦。有将建造屋宇之意云。日前英领事送致北京英公使密行照会。要我借巨文岛。暂行居住。已经禀知 大内。遍告于诸大臣。与琢园商议。送函英馆。以不可许之意。且既托电报于北京英馆及英国政府。继又函明于各国公馆。请持公论。保我自有之权。一面录报于天津船便。今日弟又将历访各馆。面谈一切。然此系重大紧要之事。英人万无回心之理。我国断不能嘿坐视之。第当备尽在我之道。而其于彼之不听。亦无可奈何。大伤国权。将来为患。不可胜言。岂非闷阨事乎。俟严穆回来。更议商办。彼已竖旗建屋。恐不能遏其所欲。为之奈何。英若佔得此岛。则俄人必佔济州。新闻纸上已有此语。此必至之势。可叹可叹。陈奏之举。为体面上固好。某丈亦以不修旧怨为誓。然人心摇荡。莫可底定。总缘庙堂之上。信不孚人。将来之事。何变不有。只自仰屋而已。琢园姑置外署后堂博文局。草记才已启下。而须费多少财力。方可始事。一个济众院亦难接济。又何暇念及于此耶。惟俟台兄早回。共商妥办之道耳。鱼一斋因事谴削。浩然归里。其自为谋则得矣。凡属内政。无可与向议处。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8H 页
惠厅事又将积滞不理。此亦不幸之甚也。安赵两人姑未登程。盖为率还学徒。而里许或有承命者。未可详知。然此两人何力以办之耶。已嘱其审慎做去。勿作轻举。此两人亦应有料量。似不过侦探而来耳。向者玉山书意。恐弟不喜某丈。或阻其还。开释而劝之。此不知我国事情。认弟有操纵之权。并不知弟之本心。可笑可笑。弟复书云吾顺受天命而已。无他成见。惟愿回国以后。国家安宁。朝廷和睦。不知其他耳。适闻明日有便书付箕伯本第。可能速达否。灯下胡草。不尽万一。统希哀照。不备。
与俄国公使书
启者。敝邦与贵国。虽经修好。而尚未换约。故一应事为。未敢渎请。此次贵国参赞官士贝邪来。称去冬敝邦所派副使穆麟德以敝政府之意。要请贵国教师训鍊土兵。贵大臣至送电信。于贵国政府已蒙准许等语。查此事敝政府之所不知也。穆麟德之回。亦未有以此事告于敝政府。敝政府漠然不知。故业经先请美国教师。不然则既请教师于贵国。而再请美国教师。岂有是理乎。穆麟德虽是政府之官。所带使任自有其职。至请教师一事。未曾受命。故并无公文为据。直不过一时私谈耳。敝邦虽感贵国厚意。然亦不可失信于美国。故已向贵国参赞官说明此由。深恐贵大臣尚未与敝邦交涉。不达敝邦之情。特派机器局司事某。赍函前往。面罄一切。请烦贵大臣明白垂察。转达贵国政府可也。肃泐奉布。顺颂台祺。不宣。
答澳大利亚公事官李土温书
径覆者。顷奉抵前督办闵泳穆书。具悉旨意。欣荷莫量。阁下处澳大利亚新辟之地。志存睦邻。远辱宠翰。其意可感。现敝邦商务未旺。于同盟各国均未派使驻京。惟美国人厚礼节。为敝邦领事。现在美国亦有名而已。未曾有商务相关。惟澳洲新开之初。事贵懋寔。不敢以虚名相烦。容俟敝邦商务稍兴。人民有往彼贩买之时。另议说馆置官。殆未晚也。仆深悉阁下厚意。向慕殷挚。虽隔重溟。必有会晤之日。愿阁下自爱。肃此奉复。顺颂勋安。
与井上琢园书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8L 页
奉读来函。指陈交涉情形。令人胸襟豁然。而一边忧生眉端也。先生之公心。素所钦服。岂有袒护之疑哉。此时敝署诸议。尚不欲甘心降从。缘办法不公。税则不平者甚多。且章程中有随时增订之文。不听在彼辨论。在我岂可以违弃条约相怵乎。照会有二本。玆又仰正。幸勿存嫌芥。尽情教之为望。且为我猜着嗣后贵公使将如何应答。又将如何生决裂之事。请勿吝详示。不备。谨审来函之意。今将致书于日馆。非难事也。而先生一离本局。必不肯放回。弟当以书以面。驳辨不已。再将与袁总理设法周旋。而参以公法。必不能不待我国允许而遽尔夺去也。未知尊意如何。更祈示明。不备。
答美国公使书
敬覆者。前接本月初十日来函。云因福久一事。本督办与贵公使意见不能相同。甚为怅恨。且贵公使又云现在不能劝福久回国。因其无罪之故。苟劝其回国则反为有罪之归。贵公使显然自负不韪之名。袒护恶首。忆本督办初与贵公使谈议福中尉刊新闻纸一事。贵公使屡云断无此事。他日又云上海新闻纸虽有刊朝鲜事情一段。必不是福中尉所刊之也。并无福久之姓名也。后日由本署将西历一千八百八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中西洋报送。与贵公使细阅。贵公使始肯说福中尉所刊之事的确。是朝鲜事势之情形。并无有碍于我国也。贵公使屡屡搅扰。故本督办于是月初八日。照会贵公使。将我 大君主及我政府之意。详布告之。欲请贵公使当时设法送福久回国。以全我两国之友谊。今不料贵公使反云本督办所见之翻译稿者。必是全错。又云我政府不听贵政府之言。只听某人。想侵毒于我国者也。谁欲流害于我国者。本督办实不知另有何人。只知贵公使随员福久一人有此心也。详细思之。不胜慨恨。贵公使又云本督办不通英语。甚为可闷。如能晓英语。则当以福久新闻事详细解之。贵意亦非不美。惟照贵公使所云翻译有错。贵公使不识汉文。焉能知之。贵公使屡屡搅扰。多言矛盾。立意袒护。昭然可见。本督办姑不必与贵公使深为辩驳。玆先将翻译一纸送上。望为详细查阅。并请改正。以适贵公使之意也。阅后祈迅速送还。以便稽查为荷。
答美国外务大臣书
敬覆者。即奉贵历八月十二日出惠函。藉审贵大臣辅理清明。勋祺懋集。逖听之馀。曷任忻慰。此间 大君主安宁。境内无事。差堪告慰廑注耳。敝邦于贵国。友谊关切。欲其联络声气。加隆敦睦。故向来陆军及政治教师。不请于他国。而特请于贵国者也。今承来函。知陆军教师一事。俟国会定议后。另拣派送。深感贵朝廷用意之厚。至政治教师。非徒为学习一件事而已也。敝邦素昧西国政治。诸有施措。每多窒碍。应请撛送鍊达治法之人。以资询度。至如小学及农务。均系要紧。亦望妙选其术小学教师三人农务教师一人。来此教授。俾广其学。寔为幸甚。知贵国遇敝邦特厚。故不嫌烦渎。有此屡恳。谅贵大臣乐闻而俯允也。手此奉复。敬请勋安。不宣。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9H 页
答日本人栗林次彦书
栗林先生执事。顷奉来函。敬悉一切。顾仆一个庸愚人也。未有名姓达于境外。猥荷不弃。赐教殷殷。求之于平生知旧而所未得者。今乃得之于未尝谋面之大人君子。何幸之厚。何望之过。至论宇内大势。足发蒙部。可见执事之胸襟磊落。见识深远。如仆恐不能望其涯涘也。贵国之于敝邦。唇齿之势。何时不然。惟今时尤切。向来通问绝罕。情志未孚。小民无知。见其衣服言语之不同。便怀疑惧。至清国则往来较数。耳目习熟。制度文字。多仿于是。自前世以来。恪守事大之义。现时局虽变。不便遽改前规。小民之心。亦知清国是庇护我。非贪害我。惟君子则不然。清国不可背。而外国不可不亲。外国尚欲亲。况比邻世交之贵国乎。壬午清水之变。出于闻见之太不及也。去年十月之乱。出于闻见之太过也。过不及皆不中。何怪乎变乱之叠生也。君子无适无莫。惟义之与比。仆虽不得为君子。胸中本无中东二字。惟视义之所在。义者何也。时措之宜也。常苦世之人不谅人志。与清国稍近者。辄目为清党。视若异类。仆亦大笑。甘心受之。仆尝西游天津。与津门诸公及此中驻防诸人。交谊颇厚。至谈论之际。未尝不以对执事者对之。听者咸以为然。四海有心人。所见略同。愿执事勿过疑我也。所不可易晓者。俗士之曲见也。愚民之执迷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39L 页
也。众寡不敌。往往不免随风而靡。此时调剂。大难得宜。以仆之不才。何敢望也。井上角五郎。仆之畏友也。其人年虽少。见识十倍于仆。处心公平。无涯岸之阻。仆诚心好之。今读盛函。沛然有决河之势。何其贵国之多英才也。仆虽老迈无用。尚愿交海内英俊。若蒙不鄙。贲然肯来。其所感幸。当复如何。仆亦拟于公暇。访近藤讷轩。与执事会话也。肃此奉复。藉颂日祉。
答左营使闵(应植)
仄闻昨暮还旆。俄者因禹君方君便请安矣。果入闻否。弟病非假称也。实婴毒感。近旬叫苦。今日力疾往见法使。以传教人保护一事。半日呶呶。未决而归。明日彼将来署再谈矣。此事不可泛歇。而戈使之发怒还去之说。弟未之闻。虽云还去。不可以此摇动。我则坚持勿变。自有道理。请少勿为虑。亦以此意入禀如何。墨贤理亦云定约前先发此说。彼之失礼。我当坚持勿许。万无加兵滋事之理。彼大怒出城。亦宜任之而已。所失不在于我。各国自有公论。何畏之有。若遽许则必见笑于各国。若不许则不过曰固执不通而已。更无他可加之罪。此理明白。幸详细入禀。自 上坚定圣意。然后可以谈办。若少不审慎。则以若人心。不知有何样事机。甚为憧憧。今日戈使言请更详禀于大君主。回示旨意云。弟答以谨当更禀。而 大君主圣意亦不欲拂百姓之心。恐难允准。以此为答而起。今方略修谈草。待缮入鉴计耳。不备谢上。
与从侄(裕成)(己丑正月)
岁初邑人回。得家书。知客腊廿六。政除北青府使。系是特旨。出于梦想之外。圣恩罔极。何以图报。才经风树。获沾荣禄。不暨之痛。想复如新。又闻将迎奉所后祠版。仍赴任所云。噫吾先从氏孝友慈谅之德。不食其报。恒所叹惜。专城致养。幽明无间。而今以后乃知天理之不忒。不觉感泪被面也。自闻此报。始而耸喜。继而忧惧。其忧反有甚于喜何哉。汝于数年以来。挈妻携子。东西栖屑。无一间屋子。吃人所不堪之苦。可谓困矣。然劳苦坚忍。忧深思远。增益其所不能。此岂非古人玉成之资耶。方其在困乏之时。所忧者贫窭耳。身名则清白无瑕。所患者蹇屯耳。前程则万里尚远。今焉始得一邑。俸廪稍优。使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40H 页
令稍足。书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此前圣格训也。外邑太守之尊。尊莫与京。措大一朝居之。便生自大之心。又生患失之心。自大则骄侈易生。患失则立志不固。骄侈渐生则用度随广。债簿日增而害及于民。立志不固则临事巽懦。政令不行而为下所欺。由斯二者而身名僇辱矣。前程枳塞矣。可不惧哉。为官之道。曰诚曰公曰节用曰励志。何谓诚。夫匹夫相与。尚不敢欺。况为人长上。而不以诚心御之乎。奉公也事长也接下也使民也。壹以诚实无伪为主。勿以上官之亲熟而恃之。勿以小民之至愚而侮之。无作矫行。无干虚誉。吾家之人。朴诚有馀而文辩不足。吾于此不必多勉。何谓公。守令者一邑生灵之司命也。为官而不持公心则犹父母而有爱憎于子也。赤子无告。将安所依庇乎。词讼之际。勿为左右所挠。勿为嘱托所移。勿视贫富。勿计强弱。揆之以理。断之于心。则虽不中不远矣。何谓节用。夫节用者。爱民之本。俭约于己。下必有裕。此易象损益之理也。口体之奉。声妓之娱。岂不愉快于一时哉。苟能念到于鹑衣鹄形殿尿愁苦之色。常在目前。吾虽力不能遍济。然安忍置之忘域而独享其乐乎。近有一作宰者。每日馔肉。只用一斤。自与妻孥。惟吃菜羹。人皆笑之。然居官数年。吏民俱安。归橐且饶。视滥用而横敛。积债而败名者。岂可同日而语哉。且由奢入俭。常情所难。在邑时用度太广。则递归后将何以继之。与其懊悔于事过之后。曷若节损于未然之前乎。何谓励志。夫人之为人。在乎立志。志不立则内而百体纵弛。外而百事隳坏。若是乎志不可不励也。常思吾之前程不止于一邑宰。区区得失。何足挂念。虽上司有饬。苟其不合于理。不便于民者。据理争执。辞和气直。必伸己意然后已。不宜怀恋禄位。依违诡随。丧吾所守之志也。为官长者。能轻去就。然后可以服吏民之心。不然则奸吏猾胥。至吾左右之人。皆有以窥吾患失之心。啖之以利。夤缘作奸。骎骎然入于其中。莫能自拔。究竟所得。不过锥刀之细。而所失便如邱山之大。可不深戒乎。虽然不能早自节用。债簿为累。则虽欲轻去就。亦不可得矣。此节用一事。又为励志之本也。吾往日居官。于是四者。无一焉。到今思之。无非追悔之端。故以吾所尝经历。勖汝于未然之前。慎无以腐谈而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40L 页
忽之也。北青新经民扰。人心未定。劳来弹压。须兼恩威。此诚图报国恩于万一之秋也。汝其勉之。羁窗无寐。思虑万端。临纸不觉覼缕。年衰者多心。想应见谅也。
书赠朴琮烈
朴琮烈从余游。尝从容问处世为人之方。余曰其惟恭勤乎。恭者不侮。勤者不匮。不侮不匮。可以处世矣。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然有命焉。不可以力求。夫不侮者。人亦不侮。不亦贵乎。不匮者。先事而集。无困跲之患。不亦富乎。此两者。在吾之富贵。赵孟之所不能夺也。行乎夷狄而无忧。处乎患难而无惧。故曰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此之谓也。琮烈曰尝闻学者之患。在于物欲交蔽。琮烈年少。仰哺于父母。心无可欲。庶可以为学乎。余曰既有耳目口体。安得无欲。虽圣人不能无欲。惟克之而已。夫为学之道。不离于日用常行处事接物之间。若离事物而论学则堕于禅寂。非所以为学也。学记曰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学操缦。不能安弦。明为学之道。在于服习。非可以空言设教也。今焉上不习公务。下不屑鄙事。兀然坐谈。此所谓口耳之学。何裨于心身乎。汝为人子。而年踰二十。宜择执四民之业。以自树立。不可蹰躇荏苒。虚度壮年。夫为士而名立官成。为农为工为贾而赀产丰饶。此人之所欲也。然必尽吾之力。直道而求之。至于躁鄙之心。机变之诈。害人利己之事。介然有所不为。此所谓克欲也。学问之力。正在于是。古语曰断饮易。节饮难。余惟曰断欲易。克欲难。何者。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其为道者。类皆绝物而孤往。求造乎伭虚之域。其断欲宜矣。惟吾道则不然。行乎事物之内。日见可欲。而不为欲蔽。于是乎为难矣。夫为学如磨镜。不磨则昏。磨则莹然复明。方其尘垢掩翳之时。莹然之质。未尝亡也。犹人虽为欲所蔽。本然之善。固自在也。人能常常提醒。则外蔽自祛。外蔽者非自外而来蔽也。即吾之耳目。牵于外物。而反蔽吾心也。甚则忘其身。汝尝赴京。见城市之繁华。人物之稠集。方其随人顾瞻之时。亦知有汝身乎。琮烈曰诚不记有吾身矣。余曰然。君子之道。贵乎立志。故曰千万人中。常知有我。琮烈请记其言。遂书以赠。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41H 页
答金苍山书(庚寅)
腊月惠函。奉到于除夕前一日。当百感轇轕之际。得此一读。脱然俱解。如服清凉散也。满幅诲谕。慰藉慇勤。至于镜瑟琐屑之事。笔墨陈腐之谈。并蒙关听。猥示奖借。顾此负衅之踪。何以得此于左右也。惭感无已。转眄之顷。岁色已新。仰惟台体珍卫。茀禄鼎臻。定符区区臆诵。向来原湿之役。岁已周矣。不须追道。而比闻与洛社诸公。杖屦追随。优游觞咏。旷然无荣辱之婴于怀。此可谓冠冕巢许。想望风采。邈乎不可及也。累弟罪与山积。至今视息。寔出于闵覆之恩。而神明恶之。祸及家众。来此以后。连年闻家中恶报。忧畏悲伤。日销月铄。所存者仅形壳而已。一日所食。不过数匙。亲戚知旧。居往名号。无一记存。精爽若浮。形如枯木。如此而有复得为人之理乎。向得舍从书。知兄以弟聚眷事劝之。认出忠爱。感铭曷喻。弟亦未始无此心。而今古异宜。不敢生意。自闻台言。乃始议及于家人。而拙于谋生。落落难合。仍自叹曰古人治天下。亦如运掌。顾蕞尔一家事。难办如此。尚可开口谈经济之务乎。要之早晚携来。不暇尽计其难便也。此间乡俗尚忠厚。人客往还。与初来时无异。所寓禅房。惟一僧始终相守。服勤不怠。柴汲赖以自济。知关勤注。并此仰及。令甥棘人近得安支否。知旧中哀荣人事。一切不敢修。犹自往来于中。近来科声多出于吾辈中好人。虽在僇废。不禁不寐之喜。是知一种痴根。尚不断阳界意思。可笑可笑。惟愿为国自爱。懋建德业。累弟白。
与李生(庚万)
仲春惠顾。获于旷阻之馀。其间人事屡变。两家俱阅沧桑。夜阑秉烛。相对如梦。别来月又再圆矣。首夏多风。恪询侍奠起居支重。读礼之暇。以何书遣日耶。区区溯念。仆视息仅存。近以迷豚来会。稍慰孤怀耳。尊王考先生遗稿校正之役。以仆之謏陋。何敢承当。昔公晚年。仆以同里后进。参追随之末。然至公学术文章。实未能窥其万一。有何权衡可以存删耶。但念哀甫踰弱冠。未尝出南门一步地。一朝抱藁曳衰。跋涉十舍之地。申托郑重。此意不可孤。且以平昔景仰之地。雠书微劳。义不敢辞。故谨下时月工夫。盥手细阅。至五六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41L 页
遍。纸已生毛矣。误者改之。疑者签之。或已录而复删。或已删而复录。然取舍之间。终未停当。其已删者未必尽合于删。盖缘多不胜收。大胆删去。而犹多顾惜之意。其定选者。标以朱点。诗文合七百四十馀首。所选多长篇巨作。较前人纤选。几增四分之一矣。文则疏章书牍祭文。篇篇可传。就中书牍最多。皆随手成文。有实有华。又多有益于心身。非空言也。虽酷加陶汰。犹过百篇。书牍中经礼问答。先儒文集亦多有之。然礼说则必载于礼疑续集。故并从删去。经说则不敢轻删。然或虑卷帙太繁。则只录原幅为无妨欤。序记诸作。每多为人酬应。或依题遣辞。少灵活之意。故多不录。有关义理政事及公平日情性之所笃。不敢不存。取舍之规。大略如是。望加深商。转示博闻具眼之人。更为详正。缮成完本。以俟早晚入梓如何。古人文集。或有生前入梓者。有于身后子孙或门人知旧出力刊布者。其事不甚难也。今百度皆艰。贫富束手。以哀清寒家计。恐难办此。又想知旧濡沫。无暇相及。谁能成此美事者。可惜一部经世之文。理没于尘箧之中。如丰城古剑。光气烛天。不知何时出现于世也。可叹可叹。弁卷之文。极知僭妄。而惟以附骥为荣。忘其点蝇之丑。惟一览置之为可耳。不宣。
答金生(泽荣)
顷奉手函。虽寥寥数行。犹慰于积阻之馀。藉使终夜对榻。亦应如是而已。言岂在多乎哉。书发后日富。其间计已还山。起居清裕。温理旧业。著书等身。其乐可胜道耶。向从知旧闻足下咏芍药诗。有游香生午寂丰露泛晨凉之句。此非宋元以下人所能道。深造之妙。一至此哉。近阅素山遗稿。与足下往复诗牍甚多。此丈每深叹足下之才。以为不可及。而勉之以返朴还淳。盖出于爱好之至。不欲效世俗面谀已也。噫此丈尚有古人之风。今焉不可复作。吾辈何处更闻箴规之言耶。想足下亦同此怀也。白兼山其人固可传。而踪迹太奇。若使他人传之。当不免画鬼一幅。今乃一转毫之间。化奇为正。写出磊落瑰伟之状。比古之方山子自然更高。死者有知。必不以生前不遇为戚也。仆常恨我朝国乘简略。野言冗陋。五百年人物政事。晻翳不章。苟得良史才
云养集卷之十一 第 442H 页
以发挥之。岂不为一代美事乎。但自有色目以来。各守门户。是非不公。虽有其才。不敢当秉笔之任。足下既无门户之累。心公眼明。宜考究古典。蒐罗遗事。裁剪润色。述而不作。一洗前人之弇陋。永垂昭代之故实。其功岂在金富轼,郑麟趾之下哉。足下倘有意否。此事虽似至难。有志则可就。有如此史才。而不能成大著作。以传于后。不亦可惜乎。嵩阳耆旧传。缮本今在何处。乞觅还投示如何。兼山传拟作书后数语。更思之。原篇中有鄙名。不必赘故置之。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