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x 页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神道碑铭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1H 页
故嘉善大夫工曹参判兼五卫都揔府副揔管。甫山柳公神道碑铭。(并序。)
不佞。既为甫山柳公。状其行治而序其遗集矣。后数年。嗣孙重植。复以墓道之铭。属托甚勤。盖公孝于亲。友于兄弟。治家有法。行己处世。小心翼翼。不踰礼义廉耻之大闲。于法宜有显刻。公讳荣河。字善汝。系出高兴。以高丽名相忠正公讳濯。为远祖。 国朝以来。仍士大夫不绝。光海时。有弘文馆副提学潚。当 仁祖靖社之初。其叔父义贞公梦寅。为旧君守义。家族坐是久废。曾祖曰謇。 元陵时。始擢文科。官至汉城府左尹。祖曰鼎汉。 赠承政院左承旨。考曰瑞。佥知中枢 赠户曹参判。而妣韩山李氏。学生演寿之女。怀德黄氏。学生时益之女。俱 赠贞夫人。以公贵也。左尹公有族孙曰瓘。以孝 赠童蒙教官。其配全义李氏。学生光会之女。公所生考妣也。公五岁。遭李氏丧。哭泣之哀。如成人。十岁学书史。出语惊人。十三。移天。家在汉师白门外郭下。风雪四壁徒立。稍长。竭其诚力。为具甘旨。而常愉色婉容。不示劳苦意。再丁内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1L 页
艰。哀毁几灭性。远近见闻。莫不感动。争相助赙。丧葬得恔心。汉之章甫。嘉其孝。议以 上闻。公闻而愕然。见主论者力止之。长老以此益重之。公少治词赋。声誉蔼蔚。屡举不中第。 仁陵己卯。以明经擢 殿试。即拜 宗庙直长。由记注。入堂后。历司导寺主簿。兵曹佐郎。司宪府持平。慈仁县监。司谏院正言。 翼庙代理。察公文学操行。欲大用之。有以明经人沮之。不果。由成均馆典籍。入侍讲院。为弼善司书。又历正言,军资监正。出监殷山县。以治最闻。 宪庙戊戌。由正言。为奉常寺正。庚子由文兼。升通政。公常以家贫无以养亲为恨。及宰二邑。即奉板舆以行。遂其所愿。寻以馀赀买田东归。卜宅嘉陵之甫山。因以自号而专意于事亲。生庭兄愚轩公荣源。乡之清修士也。参判公气味相合。日夕邀与酬唱。公为之供具酒食。晴窗煖屋。侍侧怡愉。浑忘山外事。辛丑。 朝廷以江陵物众地大。而任久匪人。弊瘼百出。擢公为府使。公辞以亲老。不获 命。之任。整欹苴漏。殚其心力。明年以微事罢归。遭参判公忧。服阕。除承政院同副承旨。不就。拜安边府使。秩满而归。自此益厌世路。 哲庙以后十五年之间。三为同副承旨。一为工曹参议。再为司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2H 页
谏院大司谏。而其介如石。不出户庭。今 上丙寅。升嘉善。授工曹参判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秋。洋寇陷江都。时议张皇贼势。欲开馆通和。公闻而患之。欲诣阙争之。时华西李先生恒老。赴 召力排时议。陈战守之说。公喜曰。无事于叠床也。遂削其奏藁。戊辰十一月二十五日考终。距其生 健陵丁未七月朔日。年八十二。讣 闻。祭赙如例。葬于郡西秀理山负坎之麓。公历事 四朝。不濡迹权门。一切势利。畏避如懦夫。居官守职。人不敢干以私。事上惮劳。不敢自占便宜。奉身俭约。廪馀仅足以供亲。则知足恬退。泊然无求。尝言士大夫。毁四维之防。则馀不足言也。其赴安边。人言内营。当有例献。公曰。人臣私献。罪之大者。以此相迫。便当投印。一日不可居也。居家。有时相率爱妾。招摇而过境。使郡守。请公居第留宿。公辞不获。郡守出门。公恐其复迫。谓家人曰。取一把火来。以烧此室。令郡守闻之。列卿有负时望者。当路予甲第。受而不辞。公曰。唉吾见其狼狈不赀。已而果然。常晨起拜谒家庙。祭祀齐戒。忌日行素。一如古礼。老而不辍。燕居端坐敛膝。未尝箕踞偃卧。声技奇玩。一无所好。于同气至爱根天。愚轩兄弟。年皆耆艾。蓝舆竹筇。迭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2L 页
相往来。诗筒酒榼。四时湛乐。妹慎氏妇。老且贫。邀居墙外。厚恤其家。朝夕羹胾。亲自分馈。至属纩。如一日。推及宗族。婚丧饥寒。周恤尽恩意。虽疏远亦然。待以举火者数十家。乡居。口不道时政得失。官员是非。乡人故旧过恶。恭以持己。恕以及物。介而不激。犯而不校。轻财喜施予。所后子炜卒。阅其藏。见有债券。至八千缗。公惊曰。此敛怨之具也。即悉烧之。诗文雅丽遒健。无雕绘夸毗之态。人争诵之。然晚自以为此小技。不足垂后昆。尝访至龙门。见李先生。得闻道体梗槩。以及古人立身处世。尊主庇民之说。虚己听受。若李初平之于濂溪夫子也。其后不佞。僦食嘉陵。公忘其齿而礼貌之。以少子旼。曾孙元锡就学。不佞寻入龙门。与柳徵士重教。开书社。讲其所受于李先生者。公又令负笈从之。以为权舆。噫。 朝廷得如公数十辈人。错落布列于要路。亦足以裨迪彝教。万一有以防患于未然。而不至为禽兽鬼魅之归矣。又按公诗集。有不自欺一篇。指出大学诚意章事。其意深切。念昔柳西坰诗。动察静养之语。为尤斋宋先生所表章。盖祖宗之世。名卿贤大夫。虽非以道学名者。庸言庸行。同符于洛建传授者。往往类此。此 宗国所以维持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3H 页
巩固。数十百年而无一朝土崩之患也。一自西氛充满。乾坤蔑贞。此等茶饭。又乌可以得之乎。呜呼欷矣。公前后二配。皆李氏。前配籍全州。考将仕郎镛。后配籍全义。考学生相烈。并 赠贞夫人。葬皆祔穴。后配淑慎有女士风。炜所后子。即重植进士。旼,元锡男女。并幼。铭曰。
人于徒步。乃知车功。我之怀矣。甫山柳公。张仲孝友。考父谦恭。行己有耻。昭朗令终。无赫赫名。有翼翼实。何处得来。向中而吉。睾如四尺。秀山之穴。不识不知。玄黄其血。泣荐石章。匪车是偈。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墓碣铭
  
行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 赠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杨村郑公墓碣铭。(并序。)
国朝 明宣之间。朝廷崇儒重道。虽在斩伐之馀。学士大夫。犹知亲贤取友。孝悌为本。立朝风采。州郡声绩。菀然可观。盖有庆历元祐之风焉。若故承政院同副承旨杨村郑公讳淹。字文中。亦其人也。郑氏系出光州。鼻祖曰臣扈。高丽门下赞成事。入我 朝。吏曹参议龟晋。以文章显。 赠礼曹判书。是生之夏。以学行授官。至司宪府掌令 赠吏曹参议。于公为高祖。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3L 页
曾祖继禹。进士 赠承政院左承旨。祖允绩。处士 赠吏曹参判。考万钟。号枣溪。阐文科。历扬清选。为四曹参判。八道观察使。妣贞夫人安东权氏。承议郎承金之女。公生于 嘉靖戊子。壬子。擢司马两场。戊午。登明经科。隶槐院。选翰林湖堂。历舍人,检详,铨郎,三司诸官。公以刚正自立。遇事敢言。掌令时。宗室达城令褆。朵颐妇家财业。诬告妇弟柳渊弑其兄游。委官沈通源。勒断其狱。而致之死。公于 经筵。直其冤甚悉。言虽不行。公论韪之。俄而出宰砺山,南原。皆以治最闻。南原时。 特赐顶玉。玺书褒谕。有曰。台端正笏。有鱼头铁面之风。邑治鸣琴。有召父杜母之惠。甲戌。为同副承旨。以亲老力辞求外。拜罗州牧使。吏服民怀。如砺,原时。后以母丧罢归。士民吊哭于官门者。数千人。深山穷谷。黄童白叟。奔走悲号。护送柩车者。相续于涂。三邑之人。皆伐石以竖之衢。以寓去后之思云。公自少笃于孝爱。在官奉母夫人。志物咸备。有疾。昼宵不解带。躬亲汤药。尝粪祷天。既遭艰。丧制。一依朱子家礼。哭泣过度。毁瘠骨立。竟以是不起。方属纩。夫人金氏就诀。拒之曰。礼男子不绝于妇人之手。时万历庚辰十二月三日也。得年五十三。葬于光州无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4H 页
等山艮坐之原。从先兆也。辛亥。李文忠公廷龟。上其行。 赠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兼衔如例。而旌其闾。金氏籍庆州。桑村自粹之后。考安州牧使堧。配德无违。从 赠贞夫人墓祔穴。举一男四女。男大伸。授昭格署参奉。不就。女长适佥正朴东彦。次奉事朴瑄。次通仕郎郑敏求。次宣教郎奇孝孟。内外孙。宣教郎韹。参奉系子。大司宪潢。承旨吴翊妇。朴佥正系子若女。时英进士。朴奉事男。徵献奉事。奇宣教男。适曾孙时立。娶李氏。烈行卓然。曾玄以下。今为累世。略而不书。今以家状乞铭者。十一代孙寅直也。公少知为学。笃于践履。谨守礼义。畏避名利。盖其本领如此。故在家在邦。可述者如彼。乃考其所以立本者。则如朴讷斋祥,奇高峰大升,高霁峰敬命,柳眉岩希春。其素所因亲而丽泽者也。圣人称子贱之贤。出于鲁之师友。而西河老子。言事君亲之道。亦以贤贤易色为先。斯义也。迄于程朱而无异辞矣。公岂亦有闻于此者耶。彼或一切反是。师心自用而立人之世者殆而噫。反复状辞。感慨弸中。遂泚笔撰次。而系之以铭。铭曰。
枣溪克家。粤维杨村。小成大阐。猗玆昌辰。令德维孝。移之为忠。历扬内外。佑我家邦。 玺书斯煌。为龙为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4L 页
光。鱼头铁面。召父杜母。公拜稽首。 君子万寿。蜚不尽翰。寔由毁瘠。观过知仁。 朝野咸惜。载锡之爵。载旌其闾。虽则昏朝。民彝罔敷。尚玆一线。有不殄绝。下洎曾孙。其妇烈烈。倘微师友。以引以翼。斯焉取斯。百僚之式。勒之贞珉。其词无愧。匪公之为。来裔是示。
礼宾寺直长柳公墓碣铭(并序)
父子君臣之道。天之经地之义。而所谓民彝者也。自古笃于忠孝者。其心固傥然。无所为矣。然自主张世教者言之。所以采掇而旌褒者。不可有漏珠之叹也。今柳公景仁。与其弟成仁,克仁。一心忠孝。足以范俗。而至今数百年。寥寥乎无闻。可胜惜哉。尚幸楚山邑志。湖南节义录。有可考故。心斋宋文敬公。据以表章于前。就加撮要。而昭揭墓道。可以无愧词矣。公字士荣。自号松隐。高兴之柳。始于高丽户长讳英。盛于高兴府院君清臣。其世丽史详焉。自其下仍士大夫不绝。监察渊。参奉怀荃。参奉樯。学生天祥。于公为高曾祖祢。妣朴氏。籍尚州。学生三孙女。公生于 嘉靖戊午。天姿魁桀。慷慨有志节。以荐授礼宾寺直长。不就。兄弟渔樵养亲。竭诚供欢。亲癠。昼宵祷天。求以身代。梦神人指山蔘一根。既觉至其处。取以已疾。 万历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5H 页
壬辰倭寇至。兄弟负亲逃难。遇诸涂。贼犯其亲。号泣翼蔽。多方求哀。贼感而舍之。癸巳。遭内艰。情文咸备。既葬。庐墓终制。丁酉倭锋再逞。公兄弟相谓曰。始吾未能举义击贼者。以吾亲在也。亲今不在。死于长上职也。乃具粮械。赴笠岩城。与奉事尹轸。同为城守计。族父春苾。族兄弟希津,润根,添根。乡人李许梁。僧将徽墨等。皆义而从之。乃率乡丁百馀人。家僮五十馀人。出据要害。贼猝至。公挺身而战。斩数十级。身亦被五六创。俄而一贼。从积死中放丸而卒。时十月三日也。得年四十二。弟殊尸战。少顷贼挫而走。一方赖以安堵。于是。乡人怀之。指其所居之里曰三孝村。指其庐墓之岗曰三孝山。指其兄弟曰三义士。忠孝之实如此。可无传乎。配晋州河氏。将仕郎大海。其考也。墓在楚山龙巅洞负艮之穴。而河氏之葬。亦同岗。一男毕。佥枢。二女朴师孟,宋善后。孙佥枢男震华,震秀。侧出震行。宋婿男东奎鼎奎震奎。今为十馀世。不可悉书。其以三家之述。乃来请铭者。十代孙鼎相也。念昔朱宋二夫子。当中国陆沉之时。至诚惓惓。在于扶植人纪。表著天理。故如唐卫士李士龙之流。虽微必书。其心可悲矣。况公之兄弟。又是衣冠士夫。其始终一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5L 页
心。既无愧于古人。至如今日所值。则西洋之横流稽天。其惨不但如彼时之陆沉也。区区如鼓币之救蚀。又乌可已欤。惟其人地望。实万万不似。为可愧恨也。铭曰。
天降生民。与飞走异。父子之仁。君臣之义。有或败阙。所异何事。伊狼与蚁。顾或有愧。世衰教弛。欲火恣炽。遗亲后君。盖无不至。肫肫松隐。兄弟同德。责孝课忠。谓是性职。祥幕致雀。革愿感贼。既忧乃吉。移以死国。原隰之裒。同气斯恻。矢不俱生。卒靖疆域。瞻彼日月。明有遗照。南人诵之。其名亦耀。有志有录。有阐有诏。维龙有阡。睾如其坟。虔荐石章。勉尔后昆。西鲸扬波。殄玆彝伦。曷惠其极。我心之熏。尚冀夙夜。光大家传。
赠童蒙教官牢睡堂金公墓碣铭(并序)
灵光金氏居冠山者。有孝子四人。曰懒翁讳光范。曰愚叟讳尚范。曰牢睡堂讳声范。懒翁之孙。又有曰鼎瑞。事见舆地胜览三纲录,湖南节义编。梅山洪文敬公,鼓山任公宪晦。已为之表章矣。牢睡公墓。在冠之平康洞寅坐之穴。而配赵氏祔焉。后孙欲竖显刻。谓不佞师事洪先生而友任公者。请铭于智海之馆。按公字之度。性行和顺。风仪温雅。事亲色养。侍疾尝粪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6H 页
刲股。无为人之累。兄弟析箸。美者必让于懒翁曰。父母所爱。宗子宜有之。丁忧。哀毁踰节。日必省墓。衰老不废。祭要如在。年迫七十。躬亲涤溉。哭二兄。痛毒殊甚。宗族师友。曲尽恩义。君子曰。古所谓难为兄弟者也。 崇祯辛巳。 显庙命给复赐米肉。公矍然不居。力辞于本府。今 上戊辰。 赠童蒙教官。公生于 万历戊子。 肃宗丙午。年七十九而终。其先曰台周。高丽工曹典书谥文敬。入我 朝曰敬义。吏曹参判。曰瓒。弘文典翰。曰允温。监察。曰沃。县令。曰顺衡。参奉。曰海寿。 赠参议。参议配曰边氏。籍长渊。承旨建中女。公之考妣也。其配籍道康。考奉事明守。其三男坰,址,堬。坰过房。为懒翁后。其孙男鼎吉。址出。鼎亨,鼎台,鼎来。堬出。请铭者。其七代孙琮也。铭曰。
宗族称孝焉。乡邦不间于其言。 熙朝树彝。是嘉是锡。平康之阡。昭揭牲石。戒之哉。无俾樵牧剪拜一木。
碧梧轩洪公墓碣铭(并序)
唐城洪在龟思伯。状其先碧梧处士之行。谒墓文于其外舅清风金平默。且曰当今之世。士志于实学。而谢绝科举。不为利诱者。不可不表章。此大义所在也。愿先生。揭以示学者柯则。自此状始也。平默念昔。朱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6L 页
夫子序大学章句。以俗儒记诵词章。列于异端众技充塞仁义之科。其议贡举。又以经贼文妖断其学。其与门人讲说。则又曰第一等人。定不肯为此。盖周衰以后。政教坏乱。杨广武瞾之陋规。为千古金石之典则。士之驰骋于此而希名射利。恬不觉悟者。其势则然。而圣贤修己治人之方。国家礼义廉耻之教。荡然无复存。其祸之极。至于率天下而为北虏西洋。不有高志远识之士。脱然有以自立而秉笔者。追发其幽光。则天地之内。无复有阳复之望。思伯所谓大义者。其在是耶。谨按。碧梧公初讳泰龙。后改称景龙。字休瑞。碧梧其号也。唐城大族。高丽以来。以忠义宦业相传。我 朝成庙之世。麻川公逸童。官太学士。痛斥佛教。为世名卿。五传至佥正有祥。与松江郑文清公澈友善。于公为五代祖。曾大父宣教郎时麟。大父通德郎道谦。父司仆寺主簿夏成。麟佐之变。倡义赴难。母安人任氏。某官某之女。公以 英宗二年丙午九月四日。生于春川之乾川里。四岁而孤。九岁始上学。弱冠。文名振一乡。屡举不中。遂留心古人之学。读书躬行。不复以荣达为念。宗人判书启禧。因事来见。爱其才器。力劝进取而不听也。乡人高仰之。 纯庙朝。承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7H 页
别荐之 命。举公经行。以闻于府伯。而道臣不以启。以其十二年壬申八月十九日卒。寿八十七。葬于春川北中钵山之壬麓。配崔氏祔焉。盖公器宇卓荦。心量广大。谓圣贤可学。而至以小学为律身之方。以大学为入德之门。以诚意章毋自欺。杨伯起四知之说。为没身佩服之地。平居晓起出江口。隆冬盛寒。必剖冰靧面。整衣冠对方册。潜心玩索。到老如一日。故其见于行者。孝奉母夫人。志物兼备。爱敬不偏。以幼丧先公。不识仪形。不蒙教诲。不服缞麻。为至痛。欲举追丧之节。识者据礼言不可。乃泣而止。竭力生财。祖祢以上。以至亲尽之墓。皆置祭田。且存赢馀。以备不虞。具其石物。种其松楸。建其斋舍。财不足雇丁夫。身操版锸。科率子弟族人。茔域隔江数十里。每日晨起而先至。诸族感其诚。无敢懈者。事兄如事亲。饮食必询饥饱。寒暑必问冷热。周旋美味。使极悦口。躬代劳役。不避艰险。家事巨细。一皆担夯。仲兄早殁无子。而公新得丈夫子。悯其嫂昼宵悲痛。即以襁褓授之。使为己子。夫妇之间。情挚而礼严。虽閒居之时。无昵狎之私。教子弟有法。大槩以学孔孟居仁服义。先德行后文艺为题目。而切戒其抽黄对白。锦心绣口。以求售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7L 页
有司而不恤其为身心之害也。子弟或优游废业。辄对案危坐。终日不食。子弟负荆请改。然后乃解。身居畎亩。心切忧世。凡田制兵政籴粜学校贡举之类。皆讲求法制。了然于胸中。京中士大夫。多闻名而至。听其言议。不觉敬服曰。真有用之学也。春川旧有乡约。至公时坏废不举。乡人推公为都约正。公更定条例。甚详密。施设之初。州政已入大治。而一二鄙夫暗地兴讹。未几皆瓦解。末路之事。例皆如是。可胜叹哉。公清介绝俗。律己甚严。尝有人以百金付之曰。姑置公家。俟我还索。公时甚窘乏。不犯一文。久后来索。出给如数。为都约正。尝荐一人。其人德之。乘夜馈之财。正色郤之。恨荐人不审也。 健庙时。仲子以横逆窜绝塞。家人怨号。公夷然譬之曰。只合素位而行。为此何益。公年八十六。舟下南山。过滩而覆。堕水底。神魄如常。匍匐扶商船而出。对人即言笑自若。后数年。乘津船。误入急流几覆。同舟者皆失色。公亦泰然不变。与程夫子滟滪时事略同。此不但禀气矍铄。抑亦平日所养可见矣。噫。使公得当世真儒。而为之依归焉。则其充阐志业。以达于至道者。又岂常情之所能测哉。虽然。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8H 页
达则负乘致寇。穷则草木同腐。只如目下爱子慈孙。不能荫庇者何限。乃公不然。既生为善士而一三百忍。箕裘文行。亦足以序列。今思伯得早从师友。力学自立。若东鲁之子贱。又其效也。回视夫夫。又岂可同日而语哉。于是乎据状而书之。俾刻于墓云。崔氏。籍水原。考成大。归公。以勤俭成家。生三男。长宽猷。号一三公。为公仲兄后者。次纯猷。次智猷。亦过房。二女适柳贞元。通仕郎。李宪文。孙男女。益朝号百忍公,益允,益干。金文养,崔得著,李龟滢。宽猷出。益灿,益焕,益烨,朴载秀,南必宽。纯猷出。益信,益达,崔在璇。庶女郑基荣,赵龙和,李东炬。智猷出。曾玄以下。不尽录。益朝生秉健。秉健生昌燮。在龟曾祖,祖,祢也。铭曰。
耻隋唐名利之士。希成周德行之宾。曰余觉今是而昨非兮。以启我后之人。
安分斋洪公墓碣铭(并序)
余读程子书。至太中公侯夫人家传。见两夫子盛德大业。厥有所自来。益信圣人称子贱之贤。本之于其父兄者。其理为不诬矣。亡友洪汝章。其贤虽于朱泗高弟。伊洛大儒。不敢议到。其在今日。亦可谓出类之君子。则意所生之地。亦必有非常之德行。以为之本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8L 页
焉。今读其先君安分公暨其妣清州韩氏之状。果然。呜呼。其亦可铭也已。公讳㰕。字敬禹。南阳故家。领议政文僖公讳彦弼。领议政景宪公讳暹。其显祖也。曾大父善相。大父熙晠。父荣祚。母光山金光佑之女。仁陵癸酉。生兄弟三人。伯季皆早殁。公独奉二尊人。躬爨以为养。洞属怡愉。常怀靡及。出不易方。反必有怀。亲有奇疾。二十年不能行步。公致忧竭力。夏不就清凉曰。人皆优游适情。吾亲独深居呻吟。闻者感恻。遭丧攀号。几灭性。朝夕诣墓哀省。老而不辍。乡人至举状闻官。其事老嫂。睦诸亲。居乡党。群行醇备。其教汝章必以正学。自得华西李先生。举家委心事之。家世素为诸南所诖误。自汝章从李先生。深知栗,尤两贤。实为程朱后正宗。而其背驰者。皆小人邪党也。遂欲舍其世守而归于正。此实荣枯祸福之所由以判。而公欣然听许。不少持难。因为父子间知己。且喜引接后进担籯之士。充溢于门。春秋为置酒醴。设俎豆会。乡人观者如堵。由是。义声动一路。识与不识。称安分斋处士而不名也。韩氏学生象圭女。生有异质。幼侍父疾。吁天愿代。得以回苏。乡人称孝女。归公。事舅姑如父母。凡公之孝于其亲。赖其内助者为多。姑金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9H 页
氏感其诚。衣食常厚于诸妇。乘间辞曰。眷爱至此。感恩则有之。恐伤御众之道也。金氏悦而从之。闺门之内。寂若无人。而众事自理。人无贵贱。皆得欢心。子女有过。不施楚挞。招致静处。从容呵戒。尝曰。妇人多言高声。家之所由索也。公尝于大雪中。见醉人僵死于涂。抱归书室而厚覆之。夜半呕之满席。始有生意。将入具食物。韩氏已持热羹。待户外矣。其人举家诵恩。候问不绝。尝买婢入门。知其为良人女。公及韩氏。怜之。择门户嫁之。泯其迹。公殁。其人闻之。大哭呼爷而入。家人始知其事实焉。呜呼。此其德行。视程太中侯夫人。岂大相悬哉。公属纩于今 上丁丑八月某日。年六十五。韩氏之殁。先公三十一年。合窆于安城泥田才岘之丑坐。后配竹山朴启荣女。亦先公卒。别封于墓前。有三男三女。男大心。即汝章。先公一月卒。女适李弘烈,柳𩂈,安光玉。韩氏出。大愚,大忠。朴氏出。孙男女,李秉圭妇。大心出。明仪,南麟熙妇。李婿出。远春,李秉斗妇。柳婿出。馀并幼。记昔丙子春。公与柳处士羲元。访余汕水之上。共赏北山泉石。见公状貌不踰中人。衣冠不诡流俗。而其忠信好义。不为表襮。已可以敛衽起敬矣。其秋余之锦江。过公衡门。信宿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49L 页
之间。见家道整理。礼法兴行。其质行之懿。有万石君家风。非状辞所能尽也。是其脚下得一汝章。于理则宜。惜乎。天阏其年。终不得议到于古人也。虽然。汝章之所立。在今亦已不草草矣。而公之夫妇。所以为之本根者如此。则虽在千古之远。当有闻风而作者。况于子孙宗族。暨乡闾后生之亲目者乎。余之所跂望。不翅如饥渴之在躬。盖当禽兽逼人。天地蔑贞。其情益不得不然也。铭曰。
吾于安分公。显碣有述焉。吾于汝章父。幽𡑞有志焉。诵安分之述。知汝章有所受。诵汝章之志。知安分有所授。
赠司宪府执义松堂成公墓碣铭(并序)
故徵士 赠司宪府执义松堂成公之墓。在春川月窟之申坐。其远孙埈庆。为乞丽牲之铭。噫。历世久远。文献不备。自其爵命生卒。并学行出处之实。皆无可考。何据以铭为。虽然。观公家世源流。内则以大谷先生运。为从祖。以听松先生守琛。为族祖。以板谷先生允谐。为叔父。以牛溪先生浑。为族父。外则以栗谷李先生珥。秋浦黄先生慎。石室金先生尚宪。为师友。是数君子。皆儒林旷世之高贤。而牛溪之道德。石室之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0H 页
节义。又有大焉。至如栗谷先生。则又继洛闽之正统。以是传之华阳夫子者也。至公曾孙。有明滩公揆宪。似述世风。平生大义。同符石室。 肃庙己巳。 仁显逊位。其所树立。又无愧于朴忠烈诸公矣。邑志云。公之学本之于敬。而主忠信。敦孝悌。明经义。以矜式士林。儒状云。乙巳祸后。卜居春川之盘松村。不求闻达于世。晚举遗逸。累徵不起。家乘云。公殁。追 赠执义。乡士金德渊等。发祭社之议。通文一境云。合是数者而观之。其槩犹可想已。据以为铭。可幸无过焉。程子尝言。荀氏八龙。岂皆贤者。此非少之也。乃归功于父兄师友。若圣人之称子贱耳。后生不幸而遭邪世。出入外内。都无所资者。自非拚死奋力百倍前人之功。乌足以有立。而卒免于胥溺也哉。公讳大寿。字仁老。昌宁大家。远祖曰松国。高丽侍中。其下无事于谱也。典翰世俊。正郎近。参奉允谦。其曾祖,祖,祢也。三世亦以儒行相传。妣善山金氏。判官仲鍊之女。室镇川宋氏。佥枢好善之女。男长希有。次希在。参奉 赠左承旨。善居丧。三女婿李廷益,金继男,朴兰英。孙男好益。佥枢。好文,好正 赠参判。承旨出。揆宪。即参判男也。某官亦 赠参判。配享谷云祠。梅山洪文敬公直弼。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0L 页
铭其墓。孙曾而下。今为十馀世。十一世孙乐薰。弱冠见华西李先生恒老。至是令其子。从余龟山之下。即埈庆也。今方与明滩后孙乐元。诵习洛建。欲承述前人。噫。当西洋鬼魅弥满天地之会。只此消息。亦已喜幸矣。因揄扬先德。而以拚死奋力。有望于一篑之初云。铭曰。
济济鲁彦。实培宓生。矫矫荀龙。亦资父兄。松翁是似。嗣有令名。考槃永矢。斯亦隐成。彼蓬无麻。百倍功程。
同知中枢府事芝轩崔公墓碣铭(并序)
灵芝有根。醴泉有源。古语也。芝轩崔公讳岱。字士宗。其王考嘉阴处士光肇。得陶庵李文正之学。训迪后生。 健陵时。见欧罗豕蹢。与乡大夫。扑灭凶焰。公似述其风。尝从华西李先生游。生男益铉。文科前参判。自成童。擩染父师间。登朝。以致身为义。不畏疆御。直道而行。尝辞 召命。陈彝伦斁丧。仍及中庸说亲亲而不言任之以事。以讽之。以致仇敌堵立。祸且不测。而芝轩公谈笑如平日。或问之。答曰。既许身于国。何可顾私。及自耽罗棘中。万死一生。又有迎入欧倭之事。参判又持斧伏 阙下以谏。几死黑山之海。仍永锢而不齿。然且父子逌然无怨悔。芝根醴源。顾不信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1H 页
矣乎。参判与平默。同事李先生。至是入白云山。谒墓道之铭。理义者心之所同然也。今托名为荣。何敢以浅拙辞。公系出庆州。新罗侍郎文昌侯讳致远。为鼻祖。洎于 国朝。大司谏灌。以忠谠忤燕山。见枳。是生秀俊。举遗逸。官外台。三传至刑曹判书应虚。是为公七世。判书曾孙裕泰。郡守。辛壬之祸。以护忠正锢。是生成默。副司正。司正生嘉阴。 赠司仆寺正。寺正生克敬。 赠左承旨。于公为皇考。妣 赠淑夫人全州李氏。考克懋。 仁陵丙寅七月朔。举公。自幼凝重简默。爱好书史。嘉阴公教子孙。以小学家礼。为修身理家之本。公一遵其意。次及孝经四子。晓其大意。间习公车业。亦未尝随众奔竞。事无纤巨。必禀命于亲。不敢自专。丁外艰。致其哀戚。奉母夫人。色养十馀年。及丧。水浆不入口。至杖而后起。值岁荐荒。臧获皆散。浑室菜色。而不以此动心。尝挈眷入丹阳万山中。始至。土室数椽。馀赀仅可支一两朔。瘟疫灰烬。千辛万苦而不改其操。寻舟下杨根客寓焉。见李先生于檗溪之上。而知其为有道。令参判。就而事之。若程太中遣二子于周夫子。及自龙津。返抱川。家事益窘。躬干鄙事。而素位不愿。惟以师友在远。无以丽泽。悒悒而不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1L 页
已。忽参判登第。榜声入门。乡里皆贺。亦无喜色。及历郎署。戒之曰。为贫。亦 王事也。慎之。母得旷职。守顺康园。忤宗伯。宰新昌县。忤帅臣。皆夷然曰。在我者。当令无愧于心。馀不足问也。每岁一就李先生。必禀处已接物。正义明道之方。先生为之反复不倦。因作固穷说以贻之。盖公于先生。虽不纯师。其尊仰取法。实与范淳夫之于程氏相似焉。以故茶饭庭训。能一险夷。外死生。惟知以尽忠补过。为事君之义。使其子。得以明天理正人心。守礼义之大宗。而光国家于天下后世。则其为阴功。诚振古之所罕也。呜呼伟哉。公始资通政。至嘉善,同知中枢府事,参判侍从臣。推 恩也。然同枢推 恩。则至今无闻。其好要可知也。公年八十二。卒于今 上丁亥之五月。葬于抱川之问礼洞丑麓。配李氏。籍庆州。先公卒。墓于某地某坐。从 赠贞夫人。其考晋懋。二男长升铉。过房嗣世父。次即参判。孙男永祚,永学,永福。永学嗣升铉。女适任明宰。铭曰。
圣人作易。向阳背阴。其作春秋。万古一心。尊夏攘夷。立义孔严。洛建贞明。传守至今。公绳祖武。诲子式似。式似式阐。父子知己。九死靡悔。聿扶人理。彼其之子。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2H 页
天壤是易。不直一文。于渠奚谪。后生述铭。馀皆可略。问礼之阡。穹然其石。此石可磨。此心不泐。
吏曹正郎竹林黄公墓碣铭(并序)
当宁己卯。通训大夫。吏曹正郎。竹林黄公讳基源。字应肇。卒距其生 仁陵丁丑。寿六十有三。归葬于宝城之道村艮穴。后改葬于绫州栗溪之庚麓。盖公中宪朝廷试。历仕四十一年。内则权知承文院副正字。孝陵别检。成均馆典籍。 肇庆庙令。司宪府监察,持平。礼曹佐郎。文臣宣传官。司谏院正言。外则慈仁县监。黄山道察访。开城府经历。是其所履也。绫州有处士郑义林季方。故参判芦沙奇公之高弟也。尝为公状其行。至是嗣孙稓。以其状千里北游。谒铭颇勤。仆以屏斥欧胡。得罪 朝著。禁锢将死。何敢秉笔。无已则妄自詑以朱子所谓主人边人。力疾倩人以副之。而俟溘焉。公初讳起汉。后改为今名。其先长水人。厖村翼成公讳喜。事我 太宗大王。为太平贤相。公其后也。自是簪组蝉赫。高祖讳河瑞。曾祖讳宇中。祖讳象坤。考讳有镇。皆隐德不仕。以公贵。佥知西枢。妣姜氏。籍晋州。考以兴。公自幼志气不群。尝就学里塾。有书册不具者。斥卖其田。换多少书与之共。比登第。谓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2L 页
少年高科一不幸。事亲诚笃。居丧致哀。血指苏癠。在官守职。不以外人是非为展缩。 孝陵园池废塞。到直即疏浚而引之。 肇庆及庆基殿仪物又破败。疏请修葺。不报。丙寅。欧胡入江华。帅臣弃城走。朝士亦雉鸟散。公以军衔。留旅邸。或曰。盍去诸。公曰。散班一命以上。尚有奔问之义。况曾经侍从。值 宵旰之日。何得自私。前后莅郡。俱以廉明著。赋归。行李萧然。有劝为子孙计。则曰清白二字。是我家青毡也。性宽简。不行干嘱。僮幼辈啼叫便液。无疾言遽色。私亲当路。导成侈靡。人谓一冠履之美恶。荣枯立判。乃以当今之日。不近绵袜。惟黄某一人云。噫。岂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者。非耶。铭曰。
茕茕孤臣。 君门射策。既遐既逖。谁识面目。公守素履。泰无不足。既无不足。于何干嘱。吾家青毡。洵是清白。临危捍艰。愧死溺职。没齿不遇。如岁寒柏。锢人作铭。警千百历。
军资监正竹轩朴公墓碣铭(并序)
不佞谪居智海。为故军资监正朴公状其行矣。越八年。后孙在麟。扶老跋涉九百馀里。入白云之万山中。谒牲系之铭。罪锢残喘。辞不获命。力疾而序之曰。公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3H 页
讳恬。字仲静。新罗王赫居世之后。胜国时兵曹判书义龙。佐我 太祖。封务安君。子孙因籍焉。士大夫不绝。曾大父益卿。 端庙闻其孝。 召拜 定陵参奉。六臣事作。遁世自靖。乡人名其居曰高节里。 孝庙朝 赠冢宰。配食务安公柄山之祠。大父城。司宪府掌令。父彦纯。 赠户曹参议。妣咸平李氏。教授汝舟女。公 嘉靖乙酉。生于高节里。性行孝谨。好气义笃志为己之学。师事慕斋金文敬先生。同学者若河西金文正,圭庵宋文忠,眉岩柳文节诸公。乐相丽泽焉。中庙甲辰。荐授天文习读官。转军资监正。 仁宗当宁。眷注河西方深。而河西知微知彰。归志浩然。公约携手同车。已而。 仁宗上宾。 明宗嗣位。尹元衡等用事。于是有忠顺堂 处分。公遂弃官南归。温燖旧学。乡邦向风。弟子日进。相与讲服经礼。乐而不倦。天朗气和。浴鲜池之泉。风游山之樾。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不愿乎外。故斩伐之祸。甚于贞,衮之时。而公及河西。超然而独免焉。 宣庙初。被 召命。亦不起。倭寇大至。公闻重峰文烈公赵先生起义旅。曰吾衰甚矣。无以奋身捍 王也。令其子直长公庆禄。贸米数百斛。致之义阵。贻书文枫岩世纬。激励忠义。文公韪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3L 页
之。荐直长公于李忠武舜臣。李公多用其策。战比有功。公弟振威将军悌。与公素称二难。亦运米数百斛。献 行在。且设义兵厅于务安。猝有倭船数百泊梦滩。将军设伏宝平山觇贼。为贼所执。夫人宋氏救之。贼握其手。夫人以刀断手。遂自杀。将军得脱。事闻旌褒。松江郑文清公澈曰。善乎朴恬之立身刑家也。求之古人。亦不多得。公以 万历癸卯四月八日卒。春秋七十有九。葬于务安之玉洞乙麓。从先兆也。夫人青松沈氏。靖襄公龟龄女。举六男。长见上。次庆祉。参奉。庆祐。嘉善。庆祥,庆补。亦参奉。庆襕。通政。直长生应吉。应吉生宗文。继述家声。从慎独斋金先生,尤庵宋先生游。号幽谷处士。今为八九世。不能悉录。公初因所居高节里。颜其堂曰竹轩。盖志砥砺名行。守死不变之意也。呜呼。己卯乙巳之祸。足以覆人之国。而犹贞疾不死。以至于我 宣庙。则又骎骎乎休明之运矣。及夫岛夷不恭。有假道之请。则据尊攘之义。严辞斥绝。而奏闻 天朝。以故龙蛇之役。 社稷宗庙。几不血食。而忠孝礼义之所感。竟蒙 天王之再造。式克至于今日休。此可以不知其故耶。寔由静庵诸先生。以尧舜君民之道事 君。于是。小大相师。国俗一变。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4H 页
虽经一时之斩伐。而种下种子有不远复之势。慕齐门下之盛。亦一證也。已然之迹。不啻大彰明较著。而滔滔者率以为陈腐迂阔而弃之。沦胥以亡而不之悟。抑何见欤。又念龙蛇之变。说之心寒。重门击柝。少涉疏忽。犹致大祸。况在我者泄泄杳杳。而暴客之合从而尝试。又非前世之比。使公及赵文烈在。又当以为如何也。呜呼。天意人事。可以悽怆而伤心者矣。铭曰。
先王作人。鸢飞鱼跃。竹轩诸公。纡馀卓荦。东京大义。不避鼎镬。见几色举。亦不终日。吉凶大故。扶持颠跌。宗祊永赖。伊谁之功。松梓郁郁。玉山崇崇。虔荐石章。写我孤衷。
咏华亭朴公墓碣铭(并序)
君子之学。学为人之道也。反是者。朱子以为有人之形。而实无以异于禽兽。夫以万物之灵。而知觉不越乎禽兽之能。则奸欺将日炽而生齿为鱼肉矣。仁者宜战栗也。于斯时也。有笃志斯学而不贰者。即不问小大微著。君子序列而表章之。亹亹不倦。亦仁者之心也。绵城氏有处士讳㴐。字大沃。幼而聪悟。既长庄重。如老成人。从仲兄洵。西游一千里。就文正公陶庵李先生。学日以进。动止有则。先生期许綦重。先生没。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4L 页
心丧如例。时经辛壬大祸。邪说不息。继以戊申之变。士大夫不乐于进取。公遂废公车业。铲迹草泽间。务安之石山。土肥泉甘。松筠花卉。葱菀成林。徜徉而乐之。榜其亭曰咏华。与宗族朋友。讲诗礼修契帖。引壶觞。乡人歆艳。邻近邑宰。闻其贤。载酒相访。谈说移晷。待之如神仙中人。而深惜其不得施于世也。公以 景宗癸卯生。 健陵壬子卒。葬钵山之壬坐。齐耽津崔氏时亿女。墓祔。绵城之朴。出于新罗王赫居世。 国朝领中枢枫亭讳义龙。大显。参奉爱闲亭 赠吏曹判书益卿。以节行著。公七世以上也。高祖振威将军悌。倭变觇贼宝平山。被执。夫人宋氏救之。殉节。旌闾。生 赠掌乐正琡。琡生恒吉。恒吉生胜文。公曾祖祖祢也。妣灵岩崔氏。考锡明。公举三男三女。受龙,河龙,龟龙,曹喜淳,吴荣旻,金良羽。孙男重溯,重集。女吴处亨。受龙出。重孝,重植,金基现。河龙出。重天,重进,李有白,林庆相。龟龙出。曾孙昌秀,昌允,昌仁,昌铉,昌宪,昌晚,昌翊,柳基宣。重溯男女。昌滢,昌训。重孝所后子,昌淳。重植出。昌训过房。昌达,金基表,徐镇祚。重天男女。昌基,金载铉,李缵绪,金箕文。重进男女。馀不尽录。公从大儒先生。讲明斯道。孝弟行于家。德望浃于人。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5H 页
而文章又高洁。傥得羽仪 王朝。何患乎不如古人。而遭时不幸。衡门洋泌。乐饥以没其齿。岂不惜哉。然人之患不能有诸己耳。苟有诸己。初无加损焉耳。前谏议朴公淇钟。公旁裔也。惜后公百年。言行散逸。撰次为状。走人请铭于白云之下。噫。党虽曰老去。光华禁锢之馀。尚可以使公不朽耶。铭曰。
有亭幽幽。石山之阿。王孙淹留。乐此咏华。昔我抠衣。寒泉淙淙。江汉羹墙。洛闽道东。眷玆终南。我安适归。虎啸猿啼。关着我扉。携我朋知。怡我嘉宾。抱月而终。南海逸民。
松梧堂尹公墓碣铭(并序)
松梧堂尹公讳仁守。字德弘。坡平大姓。以高丽大匡太师讳莘达。为初祖。五传至文肃公瓘。益光显。 国朝讳珅。佐命功臣。吏曹判书谥昭靖。三传至同知中枢确。徙居湖南之永平县。又三传至直长 赠左承旨廷勋。 万历倭变。起义旅。是生 赠童蒙教官俭。崇祯虏难。起义旅。其世笃忠贞。可见也。大父七松亭珏。父 赠司仆寺正东颢。妣淑夫人清道金氏。琇女。公生于 崇祯三丙午。幼而颖悟。七松公以朱子说人家后生。有意做好人。方有可望。为婴孩之教。公服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5L 页
膺不忘。便能忠信为主。庄敬为本。致力于经行。既为一时之所宗仰。又善于场屋之文。出口落纸。动荡人耳目。呈卷辄高等。凡十有一度。而覆试皆屈。所谓唐皋。其如命何者也。公 英宗己未。竟以布衣卒。寿七十四。墓于月峰之酉穴。所著词赋。子孙乡士。皆宝藏焉。后以孙福衡。寿资 赠左承旨。配晋州郑氏。益庆女。丰山洪氏。锡昌女。墓祔。男范殷。郑出。就殷,佑殷,女丁弘运,郑书奎。洪出。孙男万衡。长房出。福衡。次房出。曾玄以下。若干人。窃惟先王之设教。君子之出处。见于周官大司徒及明道先生熙宁劄子。至明白矣。下代教人用人。事不师古。则程朱以下赴举。出于猎较之义也。而其夺志之患。不幸之戒。不可以不审也。公以超异之才。幼被父祖之义方。笃志不贰。以终其身。傥得程朱门庭。为之依归。细讲其所以天先乎地。君先乎臣。男先乎女。理不得不然之故。而于求在我。求在外之辨。洞然有以默契焉。则所就殆极于高远矣。尚幸遭值 祖宗右文之时。国俗近古。士趍尔雅。不失令名而终焉。则秉笔者可序述也。公玄孙滋铉。抱公家状。北蹑白云之扉。而请铭焉。力疾应副以志感。然朝夕方就木。笔与心朽。不足言也。铭曰。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6H 页
亲亲长长以为质。忠信诚敬以为学些。权舆于发解之夕。唐皋无命。竟致命于沟壑些。月岗崇崇其下也。措大之宫。千里铭章。遥写我衷些。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墓表
  
故龙骧卫副护军 赠嘉善大夫工曹参判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月河闵公墓表
燕岐治北月河之坊。负壬向丙。望之睾如者。故龙骧卫副护军 赠工曹参判闵公之墓也。公生于 隆庆辛未。幼而知学。及长。淹贯经史。仍就文元公沙溪金先生学。所得益深。 万历壬辰。倭寇至。避兵关西。行至定州。遭外艰。权封于其地。号天哭擗者十年。癸卯。得返葬于月河。奉母夫人还乡。明农讲学。丙午。成进士。庚申。丁内艰。制除。隐居求志。不出户庭。时光海无道。 母后废处 西宫。盖伤彝伦殄绝。且谨远小人之戒也。癸亥靖社。参原从勋。甲子。拜广兴仓奉事。丁卯。由司瓮院主簿。出监高山县。吏民怀之如父母。寻以直道忤长官。罢归。庚午。监木川县。益励清勤。苏残补弊。寻又以微眚罢。其归行橐萧然。丙子。拜童蒙教官。冬虏大举入寇。将赴南汉。至水原。路梗不得通。公吞声而哭三日。彷徨不食。既而改曰。为此奚益。归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6L 页
与同志。召募义旅。而城围已解矣。壬午。除社稷署令。癸未。移工曹正郎。甲申。 命支待虏差。公自以小官。不敢唐突违令。黾勉举行。自是。羞愤弃官归。日与门徒。讲服金先生绪馀。辛卯。以大耋升通政。付副护军。壬辰三月九日。卒于正寝。 朝廷以原从勋。追 赠嘉善大夫,工曹参判。兼职如例。仍以忠孝。旌表其闾。盖公为人。廉公有威。人不敢以戏侮加之。性至孝。髫龀已知事亲之礼。父母有不安节。衣袜不遑整理。或至数旬。诚意弥笃。及失怙恃。哀毁踰制。庐墓啜粥。不脱绖带而终三年。祭祀致如在之诚。日必谒庙。虽邵龄不废。金先生易箦。追慕哀痛。无异亲丧。素食以终期年。时公年亦七十矣。丁卯。 国家请成于虏。公外察虏中之情状。内悯上下之苟安。沥血搆疏。陈脩攘之谟。而时辈以为迂妄。举皆笑骂。既不果上。忉怛未已。遂草檄文。拟传示三南。使知再逞之几。兼示预防之策。山川险阻。道路要害。靡不纤悉。边将邑宰。及其他忠义可仗之人。靡不条举。已而。有丙丁之变。其贞亮死节之臣。多出于公之所料矣。及为教官。令学徒课经讲礼。暇日并习贯革之射。谓学者于武事。不可偏废。平时犹然。况于今日乎。此意甚可悲也。惜乎。其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7H 页
为学本末。不传于世也。虽然。观其蚤游大贤之门。得闻洛建之诀。而致一事之诚。则其门路之正。可知矣。入而孝于亲。出而忠于国者。既无愧于天理民彝之懿。而少小从学。如南壶谷龙翼。李青湖一相。李东里殷相诸公。菀然为一世之名卿。则视世之雇耳佣目。谐世以取宠者。其气象规模。盖有迥然不侔者矣。邵宝氏有言。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若公所立。其谓真士夫者非耶。友人李承旭重九。据公门人叙述若干言。第录为状。至是公后孙达镐。远敲北江之扉。因重九而丐铭焉。不佞辞不获已。仍窃有所感焉。噫。公之疏檄。岂非曲突徙薪之先见也欤。天地不交。终于括囊。毕竟丙丁之役。大火燎原。而不可向迩。则向之笑骂者。纵风煽焰。立见灰烬。而燋头烂额者。抑郁而无谁语。呜呼。二百年于此矣。吾知公地下之目不可瞑矣。噫。今日烈焰。将非丙丁之比。九原可作。又不知何以为心也。公讳后骞。字孝胤。学徒称月河先生。系出骊兴。高丽平章事文景公讳令谟。其鼻祖也。文景而下代有显人。至我 朝。司宪府大司宪 赠吏曹判书晖。又以清白显。于公为五代祖。高祖寿千。观察使。曾祖兰馨。参奉 赠吏曹参判。祖宝命。监察。考浩。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7L 页
赠左承旨。行义见文敬公金先生集所述墓文。妣延安李氏 赠淑夫人。监察㞳之女。公取清州韩崙之女。己卯名贤松斋先生忠曾孙也。从公 赠贞夫人。祔葬墓左。男凝。女婿崔迪源,李涑。孙男宗洙,宗泗。曾孙男赫先。宗泗出。生男益谦,好谦,思谦。达镐。于益谦为玄孙也。铭曰。
允文文元。石潭宗嫡。以是传之。于彼巴谷。公实师友。其仪不忒。勉尔后昆。于焉作则。西焰燔穹。我心斯恻。夙夜儆戒。扩乃先德。神之听之。以救昆玉。
阴竹县监 赠资宪大夫工曹判书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潭溪柳公墓表。
宣庙龙蛇之役。潭溪柳公讳珥。字献夫。以讨贼勋。除阴竹县监。 仁庙适变。率三子。扈 驾公山。乱已。升秩二品。既殁。男仁声。嗣其忠义。以全义县监。平白首贼。推 恩所生。 赠资宪大夫工曹判书。兼衔如例。至七世孙某。谋立牲石于墓道。使宅相李承旭来曰。愿为铭。今去公之世。二百馀年。其详不可考。承旭所述寂寥若干言。公生禀秀异。稍长。不事章句。留心理学。事亲奉先。诚意出天。与其兄参判公珉。副尉公珙。友爱笃至。食必共卓。寝必同席。终身不析箸。时人名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8H 页
其居曰兄弟村。既秩亚八座。不复仕进。逍遥林泉。惇叙宗族。训诲子孙。子孙在眼前者八人。佳辰令节。列侍左右。以供娱乐。岂古所谓孝友为政。知足恬退者非耶。今其所学本末。虽不少槩见。即此而观。其脚踏实地。盖有不可诬者焉。夫以学道。大为标榜。而或便儇皎厉。售伪假真。剧谈性命。宝花乱坠。而夷考其行。则与不学之人无异。使遗风馀弊。漂荡于未流者。决知其不容于洙泗洛闽之间也。由此言之。公可谓贤于人远矣。噫。此足以铭公。何待他求。公文化大姓。高丽大丞相讳车达。为上祖。入我 朝。忠景公亮。位右揆。封文城府院君。四传而主簿自淑。生沆。生员 赠参议。参议生守正。主簿 赠汉城左尹。聘清州韩氏。赠判书梦斗之女。既归有女士之称。即公之考妣也。公生于 隆庆丁卯。卒于 崇祯丁亥。葬于木川南面大峙之酉穴。配全州李氏。副护军德邻之女。男长即仁声。郡守。次仁老。别提。次仁闻。孙男轸。以学行。被尤庵先生所奖与。轴。县监。以能恤民。蒙 褒典。女适青湖李一相。皆郡守出。今为八九世。子孙蕃衍。不可胜书。而县监曾孙匡国。擢文科。位至贰卿云。噫。不佞因公龙蛇之勋。而窃有感焉。当时之事。亦以桑土之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8L 页
疏而致外侮。然其时天理不尽晦。人心不尽溺。衣冠之族。耻为裔戎。虽在危急存亡之秋。而有背城死战之心。无受命苟安之意。故如公辈人。得以有所凭藉。而佐成恢复之伟烈。如昨日事也。岂如今日束手缄口。甘为伥鬼之谋也哉。呜呼。跧伏深山。惟有朱先生楼下咏柏之悲矣。九原有知公。于此。必不胜袁安之流涕也。铭曰。
木峙之封。潭溪之宅。孝友恬退。本之邃学。升车而过者。其可式。
成均进士绮园秦公墓表
开城府南聪陵之洞。负子之坟。望之睾如者。故进士绮园秦公讳凤良。字廷仪之藏也。秦氏。系出南原。后世徙居开城。通德郎王道。始基焉。高祖元尚。曾祖佐奚。祖宗汉。考舜彪。武及第。妣江华高氏。考泽龙。南阳洪氏。考圣辅。洪氏以 纯祖丁丑。举公。 哲宗癸亥。年四十七而卒。元配海丰金氏。武及第东炯女。继配商山金氏。元基女。淳昌林氏。尚志女。宜宁南氏。权管圭锡女。三配皆无男。所后子尚焕。而最后南氏。生尚友则遗腹也。二女长适孙圣载。商山金氏出。次适文夏燮。林氏出也。尚友。省事以来。以不识父颜。无地伸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9H 页
孝。为至痛。家贫竭力。伐石将竖于墓节。取亲戚所诵师友所诔若干言。为家状。裹足而至白云山中。丐余序铭甚勤。盖公生禀异凡。幼就塾学。程课甚笃。群兄弟。视公不得豫怠。及长。事亲孝敬。居丧致哀。先茔志碣祭具。无不悉备。距墓稍间。月一再省。祈寒盛暑不废。侍洪氏疾。首尾十二年。昼夜不懈。凡抑搔栉浴。卧起扶持。粥药调护。跨圊涤秽之类。细大必亲。分寸必检。造次不离左右。尝粪甜苦。以审差㞃。始终纯诚。可以感神。兄家遘瘟。冒焰往侍。夜不交睫旬馀。人甚危之。卒以无恙。与诸姊妹居。恒举前古女士事行。丁宁告诫。仍裒辑女史。译以谚书。为之家训。家藏经史。后生求借读。虽疏必许。比还。辄令记诵一二。而叩问疑义。容貌颀伟。眉目秀朗。动止严重。对人无戏媟。喜怒不形。无疾言遽色。恶言不加于婢仆。忿容不设于朋侪。姜龙山文豹。故都儒者。于人毁誉不苟。而称其胸襟坦夷。致力人伦。且曰于吾为师表。此状辞大槩也。余擎读一回。尚友呜咽而言曰。记曰无其美而称之诬也。程子论影帧曰。多一发。便是别人。况行治乎。尚友夙讲古训。一辞不敢轻下。此则證在神明。第今习俗。动辄溢美。倘后人一例视之则奈何。言讫。泪簌簌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59L 页
不止。噫。余亦匪人。何以慰孝子之心。第念昔者。程太中侯夫人家传。出于伊川。而天下后世。信之无贰。何也。以伊川之立身行道。足以显其父母。而修辞立诚。足以配古经传也。尚友师事龙山。志学有素。其亦勉于此而已矣。因序次如右云。铭曰。
嗜学自龀。孝弟谨慎。宗族是顺。朋友是信。无曰匹夫之私行。是谓君子之务本。镵词于石猗。在聪之坂猗。
烟洞翁奇公墓表
奇生教析。自佛甲山中。抱其先六世祖烟洞翁家牒。入于智海。求阡表之文。按其牒。公幸州人。己卯名贤服斋文悯公讳遵之七世孙。汉城府判尹贞坚公讳大恒之六世孙。高祖允献。文科。终司谏院献纳。公家自胜国时至此。门户之盛。甲乙于左海。 仁祖靖社。坐家祸。子孙废处湖南。曾祖秀实。祖震朝。考奉正。皆阨穷于草莽之间。漂沦。至教衍。其微益甚。则其间文献之传。亦几于荡然。独公仁孝之行。得于生质之美者。有可徵焉。盖公讳偶星。字良运。烟洞翁。其自号也。幼而慈惠爱亲。及长。志物备具。病则刀圭殚其诚。不效则至于割指刲股。丧则庐于墓。日夜恸号。泪著于莎。莎为之枯。兄弟怡怡。室家和平。轻财爱人。善于周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第 260H 页
穷恤急。常值岁大饥。鬻庄运米。全活一坊。其馀待公以举火者。亦甚众。涂有僵尸。遇之。辄出力殓瘗。贫人有㝃。必以米藿。厚遗以救之。此类不一。莫非孝之推而仁之术也。故乡邦贤者。诵其行。愚者。怀其恩。令誉广布。自相举状。至蒙食物之赐。噫。尧舜之道大矣。语其本则孟子谓孝弟而已矣。窃惟文悯先生。事我 靖陵。与静庵赵文正。我先祖文毅公诸贤。同德一心。欲以尧舜君民者。其本亶在于此。迹公仁孝之实。实有以暗合。则文悯而在。亦当莞尔而笑矣。惜乎。家祸之馀。内无渊源之渐。荒海之陬。外无兑泽之滋。终于此而已也。虽然。先贤所谓吾必谓之学矣者。犹可以拟伦而无愧。则抑又何恨焉。惟在教衍诸人。动心忍性。式谷似之。因就有道。以求诸老先生体用之全耳。公妣光山金氏。克元之女。生于 肃宗乙卯。卒于 英宗乙丑。寿七十一。葬于灵光古栈之乡耕洞负艮之麓。而配锦城郑氏。敬赞之女。祔焉。从先兆也。男锡信。无育。所后子在邦。曾孙男宅镇。承镇。过房为族父后。硕镇。馀不能尽书。教衍。宅镇男也。 崇祯殉社五甲申月日。累人清风金平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