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x 页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行状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99H 页
通政大夫行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梧潭权公行状
公讳必称。字子平。梧潭其号也。系出安东。始祖讳幸。佐丽朝有功。赐姓权。位太师。累传至讳汉功。谥文坦。号一斋。是生讳仲达。花原君。谥忠宪。入 我朝。世袭圭组。司勇讳继祐。始家丹城。至讳涛。 仁庙朝名臣。卒官大司谏。 赠吏曹判书。享浣溪院。谥忠康。世称东溪先生。与从父弟牧使号霜岩讳浚并著。于公五代祖也。高祖讳克敩。宣教郎。曾祖讳斗瞻。祖讳是亨。世有文行。讳克有。参奉。讳釴。进士。 赠司仆正。讳处亨。生员。公之本生高,曾,祖也。考讳寿武。妣昌宁曹氏。夏相女。不育。继妣昌宁曹氏。遇祥女。有至性懿行。 景庙辛丑六月二十八日。生公于丹溪里第。公生而魁伟。稍长。业公车。有能声。尝往江楼。学于伯父虚斋公书室。虚斋公甚爱重之。以诗勉之曰。男子生当禄代耕。固穷宁不愧中情。如今汝若勤于学。他日功名唾手成。其期望如此。累举乡解不中。忽自奋曰。人顾树立。如何。于文武何择焉。自是间业武艺。宗族疑其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99L 页
移业。惟进士公炜与之曰。吾家为班定远事业者。其在斯人乎。甲子。丁外艰。丧葬以礼。庚午。登武科。 英庙盛际也。辛未。入试。身言书判。铨长见之。称以制阃之器。荐授宣传官。历训鍊主簿,佥正,都总,都事,经历。除清州虞侯。在衙日。以读书治心养性为乐。或赋诗以述怀。暇日屏驺从。往华阳洞。谒万东庙。历候宋云坪能相于其庐。所讲世谊。讨论经籍。云坪以远大期之。戊寅冬。递归。己卯。以大夫人命。黾勉赴京。庚辰。以旷省已久。决意还乡。闻判府事徐公志修有时望。历路候谒。告以归侍之意。时有某姓文官在座。求县甚恳。徐公顾谓其人曰。傥无愧于此武弁乎。不几月。有瑞山之命。既而递授长耆县监。皆徐公所启荐也。公喜曰。县虽薄。家稍近。便养足矣。奉大夫人之任。廉谨为治。仁孝之声。溢于境内。属岁大侵。割俸赈民。所全活甚多。癸未春。如安东。谒太师庙。抵陶山。谒尚德祠。仍访大山李先生象靖于湖上。冬。命第四弟必履。营菟裘于三山之将台村。盖将老也。甲申春。归觐于三山。未几遭大夫人丧。三年不进肉味。不脱衰绖。哀毁如一日。读礼之暇。昆弟相守。讲究经义。未尝少懈。栎泉先生宋文元公明钦。以书致慰。戒之以节哀遵礼。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0H 页
数年之内。连遭三弟丧。自是忽忽无人世意。公甚痛之曰。入峡诛茅。庶有姜衾之乐。今焉已矣。抚养孤侄。一如己出。嫁娶以时。尝手写周易,鲁论,庸学等书。以授子侄。至东西铭,夙夜箴。每夜记诵。未之或废。距将村十里地。有梧潭。稍有水石之胜。公喜之。结数间屋于潭上。栽松种柳。日与群弟子。啸咏其间。有诗曰。花迟山雪后。春早野梅前。物理观无尽。鸢鱼总自然。辛卯秋。元相公仁孙,徐相公志修。启于 上曰。武臣权必称。读书林下。有儒行之称。请擢用之。于是有固城 除命。公以小嫌呈辞。兵使安宗奎。以书劝起。公不肯。顾谓门人宋锡䄖,许国履曰。爵禄虽荣。辞受出处。不可不慎。又曰。君子本不欲干誉而誉自至。然处事之际。若有一毫干誉底心。便不是君子人。壬辰春。往拜渼湖先生金文敬公元行于永同。先生与论中庸首章及大学或问等书。大加推奖。七月。 特除海南县监。莅县。一以持大体。不求名誉。吏民便之。时与邑中秀者。讲会于山寺。因才教诲。捐廪劝奖。海之人蔚然多兴起者。癸巳。以灾岁呈状。自 上特许设赈。异数也。百姓歌之。既而加资。迁南兵营虞候。乙未六月。拜佥中枢。 上以光阳湖南弊局。命择差善治守令。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0L 页
沈判府事焕之。以公应 命。九月。赴任。治郡一如海南时。邑人立石颂德。丙申春。以事入京。时渼湖方与洛中士友。行乡饮礼。要公为宾。或问曰。当世望重之士。不为不多。而以武弁为宾。何也。渼湖曰。礼事当以知礼者为之。奚论文武。自是舆望益重。士大夫皆愿与交游。六月。以副护军为忠州营将。丁酉七月。移拜朔州府使。承 命诣阙。 上曰。闻尔治行久矣。予甚嘉之。府边塞重地。凡于施设规划。克尽诚悫。下车之初。出陈先生教仙居民十八条。颁示境内。使人歌诵。明年朔朝。大会民。公帽冠端坐。自诵一遭。教曰我无陈先生之德化。而敢以仙居之俗。望于州民。使吾民苟能从事于此文。习与成俗。仙居之化。奚独专美于古也。父老感叹流涕。州旧有城。今移于外。非边方守御之道。捐廪千馀。仍旧修城。民不知役而功几讫。人或规止之。辄曰。凡在职。为吾所当为而已。何论人知不知也。公之血诚为国。皆此类也。己亥。呈辞递归。庚子二月。 特除坡州防御使。将莅任。有一大臣。以漏署经。将启罢。公无几微色。即呈辞归于家。辛丑六月。又 除海南县。不赴。移拜昌城防御使。诣 阙受谕。八月。路过朔州。州民争持牛酒以劳之。临民施政。不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1H 页
令而信。不威而严。备军务。养才艺。蔚然有长城之望。令吏绘七邑山川贼路要害。一以呈方伯禀朝。一以附壁朝夕寓警。癸卯六月。以副拟蒙 恩。升庆尚左水使。公感激图报。修船舰治军器。靡不尽力。有时起坐于御寇亭。试射赏给。讲学不怠。公居官。常以一册自随。名之曰随思辄录。序之曰。凡人不致意于自修之工则已。如其有意。必精思而明辨之。久久不忘。然后格致诚正。始得并进。不然。随得随失。终归于无。公之平生用功之实。槩见于此矣。十二月。病甚乞递。不 允。甲辰三月己亥。考终于水营馆舍。年六十四。讣闻。 赐赙优例。吏卒奔走号哭。府使李义行曰。儒将逝矣。返葬于本邑芚基村。后十三年。移窆于三嘉郡南织锦村后壬坐原。与淑夫人合窆。夫人平山申氏。通德郎玧女。北兵使益恬孙。贤明淑哲。有女士行。举一男。熀。通德郎。贤而早世。侧室男烜。女郑经毅。熀娶营将郑趾新女。生一男三女。男正玄。女郑善毅虞侯,张时新,朴民济。正玄男泰成,午成。女李骏永。郑一男。凤贤县监。张一男。泰鲁。朴二男。奎书,奎根。泰成二男。相汉,相汶。午成三男。相镐,相辙佥中枢,相弘。相镐男。德容。德容男。载玉,载洛,载凤。烜男正纯。女李仁范。正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1L 页
纯男仁模,仁祚,仁浩,仁元。今距公之殁。百有馀年。日载玉甫。抱随思辄录一帙及家状年谱。踵后山之室。请愈以状行之文。愈非其人。又老且病。无以相玆役。然吾王考公之门人也。不敢固辞。按状公长身丰下。风采伟然。天性简易坦率。不修边幅。不喜芬华。平生未尝饰儿软语。亦未尝大其声气。与人处。去畦町。油油如也。养亲承顺无违。送终易戚备至。奉先以诚。睦族以义。闺门之内。秩然有序。出外还。必与夫人叙拜。岁早秋。荐新毕。兄弟叔侄内外婢仆。序列堂上下。饮食衎衎以永夕。乡里视以为则。忠康公祀孙正玉。早孤无依。公使之就学有室。其在光阳时。为置田土。资其衣食。穷交贫族之待以举火者。甚众。凡除州郡。或赴或不赴。而辞受之际。防闲甚严。近名之清。绝俗之介。亦不为也。恬于得丧。无逐逐营进。视世之翕翕然者。若将浼焉。前后除职。皆出于朝廷公议。名公巨卿。皆以朴松堂后一人称之。尝曰。导俗之方。莫如乡饮酒礼。必先行以示民。必以小学自随曰。居官又不可不读此书。礼记,周易。时加省阅。如庸学及伊洛箴铭等书。诵之殆至累千遍不已。以省察戒惧四字。为平生大节目。其心性理气之论。究见大原。有曰。道则性。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2H 页
性则天。天则诚。天地之道。若有一毫做为底意。则非所谓至诚也。圣人之道。若有一毫营为底意。则非所谓至圣也。中庸诚字。始露于鬼神章。而始一理中万事末合一者。不过曰诚字。又曰。鸢鱼可见费隐之昭著。物有其名者。何物不然。此所谓率性。而可见道不可须臾离也。又曰。性即理。公则仁。程朱以前。无人说到此。尧舜之执中。夫子之一贯。曾子之守约。为体至要。为用至广。天理只是如此。又曰。不得于心。不知为体。不得于理。不知为用。将天下之事物。归正于天理之本然当然。如斯而已。此数语于斯文发明大矣。如非切问近思躬行心得者。其谁能知之。惜乎。当时搢绅儒士。能留意于此事者。鲜矣。至今岭之人。圆冠大带。谈说性命。尊尚名义者。多公之力也。公殁后数年。宣传官韩应俭入侍。 上曰。汝邻郡。有权必称。如何人也。对曰。其人之学问造诣。非臣浅见所可测度。其刻励圣学。行毋自欺。则远近之所共推服者也。 上曰。然。真个有实地上工夫底人。然其身死之后。泯而无称。此可惜也。其后门人金一道等。发通道内。将叫 阍。请貤报祀。事未就。湖南士林。建影堂于海南之白莲洞。奉俎豆云。呜呼。斯文不绝。此议宁亡。显晦有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2L 页
数。旷俟百世。愈病猝剧。自知不起。惧夫是状之未成。临绝之际。强呼起草。疏漏如此。世之立言君子。为之润色而发挥之。则载玉可以无憾。愈亦幸焉。
通政大夫行宣川都护府使。兼宣川镇水军佥节制使。清北水军防御使柳溪韩公行状。
公讳启辙。字汝敬。姓韩氏。清州人。始祖讳兰。威襄公。佐丽太祖。位至三重大匡太尉。其后代有伟人。有曰文惠公讳康。思肃公讳渥。平简公讳公义。平简公之子文敬公讳脩。即柳巷先生。右文馆大提学清城君。文章道德。丽史有传。我 纯庙丁卯。从享于松京朱夫子寒泉祠。生讳尚敬。 本朝开国元勋领议政西原府院君谥文简号信斋。生讳惠。全罗咸吉道观察使清山君 赠领议政。生讳继禧。文靖公。官吏曹判书右赞成。录翼戴佐理勋西平君。学问精博。为世儒宗。生讳士武。荫汉城判官。 赠吏曹判书。生讳承利。副司直。当燕山朝。自号遁庵。弃官逊于晋。晋之韩始此。生讳汝哲。登第历翰林湖堂。以司成乞养。卒于官。号睡隐。生讳诫。生员。以学问行谊。荐 授参奉,奉事。生讳梦参。生员 王子师傅。是为钓隐先生。享于临川祠。生讳时晦。 赠左承旨。生讳荣世。县监。 赠户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3H 页
曹参判。于公为高祖。曾祖讳范锡。登武科。官至副总管五道节度使,三道统御使,都监御营中军,禁军别将,龙虎大将。丰功伟烈。俱载 教谕书及 赐祭文。祖讳戬。隐德不仕。考讳应俭。 正庙朝登武科。在禁直。入侍。 上爱其仪表。特前 问地阀。对以副总管某之孙。 上曰。乃祖之孙。何官不为。即 除宣传官别承传。 国朝之有参下承传。自公始也。迁博川郡守,富宁府使。皆 特命也。未几。 上升遐。公亦病在家。未及大用。时议惜之。妣晋阳河氏。德远女。继妣咸安赵氏。一珍女。皆淑夫人。生考讳应仪。即府使公之弟也。妣昌宁成氏。潝女。有妇行。 正庙庚戌二月初三日卯时。生公于平居里第。天资雄毅。性度宽宏。自为儿时。戏嬉不凡。识者异之。甫上学。缘文为句。辞意颖拔。有曰。日月天心镜。山川地面画。又吟曰。孔子作春秋。是时平王崩。盖伤周室之将亡也。稍长。就学于三从兄岁寒斋启鲁之门。岁寒公。特加重爱。书竹符十六字。勉以孝悌之道。公奉以周旋。未尝失坠。其在父兄之侧。恂恂无违越。馀力业公车。颇有能声。丁卯春。觐府使公于箕亚营。营古称声色之府。子弟之至此者。鲜不沈溺。而公能毅然自持。不以是动心。要致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3L 页
关西名士鲜于植若干人。肄业于洪范堂。日以寻数为乐。暇日或周览江山。以摅其奇气。作时文。不烦绳削。而自能中式。览者以为摘科第。当如颔髭。是年秋。赴 谒圣试不中。退而观调兵于慕华馆。始慨然有投笔之志。语于所亲。时伯氏营将公。带职在京。闻之惜其才。贻书谕止之。公表以复之曰。文武是同规。惟承青毡旧业。功名幸早卜。可荣白发双亲云云。年二十一。登庚午榜。辛未春。以内禁卫口传赴直。秋闻府使公患报。苍黄就道。中路戴星。公以是为终身之痛。竭力尽诚。葬祭如礼。荐遭两庭内外艰。居忧者凡十年。而执丧一如礼防。乡里感叹。服阕后。西行。作诗言志曰。匪分投笔志。亶由奉檄荣。遽然风树痛。已矣板舆诚。只有君臣义。便同父子情。一心图报日。庶可保家声。庚辰至洛。足迹未尝及权贵家。以族谊谒甹山韩公致应。韩公曰。子之先公。当洪蔡交攻之时。虽累见弹章。而不为威惕。不为利疚。真个是武名中义理家也。遂力荐于朝。累拟于清班。而每为人所尼。乙酉夏。 除武兼宣传官。丁亥秋。参上部将。庚寅。训鍊主簿。壬辰。判官。秋佥正。腊 除拜湖南乐安郡守。癸巳春正月。到郡。巨细事务。躬亲管检。束吏如湿。保民如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4H 页
幼以为官政。必自恤穷始。先抄沿民中穷残户。捐廪贩谷。每朔赒给。秋又大饥。民情益急。前后赒恤。殆累千金。一期之内。活数千馀户。邻境流民。亦一体救济。巡相徐公有矩。闻而嘉之。特给补赈资三万钱。公悉以赈饥。且虑民无牛者。耕或失时。划若干买牛。付之各坊。民目之为官牛。不得私卖。取其孳产。逐年蕃息。未几年。遍一邑皆是牛也。百姓歌之曰。我将填于壑。公实拯之。我将锄于野。公实耕之。民舍火。量给材粮。俾之奠接。尤谨于籴政。虽雨雪。必躬自莅视。至于官舍公廨之倾颓者修之。军器什物之渝伤者缮之。凡所糜费。皆自办备。不烦民力。公之瘠己裕民。皆如是。既去。吏民思之。立铁碑颂之。 宪宗乙未冬。升资。丙申。内禁卫将。丁酉冬。 除拜厚州都护府使。府关南新设也。壤地极狭。邑势甚残。公到郡。请辟左寨地百馀里。俾奠居民。捐廪惠穷。一如湖政。邑直白头山下。山有山蔘鹿茸之利。利归于官。而民实病之。前官例以仓谷。资送猎夫。得茸多计。除以歇价。否则还为猎者之逋。末乃流亡虚录。逐年殖耗。民不堪支。公至。悉皆蠲罢。且邑与彼界接。彼尝以蔘为利。岁为边患。先是。彼人潜入江界府。缚取马。马海权管。置之幕中。散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4L 页
入山谷。任意采蔘。沿江列镇。莫之能御。至是采胡数千人。成群结阵。大放猎火鼓噪。将有犯界之状。公即令武士崔硕亨,金宗屹,朱重谦三人。为三处都防将。又选业猎者及城中炮手近百人。使之充部曲。极力备御。胡不敢近厚境。自是边陲晏然。民安其业。时沿边诸邑。比年不登。民食甚艰。而公能辟地课农。平徭薄赋。粜籴以时。民恃以为命。三水宰李叶求。以厚为稍饶。生移谷之计。请厚还米二百石于巡相。巡相徐耕辅许之。公因往。陈厚民失谷必涣之状。且以去就争之。徐公颇以怒语加公。公徐答曰。宁得罪于上官。不忍贻害于小民。遂出邸呈病。巡相深叹曰。为官者当如是。乃寝其令。以逊辞谢之。归而又飏言于朝曰。如韩某者。可以理夺。不可以势屈。御史李殷相。亦启曰。此人平生处事。出乎诚实。诚是好官员。居数载。累以疾病乞递。庚子秋。始得去职。匹马踰岭。行橐萧然。州人愿留不得。碑以颂之曰。自有厚州来。未始有也。公尝言居官处乡。非二致。凡乡居五六载。课僮力穑。未尝失时。待宾客。处宗族。无贤愚长少。咸款洽焉。吉凶吊庆。未尝后人。乡中父老虽好礼者。皆以为难及。丙午夏。 除拜金海都护府使。公闻 命西行。肃谢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5H 页
之任。未及半载。颂声溢路。越明年春。移拜宣川防御使。时朝廷以公见有声绩。有是 命。公受 命感激。一心图报。到府。与人吏约。提挈纲维。锄削荒颣。纳之太和而已。囊箧细琐。俾幕府。无敢遗漏。是年腊。以考下见递。有当路者惎之也。递归之日。公浩然就道。无几微辞色。而吏民莫不流涕送之。大抵久弊铄毁。物之或然。以公之诚信廉明。未尝久于职。而犹未免此。此韩子所谓由我者吾。不我者天者也。庚戌春。以绣启配韩山。时 宪庙升遐。世道一变。 先朝臣僚。多见窜逐。公到匪所。酹牧隐先生墓。与申佥枢秉,李府使漍,孙府使亮锡。迭相还往。尝有诗曰。迹异潞公锦。祸因安国灰。皇天监在上。剥尽傥阳回。辛亥春。 宥还。自此谢绝世故。日与宾僚。哦诗命酌。悠然自适。家之东。缘溪植柳。筑一小屋。自号曰柳溪。图书满壁。角巾逍遥。过之者。不知为显达人也。尝言吾是 三朝旧老。瞻望 新王颜色。无馀恨矣。甲寅春。至洛。未几还乡。作诗曰。我马迟迟故不催。尚怜三角首频回。己未。自晋移居于三嘉德村。或问其故。公曰。晋之民。涂炭久矣。不去。恐有难言之祸。已而。晋阳有负刍之变。人服其先见之明。公尝以风痹之證。八载弥留。至壬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5L 页
戌二月。疾革。命正席东首。考终于寝室。即十四日卯时也。享年七十有三。以四月十九日。葬于本县葛岭丙坐之原。公虽以武发身。未尝专意于学问。而天质凝重。器宇深邃。其立身行己。发言处事。无非儒家模范也。尝戒子侄曰。富贵不期骄奢而骄奢自至。骄奢不期祸败而祸败自至。汝等戒之哉。又曰。勘乱须武。守成须文。足食须农。作文武农三说。为贻后之谟。略选伏氏书要注。授孙镇衡曰。修齐治平。此一部足矣。平生以未及荣养为恨。每为郡。辄慨然语人曰。吾所以从事于弓马者。志在荣亲也。伯兄不幸早世。亲又不在。吾虽列鼎累茵。其谁为荣哉。今吾之自致者。其惟祭之以礼乎。凡当祭祀之日。齐戒必诚。粢盛洁而备。虽晚年疾病之中。必躬亲奠馈。拜跪成礼。四五代生养家丘墓石物时祀等节。皆极力自办。而严立节目。使子孙。永久遵行。又以生家艰甚。别置位土。以为香火之资。其报本追远之诚。皆可为法于世。家法严而有律。事寡嫂甚谨。仁于妻孥。惠于宗族。闺门之内。斩斩无间言。孙镇衡性甚孝。侍汤凡八年。而非公命。暂不离侧。子侄皆循循雅饬。有礼家仪范。县监洪侯在愚。尝候谒公。退语人曰。韩氏真孝悌家也。其居官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6H 页
也。不矫激。不濡滞。所至有遗爱。性廉谨。历典郡府。而家无馀财。前后凡十数考。皆以诚实为目。观于此二字。足以见公之大槩矣。呜呼。公之家自胜国以来。至于 我朝。累十世卿相也。总管公以下。始以武闻。而总管公曾经五道节度使。家无甔石之资。其子戬。尝持毛扇。公责止之曰。儒者一扇子足矣。何用此毛扇为哉。其清俭如此。府使公尝言仕宦而要结卿宰。非丈夫事也。见人有阿附权门者。辄面唾之。其志节如此。此公之所以承袭家风。平常履历。若是其卓荦欤。以公之才德之备。文武之全。苟得其时。阃臬坛场。即其分内。而时势之变。而疾病乘之。位不满德。有识者莫不惜之。公所著述若干篇。在莲城时示儿曹七十句。句句是格言至论。比之马伏波寄严敦书。尤加详焉。三憾说。是孝子之言。读之可涕。其佗寻常吟弄。皆忠厚温雅。有作者气像。古所谓有德者。必有言也。配淑夫人安东权氏。营将思奎之女。淑德懿范。为宗党所敬服。有二子一女。长致林。水使。 特除承政院同副承旨。次致濂。有儒行。女适士人尹舜东。致林娶盆城许炼女。生一女。取致濂之子镇衡为后。佥正。女适成奭柱参奉。致濂娶南阳洪命猷女。生二男。长即镇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6L 页
衡。次镇行。参领升嘉善。镇衡娶阳川许崷女。生三女。崔宇模,李奕基,李熙容。生员系子商源。今侍御。镇行娶顺天朴奎祥女。生一男一女。男翊源。女许稙。呜呼。愈与镇行游。尝属愈以记实之役。谨纂次如右。
处士柳公行状
公讳正铎。字直哉。姓柳氏。晋州人。高丽左右卫上将军挺。其始祖也。自后代有闻人。传八世。有讳藩。密直使。菁川君。丽亡。入宝凤山。杜门以终世。称僻隐先生。高祖讳晋昌。从谦斋河先生游。闻山海敬义之旨。曾祖讳光斗。祖讳天和。考讳增郁。皆隐德不仕。妣林川赵氏。珷女。生考讳增恒。妣顺兴安氏。坛女。继妣熊川朱氏。圣绪女。壬申五月十五日。生公于丁台里。聪颖异凡儿。天性孝友。就学。自知读书。不待绳督。家甚寠。大人公必欲其成就。至倾夕储。以供肄业。十一岁。能属诗文。不事浮靡之习。惟以平淡纯正为务。及长。游汾泗渭河之间。诗名大噪当世。老于公车者。皆以为不及。而不谐于俗。累举不中。及亲殁。不复应举。筑室于柏山下。门前有老木。气色苍然。俨乎相持。因轩其楣曰古木亭。谢閒人往来。读书其中。尝语学者曰。人之姿品不同。故知道有难易。均赋是性。故成功则一。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7H 页
汝辈无谓生知之莫及。困知之无成。力行不已。则我之所性。与圣人同。何患乎不至也。其佗引物连类。自谕而谕人者。备见于集中。闻商山郑立斋先生。教授生徒。慨然曰。吾老矣。从师取友。非其时也。命门子弟。使之往学。于是学于公者。或就正于立斋。学于立斋者。或卒业于公。南乡学者。多闻风而兴起者。己丑十二月二十三日。考终。年七十八。葬于悟理洞艮坐原。配昌原黄氏。龙大女。生二男三女。宜起,宜文出后。女李昌信,郑匡夏,郑在圭。宜起一男晋贤。宜文四男四女。远辉,远照,远哲,远震。女具蕴,李尚俭,李景文,郑修宅。馀不尽录。日公曾孙绚秀。使其子海晔。袖公实记。请状于余。余老病不敢当是役。然窃覵江城柳氏。自古多文学行义之士。有文集者凡十数家。近世若东川公宜汉,南窝公宜华,豫窝公成虬。皆上庠立门高足。深斋公宜三。亦其人也。文学菀然可观。公与槐泉公汶龙。实倡之。惜乎。公养德林樊。闇然有日章之实。而不显于世。其不食之报。其在后人欤。此海晔尤当继述而张大者也。是为之撰次如右。
处士许公行状
许出驾洛王。而上世史失传。中世有讳邕。典理判书。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7L 页
迂轩先生。丽末。退老于丹城之丹溪里。牧隐李先生。作诗以送之。仁政殿书以致侯。子孙至今传以为世宝。子少㽕掌令。以孝行㫌闾。入 我朝。世袭冠冕。至讳国柱。壬辰。倡义旅。录宣武勋。 赠兵曹参判。号观澜。生讳玵。军资监正。 赠户曹参判。生讳东岦。大臣以将材荐。累典阃钺。卒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号莲塘。 仁庙朝所谓五臣者。即其一也。子讳晟。府使。子讳绶。司果。子讳辅。隐不仕。子铨。生员。号道村。以行义录乡案。寔公之高祖也。曾祖讳泌。将仕郎。祖讳禫。进士。号丈岩。考讳炼。三世皆以文行称。妣全义李氏。士人奎德女。参议之华后。以 正庙壬戌九月三十日。生公于胜山里第。公生而岐嶷。性又明颖。稍长。自知读书。不待绳督。丈岩公甚期待之。锡名而表之。德𡏽其讳而而习其字也。及丈岩公下世。公体亲志。凡丧中仪节。靡不尽心焉。母夫人性严有法度。公怡愉承顺。未尝少咈。与弟友爱甚笃。起居饮食。必与同之。壬辰。丁内艰。易戚备至。乡里称善居丧。公早年干家。遂废功令业。扶世业于既倾之际。克勤克俭。得以稍完。常曰士不得于朝。则经济一家。使祖先门地不坠。是亦一事。先庐之倾圮者。肯构肯堂。敬恭桑梓。修治门巷。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8H 页
林木之间。第宅穹然。过者莫不耸观。州有莲桂斋。乡中先案之所奉也。严其条约。无敢淆杂。宗党有谱议。以先世昭穆未详。极致难慎。不苟同。盖其先训也。壬戌。先公殁。公已老白首。而柴毁尤甚。衰麻不释。哭泣无时。知旧以礼慰譬。则曰吾岂不量筋力而为之。又曰。吾幸而及回甲。而未克上堂称寿。尤为罔极。闻者流涕。考妣手迹。虽断烂小纸。必褙起而藏之。季妹未笄而失恃。公深加矜念。嫁时资装。极力盛备曰。吾先妣之所钟爱也。盖公之于孝友天性也。喜观棋而一闻亲命。绝不近手。晋俗尚奢侈。而公恬淡自持。衣取完洁。食不重味。与人处。言笑诺诺。而及是非得失之际。议论确如也。见人饰诈矫情。则辄鄙唾之。凶年杀岁。多所赒急。而设饘粥。以食饥者。远近皆称诵之。厚于接应。薄于自奉。性斋许文宪公。自金官历访。与之同食。性斋谓曰。公何丰于客而约于己也。公曰。古之人食禄。而犹不重肉。而况在野之人乎。性斋叹言之合理。知州朴公贤圭,郑公显奭。尝赉书请见。辞以病曰。儒衣而出入公门。吾所耻也。事暇必读书。客之来者问公家。则皆曰须寻读书声去。因传之为美谈。戒子侄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吾每晨起。必思一日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8L 页
当行事。每年正月。亟为一年当务之急。平生未尝有窘跲。汝辈其识之。又曰。一日不读书。则自觉舌本强。居家见田中有石磊。则必斥去曰。治心如治田。岂可使心地卤莽也。因以石坡为号。丁丑夏寝疾。以七月初五日。考终。享年七十六。是岁九月。葬于州治南竹谷丙坐原。后移厝于州西柿木洞亥坐原。配碧珍李氏。鋉女。浣亭先生讳彦英之后。有淑德。事舅姑奉先。无违夫子志。生二男三女。男伣,傅。女朴致迪,崔宇淳,李彦基。伣男稙,稶。稶早夭。女赵镛夏。傅男稕,稹。一幼。女李植鲁,郑铉。今年春。公之子伣。贻书于愈曰。不肖自丙丁来。遭罹多酷。神不守舍。死且迫矣。窃恐吾先人行迹。并无传于后。重吾不孝也。凡有美而不传。蔽也。传而过实。诬也。蔽与诬。吾不忍为也。子其为我图之。愈自童年。窃听于舆论。则晋阳名阀。必数公家。又尝拜公于林内之屋。望之凝然。知其为君子人也。退与子弟游。皆循循雅饬。信乎法家气像。心窃钦叹。今于其贤子之嘱。不敢以不文辞。然终恐状德之文。自有其人。愈何足以发挥公也。谨撮其大要。以俟知言者择焉。
处士权公行状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9H 页
公讳相迪。字聿元。海闾其号也。安东人。元祖太师公赞丽朝。始受姓权。十世讳守洪。左仆射。又三世讳汉功。右政丞。醴泉府院君。谥文坦号一斋。生讳仲达。密直司。花原君。 我朝谥忠宪。又再传讳执德。军器监正。始南下宅岐阳。后徙丹城。又六传讳世春。壬辰。以别坐倡义。 赠左承旨。生讳涛。副提学大司谏。 赠大冢宰。谥忠康。世称东溪先生。享浣溪院。生讳克重。号谨斋。进士。孝行载邑志。生讳斗望。号明庵。进士。学行文章。为世所宗。于公为七代祖也。高祖讳必经。曾祖讳赫。祖讳正范。考讳祐成。号芸冈。皆有隐德。妣南平文氏。宗汉女。 纯庙壬午七月二十四日。生公于丹溪里第。公生有异质。聪颖隽秀。不类凡儿。甫四五岁。见人读书。傍听辄诵。八岁。受小学于王考公。洒扫应对。晨昏定省。必遵所学。王考公甚奇爱之曰。吾虽九举不第。门户之望。其在斯儿。读书。常据手于地。仰思俯察。两手指节。皆受病成赘。其勤苦如此。及长。文思大进。四书六经。诸子百家。钩深搜奥。如诵己言。至若天文地理律历兵志。皆究彻源委。以亲命从事举业。赋表策论。信手写出。皆中彀率。李上舍尚模,郑芝窝奎元。皆当时巨擘。见公文。莫不敛手称服。为有司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09L 页
者。或闻名引进。而公不欲屑屑与世人同波也。尝爱嘉之德村溪山之胜。陪两亲。筑室搬移。穷居新寓。百事苟艰。公周旋亲侧。务得欢心。馀力读书。未尝少懈。壬子大人公弃世。公柴毁踰礼。见者感泣。奉襄于院谷五里地。日往省扫。风雨不废。后移寓于断俗之大岘村。养母夫人。堇荁甘旨。靡所不至。时有小出入。必告面。未尝远游。游必有方。其在膝下。亹亹谈古事。以供欢笑。壬申丁忧。时公年五十馀矣。家力又不赡。而凡附身附棺之物。必诚必慎。葬祭如礼。服阕。不复应举。遂遁迹林泉。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县旧有三忧堂文忠宣公道川院。公谋诸乡里诸人。就忠宣公墓葛芦山下。刱数间精舍。春秋会多士。仿沧洲释菜仪节以行礼。开讲筵。以勉奖后进。江城学者。蔚然有可观焉。尝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赞。又有读书持敬两箴。五伦九道赞,道德仁艺四铭。发明道理。深得古人遗意。论太极曰。太字。指其最而言也。极字指其至而言也。只是无形无迹无声无臭。浑然灿然。万理含具之名也。论理气曰。无形者理也。有形者气也。理未尝离乎气。气未尝外乎理。故非气则理无所挂搭。非理则气不得流行。其势相须。其用相资。以本原言则理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0H 页
先而气后。以禀赋言则气先而理后。述元朝十胜诗。以寓己意。有海闾解。盖叹所居不过东海上一隅。而闾亦里门空疏之处也。引而自谕。其志亦远矣哉。恒居整冠衣。如对神明。非客至。必看书不辍。御家以和。奉先祀。极其诚。抚卑幼。尽其慈。于亲戚故旧。皆曲致缱绻。虽里巷微贱。亦尽其爱恤。以此人无亲疏贤不肖。皆敬慕不已焉。尝往拜性斋许文宪先生于京邸。先生与之论礼讲义。大加叹赏。李学士圣烈。一见敬服曰。吾今日。始见南中长德也。晚年。僦居松溪顿。远近章甫。州县缙绅。争道访谒以致礼焉。庚子二月初二日。以疾考终。享年七十九。讣闻。士林嗟叹以为先生逝矣。后辈安仰。踰月。以礼葬松溪寅坐原。配密阳朴氏。尚澈女。生一女郑禹教。继配青松沈氏。大亨女。生一子一女。毅容,韩钟源。继配密阳朴氏。庆焕女。生一子二女。璇容,郑宅镇,郑宅允。毅容男载祺。璇容男载硕。禹教一男。钟源五男二女。宅镇三男。宅允二男一女。内外孙若干人。呜呼。公资禀粹明。学文博洽。行己则一条清冰也。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也。未尝规规于章句训诂之末。而发诸议论者。要不失圣贤宗旨。凡于文字百体。骚人才士。疲精竭力。所未能至者。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0L 页
公不用力而皆优为之。其所得于天赋者。亦非偶然也。今年冬。余病卧后山之室。载祺甫惧公之行迹愈久而愈泯也。构状录一统。泣请于余曰。知吾王考。莫吾子若也。愿乞一言。俾为不朽之资也。余于公。盖尝从游之久。不敢以不文辞。然以公之才德之美。文章之盛。生而不得羽仪于 王朝。没而又不得当世大手笔以揄扬之。而乃使寂寞如愈者当是役。公之不遇于世。吁亦甚矣。然孝子慈孙之继述。有在于文字言语之外。载祺其勉之哉。
处士朴公行状
上之三十七年庚子三月三日乙巳。鹤山朴光远甫殁于其第。年六十三。远近闻者。莫不惊悼。踰月而士林会葬于本县榜洞后麓负壬原。越明年辛丑。其子基和曳衰。请状行之文于后山许愈曰。今世知吾父心事者。惟先生在焉。先生年又高。小子犹恐不及。故亟请于门下。愈老而无闻。病且昏。无以供斯役。然余平日与人言。非惟人莫之信从。而媢嫉者有之。公则不然。言下肯诺。未见疑贰。愈于公。实有知己之感。其敢辞诸。公讳尚台。光远其字也。鹤山号也。密阳人也。系出新罗始祖王。高丽都评议事密城府院君讳彦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1H 页
孚。始受封之祖也。其后七世为将相。至讳翊。恭悯朝礼部侍郎兼中书令。丽社屋。自靖罔仆。 我太宗大王累徵。不起。卒。 赠左议政。谥忠肃。子讳聪。号拙堂。师事圃隐郑先生。孝荐正郎。 赠吏曹参判。三传至讳蓁。 赠掌隶院判决事。始居丹城。子讳寅亮。 宣庙壬辰。与郭忘忧堂。倡义讨贼。录原从功。官至资宪知中枢。子讳橹。号敬庵。子讳文炯。司宰监参奉。子讳元泰。于公为五世祖。高祖讳震球。曾祖讳思灿。祖讳启三。考讳致光。皆有潜德。妣晋阳柳氏。都事有泽女。早世。继妣晋阳郑氏。思权女。有女士行。贞静柔顺。 宪庙戊戌十二月十六日戌时。生公于丹溪里。公生而颖悟。才器过人。自四五岁。自知读书。大人公用力于庸学。晨夕诵之。公从傍潜听。成诵不差。不喜与群儿游戏。常侍父母之侧。乐闻长者之言。于人家世系国朝史迹先贤讳衔。无不习知。先受读通鉴。日数百行。文理自达。虽寻常文字。有契心处。必随手劄记。十四。丁外忧。从伯氏愚溪公后。执丧守制。俨若成人。虽极贫寒。养母夫人。甘旨必具。馀力读书。以四子三经。为根本。汎滥百家。无所不通。以亲志从事举业。六体文字。各极归趣。庚午春。拜性斋许先生于汉师。先生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1L 页
叩其所存。大加惊叹。李侍郎建昌。名望倾一世。而见公未尝不以巨匠推之。累魁乡解。而竟屈礼围。时议惜之。公旷然不以得失为心也。辛未。遭母丧。哀毁擗踊。几至灭性。称家有无。情文备至。友爱天性。笃事两兄。抚养季弟。不营己财。尝以为老母在堂。不可分炊。同居一室。极尽湛乐之道。如是者四十年如一日。人无间言。勤于先事。老而不懈。以为人之有祖。如木之有根。人而忘祖是忘本。自撤院后。忠肃公影帧。权安私室。心常未安。于是谋诸宗族。尊阁而奉安之。以春三秋九。行焚香之礼。累代先墓年纪颇远。或经兵燹。隧刻有阙。必攻文治石以表之。各处祭田。极力营办。为岁一祭之具。虽微细事。施为周密。凡宗事所系。虽祁寒盛暑。必躬自往检。人或戒之以致疾。而亦不恤也。丙戌。性斋先生殁。公为之服师之服。千里致奠。与同门诸公。刊行遗文。藏板于法勿之坊。又建丽泽堂。为诸生讲学之所。春秋临讲。颇有劝勉之力。县有芦山精舍。文忠宣俎豆遗墟也。公为之经始。而作文以记之。其惓惓于斯文类如此。尝闻新安有李寒洲先生。深得朱李宗旨。慨然以未及请业为恨。晚年得遗文全帙。潜究玩味。恍然自信曰。道在是矣。著客问一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2H 页
篇。极论天人性命之蕴。圣贤心法之微。其言曰身为万物之本。而所主者理也。然理无形而难见。气有形而易见。世之论理气者。徒见气之作用。而不知气之作用实理之使也。故议论分裂。千歧万辙。了无决案之日。理学气学。双峙对立。世道至此。圣学难明。又曰。圣人之学。明理而已。君子于此。看得分明。则万事万物。各有主宰。各有攸当。舍理而论道者。非至道也。舍理而论善者。非纯善也。又曰。存心之要。特在于敬。大凡人之许多好事。皆从敬底做出来。许多不好事。皆从不敬底做出来。可不慎哉。常戒子弟曰。富贵。外至也。非人力所及也。惟孝悌勤俭。以修人道而已。公配坡平尹氏。左参赞铣后。颐鼎女。有妇德。生二男。长基和。次容和。侧室子三和。女幼。基和男道兴幼。文集略干。可传于后。呜呼。世衰道微。异说朋起。人各为学。莫知所宗。公能超然默契于主理宗旨。不恤自己得失。不顾傍人是非。立言著书。断断无佗。苟非心地公平。见识卓然。安能及此。惜乎。天若假之以数年。卒究大业。其所发明。岂止于是哉。公平生不以贫贱而屈于人。不以文学而骄于人。与人处。善谈笑。人或加之以非理。辄一笑以解之。人以为鹤山笑法有妙理。愈于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2L 页
公从游之久。窃悲公有才而无命。又其晚学之正。足以传后。而世无知者。略为撰次如右。以塞孝子之请。俟后之立言君子云。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遗事
  
六代祖卧龙亭公遗事
公讳镐。字京远。姓许氏。金海人。沧洲先生讳燉之孙。道庵公讳埙之子。台溪河先生讳溍之外孙也。生而英秀峻拔。既长。沉潜好读书。而不屑为举子事。痛 国家丙丁之耻。常有直捣燕云之志。自号卧龙。盖有感于朱夫子卧龙庵古事也。公弱冠时。游湖西一寺。寺有一老僧。以勇力自负。多不法事。而官吏畏不敢捕。公至。僧易其年少也。甚无礼。公数其罪而椎杀之。闻者。莫不快之以为古之许慎也。惟童行辈数人为敌。几不测。公遂避身海岛中。既归。僦居终南山下。席门土屋。霜雪凛如。而弊衣冠。读中庸不撤也。时朝廷密议北举。搜访人才。时将臣某。闻公之为人异之。夜屏驺从至门。与论天下事。公设三策以诘之。将臣以为难。公正色曰。如此尚可有为乎。将臣逡巡而退。公亦明日。拔宅而去。结幕山中。有抚剑歌幕将叹。以寓悲愤。公天性至孝。道庵公早世。庐墓终三年。治山皆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3H 页
用砻石。事母夫人。钟鼓歌舞。以乐其心。又依陶广故事。呼鹰驰马。猎飞走以忠养之。及母夫人以天年终。公柴毁。才服阕而殁。年六十一。呜呼。从古英雄豪杰之士。枯项黄馘。老死于岩穴之间者何限。而公之抱大材器。赍志没身。尤足以堕千古志士之泪也。公之在山幕也。有客献诗曰。渭滨谁识垂纶老。圯上空传授诀神。公之殁也。有白头人从山谷来。痛哭不已曰。孔明逝矣。问其姓名。不顾而去。此皆公之知己者欤。公配仁川李氏。教官硕馥女。有四男。曰濂。曰浟。曰浚。曰溥。女郑重颐。墓在上东台壬坐原。有文集一卷。传于家。
吾山崔公遗事
公姓崔氏。讳台镇。字应天。全州人。世以儒行闻。公资禀玉温。文学夙就。自弱冠时。声誉蔼蔚。以亲志。从事公车。屡举不中。既而闻定斋柳先生之风。束脩还往五百里不倦。亲承溪湖旨诀。扁轩以吾山。用周夫子濂溪之志也。 今上三年。率二子举礼部。不幸得疾。殁于京师。命也。远近士友。莫不痛惜。而从游诸公如许公传。护丧事。视棺敛。李公源祚诔而哀之。皆叹息以为善人云亡。用是年某月某日。归葬于固城细桥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3L 页
艮坐之原。吾岭右。自冥翁以后。作者不一。而于圣贤心学。终有愧焉。公游定斋之门。始知溪湖之学真的有路脉。每语学者曰。考亭之统。在陶山。陶山之统。在大山。于是海乡学者。靡然信之。而后生少年。往往有杰然树立者。论说理学。动引溪湖以为吾道在是。公于是实与有力焉。呜呼。曷可少之哉。是足以诏后人。
处士赵公遗事
咸安之赵。显于丽代。史不绝书。至讳承肃。师事圃隐。而与冶隐友善。 本朝受命。义罔仆。弃官。逊于咸阳之德谷。世称德谷先生。六世而至讳殷福。龙蛇之乱。以战功。 特除御侮将军。未几。殉节于金山。八世而至讳斯洪。有孝行。生讳永亿。娶延安李氏。汉女。生四男。性敏,性宓,性履,性教。性宓即公也。字子贱。以 纯庙戊寅二月二十七日生。自幼颖悟。八岁能属文善书。及长。藻思逸发。笔法益进。一时名士朋辈。皆敛手称谓。无不倒屣相迎。早游汉京。新进洪孝燮曰。以君才姿。托名于文荐。科第可拾芥。公曰。吾耻为呈身举子。孝燮甚敬谢之。时秋史金公正喜书法。为东国第一。公一造门。甚敬爱之曰。君之风裁清高。画法遒劲。如初发芙蓉。盍以初花为号。名字之改。亦秋史之命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4H 页
也。且以笛一声楼。书而赠之。自史籀至钟,王,米,赵诸帖。无不披示指教。及南归。作偶厌玉虚住。屈作世间人之句以赆之。诵之者以为公之传神。自是往来于金公之门。于篆隶草楷。咸极其妙。人争宝玩之。丁巳六月。丁母夫人丧。哀毁踰礼。服阕。不复应举。筑一书屋。揭扁笛一声楼。庋积数千卷诗书。庭植数百本花卉。文学之士。课日相访。讨论古今。诗酒自娱。家益剥落。而处之晏如也。广搜东国先正之入笔苑书迹。为集古帖四卷。常常爱玩。姊子权秉太号醉莲。早失怙恃。受学于公之门。而公教育如己出。文词笔法。有闻于世。岁丙寅。遘疾危㞃。语弟及权甥曰。吾平生所积书册。所谓物常聚于所好者。然今焉已矣。一一摩挲。力疾写数行书。又书古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今生未了缘之句。以赠其弟。因投笔反席而考终。乃八月十六日也。葬于东泉凤岛山乾坐原。公平日唱酬诸作。盈箱溢簏。而临终亟命焚藁曰。此何足以传吾名。今所存初花集二卷。乃权甥所搜录者也。青田李𤲟有诗集序。听水洪在鼎有长啸轩记。家状其从子冕奎所略记也。呜呼。公非尘世人物也。文字有无。何足言哉。余尝妄谓公笔参造化。诗律入腔调。然未敢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4L 页
自信。今见秋史所推与公者。庶乎吾言之不诬也。
许孝子遗事
有实孝者。必有奇祥异瑞。前代之冰鲤雪笋。我东之白枣仙萄。皆是物也。吾宗有讳㯖。亦今世之诚孝人也。丽朝中郎将谥贞节讳麒之后。成均进士讳瓒之九代孙也。生而有孝行。自幼少时。不肯离父母之侧。父母之所好好之。父母之所恶恶之。一体为心。靡有间隔。父尝病疽。针药不效。几至不淑。医言百花煎最妙。而时当冬月。草树无花。公即露立中庭。终夜祝天曰。使㯖有爱亲之心。天其雨花。明朝视之。篱下花不时满地。斑斑可摘。遂合而付之。病遂良已。邻里咸曰。孝哉许氏子。天其感应矣。其居丧也。哀戚备至。情礼无憾。晚年。筑室于芙水之上。竹林之间。号静斋。教授生徒。其近学者。翕然师尊之。及其殁也。二子默与廪。占山于其洞后不步之地。谋诸洞人。人皆曰禁此葬者。非人子也。各持畚锸负土为役。如恐不及。呜呼。生而祝天。天有雨花之应。死而感人。人有负土之异者。非实孝之感而能然乎哉。虽谓之无愧于鲤枣笋萄。可也。
烈妇朴氏事实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5H 页
古今烈女之死于夫者何限。而其从容就死于宋义用妻朴氏见之矣。义用家甚窭。并日而食。虽蔬粝不继。而朴氏未尝有咨嗟之色。岁癸巳。朴氏年始三十。义用不幸短命。方其病㞃。朴氏昼宵救护。愿以身代。竟不能救。朴氏绝而复苏曰。命也柰何。遂含哀而作。凡附身附棺之物。躬自修敕。必以无慊。既藏而返。馈奠必以诚。自执衰之后。三年不出门外。虽邻人。罕见其面。亦未尝偯声殷哭。使家人愦乱。大祥之日。斋沐更衣。其祭品躬亲省之。行祭如平日。及象设既撤。与其亲弟往哭夫墓。愀然曰。身死之日。托于斯丘足矣。及归。以糜粥。强其叔箕用曰。先舅之世。唯叔在。无过哀而瘠。使长逝者灵。有所恃赖焉。又托以其兄之后。家人只以平日雅言。信之无他虑也。夜久人各就寝。忽有声出户。惊惶视之。已殊而不可为也。其死之时。即其夫即世之时也。呜呼。古之以烈女名者。不再适而已。我东则以死为烈。其为烈难矣。而今朴氏。又从容而死如此。 圣朝培养节烈之效。尤可见矣。昔欧阳公编五代史。终之以李氏之烈。其义深哉。
郑孝子遗事
仲尼有言。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5L 页
以余观之。郑君奎荣。殆庶几焉。君天性孝谨。自龆龀时。在父母侧。承顺无违。及就傅。日三觐省。食下然后敢退。当暑临餐。必侍立扇之。其爱敬之习。自来如此。其加冠也。宗族聚观。咸以为乐。君独即席流涕。盖以先妣之思也。大人公隅下堂伤甚。转成沉痼。君弱年侍汤。夙宵靡懈。经年病渐剧。百药无效。医者言此瘀血也。非黄金汤不可。大人公闻之命之进。君以常药难之而不得命。君遂手自漉。取碗碗尝进。积年如是。人以为难。大人公性严。君有微过。必怒之。君惶恐引咎。席藁以待之。得命然后乃已。其妻赵氏。亦如之。乡里之所感叹也。及疾病。其三从兄元恒。往候之。因命扶起。喉中微语曰。吾儿奎荣。孝子也。兄不可无志。此录之作。为是也。岂非夫子所谓人无閒言者耶。其大人公隐居有行义。尝自号曰睡隐。往年余尝南游锦山。访公于金鳌山下。君侍侧行酒。礼容甚谨。越海登山。君实左右之。时游山者。皆道内名硕。凡遇境输写。君从傍酬答如流。诸公莫不嗟异。而其内行之纯备。未及详也。今见此录。百行之源。尤可悉矣。呜呼。岂偶然哉。君之家世。以孝友闻。若鳌轩公,晚圃公。皆以孝 赠㫌闾。睡隐公亦忠信孝慈人也。其夫人晋阳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416H 页
河氏。以孝烈有棹楔之命。其家庭来历。可谓其源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