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自动笺注)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行狀
  
通政大夫行慶尙左水軍節度使梧潭權公行
公元1901年
公諱必稱。
字子平
梧潭其號也。
系出安東
始祖諱幸。
麗朝有功
賜姓權
太師
累傳至諱漢功。
謚文坦
號一齋
是生諱仲達
花原君。
謚忠憲
入我朝。
世襲珪組
司勇諱繼祐。
始家丹城
至諱濤。
仁廟名臣
卒官大司諫
吏曹判書
享浣溪院
謚忠康
世稱東溪先生
從父弟牧使號霜巖諱濬並著。
於公五代祖也。
高祖諱克斅
宣敎郞
曾祖諱斗瞻。
祖諱是亨。
世有文行
諱克有
參奉
諱釴
進士
贈司僕正
諱處亨
生員
公之本生高,曾,祖也。
考諱壽武。
昌寧曺氏。
夏相女。
不育
繼妣昌寧曺氏。
遇祥女。
至性懿行
辛丑六月二十八日
生公丹溪里第
公生而魁偉
稍長。
公車
能聲
嘗往江樓
學于伯父虛齋公書室
虛齋公愛重之。
以詩勉之曰。
男子生當祿代耕
固竆不愧中情
如今汝若勤于學。
他日功名唾手成。
期望如此
累擧鄕解不中
自奮曰。
人顧樹立
如何
文武何擇焉。
自是業武藝。
宗族疑其
移業。
進士公煒與之曰。
吾家班定遠事業者。
在斯人乎。
甲子
丁外艱
喪葬以禮
庚午
武科
英廟盛際也。
辛未
入試
身言書判
長見之。
稱以制閫之器。
薦授宣傳官。
歷訓鍊主簿,僉正,都摠都事經歷
淸州虞侯
衙日
讀書治心養性爲樂
賦詩述懷
暇日騶從
華陽洞
謁萬東廟
歷候宋雲坪相于其廬。
所講世誼
討論經籍
雲坪遠大期之。
戊寅冬
遞歸
己卯
以大夫人命。
黽勉赴京。
庚辰
以曠省已久。
决意還鄕
判府事徐公志修有時望。
歷路候謁
告以歸侍之意。
時有某姓文官在座
求縣甚懇。
徐公顧謂其人曰。
無愧於此武弁乎。
不幾月。
有瑞山之命。
旣而遞授長耆縣監。
皆徐公所啓薦也。
公喜曰。
縣雖薄。
家稍近。
便養足矣
大夫之任
廉謹爲治。
仁孝之聲。
溢於境內
屬歲大侵
割俸賑民。
全活甚多
癸未春
安東
太師廟。
陶山
尙德
仍訪大山李先生象靖湖上
命第四弟必履。
菟裘三山將臺村。
蓋將老也。
甲申春
歸覲三山
未幾大夫人喪。
三年肉味。
不脫衰絰
哀毁如一日。
讀禮之暇。
昆弟相守。
講究經義
未嘗少懈
櫟泉先生宋文元公明欽。
以書致慰。
戒之以節哀遵禮
公元1891年
數年之內。
連遭三弟喪。
自是忽忽無人世意。
公甚痛之曰。
入峽誅茅
庶有姜衾之樂。
今焉已矣
撫養孤姪
一如己出。
嫁娶以時
手寫周易魯論,庸學等書。
以授子姪
至東西銘夙夜箴。
每夜記誦
未之或廢。
距將村十里地。
有梧潭。
稍有水石之勝。
公喜之。
結數間屋於潭上
栽松種柳
日與羣弟子
嘯咏其間
有詩曰。
花遲山雪後。
春早野梅前。
物理無盡
鳶魚自然
辛卯秋
元相公仁孫,徐相公志修。
啓于上曰。
武臣權必稱。
讀書林下
儒行之稱。
擢用之。
於是固城除命
公以小嫌呈辭
兵使安宗奎。
書勸起。
不肯
顧謂門人宋錫䄖,許國履曰。
爵祿雖榮。
辭受出處
不可不愼。
又曰。
君子本不欲干譽而譽自至。
處事之際。
若有一毫干譽底心。
便不君子人
壬辰春
往拜渼湖先生金文敬公元行於永同。
先生與論中庸首章大學或問等書。
大加推奬
七月
特除海南縣監。
莅縣。
一以持大體
不求名譽
吏民便之。
時與邑中秀者。
講會山寺
因才敎誨
捐廩勸奬
海之人蔚然興起者。
癸巳
以灾歲呈狀
自上特許設賑。
異數也。
百姓歌之。
旣而加資。
南兵虞候
乙未六月
拜僉中樞
上以光陽湖南弊局。
命擇差善治守令。
公元1895年
沈判府事煥之
以公應命
九月
赴任
治郡一如海南時。
邑人立石頌德
丙申春
以事入
渼湖方與洛中士友
鄕飮禮。
要公爲賓
或問曰。
世望重之士。
不爲不多
而以武弁爲賓
何也。
渼湖曰。
禮事當以知禮者爲之。
論文武。
自是輿望益重。
士大夫皆願與交遊
六月
副護軍忠州營將
丁酉七月
移拜朔州府使。
承命詣闕
上曰。
聞爾治行久矣
予甚嘉之
邊塞重地
凡於施設規劃
克盡誠愨
下車之初。
陳先生仙居民十八條。
頒示境內
使人歌誦
明年朔朝
大會民。
公帽冠端坐
自誦一遭
敎曰我無陳先生德化
而敢以仙居之俗。
於州民。
使吾民苟能從事於此文。
習與成俗
仙居之化。
獨專美於古也
父老感歎流涕
州舊有城。
今移于外。
邊方守御之道。
捐廩千餘
仍舊修城
不知役而功幾訖。
人或規止之。
輒曰。
在職
爲吾所當爲而已
何論人知不知也。
公之血誠爲國
皆此類也。
己亥
呈辭遞歸
庚子二月
特除坡州防御使
莅任
有一大臣
以漏署經。
將啓罷。
無幾微色。
呈辭歸于家。
辛丑六月
又除海南縣
不赴
拜昌防御使
詣闕受諭。
八月
路過朔州
州民爭持牛酒勞之
臨民施政
公元1903年
令而信。
不威而嚴。
軍務
養才藝。
蔚然長城之望。
令吏七邑山川賊路要害
一以呈方伯稟朝。
一以附壁朝夕寓警。
癸卯六月
以副擬蒙恩
陞慶尙左水使。
感激圖報
船艦軍器
靡不盡力
有時起坐御冦亭。
試射賞給
講學不怠
居官
常以一冊自隨
名之曰隨思輒錄
序之曰。
凡人不致意于自修之工則已。
如其有意
精思明辨之。
久久不忘。
然後格致誠正
始得並進
不然
隨得隨失。
終歸於無。
公之平生用功之實。
見於此矣。
十二月
病甚乞遞。
不允
甲辰三月己亥
考終水營舘舍
年六十四。
訃聞
賜賻優例。
吏卒奔走號哭
府使李義行曰。
儒將逝矣。
返葬于本邑芚基村。
後十三年
移窆于三嘉郡織錦村後壬坐原。
與淑夫人合窆
夫人平山申氏。
通德郞玧女。
北兵使益恬孫。
賢明淑哲
女士行。
一男
熀。
通德郞。
賢而早世
側室男烜。
鄭經毅。
熀娶營將鄭趾新女。
生一三女
男正玄。
女鄭善毅虞侯張時新,朴民濟。
正玄男泰成,午成。
李駿永。
一男
鳳賢縣監。
一男
泰魯。
二男
奎書,奎根。
泰成二男
相漢,相汶。
午成三男
相鎬,相轍僉中樞,相弘。
相鎬男。
德容
德容男。
載玉,載洛,載鳳。
烜男正純
李仁範。
公元1904年
純男模,祚,浩,仁元。
今距公之歿。
百有餘年。
日載玉甫
抱隨思輒錄一袠家狀年譜
后山之室。
請愈以狀行之文。
愈非其人。
又老且病。
無以相玆役。
然吾王考公門人也。
不敢固辭
按狀公長身豐下
風采偉然
天性簡易坦率
不修邊幅
不喜芬華
平生未嘗飾兒軟語
未嘗大其聲氣
與人處。
畦町
油油如也。
養親承順無違
送終易戚備至
奉先以誠
睦族
閨門之內。
秩然有序
出外還。
必與夫人敍拜。
早秋
薦新畢。
兄弟叔姪內外婢僕
序列堂上下。
飮食衎衎永夕
鄕里以爲則。
康公孫正玉。
早孤無依
公使就學有室
其在光陽
爲置田土
資其衣食
竆交貧族之待以擧火者。
甚衆。
凡除州郡
或赴或不赴
辭受之際。
防閑甚嚴。
近名之淸。
絶俗之介。
不爲也。
恬於得喪
逐逐營進
視世之翕翕然者。
若將浼焉。
前後除職。
皆出於朝廷公議
名公巨卿
皆以朴松堂後一人稱之。
嘗曰。
導俗之方。
莫如鄕飮酒禮
必先行以示民。
必以小學自隨曰。
居官不可不讀此書。
禮記周易
省閱
如庸學及伊洛箴銘等書。
誦之殆至累千遍不已
省察戒懼四字
平生大節目
心性理氣之論。
究見大原
有曰。
道則性。
則天
天則誠。
天地之道。
若有一毫爲底意。
非所至誠也。
聖人之道。
若有一毫營爲底意。
非所至聖也。
中庸誠字。
始露於鬼神章。
而始一理萬事合一者。
不過曰誠字。
又曰。
鳶魚可見費隱昭著
物有其名者。
何物不然
所謂率性
可見道不可須臾離也。
又曰。
性卽理。
公則
程朱以前
無人說到此。
堯舜執中
夫子一貫
曾子守約
爲體至要
爲用至
天理只是如此
又曰。
不得於心。
不知爲體。
不得於理。
不知爲用。
天下事物
歸正天理本然當然
如斯而已
此數語於斯發明大矣
如非切問近思躳行心得者。
其誰能知之。
惜乎。
當時搢紳儒士
能留意於此事者。
鮮矣。
至今嶺之人。
圓冠大帶
談說性命
尊尙名義者。
多公之力也。
公歿後數年。
宣傳韓應入侍
上曰。
汝鄰郡。
有權必稱。
如何人也。
對曰。
其人之學問造詣
非臣淺見所可測度
刻勵聖學
行毋自欺
遠近之所共推服者也。
上曰。
然。
眞箇實地上工夫底人。
然其身死之後
泯而無稱
可惜也。
其後門人一道等。
通道內。
叫閽
請貤報祀。
未就
湖南士林
影堂海南白蓮洞
俎豆云。
嗚呼
斯文不絶
此議寧亡。
顯晦
數。
曠俟百世
愈病猝劇。
自知不起
懼夫是狀之未成。
臨絶之際。
強呼起草
疎漏如此
世之立言君子
爲之潤色發揮之。
則載玉可以無憾
愈亦幸焉。
通政大夫宣川都護府使。
宣川鎭水軍僉節制使
北水防御使柳溪公行狀。
公諱啓轍。
字汝敬
姓韓氏
淸州人
始祖
威襄公
佐麗太祖
位至三重大匡太尉
其後代有偉人
有曰文惠公諱康
思肅公諱渥。
平簡公諱公義
平簡公之子文敬公諱脩
柳巷先生
右文館大提學淸城君。
文章道德
麗史有傳。
我純廟丁卯
從享松京朱夫子寒泉祠。
生諱尙敬
本朝開國元勳議政西原府院君諡文簡號信齋
生諱惠。
全羅吉道觀察使山君贈領議政
生諱繼禧。
文靖公
官吏判書贊成
翼戴佐理西平君。
學問精博
世儒宗。
生諱士武。
漢城判官
吏曹判書
生諱承利。
副司直。
燕山朝。
自號遯菴
棄官遜于晉。
晉之韓始此。
生諱汝哲
登第翰林湖堂
司成乞養
卒于官。
號睡隱
生諱誡。
生員
學問行誼
薦授參奉奉事
生諱夢參。
生員王子師傅。
是爲釣隱先生
享于臨川祠。
生諱時晦
左承旨
生諱榮世。
縣監。
贈戶
公元1850年
曹參判。
於公爲高祖
曾祖範錫
武科
官至副摠管道節度使三道御使都監御營中軍禁軍別將龍虎大將
豐功偉烈
俱載敎諭書及賜祭文。
祖諱戩。
隱德不仕
考諱應儉。
廟朝武科
禁直
入侍
上愛其儀表
特前問地閥。
對以副摠管某之孫。
上曰。
乃祖之孫。
何官不爲
卽除宣傳官別承傳。
國朝之有下承傳。
自公始也。
博川郡守富寧府使。
特命也。
未幾
上昇遐。
公亦病在家
未及大用
時議惜之。
妣晉陽河氏。
德遠女。
繼妣咸安趙氏
一珍女。
皆淑夫人
生考諱應儀。
卽府使公之弟也。
昌寧成氏。
潝女。
有婦行。
正廟庚戌二月初三日卯時
生公平居里第
天資雄毅
性度寬宏
自爲兒時
戲嬉不凡
識者異之。
上學
緣文爲句。
辭意穎拔
有曰。
日月天心鏡。
川地面畫。
又吟曰。
孔子春秋
是時平王崩。
蓋傷周室之將亡也。
稍長。
就學三從歲寒齋啓魯之門。
歲寒公。
特加重愛
竹符十六字。
以孝悌之道。
公奉周旋
未嘗失墜
其在父兄之側。
恂恂無違越。
餘力業公車
頗有能聲
丁卯春
覲府使公于箕亞營。
古稱聲色之府。
子弟至此者。
鮮不沈溺
而公毅然自持
不以動心
要致
公元1867年
關西名士鮮于若干人。
肄業洪範堂。
日以尋數爲樂
暇日周覽江山
以攄其奇氣
時文
不煩繩削
而自能中式
覽者以爲科第
當如頷髭。
是年秋
謁聖不中
退而觀調兵于慕華館。
慨然投筆之志。
語于所親
伯氏營將公。
帶職在京。
聞之惜其才。
貽書諭止之。
公表以復之曰。
文武同規
惟承靑氊舊業。
功名幸早卜。
可榮白髮雙親云云
年二十一。
庚午榜。
辛未春
以內禁衛口傳赴直。
聞府使公患報。
蒼黃就道
中路戴星
以是終身之痛。
竭力盡誠。
葬祭如禮。
荐遭兩庭內外艱
居憂者凡十年
執喪一如禮防
鄕里感歎
服闋後。
西行
作詩言志曰。
分投筆志
亶由奉檄榮。
遽然風樹痛。
已矣板輿誠。
只有君臣
便同父子情。
一心圖報日。
庶可保家聲。
庚辰
足跡未嘗權貴家。
以族誼謁甹韓公致應
韓公曰。
子之先公
蔡交攻之
雖累見彈章
不爲惕。
不爲利疚
眞箇是武名中義理家也。
遂力薦于朝。
累擬於淸班
而每爲人所尼。
乙酉夏
除武兼宣傳官。
丁亥秋
部將
庚寅
訓鍊主簿
壬辰
判官
僉正。
除拜湖南樂安郡
癸巳春正月
到郡
巨細事務
躳親管檢。
束吏如濕。
保民
公元1893年
以爲官政
必自恤竆始。
先抄沿民中竆殘戶。
捐廩販穀。
每朔賙給
大饑
民情益急。
前後賙恤
殆累千金
一期之內。
活數千餘戶。
鄰境流民
一體救濟
巡相徐公有榘
聞而嘉之
特給補賑資三萬錢。
公悉以賑飢
且慮無牛者。
耕或失時
若干買牛。
付之各坊。
民目之爲官牛。
不得私賣
取其孶產。
逐年蕃息
未幾年。
一邑皆是牛也。
百姓歌之曰。
我將塡于壑。
公實拯之
我將于野
公實耕之。
民舍火。
量給材糧。
俾之奠接。
尤謹於糴政。
雨雪
躳自莅視。
至於官舍公廨傾頹修之
軍器什物之渝傷者繕之。
凡所糜費
皆自辦備
不煩民力
公之瘠己裕民
如是
旣去。
吏民思之。
立鐵碑頌之。
憲宗乙未冬
陞資
丙申
內禁衛將。
丁酉冬
除拜厚州都護府使。
府關南新設也。
壤地極狹。
邑勢甚殘。
到郡
請闢左寨地百餘里。
奠居民。
捐廩惠竆。
一如湖政。
邑直白頭山下。
山有鹿茸之利。
歸於官。
而民實病之。
前官例以倉穀
資送獵夫
得茸多計
除以歇價。
否則還爲獵者之逋。
末乃流亡虛錄。
逐年殖耗。
不堪支。
公至。
悉皆蠲罷
且邑與彼界接。
彼嘗以蔘爲利
歲爲邊患
先是
彼人潛入江界府。
縛取馬。
海權管。
置之幕中
公元1900年
入山谷。
任意採蔘。
沿江列鎭。
莫之能御
至是採胡數千人
成羣結陣
放獵火鼔譟。
將有犯界之狀。
卽令武士崔碩亨,金宗屹,朱重謙三人
三處都防將。
又選業獵者城中砲手百人
使之充部曲
極力備御
胡不敢近厚境。
自是邊陲晏然
民安其業。
沿邊諸邑
比年不登
民食甚艱。
而公闢地課農
平徭薄賦。
糶糴以時
民恃以爲命。
三水李叶求。
以厚爲稍饒。
生移穀之計。
請厚還米二百石於巡相。
巡相徐畊輔許之。
公因往。
厚民失穀必渙之狀。
以去就爭之。
徐公頗以怒語加公。
公徐答曰。
得罪上官
不忍貽害小民
遂出邸呈病。
巡相深歎曰。
爲官者當如是
迺寢其令。
以遜辭謝之。
歸而又颺言於朝曰。
韓某者。
可以理奪。
不可以勢屈。
御史李殷相
亦啓曰。
人平生處事。
出乎誠實
誠是好官員。
居數載。
累以疾病乞遞。
庚子秋
始得去職
匹馬踰嶺。
行槖蕭然
州人願留不得
碑以頌之曰。
自有厚州來。
未始有也。
公嘗言居官處鄕。
二致
鄕居五六載。
課僮力穡
未嘗失時
賓客
宗族
賢愚長少
欵洽焉。
吉凶弔慶
未嘗後人
中父老雖好禮者。
以爲難及
丙午夏
除拜金海都護府使。
聞命西行
肅謝
公元1907年
之任
未及半載
頌聲溢路。
明年春
移拜宣川防御使
朝廷公見有聲績。
有是命。
受命感激
一心圖報
到府。
與人吏約。
提挈綱維
鋤削荒纇
納之太和而已
囊篋細瑣
幕府
無敢遺漏
是年臘
以考下見遞。
有當路者惎之也。
遞歸之日。
浩然就道
無幾微辭色。
吏民莫不流涕送之。
大抵久弊鑠毁。
物之或然
以公之誠信廉明
未嘗久於職。
而猶未免此。
韓子所謂由我者吾。
不我者天者也。
庚戌春
以繡啓配韓山
時憲昇遐
世道一變
朝臣僚。
多見竄逐
公到匪所。
牧隱先生墓。
申僉樞秉,李府使漍,孫府使亮錫。
迭相還往
嘗有詩曰。
跡異潞公錦。
禍因安國灰。
皇天在上
剝盡陽回
辛亥春
宥還。
自此謝絶世故
日與賓僚
哦詩命酌
悠然自適
家之東。
緣溪植柳
一小屋。
自號柳溪
圖書滿壁。
角巾逍遙
過之者。
不知顯達人也。
嘗言吾是三朝舊老。
瞻望王顔色。
無餘恨矣。
甲寅春
未幾還鄕
作詩曰。
我馬遲遲故不催。
尙憐三角首頻回。
己未
自晉移居于三嘉德村。
或問其故。
公曰。
晉之民。
塗炭久矣
不去
恐有難言之禍。
已而
晉陽負芻之變。
人服其先見之明
公嘗以風痺之證。
八載彌留
至壬
公元1854年
二月
疾革
正席東首
考終寢室
十四日卯時也。
享年七十有三。
四月十九日
葬于本縣葛嶺丙坐之原。
公雖以武發身
未嘗專意學問
天質凝重
器宇深邃
立身行己
發言處事
無非儒家模範也。
戒子姪曰。
貴不期驕奢而驕奢自至。
驕奢不期禍敗禍敗自至。
汝等戒之哉。
又曰。
勘亂須武。
守成須文。
足食須農。
作文武農三說
爲貽後之謨。
略選伏氏書要註。
孫鎭衡曰。
修齊治平
一部足矣
平生未及榮養爲恨。
每爲郡。
慨然語人曰。
所以從事弓馬者。
志在榮親也。
伯兄不幸早世
親又不在
吾雖列鼎累茵
其誰爲榮哉。
今吾之自致者。
其惟祭之以禮乎。
凡當祭祀之日。
齊戒必誠。
粢盛潔而備。
晩年疾病之中。
躳親奠饋
拜跪成禮
四五代生養家丘墓石物時祀等節。
極力自辦。
而嚴立節目。
使子孫
永久遵行
又以生家艱甚。
別置位土
以爲香火之資。
報本追遠之誠。
皆可爲法於世。
家法嚴而有律。
事寡甚謹
仁於妻孥
惠於宗族
閨門之內。
斬斬無間言。
孫鎭衡性甚孝。
侍湯凡八年
非公命。
不離側。
子姪循循雅飭
有禮儀範
縣監洪侯在愚。
候謁公。
退語人曰。
韓氏眞孝悌家也。
居官
也。
矯激
濡滯
所至遺愛
性廉謹。
典郡府。
而家無餘財。
前後十數考。
皆以誠實爲目。
於此二字
足以見公之大槩矣。
嗚呼
公之家自勝以來
至于我朝。
累十世卿相也。
摠管以下
始以武聞。
摠管曾經道節度使
無甔石之資。
其子戩。
嘗持毛扇
公責止之曰。
儒者一扇足矣
何用毛扇爲哉。
淸儉如此
府使公嘗言仕宦要結卿宰
丈夫事也。
見人阿附權門者。
輒面唾之。
志節如此
此公之所以承襲家風
平常履歷
若是卓犖歟。
以公之才德之備。
文武之全。
苟得其時
閫臬壇場
卽其分內
時勢之變。
疾病乘之。
不滿德。
有識者莫不惜之。
公所著述若干篇。
蓮城兒曹七十句。
句句是格言至論
比之馬伏波寄嚴敦書。
尤加詳焉。
三憾說。
孝子之言。
讀之可涕。
其佗尋常吟弄
忠厚溫雅
作者氣像
所謂有德者
有言也。
配淑夫人安東權氏。
營將思奎之女。
淑德懿範
宗黨敬服
二子一女
長致林。
水使。
特除承政院同副承旨
次致濂。
儒行
適士人尹舜東。
致林娶盆城許煉女。
生一女。
取致濂之子爲后
僉正。
女適成奭柱參奉
致濂娶南陽洪命猷女。
二男
長卽
衡。
行。
參領嘉善
衡娶陽川許崷女。
生三女。
崔宇模,李奕基,李煕容。
生員系子商源。
侍御
行娶順天朴奎祥女。
生一一女
男翊源。
女許稙。
嗚呼
愈與行遊
嘗屬愈以記實之役。
纂次如右
處士公行
公元1872年
公諱正鐸。
字直哉
姓柳氏
晉州人
高麗左右衛上將軍
始祖也。
自后代有聞人
八世
有諱藩。
密直使。
菁川君。
麗亡。
入寶鳳山
杜門終世
僻隱先生
高祖諱晉昌
從謙齋河先生遊。
聞山海敬義之旨。
曾祖光斗
祖諱天和
考諱增郁。
隱德不仕
妣林川趙氏
珷女。
生考諱增恒。
妣順興安氏。
墰女。
繼妣熊川朱氏。
聖緖女。
壬申五月十五日
生公于丁台里。
聰穎凡兒
天性孝友
就學
自知讀書
不待繩督
家甚寠。
大人公必欲其成就
至傾夕儲。
以供肄業
十一歲。
屬詩文。
不事浮靡之習。
惟以平淡純正爲務。
及長。
遊汾泗渭河之間。
詩名大譟當世
老於公車者。
以爲不及
不諧於俗。
累擧不中
及親歿。
不復應擧
築室山下
門前有老木。
氣色蒼然
儼乎相持
因軒其楣曰古木亭。
謝閒人往來
讀書其中
語學者曰。
人之姿品不同
故知道有難易
均賦是性。
成功則一。
公元1889年
汝輩無謂生知莫及
困知之無成。
力行不已
則我之所性。
聖人同。
何患不至也。
其佗引物連類
自諭而諭人者。
見於集中
商山鄭立齋先生
敎授生徒
慨然曰。
吾老矣。
從師取友
其時也。
命門子弟
使之往學。
於是學於公者。
就正立齋
學於立齋者。
卒業於公。
南鄕學者
聞風而興起者。
己丑十二月二十三日
考終
年七十八。
葬于悟理洞艮坐原。
昌原黃氏。
大女
二男三女
宜起,宜文出后
李昌信,鄭匡夏,鄭在圭。
宜起一男晉賢
宜文四男四女
遠輝,遠照,遠喆,遠震。
女具蘊,李尙儉,李景文鄭修宅。
不盡錄。
日公曾孫絢秀。
使其子海曄。
公實記。
請狀於余。
老病不敢當是役。
然竊覵江城柳氏
自古多文行義之士。
有文集者十數家。
近世東川公漢,南窩公華,豫窩公成虬。
上庠門高足。
齋公三。
亦其人也。
文學菀然可觀
與槐泉公汶龍。
實倡之。
惜乎。
公養林樊
闇然日章之實。
不顯於世。
不食之報。
在後人歟。
此海曄尤當繼述張大者也。
是爲之撰次如右
處士公行
許出駕洛
而上世史失傳
中世有諱邕。
典理判書
迂軒先生
麗末。
退老丹城丹溪里。
牧隱李先生
作詩以送之。
仁政殿書以致侯。
子孫至今以爲世寶
子少㽕掌令。
以孝行㫌閭。
入我朝。
世襲冠冕
至諱國柱
壬辰
倡義旅。
宣武勳。
贈兵曹參判。
號觀瀾
生諱玵。
軍資監正
贈戶曹參判。
生諱東岦。
大臣將材薦。
累典閫鉞。
卒五衛都摠副摠管
號蓮塘
仁廟所謂五臣者。
卽其一也。
子諱晟。
府使。
子諱綬。
司果。
子諱輔。
不仕
子銓
生員
號道村
行義錄鄕案。
寔公之高祖也。
曾祖諱泌。
將仕郞
祖諱禫。
進士
號丈巖
考諱煉。
三世皆以文行稱。
全義李氏
士人奎悳女。
參議之華後。
以正廟壬戌九月三十日
生公于勝山里第。
公生而岐嶷
性又明穎
稍長。
自知讀書
不待繩督
丈巖公期待之。
錫名而表之。
德𡏽其諱而而習其字也。
丈巖公下世
體親志。
凡喪中儀節。
不盡心焉。
母夫人性嚴有法度。
怡愉承順
未嘗少咈。
與弟友愛甚篤。
起居飮食
與同之。
壬辰
丁內艱
易戚備至
鄕里稱善居喪
早年幹家
遂廢功令業。
扶世業於旣傾之際。
克勤克儉
得以稍完。
常曰士不得於朝。
經濟一家
使祖先門地不墜
是亦一事
先廬之傾圮者。
肯構肯堂
敬恭桑梓
修治門巷
林木之間。
第宅穹然。
者莫聳觀
州有蓮桂齋
鄕中先案之所奉也。
嚴其條約
無敢淆雜
宗黨有譜議。
以先昭穆未詳
極致難愼。
苟同
其先訓也。
壬戌
先公歿。
公已老白首
柴毁尤甚
衰麻不釋
哭泣無時
知舊以禮慰譬
則曰吾豈不筋力而爲之。
又曰。
幸而及回甲。
而未克上堂稱壽
尤爲罔極
者流涕。
考妣手蹟
斷爛小紙。
必褙起而藏之
季妹未笄失恃
公深加矜念
嫁時資裝
極力盛備曰。
先妣之所鍾愛也。
蓋公之於孝友天性也。
喜觀棊而一聞親命。
絶不近手
俗尙奢侈
而公恬淡自持
衣取完潔
食不重味
與人處。
言笑諾諾
而及是非得失之際。
議論確如也。
見人餙詐矯情
則輒鄙唾之。
凶年殺歲。
多所賙急
而設饘粥
以食飢者。
遠近稱誦之。
厚於接應
薄於自奉
性齋文憲公
自金官歷訪。
與之同食
性齋謂曰。
公何豐於客而約於己也。
公曰。
古之人食祿
而猶不重肉
而况在野之人乎。
性齋歎言之合理
知州朴公賢圭,鄭公顯奭。
嘗賚書請見
辭以病曰。
儒衣出入公門
吾所恥也。
事暇必讀書
客之來者公家
則皆曰須尋讀書聲去。
因傳之爲美談
戒子姪曰。
凡事豫則立。
不豫則廢。
吾每晨起
必思一日
當行事。
每年正月
亟爲一年當務之急
平生未嘗有窘跲。
汝輩其識之。
又曰。
一日讀書
自覺舌本強。
居家田中有石磊。
則必斥去曰。
治心治田
豈可使心地鹵莽也。
因以石坡爲號。
丁丑寢疾
七月初五日
考終
享年七十六。
是歲九月
于州南竹谷丙坐原。
後移厝于州西柿木洞亥坐原。
配碧珍李氏
鋉女。
浣亭先生彥英之後
淑德
舅姑奉先
無違夫子志。
二男三女
男俔,傅。
女朴致迪,崔宇淳,李彥基。
俔男稙,稶。
早夭
趙鏞
傅男稕,稹。
一幼。
李植魯,鄭鉉。
今年春
之子俔。
貽書于愈曰。
不肖丙丁來。
遭罹多酷。
神不守舍
死且迫矣。
竊恐吾先人行蹟
無傳於後。
重吾不孝也。
凡有美而不傳
蔽也。
傳而過實
誣也。
蔽與誣。
不忍爲也。
子其爲我圖之。
愈自童年
竊聽輿論
晉陽名閥
必數公家
又嘗拜公於林內之屋。
望之凝然
知其爲君子人也。
退與子弟遊。
循循雅飭
信乎法家氣像
心竊欽歎
今於其賢子之囑。
不敢以不文辭
然終恐狀德之文。
自有其人。
何足發揮公也。
謹撮其大要
以竢知言者擇焉。
處士公行
公諱相迪。
字聿元
海閭其號也。
安東人
元祖太師公贊麗朝
受姓權。
十世守洪
左僕射
三世諱漢功。
右政丞
醴泉府院君
諡文坦號一齋
生諱仲達
直司
花原君。
我朝諡忠憲
又再傳諱執德
軍器監正。
南下岐陽
後徙丹城
六傳諱世
壬辰
以別坐倡義
左承旨
生諱濤。
副提學司諫
大冢宰
諡忠康
世稱東溪先生
享浣溪院
生諱克重。
號謹齋
進士
孝行載邑誌。
生諱斗望。
號明菴
進士
學行文章
爲世所宗。
於公爲七代祖也。
高祖諱必經
曾祖諱爀。
祖諱正範
考諱祐成。
號芸岡
皆有隱德
妣南平文氏。
漢女
純廟壬午七月二十四日
生公丹溪里第
公生有異質
聰穎雋秀
不類凡兒
甫四五歲。
見人讀書
傍聽輒誦。
八歲
小學於王考公
灑掃應對
晨昏定省
必遵所學。
考公奇愛之曰。
吾雖九擧不第
門戶之望。
在斯兒。
讀書
常據手于地。
仰思俯察
兩手指節
皆受病成贅。
勤苦如此
及長。
文思大進
四書六經
諸子百家
鉤深搜奧。
如誦己言。
至若天文地理律曆兵誌。
皆究徹源委
以親命從事擧業
賦表策論
信手寫出。
皆中彀率
李上舍尙模,鄭芝窩奎元。
當時巨擘
公文
莫不斂手稱服
爲有司
公元1882年
者。
聞名引進
而公不欲屑屑世人同波也。
嘗愛嘉之德邨溪山之勝。
兩親
築室搬移
竆居新寓。
百事苟艱。
周旋親側。
得懽心。
餘力讀書
未嘗少懈
壬子大人公棄世
柴毁踰禮
見者感泣
奉襄于院谷五里地。
日往省掃。
風雨不廢
移寓於斷俗之大峴村。
母夫人
堇荁甘旨
所不至。
時有小出入。
必告面。
未嘗遠遊
遊必有方
其在膝下
亹亹談古事。
以供懽笑
申丁憂
時公年五十餘矣。
家力又不贍
而凡附身附棺之物。
誠必愼。
葬祭如禮。
服闋
不復應擧
遯跡林泉
興起斯文
己任
縣舊有三憂堂文忠宣公道川院。
公謀諸鄕里諸人
忠宣公蘆山下。
刱數間精舍
春秋多士
滄洲釋菜儀節行禮
講筵
以勉奬後進
江城學者
蔚然可觀焉。
嘗著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贊。
又有讀書持敬兩箴。
五倫九道贊,道德仁藝四銘。
發明道理
深得古人遺意
太極曰。
太字。
指其最而言也。
字指其至而言也。
只是無形無跡無聲無臭
渾然燦然
萬理含具之名也。
論理氣曰。
無形者理也。
有形者氣也。
未嘗離乎氣。
未嘗外乎理。
故非氣則理無所掛搭
非理則氣不得流行
勢相須。
其用相資
本原言則理
公元1900年
先而氣後。
稟賦則氣先而理後。
十勝詩。
以寓己意。
有海閭解。
蓋歎所居不過東海上一隅。
而閭亦里門空疎之處也。
引而自諭。
其志亦遠矣哉
恒居冠衣
如對神明
非客至。
看書不輟
御家以和。
奉先祀。
極其誠。
卑幼
盡其慈。
親戚故舊
曲致繾綣
里巷微賤
亦盡其愛恤
以此無親疎賢不肖
敬慕不已焉。
嘗往拜性齋文憲先生京邸
先生與之論禮講義
大加歎賞
李學士聖烈。
一見敬服曰。
今日
始見南中長德也。
晩年
僦居松溪頓。
遠近章甫
州縣縉紳
爭道訪謁以致禮焉。
庚子二月初二日
以疾考終
享年七十九。
訃聞
士林嗟歎以爲先生逝矣。
後輩仰。
踰月。
以禮松溪寅坐原。
密陽朴氏。
尙澈女。
生一女鄭禹敎。
繼配靑松沈氏。
大亨女。
一子一女
毅容,韓鍾源。
繼配密陽朴氏。
慶煥女。
生一二女
璇容,鄭宅鎭鄭宅允。
毅容男載祺。
璇容男載碩。
禹敎一男
鍾源五男二女
三男
二男一女
內外孫若干人。
嗚呼
資稟粹明。
學文博洽
行己一條淸冰也。
接人則渾是一團和氣也。
未嘗規規章句訓詁之末。
而發諸議論者。
要不聖賢宗旨
凡於文字百體
騷人才士
疲精竭力
所未能至者。
不用力而皆優爲之。
其所得於天賦者。
亦非偶然也。
今年冬
余病后山之室。
載祺甫懼公之行蹟愈久而愈泯也。
構狀錄一統
泣請於余曰。
知吾王考
吾子若也。
願乞一言
俾爲不朽之資也。
余於公。
蓋嘗從遊之久。
不敢以不文辭
然以公之才德之美。
文章之盛。
生而不得羽儀王朝
沒而又不得當世大手筆揄揚之。
而乃使寂寞如愈者當是役。
公之不遇於世。
吁亦甚矣。
孝子慈孫繼述
在於文字言語之外
載祺其勉之哉。
處士朴公行狀
上之三十七年庚子三月三日乙巳
鶴山光遠甫歿于其第。
年六十三。
遠近聞者。
莫不驚悼
踰月而士林會葬本縣榜洞後麓負壬原。
明年辛丑
子基和曳衰。
請狀行之文於后山許愈曰。
今世知吾心事者。
先生在焉。
先生年又高。
小子猶恐不及
亟請門下
老而無聞
病且昏。
無以斯役
然余平日與人言。
非惟人莫之信從
媢嫉者有之。
公則不然
言下肯諾。
未見疑貳
於公。
有知己之感。
敢辭諸。
公諱尙台。
光遠其字也。
鶴山號也。
密陽人也。
系出新羅始祖王。
高麗評議事密城府院君諱彥
公元1892年
孚。
受封之祖也。
其後七世將相
至諱翊。
恭愍禮部侍郞中書令
社屋
自靖罔僕。
我太宗大王累徵。
不起
卒。
左議政
諡忠肅
子諱聰。
號拙堂
師事圃隱鄭先生
孝薦正郞
贈吏曹參判。
三傳至諱蓁。
贈掌隷院判決事
始居丹城
子諱寅亮
宣廟壬辰
郭忘憂堂
倡義討賊
錄原從功。
官至資憲知中樞
子諱櫓。
號敬菴
子諱文炯。
司宰參奉
子諱元泰
於公爲五世祖。
高祖諱震球
曾祖諱思燦。
祖諱啓三。
考諱致光
皆有潛德
晉陽柳氏
都事有澤女。
早世
繼妣晉陽鄭氏。
思權女。
女士行。
貞靜柔順
憲廟戊戌十二月十六日戌時
生公丹溪里。
公生而穎悟
才器過人
自四五歲。
自知讀書
大人公用力於庸學。
晨夕誦之。
公從潛聽
成誦不差
不喜羣兒遊戲
常侍父母之側。
樂聞長者之言。
人家世系國朝史蹟先賢諱啣。
無不習知
先受讀通鑑
日數百行
文理自達
尋常文字
契心處。
隨手箚記
十四。
丁外憂
從伯愚溪公後。
執喪守制
儼若成人
雖極貧寒
母夫人
甘旨必具。
餘力讀書
四子三經
根本
汎濫百家
無所不通
以親志從事擧業
六體文字
各極歸趣
庚午春
性齋許先生漢師
先生
公元1871年
其所存。
大加驚歎
李侍郞建昌
名望一世
而見公未嘗不以巨匠推之。
累魁鄕解。
而竟屈禮圍。
時議惜之。
曠然不以得失爲心也。
辛未
母喪
哀毁擗踊
幾至滅性
稱家有無
情文備至
友愛天性
篤事兩兄
撫養季弟
不營己財。
以爲老母在堂
不可分炊。
同居一室
極盡湛樂之道。
如是者四十年如一日。
人無間言
勤於先事
老而不懈
以爲人之有祖。
木之有根
人而忘祖是忘本
自撤院後。
忠肅公影幀。
權安私室
心常未
於是諸宗族。
尊閣奉安之。
三秋九。
焚香之禮。
累代先墓年紀頗遠。
或經兵燹
刻有闕。
必攻文治石以表之。
各處祭田
極力營辦
爲歲一祭之具。
微細事。
施爲周密
宗事所繫。
祁寒盛暑
躳自往檢。
人或戒之以致疾。
而亦不恤也。
丙戌
性齋先生歿。
公爲之服師之服。
千里致奠。
與同諸公
刊行遺文
藏板于法勿之坊。
又建麗澤堂。
諸生講學之所。
春秋臨講。
頗有勸勉之力。
縣有蘆山精舍
忠宣俎豆遺墟也。
公爲之經始
作文以記之。
惓惓於斯類如此。
嘗聞新安有李寒洲先生
得朱李宗旨。
慨然未及請業爲恨。
晩年遺文全帙。
潛究玩味
怳然自信曰。
道在是矣。
著客問一
篇。
極論天人性命之蘊。
聖賢心法之微。
其言曰身爲萬物之本。
所主者理也。
然理無形而難見。
有形而易見。
世之論理氣者。
見氣作用
不知氣之作用實理之使也。
議論分裂
千歧萬轍。
了無決案之日。
理學氣學。
雙峙對立
世道至此
聖學難明。
又曰。
聖人之學。
而已
君子於此
看得分明
萬事萬物
各有主宰
各有攸當。
而論道者
至道也。
而論善者。
純善也。
又曰。
存心之要。
特在於敬
凡人許多好事
從敬做出來
許多好事
從不做出來
可不愼哉。
常戒子弟曰。
富貴
外至也。
非人所及也。
孝悌勤儉
以修人道而已
公配坡平尹氏
左參贊銑后。
頤鼎女。
婦德
二男
長基和。
容和
側室三和
女幼。
基和男道興幼。
文集略干。
可傳於後。
嗚呼
世衰道微。
異說朋起。
人各爲學
莫知所
公能超然默契主理宗旨
不恤自己得失
不顧傍人是非
立言著書
斷斷無佗
苟非心地公平
見識卓然
安能及此
惜乎。
天若假之以數年。
卒究大業
其所發明
豈止於是哉。
公平不以貧賤而屈於人。
不以文學而驕於人。
與人處。
善談笑。
人或加之以非理
一笑以解之。
以爲鶴山笑法有妙理
愈於
從遊之久。
竊悲公有才而無命
又其晩學之正
足以傳後。
而世無知者。
略爲撰次如右
以塞孝子之請。
竢後之立言子云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遺事
  
六代祖臥龍亭遺事
公諱鎬。
字京遠
姓許氏
海人
滄洲先生諱燉之孫。
道菴公諱塤之子
溪河先生諱溍之外孫也。
生而英秀峻拔
旣長。
沉潛讀書
不屑擧子事。
國家丙丁之恥。
常有直擣燕雲之志。
自號臥龍
有感朱夫子臥龍菴古事也。
弱冠時。
遊湖西一寺
寺有一老僧
勇力自負
多不法事
官吏不敢捕。
公至。
僧易其年少也。
無禮
公數其罪而椎殺之。
聞者。
莫不快之以爲古之許愼也。
童行輩數人爲敵。
不測
公遂避身海島中。
旣歸。
僦居終南山下。
席門土屋
霜雪凜如
弊衣冠。
中庸不撤也。
朝廷密議北擧。
搜訪人才
時將臣某。
聞公之爲人異之。
夜屛騶從至門。
與論天下事
公設三策以詰之。
將臣以爲難。
公正色曰。
如此尙可有爲乎。
將臣逡巡而退。
公亦明日
拔宅而去。
結幕山中
撫劒歌幕將歎。
以寓悲憤
天性至孝
道菴公早世
廬墓三年
治山皆
礱石
母夫人
鍾鼔歌舞
以樂其心。
又依陶廣故事
呼鷹馳馬
飛走忠養之。
母夫人天年終。
柴毁
服闋而歿。
年六十一。
嗚呼
從古英雄豪傑之士。
枯項黃馘
老死巖穴間者何限
而公之抱大材器。
齎志沒身
足以千古志士之淚也。
公之在山幕也。
有客獻詩曰。
渭濱誰識垂綸老。
圯上傳授訣神。
公之歿也。
白頭人山谷來。
痛哭不已曰。
孔明逝矣。
問其姓名
不顧而去。
此皆公之知己者歟。
公配仁川李氏
敎官碩馥女。
有四男。
曰濂。
曰浟。
曰濬。
曰溥。
鄭重頤。
在上東臺壬坐原。
文集一卷
傳于家。
吾山崔公遺事
公姓崔氏。
諱台鎭
字應天
全州人
世以儒行聞。
資稟玉溫
文學夙就
弱冠時。
聲譽藹蔚。
以親志。
從事公車
屢擧不中
旣而定齋柳先生之風。
束脩還往五百里不倦
親承溪湖旨訣。
扁軒以吾山
用周夫子濂溪之志也。
今上三年
二子禮部
不幸得疾。
歿于京師
命也。
遠近士友
莫不痛惜
從遊諸公如許公傳。
護喪事。
棺斂
李公源祚誄而哀之。
歎息以爲善人云亡
用是年某月某日
歸葬固城細橋
艮坐之原。
吾嶺右。
自冥翁以後
作者不一
而於聖賢心學
終有愧焉。
遊定齋之門。
始知溪湖學眞的有路脈。
語學者曰。
考亭之統。
陶山
陶山之統。
大山
於是鄕學者。
靡然信之。
而後少年
往往傑然樹立者。
論說理學
動引溪湖以爲吾道在是。
於是實與有力焉。
嗚呼
曷可少之哉。
足以後人
處士趙公遺事
公元1878年
咸安之趙。
顯於麗代。
史不絶書
至諱承肅
師事圃隱
而與冶隱友善
本朝受命
義罔僕。
棄官
遜于咸陽之德谷。
世稱德谷先生
六世而至諱殷福。
龍蛇之亂。
戰功
特除御侮將軍
未幾
殉節金山
八世而至諱斯洪。
有孝行。
生諱永億。
延安李氏
漢女
四男
性敏,性宓,性履,性敎。
性宓卽公也。
字子賤
以純廟戊寅二月二十七日生。
自幼穎悟
八歲屬文善書
及長。
藻思逸發
筆法益進
一時名士朋輩
斂手稱謂
無不倒屣相迎
遊漢京。
新進洪孝燮曰。
以君才姿。
托名文薦
科第拾芥
公曰。
吾恥爲呈身擧子
孝燮甚敬謝之。
秋史金公正喜書法
東國第一
一造門。
敬愛之曰。
君之風裁淸高
畫法遒勁
初發芙蓉
盍以初花爲號。
名字之改
秋史之命
公元1857年
也。
且以笛一聲樓。
書而贈之。
史籀至鍾,王,米,趙諸帖。
無不披示指敎
南歸
作偶厭玉虛住。
屈作世間人之句以贐之。
之者以爲公之傳神
自是往來金公之門。
篆隷草楷。
極其妙。
人爭寶玩之。
丁巳六月
母夫人喪。
哀毁踰禮
服闋
不復應擧
一書屋。
揭扁笛一聲樓。
庋積數千卷詩書
庭植百本花卉
文學之士。
日相訪。
討論古今
詩酒自娛
家益剝落
而處之晏如也。
廣搜東國先正之入筆苑書蹟
爲集古帖四卷
常常愛玩
姊子權秉太號醉蓮。
失怙恃。
受學於公之門。
而公敎育如己出。
文詞筆法
有聞於世。
歲丙寅
遘疾危㞃。
弟及權甥曰。
平生所積書冊
所謂物常聚於所好者。
然今焉已矣
一一摩挲
力疾寫數行書。
又書古詩與君世世兄弟
更結今生未了緣之句。
以贈其弟。
投筆反席而考終
八月十六日也。
葬于東泉鳳島乾坐原。
公平唱酬諸作
盈箱溢簏。
臨終亟命焚藁曰。
何足以傳吾名。
所存初花集二卷
乃權甥所搜錄者也。
靑田李𤲟有詩集序。
聽水洪在鼎有長嘯軒記。
家狀從子冕奎所略記也。
嗚呼
公非塵世人物也。
文字有無
何足言哉。
余嘗妄謂公筆參造化
詩律腔調
未敢
自信
今見秋史推與公者。
庶乎吾言之不誣也。
孝子遺事
有實孝者。
有奇祥異瑞。
前代冰鯉雪箰
東之白棗仙萄。
皆是物也。
吾宗有諱㯖。
今世誠孝人也。
麗朝中郞將諡貞節諱麒之後
成均進士諱瓚之九代孫也。
生而有孝行。
自幼少時
不肯父母之側。
父母所好好之。
父母之所惡惡之。
一體爲心。
有間隔。
父嘗病疽
鍼藥不效
幾至不淑
醫言百花最妙
時當冬月
草樹無花。
公卽露立中庭
終夜祝天曰。
使㯖有愛親之心。
其雨花。
明朝視之
籬下不時滿地
斑斑可摘。
遂合而付之。
遂良已。
鄰里咸曰。
孝哉許氏子。
天其感應矣。
居喪也。
哀戚備至
情禮無憾
晩年
築室于芙水之上。
竹林之間。
號靜齋
敎授生徒
其近學者
翕然師尊之。
及其歿也。
二子默與廩。
占山于其洞後不步之地。
謀諸洞人
人皆曰禁此葬者。
非人子也。
各持畚鍤負土爲役。
如恐不及
嗚呼
生而祝天。
天有雨花之應。
死而感人
人有負土之異者。
非實孝之感而能然乎哉
雖謂之無愧於鯉萄。
可也
烈婦朴氏事實
公元1893年
古今烈女之死于夫者何限
而其從容就死於宋義用妻朴氏見之矣。
用家甚窶。
倂日而食
蔬糲不繼
而朴氏未嘗咨嗟之色。
歲癸巳
朴氏年始三十。
不幸短命
方其病㞃。
朴氏晝宵救護
願以身代。
竟不能救。
朴氏絶而復甦曰。
命也柰何
含哀而作。
附身附棺之物。
躳自修勑
必以無慊。
旣藏而返。
饋奠以誠
自執之後
三年不出門外
隣人
罕見其面。
未嘗聲殷哭。
使家憒亂
大祥之日。
齋沐更衣
祭品躳親省之。
行祭如平日
象設旣撤。
與其親弟往哭夫墓。
愀然曰。
身死之日。
於斯足矣
及歸。
以糜粥。
強其叔箕用曰。
先舅之世。
唯叔在。
無過哀而瘠。
使長逝者靈。
所恃賴焉。
又託以其兄之後
家人只以平日雅言
之無他慮也。
夜久人各就寢
忽有聲出戶。
驚惶視之
已殊而不可爲也。
其死之時。
卽其夫卽世之時也。
嗚呼
古之以烈女名者。
不再而已
我東則以死爲烈。
其爲烈難矣。
而今朴氏。
又從容而死如此
聖朝培養節烈之效。
可見矣。
歐陽公編五代史
終之以李氏之烈。
其義深哉。
孝子遺事
仲尼有言
孝哉閔子騫
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余觀之。
鄭君奎榮。
殆庶幾焉。
天性孝謹
齠齔時。
父母側。
承順無違
就傅
三覲省。
食下然後敢退。
當暑臨餐。
侍立扇之。
愛敬之習。
自來如此
加冠也。
宗族聚觀
以爲樂。
卽席流涕
以先妣之思也。
大人公下堂傷甚。
轉成沉痼
弱年侍湯。
夙宵靡懈。
經年病漸劇。
百藥無效
醫者言此瘀血也。
黃金不可
大人公聞之命之進。
以常藥難之而得命
君遂手自漉。
取椀椀嘗進。
積年如是
以爲難。
大人公性嚴
君有微過
必怒之。
惶恐引咎
席藁待之
得命然後乃已。
其妻趙氏
亦如之。
鄕里之所感歎也。
疾病
三從兄元恒。
往候之。
因命扶起。
中微語曰。
吾兒奎榮。
孝子也。
不可無志。
此錄之作。
爲是也。
豈非夫子所謂人無閒言者耶。
大人公隱居行義
自號曰睡隱
往年余嘗南遊錦山
訪公于金鰲山下。
侍側行酒
禮容甚謹
越海登山
君實左右之。
時遊山者。
皆道內名碩。
凡遇境輸寫
君從傍酬答如流。
諸公莫不嗟異
而其內行純備
未及詳也。
今見此錄。
百行之源。
尤可悉矣。
嗚呼
偶然哉。
家世
以孝友聞
若鰲軒公,晩圃公。
以孝贈㫌閭。
睡隱公忠信孝慈人也。
夫人晉陽
河氏。
以孝烈有棹楔之命。
家庭來歷
可謂源遠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