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x 页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操
  
独立操
独立而不惧易。不见是而无闷难。于嗟乎日暮道远。谁知吾之永叹。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4H 页
和金致容 大明洞琴操
南薰邈矣。爰有清琴横床。月角一抹。何如古柴桑。
坐山泉舍。弹紫阳琴。养中和性。性情声音无古今。
  又
大明洞 大明洞。横有成岭者 大明之岭耶。侧看成峰者 大明之峰耶。欧巴狂氛。独闭衡门。抱春秋而究终始者 大明之民耶。于嗟乎。安得与子翱翔于桂云之中。抱明月而长终耶。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词赋
  
穷号天辞
穷号天兮天不言。痛号父兮父不闻。三圣没兮邹徽远。尤老华翁兮。奄一去而不复返。于嗟灭影于东冈兮。谁知吾之永伤。
吊楚三闾大夫屈灵均
承后恩兮南来。浮孤屿兮天涯。朝行吟兮泽畔。恍沅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4L 页
流兮萦回。萧瑟兮以风。纷纷兮落木。惨憺兮以云。青青兮菉竹。吉日兮辰良。荔丹兮蕉黄。怀古人兮不能忘。穆将愉兮炷瓣香。沅之流兮不尽。嘅鱼腹之孤魂。子长述夫惇史。五七分兮以伸。徕紫阳之后圣。笺离骚之遗编。郁千载之晦昧。见一日之廓然。匪鬼神之良能。彼迷暧焉孰明。伊忠义与中行。既无憾于称停。顾武关之辙迹。曰有悔兮靡及。恣羊狠兮狼贪。忽郢庙其不食。旋六籍之灰烬。泣九有之鱼肉。𣢟先时兮忧心。竟如合乎符节。魂之来兮栖栖。謇谁须兮作怀。我思兮古人。鸟次兮助余悲。彼滔滔兮曷咎。须别人兮重唏。
吊唐潮州刺史韩文公
恭惟夫子。孔思周情。日光玉洁。左右六经。门人叙事。词极隆至。洛闽称停。亦越诸子。原道诸作。纲领既是。天日磊落。葛范一视。卫道息邪。片片赤心。道由我传。万灭犹厌。发言侃侃。诋佛皇廷。皇廷有怒。如雷如霆。二公周旋。逊于南荒。水陆万里。九死飓瘴。太颠之来。虽小有言。始终立脚。不啻炳然。猗嗟匹夫。百世之师。小人所齘。君子所归。相时魏博。万夫骇悸。止君之仁。死臣之义。单车贼庭。王事底正。谈笑以麾。不辱帝命。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5H 页
谅此一节。已非腐儒。苟遭王明。俾执事枢。其裨不赀。民受其福。文武恬嬉。腼然肉食。硬说吾儒。迂阔无用。是媢是违。是蔽是壅。公实遭此。沉屈漂沦。古今同患。云何永叹。抑昔山阳。令长之尊。及来潮衙。侯伯之权。百鬼欺凌。死亡无日。其词凄切。惹人呜咽。矧伊寒贱。拘之闾室。死法辱境。其琐可悉。朋友靡摄。经籍靡质。白首曷归。怕亏晚节。魑魅为群。兴言怵惕。感时怀古。恭陈悃愊。馀在厚壤。操几登席。
吊宋太学生陈氏(东),欧阳氏(澈)
内夏外夷。天地定形。贵夏贱夷。帝王常经。夷而猾夏。舜庭所虞。僭而不臣。孔笔所诛。哀此中国。剥床厥德。豕孚不戒。驯致此极。济之有道。内修外攘。孰诳以和。旋见怀襄。君亲血雠。矧共一天。寝苫枕戈。人理则然。相时憸人。事皆反是。二公雪涕。相继投匦。三纲日沦。九法日斁。夏夷人兽。天壤易处。胡不相畏。安此髯妇。祖宗培养。臣敢孤负。思不出位。守身常诀。事有大焉。不可执一。而厥枭獍。为彼报仇。血渍东市。万泪交流。诏谕江南。由良人歼。腥膻既涨。疮痍随含。尚赖二公。民彝不亡。哲人踵起。嘉猷斯张。极重难反。屈伸靡常。尚及百历。维持南方。夫夫孔愚。匪慕伊訾。主边贼边。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5L 页
亦莫之知。蚍撼蚊闹。夫岂不宜。南溟夜雨。寒篁疏篱。辗转不寐。念我良人。人如可赎。则百其身。悲今及古。敬吊明神。喔喔鸡晨。惨惨愁云。
吊宋宜兴吴进士(师古)
呜呼远矣。地之距宜兴。殆将万里。世之距绍兴。寝近千祀。夫子之文章不可考。夫子之性情犹可揣。盖当一德之恣肆。三纲绝矣。九法坠矣。天地易位矣。冠屦倒置矣。如欲一二以数之。则伤于多事矣。于斯时也。澹庵忠简公。奋不顾身。奉咫尺之笺。障滔天之澜。触豺虎之怒。入魑魅之群。群公以下诸大夫庶士。惴惴焉莫敢开口于私室。朋友亲厚之地。亦不敢微露形迹以犯履尾之咥。先生乃独勇往直决。诵其义锓其章。以布告于万方。使天下性命之伦。知朝廷之有人而天理民彝之不可终湮。冀或人众而胜天。回斡宸极。罚殛倖臣。内修外攘。整顿乾坤于万分有一之间。呜呼。非得性情之正。不为威惕而利疚者。其何能然。吾知孟子复起。必曰抑洪水驱猛兽之徒。彼或阴附伥鬼而敢于讥刺者。虽狗彘不肯食其馀。屏裔之厄其事小。扶义之功所系大。在先生俯仰而无愧。在后人向往而不贰。嘅龙血之玄黄。感古今之相类。吉日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H 页
瓣香。缄词吊慰。惟尔明神。尚鉴此意。
吊元处士仁山金先生白云许先生
于惟先生。师生同德。道学渊源。由闽溯洛。香孩讫命。神州陆沉。鞑靼腥膻。实尽我心。人欲横障。春秋义晦。天翻地覆。恬莫之忾。怀孟大家。立身壹败。静修高蹈。亦为所浼。滔滔馀子。夫复何怪。壁立万仞。时惟二老。顾瞻周道。鞠为茂草。苞萧冽泉。使我心懆。呜呼曷归。虞夏忽焉。临安进士。兰溪逸民。厥有高足。金华幽人。荷衣蕙带。皭然不滓。胡不寿考。及我 洪武。明良相遇。汛扫区宇。岂其功烈。诚意之伍。天命虽啬。人道既得。举世非之。特立不惑。举世而夷。繄我中国。举世而兽。繄我人类。举世而梦。繄我独寤。不负所学。为法万世。巍巍大老。肥遁黄涧。涧饮木食。莫我敢讪。不遇 宁陵。式终丘壑。玆岂无受。公实先觉。一心如水。三光动色。我丁不辰。大过独立。力莫自强。以栗以悒。斋心荐诚。晨露厌浥。尚克保佑。俾免大跲。
责汉刘英
英乎英乎。彼谁之徒欤。非大汉之公子欤。非华夏之族氏欤。昔高祖威加海内兮。荐骍牡于阙里。徕随陆之诗书兮。嘉叔孙之礼仪。逮五叶之武皇兮。景三五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L 页
以图治。肆建元之初服兮。起广川之儒师。有河间之同气兮。购灰烬之馀籍。赫先皇炳灵于中叶兮。缵二祖之旧迹。嗣皇穆其临雍兮。岂徒然于拜老。揽宗戚而受学兮。冀一变而至道。纵不纯于古昔。亦维持于永世。夫何公子之不聪。乐彼葱竺之胡偈。虽匹夫犹启祸。矧巨室之所慕。听堂狱之诳诱。恬彝伦之攸斁。迨老庄之文奸。开士学之顿悟。高明亦其沦溺。忽泯然为一色。恒不死于贞疾。率天下而鬼窟。遂长夜之漫漫。难为功于萤爝。慨神州之陆沉。寂不闻于驱抑。哀吾民其曷辜。顾日罹于荼毒。羌寻源而溯本兮。繇公子之作俑。治乱贼而先党兮。日有受于鲁孔。凛万祀之鈇钺兮。英乎英乎无辞乎琐屑。
责唐萧瑀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仁义忠信。叙秩命讨。是其宏纲大用也。释氏生在西域。不闻尧舜之道。不见文武之法。怕生老病死。肆堂狱轮回。昧叙秩命讨。所以生醉死梦也。公试思之。二氏之道。同欤异欤。苟曰同乎。五尺之童。孰不骇然而笑之。苟曰异乎。傅公之言。公又恶得而诮之。噫吁戏。粤自东京之失御兮。历三国之鼎峙。迄于隋广之出狂兮。极天地之晦否。唐启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7H 页
运以抚夏兮。公时享夫天禄。职在扶阳而抑阴兮。先格王以正国。师神禹之拜昌兮。集天下之众善。叙洪范之彝伦兮。合宣尼之大典。致君民于祈姚兮。荡旧染之蚰蜒。云胡傅公之诋佛兮。允也司直之謇謇。顾自安于幽谷兮。把真胡以作圣。硬片言以断案兮。拂好恶之正性。幸灵脩之得伸兮。赫沙汰于片时。倘皇鉴之不照。徕公言而见施。殆梁武之覆辙。𣢟躬驾而随之。危乎殆哉。人可以不闻道哉。噫吁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彼其之子。莫知我心之恻恻。
责宋周寿及弟焘
后洙泗而千载兮。景濂翁之光霁。姿既邻于生知兮。健乎其讲学而致思。曰余思诚而研几兮。躬仁义以成德。诚既立而明通兮。遐不入于圣域。于嗟熙宁之否运兮。謇谁须于外臬。𣢟自任夫继开兮。抽关键于太极。徕伯温之两郎兮。既见知而推扩。云胡虎父之犬子兮。下乔木而入谷。较易通与楞严兮。孰为是而孰非。不柰尧朱之异性兮。起余心之重唏。
责宋吕希哲
不吊天大降割于四国兮。惟时净饭家儿当天风之初六。穷骞槎而不已兮。得沙门于绝域。亶不聪于永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7L 页
平兮。謇谁须以救剥。降魏晋而弥文兮。杂聃旨为禅伯。嗟一杯之车薪兮。悲韩欧与孙石。无知愚与上下兮。遂弥满于六合。伊伯温历数天下之彦兮。曰三人惟不杂。化涪老之治丧兮。仅一二于全洛。当是时也。滔滔者不足诛兮。所可慨者贤德。人不师父而师师兮。道所存而作则。程用敬以涵养兮。须格致以进学。绍思孟之明诚兮。𭭌天巧以造极。恫洪水之滔天兮。任伯禹之荒度。析秋毫于空言兮。谓有甚于杨墨。至矣哉盛德大业。考三王建天地而质鬼神兮。俟圣人于百世而不惑。觌夫子之以降兮。允矣文献之巨阀。父公著而养蒙兮。引焦家之高躅。既所养之深厚兮。进河南之尺雪。方大学之表章兮。须有事于穷格。妄自信于家传兮。谓同道于圣佛。杂薰莸于冰炭兮。势已难于芳洁。道既粗于外方兮。心岂纯于内直。迹不同于真胡兮。藉厥初之美质。而师说之背驰兮。坠传授之心法。害不暇于烝民兮。病已痼于家族。洎伯恭之丽泽兮。要含糊于儒释。徕紫阳之忉怛兮。有阴主之显斥。迨子约之埙篪兮。聘怪论而百出。上莫盖于前愆兮。下更迷于后觉。为前脩而愧耻兮。骂有申于笔舌。乱曰已矣哉。无所争于往古兮。形已定于金铁。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8H 页
敢告百世之冠冕兮。慎旃毋蹈荣阳之辙。
责胡元许衡
粤以大宋之勃兴。复有契丹之强奴。哀哀幽燕之一区。不入赵氏之版图。华夏衣裳之俗。没为腥膻之族。习熟污染馀二百年。宜尔凡民莫知自怜。哿矣豪杰。当思自拔。姚库使之铁铮。溯真源于伊洛。嘅失节于金蒙。知一钱之不直。顾怀孟之有人。青尽出于蓝里。纷既任此大道。乃遂焉而夬履。稽欧阳之称述。集大成于群贤。洎 皇朝之鸿儒。拟出处于文宣。因前言而考实。繄屠儿之诵经。四圣昔其作易。炳抑阴而伸阳。姚申命于士师。首蛮夷之检防。赫商王之整旅。备不辞于鬼方。凛周公之兼膺。荐王师之张皇。宣中叶而炳灵。徕方召而修攘。泣踣麟而秉笔。揭尊周而为义。免被发于召陵。褒华衮而意挚。迨滕客之变夷。孟倡言而排之。景元晦之绍孔。值帝室之倾危。伤天地之翻覆。愤冠屦之颠倒。揽二经而终始。濯江汉而皓皓。何许子之任道。乃反易其向背。自京兆之出脚。及贤殿之警欬。甘犬羊之宠遇。昧正闰之有在。率天下而视效。恬莫悼于陆沉。若顾贺之之晋。举江东而归心。玆乃真胡之种。非复斯人之徒。而孔庙之庑列。任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8L 页
胡鬼之自如。惟琼台之断案。与华阳之春秋。炳一代之笔讨。亦有述于前修。故并世之临川。及康熙之榕村。得不免于同勘。谅无辞于九原。于嗟下焉者不尊而不信兮。孰知为万世之定论。
责皇明王守仁
圣人兮本天。释氏兮本心。本心兮猖狂。其归兮陆沉。伊江西迹佛而心释兮。偏守乎虚灵之识。骂问学而自恣兮。涂一世之耳目。猗考亭之后圣兮。极劳心之忉忉。缵河南之遗绪兮。不敢萌夫虚骄。曰明诚其两进兮。允敬义之偕立。纷可久而可大兮。煌哲人之德业。两头明而中暗兮。惓忠告而善道。大拍头而胡叫唤兮。恬莫知我之用老。历鞑靼而 皇明兮。肆不殄乎传袭。尚幸朱门之真诠兮。揭日星于九域。析之精而不乱兮。尽蚕丝而牛毛。合之大而无外兮。极海阔而天高。布方册而明著兮。靡贤愚而可阶。矧姚江之聪明兮。宁有惑于他歧。顾不胜夫好径而欲速兮。妄意一蹴而作圣。遂匍匐而归陆兮。聘邪诐以害正。秉良知而为辞兮。徕众髦而力嗾。诟大学之补亡兮。把古本以躏蹂。拟朱圣于洪猛兮。暗自况于抑驱。揽真胡而曰圣兮。寔阳挤而阴附。子王子之滥号兮。验四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9H 页
海之风靡。遂致榛芜我圣道蚕食我民彝。如水益下狂怪百出。斩伐四国。感召沈秋。倒持太阿。授之以柄。毁形裂冕。苟且寄命。嗟乎二百年于此矣。而其因仍者不已矣。是其反覆沉痼。而驱罗妖氛又以类至。既禽兽之日交。又鬼魅之岁炽。馀波及于东溟。泣龙血以反袂。推本源之所自。念谁任于其咎。觌腐儒之琐琐。焉为亡而焉有。惟间气之所钟。断厥案而为首。匪敢荷于议谳。皇之衷兮尔负。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帝眷六章章十四勾
帝眷生民。洪匀厥畀。五常之性。五典之事。其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知止。小人由止。宇宙攸同。胥匡以生。克赞化育。天道乃成。维帝斯臧。降福泱泱。
邈矣上古。其道在上。皇牺继天。温如春畅。窥图设卦。人文宣朗。天下亹亹。以莫不养。历皇及帝。燠如夏曦。肇阐精一。姚华协祈。三王承之。如秋斯成。
忾彼中古。其道在下。尼坎霸冬。泣于麟野。煌煌鲁史。攘夷扶夏。删述孔备。佑启真儒。兖郕沂邹。周程张朱。咸昭善治。以迪穹宙。秋月寒水。丕哉传授。
哀玆末代。上下无道。九有腥膻。忧心如捣。道流外国。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9L 页
帝锡尤翁。洛闽统绪。春秋事功。漂沦百年。硕果其食。狂氛自西。并吞箕域。胡不战伤。有血玄黄。
蘖流瀰瀰。哲人知微。蘖流洋洋。哲人知彰。硕果之秋矣。哲人之忧矣。硕果之食矣。哲人之休矣。匪隼匪鸢。其飞戾天。匪鲔匪鳣。其逃于渊。战血之悲矣。旻天之不我怀矣。
旻天之怀矣。运其回矣。畴其祉矣。道其晖矣。雪其瀌矣。晛其消矣。伊皇上帝。民之父母。靡有今古。谅无薄厚。薄听我吁。监视下土。咨于伯禹。永清大宇。
有宋四章章十六句。追思我 太祖高皇帝扫清夷狄之功。
有宋于南。天壤易处。鞑靼不恭。临安以举。于乎哀哉。泥污后土。伊皇上帝。载赫斯怒。监视万方。眷求神武。太祖桓桓。克堪厥顾。帝锡明命。俾作民主。奄有华夏。为天下父。
帝谓 太祖。华夏维人。蠢玆四夷。人兽之间。盗据后土。为于大君。何辜于天。哀我烝民。乃奉皇衷。克敬克仁。克勇克智。克辑俊乂。奋伐燕盗。刬除群凶。惇叙彝伦。表正万邦。
太祖受命。神武维扬。谋臣彭彭。武夫洸洸。 天威堂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0H 页
堂。时雨霶霶。攸徂相庆。箪食壶浆。吴山苍苍。吴水泱泱。聊且建邦。继 命徐常。妥欢北遁。九有底平。武功肇讫。文德克明。
有剧洚水。鞑靼之溺。 太祖受命。缵禹之绩。有剧猛兽。鞑靼之孽。 太祖受命。绍周之烈。九功丕叙。正德是先。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群黎百姓。以莫不宁。四夷重译。以莫不庭。
洪武八章章十二句。追述我 太祖康献大王用夏变夷。垂法 后圣之功。
洪武受命。抚绥万方。孰迓宣光。侵辽为狂。猗我 康王。薄言出疆。言旋言归。斧彼奸吭。以谢 京周。照我天常。克巩洪基。维 帝式臧。
洪武受命。匡复华夏。声教东渐。及海之左。 康王向义。媚于 天子。天子册之。父母孔迩。勖率礼义。大邦是藩。 后拜稽首。 天子万年。
洪武受命。训迪箕邦。亟用华夏。以变夷风。 后服明命。维圣斯则。丕阐彝教。惇叙礼乐。 天子嘉之。视同内服。 后拜稽首。 天子万寿。
康王孙子。世阐厥猷。藩卫 皇室。对扬 皇休。 宣王承之。困于漆齿。 天子再造。回咷为喜。 后拜稽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0L 页
首。 天子之功。匪 天子功。自我造邦。
昔在深河。侯度孔亏。至于 宪王。事出权宜。廷议略之。 天子宽之。匪徒宽之。又 命援师。何以感之。 前王弗忘。 前王弗忘。是飨龙光。
皇社既屋。秽于沈人。维时 宁王。哀此中原。惇叙五典。维义与仁。大老归之。凉彼义伐。寔天弗吊。中道瓦裂。虽则瓦裂。昭揭日月。
姚江汤汤。源于二陆。神州陆沉。其效顷刻。变夷伊始。吾道其东。代有哲人。闽洛是宗。周礼在鲁。陆沉之中。谁其致之。 东后之功。
欧罗蹢躅。羸豕之孚。 三后备之。锄于厥初。匪我嗜杀。生道是敷。哲人胚胎。龙门之嵎。知微知彰。探本穷源。大夫君子。无曰空言。
东韩十章章十句。 东宫入学颂祷之词。
天祚东韩。其占阳复。是生 元良。降之百福。无灾无害。克岐克嶷。乃稽贾傅。乃悔厥昔。乃差吉日。乃 命入学。
吉日丁酉。 元良戾止。师傅宾友。古典是视。有芹有茆。思乐泮水。文庙奕奕。黉宇在涘。秩秩夔官。济济多士。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1H 页
文庙奕奕。素王穆穆。殿配有俨。庑列有肃。先正有灵。媚于圣师。佑我 元良。降福祈祈。何以受之。道心维微。
庶人孔愚。获戾草莱。于以御魅。于天之涯。瞻彼葵藿。感此民彝。崇崇 白岳。悠悠我思。是颂是祷。是泻我怀。
天降 元良。克岐克嶷。学于古训。如周识百。精之一之。皇玆敬德。无俾道心。降为形役。哀厥洪流。起缵禹绩。
天降 元良。授之丕责。其责维何。修己正国。无曰我孩。而安暴弃。 涖于 胄筵。克奋厥志。夙兴夜寐。小心寅畏。
小心寅畏。维德之聚。节其嗜好。慎其游处。无昵寺人。无比宫女。无疏贤德。无作戏豫。维古训是若。维天命是顾。
请祝 元良。克养精力。请祝 元良。不作无益。无宝远物。无悦奇技。无恣意欲。而有私庤。维正人是式。维天威是忌。
请祝 元良。克念作圣。洪均之赋。有此帝性。至诚能尽。受福无疆。西氛以扫。东黎以康。非直也东。四国是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1L 页
臧。
元良岐嶷。 王命之学。凡百君子。各敬厥德。师之保之。宾之友之。绳之格之。左之右之。缵戎祖考。无使颜也厚。
日出十一章章十二句。历叙我东小中华之故。
日出于卯。帝出于震。元善之长。仁德之冠。木阳之始。历寅之建。百川活活。于西是灌。肆我东土。于夏是顺。于皇 檀君。其君也哉。
殷师于周。曰罔为臣。乃眷居夷。莫如我鲜。白马木辂。涖于海滨。九畴煌煌。八令申申。东土式讹。于千万年。于穆 殷师。其君也哉。
太王在明。曰是东藩。丕绍鸿范。丕承 皇纶。正义明伦。代暴以仁。如彼出谷。乔木于迁。东土式讹。于千万年。于桓 太王。其君也哉。
世王守成。我猷底陈。我民底宁。我圉底坚。我礼底文。我乐底宣。我刑底错。光于 先人。媚于 天子。惠于后昆。于隆 世王。其君也哉。
中王改纪。我辟我王。我虞我唐。我周我商。我咨我询。我明我扬。我冠峨峨。我诵洋洋。我来于于。我赞谟言。于乐 中王。其君也哉。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2H 页
宣王奋猷。栗孤钦承。局于短造。大业弗兴。 睿德攸明。侯度克胜。庇我 天子。为倭所乘。忠荩所格。再造我人。于休 宣王。其君也哉。
仁王中兴。克正彝伦。文武蠢蠢。困于北人。而厥清议。不沮不嗔。君子得舆。阳气微伸。北人是忌。保我冠绅。于闵 仁王。其君也哉。
孝王勇智。天既眷锡。大老躬暨。咸有一德。克勤内修。信誓外绩。中道而 殂。下土无福。天经人纪。如日之悬。于赫 孝王。其君也哉。
肃王有志。朋党如堵。纷不克遑。以缵 皇祖。感于西原。 天子有宇。乃立坛壝。乃飨佾舞。昭阐阳道。以迪来人。于噫 肃王。其君也哉。
英王继世。享国五十。只慎俭德。诞延鸿业。乃恶其服。乃菲其食。百度称是。珍奇靡畜。烝民乃足。没世不谖。于惠 英王。其君也哉。
正王当姤。西羸蹢躅。炳几思患。芟如草木。 纯子宪孙。狝焉如禽。关讥海防。式巩且严。式遏柔道。莫之敢牵。于烈 三王。其君也哉。
中原十章章十二句。与日出同意。
中原有仁。祖契祖汤。丕阐禹范。诞启周王。曰本五行。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2L 页
曰有五事。曰成五德。曰建五极。既建五极。终享五福。是迪东夏。暨于无极。
五事之则。曰是五德。其术维何。精一克复。其本维何。夙夜敬止。千圣有谟。式相表里。哀厥后人。甘于暴弃。尘埃汶汶。至于丽季。
人亦有言。丽风其好。仁贤之旧。尚或未扫。是生圃老。于丽之季。宗我紫阳。诞立其帜。俾出幽谷。俾迁乔木。玆率厥旧。受恩罔极。
暄翁传绪。至于静翁。明德新民。厥猷斯鸿。 恭僖嘉只。众贤归只。民曰乐哉。士曰时哉。虫篆为孽。罔疑厥绩。猗厥馀风。克毗 王国。
陶山其岏。硕人其宽。于切于嗟。于琢于磨。于丈于尺。于我紫阳。允矣君子。展也谦光。君子所效。小人所孚。明宣嘉隆。菀其宗儒。
东海毓灵。生此潭翁。潭翁克生。吾道其东。全体大用。丕承闽统。允矣君子。展也先觉。君子所牖。小人所则。善治虽无。而有真儒。
有卓潭绪。沙老是承。弗措有五。百倍功程。厥既有立。崇山乔岳。曲礼三千。经礼三百。是梳是栉。是节是文。是用无弊。以授沃贤。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3H 页
沃贤乾乾。躬积大道。允集大成。洵天下大老。 宁王之兴。洵天下名世。旻天不吊。弓岩有涕。春秋大业。哀哀空言。伟哉一治。三圣同传。
龙门有老。其德孔卲。不繇师承。克契道妙。西澜汤汤。哀此阳九。知微知彰。上告下牖。曲突不信。烂额用咎。而厥勋庸。如山如斗。
猗嗟七贤。东国之纪。朋友同德。豪杰并起。彝伦丕叙。人文丕彰。克巩克壮。克灵克长。中原陆沉。周礼在鲁。是曰东夏。四方以无侮。
易中六章章十句。倩书德之昏屏六叠。
易中咸恒。而首乾坤。书记釐降。礼谨大昏。生民之始。百福之原。周礼虽古。紫阳可尊。凡今之人。奈何不云。
先民择德。室家攸宜。末俗论财。夷虏攸归。尚德之姻。宴饮孔怡。尚财之娅。睥睨相訾。云胡不念。祸福之基。
风火五吉。夫妇交爱。交爱如何。正外正内。有物有恒。刑于厥配。表端影正。无不从志。琴瑟攸友。福禄攸介。
妇道之常。顺维厥正。家不干蛊。国不干政。酒食是议。雎葛是咏。七恶既戒。百行既令。令居燕誉。绰有馀庆。
夫妇好合。如瑟如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夫妇好合。如琴如瑟。父母既顺。和乐且说。凡百士女。允敬所作。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3L 页
礼治则治。礼荒则荒。礼存则存。礼亡则亡。天下国家。其理一也。冠昏丧祭。又其大者。凡百有家。视此倾泻。
邈矣先觉六章章八句。用宋子大全和陶韵。
邈矣先觉。厥有遗书。涵泳从容。爰得我娱。漫漫海潮。弥于镇居。资我观物。不离谪庐。
浮浮海舰。盈盈远珍。我珍则异。贤贤亲亲。观理处物。修己及人。彝伦以叙。德有其邻。
善利同行。鸡晨孜孜。终焉舜蹠。吉凶随之。谓我弗信。质书与诗。凡百君子。云胡不思。
东岳南溟。既涣乃分。汕之浏浏。宁续我欣。萧索天风。惨憺愁云。匪直兰香。杳不可闻。
寂寂朝阳。寥寥凤鸣。既亟只且。泣涕其零。阻玆南国。念彼西京。昊天孔仁。曷惠其宁。
中行之似。乡愿之风。凡今之争。向中背中。勉尔履正。图维厥终。昊天孔昭。式恤尔躬。
龙山十一章章八勾。华西先生回卺祝词也。(丙寅。)
菀彼龙山。何草不长。斐彼君子。何德不臧。汪彼洌水。何鱼不藏。斐彼君子。何福不将。
洛闽世远。神州陆沉。潭华人亡。益之洋祲。匪风下泉。我怀靡禁。胚胎君子。乃见天心。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H 页
君子亹亹。克敬克明。雅言心极。万变是衡。主理命气。先民是程。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展也大成。万夫之准。莫我能是。我则无悯。远朋于于。式从式允。载烛昏衢。彝伦不泯。
斐彼君子。求福不回。匪天私培。君子之栽。君子偕老。儿孙克才。胡不千亿。有抱有孩。
斐彼君子。天监厥德。 王曰予嘉。宠之台职。气数攸迫。虽渫不食。其仪不忒。父师 王国。
斐彼君子。其德温栗。君子偕老。如鼓琴瑟。谷朝于差。正月丙戌。献寿孔备。子姓秩秩。
斐彼君子。其容訚訚。谷朝于寿。门徒缤纷。旨酒既清。嘉肴孔云。黄耇无疆。百禄如云。
吉日丙戌。大启门扉。宗族知旧。弹冠拂衣。旨酒既清。嘉肴孔肥。黄耇无疆。百禄是宜。
吉日丙戌。受天百禄。神之劳矣。维日不足。岂弟君子。永膺玆福。弥昭明德。洋夷攸伏。
岂弟君子。明德不已。黄耇无疆。受天百祉。东韩西夏。先否后喜。真儒之功。畴不归美。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L 页
皇皇后帝八章章十二句。自警之辞也。族人德之(秉善)。作新屏八帖。求好文字。书一本以贻之。盖虽过时失学。不可不追勉。欲教子义方者。尤不可舍此他求也。甲寅无射重庵题。
皇皇后帝。降此烝民。何以畀之。曰义曰仁。是曰天则。钦哉承哉。惟惧弗克。天培尔栽。弗钦弗承。以昏天明。帝命靡常。遄复尔倾。
敬之敬之。皇帝显思。毋曰在上。穹乎远而。无物不及。无幽不烛。式慎尔显。以及尔独。动静无违。表里如一。贯始彻终。厥修乃吉。
心之灵矣。莫不有识。物之庶矣。莫不有则。则之未穷。识斯靡尽。因知益穷。靡物不缜。尔灵既莹。小大一贯。入窗孔辟。月星孔烂。
人亦有言。行之维艰。其艰维何。人鬼之关。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恶斯决去。好斯必得。无然自欺。俾厥心劳。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四有靡察。心用不正。鸟之贪看。人乃错应。念玆省兹。敬以直之。主一无适。严肃整齐。操之常存。如鉴之空。发焉允正。乃与天通。
尔身弗修。繇玆五僻。逝不自反。室家嗃嗃。室家靡臧。矧玆有民。念玆省玆。以矫尔偏。身无不修。德无不明。明著动变。小大允贞。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H 页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胡尔梦梦。听我藐藐。以亵天明。以慢人纪。甘此下流。众恶之委。匪才尔殊。尔之自戕。匪天尔威。尔之自丧。
于乎小子。我告用亶。汝允敬哉。庶无大蹇。天厚尔生。无淫尔意。天玉尔成。无移尔志。帝荐明德。锡之百福。既飨既有。子孙千亿。
虎蝶三章章五句。虎蝶蝶名。牧竖俚谣也。本谣止青山去。
蝶许蝶许虎蝶许。尔与我向青山去。随明入地见父祖。见父祖。骨肉聚。
蝶许蝶许虎蝶许。尔与我向青山归。随明入地见圣师。见圣师。心腹披。
蝶许蝶许虎蝶许。尔与我向青山藏。随明入地见皇王。见皇王。乐无疆。
终风四章章四句
终风且瘴。又间以霾。日之明矣。则莫我能怀。
终风且霾。又重以雾。日之明矣。则莫我能遇。
终风且雾。又锢以阴。日之明矣。则莫我能监。
终风且阴。又淫以雨。心之忧矣。泥污于后土。
七尺躯二章章四句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L 页
七尺躯七尺躯。无然自小而释其担兮。人道之至。与天地参兮。
万物灵万物灵。无然自大而肆其胸兮。人道之亡。与禽兽同兮。
大明梅引
大明梅汕南来。龙集丁丑春。下城年五周回。 大明遗民独解爱。清明时节手自栽。他日雪满 大明山。高士日夜共徘徊。 大明山峨峨插太虚。昔有 大明处士。岩上深刻 大明皇帝书。 大明川东流泻急湍。昔有 大明遗裔。川上祇设 大明皇帝坛。又有环玉洞九曲。源委华岳西南冈。 皇坛山水后库之宝藏。噫吁戏裂冠毁形二百年。天外妖氛更大扬。殷师古国一叶青。疾风霜露并凋伤。乾坤窄窄吾何适。峡口椽栗还乐国。惠好携手同一攀。三里五里朱陈村。流水为之笼其山。白云为之锁其门。头峨 大明冠。身被 大明服。家藏 大明历。门邀 大明客。草木生 大明香。日月扬 大明光。生寄为 大明人。死归为 大明神。西尘飞不到。西物来不售。异服望门走。不敢遗其臭。窃比破屋玉川子。独抱春秋究终始。崆峒道士巴溪翁。厚地相闻须莞尔。
自朝宗岩。移种 大明竹。
昨栽 大明梅。今栽 大明竹。江干春雨歇。当栽 大明菊。主人新卜开三径。与子同为 大明族。
洪公梅山先生入对鹭梁 行宫。追上一疏。陈前席未尽之怀。
凤辇春驻鹭梁宫。幄对高贤断 圣衷。疏列四条纲领好。微阳昭著积阴中。
杨根之鼎山。有所谓笼潭者。己卯名贤朴公世豪考盘之所也。华西先生杖屦于此。有诗若干篇。门人子弟。亦多和之。谓平默是己卯大宗师之后。猥令续貂。区区不胜千古之感也。
绫叟(静庵先生。讷绫州。受 后命。)起吾祖。(静庵劝文毅公赴贤良科。要为士林唱。与之共奖 王室。)公时及见亲。龟峰(申贞清公命仁号。)旋叫 阙。虫篆忽伤神。泮水歌芹士。笼潭被薜身。东京风不死。秋壑竟何人。
谒迷源书院
先生王佐器。同德又吾先。仰恃 轩羲主。思回舜禹天。群奸虽剥蔑。斯道赖绵延。山水迷源古。升堂有四贤。
访槐园于鹄岭山房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6L 页
药灶书灯锁雪山。幽人剩得腊禅閒。千峰万壑无寻处。樵路犹通木石间。
敬次梅山先生所赐绝句呈上
江亭萧洒对寒山。棐几明窗讲孔颜。仰视跃如中道立。绳趍尺步杳难攀。
梅山先生次李乐汝(教峻)秋风岭诗。命步其韵。
江干风雪晚霏霏。独闭东冈至日扉。地底微阳春自动。伫看寰宇六龙飞。
闻锦川任容叔(圭直)蒙 宥
西山谪死锦川还。卫宋宗周也一般。庸汝玉时天意厚。巧如簧处世途难。九皋鸣鹤云霄远。七载孤鸿海国寒。倾盖师门知在迩。苍葭白露望江干。
西小门外晓雨(甲辰。○时设增广试。又闻虏使至。)
西门晓雨惹寒愁。举子黄槐忆昨秋。朔气驱来剃头使。百年冠带不胜羞。
科后口号
洛阳花鸟弄归人。死法常谈谩自陈。床上诗书皆束阁。空然过了一年春。
谒旌节祠
胜国纲常又二公。事殊圃老厥归同。忠魂已验松山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7H 页
石。毅魄犹传绀窟风。一室任他盟砺老。千秋尚友采薇翁。空山古庙青青草。独带扶桑丽日红。
悬灯道中(二首)
豪兴初生朗咏间。悬灯亦一祝融山。少陵诗债玉泉近。(太华柳頀丈。以诗鸣。时适陪从。)太白禅踪兰若还。(闻悬灯寺。有华潭禅。自岭南来。开道场。)下渚休筇先纵目。平郊驻马已开颜。游人更踏斜阳好。一脉灵源溯北湾。
何处昭王屋一间。 红罗日月此中山。马嘶孤店平堤立。人饫灵泉暮渡还。喷瀑长凝寒雪色。奇岩斗起夕阳颜。嘉陵以北仙缘近。缓步行寻几曲湾。
谒石室书院
石室祠堂何处寻。旧居萧洒渼江浔。如今无地麟经诵。读罢牲章泪满襟。
谒六臣墓悯节书院
秋风悯节庙。落日六臣茔。古院皆方孺。空山哭悦卿。谁无天则秉。独有日星明。特泻满腔血。哀涛万古鸣。
谒四忠书院
千里血流眹酉峰。先时浩叹自巴翁。谁知当日怀襄祸。伟烈东方有四公。
谒鲁江书院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7L 页
只手当时障百回。巴翁释憾赞奇哉。春风蘋藻年年绿。滚滚长江不尽来。
舟发牛渚。午过三田渡。
酒气西风上客颜。满襟尘土濯清湍。船开野骋秋云外。潦尽苴栖古木间。鸿雁唤人千古感。江山借我百年閒。南城之下三田渡。壮士谁歌易水寒。
  其二
短棹长风趁早昕。秋来倍忆露洲门。三山西出云天外。二水东来斗尾源。乍喜樵歌经岸响。忽惊商语绕江喧。故人去向长安陌。何似寒栖桂树园。(时友人弘庵朴庆寿善乡上京师。盖其内从妹金氏。为嫔入宫后。)
道峰书院。谨次板上尤庵先生韵。
枕流东壁月楼开。巾袂重寻霁景回。草茀庭除人寂寂。不知何处好风来。
同宗侄三立斋章叔诸人。谒玉屏书院。仍次思庵先生七绝。
古庙空山枫叶晚。苔痕历历绕屏书。却看源头活水在。无限烟波不带淤。
题女训后
男可为尧舜。女可为妊姒。行行复行行。莫道千万里。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8H 页
生女已八岁。纯一无他思。婴教不可缓。为此课时时。
送蕴真堂郑国乔(奎元)归晋阳(庚戌)
黄槐秋色恼人情。花鸟年年满洛城。送子汾阳千里去。江楼今夜月空明。
  其二
穷通何足滞胸中。笑指浮云过太空。世事悠悠同塞马。灵台且唤主人翁。
江上。送庆州韩处士(运圣)
四月城南麦已秋。湖云岭树路悠悠。人生自有别离苦。岁去那堪道学忧。名言得失诚难定。义理崇深未易求。多少商量犹不尽。劳歌一曲解行舟。
五月十五日檗山讲会。为大雨所阻不得赴。是夕雨新霁。月明风清。怀思滔滔也。
雨馀蓬户夜寥寥。天宇无边霁月高。未借扶摇万里势。片时飞渡雪潭桥。
  其二
彭蠡康庐何远哉。孤怀渺渺首空抬。有时林樾清风起。似自龙门讲社来。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8L 页
同雒隐柳丈(晁),锦岩朴丈(孝寿),槐园李伯钦,毅斋朴希卿(圣寿),弘庵朴善卿,知斋朴景远(近阳),省斋柳稚程(孟教。后改名重教)。拿舟溯南湖而上。往返得若干首。
  蚤发华阳汀
华渚晓炊歇。白湖朝旭生。拙诗亦情性。小棹入空明。
  谒孤山书院
江头大野访孤山。古庙丹青草木间。朱云斩马尚方剑。苏武看羊北海湾。忠义根天终不死。荣华如水更无还。欲知二老扶名教。看取华阳继笔删。
  谒大老祠
荒城古木望 梧山。巴老遗祠在此间。窈窕丹青空户牖。凄凉蘋藻采洲湾。 君臣今古相邻近。剥复然疑迭往还。谁识 熙堂宥密托。承他兼抑配修删。
  谒楼岩书院。仍宿斋舍。
庙享后朱子。东西侑蔡黄。坐岩人爱惜。照牖月苍茫。雨去山云湿。风来水榭凉。源从巴谷下。个里寄春王。
  獭川怀古
兵仙遗死诀。士马卒玄黄。绵竹城云暮。陈陶晓月茫。古人归寂寞。行客访凄凉。赢得熊鱼辨。上酬 昭敬王。
  弹琴台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9H 页
楼岩朝渚晚悬篷。于勒荒台獭水东。望里山空松子落。古琴谁复月明中。
  至清风。送舟栎室往省白峙侍中府君墓所及楸洞侍中府君神坛。
云踪十日访瀛壶。径入深林忽有无。浪势翻天舟阁战。雨声席地客装孤。白峰堂斧传疑说。楸谷坛碑寡过图。故国苍茫人不见。千流百峙自萦纡。
  玉笋峰
玉笋参天碧。金波耀日红。青春来世外。白鹤共云中。多事题岩面。无心矗石丛。奔流颓四郡。雄柱镇清风。
  
龟潭
落日闪馀映。苍霞强半红。潭澄隈隩里。亭镇浩茫中。此地丹应炼。何崖玉不丛。飘然安所适。故国有淳风。
  丹阳二乐楼。同澹窝赵景讷(敏植)丈。三懒李圣骏(寅骥)及槐园。饮酒赋诗。
山光秀丽水光明。客叩衡门道姓名。四郡孤舟江雨歇。一楼春斝夕阳生。搏鹏未试九天翼。鸣鹤已闻千里声。珍重友朋勤切琢。慰余南北旧关情。
  其二
年来气味暗相连。好懿原从肚里天。樽酒日阑倾盖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9L 页
地。画栏风动咏葭边。故人只在长安陌。远客无端越峡船。(李友寅龟字长汝。时淹洛未返。不免空宅看竹故云。)洛建编中成好约。信知此会不徒然。
  栖鹘壁
苍崖岩岩万仞尊。千年灏气镇江门。绝壑长风祝融顶。桃花流水武陵源。硕人薖轴杉崖古。前辈题名石篆昏。夕阳指点垂杨浦。山下孤烟出远村。
  宁越府子规楼
凄凉越州府。忍向此楼寻。志士千年泪。长江万里心。空阶春草没。虚 殿暮云深。杜宇去何处。哀冤无古今。
  彰烈岩
锦江流不尽。游客自来寻。花落知何事。鹃啼也有心。蓬莱云更近。太白树空深。满目涕沾臆。人情无古今。
  彰节书院
方景又东土。有祠何处寻。 陵杉悽黛色。楼鸟怨春心。丹铁人谁是。熊鱼义独深。 君臣同一体。千古也如今。
  庄陵志感
泪洒 乔陵柏。行行 跸路寻。荒城云湿袂。虚 殿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0H 页
月伤心。地理更谁说。天公为虑深。悠悠湘竹恨。往古即如今。
  清冷浦
朝来乘野艇。带雨过江寻。樽酒清冷浦。邦人忼慨心。刀山飞鸟绝。剑水伏鲸深。 路驾曾何故。愁云攒古今。
  庄陵灵泉行(用清冷浦分韵)
陵柏森森草离离。爰有寒泉亦孔奇。井渫空山人不食。年年寒食暗中滋。载洁牲黍楚笾豆。载作酒醴实尊彝。鹃楼古址谁得寻。野火焦土风扫之。人言水火本无情。我谓水火还有知。邦人况切 弓剑思。一饮灵泉歌正悲。
  日晚解舟越府下。日午至岛潭。盖经大浸水太盛舟太驶也。用雒隐丈子规楼韵。
已发蓬莱午永州。此心犹在锦江楼。石门插地青虹亘。杉壁当天白鹤愁。一棹寻常来极浦。三峰缥缈又中流。何由更遂江淮志。万里风烟历历收。
庚戌九月十五日。朱夫子旧甲也。涟川临漳书院。夫子真帧所在也。朴善卿,金德三(禹铉),柳稚程,李景尹(衡老)。以其日。约余为临漳之游。三友过期不至。独德三至时雨村。仍与偕行。
嘐嘐正在古朱张。绝壁层云兴复长。白酒生涯逢此日。黄花消息已重阳。辛勤蜡屐坡山路。惆怅霜葭冽水傍。世事无多圆满处。双襟更好理晨装。
观永平金水亭。至苍玉屏。
丹崖锦树洞阴亭。秋水长天一色青。寂寞钓台人已远。寻常谷鸟客堪听。障澜功大浮云壁。拔地气高苍玉屏。明日漳州开讲座。武夷杞菊更芳馨。
礼安李容稙景善,完山李奎享章瑞,李友善士能,永嘉金禹铉德三,清风金基宪章叔,金基宅殷叔,金基叔季承,金基宓齐叔,金英善孟教,金鼎善稚九,同金平默稚章。庚戌九月十有五日。会临漳书院。以是日朱先生岳降之十二回甲。是院朱先生真像奉安之所也。讲 健陵御定朱宋传心录讫。拈宋先生清心楼韵。约与同讲之士。各赋一律。合为全轴而藏之院。以备院中故事。其尝约信准拟而事有掣肘。不得赴会者。则亦相传示原韵。冀其悉次而归之。且相因是奋励。无负二先生嘉惠后人之意云。是月小晦。平默。书诸卷。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1H 页
夫子文章仰莫追。悬弧甲子又今时。七分穆穆人如见。四顾寥寥孰识悲。大老羹墙来已远。遗编江汉去应滋。诸君努力同登岸。自古当仁不可辞。
往尧山。看审三渊金先生影堂刱建之役。(辛亥。)
清风千古又渊翁。有奕春山起庙宫。开蔽昏明谁得一。任渠南北与西东。
  其二
辛夷花发水潺湲。斧钜春来不暂閒。奇气青霞如复见。年年蘋藻采南湾。
次临渊李侍郎(亮渊)白鹭诗(壬子)
白鹭在白沙。不向春草碧。晦明各以时。非是畏人识。
  其二
白鹭起白沙。轩然上空碧。此道贵分明。非是为人识。
 临渊诗云白鹭在白沙。莫向春草碧。不须自分明。易为人所识。此若非有激而云尔。则或无乃为善不近名之规模心法耶。窃欲扫门质疑而未果也。
洪友聚汝(承谟)。沽酒欢饮。仍与说怀。次尤翁韵。
山中知己乐相追。对酒狂歌足此时。富贵繁华能有几。零丁孤苦未为悲。虹桥消息烟云锁。鹏海扶摇岁月滋。壮志翻愁归寂寞。乾坤何处可陈辞。
梅山洪先生挽
落木荒台九寿岑。灵輴晓发大江浔。仰天欲问游魂说。顿地无如厌溷心。泽国龙亡䲡益舞。山家虎逝藿难禁。高明博厚无颜色。奇气青霞更郁沉。
重阳之明日。与内洞诸友。携酒会耆藏台。
社友清樽向晚携。黄花佳节溯寒溪。马乡桑梓难为产。貊国云林已卜栖。天气何时看自北。日光此地惜将西。桃花流水无人网。源里渔舟也不迷。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1L 页
李友季明(塑)殁。赴葬翁安山中。归路口号。得一律。时甲寅暮春。
朝日翁安葬季明。悠扬魂气返江亭。伯鱼已愕先尼殁。朱在那知继塾零。腹里百家同厚地。山中诸子便晨星。春风不解我心事。嘘送千林花气馨。
病枕口号
阑风伏雨觉支离。屋脊鸡声日复迟。病枕不堪怀旧梦。檗山秋夜月明时。
寄赠青城李文伯(奎汉)
一别光阴逝水忙。相思秋夜梦魂长。知君渐觉超然处。更好青灯读紫阳。
病后独登屏山。述怀。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2H 页
草堂病初歇。孤步陟高冈。树密黄莺啭。山深白日长。无人相对榻。有酒独盈觞。放尔笼中鸟。青春好返乡。
病后。与沈礼伯。登昭阳亭。有客自北山来者。舣舟江岸。邂逅同游。仍拈板上农岩金先生韵。
病后登临气豁然。骚人邂逅短篷前。峥嵘万岳围全野。浩淼双江受百川。凤鸟高冈生枳棘。仙人古阁锁云烟。酒阑日午肝胆露。笑指汀花独树妍。
感怀(二首)
客里那看善者机。可怜形影两相依。茫茫海国三千里。泛泛一萍何处归。
凤冈虬户梦依依。病客浑成杜德机。貊国元无子规鸟。隔林谁叫不如归。
闻谷云所奉尤庵先生画像裂破。感忾作此。
黑水馀波注貊方。巴溪真簇又沉伤。天容伐木桓司马。代出寝皮邢氏郎。礼乐诗书云已扫。乡闾都鄙视如常。羹墙老子仍连累。枯死荒山万丈光。(老子指尤翁。)
露洲。留别韩(运圣),朴(颐休)二处士。
西林感泪又今秋。相对高明旧日楼。嗟我三年爪不食。怀君千里桂淹留。两边历历江山远。万事匆匆岁月流。昭浦春城南雁到。尺书须豁困蒙忧。
新接三川。看月偶吟。
旅馆黄昏寂寞开。江前新月故人来。虫吟古壁声声叹。霜打千林色色哀。故国桑麻知己矣。新川波浪亦悠哉。重阳酒熟黄花发。午会昭阳夕凤台。
从叔父自杨根来。观三川新侨。再宿而归花山。拜送新渊江步口。
晴霜红叶响鸣滩。江口酸风彻骨寒。两世一身各南北。傍人休复道艰难。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2L 页
与洪友明五(昌燮),成弟而强。登凤凰台。次禹云樵(明圭)韵。
依俙鸣鸟闻高台。还赏黄花隔径开。迹混希夷人莫识。冠峨太古客犹来。双江淅沥秋声转。三岳峥嵘雁阵哀。兴国风流频入梦。好须雪月逐旬回。
莫道山中好
莫道山中好。山中亦世间。西飞云外鸟。不与我同还。
梦陪洪始兴及鳌山韩处士运圣。泛舟鹭江。既觉作诗志之。此意可悲。
阖眼翻登汉上船。月明春水碧于天。人间物外然疑际。鹭树鳌云恍惚边。同异十年心性说。幽明千古洛闽编。焉能夜夜如今夜。偿尽平生未了缘。
三江侨舍。得川谷韩处士安义,田彝叔(秉淳),赞明(蓍淳)书。
五年流落三江野。千里慇勤故旧书。江上归人天霁后。台前静夜月明初。先民死法徒连坐。今日常谈更绪馀。看他硕果秋霜里。一病支离筮得舆。
呈竹坡沈上舍
小句寻常泄我怀。悲风何事自天来。瓦樽薄薄三农室。林月寥寥五夜阶。心似北鲲飞绝海。身如南橘渡清淮。故人此地无消息。露滴星横喔四鸡。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3H 页
三夜。叠梦省斋柳友稚程。
西望并州感泪频。小舫料理问何辰。浮萍海国无知己。啖荠山门有故人。明月空堂三夜梦。清风高座一般春。相逢未了偲偲乐。谁送晨鸡搅四邻。
  其二
我歌橘颂十年前。谁谓山东一少年。明道从容看异禀。钦夫剖判验真贤。江湖远客秋怀结。风雨鸣鸡晓梦牵。安得更携三浦月。微言大义尽其全。
洪明五(昌燮)
此世此人死亦宜。正须歆羡不须悲。如何归客双行泪。晓向江城分外垂。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3L 页
其二
春心蔼蔼水东西。绿水还流草复凄。寥落荒台人迹灭。月明窗外子规啼。
  其三
倚门一阕送輀车。指点浮云过太虚。夫也皆亡君独活。须看儿子二连如。
奉呈朝宗岩王先生德九
白首空山赋悲风。 红罗日月寄斯翁。苍茫海域三千里。一水泱泱万折东。
入鹫岘。观潜谷文贞公故墟。
忆昔文贞出泮宫。东来樵牧此山中。漫看鸾羽孤栖棘。谁料鸿毛竟遇风。心上经纶须密勿。眼前造化自亨通。彷徨阿陆寻归路。潜室青灯对晦翁。
崔庆瑞(云乡)下第左顾
深林昼掩碧云扉。山事寥寥倍昔时。一夜相掺故人袂。晴天又有月光辉。
  其二
闻道君来自汉师。一旬驰逐竟何为。归来刊去纷华想。灯下加研孟子书。(前此。爨瑞读孟子故云。)
栗里新侨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4H 页
并州如梦北江滨。栗里滩头更问津。丛菊移来陶令宅。清风嘘送伏羲春。儿童学究功名大。粥饭生涯富贵真。大父槃阿回首地。故乡桑梓隔由旬。(王考中年。尝寓居栗里之南。故第七句云。)
杀牛叹
一年觳觫几千牛。冤气穷霄沴气流。借问田家东作日。还令犬豕代耕不。
送洪童子在龟归安阳
落花风雨送君行。客子难禁感旧情。归路桑林三宿地。凤台龙沼夕阳明。
  
其二
龙门秀色郁苍苍。总角鹏图万里长。好取洋洋晨夕话。归来栗里细商量。(来时。在龟欲历拜华西先生故云。)
  其三
年年岁岁共周旋。暂别人情更怅然。老子苦心君亦识。褰裳慎莫涉狂泉。
听莺
绵蛮趁日媚庭柯。濒死山人奈尔何。闻道长安春色好。不妨西向啭清歌。
志感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4L 页
红叶晴霜山气凄。栖林孤鸟意何如。尧夫楼阁愁难躐。宋玉文章苦莫摅。天上悠悠新处分。胸中哑哑旧铺舒。长空万里浮云去。此理元从宇宙初。
季秋初五。同族人石观厚卿(益阳),川西徐汝心(应淳),丈藕尹周老(致聃),东黎任君元(百熙)。渡汉江至 靖陵。游奉恩寺。时念溪金定汝(洛铉。)为寝郎也。仍与酌酒拈韵。(甲子。)
相寻萧寺坐斜阳。游子一筇秋兴长。 仙寝千年乔木老。江村十里晚醪香。逢场款款开襟抱。别路迢迢又峡乡。岁暮天寒为信誓。褰裳且莫涉泉狂。
无题
天寒岁暮掩门扉。人事浑如杜德机。远峡迟迟春气象。晨床寂寂月光辉。百年书剑归寥落。九转金丹有是非。宇宙翻看愁杀地。心中宾主换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