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x 页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书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0H 页
与姜耘父(壬寅)
峭寒欲总。侍学增毖。静室庤经。日有观玩之乐。每溯北风。不任𢝋𢝋。念世叔矣道丧矣。环顾大岭以南。卓然有立者。未可多见。而独座下以好资地好志尚。地步已高矣。人望已属矣。挺身担夯。挂牌秉拂。以致成己成人之极功。岂不美欤。大抵此学。在正吾经而已。然亦必疏其横溃之别流。塞其异趋之曲径。而身先大路。以导群武。乃可终始不迷。直造大原。夫天地间一种邪气。始也为老庄杨墨于战国之末。而白马西来。又是外夷乱华之大者。自玆以往。异言纷起。头头逞怪。佛变为禅。禅化为儒。直指心性。陷溺高明。宗杲之于无垢。得光之于子静。又授以本来面目。改换名姓。虽经朱夫子之一一勘破。而愈往愈肆。层生叠出。程可勤之道一。王馀姚之定论。赵东山之六君子策。又颠倒矫诬。震耀张王。正学几乎熄矣。而管归又只在养精神一路。最其子见之白首穷经。尚有九气之图。泰和之世号瓒享。犹有二歧之诋。其攻禅者。不过勺水之于车薪。而徇私害正。反有以束脂灌膏。吾东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0L 页
莲坊花潭之学。虽见正于陶山继开之日。而尚或承讹袭缪。迷不自觉。良可仰屋。座下亦知其然而思所以矫救者耶。夫其所差非佗。即主之者气耳。欲辟之而入道者。每患无力量可树立。又于反吾经处殊未得力。安知不沦胥以溺于颓波之中耶。幸座下不作退逊之虚美。开示自振之要方也。
答姜耘父(甲辰)
岁弊风饕。病者多思。敢问定馀。湛乐益胜。玩索益精。仆至初偶得寒膈奇證。跨朔阽危。近始少可。而已觉悼前猛而起新懦矣。世衰道微。邪说横生。近闻一文人负时望者。乃敢别立考校之目。掇拾马郑。挤抑程朱。至以十六言传心。为梅赜伪撰。其说自清人来。盛行于畿甸。此非细忧。吾辈每好作悠悠閒话。而绝无大受之器。独座下庶乎任辟异扶正之责。光前倡后之业。不当退然自画。俾有沦胥之患也。疑问数条呈似。细覆如何。
  别纸
性理大全月中暗虚。指以地形倒遮。然看来恐不然。日未落而月已现时。亦有暗虚。一天相射。岂有地形来碍。窃意月是太阴之精。其体本黑。故虽十分受光。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1H 页
不免有本色微露。若是地形则望后朏后。虚当从边去。而终始在中可疑。
学蔀通辨。以为朱子中年疑信相半。至晚年始觉其非。恐亦误。盖朱子未尝信陆氏之说。而但以此道甚孤。不欲于中自相攻击。故姑含容不发。至欲与学者集长。而其说愈肆。有易天下之虑。故不得已极力辨斥也。且其所摭中年条。亦别无信陆之语。而南康会义利说。乃不以人废言者也。
清澜以为朱子早年。专说求心。亦恐未然。求放心。虽陆氏之借辎。而亦岂吾学之所缓哉。但吾之求心。主敬以存之。彼之求心。觅心而捉住之。
又曰朱子初年。亦只说一个心。以存斋记为误。夫旧学安心苦觅心之句。虽出于困学诗自道之辞。而吾学独非以心为主乎。岂可以释氏本心之故。专力于讲究。不事夫清原端本之工耶。瞭然有见之语。亦似不至为病。
朱子时有废讲学者。有阙践履者。因病之药。或斥其陷禅。或戒其缴绕。则不可以戒缴绕者。为中年未定之论。而戒陷禅者。专属之晚年矣。清澜之学。恐亦考校为主。观于通记之见焚可见。然斥禅甚严。可敬也。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1L 页
与姜耘父(丁巳)
顷于公山逢那里人。叩谂近日玄趣。言座下益复刻厉。考證四七编帙垂完。此诚吾积年研索之理。而愿闻于君子者。大抵陶山翁中下两图。说横说竖。段落甚明。其后诸贤往往偏靠而骤辨。主竖者或归于一物之病。主横者不免乎两歧之惑。微言未彰。大义已乖。砌凑一路。而太极沦于空寂。对说双关而达道骛于形气。七情理发之窾。星湖始启而未勘。四端气发之差。农岩洞辨而自异。想已次第搜罗。追勘百年之案。而无由面商。重为之怅然耳。鄙亦年前有所记辨。掩置尘笥。不敢以示人。今辄录送数条。求斤于博考之馀。但其说或涉刱新。不必烦佗眼耳。
答姜耘父
承知事育之资。益就旁落。箪瓢之乐。几不可保。而尚能一味守泊。不住翻阅之工。良慰良慰。从古有志之士。困拂多而丰亨少。天心仁爱。欲使之玉成。而人事未副。每失之陨穫。仆亦饱经生受。常以穷不失义四字。著在心头。而急煎之地。不觉有怨尤无聊之意。窃恐按住不得。驯致一蹉而重堑。积此危惧。若涉渊冰。执事所处。尤有难于排忍者。每念之。实深代闷。别幅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2H 页
缕缕。可认考据之该畅。兼以立说周遍。不偏靠一处。深得前辈之规范。但抵滞之见。不能无一二未契者。玆又悉条于左。幸细察而回教焉。
  别纸
朱子答蔡季通书。其后自谓未莹而不足据者。全在上段。非独认人心为人欲者。然性即理也。谓性主理。似乎二之。且无形有质。不足为私正善恶之本。语脉晦而不章。既以为或不善而谓其发皆人欲之所作。则其或善者。不可并谓之人欲。根本已然一句。虽指理气公私之别。已为发后淑慝之根本。然大本是理。理本无恶。今谓根本已然。则反有善恶在性中相对为两物之病。故节要并删去之。若夫舜戒禹以下。明莹无疑。可据而为说。故节要采录之。退陶取舍之精如此。大山先生分开说后论。亦曰私正之分。自根本而已然。盖尝活看于斯语矣。然来喻所辨。甚是明晢。今有美玉焉。良工攻之。去其粗厉之璞。而全其温润之质。然后始得为天下之所共宝。苟其杂璞而未纯。则不知者谓非良玉必矣。如欲并录后段。定论之混被黯𪑓。不亦可惜乎。
答郑子上书觉于理一段。果似精简。而联说灵觉。嫌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2L 页
于佛旨。对说理欲。疑于数柱。易滋后学之惑。故节要不为附入。非出于未及契勘也。近世韩南塘执此以攻节要以为取舍不精。鄙尝辨之。然活看则不做病。采录无妨否。
勉斋此说。乃与李果斋往复者也。果斋以喜怒哀乐之由形气而发者为人心。由道义而发者为道心。此语不可谓不精。而勉斋以喜怒哀乐全属之人心。而仁义礼智为道心。反攻果斋之说。以为理气无别。愚诚未晓。果如勉斋说则理自东发而为道心。气自西发而为人心。判然相离。不相涉入中庸之达道。混为形气之私矣。然勉斋后答胡伯量书。言其说未精确。想亦自觉其偏而改正之。大抵喜怒固属乎人心。而其实不能无道心发处。故朱子曰如喜怒人心也。一如字。意可见。勉斋泥于分而忘实相。恐难据而为说。鄙见亦何尝于凡佗喜怒哀乐上。只作性命看耶。
星湖之于礼运七情。专就形气上说。恐无不可。盖礼运以何谓人情。何谓人义对说。而七情以饮食男女死亡贫苦为大端。是四者皆形气之私也。十义以慈孝仁忠悌义惠顺为大伦。是十者皆性命之正也。其下讲信修睦则本乎十义之公。争夺相杀则萌于七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3H 页
情之私。全与中庸序人心道心之论合。故此七情虽若兼理气而实主乎气。朱子所谓气之发。盖本乎此。若于此处亦作兼理气看。则气发之说。何从而起也。清台录发于本然之性。发于气质之性云者。非无所据。而诚恐此等分开之论。反害互发之旨。盖本然气质。元非各有地头。各有端绪。特就一性而或单指理。或兼指气。以为体认之地。非真有两性相对为二本。夫性即理也。而乘在气上。静亦如此。动亦如此。特外面所感。有属义理属形气之别。故感于气而从气者谓之气之发。感于理而从理者谓之理之发。元非理东气西。分歧而各出也。退陶固尝以本然之性。證四端之主理。气质之性。證七情之主气。特言其名色之相似。非指其根本之已分。天命图说之意。亦不过谓五常为主之情。纯乎善。气质为主之情。或不善。四端之发。初不为气质所拘。而七情之发。不纯乎五常本体也。何尝曰某情发于某性。而这情发于这性乎。此言非徒有两歧之失。兼有二本之病。愚不敢活看者此也。
林隐所谓气质之性气也。亦恐非程朱之指。程朱所论气质之性。直是兼气而言性。何可认性而为气乎。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3L 页
至若生于形气。发于形气之旨。元非心气之直发。特理因形气发耳。理因形气发者。气之作用。其机反重。正见其非有两般气。然又岂可缘此而遂没其界分也。岭中先辈为此各发之说。果合于退陶之旨乎。
农岩说虽未尽契于退陶之言。而见理甚确。深得退陶之意。近世诸儒之所罕及。采录诚不可草草。沧溪说大抵同于农说。当访问而求呈耳。
吴氏之言恻隐之气。羞恶之气。专由于理生气立论之致。程子曰有仁义之心者。必有仁义之气。恻隐羞恶。已发之理。亦须有恻隐羞恶之气。然若谓仁义是理。恻隐羞恶是气。则便涉于理体气用之谬。理为静有而动无。气为动有而静无。其为一物两截之病审矣。元亨利贞。运行于四时之间。而有生长成固之妙用。然直谓四德发为四时则非朱子之意也。理则难明而气为易见。故以春生之气。无所不通。證恻隐之心无所不贯而已。玉山讲义曰如春之生气。贯彻四时。一如字义益明。不可执此而谓四端便是气也。北溪四然之答。朱子以为此义甚备。更提出所以然一句。其谓甚备者。在于四然。不在于恻隐气也之说。大义既好则字句间小出入处。自可略也。然而后人藉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4H 页
此而伸主气之见。则退陶不得不拈出而辨之。吴氏之不深考而掇拾已弃之论。反为藉寇之资。乌在其不塞断仁义之源乎。近世气发之说如栗谷之论。犹有合商者。盖其心是气也。情亦气也之说。固亦主张气太过。而至若曰情虽万般。夫孰非发于理及理通气局等处。尽非有违于朱李之旨也。且其第一长书曰发者气而其后连加一之字。此果以发此理者属之气欤。抑虚带之字而依然是指气之自发欤。非理无所发者。抑理为所发之主欤。抑谓气之所以发者其本在理欤。其曰气发者。抑气为发用之资欤。抑指气自发而理借乘欤。如悉出于上段所释。则与所谓发于理者。无以异也。犹若可通。而如悉出于下段所释。则发于理者又不成气自发。无乃自相矛盾乎。今谓理亦有作用则不可。而不容无能发之妙用。发用处乌可以专指气也。愿闻盛见。
浩然章说出气之体段最详。而将道义作骨子。又以集义为养气之节度。非于气上有用工处。则主理之实明矣。夜气章虽于时分上说气。而特欲其存此仁义之心。仁义之心。非理而何。且气未有无理之气。湛然清明之象。亦只是配道之气。岂必言气象时仁义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4L 页
之理浑然在中。而只言气时。独无仁义之理耶。孟子七篇。屡发主理之旨。故夜气浩气二章集注。不每举本体。独于章下。特揭理义之心四字。以明孟子之所欲存者。只此实理也。语类中助理害理之说。谓之发明则有之。而初非言外之意。详味元文如何。
凡论四端名义。当先从一心字究竟。孟子七篇中许多心字。虽若求放心不动心之微有迹处。都未说近于气禀。一则曰恶欲之本心也。一则曰仁义之良心也。其体则性。其用则情。初无别一个地头。故张子曰心统性情。而朱门以心为性情之统名。今此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四个心字。只是情字之变文。而不曰情而曰心。所以示贯动静该体用之妙也。凡情之发。意或缘起。情者心之直遂者也。意者心之横出者也。气机之作用。专在于此。独于四端之蓦直发出处。心不暇施其计度之巧。气不敢售其作弄之机。大抵动底便是性。动处便是心。前辈心先动性先动之争。都未晓朱子处底之辨。而心性之妙。疑于有二用矣。盖动与发之从心言从性言。只是互文而已。非如近世之论指心为气。而谓四端亦气发也。怵惕二字。朱子以谢氏真心天理之说明之。其所谓真心者。即纯粹至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5H 页
善之发。而太极之妙用也。初非怵惕属心。恻隐属性。一气而一理也。孟子于仁心发处。独加怵惕二字者。诚以孺子入井。最是急切之地。感触尤深。非若佗情之犹有缓急也。怵惕者仁端之始萌者也。恻隐者仁端之已著者也。且此章始言不忍人之心处。联说怵惕。历举四端处。单说恻隐。诚以恻隐之发。苟非如孺子入井之急切。则不必每先怵惕。又可见矣。何曾假此二字而欲明通贯四端之义。然而观于言仁之忒重。可验其为一心之全德。而真可以统三端矣。
  附书别幅后
  
吾友姜耘父尝著四七考證。推本朱李之旨。而博取诸家之说。其于异同之际。不偏主一说。以极乎浑沦分开之妙。鄙说数三条。亦在其间。间尝录示抄节取舍之意甚详。要有商确。盖其学术该洽。见解疏通。无执泥胶固依样涂辙处。余于理气分合。往往寡谐于世。独于吾耘父有不约而同者。尽底披露。要相订正。不久而耘父下世矣。弦断之恸。不能自已。数月其家递送其临殁前长书别幅未及寄者。其书曰四七编辑。窃欲更写一本。就勘于高见。而楮政极艰。贫病败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5L 页
意。只恐一朝穷饿以死。不免朽弃于尘箧。其言切悲。若有为之兆谶。余为之哽咽久之。其别幅合处多而歧处少。又有因吾说而舍己而从之者数处。其开朗之识虚受之量。有非拘儒护短之比。但其以情为气。似不无差了本旨者。亦安知鄙见素偏而其说有可通者耶。惜未能卒与究竟而底于烂漫也。此友云亡。更无可与言此事者。姑就其别纸各条。拟作答语。以致未究之恨。
 道心人心。岂心有二本之谓耶。(止)今于诸家文字编辑之际。凡以根本已然为言者。一切删去。
根本已然一句。诚难据而为说。鄙说大本在理四字。已明非有二本之义。而盛辨尤明白条畅。其中感于外者虽缘形气。而发于内者都是天理一段。尽是确论。盖以人心言之。饥寒痛痒。形气之私也。饥当食寒当衣。即吾心固有之天理。而其思食思衣者。人心之发也。不受嘑蹴之食。不服权贵之衣者。道心之从以节制之也。至于邪念横生。服食其所不当者。气来掩之。而人心之流于人欲者也。彼形气之所触。只是外感而已。初非内出之本真。而所发之理。岂有二本哉。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6H 页
锦阳以来。𨓏𨓏于分开上占得多了。节要所删。复载于讲录。或恐反累于正见。而湖上先生两下普说。犹未及契勘于此。盛录之一切删去。似为得之。
 朴潜冶有言人心道心未发之前。已有二者相对而生。
潜冶说未之见。果如所视则诚涉未安。大抵先辈之为此论。槩谓理气二物。都具于一心之中。而其发也迭相为主。然理气之不容有分歧各出者甚明。如是立说。亦恐有害于一本之义。来辨得之。
 关西问答。问耳目口鼻之欲。是私欲乎。南冥辨之以同一天理。葛庵,息山又以南冥说为非。
晦斋之言。正所以明人心之非私欲。而南冥之辨。诚有不察言意之叹。然其谓同一天理者。实本于朱子之旨。葛息两翁之非之者。恐涉太执。自天理而有人欲。朱门已有其论。则人欲犹然。况人心乎。不原于天理则不可谓之心。不合于天理则人心都是恶。揆之始终。不容歧之。来说得之。
 答蔡季通书所谓序文。庸序初本。答郑子上书所谓改定。即庸序定本。
答蔡书之言序文。果是初本。而讲录指作见行之序。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6L 页
来喻谓未及契勘者恐是。
 勉斋曰人心道心。相对而生。犹孟子之气与义。
此说亦恐做病。盖单说浩然之气则诚有义理之附其中。而对说气与义则气只是血气而已。岂对道心说时。人心专是血气做成耶。
 勉斋尝谓敬本于天一之水
仆亦未见全集。不敢妄为之说。仆尝谓心之气生于天一之水。心之质成于地二之火。故知为一心之全德而敬为一心之主宰。知者所以行水也。敬者所以束火也。然而水火有互根交济之妙。故知之体光明不昧。而敬又为心之贞。
 先辈往往以形气字。换作气质。(止)或称发于气质。
形气与气质。指意不甚远。而但谓发于气质则有病。盖气质非所发底物事。又非所发之缘因故也。
 本然气质一段议论。已见得性理头脑。(止)栗翁以为不分开之證。
来谕于本然气质之辨。尽看得精尽说得圆。而退栗可分开不可分开之异證处。犹有未尽言者。盖退爷之谓可分开者。非以本然气质为两性。特言立言之际。有主理主气之别。而曰本然曰气质。亦自是分开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7H 页
说故也。栗老之谓不可分开者。以为气质之性兼理气。而本然者。特其理一边也。七情亦兼善恶。而四端者。特其善一边也。本然气质。只是一性。而七情之外。无佗情也。夫本然气质。固只是一性。而兼气不兼气之间。不容无名言之异。况乎四端七情。情之万殊处也。四端发处。容或有七情之层出。七情发处。容或有四端之间见。而苗脉绝异。趣向顿别。不可以彊一之也。
 东岩尝言圣人分上。不可言气质之性。恐有不然。
东岩之言。骤看之若涉可骇。然亦自有见。盖气质之性云者。非直以气质为性也。是言气质所变之性也。古人之语到气质性。每每言之于发处。如云节性忍性性相近者皆是也。周子始发其端。而纯粹至善之性。言之于未发。刚柔善恶之性。言之于发后。至朱子而后。固或有未发时气质性之说。然初非气质之性所以得名之本旨也。圣人分上。气极清质极粹。善恶不齐之实。有不容言。来喻所论。似专以气质为性。
 南塘云未发之前。亦有气质之性。三渊言其非。(止)塘说非无据。
未发前气质性之争。乃湖洛分界大关。以愚观之。两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7L 页
说各有所偏。而相须乃备。盖众人之心。昏昧杂扰。虽有霎时之静。大本不立。便未可谓真个未发。其能有个未发者。气质亦自纯善。而不容言善恶不齐之性。此乃以未发之极功言。洛说之旨也。若但指喜怒哀乐之不形处而谓之未发。则气质之清浊粹驳。都在这里。为发后淑慝之种子。此乃气质之性。而湖说之旨也。两说俱有所本。延平曰人固有无所喜怒之时。谓之未发则不可。朱子曰厮役亦有未发。所就而言者自不同。今各据一偏。而互相攻辨者。正所谓閒争竞也。然心之未发。气质都不用事。浑然一理而已。此际不须论气质之性。
 四德之流行。为四时。四性之发用。为四端。(止)栗翁先言气后言理。
四德流行于四时之间。而其妙用则有生长收藏。四性发出于万事之殊。而其妙用则有爱恭宜别。其理一也。夫元亨利贞者。四时之性也。犹人之四性也。生长收藏者。四时之情也。犹人之四端也。今谓四德流行而为四时。则理变为气。道易为器。名义恐不然。朱子以生长收藏为情。而未尝以春夏秋冬为情。则其以生长收藏。为春夏秋冬者。不几乎以方圆为天地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8H 页
乎。情之才发。便属于气。活看则不做病。而若欲以情为气则不可。仁属阳义属阴。宁可道仁义是气乎。继之成之固是气。而继者成者只是理。正如鄙说之曰发者理发之者气。性发为情。固是理也。而发之者气则继之成之之为气。何害于善性之为理。今以其所资而发者。为所发之主。无乃有未察乎。程子之言继之者善。固言于人道发用之处。而正指那气之所以发之之处。其善之指理。便是其情之为理。遗书所谓阳气发处。只是谷种上借喻说。谓之发处。而不谓之发底。何害于情之为理乎。大抵性与情。同实而异名。性者未发之理也。情者已发之理也。性立乎阴而情行乎阳。性情一理也。阴阳一气也。今若以情为气则理为动无而偏占了静一边矣。气为静无而偏属于动一边矣。未发之际。性虽搭于气。气不用事。故其理易见。已发之后则性乘于气。气始用事。故其理难见。而条理脉络之相联则一直是这理而已。到了邪意恶念横生侧出。然后情失其职而炽荡害性。其为不善。非情之罪。所谓理在恶气上。亦为恶之理者此也。恶气不是对生于性中。则情之受变于气质。何害于本色之是理也。若以情之变于气而有恶。疑其非理。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8L 页
则兼气言处。性亦自有善恶。发而为情者。岂容无善恶。气质之性。程子亦言之。而性即理三字。为性之的训。情苟非理。则性亦非理矣。岂有理化为气。体用两截之理也。朱子曰太极者。性情之妙。乃一动一静未发已发之理也。太极之未发便是性。已发便是情也。今若以情为气则太极局于未发。而失其已发一边。亦将为不亭当尖斜底物矣。退陶曰性情一理。有静有动。又曰冲漠无眹理之体。随遇发见理之用。性之为情。果非随遇发见之用耶。来喻理气合而为心以下。稍说得平。而亦有本同而趋异者。爱之理乘木之气发而为恻隐云云。则恻隐固爱之理之所发也。爱之理未尝发而为木之气。则岂可以发时之乘气。指为所发之情而谓之气也。四端莫不皆然。其为主理之论者。亦何尝舍却气字。曰乘气曰气随。斯已足矣。朱子之谓四端理之发。非极本穷源之论。当下所发。理为之主也。理虽乘气。而主其机者理也。七情气之发。对四端立说。则亦便指当下所发。气为之主也。气虽夹理。而主其机者气也。座右于此。既以为理乘气而发。则何故不谓之理发也。理体气用。朱子之所深讥。而座下反以为定本耶。栗谷之于退老。尊仰则有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9H 页
之。未必故为歧贰。而本原不合。亦颇有讥评之意。如人之所见有三层一书是也。来谕所谓讲论之际。先主党私。则吾之一个身心。已归于四有五辟之科者。果是确论。而同异之间。去短集长可也。岂容挐毛遮瘢而合矛于盾耶。
 四端之发谓之端。七情之发谓之几。曰端曰几。已有形迹。安能不属之于气乎。
理是有条理底名字。故指那发出之条理而谓之端谓之几。周子言几。曰动而未形。朱子释几。以为实理发见之端。则几之为理而无形者明矣。几犹如此。况于理发之端乎。虽以有形迹言之。此只是所乘之气之迹也。无形之理。自为其主。如人坐车中。虽不见其容。而其行也亦自是人之有所干。非车之有所干也。乌得不以人为主。执迹而论心。已为末矣。至若三段。盛说圆洽精深。深所敬叹。(耘父曰若就本原处言则七情四端。皆是自理而发也。若就发用处言则七情四端。皆是因气而发也。合而言之则七情四端。皆是理乘气而发也。)但理乘气而发则主资之别益明矣。今于所发之情。不属之为主之理。而反属之为资之气。抑何故也。
 若以心与性分开对待。而谓之性是理心是气。则固无害义。(止)其曰气发者气为发用之资云云。得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9L 页
其本旨。
心以性为体。不可以对性言。故朱子曰惟心无对。若欲以理气分开则颠矣。性即理心即气。程朱之所未尝对说。而近世忽有此论。愚诚未知其可也。
 四德之发为四时。气之发也。四性之动为四端。气之动也。(止)未发之时。理具于体。已发之时。气行乎用。
四德是理则四德之发。何以为气之发也。四性是理则四性之动。何以为气之动也。殆所谓名义俱失者也。今夫水自泉达。为湍为瀑为濑为潭。固是地势之使然。而一是水也。不可谓之地。则今指发动处而认作发动底者。何异于指水为地。未发之时。理具于体。已发之时。气行乎明。亦恐做病。夫体用只是使用底字。未发之时。理之体立于阴。其名为性。而阴是那气之体。此乃相须而为体也。已发之时。理之用行乎阳。其名为情。而阳是那气之用。此乃相待而为用也。然用是体之行。体行则便是用。体是用之立。用立则便是体。初非有见定地头。今若谓理具于体。气行乎用。则体用别有地头。而分占理气。不相涉入矣。执事之论。元主乎不相离。而反归于离之之科。诚所未晓。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0H 页
农岩集知觉说及不睹不闻之义。
农岩知觉说。当时已有两歧之疑。而意思颇精详。余尝爱此等气味。不睹不闻之义。曾见南塘说稍是。
答权可器(庚申)
罪衅以来。自分见弃于君子。不意仁兄贬损高明。辱赐条析。伏读十回。感涕交零。受德此厚。不敢以哀遑之私。反孤问寡之意。且见朱先生丧中。与知旧书疏。不废名理之论。此非鄙人之所敢拟为。而亦恐不至于害礼。辄敢罄竭愚见。以为续奉嘉诲之梯。而其中又不免有抵冒之迹。尤可罪也。倘又曲谅而细商之否。仍念才高者凿。识滞者拘。诚如盛谕。但或惩于凿而务为笼罩。伤于拘而径欲脱洒。则病亦不浅。害有所归。先辈固已有成说。而安知其非典要也。后学固难有新见。而安知其非创立也。说得透见得的。则昔贤之所尝采也。学道者之所不厌也。盛意以为如何。
  别纸
 昭穆说
此乃坪门大论。而鄙见偶未有契。居常兢惧。今读盛谕。南北面势。自有高下。观于君之南面臣之北面。可知已一段。通透的确。今可有恃而无恐矣。但所引黄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0L 页
氏说。义则通而辞似跲。盖主太祖东向而言则北固左南固右。而此礼元不以左右为尊卑。说著左右字。昭位在左。反嫌于为卑。神道尚右故也。
 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
心之为物。贯动静兼体用。若于此分体用。则未发而知觉不昧。便是虚灵底体而浑然一原矣。已发而知觉不差。便是虚灵底用而粲然一路矣。一原而涵万理。故一路而适万殊。朱子于此。语用而遗体则一为无本。语体而遗用则一为无分。今于一而已处。只指其用。则心体之炯然明觉。见于何处耶。朱子曰至静之时。但有能知觉者。而未有所知觉。来喻既以能知觉。为一而已之实。则能知觉之妙。果非静时之体耶。且体用相涵。元非两截。单说一而已。则体一而用亦一。虚灵知觉。皆兼体用矣。只言其体段如是而已。何尝有意于分体用耶。来说中耳之听目之视水之流等。喻于情无二歧处。说得透。深契鄙怀。但恐语用而遗体。为可欠耳。
 知觉
栗谷论心。每欲一之于气。故其言知觉。亦以属于气者蔽之。若夫知觉之妙。实主于智之德专一心者则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1H 页
未之及也。悟其所以然。识其所当然。固是致知之事。而亦因此知觉之用而推广之耳。且所以然所当然。非徒道心发处有之。人心发处。亦各有之。南塘之以举道心而遗人心。讥赵氏者误矣。
 人心生于形气
心固理气之合。而理为主气为资。初非所发之实。一本于理一本于气也。特因其发而分看则有感于理而从理者。有感于气而从气者。其分不同。南塘气上立见。认理为死物。骤讥黄许之说。又以朱子语。为出于记录之误。多见其不韪。然其形气心气之辨。则似有见处。幸详之。
 戒慎恐惧
坪上答条。槩以此章贯动静者为正意。而下段鄙说之为此心未动则深诩之。不睹不闻。既得为此心未动。则不睹不闻时戒惧之反占动边。诚难领会。今见来喻。以此章对慎独说。则为静时工夫。已有定论云。鄙说果无害理否。
 喜怒哀乐
立斋先生七情亦有理发之说。未必出于中图之指。而其说自分明直截。若中图说。谓之皆理发则可。而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1L 页
谓之亦有理发。则反若本然气质。相对为两性。一出为理发。一出为气发也。退陶之时。学者信其合而疑其分。故平生问答。详于分而略于合。然其宗旨则主乎理也。近日则学者信其分而疑其合。分之太过。互发变为各发。故大山先生已以七情性发之旨。屡屡示人。而浑沦说中特引理发之旨。何必致疑于郑先生说耶。来喻既以吾心之发。理为主而气听命者为达道。则理为主者。果不可属之理乎。来喻曰使是气无所乖戾而发皆中节。是谓之和。此以致和为和也。又曰使变其气禀而无不循其性之自然者。谓之达道。此以修道为道也。如花因培护而美。然不可以培花为花。水以灌溉为功。然不可以灌水为水。两个使字。侵却意字地头。非人情直遂之实也。中节之由。虽系于存养之有素。而方其发时。不犯人为。孰得以使之。孩提之童。爱亲敬兄。不学而能。无不爱无不敬者。果非公天下之达道耶。又曰以义理之公而形气之私。从而和焉。以致位育之工者。非达道而何。此亦以工夫之所造。为性情之本实。盖才发得和。便是达道。而推此达道。方至位育。初非待道心节制人心。祛私从公。以致位育之功。然后得谓之达道也。尊兄此语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2H 页
之欠莹。非知见之过。乃因达道上搀拽入形气之私。打成气发之證。故自致语病耳。
 官师一庙
古人庙制未详。然以出于传记者考之。则大夫以上有木主。以下束帛依神而谓之主。祭讫则藏主于西壁之埳中。大夫三庙。其一乃太祖之庙。适士只是二庙而已。既有二庙则必序昭穆。盖大夫以下。莫不有祔。而祔必于祖。祖在则祔于高祖。不序昭穆。何自而祔其班耶。且大夫士有事干祫。及其高祖。方其始祫。必立帛主。既有帛主。不宜旋毁。祖庙中藏。高祖之主。然后孙可以祔于其室矣。官师只是一庙。然先王之世。仕者世禄。假如大夫之子为适士。适士之子为官师。亲苟未尽则已成之庙不可毁。已立之主不可埋。庙有大夫之主则祭虽以士而庙主仍存。此乃位尊而流泽远也。若无世荫而始为官师者。只得立祢庙。而祖以上则无主。以茅菆依神而祭于有主之庙。亦自是一庙而祭四代也。若庶人则无田可祭。只得荐于寝。此非位卑而流泽浅者乎。中士以下之祭祖祢而不及高曾者。此主时祭而言。以其田禄薄。不足以供粢盛也。但荐礼则无间于四代耳。分祭荐而言则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2L 页
如右说。合祭荐而谓之祭则如程子说。两说各有攸当。不须疑也。
答权可器(壬戌)
震相居在僻陋。既无蓬麻之益。早事场屋。每持和战之术。重以死丧贫病。心力耗烁。其于此学。全没腔窠。而特因文字之伎俩。粗窥义理之肯綮。刻意深探。大言无怍。近年以来。始知无补于身心。窃欲趯著于脚指。而草土馀喘。鼎器先亏。韩公所谓道德日负初心者。诚是准备语也。当初请业于坪门。非有求于文义之末。而庶或于本原之地。有所观感而依循者。事乃大缪。三年侍汤。仍遭悯凶。守庐之日。梁木遽摧。悠悠此生。无处依归。所望于畏友强辅者。有不浅鲜。而山川脩阻。书面俱难以时月期。只凭案上古训。略致默修之实。而模范未易。熟处难忘。每于温理之馀。辄起著述之念。𨓏𨓏随意放心。究极精微。徒妨静坐之工。致欠完养之力。终不免子静辈笑骂。尚何藉手于高明哉。坪上烦张之戒。承闻惕然。如亲受诲。而第念修辞之烦简。大略有四种。才短学浅而无实得者。有意于简而卒不能简。才说数十字。已多冗剩。才高学博而欠本领者。不期于烦而卒不胜烦。枝蔓盛而实味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3H 页
浅。质美学专而径造约者。失之太简。外似精切。而中实滞涩。不尔则笼罩靴爬。成就得琉璃瓶子。惟博学详说而反说约者。真积力久。所发自简。此方是中庸所谓文章也。坪门则大耋之年说约之地。固宜厌烦取简。而若吾辈则方在博学详说之时。恐未可遽言约也。为学之方。因详而致约。由烦而就简。未有不耐烦理会。而造于易简要约之处也。仆说果甚烦张。而要之为未贯之散钱。犹是有用之物。但恨索子不入手。而钱非已有耳。四七理气之辨。此诚今日学者最先求端之地。不于此明辨而精察之。则何据以为充扩克治。约以合中之方哉。诸家异同之说。纷纭难究。自心察识之际。微密难见。而亦自有一言可以决定者。理一分殊四字。约而尽矣。幸于此少加意焉。
  别纸
细玩尊喻。恐未必深究溪训本末。而反似乎临场猎故之为。请卒条之。盖老先生四七往复。始于己未。初。尝于兼理气浑沦说。得七情主气之意。故先引好学论触其形动其中之论。(触形而动中。虽四端亦然。)次引中庸喜怒哀乐中节为和之说。又引大学四有五辟(五者在人。本有当然之则。亦涉四端。故后本删去。)等说而错综之。第二书。又以孟子之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3L 页
喜。舜之怒。孔子之哀与乐与夫常人之见亲而喜临丧而哀者。皆作气顺理之发。第三书。又谓虽发于气而理乘之为主。故其善同也。据此则公说得矣。其后丙寅。高峰勇改初见。以从先生。而独于中节之情。断之为非气发。先生便许以明快正当。又谓鄙说中圣贤之喜怒哀乐及各有所从来等说。果似有未安。又答金而精书。言其说粹然一出于正。指出某辨语病处亦中理。后三年戊辰。作心统性情二图。中图不杂乎气禀而直指其从本性发者曰。子思中节之情。孟子四端之情是已。下图以理与气合而言之。方有理发气随气发理乘之说。然中图则直著情字。下图则但书发为。盖从性发者。乃情之本色。而分之以主理主气者。只就发处而立论故也。图说中又谓子思孟子。只指理言。则先生此时。亦已以中节之情。为与四端无异也明矣。大山继之横竖普说。分合俱勘。其答李天牖书曰。中庸喜怒哀乐之中节。为天性之发。天下之达道。何曾有生于血气。气顺理而发底意思耶。答李希道书曰。心统性情中图。固是剔拨说。而其并书七情于一圈。则亦取理一边而言。此二言者。果皆非耶。中庸四情之非气发。退陶论定于前。大山阐挥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4H 页
于后。座下不之深考。而反以鄙人为创言何也。若七情气发之證。则的在于礼运本文。以七情对十义。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上说个忠孝慈惠顺。正属道心。七情从饮食男女死亡贫苦上说恶欲大端。正属人心。其为形气之发。决然无疑。诸先辈四七辨。地负海涵。而独不以礼运为断。有未敢知。而大山,星湖两先生始发之。文字道理。亦有显晦而然欤。
子思孟子初未尝说及于不中节。而中节者既是理发而气顺之。则不中节者乃是理发而掩于气。初非根本之地别有不中节之苗脉也。退陶中图既以中节之情四端之情。合而言之。则其于下图说四端之纯善无恶。便是中节之情也。理发未遂而掩于气。然后流为不善者。即不中节之情也。若拟之于气发之情则大非其类。此原于性而彼生于形故也。生于形者只是一身之私。则岂得为天下之达道。中节者固为和。而才说致和。即四端扩充之说也。推而极之与扩而充之。果有二致乎。不中节者。固不得为和。而善端之微差。只可约之使合于中。其与夫气发不中之情。克治之遏绝之者。同乎异乎。本从理发则虽说七情。实该四端。其不中节者。亦不可直属之气。元从气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4L 页
发则虽其循理而中节。不可目之以达道。不可同之于四端。正如人心之善者。不可便认为道心也。愚何曾以气循理而发者。为理之发乎。理发而气顺之。气发而顺乎理。煞有公私宾主之别。乌可同也。四七究说中所引十二条。凿凿是理发之證。无一字及气。而尊兄硬说作兼理气统心性。驱率圣言之责。恐不在于仆也。鄙人于四七说。旁探远采。勘作定本。亦既廿许年。姜耘父在时果有考證之篇。而愚尝与闻其终始。往复商订。多所契合。而鄙说亦颇入录取舍之间。如使尊兄见之。十分骇惑。又非愚说之比。其论人心曰感于外者。虽缘形气。而发于内者。都是天理。论七情曰主理看则当以中庸为言。主气看则当以礼运为言。统论四七曰若就本原处说则皆是自理而发也。若就发用处言则皆是因气而发也。合而言之则皆是理乘气而发也。此数言者。果于盛意不悖否。
答李孟实(癸亥)
北峡归后。堕在忧遑悲苦中。不暇作门外念。匪意贬翰遥投。询及死生。勖以处变之道。感诵则极。而稽谢可悚。伏惟春殷。体度增相。观玩益密否。震相恶业挻祸。伯女玉折。摧酸难忍。奉老挈幼。百道艰虞。村沴鸱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5H 页
肆。戒虑无所不至。乃宇来未得相面。留书言冬间会校洪范衍义。此月又有庐院讲会。要我参座。而此身如何可抽耶。坪上遗稿。吾辈之责。誊成完本。始有据勘之役。乃可以少效菲诚。然读其文知其人。乃后生私淑者之事。吾辈承受典刑。印之在心。何待于其文耶。
  别纸
程训中恶亦不可不谓之性。诚甚可疑。而黄勉斋尝明说此义曰。原其所以为恶。亦自此理而发。若谓恶与理不相干。则是天下有性外之物也。今以是言参认如何。盖水本至清。而其流或浊。性本纯善。而其发或恶。清浊固不并立于源头。善恶固不相对于性中。而浊只是清之汩。恶只是善之偏。所以不可不谓之性也。虽然水之浊者。泥汩之也。性之恶者。气掩之也。浊非水之性。恶非性之真。故朱子初时。盖尝活看以求通。而晚年深致未安。大全语类多有之。幸更细考焉。大抵学者立心。但当以性善为宗旨。存养得德性之真。而矫救其气质之偏可也。何必别讨得恶底根源。去贰佗一真之净净耶。
答李稚肃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5L 页
顷年一接英眄。窃有钦尚于中者。以结好尊门。徵逐有日。自慰于心。匪意贬损高明。先惠长笺。擎读镌感。如获拱璧。仍审花煦。经候静谧。是庸慰祝。而龈祟之终有根蒂。无乃刻苦之工。致损冲和否。摄养之久。自当消释矣。震相顽忍苟全。奄尔即吉。廓然人世。永抱无涯之恸。重以入耋偏慈。日觉澌缀。煎泣罔喻。尊喻推借过当。亶出引诱之盛意。而绝伦富有。已造昭旷等句语。太不著题。无或有欠于君子语默之节耶。仆自早年。有意此学。精考湛思。𨓏𨓏窥见得古人意脉。而修为不力。本领未立。近日稍改节度。略用收回。而熟处难忘。文字为祟。可叹。迩间玩索之实。从当奉叩。幸不秘而惠示之也。
答李稚肃
九条名目。闻来犹觉胸里勃勃。惜乎未见全本也。第念天下事。如用药治疾。缓则治本。急则治末。今就三政上方便矫救。亦不害为治末之义。腹心内虚而疮痈外溃。若于此直施以巴豆,三棱斩关破门之剂。则𣪎而不受。徒损元气耳。此时之第一件义理。无乃与平世不同否。鬼神鸢鱼等说。果似平正。而犹恐未尽于主理之旨。幸加涵泳如何。孔思立言上似未有今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6H 页
且只就之意。而直截说理。不须论气之与不与。但朱先生当日不得不就形而下者说来耳。中庸四情无理气之可合云云。诚所听莹。是四情者。既发于大本之性。而名之为达道。性者人生所受乎天之理也。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以性之发而目之为理发。以天下之达道而目之为义理之公。自是十分亭当。更何用搀引佗义。为此半间不界之论乎。
  别纸
答张友书中道俗眼云云。颇涉于戏。然子思立言之意。初不在气上。只是洞见天理之流行底。此岂非道眼乎。子思既单以理看。则吾何独兼气看也。朱子之初用侯说。未之前闻。性情功效。朱子谓与情状字一般。而先言鬼神之情状。只是实理而已。则朱子训释之意。庸有外于实理耶。大全答徐居甫第一书。言顷与钦夫商量云云。此当在中和说未究竟之前。且夫师弟之间。或先往复而后记闻。先记闻而后往复。亦非一例。其书单说鬼神者。气之往来。故疑其非定论。杨道夫录。果在论定后。而既云佗皆实理处发见。则实理之发见。即费也。形而上者也。形而上者。实未离乎形而下者。故就那形而下者。说出形而上者。所主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6L 页
之在理而不在气明矣。细玩尊喻。认情状作气看。此必以理之发见者。便属之气也。理气决是二物。初非理发而为气。理之乘气而出入。如人之乘马而出入。见其乘马而呼之为马则人其肯之乎。鬼神所使。便是实理所使。鬼神与实理。若可以二之则与侯氏说何异。语类中淳录最在晚年。而北溪又是朱门高弟。其学尤邃于性理。故愚以此录为主。而其外合者取之。不合者舍之。然亦何尝离气而说理哉。但就气中专指理耳。
答李稚肃
两度书一时承聆。始也潸然而涕。情境之绝悲也。继又洒然而喜。名理之综密也。信后条过二旬。更伏问服体万相。芦旨近节若何。富侄所业。顷见其大有步趣。不食之报。其在斯乎。书中有追服二字。将来莫无祭除异时之拘否。震相慈癠。每致愆损。殊极煎泣。贱状随分饮啄。而合下斲伤。种种不健。长夏光阴。浪费多矣。顷书中斩关破门云云。所指有在。非谓本原之不可补也。毒药虽利于病。而侍疾者忌医而却药。则吾兄峻补之方。恐亦难施。为良医者只合抱方而深藏耳。鬼神理气之辨。乃吾东学者大是非。而吾辈径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7H 页
入其中。已为不幸。鄙人亦每有快说之病。但心地上自觉无掩护崎曲处。且于朱说。一一对勘。不见有窒碍处。来示直断以朱子未勘。则侘尚何说。请且权倚阁。各以成说。俟百世复起之朱子可也。
  别纸
 鸢鱼鬼神
鸢鱼本著。著则易见。故章句主理言之。鬼神本隐。隐则难明。故章句借气而明之。然鸢鱼鬼神。以本色言则俱是气。(飞跃屈伸)以本指言则只是理。高明反以鸢鱼为理。鬼神为气。歧费隐而二之。理隐气费。且不可。况于理费而气隐乎。
 其从气训释。已分明直截。而高明犹以北溪一录。直认实理而勘之。
章句中曰良能曰灵曰性情功效。皆所以明实理。而兄以不出理字。直断以气。然则或问明有是理之实四字。明斥侯氏形而下之说。又于诚名义。以鬼神之德。明作至实之天理。诚者自成章明说作理之实。此等处果皆非定论而然欤。答欧阳书。既不以鬼神之德定作气说。则虽是手笔。将何据而断定也。苟的知鬼神与德。只是实理。则虽说百气字。不害为此理之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7L 页
所该载。北溪录亦何尝不言气也。
 既曰实理处发见。则理之发见即气。岂可遽认谓理。
理之发见。理之用也。若如兄说则鸢鱼章之上下昭著。亦是气耶。中庸鬼神。是形而上者。隐为体费为用。而气则元无自占体用者。以物为体。因理为用。莫无不同否。训解总论云云。此实可通之机。训解则当先明鬼神字义。故多说气。总论则当直说本文正意。故专言理。
 情状指气。已详于前。(止)孔子之言则气也。非理也。
朱子明以情状为实理。而高明硬定作气何也。孔子之曰德曰使曰如。皆指理而言。而若其所答于宰我者。别是一说。朱子引之。以明鬼神字义。要使人就气上见得理而已。今认作孔子言气子思言理。得无未安乎。
 答徐居甫。定论审矣。
此书首引孟子勿正心处。与集注异。所以疑其非定论也。
 北溪录有童伯羽之语。似亦庚戌记闻。何以最在晚年也。淳录有三段。亦有去取于其间耶。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8H 页
童伯羽之自为记闻。虽在庚戌。而庚戌已在序中庸之后。况登门之日。不必每有所录乎。淳录三段。其一首尾皆主云云。是就章句中分别天地之气人物之气。非论全章之旨也。其一了不是实理云云。鄙曾引之于答仲车十一条中。如何说一例去之也。若此段则既明说实理矣。馀意推衍。自不妨从气说。况理无无气之理。理因气而益明者乎。况先生所以手圈卓子。所以明太极之妙。即此便是实理之全体。就其中分别则太极自含阴阳。阴为鬼阳为神。虽言阴阳。何害于太极之为理耶。盛论反引此以攻就气中专指理之说。如是则中庸本指。果为气耶。愚读中庸正文。一下都不见说向气。高明认德为气之不足而认道为气。将气入道里去。理诚鹘突矣。(太极函阴阳。是统阴阳之理。非气在理中也。)
 中和论以理气。是果子思之本义乎。以四情言则兼理气有善恶。而浑沦说处。焉有理气之可分。
大本达道。不以论理。则将论之于何处。推明性情之德。使致存省之功。果是思圣之本旨。而性是未发之理。情是已发之理。存是存此理。省是省此理。此非主理而何。且中庸言中节。不言不中节。正如孟子言四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8L 页
端。而曰非纳交非要誉。若以中节之不能无不中节。便谓兼理气浑沦说。则亦将以四端之不能无不中节。而谓孟子兼理气浑沦说矣。
 名之为达道。即指情之正。恐不可援及九经达道。
九经章达道之训曰。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云峰曰是言率性之道。不离此五者。此与首章达道之训。有何少异。夫人之秉彝。本乎天性。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长幼。智之于夫妇。莫不有爱恭宜别之则。仁义礼智性也。爱恭宜别情也。即此便是性情之德。今论天下之达道。而舍是何先也。
 
既浑说情之正。则虽一身之私喜怒。发之中节。亦在其中。其发于天命本然之全体者。焉有性命形气之分乎。
朱先生发明正私二字极分明。才说私便非正。且理发之不中节。程子所谓虽是善。不合于正理者也。若乃一身之私喜怒。虽或有合理之时。初非直出于性命之正。则此乃人心之听命于道心者也。苟非圣人。无缘浑化为道心。乌可目之以达道乎。单说人心都是好。如孟子仁人心是也。虽曰人心而实指此性。有何干涉于喜怒之私乎。夫义理之公。无一物之不通。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9H 页
而形气之私则或通或不通。形吾形也。气吾气也。吾之形非人之形。吾之气非人之气。焉得为达道乎。若性则通天下皆一性也。由性直发。方得为达道。若人心则虽原于性。乃从形气去。已落在私一边。
 礼运七情非十义之对说。此亦兼理气浑沦说。
礼运本从顺人情上说。故先说七情而次以十义。合看则七情为主而十义为治情之具。分看则七情自与十义对。本文曰必知其情辟于其义者。合说也。曰何谓人情何谓人义者。分说也。讲信修睦则十义之有以制七情也。争夺相杀则七情之不能由十义也。高明于此。信其合而疑其分。殆亦过矣。此言七情若果兼指义理之所发。则何独以饮食男女。为人之大欲。死亡贫苦。为人之大恶乎。以义理言之则所欲有甚于饮食男女者。所恶有甚于死亡贫苦者。孟子所谓不啻刍豢。不愿膏粱。礼色轻重。舍生取义处。亦自可见。而今此所指。只是形气一边。则据之为气发之本指者。不亦可乎。且七情二字。始出于礼运。而佗经不见。则今谓朱先生据此为说。何害于道理乎。窃详盛意。若以鄙人之独得未发为不可。而孟子之言性善。无损于孔子。程子之言敬。无损于濂溪。况刍荛之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9L 页
言。未必无暗合道妙者乎。朱先生立言之意。主在四端。而四端之情。偏属理一边。故乃将礼运七情而对说之。朱先生之不对说十义。何害于十义之本属道心乎。湖门所定浑沦说。乃以合四七而得名。初非不分理气之名。而愚尝反复乎礼运之旨。见所谓大端者只属乎人心一边。故知其为单指形气。初不一例于中庸好学论之指也。
 中节之情。虽为理发。而犹是浑沦说。故因无私喜怒形气之可分。
理发气发。已分于才发之初。中节不中节。当论于既发之后。故鄙人答友书曰不中节者。理发而气或掩也。又曰虽是不中节。而不可谓之气发。达道之为浑沦。在于合四七。而不在于兼理气。高明反于气顺理生于血气处。欲寻个达道之情。无乃有违于大山宗旨耶。
 非谓七情之外复有四端。推原所从来等语。先生虽尝谓未安。何认此而谓非定论也。
立言之际。举七情而该四端则有之。而若其实体则四自四七自七。初非七情之外更无四端。故退陶旋自谓有异义。而愚伏星湖皆言其不可相合。此义美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0H 页
矣。盖四自四七自七者。一本之有万殊也。四七之同本于一性者。万殊之一本也。复何疑乎。自其根本一段。朱先生自以为未莹。退陶又删之于节要。而以其忒近于分开说。故密庵大山相继遵用。然实则朱李已弃之说也。根本之地。如果有此理彼气之别。则乌在其非二本乎。性命所本也。故谓之原。形气旁缘也。故谓之生。生原二字。尤可见大本之所在。推原所从来等语。先生既以为未安。则世岂有未安底定论乎。答金而精书。亦谓明彦指出某辨语病处亦中理。则此岂喜其大体之同而强为唯阿者耶。一物直下之谓竖。两边相对之谓横。则合而一之。方可竖说。而分而两之。柰何为竖也。世之言者。必以中图为竖说。下图为横说者此也。人乘马而人为主马为资者。所重在人。所以为竖说也。人虽乘马而为人之行吊访道而出者主乎人。此理发之说也。为马之浴河放场而出者主乎马。此气发之说也。主人主马。岂非横说乎。然未出门之前。马不能以其意自主于内。既出门之时。亦惟人所适。则此岂非大本之在理者乎。其或放逸而駻突者。意也欲也。非性情之本实。则非所可论矣。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0L 页
窃观盛论。摸拟甚工。依循甚精。可见用意之紧密。而但恐于四七上初无勘究体验之实。又于人言之来。殊无公听并观之道。而先寻罅隙。务讨不是。故辞旨晦涩。道理局促。𨓏𨓏出于护短求胜之气。终未有深思明辨底意味。更愿虚心平气。痛理会一番。的见其疵病。然后措辞会意。以破迷惑。则安敢不承领于理到之言耶。
答李稚肃
顷自族人葬所归。见惠牍在案。副以长幅名理语。眵眼顿明。而衰病相寻之语。尤令同病者怆然兴怀。伊后日积。伏惟端居味道。体韵清泰。高山之会。追随名硕。讲质疑难。是何等缺界胜事。其有同异。亦不妨互为资益。但今岭学打成圈套。颇伤胶固。稍有异闻。辄被厚讪。今来别录。除却鬼神一段。窃恐相契之多矣。达道之理发也。蔡书之未莹也。理因形气。亦可属理发。此皆世学之所大讳。时人之所大骂。仆则受镝既深。得兄一臂之助。良亦自幸。而在兄则特以所见之偶同。混被谤囮。无乃不择方便之甚耶。良可好笑。震相平生伎俩。惟在钻故纸缀文字。而不省世事。不恤家务久矣。一朝精力衰歇。眼雾先侵。担阁此业。便似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1H 页
失水之鱼。进不能入于道德。退不得别作契活。近与诗朋酒友。逍遥于海印金乌之间。固足以萧散世虑。而亦复疲倦退步矣。从君筮仕。得陪华寝。尤有感于先故耳。
  别纸
 大学一有之为一切有之之意。
一有之一。犹言少也暂也。兼包一番底意。
 不能察以下。推说其转辗为病。
章句言有之。乃在不能察之前。而未做病。此退陶之意也。然虽未做病。而病根在此。此则刊补之意也。来喻疋似看察字不出。请更详之。
 惟其所向与一有之。同有病底意。
以察字为主则一有之与惟其所向。俱不做病。以然字通看则俱涉病根。特将病与方病。有所差殊耳。盖传文有所。著则字。之其所。著而字。有所便做病。之其所不做病故也。心之所向便是志。所向字岂有病。但曰惟其所向则已含得偏向一处之意。(病始于有与之而。皆成于不察。)
 朱子答蔡季通书。揆诸人心道心之分。自是已然。
此书之为未莹。全在此段。或不善则亦应有善者。而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1L 页
谓皆人欲之所作。则朱子此时以人欲为可善可恶底物矣。气之所为。如无过不及之差。则人欲何从以生乎。天理人欲。自根本而已然。则胡氏同体异用之云。正为得之。而人欲之根株。与天理而并立矣。虽以人心道心言之。性命是个大本。形气即其旁缘。不可并谓之根本。近见三山集。深以此语为未安。实公案也。
 尽字偶字删改然后。同归于定论。(同上)
形气之发。有善有恶。善者则上智之不能无。恶者则众人之所多有。盖其情状。易恶而难善。故须著尽字偶然字。盖常人之情。昏浊驳杂。常常发作。而清明纯粹。乃其偶然处也。此心未发之前。固无人欲之根株。而才发之际。气便用事。人欲之私。已多萌蘖。如木之有寄生侧秀。形气之发。安能无不善。此一段退陶入之节要。后学何敢摘抉乎。(退陶言气发之情。亦无不善。盛说固本乎此。而彼则单言其始。此则兼举其终。)
老兄白首林下。专心古道。以刻厉之气。用缜密之工。其于义理之原。绰有见解。子思中节之情。世多以气发者当之。而老兄独拈作理发。退陶中图之旨。久被末学之所䵝昧。而老兄阐挥之。朱子答蔡季通书。南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2H 页
岳以来。已作分开说之断例。如李谨休诸公。至以为明白胜于中庸序文。而老兄条条辨剥。刊其瑕而求其瑜。又若人心之为理之属乎血气。鸢鱼一章之断作理看。皆得宗旨之所在。可谓独观乎昭旷。而第恐才资微欠于疏通。意见或伤于拘滞。然晚年充养。明睿自生。气习之缠。亦当脱洒。其于造道。易为力耳。鄙人草土以来。聪明耗铄。不能引据勘究如向日之为。志气之难强已如此。宁不慨然。但鬼神说云云。所宗者朱李之说也。区区自信不至大谬。盖鄙人非不知鬼神之主乎气。而特以中庸本指。将鬼神明实理。故朱子既于大旨以费隐之理断之。而或问中直以自然之理。明鬼神之德。则其为就气中主理言者审矣。若大全语类则或泛论其本色。或直提出本指。言虽殊而各有攸当。如铢录宇录淳录。皆非有早晚得失之别也。但答吕子约书。分鬼神与德而二之。鄙人非不致疑。而以其出于朱训。故活看以求通之。如鄙人解说则不做病。说郢何害于燕治耶。晚年书之称南轩初字者。非止一二。而前人亦有以板讹言者。初非鄙人之用意于其间也。北溪录虽在庚戌。亦系序中庸之后。其为定论不诬。鄙人曾因朱子说十一条以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2L 页
勘主理之意者。政欲折衷于朱子。而高明直驱之于朱子未勘之议。故不得已更俟复起之朱子。此正高明之所当自反。今反罪我以不信师说。窃恐平心易气之喻。或忽于反己也。若尔则正使朱子复起。殆无以辨惑。然退陶夫子。即复起之朱子也。其答李栗谷书曰朱子只指形而下之鬼神性情功效之实然处。以是为德。即其理也其诚也。此一训尽是因气而拈出理者也。高明何苦不信。而掉了理字也。人心道心已发之心。木之一根。尚有千枝。则人之一心。独无两发乎。理发气发。各就其重处言之。非谓理发于东而气发于西也。今以读书吃饭二事明之。读书时不念佗事。专精演绎。是主在读书也。吃饭时不作閒说。留心饮歠。是主在吃饭也。以一人之身。所事虽殊。何害于主一乎。生形气原性命则胡氏所谓生是气已用事时方生。原是从大本上说来者是也。此可见心无二本之妙。人心道心。如果有两个根本。则人心亦原于气不用事之处。何待用事而方生耶。朱子七情之说。既自礼运中来。则礼运所言。亦为气之发明矣。况高峰之所未證而大山證之。大山之所未准而星湖准之。后出者之致详。无足怪也。星湖既断以出于形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3H 页
气。而鄙人仍说作气发。乌可谓昔人之无此意见。高明于此。殆不免为世俗之见矣。美恶在心。是说所恶所欲之善恶。苟非气发之情。乌可以兼言善恶乎。高明都掉了饮食男女死亡贫苦之大端。而硬说作兼理气。独不念后世之公眼乎。大抵鬼神之主理主气。俱有依据。初无所损于此学。而认形气而为达道则其弊易陷于颜农山之从天。又非湖门之绪论。则当必有釐改之日。而乃若七情气发之论则證左甚孤。而煞切于用工地头。尤岂非十分讲明处乎。礼运此条。大山固尝编入浑沦说。盖大山不欲别立剔拨之目。故单指理单指气者。亦入于浑沦说中。以其非对待说故也。首一条中庸说。高明亦以为理发。亦以为单指理。则礼运说之专属气发。独不得入其中耶。七情如不可属之气发则已。苟其可属则何妨与孟子作对。而此为气发之本地。彼为理发之本地乎。鄙人抵滞之见。老而不改。诚难入道。而退陶舍从之美。窃有望于尊兄。幸于炳烛之暇。时复思绎如何。
与李稚肃
潦馀之旱。炎后之凉。气候朱常。老弱俱病。经体动止。莫无瑕损。穷须是忍。知遵紫阳之诀。而老而先衰。倘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3L 页
免伊川所戒否。对订无由。瞻咏常切。顷羲宾侄归。传兄言曰理到之言。固当听从。而属书而终不回。是拒人以声色。更不可相与讲讨。仆作笑曰此兄自恃研索之久。已到精深。而谓我以一时之见。轻为抵挡也。仆修辞尚白直而务纤悉。病在不能婉逊。若兄罪之固当。然婉辞唯阿。未必有益于兄。而直陈无隐。亦或少助于炳烛之工。兄何不容其不逊。而察其直截处耶。大抵义理之论。惟在博集而细勘。不可但恃一己之思索。亦不可轻信一人之偏辞。虽其苦思之馀。颇有自得之实。初非可恃之物。况人之所自恃。未必不如我之自恃耶。各恃其有。而不究其实。则所谓理到者非真到而人不听从也固宜。兄不听我则我当自反。我不听兄则兄当自反。何暇尤人以不从己耶。昔朱夫子与蔡西山论中和。屡言而终不契。忽因自疑。以季通许多聪明。岂有晓不得如此之理。是必吾说误也。因复思绎。改定其说。以今观之。则中和初晚之论。相去远矣。朱子初年硬说而力辨之者。固必有深信于中者。一朝因季通未契。翻然改图。此所以为大贤也。且仆之所异于兄者。殆寡于世之所异于仆者。才有未合。便欲斥绝。何其量之不弘而德之不广也。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4H 页
仆乃虚舟耳。风拍之而自在。惟以受物为功。老兄勿外而终教之则幸甚。
答李稚肃
菊秋惠覆。擎读慰幸。无异十朋之益。而便梯一断。末由奉谢。居然岁弊而风饕矣。伏惟迩间。燕养日超。观玩日富。齿弊宜思刚道折。眼迷堪就熟书观。鄙人赠友诗也。其言有味。更为座下诵之。但鄙人顷往玄苞。落马伤臂。有友人书嘲曰。造化翁却憎佗一肘子种种漏泄了理数精蕴。致此亏损。大抵缺界措大。免不得穷苦二字。兄善读书而眼受伤。震癖著文而肘不仁。此有何好。而亦被造物者所靳也。贤祠毁撤。固是大同之厄。而吾辈不能阐明斯文。以壮元气。而驯致此境。祇可自反。前书警责。受赐大矣。而辞气之间。不无惶惑者。老兄探索之勤。自恃太过。标揭之久。自处太高。自谓读书甚精。必无误看之理。治心已密。必无偏蔽之私。然无證之说。不可以力伸。独胜之气。必至于理夺。纵或取快于一时。必难传信于百世。幸更平心而察言。忘怒而观理。使此抵滞之物。亦底于懑然心服之境如何。前书弘广之戒。乃为心知其是而嫌于俯从者设耳。诚知其是则虽百回辨驳。尤见其弘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4L 页
广矣。
  别纸
来喻责之以有违于圣贤成训。愚请反关而卒陈之。大禹谟人心生于形气之私。故谓之发于气。道心原于性命之正。故谓之发于理。而中庸四情。直发于天命之性。而直遂为天下之达道。子思初不说近于形气一边。而老兄乃谓形气之私亦为达道。愚不敢从者一也。朱子章句曰喜怒哀乐之未发性也。发皆中节。情之正也。大本者。天命之性。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道之用也。其曰性曰正曰道。分明是道心之原于性命之正也。生于形气之私者。亦不在言下矣。愚不敢从者二也。蔡季通尝言形气之有善。皆自道心出。朱子答之曰清明纯粹。固属形气之偶然。但能不隔乎理。不可便认以为道心。今兄乃以形气之偶然者。亦归于理皆为主而目之为达道。愚不敢从者三也。退陶先生中图。不杂气而为言。因以子思中节之情孟子四端之情。合而明之。而因曰子思孟子所以只指理言者。非不备也。以其并气而言。无以见性之本善也。今兄必于子思言下。欲其并气而杂气。愚不敢从者四也。大山答李希道书曰。心统性情中图。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5H 页
固是剔拨说。而其并书七情于一圈。则亦取理一边而言。盖发而中节之和。原于天命之性。一并衮说于四端。与向所谓浑沦分开者。取义又别。夫中庸所言之情。自其合四七而谓之浑沦。自其只指理而谓之剔拨。今兄误认浑沦二字。以为兼理气之定名。而都不思原性命说处。早已剔拨言理一边。愚不敢从者五也。又曰不与四端对举则七情之善一边。不害求之于不杂气质之中。今兄必欲求之于杂气之中。愚不敢从者六也。答李天牖书曰中庸喜怒哀乐之情。为天性之发。天下之达道。何曾有生于形气。气顺理而发底意思。既云天性之发。元无形气之意。而老兄反以天性之发。为形气之私。说出所未有底意思。愚不敢从者七也。向上圣贤于达道上面。初未有一言及于形气。而吾兄刱言之。因以傅会于溪湖兼理气之论。愚不敢从者八也。饮食男女之类。君子不谓之性。故自尧舜以来已属之形气之私。老况必欲混之于性命之正。而目之为天下之达道。愚不敢从者九也。朱子之对四言七。既断作气之发。则四端之为理发。孟子既有明文矣。七情之始出于礼运。亦不可讳。礼运七情。苟兼理气。则朱子之谓气发。何所据也。气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5L 页
发之训。苟为得当。则礼运七情之单指形气明矣。本虽兼理气。而对四端言时。不害为单指气。况对十义而言者。无异于对四端乎。原性命言处。固亦可单指理。由于形气说处。亦何妨单指气乎。今兄塞断分开之原。(谓礼运兼理气)讳却剔拨之妙。(谓中庸兼气说)期欲一之于浑沦境界。愚不敢从者十也。凡此十条。凿凿从圣训来。若不取衷于圣贤。而掩护求伸。则天厌之矣。倘又以博杂见斥耶。
答金致远(癸酉)
虹桥之断而云树之思。料外损惠长笺。恍若天风吹顶。拜谂新凉。端居摄养体韵冲和。宝婘普迪。俱庸仰慰。第自讼之痛切。不觉推借之过实。无或以晚修易隳。期欲策励而偕底也耶。震相早也妄恃聪明。糜精于性命之奥。谬图显荣。分心于经济之具。风树以来。世念消歇。始颇敛华就实。向里用工。而鼎器已亏。绳检易弛。将恐为宇宙间虚生之人。同志诸贤。又皆落落相望。未有切劘之益。自失替事。尤无依仰之地。炳烛之行。明不及远。此亦命也耶。座下早有就正之实。晚有恬静之乐。质美文肆。华闻日噪。而窃恐天津胡孙之扰。尚在于白纷之年。左右佩剑。踜蹬至此。方今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6H 页
世衰道丧。政好因树书影。断除百念。刻励一实。竿尺之进。尚可冀也。何必退托于身疾而弛放其心工耶。晚年受用。礼学最要。窃愿深究节文。密切评證。时以擩哜馀沥。惠及于寡助之物。如何如何。凝翁遗文。才写草本。方谋扫尘。恨不与吾兄相对静界。痛勘一遭也。惟祝节宣增卫。观玩专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