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x 页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墓志铭
墓志铭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1H 页
赠正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都总管,成均馆祭酒月峰金公墓志铭。(并序。)
上之四年丁卯。 命故己卯名贤月峰金公。 赠吏曹判书。越明年戊辰。后孙汉燮。以陶庵李先生,心斋宋先生序述之文。来曰。燮。徒步千里而入龙门。要得华西李先生一言而铭之墓。足及门而先生启手足。遂成千古之恨也。吾子其图之。平默辞匪其人。汉燮请益力。且曰。我非若西河之人疑商于夫子。但自先生没后。望子不得不深。且吾祖是静庵赵文正之高弟。而文正之于尊先文毅公。则所谓生同志死同传者也。吾祖少游诸先生之閒。而卒同其屈伸祸福。则是又百世之通家也。馀人犹可。吾子其可辞乎。平默犹且逡巡而卒不获已。则遂据李宋两贤之文而序之曰。公讳光远。后改明远。字彦明。其先庆州人。后徙灵光。鼻祖工曹典书台用。 国朝吏曹参判。 以 庄陵旧臣。遁于雪岩。生司谏院献纳块。与其弟典翰均。同南秋江孝温上章。请复 昭陵。公之祖若祢也。妣丹阳禹氏。参议孝新女也。公少孤自立。既从赵先
上之四年丁卯。 命故己卯名贤月峰金公。 赠吏曹判书。越明年戊辰。后孙汉燮。以陶庵李先生,心斋宋先生序述之文。来曰。燮。徒步千里而入龙门。要得华西李先生一言而铭之墓。足及门而先生启手足。遂成千古之恨也。吾子其图之。平默辞匪其人。汉燮请益力。且曰。我非若西河之人疑商于夫子。但自先生没后。望子不得不深。且吾祖是静庵赵文正之高弟。而文正之于尊先文毅公。则所谓生同志死同传者也。吾祖少游诸先生之閒。而卒同其屈伸祸福。则是又百世之通家也。馀人犹可。吾子其可辞乎。平默犹且逡巡而卒不获已。则遂据李宋两贤之文而序之曰。公讳光远。后改明远。字彦明。其先庆州人。后徙灵光。鼻祖工曹典书台用。 国朝吏曹参判。 以 庄陵旧臣。遁于雪岩。生司谏院献纳块。与其弟典翰均。同南秋江孝温上章。请复 昭陵。公之祖若祢也。妣丹阳禹氏。参议孝新女也。公少孤自立。既从赵先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1L 页
生。便能用力于为己。先生期许綦重。隶承文院习读官。 正德己卯。中司马两试。是冬。先生遘大祸。自文毅而下。凡一时善流。芟夷殆尽。公私恸曰。既不得碎首 九阍以救之。则惟有没身嵁岩。与世相忘尔。即归长兴乡里。改名息交。闇然自修。不失师规。辛巳宋祀连之变。又被株连。时 天怒方震叠。公临讯。色不变。对曰。臣自己卯以后。只有屏迹林泉而已。 上愈怒。祸且不测。郑文翼公光弼。为之力救。减死流海南。及党禁稍解。放还田庐。益自韬晦。潜心经籍。学徒至门。随分训迪。不以师道自居。而砥行养德。名实纯粹。湖南之士。靡然从之。其学本之孝慈。母丧。居庐三年。缞麻不脱。姜桂不进。追远报本。诚礼殚尽。教子甚有法度。疾革。手书遗戒。如曰尊上恤下。曰友爱敬信。曰慎酒戒色。曰临财无苟。亦足以见其躬行之推也。公以 嘉靖庚戌五月十九日卒。距其生 成化戊戌。年七十三。葬于长兴之堂谷。盖我 朝之学。自己卯诸贤。骎骎乎有洛闽之风。而赵先生挺然于其中。一天人。合内外。培植道义。掘拔功利。以为诸贤之领袖。则所谓斯文在玆者。庶几矣。而公以特杰之资。早游其门。使其无斩伐之祸。则其进德脩业。出而有为者。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2H 页
何可量也。而运值蔑贞。竟止于斯。其学问节度造诣精蕴。后之尚论者。亦无所考据。可胜惜哉。第其称述梗槩。散出于东史冠山志。及安牛山邦俊之书者。犹足为两贤文字之證案。昔朱夫子记老柏之语。有曰。焚斫之馀。屹然不僵。如志士仁人。经历变故。而刚毅独立。凛然不衰。未尝不歔欷出涕。此岂为公传神者耶。 崇祯癸巳。与申灵川潜。并祀汭阳江上。申公亦己卯名贤也。尤庵宋先生制祝而侑之。 哲宗壬戌。因湖儒之章。始 赠吏曹参议。今 上甲子。 赠参判。兼成均馆祭酒。丁卯。又升判书。兼知义禁,都总管。宗伯又 启请节惠崇报之意。至是而无以加矣。齐庆州李氏 赠贞夫人。通礼院通赞荣孙。其考也。男龟年。都事。龟寿。佐郎。龟命。进士。孙男慄。参议。惕。察访。悈。 赠参议。惇,慎,怡。都事出。悦。佐郎。忻。万户。佐郎出。恒。 赠左承旨。悌。进士出。自都事兄弟。今为十馀世。壬辰倡义者七人。甲子募义者六人。圭组连世不绝。而云仍至不可胜书。因流而验源。见柯而知根。于是乎月峰公之德懿。虽欲诬之。而不可得也。铭曰。
显允文正。命世真儒。作我 靖陵。群哲于于。民企唐虞。士志巷莘。惟时月峰。立雪坐春。其朋伊何。休松丽
显允文正。命世真儒。作我 靖陵。群哲于于。民企唐虞。士志巷莘。惟时月峰。立雪坐春。其朋伊何。休松丽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2L 页
泽。其讲伊何。洛闽程历。庶几夙夜。宾兴六德。北门忽开。芟如草木。昔我南征。泮有芹茆。今我永矢。湖有林皋。人谋弗臧。贝锦又伤。西山脚血。淋漓南荒。旋闻贝螺。新筑孔幽。世与我违。驾言焉求。文正之道。极天罔坠。我羹我墙。无负皇畀。一方式讹。百世称思。蘋藻是馨。汭阳有祠。天官崇秩。 熙朝攸貤。龙光其烺。马鬣其辉。贞德之符。毫发不诬。是揄是扬。是铭是揭。匪我私公。诏尔来裔。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金公墓志铭。(并序。)
在昔 元陵之世。金公讳锡晋。字汝番。通经学古。为时茂才。尝对策礼部。不得志于有司。年四十三。举明经。未及覆试而卒。识者惜之。公玄孙基宪。谓平默于公为堂内后生。知公宜审。谒墓文甚勤。盖公。清风故家。其先高丽侍中讳大猷。为初祖。 国朝己卯大司成文毅公湜。为六世祖。曾祖县令 赠户曹参判兴祉。少从慎斋金文敬学。 显宗时。隐洞阴山中。黄壖欲搆诬。二宋先生据义斥绝。祖同知中枢埁。有治事之才。隐于下位。考处士 赠司仆正彦明。妣 赠淑人全州李氏。通德郎茂女。其配海州崔氏。学生女。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金公墓志铭。(并序。)
在昔 元陵之世。金公讳锡晋。字汝番。通经学古。为时茂才。尝对策礼部。不得志于有司。年四十三。举明经。未及覆试而卒。识者惜之。公玄孙基宪。谓平默于公为堂内后生。知公宜审。谒墓文甚勤。盖公。清风故家。其先高丽侍中讳大猷。为初祖。 国朝己卯大司成文毅公湜。为六世祖。曾祖县令 赠户曹参判兴祉。少从慎斋金文敬学。 显宗时。隐洞阴山中。黄壖欲搆诬。二宋先生据义斥绝。祖同知中枢埁。有治事之才。隐于下位。考处士 赠司仆正彦明。妣 赠淑人全州李氏。通德郎茂女。其配海州崔氏。学生女。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3H 页
其继子道潗。博学有至行。九举不中第。 赠户曹参判。其女婿达城徐命耆。其孙男长圣和。武科牧使。次圣业。趯勒趾公美。女适参奉姜在寅。存斋先生奎焕子。其曾孙牧使男渊默。师事老樵李公淞。讲性理之学。学者。称素斋先生。女长适徐敏辅。次适正言尹孝植。圣业男简默,兰默,僩默,润默。女适姜善会。玄孙以下。甚蕃不能记。兰默长男基宪见上。润默长男基宇。生春善。居第二。过房为吾儿基朋后。公尝于颜渊道学。皋夔事功。其志嘐嘐然。又论紫阳纲目。以配春秋。尊阁而专门焉。其识趣之正如此。倘使鸿渐于逵。其羽岂不足以为仪乎。顾乃始则晋如摧如。卒又无年以殁。其惜之也宜夫。虽然。其后承之蕃衍如彼。而儒雅谨厚。往往能养其福。岂天之于公。屈于前而伸于后者然欤。公以 崇祯丁卯四月十六日。生于抱川之时雨村。卒于 元陵己酉八月二十八日。葬于涟川之旧校洞艮坐。崔氏寅坐。从先兆也。牧使公升二品。追爵三世。 赠公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带如例。铭曰。
故家馀韵。经史茂才。啬之既往。丰其方来。天命弗僭。上慎旃哉。其慎伊何。诗礼忠孝。匪我铭公。诏尔儿少。
故家馀韵。经史茂才。啬之既往。丰其方来。天命弗僭。上慎旃哉。其慎伊何。诗礼忠孝。匪我铭公。诏尔儿少。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3L 页
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佳谷金公墓志铭。(并序。)
平默。既为承旨公。谨述玄宅之铭。基宪又草佳谷公遗事而托之。盖公讳道潗。字季深。佳谷其所居之里也。而因以自号。金氏。系出清风。己卯大宗师 赠贰相文毅公讳湜。于公为七代祖。高曾若祖。见承旨公志文。承旨公讳锡晋。其配 赠淑夫人海州崔氏。之女。公其继子也。所生考锡年。妣完山李氏。晚徵之女。于承旨公。为伯兄。为丘嫂。生于 肃宗乙未十月二日。自上学。聪警绝人。不烦师教。成童博通经史。于算数尤精。有勇力。习弓马。倜傥有志节。尝九举不中。金靖孝公圣应。惜之。思欲简拔而不果。公亦不欲区区自售。隐于涟川之佳谷。养亲读书。训诲乡秀。年七十卒。 健陵甲辰十月十八日也。窆于佳谷艮坐。后以长子同枢公推恩。 赠嘉善户曹参判。兼带如例。配忠州池氏。营将友翼之女。事舅姑甚勤。生先公二年。殁先公四十二年。继配平海黄氏。学生允干之女。媲德亦无违。生后公三年。殁先公十一年。俱 赠贞夫人。墓祔穴。男圣和。武牧使。同枢优老 恩。池氏出。圣业。通德郎。女适参奉姜在寅。黄氏出。同枢男渊默。有学行。士类称素斋先生。女适徐敏辅,正言尹孝植。
平默。既为承旨公。谨述玄宅之铭。基宪又草佳谷公遗事而托之。盖公讳道潗。字季深。佳谷其所居之里也。而因以自号。金氏。系出清风。己卯大宗师 赠贰相文毅公讳湜。于公为七代祖。高曾若祖。见承旨公志文。承旨公讳锡晋。其配 赠淑夫人海州崔氏。之女。公其继子也。所生考锡年。妣完山李氏。晚徵之女。于承旨公。为伯兄。为丘嫂。生于 肃宗乙未十月二日。自上学。聪警绝人。不烦师教。成童博通经史。于算数尤精。有勇力。习弓马。倜傥有志节。尝九举不中。金靖孝公圣应。惜之。思欲简拔而不果。公亦不欲区区自售。隐于涟川之佳谷。养亲读书。训诲乡秀。年七十卒。 健陵甲辰十月十八日也。窆于佳谷艮坐。后以长子同枢公推恩。 赠嘉善户曹参判。兼带如例。配忠州池氏。营将友翼之女。事舅姑甚勤。生先公二年。殁先公四十二年。继配平海黄氏。学生允干之女。媲德亦无违。生后公三年。殁先公十一年。俱 赠贞夫人。墓祔穴。男圣和。武牧使。同枢优老 恩。池氏出。圣业。通德郎。女适参奉姜在寅。黄氏出。同枢男渊默。有学行。士类称素斋先生。女适徐敏辅,正言尹孝植。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4H 页
通德男简默,兰默,僩默,润默。女适姜善会。曾玄以下。甚蕃不能记。基宪乃兰默长男也。公笃于孝。母夫人性严。颇少恩。公言若不出口。身若不胜衣。数被楚挞。恭受不怨。引咎哀谢。洞洞属属。起敬起孝。必致悦豫。行有馀力。取圣贤书。诵念玩味。论语一部及本国名臣师友录等书。尤所常目也。讲说义理。必谨是非之判于几微之祭也。贯穿史家。必究废兴之由于事变之前也。盖公生质仁厚宽大。疏通俊伟。而济之以学。通古今。达事变。加以操心也危。增益其所不能。故处变不失其常。处困若履其亨。居忧情文备至。奉先刑家。教子收族。以及乡党交游。宾客延遇。臧获驯使。皆有可述。其自奉则蓝缕之衣。糟糠之食。人所不堪。公则晏如也。晚来。年益高而德益厚。则向之弓马习气。不可复见矣。于是。远近贤愚。无不敬重。知县每遇事难决。必就公质问。噫。才学行治。如公等辈。求之一世。岂可多得。顾乃卒沦草泽。不少槩见焉。何哉。铭曰。
玉之栗然而当珷玞之辐辏也。始焉衒之而不可售也。终焉藏之而谁能购也。其藏光明而孙之授也。琢之守之而无尘土之糅也。
吉州牧使金公墓志铭(并序)
玉之栗然而当珷玞之辐辏也。始焉衒之而不可售也。终焉藏之而谁能购也。其藏光明而孙之授也。琢之守之而无尘土之糅也。
吉州牧使金公墓志铭(并序)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4L 页
族父同枢公。起儒家。择虎榜。官至防御使。其始终事行可传者不一。其从孙基宪。托平默为状。状成而藏之笥。久后被索出而检之。繁冗不可传。乃就加节略而系之铭。俾埋圹南。状文。虽削藁可也。公讳圣和。字惠甫。金氏贯清风者。以高丽侍中讳大猷。为始祖。自侍中以下。代有显人。我 中庙朝成均大司成湜。与赵文正光祖。倡洛闽之学。欲致 主于王道。被北门之祸。后 赠贰公。谥曰文毅。高祖埁。号睡窝。荫补为县监。寿资至嘉善。曾祖彦明。 赠司仆正。祖锡晋。 赠承政院左承旨。考道潗。 赠户曹参判。妣 赠贞夫人池氏。籍忠州。营将友翼女。黄氏。籍平海。学生允干女。池夫人以 元陵丁巳九月一日举公。性慈仁。幼时。冬见无衣波吒者。脱襦以予之。六岁。丁内艰。育于外氏。稍长。学习兵书。业韎韐。参判公。呵禁甚严。复就儒学。淹贯经史。通识大义。然犹好勇不羁。食一斗饭。气象意思。终非经生也。宗兄靖孝公圣应。劝遂其志业武。登丙戌乙科。徐公有大以有识武弁。荐之。历官内外。内则武兼宣传官,训鍊院主簿,都总府都事,训鍊佥正,右捕厅从事官,御营郎参上宣传官,禁卫守御营把总,训鍊判官,都总经历,都监哨官,筹司郎,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5H 页
军器寺主簿,司宪府监察,空营留营将,总戎千总,羽林卫将,堂上宣传官,五卫将,扈卫别将。外则旧加乙坡权管,咸从府使,平壤中军,长渊府使,惠山加德佥使,居昌府使,吉州牧使。公在近侍。 正庙奇其能办事称 上意。在州郡。不畏彊御。不容私嘱。凡有兴造虞经费不足。辄捐官廪。尺寸不敛于民。惠山时。以胡人数侵掠。设备甚悉。民不告劳。胡人亦不复犯。以扈卫将。从幸水原。 上乘济产之马。马不进。怪问其故。公呼曰。济产横逸。恐伤 圣体。臣故执其尾矣。由是。正庙欲大用。而亦不欲令骤进。贼臣国荣用事。召公。公不欲往。迫而后见于守御厅。退谓人曰。竖子昂昂然无人臣威仪。遂不复见。由是。所在多沮败。加德时。正庙升遐。而 贞纯皇后。命除民赙钱。中外奉行。而独熊川。以道臣切戚。怙势收钱。公争之彊。被忤而归。纯庙即位。大僚白公前后劳勚。得吉州。到州。即割俸修筑圮城。悉去民瘼。敦尚彝教。有妇驱其姑者。得情杖杀而后报营。尝避色如仇。官妓恨之。宣言公凭筑城事。贪虐百姓。公闻监司信之。即日解印。归涟川。涟。公之世居也。结茅为庐。种桃为园。凿池养鱼。赀不长尺寸。居处若寒士。与其子素斋渊默。商确经旨。为父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5L 页
子间知己。时从乡士。习饮射之礼。丙寅。铨曹首拟华城中军。时李益运为留后。公素恶益运惑于耶苏之教。亟请拔望。辛未。西贼起。 朝廷以为老不用。时中外骚动。莫不荷担。独涟人视公安堵焉。丙子。以寿升嘉善同知中枢。追爵祖祢。乙酉十月八日卒。寿八十九。公八十不衰。未明而起。分付家众。洒扫涓洁。各执其事。至夕明烛看书。率至夜半。八十三。行饮射礼。八十五。上墓行节祀。冬祁寒。开户而坐于楼上。素斋公侍坐。辄与论说义理。或至日昃。此虽禀质矍铄之致。而亦其寡欲养心。好学不倦之力。与为多焉。盖郤縠诗礼。古人贵之。而尤庵先生称辽东伯。为魁杰丈夫者。亶在于远货色而蹈名教也。是乃孟子大体小体之辨。朱子道心为主。人心听命之义。得失向背之閒。兴衰存亡系焉。其机甚微而其归甚悬。一身与家国天下一也。故公之可传者不一。而习礼讲学。最为紧要眼目。子孙后人。当留心着眼也。配贞夫人遂安李氏。考通仕即彭寿。绫城具氏。考学生纬柱。葬在涟之仙游洞乙麓。二夫人并祔。男即素斋通德郎。别有状。女徐敏辅妇。前配出。正言尹孝植妇。后配出。素斋系子基宁。蚤卒。徐男应淳。尹男显德。女归朴济文。曾孙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6H 页
男女。应善武科部将。不就。李锡济,李德纯武县监。基宁系子与二女也。铭曰。
文毅倡道。昭揭日月。清风家世。儒林显阀。洎公朅兮。少小投笔。其武纠纠。其勇仡仡。虽则仡仡。诗礼敦说。父子知己。名理扬扢。百行万善。允从玆出。凡我后人。曷不似述。仙游嵂嵂。松梓郁郁。族子述铭。敬纳玄室。
重庵老翁自志铭(并序)
翁名平默。字稚章。新罗金姓王之苗裔也。至高丽时。讳大猷。受封清城府。始籍清风。 国朝东泉先生讳湜。与静庵赵文正先生。倡明道学。事 恭僖王。为成均馆大司成。以尧舜君民为己任。寻被北门之祸。 英宗朝。 赠议政府左赞成。谥文毅。是生讳德懋。号可轩。与兄颐真子德秀。海隐公德器。似续儒行。授 寝郎 赠领议政。是生处士讳稳。 赠承旨。是生讳兴祉。荫补至县令 赠参判。尝从慎独金文敬先生游学。 显肃消长之际。隐于白云山中以终。其后微不振。于翁为六世。曾祖锡裕。祖时谷府君道泓。考圣养。妣长水县黄氏。瑾女。翁生于抱川之时雨洞上里。时 纯祖之己卯九月六日也。五岁上学。七岁。出就周衣李先生敬卨之塾。十一岁。时谷府君疾革。托李
文毅倡道。昭揭日月。清风家世。儒林显阀。洎公朅兮。少小投笔。其武纠纠。其勇仡仡。虽则仡仡。诗礼敦说。父子知己。名理扬扢。百行万善。允从玆出。凡我后人。曷不似述。仙游嵂嵂。松梓郁郁。族子述铭。敬纳玄室。
重庵老翁自志铭(并序)
翁名平默。字稚章。新罗金姓王之苗裔也。至高丽时。讳大猷。受封清城府。始籍清风。 国朝东泉先生讳湜。与静庵赵文正先生。倡明道学。事 恭僖王。为成均馆大司成。以尧舜君民为己任。寻被北门之祸。 英宗朝。 赠议政府左赞成。谥文毅。是生讳德懋。号可轩。与兄颐真子德秀。海隐公德器。似续儒行。授 寝郎 赠领议政。是生处士讳稳。 赠承旨。是生讳兴祉。荫补至县令 赠参判。尝从慎独金文敬先生游学。 显肃消长之际。隐于白云山中以终。其后微不振。于翁为六世。曾祖锡裕。祖时谷府君道泓。考圣养。妣长水县黄氏。瑾女。翁生于抱川之时雨洞上里。时 纯祖之己卯九月六日也。五岁上学。七岁。出就周衣李先生敬卨之塾。十一岁。时谷府君疾革。托李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6L 页
先生卒教。因以内缵文毅之绪。外绍华阳之学。勉不肖。十八。遭外艰。时连岁饥馑。丧威荐叠。家计荡覆。免丧。以丱角求婚。二十。娶水原崔氏。景哲之女。授徒于杨州积城间。救活先妣命。二十四。闻梅山洪先生,华西李先生讲道。即从之学。二十七。奉母徙居杨根。依柳参判荣五。柳公于华翁。为道义交。而其子孙方与同丽泽故也。翁幼治程文。颇有声誉。既长。见 国典科场。代述诸禁。馀草不以予人。以此多被訾谤。既而见科弊日甚。且依柳氏。不无瓜田李下之嫌。断置不赴举。专心于求仁为己。三年。反于抱川。与弟章默。分掌耕读以养亲。章默早死。孤形只影。莫有仳佽。又挈家东入春川。依同姓乡井三年。迷于见几。经焚巢之厄。同郡洪昌燮。推宅延接。令其子在龟,在鹤。就学。昌燮又无年以殁。既葬。又徙居加平葛怀山中。自葛怀。又徙栗里。依韩宋之塾。又自栗里。徙华岳之南。依柳参判荣河,朴士人夔祐。独子基朋。既娶而妖。葬毕。又徙杨根之北山。与柳公重教。收拾后进。时 当宁之三年丙寅也。秋。洋贼陷江华府。华翁被 召至京。遂与柳公从之。周旋月馀。贼去。奉先生东还。先生寻弃后学。心丧三年。既毕。丁内艰。制除。又同柳公徙加平。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7H 页
盖翁少受华翁之教以为北虏陆沉二百馀年。天不悔祸。西洋得志于今日。北虏夷狄也。犹可言也。西洋禽兽也。不可言也。今也。天理民彝。一切扫地。无复影响。而靡然日趍于西洋。则是人类而禽兽也。人类而化为禽兽。则所谓流血千里。伏尸百万。是当头之祸。必无幸矣。翁闻之。耳熟心喻。遂窃自附于孟子所谓圣人之徒。朱子所谓主人边人。虽以此灭死万万而不悔也。丙子。国家将与诸欧通商。前参判崔益铉。持斧伏 阙。抗疏以谏。安置黑山岛。洪在龟等五十人。以布衣。效陈东故事。疏格不入。痛哭而归。遂与柳公。密迩 皇坛。讲朱宋春秋之义。严戒家人。身不服洋织。家不用洋物。榜示客位云。学徒破戒而至者。必割席分坐。以故流俗多侧目焉。戊寅。被绣衣荐。己卯。授缮工监假监役。呈状辞递。庚辰。又入荐牍。而各国合从。国是已大定矣。辛巳。岭儒李晚孙等万馀人。守 阙血争。圻儒申㰔等。继之。时邪说携贰。乡人莫肯从。李浩与柳公。劝翁。贻书岭儒以褒其义。而激厉其风靡之辈。翁叹曰。只此犹愈于已耶。遂从之。书出。儒林增气。而开和之辈。怒骂溢世矣。及洪在鹤。倡关东之士。奉疏吁 阍。则时辈以翁为其根柢。齽齘益甚。及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7L 页
诸人得罪。洪君陈尸西门。籍没家产。则又嗾大司谏李源逸。上章请诛。而 合启纷然。遂安置智岛。壬午军变起。得蒙赦还。席未煖。私亲被拘天津。而谏臣受嗾。请还配诸人。翁遂再入智岛。翁居海四年。著六责七吊之词及向中室新构谪舍之记。湖南学者多就之。甲申变服 令下。矢死不服。无何。贼臣玉均等。作乱。 上命放诸谪。除新服之 令。十二月。北还至涟川。丙戌。转徙永平之武夷潭。任便居住。爱潭上泉石。筑居然台。设讲社。习乡饮士相见等礼。己丑。年七十一。自度不能久视。谓其孙春善曰。乃祖尝论金仁山,许白云师生而断之曰。虽举天下夷狄。而二公中国也。举天下禽兽。而二公人类也。未知百世之君子。又以我为何如也。虽然。吾以此得罪禁锢而死。即死殓以素服。丧车勿用西饰。神主题之曰重庵先生府君足矣。治命讫。略书如右。俾瘗于圹南。翁一男。即基朋。二女长适申昌秀。(后改云达秀。)早死无育。次适洪在龟。春善。基朋所后子。钟亨,安行远妇及未笄一女。洪在龟出。曾孙男益曾,益昌,一女并幼。春善出。翁以某年月日属纩。墓于某地某坐。铭曰。
晋之靖节。自挽灵輴。宋之太中。自志玄室。读翁之志。
晋之靖节。自挽灵輴。宋之太中。自志玄室。读翁之志。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8H 页
论翁之世。百世之下。识翁之实。
夙夜翁金公墓志铭(并序)
宗兄夙夜翁讳兰默。墓木将拱。孙男致善。以涟川乡人论荐县道之状。来示请铭于幽堂。余与公。同祖县令 赠参判讳兴祉。族属疏矣。然少与公长男基宪。学同帅友。升堂拜母。公从孙春善。又为亡子基朋后。事同堂内。则其详公平生。不待于状矣。然余之所详。私也。状之所述。公也。据此斟酌。可幸无过焉。公性重厚寡默。谦卑自牧。俭勤夙夜。仍自号夙夜翁。少学于从父兄素斋先生渊默。以小学律身。事亲色养。居丧致哀葬祭以礼。择地以蹈。择人而交。量能度时。绝意进取。节嗜欲。薄滋味。课农圃。业桑麻。非其力不食。不萌忮求。不作皱眉。奉伯兄如严父。与叔季友爱笃至。二配奉承不违。谚翻女史。常目在之。皆以孝谨称。方丧参班。如哭父母。与人接。不设畦畛。西贼时。四境荷担。晏然不动曰。临乱弃君长。草閒苟活。其去乱贼。不远也。乡里倚公无离散者。邑宰闻之。造其庐称谢。读书。先从大学。次及语孟中庸。而后及经史。一依考亭栗谷之训。节食服药。深戒忘生徇欲。年至八十。精力不衰。每日早起洒扫。端坐一室。神采竦然。夜诵经史。
夙夜翁金公墓志铭(并序)
宗兄夙夜翁讳兰默。墓木将拱。孙男致善。以涟川乡人论荐县道之状。来示请铭于幽堂。余与公。同祖县令 赠参判讳兴祉。族属疏矣。然少与公长男基宪。学同帅友。升堂拜母。公从孙春善。又为亡子基朋后。事同堂内。则其详公平生。不待于状矣。然余之所详。私也。状之所述。公也。据此斟酌。可幸无过焉。公性重厚寡默。谦卑自牧。俭勤夙夜。仍自号夙夜翁。少学于从父兄素斋先生渊默。以小学律身。事亲色养。居丧致哀葬祭以礼。择地以蹈。择人而交。量能度时。绝意进取。节嗜欲。薄滋味。课农圃。业桑麻。非其力不食。不萌忮求。不作皱眉。奉伯兄如严父。与叔季友爱笃至。二配奉承不违。谚翻女史。常目在之。皆以孝谨称。方丧参班。如哭父母。与人接。不设畦畛。西贼时。四境荷担。晏然不动曰。临乱弃君长。草閒苟活。其去乱贼。不远也。乡里倚公无离散者。邑宰闻之。造其庐称谢。读书。先从大学。次及语孟中庸。而后及经史。一依考亭栗谷之训。节食服药。深戒忘生徇欲。年至八十。精力不衰。每日早起洒扫。端坐一室。神采竦然。夜诵经史。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8L 页
声若洪钟。其始终梗槩如此。使孔圣复起。未知于善恒之閒。称停当如何也。公以 纯庙庚戌八月三日。生于涟川。既长。以世父牧使公任子恩。授通德郎。晚年被乡荐。道伯不省。今 上辛未九月二十三日卒。寿八十二。葬于涟之旧校洞子坐原。从先兆也。公字子重。清风之金。出于新罗敬顺王。至高丽侍中讳大猷。为清风始祖。己卯。大司成东泉先生文毅公讳湜。于公为九世。参判公为六世。五世祖睡窝先生埁。筮仕至涟川县监。因家焉。高祖彦明。 赠司仆寺正。曾祖锡蕃。 赠承旨。祖道潗。 赠参判。考圣业。通德郎。妣庆州李氏。学生敬元女。二配元配全义李氏。考处士廷会。墓祔左。继配坡平尹氏。考学生光烈。别葬所居佳谷之甲麓。五男基宪。元配出。基寯,基完,基宽,基安。二女姜汇益,白念洙。继配出。孙男致善。女白乐昕。基宪出。敞善,黄最秀。基寯出。学善,极善进士,李源永。基宽出。李阳夏。基安出。外孙姜汉老,白乐龙。未冠笄者。姑不书。铭曰。
颀然而长。养真抱朴。如玄酒大羹。如浑金璞玉。噫乡党州闾。如公者多。亦足以少回淳古之俗。
通德郎金公墓志铭(并序)
颀然而长。养真抱朴。如玄酒大羹。如浑金璞玉。噫乡党州闾。如公者多。亦足以少回淳古之俗。
通德郎金公墓志铭(并序)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9H 页
维杨北仓之山。负午而向子。望之睪如者。故通德郎金公讳僩默。字子恂衣履之藏。配任氏同穴焉。公殁七年。男基宅。以姜将作永夏所为状。泣丐志文。噫。求善人于古昔盛时者。多在云衢之显。今也反是。常在草泽之微。何也。公系出清风。以高丽侍中讳大猷。为始祖。以己卯名贤东泉先生文毅公湜。为先祖。县监睡窝先生埁。为五世祖。 赠承旨锡晋。 赠参判道潗。通德郎圣业。为曾祖,祖,祢。妣庆州李氏。考曰敬元。举四丈夫。公其叔也。 健陵庚申。生于涟川之佳谷。幼而沉重。长就学于从父兄素斋先生渊默。性忠信仁厚。事亲能色养。世父牧使公圣和卒。门中以公有奉先之诚。使摄奉两世祧主。并掌累代墓祭。公约己节用。飨祀丰洁。家素至贫。秉心塞渊。勤于稼穑。久之生事苟有。而兄弟或失业。辄分给补活。庭无间言。周恤疏贱。亦无吝意。得其驩心。岁饥。民有弃幼稚者。为之收养。乡人悦服。所居成聚。教子。必令以仁存心。以直行身。惩忿窒欲。以养德性。勤俭畏慎。以守家法。口不设雌黄。心不萌忮求。喜怒不形于外。声色不加于人。遇人叙寒暄而已。无他款洽语。而和气常达于外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大朴不散。可知为厚福人也。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69L 页
公少痼风眩。颇得修养之方。寿考康健。至今 上辛巳。年八十二而卒。任氏。籍丰川。考百能。三男长即基宅。次基寔。季基宓。二女长适洪秉和。次适洪在祐。孙基宅。无男。一女适徐秉薰。基寔男弘善。过房。为基宅后。应善。武科部将。不就。为族父基宁后。基宁。素斋子也。肯善,亨善。女适白乐颐。次适尹世荣。基宓男乐善。女适李元基。次任顺宰。次赵镛亿。洪秉和所后子光燮。洪在祐男钟运。文科前承旨。钟迥,钟建,钟逵,钟选。女李来凤。武科。俞成镇。曾孙男益橹,益模。弘善出。益柱。乐善出。未冠笄者。不可胜书。盖自公生时。颔之而已。已如汾阳之为也。平默与公同祖睡窝公皇考县令 赠参判讳兴祉。今亲属竭矣。然少与公从子基宪。同师梅山,华西二先生。三舍相从游公兄弟间。被公眷厚。如期功兄弟。至升堂拜嫂。其后公从孙春善。入为亡儿基朋后。平默自南海归。权接涟北。与基宅诸人。常常源源者三年。亨善,益橹。执册以从。颇有求仁为己之志。属之竭否。不足问矣。顾蛇山鳄水。殓不得凭柩。窆不得赴圹。日月几何。墓木将茁。俯仰畴昔。惟有涕泗交颐也。因节略状辞而系之铭。铭曰。
幼而知学。壮而有述。老而多祉。礼义之俗。殁而无吪。
幼而知学。壮而有述。老而多祉。礼义之俗。殁而无吪。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0H 页
蹄迹之蔑。云胡一带山涧。至今呜呜咽咽。
绫州牧使守翁金公墓志铭(并序)
呜呼。此故通训大夫绫州牧使守翁金公讳益成。字舜九父衣履之藏也。公没。余既状其行矣。其子中植。又以玄竁之铭。谒焉。盖吾金。以清风为籍。始谱于高丽侍中讳大猷。 国朝文毅公先生湜。以洛建之学。事我 恭僖王。为己卯大宗帅。潜谷文贞公堉。胚胎前光。事我 仁庙 孝庙。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文贞公从父弟址。 赠上相无嗣。取文贞公少子佑明子之。寔诞我 明圣王后。为 国任姒。封清风府院君谥忠翼。是生锡衍。荫补官至御营大将,工曹判书。谥贞僖。公之先系也。贞僖之孙曰圣规。官府使。生正默。赠吏曹参议。参议生基协。进士 赠吏曹参判。参判生孟善。初骋原州元氏。有膺女。继骋咸从鱼氏。致浩女。公之高曾祖祢及二妣也。公鱼氏出。其悬弧。以 仁陵庚辰七月二十一日。其属纩。以今 上戊子七月二十四日。其安葬。以黄淑人墓右。其穴负乙。其封合祔。其山。杨根西终之厚谷。其一男即中植。少师华西李先生恒老。阐文科。前行应教。一女适参判赵昌夏。应教系子裕庆。三女长适赵汉肃。次适李祖植。一
绫州牧使守翁金公墓志铭(并序)
呜呼。此故通训大夫绫州牧使守翁金公讳益成。字舜九父衣履之藏也。公没。余既状其行矣。其子中植。又以玄竁之铭。谒焉。盖吾金。以清风为籍。始谱于高丽侍中讳大猷。 国朝文毅公先生湜。以洛建之学。事我 恭僖王。为己卯大宗帅。潜谷文贞公堉。胚胎前光。事我 仁庙 孝庙。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文贞公从父弟址。 赠上相无嗣。取文贞公少子佑明子之。寔诞我 明圣王后。为 国任姒。封清风府院君谥忠翼。是生锡衍。荫补官至御营大将,工曹判书。谥贞僖。公之先系也。贞僖之孙曰圣规。官府使。生正默。赠吏曹参议。参议生基协。进士 赠吏曹参判。参判生孟善。初骋原州元氏。有膺女。继骋咸从鱼氏。致浩女。公之高曾祖祢及二妣也。公鱼氏出。其悬弧。以 仁陵庚辰七月二十一日。其属纩。以今 上戊子七月二十四日。其安葬。以黄淑人墓右。其穴负乙。其封合祔。其山。杨根西终之厚谷。其一男即中植。少师华西李先生恒老。阐文科。前行应教。一女适参判赵昌夏。应教系子裕庆。三女长适赵汉肃。次适李祖植。一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0L 页
女及赵参判男女。赵汉肃一女并幼。公之生卒子姓也。稍长。肄公车业。寻观东南山水。略如子长游。既还。东见李先生。闻道学之要。退与及门高弟。结丽泽友。因致力于程朱之书。公之为学梗槩也。 哲宗乙卯。成进士。辛酉。筮仕。为 光陵参奉。 哲宗山陵。差都监。监造官。由缮工监监役。历掌苑署别提,工曹佐郎,崇陵令。移 思陵 昌陵 显陵。出为金化县监。韩山郡守。茂朱,金海府使。舒川郡守。至绫州牧。居八朔。御史李万教。听奸细谗。构以赃罢。公凡典诸邑。皆以治最称。至是。公当得重谴。吏民冤之。宋公绮老。以兼官。来按指簿。示李辨其无辜。李亦悔谢。而中植上章讼冤庙 启。因道查辨理。事遂得已。公之历官始终也。公俭于奉已。严于束下。不事烦苛。不畏彊御。以瘝官。不媚左右以求誉。岁恶。捐廪赈救如不及。官况稍近无名。郤之。使补弊。所至。民不见吏。坊里宁谧。亲亲尊贤。不遗故旧。真率坦夷。不设畦畛。不同流合污而取容。不矫俗干名而自贤。细行疏节。表表可述者甚多。状文已撮其槩。公之资性制行也。至其严饬子侄。毋得贿赂干进。曲径求达。涉迹于新设之衙。溺身于鬼魅之薮。以蔑衣裳之旧。以忝祖考之世者。则又其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1H 页
俊伟光明而不容不特书者也。惜乎。大者微显阐幽。无孔朱之序列。小者言文行远。无黎眉之大手。使此不直一文锢死沟壑者。区区撰述而顗其徵信于万一也。淑人长水名家忠烈公璿玄孙。通德郎世显女。有女士行。刑家内助。交相为爱。呜呼。亦休矣。铭曰。
人言徒步。知车之功。今世何世。见此守翁。姿绝伦类。学得师友。出其所有。召父杜母。虽有小言。伸不崇朝。言旋言归。言啸我皋。谓天衢亨。缵戎祖考。胡不均弘。枳栖是老。而厥锡类。其介如石。阴阳向背。斩钉截铁。睾如四尺。在厚之崖。宗有同人。而无愧词。
老稼堂李公墓志铭(并序)
李根元文仲。始以其考老稼公之命。学于华西李先生。先生没而当丙子之春。倭寇为洋胡先矛。要盟于我。举世风靡。乐为之伥鬼。公闻而大戚曰。元乎。汝其为陈东高登哉。文仲乃从洪在龟等五十人。抗疏力争。时崔参判益铉。亦持斧而伏于 阙下。盖虽孟津之奔猛。非捧土所能塞。然君子以此当剥上之阳。则其贤诚不易得。而其他行必有可述者矣。按公讳养翕。字致湛。我 成庙别子全城君讳忭。为始祖。卫 圣功臣宁山君讳礼胤。为七世祖。曾祖廷弼。祖庆会。
人言徒步。知车之功。今世何世。见此守翁。姿绝伦类。学得师友。出其所有。召父杜母。虽有小言。伸不崇朝。言旋言归。言啸我皋。谓天衢亨。缵戎祖考。胡不均弘。枳栖是老。而厥锡类。其介如石。阴阳向背。斩钉截铁。睾如四尺。在厚之崖。宗有同人。而无愧词。
老稼堂李公墓志铭(并序)
李根元文仲。始以其考老稼公之命。学于华西李先生。先生没而当丙子之春。倭寇为洋胡先矛。要盟于我。举世风靡。乐为之伥鬼。公闻而大戚曰。元乎。汝其为陈东高登哉。文仲乃从洪在龟等五十人。抗疏力争。时崔参判益铉。亦持斧而伏于 阙下。盖虽孟津之奔猛。非捧土所能塞。然君子以此当剥上之阳。则其贤诚不易得。而其他行必有可述者矣。按公讳养翕。字致湛。我 成庙别子全城君讳忭。为始祖。卫 圣功臣宁山君讳礼胤。为七世祖。曾祖廷弼。祖庆会。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1L 页
考哲宗。妣务安朴氏。道存女。继妣庆州崔氏。命奎女。公幼而聪慧。于书一览便记。诗语惊人。十二岁。丁外艰。哀毁忒甚。不食醢酱。有以常服。吊者。据礼而非之。长老惊异。期以远到。既冠。沉疾数年。因以失学。继值荐饥。不得粒食。至脚疲不步。儿子一人饿死。公急于救亲。决意躬稼。栉风沐雨。日不暇给。而稻塍蔬畦。犹温习故学。久之。生理稍成。而根元生数岁矣。买田业楮。别作教养之基。仍念先世仂一甚薄。聚族修褉而增置之。稍恔于心。乃令根元就学于李霁南。(沣会)李公利川之望也。为之置田以赡学。且买三经四子以授之。于是。亲安于滫瀡。神享于庙墓。而根元亦知向方矣。及闻李先生得朱宋之道而为世儒宗。即命提贽往学。公则年且五十。犹操锄犁。执友止之而不听。尝以老稼。扁其堂。既而。见生事多不称意。因自悟曰。果有命焉。人告之。天示之。而不喻焉。可谓智乎。自是专意经史。为毕生家计。母丧。羸惫骨立。时或气绝仆地。而人或劝之酒肉。则泣而不从。自奉甚薄。稍涉华美。不近身口曰。衣取蔽形。食取救饥。足矣。追念经历艰苦。享此已过分矣。公性度刚正。心地高洁。务持大体。不拘小节。虽阨穷濒死。而气不少挫。尝自诵曰。丈夫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2H 页
当思自立。不可向人苟且依附。依附则甘为人下而心无耻。苟且则先取人侮而事不成。此吾所大恶也。见人有过。直言不饶。人或含愠。终服其义。治家有法。内外斩斩。家众不敢干以私。其待臧获。顾甚宽裕。不录小过。久皆怀恩。其没。至有如丧考妣者。疾革。进根元。申命力学。且曰。心志不可以不强。心志不强而能底立身者。未之有也。呜呼。公茹恨于失学之故。心思殚竭。手足胼胝。卒立根基。以遗文仲一人。吾知文仲其克夙夜儆戒。仰副责望之意也。公以今 上戊寅八月十九日。属纩。距其生 仁陵己巳十月十九日。得年七十。葬于其所居砥平平章之寅坐。公娶全义李氏。应培之女。即霁南公之妹也。事姑十馀年。以孝谨称。生一男三女。男即根元。女婿安钟协,南宫湜,金泽铉。根元无男。取族子俊学子之。行将成人。顷者。余居益化山中。公未面而书。申申以古道相勉。余旋经草土。疾病流徙。无以遂倾盖之愿。公亦衰老。不能出户庭。今忽墓草重宿矣。根元。既免丧。抱家状而来。乞铭甚勤。临纸论撰。不胜相知之感也。又念丙子以后。兽蹄鸟迹。交于国中。而举目无复乾净之地。邵子所言商商之民。一日得志。其效宜然。而程先生言夷狄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2L 页
通化。乃大乱之道。故春秋谨夏夷之辨者。至是益信矣。九原可作。吾不知公。又何以为怀也。抑将与疏儒之先死者。敷衽帝前。以及 祖宗先正。冀有以救之于万一也否乎。呜呼唏矣。铭曰。
嗟哉稼老。小穷失学。为活亲命。服田力穑。夙兴夜寐。风栉雨沐。眷言经史。犹及馀力。食不厌菲。衣不耻恶。祖用弗馁。亲用弗戚。江汉朱宋。纵子黄檗。既孝且慈。乡闾是则。天将降割。禽兽以值。哀此箕邦。亦胥及溺。陈高叫阍。盍寻厥迹。同志雪涕。孝子裹足。彼谁作伥。我果当剥。不识何状。见此高识。故发潜光。冀开顽石。
成均进士洛隐柳先生墓志铭(并序)
此处士洛隐柳先生之墓。左龙门。右汕水。负艮向坤。地名龙卵。左穴孺人李氏之藏。噫。先生自入杨根。不出户庭。收敛其德。 朝廷不闻名声。惟华西李先生。尝与以畏友。其殁。朋友门人。加麻从事。如丧亲戚者。甚众。玆曷故焉。无乃诚不以富。亦祇以异者欤。盖昔先生先大父佥知中枢府事 赠户曹参判讳璟。生文科兵曹参判讳荣五。通德郎讳荣九。通德。于先生为皇考。参判其所生父也。佥枢公尝治命子姓。勉以正学。参判公承训不忘。立 朝以直道。忤于时。摈不
嗟哉稼老。小穷失学。为活亲命。服田力穑。夙兴夜寐。风栉雨沐。眷言经史。犹及馀力。食不厌菲。衣不耻恶。祖用弗馁。亲用弗戚。江汉朱宋。纵子黄檗。既孝且慈。乡闾是则。天将降割。禽兽以值。哀此箕邦。亦胥及溺。陈高叫阍。盍寻厥迹。同志雪涕。孝子裹足。彼谁作伥。我果当剥。不识何状。见此高识。故发潜光。冀开顽石。
成均进士洛隐柳先生墓志铭(并序)
此处士洛隐柳先生之墓。左龙门。右汕水。负艮向坤。地名龙卵。左穴孺人李氏之藏。噫。先生自入杨根。不出户庭。收敛其德。 朝廷不闻名声。惟华西李先生。尝与以畏友。其殁。朋友门人。加麻从事。如丧亲戚者。甚众。玆曷故焉。无乃诚不以富。亦祇以异者欤。盖昔先生先大父佥知中枢府事 赠户曹参判讳璟。生文科兵曹参判讳荣五。通德郎讳荣九。通德。于先生为皇考。参判其所生父也。佥枢公尝治命子姓。勉以正学。参判公承训不忘。立 朝以直道。忤于时。摈不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3H 页
用。退处丘园。与李先生讲道义。屈己听受。如李初平之于周夫子。因而诵习四子程朱。至九十不倦。先生幼时。因就内舅沈简斋弘模学。知科举外。有用心处。故虽蚤治文词。声誉蔼蔚。成进士。擢 庭试高解。犹时处静室。诵中庸,近思录,圣学十图。同辈非笑。不易也。寻从参判公定居杨乡。即见李先生于檗溪。而心悦之。筑室其侧。朝夕讲学。自此脱落外慕。优哉游哉。以卒其岁。虽中年以后。不幸善病。竟未能充其志业。然资本沈静。而涵养有力。故神閒气定。照理精明。雅不喜著之文字。故其说不传。少子重教。所述家传。仅若干言。以平默所尝亲听者校之。皆不差。如心性理气帅卒之位。子贼之辨。及帝王典礼。明党是非之类。其大义。一出于李先生定本。而间有自家妙契。或互相发明。或追阐其未发者。其于李先生。与之心融神会。始以年之相若而兄事之。晚执弟子礼甚恭。朝夕进退必拜。其卒。心丧五月。平默与重教。读李先生之书。取其关于大体。切于日用者。为雅言十二卷。先生读而味之曰。此我东之一经也。其明道发微之功。当后祀孔子无疑也。据此二者。其知人知言之实。亦可以想见矣。先生抱道不试。欲买閒旷之地。与同志画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3L 页
井结闾。明农兴学。以究先王之遗法。而明当今之可行。如横渠遗意。既南游利川。得丝田坪。寻闻李先生经纪于洪川。又将抱书负耒以从之。李先生。忽丧其长子埈伯钦。无可与干事者。其事遂止。盖善治之不作天定。固久矣。只如草菜之士。欲区区以私试者。亦不得从心。何哉。先生。于是观玩于易之闲有家。如冠婚丧祭。既皆一遵紫阳家礼。又命重教。定家众读法之礼。每月朔望。家庙参讫。与孺人。坐正堂南面。子姓北面序立行拜。退门外。前辈各受后辈拜。复入就坐。令一人。读戒辞毕。抽小学家礼数条。以方言解之。反复晓告。岂所谓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者非耶。先生德性和厚。燕居穆然。接人言笑油油。亦无戏慢之意。贤愚贵贱。咸得欢心。平生。不以货利累其心。义所不安。视之若浼。暗处细事。无不皆然。以故孚信所及。子孙观法。而重教又力阐正学。李先生临殁。贻书于门人曰。某也在。惟是之恃耳。盖与蔡神与家风。略相彷佛。而佥枢公治命。庶几其光显矣。先生以 健陵戊午六月六日。生于汉师。 景陵乙未。东入。今 上庚午。春秋七十三。疾革。无怛化意。精神炯然。正襟而坐。作诗凡十篇。摅发胸蕴。极有条理。平默入问。时气息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4H 页
甚微。犹反复言太极为主宰。一木之气。不得为万化之原。良久乃罢。以闰十月二十日。考终于正寝。葬毕。重教以其伯氏重学之命。丐铭玄隧辞曰。知先子者。无出子右。子其图之。平默自从学先生。因并游先生父子间。且三十年矣。始终事契。无异一家天伦矣。今方握管论撰。不觉涕泗交颐也。又记数十年前。先生与李先生。论当世之事。每以洋寇为深忧。其说止息之道。未始不以明正学崇名教为本。而足食足兵次之。时贼情未甚现。故举世泄泄然。又或为不足忧之说。诚堂雀之呴呴也。未几。燕都陷没。海内为鱼肉。又未几。馀波及我。人道入于禽兽。至今则万无一幸矣。噫。九原可作。二先生。又当以为如何。漆室嫠妇。寤寐无为。则俯仰畴昔。重为之出涕也。先生讳晁。字洛文。远祖讳濯。仕高丽为侍中。恭悯时。以直谏死。追封高兴伯。谥曰忠正。自是高兴之柳。为甲乙大家。 国朝光海时。吏曹参判梦寅。以文章显。 仁祖靖社。节行卓然。 正庙赠吏曹判书。谥曰义贞。其兄子潚。光海时为弘文馆副提学。尝与李白洲明汉诸公。连章讨贼。由副学。数传而 赠司仆寺正谆。 赠承政院左承旨云汉。是为佥枢公祖祢。通德郎之配青松沈氏。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4L 页
考学生汉永。参判之配丰川任氏。考学生容白。李孺人。韩山名族。学生羲复之女。妇道甚宜。当别有传。二男见上。孙男弘锡。女适李应和。长房出。毅锡。女适李谦夏。次房出。长房一女。次房二女。曾孙男女并幼。铭曰。
家国衰旺。职由其人。人生有道。曰义与仁。脩之登天。悖之入地。彼昏无知。气恣欲炽。荣利胶漆。滔滔忘返。有觉先生。亟反其本。载棹洌舟。载卜龙门。龙门𡺚崒。檗水奫沦。既见君子。如山如斗。孰肩其随。我师其有。持敬研理。日月迈征。奈此中途。二竖斯婴。其张虽弛。其志犹彊。晚暮深造。童窥何量。先训是嗣。有子式谷。式谷以大。胡不观德。以之为家。其衰则旺。以之为国。其猷则壮。藉致云衢。蜚尽厥翰。无德可将。俾我寤叹。巀巀龙卵。幽幽玄窀。英魄不泯。寔同贤媛。我思嗣人。我铭用亶。尚克慎旃。夙夜无缓。
嘉阴堂崔公墓志铭
嘉阴崔公之墓。我华西李先生铭其碣。其曾孙前参判益铉。访至云潭。俾余志玄竁。余辞曰。瞿。先公名德。古所称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也。夫人而诵之矣。李先生。以旷世真儒。證之于前矣。罪锢之人。何敢赘
家国衰旺。职由其人。人生有道。曰义与仁。脩之登天。悖之入地。彼昏无知。气恣欲炽。荣利胶漆。滔滔忘返。有觉先生。亟反其本。载棹洌舟。载卜龙门。龙门𡺚崒。檗水奫沦。既见君子。如山如斗。孰肩其随。我师其有。持敬研理。日月迈征。奈此中途。二竖斯婴。其张虽弛。其志犹彊。晚暮深造。童窥何量。先训是嗣。有子式谷。式谷以大。胡不观德。以之为家。其衰则旺。以之为国。其猷则壮。藉致云衢。蜚尽厥翰。无德可将。俾我寤叹。巀巀龙卵。幽幽玄窀。英魄不泯。寔同贤媛。我思嗣人。我铭用亶。尚克慎旃。夙夜无缓。
嘉阴堂崔公墓志铭
嘉阴崔公之墓。我华西李先生铭其碣。其曾孙前参判益铉。访至云潭。俾余志玄竁。余辞曰。瞿。先公名德。古所称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也。夫人而诵之矣。李先生。以旷世真儒。證之于前矣。罪锢之人。何敢赘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5H 页
焉。曰。毋。此幽志也。晦翁不曰陵谷变迁。此石先见乎。余无以终辞。崔氏。系出庆州。新罗文昌侯讳致远。为上祖。其世不须谱也。 国朝燕山时。大司谏灌。以忠谠废。是生秀俊。以经行为外台。三传至应虚。文科刑曹判书。其世见尊周录。公五世以上也。大父郡守裕泰。辛壬之祸。力护忠正。被枳。祢副司正成默。聘全州李氏。震英之女。公以 健陵庚午生。 纯祖丙戌七月卒。寿七十七。葬于抱川之德岭负乾之原。而齐尹氏。祔焉。尹氏。籍坡平。府使守仁女也。公讳光肇。字汝观。天分甚高。八九岁。知学。弱冠。司正公。卒于北关。戴星哀号。行路为之流涕。反葬。仍庐墓以终制。闻有心斋李公醇甫。师陶庵李文正先生。退而讲学于玉屏之山。弃科举之业而从之游。取小学四子心经近思等书。为终身用力之地。又采辑古昔礼家。名以拾礼。茶饭讲服。又著国朝总略,东人列传,怀尼源委等书。以辅其博。于朱宋二夫子。最所尊信。就其书。发明肯綮。受用不贰。又如性善人心道心。春秋尊王攘夷之类。积久反复。向背不差。故见于日用之间者。晨必冠带谒庙。事继妣。无閒于所生。以蚤失怙恃。为至痛。每生朝。一膳丰于常时。辄郤不食。回庚。不许随俗设宴。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5L 页
巫祝不得近。杂技不得设。身在草莽。而心切葵藿。一有天灾时变。及朝政阙失。忧形于色。不能放下。睦于宗族。信乎朋友。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居乡党。月设讲座。以小学家礼。为根本田地。动引寒暄先生事。劝进诸生。又为之修契立约。略如蓝田石潭之规。因其里名。榜其堂曰嘉阴。左右图书。俛焉日有孜孜。疾革如厕。子孙扶持。踞厅事。不许曰。皇天临之在上。咫尺先茔在傍。一息尚存。何得如此。命侍者。正衣冠。少焉而逝。盖虽俭德不形。而乡人之月朝。又不足以为准。然乡先生之实。即此见其无愧矣。故姜山李相公书九。雅敬重之。时洋学盛行于汉东北。殆不可向迩。公为说屡数百言。使反复晓告。其术寝以朴灭。相公由是。益亲信焉。其作相公引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之说。以励晚节。相公深纳之。连上七章以辞。君子生世。不问隐见。随事有补如此矣。尹氏。妇道克备。治家有法。举四男。长克明。进士。次克敬。 赠左承旨。克淳克念。二女府使朴升焕,俞教焕。孙男岩。佥枢。进士继子。承旨男也。李浚,李锡耇。其二女婿也。岱。同知中枢。崇。女李文英,慎永祐。亦承旨出也。冈,申近谟。克淳出也。𡹘,徐泳淳。克念出也。曾孙男升铉。佥枢。继子同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6H 页
枢男也。李世应,李重学,李镐英,俞镇国。其四女婿也。同枢次男益铉。擢文科。官户曹参判。以直道枳。崇男女。鼎铉,安圣烈。参奉。𡹘男女。重铉,具然春,李镐应,尹懿植。馀不尽书。公以益铉贵。始 赠通训大夫,司仆寺正。学行为其所掩。而 恩典不及。识者恨之。同枢公升二品。则 恩都不曾加焉。盖枳废日久。此事仍成时讳。无足异者。然其枳废也。寔由欧巴之祸。继公之志。述公之事。为抑驱距息者之徒。则公之如此。益见其光鲜矣。何病之有。因据李先生所證。力疾序次。而系之以铭。铭曰。
公乎公乎。渊源花田之鸿儒。西胡之蹢躅。为圣人之徒。贻厥令孙。与日月争光之。胡邦衡同符。嵂彼德山。拱梓菀纡。是志是铭。定无一词之谀。
孝子通德郎柳公墓志铭(并序)
寿春之南。有三孝子。曰柳公讳珏。珏弟曰瓘。瓘长子曰荣源。皆 赠童蒙教官以褒之。贱子尝状其行矣。后十七年。其宗士重教氏。以荣源从子皞行录来曰。世孝也。不可没。子其铭之幽竁。公字元吾。考荣渊。妣全州李氏。学生东绚女。八世祖弘文馆副提学潚。为光海时名臣。远祖忠正公濯。以直节。显于胜国时。为
公乎公乎。渊源花田之鸿儒。西胡之蹢躅。为圣人之徒。贻厥令孙。与日月争光之。胡邦衡同符。嵂彼德山。拱梓菀纡。是志是铭。定无一词之谀。
孝子通德郎柳公墓志铭(并序)
寿春之南。有三孝子。曰柳公讳珏。珏弟曰瓘。瓘长子曰荣源。皆 赠童蒙教官以褒之。贱子尝状其行矣。后十七年。其宗士重教氏。以荣源从子皞行录来曰。世孝也。不可没。子其铭之幽竁。公字元吾。考荣渊。妣全州李氏。学生东绚女。八世祖弘文馆副提学潚。为光海时名臣。远祖忠正公濯。以直节。显于胜国时。为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6L 页
高兴大族。公自少事亲。如父母所爱。亦爱之。父母所敬。亦敬之。亲在。叱咜不及犬马。出必告。反必面。出不易方之类。既皆一如古训。而反面则必前期一日。恐其劳于倚闾也。公于兄弟。序居第二。以亲命。黾勉分户。居五里地。虽风雨。每日早朝来省。或退归。中路复返。不忍去也。先公寓居砥平。公挈眷从之。居十五里地。亦日省而不懈也。有供亲之物。手奉而至。不使人代。凡有出入。袖进异味。以为常也。家甚贫。凶年饥饿。及门者。亲意欲馈饮食。米钱虽无。必曰有。退而力办以进。疏宗遭丧。情势甚急。公在视亲意。营办数千钱。赙之。叔父参判公荣河。仕于京师。而国家时行 嘉礼。母夫人因言。安得致身京师。睹叔叔容观玉声。 国家舟梁显光。时甚歉窘。 嘉礼日迫而道里远。其言出于偶尔也。公立卖耕牛。而成其行。其诚心纯行。大率皆此类也。世父之丧。奔哭百里。勺水不入口。至尸侧大号。气绝仆地。举家惊救有顷而苏。伯氏丧。亦然。每朔望。必具馔一品以助奠。嫂生朝。必具食物。在砥时。尝抱鸡。历邑下通衢。或愕然问之。答曰有老嫂。与诸弟同被而卧。手抚全身。见其瘦则忧形于色。时为之手捕衣虱。虽壮者。抚之若婴儿。视诸侄。无异已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7H 页
出。人窃识视之。不见其分毫之閒。是皆孝之推也。 仁陵末岁。荐大饥。公过嘉陵江畔。有当路而僵者。人皆睨而避之。公即前检视。知其不死。疾走十里。至店舍。买糜饭一大碗。手持而返。扶起而饮之。良久乃苏。因倾囊中钱给之而去。后过黄骊。亦有是事。始居砥平。家人有疾。公疑其为瘟。遍戒邻比。无得往来。或言为日浅而證情未的。公曰。慎不害也。宅傍有井。四邻同汲。公曰。不可以一人之故。令四邻不便。即设遮隔。别求小泉而饮之。平生经历艰险甚多。未尝犯义伤廉。姿性质悫深厚。言笑简重。接人无戏言。不修饰边幅。子侄言人之短。诃禁必严。见流丐必色动。接之无傲慢语。遇人辄问过。虽少者贱者。亦然。幸而闻之。心诚喜之。虽久后。必加爱敬其人。昔曾子以居处不庄。事君不忠之类。目之为不孝。以此反观。则公之庸行如此类者。亦不害其通名为孝也。故砥人称之曰前有李洪州。后有柳元吾。其吾乡之福乎。李洪州者。故徵士敏行。睡山先生友信之子。与华西李先生恒老。为道义交者也。吁。此可以观公矣。窃惟孝之为德。语其全且尽。则非圣人。不足以当之。孔子称舜其大孝。是也。语其一节。则如六行宾兴之目。朱子序列。老莱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7L 页
子朱仁轨之伦。皆足以为世柯则。公之孝德。本之天资。得之家法者如此。虽章甫。举状以 闻。继蒙 天褒。其在树植民彝之地。不为无助也。抑公天资如此。得与李徵士并入砥士之月朝。使其移上一级。就当时诸老先生。而讲其所谓全且尽者。则其光照炳烺。又何待区区之论撰也。此又子孙后生之所当知也。公生于 仁陵丙寅六月十一日。以参判公任子。授通德郎。 睿陵庚戌六月五日卒。寿四十五。葬于春南寺洞之某坐。从先兆也。娶随城崔氏。考光岳。四男重翼,重斗过房,重奎,重室。二女适俞致镛,李秉德。铭曰。
世风似述。得仁之实。振振公后。盍知而节。
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金公墓志铭。(并序。)
光州金氏。居咸平之马山乡。自嘉善公讳万东始。公以 万历甲寅生。 明陵▣▣卒。嘉善其寿资也。墓于马山之亥麓。而贞夫人朴氏祔焉。夫人籍密阳。考曰春辉。男丽晟。孙男尚周,尚佑。公八世孙秉濂。以家状入海。谒玄竁之铭。状言公文学行义。为世推重。而隐德不仕。混迹渔樵。盖光山氏。自新罗王子讳兴光。遁于荒野。大节伟然。自其下仍八世。为丽朝平章事。
世风似述。得仁之实。振振公后。盍知而节。
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金公墓志铭。(并序。)
光州金氏。居咸平之马山乡。自嘉善公讳万东始。公以 万历甲寅生。 明陵▣▣卒。嘉善其寿资也。墓于马山之亥麓。而贞夫人朴氏祔焉。夫人籍密阳。考曰春辉。男丽晟。孙男尚周,尚佑。公八世孙秉濂。以家状入海。谒玄竁之铭。状言公文学行义。为世推重。而隐德不仕。混迹渔樵。盖光山氏。自新罗王子讳兴光。遁于荒野。大节伟然。自其下仍八世。为丽朝平章事。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8H 页
则积善之庆。槩可想矣。至我 朝。自庵先生。首以洛闽之学。显于己卯。至沙溪文元公,慎斋文敬公。父作子述。丕承石潭之统绪。而门下又得二宋先生。则凡金氏后人。即不问族属疏近。其擩染耳目。无非齐鲁中人。而公又以生禀之美癠之。则为世所重。宜有其实。惜乎。其详不可得而闻也。尚幸尚佑。以亲孙。绍其家学。秉濂今又有志斯事。当天地蔑贞禽兽繁殖之日。不顾当世之好恶。而臭味相接于湘累之残喘。则公之实。亦因此有可推者矣。秉濂其夙夜勉旃。使人信其灵芝醴泉。果有根源也哉。公考遵海。参奉。妣海州崔氏。兴立之女。祖宝。生员。曾祖寿年。副护军。高祖锡元。校理。校理即寺正五行之子。县令承吉之孙。而典理判书仁 之曾孙也。县令公当丽朝屋社。与杜门洞诸人。同守罔仆之义。而寺正公。亦承先志。授职不就。铭曰。
光州巨阀。三贤勃兴。凡百髦士。莫不式刑。矧是宗党。讵问疏戚。公得绪馀。昭垂尔则。瞻扫封茔。思日孜孜。匪我铭公。后人之思。
孺人金氏墓志铭
妇道含章。有闺内之修。无境外之事。故虽巨室贤媛。
光州巨阀。三贤勃兴。凡百髦士。莫不式刑。矧是宗党。讵问疏戚。公得绪馀。昭垂尔则。瞻扫封茔。思日孜孜。匪我铭公。后人之思。
孺人金氏墓志铭
妇道含章。有闺内之修。无境外之事。故虽巨室贤媛。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8L 页
外人鲜克知之。况在岭海之陬。穷阎之微乎。孺人金海金氏生时。芦沙奇公先生正镇。肃斋赵公先生秉德。拟之乐羊之妻。鲍宣之妇。而以程夫子所言寒士之妻。安其正者断之。何哉。岂非有诸内。必形诸外。终不以男女微显顿异也欤。孺人年十八。归光山金子元。今 上己卯殁。距其生 宪庙乙未。得年四十五。子元甚加悼惜。既葬于咸平之乡渴马之峙负艮之穴。追求余文。欲纳玄竁。考其淑慎之实。得铭也宜哉。孺人之先。出于驾洛国首露王。至我 朝。濯缨先生讳驲孙。为十一世祖。曾大父镇宏。大父升弼。父子俱著孝行。屡入乡邦荐剡。父宗厚。娶延安金氏。举孺人。既嫁。事舅姑。甚孝谨。舅姑殁。三年哀礼备至。祭先。食素致齐。其事子元。出入相拜。庸言无违。每事必禀。柔而以正。谏而常婉。子元得奇疾。刀圭不效。刺趾出血。和羹以进。其病得差。子元贫而好学。不事生产作业。从锦谷先生宋公来熙及奇,赵二公,鼓山任公宪晦。传习不辍。崔参判益铉。谏纳洋倭。安置黑山海上。子元慕其忠正。涉海而从之游。又北游华阳。东寻枫岳。遍历岭东诸胜。略如司马子长,邵尧夫之观。故或牛年或一年。不得返。孺人独担家事。备尝勤苦。惟至诚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9H 页
一心。欲成夫志。以故无戚戚之意。客至虽值匮窘。必喜而供食。夫不在。饬儿曹善接。谷蔬新登。计料祭需。然后方食。布帛之成。亦计子元一年服著。然后方及他用。西洋布帛。禁不入门。虽家故澒洞。巫卜不近。夫弟丧耦。再娶入门。出力成产。俾不失所。娣姒之閒。终身无閒言。今 上丙子。八省大饥。道殣相望。而屋不败漏。人得全活。夫党邻比。恩厚有加。子女之过。不以掩护。与人争竞。直亦不右。凡此之类。盖不可胜记矣。鼓山。于孺人之行。未有闻也。尝曰子元贫居人首。游学四方而不归。人未见鹑形鹄色。此良妻之力也。亦见形诸外之一端也。子元名勋。南州高士。光山氏之后也。光山氏。丽世有八平章。其后文安公讳良鉴。东方理学之祖也。咸从县令承吉。杜门洞诸公之一也。我 睿宗朝。县令孙锡元。文科。官校理。其后文行荫补相承。德翁公玭。竹村公道南。叔孝处士光鍊。彬彬有乡望。于子元曾祖祖祢也。四男女。男相遇,相运。女长适吴秉根。次幼。铭曰。
渴马之冈。女士之藏。女士之美。其他可能。惟欧巴之织。不入室庭。是乃丈夫士之所不能。匪遂匪仪。惟君子是承。匪仪匪遂。惟君子是为。
渴马之冈。女士之藏。女士之美。其他可能。惟欧巴之织。不入室庭。是乃丈夫士之所不能。匪遂匪仪。惟君子是承。匪仪匪遂。惟君子是为。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79L 页
龙山姜公墓志铭(并序)
崇祯纪元五辛巳秋九月。开城府处士龙山姜公讳文豹。字蔚叔卒。家贫无丧具。朋友门人。相与出力。葬于安陵之甲麓。加麻而送者。甚众。后八年戊子。门人秦尚友。以梁君在淳所为状。乃来请铭。既又以书申之曰。墓石具矣。吾子亟图之。按状。公系出晋州。自讳士硕。徙开城。传。 赠军资监正。诚一。 赠工曹参判。俊。 赠汉城左尹。渭尚。同知中枢府事。万昌。曾祖世郁。祖遇伯。考锡胤。妣南原秦氏。舜业女。生于 纯祖壬午。卒时年六十。娶固城朴氏。用霖女。卒。再娶木川马氏。某女。又卒。娶白川刘氏。某女。男东臣。朴氏出。马氏无育。刘氏出东云。女婿孙某。公自髫龁。真实无伪。甚有器局。就学闾塾。日必晨往。至触寒成疾。未尝少弛。然早孤至贫。莫有仳佽。姑白氏妇。早寡。夫家无人。遂竭力蚕织。资公游学。稍长。闻陶溪鲁公凤瑞讲道。就而请业。左右服勤十年。涵养本源。讲明义理。德器日就。远近靡然向之。盖不但容貌威仪。家法制行。为乡邦矜式。凡圣贤精微。古今事变。要皆旁通心得。至于阴阳历象算数之类。馀力推究。可以入用。梅山洪文敬先生。叩其所至。大加惊赏。临别。屈其年德。送之
崇祯纪元五辛巳秋九月。开城府处士龙山姜公讳文豹。字蔚叔卒。家贫无丧具。朋友门人。相与出力。葬于安陵之甲麓。加麻而送者。甚众。后八年戊子。门人秦尚友。以梁君在淳所为状。乃来请铭。既又以书申之曰。墓石具矣。吾子亟图之。按状。公系出晋州。自讳士硕。徙开城。传。 赠军资监正。诚一。 赠工曹参判。俊。 赠汉城左尹。渭尚。同知中枢府事。万昌。曾祖世郁。祖遇伯。考锡胤。妣南原秦氏。舜业女。生于 纯祖壬午。卒时年六十。娶固城朴氏。用霖女。卒。再娶木川马氏。某女。又卒。娶白川刘氏。某女。男东臣。朴氏出。马氏无育。刘氏出东云。女婿孙某。公自髫龁。真实无伪。甚有器局。就学闾塾。日必晨往。至触寒成疾。未尝少弛。然早孤至贫。莫有仳佽。姑白氏妇。早寡。夫家无人。遂竭力蚕织。资公游学。稍长。闻陶溪鲁公凤瑞讲道。就而请业。左右服勤十年。涵养本源。讲明义理。德器日就。远近靡然向之。盖不但容貌威仪。家法制行。为乡邦矜式。凡圣贤精微。古今事变。要皆旁通心得。至于阴阳历象算数之类。馀力推究。可以入用。梅山洪文敬先生。叩其所至。大加惊赏。临别。屈其年德。送之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0H 页
阶下以宠异之。然家世寒微。性且不求。自分毕命于沟壑。既又游陶溪。南游陜川。千里挈眷。三年而还。困穷益甚。而居常泰然。一心惓惓以儒教扫地。风俗坏败为忧。既还。设讲会。习饮射。教育后进。诚意动人。随其才器。咸有所得。 当宁戊寅。始授本府分教官。不就。此其始终梗槩也。其他至性纯行。列于状文者。非片石所能载。今略之。然其断辞。有曰。公不为皎皎而洁身。不为峣峣而异俗。不以阨穷而贰其志。不以衰病而惰其行。量之大也。非尽天下之义理而充之。不足也。德之厚也。非悉天下之颠连而救之。不慊也。后之君子。并取志中之所略。参互而仔细之。则其实亦可以见之矣。噫。亦蔚然君子人也。不佞考观古今。窃附序列之义多矣。考之于古。多在金门玉堂累茵列鼎之上。考之于今。每在寒栖圭窦冻馁困据之下。玆曷故焉。玆曷故焉。顾念吾道东来。夷变为夏。圃隐郑文忠首倡于胜国。花潭徐文康。趾美于我 朝。而萝山,初庵诸公。又相继于近世。则公之为学渊源。深且远矣。以故。不幸禽兽得志天地蔑贞。而松岳一区。犹当十月之阳。向后千门万户。次第开辟。未必不根柢于此矣。则所值之命。有不足道也。于是乎铭。铭曰。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0L 页
菊有黄华。维暮之秋。独抱其香。死于枝头。彼君子者。不幸而类是。睾如安阡。我荐玆诔。嗟邦之人。猗毋遑曰。微乎微矣。尚克夙夜。思齐其美。
励志堂洪君墓志铭(并序)
唐城洪云燮舜瑞所后子曰在鹤。字闻叔。以乡曲后生。坐斥洋事。 崇祯纪元五辛巳闰七月二十日。歼焉于市。其先进朋友祭挽。称励志先生。若前辈长德。而人无异辞。以殉道也。君子曰。韦布之士。犯出位之戒。伏阙言事。死而不悔。必也变之至大。而义之至重。不可以常法拘者也。故历选古今。在宋惟有陈东。在今惟有洪君。然陈公所遭。特夷夏易位之际。土宇存亡之判。洪君所遭。乃人兽交战之际。斯道存亡之决。而陈公在太学首善之地。秉天下大同之论。洪君以外国草莽之贱。抗天下已成之势。所关益大而功益高。所处益艰而节益伟者也。唐城氏。胄于高丽太师讳殷悦。为国巨阀。至忠平公灌。匡定公奎。节义勋庸。尤著。我 朝判中枢府事逸童。最显。六世祖夏成。隐居春川。授司仆主簿。不就。麟佐之变。率乡兵勤王。至加平。闻官军破贼而止。其事虽微。其忠义有自来矣。曾祖益灿。祖秉吉。妣昌宁成氏。学生镇镐女。与益灿
励志堂洪君墓志铭(并序)
唐城洪云燮舜瑞所后子曰在鹤。字闻叔。以乡曲后生。坐斥洋事。 崇祯纪元五辛巳闰七月二十日。歼焉于市。其先进朋友祭挽。称励志先生。若前辈长德。而人无异辞。以殉道也。君子曰。韦布之士。犯出位之戒。伏阙言事。死而不悔。必也变之至大。而义之至重。不可以常法拘者也。故历选古今。在宋惟有陈东。在今惟有洪君。然陈公所遭。特夷夏易位之际。土宇存亡之判。洪君所遭。乃人兽交战之际。斯道存亡之决。而陈公在太学首善之地。秉天下大同之论。洪君以外国草莽之贱。抗天下已成之势。所关益大而功益高。所处益艰而节益伟者也。唐城氏。胄于高丽太师讳殷悦。为国巨阀。至忠平公灌。匡定公奎。节义勋庸。尤著。我 朝判中枢府事逸童。最显。六世祖夏成。隐居春川。授司仆主簿。不就。麟佐之变。率乡兵勤王。至加平。闻官军破贼而止。其事虽微。其忠义有自来矣。曾祖益灿。祖秉吉。妣昌宁成氏。学生镇镐女。与益灿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1H 页
为从父兄弟者曰益朝。生秉健。秉健生昌燮。号龙塘居士。世以儒业相承。龙塘公娶平海黄氏。学生基洛女。生一男长在龟。字思伯。经行名节。今为士林高蹈。君即其次也。以 宪宗戊申九月二十五日生。幼而孝悌绝伦。十一岁。龙塘公卒。执礼如成人。其事所后。恩义如一。君受龙塘公身教。以小学为根本田地。仍从思伯。事华西李先生。闻为学之要。又从余。以及省斋柳公重教。讲人心道心之说。大体小体之辨。遂屏绝外慕而从事焉。虽其才知造诣。不及思伯。其专用心于内者。盖难为兄弟矣。今 上丙子。洋寇以倭入。尝试朝廷。时相以下小大敷同。将惟其言之听。君从思伯与徒友五十人。抱疏守 阙。疏格不入。崔参判益铉。同时进谏。政府连劄。窜之绝岛。而合从之约成矣。遂相与痛哭而归。顷之彼人设馆子我。与之通商。而使臣金弘集进黄遵宪之书。大槩谓朝鲜欲保安。日本当结。诸洋当联。西教当受。又谓西学是生财之道。智能技艺。又由此出。富强之术。无过于此。又谓俄罗斯北边强国。朝鲜不从渠约。必被吞噬。时相兴寅君最应。与诸闵意同。信使往来不绝。洋书辇载以入。辛巳机务。请迎师鍊技。 上可之。岭儒李晚逊等。率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1L 页
万馀人。相继血争。皆得重究。君亦与思伯。起关东儒生万人。与畿内两湖之士。抗疏不去。疏凡万言。首言人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五伦五常也。古之圣贤。继天立极。讲明传授者。此也。一或有违。人类化为禽兽。而天地为之翻覆矣。所以洋教一入。我 正纯宪三圣。辄皆殄灭而不以贳者也。今岭疏之 批。有曰。卫正斥邪。何待尔言。臣等未知 殿下以为孰邪而孰正乎。孟子曰。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然则承薰,家焕。我国之洋也。耶苏,三拔。欧罗之洋也。花房义质等。日本之洋也。我国之承薰家焕等。 先王则诛而锄之。日本之花房义质等。 殿下则容而接之。非特容接。一言之侵逼者。窜逐如不及。尽力而媚悦者。爵赏如不及。无乃与三圣一南一北乎。我国之势。殆哉岌岌。而犹能因循挨过者。良由 列圣正风化。立纲纪。礼义廉耻。以左支右吾。孝悌忠信。以前撑后亘也。奈何自撤藩篱。自坏长城而不之恤乎。夫磨不磷。涅不淄。惟圣人能之。不然。必因物而迁。今举国之所服者。洋织也。所用者。洋物也。所流涎者。洋技也。安得不与之俱化乎。又言今中西闻见之类。许多邪书。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2H 页
充满国中。名士硕儒。沦胥以入。更相称美。其言曰。此彼国记事之书。非灭伦败常之教。只此一言。已是陷溺之甚矣。又曰。读此。欲以广闻见开胸襟也。噫。彼非六艺之科。孔子之术。则是 纯庙颁教所言艳异博奇。索隐行怪者也。从古异教。其始莫不骋其似是之非。终至于率兽食人。况今洋胡心肝之所吐。其似也分毫。而其祸也山岳。以此为广见闻开胸襟之资。何异饮鸠以解渴也。至如遵宪之书。未必是此人所为。恐 殿下臣僚陷溺者之所为也。假如彼之所为。赍进 天升。扬言朝班曰。彼说符我心算。是与自为者有閒乎。如使使臣。严于斥邪。则彼安敢肆然售此乎。如使宰执。毅然持正。则使臣又安敢肆然进此乎。是使臣宰执。非 殿下之使臣宰执。乃彼胡之腹心内应也。犹吾朱陆之说。传教无害之云。延师习技之奏。使臣以是进。宰执以是劝。 殿下不能以尚方之剑。斫其头。一二疏逖之臣。力持正议者。辄皆罚殛之。臣等窃恐家焕,承薰之鬼。为世宗师。孔孟程朱之教。为世大禁。裂冠毁冕之祸。迫于呼吸。为彼所制。无变不有。悔之何及。因劝 上奋发乾断。决战守之计。立志帅气。克己御下。刑家及国。收洋物洋书。焚之通衢。凡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2L 页
乐为伥鬼。倡横议造飞语。胁持上下。诳诱远迩者。大者。断其头。悬之藁街。次亦诛而绝之。无使易种于我境。凡都城内外及各处逗留出没之洋。悉数驱除。无令污染礼义之俗。凡扶正斥邪而得罪者。随其才德。进之朝著。罢机务之设。复五卫之旧。移内营之费。厚军卒之料。止巫佛之祷。绝俳优之戏。革宴安之习。致忧勤之实。选任将相。亲近师友。收召贤俊。放逐奸幸。裁省冗费。禁止奢华。广开言路。翕受众善。崇奖正学。屏绝淫巧。振肃纲纪。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上下远近。精白一心。持久如金石。信实如四时。则三军之师气自倍。八路之民心自固。风声震动。倭洋可制。而俄罗不敢加我以无礼矣。疏成。又因 传教。尾附千馀言。逐条陈辨。其言又加哀痛迫切。至其结语。极言顽钝嗜利无耻之辈。致误 上躬。使之不事学问。知不足以烛理。心不足以胜私。以至于此。庶几 上心之开悟。其忠肝义胆。真可以贯虹霓而摩星斗矣。首尾六十馀日。斋沐注香。晨伏昏退。夔夔恭畏。如上前咫尺。盛夏溽暑。不失尺寸。夜就馆舍。必端跽诵经训。诸道之士。始以年少易之。至是莫不敬信焉。虏使至。 上幸南宫。驾还。君与诸生。遮道进疏。 上不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3H 页
受。避路还宫。兴寅大怒。欲缚送司寇。党类亦或难之。遂止。诸生言久守。财竭力尽。奈何。君曰。我则死于此。勿多言。乃致书前后窜逐人。褒其既往。勉其将来。又言科第奔竞。陷溺人心。驯致西祸。深劝其各图反经。无蹈前辙。又抵时贵闵台镐以长书。深责祸国之罪。勉其善后之道。闵得书切齿。以示兴寅。于是诸疏始撤。而政府喉院三司。交章请戮。遂 命设鞫。而兴寅为委官。凡供辞府录。多不以实。君不省。惟府卒私诵。为可信也。问何以知彼之为洋。君曰。内有其实。则外见其形。彼服洋之服。用洋之物。行洋之事。如之何其可讳也又问犯逼 君父。是臣道乎。曰。犯颜直谏。臣道固然。如公开门纳贼。污蔑礼义。使 君父卒罹祸害。果臣道乎。委官曰。此倭而非洋。 国家续修旧好也。君曰。假如公言。独不念德山事乎。曰。此我家事。何干于汝。君厉声曰。没觉如此。顾据首揆。国欲存得乎。委官令指出邪徒所在。君曰。邪学遍国。岂胜指出。今观相公之身。从头至足。皆洋物。积相公之家。自大至细。皆洋物。纳洋于前。护洋于后。诚勤又如此。苟非学洋。宁至于是。又问疏中断头之说。指谁而发。曰。凡主张左右者。皆是。即公辈其人也。委官气塞不能言。扑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3L 页
地大喝曰。施乱杖。府卒侧目。私谓曰。颜之厚矣。就囚。密相保护。方三讯。台镐阴嗾判堂曰。当如鹰鹯之于鸟雀。不可宽也。时思伯。留京师。以书自首曰。今日之事。兄根而弟枝。兄源而弟流。请分受其罪。托湖儒裴鼎鲁纳之。裴言委官怒甚。姑少俟。再托再还。而思伯忽遘时疾。不省其始终矣。兴寅曰。吾行年七十。不被人嗔责。今为乡汉所折辱。辞免委官。而洪相淳穆。代之。君比升车。颜色自若曰。立我毋欹。君子立容德。疏儒从傍号哭。市民亦然。君曰。我死于正。何哭为。顾所识二卒曰。毋哭。吾为若等。诉之上帝。汛扫蹄迹。前数日。府池赤沸。鱼烂死。及出狱。钥闭不得开。至碎以石。行车。雷起轴折。易车。至昭义门牛。不进。有顷门有砖石。卒恐君失魂。为之徐驱焉。君被淫刑。指落胫碎。枷锁居狱。每夜诵圣贤书。至是。亦诵小大学中庸若干。下车。裴鼎鲁前曰。公含笑入地。君笑曰。平生所学。不至临死颠错。仍诵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五伦之目。伏质曰正我头。君子头容直。遂就锷。年方三十四。刑者投剑呜咽。士民填市。如哭亲戚。诸生与君族弟在文。门人郑友善等。董治丧事。裴鼎鲁赙钱二万。又有人。暮夜赙五千。匿其姓名而去。柩归春川。朋友加麻迎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4H 页
哭者甚众。其年十月。葬于春西支岩山负坤之穴。挽赙哭送者。至不可数。时君家赀籍没。朝士数人。私室为嗟惜语。皆被收窜。余亦寻遭弹劾。安置绝岛。前后同祸者。项背相望。而夫人之向背。乃如此。噫。彼邦彦南仲辈。果何人哉。君娶昌宁成某女。无育而殁。再娶安东权某女。生一男曰钟万。二女并幼。始君会诸生于原州。诸生推为之首。君不得辞。方写疏。或以辞多切直。欲删改。不听。亲党患之。急走人报黄孺人。孺人曰。我妇人。设令妄发。公宜开喻以理。今反以祸福劫我。欲误我儿耶。或报君追免疏首。孺人惊曰。此死生所系。岂宜让人。将遣人诃之。寻知为讹言而止。凶闻至。惟仰天一恸而已。噫。岂闻范毋之风者欤。其生两郎。任天下常经大义也。宜哉。舜瑞亦能宽抑。不犯西河之失。吁。亦贤矣。钟万时方四岁。一日与群儿游。忽俯伏哀哭。良久乃止。君就死之日也。岂父子一气。自然有感通者存欤。君尝言天生斯人。有济世之责。今犬羊久据神州。未有能出而驱除者。天地其终于此乎。谓思伯曰。我国风气稚弱。难以有为。惟西北稍可与用武。废四郡介于二道间。土沃地广。辟之可以钟得才杰。宜尽室以徙。讲道牖俗务农训戎。积以岁月。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4L 页
万一可为汛扫华夏之基矣。思伯壮其志而不许。盖虽出于好勇而不知裁。即其气象意思。有非乡曲秀才所能攀脚板也。噫。君以忠信笃厚之质。刚毅直方之性。兄弟同心。从事师友。远宗朱门。近法华阳。敬义夹持。门路既正。方寸烱然。无自私自利之累。其立志也不安于小成。其用功也不骛于虚远。其在疏厅。手写圣贤格言。尝自检省。无非切人身救人病者。故其所存所发。磊磊落落。如青天白日。使其寿命灵长。敬义之功。日进而不已。则天德之所达。又乌可槩量也。顾乃遭时不祥。止为陈东一流人则命也。然语其所以为功。则兽蹄鸟迹盈天下。久于左衽者恬不为异。一隅礼义之邦。亦且沦没于其中。而昂昂乎廊庙之上。荐绅之列者。泯然与之俱化。自谓兄弟婚媾而莫之知耻矣。倘非草莽韦布出而为野战之龙。则我国何以暴白于天下后世哉。然则君之成仁取义。正所以为尧舜三王而死。为孔孟程朱而死。为三纲五常诗书礼乐而死。内以愧千里雠人之役。外以愧中国衣裳之裔。上以答 祖宗培养之意。下以为七日来复之基也。彼或以一事一义。忼慨以杀身者。乌可同日而语乎。呜呼。天高地下。日月照临。亘万古而无亏。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5H 页
斯其为励志先生之墓也欤。余在海上。思伯泣撰家状。丐玄隧之志。噫。非余志之而谁也。但以罪累次且亦久矣。既而思之。昔尤斋宋先生。耽罗 拿命之中。犹铭文谷相公之墓。今于君。何以异焉。乃节取状文。参以诸贤挽诔及耳目睹记。序之如右。而念今其家力。无以即日镵石。烦人耳目。则魏元履墓文。又不必效嚬。故直书其实而不讳云。呜呼唏矣。吾于君。庶几哉。无愧辞焉。铭曰。
士士迹𨃡。商商势炽。宇宙蔑贞。禽兽类至。哀此箕封。载胥及溺。凤噂乌噤。虎伥溢目。不有草莽。来叫 阊阖。纯坤无阳。永锢六合。烈烈洪君。倡于关东。五道戮力。沥血罄衷。思不出位。岂昧戒语。事有大关。先民所许。嫠不恤纬。忧我 宗国。岂直 宗国。天壤是易。六旬烈炎。斋沐炷香。 九重愈邈。百芾愈洸。既遮 辇路。申勖同志。诃厥戚畹。辞无忌讳。匪用为忠。覆用为逆。堕指碎胫。囊头三木。危言愈出。秋霜烈日。既藐其巍。孰挫其节。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曰为彼地。云胡不然。黄埃散漫。惨惨愁云。舆人走卒。号咷攀辕。钥轴呈异。雷池示变。神人向背。灼然可见。夫也罔极。我则含笑。其诵自如。其言有教。寒暄含须。季路结缨。少阳东
士士迹𨃡。商商势炽。宇宙蔑贞。禽兽类至。哀此箕封。载胥及溺。凤噂乌噤。虎伥溢目。不有草莽。来叫 阊阖。纯坤无阳。永锢六合。烈烈洪君。倡于关东。五道戮力。沥血罄衷。思不出位。岂昧戒语。事有大关。先民所许。嫠不恤纬。忧我 宗国。岂直 宗国。天壤是易。六旬烈炎。斋沐炷香。 九重愈邈。百芾愈洸。既遮 辇路。申勖同志。诃厥戚畹。辞无忌讳。匪用为忠。覆用为逆。堕指碎胫。囊头三木。危言愈出。秋霜烈日。既藐其巍。孰挫其节。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曰为彼地。云胡不然。黄埃散漫。惨惨愁云。舆人走卒。号咷攀辕。钥轴呈异。雷池示变。神人向背。灼然可见。夫也罔极。我则含笑。其诵自如。其言有教。寒暄含须。季路结缨。少阳东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5L 页
市。恬其捐生。君子正终。古今同情。维其殉道。是用得舆。视彼剥庐。狗岂食馀。盖君所立。寔有其源。孝悌天性。敬义真铨。出其所有。日月高悬。支山𡺚崒。支水奫沦。崷崒可夷。奫沦可迁。此石之见。昭揭万年。
正轩金君墓志铭(并序)
永历纪元之四乙酉十有一月庚戌。灵光金凤植。字仲文卒。距其生 哲宗壬戌。得年二十四。父吾南处士汉燮。与之诀曰。汝毙于正矣。锡号正轩。既发讣。乡党莫不悼惜。朋友加麻从事。如亲戚。既踰月。用士林故事。葬于康津治南石门外鸠亭之坤麓。呜呼。乡曲韦布。无年以死。其事微矣。而送终之际。耸人耳目至此。必有以焉矣。君方病。度不起曰。我死。就重庵文丈。丐玄竁之铭。明年二月。其友金永根,魏琫植。裹足千里而至。致家状一道朋友叙述而告之。故余发书大哭。不忍以无文辞。君。故 赠吏曹判书月峰公讳光远之后也。 中庙之世。静庵赵文正先生。倡程朱之学。以尧舜君民为己任。月峰公。师事先生。卒罹党籍。至佥正公汝璹。倡义于漆齿之乱。自靖于陆沈之后。其渊源正且远矣。至吾南处士。少从华西李先生,鼓山任祭酒游。遂隐居康津之大明山中。收拾后辈。讲
正轩金君墓志铭(并序)
永历纪元之四乙酉十有一月庚戌。灵光金凤植。字仲文卒。距其生 哲宗壬戌。得年二十四。父吾南处士汉燮。与之诀曰。汝毙于正矣。锡号正轩。既发讣。乡党莫不悼惜。朋友加麻从事。如亲戚。既踰月。用士林故事。葬于康津治南石门外鸠亭之坤麓。呜呼。乡曲韦布。无年以死。其事微矣。而送终之际。耸人耳目至此。必有以焉矣。君方病。度不起曰。我死。就重庵文丈。丐玄竁之铭。明年二月。其友金永根,魏琫植。裹足千里而至。致家状一道朋友叙述而告之。故余发书大哭。不忍以无文辞。君。故 赠吏曹判书月峰公讳光远之后也。 中庙之世。静庵赵文正先生。倡程朱之学。以尧舜君民为己任。月峰公。师事先生。卒罹党籍。至佥正公汝璹。倡义于漆齿之乱。自靖于陆沈之后。其渊源正且远矣。至吾南处士。少从华西李先生,鼓山任祭酒游。遂隐居康津之大明山中。收拾后辈。讲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6H 页
道养德。时值鬼魅溢目。乾坤蔑贞。卓然为湖南冠冕。君生之膝下。四岁上学。趯勒惊人。六岁略通孝经。以及小学击蒙要诀。持身端洁。视瞻不回。步履安详。不与群儿游戏。口不道鄙俚之言。身不近华靡之饰。十一岁。读书金谷书社。已而捲还。问其故。曰。思亲甚。不可久离。只宜讲习于亲侧耳。自此励志向上。厌苦众咻。虽邻塾未尝至。读四子。泥酱烂熟。成童以后。始及诸经史心经近思。不离几案。闻童子辫发本出夷俗。即作双紒。以从华夏之旧。既冠。敬慎威仪。摄其朋友。观善者众。乡入饮礼。必邀君而听其指挥。因访余智海谪舍。讲质所学。余几为之赋橘颂。又之石南。谒今祭酒宋公秉璿。宋公期许。亦不浅。性潜寡默。有若无。实若虚。含蓄而不暴露。抑畏而不夸衒。然凡讲论有不可领会。虽先生长者之言。不肯苟为唯诺。必反复不置。见善必从。闻义即服。无所迟疑等待。故其学闇然日进。如天度历象。河图洛书。先后天大衍蓍策之类。既皆潜心默喻。讲礼自家礼以上。至仪礼经传通解。下及后贤礼说。亦多反复贯穿。读史。本之春秋纲目。凡于褒贬劝戒。一以孔朱成法裁之。而心术义利。学问邪正。阴阳扶抑。夷夏尊攘。人与禽兽同异之际。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6L 页
尤所兢兢。于我东最尊栗尤两夫子。诵读尚论。有江汉朝海众星拱极之意。得华西先生雅言。俯读仰思。心悦诚服曰。明天理救人心。亲切的当。无如此书。此书若行。实世道无疆之休也。居常忧愤倭洋。弃绝科学。新服令下。亟制深衣而衣之。矢死不变于夷。讲究三物宾兴之制。井地九一之法。得先王之遗意。以为为国不达于此。终无善治之日。暇日天晴涧肥。山静月明。临流盥濯。朗诵风雅。油然有浴沂之趣。盖其为学。用心于内。故一滴一冻。不落于口耳。以之检身事亲。处于兄弟家室。内外宗族。祭祀宾客。照管前人成法。皆有可述。非片石所能悉。诚不料衰世人物。夙就如此。天假四五十寿命。其入于大贤之域。无疑矣。呜呼。得气之精一而不免于数之局。天胡然哉。君临终。精神炯然。言皆有序。无怛化之意。命弟鹤植。拭面敛发。整襟正席。挥却妇女。怡然而逝。君急于务本。不曾把笔。习为文词。诗凡若干篇。陶写天真。清越高古。如其为人焉。呜呼惜哉。吾南三子。君序居第二。曾大父瑗。大父三山处士鲁铉。余尝铭其墓矣。母梁孺人。籍济州。考相淑。娶海南尹氏。寅夏之女。生一男曰敬焕。今方四岁云。呜呼。君之始终。贤父状之。信友證之。余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第 287H 页
亦有不待是而识其槩者。则质之神明。保其无愧辞焉。铭曰。
于嗟乎仲文。圣徒三千。天者惟渊。邵公而下。弥多而群。在古犹然。况于斯辰。于嗟乎。邢居实秋风三叠。尚可传今。仲文之可传者。又岂与陵谷。同其变迁耶。
于嗟乎仲文。圣徒三千。天者惟渊。邵公而下。弥多而群。在古犹然。况于斯辰。于嗟乎。邢居实秋风三叠。尚可传今。仲文之可传者。又岂与陵谷。同其变迁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