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附录
附录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8H 页
年谱[门人 德水李庸信 编]
纯祖肃皇帝三十二年壬辰十二月十七日未时。先生生于汉师小贞洞第。
癸巳(先生二岁)
先生生而有异质。未周岁。解言语识文字。
甲午(先生三岁)
乙未(先生四岁)
始受曾史于母洪夫人。间就外傅。学日就。
夫人生有贤哲之姿。孝友出乎天性。贞信自中壸则。以礼治家。肃若朝典。通经传明义理。而含章自晦。外物不婴乎心。非礼不接乎耳目。识者谓夫人。执礼之严。如敬姜。烛理之明。如上谷君。
丙申(先生五岁)
丁酉(先生六岁)
戊戌(先生七岁)
记性过人。悟解超伦。读书之暇。习算数。揲蓍作卦。长者异之。
己亥(先生八岁)
往受业于外王考渊泉洪先生。
纯祖肃皇帝三十二年壬辰十二月十七日未时。先生生于汉师小贞洞第。
癸巳(先生二岁)
先生生而有异质。未周岁。解言语识文字。
甲午(先生三岁)
乙未(先生四岁)
始受曾史于母洪夫人。间就外傅。学日就。
夫人生有贤哲之姿。孝友出乎天性。贞信自中壸则。以礼治家。肃若朝典。通经传明义理。而含章自晦。外物不婴乎心。非礼不接乎耳目。识者谓夫人。执礼之严。如敬姜。烛理之明。如上谷君。
丙申(先生五岁)
丁酉(先生六岁)
戊戌(先生七岁)
记性过人。悟解超伦。读书之暇。习算数。揲蓍作卦。长者异之。
己亥(先生八岁)
往受业于外王考渊泉洪先生。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8L 页
时先生逊荒。自长湍移寓广湖之临汉亭。先生往陪受业。隆师亲友之节。义利正邪之分。得于昕夕之暇者多矣。
庚子(先生九岁)
八月考赞成公宰永柔县。陪之任所。渊泉先生寓戒意。以诗赠之。
过箕城登鍊光亭。有诗并序。
辛丑(先生十岁)
三月遭祖妣朴夫人丧于永柔衙中。陪还京第。
四月遭世母李夫人丧。
秋往省渊泉先生于广湖临汉亭。
壬寅(先生十一岁)
六月渊泉先生捐馆。
癸卯(先生十二岁)
甲辰(先生十三岁)
乙巳(先生十四岁)
秋赞成公守载宁郡。陪之任所。
丙午(先生十五岁)
秋游长寿山石洞。有诗。
丁未(先生十六岁)
戊申(先生十七岁)
二月冠。
庚子(先生九岁)
八月考赞成公宰永柔县。陪之任所。渊泉先生寓戒意。以诗赠之。
过箕城登鍊光亭。有诗并序。
辛丑(先生十岁)
三月遭祖妣朴夫人丧于永柔衙中。陪还京第。
四月遭世母李夫人丧。
秋往省渊泉先生于广湖临汉亭。
壬寅(先生十一岁)
六月渊泉先生捐馆。
癸卯(先生十二岁)
甲辰(先生十三岁)
乙巳(先生十四岁)
秋赞成公守载宁郡。陪之任所。
丙午(先生十五岁)
秋游长寿山石洞。有诗。
丁未(先生十六岁)
戊申(先生十七岁)
二月冠。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9H 页
三月聘夫人李氏。
夫人系出韩山。吏曹判书孝宪公谦在之女。时孝宪公之考正献公见先生之姿质温粹。颖悟超伦。知其为远大器。命孝宪以女妻之。
始赴泮试。
先生尝梦入石室中。左右经史。芸香郁馥。额曰经香阁。因自题读书室曰经香馆。
己酉(先生十八岁)
哲宗元年庚戌(先生十九岁)
二月发解增广生员试。
以赞成公诬被绣论。不赴会试。
作戒逸。
辛亥(生生二十岁)
著子产铸刑书论。
壬子(先生二十一岁)
癸丑(先生二十二岁)
著尚书劄录。
甲寅(先生二十三岁)
拜凤栖俞先生莘焕于稷下。受业。
时俞先生方倡道于白岳山下。四方学者宗仰之。先生始往拜受业。讲大学及伊洛性理诸书。退与同门人溪云金公洛铉,丹樊尹公致祖,缜庵朴公洪寿,絅
夫人系出韩山。吏曹判书孝宪公谦在之女。时孝宪公之考正献公见先生之姿质温粹。颖悟超伦。知其为远大器。命孝宪以女妻之。
始赴泮试。
先生尝梦入石室中。左右经史。芸香郁馥。额曰经香阁。因自题读书室曰经香馆。
己酉(先生十八岁)
哲宗元年庚戌(先生十九岁)
二月发解增广生员试。
以赞成公诬被绣论。不赴会试。
作戒逸。
辛亥(生生二十岁)
著子产铸刑书论。
壬子(先生二十一岁)
癸丑(先生二十二岁)
著尚书劄录。
甲寅(先生二十三岁)
拜凤栖俞先生莘焕于稷下。受业。
时俞先生方倡道于白岳山下。四方学者宗仰之。先生始往拜受业。讲大学及伊洛性理诸书。退与同门人溪云金公洛铉,丹樊尹公致祖,缜庵朴公洪寿,絅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49L 页
堂徐公应淳,丈藕尹公致聃,泉食闵公泳穆,巴江尹公秉鼎,素山李公应辰。相讲磨道义。
上凤栖先生书。
乙卯(先生二十四岁)
秋与金公民秀赏荷天然亭。有诗。与会诸公。皆知名士也。
参校朱子大全劄疑问目标补。
台山金公迈淳所辑。将入梓。凤栖先生实主校雠。从游诸生分校稷下。同是役者皆当世之选也。
丙辰(先生二十五岁)
十二月发庠试壮元。
丁巳(先生二十六岁)
著毛诗劄录。
戊午(先生二十七岁)
春往北汉山寺读大学。
哭吴公昌善。
吴公天资甚警敏。好古力学。不幸遽卒。先生作挽。极致悼惜之意。
三月庭试发解。
夏读书于汉江夙梦亭。
九月中进士试。
十二月子光洙生。
上凤栖先生书。
乙卯(先生二十四岁)
秋与金公民秀赏荷天然亭。有诗。与会诸公。皆知名士也。
参校朱子大全劄疑问目标补。
台山金公迈淳所辑。将入梓。凤栖先生实主校雠。从游诸生分校稷下。同是役者皆当世之选也。
丙辰(先生二十五岁)
十二月发庠试壮元。
丁巳(先生二十六岁)
著毛诗劄录。
戊午(先生二十七岁)
春往北汉山寺读大学。
哭吴公昌善。
吴公天资甚警敏。好古力学。不幸遽卒。先生作挽。极致悼惜之意。
三月庭试发解。
夏读书于汉江夙梦亭。
九月中进士试。
十二月子光洙生。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0H 页
己未(先生二十八岁)
春与讲学诸公。泛舟于坡州赤壁江。因登花石亭。有诗及日记。
九月哭凤栖俞先生。有祭文。
答徐公应淳书。
著论语劄录。
庚申(先生二十九岁)
辛酉(先生三十岁)
著周易劄录。
壬戌(先生三十一岁)
正月子昌洙生。
三月参太学斋荐。寻差掌议。
夏与友会于玉泉庵讲学。
六月对三政亲策。
九月与友会于白莲寺。讲性理大全。
癸亥(先生三十二岁)
三月游南汉。有诗。
秋拜四忠祠。
编渊泉先生全集并修年谱。
著中庸劄录。
十二月。
哲宗章皇帝升遐。
春与讲学诸公。泛舟于坡州赤壁江。因登花石亭。有诗及日记。
九月哭凤栖俞先生。有祭文。
答徐公应淳书。
著论语劄录。
庚申(先生二十九岁)
辛酉(先生三十岁)
著周易劄录。
壬戌(先生三十一岁)
正月子昌洙生。
三月参太学斋荐。寻差掌议。
夏与友会于玉泉庵讲学。
六月对三政亲策。
九月与友会于白莲寺。讲性理大全。
癸亥(先生三十二岁)
三月游南汉。有诗。
秋拜四忠祠。
编渊泉先生全集并修年谱。
著中庸劄录。
十二月。
哲宗章皇帝升遐。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0L 页
高宗元年甲子(先生三十三岁)
三月长女生。
后适男爵李范八。
八月增广文科初试入格。
乙丑(先生三十四岁)
三月游枫岳。历观永平诸胜。至枫岳遍内外山。遵海而东。观三日湖登丛石亭而还。有蓬瀛骖鸾录,海山小史。
夏陪赞成公避暑老人亭。有诗。
撰沆瀣洪先生文集跋。
丙寅(先生三十五岁)
九月搬寓于广州富谷丙舍。
著孟子劄录时言渔村閒话。
丁卯(先生三十六岁)
二月省姊氏校理李承九夫人于退村。拜李相公景在。历拜龙仁深谷,忠烈两书院。
三月撤还京第。
四月拜童蒙教官。
省赞成公于金浦郡衙。拜牛渚书院。
十一月次女生。
后适郡守徐相圭。
戊辰(先生三十七岁)
五月呈遆童蒙教官。
三月长女生。
后适男爵李范八。
八月增广文科初试入格。
乙丑(先生三十四岁)
三月游枫岳。历观永平诸胜。至枫岳遍内外山。遵海而东。观三日湖登丛石亭而还。有蓬瀛骖鸾录,海山小史。
夏陪赞成公避暑老人亭。有诗。
撰沆瀣洪先生文集跋。
丙寅(先生三十五岁)
九月搬寓于广州富谷丙舍。
著孟子劄录时言渔村閒话。
丁卯(先生三十六岁)
二月省姊氏校理李承九夫人于退村。拜李相公景在。历拜龙仁深谷,忠烈两书院。
三月撤还京第。
四月拜童蒙教官。
省赞成公于金浦郡衙。拜牛渚书院。
十一月次女生。
后适郡守徐相圭。
戊辰(先生三十七岁)
五月呈遆童蒙教官。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1H 页
时赞成公以信川事。诬被绣启论罢。先生引嫌呈遆。
己巳(先生三十八岁)
四月观水落三洞。有诗有记。访徐公应淳于金仙山房。讲大学。历观东泠瀑。有诗有记。
八月省赞成公于益山谪所。
往南固山城。登万景台观胜金亭。拜华山书院。
庚午(先生三十九岁)
春游清潭。至北汉而还。有卧云楼诗帖。
三月拜缮工监奉事。
七月移拜义禁府都事。寻升典牲署直长。
十二月三女生。
后适协辨朴胜凤。(前名胜烈)
辛未(先生四十岁)
二月陪 驾亲耕东耤田。有耤田赋。
十二月擢柑制。直赴殿试。
瓛斋朴公圭寿以文衡主笔。时兴宣大院君喜闻先生擢第。命即执笔亲书。手传于朴公。其书翰曰韩直赴科声。偶吟一绝。虽欲为贺古佛丈。非但久阻信息。文且短矣。不敢直送。玆以呈览。台于呼新之路。或可一咏而笑之耶。韩家古佛即天真。我喜朝廷得此人。始识文衡藻鉴在。寒梅雪月榜声新。○瓛斋朴公
己巳(先生三十八岁)
四月观水落三洞。有诗有记。访徐公应淳于金仙山房。讲大学。历观东泠瀑。有诗有记。
八月省赞成公于益山谪所。
往南固山城。登万景台观胜金亭。拜华山书院。
庚午(先生三十九岁)
春游清潭。至北汉而还。有卧云楼诗帖。
三月拜缮工监奉事。
七月移拜义禁府都事。寻升典牲署直长。
十二月三女生。
后适协辨朴胜凤。(前名胜烈)
辛未(先生四十岁)
二月陪 驾亲耕东耤田。有耤田赋。
十二月擢柑制。直赴殿试。
瓛斋朴公圭寿以文衡主笔。时兴宣大院君喜闻先生擢第。命即执笔亲书。手传于朴公。其书翰曰韩直赴科声。偶吟一绝。虽欲为贺古佛丈。非但久阻信息。文且短矣。不敢直送。玆以呈览。台于呼新之路。或可一咏而笑之耶。韩家古佛即天真。我喜朝廷得此人。始识文衡藻鉴在。寒梅雪月榜声新。○瓛斋朴公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1L 页
抵赞成公手札曰。即伏承院閤下书。以今日充然有得为教。继又承有七言诗。之使弟诵传者。故并此呈览耳。古佛虽天真。不可不往拜眷注之至此。幸谅之如何。呵呵。即弟圭寿拜。○当时先生文质彬彬。已著于朝野。故有此贺诗。并录之。
壬申(先生四十一岁)
四月付庭试。授丙科第十五人。
五月差假注书。入侍斋殿。
差权知承文院副正字。
秋省渊泉先生墓于长湍白鹤山下。
十二月光洙聚妇李氏。
完山人。判官秉云女。
癸酉(先生四十二岁)
夏避暑五江楼。温绎五子近思录。有芙蓉山诗帖。
十二月除副修撰。
甲戌(先生四十三岁)
正月拜献纳兼文臣宣传官。
二月辟御营从事。(大将梁宪洙)
拜西学教授。
差全罗左道京试官。付兼持平。
时 元子诞生。设庆科增广也。
三月试士于和顺县。取增广监试。初终场取九十人。
壬申(先生四十一岁)
四月付庭试。授丙科第十五人。
五月差假注书。入侍斋殿。
差权知承文院副正字。
秋省渊泉先生墓于长湍白鹤山下。
十二月光洙聚妇李氏。
完山人。判官秉云女。
癸酉(先生四十二岁)
夏避暑五江楼。温绎五子近思录。有芙蓉山诗帖。
十二月除副修撰。
甲戌(先生四十三岁)
正月拜献纳兼文臣宣传官。
二月辟御营从事。(大将梁宪洙)
拜西学教授。
差全罗左道京试官。付兼持平。
时 元子诞生。设庆科增广也。
三月试士于和顺县。取增广监试。初终场取九十人。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2H 页
四月试东堂于任实县。取文科初中终场十二人。
拜芦沙奇公于长城下沙。讲心经近思录。
游瑞石诸胜。有江南干事录。
撰渊泉先生墓志铭。
五月拜兵曹正郎。
八月差议政府公事官。
十一月中西两学学制合试士。
移拜校理。
差问事郎。参推鞫狱囚。
十二月直玉堂。与尹公致聃讲心经。
乙亥(先生四十四岁)
正月移拜侍讲院文学。
光洙女生。
后适金容耇。
四月陪赞成公。赏春北渚。
辑春坊志。有铜龙听漏集。
五月四女生。
后适秘书丞赵经九。
七月升拜副应教。
八月拜龙冈县令。
九月赴任。
历省先祖思肃公墓。外王考渊泉先生墓于长湍。过
拜芦沙奇公于长城下沙。讲心经近思录。
游瑞石诸胜。有江南干事录。
撰渊泉先生墓志铭。
五月拜兵曹正郎。
八月差议政府公事官。
十一月中西两学学制合试士。
移拜校理。
差问事郎。参推鞫狱囚。
十二月直玉堂。与尹公致聃讲心经。
乙亥(先生四十四岁)
正月移拜侍讲院文学。
光洙女生。
后适金容耇。
四月陪赞成公。赏春北渚。
辑春坊志。有铜龙听漏集。
五月四女生。
后适秘书丞赵经九。
七月升拜副应教。
八月拜龙冈县令。
九月赴任。
历省先祖思肃公墓。外王考渊泉先生墓于长湍。过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2L 页
崧岳箕城。遍观诸胜。有诗有记。
十月政堂火。移寓掾厅。
邑人咸请重建政阁。改筑山城。先生许之曰昨宿洒扫。荒年板筑。古人所以修己以安百姓。遂割廪而诹之。未几月。堂庑谯垛。次第改观。而荒民之赖活甚众。于是修夫子庙缮黉堂。以为学者藏修之所。儒风大振。
丙子(先生四十五岁)
二月省赞成公于京第。
光洙中进士试。
昌洙娶妇洪氏。
吏曹判书南绫君贞文公钟序女。
四月率长儿西还。历赏松京紫霞广明诸胜。访花潭入天磨山。观朴渊瀑。有记有诗。
八月登三登黄鹤楼。舟下三十六洞。有诗。
九月修龙冈县志及地图。
重校渊泉先生全书。
校凤栖先生文集。
丁丑(先生四十六岁)
九月参直阁圈。
十月会诸生于明伦堂。讲小学及四书。
十一月率次儿东还。登正方山城。
十月政堂火。移寓掾厅。
邑人咸请重建政阁。改筑山城。先生许之曰昨宿洒扫。荒年板筑。古人所以修己以安百姓。遂割廪而诹之。未几月。堂庑谯垛。次第改观。而荒民之赖活甚众。于是修夫子庙缮黉堂。以为学者藏修之所。儒风大振。
丙子(先生四十五岁)
二月省赞成公于京第。
光洙中进士试。
昌洙娶妇洪氏。
吏曹判书南绫君贞文公钟序女。
四月率长儿西还。历赏松京紫霞广明诸胜。访花潭入天磨山。观朴渊瀑。有记有诗。
八月登三登黄鹤楼。舟下三十六洞。有诗。
九月修龙冈县志及地图。
重校渊泉先生全书。
校凤栖先生文集。
丁丑(先生四十六岁)
九月参直阁圈。
十月会诸生于明伦堂。讲小学及四书。
十一月率次儿东还。登正方山城。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3H 页
十二月内移副校理。
戊寅(先生四十七岁)
正月升正三品通政大夫。
大王大妃宝龄望八。称庆陈贺时。宣教官劳也。
二十日奉觞上寿赞成公暨洪夫人回卺礼。赞成公以优老特典除副总管。升从二品。
三月拜同副承旨。
拜右副承旨。
拜左副承旨。
四月十八日赞成公捐馆。
六月葬赞成公于水原郡仪旺面三里甲坐原。(旧广州富谷)
十二月撰赞成公行状。赍往广州郡石林村。谒隧铭于桂田申公应朝。
己卯(先生四十八岁)
编赞成公遗稿。
编八世祖吏部公,祖考县监公年谱。
庚辰(先生四十九岁)
三月哭絅堂徐公。有祭文。
夏光洙擢增广文科。
服除。连拜曹司卫将,工曹参议。
辛巳(先生五十岁)
正月拜敦宁府都正。
戊寅(先生四十七岁)
正月升正三品通政大夫。
大王大妃宝龄望八。称庆陈贺时。宣教官劳也。
二十日奉觞上寿赞成公暨洪夫人回卺礼。赞成公以优老特典除副总管。升从二品。
三月拜同副承旨。
拜右副承旨。
拜左副承旨。
四月十八日赞成公捐馆。
六月葬赞成公于水原郡仪旺面三里甲坐原。(旧广州富谷)
十二月撰赞成公行状。赍往广州郡石林村。谒隧铭于桂田申公应朝。
己卯(先生四十八岁)
编赞成公遗稿。
编八世祖吏部公,祖考县监公年谱。
庚辰(先生四十九岁)
三月哭絅堂徐公。有祭文。
夏光洙擢增广文科。
服除。连拜曹司卫将,工曹参议。
辛巳(先生五十岁)
正月拜敦宁府都正。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3L 页
三月复拜左副承旨。
召对于兴福轩。
奏通鉴文义。略曰朋党自有君子小人之别。志同道合。寅协共贞。君子之朋。利趍势附。同恶相济。小人之党也。迹虽近而所趍者异。若其辨贤邪。惟在人君耳。欧阳脩朋党论。备言此义矣。
闰七月拜大司成。上疏辞不许。
十月复拜大司成。
十一月入太学。设升补试。诸生十抄毕试。
计划取李献宰等十人。
合制取金春熙等十六人。
十二月昌洙男相琦生。
壬午(先生五十一岁)
正月复拜左副承旨。
拜侍讲院兼辅德。
拜吏曹参议。上辞疏不许。
王世子冠礼时。以礼貌官行礼。命加资。
升从二品嘉善大夫。上疏辞晋秩。
二月拜副总管。
拜兵曹参判。
差式年监试会试三试官。
四月出北门外白石室。调病读书。
召对于兴福轩。
奏通鉴文义。略曰朋党自有君子小人之别。志同道合。寅协共贞。君子之朋。利趍势附。同恶相济。小人之党也。迹虽近而所趍者异。若其辨贤邪。惟在人君耳。欧阳脩朋党论。备言此义矣。
闰七月拜大司成。上疏辞不许。
十月复拜大司成。
十一月入太学。设升补试。诸生十抄毕试。
计划取李献宰等十人。
合制取金春熙等十六人。
十二月昌洙男相琦生。
壬午(先生五十一岁)
正月复拜左副承旨。
拜侍讲院兼辅德。
拜吏曹参议。上辞疏不许。
王世子冠礼时。以礼貌官行礼。命加资。
升从二品嘉善大夫。上疏辞晋秩。
二月拜副总管。
拜兵曹参判。
差式年监试会试三试官。
四月出北门外白石室。调病读书。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4H 页
拜刑曹参判。
差增广监试初试一所上试官考试。
尚典雅黜浮华。多获隽良。士论韪之。
五月拜同经筵。
七月奉大夫人搬居于杨根德皋亭。
先是乱军犯阙。先生草疏将上。以亲老不果曰。义不可居辇毂下。有是行。
往拜桂田申相公于石林。讲中庸朱书。
八月入京。
时 中宫殿自忠州 还御昌德宫。奉迎于江头。仍参贺班而还。
省先祖襄节公墓于广州斗陵。
特命永付知制教。
十月拜清阴农岩二先生墓于石室。
十一月除同春秋。
抄启特进官。
癸未(先生五十二岁)
正月特差协办军国事务。
二月入京。
校絅堂集有序。
四月差别试文科会试上试官。面试诸生于明伦堂。 亲临重熙堂面试时。承命考试。取郑寅燮等五人。
差增广监试初试一所上试官考试。
尚典雅黜浮华。多获隽良。士论韪之。
五月拜同经筵。
七月奉大夫人搬居于杨根德皋亭。
先是乱军犯阙。先生草疏将上。以亲老不果曰。义不可居辇毂下。有是行。
往拜桂田申相公于石林。讲中庸朱书。
八月入京。
时 中宫殿自忠州 还御昌德宫。奉迎于江头。仍参贺班而还。
省先祖襄节公墓于广州斗陵。
特命永付知制教。
十月拜清阴农岩二先生墓于石室。
十一月除同春秋。
抄启特进官。
癸未(先生五十二岁)
正月特差协办军国事务。
二月入京。
校絅堂集有序。
四月差别试文科会试上试官。面试诸生于明伦堂。 亲临重熙堂面试时。承命考试。取郑寅燮等五人。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4L 页
五月 亲临重熙堂别试会试加取。以上试官考试。加取尹兢周等七人。
七月拜同义禁。
三男明洙生。
八月拜同春秋弘文馆提学。上辞疏不许。
特命句管典选司。
十一月拜艺文馆提学。制进文烈公赵宪,文敬公金集升庑教书及颁教文。
十二月上疏言事。陈病乞递协办。
甲申(先生五十三岁)
三月拜吏曹参判。上疏陈病不就。再上辞疏。并递协办。
次朱子感怀诗韵。
四月游龙门山。
六月草宾厅请寝衣制变制。再启。
八月奉太夫人迁居于牙山篁谷山庄。侍侧轮诵五经四书左史纲目。
九月拜同成均不就。
十月京师变作。奔问入京。道拜同成均。
十一月参候班旋归。
历果川凤川村。哭闵公台镐墓。有挽诗七首。
答金圣天鹤镇书。
乙酉(先生五十四岁)
七月拜同义禁。
三男明洙生。
八月拜同春秋弘文馆提学。上辞疏不许。
特命句管典选司。
十一月拜艺文馆提学。制进文烈公赵宪,文敬公金集升庑教书及颁教文。
十二月上疏言事。陈病乞递协办。
甲申(先生五十三岁)
三月拜吏曹参判。上疏陈病不就。再上辞疏。并递协办。
次朱子感怀诗韵。
四月游龙门山。
六月草宾厅请寝衣制变制。再启。
八月奉太夫人迁居于牙山篁谷山庄。侍侧轮诵五经四书左史纲目。
九月拜同成均不就。
十月京师变作。奔问入京。道拜同成均。
十一月参候班旋归。
历果川凤川村。哭闵公台镐墓。有挽诗七首。
答金圣天鹤镇书。
乙酉(先生五十四岁)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5H 页
正月光洙男相羲生。
四月因饬教入京。
五月上疏陈情归养。特蒙恩暇。
八月昌洙中进士试。
十二月送人祭金处士骏赫。有祭文。
处士性刚方。博学好言论。见执政失政。抗言无忌。士论壮之。至是卒。先生甚悼惜之。后撰其文集序。
丙戌(先生五十五岁)
正月升正二品资宪大夫。
大臣筵奏资历储望之人。不可不晋秩。有是命。
从县道上疏辞晋秩不许。
二月连拜知春秋知经筵,弘文馆提学。
三月入京。
京第书楼火。
勤政殿忠良应制时。以命官考试。取李埈镕等二人。
召对讲国朝宝鉴。内赐银杯于玉堂。 亲临宣酝。先生以知经筵本馆提学。召对进讲。
奏文义略曰 太祖大王盛德巍功。刱垂大统。式至今五百年。我 殿下诞受丕基。光承先烈。念玆创业之艰难。克知守成之不易。今是书之命讲。上可以法列祖之圣训。下可以鉴名硕之进戒。而就其中闵开疏之八条陈戒。尤今日要务。伏愿深留 圣意。
四月因饬教入京。
五月上疏陈情归养。特蒙恩暇。
八月昌洙中进士试。
十二月送人祭金处士骏赫。有祭文。
处士性刚方。博学好言论。见执政失政。抗言无忌。士论壮之。至是卒。先生甚悼惜之。后撰其文集序。
丙戌(先生五十五岁)
正月升正二品资宪大夫。
大臣筵奏资历储望之人。不可不晋秩。有是命。
从县道上疏辞晋秩不许。
二月连拜知春秋知经筵,弘文馆提学。
三月入京。
京第书楼火。
勤政殿忠良应制时。以命官考试。取李埈镕等二人。
召对讲国朝宝鉴。内赐银杯于玉堂。 亲临宣酝。先生以知经筵本馆提学。召对进讲。
奏文义略曰 太祖大王盛德巍功。刱垂大统。式至今五百年。我 殿下诞受丕基。光承先烈。念玆创业之艰难。克知守成之不易。今是书之命讲。上可以法列祖之圣训。下可以鉴名硕之进戒。而就其中闵开疏之八条陈戒。尤今日要务。伏愿深留 圣意。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5L 页
连拜知义禁礼曹判书。
四月上疏乞归护亲病径行。
五月十二日。丁太夫人忧。居庐于篁谷之第。
六月葬太夫人于新昌县内金盘之原。
十月撰太夫人行状。谒志铭于经台金公尚铉。
丁亥(先生五十六岁)
撰考妣墓表。
编辑大司宪公年谱,赞成公年谱。
校正杞园鱼先生遗稿。有序。
撰渊斋尹公宗仪行状。
撰世母完山李氏行状。
答李爰止庸信心经问目。
戊子(先生五十七岁)
作眉山书室记。
八月服除。拜刑曹判书。
访李爰止于龙湖。与之讲朱书。竟日而还。
爰止号辉山。经术文学。迥出群英。林下读书。究极性命之原。服事先生十数年。薰陶最深。先生常曰盖近世宿儒云云。(男昌洙追录)
昌洙擢别试文科。
以书戒之曰以吾迂拙。以汝稚昧。何修致此。 上天恩数。祖先积累。何德以堪承。何力以报答。满心兢惧。
四月上疏乞归护亲病径行。
五月十二日。丁太夫人忧。居庐于篁谷之第。
六月葬太夫人于新昌县内金盘之原。
十月撰太夫人行状。谒志铭于经台金公尚铉。
丁亥(先生五十六岁)
撰考妣墓表。
编辑大司宪公年谱,赞成公年谱。
校正杞园鱼先生遗稿。有序。
撰渊斋尹公宗仪行状。
撰世母完山李氏行状。
答李爰止庸信心经问目。
戊子(先生五十七岁)
作眉山书室记。
八月服除。拜刑曹判书。
访李爰止于龙湖。与之讲朱书。竟日而还。
爰止号辉山。经术文学。迥出群英。林下读书。究极性命之原。服事先生十数年。薰陶最深。先生常曰盖近世宿儒云云。(男昌洙追录)
昌洙擢别试文科。
以书戒之曰以吾迂拙。以汝稚昧。何修致此。 上天恩数。祖先积累。何德以堪承。何力以报答。满心兢惧。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6H 页
如涉春冰。弃尔幼志。勖尔成德。毋负 天心。毋孤 圣恩。以图可大可久之业。老父之望也。出身事主。权舆于此。勉旃勉旃。
圈拜大提学。
文衡金公尚铉承命疏荐。其疏曰当世林立之才俊。不为不多。而以臣所深知。大护军臣韩章锡。判敦宁臣金永寿。水原留守臣尹滋德。文识地望。实合是选。为世所称久矣。谨以三人应荐以进。伏乞下臣此章于都堂。使之具格圈点。以备 圣裁。答曰省疏具悉。所荐令都堂会圈。
宾厅大提学会圈。五点金尚铉,韩章锡。四点尹滋德,金永寿。
落点大提学韩章锡。
九月承驲召之命。三上辞疏陈情。连承隆批不许。
例付协办内务府事。
十月差政府堂上。
拜右副宾客。
入京上辞疏。隆批不许。
十一月再上辞疏。隆批不许。
拜知春秋。
行都堂录会圈。尹兢周等十八人。
以宾客行 王世子相见礼于兴福殿。昼讲小学。
圈拜大提学。
文衡金公尚铉承命疏荐。其疏曰当世林立之才俊。不为不多。而以臣所深知。大护军臣韩章锡。判敦宁臣金永寿。水原留守臣尹滋德。文识地望。实合是选。为世所称久矣。谨以三人应荐以进。伏乞下臣此章于都堂。使之具格圈点。以备 圣裁。答曰省疏具悉。所荐令都堂会圈。
宾厅大提学会圈。五点金尚铉,韩章锡。四点尹滋德,金永寿。
落点大提学韩章锡。
九月承驲召之命。三上辞疏陈情。连承隆批不许。
例付协办内务府事。
十月差政府堂上。
拜右副宾客。
入京上辞疏。隆批不许。
十一月再上辞疏。隆批不许。
拜知春秋。
行都堂录会圈。尹兢周等十八人。
以宾客行 王世子相见礼于兴福殿。昼讲小学。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6L 页
奏文义略曰却金之说。即大学所谓毋自欺也。天下之理。莫显乎微。畏人知而不为不善。众人之常情也。君子则知天理之无所不在。故尤致勤乎人所不知已所独知之地。以戒惧乎不睹不闻。暗室之中。穆然若对越上帝。此进修省察之要道也。伏愿克加睿工焉。
十二月拜奎章阁提学。上辞疏不许。
教书 王若曰阁以奉 列朝宝训。祗仰云汉昭回。官是称一条冰衔。允合山野宿望。苟欲得贤与共。顾今舍卿伊谁。为一世之模楷。庸行谨信。正百家之讹误。馀事文章。掌文衡而赞机要。才猷兼备。齿胄筵而资辅导。责任弥隆。矧内阁本自深严。而长席尤为难慎。我国家典章贲饰。寔有待于老成。诸学士矜式观瞻。非直为其尊宠。声实焉极选当世。奚必宿趼序升。礼遇则视同家人。亶由予心简在。狮画属远大之望。早擅宅相令誉。龙图荷特达之知。晚蹑座主旧步。毋孤倚毗之眷。益勉淬砺之方。以资宪大夫协办内务府事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世子右副宾客韩章锡。为奎章阁提学者。(直阁尹制进)
谒圣后勤政殿 亲临馆学儒生应制时。以读券官主试。取李契等三人。
勤政殿 亲临日次应制时。仍以读券官主试。取金敬
十二月拜奎章阁提学。上辞疏不许。
教书 王若曰阁以奉 列朝宝训。祗仰云汉昭回。官是称一条冰衔。允合山野宿望。苟欲得贤与共。顾今舍卿伊谁。为一世之模楷。庸行谨信。正百家之讹误。馀事文章。掌文衡而赞机要。才猷兼备。齿胄筵而资辅导。责任弥隆。矧内阁本自深严。而长席尤为难慎。我国家典章贲饰。寔有待于老成。诸学士矜式观瞻。非直为其尊宠。声实焉极选当世。奚必宿趼序升。礼遇则视同家人。亶由予心简在。狮画属远大之望。早擅宅相令誉。龙图荷特达之知。晚蹑座主旧步。毋孤倚毗之眷。益勉淬砺之方。以资宪大夫协办内务府事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世子右副宾客韩章锡。为奎章阁提学者。(直阁尹制进)
谒圣后勤政殿 亲临馆学儒生应制时。以读券官主试。取李契等三人。
勤政殿 亲临日次应制时。仍以读券官主试。取金敬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7H 页
圭等二人。
疏递大提学。
己丑(先生五十八岁)
正月入对万庆殿。昼讲大学。
奏文义略曰三纲八条。是大学一部间架。而八条包乎三纲。宏规奥旨。咸载注中。朱子所平生用力也。必于温绎之馀。参究玩味。则经义瞭然。大有益于 睿学之进修。且读书之法。口诵其言。心惟其义。声入心通。浸灌不忘。伏愿讲读之际。徐缓其音节。勿以速为主焉。此亦对越圣贤之意也。
以阁臣荐守令可合人俞致秉等三人于铨曹。
二月拜吏曹判书。疏辞不许。
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无邪则诚。诚者天道也。心之所思。合乎天道。乃圣工之极致。然苟以实心做去。便非难底事。伏愿深加睿工焉。
勤政殿 亲临馆学儒生应制时。主试取金永典等二人。
三月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质胜则俭。文胜则奢。得中然后为君子。然礼之本是质。故以宁俭答礼本之问。此亦圣人救弊之训也。夫由礼而奢。尚曰不可。况非礼之奢乎。伤
疏递大提学。
己丑(先生五十八岁)
正月入对万庆殿。昼讲大学。
奏文义略曰三纲八条。是大学一部间架。而八条包乎三纲。宏规奥旨。咸载注中。朱子所平生用力也。必于温绎之馀。参究玩味。则经义瞭然。大有益于 睿学之进修。且读书之法。口诵其言。心惟其义。声入心通。浸灌不忘。伏愿讲读之际。徐缓其音节。勿以速为主焉。此亦对越圣贤之意也。
以阁臣荐守令可合人俞致秉等三人于铨曹。
二月拜吏曹判书。疏辞不许。
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无邪则诚。诚者天道也。心之所思。合乎天道。乃圣工之极致。然苟以实心做去。便非难底事。伏愿深加睿工焉。
勤政殿 亲临馆学儒生应制时。主试取金永典等二人。
三月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质胜则俭。文胜则奢。得中然后为君子。然礼之本是质。故以宁俭答礼本之问。此亦圣人救弊之训也。夫由礼而奢。尚曰不可。况非礼之奢乎。伤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7L 页
财损德。惟奢为甚。故德莫尚乎节俭也。
疏递吏曹判书奎章阁提学。
先是有政吏怙宠弄奸敛怨归上者。公以口含天宪。手弄政柄。声其罪而杖流之。朝野称颂。 上闻之。为停墨敕。
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圣人论人之法。先观其心。故权衡称锤。不失锱铢。苟于此等处。惟以玩究。亦为格物穷理之一端也。
四月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 邸下讲是书。即学为圣人之事。易放而难收者心也。不进则必退者学也。伏愿克念三月不违之义。孜孜为学。罔或一日间断。则自强不息之功。可至缉熙光明之域矣。
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知者明于事物之理。故致力于人事之当然。而不惑乎鬼神之不可度。是以至治之世。百神皆有常祀。馨香上闻。昭假丕应。此所谓敬也。符醮淫祀有禁。执左道惑众者有诛。未或渎亵。而听命于神。此所谓知也。敬而能远。所以为知。臧文仲之饰虚器。岂得为知哉。
五月疏辞宾客。乞暇省扫还乡第。
疏递吏曹判书奎章阁提学。
先是有政吏怙宠弄奸敛怨归上者。公以口含天宪。手弄政柄。声其罪而杖流之。朝野称颂。 上闻之。为停墨敕。
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圣人论人之法。先观其心。故权衡称锤。不失锱铢。苟于此等处。惟以玩究。亦为格物穷理之一端也。
四月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 邸下讲是书。即学为圣人之事。易放而难收者心也。不进则必退者学也。伏愿克念三月不违之义。孜孜为学。罔或一日间断。则自强不息之功。可至缉熙光明之域矣。
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知者明于事物之理。故致力于人事之当然。而不惑乎鬼神之不可度。是以至治之世。百神皆有常祀。馨香上闻。昭假丕应。此所谓敬也。符醮淫祀有禁。执左道惑众者有诛。未或渎亵。而听命于神。此所谓知也。敬而能远。所以为知。臧文仲之饰虚器。岂得为知哉。
五月疏辞宾客。乞暇省扫还乡第。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8H 页
差司饔院提调。
祭敬山宋公伯玉。
宋公性清介。博学强记。先生甚重之。至于文字考据。与之讲确。而契许特深。至是卒。先生痛惜之。有祭文。
六月上京。
撰石芝李公时愚行状。
九月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财聚则民散。民散则无国。冉有以圣门高弟。岂不知此个义理。而乃反附益强臣躬行鄙贱之事。此由于媚其所事。见利忘义。夫子所以绝之也。夫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后世所谓能臣。而大学之所谓小人也。顾其贪小利而忘远虑。计在容悦而不恤邦本之方蹶。宁有盗臣。非过语也。盖君民一体也。而取其膏血以自封。已危厉莫甚焉。故聚敛以富国。非祈永之道也。
十月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仁知之道。其体不同。而其用相须。举直措枉。知人之智也。使枉者直。爱人之仁也。仁与知交相为用。而其功极矣。
十一月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为人上。使士言孙。忠谠之言。不闻于朝廷之上则可畏孰大焉。历览前史。直言极谏。多见于
祭敬山宋公伯玉。
宋公性清介。博学强记。先生甚重之。至于文字考据。与之讲确。而契许特深。至是卒。先生痛惜之。有祭文。
六月上京。
撰石芝李公时愚行状。
九月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财聚则民散。民散则无国。冉有以圣门高弟。岂不知此个义理。而乃反附益强臣躬行鄙贱之事。此由于媚其所事。见利忘义。夫子所以绝之也。夫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后世所谓能臣。而大学之所谓小人也。顾其贪小利而忘远虑。计在容悦而不恤邦本之方蹶。宁有盗臣。非过语也。盖君民一体也。而取其膏血以自封。已危厉莫甚焉。故聚敛以富国。非祈永之道也。
十月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仁知之道。其体不同。而其用相须。举直措枉。知人之智也。使枉者直。爱人之仁也。仁与知交相为用。而其功极矣。
十一月入对万庆殿。昼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为人上。使士言孙。忠谠之言。不闻于朝廷之上则可畏孰大焉。历览前史。直言极谏。多见于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8L 页
有道之世。君明臣直。此之谓也。
英宗大王庙号称祖事。承命献议。
因奉朝贺金公尚铉疏请。命宾厅会议。先生献议略曰 英宗大王神武克戡乱略。大义昭垂宏业。耆臣追阐之议。允叶大同之论云云。
复拜大提学。
十二月拜礼曹判书知春秋。
差加上尊号都监提调。与大臣九卿会宾厅。书上 英宗祖庙议号。与大臣九卿会宾厅。书上 王大妃殿加上尊号议号。
制进 贞圣王后追上尊号玉册文。
答李舜命契书。论出处进退事。
舜命湖西学者也。以遂庵南塘直派。门路正大。学问高明。山耸海涵。出口成章。晚归宿于先生门下。温然其容。蔼然其言。终达成德君子可敬也。
撰松斋韩公忠文集序。
入对万庆殿。朝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圣人安命。君子以义制命。众人不知命。故易为祸福所移。更奏曰 正庙在书筵。讲论语讫。兼辅德洪龙汉献贺。文学柳义养曰昔我 太宗讲了大学。筵臣将诣宫门贺。 上曰人君读一帙书。固非大事。待予能行然后献贺未晚也。今 邸下尽行
英宗大王庙号称祖事。承命献议。
因奉朝贺金公尚铉疏请。命宾厅会议。先生献议略曰 英宗大王神武克戡乱略。大义昭垂宏业。耆臣追阐之议。允叶大同之论云云。
复拜大提学。
十二月拜礼曹判书知春秋。
差加上尊号都监提调。与大臣九卿会宾厅。书上 英宗祖庙议号。与大臣九卿会宾厅。书上 王大妃殿加上尊号议号。
制进 贞圣王后追上尊号玉册文。
答李舜命契书。论出处进退事。
舜命湖西学者也。以遂庵南塘直派。门路正大。学问高明。山耸海涵。出口成章。晚归宿于先生门下。温然其容。蔼然其言。终达成德君子可敬也。
撰松斋韩公忠文集序。
入对万庆殿。朝讲论语。
奏文义略曰圣人安命。君子以义制命。众人不知命。故易为祸福所移。更奏曰 正庙在书筵。讲论语讫。兼辅德洪龙汉献贺。文学柳义养曰昔我 太宗讲了大学。筵臣将诣宫门贺。 上曰人君读一帙书。固非大事。待予能行然后献贺未晚也。今 邸下尽行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9H 页
论语中圣训然后。臣当献贺也。君臣交修之盛。传为美谈。今我 邸下睿学日就。一年之内。毕讲论语一部。孰不钦诵攒祝。而区区愚忠。亶在于躬行一事。伏望以 太宗圣训。深留 睿念。以为继述之谟。则实宗社生民之福也。
景武台 亲临谒圣文科试取时。以读券官主试。取李冕相等七人。
景武台 亲临日次应制时。以读券官主试。
命差内阁提学检校行直阁待教会圈。
拜知敦宁。
文贞公闵维重,文忠公金万基。追配 孝宗 显宗庙庭事。承 命献议。
因知事洪祐吉疏请。命宾厅会议。先生献议曰功宗配食之典。即周礼司勋大烝之所诏也。粤若文贞公臣闵维重文忠公臣金万基。俱以精忠宏猷。左右先王。身任柱石。义理遂有宗主。名在旂常。社稷是以永赖。风节勋庸。炳然为世教耿光。而尚阙从享之列。有旷崇报之义。所以有今日追配之论也。 询问之下。臣岂容他见。而祀典至重。惟愿博采而裁处焉。
庚寅(先生五十九岁)
正月与大臣九卿会宾厅。书上 肃宗大王追上尊号议号。
景武台 亲临谒圣文科试取时。以读券官主试。取李冕相等七人。
景武台 亲临日次应制时。以读券官主试。
命差内阁提学检校行直阁待教会圈。
拜知敦宁。
文贞公闵维重,文忠公金万基。追配 孝宗 显宗庙庭事。承 命献议。
因知事洪祐吉疏请。命宾厅会议。先生献议曰功宗配食之典。即周礼司勋大烝之所诏也。粤若文贞公臣闵维重文忠公臣金万基。俱以精忠宏猷。左右先王。身任柱石。义理遂有宗主。名在旂常。社稷是以永赖。风节勋庸。炳然为世教耿光。而尚阙从享之列。有旷崇报之义。所以有今日追配之论也。 询问之下。臣岂容他见。而祀典至重。惟愿博采而裁处焉。
庚寅(先生五十九岁)
正月与大臣九卿会宾厅。书上 肃宗大王追上尊号议号。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59L 页
制进 中宫殿加上尊号玉册文。
制进 元陵表石阴记。
荐守令可合朴钟夏等三人于铨曹。
二月景武台日次应制时。以命官主试。取尹达荣,郑敬源,李义国三人。
复拜礼曹判书。
升正宪大夫。
制进 仁元王后追上尊号玉册文。
景武台 亲临馆学应制时。以读券官主试。取曹秉庸等。
拜知敦宁。
闰二月制进璿源谱略跋文。
三月景武台 亲临耆老科试取时。赓进 御制 睿制。
制进文贞公闵维重,文忠公金万基 庙庭配享教书。
疏递大提学还乡第。
除咸镜监司。
四月十六日 神贞王后升遐。奔问上京。
五月制进 大行王妃谥册文。
六月一日辞陛。
十三日上营。
七月一日大雨。驰启以闻。先颁恤钱。
制进 元陵表石阴记。
荐守令可合朴钟夏等三人于铨曹。
二月景武台日次应制时。以命官主试。取尹达荣,郑敬源,李义国三人。
复拜礼曹判书。
升正宪大夫。
制进 仁元王后追上尊号玉册文。
景武台 亲临馆学应制时。以读券官主试。取曹秉庸等。
拜知敦宁。
闰二月制进璿源谱略跋文。
三月景武台 亲临耆老科试取时。赓进 御制 睿制。
制进文贞公闵维重,文忠公金万基 庙庭配享教书。
疏递大提学还乡第。
除咸镜监司。
四月十六日 神贞王后升遐。奔问上京。
五月制进 大行王妃谥册文。
六月一日辞陛。
十三日上营。
七月一日大雨。驰启以闻。先颁恤钱。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0H 页
时大雨万岁桥漂防川溃。坏民家八百馀户。渰死者二十六人。
八月颁乡约于列邑。月朔行礼读法。著为式。
启请严警金矿别将韩硕福。罢黜端川府使韩圭复。惠山佥使沈希邦。并不报。
时端川金矿别将韩硕福。与华人丁兆栋有隙。互相戕杀十馀人。夺惠山镇军械。该佥使隐匿不报。该府使掩护瞒报。先生乃启闻。略曰本道矿弊。臣于受命之前。略有所闻。到界后以沿路所经观之。自永兴至定平。闾井化为邱墟。膏沃变成沙砾。况 浚源殿至近之地。亦皆侵及。父老为之咨嗟。观瞻极为惊悚。所谓店将店军。千百为群。掠夺妇女。勒徵钱粮。闾里萧然。民不聊生。至于端川之扰。亦因店将之搆致。邦禁荡然。边忧非细。大抵金宝之出土地者。亦是有限。掘之不已。必至于罄竭。各处店军之数。不下数万。矿既无利。采不偿费。势必相聚为盗。小则剽夺。大则攻劫。上贻 庙堂之忧。下致州郡之患。必然之势也。伏念有民而后有土。有土而后有财。人心一去则虽日掘万金。亦无所用。且田土一经淘汰。皆为弃地。结随而减。计其轻重之分。利害之关昭然也。
再颁各社被灾民恤钱。
改筑城堞及万岁桥。
八月颁乡约于列邑。月朔行礼读法。著为式。
启请严警金矿别将韩硕福。罢黜端川府使韩圭复。惠山佥使沈希邦。并不报。
时端川金矿别将韩硕福。与华人丁兆栋有隙。互相戕杀十馀人。夺惠山镇军械。该佥使隐匿不报。该府使掩护瞒报。先生乃启闻。略曰本道矿弊。臣于受命之前。略有所闻。到界后以沿路所经观之。自永兴至定平。闾井化为邱墟。膏沃变成沙砾。况 浚源殿至近之地。亦皆侵及。父老为之咨嗟。观瞻极为惊悚。所谓店将店军。千百为群。掠夺妇女。勒徵钱粮。闾里萧然。民不聊生。至于端川之扰。亦因店将之搆致。邦禁荡然。边忧非细。大抵金宝之出土地者。亦是有限。掘之不已。必至于罄竭。各处店军之数。不下数万。矿既无利。采不偿费。势必相聚为盗。小则剽夺。大则攻劫。上贻 庙堂之忧。下致州郡之患。必然之势也。伏念有民而后有土。有土而后有财。人心一去则虽日掘万金。亦无所用。且田土一经淘汰。皆为弃地。结随而减。计其轻重之分。利害之关昭然也。
再颁各社被灾民恤钱。
改筑城堞及万岁桥。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0L 页
九月疏申前请。仍乞解又不报。
十月刊乡约仪式颁各社。
处士韩序教有经行。先生造其庐奖劝之。因差都约正。总领其事。
设都试试武士。
关南公都会试士三场。诗赋优等各二人。为初试。
废务移居澄清阁。
以矿弊疏启。久未承 批也。
辛卯(先生六十岁)
正月视务。
上下特教。令政府饬视务。仍下疏批。上疏引咎乞解。温批不许。
二月增广监试文科初试试士。
时 圣候平复。设庆科增广也。
到永兴府。 浚源殿奉审。修改 御真还安后行祭。
德安两陵奉审。到千佛山开心寺。观白岳瀑。
六月撰文献金公尚铉墓志铭。
八月行乡饮酒礼于明伦堂。
宾文衡辅。介韩序教。俱居咸兴。僎判官朴秀永。三宾咸兴前掌令韩国辅等。诸执事揔十六人。旅酬之席。书四言三章。以示与会诸生。
率儒生谒 圣后。行乡约于明伦堂。
十月刊乡约仪式颁各社。
处士韩序教有经行。先生造其庐奖劝之。因差都约正。总领其事。
设都试试武士。
关南公都会试士三场。诗赋优等各二人。为初试。
废务移居澄清阁。
以矿弊疏启。久未承 批也。
辛卯(先生六十岁)
正月视务。
上下特教。令政府饬视务。仍下疏批。上疏引咎乞解。温批不许。
二月增广监试文科初试试士。
时 圣候平复。设庆科增广也。
到永兴府。 浚源殿奉审。修改 御真还安后行祭。
德安两陵奉审。到千佛山开心寺。观白岳瀑。
六月撰文献金公尚铉墓志铭。
八月行乡饮酒礼于明伦堂。
宾文衡辅。介韩序教。俱居咸兴。僎判官朴秀永。三宾咸兴前掌令韩国辅等。诸执事揔十六人。旅酬之席。书四言三章。以示与会诸生。
率儒生谒 圣后。行乡约于明伦堂。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1H 页
都约正韩序教,副约正前县监朴长鸿,前持平朱洛奎,前府使朴长彬等揔百馀人。
式年监试试士取七十人。
文科初试试士取十人。
九月移除京畿监司。
十月公都会试士。比较诗赋优等各二人为初试。
阅武教场。试武士技艺。
十一月一日离咸营。○二十日到界。
京畿监司下直肃拜后。秪受密符节钺教谕书。
教书 王若曰虞廷十二牧汝咨。既嘉已试之绩。夏服五百里曰甸。庸侈申命之荣。何待佥谐。寔由特简。惟玆千里所止。实是四方为纲。 陵园之衣冠月游。谨春秋汛扫之礼。山河之襟带天设。备阴雨绸缪之猷。徭役策应之繁。政急小民之安业。匡直劳来之责。尤在刺史之得人。惟卿素蕴也经术文章。雅操则廉简谨约。跻八座而持衡选部。进退百官。由两馆而主盟词坛。濯磨多士。上清之笋班暂撤。名检夙孚于模楷。北关之棠谣久播。剸理合试于盘错。玆授卿以知中枢府事兼京畿观察使,兵马水军节度使,水原府留守,广州府留守,春川府留守,开城府留守,江华府留守都巡察使。卿其秪服宠命。克恢弘图。苏孺文之下车。何忧列守之弹压。范孟博之揽辔。可期一路之
式年监试试士取七十人。
文科初试试士取十人。
九月移除京畿监司。
十月公都会试士。比较诗赋优等各二人为初试。
阅武教场。试武士技艺。
十一月一日离咸营。○二十日到界。
京畿监司下直肃拜后。秪受密符节钺教谕书。
教书 王若曰虞廷十二牧汝咨。既嘉已试之绩。夏服五百里曰甸。庸侈申命之荣。何待佥谐。寔由特简。惟玆千里所止。实是四方为纲。 陵园之衣冠月游。谨春秋汛扫之礼。山河之襟带天设。备阴雨绸缪之猷。徭役策应之繁。政急小民之安业。匡直劳来之责。尤在刺史之得人。惟卿素蕴也经术文章。雅操则廉简谨约。跻八座而持衡选部。进退百官。由两馆而主盟词坛。濯磨多士。上清之笋班暂撤。名检夙孚于模楷。北关之棠谣久播。剸理合试于盘错。玆授卿以知中枢府事兼京畿观察使,兵马水军节度使,水原府留守,广州府留守,春川府留守,开城府留守,江华府留守都巡察使。卿其秪服宠命。克恢弘图。苏孺文之下车。何忧列守之弹压。范孟博之揽辔。可期一路之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1L 页
澄清。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升从一品崇政大夫。
浚源殿修改时。以监蕫道臣命加资。
壬辰(先生六十一岁)
正月疏辞崇政阶不许。
复拜大提学兼带藩任。例付督办内务府事。再疏力辞。隆批不许。
二月与大臣九卿会宾厅。书上 宣祖大王追上尊号议号。
三月景武台 亲临忠良应制时。以文衡特命主试。取宋观宪,宋奎宪。
制进 仁穆王后追上尊号玉册文。
东陵 幸行时。率各务差使员入侍下辇所。奏陈沿路各邑民瘼。启陈杨坡二州救弊事。
四月 绥陵 幸行时。命入侍。亲赐豹皮一令。使都承旨面传。秪受轿前。
是时先生以京畿监司。率各务差使员承命入侍。奏陈邑弊民困之状。 上嘉纳。命烂议矫救之方。以为状闻。
五月疏递文衡。
启陈杨州邑弊矫救方略。
六月制进璿源谱略跋文。
升从一品崇政大夫。
浚源殿修改时。以监蕫道臣命加资。
壬辰(先生六十一岁)
正月疏辞崇政阶不许。
复拜大提学兼带藩任。例付督办内务府事。再疏力辞。隆批不许。
二月与大臣九卿会宾厅。书上 宣祖大王追上尊号议号。
三月景武台 亲临忠良应制时。以文衡特命主试。取宋观宪,宋奎宪。
制进 仁穆王后追上尊号玉册文。
东陵 幸行时。率各务差使员入侍下辇所。奏陈沿路各邑民瘼。启陈杨坡二州救弊事。
四月 绥陵 幸行时。命入侍。亲赐豹皮一令。使都承旨面传。秪受轿前。
是时先生以京畿监司。率各务差使员承命入侍。奏陈邑弊民困之状。 上嘉纳。命烂议矫救之方。以为状闻。
五月疏递文衡。
启陈杨州邑弊矫救方略。
六月制进璿源谱略跋文。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2H 页
闰六月制进 王大妃殿加上尊号玉册文。
七月撰溪云金公洛铉谥状。
八月上疏乞暇省先墓。
十月上疏递畿伯。仍寓西江水一楼。
十二月拜判义禁。病不就。
癸巳(先生六十二岁)
三月撰文献金公炳德墓志铭。
四月还差政府堂上。
荐才学表著金益源,李建芳,李庸信,李明翊,李日赞五人于太学。
六月复拜判义禁。寻递。
校正松江郑公文集续刊。有序。
八月撰进进馔乐章。
景武台 亲临馆学应制时。以读券官主试。取进士以下二百十人。
十二月拜右参赞。
撰素山李公应辰文集序。
甲午(先生六十三岁)
正月升拜左参赞。
初十日哭长女李氏妇。有祭文。
四月拜判义禁。病不就。
五月复拜左参赞。病不就。
七月撰溪云金公洛铉谥状。
八月上疏乞暇省先墓。
十月上疏递畿伯。仍寓西江水一楼。
十二月拜判义禁。病不就。
癸巳(先生六十二岁)
三月撰文献金公炳德墓志铭。
四月还差政府堂上。
荐才学表著金益源,李建芳,李庸信,李明翊,李日赞五人于太学。
六月复拜判义禁。寻递。
校正松江郑公文集续刊。有序。
八月撰进进馔乐章。
景武台 亲临馆学应制时。以读券官主试。取进士以下二百十人。
十二月拜右参赞。
撰素山李公应辰文集序。
甲午(先生六十三岁)
正月升拜左参赞。
初十日哭长女李氏妇。有祭文。
四月拜判义禁。病不就。
五月复拜左参赞。病不就。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2L 页
相琦娶妇俞氏。
吏曹参判镇学女。
拜左副宾客。
六月以病疏递宾客。
七月十五日。考终于京城大寺洞第之正寝。
先生素患风火。以背疽累月沉剧。闻湖南民乱。国事日非。扶起大恸。疮疽益炽。竟至于此。讣闻朝野莫不相吊。远近士子奔哭尽哀。门人有加麻者。
是月二十三日。葬于西江水一楼后乾坐原。
十二月家状成。长男光洙撰。
家状曰先府君讳章锡字稚绥号经香。晚号眉山。以先祖参判公居青阳之眉山而取义也。我韩籍上党。以太尉威襄公讳兰为上祖。佐丽祖策开国元勋。威襄之后。益大以昌。圭组相承。入我 朝有讳确。左议政襄节公。以国舅封西原府院君。配食 惠庄王庙庭。六传而有讳应寅。右议政忠靖公封清平府院君。为 昭敬王中兴名臣。受戊申玉几命。号百拙斋。三传而有讳圣佑。吏曹参判 赠判书。受业于尤斋宋先生。以醇学清节数敢谏。称 元孝王直臣。有讳用鼎。有文行 赠吏曹参判。寔府君曾祖也。祖讳元履。泰仁县监 赠吏曹判书。皇考讳弼教。举进士仕至工曹参判。 赠左赞成。妣 赠贞敬夫人丰山洪氏。
吏曹参判镇学女。
拜左副宾客。
六月以病疏递宾客。
七月十五日。考终于京城大寺洞第之正寝。
先生素患风火。以背疽累月沉剧。闻湖南民乱。国事日非。扶起大恸。疮疽益炽。竟至于此。讣闻朝野莫不相吊。远近士子奔哭尽哀。门人有加麻者。
是月二十三日。葬于西江水一楼后乾坐原。
十二月家状成。长男光洙撰。
家状曰先府君讳章锡字稚绥号经香。晚号眉山。以先祖参判公居青阳之眉山而取义也。我韩籍上党。以太尉威襄公讳兰为上祖。佐丽祖策开国元勋。威襄之后。益大以昌。圭组相承。入我 朝有讳确。左议政襄节公。以国舅封西原府院君。配食 惠庄王庙庭。六传而有讳应寅。右议政忠靖公封清平府院君。为 昭敬王中兴名臣。受戊申玉几命。号百拙斋。三传而有讳圣佑。吏曹参判 赠判书。受业于尤斋宋先生。以醇学清节数敢谏。称 元孝王直臣。有讳用鼎。有文行 赠吏曹参判。寔府君曾祖也。祖讳元履。泰仁县监 赠吏曹判书。皇考讳弼教。举进士仕至工曹参判。 赠左赞成。妣 赠贞敬夫人丰山洪氏。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3H 页
左议政文简公渊泉先生讳奭周女也。府君以 成孝王壬辰十二月十七日己未。生于汉师。 英孝王丙辰选庠试。戊午中进士。 今上丁卯。拜童蒙教官。以赞成公信川郡绣弹弃官。庚午拜缮工监奉事。转义禁府都事。升典牲署直长。辛未魁柑制。壬申摄起居注隶槐院。权知副正字。癸酉特除弘文馆副修撰。甲戌拜司谏院献纳。文臣兼宣传官。辟御营从事官。差全罗左道京试官。还拜兵曹正郎西学教授。乙亥春册 储。首拜侍讲院文学。由副应教出宰龙冈县。丁丑还拜副校理。戊寅 神贞王后宝龄望八称庆。以宣教劳升通政。自同副承旨至左副。是年夏遭赞成公忧。庚辰制阕。拜曹司五卫将,工曹参议。辛巳移敦宁府都正。拜成均馆大司成。壬午春。 王世子冠。拜兼辅德,吏曹参议。以礼貌官劳进秩嘉善。拜都总府副揔管,参判兵刑曹,同知经筵事。特命永付知制教。被特进官,抄启同知春秋馆事。差协办军国事务。差政府堂上。特命主举别试文科会试及 亲试奉教主笔。连拜同知义禁府春秋馆事,弘文馆提学,艺文馆提举。制进文烈公赵宪,文敬公金集升庑教书及宣教文。甲申拜吏曹参判,同知成均馆事。丙戌春。因大臣奏升资宪阶。拜礼曹判书,弘文馆提学,知经筵,义禁府春秋馆事。五月丁母夫人忧。戊子服吉。拜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3L 页
刑曹判书。因原任文衡金公尚铉疏荐圈。拜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协办内务府事。仍差政府堂上。拜右副宾客,奎章阁提学,知春秋馆事。行都堂会圈。己丑拜吏曹判书。差司饔院提调。是年冬。尊 元陵 庙号为祖。因上号 明陵。徽称于神贞王后及 王大妃。加隆 两殿尊号。复以文衡兼大宗伯,知敦宁,尊号都监提调。代撰 王言。勒之琬琰。被诸笙镛。大小屡万言。庚寅奉教撰进 元陵碑改竖阴记。以都监劳进阶正宪。夏 特除咸镜道观察使。撰进 神贞王后谥册文。辛卯移除京畿监司。以在北时 浚源殿修改监董劳特升崇政。上号于 昭敬王。复拜文衡督办内务。仍带藩职。议进徽号。撰进 仁穆王后追上 尊号玉册文。又命主试忠良应制。撰进 王大妃上 尊号玉册文。前后蒙表里之赐二十四。升叙者一。锡马二十一。皋比之典七。冬解藩任。退居西湖之阳。自是除判义禁者四。或拜或不拜。癸巳冬。拜议政府右参赞。甲午升左参赞。夏拜右副宾客。患疽不就。竟以是疾考终于京第之正寝。即七月十五日己丑也。享年六十有三。呜呼尚忍言哉。府君自幼清脆善病。而谨于将摄。凝神端坐。终日无倦色。事至而应。虽棼错胶聒。而不失丝粟。岂弟乐易之意。见于辞气。而所守确乎不移。此皆寿考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4H 页
之徵。而徒以不肖辈行负神明。罪戾于天。以至于斯。呜呼恸哉。国有难。越九日丁酉。权厝于西湖之阳。乙未闰五月丙寅。移窆于果川县南修理山太乙峰下负乾之原。(自乙至原追录)呜呼恸哉。配贞敬夫人李氏。籍韩山。吏曹判书孝宪公讳谦在之女。判敦宁正献公讳羲甲之孙。有二男四女。男长即不肖光洙。文科前吏曹参议。次昌洙文科前承旨。出为伯从兄讳胤锡后。女适李范八今参奉。徐相圭,朴胜凤进士,赵经九。侧室男未冠。光洙男幼。女适进士金容耇。一幼。侧出男亦幼。昌洙男相琦。女幼。李范八一男一女。徐相圭一女。朴胜凤一男一女。赵经九一男并幼。呜呼。府君姿挺温粹。仪形端凝。未周岁。解言语识文字。四岁受曾史于母夫人。七岁能属文。记性过人。悟解超伦。读书之暇。习算数。揲蓍作卦为戏。凡非礼之事。不经之言。不欲接于聪明。长者咸异之。八岁就外祖渊泉先生受小学书。自爱亲隆师之节。以至天德王道之要。义利邪正之分。进退消长之几。历代帝王治乱得失。我朝儒贤道学事功。论议出处。有得于昕夕杖屦之暇者多矣。先生尝徜徉江皋。命府君赋即事。辞笔俱到。先生喜以为进不可量。仍以敬勤进脩之道勉励之。海居洪公亦啧啧称之曰家兄画狮之托也。壬寅先生殁。府君以祖孙爱。兼师生义。受服悲慕出常。忧先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4L 页
生德业莫显。门户中替。与内弟承运诹其事成立之。撰藏玄竁之文。裒抄断之篇。汇成一部全书。按北藩时。鸠财募工。力未赡而止。以至夫日祼献之助。老未懈也。赞成公年老。府君代干家。家世清贫。府君撙节有规度。瓶罂屡罄而滫瀡之供毋阙。研经之暇。兼治功令。为亲老门户计。非素志也。赞成公神清少睡。夜则陪论古今得失。家中事为之难决者。以为常。至先世谱牒遗事。诗文牍尺题跋。赞成公每草创。而命府君修润之。文畅意明。发挥无遗。赞成公性严简少许可。独称府君曰父子间知已。其养以专城。极其志物。而每事必书禀然后行之。及赞成公以寿考终。毁几不保。执礼甚严。删定遗藁。釐为三卷。母夫人尝患尰于脑几危。府君竟晷吮之。终获孝感。甲申秋。奉母夫人寻乡。为终老计。母夫人大耋善病。府君巾栉洒扫。不以左右代之。起居饮食。亲自扶持。日必诵读其侧。务尽欢心。每夜深趍至户外候寝。有鼾声然后退。虽祁寒盛暑不废。又不使太夫人知也。或迫于恩召。呜咽不忍去。有自怜亲老来将谂。每念君恩退亦难之诗。屡以事亲日短。事君日长。陈疏乞归。 上亦恻然许之。比丧不以不毁简其礼。一日检旧箧。得母夫人所尝御周臂遮风之衣。号恸不忍舍。布以韬之。寝必加枕曰后日用殉我圹。皇考妣衣履之藏。各在圻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5H 页
湖。虽屡经流离。家事旁落。而表阡仪墓。置田享节。并无遗憾。远代坟墓。亦皆尽心曰。丰昵易追远难。祭田之不足者。鸠财以增之。以殷岁一之祀。其寓牙乡。与姊氏二舍而近。月必躬省。五日必专使。有时节新味。必发使送之。有庶弟贫且病。曲加恩义。竭力医药。费心于人所不知者多。方疾革。当考妣丧馀之日。泫脸而语曰祭以丰。不如养之薄也。吾之侍病于乡也。家贫岁又饥。蔘朮菽水。每乏于供。今费万钱。欲疗吾病。此吾所以隐痛也。使人扶起。号哭顿绝乃止。待族戚无疏近。恤其贫穷。助其婚丧。有才行可合需用者。奖劝拂拭之。教子孙不以恩掩义。有过辄危坐。不示假贷色。至惴惴然告不敢贰然后乃略降辞色。反复诲谕。纳诸义方。御婢仆未尝有慢语。亦不用箠楚。量材任使。咸得欢心。与乡人处。恂恂如也。劝以孝悌。奖之文学。顽愚不率教者。亦皆耻而格之。每岁时伏腊。招里父老饮食之。几与之争席。府君喜曰三英之俗。于斯复见。甲寅从凤栖俞先生莘焕之门讲受大学及伊洛性理诸书。以居敬穷理。实践扩充。为究竟之业。叩质疑难。钻透微奥。先生亟许之曰玩心高明。罕见其俦。又尝曰吾相士多矣。未有如某之贤。动静语默。何其似渊泉也。先是台山金公辑朱书劄疑问目标补。先生主其校勘而梓行之。府君与溪云金公洛铉,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5L 页
絅堂徐公应淳。同参分校之役。至其文义句读之脱落讹误者。发明甚多。府君既闻大道之要。又得丽泽之助。欣然乐而忘寝食。虽甚病不辍读书。或言妨于将摄。曰吾辈万不及圣人。因微恙并披阅而废之。不有愧于朝闻夕死之训乎。府君又有执友之贤大夫曰约山金公炳德,蓉庵金公炳始,霞石李公容元。襟期相许。出处略同。所以讲磨无非尊主庇民扶植世教。而语及王室。每相视挥涕。府君尝语人曰约山事亲。蓉庵爱君。霞石匪躬。易地则皆然。此可见勉厉期待之义。至老不衰。其为乘田也。喟然太息曰官司相规尚矣。至于簿书期会。委诸胥吏而漫不省。如蓝田丞。享告牲腯。匪欺天乎。于是检牢栅之坏缺者。荫舍牿以备雨雪。亲阅菽粟刍茭而勤其喂。攘窃莫售。贲首者有茁长壮矣。署后脩林有鞦韆戏。士女常飒沓。闻府君至。辄相戒断绒曰官司当世贤者。敢漫戏其傍耶。至今老吏往往有道之者。既策名朝野相庆。摄堂后。掌故有不习而明。每侍筵。奏对明敏。举止端凝。下殿。 上目送之曰真廊庙器也。按试湖南。府君矢诸心曰 圣谕挚亲教切。士望又深。岂敢欺吾心以负君亲哉。先以文谕。次以公选。卓荦才俊。蒐罗无遗。屈者亦无怨曰渊泉后六十年无此选。宰龙冈未几。政廨灾岁且饥。状请按使减营需米价。荡免邸债一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6H 页
万缗。以舒民困。邑有荻田。有武卫军官刱税恣横甚。府君绳以法不许税。邑人苏瘵。乃请重建政阁。改筑山城。府君许之曰昨宿洒扫。荒年板筑。古人所以脩己以安百姓。兴废坠以寓赈济。一举两美。遂割廪而诹之。未期月堂庑谯垛。次第改观。而荒民之赖活者众。于是修夫子庙缮黉舍。以为学者藏修之所。儒风大振。士知所趋向。为頖长主升补试。登崇才俊。老屈不遗。士论韪之。壬午春。参考监试覆试。时蓉庵金公主笔。府君相其事。及主增广监试。尚典雅黜浮誇。多获老宿。近世藻鉴之明。士称壬午两试。是年夏。国有军变而贼不讨。府君草疏将上。以亲在不果上。而曰宇内多事。坐视杌隉。不有匡救。岂人臣义也。乃疏论时政曰有人于此。气血俱虚。大病将至。其可诿之命数而晏然坐视乎。抑将焦心殚诚。求医问药。汲汲以救之乎。今毛发之病。非更仆可数。而举其大者则惟曰纪纲之颓敢也。财用之匮竭也。纪纲譬则气也。财用譬则血也。故善医国者。必先斯二者。密文峻刑。匪所以振纪纲也。则惟曰信政令而已。重敛征利。匪所以裕财用也。则惟曰节出入而已。然言之甚易。行之甚艰者。职由不能祛一个私字。以合乎天理之公也。若病者六气不顺。七情不节。循其嗜欲如平时。习于忌护如无疾。而徒以蔘朮粱肉。责补元之功。岐跗之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6L 页
所望而走也。且虽有良药。坐谈而不下咽。或一歃而旋辍。则乌能收其效哉。故言善而行违。始锐而终怠。万事之所由隳也。今宵旰忧勤而恬嬉如故。命令日新而民志靡定。选举恢张而才俊不兴。戎政增修而盗贼公行。惩黜申严而四维愈坏。恩泽旁流而百工不劝。正供常愆而私献不绝。言路广辟而阙遗无补。利源尽开而公私滋困。此曷故焉。岂反身之诚。有所未孚。格物之知。有所未致欤。窃尝闻之。大舜之圣焉而皋陶有丛脞之戒。季氏宰之小也而夫子有先有司之训。君劳于上。臣逸于下。非所以法天道也。易曰向晦宴息。书曰昧爽丕显。先王所以勤而自养也。兴居违度。节宣失宜。非所以对天时也。傅说之告高宗曰官不及私昵。曰监于先王成宪。召保之诫武王曰不宝远物。曰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肩好货。盘庚之诰也。慎乃出令。成王之训也。卫文公中主也。大布大帛而复千乘之业。晋文公伯者也。示礼示信而致三军之用。请以是数者。自省于圣躬。无歉而后。纪纲可立也。至于理财之方。悉载于大学之卒章。盖言以义为利而藏富于百姓也。此皆万世不易之实理。而弱可强贫可富危可安之要道也。岂非今日之龟鉴乎。呜呼。自夫功利之说兴。而唐虞三代之法。遂为迂阔陈腐平城之干戚。然试观历代治忽之故。其变不一。而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7H 页
从违之应如响。舍是道而能保危持倾者。臣未之闻也。若夫政由俗革。因时制宜者。谓其节目之细耳。宏纲不举则细目亦奚所施哉。虽然空言无补于实用。徒法不能以自行。故曰不诚无物。诚者无一毫虚伪无一息间断之谓也。所以为物之终始。而天与圣人之道也。苟不以是心将之。则虽嘉谟日陈。善政日敷。而表里交违。作辍靡常。彼赫赫而在上者。至高而日监。林林而在下者。至愚而神。其何能昭格而影从哉。故万化之本。亶在于 殿下一心上。体之以刚守之以诚。行之以无私。则绥来动和可大可久之业。实基于此。岂特救一时之策而已哉。因勉 睿学曰 东宫邸下温文日就。 睿智渐开。此诚贻哲作圣之几。而薰陶辅养。正是目下之急务。其要在古人所云亲正士闻正言见正事之道。而亦莫切于我 殿下遇物之诲。以身先之。 上皆优容之。而未有施措。遂休官家食。闻朝廷阙失。达宵不能安寝者数矣。甲申新衣制出。府君愀然曰衣者身之章也。贵贱之所以别。而吉凶之所以异制也。今削其袖短其垂缘其边曰此古深衣遗制。吾不知其可也。既无威仪。又无限节。古之所谓服妖。大难近止。遂尽室南渡。居于牙山之篁谷。及拜文衡时。府君年近耳顺。志决东冈。欲固守林泉。瞻依垄阡。而 圣眷深隆。驲召方急。章屡上。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7L 页
上必欲致之。每对贵近诸臣。辄问疾少间。府君蹙然曰父子三人。无他功能。同武荣次。欲报其覆载之恩。惟在尽鞠瘁。行直道而已。因舆疾膺命。屡主命试。选举惟贤。务尽以人事君之义。侍书筵。引经责难。敷奏剀切。因杨震却金事陈勉曰。畏人知而不为不善。众人之情也。君子则致谨乎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地。以至戒惧乎不睹不闻。暗室之中。穆若对越。涵养本根。省察几微。以至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又学问之道。不专在记诵。惟躬行实得然后。方见读书之功。请克立 睿志。常使天理勿为人欲所诱夺。判吏部论铨综之失曰冢宰。操八柄统百官。佐王掌邦治者也。若使守文奉式。循资按簿则一吏足矣。今奔竞滋长而公道不行。恩泽太滥而名器遂亵。人不知官爵之贵。而君上驭世之枋。随而日轻。宜得其人而委其任。使之明黜陟澄淆滥。抑侥倖励廉耻。以清仕路。以允物情。疏入 上敬惮之。为停墨敕。先是政吏怙宠奸弄。敛怨于上。府君以口含天宪。手弄政柄。声罪而杖流之。政吏造蜚语。矶激 上意。乃免铨任。出按关北。时明川人李容翊以矿务管辖三道。赋金之州。所在绎骚。而北路最甚。其徒韩硕福尤藉势豪横。一路侧目。至是又擅许清商丁兆栋矿采。已而丁争利。以兵刃相杀伤数十人。夺惠山镇戎器而走。列郡莫能禁。府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8H 页
君搜捕硕福。状请枭其首。又请照会清国。以正兆栋杀越之罪。因启论矿弊曰有人而后有土。有土而后有财。人心一去。虽日掘万金。亦无所用。田士一经淘汰。结随而减。其重轻利害较然也。且今年怀襄。前所罕有。请罢六邑矿务。容翊欲先发而翻其事。疾驰行四日而至京师。遂结纳权贵。荧惑 上听。启入久不下。疏又不报。阅四朔始下。庚寅夏大雨。万岁桥漂。私捐俸金以佽役费。又筑台隍之浸而圮者。指画有方。民不知兴作之劳。蠲减京司需索之钱数千。民始息肩。流亡之襁负而至者十数万。于是礼罗贤俊。行乡饮礼。设乡约以敦民教。处士韩序教以劬学砥行闻。躬造庐延为都约正。捐俸五万。资讲会需。礼俗蔚兴。人以为老峰闵公后创见。在畿辅严殿最。锄豪梗诛奸宄屏私嘱。时畿甸数经拜 陵之役。 上曲轸民情。每施蠲徭薄赋之典。而泽未下究。至是启请区划庚寅以后 陵复驿复吏复给而未沾恩者及来甲午户布蒙蠲而未给代者。多蒙采施。又尽除乙酉以后水陆杂税。于是宿弊渐祛。公私稍足。民自安堵。既而纳节江居。每日晨起。焚香静坐。手一卷逌然若与世相忘。暇日栽花种竹。宾至携手盘桓。襟怀昭朗。言笑閒雅。有以文谒者。谢遣不应。匪庆吊罕到城闉。每有除拜。或黾勉出肃。亦不久居。在寝疾。闻时象骚然。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8L 页
力疾起。忧虑不辍。比属纩。戒不肖兄弟曰天地之生万物。圣人之应万事。直而已。谆谆如梦中语。皆国事。无一语及家私。翛然而逝。呜呼恸哉。府君以聪明之资。闻道又早。学究天人性命之原。行著日用彝伦之常。涵养于内者。无适无莫。而省察乎外者。尤严尤密。积之深厚发之和顺。故脩于身则冰清玉温。盎和满面。喜怒不形于色。恚骂不发于口。光辉扬休。论议浃洽。渊然其静。沛然其动。瞻仪形而聆德音者。莫不心醉。行于家则爱而不失其敬。处于世则和而不至于流。廉而不刿。谦而有执。其爱君之忠。根于天性而不枉道以求进。忧时之心。出于恻怛而不苟合以求用。进而不忘亲。退而不忘君。用舍行藏。一听命于天。而凡所以酬酢云为。或坠于偏倚者盖寡矣。常曰学问之道。在知行两端。知者知其所以然。行者行其所当然。知而不行谓之空见。行而不知谓之冥行。知既深矣。行既笃矣。又不以敬而主之。则亦有时乎欠阙而不周遍矣。伊洛拈出一敬字。实吾道之的源也。世之学者不能深察乎此。务讲学者废践履。务践履者废讲学。其不为象山之顿悟。胡渭之考證者。无几矣。尝著论而痛辨之。于书无所不览。而四子五经。循环熟复。诸子百家之书。莫不考据纤缕。辨明毫釐。其言合于经者尊而信之。不合者贬而黜之。使藐朱之徒。不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9H 页
得肆于其间。尤邃于礼学。自邦朝以至家乡。情文常变。仪节度数。靡不探讨折衷而證正之。晚年以论语近思录朱子书。为专门归宿。虽不以师道自任。然人士之及门问难质疑者。殆无虚日。辄反覆辨论不置。无不虚往而实归。位虽隆显而意益退让。自奉萧然。衣不重帛。食无厚味。于一切世俗奇玩。淡然无所好。座右唯图书数簏而已。几案位置之不正者。亟令整顿曰敬在斯。器物刓败而不合用者。亟令修治曰苟完矣。尝戒儿辈方长之折启蛰之杀曰好生恶死。物我无间。率尔作笔翰。无一字潦草曰程子所谓非要字好。只此是学。尝雅好山水。枫岳,龙门,长白,智异之间。亦皆周遍。其发为文章也。根抵经传。间架两汉。辞达理顺。明体适用。如耒耜之不可一日废。如菽粟之不可一日阙。洵可谓经世卫道之文也。诗则尤逼古气。閒雅清遒。自中矩矱。所著书有家训二卷,时言渔村閒话一卷,海山小史一卷,蓬瀛骖鸾录一卷,日知录二十卷,读书漫录二卷。又有文集数十卷。并藏于家。呜呼恸哉。府君道德备矣而未尽究。谋猷密矣而未尽布。文章之载简册而垂琬琰者。不为不多。而特其万一尔。晚年诏不肖辈曰吾以不才。猥荷 圣恩。滥跻崇秩。无有德懿之可述。纳隧之文。吾已自叙。慎勿以谀辞请铭于人。呜乎恸矣。命犹在耳。岂敢为一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69L 页
辞之溢。以负先训哉。不肖孤等识闻浅短。辞语荒陋。哀陨又不能文。百未举一二。安可逃不明之罪。当世君子。惟哀怜而立言焉。甲午十二月。不肖孤光洙泣血谨状。
乙未
闰五月二十六日移窆于果川南修理山乾坐原。
丙申
七月墓碣成。门人李契撰。
墓碣曰果川南修理之山。有峰曰太乙。其下有巍然负乾而封者。即眉山先生韩公之藏也。先生之卒且葬三年。门人李契始来哭其祥事。祀罢。先生之二子吏部郎中光洙,前承旨昌洙泣而语曰。先人之墓道。尚不克表。而世难未已。事有不可知者。惟吾子其哀而亟图之。契窃伏原念我先生忠孝文章。走卒皆知之。而未尝以师道自任。故其学问造诣。知之者少也。契虽不文。其何敢辞。谨按先生讳章锡字稚绥。少号经香。晚而称眉山则有所取义也。上党韩氏。系出箕圣。为东方之甲族。代有名德。曾祖 赠吏曹参判讳用鼎。祖泰仁县监 赠吏曹判书讳元履。考工曹参判 赠左赞成讳弼教。妣 赠贞敬夫人丰山洪氏。文简公渊泉先生讳奭周之女也。先生以 纯祖壬辰十二月十七日己未生。 哲宗戊午中进士。 当
乙未
闰五月二十六日移窆于果川南修理山乾坐原。
丙申
七月墓碣成。门人李契撰。
墓碣曰果川南修理之山。有峰曰太乙。其下有巍然负乾而封者。即眉山先生韩公之藏也。先生之卒且葬三年。门人李契始来哭其祥事。祀罢。先生之二子吏部郎中光洙,前承旨昌洙泣而语曰。先人之墓道。尚不克表。而世难未已。事有不可知者。惟吾子其哀而亟图之。契窃伏原念我先生忠孝文章。走卒皆知之。而未尝以师道自任。故其学问造诣。知之者少也。契虽不文。其何敢辞。谨按先生讳章锡字稚绥。少号经香。晚而称眉山则有所取义也。上党韩氏。系出箕圣。为东方之甲族。代有名德。曾祖 赠吏曹参判讳用鼎。祖泰仁县监 赠吏曹判书讳元履。考工曹参判 赠左赞成讳弼教。妣 赠贞敬夫人丰山洪氏。文简公渊泉先生讳奭周之女也。先生以 纯祖壬辰十二月十七日己未生。 哲宗戊午中进士。 当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0H 页
宁丁卯筮仕。辛未擢柑制居魁。壬申隶槐院。癸酉特除副修撰。自是历扬华贯。而进退以义。通塞以时。凡二十有馀年。官崇政大夫吏曹判书,两馆大提学,奎章阁提学,知春秋馆事。甲午七月十五日己丑。易箦于京第。享年六十三。先生自幼天资近道。八岁就学于渊泉先生。闻天德王道之说。敬谨进修之道。既而从游凤栖俞先生莘焕之门。讲大学及伊洛性理诸书。参校金台山所辑朱书劄疑问目标补。俞公亟称其高明博洽。罕见其俦。自是留意学为己。勉焉孳孳。至忘寝食。其学主居敬务踏实。辨异扶正。一遵程朱成法。于我东先儒则深慕乎栗尤两夫子。竭力钻仰。没身慥慥。战兢临履。博约两至。其雅言曰学问之道。在知行两端。知者知其所以然。行者行其所当然。知而不行谓之空见。行而不知谓之冥行。知既深矣。行既笃矣。又不敬以主之。则亦有是乎欠阙而不周遍矣。伊洛之拈出一敬字。实吾道之的源也。世之学者不能深察乎此。务讲学者废践履。务践履者废讲学。其不为象山之顿悟胡渭之考證者无几矣。呜呼。此乃先生深造自得之见。笃信不易之论也。世之欲闻先生之道者。观于此可知矣。先生自以世臣。爱君一念。出于至诚。及壬午以后。目见时象日非。国步渐艰。不胜忧愤。乃上封事。极言振纪纲裕财用之道。反覆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0L 页
讽切。不避忌讳。因勉 睿学以为遇物之诲。以身先之。 上皆优容之。甲申衣制变。先生愀然曰此古之所谓服妖。大难近止。遂尽室而南。居牙山之篁谷。戊子秋。拜文衡。先生闻命惊惶。屡上章乞递不许。乃黾勉出膺。主选举务获贤俊。期效以人事君之义。及长天官。疏论铨综之失。直陈无隐。 上为之敬惮。遂停墨敕。先是政吏一有怙宠者。奸弄敛怨。自大臣以下无敢言者。先生至是以口含天宪。手弄政柄。声其罪。杖流之。朝野莫不称快。而卒以是见递。出按关北。此时内有矿弊。因疏论有人而后有土。有土而后有财。人心一去。虽日掘万金。亦无所用。田土一经淘汰。结随而减。其轻重利害较然也。且今年怀襄。前所罕有。请罢六邑矿务。疏入久不下。乞解又不报。未几移按畿辅。则先生益悒悒不乐。遂纳节归。江舍栖息。间有除拜而多不就也。此乃先生立朝之大略也。先生事父母。以养志承顺为本。过庭问寝之际。油油翼翼。一无或违。赞成公性严少许可。常称父子间知己。母夫人尚患脑尰几危。先生日夜吮其浓血得差。日必诵读其侧。以悦其心。夜深候户外。听鼾乃退。虽祁寒不废。至老且贵犹然。前后艰。毁几不保。执礼甚严。不以血气既衰自弛。丧馀之斋。哀慕如初。尤尽心于奉先。常曰丰昵易追远难。推而友姊弟教儿孙敦族戚。亦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1H 页
皆各尽其道。呜呼。此乃先生居家之大略也。先生以聪明之姿。闻道既早。根据乎姚姒。发挥乎唐宋。诸子百家之书。无不贯达。而又必考据辨證。要之不背乎古道。积之既深。发而为辞。则其言蔼如。自成一家。世或言先生之文章学欧阳子。未必真知之言也。所著有家训二卷,时言渔村閒话一卷,海山小史一卷,蓬瀛骖鸾录一卷,读书漫录二卷。又有文集二十馀卷藏于家。配韩山李氏。吏曹判书孝宪公谦在之女。生二男四女。男即光洙,昌洙。而昌洙出后。女适李范八前司御,徐相圭,朴胜凤前参议,赵经九今参奉。侧室男明洙。光洙子相羲。女适进士金容耇。次女幼。昌洙子相琦。女幼。李婿一男完钟。一女。徐婿二女。朴婿二男一女。赵婿一男进士。一女并幼。呜呼。先生不幸而当斯文阳九之会。纵未能得志行道。以效其摧陷廓清之功。岿然独存。介然自守。后进之士。恃为依归。仰之若孤星于长夜。颓波之一柱。道有所寄。不遂灭绝。此可与知者言。不可与不知者道也。记昔先生尝戒小子曰斯文绝矣。如吾老且死。无可论。明目张胆。力扶一脉。非贤辈他日之责乎。每为歔欷久之。今小子蛰居穷荒。人不我与。而先生之音容莫攀矣。伥伥末路。吾将安放。呜呼其可悲也已。丙申七月。门人延安李契谨撰。(追录详载神道碑铭)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1L 页
八月墓表成。门人前右副承旨李契撰。
墓表曰呜呼。此文简公眉山韩先生之墓也。契己丑冬。以新榜瀛衔。谒先生于京师。先生叹曰读书而仕易。仕而行读书志难。今吾道迍邅。不如归读旧书。教授来者。力扶得读书种子。为究竟法而已。今小子屏伏田间。学不加进。而先生之墓草已宿矣。呜呼。其可悲也已。先生讳章锡字稚绥。学者称眉山先生。参判弼教其考也。妣丰山洪氏。渊泉先生奭周之女也。先生以 纯祖壬辰生。戊午中进士。丁卯筮仕。辛未魁柑制。癸酉拜副修撰。自是历扬华贯。克跻隆显。以甲午七月十五日捐馆。葬于果川修理山乾坐原。赐谥文简。先生生有异质。八岁受小学于渊泉先生。弱冠游凤栖俞先生门。讲大学及伊洛诸书。以居敬持志致知力行。为为学次第。尝侍讲书筵。因杨震却金事。陈勉以未发戒惧。方发慎独之义。先生学问之正。略可见矣。及壬午上封事。极言时政阙失。甲申秋退居牙山之篁谷。盖终老计也。至戊子秋。拜文衡。违召乞递。凡四上章。愈加敦召。乃黾勉出膺。屡主试。世称嘉祐之多。及长天官。疏论铨综之失。 上为停墨敕。出按关北。全省咸颂文化。移畿辅未几。力辞退归西湖。甲午五月都下乱。先生方患疽。遂力疾还京第。谆谆语皆国耳。未尝及私。先生事亲以养志为本。而爱敬
墓表曰呜呼。此文简公眉山韩先生之墓也。契己丑冬。以新榜瀛衔。谒先生于京师。先生叹曰读书而仕易。仕而行读书志难。今吾道迍邅。不如归读旧书。教授来者。力扶得读书种子。为究竟法而已。今小子屏伏田间。学不加进。而先生之墓草已宿矣。呜呼。其可悲也已。先生讳章锡字稚绥。学者称眉山先生。参判弼教其考也。妣丰山洪氏。渊泉先生奭周之女也。先生以 纯祖壬辰生。戊午中进士。丁卯筮仕。辛未魁柑制。癸酉拜副修撰。自是历扬华贯。克跻隆显。以甲午七月十五日捐馆。葬于果川修理山乾坐原。赐谥文简。先生生有异质。八岁受小学于渊泉先生。弱冠游凤栖俞先生门。讲大学及伊洛诸书。以居敬持志致知力行。为为学次第。尝侍讲书筵。因杨震却金事。陈勉以未发戒惧。方发慎独之义。先生学问之正。略可见矣。及壬午上封事。极言时政阙失。甲申秋退居牙山之篁谷。盖终老计也。至戊子秋。拜文衡。违召乞递。凡四上章。愈加敦召。乃黾勉出膺。屡主试。世称嘉祐之多。及长天官。疏论铨综之失。 上为停墨敕。出按关北。全省咸颂文化。移畿辅未几。力辞退归西湖。甲午五月都下乱。先生方患疽。遂力疾还京第。谆谆语皆国耳。未尝及私。先生事亲以养志为本。而爱敬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2H 页
备至。前后艰。毁几不保。而执礼犹严。先生以近道之姿。志学又早。及其道尊学纯。发之文章。其言蔼如。自成一家。有文集若干卷。配韩山李氏。行吏曹判书谦在之女。生二男。光洙前吏曹参议。昌洙前承旨。出后。四女适李范八前司御,徐相圭,朴胜凤前参议,赵经九今参奉。侧出男明洙。内外孙曾总若干。呜呼。以先生之道。求诸往哲。真实心地。用功刻苦。如黄勉斋。诚不妄语。苦节清修。如司马涑水。进退以时。不忘规谏。如欧阳文忠。当斯文阳九之运。士大夫狃于积衰。耽其神怪。末流至于山移河决。而先生岿然自立。卫张斯道。引诱后进。以为一副定本。得于紫阳法门者。不可昧也。呜呼盛矣。呜呼盛矣。丙申八月下浣。门人右副承旨李契谨撰。月城金敦熙谨书。(追录详载神道碑铭)
丁酉
四月埋志于墓前。用先生著。遵治命也。
志铭曰居士韩氏。章锡其名。稚绥其字也。清州人。自高丽太尉讳兰。始见于谱。名德相承三十世。居士晚自号眉山。八世祖吏曹参判讳圣佑。当己巳祸。直谏忤旨。屏居青阳之眉山。居士既卜居湖西。取以名其室。志不忘先也。参判公之曾孙曰大司宪讳显谟。又三传而为泰仁县监 赠吏曹判书讳元履。是生工曹参判 赠左赞成讳弼教。居士之皇考。妣 赠贞
丁酉
四月埋志于墓前。用先生著。遵治命也。
志铭曰居士韩氏。章锡其名。稚绥其字也。清州人。自高丽太尉讳兰。始见于谱。名德相承三十世。居士晚自号眉山。八世祖吏曹参判讳圣佑。当己巳祸。直谏忤旨。屏居青阳之眉山。居士既卜居湖西。取以名其室。志不忘先也。参判公之曾孙曰大司宪讳显谟。又三传而为泰仁县监 赠吏曹判书讳元履。是生工曹参判 赠左赞成讳弼教。居士之皇考。妣 赠贞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2L 页
敬夫人丰山洪氏。左议政文简公渊泉先生讳奭周女也。居士自幼善病。不好弄。外王考逊荒东湖。挈以教之。十一岁才解缀文孙志。而外王考见背。先考妣义方甚严。跬步不敢违矩。胜冠从凤栖俞先生游。始闻为学之方。未几先生没。家贫亲又老。不得已屈首功令业。而非其所好也。游庠序七年而解元。中戊午进士。丁卯始仕为童蒙教官。踰岁弃官。寻拜缮工监奉事。转义禁府都事。升典牲署直长。辛未冬魁柑制赐第。付壬申庭试。屡摄起居注。历三司。按试湖南。乙亥春建储。首拜侍讲院文学。出为龙冈县令。戊寅 东朝宝龄望八称庆。以宣教官劳升通政。屡转至左副承旨。丁外忧。服吉拜曹司卫将工曹参议。辛巳再为大司成。主升补试。壬午春。拜兼辅德吏曹参议。 王世子冠礼。以礼貌官加嘉善。历副揔管,兵刑曹参判,同经筵。夏六月有军乱。乱定而贼不讨。草疏欲伸大义。以太夫人在堂未果。遂焚其稿。归田杨江上。终老计也。命永付知制教。特差协办军国事务。屡月不出。贻书当路乞辞不得。时朝廷新设荐科。面试论策时务。特命主举。及 亲试便殿。又主笔。拜同义禁两馆提学。乃引疾杜门丐免协办。抗疏论时弊。拜吏曹参判不就。甲申夏。新法行衣制变。乃买屋牙山之黄谷。尽室而家焉。屡除官不膺命。居数月乱作。奔问而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3H 页
还。以太夫人年满八十。上章乞归养许之。太夫人每忧名位骤盛。险涂难尽。惓惓戒以早退。虽所居荒寒。菽水屡空而怡如也。居士亦读书讲说亲侧以为娱。丙戌春。筵擢正卿。辞以亲病。连除知经筵春秋义禁府事,礼曹判书。一肃而归。五月居太夫人忧。制甫阕。拜两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又除 世子副宾客。县道上疏力辞。章凡五上。批愈隆挚。至十一月黾勉出膺。连拜奎章阁提学。翌年春。拜吏曹判书。固辞。疏言恩泽太滥。官贿公行。才一行政而辞递。遂纠覈政吏弄法作福之罪。杖流之。差司饔提调。冬 英宗尊为祖。庙改谥追阐。复拜文衡兼差都监提调。竣事叙劳进正宪。缛礼成。上章解职还山。除关北观察使。始至颁乡约于列邑。招延经术之士。行乡饮礼。先时矿徒无赖者。与清人结衅。争斗相杀死。边境骚然。乃侦捕矿魁杖囚。请诛之。因陈矿弊。请亟罢之。由是大忤 上旨。两启留中。申请乞解。又不报。遂引义不视务。至翌年正月。批始下。又上疏告疾丐免不许。九月移除京畿监司。十二月。以在北时 浚源殿修改监蕫劳特升崇政。壬辰春。 命议追上 宣祖尊号。复拜文衡。仍命兼带藩任。屡疏固辞不得。既竣事。上章递。寻又疏解藩任。卧病西湖。癸巳连拜执金吾左右参赞。辄未旬请告。时朝象日非。夙宵忧叹。荣卫受损。至甲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3L 页
午夏。病因革。戒二子以朱夫子言曰天地之生万物。圣人之应万事。直而已。无一语及家事。竟以是年七月十五日。卒于京第之正寝。寿六十三。越九日丁酉。权厝于国门卧牛山枕乾之原。越明年仲夏。移窆于果川南面修理山太乙峰下乾坐原。配韩山李氏。孝宪公谦在之女。正献公羲甲之孙。有二男四女。男长光洙前吏曹参议。次昌洙前承旨。出后于宗。女适参奉李范八徐相圭参议朴胜凤赵经九。侧出男明洙。光洙男相羲。女长适进士金容耇。次适金元中。昌洙男相琦。次相亿。女适尹弘燮。外孙男女五人并幼。(自癸巳至并幼男昌洙追记)居士性愚拙简直。迂而有守。见不义若浼。遇事不肯回互。不避谤怨。于名利货色。无所嗜好。最不喜徵逐干求。而钩钜之政。机关之事。皆不能焉。亦所不为也。独性耽书籍而短于记性。不能究心探赜。成一家言。晚致意于儒者存养之事。而学力未至。不免妨夺。尤癖于山水。而早衰多病。不能远游。荣进非素志也。而晚遇 主知。致位隆显。常怀兢惧。决意勇退者屡矣。常慨然曰士生斯世。既不能卓有树立。当结庐名山。绝意外慕。与一二良朋。读先圣人书。究性命之原。以复吾初。其乐足以忘老。何羡乎桓圭衮冕哉。其所尚如此。岂其人有志而无才。求道而未见。欲寡过而未能者欤。后必有知之者。铭曰。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4H 页
天赋余以贞醇兮。扰扰一生未返乎真。轩冕不为荣兮。山泽不为贫。来时一去。后百千万尘。试问来者。谓我何如人。
自念平生无一事可称。无一言有补。而滥躐崇显。终自归于欺世窃名之科。居然老矣。年进志退。将恐无闻而夕。蚤夜栗栗。未敢自安。身后状志。若以愧辞加焉。则是重其过也。玆用程太中古事。略叙一生。以遗儿曹。俾志其幽。而记终录系之文。虚以补云。
神道碑铭成。右赞成李容元撰。行吏曹判书尹用求书并篆。
碑曰容元未弱冠。猥为公知心友。公和易罕言笑。处众中退然若无能。步趍详缓。常居人后。其遇事制义。毅然有不可动者。公年十六七赴泮试。元亦从公后。公方濡毫行墨。环者如堵。莫不啧啧以为不可及。而尤歉然无自满意。时公从游凤栖俞先生莘焕之门。参校金台山所辑朱书劄问标补。精考据辨谬讹。同是役者尽一时老成博雅。而皆心服。虽俞先生亦亟称之。以为罕见其俦。元益心敬公。公性恬淡。无他嗜好。独好书籍好山水。读书之暇。遍名山川。行辄有巾衍录。录以示容元。讽咏未半。胸次已觉洒然。公尝谓功令只为进取技耳。文章又非为己。若程朱所谓居
自念平生无一事可称。无一言有补。而滥躐崇显。终自归于欺世窃名之科。居然老矣。年进志退。将恐无闻而夕。蚤夜栗栗。未敢自安。身后状志。若以愧辞加焉。则是重其过也。玆用程太中古事。略叙一生。以遗儿曹。俾志其幽。而记终录系之文。虚以补云。
神道碑铭成。右赞成李容元撰。行吏曹判书尹用求书并篆。
碑曰容元未弱冠。猥为公知心友。公和易罕言笑。处众中退然若无能。步趍详缓。常居人后。其遇事制义。毅然有不可动者。公年十六七赴泮试。元亦从公后。公方濡毫行墨。环者如堵。莫不啧啧以为不可及。而尤歉然无自满意。时公从游凤栖俞先生莘焕之门。参校金台山所辑朱书劄问标补。精考据辨谬讹。同是役者尽一时老成博雅。而皆心服。虽俞先生亦亟称之。以为罕见其俦。元益心敬公。公性恬淡。无他嗜好。独好书籍好山水。读书之暇。遍名山川。行辄有巾衍录。录以示容元。讽咏未半。胸次已觉洒然。公尝谓功令只为进取技耳。文章又非为己。若程朱所谓居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4L 页
敬穷理之要。尽吾辈归宿处。元常乘月访之。虽夜深书声不辍。入其室。灯影下静坐者知为公。公之晚年成德。实权舆于此。公讳章锡字稚绥号经香。晚称眉山。然世之学者称之曰经香先生。上党韩氏。以太尉威襄公讳兰为上祖。逮李朝有讳确。左议政谥襄节。配食 世祖庙庭。六传而有讳应寅。右议政忠靖公号百拙斋。为 宣祖中兴名臣。三传而有讳圣佑。吏曹参判 赠判书。受业于尤斋宋先生。以醇学清节称。有讳用鼎。有文行 赠吏曹参判。寔公曾祖也。祖讳元履。泰仁县监 赠吏曹判书。考讳弼教。工曹参判 赠左赞成。三世貤赠以公贵也。妣 赠贞敬夫人丰山洪氏。左议政文简公渊泉先生讳奭周女。公以 纯祖壬辰十二月十七日。生于汉师。禀资温粹。仪形端凝。四岁受曾史于母夫人。七岁能属文。八岁受小学于渊泉先生。先生谆谆提诲。公旨其言而久不忘。又能著论以申其义。先生喜以为进不可量。戊午中司马。丁卯拜童蒙教官。庚午拜缮工监奉事。转义禁府都事。升典牲署直长。辛未魁柑制。付壬申庭试丙科。屡摄起居注。癸酉除弘文馆副修撰。甲戌拜献纳。文臣兼宣传官。辟御营从事。差全罗左道京试官。自此大小主试者凡十有三。尚典雅黜浮华。多获隽良。人比之欧阳子嘉祐之功。拜兵曹正郎西学教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5H 页
授。乙亥春册 储。首拜侍讲院文学。由副应教出宰龙冈县有著绩。丁丑还拜副校理。戊寅升通政阶。自同副承旨至左副。是年夏丁赞成公忧。公素以笃孝闻。至是执丧礼惟谨。服阕拜曹司五卫将,工曹参议。连拜成均馆大司成吏曹参议。壬午春 王世子冠。拜兼辅德。以礼貌官升嘉善阶。拜副总管,参判兵刑曹,同知经筵事。特命永付知制教。抄启特进官。癸未拜弘文艺文馆提学。公抗疏论时弊。拜吏曹参判不就。甲申夏。新法行衣制变。尽室迁居于牙山之黄谷。屡除不应命。居无何京师变作。奔问入京。拜同成均。乙酉上疏陈情归养。丙戌大臣筵奏升资宪。连拜知春秋经筵义禁府事,礼曹判书。是年丁太夫人忧。公不以不毁简其礼。戊子服阕。拜两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 世子左副宾客。上疏力辞。章凡五上。批愈隆挚。黾勉出膺。行都堂会圈。又拜奎章阁提学。以宾客行 世子相见礼。己丑拜吏曹判书。疏请明黜陟澄淆滥。抑侥倖励廉耻。以清仕路。以允物情。疏入上为停墨敕。先是政吏有怙宠弄奸者。公声罪杖流之。朝野快之。复拜大提学礼曹判书知敦宁。差加上尊号都监提调。庚寅升正宪。除咸镜监司。缩俸钱修城牒筑圮桥。民不知劳而工告讫。流亡者归。饥饿者苏。于是颁乡约于列邑。月朔行礼读法。北俗化之。时矿徒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5L 页
无赖者。与清人争利。以兵刃相杀伤。公搜捕矿魁以闻。因请罢矿。启入不报。乞解又不许。辛卯移除京畿监司。以 浚源殿修改监蕫劳升崇政阶。时畿甸屡经拜 陵之役。 上每施蠲徭薄赋之典而泽未下究。至是启请。多蒙采施。又尽除水陆杂税。宿瘼渐祛。壬辰复拜大提学。议上 昭敬王后尊号。事竣疏辞。并递畿伯。遂出寓江楼。自是每日晨兴。焚香静坐。手一卷逌然若与世相忘。暇日栽花种竹。宾至携手盘桓。匪庆吊罕到城闉。自壬辰后拜判义禁者三。拜左右参赞左副宾客。或以病辞。或黾勉出肃。亦不久居。时朝象日非。夙宵忧叹。荣卫受损。至甲午夏病因革。竟以七月十五日考终。距其生 纯祖壬辰。为六十三岁。是月权厝于西湖之阳。乙未闰五月。移葬于果川南修理山太乙峰下负乾之原。配贞敬夫人韩山李氏。吏曹判书孝宪公讳谦在女。生二男四女。男长光洙文科前吏议。次昌洙文科前承旨出后。女长适李范八今司御。次适徐相圭。次适朴胜凤今参议。次适赵经九今参奉。侧室男明洙。光洙男相羲。女适进士金容耇。次未行。昌洙男相琦。女幼。公天姿近道。辅之以经术。尤笃于人伦。赞成公神清少睡。公每夜陪论古今得失。以为常。母夫人尝患脑尰。公吮之终获善。及大耋巾栉盥洗。起居饮食。公亲自扶将。不以子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6H 页
女代之。日诵读于侧。务悦太夫人意。李氏姊早寡。月必躬省。五日专使。有时节新味辄送之。庶弟有贞疾。竭力医治。经纪其生事。推之宗党近戚。亦莫不周。至其仕宦。未尝事趍营。又不乖时以近名。晚扬华显不少改。雅道座上多布衣交。其为学。学究天人性命之源。行著日用彝伦之常。涵泳于内者。眹兆不见。省察乎外者。严密不差。积之深厚发之和顺。故修于身则冰清玉蕴。盎和满面。行于家则爱而不失其敬。处于世则和而不至于流。廉而不刿。谦而有执。其忧国之忠。根于天性。而不枉道而求进。悯俗之意。出于恻怛。而不苟合以求用。仕学相优。理事一致。呜呼其盛矣乎。公虽不以文词自名。而其著作皆根据经传。辞达理顺。诗亦敦厚渊博。尤长于古体。家训二卷,读书漫录二卷,内制集祝册词笺总百馀篇。又文集数十卷。并藏于家。记昔公来自北。元窜于南。及元之还。公又大归。使元日见公之所不见。公如有知。视不死者又何如耶。呜呼悲夫。公之胤嗣吏议君。伐丽牲之石。谒铭于容元。容元抚念平昔。何忍终辞。噫。公平日持心。谦约谨畏。张大之事。震耀之文。甚耻焉。今若为枝辞溢语以累公。是岂知心之谓哉。谨撮其大略而系之以铭。铭曰。
体备阳刚。气涵玉温。狮画之托。乌头斯存。学主居敬。
体备阳刚。气涵玉温。狮画之托。乌头斯存。学主居敬。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6L 页
孝本为仁。位跻崇显。志存君民。文苑制作。黼黻皇猷。憩棠牙纛。吏畏民讴。学而未究。志犹不伸。世有治忽。物以群分。敧枕江湖。寓怀烟云。方诵君实。遽失伯淳。望绝苍生。响辍斯文。马鬣有制。牲石始陈。我铭有徵。永示不泯。
文成后二年戊戌。 赠谥孝文公。甲辰二月初一日。贞敬夫人韩山李氏卒逝。合祔于先府君墓右。庚戌改 赠谥文简公。辛未二月二十五日。移奉于始兴郡东面文星里癸坐原。先妣祔左。其间子孙之未录者。光洙二女。适金元中。昌洙女。适尹弘燮。次男相亿。馀不尽录。
辛未十二月 日。不肖男昌洙谨识。
戊戌
九月 赠谥孝文公。
大臣筵奏曰故相臣金炳始行将议谥。而故文衡韩章锡一体议谥何如。 上曰依为之。至是 赠谥孝文。慈惠爱亲曰孝。勤学好问曰文。掌礼院主事申奎善来宣焉。
甲辰
二月初一日。夫人韩山李氏卒。
夫人生于诗礼之门。淑德早彰。为祖父正献公所钟爱。及长归于先生。孝事尊章。顺服夫子。教子女不以
文成后二年戊戌。 赠谥孝文公。甲辰二月初一日。贞敬夫人韩山李氏卒逝。合祔于先府君墓右。庚戌改 赠谥文简公。辛未二月二十五日。移奉于始兴郡东面文星里癸坐原。先妣祔左。其间子孙之未录者。光洙二女。适金元中。昌洙女。适尹弘燮。次男相亿。馀不尽录。
辛未十二月 日。不肖男昌洙谨识。
戊戌
九月 赠谥孝文公。
大臣筵奏曰故相臣金炳始行将议谥。而故文衡韩章锡一体议谥何如。 上曰依为之。至是 赠谥孝文。慈惠爱亲曰孝。勤学好问曰文。掌礼院主事申奎善来宣焉。
甲辰
二月初一日。夫人韩山李氏卒。
夫人生于诗礼之门。淑德早彰。为祖父正献公所钟爱。及长归于先生。孝事尊章。顺服夫子。教子女不以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7H 页
慈爱而或忽于义方。御婢仆不以卑微而或失其抚字。逮中岁家势困窘。仰事俯育。手据口瘏。不堪其苦。而处之晏如也。姑洪夫人女士也。壸政肃若朝廷。一毫莫敢违其志。至老白首。怡声婉容。若新妇焉。族戚乡党。莫不尊慕其德云尔。(女婿朴胜凤追录)
是月合祔先生墓右。
丙午
六月年谱成。门人德水李庸信编辑。撰跋文。
庚戌
六月改 赠谥文简公。
宋龟峰翼弼,奇芦沙正镇诸公议谥时。大臣筵奏改谥。勤学好问曰文。一德不懈曰简。副望文贞。未望文献。
辛未(昭和六年)
二月二十五日。(四月十二日)移奉于始兴郡东面文星里癸坐之原。贞敬夫人韩山李氏祔左。(赠领议政公墓后冈)
二月埋志于墓右。仍建竖墓表于墓左。
十月文集成。○桂田先生申公应朝,凤栖先生俞公莘焕撰序文。西亭金公寅植撰跋文。
是月合祔先生墓右。
丙午
六月年谱成。门人德水李庸信编辑。撰跋文。
庚戌
六月改 赠谥文简公。
宋龟峰翼弼,奇芦沙正镇诸公议谥时。大臣筵奏改谥。勤学好问曰文。一德不懈曰简。副望文贞。未望文献。
辛未(昭和六年)
二月二十五日。(四月十二日)移奉于始兴郡东面文星里癸坐之原。贞敬夫人韩山李氏祔左。(赠领议政公墓后冈)
二月埋志于墓右。仍建竖墓表于墓左。
十月文集成。○桂田先生申公应朝,凤栖先生俞公莘焕撰序文。西亭金公寅植撰跋文。
眉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7L 页
年谱跋[李庸信]
先生年谱始役于甲辰。至丙午夏编克成。匪敢缓也。为其难而慎之也。盖谱年与摸像。其义一也。摸像而一髭不似。便是别人。谱年而一事不实。亦岂其人哉。虽然人之神韵风度。工画者能髣髴之。而其心不能摸。惟默识而善观者。能记人之言行。即其人之心自可见矣。然则谱年尤详于摸像。而谱年之难。尤难于摸像之难也。今于是役。其书法自先生岳降。以至易箦。居家立朝行事之实。与夫朋友往还。门人接引。讲学论文之节。无不周详。其性情气象。亦间见而层生焉。先生之心于是著。然宛然如承警诲接咳唾于当日。不觉涕潸然下矣。呜呼。后之读是编者。当知先生之心。既知先生之心。则先生之为近世儒宗。不待小子私言而可知矣。昔伊川之门。尚多高弟。不能撰伊川德美。至朱子而始编之。勉斋黄氏实朱门嫡传。而述朱子行状。尚未免照勘之失。今小子之蔑学謏闻。安敢自谓不失照勘哉。深有望于后之学者。能如朱子之述伊川。则岂特先生之幸。小子之幸也。实世道斯文之幸也欤。丙午季夏。门人德水李庸信谨跋。
先生年谱始役于甲辰。至丙午夏编克成。匪敢缓也。为其难而慎之也。盖谱年与摸像。其义一也。摸像而一髭不似。便是别人。谱年而一事不实。亦岂其人哉。虽然人之神韵风度。工画者能髣髴之。而其心不能摸。惟默识而善观者。能记人之言行。即其人之心自可见矣。然则谱年尤详于摸像。而谱年之难。尤难于摸像之难也。今于是役。其书法自先生岳降。以至易箦。居家立朝行事之实。与夫朋友往还。门人接引。讲学论文之节。无不周详。其性情气象。亦间见而层生焉。先生之心于是著。然宛然如承警诲接咳唾于当日。不觉涕潸然下矣。呜呼。后之读是编者。当知先生之心。既知先生之心。则先生之为近世儒宗。不待小子私言而可知矣。昔伊川之门。尚多高弟。不能撰伊川德美。至朱子而始编之。勉斋黄氏实朱门嫡传。而述朱子行状。尚未免照勘之失。今小子之蔑学謏闻。安敢自谓不失照勘哉。深有望于后之学者。能如朱子之述伊川。则岂特先生之幸。小子之幸也。实世道斯文之幸也欤。丙午季夏。门人德水李庸信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