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x 页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行状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56H 页
石隐处士柳公行状
公讳基镐字巩父。后改巩建。姓柳氏。完山伯湿。其鼻祖也。三世讳义孙官大冢宰。号桧轩。中世有讳复起。始基水谷。从舅鹤峰金先生学。官礼宾正。号岐峰。五世讳升铉官参议。戊申倡义兵。自 上有不识何状之褒。 赠吏参。号慵窝。以弟参议号阳坡讳观铉仲子讳道源为后。号芦厓。荐 授监役。即公高祖。曾祖讳范休号壶谷。荐府使。从大山李先生游。得闻旨诀。祖讳鼎文号寿静斋。德学文章重一世。晚 除祠官。不仕。考讳致孝。有隽才伟器。不幸早世。妣晋山姜氏。菊圃讳朴后。进士哲钦女。以 纯庙癸未十二月十六日生公。眉眼明炯。骨相端秀。王府君喜曰。家门有未艾之兆。甫学语学步。已不肯随人坐作。与群弟嬉戏。必设坛。为拜揖进退之容。呼斥升降。制由于己。无敢违者。从叔父起轩公常曰。异日能长一家而恢门户者。必此儿也。六七岁上学。才调不甚颖慧。而智虑精深。遇难通处。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56L 页
必思而通之。应对便敏。洒扫室堂。及干当冗细。综理精密。王府君尝畜盆鱼。一日出外。一儿捕去几尾。公谋于同侪曰。不可使某独受责。宁并力以充之。否则同受罪。于是猎取前川以纳盆。丙申先公殁。哀慕如成人。一夜于被中有啜泣声。王府君问何以。对曰梦见父而旋失之。戊戌委禽于草草庵李公之门。李公谓人曰。玆郎不可藐视。其中怀了姜桂。妇兄慎庵公晚悫。以老先生书。要与共读。王府君闻而嘉之。有诗曰邂逅一斑能感发。还应胜读五车书。己亥王府君下世。公痛念恩覆。三月不近草木滋。三年不脱绖带。不入中门。壬寅哭李夫人。甲辰丁先夫人忧。只与一弟相依为命。己酉弟又罹毒疾。凡于救护之节。手足殆胼胝。既死。曰吾不理遣。渠之后无望有续。孀嫂誓以殉身。公百般恳谕以延缕。一子颇隽嶷。年十一而蓦折。公一声号恸。更不作悲楚状。曰人生命道。莫非天定。何用枉作无益之戚。遂整顿几案。教迪蒙士。上以寻理家传。下以寄怀排遣。乙卯定斋先生责于南岛。东林公主教席。公与同志相勉励曰。吾辈不加意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57H 页
著力。无以副千里函席之意。每月朔。率诸从子弟。必先趋赴。为诸生倡。遇文义肯綮。必透尽微奥。往往到人所未到处。东林公辄许其精核焉。冬遭王夫人金氏丧。守制甚严。丙辰继配金夫人又殁。公曰今则只吾一身。命道筑底矣。自此无复世念。屏弃举业。专意性理之学。取洛建溪湖诸书。蚤夜孜孜。又尝谓祭祀宾客之需。皆系有家大政。不可懒怠而成。于是躬畚插畜牧。未尝优逸。朝晡自供。只是溢米盐椒而已。殆不可堪。而未尝一言俯仰于人。或知其艰乏而有所遗。辄皆逊辞焉。辛酉定斋先生易箦。以白布巾带终三月。自侍疾丧葬。以至遗文绣梓之役。竭心力以效事一之诚。甲子以临川书院请额事。作叫 阍之行。六朔泮馆凡百。无不自公赞画。庚午冬。又申前论。疏下十四人。并被编配之 典。公责关东之金化。到谪杜门敛迹。日以心近二书。轮流诵读。以致沈思体认之功。主倅韩蓍东出见之。曰岭南之为岭南。以多读此等文字。而此行。又安知非此书为祟乎。韩知旧人也。屡致缱绻。而不一回谢。表弟金仲贤。亦居停邻县。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57L 页
而但以书相问而已。未尝相往来。未几蒙 宥。还路出金刚山下。以新闻仲从兄及叔父栎庵公丧。不入山门而归。丙子大歉。门族举填壑。公诚心措划。得若干财谷。量其等第。逐朔颁赈。俾不至于捐瘠。己卯与族叔致德。奖率门内后生。仿师门月朔课讲之规。随才教诱。颇有鼓作之效。公自关东归。不欲与世事者十馀年。而儒绅间议论。多取决于公。时有按捏岭儒之事而捃摭者。目公为首。壬午被绣檄。三朔缧绁。安之若命。绣衣亦按之无状。特令放释。语人曰吾于柳某。始虽误廉。而终服高操云。癸未第三叔父丧逝。公痛慕不自胜。曰从今替事。亦无地矣。治终事。称其情文。初度日。不许家人设酌。曰吾以孤露终鲜之人。况今葬奉才毕。安忍饰喜乎。乙酉又被绣衣逮囚之令。在狱二朔。读思传数百回。时值严寒。绣衣令居宿于外。而公不肯出。翌年正月。竟有宣川之行。既装遬。就别门内各家。勉以无隳职业。谓建镐曰。儿子年长失学。师门文集未布。此二事忘不得。谓廷镐曰。家先绪业。几至坠失。君其勉之。以子弟素多疾。不许随往。只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58H 页
使从学者裴善禹蹑后。公出狱。余就唁于逆旅。相与讲论经旨至夜深。公又过我三宿而后别。多公私忧叹之语。夷然就道。无几微见于言面。三月始抵泊。居止湫隘。供亿苦淡。而犹能安意顺受。就朱子全书。流看首尾。未病前几日。手书告诀于家人老少。面面致期勉之意。七月初。有怪沴轮行。一国如火方炽。善禹请出避。公笑曰一网运气。何处无之。然避者生之道。尔言亦是。二十一日。步往于州之北松寺。在道已得疾。辗转危剧。自知不可为。遂嘱付殓袭瘗坎归榇节次。一一无遗。既而曰尔亦未可信其必生。须表识三个木片。一入尸殓。一植瘗坎。一给主人。神精始终不乱。恬然而逝。即二十四日也。善禹幸无事。得如公指殓坎讫。归报于家。粤五月己卯。返尸于平生之室。解绞开殓。颜貌宛然。改用深衣程子冠。翼年二月甲申。就凤凰山夫人子坐之阡。穿其右而合堋焉。夫人真城李氏。退陶先生后。侍郎讳泰淳孙。汇运女。后配义城金氏。瓢隐讳是榅后。致寿女。前后所产男女皆不育。取从父弟膺镐子渊鳞为嗣。生二男二女。皆幼。公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58L 页
禀质清明。德性慈仁。体小而志大。气刚而心柔。通敏练达。周详恳笃。有姜辛桂辣之味。有斩钉截铁之限。干局之阔。则天下国家之大。皆吾分内。规模之密。则钱谷笾豆之细。皆所当为。盘错之恢有游刃。其才能也。困横之无所挫沮。其志节也。辨理则片言可以决疑。守义则万钟无以动心。言人之所不敢言而人不怨。忍人之所不能忍而心常泰。乡旧耆德。折节而推奖。友生承学。倾心而趋仰。每稠人广会。笑语谑浪。而闻公一声謦欬。老少便敛衽齐遬。公非必有气魄威武之能压倒摧折。而惟其心公而理直也。故处人如己。视公如私。亲疏无间。忧喜与共。汎爱亲仁之意。赒穷恤匮之惠。周遍真切。久而不懈。遇事纷纠。众皆眩于去就。而公一言剖判。如利刀割物。即始虑终。指陈成败。事过无不如其所言。虽或有影外睢盱者。而及其承颜接辞。莫不犁然而服其当也。常以早孤为至痛。移其爱于诸父。晨昏省候。无虚日。视从行与诸侄。无异同胞。疾病。尽心疗护。死丧。尽其哀伤。未尝使之无椁而葬。每当丧馀。齐戒涤濯。祭品务尽丰洁。常曰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59H 页
丧祭有家之大节。贫穷者或诿之称家有无。而漫不用心。甚不可也。凡于享先敦宗。劝奖文教。曲有措置。皆从勤励中来。又就师门所设义仓者。十年句检。以至成立。曰不但为一门救荒。亦所以报效先师辛勤之意。尝陪起轩公入试围。与诸亲约束曰。吾辈奉父兄为此行。须合力尽诚然后。乃可为私计。为亡弟先立后嗣曰。孀嫂情势。尤不容不念。教育婚娶。优给资产。从妹冬无被。以所覆新件与之。从侄女产一子而夭。遗孩来托于公婢。日必携抱在怀。亲除溷秽者三四年。族叔遘疠濒危。而贫无以疗救。公适有受人饭牛者。亲往贸米入送。不令病者知之。有老婢乳养儿者死。公曰此不可以婢贱视之。浣所覆衾。亲检敛瘗。事系尊卫。一心殚诚。如庐江之重建。高山之规画。临川之移占。终始担夯。至于成就而后已。好贤乐善。出于天性。于肯庵,静村二公。平生倾注。候拜不旷岁。笋束必课月。凡有儒林事会。无不咨议商确。尝于叫 阍之行。迤路百里。访尹道山最植于龙仁。与金公镇诚,李公𪼛。尤契合无间。兴洛之愚。亦幸为公所不遗。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59L 页
亲与之意。老而深笃。有过则规切之。有善则奖与之。谈经解义。论辨到底。期于烂漫而归一也。素重礼教。以为冠者将以责成人。其礼甚重。而今人多忽此。非少失也。既冠子。令遍谒乡邻长德。如韩范张诸子之于赵文正之为家世循袭。有显然违礼者。禀于诸尊而追正之。教人严立绳尺。而宽其程限。实心开诱。不欲为姑息黾勉计。解说文义。反覆精详。使听者洒然觉悟。其有过失。峻责不少饶。而及其改之。不复追其既往也。平居必整饬衣冠。洒扫室堂。明囱静几。萧然无尘杂。好读圣贤书。而不屑为雕饰眩耀之文。素癖于林泉。而一生困拂。未暇遂其志。占一区于石山下老隐之洞。拟筑室为终老之计。盖尝略有措置。又为文以述其事。而竟未及就。于乎。公生文献之世。幼被重庭教诱之笃。长又擩染于大匠炉鞴。又其经练事变。增益困拂。密切处著眼。平实地立脚。强劲者渐至和柔。峭厉者日就圆融。而吾党之望。隐然有所归矣。使其处得为之地。以展布其所蕴。则何遽不做古人之事业。而乃嵌泽以尼之。关塞以极之。毕竟赍志以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0H 页
殁世。岂非气运之所系。而造物之有遗憾者乎。定斋先生简重少可。而每称公为可仗。慎庵李公亦云伏节死义。惟某能之云。兴洛自少从游。猥托心期。公私大小。无往不相须。而奄抱丧质之悲。伥立暮途。不知观居之为可幸。乃者嗣胤君嘱以纪善之状。则义不敢以老病无文辞。谨就遗事。略加檃栝。以备立言者财择云。
处士李公行状
吾友李君九吉。菀有志业。士友期以远到。而不幸短命。年三十六而殁。讣出。莫不咨嗟叹惜曰斯人也至于斯。天道安在哉。后四年。其族叔在斗极叟愀然语兴洛曰。九吉少孤无兄弟。惟一子才十岁。使其平生大致。不至湮没。吾辈责也。又后十年。极叟草君遗事始就。其孤持以示兴洛。泣而请曰。吾父早世。其平日立心制行之本末。翳然无以表白于世。不肖痛焉。知吾父之深。内之莫如我琴湖公。外之莫如石舍柳公洎门下。今遗事之作。出于琴翁。不肖已以之请铭于柳公矣。纪行之状。敢以累门下。余曰然。是宜责我。虽无文。乌忍辞诸。君讳能德姓李氏。自其远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0L 页
祖乡贡进士世贞。世籍骊州。至文元公晦斋先生讳彦迪。以道德经术。为东方五贤之一。于君间十一世。考讳在立司谏院正言。严毅宽弘。侪友称其度量。立朝十馀年。未尝屈意事权贵。用是踬于仕道。妣淑人金氏。贯一善。士人锡运女。华义君起之后。正言公晚而未举子。与淑人祷于兄山。丙戌三月十四日。生君于匡岩里第。是夜梦大虎从兄山来。觉而闻儿声。族大父苍庐公鼎基命小字曰奇生。盖识其生之异也。君幼有至性。母夫人有疾。不就乳。在父母长者之侧。无违言过行。颖慧异凡儿。未能言。已辨字画。尝见太极图曰是何物。正言公笑而不答。后见月上东岑。呼曰状如太极图者浮来。学心字。问心何所寓。正言公拊其胸曰心在此中。汝之走也坐也食乳也。皆心也。君默然良久。指飞鸢曰鸢飞亦心乎。正言公惊异之。七岁教以十二支,八卦,河图洛书之属。君一闻能识其位置。九岁属语多清绝。尝咏飞鸢云秋天肃且净。云路入双鸢。快翮不受泹。长风好作便。览者知其有远致也。笔艺又夙就。往往为人所传玩。既而曰文墨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1H 页
之于儒者末也。遂专意圣贤书。励志不怠。比成童。读尽经传。十六聘于我叔父承宣公之门。容姿明粹。襟度展拓。言动举止。俨然已老成。其赴再邀也。宿琴韶村舍。隔墙有优戏百端。士女奔波。主人累要往观。君凝然不为动。时定斋柳先生讲道东南。为学者所宗。壬寅君执贽行弟子礼。以做人样子。莫先于小学。请先受小学。以次及诸经。先生嘉其质美意恳。而学不失序。甚器重之。自是时节候问。或数月留止。质疑请益。殆无虚岁。先生平日简重少许可。至君所以奖与期倚之者。累形于言语笔札之间。有曰用心紧切。不住鞭策。如此何远之不可到。有曰读得朱书。似已得其真腴。此大进之机。有曰来示不见不闻。洋洋如在。皆此理之费。而其所以然者为隐一转语。与鄙说不约而同。皆弱冠时事也。戊申中乡解赴省。时贵有欲为君致力者。送言要一见。盖与先公分厚者也。君终不往。以是见屈而无悔也。癸丑四月。正言公遘疠。君昼夜扶护。亲调尝药饵。至疾不可为。则斫指出血以灌之。血尽复斫。竟不效。君号痛攀擗。屡绝而苏。及筮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1L 页
宅于长鬐中兴里也。民居栉比。俗号顽悍。君昼宵露处。涕泣求恳者月馀。时潦水方盛。平陆深数尺。君藁伏不少掇。哀诚恳恳。村人感悦而许之。比葬。相率以助役。辛酉偶感疾。日益沈重。家人在傍号泣。君止之曰死生有命。毋尔为也。临绝。令左右扶起。诀母夫人。反席而逝。实二月七日也。其年四月十五日。葬于府北鸟丘先兆壬丙之原。恭人金氏。婉淑勤俭。在室而闺行修。适人而壸仪备。君殁后养姑尽天年。服其丧过哀。教子女严而有恩。奉先治家。一如君在时。柳先生讣至。命其子为位而哭。其识度类士君子。生甲申。没己卯。三月二日。葬与君合堋。有一男二女。男曰中久。女适士人朴社默。孙廷琰。呜呼。君资禀粹美。性度和毅。宽而能制。淡而不厌。自幼服袭家庭之教。行解夙诣。其始颇俊逸不羁。更折节为恭谨。疾遽不形于言色。鄙诈不萌于心术。与人处。由由然久而不见其涯际也。既见柳先生。诚信敬服。其学一以师说为准的。讲读以广其知见。规绳以约其身心。平实恳笃。不拘不肆。孜孜焉日有工程而未已也。其于内外轻重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2H 页
之分。辨之有素。而以家贫亲老。不敢辄行己意。自丁巳以后。见躁竞转甚。当世之志益倦矣。于是潜心经籍。不得不措。质难往复。不绝于师友之间。若四子心近朱节等书。尤其用工深者也。其可见之行。则事亲。务承顺以悦其心。家贫忠养无阙。冬月以身煖亲衣。有故而出则必先期而复。疾病。未尝作痛楚声。恐贻父母忧。居先公忧。戚易备至。制除。终身不废晨谒。时节上墓。辄哀泪沾襟。观者亦为之感泣。推而处族接物。各尽其道。泛爱恂恂。臧否不出于口。而所悦而就之者。皆一时名德。耽义理如嗜欲。勇于必为。视财利如垢腻。去之若浼。安分处约。闺门怡愉。下至愧仆。服其恩信。不忍欺负。平居非甚病。日必冠带省谒。退而肃然对案。讽味终日。户庭萧然。朝晡有时不继。而左右图书。咿唔不辍。若充然而饱也。尝以为人之患。在于无耻。能无耻之耻。庶几寡过。名其所居之室曰耻斋。君未及著述。只有师友间往还书牍。庸学心经等质疑诸篇。及其他诗若文若干而已。尝欲裒稡古今人善行有关于五教者。汇分类摭。如三纲行实之为。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2L 页
以为范身励俗之资。而竟未及就也。呜呼。自世教衰。士趋寖下。奔利死名。迷溺而不知返者滔滔。君妙岁。自拔于流俗科臼之中。知有所谓古人为己之学者而学焉。趋向立矣。门路得矣。由是而往。其进于道也孰御。而既厄以穷饿。又啬其年寿。使不得伸其志以殁。悲夫。兴洛受知于君忒早。方君东床之日。游处之必偕。既而同师而学。识趣嗜好。无甚相远者。则其相得之深。又在气义然诺之外矣。庶几切劘裒益。以究岁寒之期。而遽失彊辅。拊念怆涕。今于其孤之托。若可以少效区区。遂就遗事点撺。附以平日见闻之一二。撰次如右。以俟夫立言君子裁择去取之如何云。
赠通训大夫司仆寺正延谷权公行状
公讳圣翊字文瑞。自号曰延谷。权氏出安东。高丽太师幸。其始祖也。入 本朝。世联圭组。讳靷礼仪判书。讳士彬 赠领议政。高祖讳鈗 赠左承旨。曾祖讳寿元 赠户曹参判。祖讳怡资宪同枢。考讳重斗。有文学行谊。妣载宁李氏。亨焕女。通德郎植之孙。 英庙乙卯十月二十六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3H 页
日。生公于宁海石浦之外第。悬弧之夕。有炳灵之异。通德公喜曰儿必为非常人。命小字曰豹徵。甫龀。聪颖绝伦。及就学。句读训解。不待长者辟咡。七岁命赋招四皓书。公即制进。有曰金枝玉叶。何嫌丹凤之栖。小海晴波。不妨白鸥之眠。一时传诵之。以为奇童。辛未陪资宪公。赴花山乡饮之宴。时权江左,李懒拙,李大山诸贤。俱在僎席。其馀硕德耆旧环坐东南。素闻公声华。至是见其威仪卒度。言语有章。无不属目耸叹焉。癸酉游郡庠。时邑大夫留意学政。选乡秀。多老成先进。公以弱冠参选。每晨兴盥漱。举止有法。退与交际。不苟相笑谑。课制若初不经意。而经批辄居前列。更以馀力旁及。同选诸公。莫不艳服。乙亥中乡解。省试报罢。时朴南野先生以高文邃学。蕴德林泉。公自少往来薰袭。讲质问难。亟蒙推诩。壬午以后。连遭内外艰。恤恤如无生。以资宪公在堂。抑情忍哀。尽诚于温凊。滫瀡之养。罔或少懈。丁酉资宪公以天年终。公承重持衰。制阕。无复进取念。遂辍举业。杜门求志。净扫一室。整顿书史。检讨观玩。不废朝曛。至或抽签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3L 页
打筹。如少年课读样。静坐默诵。夜分不寐。尝语后生曰。某少日看书。汎滥不切。只以涉猎为工。晚来点检。真是浪抛岁月。况经传文字。都是义理真腴。不可以粗心大眼。略绰看过。近日所读。渐觉意味深长。正是读书时节。古人暮道炳烛之云。良有以也。非甚病。未尝废书。居室必取明窗。寝处必有常所。虽暑日熏突。不使移席。祈寒冻雪。不命添火。曰凡人居处。不必苟求安逸。又曰家国一致。自古宴安升平。未必为久长之道。而颠沛丧虞。未必皆消尽之会。但得吾心有定主然后。可以了当百事尔。劝课僮仆。务农桑不失其时。申诫家众。节衣食量入而出。奇邪之物。未尝近于身。玩好之具。未尝接于目。疏粝之食。必曰性所嗜也。勤力之事。必曰分所安也。辛巳公年八十七。偶感疾弥留。手写一绝。曰君子全归日。达人观化时。灵芝未就感。呈上自家知。后数日。考终于涵溪之寓舍。实六月七日也。十一月。葬芙蓉山第三峰枕乾原。士林会者三百馀人。公性度厚重。风仪魁伟。内而袭家庭诗礼。外而淑锦阳馀教。既又博极经史。益广交游。早年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4H 页
成就。已大异众人。方将驰声翰墨。拾芥科第。而乃慨然自奋于俗臼之外。闭户潜精。味人所不味。蚤夜孜孜。不出于研穷涵养之工。年考既高。望实偕隆。俨然为一方之矜式。何其伟哉。配全州李氏。同枢德华之女。熙宁君𥙇之后。生癸丑。卒戊子。有士女行。昌原黄氏。士人五大之女。息庵先生暹之后。生庚午。卒辛丑。婉顺有妇德。有二男四女。男世彦 赠吏曹参议。女郑光哲,姜时亿,朴在玑李氏出。男升彦出。女金永龟黄氏出。世彦男宅模 赠吏曹参判。女金在宪生员,郑昌臣。升彦男洛模出为宗嗣。絅模,弘模。女金乐炰。郑光哲无育。姜时亿男志彀。女李鲁求监役。朴在玑女金镇河参判,金永。金永龟男乐淳。女姜冕奎承旨。宅模男人夏。以大耋授同枢。推恩三世。擎夏,礼夏。洛模男经夏。絅模男彝夏,勉夏出。弘模嗣男勉夏。同枢公尝草公遗事。以书抵兴洛曰。吾祖下世六十年于玆矣。平日言行之懿。有不容泯没。而状录尚未成。愿吾子加之意也。兴洛辞以晚生蔑学。无以堪是役。而命之犹不置。同枢公又奄然。不少须矣。拊念人事。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4L 页
不敢终始逊避。谨据遗事。第次之如右。以塞慈孙之请。且以寓执鞭之慕云。
处士李公行状
李公圣镇。吾庚友也。德器冲深。不修饰边幅。久与处。愈见其悃愊。其子若孙。遵奉教诫。循循有子弟行。余雅重之。以为今世难得。其次胤铉商。以其兄遗意。草公遗事。请余撰次之。余素无文而老且病矣。何以当是寄。而追惟畴㫰。有不忍孤。圣镇讳寿华。海隐其自号也。系出载宁君禹你。代有达官。入我 朝。茅隐讳午。以进士隐不仕。郑文忠公称其贤。其孙讳孟贤。以经学雅望。官副提学。其第六子讳瑷。从仲父仲贤宰宁海。因娶而居。官通政。孙讳涵文科县监。 赠吏曹参判。号云岳。私淑陶山之学。为海乡文献之祖。四世讳棹。随葛庵先生于南岳。因居石保之做士洞。号做谷。于公间七世。高祖讳宇桢。曾祖讳光温。祖讳相度。考讳箕灿。号惟于堂。素窝金公镇宇为之命号而记之。妣英阳南氏。景炜女。以 仁陵丁亥四月十七日。生公于做洞里第。幼有异质。不与同侪较絜。既上学。不烦教督。通晓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5H 页
文义。十一岁。就素窝公学。素窝公曰。此儿异日。可续安陵氏文献矣。日侍教席。悫谨听受。手不释卷。终日对案。未尝有欹倦之色。壬寅秋。以亲命贽谒定斋柳先生之门。因受大学。自是源源往拜。至或旬月留讲。先生亟称其淳谨真实。己酉丁内艰。王母朴夫人以公过哀致毁。禁其啼号。公每入私室。伏地血泣。既葬。逐日上墓哀省。辛酉移居石川。石川多宗族故老。日会于惟于公所。惟于公常留其穷不自食者。与共朝晡。每得美味。往往赍送于不及来者。公一意承将。未尝厌怠。癸亥丁外艰。哀痛哭擗。屡绝方苏。治丧一遵朱子家礼。服阕。日晨兴拜庙。退而整理几案。不废读书。平生不喜著述。从弟寿万尝从容问人之多读古书。为其能著述也。兄何徒读之勤也。公笑曰吾才劣矣。读书只欲观古人用心行事而效法之。且得维持此心。免其向外走作而已。何敢妄有述作。取讥于识者耶。一生用功。多在四书。而晚年喜读朱书节要及心近系辞。以致其沈潜玩味之实。尝入府参校会。见酒有浪藉。言于会中曰。吾乡此会。亦盛事也。然若但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5L 页
从事杯盘而已。则岂设学养士之本意耶。吾意每于此会。使年少者进讲小学。讽说意味。论难事理。则庶或有感发兴起之端。久久讲习。岂终日宴饮者比哉。一座称善。公早审内外轻重之分。而亦不为矫异。虽随众应举。而未尝以得失经心。穷居林下。室庐隘陋。而晏然不以为意。诸子改葺制稍宽敞。而公犹以于分过侈为可愧也。笃于情理。季叔母无家无子。公朝夕省候。以第三子。仿香山故事。买屋分产。俾奉养之。庶从一孤儿无所归。公抚育而室家之。外戚朴永植奉老搬寓于近处。公谋于家内。各出土地几许而与之。素窝公晚移英阳西峡。公时节往候。岁以为常。从弟寿万所居湫隘。公特许做洞旧第。使之移构。旁亲无后者。议于诸宗。规置墓田。凡百俭约自持。祭祀有定品。不许用油果。吉凶之需。不欲过制侈靡。待人接物。诚意蔼然。不以尊卑亲疏贰其心。见人穷厄患难。必极力调护。期有以济之也。壬辰示疾数月。辗转沈重。坐卧须人。而未尝去冠巾。一日命净扫室堂。扶起而坐。招诸子侄妇女。诫以各自谨慎。无亏分职。语毕。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6H 页
因正席瞑目而卧。左右惊呼。公复开眼曰。汝等勿烦乱。静而俟之也。因溘然长逝。十一月十四日也。翌年五月十五日。权厝于基谷巳坐之原。配上洛金氏。生员龙宇女。继配义城金氏。敏寿女。生三男三女。男铉台,铉商出。前夫人出。铉正,女朴昆秀,金甲植,柳寿亿。后夫人出。铉台子能浩。铉商子敦浩,善浩。女沈相宪。公性度宽厚。无忮害念。乐善好义。如恐不及。立心制行。一以忠质务本为主。常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今之学者。多舍本逐末。骋虚辞眩耳目。而实德则病矣。岂馀力学文之谓乎。戒诸子勿观杂书曰。六经尽多。何必役志于无用之地。以误其知见乎。晚年语子孙曰。吾早承师教。未有所发明。而此意常在胸中。一事不敢放下。楣间惟于二字。是吾家传授长物。汝辈谨守之。毋或坠失可也。呜呼。此其所以养德贻燕之实乎。公平生懿行。不止于此。而大者既如此。馀可推矣。谨就遗事。略加檃栝。以塞孝子之请。且以寓区区向德之意云。
光山卓氏三贤行录
卓氏之先。出光山。高丽太师文成公之叶。其受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6L 页
封祖也。文成公之后。代有显懿。有若忠靖公道敏,翼成公元光,平厚公思正,贞肃公宗成,昭简公英,文悯公文位。俱著丽乘。文悯娶南原梁氏。生讳光茂字谦夫。即景濂亭也。忠惠朝。俱中大小科。恭悯乙巳。拜内书舍人。丙午升左司议。转右司谏,进贤馆提学,知制教。进拜奉翊大夫礼仪判书上护军。生某年。卒某年。享年八十一。我 朝赠嘉靖大夫吏曹判书成均馆提学同知春秋馆事谥文正。公凡再娶。前夫人文义朴氏。判宗簿之衍女。后夫人光州金氏。宗簿令仁俭女。有二子。慎即竹亭。朴氏出。恬金氏出。墓在光州石池子坐原。二夫人皆祔焉。公早岁登第。历扬华显。抗直不讳。摈斥无悔。要以补衮职整朝纲。及时象益非。谢事退居于光山别墅。凿池种莲。亭于其上。逍遥自适。玩心经籍。益斋李公命其亭曰景濂。因为之铭。所与游。皆一代名贤。如圃,牧,陶,樵诸先生。唱酬挽诔。可考也。文章高古清远。绰有理趣。多见收于东文选。竹亭公字系危。恭悯丁未九月十三日生。幼嶷然异凡儿。性至孝。景濂公称吾家之曾参。锡名与字。丙寅丧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7H 页
母夫人朴氏。庐墓终制。恭让己巳。擢高第不仕。我 太祖乙亥。始历台省。 太宗朝。以典农正。为考试官。庚寅丁景濂公忧。辛卯继母金夫人。祖父文悯公又下世。公持制不懈。以善居丧闻。 世宗元年己亥。 上御经筵。公进曰。臣闻 殿下手不释卷。夜分乃寝。愿 殿下执此之心。无怠无荒。人心无常。操则存。舍则亡。听政学文之外。无他念思介乎其间。则聪明日广矣。 上深加敬纳。一日 上御熙政堂。大臣以下入侍。 上问今日朝廷急务为何。承旨尹㙫对以保障城役为急务。公起伏奏曰。保障之术。虽国家之不可无者。然人心正则百度举。不正则百度废。今 殿下春秋鼎盛。以诗书穷理讲明治道。为目下急务。国家保障。谁有急于正 殿下一心哉。 上曰。卿言宜作座右铭。 赐酒而罢。屡迁至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参赞兼赞成事。甲子卒。享年七十八。讣闻。 上为之震悼。 赐谥文贞。比葬。亲 制不哀挽曰。熙政堂中学舜琴。惟公去后孰知音。外中出纳无喉舌。左右推移断腹心。为主忠诚同传说。事亲孝行比会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7L 页
参云云。丁卯 命旌孝其闾。墓在光州柳木洞辰坐。初配安城李氏。县令巡女。无育。继配光州郑氏。监察麟晋女。有二子。希立南平县监。思立灵岩郡守。县监二子中,平。中即竹林公。威仪俨肃。气象杰特。而秉心贞亮。处己谦恭。自少好读书。斥佛氏之教。专性理之学。孝爱二亲。生致养。殁致哀。历事 四朝。尽辅弼之职。时人爱而敬之。以玉壶冰雪比之。 太宗潜邸时。与同年二十人修甲稧。公与焉。 太宗有诗曰三角山崩义不泯。又有竹亭 题咏。或云亭号亦 太宗所命。其眷倚非寻常矣。父子俱享梧溪世德祠。竹林公字建正。母骊州金氏。新福女。 太宗甲申生。 世宗丁卯。生壮进亚。 世祖庚辰。别试文科。以典籍致仕。癸未卒。享年六十。 赠吏曹判书谥文忠。墓在光州黑石酉坐。公少学于金先生叔滋之门。与毕斋,渔溪诸贤。讲论性理之学。以道义相推诩。配安东权氏。汝谐女。有二子。琯文科舍人检详。琏出为季父后。舍人子光守礼宾寺正。子文尚进士。子顺昌字德升号松庵。武副正。以壬辰扈 圣功。 赠训鍊大将。兵燹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8H 页
之后。退遁卧龙山下。卓氏之居梧溪始此。卓氏自文成公。事贤友仁。经学闻著。蔚为一家文献之祖。代袭厥美。有德有位。名公钜匠。错落相望。景濂公奋其馀绪。益大家学之传。宦业文章。表表一世。当丽氏之季。士忘去就之义。公独揽分知几。超然色举。视轩冕如弊屣。不贤而能之乎。竹亭公以邃学正见。至孝纯忠。受知 圣明。展其蕴抱。德业如彼光显矣。而谦逊恭恪。自视欿然。其素养又可知也。竹林公早岁志学。劘砻师友。进涂方辟。乃奉身而退。所乐在此。无以易之又如此。于乎。何其伟哉。惟其世代寖远。事迹湮没。三贤徽猷懿范。无得以详其本末。今掇拾于兵火煨烬之馀者。仅遗文若干首。及史传胜览挽诔赠遗等断烂数编而已。岂非旷世无穷之憾欤。虽然即其一二。而犹可以想见当日忠孝恬退之大致。未可以寂寥而忽之也决矣。今 上己丑。后孙栐等。就世稿原本。附以续编。并付之剞劂。以三贤遗迹散出。无有会通。属兴洛采辑而撰次之。兴洛辞以不敢而不获命。则谨据诸家纪述。节约修录如右。以俟夫博古多闻之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8L 页
君子云。
祖考通训大夫行延丰县监府君家状
府君讳宗寿字一老姓金氏。新罗王子有食于闻韶者讳锡。其远祖也。中世有讳诚一 赠吏判。 谥文忠。于府君为九世祖。曾祖讳淑濂。祖讳柱国号撤土。考讳光灿。师大山李先生。以文行见奖。不幸早世。妣真城李氏。 赠参判讳守恒女。退溪先生后。以 英庙辛巳十月二十二日生府君。幼有异质。五岁丁外艰。哀慕如成人。十一居撤土公忧。祭奠应接。一依礼式。吊者皆叹异之。以母夫人命。就学外傅。惕意趁课。寒暑不少懈。十七聘府使骊江李公讳宪儒女。晦斋先生后。内外肃雍。共成家道。尝作孝亲歌以勖之。辞甚恳恻。母夫人书其后曰吾儿如此。吾无忧矣。一日谒大山先生于湖上。问读书当何先。先生答以论语一书。最切于日用。府君深自服膺。中年以来。沈潜反覆。多在是书。壬子升上庠。丁巳荐授 靖陵参奉。俄换 孝陵参奉。戊午 宣御酝于诸臣。命制银杯诗以进。以府君所作。锓梓内阁。颁示诸臣。己未进司䆃寺奉事。辛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9H 页
酉拜内赡寺直长。俄迁 宣陵直长。癸亥升长兴库主簿。又迁刑曹佐郎。听断不挠。有宰相家子弟豪纵抵法者。堂上诸宰。畏不敢论。府君推治不少饶。诸宰缩首相语曰。古称岭外人愚直。信然。府君厉声曰。非敢愚也。存国法也。府君自筮仕以来。凡七年于都下。而除因公出入外。足迹未尝到时贵门。是岁出知延丰。束吏恤民。诚心苏救。居五年。治有成效。律身以清俭。诸子有重肉而食者。必禁之曰耻令若曹忘贫素之风。习于纷华。令长子镇华归家就师。赠以诗曰七年忧未见。百里又相离。思父情何极。从师义不辞。囚有非辜论死者。府君心怜之。一日囚逃去。吏请跟捕。府君拒不听。亟令报使台。卒坐谪于丹阳。处之夷然。无一毫怨悔意。逍遥山水间。命酒哦诗以自适。翌年解归。癸酉正月十日。考终于寝。享年五十三。其年三月。葬于府北瓮泉梅岩癸坐之原。淑人李氏。生长法门。妇德甚修。府君殁后。持家政七年。得宗党欢心。生辛巳。卒庚辰十一月二十六日。墓在佳树川丁坐原。生三男二女。男长镇华。即我大人也。荫补六郡。升秩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69L 页
通政。次镇中学生。先府君殁。次镇衡文科前正言。女适崔云锡进士,柳进翼县监。大人生二男兴洛承洛。四女李晚运文科正字,李钟泰,柳止镐,张厚相。学生无嗣。以族子相洛后。正言生一男桢洛。二女李能德。一幼。崔进士不育。柳县监生一男道载。二女李裕秀,金守钦。府君性度和厚。状貌魁伟。外宽而内明。仪粹而志确。骂詈不及于仆隶。疾遽不形于言色。制行以孝弟为本。治身以奢傲为戒。平居退然若无能。而及其临事断义。嶷然有不可夺者。以早失所怙。且未及终养母夫人。为平生恨。及居官。益自痛念。遇盛馔。悽然不下咽。母夫人服用之物。虽弊必以自随。事诸父。爱敬如所生。奉先追远之诚。至老不少衰。文忠公墓碣。自 赠谥以来。已有改竖之议。而因循未遑。殆数百年。府君合谋诸族以新之。经历公墓道阙显刻。亦如之。待人接物。一出诚心。无贵贱远迩。咸致礼款。未尝以慢侮加之。尤谨于御家保族之道。包荒度内。不设畦畛。见其善。必称道以奖劝之。见其恶。必恻然而救正之。是故贤愚皆获其益。虽素有怨憾者。亦必驩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0H 页
然而心醉也。教子弟。谆谆不已。其有过失。不遽加诮责。每于中夜无人之际。反复告戒。使自悔悟。诸姊在远。友爱不弛。寒暄问遗。必以时至。甥女之适人者。犹为之念恤不置。族戚有穷不自赡。及嫁娶失时。则悉推己有以济之。其崇俭约笃恩爱周穷乏。大槩多类此。于诗文。未尝刻意。而大率多冲澹理到。爱习羲之笔法。臻其妙。先君尝以府君潜德隐行。非文字无以传久。盖将属草。而奄然弃背矣。呜呼痛哉。不肖生晚。未及府君之世。言行之实。固有未得其详者。且惧世数寖远。尤无以为徵。谨录平日所闻于家庭者。以成先君之志。且以谒铭于当世秉笔之君子云尔。
先考通政大夫行绫州牧使府君家传
府君讳镇华字圣观姓金氏。闻韶人。高丽太子詹事讳龙庇。其鼻祖也。中世有讳诚一 赠太宰谥文忠。于府君为十世祖。高祖讳淑濂。曾祖讳柱国。祖讳光灿。考讳宗寿延丰县监。妣淑人骊江李氏。府使讳宪儒之女。文元公晦斋先生九世孙。以 正庙癸丑六月二十四日。生府君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0L 页
于金溪之福山新第。命小字曰福生。盖识之也。幼颖脱不凡。年十二三。从先府君于延丰任所。一日先府君令府君还家就傅。赠以诗。府君承命兢惕。恐或坠堕。尝受论语于龟窝金公㙆。金公亟称其颖敏。丙寅先府君命葺旧宅。府君代干监蕫。事克就绪。丁卯冠首。俛庵李公㙖在宾席。锡名字。时姑夫李公志淳寄政录一册曰。留为异日牧民之用。托意非偶然矣。十月聘骊江李氏。晦斋先生十一代孙。 赠副提学讳元祥之女也。提学公性严有法度。于后生少然可。见府君。辄称为远大器。是冬先府君因事罢。谪于丹阳。府君往侍之。食息不暂离者岁馀。癸酉先府君寝疾。府君左右扶持。夜不解带。及遭大故。哀戚踰礼。前是先府君久营治第。因循未遑。一日门族申其议。府君辞以草土哀疚。非营作之时。诸族称焉。府君痛早失教养。发愤自励。除馈奠宾客外。手不释卷。到疑晦处。辄识之以俟识者问焉。庚辰丁内艰。丧葬尽其诚。戊子十二月。 除昌陵参奉。庚寅春。 翼庙代幸陵所。见斋宇颓圮。怪问之。府君对曰。凡百修造。必待筹司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1H 页
行会。故臣累申该司。终未见许。时户判金鏴在傍。惶汗不敢言。比还宫。日已曛。鏴请从间道。府君进曰。人君之行。当遵大路。犯昏非所恤也。 翼庙从之。自是眷注甚深。未几府君南还。而 翼庙升遐。是岁冬。移拜紫门监奉事。壬辰夏。又换考工郎。六月迁掌乐主簿。九月拜汉城主簿。十二月升判官。京兆素称多剧务难治。府君莅事严明。听断如流。词讼无滞者。堂上诸宰啧啧目。金某在。吾等当袖手矣。有伪造契券而讼其年久不偿者。府君立辨其赝。民情大快。癸巳春。 上命禁公私用酒。凡有搜括。例藏本府及政院。一承旨有疾。遣人来曰。有酒可以调药。愿少惠。府君曰。 邦禁之下。不敢私与。且政院亦有此物。可自取之。其人摧谢不已。六月出为牙山县监。前是宰是邑者。率二漕而迁。故皆玩愒时月。无意理事。府君叹曰。昔郭林宗。逆旅一宿。犹备洒扫。况余邑长于玆。补弊起废。其何敢苟然。莅邑三载。一意尽职。苟利于民。不惮己劳。一境皆爱戴焉。时荐遭凶荒。流丏盈路。府君捐俸设赈。日煮粥以食之。亲自巡检。全活甚众。甲午秋。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1L 页
 上下教曰。尔以本邑设赈时。殚竭诚力。恪守精约之规。优得措处。举无捐瘠之患。克体分忧。俱极嘉尚。 赐儿马一只。县有虎㬥。久为民患。府君惕然自咎。祷于灵仁之山。不数日。捕其大者。馀虎数十。夜从南江桥而去。自是境内晏然。夜不戒户。县西有贡津浦。即沿海六邑漕仓所在也。浦民困于徭役。不能支。府君捐俸十百缗。以偿其费。粜籴之政。极其公平。仓属不敢容其奸。后六邑之民。立石纪绩。 宪宗乙未六月。移珍山郡守。丁酉 朝廷令曾经道臣者。各荐善治守令。与荐者凡三十五人。府君居前列。 上命粘殿柱。以备收用。十二月。升青松府使。珍之人大小遑遑。交谒更挽者。日以百数。所过争具酒馔以饯之。饯毕涕泣相送。至锦山犹然。盖府君尝为锦山兼任。亦有惠泽于民故也。松自丙丁荐荒之后。荡残无馀。环一境百馀里。人烟永绝。积骸成堆。府君未下车。首减廪俸岁数十百缗。既至。抚绥远近。诚心救瘼。数载之间。民户倍增。人以为有再造之功。府有松鹤书院。岁久颓废。宫墙芜没。府君慨然新之。辛丑五月。移原州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2H 页
判官。州巨族盘据。号为难治。而府君临之以严。又时宰多占墓户。按法裁之。以此有欲阴中者。壬寅秋。御史李㘾诬启结总划下灾二十结。小总米作钱一百两。有归宿不分明者。至被拿。而有司按之无状。遂 宥还。既归。惟治家训子之是事。有时招呼觞咏以自适。甲辰春。中增广乡试。赴省。足迹不出桥门。知旧多称之。丙午四月。特授茂长县监。 上尝于夜对。问侍臣曰。茂邑弊民痞。谁可治者。皆以府君闻。故有是 命。后数日 上又谓侍臣曰。金镇华为县监。茂长其苏矣。府君既承 命。益自感激思效。居县数载。百废皆举。得吏民欢心。县僻在海隅。氓俗贸贸。府君颁示乡约之法。使各讲习。既又修治学校。选士居业。颇有作兴之渐。丁未御史俞致崇以治迹闻。戊申因 朝令。缮械修城。用供给中不应得者。偿其费。十二月。升拜绫州牧使。己酉秋。贻书不肖曰。我今老矣。为我辟一小榭。我将归矣。盖府君自平原之归。无复进取意。尝于洛江上。拟置一亭馆。扁以五柳。为终老之所。虽以 恩命非常。再出世路。而赋归之计。至是又决焉。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2L 页
会有宝城查事。不敢以请。故未果遂其志。庚戌正月。升通政阶。追录修械之劳也。四月受由还乡。时季氏登第。府君贻书勉以饬躬谨行。以保家声之意。及闻喜之日。愀然不乐曰。吾辈藉祖先之庥。相继窃禄于朝。实吾家近世所未有。反而思之。匪荣伊惧。独有谦恭自牧。可以保全门户。无忝先德。可不勉哉。五月。 朝廷以宝城查簿有错失。有对理之 命。府君闻即就道。子弟以稍俟凉生告。则曰 君命之下。不敢迁延。不肖请从行。止之曰吾虽被逮。本事不足深虑。汝是务学之年。岂可虚徐。吾去后勤鍊学业。是吾望也。行到浯川。贻书不肖昆季。以申临行之语。路过竹山。展远祖司尹公之墓。六月三日抵京。冲炎远征。内外受伤。至是始有疾。时女婿李晚运。亲姻张校理仁远在京。昼夜诊视。病革。请送人本第。府君止之曰。走伻而无吾手字可乎。俟神气稍醒。吾当作书送人。且休矣。因谓晚运曰。吾自数年以来。衰病甚矣。夙宵心愿。只是投绂归乡。登临先亭。披玩先书。以终吾馀生。而浮名绊身。初志莫遂。因罪得閒。岂非幸也。而一病至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3H 页
此。恐遂成抱恨之鬼。十四日未时。卒于泮村。享年五十八。自疾病调护。至初终袭敛之节。张李二公主其事。不肖等以是月二十四日。始赴丧次。七月奉柩南还。十月二十五日。葬于府西桂谷。越三年壬子。移府北道全。后二十九年辛巳。改葬于英阳治北五十里杏田酉坐之原。配淑夫人李氏。生 正庙壬子。卒 哲庙壬戌二月初八日。墓在府东才山仙马洞子坐原。生二男四女。男长兴洛司宪府持平。次承洛生员。女李晚运吏曹参判,李钟泰进士,柳止镐都正,张厚相进士。兴洛不育。承洛三男。应模为兴洛后。应植,应杰。李参判男中建。李进士男承穆。女赵铢容。柳都正男渊博进士。张进士男志求。女朴海龄。应模早夭无育。以应杰子龙焕嗣。应杰二男。长龙焕出。次幼。府君资性慈祥。气节刚介。紧实精明。温洁端重。笃于彝伦。谨于礼防。事亲未尝有拂违色。以未及终养先府君。为平生痛恨。在官不许备寿服。曰吾少也贫窭。两亲之丧。不能自尽。吾何忍俭于亲而丰于己乎。遇忌日。夜不成寐。洁蠲粢盛。检视烹饪。将事之际。哀动左右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3L 页
凡事系祖先而有未遑者。皆曲为经纪。俾有成绪。待诸弟甚友。仲氏早世无育。取族子为后。抚养如己出。俸禄之馀。必分而与之。其于诸子。慈爱甚至。至有过失。则未尝饶假。不肖少放浪不羁。府君每于深夜无人之际。陈说古今嘉言善行之可为法者。亹亹不已。或救其已往之失。或引其自新之端。冀有以感发开悟而后已。未始不望其立扬。而截然于内外轻重之分。其教诲之方。必本于孝悌。先授孝经小学等书。然后及于他经。癸卯夏。不肖在溪上读书。以府君生朝在近欲归。府君以书止之曰。生日年年可参。工夫不可一刻放过。其有作辍。则曰能燕閒逸豫而得者。未之有也。若真切有味于学。此日足可惜。既又命不肖兄弟。就学于坪上柳先生之门。及后系任湖南。虑纷华易染。不许诸子来侍。以不肖年稍长。令岁一觐省而已。尝致念学令之渐弛。方在官。书与本乡各院。极言讲学之意。闺门之内。恩而有礼。远近宗族。皆接之以和。见其善。必称扬之。见不善。或面责不饶。穷乏患难。曲为周恤。孤寒子女。多挈置于家。衣食嫁娶。俾不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4H 页
至失所。尝曰惠虽不能周于人。心常存于厚可也。御婢仆。恩胜于威。有不率者。或施笞责。然事过视之如故。居官以廉洁自持。非己所当有。虽一毫不近。曰恐累先世清德。抚民束吏。威恩并行。剖决盘错。摘发隐伏。吏民不敢欺给。尝大书七事于衙门。每竣一事。辄去其一目。又曰为民兴利。莫先于劝农。于各坊。置劝农监色。暇日亲自巡视。以课其勤怠。尝曰有实惠于民者。为之无疑。无其实而徒区区以要虚声则不可也。故凡救弊矫瘼。皆足以久便于民。而非苟循目前也。雅尚俭素。少时粗衣草屩。家室萧然。及其游宦多年。厩无良马。衣不以锦。冠屦无副件。犹自以为侈。语诸子曰毋我效也。尝以性气峭峻。晚年更济以宽平。取易履道坦坦之义。名其窝曰坦。柳先生为之记。尝曰吾平生粗有一能。无忮害念耳。又尝手书陆务观钓恐鱼吞饵。棋忧客堕机之句。揭之座右曰吾常酷爱此诗。欲常目自省也。少时颇留意问学。中年以后。羁宦四方。不遑家居。其志盖将早晚退休。优游养閒。以成素志。而奄然不少延矣。呜呼。不肖生晚。仅及府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4L 页
君中年之后。除旅宦离违。不能致数年之养。卒乃旅病千里。委命于仆隶之贱。敛含于宾客之手。不肖之罪。覆载难逃。尚安敢泚笔。为府君纪述哉。第念岁月浸荒。音容日远。平日一二事行。将翳然埋没而无所徵于后。于是略叙历官颠末。言行大槩。冀得大人君子一言之赐。以垂示来后。而至于溢美妄言。取讥于人则有不敢也。呜呼痛哉。昊天罔极。
 不肖既为家传。其微细事行。与夫训诲诸子之言见漏者尚多。遂不避烦猥而悉录之如左。
府君自幼作止有常度。未尝以游嬉之故。遽废课程。
平居退然自守。不喜作为。而及其遇事当为。精悍有馀。知人晓务。好谋能断。故终身鲜有过举。
府君聪敏过人。虽众务丛委。兼照并管而不错也。李正言在立尝见府君于官次。见其方与宾友酬酢。而耳中听词。手里判批。惊叹曰。此事可比陶荆州。
不肖尝群居嬉戏。府君戒之曰。群居终日。言不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5H 页
及义。圣人以为难矣哉。须是立志坚固。培养深厚。方免于同流合污。亦不可以人之非笑而易其所守。汝其深警之。
乙巳春。命不肖禀学于坪上。临往。令读朱子训子从学帖一通。曰凡百须如此作节度。
尝戒不肖曰。初学求进。例出于一时意气。懈意一乘。便入㬥弃。何能有所成就乎。向见坪上书。有云小作课程。大作工夫。优游涵泳。无少间断者。亦勉汝之辞也。自非卓越之才。尤不可不赖父兄师友教督之力。尝曰孝者百行之源。学之为急。莫先于此。而今之有志者。多流循口耳。而不于根本上用力。此可叹也。又曰讲论不可不急须先从彝伦实地上穷究。
不肖尝以功令之业。败人意思。请及时废阁。专意问学。府君曰今之事君立身。只有科举一道。岂可率意而废。昔我先祖以此意禀于陶山。答云有父兄在。何敢辄循己意。但内外轻重之分。不可不明。此言当体念。
又曰言辞。德之符也。不可不谨。与人言。须沈思良久。量度可否然后发之。言语颠倒躁急。是此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5L 页
心不定之致。最可戒也。
见不肖或以才气先人。则必曰须自敛晦。勿致人猜怒。
严嫡庶之分。重宗子之法。尝教诸子曰。敬宗所以尊祖。尊祖所以不忘本也。不忘本。乃是受福之道。譬之草木。根本培壅深固然后。枝叶自然张旺。斧其根而求末之茂。不可得也。
又曰兄弟之间。务尽恩爱。间加教诲。寒暖饥饱。无不与同。而姊妹之出嫁者。远父母兄弟。其情尤可矜也。必是频频往问。如有窘乏。力所及处。竭诚助给。
又曰宗党之间。昭穆为重。虽年少之人。于己为尊行。常须敬待。
又曰御俾仆。须恩威并施。若恩不足而威有馀。则如何不离散。古人以不挠为治民之要。是一家之民。当以不挠为主。
又曰宾客往来。不计亲疏。皆当以诚心待之。供馈之节。亦当称家有无。不当以亲疏有厚薄。
治家制产。曲有节度。虽微细未尝放过。尝曰治家之节。无非日用常行之事。不得不躬亲句检。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6H 页
而此事自有时分。事已。当专意读书。毋废日课。
平居未明而起。分俵家事。曰一日之事在于寅。又曰凡事不豫则不立。明日之事。必于今日经理。毋至临时取办。有窘迫之患。
府君一生所蓄书籍甚多。皆几阁而尊之。曰此儒家之至宝。父祖之遗泽。敢不敬乎。又曰吾屡郡馀沥此物。足以遗子孙。
尝以为法典。国家之所以教民远罪。而草野遐僻。往往有不知而妄触。以经国大典一帙。付之诸子。曰此不可不知。
家居。或劝置傔从。以便使令。府君不听曰。供洒扫备使令。则儿辈足矣。吾不欲废子弟之职事。而失儒家之气味。
府君在汉城时。有一京宰家傔人。犯罪拘囚。俄而遣人求贷。府君曰岂以一人之私。而挠国典乎。卒不赦。后彼还自悟。对人称赏云。
吏胥有以官用不赡。禀加排结钱。府君励声叱曰。官用不足。非吏辈所忧。汝敢以此告乎。
为治尤长于剖剧断疑。前后所折疑狱。殆不可胜数。或翻决狱案。或钩发隐微。所至有能声。如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6L 页
锦山临陂之狱。狱情疑晦。积年不决。而府君以一时查官。一觑辨折。群疑遂释。当时以为难。
亡子通德郎行略
亡子名应模字期远。系出闻韶。鹤峰文忠公讳诚一。其十二世祖也。十世而至我先考牧使府君讳镇华。有二男。长曰兴洛。前庆尚道都事。娶真城李晚亿女。不字。次曰承洛。娶参议真城李汇廷女。 哲庙癸丑七月八日。生应模。既长。为兴洛嗣。性英敏通达。宽而有制。尝游嬉。弄其母银环。已而觅之不得。毋诘之。儿手扣囱壁间。视之果有。每日来就我。迭取文房诸玩。既而一一置故处。不移尺寸。一日取我书印。时余汩于修书。且以儿必还故处。不问也。既而失之。问所在。儿未能言。又不知其为何物。后数日。余作塌印样以示之曰此物安在。儿即就囱间取出。游走未尝出堂垂。从外扣门户。比开辄移身帖壁。盖虑其扑触倾跌也。坐处有常所。或人坐其处。必去之而后坐。皆未语时事。其聪颖已类此。先妣尝语兴洛曰。自儿生之后。夜或室中有光。此儿异日必不作凡常人。乙卯定斋柳先生归自智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7H 页
岛。见儿异之。既去以书来曰。令侄仪观俊茂。念之不能忘。长者授以饮食。必分与同队。虽少未尝独食。见我怒婢仆加捶责。必哭而止之。以此虽有可笞警者。恐伤其意而未果也。对食有少婢仆在侧。令列坐受饭而后食。五六岁。已出宿于外。每朝就先妣卧内。煖其衣以进。丁巳往侍外庭。一日往其邻。有一长上爱而戏之。斥呼其父名字。儿正色不答。决然而去。长上惭悔。己未以后。余得瘖疾。不通言语。凡上下酬酢。使儿替之。语音清亮。不失伦脊。闻者奇之。壬戌先妣弃不肖辈。时余病甚。不省人事。儿替余馈奠。哭泣拜跪如成人。乙丑夏。叔父承宣公弃世于岛中。余有千里迎榇之行。家事大小。托儿替干。时柳姊兄止镐来候于家。柳欲谒庙。儿导之先。见庙庭草不除。儿手自除。未及尽去者。令奴辈锄之。柳兄尝为余道之嘉甚也。见流丏。必取米而与之。凡长者所置。未尝敢私用。有所用。必告之而用。虽微细未或欺也。己巳七月。偶得病历数月。危败之證。日加一日。竟以十二月初七日不救。呜呼痛哉。儿质粹而貌端。才豪而气和。聪明警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77L 页
悟。迥出凡常。临事谋虑。往往有长者所不能及。性孝顺。事父母。未尝有违忤色。见余做措失宜。必乘间愉色曰某事恐如此措处。余患心气。有时忧闷不聊。必善其辞慰解之。期得欢心而后已。授之以事。或药饵疗病。儿必诚心奉行。不失其时分。方其处疾也。人有遗时果者。袖而不食。将以进其母也。病甚。虑吾惊动。未尝有戚嗟色。语已涩。犹曰大人出而安宿。因令左右进米饮。私语其从祖兄健模曰。兄与我有亲兄弟之义。吾死。大人无侍子。兄其以吾所以事大人者事之否。处族亲朋友。未尝有乖戾之行。御婢仆。肃而有恩。虽犬马之贱。亦爱护有道也。平居谨慎寡言。绝无口过。幼时尝语其父曰。某也语其至亲过恶。吾窃怪焉。(未卒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