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x 页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书
  
与四未张丈
积违拜候。并阙尺纸之替探。慕悚交切。不敢少弛。伏惟春晚。卲年气力。神相万安。五夫旧宅。琴书还集。笭箵四至。依归有所。实后生之幸也。薰家门祸酷。遭叔父丧。离违情私。摧恸弥深。柰何。客土孤寂之馀。弟兄团聚。稍可为慰。而家弟匪意恩衔。旋作肃行。其归不可为日以期。荒隅生事。去益萧然。只切伏叹。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3H 页
答游轩张尚书丈(己亥)
伏闻下执事就专城之养。此距廑一舍耳。方拟进候。伏承先施下状。感惶交集。因伏审台体候万安。便舆选胜。周房泉石。松鹤洞天。摩挲先躅。品题绝景。草树楼台。芳尘衣被。山水之幸。亦当如何哉。薰叔父违背。摧痛难抑。季弟筮仕。感祝无比。求点偕隐之计。竟不得成。独絷荒隅。叹且柰何。伏念长德先执。惟下执事如曙星孤照。岿殿独存。区区慕庸。曷尝少弛。遽然轩车翩旋。杳若霄汉。未知何日。获拜于端明。临纸怅悚。
与朴晚醒(庚寅)
与执事别数年矣。怅仰可堪也。向者一行。眼见仙庄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3L 页
幽靓。把臂季难。悬灯达曙。剧谈千古。进而拜执事于山北之榭。髭发犹昔也。气力犹昔也。勘校大著巨锓集事。真不负性斋老爷矣。别后月易。体节更如何。薰来到金州。遂与此间诸益。舟汎坤池。纵目烟涛粘天无际。亦足畅襟。仍被春霖连月不开。絷伏于城西小屋。瘴湿交侵。易病少健。今始觅归。而泥程滑滑。政难作行。可闷也。夏间。更欲策果下。进高轩。兼图山阴之游。而倘无魔儿戏耶。是未可知耳。先人竁志。又此恳请。从速撰出。如何。拜企拜企。宝帖序。汗颜拙斲。决知非愚则妄。而勤教有不敢违。第当留意耳。
答金圣夫(丁卯)
拜承两度惠书。尚稽一字仰谢。纵缘便人之有来无往。而区区怅悚则切。矧玆西风渐高。雁声流空。又是去年送别之时。悠悠东望。黯然销魂。伏惟起居神相。无所戚戚于素患行患之中。平生学力。于此可著。但萱闱隔远。音闻时阻。则望云怀思。其何以自遣也。然圣明在上。恩霈将降。三湘楚泽。终岂老吾兄地耶。惟是仰祝耳。通之为州。亦山水佳处。时或徜徉于金襕丛石之间。摩挲四仙之碣。发为歌咏。倍增颜色。如杜甫之夔州。柳州之愚溪。则天所以阨穷吾兄者。未必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4H 页
非山水之幸也。薰来寓泷冈。行将二年。孤陋转甚。旧学益眛。只与荒村樵牧。日夕相从。安得不为君子之所弃也耶。惟幸亲节姑安耳。亭记。近地名家。多有所作。然以吾亭而无老兄一言。诚是欠事。幸即起草。付送近便。如何。今秋拟作枫岳之游者。一则访吾兄也。二则为名山也。坐在尘臼。此计又差池。纵欲以明春更图。然世间万事。不可预料也。多少底蕴。非远书可尽。惟冀加飧万重。
与吴进士(道泳。○甲子。)
小成虽晚。前途泰通。自此可卜。仰贺万万。仄闻恩旆。来到丹山。即欲策款段北走。承清语而办娱游。使三岩二潭落眼前。不是小事。身堕尘窟。无计转出。柰何。薰。杜门牢伏。把持书籍。时以浇胸。然日有应接之烦。终是多者胜耳。闷闷。
与李汝显(世九)
未审侍馀做履冲尚。薰。层省幸免大损。而自家病暍。终日卸衣巾。露坐风檐之下。犹不可堪。区区所事。惟在文字间检涉。而放过如此。甚愧。幸赐一枉山亭水榭。可博几日之欢。另图之如何。
答郑宽彦(世容)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4L 页
宿祟多添书卷尘蠹之喻。岂以高明谨身之密。立志之确。而反有此患耶。薰。蒲柳薄质。疾病恒侵。杜门惫卧。光阴驰迈。学不加进。志益懒散。浩叹柰何。惟愿时赐警责。以砭愚慵。此古人事也。
答李贤百(时龙)
禘中获拜惠翰。缕缕数百言。温雅切实。尤验学问之力。但于鄙人称道浮实。擎读惶汗。不知措躬。薰之无状。高明之所悉。而犹不弃斥。虚己俯询。置之责善之列。此求蒙问寡之意也。纵欲诵不逮之言。以答俯索之勤。然自检平生。空疏甚矣。何可哓哓开口。犯上蔡鹦鹉之讥也。惟祝自爱懋学。
答朴文见(钟渊)
即拜惠书。区区慰荷。然推人太过。兄岂故为此谀辞哉。是必有其故也。薰。幸从游之久。窃覸高明。往往为词章。伎俩所使。其所发多㬥露而少含蓄。至有拟人于非伦。此殆潜心玩理之工。有所未至。而致此语嘿之不节也。薰。性本愚騃。长益捍格。不知薰者。固无论也。知薰者。皆知其无一长可取。訾毁相加。殆圣门所谓德之弃也。年来粗知其病处。纵欲痛加痊治。庶拔其深根固蒂。而未能出而游先生长德之门。以收乌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5H 页
头之效。又不把圣贤言语为修己之良箴。而下得顶门上一针。则旧日之病。何从而治之哉。惟望吾兄尽祛前日之谬诩。寄示剀当切实之语。砭愚庸而刮鄙吝。则薰亦当自列于他山之石。庶贡其一得之愚虑也。壮阳汤。使邻医制呈。然药材有乏。不得依本剂秤入云。殊可恨也。抑因此而复有所献。夫阴阳者。待对底物。固不可偏主一边。然君子之道。贵乎阳刚。故大易诸卦。皆以阳爻喻君子。阴爻喻小人。愿吾兄。及此方壮之年。养得刚明之才。勿使阴邪外气。乘间而或入。则一副壮阳汤。固在吾身。而不必求之于腐根败草也。
答丁云老(准教。○己巳。)
一舍之阻。至于月馀。方切恧怅。际拜惠书。审慰体度万重。薰与邻朋。坐亭上。赋夏景。入狮子洞。观雨后瀑。归著芝泉草木志。今日独坐无聊。戏作杨柳诗。此山居实录也。为博一笑。细细陈报。
答张竹下
按杂记曰。有父之丧。姑未没丧。母丧。其除父之丧也。服其除服。卒事。反丧服。注。除服。祥祭之服也。疏。变除事大故也。通典杜元凯曰。若父已丧。而母卒则服母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5L 页
服。至虞讫。服父之服。既练则服母之服。父丧可除。则服父之服。以除之讫。而服母之服。大山曰。练事之日。以练衣巾葛带行事。而卒事。反重服。盖练衣巾葛带之外。别有所谓重服者。何服也。其以丧之轻重。在斩与齐。而服之轻重。亦有练未练之分也。至若麻葛兼带。尤庵尝有此说。然盖古礼。无论斩与齐。既虞而变。绖带皆葛。遭新丧。则首仍葛而腰换麻。故谓之兼服。而今也去虞变。而只有练变。练后无首绖。纵欲兼服麻葛。不可得也。此家礼所以不著包特之制也。
答李德升(中应)
伏问静体候宁旺。薰。亲候粗安。次儿妇前月初吉。生丈夫儿。久企之馀。不胜忻慰。陶山集考證。果多商量处。须十分精校。然后可以入刊。薰。亦有几条考出。当录呈。以质其可否也。
与柳仲雍(芝荣)
伏惟天气向热。令体益卫。 孝仁殿期祥奄回。倘趁此时。进参 候班否。薰。顽缕支遣。而节序流嬗。慈容益閟。靡逮之恸。如何可言。台孙骨骼丰盈。可卜为尊家千里驹。殊甚爱也。
答李琢源(丁丑)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6H 页
薰于足下。无一日雅。而足下先书之。薰所深感也。薰之愚陋。人不知固也。足下辱谓之知。足下之知。诚有过实者矣。是可愧。然平生不一遇知。遇足下知。薰之感服何如哉。薰。赋性抵滞。𢾅伏荒山之丙舍。无所猷为。独喜古文辞。求之作者家言。不为不多。江河日下。古其安在哉。意其运世使然也。获见足下之诗若文。卓然出流俗。夫文章如足下。而非知道者乎。时至而用。可也。时不至而退藏。亦可也。不必求挟于显者。而既自小其挟。又闷薰之无所挟。薰知足下熟谙世情。有激而为此言。然易曰。遁世而无闷。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又曰。君子固穷。斯固吾辈所共勉者也。未知如何。薰迩来病愈痼。足下旅游之日多。何时得拜下风。摅此如渴之怀也。祇自于邑而已。
答张佑谦(癸未)
夜来雨甚。伏问静里体节更若何。薰。笠带之缁者。本不足以伸情。而过数日。则此亦脱之矣。慨廓何言。劣豚年壮不学。其父之过。于心甚愧。有此谬奖。高明或溺私而然耶。
答权礼谦
年前惠翰。没便未复。心常歉悚。今又盛度不较。远赐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6L 页
珍函。溢纸缱绻。恍若合席娓娓。非至意攸存。曷以有此。区区感戢。罔知云喻。仍审尊体在旅万重。实叶仰祝。薰。廓然人世。感切孤露。蒲质易衰。视司先病。有妨翻阅。舍此一事。便无猷为。宁不自叹。稚孙授书者四。似不太钝。此可寓趣耳。李兄而大。顷年遭长侄之戚。家事缠身。不能抽脱。而磊确之气。尚如前日。元之之逝。惨不可言。其孤生活无资。殊可矜闷。
答宋康叟(寅濩。○癸未。)
费送七十日于海上。再昨始归来。惠书已留在尘案矣。忙手擎读。感极而愧继者。以蓬莱之约。自我乖了故耳。伏询比日旱酷。棣床动止益护万旺。东行或已启耶。以无联筇而停之耶。薰于年前。逢朴晚醒于京师。共理山屐。将往寻杨公永郎之遗躅。中路被雨水所沮。怅怅径还。而一啸毗卢之顶。俯瞰沧海溶溶。寤寐结愿。执事过我而起我。故一言便诺。今节迫潦炎。远游非其时矣。于执事食言。于名山缘薄。祇自咄咄。
答李器汝(癸未)
初夏往金官。明五言兄旆过去未久。明五又示一诗轴。盖与兄。偕游而唱酬者也。夫金官。弟与兄。始逢相乐之地。每到此。追忆前游。思兄益倍。况兄行先于弟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7H 页
数日。几相握而失之。则怅惘又何如耶。因读轴中诗。击节嗟赏。庶几作替面资。且以遣客中愁寂。明五时时说兄新寓凡节。或对相笑。或对相叹。其笑也。得闻故人起居之安而喜之也。其叹也。得闻故人契活之艰而闷之也。间携数三韵朋。历览盆山之城。招贤之台。仙岩之江。与夫龟峰,虎溪,燕楼,凤庵之胜。而南湖则姑阙之。不及芦花时故耳。兄其记得否。兄尝青草时舟泛玆湖。弟以节太早。为兄致恨。弟又如此。却恐兄以弟讥兄者讥弟。故不敢张帆。兄必闻此。好发一笑也。月初始归家。而兄书已在案。郑元之来。又袖出兄书。因悉兄久近节。慰浣殊深。琢源又寄书来。而娓娓语兄。不一语弟之作怀。与对明五时一般耳。盖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然不有潭岩之佳。无以遣怀。不有衣食之原。无以资生。不有素心良朋。与共分云。与共论文。无以寓乐。明五之说。元之之报。琢源之书。皆云兄所寓无泉石之胜。过从之娱。卒岁之计。而又有水土之祟。兄亦悔其搬移。无宁更相地于星山之北。寻一奥区而居之为愈耶。若尔也。角里,水馀。皆在近地。鄙居亦不远。可以种种躬造。获成良晤。未知盛意如何。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7L 页
答或人
拜领长笺。滚滚弘辩。有似乎长湫赴壑。足令观者。神𢥠眼瞠。如仆庸陋。固不敢容喙于其间。然略有未妥于愚衷者。冒僭言之。夫道德心性。本非二致。人苟无志于道德则已。若志于道德。舍心性而何以修道德哉。某友之訾謷论心说性之学。而拈出道德文章。是欲其斥而反为之助。足下龂龂不置何耶。夫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有德者之有文章。固也。世或有未有德而能于文者。如庄,列,荀,韩,两司马,歆,固之徒。谓之有德则不可。而谓之不能于文。则亦不可耳。然较圣人之作。不知落下几层。以其歉于道德故也。此不足为贵。彼如曰道德毋论。文章当务云尔。则足下当云道德本也。文章末也。道德不可摸空得之。先明心学。然后有道德。有道德则自然发为文章。斯固攧扑不破之论。而彼乃剧称道德文章之当务。反谓论心说性之非。则足下当云道德。非心性以外之物也。今欲崇道德而斥心性者。无乃不得于其心乎。以明其道德心性之不可离而二之足矣。而足下过为分疏。有若外道德而有一种论心说性之学然。则其不同归于齐楚之俱失耶。夫论心说性。后贤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8H 页
不得已之事也。古昔圣世。人心醇一。不溺于旁歧他道。故六经之中。说心说性者。盖寡矣。书经之言道德处许多。而其言心始于大禹谟。言性始于汤诰。易经是性命之原。而言性命处甚鲜。论语所记。详于人事常行之道。而言性则不过性相近一句。是以。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至孟子时。战国之功利。杨墨之邪说。陷人之良心本性。骎骎人禽兽之域。于是性善之旨。与夫养心求放心之诀。发前圣所未发。而犹不如后世之繁且夥也。秦汉以来。斯道长夜矣。及宋而洛闽诸先生。阐明六经之旨。以开晦塞之人心。则其说不得不长。而所以苦口不惮者。政为其推明道德之本。使道德积于躬而施诸事也。非直以论心说性。为千古第一件谈把。此外更无可理会也。夫心性。为道德之根。而说之而已。则易于道德之躬行。道德。是心性之具。而行之不已。则难于心性之口讲。末世之为学者。举皆惮其难而乐其易。于是张颐鼓吻。曰心曰性。而称以心学。则斯又天下之美名也。不究其大本实用。徒掠其美名。以此号召于一世曰。我法无上。新学后生。靡然从之。相为问答。如俗所谓疑心题。转生枝叶。叠加床屋。而不觉其非。傲然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8L 页
自高。轻诃古人。虽事业光耀。而不落心性上套话。则曰此非吾徒也。虽文章雅正。而不立心性等篇目。则曰此但文人也。彼事业光耀。文章雅正者。何尝不本之心术之正。而只坐于不论心不说性。反遭其驳。岂不冤哉。若使洛,闽诸老先生。见俗学如此。则其将为之悯然而呵禁乎否乎。今有善论心性者。而使画治平之策。则眊然而不能出一猷。使撰文章之美。则芒然而不能措一语。诚以论之不若认之于体。说之不若行之于事耳。故吾儒之所汲汲讲求者是义理。而义理洽浃于中。发之为道德。而道德是真道德。发之为事业。而事业是真事业。发之为文章。而文章是真文章。与其开口道印板死水之说。而终无益于身心得失何如也。然此是俗学尚口之弊也。如足下者。才既超伦。灼见深谛。非俗下士所可及。而窃覸论议之际。抑扬太过。或恐涵养本原之工。犹有未至也。故乍见人之诋俗学之非。轻手出救。不遗馀力。彼俗学尚口者。因足下之勤护。而惕然觉悟。缘枝而寻根。溯流而穷源。终不堕于觕卤之窠则幸矣。不然而藉口曰。某也之说犹如此。吾之为学如此足矣。足下其终不悔之耶。仆于足下。倚之重。望之切。进此瞽说。初非为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9H 页
某友而云云也。惟足下谅之。
与李而大(能年。○壬午。)
令侄代服事。按陶山集。己未与李宗道书云。代丧之服。于古无考据。因人来问。每以不知答之。亦非为人谋忠之道。更思之。子当代父。而行其未毕之礼。不当再行其父已行之礼。其成服之节。但于朔望。或朝奠。告于两殡。仍受而服之。辛酉答金而精书云。此事古今多有。而古无言及处。未知何故。若以追代其服为不可。则其未毕之丧。或葬或虞,祔,祥,禫。为孙者。岂可付之无主。而坐视不行耶。如既代其服。则返魂及祥,禫之祭。恐不得不服其服而行之。甲子答李仲久书云。母丧身死。其子代服之疑。此中亦有数家遭此故。一家答以不知其后。一家答以祝文及奉祀之类。当以长孙名行之。所以不可不追服。至丁卯答郑子中书。有归舟借载通典等书。閒中披阅之语。则三书所论。皆在于未见通典之时也。通典宋庾蔚之曰。父为嫡。居丧而亡。孙不得传重。虞喜问服祖但周。则传重在谁。蔚之曰。父为传重。正主已摄行事。事无所阙。徐邈曰。周既除。心丧以终三年。盖古无祖丧中父死代服之礼。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祖死时父在。则父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69L 页
已承重也。孙犹未为祖后也。父虽未毕丧而死。子不可遽死其亲而服重斩也。世或以石祖仁事。为代服之證。然丧服图式云。宋皇祐元年。大理评事石祖仁言。祖父中立亡。叔父从简。成服后身亡。祖仁是适长孙。乞承祖父重服。博士宋敏求议曰。祖仁宜解官。因其葬而服斩衰三年。诏如敏求议。而宋时不纯用宗子法。无适子兄弟。然后适孙方承重。此不正指子代父服之义也。
与李而大
一散如云。岁已十更。河山杳杳。奉际无缘。怅轖弥襟。近住芝泉。此去兄寓。即一日程。亟欲褰裳以往。满口说别怀蕴积。而浮生一会合。实好事也。岂易得哉。属此献发。尤切憧憧。因胤君历访。询审年来。颜发气力。较昔无减。固知素禀完厚。与此蒲柳脆质。大相不侔。还庸羡仰。薰。并乡经阅。许多生受。烦不足道。重寻故林。有同华鹤之感。远游江海。殆似风驭之行。薄岁归装。来滞丙舍。惫惫成病。尚尔螴。柰何。窃欲还栖乌阳。而目今蹄迹交道。骚扰之象。日以为甚。败人意思。来月旬间。马首将东。若尔则吾辈逢期。不知在何时。如荷枉顾。欣幸曷胜。拱而俟焉。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0H 页
答崔范九(昌洛。○癸未。)
薰与执事。居非不近尔。相知非不久尔。未遂过从之愿。徒切颎结之怀。乃蒙先施长笺。辞旨滚滚。有以见精诣之识。与夫求蒙问寡之盛。拜读以还。感仰曷喻。但美祟经年。不胜贡虑。然将摄有方。必勿药而庆矣。薰前月。奄经生考终祥。霣廓之恸。穹壤靡逮。疾病时复来侵。蒲柳薄质。未老先衰。区区文字上事。益以懒废。无头绪可寻。只自抚躬悼叹。谬询图说之中正。先于仁义。大山说已得其要。而但其稚盛之说。学者猝难领会。盖五行生出。必先有气而后有质。以气言则水为阳稚。木为阳盛。火为阴稚。金为阴盛。易大传所谓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是也。及其质生则水以阳稚。变为阴盛。火以阴稚。变为阳盛。此朱子所谓水火体虚。变合殆尽者也。木以阳盛。变为阳稚。金以阴盛。变为阴稚。此朱子所谓木金确然有定形。变合不尽者也。质既生则又自有气行之妙。而气之流行。又却水木阳而火金阴。子月之一阳始萌。而到寅为三阳。到巳为六阳。此则水木之序也。午月之一阴始萌。而到申为三阴。到亥为六阴。此则火金之序也。今以此意。推究图说。则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者。即上水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0L 页
阴盛火阳盛之说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者。即上气之流行。又却水木阳而火金阴者也。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者。即上水火木金之序也。主静立人极焉者。又以中仁为用。正义为体。即上木火阳。水金阴之妙也。中正之先于仁义。以其水火之先于木金也。不言礼智而言中正者。以其水火之变合殆尽也。仁义之独为定名者。以其木金之确然未变者也。大抵看文字。如风水之移步换形。而其中有血脉之互相承受。部伍之自不紊乱。不可得此而疑彼也。惟高明谅之。
答崔范九
来谕。以中庸天命之性。贴无极看。率性之道。贴太极看。殊未的确。其他诸条。未敢信其必如是也。盖图说所谓太极。即理也。中庸所谓天命之性。亦理也。此是两书之大头脑处。亦是名异而实同处。无极而太极。如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天之上面。无所谓无声无臭之别为一物。则太极上面。亦岂有无极一层耶。若夫性与道。则道虽由性出。而性道之名目既定。未尝如无极太极之不可分作两段也。太极之动静。天命之流行也。中庸之戒惧慎独。动静时之工夫也。指意已自不同。且以戒惧而对慎独言。则戒惧是静时之涵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1H 页
养工夫也。慎独是动时之省察工夫。然单言戒惧。则实兼动静。其曰见曰隐曰显曰微者。又非对待底言。见乃隐之见。显乃微之显。则不可以此而分属动静也。以动静之互根。照应。道不可离云者。亦未衬切。以喜属木。怒属金。哀属水。乐属火。似矣而有不然。哀乃礼之发。乐亦仁之发。而仁为木。知为水。则哀之属水。乐之属火。无乃有差耶。大抵来谕之所勘定者。或断去首尾而不避孤行。或只取面貌而不恤穿凿。或倒置第次而不嫌散乱。无乃急于證成。而失于照管欤。更思之恐好。
答李应晦(丁卯)
秋间惠顾。感荷实深。继承惠札娓娓。擎读不觉心眼两明。伏惟信后有日。省体裕重。薰。书舍之役。首尾数朔。仅得成就。眼前突兀。足以自怡。自玆以往。山当益深。树当益老。人当益晦。非樵采之朱百年。则乃两弃之君平也。金刚之诗若序。窃恐其污秽灵区。不意高明虚辞过称。至以长歌钜跋。遽然投示。奉读沨沨。不觉牙颊爽然。然终是不著题耳。是庸愧赧。玆步来韵以呈。聊博一粲。览即秘之。无挂他眼。亦为人藏拙之一事也。如何如何。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1L 页
答李应晦(乙未)
苍黄奔迸。不得与平生故人。握手相别。此怅如何。及到是岸。神思稍定。宜有一书。粗布耿耿之衷。而僦居荒凉。整顿无时。重以疾病丧威。虽有便焉。无暇把笔。兄不较此。先之以大函。兼有琼琚诸什。击节讽赏。恍若东林西涧。盱衡把臂。唱酬淋漓。穷昼达宵。又复纵谈千古。低昂百家。为乐甚大。然书岂真若面也。又因书起想。不能自已。且恨丁此不辰。春秋一书。无地可读。只愿更入万山深处。因树为屋。以送馀生而已。来月间。兄其办得数旬之暇。访我于文岩墨渊之上。仍与之入青凫。观周房山水之胜。转向玉溪。盘桓翠壁下。招云间栖鹤。复纵目于析木之海。云涛荡潏。赤日碾升。亦足以少泄碨磊拂郁之胸。而不是虚作一行。须另图之。
答金冈辉
按记曾子问曰。大夫士有私丧。可以除之矣。而有君服焉。其除之也。如之何。孔子曰。有君丧服于身。不敢私服。又何除焉。于是乎有过时而不除也。君之丧服除而后殷祭。礼也。注。谓主人也。支子则否。疏。主人。谓适子仕宦者。适子主祭。故二祥。待除君服而后行也。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2H 页
若支子仕宦。虽不得除私服。而其家适子。已行祥祭。庶子于后。无所追祭。故云否也。国朝宝鉴。 肃宗二十七年。领相崔锡鼎启曰。当此国恤。士大夫大小祥仪节。宜有定式。五礼仪。有卒哭前。大,中,小祀停废之文。故遂以为例。近世士大夫多行祭于卒哭后。而所谓大中小祀。乃国家祀典。非指士大夫家祭也。以义理言之。国恤中士夫家时祭可废。而忌墓祭。犹可略行。练祥虞卒哭。是丧中之祭。本无吉凶相袭之嫌。且士大夫之在丧者。国恤成服后。居家无服君丧之事。而仍服过限之私服。不合于礼。朴南溪曰。国恤中练祥之礼。尤丈以为国制。自公卿至士庶。卒哭前。皆当废祭。退溪,栗谷。有有官无官之论。无官者。虽卒哭前。当行。明斋曰。备要。无论有官无官。皆不敢除丧。恐失礼意。又曰。全然无变于平常为未安。则或杀其礼。以一献行之无妨。星湖曰。今之无官之士。多处以大夫之礼。固是僭也。何可因俗之弊。而举以为礼制耶。大山曰。周时仕于朝者。有君丧服于身。不敢私服。亦不敢私祭。而我朝士大夫。有私丧则便同士庶。不以君服废私服。而徒欲废祭可乎。(大山说。止此。)大抵国朝诸贤。多有不可祭之论。然曾子问注疏。分明说无官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2L 页
者。行祭除服。退陶,栗谷,星湖,大山之说。既如是。宝鉴中。亦载练祥许行之文。近又闻。因封前。私家大小祥等祭设行之意。关文已布云。今不必胶于流俗。不遵朝令也。
答申汉起(震求。○癸亥。)
远地先书。薰所未能。兄则能之。擎读以还。感愧来并。第恨便梯中断。未克修谢。憧憧怀诵。无日不切于中。谨询穷冱。侍履佳相。薰合下家计。败阙许多。纵欲回头转跟。填黥补劓。而见识卤下。志气飞扬。殆似天津桥上。弄胡孙耳。有何一长可齿于人。而顷见来谕。经学道味等语。容易见施于不堪承当之一凡夫。无乃庄士口下。亦有戏语而然耶。此后。删去此等语如何。
答许圣章(宪。○癸巳。)
因家弟书。知执事不鄙不佞。以书先之。书虽未到。是传者不信执事。则未尝无书也。感镌曷极哉。但不知辞教云何。或语以文学事乎。抑出于百代之谊。以道惓惓之意乎。复因信褫书示。则何幸如之。不佞自少时读记言之篇。慕先生之风。窃欲往九岭湄江之间。遍寻遗躅。登恩居之堂。观图书之藏。又与执事游。而发今种种矣。四方之志息矣。病伏穷山。无所猷为。不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3H 页
足为远闻也。如执事者。可以有为于时。尚此迍邅。我道盖如是也。柰何。益懋大业。克绍家学之正。使吾党有所赖。诚执事事也。心常悬仰。相去落落。会面无期。临纸增怅。
与安泰老(钟德。○己丑。)
薰尝自谓知执事者。不知者䫉耳。宋君舜宾。访薰于海上旅舍。相对十馀日。语语皆执事也。执事之声音笑䫉。亦庶几得之矣。又知执事眷眷于薰。历路欲枉存。为日以待之。虽未果相握。其为感。不见犹见也。然相距才半日程。而未遂既见之愿。此恨当何如哉。梁之人。亦多过我者。娓娓说不已者。侯之声绩也。斧劈于决吏奸。帲幪于恤民隐。鉴衡于考士艺。知皆由平日所学。然而烹鸡于函牛之鼎。才大用小。自古而然。亦复柰何。既以贺梁民。且为执事一嘅也。薰揣分穷居。无当世之念久矣。薄质易衰。只发种种而已。宁有一事藉手可说者耶。累世之秋。柏在海上。前月来省。病未即还。今旬后。当开帆北上耳。舜宾曳衰远来。天涯岁暮。行色困顿。士不遇则盖如此。执事亦必为之闷然也。于其行。略布鄙悃。
答沈云稼(琦泽。○辛巳。)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3L 页
薰之为何状人。执事已知之。薰所为不腆文字。执事已见之。是宜鄙而弃之。乃反专价垂问。滚滚长笺。示之以学问本原。警之以文章得失。言言破的。字字中规。奉读屡回。豁然悔悟。如推瞌睡于梦呓之中。不觉流汗浃背。谨当佩服嘉诲。回辕迷道。而薰不肖。自遭大故。疾病又侵身。神思迷耗。其何能有为也。重可悲闷。且因来谕。薰之惑。有终不去者。妄进瞽说。非出于执拗。亦所以尽其衷臆。以求教于大人先生耳。夫文与道。不可离而为二。易之奇。诗之葩。春秋之义。虞夏之书。灏灏噩噩。殷盘周诰之诘倔聱牙。皆道之所寓也。自子思孟子之后。圣人之道不传。如庄,列,杨,墨,申,韩之徒。喙喙争鸣。于是。文学散乱。与道相背。其后有司马迁,相如,扬雄,刘向,韩愈之伦。表表可称。然若谓得圣人之心则未也。宋时两程子。阐明六经之旨。至朱子而大备。纤悉委曲。明白恳恳。复绎不病于枝蔓。此注疏文体。自与古文不同。其开发后学。功侔天地。然儒者之所宗。莫如尧,舜,孔子。其言之理胜。莫如易,诗,书,春秋。易,诗,书,春秋。固不可学而能。文字根柢。岂可舍此而他求哉。有明诸子崛起于文弊之馀。离于道而骛于奇。为险峭艰僻之词。号为古文。天下靡然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4H 页
从之。承诖袭谬。不知其所谓古文。实非古文也。识者有忧。辞而辟之。辟之固是也。若惩于此。使学者不劬精于古文。则无乃矫枉而过直乎。薰于文章。虽尝用力。才出人下。见不到古人阃域。反戾于今。执事既盛推文辞之工。又以文辞之害道。申申垂勉。推之诚太过矣。勉之诚切中矣。敢不策励以从下风乎。薰亦知斯道之有在于俗士词章之外。而若曰为道者。不宜为文。恐堕了一偏。夫子尝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然又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盖非文无以载道。而文之不行。亦道之不行也。然则为道者。不可以遗文而徒质也。且窃有仰疑者。执事之于斯道。竱精力行。文章视馀事耳。而今承来谕。辞彩钜丽。伟然有作者规度。欧子所谓余亦喜为文辞者。恐执事近之耳。馀冀政体万旺。复惠德音。以牖迷见。
与沈云稼
顷者示谕。详玩屡读。益觉有味乎言之也。薰所仰复。卒卒未尽意。追思甚愧。夫学。所以为道也。非为文章而学也。喻于道则明于理。理既明则言无不中。文者。言之著也。故有德者必有言。然若专务德行。而弁髦文字。则其心反为粗卤。其行或出椎直。其蔽不可言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4L 页
矣。夫子大圣也。韦编为之三绝。何莫学夫之叹。斐然成章之语。为门弟子。眷眷开说。引之诱之。则文之不可已。顾何如哉。而其所讲者。诗书六艺之文也。言约而旨远。辞达而理畅。如五纬之丽天。江河之画地。为法万世而不可改也。世降叔季。为学多门。训诂昉于汉。词章盛于唐。汉儒犹为近古。未尝无发明经传之功。穿凿觕浅之病。汉启之矣。唐所谓词章。徒使人耗精损志。斗奇竞艳。而于道则不啻偭背。浮靡巧丽之病。唐启之矣。至宋诸君子。黜词章而崇理学。斯乃六经之阶级也。汉诂多所见驳。然间亦见采文体。则宋本于汉诂。而长短尔殊者。年代使之也。理学出而经旨复明。斯道复传。外此非学也。其门庭路径。划作一条。才差失则有东莱之史祟。永康之杂霸。江西之染禅。下至整庵,白沙,阳明之徒。纷然出来。似是乱真。学者当于此。深思明辨。谨守朱先生之成说。而若但守其说。不以朱先生所行之道。体之于吾身。虽淹贯先生之论述。摹仿先生之文章。刻画而止耳。奚益于已哉。然则所学在先生之道。若其诗文体裁。不必问其似与不似也。宋儒之文。已自不同。濂溪简俊。二程明当。横渠沈深。而不害为道同。今时则不然。作文引用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5H 页
朱子书。作诗衣被朱子语。谓之学问中人。斯果善学朱子者耶。彼好新厌常者。自有明以来。创为剿诡之文。北地滥觞。沧弇鼓浪。而公安,虞山者流。别出机锋。妄据坛坫。又有一种考据之习。徒劳检索。反致汩乱。而杨用修,王士稹诸人。式启其端。近日中州之士。莫不堕此窠套。如阎若璩,毛奇龄,阮元之辈。弩目鼓吻。坏经侮圣。无复惮忌。蟾蜍蚀月。螮蝀干阳。阴沴之气。充塞宇宙。安得不夷狄益炽。人纪永斁耶。薰亦尝沾沾于沧弇馀法。自以为埽空凡语。追配古人。为之有年。始之奇者终不奇。始之高者终不高。遂厌而弃之。取左国班马诸书。闭户俯读亦有年。而此不过要做好文字而已。迩年反求之六经。若赖天之灵。庶几窥见其古人用心。则犹不至枉了一生。而终是熟处难忘。时时翰墨之戏。殆不免河南见猎之想。于心甚惭。执事怜其病而施之药。感仰德义。何可忘也。然薰迂懘之见。尚有不敢苟同者。与其苟同。不若不同之终归于同也。惟执事。有以更教之幸也。
与沈云稼
日探轩盖南下。姑无闻。深庸瞻怅。伏惟三清洞里秋事。向阑婆娑。家食体度冲旺。晚年弄璋。岂其偶然。丹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5L 页
穴肖毛。终当瑞世。区区仰慰。薰顽犹多病。浃旬沈剧。抚时之恸。穹壤靡逮。柰何。张丈隐居笃行。除书到门。固知世有公议。而亦未尝不由于执事一言之力也。甚盛甚盛。儿子向赴京试。闻都下怪祟甚炽。中途归来。观光乡围。其屈例也。其还可意耳。
答内弟李理卿(中懿)
向书尚未复。虽缘多事。而心未尝不愧且叹。想比日旅履稳重。谬询诸条。可谓善起疑。非思索之精。何以及此。略陈瞽见于别纸中。必多纰缪矣。幸到底看破。以为回示。则此古人十反之义也。如何如何。如有新起疑处。又愿勿秘以示也。
  别纸
 孟子曰。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不可矶之义。伏望详示。
窃谓不可矶之可字。作容字看。则其义易晓。夫水遇矶则必怒。是不容其一石之微激。而其势转成不顺也。子之于亲。亲虽有小过。如矶微激。而子不可以遽怒。如水之不容矶也。然则不怨亲之小过者。即容其矶之意也。怨其亲之小过者。即不容其矶之意也。
 孟子曰。仁。天之尊爵也。又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6H 页
此天爵也。或只言仁。或兼言仁义忠信者。何耶。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而兼统四者则只言仁。而义忠信在其中矣。所以单举仁字。以见仁之周贯乎四德也。若要人之体认。而说出分明底道理。则不得不兼举忠信乐善等语。而忠信。是诚实此仁义也。乐善。即乐此仁义也。
 朱子曰。敬主于心。恭主于貌。孟子曰。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两说不同。何也。
分言恭敬。则所主虽不同。然恭是由于中而发于外者也。岂可徒事乎声音笑貌。而谓之恭也哉。如是则伪也。非恭也。
 孟子动心云云。
丑虽不知孟子。然必不谓以卿相富贵。动其心也。但恐伯王事大。有所恐惧。而动其心耳。
 夜气朝气。
夜气。不可做良心看。盖夜气至清。则足以存得此良心矣。朝昼所梏。亦非夜气亡也。朝昼之所为。正梏其良心耳。
 朝昼不梏亡。则养得夜气清明否。
此不必以气为主。只要此气养那仁义之心。譬如水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6L 页
之养鱼。水多则鱼鲜。水涸则鱼病。气犹水也。心犹鱼也。
 赤子心。有未发时。有已发时。孟子所论。指其已发耶。
然。
 当孟子之时。列国贤君。未有如燕昭者也。虽其志趣有异。然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乐毅自魏往。纷纷皆见尊礼。何孟子不一至燕乎。
燕昭之礼士。为其复雠也。复雠则于齐矣。孟子曾为齐卿。宣虽薨。而湣尚存。礼为旧君服。况可谋伐其旧君之子孙乎。此孟子所以宁终不遇。而不一至燕也欤。
 论语。记圣人容貌甚悉。而孟子但记言语。何耶。
书成于门人之手。则当悉记其容貌。成于己手。则岂可自赞其容貌耶。于此可知孟子书之出于孟子手也。
 孟子之奉母仕齐。其说有徵乎。
按刘向列女传。孟子处齐。有忧色。拥楹而叹。孟母见之云云。则知孟母之同在齐也。孟子自齐葬于鲁。则知孟母之没于齐也。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7H 页
答张舜华(锡英。○己卯。)
薰白。春间足下枉施长笺。兼以古今礼疑及人臣出处死生大节。滚滚遣辞。疑所疑而论所论。包罗详悉。靡不中窾。甚盛。但拟仆非其伦。必足下谬闻于人而如是云云尔。然人之语足下固谬矣。足下不以人之语为谬。则足下之心。诚若有取于仆。而乐与之从事乎斯道也。仆虽觕卤感则深矣。敢不倾其衷。竭其言。以报于足下哉。足下自以谓读书。而至心意融会处。论事而至利义判别处。扼腕张谈。沛然莫能御。至若文字著作。耻不与古人争雄。仆于是。知足下之意气伟然。不甘作俗儒家计。而彼扼腕张谈。乃斥𧿇奇邪者之所为也。读书论事。而有此气像。恐或为病于威仪辞气之际。曷若虚心逊志。益致穷格之工。使知益明而理益著也乎。若夫著作之耻与古人争者。无乃足下轻古人之甚乎。夫古者文与道合而一。与后世之徒尚词章者大异。子曰。其旨远。其辞文。又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文之不可已。果何如哉。以足下好古之勤。岂真蔑文而轻古。为是语也。此必有为而发也。盖今之为学。其弊有三。功令之学。寻摘章句。曲成言语。求悦时眼。睹荣媒进。陋焉而已。词章之学。师心逞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7L 页
臆。偭背规矩。徒事粉饰。萎靡不振。伪焉而已。训诂之学。离经论道。腾理口舌。不探本原。转尚枝蔓。冗焉而已。滔滔世儒。不于彼则于此。传变谬症。渐成难治。此足下所以耻其为文。赚及古人。自不觉其言之过中耶。足下又以但事古人陈迹。无世之杰然大人。强辅其不及为忧。可知其诚心求道之切。然所谓杰然大人者。或遍四海而一有焉。或旷百世而一出焉。仆未知今时之有其人与否。而如无之。足下将柰何乎哉。夫为学在立志。譬如行者。志千里者。适千里。志万里者。适万里。其至。力也。使之至之者。志也。苟有志焉。何远之不可致。何高之不可到。操绠而历绝险者。吾进也。挽辕而返中途者。吾退也。然则其进其退。在己不在人。不可以无强辅而废吾之当行也审矣。然古之君子汲汲于亲胜已。眷眷于资丽泽。若不可一日无焉。若遽断曰。世无其人。而不思求之。则亦轻今人之甚也。足下已膏车秣马。将底于万里。其间岂无可相与者乎。或有先足下而知津者。且有后足下而蹑尘者矣。足下第行之。
  别纸
汉文帝遗诏。所谓出临三日。皆释服者。服。是丧服也。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8H 页
三日后。丧服虽释。恐不可以吉服服之也。苏武传云。陵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皆白服曰。上崩。此可为不服吉之證耶。十五举音者。哭音之数。节以十五。从简也。其曰大红小红者。布之粗者也。其曰。纤者。细布也。已下棺。以大红布服十五日。小红布服十四日。纤布服七日。合三十六日而后除服。而此是为天下吏民定制者也。若夫嗣君及殿中当临者。何可与此同耶。朱子曰。臣服君服三年。如诸侯为天子。大夫为诸侯。及畿内之民。服之于天下吏民。无三年服。秦人尊君卑臣。却行三年。至文帝。反而复之。南冥集云。汉文帝为易月之丧。然只为吏民设。景帝遂短丧自行。此论似甚明白。可以破千古之疑也。后世公除之。以日易月。只服二十七日。而其曰仿汉制者。日数虽不同。短丧则同。故仿汉制云尔耶。天子诸侯。绝旁期。然晋之怀悯。明之懿文。皆是将传重者。则何可不服耶。退溪答奇明彦书曰。诸侯虽绝兄弟期而不服。若弟是继体。则必服期者。据适孙,适曾孙,适玄孙。皆服期而知之也。然则虽国君之尊。不可曰皆无服也。
诛武瞾事。如来谕则固善。然当五王斩关讨逆之日。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8L 页
所帅羽林兵。不过五百馀而已。彼武氏者。操威柄而君天下。朝臣之布列中外者。无非武氏之腹心羽翼也。若欲反正之初。先告庙而行事。则恐或机先泄而事不谐。故竟不能诛武氏。如来谕云云。而以雪神人之愤耶。且五王辈。俱无学识。其见亦未必及此矣。中宗之废不废。朱,张两先生之论不同。后生浅见。固不敢轻易为断。然唐之宗室。为武后杀尽。存者皆愚暗。中宗却未有过。又是太宗孙高宗子。而天下皆思之。五王亦因此易于成功。则当废他不得。故朱子所论如是耳。
胡氏以唐太子弘之谏而死。谓不知春秋之义者。恐非确论。君父懦昏。母后专忍。宗庙社稷。将底于危亡。而逡巡畏缩。不思所以开悟。则乌在其为人子之道耶。然知其不可谏而谏。徒杀身而已。则固不若遵养时晦。以绝疑忌。待他日传位。以行己志。故胡氏之论如是也。论扶苏事。来示甚快然。秦之亡。天也。扶苏虽有将如蒙恬。有众数十万。其于天。何。况赐死之命。初不料其伪。则何可逆命举事。为申生之罪人乎。在扶苏地。遣使更请。以知其真伪。然后死未晚。而秦法素重。始皇鸷悍。决知其不可回。故不敢请而死。此非扶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9H 页
苏之不明于处事。秦家威法之峻使然也。
狄梁公事。诚不无可议者。而梁公岂真甘心作武氏臣哉。李敬业以十馀万之众。不能济事。卒就诛戮。则梁公非不欲兴兵讨逆。复唐室是急。而量时度势。功不就则身必死。身死则唐室无可扶者。所以阴护缓解。召还庐陵。终荐五王。办得匡恢之功。苟究其心。尤难于一时之兴兵讨叛。若但执其迹而论其人。则恐失评衡。惟高明。更思之。
嘉靖典礼。众议纷纭。果难衷裁。然 世宗嗣位之初。受昭圣太后之旨。为之子矣。则安得不考 孝宗耶。是虽与汉哀,宋英之预立为嗣。养之宫中有异。而其为子于 孝宗。与汉哀,宋英之于成帝,仁宗。一也。杨廷和,毛澄辈之援以为證固也。来谕以张璁桂萼之论。亦不为无据者。何也。愚未敢闻命。若我 朝辛未典礼。先先生文康公上疏云。以孙继祖。其间空一位。势不得不然。然 仁庙所处。与明 世宗又不同。故当时为追崇之论者。有曰。既不得以所生为父。而于所后。又无称考之地。则天伦阙矣。决不可为。盖光海失德。非复为 宣庙之适嗣。定远君。实为次适。次适之子。兴复宗社。为不祧之庙。独不得祢其所生乎。由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79L 页
此言之。追崇之礼。在兴献则不可。而在 元宗则容有可诿者矣。未知高明以为如何。我东先贤之论嘉靖典礼者。愚亦未尝博考。而退溪先生拟上 宣庙议曰。嘉靖皇帝入继之初。以杨廷和等议。尊 孝宗为皇考。其于 武宗。传统一义。专似阔略。已为不厌人心。不意后来奸臣席书,张璁等倡邪说。以惑 圣听。竟致反覆。至以 孝宗为皇伯考。其本生兴献。为皇考。凡厥所为。莫非违离祖统。乖缪本义。得罪于万世之伦典。星湖曰。 武宗无后。 世宗即其从弟而承其大统。如今宗子无后而死。其从弟当立。则从其昭穆。入为之子。未尝以从兄为父。何以异是。然而 世宗入后于 孝宗。而兴献为本生父也。若父视兴献。而追尊为帝。则是因 武宗之不可为父。而遂并与 孝宗弃之也。当时初无 武宗。而 孝宗无嗣。则 世宗之入承也。其敢有他议耶。此非难知之理也。议礼诸臣。既眛于兄之不可以为父。而璁萼诸人。矫枉过直。藉口逢恶。至于今。犹或睨视为疑。(星湖说止此。)大抵兄弟之各为一世。晋之刁协江霦。唐之杜黄裳。用左氏意。旋觉其非。朱子虽有便同父子之说。然朱子但谓先儒说。而未必以其言为是也。故曰未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80H 页
知必可用。又答廖子晦书云。自太祖而至孝宗八世。注。兄弟共为一世。据此则 世宗。虽继武宗为君。而昭穆既同。不得不上考 孝宗也。谷应泰所谓考兴献。而不入庙不称宗。亦曲为之说者也。何可从耶。立庙奉祀之节。祭告上笺之称号。照程子代彭思永论濮王典礼疏而为之。则可伸恩而无憾也。
吴三桂之当自成执其父以招也。始欲降之。闻爱妾为贼所掠。遣使降清。开关纳兵。使祸归君亲。身享其利。甘心驱使于仇雠之庭。以屠旧君之子孙。其罪上通于天矣。后虽有兴兵举义之事。焉得以赎其罪乎。建文帝之终于西内老佛云者。野史虽载此。而其言未可信也。以南面万乘之主。举天下不知其存亡者数十年。一朝而自归。此天下之大事也。虽钳天下之口。塞天下之耳。必将不终日。而传闻于四方。而自正统至嘉隆。国史家集。无一言概见。则建文之归。吴亮之死。太上老佛之称。不过一二后人传疑之说。而其云出亡者。亦不可谓之尽妄也。钱谦益建文年谱序。让皇帝。明知天位之不可再也。以神州赤县。为孤竹之封。以髹发坏衣。为采药之遁。耄遁遐荒。自比退耕于野云。而亦无一言及于西内之事。于此可知建文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80L 页
之终不归也。 孝宗时。吴世忠请追褒方孝孺等而不从。万历间。复祀死事诸臣。而并复建文年号。至弘光。始举追谥之典。盖此举固人主之盛德事。然揆以春秋讳亲讳尊之义。则不敢轻易为之。故至弘光。然后始行也。所以尹白湖以 鲁陵复位事。劝许文正上劄。而文正复书止之。此与春秋之书桓即位。其义不同。春秋其旨微也。虽内大恶。大恶则书之。而书之而微之者。春秋之义也。 鲁陵事。如得施行。则将上告 太庙。颁教八方。而惭德有所归处。此文正所以止尹公之意也。然此是义理精深处。以愚浅见。何敢快说耶。复位时颠末。具载于庄陵志中。取考之如何。
答张舜华别纸(癸巳)
 七情理发云云。
盖四端七情。虽是一源。而及其发也。有主理主气之殊。此分开说之不得无者也。来谕云。七情亦理发。以此为大关棙。长皇眩耀阐理之功。虽若凌过前人。其实则阐理之过。侵夺气之界分。强属理之疆畔。背朱,退之说。而与四七。皆气发之语。为蔽一也。夫恶离喜合。学者之通患也。好新厌常。亦学者之大病也。来谕以情端而浑为一。则似涉于喜合。舍分开而别为说。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81H 页
则似涉于厌常。不意高明作如此见解也。高明以浑沦。为薰之祟。而高明之祟。实在于浑沦。幸虚心平气。更加思惟焉。
 未发之为浑沦。浑沦之为未发。语意所争。不啻相远。
鄙说所谓未发之为浑沦。专主未发而言。盛谕所谓浑沦之为未发。通发未发而言。始觉当初错看盛谕。而语类曰。未发之中。是浑沦底。发而中节。是浑沦底。散开。看散开二字。则及其已发。仍指为浑沦。恐不无名言之失耳。
 
就浑沦处而剔发说。则曰分开说。
盖中图之就善恶几。而言善一边者。乃剔拨说也。此只言善一边而更无其对者也。分开说者。下图之分理发气发而劈做两片。对待为言者也。然则剔拨分开。岂不有异耶。
 七情理发。即子思以后。相传之宗旨。
中庸所谓喜怒哀乐。似乎理发。而其实不然。盖喜怒哀乐。易有不中节之患。故当其未发时。此心湛然无所偏倚。此谓之中。却缘此心湛然无所偏倚。喜怒哀乐之发。以之中节。中节者。合于理之谓也。合于理则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81L 页
无不善。故为天下之达道。此诚天理之极也。然不可以此之故。并与喜怒哀乐而谓之理也。若喜怒哀乐即是理发。则子思必曰喜怒哀乐之发。是天下之达道。而无发而中节一句也。朱子所谓在中之理发见于外者。尤可验七情之非理发。高明以七情为在中之理耶。盖朱子之意。如曰在中之理。因喜怒哀乐而发见于外也。然则子思之言。朱子之释。不可谓七情理发之證也。程子所谓其中动而七情出焉者。此性发为情之语也。今以性即理。性发为情之故。而凡七情之发。皆认为理。则是岂成说乎。程子有曰。情既炽而益荡。又曰。约其情。使合于中。盛谕所谓程子之言。理发七情。未为的确。退陶于高峰所言。谓以通透脱洒者。因高峰后说与总论。而果有此语。然非为其七情之理发也。高峰之初头往复。已有此说。退陶未尝称许。至后说。始以四端七情分属于理发气发。而亦有七情中节之发。与四端无异之语。然其主意。则在分开说上。末段曰。四端七情。理气之辨。不能断置分明。故其说倚于一偏。又曰。大者既同。则其小者无俟于强诘。而终归于必同。总论曰。四端。是理之发。孟子之意。正欲使人扩而充之。七情兼理气之发。而理之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82H 页
所发。或不能以宰乎气。气之所流。亦反有以蔽乎理。则学者于七情之发。可不省察而克治之乎。其结辞曰。四端七情之说。各是发明一义。恐不可滚合为一。此高峰之归款于师门。而先生喜其大体之合。不复致诘于其馀。以通透脱洒之语。终许高峰者也。然则愚所谓馀论剩语。非愚之说也。高峰所谓大者既同。果不指四端七情之分开处乎。其小者果不指七情之兼理气乎。可知其大者之为主本。小者之为馀剩也。高明就高峰两说。舍其大者。只将其置不复论者。谓退陶许以通透脱洒。勒成一案。若尔则通透者。高峰也。脱洒者。高峰也。退陶之前后万馀言。皆支离无用之空言。而终竖幡于高峰一语矣。高明之心。独无未安乎。切不可若是驱率之甚也。且高峰则曰七情兼理气。而高明直以七情属之理。其所占据。尤有过焉。未知其稳当也。大山虽曰七情亦理发。而又曰七情之发而中节。为发于理。则所谓气之发者。即发不中节而流于恶一边耳。若与四端初不异。则朱子何必以理发气发。对举而互言之耶。此乃大山定论也。大抵主分开。则于四端。有推而广之之工。于七情。有节而约之之工。此固为学之第一紧要。主浑沦而谓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82L 页
七情为理发。则卒堕认气为理之科。无益于身心。而反为学术之累。可不念哉。所以朱子有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之语。而勉斋所谓或气动而理随。或理动而气挟。亦亲承师门音旨。为此言者也。退陶下图推演朱子之意。合辙勉斋之语。阐发昭晰。颠扑不破。洵斯道相传之诀。而高明所论乐浑全而厌分析。所引子思以下诸条。亦多牵强傅会底意。更取退陶重答高峰两说。虚心平气。益加究赜。则方见得真个宗旨矣。薰虽无似。岂欲故为执拗。专务求胜而为此哉。愿高明。更谅会焉。
答张舜华
四七说。滚滚来谕。通融综赅。高明之为赐甚厚。然迷懘之见。终未去疑。妄复提说。而多言害道。还切愧懔。盖中庸所谓达道。无论是理是气。凡喜怒哀乐之发。随处得当。无有不善。方可为天下所共由之路矣。若限此四情于一理圈。而情之从气上发者。虽中节。谓。与此有异。则其为达道。岂不太狭耶。四情果是在中之理之直发者。则不待存养之工。无一不中节。而子思必以戒慎等语。先揭此节之上者。诚以四情之发。有中节不中节。故于其未发。却下得静时工夫。夫然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83H 页
后使大本立而达道行也。是以孔氏疏云。情欲未发。是人物初本。故曰大本。情欲虽发。而能和合道理。可通达流行。故曰达道。以情欲而谓之理可乎。谓之气可乎。中庸或问曰。静而不知所以存之。则天理昧而大本有所不立。动而不知所以节之。则人欲肆而达道有所不行。节人欲者。是理之发乎。气之发乎。至若七情之包四端。固浑沦说所本。而朱子曰。哀惧是那个发。只是恻隐发。但七情不可分配四端。七情自于四端。横贯过了。所谓横贯者。如诗传六义图。三经是风雅颂。而赋比兴为里面横贯过底之义。则横贯非直遂也。所以退陶虽于天命图中。以四端置在七情中。以明七情之包四端。而亦未尝一一分配。其后与奇明彦书。亦谓向者图中。聊试分书。非以为定分配合。如四端之与仁义礼智也。观乎此。则不可以七情包四端之故。而七情之发便为理发也。七情中节之与四端无异者。愚亦以为然。而七情中节。则其善也与四端无异。愚之所言也。七情中节。则其发也与四端无异。高明之所执也。此乃同中而有异者也。盖不可以善恶作理气看。而高明无或以善恶分理气。其言如此欤。来谕所谓朱子七情之论。只指礼运七情。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83L 页
见于何书。愚未之见。孤陋可叹。须示其出处如何。退陶以明快正当。许高峰。正为其改初见。而归分开之说。高明则将此为七情理发之案。看文字所见不同。果若是耶。退陶答金而精书云。四七之辨。明彦亦疑其说之误。力加排摈。近寄书来。自言子细参究。始知其非误。因著总论后说二篇来。其言粹然一出于正。不以先入为主。高明不究其本意。但决摘明快正当粹然出正等字。以为證成盛说之资。而不念其骎骎然入于驱率之域。此愚之未敢解也。圣贤之喜怒哀乐及各有所从来之语。退陶答明彦书曰。果似有未安。三复致思。反隅以求教。而其后往复。更不及此。非退陶未之致思也。思之而无害于义。故置不复言者也。退陶说中图之义。而并举子思所谓中节之情。孟子所谓四端之情。此若可以为七情理发之验。而亦有未然者。盖此中图。即剔拨说也。无分四七。只就其善恶几。剔出善一边。至下图。始分理气之发。则今以中图。诿以七情之理发。恐失退陶之旨。大山书有曰。四端七情。推其向上根源。岂无所从来乎。既有所从来。则其发而中节。不可便认以纯理。退陶所谓各有所从来者。真个是未安。则大山岂其追拾已弃之论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84H 页
而不知止焉耶。大山答李天牖,李希道书。果主浑沦说。而此其有由然矣。自李文成以后。四七便成党论。为彼论者。主浑沦而攻分开。于是。南岳先生起。而尽一生之力。略浑沦而详分开。以救其弊。如天牖希道诸公。分开太过。不能无偏。此大山所以以浑沦之说。矫其偏处。初非以浑沦说。为主本宗旨而云然也。故读高峰四七后说。明言其七情中节与四端不同。盖高峰后说。高峰之断案文字也。读高峰后说。大山之断案文字也。若夫今时则异论旁行。不胜其纷然。政宜如高明者。痛斥之不暇。而反以浑沦七情。张皇费辞。窃恐如是不已。退陶辛勤立言之旨。自吾党坏了。而新学后生。无以寻溯其影响也。此愚所以深忧永叹而终不能无望于高明者也。来谕指喜怒哀乐未发而为大本。夫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一理浑然在中。此心无所偏倚者。是乃大本。大本既立。则喜怒哀乐之发。得以中节云者。有何不可。而必以未发之四情。做了大本耶。未发之时。无喜怒哀乐之可名。而勒定大本于无形状没把捉之地。大本固如是乎。盖大本立而理为之主。故喜怒哀乐之发。皆合于理而无所乖戾者。是乃达道也。既为达道。则是亦理而已矣。岂
舫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584L 页
其中节之后。气犹得以用事耶。来谕所谓至使大本。有若寄寓于达道之上者。未知其何谓也。以鄙见则大本是在中之理。而为达道之主。以盛说则未发之喜怒哀乐为大本。而大本如此。已是原头错了。何可为达道之主。于是乎大本。真不免寄寓于达道矣。惟高明更商。来谕知饥觉寒。不可曰不中节。此亦未然。知饥觉寒。谓之知觉则可。而何可曰中节也。知饥而食。当食之食。觉寒而衣。当衣之衣。是其中节也。此亦中节则与高明所谓四情理发之中节。其为善无以异也。若但以四情之不关形气者。谓之达道。而许多关形气者虽中节。而曰此非吾之所谓道也。则非其道者。谁肯顾惜而加勉。视为当为底事。然则达道甚孤。而天下之患。未必不由此而生矣。可不惧哉。大抵高明非不说分开。而归重则在浑沦。见人主分开。则将中庸四情来。使人关其口而莫敢语。拈出退陶书中之语。多与本旨。大相径庭。夫主浑沦而使七情为理发。信其为理而任其所为。则退陶所言未发而存养。已发而省察。将于何著工也。高明幸熟思之。瞽说如其未当。复施驳教。区区所拱而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