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x 页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往复杂稿
往复杂稿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3H 页
与朴弘庵(庆寿○壬戌春)
向蒙下帖。缘病委床笫。才省封面。辄置箧里。病间始起读之。满纸缕缕。感年责躬。警发后进。辞甚悲壮。三复以还。未尝不慨然太息也。人生大化中。形气聚散。如风灯泡花。其间淹速。本不足多较。赖有此个道理著根在人人肚里。充之可以与天地同其大。立之可以与山岳同其久。有志之士。固当发愤励精。俛焉孜孜于未毙之前。然此亦出于畏天明命。不敢不率当然之职而已。若计较其树立之大小高下。垂后之远近长短而为是。以自别于草木鸟兽之生。则又不是圣门为己先难之意。观于夫子朝闻夕死之训。曾子得正而毙之语而可知矣。抑又思之。人之为学。志帅气卒而已矣。南征北伐。辟廓土疆。固为将者之任。然不量兵力。徒贪骛远。亦非全胜之策。今执事之兵。惫且老矣。非复用壮时节。愿降志守拙。专务内脩。措此心于真实易简之地。而骎骎以义理培灌之。勿以一切閒事业谩商量。分其精力。则如是日积月累。自然有所至之域。亦非锐进长驱者之所及也。文字课程。
向蒙下帖。缘病委床笫。才省封面。辄置箧里。病间始起读之。满纸缕缕。感年责躬。警发后进。辞甚悲壮。三复以还。未尝不慨然太息也。人生大化中。形气聚散。如风灯泡花。其间淹速。本不足多较。赖有此个道理著根在人人肚里。充之可以与天地同其大。立之可以与山岳同其久。有志之士。固当发愤励精。俛焉孜孜于未毙之前。然此亦出于畏天明命。不敢不率当然之职而已。若计较其树立之大小高下。垂后之远近长短而为是。以自别于草木鸟兽之生。则又不是圣门为己先难之意。观于夫子朝闻夕死之训。曾子得正而毙之语而可知矣。抑又思之。人之为学。志帅气卒而已矣。南征北伐。辟廓土疆。固为将者之任。然不量兵力。徒贪骛远。亦非全胜之策。今执事之兵。惫且老矣。非复用壮时节。愿降志守拙。专务内脩。措此心于真实易简之地。而骎骎以义理培灌之。勿以一切閒事业谩商量。分其精力。则如是日积月累。自然有所至之域。亦非锐进长驱者之所及也。文字课程。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3L 页
固不可已者。然亦须用循序渐进法门。读第一卷时。不知有第二卷。读前段时。不知有后段。方始有得。若逆算将来若干岁月。摊配面前许多部秩。恐亦有妨于养心之方也。使诚有真实得力。则平生只读得论语一部便休。亦何憾哉。我东先辈说心。与程朱说心不同。此与孟子程子说惟不同政一般。朱子注释孟子。引程子谓尤密。而孟子未尝以是为不识道之人。朱子亦未尝以是为不识孟子之人者。只为此心至公。此理至直故也。丈席初年。盖尝谨依诸先生之训。以求程朱之旨。至晚年。始悟其微有异同。蓄疑反覆。又复多年然后。始以为前贤后贤。其大致要归未尝不同条共贯。而讲论之际。名言之间。或不无疏密泛切之分。(直就心上。辨别理气。故尤密尤切。以心对性。始分理气。故较疏较泛。)此盖不过以疑传疑。私相讲磨之论也。然考其为说。却甚明备。左右参伍。未见其有破绽滹漏处。妄窃笃信以为虽诸先生而在者。亦当莞尔而颔之矣。若曰朱子必自贤于孟程然后。始说孟程之异同。不然则虽有实见而不敢发之于口。后朱子而学者必人人皆朱子然后。始说后贤与朱子之异同。不然则虽的见其实然而亦不敢发之于口。则是岂至公之心。至真之理耶。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4H 页
然此其活本真体。亦在当人肚里。要当以其说。反躬体察。以求真实是处。不必汲汲以对人强辨为务。又况未可与言而与之言。则不特无补实事。亦恐惹起纷扰。以致傍人之惑也。
与朴弘庵(戊辰正月)
伏惟新元。仕体何如。有人传执事数日拥衾。不见客。岂亦薄宦为所崇耶。执事行违之计。窃尝思之熟矣。盖圣门诸子出处。后之论者。皆先颜闵而后由求。此大义之所在也。至若抱关击柝。固不必律之以正法。然抱关击柝。至不能御暴。而反为为暴之事。则抱关击柝。亦可弃也。此亦不可不讲也。执事于书牍间。累形愁苦之意。是则执事固已不安于此。而其不能自断者。司马公所谓士大夫不能为朝廷轻去就者。其故不难知也。然饿死事失身事。轻重相悬。岂可以此而害彼耶。据义投组。以效古人执艺之谏。则亦是办得一节。前头颠沛。亦所甘心。若不能然而欲泯其迹。则以佗事引退。亦不患无其说。或危或逊。或微或著。要其归不失吾本心而已矣。执事在先师门下。受先师顾托。固已重矣。又涉迹当世。以志节为一时所推。亦已久矣。今虽欲自小而轻其过。不可得也。始则识
与朴弘庵(戊辰正月)
伏惟新元。仕体何如。有人传执事数日拥衾。不见客。岂亦薄宦为所崇耶。执事行违之计。窃尝思之熟矣。盖圣门诸子出处。后之论者。皆先颜闵而后由求。此大义之所在也。至若抱关击柝。固不必律之以正法。然抱关击柝。至不能御暴。而反为为暴之事。则抱关击柝。亦可弃也。此亦不可不讲也。执事于书牍间。累形愁苦之意。是则执事固已不安于此。而其不能自断者。司马公所谓士大夫不能为朝廷轻去就者。其故不难知也。然饿死事失身事。轻重相悬。岂可以此而害彼耶。据义投组。以效古人执艺之谏。则亦是办得一节。前头颠沛。亦所甘心。若不能然而欲泯其迹。则以佗事引退。亦不患无其说。或危或逊。或微或著。要其归不失吾本心而已矣。执事在先师门下。受先师顾托。固已重矣。又涉迹当世。以志节为一时所推。亦已久矣。今虽欲自小而轻其过。不可得也。始则识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4L 页
微之君子疑之。少焉凡励行自好之士皆议之。终也部民衙卒能谤之。于道彼未必皆识精义。盖于其身。有剥肤之苦也。久欲奉一书言之。顾有不密之戒。今因胤君之行而始付之。亦已晚矣。为长者虑而言不及时。是则不佞之罪也。皇恐皇恐。明发不寐。如集于木。此心庶相照也。更祝千万自重。以副此望。
与朴弘庵(丙子正月)
献发有日。仕体动止何如。边警日急。庙算无定。仰唯昼霄忧劳。当不比岩穴之日也。日来舆情遑遑。比前一倍。盖不以死生为念。以和议之垂成为可骇。此可见秉彝之天也。吾辈读圣贤书几多年。岂意目见此爻象耶。同讲诸贤。奋起作叫阍之行。义固当然。但如闺里处子初出脚门外。其生梗拙涩。不入规矩。可知矣。幸须随事指导。不至有大得失为祷。天地间一脉阳气之寄在吾东者。危如一发。若并此绝熄。则是阳有可尽之时。天下之理。宁有是耶。要之彼苍孔仁。唯是之恃耳。妄窃以为执事于此时。亦合倡率同心朝士。为一番匡救之举。一或蹉跌。死生以之。亦所甘心。如曰洪流澒洞。非一苇可抗。则挂冠东门。被发入山。亦其时也。相爱之切。相期之远。故有此忠告。想或见
与朴弘庵(丙子正月)
献发有日。仕体动止何如。边警日急。庙算无定。仰唯昼霄忧劳。当不比岩穴之日也。日来舆情遑遑。比前一倍。盖不以死生为念。以和议之垂成为可骇。此可见秉彝之天也。吾辈读圣贤书几多年。岂意目见此爻象耶。同讲诸贤。奋起作叫阍之行。义固当然。但如闺里处子初出脚门外。其生梗拙涩。不入规矩。可知矣。幸须随事指导。不至有大得失为祷。天地间一脉阳气之寄在吾东者。危如一发。若并此绝熄。则是阳有可尽之时。天下之理。宁有是耶。要之彼苍孔仁。唯是之恃耳。妄窃以为执事于此时。亦合倡率同心朝士。为一番匡救之举。一或蹉跌。死生以之。亦所甘心。如曰洪流澒洞。非一苇可抗。则挂冠东门。被发入山。亦其时也。相爱之切。相期之远。故有此忠告。想或见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5H 页
亮也。重教杜门穷山。忽被一命之恩。揣分量己。莫省攸谓。第切惶怍之情耳。闻令侄之行。火下胡草。揔希默亮。
与朴弘庵(戊寅正月小晦)
日前有人来致手书。即与麟侄者。而此君已挟策就山房。儿辈代启书封得一纸。乃论近日新政大槩。极有好处。深用欣慰。为山中鼯辈贺也。所需乡约文字。檗山则未有定著。只用朱子增损吕氏乡约。略加附注。然此可施之于士流间。而不可为乡里小民设。若以县官行之一境。则栗谷先生西原乡约。最得详略疏密之宜。故玆录呈。幸少试之。月讲小学亦好。但只诵可读说训义。如近日照讫讲。则亦徒得美名而不济实事。须另着精采。说与忠孝大义。使足以感发彝性。又从后略探其家行。如有能体行所闻者。大加表章。以励馀人。则自然有渐次成俗之路。又别制一篇文。略说斥邪大意。使相讲习。浸灌脏腑。濡染耳目。缓急或有得力可恃之地。此是今日一大义也。讼民之不就捉者。不问曲直。付之落科。此一段颇伤急。夫不就捉者。固多自知理屈者。然于其中又有情实不同者。岂可一例付之落科。愚意如此者。必先治其拒
与朴弘庵(戊寅正月小晦)
日前有人来致手书。即与麟侄者。而此君已挟策就山房。儿辈代启书封得一纸。乃论近日新政大槩。极有好处。深用欣慰。为山中鼯辈贺也。所需乡约文字。檗山则未有定著。只用朱子增损吕氏乡约。略加附注。然此可施之于士流间。而不可为乡里小民设。若以县官行之一境。则栗谷先生西原乡约。最得详略疏密之宜。故玆录呈。幸少试之。月讲小学亦好。但只诵可读说训义。如近日照讫讲。则亦徒得美名而不济实事。须另着精采。说与忠孝大义。使足以感发彝性。又从后略探其家行。如有能体行所闻者。大加表章。以励馀人。则自然有渐次成俗之路。又别制一篇文。略说斥邪大意。使相讲习。浸灌脏腑。濡染耳目。缓急或有得力可恃之地。此是今日一大义也。讼民之不就捉者。不问曲直。付之落科。此一段颇伤急。夫不就捉者。固多自知理屈者。然于其中又有情实不同者。岂可一例付之落科。愚意如此者。必先治其拒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5L 页
逆官令之罪。然后徐断其讼理曲直之实则似好矣。
答朴弘庵(庚辰正月)
岁末因转褫。拜手牍一函。满纸缕缕。盖叙平生聚散之变。责近日书信之疏。辞甚悲壮。使人有感叹处矣。然人生世间。一聚一散。自是无常。其散之大者。或隔千万里而居。越屡数十年而不一书者有之。今重教与执事。晚幸定居于一舍之近。声气所及。心灵相通。恰似隔一帏而偃息于内外。若是者岂足谓散之可悲。一时书尺偶尔有无。亦何至介介于心耶。岂垂老之年。怀弱易感耶。乃若区区所悲则有之。畴昔执事与我共学于李先生之门。执事时年二十馀。重教仅十七八。执事志向方新。谓古圣贤必可学而至。尝戏谓重教曰。颜孟吾丈人行耳。有宋诸老先生。吾侪辈中有一日长者耳。吾何畏彼哉。重教亦笑而然之。此其意岂不欲裂裳裹足。朝暮游于邹鲁洛建之间哉。自是三十年之间。重教固抱疾穷庐。荒坠绪业。只成一半生半死之虫。执事亦涉迹世故。备径夷险。晚而后归。遽已有壮衰之感。以今日之吾辈。仰视昔年所羹墙之数君子。不翅如云泥之相远。虽欲梦蹑其后尘。不可得也。此岂非大聚散之真可悲者耶。虽然执
答朴弘庵(庚辰正月)
岁末因转褫。拜手牍一函。满纸缕缕。盖叙平生聚散之变。责近日书信之疏。辞甚悲壮。使人有感叹处矣。然人生世间。一聚一散。自是无常。其散之大者。或隔千万里而居。越屡数十年而不一书者有之。今重教与执事。晚幸定居于一舍之近。声气所及。心灵相通。恰似隔一帏而偃息于内外。若是者岂足谓散之可悲。一时书尺偶尔有无。亦何至介介于心耶。岂垂老之年。怀弱易感耶。乃若区区所悲则有之。畴昔执事与我共学于李先生之门。执事时年二十馀。重教仅十七八。执事志向方新。谓古圣贤必可学而至。尝戏谓重教曰。颜孟吾丈人行耳。有宋诸老先生。吾侪辈中有一日长者耳。吾何畏彼哉。重教亦笑而然之。此其意岂不欲裂裳裹足。朝暮游于邹鲁洛建之间哉。自是三十年之间。重教固抱疾穷庐。荒坠绪业。只成一半生半死之虫。执事亦涉迹世故。备径夷险。晚而后归。遽已有壮衰之感。以今日之吾辈。仰视昔年所羹墙之数君子。不翅如云泥之相远。虽欲梦蹑其后尘。不可得也。此岂非大聚散之真可悲者耶。虽然执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6H 页
事所谓聚散。其故虽小。而事势拘之。山川间之。有不可强为者。吾所谓聚散。其事虽大。而其转旋之几。则只在吾一念操舍之间矣。向见执事苍颜白发。虽曰非昔时。而五岳之间。气色峥嵘。天下事尚可为也。倘能因此万缘消落之日。聚精会神。整理旧业。老大年持少壮气节。高明地做鲁下工夫。真积力久。升堂入室。使古圣点头。先师解颜。则四方之士知与不知。皆将轻千里而来。束带竞趍于门下矣。况如重教之素所尊亲而不能相忘者耶。苟为不然。政使吾数人者。朝夕驰简。三五日一会。煦喣然相驩。即与流俗人棋酒会一般。曷足为有无耶。唯左右加之意焉。区区不胜拱手祈祝之情。即日三阳回泰。伏惟尊体起居佳适。神明所佑。多纳新庆。重教雪里吟病。傍人为之支离。忽此逢新。百感弸中。何言何言。每日拣神清时一二刻。重校先师遗稿。蹒跚不能骤进。三冬所为。不及全部三之一。晚春间俟断手。将脱藁广质于同门诸士友。当首及尊座也。月前絅兄自邑还京。历入一宿。宿痾未祛。形容殊憔悴。使人愁闷。然意度却宽大安闲。无减昔时。辈流中定不易得也。语次诵路中所作。有官名未去真添病稚齿相随尽喜还之诗。可知有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6L 页
大归意也。朝家若察其情。移授近畿一閒局。或所不辞。不知竟如何处之也。恐欲知之。谩及之。谨上谢。伏惟宠察。
答朴弘庵(辛巳十月)
所谕中说。此是向来讲论之绪馀。而得复尽其曲折。深以为慰。然于鄙意。尚有未相契处。盖所谓中者。人道之标准也。德无高下。学无浅深。皆当以此为心。岂有外此。自恣以为道者耶。但所以求至乎中者。尽有次第。如所谓学未至于从容中道。只得不失其正。宁以过自勉者。此亦有其说。盖当正邪混淆之际。吾之明有所未逮。则常以得正为心。而不敢遽求其中。乃于去中为近。譬如滨河冥行者。于水陆交际处。固自有一条直路。而其行之。常欲其远避水遵高崖。若必欲取直路。则此身忽已堕在崩涛之中矣。且既得正而远邪。则斯可以志乎中矣。而吾之力有所未逮。则又常以宁过为心。而不敢遽拟其中。乃能仅及乎中。譬如从人学射者。初把弓时。岂不欲箭箭中心。而其发之。常以越堠数尺为度。若必欲取中心。则每失之不及而为弓师所弃矣。来教反复虽极详尽。于此两端。尚有所未察。而其扶抑又失之太快。以是而议人
答朴弘庵(辛巳十月)
所谕中说。此是向来讲论之绪馀。而得复尽其曲折。深以为慰。然于鄙意。尚有未相契处。盖所谓中者。人道之标准也。德无高下。学无浅深。皆当以此为心。岂有外此。自恣以为道者耶。但所以求至乎中者。尽有次第。如所谓学未至于从容中道。只得不失其正。宁以过自勉者。此亦有其说。盖当正邪混淆之际。吾之明有所未逮。则常以得正为心。而不敢遽求其中。乃于去中为近。譬如滨河冥行者。于水陆交际处。固自有一条直路。而其行之。常欲其远避水遵高崖。若必欲取直路。则此身忽已堕在崩涛之中矣。且既得正而远邪。则斯可以志乎中矣。而吾之力有所未逮。则又常以宁过为心。而不敢遽拟其中。乃能仅及乎中。譬如从人学射者。初把弓时。岂不欲箭箭中心。而其发之。常以越堠数尺为度。若必欲取中心。则每失之不及而为弓师所弃矣。来教反复虽极详尽。于此两端。尚有所未察。而其扶抑又失之太快。以是而议人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7H 页
则或有时而切中其病。而反以自治则其于矫揉气质之道。窃恐其如以水济水。以火济火。求中益切而去中益远矣。矧今世道交丧。邪说横流。向背低仰之间。祸福立判。士之以阳类自居者。常以壁立万仞。交相勉励。尚恐杨子直悬鹑百结之行。尹吉甫匏有苦叶之咏。容易参错其间。变乱人所守。顾乃先为此从容蕴藉之论。以启其占便自适之路。则其流害于末梢。有非立说时意虑之所到也。更冀千万捡省焉。
答朴弘庵(辛巳十一月十日)
日前覆诲始终眷眷。深感以德之爱。然于鄙意。有未释然处。反覆思量。竟不免成此行。甚矣其狷滞之性也。愚闻士之为学虽多术。其大要不过求全其所受之性而已。事变之来。有拂乎吾之性而莫可打过。则时或为非常之举。以求即乎其性之所安。盖亦不得已焉尔。吾道之为淫邪所薄蚀。固非一日。而至于今日。无以复加矣。则凡冠儒服儒者。合有以身殉之之心矣。吾徒之不见容于世。亦非一日。而未有若今日之惨矣。则为其徒而同守一义者。又安能无引罪共废之心耶。此常性所同然。不待叩其中听其说而后可知也。于斯时也。乃以荣名加诸其身。而示之以抚
答朴弘庵(辛巳十一月十日)
日前覆诲始终眷眷。深感以德之爱。然于鄙意。有未释然处。反覆思量。竟不免成此行。甚矣其狷滞之性也。愚闻士之为学虽多术。其大要不过求全其所受之性而已。事变之来。有拂乎吾之性而莫可打过。则时或为非常之举。以求即乎其性之所安。盖亦不得已焉尔。吾道之为淫邪所薄蚀。固非一日。而至于今日。无以复加矣。则凡冠儒服儒者。合有以身殉之之心矣。吾徒之不见容于世。亦非一日。而未有若今日之惨矣。则为其徒而同守一义者。又安能无引罪共废之心耶。此常性所同然。不待叩其中听其说而后可知也。于斯时也。乃以荣名加诸其身。而示之以抚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7L 页
摩之意。是 朝家绝不以人理处人也。我亦将以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乎。与其包羞蒙累。苟活此世间。无宁遁迹穷山。以遂吾与斯道同屈。与师友共废之本情耶。其必以金刚雪岳为向者。吾于斯世之人。既无所依仰焉。则必欲于山而得高大光明。负天下重望者。以自托其身也。其以雪岳为先者。远近之序然也。非敢有轩轾于其间也。至若三渊先生。则乃此山之旧主。且其百世清风。有足以廉顽立懦者。故特有慕焉。其情与迹则诚有不同者。三渊是恸先人之非命。托馀生于物外。然当时日月之更。雷雨之解。曾不旋踵。幽明无憾焉。则其所谓终身之恨者。亦有分数矣。吾辈则目见天地蔑贞。人兽倒位。春秋尊攘之义。孟氏卫斥之论。薄海内外。将无地而可寓焉。则其情为如何哉。三渊而悲歌则吾当恸哭。三渊而恸哭则吾当发狂大叫矣。但其所谓放迹者。三渊以竹杖芒鞋。踏编八路江山。慷慨壹郁。一于诗而发之。使时人仰之。若神仙中人。吾则风神气格。大不及前人。穷山绝壑。随吾力之可到。只得措置几案。与猱鼯麋鹿之辈。诵诗书谈忠孝以为乐。依旧是腐儒家计。此其所以不同也。所谓不敢望中行者。亦有其说。若是中行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8H 页
之士。则其仁义道德。固已彰著一国。时人不能以抚摩之术。加之于其身矣。此吾所以不及于中也。且若是中行之士。则设有自外至者。大拂乎吾心。其所以应之者。或不至若是之悻悻。此吾所以过于中也。盖惟其不及于前。所以不能不过于后。正犹鲁男子之所以学柳下惠。其于求中乎。庶不至大相远矣。愚见如此。不审高明以为如何。更请见教焉。夜宿夫青驿。山月满窗。病枕转辗。不胜感怀。呼行伴倩此。呻吟半之。不成书仪。更祝千万保重。以慰遐想。
答朴弘庵(壬午正月)
儿至。拜腊月五日惠书。深荷启发之勤。感悚不可言。履玆新元。燕申起居茂膺吉祥。区区劳祷。重教入山稍安适。自岁末有微恙。呻唫转深。症情颇不轻。盖因水土不服之馀。亦有一二失摄之端以致此。最是傍无医药。为可闷也念。区区此行。本为挈家入山之谋。今眷属之至。难以时日期。而身病遽已如此。势须将身就家。以图调治。而还入畿内。复开门庭。晏然自居以 朝家礼待之人。此决非介性所安。不得已欲转就春川受骆山中。谋诸宗。权借一小屋。为团聚家眷计。盖畿内畿外。同是 王土。出彼入此。只争一岭。而区
答朴弘庵(壬午正月)
儿至。拜腊月五日惠书。深荷启发之勤。感悚不可言。履玆新元。燕申起居茂膺吉祥。区区劳祷。重教入山稍安适。自岁末有微恙。呻唫转深。症情颇不轻。盖因水土不服之馀。亦有一二失摄之端以致此。最是傍无医药。为可闷也念。区区此行。本为挈家入山之谋。今眷属之至。难以时日期。而身病遽已如此。势须将身就家。以图调治。而还入畿内。复开门庭。晏然自居以 朝家礼待之人。此决非介性所安。不得已欲转就春川受骆山中。谋诸宗。权借一小屋。为团聚家眷计。盖畿内畿外。同是 王土。出彼入此。只争一岭。而区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8L 页
区必欲如此者。只是于我心上。自立廉防。以求觕安其私分耳。所可愧者。雪岳岩岩。犹吾儒之有邹孟氏也。受骆即其一枝馀麓也。始欲托迹于孟氏而不得遂焉。顾乃与章丑辈论交于门墙之外。为人之下劣如此。尚何足以谈天下之事。论天下之义耶。还发一笑也。诲谕缕缕首尾数千言。可见其爱之深而责之厚。惜之切而救之力。宁不可感也。惟于吾性所不安处。终有不贴然处。政欲极言一论。以毕所怀。而累日伏枕之馀。神思不贯。姑举一二端在小幅。幸垂谅焉。数日间。俟风寒稍弛。欲舁疾就骆山下。纵儿谋屋。兼议诊治之节。病若少歇。当续有陈禀。若至沉绵不可强。则猥望一番临视。以畅馀怀。盖狂妄一行。其得失本不足多较。唯高明者持论低仰之际。其所系不细。而窃观来谕所论自废早晚处。似于今日时变。看得不十分严重。外此亦有一事不敢不极论。今姑不发端耳。神眩艰此。只冀默会。
别纸
重教既被荐升品。即与一二同志。商量处义。大槩有数说。一曰。大僚既以六品职检拟为请。则职名之来。势所必至。而六品散职。无陈疏之路。只得循例合三
别纸
重教既被荐升品。即与一二同志。商量处义。大槩有数说。一曰。大僚既以六品职检拟为请。则职名之来。势所必至。而六品散职。无陈疏之路。只得循例合三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9H 页
呈病。且俟继得言地。一言其不安之情。一曰。于合三之状。略示不安之情。未为不可。一曰。当上书都堂。愚意呈病辞免。在他人则固可以是为处义。在吾辈草泽人。已成例套。虽得之以为甚荣者。其所以应之。亦不过如此。今吾所遭。是何等变节。欲以是处之而自安其心乎。且欲一言其不安之情。而窃俟滥职之更加一层。尤所未安。此决不敢从。惟下二说。若可以见情。而一涉草率。一涉张大。方且商量左右。旋复思之。以为此二说。皆在既授职之后。与其劳攘于既授职之后而无所补于蒙累。无宁早见情于未授职之前而或有望于得免。盖观近例。被筵荐不授职者亦时有之。若以一去就。见情于当路。则其得免职名之来。不可谓全无是理。政使循例一来。决不至有再来。且既如此处义。心迹明白。则其来不来自不干我事。此区区所以妄决入山之计也。至若出山之期则亦有数说。一曰。吾辈自丙子以后。固已引义自靖。特时事日变。故一节深于一节。自昨年师友祸故以后。亦已守引罪共废之义。其形诸迹者。如讲席节去仪文及不应副人文字。不受人执贽礼(此二事本非所喜。而近日则一以此为辞而拒之。)之类是也。至于今日入山之举。特因职名之将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9L 页
来。有所激慨而发。则时移事过。自当还他本分。一曰既已如此处义。则且待师友蒙释之日可也。一曰。当与自靖之义偕始终。愚意盖以最后一说为长。而今为事势所限。不免迁就。然犹不还入畿内而寓关东地者。不欲变初心也。区区处义始末大槩如此。其得失当否。恭俟具眼者监正焉。来谕以愚所处为过中。此固不敢不敬从。但其所示以为中者。亦未见其为中。盖所贵乎中者。为其随时而处宜也。今欲一以常处变。所以窃恐其中不在是也。来谕又言今日职名。谓示抚摩之意则有之矣。而谓不以人理相处。则不足以服当路之心。窃所未谕。凡言抚摩者。非真以其人为可用而用之。特虑其中有不平之情。而姑啖利以安之耳。此已非待士之道。况昨日以非罪刑窜其师。而今日以美利抚摩其门徒。岂复以一分人理相处耶。请更思之。
答朴弘庵(壬午六月)
国变恸哭恸哭。古今天下。岂复有是事耶。五百年扶植纲常之馀。不谓遽有是事。吾辈前日所恃以斥洋者。政以纲常一脉。犹在吾东也。从今以往。将何所藉手耶。哀恸之至。宁欲溘然也。伏承下诲。仰认心事一
答朴弘庵(壬午六月)
国变恸哭恸哭。古今天下。岂复有是事耶。五百年扶植纲常之馀。不谓遽有是事。吾辈前日所恃以斥洋者。政以纲常一脉。犹在吾东也。从今以往。将何所藉手耶。哀恸之至。宁欲溘然也。伏承下诲。仰认心事一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0H 页
般。气体不至受损否。重教自十二三日。微闻变报。而系是峡路行旅所传。初不足据而为信。至十六日。始奉 坤殿讳音。兼知传闻之有实事。即行举哀礼。仍扶病㞃嘉陵旧闾。留连旬日。略探都下事机。盖始至。旋闻 国讳非真之说。传播邑下。皆拒之而不信。既而有人来诵 筵教中有衣襨葬语。于是微有疑端。于成服日。不入参县庭哭班。只白衣冠而居。欲俟得一文籍质疑然后。追行受衰之礼矣。无何传闻之说益藉藉。而至读下书中所录示邸报一纸。始知衣襨葬云云。是真而非讹。自此胸中所疑益深固。而不可复解。虽白衣冠。亦有所不安于心。夫君臣大伦也。服丧重礼也。不容中心怀疑而外面伪冒。此自是直上直下之正理。岂一时 朝令之所可压得者耶。吾辈虽无所肖似。平日犹以诵周孔说礼义。为人所指目。当此之时。纵缘地卑人微。不能出一言以正其失。更安忍靡然承奉。助成其事。上以欺天地神祗。下以贻百世之羞耶。愚意宁不冠带。闭门自废一年。不欲为此忍心违理之行也。不审尊意以为如何。如此处义。固知节节有所碍。而前头顺逆。又不可测。然浅见所及。只有此一路而已。不知古人处世。当作如何商度也。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0L 页
要之大本一差。下梢千头万绪。无一得当。夫子言名不正之害。而直推到民无所措手足。岂不信然矣哉。其说甚长。非仓卒所可倾倒。姑举目前所当处者一端。仰禀焉。伏乞千万入思垂教。不是小事也。黄溪友兄。不谓遽尔不淑。闻其临终永诀之意。尤使人恸悼。今见此等疑义。甚恨相质之少一。而自顾事地。有难从近往哭。益觉伤恸之无涯也。海上语默之宜。以愚意则此爷虽婴世祸。而考其实则未尝一开言路。今忽以进言自任。恐非所宜。且或自裁如此。虽曰过焉。而犹快大义之因此得明。若自门徒而劝行此事。重婴大祸。却不是道理也。未知如何。华西集附签。势须输来一读。而来时须托士绥领行。其所以存删之意不可不详谕者。指授此君。使之来布。足以当面诲也。馀留续候。伏惟下察。
答朴弘庵(壬午七月)
国事板荡至此。仰屋长号。夫何云言。窃闻御者将有奔问之行。此意甚善。敬服敬服。但于愚陋分上。欲一以此槩之。则容有商量。盖国家危难之日。一命以上。皆有奔赴之义。此有我先师明训。然此特大纲说。未论其地耳。道其常。不道其变耳。今试以其地言之。如
答朴弘庵(壬午七月)
国事板荡至此。仰屋长号。夫何云言。窃闻御者将有奔问之行。此意甚善。敬服敬服。但于愚陋分上。欲一以此槩之。则容有商量。盖国家危难之日。一命以上。皆有奔赴之义。此有我先师明训。然此特大纲说。未论其地耳。道其常。不道其变耳。今试以其地言之。如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1H 页
吾执事者。是世禄之臣。且在夙夜奉公之馀。如贱子辈。是草泽疏逖之臣。未尝一日入修门者。其义固已有分。且以其时言之。如先师丙寅之事。是其常耳。贱子今日之所遭。即其变也。昔王蠋,江万里闻国难。在家不进。胡文定公临难赴召。中途退归。而后贤无讥辞者。以其所处者变而所守者义也。此三君子皆尝出身事君者也。而犹如此。况未尝出身者乎。盖朝廷自丙子许和日本。以开洋夷之路。至今年春。乃广修约好于泰西诸国。自此以后。彼方以宇内大同。书之于策。而我国则以洋夷之徒党。见称于天下后世矣。此岂细故哉。今虽因军卒之乱。与日人有小衅。而我之所以从后弥缝。恳求其容贷者。靡不用极。则和事之大体固自如。而节目之广。抑恐有倍蓰于前者矣。吾党之士。自先师以来。从事讨洋。相传以为第一大义。上告下谕。而竟不得售焉。则遂被发入山。闭门自守。以自靖献于先王先圣。此其义亦不为无名矣。今乃突然出山。以呈身于朝斑之末。则无乃自我而坏天下之大防耶。且士君子出处行止。一以廉隅为重。重翁吾所事者也。洪闻叔吾同门少友也。闻叔倡多士抗疏斥邪。得犯上不道之目而死于西市。重翁以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1L 页
主张疏事而窜南海。贱子既与闻叔同义。又与重翁共事。虽其名不入罪籍。是亦不道之党也。我若不以同罪自处。则是不以同义处吾师友也。是故前后处义。皆以同罪共废为名。此一世人之所共知也。今重翁虽蒙放。而其赦典殊无名。至于闻叔则又未有举论。吾党不道之目。何尝见白于世耶。前既以共废为名。而今日出脚。乃自同平人。则其于廉隅。为何如哉。凡此皆不可以不商量也。若谓以国家之危难。而其义有所改焉。则此有不然者。今日国家之危难。政以此义之不明而驯致之耳。如使人人而识此义。岂至有今日之事乎。今以急于赴难而废此义。则是何异于欲救焚而弃水瓮耶。抑有一说可奉献者。执事既奔问入都。则其于国论。虽不吾以。亦必有与闻者。人之言曰。在国之臣。以宗社存亡上躬安危为重。然宗社之所以存亡。上躬之所以安危。亦曰义之正不正如何耳。为执事者。但愿先举大义。公诵于上下。凡大难之所由作于前。与其所以救于后者。一以是断之。使吾君吾相。万一其感悟。如秦穆公之因败而悔过焉。即此便是回天感人之机。而所谓存其亡而安其危者。自有事在。设令事有未可知者。自不失为正终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2H 页
之国殉道之主。而有辞于天下万世矣。如此则执事今日之行。亦可谓不虚作矣。若夫军旅之事。吾所未讲。且有司者存焉。何必身预其谋。以与彼争锋而后。为效忠供职耶。惟高明者入思而范围之也。前书所论方丧一事。深荷不鄙之意。自顾山野贱品。一依公文指挥。如来教有何不可。但目见彝伦礼义坏乱如此。怛然有不欲苟从之心。既有是心。自不能不形之于迹矣。盖此心已发而不可遏。实情然矣。贱而好自专。圣人有明戒。只得以废冠带不出入为义者。政所谓守拙也。寡过之道也。来谕乃以特异奇绝等语目之。何其衷曲之不相悉耶。更告垂察。
答朴弘庵(壬午十月)
先师深衣之说。考得古制。大体正当。庶几无憾矣。然于枝叶去处。尚恐有梳洗不尽者。如领缘之违制及衽袼袪名位之少差是也。古者衣边必有饰。在衣前当项处曰领。亦曰袷。在左右当手处曰袪。在房及下际曰缘。分言则三者各是一物。玉藻言深衣之制。列袷二寸,袪尺二寸,缘广寸半为文。即以其职之轻重而序之也。约言则领自是领。而袪与缘可通名之以缘。以袪与缘轻重不相远也。又总言则三者皆可谓
答朴弘庵(壬午十月)
先师深衣之说。考得古制。大体正当。庶几无憾矣。然于枝叶去处。尚恐有梳洗不尽者。如领缘之违制及衽袼袪名位之少差是也。古者衣边必有饰。在衣前当项处曰领。亦曰袷。在左右当手处曰袪。在房及下际曰缘。分言则三者各是一物。玉藻言深衣之制。列袷二寸,袪尺二寸,缘广寸半为文。即以其职之轻重而序之也。约言则领自是领。而袪与缘可通名之以缘。以袪与缘轻重不相远也。又总言则三者皆可谓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2L 页
之缘。以三者轻重虽有分。而其因饰边而得名则一也。此则注家诸说未有所失。而朱子亦尝取之矣。论语集注释不以绀緅饰之文。曰饰谓领缘也。此只举领与缘而袪在缘中之说也。仪礼通解释练衣縓缘之文。曰缘谓领及袖缘也。袖即袪也。此历举三者。通谓之缘之说也。家礼深衣章黑缘注。言缘用黑绘。领表里各二寸。袂口裳边表里各一寸半。冒之以黑缘。而析之以三者之制。亦此说也。其言领之制。不见于上文方领之下。而见于此者。以类而从。不得不然也。丘琼山本不识领缘名义。又错解家礼之文以领表里。为领上加缘之表裹(一作里)。而仍以二寸为缘广。既又以为领本二寸。缘亦二寸。缘掩其领。疑于虚设。遂裁减缘二寸。为一寸半。令领少露。有若修正家礼之文者然。此非小失也。盖以职则领与缘均之为缘。而用各有主。不容重叠在一处。以等则领居一衣之上。以统摄一衣为职。故尊而无对。若加缘于其上。则缘反统领而领不得专其尊矣。其可乎。至以取材言之。领是众饰之长。而无与于衣之本体。故或以黑或以縓。及不以绀緅。皆与缘共之。而不与衣比类。(诗所谓素衣朱襮。亦一徵也。)今既以缘加领。而嫌于同色无别。遂以领从衣用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3H 页
白布。而缘自用皂绢。亦非正法也。且家礼缘制。唯袪独言接出布外。则领之挟缀布上可知矣。此盖古制也。(此则丘氏亦尝谨守之。)自刘氏补注。始创为剪布接缀之制。而于义无所当。盖缘杨氏丧服阔中加领之说。而转辗讹误也。吾东先辈皆承用丘刘二氏说。唯宋龟峰言家礼深衣无袷。只以黑缘二寸。兼袷而用之。此于领缘名义。尚恐欠精。而其于衣制则可谓得正矣。先师深衣之说。一洗汉儒千载之陋。而独于此。反袭二氏一时之失。此为全体之一疵也。衽者衣前交掩之名。在上衣则左二幅右二幅皆衽也。但衣身正幅对垂者是原衽。其相对交不过处。用方幅继掩之。是为续衽。在下裳则左右八幅通名为衽。而无正续之可言也。通上下则左衽掩及右房。右衽掩及左房。适当无剩欠。故曰衽当房也。今以裳边二幅为衽。而以衣边方幅为续衽。则衽之取名。既偏而不全。而自下推上。语势亦倒矣。袼者腋缝也。以衣与袂分开各缝。故得袼之名。其高下之节。取其上不缝处。仅足以穿臂出入也。故曰袼之高下。可以运肘也。今不以各缝处当袼之位。而以其上不缝处当之。则其取名殊无意。且其不缝容肘之地。只当以长短阔狭言之。而谓之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3L 页
高下则说不着矣。袪者袂口之缘也。字书所谓袖缴是也。以其接出袖外如瓶口。故谓之缴。诗言羔裘豹袪。记言鹿裘衡长袪。皆指此也。注家皆只以袖口不缝之地为袪。而不知其为饰缘之名。今亦袭用其说。故于袷于缘。皆言缝制。而于袪则阙之。且其作图处。于袖口言袪。又言缘。亦可见其意矣。此三者于衣之制度。略无欠失。而特于正名释义之工。或未得为尽善也。区区于此蓄疑盖久。今因下谕之及。略此布陈。惟恕其僭易而裁诲焉。
与朴弘庵(壬午十一月十六日)
一阳初动。所祈惟君心世道与之俱复。夬睹大来之庆。伏想吾执事亦同此怀也。日间调候何如。深衣已制成否。日前所禀。太草率无伦。不足以见谅。而适足以致惑。追后思量得一说颇明白。觉得心下宁贴。更将前说整理一通在别幅。乞再加检正焉。抑区区于今番往复。有一大得焉。凡人学不进。只被一矜字所累。前书自谓于深衣。自有一副律度。此即是这般病根。有此病根而不自觉知。及其形之于辞而为长者所称说然后。乃瞿然却顾。痛自刻责。如戴冠不正而不自检者。见影在对壁而亟正之也。深衣得失。名物
与朴弘庵(壬午十一月十六日)
一阳初动。所祈惟君心世道与之俱复。夬睹大来之庆。伏想吾执事亦同此怀也。日间调候何如。深衣已制成否。日前所禀。太草率无伦。不足以见谅。而适足以致惑。追后思量得一说颇明白。觉得心下宁贴。更将前说整理一通在别幅。乞再加检正焉。抑区区于今番往复。有一大得焉。凡人学不进。只被一矜字所累。前书自谓于深衣。自有一副律度。此即是这般病根。有此病根而不自觉知。及其形之于辞而为长者所称说然后。乃瞿然却顾。痛自刻责。如戴冠不正而不自检者。见影在对壁而亟正之也。深衣得失。名物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4H 页
间事也。心法得失。本源上事也。因彼悟此。岂非大幸欤。惟执事不弃而卒教之。则受赐厚矣。谨拜。
别纸
盛谕疑先师深衣裁阔缀领处。何必以三寸为度。致使既缀之后两股不相凑。以失深邃之本意。此尽有曲折。盖先师曲领之制。其大体固直因经文。自行考定。而其取材之与衣同色。及别加缘于其上。并从丘氏说。至于裁阔接缀之法。则又用刘氏说。刘氏之意。以衣之背缝。须费针蹊一寸。故其前幅裁阔。必以三寸为度然后。接缀二寸之领而相凑无剩欠也。(解见陶庵便览。)先生深衣解中。只著三寸之度。而不言所以然之故。及考其所制诸本。当前裁阔。既用三寸。而当背缝合。却只费一二分。令缀领之后两股不相凑处为数寸。是则当初裁阔之必以三寸。殊无意谓。而缀领后开阔数寸。亦无依据。所以有盛意之致疑也。窃原先生之意。盖以衣前当项处。合有开阔容项之地。此实用之不可阙。而考之于经。既无可据。且不欲自我创新。故姑就先儒已成之度而少加迁就。以行吾意耳。然以今考之。深衣记文自有确證。当直据明文。立定一制。初未有自我创新之嫌也。谨按记文。先言袷形
别纸
盛谕疑先师深衣裁阔缀领处。何必以三寸为度。致使既缀之后两股不相凑。以失深邃之本意。此尽有曲折。盖先师曲领之制。其大体固直因经文。自行考定。而其取材之与衣同色。及别加缘于其上。并从丘氏说。至于裁阔接缀之法。则又用刘氏说。刘氏之意。以衣之背缝。须费针蹊一寸。故其前幅裁阔。必以三寸为度然后。接缀二寸之领而相凑无剩欠也。(解见陶庵便览。)先生深衣解中。只著三寸之度。而不言所以然之故。及考其所制诸本。当前裁阔。既用三寸。而当背缝合。却只费一二分。令缀领之后两股不相凑处为数寸。是则当初裁阔之必以三寸。殊无意谓。而缀领后开阔数寸。亦无依据。所以有盛意之致疑也。窃原先生之意。盖以衣前当项处。合有开阔容项之地。此实用之不可阙。而考之于经。既无可据。且不欲自我创新。故姑就先儒已成之度而少加迁就。以行吾意耳。然以今考之。深衣记文自有确證。当直据明文。立定一制。初未有自我创新之嫌也。谨按记文。先言袷形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4L 页
之曲则曰如矩。后言成衣之体则曰抱方。以明两矩相对。其中间空处端正成方。恰恰当心也。此非衣前开阔之确證乎。其不着尺寸者。随人粗细。其揆不一也。准袼之高下。可以运肘之文。则亦曰方之阔狭。可以容项可也。今必以两股之凑合无空隙为是。则方之形。于是乎隐而不可见。而只抱得两曲之会而已。抱方固美德也。抱曲则非美德也。圣人奚取乎此而象之于法服之正面乎。且不设容项之地。而苟然穿项。则当项左右太隘而有拘牵之势。(以二寸之领。折摺对垂而穿项于其中。故有太隘之病。)自颔以下微开而有讹斜之状。是不惟方不可见。并与其曲者而失天然如矩之形。决知其不然也。至若所谓深衣有深邃之意者。盖亦以衣裳之相连一体。两衽之交掩及房而言之耳。何必衣前之吻合而容项之无地然后。为得深邃之意耶。今拟更定裁法。于衣身背缝及续衽如法然后。特就前面凿开。作直方之状。上界背缝。下限续衽。阔狭取足容项。就以领挟缀而周之。则不出先生范围之内。而庶得古经立象之本意矣。惜乎不及奉质于席间周旋之日。以听其可否之命也。盖尝推之。统领衣身。绕项交掩。当腋而止。领之本则也。以其有统领之义。故得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5H 页
领之名。以其有交合之状。故亦谓之袷也。历考古今诸服之制。有不及于交而当胸乃止者。如宋朝礼服直领之制是也。(观朱子君臣服议可见。然此或出于中古以后。恐非周家正制。)有交之过而至于肩上者。如今公服团领之制是也。(始于元魏。至今为公服之通制。)有交之适中而取路不正者。凡亵服叉领之制皆是也。(取便淹体。当是古今亵服之通制。)有制以直领之体。着用叉领之法。而强名之以方者。温公所设深衣之制是也。至若平正直下。折旋中矩。交于其所当交而无一毫强。止于其所当止而无一毫苟者。唯我先师所考定深衣方领之制是也。领是一衣之元首。而在深衣则当心抱方。又为众象之会。故此制一正。而诸法无不得当矣。后之人政使于枝叶上照管不及处。容有一二补塞。而其大体之正当。则有不敢容易议到也。不审尊意以为如何。
答朴弘庵(甲申六月十九日)
毁服之变。哀恫之至。将以何言相慰耶。盖自和事大定之日。固知同其所服。同其所事。即其次第事。不足惊怪。而及至露出题目。节次施行。则不能不触目骇恸。宁欲溘然。况前此所行。皆可以言从违。而到今一节。不得不以身从违。道益穷而势益迫。只有仰天长
答朴弘庵(甲申六月十九日)
毁服之变。哀恫之至。将以何言相慰耶。盖自和事大定之日。固知同其所服。同其所事。即其次第事。不足惊怪。而及至露出题目。节次施行。则不能不触目骇恸。宁欲溘然。况前此所行。皆可以言从违。而到今一节。不得不以身从违。道益穷而势益迫。只有仰天长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5L 页
号而已。奈何奈何。所望者。四千年华夏正脉将绝之际。五百年 祖宗名教积累之馀。有一二辈人。办得大节。著明生气。以为日后回阳之根基。第不知何许门庭。胚胎得此等好人物也。方今朝野物情。仰恃金揆。不啻若洪流砥柱。不识此公何以副此舆望也。拜书。谨审比炎。经体崇福。多少诲谕。仰悉处义之正。深惬所望。或说云云。直是胡说。何足费辞深辨耶。亵服之短襦。岂不是平日所常着。若遂以为朝祭之上服。则非夷狄而何哉。今以窄袖而为上服。亦此类也。此岂待智者而后见耶。大抵吾辈处义。既以不苟从为究竟法。则前头顺逆。一听司命者分付如何耳。虽至焚坑之祸。亦既敢有就避也。有小文字示同业诸子。谩此录呈。足以垂察鄙怀所在也。远近士友。以书以面。相续示意。大槩一般无参差之论。可见彝性之所同也。自守则大同。而其所以为计则不出两端。一是宁闭门自废。不可轻变其旧之说。此则来教上一节之意也。一是宁为樵牧㨾子。不可苟从其新之说。此则来教下一节之意也。愚意此常随其所处而酌行之。于义则俱无所害也。未知如何。挥汗呼倩。不究所欲言。伏惟神会。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6H 页
答朴弘庵
俯示缕缕。备悉诲旨。但于自废之义。抗令之戒。守得太紧重。此于鄙意有不便处。盖为士者于国令。亦当视正不正而处之。其正者当先人而施行。及其令之既弛。则虽独守之可也。其无甚得失者。随众而行。随众而止。未有害也。其大违于理。如今日变服之比。当据义守旧而已。决不可苟从也。然其所以守旧者。处家与行世。又有分焉。其处家也。当直遂其志。不以刑戮而有所易。其行乎世。则当随令缓急。以为出入之节。然亦委曲作道理。费力作名色。要以必伸其所守于世为心。不敢以独守于其家。为足以自安也。愚陋于闻令之日。固已诣席下。讲定守旧之义。而于其始也。则且以闭门自废为节。(趁本邑行令定限前。拜辞先墓诸位。归书室。正衣冠危坐以俟勘。子侄辈因不得已之故出山。则权着微服。裹负上衣而行。至所到处。解裹以服之。所谓微服。是小昌衣。以此而负裹。即旧日乡谷远行人行色。若并此禁切。则约用樵牧人㨾子。要以不从新制。为仿其所如往。必是至亲或同志人家。若其甘为新制。致怪旧服者。虽在路傍。不可访入。)既而见营邑行令。与京城有疏密。(京城则既颁衣制。又设犯禁之律。外邑则只颁衣制。不系申饬之语。是则朝家所以处之者。已有不同。而列邑守令。各示不欲强迫之意。至或许邑子以阔袖入见。又或令册客以旧服居衙中。)遂稍稍作小出入于邻里亲戚家。又未几。闻自 上未尝著狭袖衣。(燕居。恒著氅衣。垂长缨。 东宫服色亦然。)
俯示缕缕。备悉诲旨。但于自废之义。抗令之戒。守得太紧重。此于鄙意有不便处。盖为士者于国令。亦当视正不正而处之。其正者当先人而施行。及其令之既弛。则虽独守之可也。其无甚得失者。随众而行。随众而止。未有害也。其大违于理。如今日变服之比。当据义守旧而已。决不可苟从也。然其所以守旧者。处家与行世。又有分焉。其处家也。当直遂其志。不以刑戮而有所易。其行乎世。则当随令缓急。以为出入之节。然亦委曲作道理。费力作名色。要以必伸其所守于世为心。不敢以独守于其家。为足以自安也。愚陋于闻令之日。固已诣席下。讲定守旧之义。而于其始也。则且以闭门自废为节。(趁本邑行令定限前。拜辞先墓诸位。归书室。正衣冠危坐以俟勘。子侄辈因不得已之故出山。则权着微服。裹负上衣而行。至所到处。解裹以服之。所谓微服。是小昌衣。以此而负裹。即旧日乡谷远行人行色。若并此禁切。则约用樵牧人㨾子。要以不从新制。为仿其所如往。必是至亲或同志人家。若其甘为新制。致怪旧服者。虽在路傍。不可访入。)既而见营邑行令。与京城有疏密。(京城则既颁衣制。又设犯禁之律。外邑则只颁衣制。不系申饬之语。是则朝家所以处之者。已有不同。而列邑守令。各示不欲强迫之意。至或许邑子以阔袖入见。又或令册客以旧服居衙中。)遂稍稍作小出入于邻里亲戚家。又未几。闻自 上未尝著狭袖衣。(燕居。恒著氅衣。垂长缨。 东宫服色亦然。)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6L 页
又朝臣进见。服狭袖者。渐次下垂。今几如旧。(朝服狭袖。始盖有改定寸数。而老成宰枢自初不变者居多。其馀长短相杂无定形。未几日。还复如故。守短制者无几人。而自 上一不致问。)又有 旨许士大夫吉凶大故。皆用道袍。(因朴判书齐寅丧事。有此 教。凡往吊者。皆令就其近处。借馆改服而入。夫自馆所至丧家。不得不用路上道袍。既用路上道袍。则其远近亦不必深拘。而 上意回斡之机。又不可不将顺而推广。故自是士大夫粗识体面者。不问远近。皆以道袍出入。其顾瞻一处。有所畏忌者独不敢云。)又如青山儒贤疏 批。(朴𧫎议性阳上短疏。自陈守旧之状。请被犯法之律。自 上优批慰安之。自此都下物论皆言山中人守旧服。朴公已得榻前定夺云。)及 特旨宥李判书寅明。(自 上追念争执新令之事。 特旨放还。显示奖与之意。都人藉藉皆言非久当大拜。)皆可以仰揣 上意之所在。则乃或因事作山外行。又为一二朋徒。勤勤说在道合着上服之意。盖为一身计。则独守旧章。不出户庭。只管身分。不恤他人。岂不是省事远害。若为一世虑。则礼义故邦通衢大路。先王法服影像遂绝。岂不亦哀恫迫切之甚乎。如知此意。则虽在禁令峻严之日。尚且有石压笋出之理。况在放开一头之后。独可无雪渐消而草日生之势耶。今不问令之缓急。一以自废为义。不察 上意所在。槩以抗令设戒。则不惟有碍于乘机转斡之道。或反切中时辈抑逖之心。此区区所不便也。大抵愚叟之欲移山。冤禽之思填海。自旁观言之。虽若可笑。在自家处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7H 页
心之道则不得不然。政使事机翻覆。以此而致祸。亦有所不暇恤也。不审尊意以为如何。至若着絮周衣。曾前所恒用。今不复近身。此意甚严正。敢不奉从。盖着絮周衣。溯其来历。即古之裘制。未可谓夷服。而在今日则恶其似而远避之。亦是一义也。惟所谓行衣。其袖之阔狭迥别。恐不必避嫌。若以开旁为嫌于胡周衣。则其联旁者。又嫌于倭周衣。岂可屑屑然尽避之耶。其为制之元不尽美。诚如盛谕。然此当作别时理会。在今日义谛。凡以阔袖为衣而出于道者。皆在所与。(今京乡路上。往往著出阔袖者。大槩是道袍深衣行衣三者。而行衣居多云矣。)不必区区设防于其间。自相抵排。以挟其路也。亦望再思之。
吴长庆之死。 朝廷差遣一官人会其葬。中国汉人来会者。皆握手致慰曰。贵国毁形。此何言此何言。至有流涕者。差遣人丁宁言变服未尝毁形之实。彼乃略降辞色。犹咄咄不已曰。既变盛制。与毁形何间哉。此言岂不使人恸哭欲死耶。毁服之讹为毁形。远外所闻。容或无怪。而抑不知中间何人。故犯手势于传播文字。以充其所志也。要之万国公传。挽河莫洗。奈何奈何。
答朴弘庵
吴长庆之死。 朝廷差遣一官人会其葬。中国汉人来会者。皆握手致慰曰。贵国毁形。此何言此何言。至有流涕者。差遣人丁宁言变服未尝毁形之实。彼乃略降辞色。犹咄咄不已曰。既变盛制。与毁形何间哉。此言岂不使人恸哭欲死耶。毁服之讹为毁形。远外所闻。容或无怪。而抑不知中间何人。故犯手势于传播文字。以充其所志也。要之万国公传。挽河莫洗。奈何奈何。
答朴弘庵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7L 页
前禀长子丧中行父母丧吉祭之说。获蒙印可。自幸迷见之偶不甚差也。垂谕长子丧出入服。窃见吾东已例见于前贤说者。大槩有三种。一曰。平凉子麻绞带。(说见下。)二曰。白布笠麻绞带。(见宋子大全答玄以规书。本书只言布裹笠。而遂庵则以为似是黑笠。陶庵则以为是白笠。今以以麻绞带相配之意推之。陶庵说似长。)三白。黑布笠布带。(见宋子大全答同春书。本书亦只言布笠。以前旧例推之。宜亦有白黑二说。而此不以麻绞带相配。且此为同春遭长子丧而论之。而同春是从宦。曾经宰枢人。或不应用白。又观下文出入时恐不免此之言。则可知是黾勉从黑。)以礼意求之。古者五服皆以凶服出入。惟为朋友麻者。居则绖。出则否。不应以斩衰重丧而用玄冠在道。是则平凉子白布笠之属。虽曰俗制。终是近正矣。 国制。长子斩衰。不解官在官者。又无私服白笠之例。然则其用黑笠。乃拘于时制。免不得处也。遂庵先生尝言适子丧。既不解官。则白笠恐不可著。若在野者。则虽着平凉子可也。此论参酌得极平当。昔年华西先生遭槐园公丧。亦依此行之。故乡中人多从之者。此恐不必深致怪也。至若行前丧吉祭时服色。则前贤既许本生丧中。行所后丧吉祭。而我国无有丧者墨衰祭先之例。势须用平凉子布直领白布带。今亦准此行之。或不至大碍矣。未知如何。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8H 页
答朴弘庵(乙酉十一月)
长子丧出入服之说。深荷勤教之力。得以辗转推考古今礼籍。始知世间许多礼文。皆有沿革。只此服制一事。其传袭之缪。亦已多时。诚有非仓卒龃龉之论所可容易断定也。盖古者五服皆恒服衰麻。以竟年月之限。出门则仍以衰麻在道而已。晋文公之丧。襄公以墨缞从戎。先儒以为丧服之变自是始。盖襄公因从戎用墨缞。而其后遂为有丧者出入之恒服也。父母之丧而如此。则馀服之变。从可知矣。至宋朝。朱子于父母丧。以墨缞入祖庙。是即以出入之恒服。为祭先之服也。其在长子丧。又以深衣幅巾致荐。则其出入之服。亦宜放此。但不应直以深衣幅巾在道。恐须于时服中别有浅淡之制也。(出入时服。已视父母丧有降杀。故入庙之服乃如此。若出入时用重丧之服。如墨缞之类。则其入庙。不应遽着深衣幅巾。)或问今之墨缞。便于出入。而不合礼经。朱子答之曰。若能不出则不服之亦好。但要出外治事。只得服之。观此则其于丧服之变。不安之本情与勉徇之时义。皆可以揣知矣。至以从政之节言之。古者臣有大丧。则君三年不呼其门。故言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此古礼也。(母之丧亦是齐衰。而古人文字。或别言齐衰于母丧之外。
长子丧出入服之说。深荷勤教之力。得以辗转推考古今礼籍。始知世间许多礼文。皆有沿革。只此服制一事。其传袭之缪。亦已多时。诚有非仓卒龃龉之论所可容易断定也。盖古者五服皆恒服衰麻。以竟年月之限。出门则仍以衰麻在道而已。晋文公之丧。襄公以墨缞从戎。先儒以为丧服之变自是始。盖襄公因从戎用墨缞。而其后遂为有丧者出入之恒服也。父母之丧而如此。则馀服之变。从可知矣。至宋朝。朱子于父母丧。以墨缞入祖庙。是即以出入之恒服。为祭先之服也。其在长子丧。又以深衣幅巾致荐。则其出入之服。亦宜放此。但不应直以深衣幅巾在道。恐须于时服中别有浅淡之制也。(出入时服。已视父母丧有降杀。故入庙之服乃如此。若出入时用重丧之服。如墨缞之类。则其入庙。不应遽着深衣幅巾。)或问今之墨缞。便于出入。而不合礼经。朱子答之曰。若能不出则不服之亦好。但要出外治事。只得服之。观此则其于丧服之变。不安之本情与勉徇之时义。皆可以揣知矣。至以从政之节言之。古者臣有大丧。则君三年不呼其门。故言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此古礼也。(母之丧亦是齐衰。而古人文字。或别言齐衰于母丧之外。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8L 页
此即指期以下而言也。)长子丧。既同父斩衰。而与齐衰异等。则当亦在三年不从政之科矣。后世凡父母之丧。如为人后者。为生父母期。庶子升嫡者。为私母缌。亦皆解官。此固不违于礼经之旨矣。惟于长子斩衰不解官。(此自宋制已然。)盖下代居丧之节。既皆异古。而丧子之礼。又降父母一等。其冠服之变。几无异平日。则朝廷之待之。亦不得不然矣。吾东人父母丧出入服。用方笠布直领。不用墨制。此海外淳俗。略得古意者也。沙溪先生讲礼时。或有当从墨制之论。而以既非古制。又非国俗力防之。其意甚正矣。(龟峰论击蒙要诀父母丧卒哭后生布巾衣荐神之说曰。生布巾衣。极凶之制也。大违礼制。朱子以墨衰行礼者。是不忍纯凶而接神也。愚按朱子尝言伊训元祀十二月朔。亦是新丧。伊尹已奉嗣王。祗见厥祖。固不可用凶服矣。又言今在丧。而白布衣冠以临朝。恐未为不可。但入太庙则须吉服而小变耳。据此则士大夫居丧者。出入时墨衰。固非古制。而入庙接神。不忍纯凶。亦是礼意当然。龟峰此论。政宜深绎也。但墨衰是国制所无。而难于创设。故栗谷先生答龟峰。有谨改之语。而卒不著墨制。其后诸老先生。亦皆鼎重不果用。)至于长子丧出入服。则例多用黑笠布带。而时或有平凉子麻绞带者。(此亦是我国旧俗。有此一例。至今外邑人往往有行之者。先师少时。亦累见之。盖非必因遂庵之说而行之也。)平凉子麻绞带。亦是淳古近正之俗。但为不解官之法(国家遵用中朝制。)所拘。不得为通行之制。盖凡仕宦之体。有服中供仕者。未有丧中供仕者。故长子丧。不解官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9H 页
者。其出入视事。勉徇有服者之常服。(黑笠布带。)不敢为有丧者之凶服。(平凉子麻绞带。)且重丧匈服。体制甚重。一服此服。自非起复大故。中间变除。极涉差异。故前衔官早晚授职者及儒士之早晚筮仕者。亦不敢服此服。且供仕者不敢以匈服视事。则奉先者岂敢以凶服行礼。既不用匈服。亦须用供仕者视事之服。(今用平凉子者。例以此服仍为入庙之服。重教前书。引生亲丧中祭所后祖服为说。追思之。有未然者。生亲丧。 国制元无用黑一路。故以此祭先。可安于心。若是子丧。既有供仕服色。且有朱子深衣幅巾之例。岂敢直以凶服入庙。)以凶服为恒服。而每日晨谒及大中小祀。随事换着此服。亦甚难安。于是乎举国人遭此丧者。一例为有服者之常服。其有时而为凶服者。反为卤莽径情之服而节节有挂碍。虽以尤翁之谨严。亦不免为黾勉徇时之论矣。(前书所禀尤翁答玄以圭书。谓世人知礼者。着布裹笠麻绞带。重教始以此布裹笠为白笠矣。追考下文。有为妻亦然而带则以布之文。而国制本无为妻白笠之例。是知遂庵之以是为黑笠者。似得本意。想来当时礼家于子丧妻丧。通用黑粗布笠。以麻带布带。分别斩齐故云。然其答同春书。又直劝用布笠布带。是则与妻丧全无分别矣。)遂庵在野者虽着平凉子可也之说。其意盖曰若屏处山野。不涉迹都邑。则自可以遂其情耳。此政与朱子所言若能不出则不服墨衰亦好者。一般话头。然虽在野者。自朝家不时有召命。义不可以不出。则亦自难处。况其在家入庙时。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9L 页
易服不易服。两不便安。与都邑人初无异同耶。然则先师昔年所行。意固甚美。而于此等曲折。或未及十分周详。诚如盛教所喻矣。大抵礼制沿革。关系邦典者。苟不自公家一番从头理会。则在下者小小执守。毕竟不济得事也。仍记 宪庙癸卯 孝显王后(宪庙元妃)之丧。自 上燕居著白笠。令礼官问可否于儒臣。儒臣对以恐失之过。而 圣意遂沮。还著黑笠。先师论此。未尝不痛恨。以为若因此善为将顺。建立一制。而又广之于五服。通之于上下。则虽其古今异宜。不能恒着衰绖如周制。亦足以一洗下代吉凶错杂之缪。是则不易之至论也。(愚意如当立制一国。则宜令凡有服人着白衣布带者。并得著白笠。自非造朝及入庙时则无所易焉。至若长子丧。若并复古制。解官如亲丧。则自当为有丧之服而无碍。政使不能然。只从有服者之例。亦不失为纯素之服矣。)闲居事简。遇一疑端。反复不置。蔓延至此。并以奉报。惟高明财诲焉。
书往后。弘丈考示朱子答李晦叔书一条。与此书所引先生论墨衰一段政相发。今并追录于后。以备参證。晦叔问目云为长子三年。及为伯叔兄弟皆服期。而不解官为士者许赴举。(按吾东则为长子三年。及期服葬前。皆不赴举。此有先辈明论。举世遵行。)不知当官与赴举时。还吉服耶。衰服耶。(按此不问出入视事时服何服。而特于当官及赴举之时。而疑服吉服衰。则其
书往后。弘丈考示朱子答李晦叔书一条。与此书所引先生论墨衰一段政相发。今并追录于后。以备参證。晦叔问目云为长子三年。及为伯叔兄弟皆服期。而不解官为士者许赴举。(按吾东则为长子三年。及期服葬前。皆不赴举。此有先辈明论。举世遵行。)不知当官与赴举时。还吉服耶。衰服耶。(按此不问出入视事时服何服。而特于当官及赴举之时。而疑服吉服衰。则其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0H 页
所谓衰服。即指当持有服人出入时常服可知矣。其制则恐只是如今重服人所著布袍布带之类。观上文兼为长子为伯叔兄弟之服而言则可知矣。)答曰。此事只得遵朝廷法令。若心自不安。不欲赴举则勿行可也。当官则无法可解罢。(按朱子于绍熙辛亥正月。以知漳州。遭长子丧。用特例陈情辞本职。乞宫观。然供宫观奉祠之职。亦不得用衰服矣。)伊川先生看详学制。亦云不禁冒哀守常。此可见矣。但虽不得不暂释衰。亦未可遽纯吉也。
答朴弘庵(庚寅十月)
大学讲说一段。既烦屡书于前。以致其启发之勤。又施短牍于后。以叩其开悟与否。若复对之以未契。则良非所以仰慰恳恻忧闷之情。欲强应之以闻命。则亦非所以奉体真实相与之意。只得将一语。略陈其所以未契之由。而从后深思。以俟开悟之日也。夫欲明明德于天下一言。乃古人为学最初立本处。其意脉之偏正轻重。不可以不审。愚陋以己之德说此德字。盖言其必推己以及人也。盛谕以人之德说此德字。窃恐其或舍己而为人也。此其所以未契之本根也。以向里向外言之。则欲明己德者。宜得向里之目。欲明人德者。宜得向外之目。而伏读来教。每每易地而反施之。此又其滋惑之一端也。伏希垂察。若夫上
答朴弘庵(庚寅十月)
大学讲说一段。既烦屡书于前。以致其启发之勤。又施短牍于后。以叩其开悟与否。若复对之以未契。则良非所以仰慰恳恻忧闷之情。欲强应之以闻命。则亦非所以奉体真实相与之意。只得将一语。略陈其所以未契之由。而从后深思。以俟开悟之日也。夫欲明明德于天下一言。乃古人为学最初立本处。其意脉之偏正轻重。不可以不审。愚陋以己之德说此德字。盖言其必推己以及人也。盛谕以人之德说此德字。窃恐其或舍己而为人也。此其所以未契之本根也。以向里向外言之。则欲明己德者。宜得向里之目。欲明人德者。宜得向外之目。而伏读来教。每每易地而反施之。此又其滋惑之一端也。伏希垂察。若夫上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0L 页
明字之以夸耀意看解。则愚虽蒙騃。宁至如此。(愚意本以推明之意。释此明字。苟以推明之意言之。中庸所言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亦不害为明吾德于天下。乌有所谓夸耀之意耶。)特缘遣辞之际。指不别白。致惑祟览。有此警责尔。是则未尝不反躬惭悚也。
答朴弘庵
大学章句。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此止字。大全讲义,仪礼通解。皆作至字。农岩,南塘及近世洛中诸贤。皆以止字为板误。重教亦尝从之。然区区之意。则作止字者。与下文不迁字。意若相叠。而古人文字。重言以致丁宁者亦多。不至全然不成文理。如诸贤之论。(农岩说。不记全文。南塘则曰止自兼至与不迁之意。此若作止则下不当复言不迁。止则不迁。迁则非止矣云云。)但以注体言之。上既以至与不迁两意释止字。而下遂言止而不迁。则至之一字。殊没归著。几于虚设矣。以故窃意其作至之为可从也。先师平日。只依本文作止字读。此特出于谨严之意耳。盛论则乃推说旨意。以为决不可作至。而谓所系不鲜。却未见其必然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一句文义。向来往复最后书。引朱子己酉封事古先哲王欲明其德于天下之语为教。此意极明白。故谨守之至今矣。今复寻旧绪。必
答朴弘庵
大学章句。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此止字。大全讲义,仪礼通解。皆作至字。农岩,南塘及近世洛中诸贤。皆以止字为板误。重教亦尝从之。然区区之意。则作止字者。与下文不迁字。意若相叠。而古人文字。重言以致丁宁者亦多。不至全然不成文理。如诸贤之论。(农岩说。不记全文。南塘则曰止自兼至与不迁之意。此若作止则下不当复言不迁。止则不迁。迁则非止矣云云。)但以注体言之。上既以至与不迁两意释止字。而下遂言止而不迁。则至之一字。殊没归著。几于虚设矣。以故窃意其作至之为可从也。先师平日。只依本文作止字读。此特出于谨严之意耳。盛论则乃推说旨意。以为决不可作至。而谓所系不鲜。却未见其必然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一句文义。向来往复最后书。引朱子己酉封事古先哲王欲明其德于天下之语为教。此意极明白。故谨守之至今矣。今复寻旧绪。必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1H 页
欲将此明德。作民之明德说。无乃多思之反惑耶。章句之贴解本文。愚意亦未尝不以为然。盖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即是明吾德于天下之实事也。故其贴解之言。不得不如是矣。未见其必作民之明德然后为可通也。
答朴弘庵
大学欲明明德于天下一句。是举体该用说。不可专作平天下事。(朱子之撰章句也。明德之体。上已详解。不容架叠。但明德是在己之物。而今言明之于天下。此为难晓。故且主于天下三字而释之曰。明明德于天下。言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至或问。揔解之云所谓明明德于天下者。自明其德而推以新民。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又云至此极其体用之全。而一言以举之然后乃见。此一句虽主平天下言之。而自明其明德之意。实为体干于其中也。)其意若云欲明吾德之全体大用而尽其本然之量。使功化之所及。至于充满天下而后已也。古人为学。其最初立本。固欲如此尔。此欲字。政不可慢看。下数句。即就此句内面。细分节目。以见其由小而致大耳。此诸欲字。亦统于上一欲字。个个真切有骨力。无一合少得者矣。盛诲谓此六欲字。不是古之人真有以欲之也。乃后人想像其如此也。窃原其意。盖以明明德于天下一句。专作平天下事而国不与焉。治其国一句。专作治国事而家不与焉。以下皆然。若
答朴弘庵
大学欲明明德于天下一句。是举体该用说。不可专作平天下事。(朱子之撰章句也。明德之体。上已详解。不容架叠。但明德是在己之物。而今言明之于天下。此为难晓。故且主于天下三字而释之曰。明明德于天下。言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至或问。揔解之云所谓明明德于天下者。自明其德而推以新民。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又云至此极其体用之全。而一言以举之然后乃见。此一句虽主平天下言之。而自明其明德之意。实为体干于其中也。)其意若云欲明吾德之全体大用而尽其本然之量。使功化之所及。至于充满天下而后已也。古人为学。其最初立本。固欲如此尔。此欲字。政不可慢看。下数句。即就此句内面。细分节目。以见其由小而致大耳。此诸欲字。亦统于上一欲字。个个真切有骨力。无一合少得者矣。盛诲谓此六欲字。不是古之人真有以欲之也。乃后人想像其如此也。窃原其意。盖以明明德于天下一句。专作平天下事而国不与焉。治其国一句。专作治国事而家不与焉。以下皆然。若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1L 页
谓以欲平天下之故而治其国。以欲治其国之故而齐其家。则或有违于古人随事致一之心法。故有此言。然以经文本指求之。却恐有未悉处。且凡古经立文。皆据实事。未有无其实而想像虚设者也。乞更入思。
服中冠人之礼。若在古礼则虽轻服。必无为人行冠之理。孔子答曾子有服者可以与人祭之问。曰缌不祭。又何助于人。祭犹不可与。而况于冠乎。但后世居丧居服。咸不能如古。故其应接人事之节。自家礼而已有斟酌损益之道矣。芝村欲令重服人为冠宾。故尤翁引家礼冠礼期服人不得为主人之文以难之。而犹以行礼而不与酬酒。为参酌古今取中之道。窃究其旨。当时若以缌小功人为冠宾。则初未有持难之辞。可知矣。大贤裁处既如此。则后人行礼者。亦难用一切法也。未知如何。
与朴云庵(文一○甲戌九月十五日)
天地闭塞。夷狄横而禽兽至。其势若洪流之稽天而不可遏。环顾一世。吾徒之寄在草泽。区区诵法圣贤者。止若干辈耳。此虽若无足有无于世。而其机则尽有不可慢者。盖其见识议论。或失夫天地之本心。而
服中冠人之礼。若在古礼则虽轻服。必无为人行冠之理。孔子答曾子有服者可以与人祭之问。曰缌不祭。又何助于人。祭犹不可与。而况于冠乎。但后世居丧居服。咸不能如古。故其应接人事之节。自家礼而已有斟酌损益之道矣。芝村欲令重服人为冠宾。故尤翁引家礼冠礼期服人不得为主人之文以难之。而犹以行礼而不与酬酒。为参酌古今取中之道。窃究其旨。当时若以缌小功人为冠宾。则初未有持难之辞。可知矣。大贤裁处既如此。则后人行礼者。亦难用一切法也。未知如何。
与朴云庵(文一○甲戌九月十五日)
天地闭塞。夷狄横而禽兽至。其势若洪流之稽天而不可遏。环顾一世。吾徒之寄在草泽。区区诵法圣贤者。止若干辈耳。此虽若无足有无于世。而其机则尽有不可慢者。盖其见识议论。或失夫天地之本心。而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2H 页
出于私意之苟简。则不惟不能强此之进。反有以助彼之势。使硕果无复生之理。而穷阴至于迷复矣。岂不凛乎其危哉。区区于此过不自量。深以为念。常愿与并世诸同志。会合澜漫。交质其所闻。同趋乎大中至正之域而不可得焉。则日夕忧惧。不啻若沉痾之在躬也。老兄知此情。当亦为之慨然也。丧礼。父在为妻杖与不杖。有古今诸说之异同。吾兄平日于此曾如何从违。乞垂明论。重教今番为儿子制服。只依古礼及备要意。定为不杖。而于家礼与尤翁之论。不免有少违。所以兢兢。有此奉禀耳。昔年先师之意。亦从尤翁矣。
答朴云庵(乙亥四月二十四日)
俞景善回。伏领手覆。缕缕诲谕。警发良深。感辑不可言。惟于其中。时有称谓过重而揄扬踰分处。则有非区区之所可堪也。父在为妻不杖之说。谨悉雅意之所存。但尤翁之论。尽有颠末。而高明似偶不深考。故别纸录上。可更详之也。宋太宗事二条。曾氏史所载。此即是见行诸史之所同。至若杨铁崖史义拾遗。愚亦曾一再过目。但此书颇猥屑。不见信于世。故不敢据以为重。且以今所举一条言之。太宗设有引斧犯
答朴云庵(乙亥四月二十四日)
俞景善回。伏领手覆。缕缕诲谕。警发良深。感辑不可言。惟于其中。时有称谓过重而揄扬踰分处。则有非区区之所可堪也。父在为妻不杖之说。谨悉雅意之所存。但尤翁之论。尽有颠末。而高明似偶不深考。故别纸录上。可更详之也。宋太宗事二条。曾氏史所载。此即是见行诸史之所同。至若杨铁崖史义拾遗。愚亦曾一再过目。但此书颇猥屑。不见信于世。故不敢据以为重。且以今所举一条言之。太宗设有引斧犯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2L 页
上之事。当时史官果能直书露史。与赵普争辨否。此直是后人因烛影疑案。依㨾撰出董狐笔法。以快其意也。 皇朝诸公修纲目时。不曾采用。盖亦有意也。然太宗之不君其君。只观其成迹。如改年号迁太后开宴殡侧之类。可以断之。不待烛影。秘事之得其真按也。未知如何。雅言之役。去冬仅刻得三之二。岁后梓人辈俱为公役所系绊。不免倚阁一边。要之须俟五六月间公役告讫。始可复理前绪也。所寄助役之需。数爻夥然。曾所未料。苟非吾兄至诚。安能动得此许多人心力。钦叹钦叹。所恨工役之稽缓踰时。无以副诸贤汲汲之意也。又有一事。先师遗像。门下诸子久欲移摹分奉。以寓羹墙之诚。今年春。金刚一衲子能解画妙者访至。始经纪数本。一本仍玆奉往。揭堂一拜。当不禁怆感之情也。鄙社又有朱宋二夫子影本。若欲并奉。因褫示意。谨当移摹续呈也。念尊兄平生苦衷。在表率一方之学者。咸由往哲之遗则。而若其朝夕兴感于观瞻之际。而肃然有不敢自懈者。则遗像之崇奉。当不为小助也。所欲言者甚众。远书不能覼缕。只有耿耿引情而已。伏希神会。
吾兄虽尝有台衔。而既不出仕。则依旧是草莱一
吾兄虽尝有台衔。而既不出仕。则依旧是草莱一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3H 页
处士。与卿相贵人通书问讯。或欠严正。至于素日趍向不正者。及名节有疵。为清议所弃者。尤不可以声气相接。此等处。是吾辈饬躬关系紧要处。相爱之地。不敢不密禀。深望有以检省之也。
与朴云庵(甲申九月)
礼慰之外。辄有愚悃。谨玆附陈。重教于辛巳秋。从檗山褫。伏奉惠命。深慰积岁阻怀。而自后凭便无阶。迄玆未克修谢。心常悚恧。乃者宁远全君舜英来见。窃闻间遭大故。终祥隔迩。惊愕忧恋。尺疏莫既。惟是守制之馀。能节哀力学。席间奉教。亦自有人。此为吾道莫大之幸。第念今日是天地间阴阳消长之大机会也。凡服儒冠儒。为圣人之徒者。莫不以卫正斥邪。为大义谛。况我先师李先生平生苦心。惟在于此。吾辈所以缵述其志业者。夫岂有佗说哉。哀执事虽在茕然深默之中。其所以昼宵忧劳者。当不外此。而其为后生警诲者。亦必有可闻者。相去落落。无由承聆其一二。玆为所介介也。重教自辛巳以后。荐遭师友祸故。固守同罪共废之义。离畿甸入关东绝峡中。跧伏遣日。而亦不敢全然自昧。约束旧徒。讲习前业。殊不成次第。将恐先师遗托。失坠到地。所以一念求助于
与朴云庵(甲申九月)
礼慰之外。辄有愚悃。谨玆附陈。重教于辛巳秋。从檗山褫。伏奉惠命。深慰积岁阻怀。而自后凭便无阶。迄玆未克修谢。心常悚恧。乃者宁远全君舜英来见。窃闻间遭大故。终祥隔迩。惊愕忧恋。尺疏莫既。惟是守制之馀。能节哀力学。席间奉教。亦自有人。此为吾道莫大之幸。第念今日是天地间阴阳消长之大机会也。凡服儒冠儒。为圣人之徒者。莫不以卫正斥邪。为大义谛。况我先师李先生平生苦心。惟在于此。吾辈所以缵述其志业者。夫岂有佗说哉。哀执事虽在茕然深默之中。其所以昼宵忧劳者。当不外此。而其为后生警诲者。亦必有可闻者。相去落落。无由承聆其一二。玆为所介介也。重教自辛巳以后。荐遭师友祸故。固守同罪共废之义。离畿甸入关东绝峡中。跧伏遣日。而亦不敢全然自昧。约束旧徒。讲习前业。殊不成次第。将恐先师遗托。失坠到地。所以一念求助于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3L 页
并世君子。如吾执事者。不能不益勤且挚。惟执事察此苦衷。时惠药石之诲焉。区区不胜厚望。谨拜。
(今日变服之事。即是一大变故。左右于此必已有定论。而区区处义。不敢不关禀。略将所草一小文字呈上。乞赐评诲焉。)
与朴云庵(戊子夏)
往在甲申秋。宁远士人全秉薰访至。始闻执事时丁外忧。小祥已过。惊愕之极。谨修慰疏。附致微诚。兼有私怀。略陈别幅。意谓趁即登照也。玆者门下人崔汝畴之来。乃知疏函中间沉滞。尚未得达。深用慨叹。第凭崔君口述。谨审迩来哀苦之馀静养有相。尊体百福。进德修业。不以卲龄而少衰。一方俊彦。聚居学宫之傍。日月刮劘。气像甚好。最是令季处士德学日高。已为多士之模楷。风声所暨。蔚有可闻。深用钦尚。甚恨无由一接其颜范。以资其馀波也。既为尊座贺同气齐德之不偶然。又为一路学者喜异日师门嗣守之有其人也。重教自师友祸故以后。引罪共废。挈家入关东山中。掩户养痾。苟延时日。寻数残业。不成次第。重庵老爷其间蒙宥还第。而移寓永平地。相距踰百里。进见请诲。无由如前源源。后辈从游。岂曰无其人。而年来死亡者多。又或疾病事故相仍。未有十分
(今日变服之事。即是一大变故。左右于此必已有定论。而区区处义。不敢不关禀。略将所草一小文字呈上。乞赐评诲焉。)
与朴云庵(戊子夏)
往在甲申秋。宁远士人全秉薰访至。始闻执事时丁外忧。小祥已过。惊愕之极。谨修慰疏。附致微诚。兼有私怀。略陈别幅。意谓趁即登照也。玆者门下人崔汝畴之来。乃知疏函中间沉滞。尚未得达。深用慨叹。第凭崔君口述。谨审迩来哀苦之馀静养有相。尊体百福。进德修业。不以卲龄而少衰。一方俊彦。聚居学宫之傍。日月刮劘。气像甚好。最是令季处士德学日高。已为多士之模楷。风声所暨。蔚有可闻。深用钦尚。甚恨无由一接其颜范。以资其馀波也。既为尊座贺同气齐德之不偶然。又为一路学者喜异日师门嗣守之有其人也。重教自师友祸故以后。引罪共废。挈家入关东山中。掩户养痾。苟延时日。寻数残业。不成次第。重庵老爷其间蒙宥还第。而移寓永平地。相距踰百里。进见请诲。无由如前源源。后辈从游。岂曰无其人。而年来死亡者多。又或疾病事故相仍。未有十分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4H 页
安意攻业者。吾党运气。大抵可见矣。惟是华东合编纲目一书。是先师平生之志。而末年分付门徒。略定草本。其后集诸士友数十年精力。脩正成编。见方重校。大义数十粗寓其间。足以垂示来世。异日归拜先师。庶几有籍手之资矣。念吾辈所贵乎生并一世者。政以义理讲磨之为可乐。声气相连之有所赖也。今千里落落。音徽渺然。非但颜面会合之无期。并与文字往复而不易。宁不慨哉。矧玆道晦世乱。时变百出。可讲者非一端。而所欲依赖者。非他时比耶。崔君之来。数日谈怀。粗见区区。临行又将讲说数纸。入之行袋。幸命进一览。深赐批正。早晏寄示为望。自馀只祝万万自爱。益励晚节。以副千里相望之情。
答崔知窝(荣升○壬辰七月)
俯示诸路院址设坛之议。此可见多士之公情。贵乡士友之欲遵用其例于云谷院址。在所不可已。而必推吾执事为领袖者。亦可谓得体矣。执事虽老矣。气力可及者。恶可辞免耶。万望深念事体。始终善处。无为后人之所议也。若设坛在彻院之日。则位版固当埋于筑坛之地。若在久远之后。不必移埋已埋之版。事体似然矣。至于傍近入葬之冢。则既已呈禀本官。
答崔知窝(荣升○壬辰七月)
俯示诸路院址设坛之议。此可见多士之公情。贵乡士友之欲遵用其例于云谷院址。在所不可已。而必推吾执事为领袖者。亦可谓得体矣。执事虽老矣。气力可及者。恶可辞免耶。万望深念事体。始终善处。无为后人之所议也。若设坛在彻院之日。则位版固当埋于筑坛之地。若在久远之后。不必移埋已埋之版。事体似然矣。至于傍近入葬之冢。则既已呈禀本官。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4L 页
则向后作处。当一听其指挥而已。在士子之道。只当专力于筑坛致诚。修举讲学之事也。盖凡校院之设。本非为先贤香火而设。实主士子讲学明伦之谋也。既设神坛后。须别立讲会之坛。着实勉修其事。则体统自然尊严。前日之犯葬者。苟有人心。不得不彻去矣。如或不然而徒设虚位。复为荒地。则将益受乡人之侮。而从后犯入者。谁能禁之耶。是甚可惧也。幸与乡中佥贤。加意而力图之也。告由文草。依教搆呈。随意修润用之如何。
答徐汝心(应淳○丙寅四月)
重教愚陋疏拙。无所肖似。独好贤尚德之心。根于天赋而有未泯者。窃尝从师友间。闻执事行谊文章之盛。而愿趍下风久矣。去岁入都。升扫门屏。虽行期甚迫。未得款叩底蕴。而其谈论风采。固有以感动人者。且重教不揆交浅。妄以文与道本末之说进之。而执事不以为不可。则其虚受容人之量。又有非小人之腹所能窥测者矣。临别谓春间当命驾东游。故还栖俟日。庶几迎拜路左。以罄馀怀。山花已霰而车音邈然。 天气向暑。恐难拄劳远出。私心怅缺。宁有其极。其怀归两种文字。奉玩无已。已移本珍藏。而原纸
答徐汝心(应淳○丙寅四月)
重教愚陋疏拙。无所肖似。独好贤尚德之心。根于天赋而有未泯者。窃尝从师友间。闻执事行谊文章之盛。而愿趍下风久矣。去岁入都。升扫门屏。虽行期甚迫。未得款叩底蕴。而其谈论风采。固有以感动人者。且重教不揆交浅。妄以文与道本末之说进之。而执事不以为不可。则其虚受容人之量。又有非小人之腹所能窥测者矣。临别谓春间当命驾东游。故还栖俟日。庶几迎拜路左。以罄馀怀。山花已霰而车音邈然。 天气向暑。恐难拄劳远出。私心怅缺。宁有其极。其怀归两种文字。奉玩无已。已移本珍藏。而原纸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5H 页
欲于拜日面进。既不能得。玆讨便封纳。更欲续得近作可读者几篇。与乡塾同业者共之。真饕者之不知厌也。执事可复许之否乎。读其文而见其心。与面拜而承教。何间哉。麦候朝寒。伏惟燕息有相。尊体百福。重教将老穷峡。碌碌无喻。重庵金丈二月丧其胤。三月移寓于鄙闬数弓之地。惨愕之外。前头生事益茫然。执事闻之。想亦永叹也。馀冀自爱加重。以时惠音。谨拜。
答徐汝心(己巳冬)
重教白。九月上旬。拜六月间惠问。感戢无已。既而家侄从门下归。又能略述秋后动静。重以为慰。比日冬温。伏唯味道有相。尊体多福。重教跧伏穷山。久不闻外间物论。家侄言入都闻都下士大夫叙列当世之文。必以执事首屈一指。不识执事何以得此于梁楚之间也。然重教之愚窃以为此非所望于执事也。重教初拜执事于北里。论文与道本末之分。执事深以为然。其后执事猥屈衡门。又以不能专意读朱子书为忧。是其志岂遽以一文士之雄者自居耶。重教自省事来。窃听山野老成之言。以为京师者四方之望。风气习尚。皆自此启之。挽近前辈长德。次第零谢。都
答徐汝心(己巳冬)
重教白。九月上旬。拜六月间惠问。感戢无已。既而家侄从门下归。又能略述秋后动静。重以为慰。比日冬温。伏唯味道有相。尊体多福。重教跧伏穷山。久不闻外间物论。家侄言入都闻都下士大夫叙列当世之文。必以执事首屈一指。不识执事何以得此于梁楚之间也。然重教之愚窃以为此非所望于执事也。重教初拜执事于北里。论文与道本末之分。执事深以为然。其后执事猥屈衡门。又以不能专意读朱子书为忧。是其志岂遽以一文士之雄者自居耶。重教自省事来。窃听山野老成之言。以为京师者四方之望。风气习尚。皆自此启之。挽近前辈长德。次第零谢。都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5L 页
人子弟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无从而闻之。未尝不深以为忧。于斯时也。吾执事与一二同德。结契追随。以讲服往哲之遗绪。此所谓硕果之不食者。其爱惜期望之重。顾何如也。不幸四三年来。诸君子又多流落乡里。而执事乃复以文章竖赤帜于都下。吾固知执事之所为文。必与道俱。视流辈抽黄俪白之习。不啻千百相远。而于本末之所在。主客既易置。则其为心法之累。固已大矣。士之游居乎门下者。其中心慕悦者。在文而不在道。退而语乎人。其娓娓不倦者。又以文而不以道。则声气所及。亦将有以移风易俗者矣。一转再转。则向所谓必欲与俱者。未必不至于每与之相反矣。此其流弊之远。又岂可胜言耶。宋之文士如欧阳公,苏轼辈人。执事必不屑于此。而此二人者原其为文之本心。则亦岂不曰必与道俱乎。今读其文。往往有好议论。诚有不可没者。然要其归则毕竟合道者少而不合道者多。合道者小而不合道者大。虽欲与俱而卒不可俱。此其故不在乎佗。在乎不肯诚心求道。以养乎身。而徒欲袭取于言议之末。以自重于世。殊不知道之为物尊而无对。为主而不为客。命物而不命于物。其不为人所假借作寄寓生活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6H 页
久矣。执事前后赐教。恳恳有求言之意。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此仁者事也。若一于逡巡。而不一言以效忠。则非所以成执事之仁也。不揆僭越。辄玆有献。倘执事采而纳之。一转其身以正趋向。则岂徒愚陋之荣。实斯文之大幸也。如不谓然。请亟赐回教。以明其理。重教虽驽劣。亦当倾竭智虑。上下其论。以求至当之归也。每见古人于讲论异同之际。不轻然诺。凌厉若相攻者然。深叹后人之不能然也。前示盛述二十章。反复讽诵。久而后卒业。盖于圣人辞气影响之间。恰恰有似之者。读之令人不能释手。然深味其旨。则犹病其所本之不真切深厚。而少沉浸浓郁之意耳。所论亦时有与鄙见参差处。要非大义所系。今不暇尽禀。乃若论大禹菲饮食恶衣服卫文公大布大帛事。及论皇父孔圣论君子喜言道小人喜言数等数章。真千古至言。击节感叹。甚欲效古人芹曝之献而不可得也。何时当得会面倾倒。每欲书禀所疑。而辞不达情。且便路迂回。往复之间。动费数月。殊以为恨。只祝千万自重。以慰远诚。
别纸
承留意作先师诔文。幽明光感。不知所喻。所询鄙作
别纸
承留意作先师诔文。幽明光感。不知所喻。所询鄙作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6L 页
祭文中两款语曲折。先师自少慨然以生民为念。每说凶荒流转之状。必泫然出涕。或出游山水间。店舍所停宿及路傍流憩处。必询访居民生理三政利病。闻有弊瘼。辄咨嗟不能去。又或为之商量矫救之方。常言孟子胸中动不动。不忘百姓二字。吾辈正坐无此恻怛本领。所以学圣人不得也。尝手画周人井田闾族之图。常自观览。晚年入洪川。买田一方。欲依横渠意。画一井。团束有志。同闾耕作。以讲先王之遗制。值长子丧。分付无人。诗成事未就。凡论治法。事无大小。必本之三代而酌以时宜。尝言三代以后田制之稍近古者。莫如限民名田。而其润泽之术。又在随时损益。如高丽之制。域内田地。一切属公。法非不善。而其流弊至于佃户为各衙所侵渔。无以聊生。至 本朝。又一切属民。以矫其弊。而其流又至于兼并而不得平。今若大加更张。为民制产。又须用公田法乃可。又谓仁民之政。广储备荒。不可少缓。而历代之规莫善于社仓。尝捐财立本。少试乡里。里人至今赖之。又为乡人设读法之规。以时事有少碍。不果行。又谓守望之政。筑堡最要。而我国海邑尤不可阙。周制人各有两庐。而不惮其迁徙出入之劳者。以其秋冬非邑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7H 页
庐。无以团聚防患。春夏非田庐。无以散处耕作也。盖其初起。与西戎接壤。多年所以锻鍊。得此两全之术也。今筑堡屯田。庶几得此意矣。又言古者伏兵于农。唐府兵之制。略得其意。栗谷请养兵十万。其默算政在于此。丙寅告归疏所陈兵农合一之说。盖微发其端也。然此等说话。平生未尝笔之于书。亦未尝非时漫说。盖谨守出位谋政之戒也。今略录其所闻如此。所谓恻怛斯民。寤寐周官者。即指此事也。先师晚年。读易最多。于四圣传心之妙。沉潜反覆。玲珑辉赫。往往有发前人所未发处。尝著一书。主解程朱传义同异。而附以自得之见。名曰周易传义同异释义。又谓孔子之道。至朱子而大明。为斯人者一日而不讲朱子之书。则将人类而入于禽兽。中夏而陷于夷狄。且今中州之学。三分五裂。而独我东赖一二大儒先生血诚宗主之力。尊信朱子。专意讲明。其注释成书者。至数十家。其门路之正。用工之专。又不可不使后人知之。命长子上舍裒合为一书。以宋子所著劄疑为主。而翼之以诸贤说。名以朱子大全劄疑辑补者。凡七十册。上舍又就其中。去其繁乱。附以己意。名以集劄者数十册。其大义要旨。多先师所监正也。又谓自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7L 页
三代以降。夷狄与中国。相为消长。至胡元始入据天位。实千古创有之变例。秉史笔者。不可不于此立法正名。命门人取 明儒所编续纲目。略加脩正。而于胡元混一以后。用丘文庄及我宋子遗意。称主书殂。细书其年。一如无统之君。以示统而不正之一例。又抄附东史大事。以表著我东用夏变夷之意。名曰宋元华东史合编纲目。凡三十册。又平居随手散记。反复圣贤之言。斟酌事物之理。或立题或不立题。或长篇或短篇。颠倒重复。淋漓烂漫。其所以张皇幽妙。补苴罅漏者。实有功于圣门。而举其要旨。则就人一心上。辨别道器帅役之分。理欲子贼之判。千变万化不外乎此。故其辨斥洋学。所言虽多。而亦不过以上达下达。喻于义喻于利两言折之而已。文集未及修正。在巾衍者凡若干卷。所谓晚慨吾衰。寓权于辞者。即指此也。先师平生实心为己。不喜近名。门人有以溢辞见称者。辄严呵止之。平日不与洛下近贵人通问。虽世交如任青墅。心知如李醇溪。亦不曾作书往复。唯甚不得已者。一再而已。其所存所守如此。故子孙门人治后事。不敢汲汲以乞文于当世之君子为事。今执事不忘旧日游从之谊。欲作诔以哀之。其意可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8H 页
感而不可辞。且既有问。不敢不举实而对。然执事仁者也。爱人以德。宜无间于幽明。其遣辞之际。必斟酌称情。宁质毋华。宁约毋滥。以毋伤先师平日之心。千万之望也。
答徐汝心(丙子十一月)
岁暮穷山。南望引领。松桂书声。若可以相闻。许君擎手函远至。谨审莅政有相。道况佳福。宣化布德。日有事在。如养老燕乡饮礼说经会之类。使斯民知有此事。已足为幸。而一二俊秀。又有因此舆念。发轫正路者。此见至诚相感入人之深处。感叹无已。此邦人自贱子之来。稍稍知留意于此事。诸父兄咸喜以为若得贤大夫如徐永春金知礼二公者。在上兴起。则当见日新之效。未尝不有祈祝之辞。今闻执事亦不以此邦为薄。思欲移任一来。殆同古人句漏之愿。岂以吾属为可教者耶。官民之相求如此。安知不竟有此事也。重教来此踰半年。花树之乐。泉石之趣。觕惬素情。且重庵先生在焉。乡人之响应者。亦多。昕夕团圞。极有警发处。但恨禀质甚薄。未老先衰。神精所维持者。转不能耐久。便如镂冰画脂㨾。奈何奈何。先师雅言刊役仅就。而门下人事力因而罄竭。鸠纸印布。无
答徐汝心(丙子十一月)
岁暮穷山。南望引领。松桂书声。若可以相闻。许君擎手函远至。谨审莅政有相。道况佳福。宣化布德。日有事在。如养老燕乡饮礼说经会之类。使斯民知有此事。已足为幸。而一二俊秀。又有因此舆念。发轫正路者。此见至诚相感入人之深处。感叹无已。此邦人自贱子之来。稍稍知留意于此事。诸父兄咸喜以为若得贤大夫如徐永春金知礼二公者。在上兴起。则当见日新之效。未尝不有祈祝之辞。今闻执事亦不以此邦为薄。思欲移任一来。殆同古人句漏之愿。岂以吾属为可教者耶。官民之相求如此。安知不竟有此事也。重教来此踰半年。花树之乐。泉石之趣。觕惬素情。且重庵先生在焉。乡人之响应者。亦多。昕夕团圞。极有警发处。但恨禀质甚薄。未老先衰。神精所维持者。转不能耐久。便如镂冰画脂㨾。奈何奈何。先师雅言刊役仅就。而门下人事力因而罄竭。鸠纸印布。无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8L 页
由经纪。吾兄勤教。岂敢忘置。特有所未暇焉尔。今适近里一士友自出纸印。看推移先呈。纸品极不佳。愧叹不可言。许君乍接仪形。已知其自苏湖学来。艳爱不已。但胡先生教道。已足成就良材。胡令远游至此耶。舍馆已定于重庵宅下。向后接应。当自有节次也。
答徐汝心 戊寅▣(一作三)月
重教白。伏承尊伯氏丈人奄忽捐世。惊愕何言。伏惟友爱加隆。悲恸沉痛。何以堪居。闻自奔哭之后。遂致患祟。淹留江第。久未还衙。悲恋不能已。重教昨年正月。亦遭先兄丧。今已释麻。而悲瘁转甚。生意索然。是知暮景割半。益难堪遣也。岁前适往檗山。得春间所惠书。感诵久之。所询数条。重爷书已尽之矣。窃意立后之礼。在先王初立法时。固专为大宗无后者设。盖万不得已之一例也。然既立法之后其施之。不能不浸久浸广。此亦理之所有。但于其中论正不正可也。其正者虽程朱大先生。亦所不禁。今以非宗子而立后一例。断之以吾东夷陋。至于士夫家间世立后。此政所谓不正之甚者。程朱之所不言。特元清间陋儒之所行也。今反以为中国士大夫已行之礼。而欲立为定制。此区区所未谕也。饥岁救民。不记前书所言
答徐汝心 戊寅▣(一作三)月
重教白。伏承尊伯氏丈人奄忽捐世。惊愕何言。伏惟友爱加隆。悲恸沉痛。何以堪居。闻自奔哭之后。遂致患祟。淹留江第。久未还衙。悲恋不能已。重教昨年正月。亦遭先兄丧。今已释麻。而悲瘁转甚。生意索然。是知暮景割半。益难堪遣也。岁前适往檗山。得春间所惠书。感诵久之。所询数条。重爷书已尽之矣。窃意立后之礼。在先王初立法时。固专为大宗无后者设。盖万不得已之一例也。然既立法之后其施之。不能不浸久浸广。此亦理之所有。但于其中论正不正可也。其正者虽程朱大先生。亦所不禁。今以非宗子而立后一例。断之以吾东夷陋。至于士夫家间世立后。此政所谓不正之甚者。程朱之所不言。特元清间陋儒之所行也。今反以为中国士大夫已行之礼。而欲立为定制。此区区所未谕也。饥岁救民。不记前书所言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9H 页
云何。而孟子距心章所论。大体已具。岂别有奇谋。但所谓求牧与刍者。孟子时求之。有可得之路。今日则公私俱匮。求之无其处。此政有深算远虑者之所凛然而寒心者也。天下事盖不从头理会。则末流颠倒处。毕竟无好收杀也。奈何奈何。许生近日工程何如。渠资质颇伟馀。久侍教席。当有所就也。适有事先茔。在坟庵草草修此。不备状礼。
答徐汝心(戊寅十月)
重教白。臣民无禄。 圣母礼陟。攀号之恸。穹壤何既。四月间辱手笺。多少感慰。至今未有以报。愧悚可言。即日冬候暄妍。尊体为况何如。上官踰时。凡百当已就绪。能选暇读书。如永春时否。区区悬情。向来吾兄以御史论启。辞永春。 朝家累勉。不肯出。此是吾兄高处。颇为士流所诵。既而除新邑乃就。此则似无谓。吾兄所执若是。与监司或邑豪因一事有撕挨。则避此就彼。有其说。今御史以我为不堪吏事。则其义恐不当若是。与其就新。无宁降志就旧。以附补过图新之义耶。此则既然矣。吾兄曾闻后栗先生口读圣贤之书。身行供佛之事。臣所不忍为之语乎。计于到彼之后。必有此等事免不得处。不知果何以处之。是皆
答徐汝心(戊寅十月)
重教白。臣民无禄。 圣母礼陟。攀号之恸。穹壤何既。四月间辱手笺。多少感慰。至今未有以报。愧悚可言。即日冬候暄妍。尊体为况何如。上官踰时。凡百当已就绪。能选暇读书。如永春时否。区区悬情。向来吾兄以御史论启。辞永春。 朝家累勉。不肯出。此是吾兄高处。颇为士流所诵。既而除新邑乃就。此则似无谓。吾兄所执若是。与监司或邑豪因一事有撕挨。则避此就彼。有其说。今御史以我为不堪吏事。则其义恐不当若是。与其就新。无宁降志就旧。以附补过图新之义耶。此则既然矣。吾兄曾闻后栗先生口读圣贤之书。身行供佛之事。臣所不忍为之语乎。计于到彼之后。必有此等事免不得处。不知果何以处之。是皆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9L 页
于吾兄胸中。自有一副成说。愿闻其大指。士君子守身处义。所关甚大。百里民命之安危。犹属细故也。若专以区区保安一境为能事。则世间多此等人。亦不必待吾辈之手也。仍记年前家从侄麟锡归自门屏。示吾兄送一行人序。其中有数事未相契者。每欲一论而不得其会也。 国家龙蛇之役。方倭奴力屈请和也。我 宣祖大王独奋乾断。赫然斥绝。举朝皆有和意而不少挠。虽平生尊礼如成文简公者。亦以此论之不合。而示疏之之色。其意诚以 天朝之叛逆。陵庙之深雠。不可以薄物细故而捐之。此其义足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也。倭奴既返国。累年乞和。终不许。卒至尽革平姓于其国。缚送犯陵贼二人。请罪于我然后。黾勉遣一使报之。然当时物情犹不厌。有 二陵松柏未生枝之诗。其宽迹著在史策。赫赫如前日事。序文说此事。乃云朝臣皆欲讨灭。 圣祖独主和议。不知吾兄何所据而言此也。政使 圣祖实有此事。为臣子者所宜讳之。乃反暴扬以为盛德事耶。若谓姑迁就其说。以示德于彼。则 国家御彼之道。务在示义之正。不专在示德之厚。况感应之理。须以至诚相与。岂有设虚饰无而可以化人者。此殆未然也。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0H 页
且以近日事言之。彼洋夷者。天地间一大邪气也。其为中国人类之祸。亦已有年矣。有王者作。当大肆力治之。不在洪水猛兽之下。其与国之同恶者。亦将随其情之轻重而显行天讨。决不但已也。倭之于洋。既首淫其恶。并技术器服而混化为一。又遂为虎前之伥。横行于中外。此天地神人之所共愤惋也。我国与之接壤。而不能一举师问罪。已是可羞之甚。顾乃引纳丑种于先王城阙之内以尊礼之。又割与疆土。结庐杂处。俾流毒于我赤子。又遣使报信于其国。以求固结深情。此非邪教大扬之关。吾道灭息之秋乎。盖自是数年之内。四境不至有大变者。特彼类制事之权。有缓急耳。非 朝廷之力有以防之于未然也。吾兄于彼时适到京师。目见此事。纵不能正色朝班。昌言其不可。宁忍作为文章。张皇其事。以为国人观耶。吾兄国士之杰然者也。其言一出。四方为之讽诵而味其旨。吾兄虽欲自轻而薄其过。不可得也。朱墨之暇神閒气定之时。深愿有以少讲其说也。重教迂拙寡合。于当世之君子。通志而可与言者无几人。数年来。又丧失其一二。怃然无以为怀。有一徐絅堂常往来于心上。连得数书。稍稍引起讲说之端。有若不相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0L 页
舍者。由是感激。有此云云。然人之受言。其量如酒户大小。有饮一斗。复引杯者。有饮一杯。眩倒呕逆者。有望曲车。反面而走者。吾兄受言之户诚大矣。果能吃过此汉多少喝骂乎。不至呕逆而能复引杯。则吾党之福也。尊先兄处士公诔辞拜呈。深愧鄙俚。无足以示后。然以为各言其志也。则或可谓云尔矣。伏惟财纳。不宣谨拜。
别纸
小记庶子不祭殇与无后者殇与无后者从祖祔食疏。殇者之亲。供其牲物。而宗子直掌其礼。此古礼也。程子终父母之身终兄弟之身云云。言其祔食久近之限。皆由殇者之亲断之。合有此四等也。此非经文所言。故曰义起。非谓别起私祭之一例也。后世礼杀情胜。人家不见有行此事者。然观尤翁以支子而祀亡兄则其不得已私祭傍亲者。于理或不至大害。但不得为礼之正。尤不当引程子为说也。
重教于重庵先生。自童子时。已有受业之实。非至今始师事之也。但李先生在时。礼无二尊。其事之。不能无隆杀。略仿尤翁之于沙溪慎斋。自山颓梁摧之后。乃加礼矣。然犹不免使外人时有西河之疑。是则重
别纸
小记庶子不祭殇与无后者殇与无后者从祖祔食疏。殇者之亲。供其牲物。而宗子直掌其礼。此古礼也。程子终父母之身终兄弟之身云云。言其祔食久近之限。皆由殇者之亲断之。合有此四等也。此非经文所言。故曰义起。非谓别起私祭之一例也。后世礼杀情胜。人家不见有行此事者。然观尤翁以支子而祀亡兄则其不得已私祭傍亲者。于理或不至大害。但不得为礼之正。尤不当引程子为说也。
重教于重庵先生。自童子时。已有受业之实。非至今始师事之也。但李先生在时。礼无二尊。其事之。不能无隆杀。略仿尤翁之于沙溪慎斋。自山颓梁摧之后。乃加礼矣。然犹不免使外人时有西河之疑。是则重
省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1H 页
教之罪也。惭悚何言。
田愚事。亦斯文一变怪也。其人才能与闻识。极不草草。不大为斯文之福。必大为斯文之祸。此区区所深忧也。向来一书。不惟绝之。实所以启之也。顾恨人微言轻。未易得力也。吾兄与之相知久。意其有一言之诲。乃云世界广矣。人物众矣。吾于彼不良何哉。不识吾兄平日于此人。见其有不可化者而有此言耶。抑以他人是非不干我事。而直任其自恣。以就吾优闲暇逸之计耶。由前则为此人。怃然益甚。由后则为吾兄。不能无所憾。盖仁人之于物。其用心似不若是恝也。如何如何。
田愚事。亦斯文一变怪也。其人才能与闻识。极不草草。不大为斯文之福。必大为斯文之祸。此区区所深忧也。向来一书。不惟绝之。实所以启之也。顾恨人微言轻。未易得力也。吾兄与之相知久。意其有一言之诲。乃云世界广矣。人物众矣。吾于彼不良何哉。不识吾兄平日于此人。见其有不可化者而有此言耶。抑以他人是非不干我事。而直任其自恣。以就吾优闲暇逸之计耶。由前则为此人。怃然益甚。由后则为吾兄。不能无所憾。盖仁人之于物。其用心似不若是恝也。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