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自动笺注)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附錄
  
年譜[門人 德水李庸信 編]
公元1552年
純祖肅皇帝三十二年壬辰十二月十七日未時
先生生于漢師小貞洞第。
癸巳(先生二歲)
 先生生而有異質
周歲
言語文字
甲午(先生三歲)
乙未(先生四歲)
 始受曾史於母洪夫人
間就外傅
日就
  
夫人生有賢哲之姿。
孝友出乎天性
貞信中壼則。
禮治家。
肅若朝典
通經傳明義理
含章自晦
外物不嬰乎心。
非禮不接耳目
識者夫人
執禮之嚴。
如敬姜。
燭理之明。
上谷君。
丙申(先生五歲)
丁酉(先生六歲)
戊戌(先生七歲)
 記性過人
悟解超倫
讀書之暇。
算數
揲蓍作卦
長者異之。
己亥(先生八歲)
 往受業外王淵泉洪先生
  
先生遜荒
長湍移寓廣湖之臨漢亭。
先生往陪受業
隆師親友之節。
利正邪之分。
得於昕夕之暇者多矣。
庚子(先生九歲)
 八月考贊成公宰永柔縣
之任所。
淵泉先生寓戒意。
以詩贈之。
 過箕城登鍊光亭
有詩幷序。
辛丑(先生十歲)
 三月祖妣夫人喪于永柔衙中。
陪還京第。
 四月世母李夫人喪。
 秋往淵泉先生于廣臨漢亭。
壬寅(先生十一歲)
 六月淵泉先生捐館
癸卯(先生十二歲)
甲辰(先生十三歲)
乙巳(先生十四歲)
 秋贊成公載寧郡。
之任所。
丙午(先生十五歲)
 秋遊長壽山石洞
有詩。
丁未(先生十六歲)
戊申(先生十七歲)
二月冠。
 
三月夫人李氏
  夫人系出韓山
吏曹判書孝憲公謙在之女。
孝憲公考正獻公先生姿質溫粹
穎悟超倫
知其爲遠大器。
孝憲女妻之。
 始赴泮試。
 先生甞夢入石室中。
左右經史。
芸香郁馥
額曰經香閣
因自題讀書室曰經香館。
己酉(先生十八歲)
公元1849年
哲宗元年庚戌(先生十九歲)
 二月發解增廣生員試。
 以贊成公被繡論。
不赴會試
 
戒逸
辛亥(生生二十歲)
 著子產鑄刑書論。
壬子(先生二十一歲)
癸丑(先生二十二歲)
 著尙書箚錄。
甲寅(先生二十三歲)
 拜鳳棲兪先生莘煥稷下
受業
  時兪先生倡道白岳山下。
四方學者宗仰之。
先生始往拜受業。
大學伊洛性理諸書
退與同門人溪雲金公洛鉉,丹樊尹公致祖,縝菴朴公洪壽,絅
堂徐公應淳,丈尹公致聃,泉食閔公泳穆,巴江公秉鼎,素李公應辰
講磨道義
 上鳳棲先生書。
乙卯(先生二十四歲)
 與金公民賞荷天然亭。
有詩。
與會諸公
皆知名士也。
 參校朱子大全箚疑問目標補。
  臺山金公邁淳所輯。
入梓
鳳棲先生實主校讐
遊諸生分校稷下
同是役者皆當世之選也。
丙辰(先生二十五歲)
 十二月發庠試壯元。
丁巳(先生二十六歲)
 著毛詩箚錄。
戊午(先生二十七歲)
 北漢山寺大學
 哭吳公昌善。
  吳公天資警敏
好古力學
不幸遽卒
先生作挽。
極致悼惜之意。
 三月庭試發解
 讀書漢江夙夢亭。
 九月進士試。
 十二月子光洙生。
己未(先生二十八歲)
 講學諸公
泛舟坡州赤壁江。
因登花石亭。
有詩及日記
 九月鳳棲兪先生
祭文
 答徐公應淳書。
 著論語箚錄。
庚申(先生二十九歲)
辛酉(先生三十歲)
 著周易箚錄。
壬戌(先生三十一歲)
 正月子昌洙生。
 
三月太學齋薦。
尋差掌議。
 與友會于玉泉菴講學
 六月對三政親策
 九月與友會于白蓮寺
性理大全
癸亥(先生三十二歲)
 三月南漢
有詩。
 四忠祠。
 編淵泉先生全集並修年譜
 著中庸箚錄。
 十二月
哲宗章皇帝昇遐
公元1863年
高宗元年甲子(先生三十三歲)
 三月長女生。
  後適男爵李範八。
公元1849年
 八月增廣文科初試入格
乙丑(先生三十四歲)
 三月遊楓嶽。
歷觀永平諸勝。
至楓嶽遍內外山。
遵海而東。
三日湖登叢石亭而還
蓬瀛驂鸞錄,海山小史
 陪贊成公避暑老人亭。
有詩。
 撰沆瀣洪先生文集跋。
丙寅(先生三十五歲)
 九月搬寓于廣州富谷丙舍
 
孟子箚錄時言漁村閒話。
丁卯(先生三十六歲)
 二月省姊氏校理李承九夫人于退村。
李相公景在。
歷拜龍仁深谷忠烈兩書院。
 三月撤還京第。
 四月童蒙敎官
 省贊成公金浦郡衙。
牛渚書院
 十一月女生
  後適郡守徐相珪。
戊辰(先生三十七歲)
 五月呈遆童蒙敎官
  
時贊成公信川事。
被繡啓論罷。
先生引嫌呈遆。
己巳(先生三十八歲)
 四月觀水落三洞
有詩有記。
訪徐公應淳於仙山房。
大學
歷觀東泠瀑。
有詩有記。
 八月省贊成公于益謫所
 往南固山城。
萬景臺觀勝金亭。
華山書院
庚午(先生三十九歲)
 春遊淸潭
北漢而還
臥雲詩帖
 三月繕工奉事
 七月拜義府都事
尋陞典牲署直長
 
十二月三女生。
  後適協辨朴勝鳳。
(前名勝烈)
辛未(先生四十歲)
 二月陪 駕親耕耤田
耤田賦。
 十二月製。
直赴殿試
  瓛齋朴公珪壽文衡主筆
興宣大院君喜聞先生擢第
命卽執筆親書。
手傳于朴公
書翰曰韓直赴科聲。
偶吟一絶
雖欲爲賀古佛丈。
非但久阻信息
文且短矣。
不敢直送。
玆以呈覽
於呼新之路。
或可一詠而笑之耶。
韓家古佛天眞
我喜朝廷得此人。
始識文衡藻鑑在。
寒梅雪月榜聲新。
瓛齋朴公
抵贊成公手札曰。
卽伏承院閤下書。
今日充然有得爲敎。
又承七言詩
之使弟誦傳者。
故幷此呈覽耳。
古佛天眞
不可不往拜眷注至此
幸諒之如何。
呵呵
卽弟珪壽拜。
當時先生文質彬彬
已著于朝野
故有此賀詩。
幷錄之。
壬申(先生四十一歲)
 四月付庭試。
丙科十五人
 五月差假注書。
入侍齋殿
 差權知承文副正字
 秋省淵泉先生於長白鶴山下。
 十二月光洙聚婦李氏
  
山人
判官雲女
癸酉(先生四十二歲)
 避暑五江樓。
溫繹五子近思錄
芙蓉山詩帖
 十二月副修撰。
甲戌(先生四十三歲)
 正月拜獻納兼文臣宣傳官。
 二月御營從事
(大將梁憲洙)
 拜西學敎授
 差全羅左道試官
付兼持平
  時 元子誕生
設慶科增廣也。
 三月試士和順縣
增廣監試
初終場取九十人
 
四月東堂任實縣。
文科初中終場十二人
 拜蘆沙奇公於長城下沙。
心經近思錄
 遊瑞石諸勝。
江南幹事錄。
 撰淵泉先生墓誌銘
 五月拜兵曹正郞
 八月議政府公事官
 十一月中西兩學學製試士
 移拜校理
 差問事郞。
推鞫獄囚
 十二月玉堂
尹公致聃講心經
乙亥(先生四十四歲)
 
正月移拜侍講文學
 光洙女生
  後適金容耈。
 四月陪贊成公
賞春北渚
 輯春坊志。
銅龍聽漏集。
 五月四女生。
  後適秘書丞趙經九。
 七月陞拜副應敎
 八月龍岡縣
 九月赴任
  歷省先祖思公墓
外王淵泉先生於長湍。
崧岳箕城
遍觀諸勝。
有詩有記。
 十月政堂火。
移寓掾廳。
  邑人咸請重建政閣。
築山城。
先生許之曰昨宿灑掃
荒年板築
古人所以修己以安百姓
遂割廩而諏之。
未幾月。
堂廡譙垜。
次第改觀
而荒民之賴活甚衆。
於是夫子廟黌堂
以爲學者藏修之所。
儒風大振
丙子(先生四十五歲)
 二月省贊成公于京第。
 光洙中進士試。
 昌洙娶婦洪氏。
  
吏曹判書南綾君貞文公鍾序女。
 四月率長兒西還
歷賞松京紫霞廣明諸勝。
花潭入天磨山
觀朴淵瀑。
有記有詩。
 八月登三黃鶴樓
舟下三十六洞。
有詩。
 九月龍岡縣志及地圖
 重校淵泉先生全書
 校鳳棲先生文集
丁丑(先生四十六歲)
 九月直閣圈。
 十月諸生明倫堂
小學四書
 十一月率次兒東還
登正方山城
 
十二月內移副校理
戊寅(先生四十七歲)
 正月陞正三品通政大夫
  大王大妃寶齡望八
稱慶陳賀時。
敎官勞也。
 二十日奉觴上壽成公曁洪夫人回巹禮。
成公優老特典副捴管
陞從二品
 三月拜同副承旨
 拜右副承旨
 拜左副承旨
 四月十八日成公捐館
 六月葬贊成公水原郡儀旺面三里甲坐原。
(舊廣州富谷)
 
十二月贊成公行狀。
賫往廣州石林村。
謁隧銘於桂申公應朝。
己卯(先生四十八歲)
 編贊成公遺稿
 編八世吏部公,祖考縣監公年譜
庚辰(先生四十九歲)
 三月絅堂徐公。
祭文
 夏光洙擢增廣文科
 服除
連拜曹司衛將,工曹參議
辛巳(先生五十歲)
 正月拜敦寧府都正。
 
三月復拜左副承旨
 召對興福軒。
  奏通鑑文義
略曰朋黨自有君子小人之別。
志同道合
寅協共貞。
君子之朋。
利趍勢附。
同惡相濟
小人之黨也。
跡雖近而所趍者異。
若其辨賢邪。
惟在人君耳。
歐陽朋黨論
備言此義矣。
 閏七月大司成
上䟽不許
 十月復拜大司成
 十一月太學
陞補試。
諸生十抄畢試。
  計劃李獻宰等十人
  合製取金春煕十六人
 
十二月昌洙男相琦生。
壬午(先生五十一歲)
 正月復拜左副承旨
 拜侍講院兼輔德
 拜吏曹參議
上辭䟽不許
 王世子冠禮時。
禮貌行禮
命加資。
 陞從二品善大夫
上䟽晉秩
 二月副捴管
 拜兵曹參判。
 差式年監試會試試官
 四月北門白石室。
調病讀書
 
拜刑曹參判。
 差增廣監試初試一所試官考試
  尙典雅黜浮華。
獲雋良。
士論韙之。
 五月拜同經筵
 七月大夫人搬居于楊根德臯亭
  先是亂軍犯闕
先生草疏將上。
以親老不果曰。
不可輦轂下
有是行。
 往拜申相公石林
中庸朱書
 八月
  時 中宮殿自忠州 還御昌德宮。
奉迎江頭
參賀而還
 
先祖襄節公於廣州斗陵。
 特命永付知製敎
 十月淸陰農巖二先生墓於石室
 十一月同春秋。
 抄啓特進官。
癸未(先生五十二歲)
 正月特差協辦軍國事務
 二月
 校絅堂有序
 四月差別試文會試試官
面試諸生明倫堂
 親臨重煕面試時。
承命考試
鄭寅燮等五人
 
五月 親臨重煕別試會試加取。
以上試官考試
加取尹兢周等七人
 七月同義禁。
 三男明洙生。
 八月同春弘文館提學
上辭疏不許
 特命句管典選司。
 十一月拜藝文館提學
製進文烈公趙憲文敬公金集陞廡敎書及頒敎文。
 十二月上䟽言事
陳病乞遞協辦
甲申(先生五十三歲)
 三月拜吏曹參判。
上䟽陳病不就
再上辭䟽。
幷遞協辦
 
朱子感懷詩韻
 四月龍門山
 六月草賓廳請寢衣製變制。
再啓。
 八月太夫人遷居牙山篁谷山莊
侍側輪誦五經四書左史綱目
 九月拜同成均不就
 十月京師變作
奔問入
道拜成均
 十一月參候班旋歸。
 歷果川鳳川村。
閔公台鎬墓。
挽詩七首
 答金聖天鶴鎭書。
乙酉(先生五十四歲)
 
正月光洙男相羲生。
 四月因飭敎入
 五月上䟽陳情歸養
蒙恩暇。
 八月昌洙中進士試。
 十二月送人金處士駿赫。
祭文
  處士剛方
博學好言論。
執政失政
抗言無忌
士論壯之。
至是卒。
先生悼惜之。
後撰文集序。
丙戌(先生五十五歲)
 正月陞正二品資憲大夫
  大臣筵奏資歷儲望之人。
不可不晉秩
有是命。
 從縣道上䟽晉秩不許
 
二月連拜知春秋經筵弘文館提學
 三月
 京第書樓火。
 勤政殿忠良應製時。
命官考試
李埈鎔等二人
 召對國朝寶鑑
賜銀杯于玉堂
 親臨宣醞。
先生以知經筵本館提學
召對進講
  奏文義略曰 太祖大王盛德巍功。
刱垂大統
至今五百年。
我 殿下誕受丕基
光承先烈
念玆創業艱難
克知守成不易
今是書之命講。
可以法列祖之聖訓
可以名碩之進戒。
而就其中閔開疏之八條陳戒。
今日要務
伏願深留 聖意
 
連拜知義禁禮曹判書
 四月上疏乞歸護親病徑行
 五月十二日
太夫人憂。
居廬于篁谷之第。
 六月太夫人新昌縣內金盤之原。
 十月太夫人行狀
誌銘經臺金公尙鉉。
丁亥(先生五十六歲)
 撰考妣墓表
 編輯大司憲年譜,贊成公年譜
 校正杞園先生遺稿
有序
 撰淵齋尹公宗儀行狀
 撰世母完山李氏行狀
 
答李爰止庸信心經問目
戊子(先生五十七歲)
 作眉山書室記。
 八月服除
刑曹判書
 訪李爰止龍湖
與之講朱書
竟日而還
  爰止輝山
經術文學
逈出羣英
林下讀書
究極性命之原。
服事先生十數年。
薰陶最深。
先生常曰盖近世宿儒云云
(男昌洙追錄)
 昌洙擢別試文科
  以書戒之曰以吾迂拙
以汝稚昧
何修致此。
 上天恩數
祖先積累
何德以堪承。
何力以報答
滿心兢懼
涉春氷。
棄爾幼志
勖爾成德
毋負 天心
毋孤 聖恩
以圖可大可久之業。
老父之望也。
出身事主
權輿於此
勉旃勉旃
 圈拜大提學
  文衡金公尙鉉承命疏薦。
其䟽曰當世林立之才俊
不爲不多
而以臣所深知
護軍韓章錫
判敦寧臣金永壽
水原守臣尹滋悳。
文識地望
合是選。
爲世所稱久矣
謹以三人應薦以進。
伏乞下臣此章於都堂
使之具格圈點
以備 聖裁
答曰省疏具悉
所薦令都堂會圈。
 賓廳大提學會圈。
五點金尙鉉,韓章錫
四點尹滋悳,金永壽
 落點提學韓章錫
 九月承馹召之命。
三上疏陳情。
連承隆批不許
 例付協辦內務府事。
 十月政府堂上
 拜右副賓客
 入京上辭疏。
隆批不許
 十一月再上辭疏。
隆批不許
 拜知春秋
 行都堂錄會圈。
尹兢周等十八人
 以賓客行 王世子相見禮于興福殿。
晝講小學
  
文義略曰却金之說。
大學所謂自欺也。
天下之理。
莫顯乎微。
畏人知而不爲不善
人之常情也。
君子則知天理無所不在
故尤致勤乎人所不知已所獨知之地。
戒懼不睹不聞。
暗室之中。
穆然對越上帝
進修省察要道也。
伏願克加睿工焉。
 十二月拜奎章閣提學
上辭䟽不許
  敎書 王若曰閣以奉 列朝寶訓
祗仰雲漢昭回
官是稱一條氷啣。
允合山野宿望
苟欲得賢與共
顧今捨卿伊誰
一世模楷
庸行謹信
百家訛誤
餘事文章
文衡而贊機要
才猷兼備
齒胄筵而資輔導
責任彌隆
內閣本自深嚴
長席爲難愼。
我國典章賁飾
有待老成
學士矜式觀瞻
非直爲其尊寵
聲實極選當世
奚必宿趼序陞
禮遇則視同家人
亶由予心簡在
獅畵屬遠大之望。
早擅宅相令譽
龍圖特達之知。
晩躡座主舊步。
毋孤倚毗之眷。
益勉淬礪之方。
以資大夫協辦內務府事兼弘文館提學文館提學成均館事世子副賓客韓章錫
爲奎章閣提學者。
(直閣製進)
 謁聖後勤政殿 親臨館學儒生應製時。
以讀券官主試
取李偰等三人
 勤政殿 親臨日次應製時。
仍以讀券官主試
取金敬
圭等二人
 䟽遞大提學
己丑(先生五十八歲)
 正月入對萬慶殿。
晝講大學
  奏文義略曰三綱八條
大學一部間架
八條包乎三綱
宏規奧旨
咸載註中。
朱子平生用力也。
必於溫繹之餘。
參究玩味
經義瞭然
大有益於 睿學進修
讀書之法。
口誦其言。
惟其義。
聲入心通
浸灌不忘。
伏願講讀之際。
徐緩音節
勿以速爲主焉。
此亦對越聖賢之意也。
 以閣臣薦守令可合人兪致秉等三人銓曹
 
二月吏曹判書
疏辭不許
 入對萬慶殿。
晝講論語
  奏文義略曰無邪則誠
誠者天道也。
心之所思
合乎天道
乃聖工之極致
然苟以實心做去。
便非難底事
伏願深加睿工焉。
 勤政殿 親臨館學儒生應製時。
主試取金永典等二人
 三月入對萬慶殿。
晝講論語
  奏文義略曰質勝則儉。
文勝則奢。
得中然後爲君子。
禮之本是質。
故以寧儉答禮本之問。
此亦聖人救弊之訓也。
由禮而奢。
尙曰不可
非禮之奢乎。
損德
惟奢爲甚
故德莫尙乎節儉也。
 䟽遞吏曹判書章閣提學
  先是有政怙寵弄奸斂怨歸上者。
公以口含天憲
手弄政柄
聲其罪而杖流之。
朝野稱頌
 上聞之。
爲停墨勅
 入對萬慶殿。
晝講論語
  奏文義略曰聖人論人之法。
先觀其心。
權衡稱錘
不失錙銖
於此等處。
惟以玩究。
亦爲格物窮理一端也。
 四月入對萬慶殿。
晝講論語
  奏文義略曰 邸下講是書。
卽學爲聖人之事。
易放而難收者心也。
不進則必退者學也。
伏願克念三月不違之義。
孜孜爲學
或一日間斷。
自强不息之功。
可至緝煕光明之域矣。
 入對萬慶殿。
晝講論語
  奏文義略曰知者明於事物之理。
致力人事當然
不惑鬼神不可度。
是以至治之世。
百神皆有常祀
馨香上聞
昭假丕應
所謂敬也。
符醮淫祀有禁。
左道惑衆者有誅。
未或瀆褻。
聽命於神。
所謂知也。
敬而能遠。
所以爲知。
臧文仲飾虛器。
豈得爲知哉。
 五月疏辭賓客
乞暇省掃還鄕第。
 
差司饔院提調
 祭敬山公伯玉。
  宋公淸介
博學强記
先生甚重之。
至於文字考據
與之講確。
而契許特深。
至是卒。
先生痛惜之。
祭文
 六月上京
 撰石芝李公時愚行狀
 九月入對萬慶殿。
晝講論語
  奏文義略曰財聚則民散。
民散則無國。
冉有聖門高弟
豈不此箇義理
而乃附益强臣躬行鄙賤之事。
由於其所事。
見利忘義
夫子所以絶之也。
夫長國家而務財用者。
後世所謂能臣
大學所謂小人也。
顧其貪小利而忘遠慮
計在容悅不恤邦本之方蹶。
寧有盜臣
過語也。
盖君民一軆也。
而取其膏血自封
危厲莫甚焉。
聚斂富國
非祈永之道也。
 十月入對萬慶殿。
晝講論語
  奏文義曰仁知之道。
其軆不同
而其用相須
擧直措枉
知人之智也。
使枉者直。
愛人之仁也。
與知交相爲用。
而其功極矣。
 十一月入對萬慶殿。
晝講論語
  奏文義略曰爲人上。
使士言孫。
忠讜之言。
不聞於朝廷上則可畏大焉
歷覽前史
直言極諫
見於
有道之世。
君明臣直。
此之謂也。
 
 英宗大王號稱祖事。
承命獻議
  因奉朝賀金公尙鉉䟽請。
命賓廳會議
先生獻議略曰 英宗大王神武戡亂略。
大義昭垂宏業
耆臣追闡之議。
叶大同之論云云
 復拜大提學
 十二月拜禮判書春秋
 差加上尊號都監提調
大臣九卿會賓廳。
書上 英宗祖廟議號。
大臣九卿會賓廳。
書上 王大妃殿加上尊號議號
 製進 貞聖王后追上尊號玉册文
 
答李舜命偰書
出處進退事。
  舜命湖西學者也。
遂菴南塘直派
門路正大
學問高明
山聳海涵
出口成章
晩歸宿於先生門下
溫然其容。
藹然其言。
終達成德君子可敬也。
 撰松齋韓公忠文集序。
 入對萬慶殿。
朝講論語
  奏文義略曰聖人安命
君子以義制命
衆人知命
故易爲禍福所移。
更奏曰 正廟在書筵
講論語訖。
輔德龍漢獻賀。
文學義養曰昔我 太宗講了大學
筵臣將詣宮門賀。
 上曰人君一帙書。
固非大事
待予能行然後獻賀未晩也。
今 邸下盡行
論語中聖然後
臣當獻賀也。
君臣交修之盛。
傳爲美談
今我 邸下睿學日就
一年之內。
講論一部
孰不欽誦攢祝。
區區愚忠
在於躬行一事
伏望以 太宗聖訓
深留 睿念。
以爲繼述之謨。
則實宗社生民之福也。
 景武臺 親臨謁聖文科試取時。
以讀券官主試
李冕相等七人
 景武臺 親臨日次應製時。
以讀券官主試
 命差內閣提學檢校直閣待敎會圈。
 拜知敦寧。
 文貞公閔維重,文忠公金萬基
追配 孝宗 顯宗庭事。
承 命獻議
  因知事祐吉䟽請。
命賓廳會議
先生獻議功宗配食之典。
周禮司勳大烝之所詔也。
粤若文貞公閔維重忠公金萬基
俱以精忠宏猷
左右先王
任柱石。
義理遂有宗主
名在旂常
社稷是以永賴。
風節勳庸
炳然世敎耿光
而尙闕從享之列。
有曠報之義。
所以今日追配之論也。
 詢問之下。
臣豈容他見。
祀典
惟願博採裁處焉。
庚寅(先生五十九歲)
 正月大臣九卿會賓廳。
書上 肅宗大王追上尊號議號
 
製進 中宮殿加上尊號玉册文
 製進 元陵表石陰記。
 薦守令可合鍾夏三人銓曹
 二月武臺日次應製時。
命官主試
取尹達榮,鄭敬源,李義國三人
 復拜禮判書
 陞正憲大夫
 製進 仁元王后追上尊號玉册文
 景武臺 親臨館學應製時。
以讀券官主試
取曹秉庸等。
 拜知敦寧。
 
閏二月製進璿源譜略跋文
 三月武臺 親臨耆老科試取時。
賡進 御製 睿製。
 製進文貞公閔維重,文忠公金萬基 廟庭配享敎書
 䟽遞大提學還鄕第。
 除咸鏡監司
 四月十六日 神貞王后昇遐
奔問上京
 五月製進 大行王妃謚册文
 六月一日辭陛。
 十三日上營。
 七月一日大雨
馳啓以聞。
先頒恤錢。
  
時大萬歲橋漂防川潰。
民家八百餘戶。
死者二十六人
 八月鄕約于列邑。
月朔行禮讀法
著爲式。
 啓請嚴警金礦別將韓碩福。
罷黜川府使韓圭復。
惠山僉使沈希邦。
不報
  時端川金礦別將韓碩福。
華人丁兆棟有隙
互相戕殺十餘人
惠山鎭軍械。
該僉使隱匿不報
該府使掩護瞞報
先生乃啓聞。
略曰本道礦弊。
臣於受命之前
略有所聞
到界後以沿路所經觀之。
永興定平
閭井化爲邱墟
膏沃變成沙礫
況 濬源殿至近之地。
亦皆侵及。
父老爲之咨嗟
觀瞻極爲驚悚
所謂店將店軍。
千百爲羣。
掠奪婦女
勒徵錢粮
閭里蕭然
民不聊生
至於端川之擾。
亦因店將之搆致。
邦禁蕩然
邊憂非細
大抵寶之出土地者。
是有限。
掘之不已
必至罄竭
各處店軍之數。
不下數萬。
礦旣無利。
採不償費。
勢必相聚爲盜。
小則剽奪
大則攻刦
上貽 廟堂之憂。
下致州郡之患。
必然之勢也。
伏念有民而後有土
有土而後有財。
人心一去則雖日掘萬金
亦無所用
且田一經淘汰
皆爲棄地
結隨而减。
計其輕重之分。
利害之關昭然也。
 再頒各社被災民恤錢。
 改築城堞及萬歲橋。
 
九月疏申前請。
仍乞解又不報
 十月鄕約儀式頒各社。
  處士韓序敎有經行
先生造其廬奬勸之。
因差都約正
總領其事。
 設都試試武士
 關南公都會試士三場
詩賦優等二人
初試
 廢務移居澄淸閣。
  以礦弊䟽啓。
久未承 批也。
辛卯(先生六十歲)
 正月視務。
  上下特敎
政府飭視務。
仍下䟽批。
上䟽引咎乞解。
溫批不許
 二月增廣監試文科初試試士
  時 聖候平復
設慶科增廣也。
 到永興府。
 濬源殿奉審。
修改 御眞還安後行祭。
 德安兩陵奉審。
千佛山開心寺。
觀白岳瀑。
 六月撰文獻金公尙鉉墓誌銘
 八月鄕飮酒禮明倫堂
  賓文衡輔。
介韓序敎。
俱居咸興。
判官朴秀永。
三賓咸興前掌令韓國輔等。
執事十六人
旅酬之席。
四言三章
以示與會諸生
 率儒生謁 聖後
鄕約明倫堂
  
約正韓序敎,副約正前縣監朴長鴻,前持平朱洛奎,前府使朴長彬等揔百餘人
 式年監試試士七十人
 文科初試試士十人
 九月移除京畿監司
 十月公都會試士。
比較詩賦優等二人初試
 閱武敎場
武士技藝
 十一月一日離咸營。
○二十日到界。
 京畿監司下直肅拜後。
秪受密符節鉞敎諭書。
  敎書 王若曰虞廷十二牧汝咨
旣嘉已試之績。
夏服五百里曰甸。
庸侈申命之榮。
何待僉諧
寔由特簡
惟玆千里所止
實是四方爲綱。
 陵園衣冠月游
春秋汛掃之禮。
山河襟帶天設
陰雨綢繆之猷。
徭役策應之繁。
政急小民安業
匡直勞來之責。
尤在刺史得人
惟卿素蘊經術文章
雅操廉簡謹約
八座持衡選部
進退百官
兩館主盟詞壇
濯磨多士
上淸班暫撤。
名檢孚於模楷
北關之棠謠久播。
剸理合試於盤錯
玆授卿以知中樞府事兼京畿觀察使兵馬水軍節度使水原留守廣州府留守川府留守開城府留守江華留守巡察使
卿其秪服寵命。
恢弘圖。
蘇孺文下車
何憂列守之彈壓
范孟博攬轡
可期一路
澄淸
故玆敎示
想宜知悉
 陞從一崇政大夫
  濬源殿修改時。
以監蕫道臣命加資。
壬辰(先生六十一歲)
 正月䟽辭崇政不許
 復拜大提學兼帶藩任。
例付督辦內務府事。
再䟽力辭。
隆批不許
 二月大臣九卿會賓廳。
書上 宣祖大王追上尊號議號
 三月武臺 親臨忠良應製時。
文衡特命主試
宋觀憲,宋奎憲。
 
製進 仁穆王后追上尊號玉册文
 東陵 幸行時
率各務差使入侍下輦所。
奏陳沿路邑民瘼。
啓陳楊坡二州捄弊事。
 四月 綏陵 幸行時
入侍
親賜豹皮一令
使都承旨面傳。
秪受轎前。
  是時先生京畿監司
率各務差使承命入侍
陳邑弊民困之狀。
 上嘉納。
命爛議矯捄之方。
以爲狀聞
 五月疏遞文衡
 啓陳楊州邑弊矯捄方略
 六月製進璿源譜略跋文
 
閏六月製進 王大妃殿加上尊號玉册文
 七月溪雲金公洛鉉謚狀
 八月上䟽乞暇省先墓。
 十月上䟽畿伯
仍寓西江水一樓
 十二月拜判義禁。
不就
癸巳(先生六十二歲)
 三月撰文獻金公炳墓誌銘
 四月還差政府堂上
 薦才學表著金益源,李建芳,李庸信,李明翊,李日五人太學
 六月復拜判義禁。
尋遞。
 
校正松江鄭公文集續刊。
有序
 八月進進樂章
 景武臺 親臨館學應製時。
以讀券官主試
進士以下二百十人
 十二月右參贊
 撰素山李公應辰文集序。
甲午(先生六十三歲)
 正月陞拜左參贊
 初十日長女李氏婦。
祭文
 四月拜判義禁。
不就
 五月復拜左參贊
不就
 
相琦娶婦兪氏。
  吏曹參判鎭學女。
 拜左副賓客
 六月以病䟽遞賓客
 七月十五日
考終京城大寺洞第之正寢
  先生素患風火
以背疽累月沉劇。
湖南民亂。
國事日非
扶起大慟
瘡疽益熾
竟至於此
訃聞朝野莫不相吊
遠近士子奔哭盡哀
門人有加麻者。
 是月二十三日
葬于西江水一樓後乾坐原。
 十二月家狀成。
長男光洙撰。
  家狀先府君章錫字稚綏號經香。
晩號眉山
以先祖參判公居靑陽眉山取義也。
我韓籍上黨
太尉威襄公上祖
佐麗祖策開國元勳
威襄之後
益大以昌。
圭組相承
入我 朝有諱確。
左議政襄節公
國舅封西原府院君
配食 惠莊王庭。
六傳有諱
右議政忠靖公封淸平府院君
爲 昭敬王中興名臣
戊申玉几命。
號百拙齋
三傳有諱聖佑。
曹參判 贈判書
受業於尤齋宋先生
醇學淸節數敢諫。
稱 元孝王直臣。
有諱用鼎
文行 贈吏曹參判。
府君曾祖也。
祖諱元履
泰仁縣監 贈吏曹判書
皇考弼敎
進士仕至工曹參判。
 贈左贊成。
妣 贈貞敬夫人豐山洪氏。
公元前869年
左議政文簡公淵先生諱奭周女也。
府君以 成孝王壬辰十二月十七日己未
生于漢師
 孝王丙辰選庠試。
戊午進士
 今上丁卯
童蒙敎官
成公信川郡繡彈棄官
庚午繕工奉事
轉義府都事
典牲署直長
辛未製。
壬申起居注院。
權知副正字
癸酉特除弘文館副修撰。
甲戌拜司諫院獻納
文臣宣傳官。
御營從事官。
全羅左道試官
還拜曹正郞西學敎授
乙亥春册 儲。
首拜侍講文學
由副應敎出宰龍岡縣
丁丑還拜副校理
戊寅 神貞王后寶齡望八稱慶
宣敎通政
自同副承旨至左副。
是年夏成公憂。
庚辰制闋。
曹司五衛將,工曹參議。
辛巳移敦寧府都正。
成均大司成
壬午春
 王世子冠。
拜兼輔德吏曹參議
禮貌官勞進秩嘉善
都摠府副揔管,判兵刑曹同知經筵事。
特命永付知製敎
特進官,抄啓同知春秋館事
協辦軍國事務
政府堂上
特命主擧別試文科會試及 親試奉敎主筆
連拜同知禁府春秋館事弘文館提學,藝文館提擧
製進文烈公趙憲文敬公金集敎書宣敎文。
甲申拜吏曹參判,同知成均館事
丙戌春
大臣陞資階。
拜禮判書弘文館提學,知經筵,義禁府春秋館事
五月母夫人憂。
子服吉。
公元1886年
刑曹判書
原任文衡金公尙鉉䟽薦圈。
弘文館提學,藝文館提學,知成均館事協辦內務府事。
仍差政府堂上
拜右副賓客,奎章閣提學,知春秋館事
行都堂會圈。
己丑吏曹判書
差司饔院提調
是年冬
尊 元陵 廟號爲祖
因上號 明陵
徽稱于神貞王后及 王大妃
加隆 兩殿尊號
復以文衡大宗伯,知敦寧,尊號都監提調
代撰 王言
勒之琬琰
被諸笙鏞
大小萬言
庚寅奉敎撰進 元陵碑改竪陰記。
都監進階正憲
 特除咸鏡道觀察使
撰進 神貞王后謚册文
辛卯移除京畿監司
以在北時 濬源殿修改監董勞特崇政
上號于 昭敬王
復拜文衡督辦內務
仍帶藩職。
議進徽號
撰進 仁穆王后追上 尊號玉册文
又命主試忠良應製
撰進 王大妃上 尊號玉册文
前後表裏之賜二十四。
陞叙者一。
錫馬二十一。
臯比之典七。
解藩任。
退居西湖之陽。
自是除判義禁者四。
或拜或不拜
癸巳冬
拜議政府右參贊
甲午左參贊
拜右副賓客
患疽不就
以是考終于京第之正寢
七月十五日己丑也。
享年六十有三。
嗚呼尙忍哉。
府君自幼淸脆善病。
而謹於將攝
凝神端坐
終日倦色
事至而應。
棼錯膠聒。
不失絲粟
豈弟樂易之意。
見於辭氣
而所守確乎不移
此皆壽考
之徵。
而徒以不輩行神明
罪戾于天。
以至於斯。
嗚呼慟哉。
國有難。
越九日丁酉
權厝西湖之陽。
乙未閏五月丙寅
移窆于果縣南修理太乙峯下負乾之原。
(自乙至原追錄)嗚呼慟哉。
貞敬夫人李氏
韓山
吏曹判書孝憲公諱謙在之女。
判敦寧正獻公諱羲甲之孫。
二男四女
男長卽不肖光洙。
文科前吏曹參議。
次昌文科承旨
出爲伯從兄諱胤錫后。
女適李範八今參奉
徐相珪,朴勝鳳進士趙經九。
側室未冠
光洙男幼。
女適進士金容耈。
一幼。
側出男亦幼。
昌洙男相琦。
女幼。
李範八一男一女
徐相一女
朴勝鳳一男一女
趙經九一男幷幼。
嗚呼
府君姿挺溫粹
儀形端凝
周歲
言語文字
四歲曾史母夫人
七歲屬文
記性過人
悟解超倫
讀書之暇。
算數
揲蓍作卦爲戱。
非禮之事。
不經
不欲接於聰明。
長者咸異之。
八歲外祖淵泉先生小學書。
自愛隆師之節。
以至天德王道之要。
義利邪正之分。
進退消長之幾。
歷代帝王治得失
朝儒道學事功
論議出處
有得昕夕杖屨之暇者多矣。
先生徜徉江臯
府君卽事
辭筆俱到
先生以爲不可量。
仍以敬勤進脩之道勉勵之。
海居洪公亦嘖嘖稱之曰家兄畵獅之托也。
壬寅先生歿。
府君祖孫愛。
師生義。
受服悲慕出常。
憂先
公元1884年
德業莫顯
門戶中替。
內弟承運諏其事成立之
撰藏玄竁之文。
抄斷之篇。
彙成一部全書
北藩時。
鳩財募工
未贍而止。
以至夫日祼獻之助。
老未懈也。
成公年老
府君幹家
家世淸貧
府君撙節規度
甁罌屢罄而滫瀡之供毋闕。
硏經之暇。
功令
爲親老門戶計。
素志也。
成公神淸少睡。
夜則陪論古今得失
中事爲之難決者。
以爲常。
先世譜牒遺事
詩文尺題跋。
成公草創
而命府君修潤之。
文暢意明。
發揮無遺
成公性嚴簡少許可
獨稱府君父子間知已。
其養以專城
極其志物。
每事書禀然後行之。
及贊成公壽考終。
毁幾不保
執禮甚嚴。
刪定遺藁
釐爲三卷
母夫人甞患瘇于腦幾危
府君竟晷吮之。
終獲孝感
甲申秋
母夫人尋鄕。
終老計。
母夫人大耋善病。
府君巾櫛灑掃
不以左右代之。
起居飮食
親自扶持
日必誦讀其側。
盡懽心。
夜深趍至戶外候寢。
鼾聲然後退。
祁寒盛暑不廢
不使太夫人知也。
迫於恩召
嗚咽不忍去。
有自憐親老來將諗。
每念君恩退亦難之詩。
屢以事親日短
事君日長
陳䟽乞歸
 上亦惻然許之。
比喪不以不毁簡其禮。
一日檢舊篋。
母夫人所甞御周臂遮風之衣。
號慟不忍捨
布以韜之
寢必加枕曰後日用殉我壙。
皇考衣履之藏。
各在圻
湖。
雖屢經流離
家事旁落
而表阡儀墓。
置田享節。
無遺憾。
遠代墳墓
亦皆盡心曰。
豐昵追遠難。
祭田不足者。
鳩財以增之。
以殷歲一之祀。
其寓牙鄕。
與姊氏二舍而近。
月必躬省。
五日專使
有時節新味。
必發使送之。
庶弟貧且病。
加恩義。
竭力醫藥
費心於人所不知者多。
疾革
考妣喪餘之日。
泫臉而語曰祭以豐。
不如養之薄也。
吾之侍病於鄕也。
家貧歲又飢。
蔘朮菽水
每乏于供。
今費萬錢
欲療吾病。
此吾所以隱痛也。
使人扶起。
號哭頓絶乃止。
族戚無踈近。
恤其貧窮
助其婚喪。
有才行可需用者。
奬勸拂拭之。
敎子不以恩掩義。
有過危坐
不示假貸色。
惴惴然告不敢然後乃略降辭色。
反復誨諭
納諸義方
婢僕未甞有慢語。
不用箠楚
量材任使
咸得歡心
鄕人處。
恂恂如也。
以孝悌。
奬之文學
頑愚不率敎者。
亦皆耻而格之。
歲時伏臘
里父飮食之。
幾與之爭席
府君喜曰三英之俗。
於斯復見。
甲寅鳳棲兪先生莘煥之門講受大學伊洛性理諸書
居敬窮理
實踐擴充
究竟之業。
質疑難。
鑽透微奧。
先生亟許之曰玩心高明
罕見其儔。
又甞曰吾相士多矣。
未有如某之賢。
動靜語默
何其淵泉也。
先是臺山金公朱書疑問目標補。
先生主其校勘梓行之。
府君溪雲金公洛鉉,
公元1944年
絅堂公應淳。
同參分校之役。
至其文義句讀脫落訛誤者。
發明甚多
府君旣聞大道之要。
又得麗澤之助。
欣然樂而忘寢食
甚病不輟讀書
或言妨於將攝
吾輩不及聖人
微恙披閱而廢之。
不有愧於朝聞夕死之訓乎。
府君又有執友之賢大夫曰約山金公炳德,蓉菴金公炳始,霞石李公容元。
襟期相許
出處略同
所以講磨無非尊主庇民扶植世敎
而語及王室
相視揮涕
府君甞語人曰約山事親。
蓉庵愛君
霞石匪躬
易地皆然
可見勉厲期待之義。
至老不衰
其爲乘田也。
喟然太息官司相䂓尙矣。
至於簿書期會
委諸胥吏而漫不省
藍田丞。
享告牲腯
匪欺天乎。
於是檢牢柵之壞缺者。
蔭舍牿以備雨雪
親閱菽粟蒭茭而勤其喂。
攘竊莫售。
賁首者有茁長壯矣。
署後脩林有鞦韆戱。
士女颯沓
府君至。
輒相戒斷絨曰官司當世賢者
漫戱其傍耶。
至今老吏往往有道之者
策名朝野相慶。
堂后
掌故不習而明。
每侍筵。
奏對明敏
擧止端凝
下殿。
 上目送之曰眞廊廟器也。
按試湖南
府君矢諸心曰 聖諭摯親敎切。
士望又深。
豈敢欺吾心以負君親哉。
先以文諭。
以公選
卓犖才俊
蒐羅無遺
屈者亦無怨曰淵泉後六十年無此
龍岡未幾
政廨災歲且飢。
狀請按使減營需米價
蕩免邸債一
公元1882年
萬緡。
以舒民困
邑有田。
武衛軍官刱稅恣橫甚。
府君繩以法不許稅。
邑人蘇瘵。
乃請重建政閣。
築山城。
府君許之曰昨宿灑掃
荒年板築
古人所以脩己以安百姓
興廢墜以寓賑濟
一擧兩美
遂割廩而諏之。
未朞月堂廡譙垜。
次第改觀
而荒民之賴活者衆。
於是夫子廟黌舍
以爲學者藏修之所。
儒風大振
士知所趨向
爲頖長主陞補試。
登崇才俊
老屈不遺
士論韙之。
壬午春
參考監試覆試
時蓉菴金公主筆。
府君相其事。
及主增廣監試
典雅黜浮誇。
多獲老宿
近世藻鑑之明。
士稱壬午兩試
是年夏
國有軍變而賊不討。
府君草䟽將上。
親在不果上。
而曰宇內多事
坐視杌隉
不有匡救
人臣義也。
乃䟽論時政有人於此
氣血俱虛。
大病將至。
其可諉之命數晏然坐視乎。
抑將焦心殫誠。
求醫問藥。
汲汲以救之乎。
毛髮之病。
更僕可數。
而擧其大者則惟曰紀綱之頹敢也。
財用匱竭也。
紀綱譬則氣也。
財用譬則血也。
善醫國者。
必先斯二者。
密文峻刑
所以振紀綱也。
則惟曰信政令而已
重斂征利
所以財用也。
則惟曰節出入而已
然言之甚易。
行之甚艱者。
職由不能一箇私字。
合乎天理之公也。
病者六氣不順
七情不節
循其嗜欲平時
習於忌護如無疾。
而徒以蔘朮粱肉
責補元之功。
岐跗
所望而走也。
且雖有良藥
坐談而不下咽
或一歃而旋輟。
則烏能收其效哉。
故言善而行違
始銳而終怠。
萬事所由隳也。
今宵憂勤恬嬉如故
命令日新民志靡定。
選擧恢張才俊不興
戎政增修而盜賊公行
懲黜申嚴四維愈壞。
恩澤旁流百工不勸
正供常愆而私獻不絶
言路廣闢而闕遺無補
利源盡開而公私滋困。
曷故焉。
反身之誠。
有所未孚
格物之知。
有所未致歟。
竊甞聞之。
大舜之聖焉而臯陶有叢脞之戒。
季氏宰之小也而夫子有有司之訓。
君勞於上。
臣逸於下。
非所法天道也。
易曰嚮晦宴息
書曰昧爽丕顯
先王所以勤而自養也。
興居違度
節宣失宜
非所以對天時也。
傅說之告高宗曰官不及私昵
曰監于先王成憲
召保之誡武王曰不寶遠物
不作無益有益
不肩好貨
盤庚之誥也。
愼乃出令
成王之訓也。
衛文公中主也。
大布大帛而復千乘之業。
晉文公伯者也。
示禮示信而致三軍之用。
以是數者。
自省聖躬
無歉而後
紀綱可立也。
至於理財之方。
悉載於大學卒章
言以爲利而藏富於百姓也。
此皆萬世不易實理
而弱可强貧可富危可安之要道也。
豈非今日龜鑑乎。
嗚呼
自夫功利興。
而唐虞三代之法。
遂爲迂濶陳腐平城干戚
然試觀歷治忽之故。
其變不一
從違之應如響。
舍是道而能保危持傾者。
臣未之聞也。
若夫政由俗革。
因時制宜者。
謂其節目之細耳。
宏綱不擧細目亦奚所施哉。
雖然空言無補實用
徒法不能自行
故曰不誠無物
誠者無一毫虛僞一息間斷之謂也。
所以爲物之終始
天與聖人之道也。
不以是心將之。
則雖嘉謨日陳。
善政日敷。
表裏交違。
作輟靡常
赫赫在上者。
至高而日監
林林在下者。
至愚而神。
其何能昭格影從哉。
萬化之本。
在於 殿下一心上。
軆之以剛守之以誠
行之以無私
綏來動和可大可久之業。
基於此。
豈特一時之策而已哉。
因勉 睿學曰 東宮邸下溫文日就
 睿智漸開。
此誠貽哲作聖之幾。
薰陶輔養
正是目下急務
其要在古人所云親正士正言見正事之道。
而亦莫切於我 殿下遇物之誨。
以身先之。
 上皆優容之。
未有施措
休官家食
朝廷闕失
達宵不能安寢數矣
甲申新衣制出。
府君愀然曰衣者身之章也。
貴賤所以別。
吉凶所以異制也。
今削其袖短其垂緣其邊曰此古深衣遺制
不知可也
無威儀。
無限節。
古之所謂服妖
大難近止。
盡室南渡
居于牙山之篁谷。
及拜文衡時。
府君年近耳順
志決東岡
固守林泉
瞻依壠阡。
而 聖眷冞隆。
馹召方急。
章屢上。
 
上必欲致之。
每對貴近諸臣。
問疾少間
府君蹙然父子三人
無他功能
武榮次。
欲報覆載之恩。
惟在盡鞠瘁。
直道而已
輿疾膺命
主命試。
選擧惟賢
務盡以人事君之義。
侍書筵。
引經責難
敷奏剴切
楊震却金事陳勉曰。
畏人知而不爲不善
衆人之情也。
君子則致謹乎人所不知己獨知之地。
以至戒懼不睹不聞。
暗室之中。
穆若對越
涵養本根
省察幾微
以至軆用一源
顯微無間
學問之道。
不專記誦
躬行實得然後
方見讀書之功。
克立 睿志。
常使天理爲人欲所誘奪
吏部銓綜之失曰冢宰
八柄百官
佐王掌邦治者也。
若使守文奉式。
循資按簿則一吏足矣
奔競滋長而公道不行。
恩澤太濫而名器遂褻。
不知官爵之貴。
君上馭世之枋。
隨而日輕
宜得其人而委其任。
使之明黜陟澄淆濫。
僥倖廉耻
以淸仕路
以允物情
䟽入 上敬憚之。
爲停墨勅
先是政吏怙寵奸弄。
斂怨于上。
府君口含天憲
手弄政柄
聲罪杖流之。
政吏造蜚語
磯激 上意
乃免銓任。
出按關北
時明川人李容翊以礦務管轄三道
賦金之州。
所在繹騷
北路最甚
其徒韓碩福尤藉勢豪橫。
一路側目
至是又擅許淸商丁兆棟礦採。
已而爭利
兵刃相殺數十人
惠山鎭戎器而走。
列郡莫能禁。
搜捕碩福。
狀請梟其首。
又請照會淸國
以正兆棟殺越之罪。
因啓論礦弊曰有人而後有土
有土而後有財。
人心一去
雖日掘萬金
亦無所用
田士一經淘汰
結隨而減。
重輕利害較然也。
今年懷襄
前所罕有
請罷六邑礦務
翊欲先發而翻其事。
疾馳四日而至京師
結納權貴
熒惑 上聽
啓入久不下。
䟽又不報
閱四朔始下。
庚寅夏大雨
萬歲橋漂。
私捐俸金以佽役費
築臺隍之浸而圮者。
指畫有方
不知興作之勞。
蠲減京司需索之錢數千。
民始息肩
流亡襁負而至者十數萬。
於是禮羅賢俊
鄕飮禮。
鄕約以敦民敎。
處士韓序敎以劬學砥行聞。
躬造廬延爲都約正
捐俸五萬。
講會需。
禮俗蔚興
以爲老峯閔公創見
畿輔殿最
豪梗姦宄屛私囑。
畿甸數經拜 陵之役。
 上曲軫民情
每施蠲徭薄賦之典。
而澤未下究
至是啓請區劃庚寅以後 陵復驛復吏復給而未霑恩者及來甲午戶布蒙蠲而未給代者。
多蒙採施。
又盡除乙酉以後水陸雜稅
於是宿弊漸祛。
公私稍足。
自安堵。
旣而納節江居。
每日晨起
焚香靜坐
一卷逌然若與世相忘。
暇日栽花種竹
賓至携手盤桓
襟懷昭朗
言笑閒雅。
有以文謁者
謝遣不應
慶吊罕到城闉
每有除拜
黽勉出肅。
亦不久居
寢疾
聞時象騷然
力疾起。
憂慮不輟
比屬纊。
不肖兄弟天地之生萬物
聖人之應萬事
而已
諄諄如夢中語
國事
一語家私
翛然而逝。
嗚呼慟哉。
府君聰明之資。
聞道又早
學究天人性命之原。
行著日用彜倫之常。
涵養內者
無適無莫
省察外者
嚴尤密。
積之深厚發之和順
故脩於身則氷淸玉溫
盎和滿面
喜怒不形于色
恚罵發于口。
光輝揚休
論議浹洽
淵然其靜。
沛然其動。
瞻儀形而聆德音者。
莫不心醉
行於家則愛而不失其敬。
處於世則和而不至於流。
廉而不劌
謙而有執。
愛君之忠。
根於天性不枉道以求進
憂時之心。
出於惻怛不苟合以求用。
進而不忘親。
退而不忘君。
用捨行藏
一聽命於天。
而凡所以酬酢云爲
或墜於偏倚者盖寡矣。
常曰學問之道。
知行兩端
知者知其所以然
行者其所當然
知而不行謂之空見
行而不知謂之冥行
知旣深矣。
行旣篤矣。
不以敬而主之。
則亦有時乎欠闕不周徧矣。
伊洛拈出一敬字。
吾道之的源也。
世之學者不能深察乎此。
講學者廢踐履
踐履者廢講學
不爲象山頓悟
胡渭之考證者。
無幾矣。
著論而痛辨之。
於書無所不覽。
四子五經
循環熟複
諸子百家之書。
莫不考據纖縷。
辨明毫釐。
其言合於經者尊而信之。
不合者貶而黜之。
使藐朱之徒。
得肆其間
邃於禮學
自邦朝以至家鄕
情文常變。
儀節度數
靡不探討折衷而證正之。
晩年論語近思錄朱子書。
專門歸宿
不以師道自任
人士及門問難質疑者。
殆無虛日
反覆辨論不置
無不虛往而實歸。
位雖隆顯而意益退讓
自奉蕭然
衣不重帛
無厚味。
一切世俗奇玩
淡然無所好。
座右圖書數簏而已
几案位置不正者。
亟令整頓曰敬在斯
器物刓敗而不合用者。
令修治曰苟完矣。
甞戒兒輩方長之折啓蟄之殺曰好生惡死。
物我無間
率爾筆翰
一字潦草程子所謂非要字好。
只此是學。
雅好山水
楓嶽,龍門長白,智異之間。
亦皆周遍
其發爲文章也。
根抵經傳
間架兩漢
辭達理順
明軆適用
耒耜不可一日廢。
菽粟不可一日闕。
可謂經世衛道之文也。
詩則逼古氣。
閒雅淸遒
中矩矱。
著書有家二卷時言漁村閒話一卷海山小史一卷蓬瀛驂鸞一卷日知錄二十卷讀書漫錄二卷
又有文集數十卷
幷藏于家。
嗚呼慟哉。
府君道德備矣未盡究。
謀猷密矣而未盡布。
文章之載簡册而垂琬琰者。
不爲不多
而特其萬一爾。
晩年不肖輩曰吾以不才。
 聖恩
濫躋崇秩
無有德懿之可述。
納隧之文。
吾已自叙。
愼勿以諛辭請銘于人。
嗚乎慟矣。
猶在耳。
豈敢爲一
公元1894年
辭之溢。
以負先訓哉。
不肖孤等識聞淺短
辭語荒陋
哀隕又不能文
百未擧一二。
安可不明之罪。
當世君子
哀憐而立言焉。
甲午十二月
不肖孤光泣血謹狀
乙未
 閏五月二十六日移窆于果川南修理山乾坐原。
丙申
 七月墓碣成。
門人李偰撰。
公元1832年
  墓碣曰果川南修理之山。
有峰曰太乙
下有巍然負乾而封者。
眉山先生韓公之藏也。
先生之卒且葬三年
門人李偰始來哭其祥事
祀罷。
先生二子吏部郞中光洙,前承旨昌洙泣而語曰。
先人墓道
不克表。
世難未已
事有不可知者。
吾子其哀而亟圖之。
竊伏原念先生忠孝文章
走卒皆知之。
未甞師道自任
故其學問造詣
之者少也。
偰雖不文
何敢辭。
謹按先生章錫字稚綏
少號經香。
晩而稱眉山則有所取義也。
上黨韓氏。
系出箕聖。
東方甲族
有名德。
曾祖 贈吏曹參判諱用鼎
祖泰仁縣監 贈吏曹判書元履
考工曹參判 贈左贊成諱弼敎
妣 贈貞敬夫人豐山洪氏。
文簡公淵先生諱奭周之女也。
先生以 純祖壬辰十二月十七日己未生。
 哲宗戊午進士
 當
公元1894年
丁卯筮仕
辛未製居魁。
壬申隷院。
癸酉特除副修撰。
自是歷敭華貫
進退以義。
通塞以時
凡二十有餘年。
官崇大夫吏判書兩館提學,奎章閣提學,知春秋館事
甲午七月十五日己丑
易簀于京第。
享年六十三。
先生自幼天資近道
八歲就學于淵先生
天德王道之說。
敬謹進修之道。
旣而從遊鳳棲兪先生莘煥之門。
大學伊洛性理諸書
參校臺山所輯朱書疑問目標補。
兪公亟稱其高明博洽
罕見其儔。
自是留意學爲己。
勉焉孶孶
至忘寢食
學主居敬踏實
辨異扶正
一遵程朱成法
於我東先儒則深慕乎尤兩夫子
竭力鑽仰
沒身慥慥
戰兢臨履
博約兩至
雅言學問之道。
知行兩端
知者知其所以然
行者其所當然
知而不行謂之空見
行而不知謂之冥行
知旣深矣。
行旣篤矣。
不敬以主之。
則亦有是乎欠闕不周徧矣。
伊洛之拈出一敬字。
吾道之的源也。
世之學者不能深察乎此。
講學者廢踐履
踐履者廢講學
不爲象山頓悟胡渭之考證者無幾矣。
嗚呼
此乃先生深造自得之見。
篤信不易之論也。
世之欲聞先生道者
於此可知矣。
先生自以世臣
愛君一念
出於至誠
壬午以後
目見時象日非
國步漸艱。
不勝憂憤
上封事。
極言振紀綱財用之道。
反覆
諷切
不避忌諱
因勉 睿學以爲遇物之誨。
以身先之。
 上皆優容之。
甲申衣制變。
先生愀然曰此古之所謂服妖
大難近止。
盡室而南。
牙山之篁谷。
戊子秋
文衡
先生聞命驚惶
上章乞遞不許
黽勉出膺
選擧務獲賢俊
期效以人事君之義。
及長天官
䟽論銓綜之失。
直陳無隱
 上爲之敬憚
遂停墨勅
先是政吏一有怙寵者。
奸弄斂怨
自大以下無敢言者
先生是以口含天憲
手弄政柄
聲其罪。
杖流之。
朝野莫不稱快
而卒以是見遞。
出按關北
此時內有礦弊。
因䟽論有人而後有土
有土而後有財。
人心一去
雖日掘萬金
亦無所用
田土一經淘汰
結隨而減。
輕重利害較然也。
今年懷襄
前所罕有
請罷六邑礦務
䟽入久不下。
乞解又不報
未幾移按畿輔
先生悒悒不樂
納節歸。
江舍棲息
間有除拜而多不就也。
此乃先生立朝大略也。
先生父母
養志承順爲本。
過庭問寢之際。
油油翼翼
一無或違。
成公性嚴少許可。
常稱父子知己
母夫人尙患腦瘇幾危
先生日夜吮其濃血得差
日必誦讀其側。
以悅其心。
夜深戶外
聽鼾乃退。
祁寒不廢
至老且貴猶然
前後艱。
毁幾不保
執禮甚嚴。
不以血氣旣衰自弛。
喪餘之齋。
哀慕如初
盡心奉先
常曰豐昵追遠難。
推而友姊弟兒孫族戚
公元1836年
皆各盡其道。
嗚呼
此乃先生居家大略也。
先生聰明之姿。
聞道旣早。
根據姚姒
發揮乎唐宋。
諸子百家之書。
無不貫達
而又必考據辨證。
要之不背乎古道
積之旣深。
發而爲辭。
則其言藹如
自成一家
世或言先生文章學歐陽子
未必眞知之言也。
所著有家二卷時言漁村閒話一卷海山小史一卷蓬瀛驂鸞一卷讀書漫錄二卷
又有文集二十餘卷藏于家。
韓山李氏
吏曹判書孝憲公謙在之女。
二男四女
男卽光洙,昌洙。
而昌洙出后
女適李範八前司御,徐相珪,朴勝鳳前參議趙經九今參奉
側室男明洙。
光洙子羲。
女適進士金容耈。
次女幼。
昌洙子相琦。
女幼。
李婿一男完鍾。
一女
徐婿二女
朴婿二男一女
趙婿一男進士
一女並幼。
嗚呼
先生不幸而當斯文陽九之會
縱未能得志行道
以效其摧陷廓淸之功。
巋然獨存
介然自守
後進之士。
恃爲依歸
仰之孤星于長夜。
頹波一柱
道有所寄。
不遂滅絶
此可與知者言。
不可不知者道也。
記昔先生甞戒小子斯文絶矣。
如吾老且死。
無可論。
明目張膽
力扶一脉
非賢他日之責乎。
每爲歔欷久之
小子蟄居窮荒
人不我與。
先生音容莫攀矣。
倀倀末路
吾將安放
嗚呼可悲也已
丙申七月
門人延安李偰謹撰
(追錄詳載神道碑銘)
 
八月墓表成。
門人右副承旨李偰撰。
公元1889年
  墓表嗚呼
文簡公眉山韓先生之墓也。
己丑冬
以新榜瀛銜。
先生京師
先生歎曰讀書而仕易。
仕而行讀書志難。
吾道迍邅
不如歸舊書
敎授來者
力扶讀書種子
究竟而已
小子屛伏田間
不加進。
先生之墓草已宿矣。
嗚呼
可悲也已
先生章錫字稚綏
學者稱眉山先生
參判弼敎其考也。
豐山洪氏。
淵泉先生奭周之女也。
先生以 純祖壬辰生。
戊午進士
丁卯筮仕
辛未製。
癸酉副修撰。
自是歷敭華貫
克躋隆顯
甲午七月十五日捐館
于果修理山乾坐原。
賜謚文簡
先生生有異質
八歲小學于淵先生
弱冠鳳棲兪先生門。
大學伊洛諸書
居敬志致知力行。
爲學次第
侍講書筵
楊震却金事。
陳勉以未發戒懼
方發愼獨之義。
先生學問之正
可見矣。
壬午上封事。
極言時政闕失
甲申退居牙山之篁谷。
終老計也。
至戊子秋
文衡
違召乞遞。
四上章。
愈加敦召。
黽勉出膺
主試
世稱嘉祐之多
及長天官
䟽論銓綜之失。
 上爲停墨勅
出按關北
全省咸頌文化。
畿輔未幾
辭退西湖
甲午五月都下亂。
先生方患疽。
力疾還京第。
諄諄語皆國耳。
未甞及私。
先生事親養志爲本。
愛敬
公元1836年
備至
前後艱。
毁幾不保
執禮猶嚴。
先生近道之姿。
志學又早
及其道尊學純。
發之文章
其言藹如
自成一家
文集若干卷。
韓山李氏
行吏判書謙在之女。
二男
光洙前吏曹參議。
昌洙前承旨
出后
四女適李範八前司御,徐相珪,朴勝鳳前參議趙經九今參奉
側出男明洙。
內外孫曾總若干
嗚呼
先生之道。
求諸往哲
眞實心地
用功刻苦
黃勉齋
誠不妄語
苦節淸修
司馬涑水
進退以時
不忘䂓諫
歐陽文忠
斯文陽九之運。
士大夫狃於積衰
耽其神恠
末流至於山移河決
先生巋然自立
衛張斯道。
引誘後進
以爲一副定本
得於紫陽法門者。
不可昧也。
嗚呼盛矣。
嗚呼盛矣。
丙申八月下浣
門人右副承旨李偰謹撰
月城金敦謹書
(追錄詳載神道碑銘)
丁酉
 四月埋誌于墓前。
先生著。
治命也。
  誌銘居士韓氏。
章錫其名。
稚綏其字也。
淸州人
高麗太尉諱蘭
始見于譜。
名德相承三十世。
居士自號眉山
八世祖吏曹參判諱聖佑。
己巳禍。
直諫忤旨。
屛居靑陽眉山
居士卜居湖西
取以名其室
志不忘先也。
判公之曾孫大司憲諱顯謩
三傳而爲泰仁縣監 贈吏曹判書元履
是生工曹參判 贈左贊成諱弼敎
居士皇考
妣 贈貞
夫人豐山洪氏。
左議政文簡公淵先生諱奭周女也。
居士自幼善病。
不好弄
外王遜荒東湖
挈以敎之。
十一歲纔解綴文孫志。
而外王考見背
先考義方甚嚴。
跬步不敢違矩。
勝冠鳳棲兪先生遊
始聞爲學之方。
未幾先生沒。
家貧親又老。
不得已屈首功令業。
而非其所好也。
庠序七年解元
中戊進士
丁卯始仕爲童蒙敎官
歲棄官。
尋拜繕工奉事
轉義府都事
典牲署直長
辛未賜第
壬申庭試。
屢攝起居注
三司
按試湖南
乙亥春建儲
首拜侍講文學
出爲龍岡縣
戊寅 東朝寶齡望八稱慶
以宣敎官通政
屢轉至左副承旨
丁外憂
吉拜曹司衛將工曹參議。
辛巳再爲大司成
補試
壬午春
拜兼輔德吏曹參議
 王世子冠禮
禮貌官加嘉善
歷副揔管,兵刑曹參判,同經筵
夏六月有軍亂。
亂定而賊不討。
草䟽欲伸大義
太夫人在堂未果
遂焚其稿。
歸田楊江上。
終老計也。
命永付知製敎
特差協辦軍國事務
屢月不出
貽書當路乞辭不得
朝廷新設薦科。
面試論策時務
特命主擧。
及 親試便殿
主筆
同義兩館提學
引疾杜門丐免協辦
抗䟽時弊
拜吏曹參不就
甲申夏
新法行衣制變
迺買屋牙山黃谷
盡室而家焉。
除官膺命
居數月亂作。
奔問而
公元1886年
還。
太夫人年滿八十。
上章乞歸養許之。
太夫人每憂名位驟盛
險塗難盡。
惓惓戒以早退
所居荒寒
菽水屢空而怡如也。
居士讀書講說親側以爲娛。
丙戌春
筵擢正卿
辭以親病。
連除知經筵春秋禁府事,禮曹判書
一肅而歸。
五月太夫人憂。
制甫闋。
兩館提學,知成均館事
又除 世子副賓客
縣道上疏力辭。
章凡五上
批愈隆摯。
至十一月黽勉出膺
連拜奎章閣提學
翌年春
吏曹判書
固辭
䟽言恩澤太濫。
官賄公行
一行政而辭遞。
遂糾覈政吏弄法作福之罪。
杖流之。
差司饔提調
 英宗尊爲祖。
改謚追闡
復拜文衡兼差都監提調
竣事叙勞進正憲
縟禮成。
上章解職還山
除關觀察使
始至頒鄕約于列邑。
招延經術之士。
鄕飮禮。
先時礦徒無賴者。
淸人結釁。
爭鬪相殺死。
邊境騷然
乃偵捕礦魁杖囚。
請誅之。
因陳礦弊。
請亟罷之。
由是大忤 上旨
兩啓留中
申請乞解。
不報
引義不視務。
至翌年正月
批始下。
上䟽告疾丐免不許
九月移除京畿監司
十二月
以在北時 濬源殿修改監蕫勞特崇政
壬辰春
 命議追上 宣祖尊號
復拜文衡
仍命兼帶藩任。
屢䟽固辭不得
竣事
上章遞。
尋又䟽解藩任。
臥病西湖
癸巳連拜執金吾左右參贊
輒未旬請告
時朝象日非
夙宵憂歎
榮衛受損
至甲
公元1892年
病因革。
二子朱夫子言曰天地之生萬物
聖人之應萬事
而已
一語家事
竟以是年七月十五日
卒于京第之正寢。
壽六十三。
越九日丁酉
權厝國門臥牛山枕乾之原。
明年仲夏
移窆于果川南修理太乙峰下乾坐原。
韓山李氏
孝憲公謙在之女。
正獻公羲甲之孫。
二男四女
男長光洙前吏曹參議。
次昌洙前承旨
出后于宗。
女適參奉李範徐相參議朴勝鳳趙經九。
側出男明洙。
光洙男相羲。
女長適進士金容耈。
次適金元中。
昌洙男相琦。
次相億。
女適尹弘
外孫男女五人幷幼。
(自癸巳至幷幼男昌洙追記)居士性愚簡直
迂而有守
不義若凂。
遇事不肯回互
不避謗怨
名利貨色
無所嗜好
不喜徵逐干求
而鉤鉅之政。
機關之事。
不能焉。
所不爲也。
獨性耽書籍而短於記性
不能究心探賾
成一家言
致意儒者存養之事。
學力未至。
不免妨奪。
尤癖於山水
早衰多病
不能遠遊
榮進素志也。
晩遇 主知。
致位隆顯
常懷兢懼
決意勇退者屢矣。
慨然曰士生斯世
不能卓有樹立
結廬名山
絶意外慕
與一二良朋
先聖人書。
性命之原。
復吾初。
樂足以忘老。
何羨桓圭袞冕哉。
其所如此
豈其有志而無才。
求道未見
寡過而未能者歟。
後必有知之者
銘曰。
  
天賦余以貞醇兮。
擾擾一生未返乎眞。
軒冕不爲榮兮。
山澤不爲貧。
來時一去
後百千萬塵。
試問來者
謂我何如人。
   自念平生一事可稱。
一言有補。
而濫躐崇顯
自歸於欺世竊名之科。
居然老矣。
年進志退。
將恐無聞而夕。
蚤夜
未敢自安
身後狀志。
若以愧辭加焉。
則是重其過也。
玆用程太中古事
略叙一生
以遺兒曹
俾志其幽。
而記終錄系之文。
虛以補云。
 神道碑銘成。
贊成李容元撰。
行吏判書尹用求書並篆。
  
碑曰容元未弱冠
爲公心友
和易言笑
衆中退然若無能。
步趍詳緩
常居人後
遇事制義
毅然不可動者
公年十六七赴泮試。
元亦從公後。
公方濡毫行墨
環者如堵。
莫不嘖嘖以爲不可及
而尤歉然自滿意。
時公從遊鳳棲兪先生莘煥之門。
參校臺山所輯朱書箚問標補。
考據辨謬訛。
同是役者盡一時老成博雅
而皆心服
兪先生亦亟稱之。
以爲罕見其儔。
元益敬公
性恬淡。
無他嗜好
好書好山水。
讀書之暇。
名山川。
行輒有巾衍錄。
錄以示容元。
諷詠未半。
胸次已覺灑然
公甞謂功令只爲進取技耳。
文章非爲己。
程朱所謂
公元1832年
窮理之要。
吾輩歸宿處。
元常乘月訪之。
夜深書聲不輟
其室
燈影靜坐者知爲公
公之晩年成德
實權輿於此
公諱章錫字稚綏號經香。
晩稱眉山
然世之學者稱之曰經香先生
上黨韓氏。
太尉威襄公上祖
李朝有諱確。
左議政謚襄節
配食 世祖廟庭
六傳有諱應寅。
右議政忠靖公號百拙齋
爲 宣祖中興名臣
三傳有諱聖佑。
曹參判 贈判書
受業於尤齋宋先生
醇學淸節稱。
有諱用鼎
文行 贈吏曹參判。
寔公曾祖也。
祖諱元履
泰仁縣監 贈吏曹判書
考諱弼敎
曹參判 贈左贊成。
三世貤贈以公貴也。
妣 贈貞敬夫人豐山洪氏。
左議政文簡公淵先生諱奭周女。
公以 純祖壬辰十二月十七日
生于漢師
禀資溫粹
儀形端凝
四歲曾史母夫人
七歲屬文
八歲小學於淵先生
先生諄諄提誨。
公旨其言而久不忘。
又能著論以申其義。
先生以爲不可量。
戊午司馬
丁卯童蒙敎官
庚午繕工奉事
轉義府都事
典牲署直長
辛未製。
壬申庭試丙科
屢攝起居注
癸酉弘文館副修撰。
甲戌拜獻納。
文臣宣傳官。
御營從事
全羅左道試官
自此大小主試者凡十有三。
典雅黜浮華。
獲雋良。
人比之歐陽子嘉祐之功。
拜兵曹正郞西學敎
公元1875年
授。
乙亥春册 儲。
首拜侍講文學
由副應敎出宰龍岡縣著績
丁丑還拜副校理
戊寅通政階。
自同副承旨至左副。
是年夏成公憂。
公素篤孝聞。
至是執喪惟謹
服闋曹司五衛將,工曹參議。
連拜成均大司成吏曹參議。
壬午春 王世子冠。
拜兼輔德
禮貌嘉善階。
副摠管判兵刑曹同知經筵事。
特命永付知製敎
抄啓特進官。
癸未拜弘文藝文館提學
抗䟽時弊
拜吏曹參不就
甲申夏
新法行衣制變
盡室遷居牙山黃谷
屢除不應命
無何京師變作
拜同成均
乙酉上䟽陳情歸養
丙戌大臣筵奏陞資憲。
連拜知春秋經筵禁府事,禮曹判書
是年太夫人憂。
不以不毁簡其禮。
子服闋。
兩館提學,知成均館事, 世子副賓客
上疏力辭。
章凡五上
批愈隆摯。
黽勉出膺
行都堂會圈。
又拜奎章閣提學
賓客行 世子相見禮。
己丑吏曹判書
疏請明黜陟澄淆濫。
僥倖廉耻
以淸仕路
以允物情
疏入上爲停墨勅
先是政吏有怙寵弄奸者。
公聲杖流之。
朝野快之。
復拜大提學禮曹判書知敦寧。
差加上尊號都監提調
庚寅正憲
咸鏡監司
俸錢修城牒築圮橋。
不知勞而工告訖。
流亡者歸。
飢餓者甦。
於是鄕約于列邑。
月朔行禮讀法
北俗化之。
時礦徒
公元1884年
無賴者。
與淸人爭利。
兵刃相殺傷。
搜捕礦魁以聞。
請罷礦。
啓入不報
乞解又不許
辛卯移除京畿監司
以 濬源殿修改監蕫勞崇政階。
畿甸屢經拜 陵之役。
 上每施蠲徭薄賦之典而澤未下究
至是啓請
多蒙採施。
又盡除水陸雜稅
宿瘼漸祛。
壬辰復拜大提學
議上 昭敬王尊號
事竣疏辭。
並遞畿伯
遂出寓江樓
自是每日晨興
焚香靜坐
一卷逌然若與世相忘。
暇日栽花種竹
賓至携手盤桓
慶吊罕到城闉
壬辰後拜判義禁者三。
左右參贊副賓客
或以病辭。
黽勉出肅。
亦不久居
時朝象日非
夙宵憂歎
榮衛受損
至甲午夏病因革。
竟以七月十五日考終
距其生 純祖壬辰
爲六十三歲。
是月權厝西湖之陽。
乙未閏五月
移葬于果川南修理太乙峰下負乾之原。
貞敬夫人韓山李氏
吏曹判書孝憲公諱謙在女。
二男四女
男長光洙文科前吏議。
次昌文科承旨出后
女長適李範八今司御。
次適徐相珪。
次適朴勝鳳今參議
次適趙經九今參奉
側室男明洙。
光洙男相羲。
女適進士金容耈。
次未行。
昌洙男相琦。
女幼。
天姿近道
輔之以經術
尤篤於人倫
成公神淸少睡。
每夜陪論古今得失
以爲常。
母夫人甞患腦瘇。
公吮之終獲善。
大耋巾櫛盥洗
起居飮食
親自扶將
不以
公元1894年
女代之。
日誦讀於側。
務悅太夫人意。
李氏早寡
月必躬省。
五日專使
有時節新味輒送之。
庶弟貞疾
竭力醫治
經紀生事
推之宗黨近戚
莫不周。
至其仕宦
未甞事趍營。
不乖時以近名
晩敭華顯不少改。
雅道座上多布衣交
爲學
學究天人性命之源。
行著日用彜倫之常。
涵泳內者
眹兆不見
省察外者
嚴密不差
積之深厚發之和順
故修於身則氷淸玉蘊。
盎和滿面
行於家則愛而不失其敬。
處於世則和而不至於流。
廉而不劌
謙而有執。
憂國之忠。
根於天性
不枉道而求進
憫俗之意。
出於惻怛
不苟合以求用。
仕學相優
理事一致
嗚呼其盛矣乎
公雖不以文詞自名
而其著作根據經傳
辭達理順
詩亦敦厚淵博
長於古軆
家訓二卷讀書漫錄二卷內制祝册詞箋百餘篇
文集數十卷
並藏于家。
記昔公來自北。
元竄于南。
及元之還。
公又大歸
使元日見公之所不見。
公如有知。
不死者又何如耶。
嗚呼悲夫
公之胤嗣吏議君。
麗牲之石
謁銘于容元。
容元撫念平昔
何忍終辭。
噫。
公平持心
謙約謹畏
張大之事。
震耀之文。
甚耻焉。
若爲枝辭溢語以累公。
豈知心之謂哉。
謹撮其大略而系之以銘。
銘曰。
  軆備陽剛
氣涵玉溫
獅畵之托。
烏頭斯存。
學主居敬
孝本爲仁。
位躋崇顯
志存君民。
文苑製作
黼黻皇猷
憩棠牙纛
吏畏民謳
學而未究。
志猶不伸。
世有治忽
物以羣分
枕江湖。
寓懷烟雲
方誦君實
遽失伯淳
望絶蒼生
響輟斯文
馬鬣有制
牲石始陳。
我銘有徵
永示不泯
公元1896年
   文成後二年戊戌
 贈謚孝文公
甲辰二月初一日
貞敬夫人韓山李氏卒逝。
合祔先府君墓右。
庚戌改 贈謚文簡公
辛未二月二十五日
移奉于始興郡東面文星里癸坐原。
先妣祔左。
其間子孫之未錄者。
光洙二女
金元中。
昌洙女。
尹弘燮。
次男相億。
不盡錄。
     
公元1871年
辛未十二月 日。
不肖男昌洙謹識
戊戌
 九月 贈謚孝文公
  大臣筵奏曰故相臣金炳始行將議謚
而故文衡韓章錫一軆謚何如
 上曰依爲之。
至是 贈謚孝文
慈惠愛親曰孝。
勤學好問曰文。
掌禮主事申奎善來宣焉。
甲辰
 二月初一日
夫人韓山李氏卒。
  夫人生於詩禮之門。
淑德早彰。
祖父正獻公鍾愛
長歸於先生
孝事尊章
順服夫子
敎子不以
慈愛而或於義方
婢僕不以卑微而或失其撫字
中歲家勢困窘
仰事俯育
手据口瘏。
不堪其苦。
而處之晏如也。
姑洪夫人女士也。
壼政肅若朝廷
一毫莫敢違其志。
至老白首
怡聲婉容
新婦焉。
族戚鄕黨
莫不尊慕德云爾。
(女婿朴勝鳳追錄)
 是月合祔先生墓右。
丙午
 六月年譜成。
門人德水李庸編輯
跋文
庚戌
 六月改 贈謚文簡公
  宋龜峰翼弼,奇蘆沙正鎭諸公謚時
大臣筵奏改謚。
勤學好問曰文。
一德不懈曰簡。
副望文貞
未望文獻
辛未(昭和六年)
 二月二十五日
(四月十二日)移奉于始興郡東面文星里癸坐之原。
貞敬夫人韓山李氏祔左。
(贈領議政公墓後岡)
 二月埋誌于墓右。
建竪墓表于墓左。
 十月文集成。
田先生申公應朝,鳳棲先生兪公莘煥撰序文。
西亭公寅植撰跋文
年譜跋[李庸信]
先生年譜始役於甲辰
至丙午夏克成
匪敢緩也。
爲其難而愼之也。
盖譜年與摸像。
其義一也。
摸像而一髭不似
便是別人
譜年而一事不實
豈其人哉。
雖然人之神韻風度
畵者髣髴之。
而其心不能摸。
默識善觀者。
記人言行
卽其人之心自可見矣。
然則譜年尤詳於摸像。
而譜年之難。
難於摸像之難也。
於是役。
書法先生嶽降
以至易簀
居家立朝行事之實。
與夫朋友往還
門人接引
講學論文之節。
無不周詳
性情氣象
亦間見而層生焉。
先生之心於是著。
宛然如承警誨接咳唾當日
不覺潸然下矣。
嗚呼
後之讀是編者
當知先生之心。
旣知先生之心。
先生之爲近世儒宗
不待小子私言可知矣。
伊川之門。
尙多高弟
不能伊川德美
朱子而始編之。
勉齋黃氏朱門嫡傳
而述朱子行狀
尙未照勘之失。
小子之蔑學謏聞
敢自不失照勘哉。
有望於後之學者
能如朱子之述伊川
豈特先生之幸。
小子之幸也。
世道斯文之幸也歟
丙午季夏
門人德水李庸信謹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