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杂著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395H 页
太极图说问答
楚叟曰。太极图解曰。水。阴盛故居右。火。阳盛故居左。木。阳稚故次火。金。阴稚故次水。窃疑其由。稚而盛者。物之理也。今此五行圈。金木之稚。反次于水火之盛之下。何也。曰。阴阳变合而生者。原于对待之体。故成质之位。则盛者上而稚者下矣。五行循环而生者。本于流行之用。故顺布之序。则由下稚而为上盛矣。此是自然而然也。岂容人为哉。又曰。无极而太极。如何释。楚叟曰。无极이。가장极이니라。曰。不言极而先释无字。则其无形之意。已包在于无之中。而下极字便为太极矣。又何赘说太极耶。昔寒冈先生答张敬堂曰。极이업。가장极다니。愚意则如此释恐当。楚叟曰。游诚之尝言。易有太极。而周子加以无极。何也。试即吾心验之。方其寂然无思。万善未发。是无极也。虽云未发。而此心昭然。灵源不昧。是太极也。此说何如。曰。当日闻者。皆服其简明。然愚意则心之理。是太极。其理之无形。是无极也。恐无未发已发之间矣。楚叟曰。朱子曰。如君之仁。臣之敬。此是一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395L 页
事一物之极。总天地万物之理。而便是太极。然则太极。是万理总会极至之谓。而一物之各具一理者。俱谓之太极者。何也。曰。一事一物之理。亦各具全体。故曰。一物各具一太极也。楚叟曰。陈北溪。以水银。为太极体圆之喻。其说何如。曰。朱子云合而为统体太极。则如一个大圆物。分而为各具太极。则如万个小圆物。水银之喻。诚然矣。楚叟曰。横渠太虚之说。与无极太极。同欤异欤。曰。朱子曰无极字。落在中间。太虚字。落在一边。此可见语意之不同也。楚叟曰。落在中间。落在一边。何谓也。曰无极则该虚实。故曰落在中间。太虚则只说虚。故曰落在一边。又曰。朱子曰周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一。老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二。愿闻其异。楚叟曰。薛敬轩曰形虽无而理则有。理虽有而形则无。比纯以理言。故曰有无为一。老氏谓无能生有。则无以理言。有以气言。以无形之理。生有形之气。截有无为两段。故曰有无为二。曰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之生字。如何看。楚叟曰。周子立说之本意。则恐是太极。动处生出一个阳。静处生出一个阴。曰非谓动然后始生阳。静然后始生阴也。动便为阳。静便为阴。楚叟曰。动而生阳。延平先生以为只是理做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396H 页
已发看。不得这已发字。指中庸喜怒哀乐已发而言也。故延平答书后段以为就天地本原上说。与人物上推来。不得不异。曰太极动静。固无异于人心之发未发。然所谓喜怒哀乐。人情也。不可搀说于说造化处也。延平本意。恐只如此。楚叟曰。生阳处已是气也。而延平以为只是理者。何也。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四句。是就至理之原。实涵动静阴阳之体段而为言也。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四句。是就气已用事而为言也。然则分阴分阳之后。是气也。而生阳生阴之处。非理耶。又曰。动静者。所乘之机也。所乘之机四字。当如何释。为气之动静。为理之动静。楚叟曰。若以为乘바机。则动静重在理一边。若以为乘바机。则动静重在气一边。必以为乘바机。然后其为理之动静明矣。曰若理无动静。气无自而有动静。然指其主宰而言。则是太极动静。指其造作而言。则是阴阳动静。观于朱子。太极者。本然之妙。动静者。所乘之机。对言之文。可知气机之动静。若以动静为太极。而所乘者又为太极。则是以理乘理。安有是哉。楚叟曰。各一其性之一字。是太极之一欤。抑五行各一之一欤。曰各一其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396L 页
性之一。是五行各全一理之谓。禀其润下之理者为水。禀其炎上之理者为火。然五性之理。初未尝不具于各一其性之中矣。然则太极之一。即五行之一也。楚叟曰。各全其理。与太极全体之理。差殊看。则其性亦各差殊。而今曰五性之理。莫不各具于一性之中。何以别差殊也。曰原其赋与之初。则非不均。而气之所拘。所性各不同。观于虎狼蜂蚁之或通一路。自可推知矣。楚叟曰。形既生则易流恶。神发知则易为善。善恶分者以此欤。曰形生之气。神发之气。同一气也。而阴阳无定。善恶相乘。则恐不必以注解之。形生为阴。神发为阳。分属善恶。如是之截然也。楚叟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动亦定静亦定。则此奚独言于静也。曰众人欲生于动。故动则难静。而人极之所以不立也。圣人无欲故主静。以一其动而人极之所以立也。定者安也止也。人极之立。顾不在安于静而止于静乎。楚叟曰。或以中仁为体。正义为用。或以正义为体。中仁为用。何也。曰分而言之。中仁有中仁之体用。正义有正义之体用。合而言之。互为体用。故朱子尝云以阴阳言。则义体而仁用也。以存心制事言。则仁体而义用也。楚叟曰。周子以是图。手授二程。二程未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397H 页
尝以此图示人。必有微意焉。曰。朱子尝曰某窃谓此图立象。尽意剖析幽微。周子盖不得已而作也。观其手授之意。盖以为惟程子为能当之。至程子而不言。则疑其未有能受之者耳。夫既未能嘿识于言意之表。则驰心空妙。入耳出口。其弊必有不胜言者云云。则二程之未尝以此图示人者。其出于此意也欤。
慕远堂讲义
问论语道千乘之国章注。其地可出兵车千乘者。四马驾一车。谓之一乘。则千乘之国。何如其大也。曰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出革车一乘。然则千乘之大。不过千成。而千成之地方。亦不过三百一十六里有奇也。曰。一成为几家。几家出车一乘。曰。朱子曰马氏说。八百家出车一乘。包氏说。八十家出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牛马甲兵。刍粮具焉。恐非八十家所能给也。恐当以马氏说为准。问夏礼章。夫子志在述夏商之礼。而特言杞宋之不足徵。何也。曰。杞是武王之封东楼公者。宋是成王之封微子者也。祀禹祀汤。礼乐大备。逮宋戴公。日益坏废。而有正考父。得商颂十二篇于周之太师。及至夫子删诗时。仅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397L 页
存五篇。则此非不足徵者耶。左传僖公十七年。杞桓公朝用夷礼。则此亦非不足徵者耶。问述而章。老彭事实。可得其详欤。曰。备考老彭。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至殷之末年。七百有馀岁而不衰。故曰老彭。老彭少好恬静。惟以养神治生为事。及为大夫。称疾不与政事。好观览古籍。以政教大夫。以官教士。以技教庶人。扬则抑。抑则扬。缀以德行不任以言。盖古之贤人也。窃比云者。心慕其人而效之。然其通节精神。尤在信好一句。以信而好古。为述而不作之本也。问禘自既灌章。鲁之郊禘。果是成王之赐。伯禽之受耶。成王其在尊尊亲亲之义。犹可有赐。伯禽则知其非礼而受之。何也。曰。当成王之赐。伯禽以其君赐故。虽不得已受之。而不举以示。不敢擅用天子之礼乐也。至平王东迁。惠公因鲁向有此赐。而只用周公之庙矣。降而遍用于群庙。非礼甚矣。是岂伯禽之事耶。问孟子浩然章。其为气也两节所指。同欤异欤。曰。上节是言。气之本来体段。下节是言。气之养成功用。曰。下馁字之为体馁。不辨而明矣。上馁字。无乃道义馁耶。曰。论配字本面。则以道义为主而气辅之。论配字来历。则是气为主而道义从之。然则上馁字。亦是体馁。譬如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398H 页
人不曾吃饭。馁不在人之腹。而乃在饭云耶。问必有事。勿正。勿忘。勿助长四者。是相因说欤。曰。朱子曰不可萌一期待之心。待之不得。则必出于私意。有所作为。有事勿忘。是集义工夫。勿正勿助。是论气之本体上。添一件物事不得。由是观之。有事与忘相因。正与助长相因。若正与忘。忘与助。则未尝相因也。问北宫锜章。天子公侯伯子男。称谓之实。可得闻欤。曰。凡天下之大统于一。故父天母地而为之子者曰天子。天下可以一人统。而不能以一人治。故于以封建。以无私为德者曰公。斥堠于外。以君人为德者曰侯。体仁足以长人者曰伯。子字也养也。其德足以养人者曰子。男任也任安也。其德足以安人者曰男。盖公侯伯子男。为天子分治天下者。而位有一定之分。截然不可乱也。讲讫。与希元。论心经首章。允执厥中。希元曰。人心有中有不中。道心无有不中。则此中字。无乃专指道心之中乎。曰。论语注云。理之在事。而处事得宜者。执中也。理之在物。而随物得宜者。执中也。此指事物之中。非指道心之中也。曰。人心之中节者为道心。则虽专指道心而安知无兼该人心也。曰。发出之苗脉。本自不同。故学者之用工。亦自有异。精以察之于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398L 页
始。一以守之于终。凡一念之萌。必察其发于形气乎。发于义理乎。发于形气。则节制之。发于义理。则扩充之。乃所谓精也。又从以坚持固执。念念不忘。使前之扩充者。益著。使前之节制者。愈约。乃所谓一也。既精且一。则心之所发。身之所为。无一非合于中也。曰诚如是说。难免二心之病矣。曰。未发之前。元无人道之分。及其发也。有知觉之不同。故不得已异其名。岂可以已发后异名。谓有二心乎。曰。方从形气上去时。更无别样道心。在于人心之外。方原性命上出时。更无别样人心。在于道心之外。至人心得中之后。即可谓道心。不可犹谓之人心也。若犹以谓人心。则非二心而何。曰。心一也。而其体也理气合。故有曰人曰道之名。其用也善恶分。故有主理主气之训。然于是乎有择执精一之工。则所以主宰者常一也。恶在其二心之病乎。但其发也。道行于人心上。天理流行于事物间。故朱子有合而言者。饮食男女人心。而得其正。为道心。喜怒哀乐人心。而得其当。即道心。此一说也。理气元不相离。而亦不相杂。故朱子有分而言者。饮食男女之得正这个。毕竟是生于形气。此一说也。由是而嘿会。则一而二。二而一。可心得矣。曰。厥中之厥字。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399H 页
似指以人心而合于道者也。厥中之中字。似指合于道而得中之中者也。然则此中字。非人心道心之外。别有一个中。可以执着者也。曰。厥中之厥字。恐指事物而言也。厥中之中字。恐指事物之中而言也。以中谓道心之中。而以厥谓人心之合于道心。则恐非经文之本旨也。舜禹授受十有六言。皆就做工夫上说。使人心之有不中节者。裁制防限。皆得中节。以道心之本自中节者。宣著扩充。不失中节。只是于事于物。随宜得中。若无事物以为之中。则人心道心之无形者。将何所据依而用功乎。须于事事物物上。以本心之权度。量度以取中。无乃允执厥中之意乎。
月川讲义
问论语启予足章。启手足而先言足者。无乃檀弓所谓以曾元。在足傍故耶。曰。此恐未然。愚意跬步之间。易为忘孝。虽乐正子之平日谨严。而下堂伤定。然则足之伤。岂不易于手耶。先足后手。恐是此意。岂以曾元之在足傍而先之耶。曰。末句呼小子。不曰免也。特曰免夫者。有义欤。曰也字。是质言之辞。夫字是然疑之义也。曾子战兢之心。至于易箦之时。虽一息未泯。犹有馀戒。故不敢质言而示以然。疑其惟圣贤之至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399L 页
意乎。问逸民章。无可无不可之义。可得其详欤。曰。此乃圣人无意必固我。无偏倚适莫。而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底道理。就考本注。仕止久速之当其时。则说得大煞分晓。如伯夷偏于清而过中。柳下惠偏于和而不及于中。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屑就。是有不可而无可者也。袒裼裸裎而与之偕。而不屑去。是有可而无不可者也。惟圣人于出处去就之际。当其可则可。而未尝执一以为可也。当其不可则不可。而未尝执一以为不可也。其可与不可。盖不存乎心。但随其事。各适其中。此所谓无适莫。此所谓不可知之神也。问孟子离娄章。五音最浊者为宫。稍浊者为商。微浊微清者为角。稍清者为徵。最清者为羽。宫商角徵羽之清浊不齐。何为其然也。阳律六。阴律六。又何隔八位相生也。曰。阳律三分其数。而损一分以下生阴。阴律三分其数。而益一分以上生阳。阳主进。阴主退。如黄钟之数八十一。管至长。声至浊。为正宫。损二十七。得五十四。下生林钟。林钟之数五十四。管次短。声次清。为正徵。益十八。得七十二。上生大簇。大簇之数七十二。管次长。声次浊。为正商。损二十四。得四十八。下生南吕。南吕之数四十八。管至短。声至清。为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0H 页
正羽。益十六。得六十四。上生姑洗。姑洗之数六十四。无损益。管不长不短。声半清半浊。为正角。下生应钟。应钟上生蕤宾。蕤宾下生大吕。大吕上生夷则。夷则下生夹钟。夹钟上生无射。无射下生仲吕。又自仲吕上生黄钟。此十二管之长短。因天地自然之数。而有隔八相生之妙矣。长者声浊而下。短者声清而高。故宫商角徵羽之高下。无定准。必以管之长短定之。而其清浊不齐如此。每律之宫。各有商角徵羽之不相乱。则长短之度不差分釐。声乃调均。先儒说已备。潜心求之。可认得矣。问不忍人之心章。仁义礼智四实。四端之辨曰实比。则一硕果之有核也。端比则一团丝之有绪也。就其含具而言曰四实。不容虚假之谓。就其发见而言曰四端。不涉私伪之称。问景春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当时苏秦之雄辩权力。非衍仪之比而不及苏。何也。曰。苏秦。合从连六国。摈强秦而未见诸侯惧处。若张仪。则散六国之从横。挟强秦以令天下。衍又或从或横。眩幻无常。使诸侯畏惧焉。故特举此二人欤。问匡章章。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未知责善是甚事。曰。以战国策考之。章子责善而得罪于父者。必因力谏其父之杀母埋栈。而不相得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0L 页
也。其出妻屏子。终身不养者。必有至痛在心。以不得父命。而不敢改母之葬故也。此孟子所以原其情而特礼貌之。
墨坊讲义
问中庸。武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不曰得天下显名而曰不失。何也。曰。处君臣之变。而犹不失天下之显名为难。故特著不失字。然视上文德为圣人。恐有差等。问夫子对哀公问。不言尧舜禹汤而特言文武。何也。曰。政至周大备。而哀公又周之子孙。则文武之政。乃祖宗之家法。故不言尧舜禹汤。而特言文武。使哀公。自然生钦慕感动之心也。问悠久博厚高明。朱子以为气像功效。然则博厚属功效。高明属气像。悠久则兼气像功效看否。曰。并指功效气像。恐不必如此分属。问大学传。于臣不曰忠而曰敬。何也。曰。孔子所谓事君尽礼。孟子所谓陈善闭邪。皆是敬也。则敬是忠之大者。且文王之为西伯也。所自尽于君者。敬而已矣。问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视与见听与闻。果有别欤。曰。视从物上说。见从目上说。盖物之视于目也。心不在焉。则虽视而不知其物之为何如者。与不见同。听从声上说。闻从耳边说。盖声之听于耳也。心不在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1H 页
焉。则虽听而不知其声之为何如者。与不闻同。此非无心之病耶。问饶双峰以章内上下二节。分为无心有心之病。此果然欤。曰。心不可有偏主。故因指出有所之病。心不可无所主。故又指出不在之病。然有心无心。俱为心失主宰。恐不是两病也。问三引诗。首言家人。次言兄弟。终言四国。然则治国之道。独在家人兄弟之问欤。曰。全章总要。在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一句。孝者以下四节。俱发明此句。第五节。通结上文而无复馀蕴。然桃夭。其风化之首矣。蓼萧。其王道之始矣。鸤鸠。其王教之四达矣。复引此三诗。嗟叹咏歌。使人讽咏而得之心。且以齐治言之。大易家人之象。特言女贞之吉。而扬诚斋曰。天下易正。而莫难于兄弟。兄弟易正。而莫难于女子。非此之谓耶。问大学一篇全是敬。而至于文王于缉熙敬止章。始言敬。何也。曰。第三章为纲领之终。条目之始。故露出敬字。上以该二章。下以包七章。问敬之一字。伊川曰。整齐严肃。主一无适。上蔡曰。惺惺法。和靖曰。其心收敛。不容一物。多般名目。抑有用工次第先后否。曰。持敬。必自整齐严肃始。则自然惺惺。自然主一无适。自然其心收敛。不容一物。此内外交养之工。恐非有次第先后之截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1L 页
然也。
读书琐录
大学经一章首节。明明德。即明德之明于吾身。本也体也。新民。即明德之明于天下。末也用也。止至善。即明新之要而体用之极也。然只言止至善。而不及所以止至善之事。故以知止一节。继之知止。知止至善之所在。定静安虑得。皆以效言。以为明明德新民止至善之行程准式。然而本末先后。一失其序。则又无以至于道。故以物有本末一节继之。承上起下。为一章用工夫节度关键。使知行并进。格致是知。诚正修是行。齐治平是推行。下面逆推工夫。言明明德新民之条目。以释首节之意。顺推功效。言知止之事能得之序。以释第二节之意。既言工夫功效。而又以自天子一节。因逆推工夫而顺结之。言本之当先。其本乱一节。因顺推功效而反结之。言末之当后。以总申第三节之意。盖上三节为经中之经。是举其纲。下四节。为经中之传。是发明上三节之意。体用义意。节节相应。自可见圣人义理文章之妙。明明德章。首节克明德。是统说。克有真个会的意思。第二节顾諟明命。是从源头说。天命本明。顾之。欲其常明而不昏也。第三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2H 页
节峻德。以此德全体之大言。末节结语。皆自明也。皆字自字。当着眼看。新民章首节日日新。原新民之本。第二节作新民。著新民之事。第三节命维新。明新民之效。末节结句无所不用其极。即止于至善。槩可见明明德,新民,止至善。相接续贯通也。止至善章首节。借邦畿天下之中。而四方有所归止。形出止字。言人而兼包物。第二节。剔起知字。言物而重在人。以起下诸节。第三节。言至善所当止。而举文王之敬止。以立止之极。第四节。言明德止至善之实。第五节。言新民止至善之实。而结之以没世不忘。盖新民之止至善。于没世不忘上见得。本末章。似当先明德后新民。而其曰使无讼则是新民之事也。必先此新民之事者。举末以该本。盖我之明德既明。然后得以使无讼。则无讼只是民新。亦不是本使无讼中。便有个明德在乃本耳。补亡章欲致二句。释致知在格物之义。人心六句。言所以格致之由。是以六句。言格致之工。至于用力四句。言格致之效。末二句。总结。大抵致知。自是意未诚时工夫也。于意诚之前。讲究得道理极精。则意发可得以诚。故致知在诚意之先。诚意章首节。戒欺求慊。全在慎独。是诚意之方也。第二节。言恶之实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2L 页
中形外。以见独之当慎。而申明首节之意。第三节指视二字。更说善恶之不可掩如此。以总结上两节。盖传十章。皆是述曾子之意。而此特以曾子曰引之者。盖曾子平日之言。非专为此章而发。然其意有切于此章。故以其言述其意。末节。言诚意功效。以结一章之意。诚意。知之终行之始。自为一章。故无承上起下。大凡意有善有不善。而惟诚意之意。乃为善也。若兼善与不善看。则善者。固可实之。而不善者。亦可实之乎。好善恶恶。意也。恶如恶恶臭而决去之。好如好好色而必得之。是诚意也。诚意之工。在于敬以直内。诚意之效。著于心广体胖。则诚意为正心修身之要。故正心修身两章。只言不正不修之病。而不言所以治病之方。以见于上章故也。正心修身章首节以心言。心为一身之主也。若一有留滞偏系。则心不正而身不修。故经文言先。而此曰在。第二节心不在。言心驰于外而不存主其内也。盖上面有所二字。虽若病于有心。然其有也非实有也。如实有而无一偏系。则湛然虚明。如鉴空衡平。到得应物。一一得正矣。况于视听食之粗且浅乎。末节顺结。勉使学者。期于敬直以存心也。此正字。是说心之用。用正则体自正矣。盖为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3H 页
学诚意而后正心。正心而后修身。诚意则恶念已绝。然不能无浮念。故司马温公平生诚意之工。虽无不可对人言之事。而犹有困于浮念。中夜不寐。此所以既诚意。而又须正心也。正心则浮念已息。然不能无所偏。故朱子中年。心岂有不正。而论赃吏。怒形于色。犹不免小偏。此所以既正心。而又须修身也。大抵为心害。惟浮念恶念偏念最切。能尽去此三者。然后静虚动直。而圣可学矣。修身齐家章首节五辟。朱子以为非在人欲上。如非人欲。则可知其病之在于知不到矣。知不到而身何能修哉。第二节紧承上文。而引子恶苗硕说。向家里去。知子莫如父。而子恶不知。知苗莫如农。而苗硕不知。然则两节知字。最宜着眼。齐家治国章首节。治国先齐其家。权杨阳村曰。承经文所厚者薄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之结语。而分厚薄。此无乃立传之规耶。惟孝悌慈。为化家之要。而治国亦不外此。故章内申言之。第二节慈者。人情所不能已者。故于此。独举一慈字。以例孝悌也。第三节。即以不出家而成教之效言。第四节承上一人定国。而言求人非人。应令字。有已无已。应好字。末节。通结上文意。盖言孝弟慈之教于家者。可以教于国也。又三引诗第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3L 页
一节。美女子之被化如此。第二节。就齐治君子言。第三节。又言父子兄弟足法。以示齐治紧要工夫。末节。结得诗意。大凡三引诗。都是化。自国以上。治于内者。严密而精详。自国以下。治于外者。广博而周遍。故继之以絜矩。此平天下之要道也。治国平天下章首节。絜矩只在公好恶以同民。第二节。覆解矩以絜之之义也。第三节。承上絜矩说来。第四节。辟字指好恶之不可辟说。辟字。与上好民好恶民恶。相反。天下僇。与上为民父母。相反。极言公好恶之道。第五节。言得失。以结之主民心说。第六节。先慎乎德。乃明德也。格致以明其理。诚正以致其实。能絜矩以公好恶。则有人有土有财。此必然之应也。第七节。承上言德之本对财。财之末对德。第八节。紧接外本内末说去。第九节。言外本内末者之不能有其民。与有人有土反看。第十节。言外本内末者之并其财而不能有。与有财有用反看。盖此三节。一意相贯。两是故字。紧承来第十一节。再言得失。以结之主天命说。以结前五节之意。与前引文王诗相应。第十二节十三节。始言不专财利之意。第十四节。言与民同好恶。在乎用人也。好善之利及子孙。不好善之害流后世。亦由絜矩与否之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4H 页
异。第十五节。能好能恶两能字。含公明刚断底意。盖仁人之心。廓然大公。绝无私系。见得善恶。十分明白。好恶皆当于理。故谓之能。第十六节。见贤而不能举。见不善而不能退。无他。不真知善之可好恶之可恶。故虽言好之。而有一毫不诚之心。拒其内。虽云恶之。而有一端善恕之意。挽于中。致有此不能举不能退之失。第十七节。就用人上。申言好恶公私之极。其好恶之私。关于用人。最为深且大矣。第十八节。三言得失。虽结上两节。因前所言得失。以决其机。主尹心说。盖忠信者。尽心而不违于物。絜矩之本也。骄泰者。矜肆而不得于人。絜矩之反也。第十九节。言生财之道。以起下第二十节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之戒。俱就心而言。以广其意。第二十一节。上好仁而下好义。申明发身正意。第二十二节大旨。重在不畜聚敛之臣。以见用人与生财之相关也。昔陆宣公曰。民者。邦之本。财者。民之心。心伤则本伤。本伤则枝干凋瘁。根柢蹶拔。吕正献公曰。小人聚敛。以佐人主之欲。人主不悟以为有利于国。而不知其终为害也。赏其纳忠。而不知其大不忠。嘉其任怨。而不知其怨归于上。若二公。可谓深得此章之旨。而推广絜矩之意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4L 页
乎。末节反复义利。并及用人务财。深戒有国者不可求利也。大凡能絜矩与否。皆由人君心术之微。故三言得失。而以忠信骄泰结之。末乃以义利二字。应上忠信骄泰。皆从人君心术。决天下治乱之机。此传者探本穷原之论也。
论语日三省章。日是日复日日也。省是密察力行。无所间断也。三乎字。是问心之辞。而心常战兢。惟恐有失也。曾子一生用功。全在一身字上。君子之于天下章。适莫。是意之可否也。义。是心之权衡也。适莫与义政相反。然无适莫而不精于义。则却无是处。惟精于义。然后事到面前。先无适莫之念。而只看义之所在。何如。义所当为则为之。义所不当为则不为。此君子大公顺应之妙。所以能成天下之务。季文子三思章。三思。是展转反复之意也。天下事以义理断之。则是非可否。再思可审。以私意揣之。则利害得丧。交战胸中。愈思愈晦。夫子可再不可三。是为文子而发也。非概论用思之道也。若道理之精微处。虽百思千思。断当不得则不措焉耳。子以四教章。教以学文修行。欲其知行并进也。教以存忠信。欲其表里俱实也。夫子立教不出此四者。而四者。总是心身切务也。文而无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5H 页
行。则无以践其实。行而无文。则无以考圣贤成法。忠而非信。则不能至诚接物。信而非忠。则不能发己自尽。文行而不忠信。则文行亦失之虚矣。忠信而无文行。则忠信亦失于朴矣。四者相须并进之中。略有次第。不是文学到了。然后教之以行也。行到了。然后教之忠信也。卫君待子章。正名一言。可以见夫子之微意也。名是名号。正名者。使名与实称。而君臣父子之名分。皆秩然有序耳。蒯瞆避罪亡奔。不得以父灵公。然未始不可以子辄。辄以适孙祢其祖纂祀。可令国人有君。而何得令吾身无父耶。彼蒯瞆。若以君卫之心来。则在辄道理。当迎其父逊其位。若蒯瞆或有愧心而不自立。则辄虽辞不获而受之。能以一国。孝养其父。岂不肃名分正人伦之大者乎。
孟子许行章。曾子曰。江汉濯之。秋阳曝之。盖直从心体上。推究说到。一私不存。万理明净。以假借形容他圣德耳。设无曾子此言。其在有若。自知之明。平日尊慕之义。岂敢轻据宣尼之座。而以师道临同学哉。然而犹有史迁之妄议以为其始也。以其貌之稍肖也。而拥而崇之。其继也。以其一二事之不能中也。而一朝斥而去之。其所谓一二事。即不过星巫。卜祝小智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5L 页
曲数之末耳。孔子之为孔子。岂以是耶。知与不知。又奚足以轻重于有若。而圣门诸子之斥。有同优戏。甚矣。迁之妄也陆象山轻信史迁。遂诋有子为支离。贤如有子。而史迁诬于前。象山诋于后。在有子何损哉。桃应问章。桃应之问。事系于两难。孟子之答。意在于各尽。盖皋陶执法处。为臣之用心何如也。大舜全亲处。为子之用心何如也。莫非天理人伦之至。故朱子曰。此只论圣贤之心耳。权制有不暇论。然到不得已处。亦须变通。于此自可见无限意思。包在其中矣。有布缕之征章。布缕粟米。按读礼疑图。织麻曰布。祈丝曰缕。带壳曰粟。脱壳曰米。力役有二。其一军赋。以冬更番。其一工赋。以冬应役。据此则粟米之征。自百亩之田出。布缕之征自五亩之宅出。力役之征。自丁口出。唐之祖庸调法。皆起于此。
中庸首章首节。从原头上说。万物皆同。此一原头。故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物之性。由其同一原故也。如率性之率。修道之修字。不是泥定行道人用工说。自第二节是故以下。至第三节始教人戒惧慎独工夫。第四第五节。则子思申明首节之意。而推及功效。第二章。因首章性情中和之德。而就德行上不失其中。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6H 页
然此理原是平常。故说个庸字。非中之外又有庸也。第三章以下。将论中庸。故承上章。更提以起下诸章之意。且子思引论语。而添一能字。盖此能字。带得勇字意。所以不违于中庸之道者。以知仁勇。然勇非在知仁之外也。能以知知能以仁守者。非勇耶。第四章。承上章而言知行之过不及。以明所以鲜能也。且继之以鲜能知味。对上过不及二者说。而含包了人自不察意思耳。大抵饮食是日用。味是日用中道理。此喻最亲切。第七章。承上章大知而言之若不及行。然末句期月守之守。为行之张本。第九章。与引舜回处一例。若知不若舜。仁不若回。则中庸便不可能。当激励奋发。以勇辅知仁。必如下章所言四强哉。然后可能择能守。故所以为承上而起下也。第十章。夫子告之以君子之强。而必先设此三端。将使之激励奋发。然后乃说出君子之强。方是明白剀切。与孟子浩然章。黝舍先于曾子一义也。大抵自第二章至此。皆论中庸以释首章之义。如君子中庸。舜之知回之仁。子路所闻于夫子之勇。以至依乎中庸。不见知而不悔者。便是能存养以致中。而天命之性立。省察以致和。而率性之道行。教亦在其中。若小人之反中庸。民鲜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6L 页
能久矣。智愚贤不肖之过不及。人之不能期月守。中庸之不可能。以至索隐行怪半涂而废。其间人品高下。各有不同。然均之为不能致中和。而无以立教于天下者也。总是首章内所含之意。第十三章。道不远人一节。总冒下三节。而忠恕违道不远。尤为通章关键。事事能推己之实心。则于人伦交接处。自然言顾行行顾言。故又以言行结之。道不在言行之外矣。两庸字。当深味之。第十六章。即鬼神体用。以明道不可离之意。盖至费至隐。无所不包。莫如鬼神而道体之流行。即此可见。故于此。忽说出鬼神。虽若恍惚难状。然亦不过是将天道来。包括上下诸章之义。末节诚字。自首节德字来。诚者。德之实。凡事物著见之实。可易知。而惟鬼神最眇茫难见。此处看得实有。则天下事物。无非此理矣。此中庸言诚。发端于鬼神之意也。陈氏尝以诚为对微说。然鬼神之贯乎显微者。总一诚之所为。对说。恐未安。第二十一章。自诚明。指诚者言。自明诚。指诚之者言也。分性教言天人道。为下诸章。分承张本。盖自诚明者。不思不勉。全其所性之全体。本乎天赋。故以性属之天。自明诚者。择善固执。由教以成己。德系乎人事。故以教属之人。曰性曰教。虽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7H 页
有天人之异而要其归则一也。诚明。非由诚而后至于明。诚则明矣。明诚者。尚须由明而后至于诚。然明则亦诚矣。诚无不明。天固无待于人矣。明可至诚。人岂终异于天哉。是以。君子贵自勉也。第二十三章。致曲之曲。是诚发见之端倪。其次于至诚者。未免为气禀所拘。善端偏而不全。如人温厚者多是仁。刚毅者多是义。惟随其善端发见处。一一推致其极。是为致曲。其工夫不外乎择善固执。不择乎善。则理欲混淆。终无以知其为曲而致之矣。择善而不固执。则虽知其为曲。终为私欲所夺。而不能致之矣。大抵曲字对上性字。致字对上尽字。尽则全体皆诚。无待致曲。致则渐致扩充。以至于诚。故此以至诚结之。以明同归于混全之至诚也。第二十九章。承上两章。而言有德有位。以作礼乐。考三王建天地而不谬不悖。质鬼神俟百世而无疑不惑。远之近之。在彼在此。无不合于人心。有誉于天下。则下章配天之功效。自可驯致矣。第三十章。以圣学明中庸之道。贯古今彻穹壤。惟仲尼乃当之。首节尽仲尼之大处次节。是喻其大。末节是言天地之所以大。而仲尼与天地同其大。承上数章天道人道之极。而复以仲尼终之。以示群圣之道。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7L 页
至仲尼集大成也。第三十二章。至诚以实心。言经纶一诚之尽纶也。立本一诚之尽性也。知化育一诚之知命也。总举至诚之大用。以申结之。一篇之大意。更无馀蕴矣。且以三十一二章论之。一章。以小德之川流。结至圣之德。二十七章以下总结也。二章。以大德之敦化。结至诚之道。二十一章至六章总结也。以章次言之。似当先结至诚。次结至圣。而有上章至圣之德者。以其有下章至诚之道。则虽若双结而实所以申结上章也。故下章末句。以上章首句结之。以明此二章为一篇总结也。第三十三章。凡八引诗。其首尾则言进德之功。成德之效。以示学者之准则。中间五节。与首章。节节相应。而总结一篇首节。衣锦尚絅。应首章统说例。只言为己立心而未及工夫。潜伏孔昭。应首章莫显莫见。故便言慎独工夫。不愧屋漏。应首章不可须臾离也。故遂言戒惧工夫。其云不言动者。与首章不睹闻。互足之辞。奏假不显二节。效有浅深。先说民劝威。而后及平天下。至此而中和位育之量全矣。盖首章。总说道之体段名目。故由体及用。而先存后省。此章约言入应次第。故由用及体。而先省后存。此两章之相为照应。所谓以天始以天终也。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8H 页
易三画卦。三爻皆阳者。为乾而健之象也。三爻皆阴者。为坤而顺之象也。二阳一阴者。为兑为离为巽而悦之丽之入之象也。二阴一阳者。为艮为坎为震而止之陷之动之象也。盖健之为德。必资乎动。陷止而后全。顺之为德。必待乎入。丽悦而后备。则徒阳无阴。不可以成健之功矣。徒阴无阳。不得以致顺之效矣。此八卦之阴阳。必须相备相济。不容相无者也。六画卦。三才而两之。盖五六二爻。象天之阴阳二气也。三四二爻。象人之仁义二德也。初二二爻。象地之刚柔二质也。三才之道备。然后天得以为天。地得以为地。人得以为人。而事事物物。皆得其所矣。此易卦大成于六画。而开物成务之业所以立也。乾坤坎离。反覆之而不变。故居四方之正位。艮兑震巽。反覆之则皆变。故居四隅不正之位。此伏羲入卦正反卦位也。易之时义大矣哉。以乾卦言之。初九之潜。九二之田。九三之乾惕。九四之或跃。九五之利见。上九之有悔。因其所居之位所遇之时。而各当其可。是乃时中也。其进退消长之道。吉凶贞悔之机。备载于此。推之六十四卦。自是一理。读易者不必就玄妙处求索。只于眼前物事及日用常行上。比拟推变。因时度宜。则庶可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8L 页
见作易之本意乎。
先儒曰。仁者。心之德。犹言润者。水之德。燥者。火之德。爱之理。犹言木之根。水之源。推此则仁之体用动静。自可见矣。
仁之用是爱。而爱父母。爱兄弟。爱乡党朋友。便有许多。差等是义也。履此是礼也。知此是智也。实此是信也。盖仁为万善之首。故义礼智信。皆从此出。
朱子曰。七情自于四端。横贯过了。盖七情。自是公然平立之名。则何谓其横贯也。四端。为经气所随。而粹然直出。故七情。为纬气所主而横贯出了。
谈理者。以语类理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等语。指空阔二字。为理之本体。然此非指体而言。盖言其无形之意也。不然则朱子何以曰太极。不是空底物事。勉斋黄氏何以曰无极而太极。非佛氏之所谓空也。乃斯道之本体。万化之领会耶。大抵理虽无形象声臭之可见。而其中自有真实无妄之体。于穆不已之妙存焉。恐不可以空阔二字。直指其本体也。胡氏知言曰。枯木死灰。有性有心。朱子曰。心无死生。则近于释氏轮回之说。天地生物。人为最贵。而虚灵知觉心也。天地。通古今而无成终。人物。随形气而有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9H 页
终始。何必言心无死生。以骇学者之听乎。盖有性如大黄之有以治屎。灰治之有以去垢。可见矣。至于有心则无处可验矣。
老氏尚清虚。释氏尚空寂。所尚虽若少异。而其远事绝物则一也。老氏于天下事之是非。一是谢却。只清虚而已。释氏于心念之善恶。一是扫除。只寂灭而已。有问止谤之道。文仲子曰。莫如自修。请益曰。无辨与其自辨。而益其过重其谤。不如速改之为愈。至于横逆之来。亦如孟子之训。当直受之而不报。以今观之横来鲜矣。我若尽善尽美。岂有人言于其间哉。罔知罔觉之中。必有毫末未尽处在耳。此宜猛省。
辞受取与。是士君子大节也。无名之馈。固不可受。有名之馈。亦有可受而不可受者。观人不以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耶。
取人为善。存理遏欲。敬直义方。不怨天尤人等训。终身用之。有不穷矣。
摭幽录
朴文叔同余校投岩集。宿啸院。语余曰。吾世贫也。称家有无。四代讳日。只奉一器饭羹而已。吾季父公。诚孝出人。亦于朝晡难继之中。无间祖祢。趁鸡作一升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09L 页
米食。来奠宗室牖下。馂馀。分尽与祭子孙。此似易而实难。故姑记前闻。以备后劝。
李君万膺。吾亡友大贤之子也。天性至孝。未尝违父母旨。及大人公年老患。司视夷险。扶护日夜。如不及。睫毛剌痛。随镊得安寝。宿患未祛。百祟交侵。十载床褥。时则母夫人已下世。贤相又丧矣。内无主馈。外乏樵苏。君躬执爨馔。不遑食息。常竹筒吮屎。或泄秽满口。犹恐亲知。凡染溷之具。晨夜手濯。不使人见。所命之事。虽难为。闻斯行之。适值天寒冰冻。而思乌鱼。君凿池。得以供。其病革也。割股得以延数岁。人以为孝感也。余以邻近之故。知君平日事行甚悉。撮其大略如右。
黄君在昊。即商山之新川居士叔浩之第二子也。在昊孝事无违忤。及其亲以疾卧三载。在昊与丘嫂。凡适口适体之物。与夫利病之药饵。补元之肉汁。靡日或懈。竟使稍饶之。家业剥落无馀。宗族称之以孝。已成口碑。日家雇采于家近野山。取松根一负。曝之为薪。其丘嫂将取而爨之。有一物着在松根。大如指。长可三寸。熟视之。乃山蔘也。告于其叔。煎献即效。噫。此非野山之可产也。亦非松根之可着也。彼雪笋冰鲤。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10H 页
求有于有处。而得之犹为孝。况此物。本非此山之有。而不求自至。天实为之。岂非诚心所感耶。
刘君遇锡。金乌山下崇山里人也。余从江西父老游。话间道君至行。自幼不敢忘父母。与群儿戏。必返面。以时遇珍果。必怀归以献。虽遭家窘乏。樵渔以继甘肥。丁父忧。哀毁踰制。殓肂称情。替事八十祖母。日夜咳喘。无一适口。犹思鲤汴。时天寒冰冻。难以力致。君至江剖冰。号天有顷。尺鲤跃出。一试见效。事老母积祟难医。梦遇神人。叩头问药。神云鸠汤最良。蹶起开户。天已向明。忽有双鸠入房。连用得差。远近耳目之者。以为此事不可泯。将齐吁官营。君坚执之曰。是偶然耳。当盛暑。有老衲饥仆于路。君募丁负归。予之食饮而得活。辛卯。遭祖母丧。奉襄无地。梦有一老夫为言金谷有道师。速往见之。可占名穴。君如其言。果有老衲。熟视起拜曰。积年阻候。今幸逢着。君心讶之曰。尊师眷眷于我。而我未能记得。僧曰。某年月日。饥仆崇山路畔者。即僧也。仍与偕来占山。果名穴云。
李仁烨致显。有一婢子。欲使其生自放。良一夜火于家。致显扑灭之。以为是适然。翌夜又如之。连十夜不止。致显乃知婢所为。遂收拾其所蓄赀。而好颜放送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10L 页
之。诚难矣。致显与余居同邻。齿同庚矣。自龆龀。同学于吾先王考。致显才颖敏。性又至孝。刲指疗亲。盖其孝有自。致显先亲白首之年。见家犊失母叫号。辄泫然曰。微物犹知思母。可以人而不如此。非天性之流出来耶。且致显有子基斗。以其亲之寒节。或出而行无寝具。在家而不衾不席。真可谓食息不忘亲也。噫致显以宗室后裔。虽微而不振。原其三世懿行。安知无来后昌大乎。
吾里中。有星山李基煜应晦者。以编户世族。能奋然自立。尝受业于吾先王考。性本沈厚。才长穷究。早自喜易。肘不离案三十年。凡伏羲作易。文王演易。孔子赞易之旨义。无不瀜贯会通。著之为图若说。累数万言。一一发其精蕴。有非世儒窥测其万一也。于乎以若深工。生世禄之家。则宜其显名当世。而不幸生编户之族。不见人知。晚来隐遁于城南不知村。穷饿以终其年。人之知不知。固无加损于应晦。然余尝同里之故。知之深而爱之切。略记所睹云。
徐道致。昔吾同里民也。其父病于风。而道致日夜焦劳。凡利于病者。为求万方。有言他无良方。惟千年华蛇最良。道致即壤家近坊筑。得以用之。病乃已。一日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11H 页
忽有大蛇飞入家。举家惊惶失色。道致戒其家人曰。勿尔也。吾当顺受之。顾谓蛇曰。杀此千年物。实出于人子迫切之至情。然吾于汝乎雠也。为雄为雌而复雠。理固然矣。汝复汝雠。吾瘉吾父病。皆为所当为。则虽死无憾。遂脱身卧房中。蛇缠绕道致一身。自足至顶。有顷辄解去。于乎。使道致。一有畏死欲害之心。则非惟身死。全家叵测之祸。亦可立而待也。能顺其理。处皆得正。故以狞毒无知之物。而犹为之感化。身以全家以保。其卓然知见可尚也已。
善山荆谷里。崔姓人妻。贫无以生。卖酒为朝晡资。一日有幽雅一媛。自言吾居金海之某村。将五百金财。欲移于此等地。而无托财之人。今见主媪。甚廉介。请以此物留置。秋间当来推。媪固辞不获。受藏之。虽有窘乏。一不犯用。秋而不来。明秋而不来。又明秋而不来。其家人以为不些之物。一年空留已极固矣。况又二三年之久乎。强而后可。遂买良田。使之耕作。而逐年分半拮据。五六年多至屡千。因使其子。往探于前日所指言之地。则本无有矣。又旁求境内及邻近邑。亦不见其形影矣。呜乎。以无知之妇竖。犹尚廉分受人之财。而一不犯用为难。既买田而分半以殖为难。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11L 页
又不远千里。搜觅为尤难。视世之沉酣富贵。不知身陷于不义者。奚啻鹄虫哉。
李晚哲。吾族季膺家奴也。其父不幸远窜于咸镜之富宁。距家近数月程。晚哲虽穷。以父在极北极寒之地。每艰办衣资。而一岁一觐。及其死也。又为返葬计。与子一人。昼则负尸穷日趱程。夜则抚尸达曙号泣。未半道。力不能堪。凭尸号天曰。势穷力尽。将与父尸。并为乌鸢之食。因以负起。轻轻可远到。人皆以为孝感云。
崔任述。善山元堂民。岁丙子恒旸。千里赤地。六七月之交。得小雨。将代播。荞一石。价至二三百金。秫一升。亦不下八九十。任述素以力田之人。两谷储蓄。殆近十馀石。谓家人曰。待其有馀而后济人。则元无可济之日。吾家虽不赡。当此人类将尽。岂忍以见在者。为乘时赌利之计哉。遂分邻近之不能备种者。见尽乃已。虽愚夫愚妇。犹为感化。及秋具息以偿之。任述皆不受其息。噫。东俗尚世类。虽有卓异之迹。在贱族则例卑微而不之数。然能不为士大夫昧义理没廉耻。而为自私自利者之所羞愧乎。
金圣孙。善山坪城金氏之家奴也。其主以孤寡。无以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12H 页
为生。离庙流寓于远乡。圣孙每当其主之四世忌日。洁具馔品趁鸡。通于其主之至亲。使之轮番祼荐。至于十数年之久而如一日。此岂非为人臣。循私忘主者戒哉。
金乌山游录
夫金乌之为山。周驰四五十里。雄镇数三邑。非不高且大矣。譬之妙香枫岳。则有若邱垤者。然而特表表称于吾南者。固不在山之高大也。亦不为山之形胜也。得贤人君子之隐而名著焉。即与许由之箕山。子陵之富春。有异世同符者矣。余尝有一登之愿。拙懒未之屐焉。岁壬子秋八月。有事于塔洞墓道。归路历抵木城。语到金乌。自不觉两腋欲羽。要与一游。申景贤,朴士震,李元仲倡之。金丈致可申幼贤,金明允。亦乐赴。囊若干铜。取路崇山村。午䭜。至山下望见。高峰一朵。半没天际。微径中断。石气参差。相顾愕眙曰。陟险升高。宜勿急勿缓。急则易倦。缓则不达。乃寸寸移跬。恒若不足。而顾后渐远。仰前弥近。日未暮。忽跻冢顶。却哂韩文公为枉用力。而始得朱夫子前行奇观。山气之蜿蜒盘屈。石气之争为奇壮。举在吾目前。如抱儿如蹲虎。如人立如龙蟠。如剖大瓮。如垂天阙。一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12L 页
片落照。直射于丹崖苍壁之閒。若蜃楼之横亘。月柱之流耀。目眩神迷。不可俱象。转过一岭。山势平旷。四路阻远。当乱世。可藏兵以御寇也。在昔龙蛇。吾先祖文康公。尝避地于此。而遗躅莫徵。寓感无地。步下城东门。投宿。翌朝遍观城西南。盖山城。壬辰后设也。城有别将。其铃轩公廨。颇类邑样。其沃田平邱。足容数百民户。有九井七泽。可饮万千兵马。有三邑仓库。可支数岁军粮。地利天险。诚吾南之一。四时之景。春宜花。冬宜雪。夏焉而嘉木葱茏可悦。皆余之以耳而不以目者也。至若四山枫叶红酣。直成锦绣世界。而𨓏𨓏流照镜波。展碧挠红。则淡妆也。活画也。在秋得三之一焉。此非笔力可攀模而已。白云四起。英英若烟横练铺。狂驰相遇。遇辄族而成海。尤何变态无常也。枫林泉石。千村万落。没入杳冥。而但隐隐螺髻乍露云隙者。非西镇之与天屹立者乎。非伽倻之一抹横翠者乎。非三鹤之若跳若跃。八公之若朝若拱者乎。杖屦之间。白日清朗。而脚底乾坤。茫如混沌未窍时也。前此余观东海之大洋。惊波怒涛。喷白翻空。殆类今日之见。山耶海耶。山游而兼海者云耶。流眄久之。自以为乐于燕。不若穷于巅。遂促数友。行东转于堠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13H 页
望台。台高万丈。势摩九霄。茫不可俯视。乃合眼定神。微吟直愁平地无时下。顿觉中天半日浮一句。吟罢小憩骋望时。云烟初霁。洞天寥廓。目力有尽而望势无际。所可记者。向所称倻镇公鹤诸山。累累如邱垤。洛水一带。遥分燕尾。有似跨山而南注。外他遥峰远屿之牛伏蛇行。有云彼为某水。此为某山。而余时惝恍。未能辨。第唯唯而已。台左一大危岩。擎空陡立。中坼呀然为大穴。窄窄为石门。穿入数十步。为药师庵。庵结岩穴。无甍瓦而雨可庇矣。非窗栊而风可御矣。中有一老释。迎候于门曰。此则金刚所未有金刚。有普德庵。铜柱铁锁。奇则奇矣。譬之于此。风斯下矣。未知何物好事者。缘何着手足。搆此危悬数椽耶。其下药泉泠泠出石窦中。同诸伴瓢而饮。回从石门出。过镇南寺。弊古不足观。自寺下大惠仓。仓后百尺瀑。无雨久。已绝飞流矣。瀑下有穴。穴在岩壁上十数仞。非步捷者。高危不得入。即世所称冶隐窟也。以集中閒居诗考之。无乃丽社将屋之日。先生义不欲屋处。而处此窟耶。行数里。翼然临于川上者。采薇亭也。炳炳乎首阳之清节。昭昭乎松京之日月。园有竹。种御田之馀根。阶有菊。祭伯夷之遗馥。拊感想仰。尚能使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13L 页
人廉顽立懦于百世之下。尽知金乌之胜。得先生尤著。而先生之名。与金乌齐高矣。竟夕逍遥。三复吾先祖竹有当年碧。山依昔日高。清风犹竖发。谁谓古人遥一绝诗。相与感慨一宿而还。噫。余醯鸡也。守瓮三十年。幸赖一二同志。暇日登临。有足畅叙卒卒。山未得领要。水未得穷源。又未得饱赏先贤遗躅。以资身心之工。其见与樵牧奚异。可愧也已。
不改名说
吾先王考觉轩公。名余曰福枢。字余曰景遐。盖期勉之意也。善则必福。福亦享遐。岂一朝一善之可致哉。余素贫贱。客有过余者。问余之名。若有戚戚色。而自言曰。名可使富人之贫也。贵人之贱也。请余以改名。余整襟危坐曰。此名乃吾祖之肇锡。则余何敢改为。噫。贫与贱。亦莫非自反处也。余若知善之当为。而为善孜孜。则天必降福。惟日不足。顾不肖无状。不体吾祖锡名之本意。甘心暴弃。年今四十。而尚无一善之可称。其贫贱。理所然矣。何关于名之改不改哉。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客怃然而归。因记其说。
冠诫
岁戊戌。日奎月第。三孙熙远。以十六冠其首。冠者。所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14H 页
以责成人也。成人莫要于惇五伦。以尽吾性分而已。人于天地。受中以生。如欲践形。汝能心爱父母乎。汝能礼敬兄长乎。汝能交朋友与善善乎。旭朝𡄸雁。亲迎有期。则汝能敬妇如宾乎。天爵既修。人爵自至。则汝能事君尽礼乎。人生百千万事。为皆权舆此五者。故推本吾旅轩先生戒卫率公冠辞之旨意以责汝。须服膺而无忝熙远。
兢斋说
吾友郑趾善。以兢名其斋。盖取诸子曾子兢兢如临深履薄之意也。兢之为兢。非为兢一事兢一物而止。惟吾一心一于兢。然后怠气日祛。庄敬日强。以之读书。知自明。以之律己。体自正。以之应事接物。虽十百千万。纷至沓来。不待一一致敬。而有皆中节之效矣。然则兢一字。为持敬节度。而非成始成终之要乎。若吾友顾斋名。而亟加兢兢。常使吾心。如临深履薄。毋敢少须臾忘忽。则倦怠轻易之气无得间。其间必将大有成就矣。吾友勉之。
惺斋说
昔南冥先生。常佩惺惺子。坐卧起居。以自警觉。今曹友忠可。以先生之姓孙。亦尝有志于明心复性。以惺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14L 页
名其斋。常寓目。如身佩而不离焉。盖惺为敬之要诀。而敬是心之主宰也。若心失主宰而不惺惺。则冥昧放逸。无所不至。非敬曷治。非惺曷敬。忠可之志于惺惺。真得用工之方。然人鲜克有终矣。终日钦钦如在。行阵如朱。然居处暗室。必自修整。如张湛惺惺。照管他许多道理。不小间断。则自然镜明水止。无一点滓。而与天地同流矣。忠可其勉之。
书赠李星五(璟均)
吾夫子尝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此吕东莱变化气质者也。非吾辈所当体念乎。古语曰。不争为深争。不胜为深胜。此非处淆世处族党之要道乎。窃观君性气。刚直有过而温厚少欠。故书此赠之。念之勉之。
书赠许明现
明现自雅士。今发种种。而重茧远路。访余于荒间寂寞之滨。意甚勤。顾余年迫期颐。神精耗败。无以发子之志。于其行也。援古训以赠之。易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苟子实心从事于斯。则终身用之。有不穷者矣。君其勉之。
书赠张子洪(翼臣),衡国(凤相)
吾同贯二君。不远四三百里。再访余于甪里山中。与
四未轩文集卷之六 第 415H 页
之语。其懋学饬行之意。隐然见于色辞之间。心乎爱矣。奚但以百代谊而已哉。于其行。援古以赠之。夫子不云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二君其归而求之。
梁定夫(象止)字辞
梁君。南原古阀。文襄华胄。乃生其家。才高识富。名曰象止。字曰定夫。知止有定。思罔或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