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x 页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墓表
墓表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3H 页
工曹参判金公(启)墓表
隆庆庚午。我 宣祖即位之三年也。扶宁金公启。以银台清班。出按海西。以例推 恩赠其考成均生员讳锡沃户曹参判。祖考司导佥正讳直孙都承旨。曾祖司酝直长讳怀允左通礼。遂谒承旨公墓文于栗谷李先生。先生为之铭曰。显显清誉。秩秩家法。祥发孝孙。 恩自天锡。公高丽平章事文贞公讳丘之十一代孙也。世以厚德善行。积累承继。而公御训趾美。立扬以显。故李先生称之以此。此可以考信于百世。则不但尚论其世类。公亦从而不朽矣。参判公隐居求志。行义著闻。慕斋金先生安国尝称其所居曰君子乡。高峰奇先生大升述其行。以铭其碣。其配宁越辛氏。县监仲粹之女。性严有法度。为妇为母。咸得其道。公以 嘉靖戊子生。字晦叔号云江。甫龀。丁参判公忧。辛夫人以公为末子。虽甚爱之。然有小过。辄挞而诲之曰。寡妇之子。爱而勿劳。则岂能自立。其义方之教盖如此。及长。受业于河西金先生之门。而与宋俛仰纯,柳眉岩希春,奇高峰,朴思庵淳,郑松江澈。游
隆庆庚午。我 宣祖即位之三年也。扶宁金公启。以银台清班。出按海西。以例推 恩赠其考成均生员讳锡沃户曹参判。祖考司导佥正讳直孙都承旨。曾祖司酝直长讳怀允左通礼。遂谒承旨公墓文于栗谷李先生。先生为之铭曰。显显清誉。秩秩家法。祥发孝孙。 恩自天锡。公高丽平章事文贞公讳丘之十一代孙也。世以厚德善行。积累承继。而公御训趾美。立扬以显。故李先生称之以此。此可以考信于百世。则不但尚论其世类。公亦从而不朽矣。参判公隐居求志。行义著闻。慕斋金先生安国尝称其所居曰君子乡。高峰奇先生大升述其行。以铭其碣。其配宁越辛氏。县监仲粹之女。性严有法度。为妇为母。咸得其道。公以 嘉靖戊子生。字晦叔号云江。甫龀。丁参判公忧。辛夫人以公为末子。虽甚爱之。然有小过。辄挞而诲之曰。寡妇之子。爱而勿劳。则岂能自立。其义方之教盖如此。及长。受业于河西金先生之门。而与宋俛仰纯,柳眉岩希春,奇高峰,朴思庵淳,郑松江澈。游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3L 页
从而相好焉。公器局轩豁。文武备具。人以公辅期之。壬子。登文科。拜承文正字。公以文翰不赡。不欲躁进。乃退而读书。甲子。除持平有 召命。上疏辞以学未成。丁卯。 宣庙御极。即以掌令召。遂应 命入侍。 上特赐颜色。既退。又 赐膳以宠之。公作诗谢 恩。其诗曰。天上玉楼真谩说。海中蓬岛亦难看。那似微臣千一遇。从容丕显近 龙颜。自是恩遇益隆。连有除 命而转至执义。 上尝以行军须知一卷下赐曰。尔有文武才。可以观此需用焉。 特旨拜会宁府使。诸台论以资格未准。高峰亦上疏言曰。会宁武夫堂上之任也。金启今仕越其阶。文用武职。非 圣朝待文臣之规也。 上答曰。边忧既深。实难其任。今得其人。何论阶次乎。盖以北门锁钥。非公不可也。遂升资为承政院同副承旨。每侍讲 经筵。论说称旨。时称 经幄得人。一日 上下询己卯士祸之由。公历举静庵诸贤被祸源委。并及衮,贞辈戕害善类之状。敷陈甚悉。 宣庙特为倾听。此可见公之尊贤之诚。辨奸之明也。以黄海监司。入为工曹参判。公以名位过隆。乞暇还乡而自解曰。吾以遐土贱踪。才过弱冠。获参高第。不可谓不早也。读书十载而出仕。位至亚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4H 页
卿。不可谓不达也。古人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真至言也。遂上疏辞职。构云江亭舍。而杜门谢事。惟以书籍自娱。以为终焉计。乙亥正月八日。寿四十八而卒。葬于席洞山先兆某向原。夫人海州吴氏。鹏之女。祔而双坟。无育。有庶子二人。曰孝平主簿。曰孝吉直长。公生长名家。又游贤门。夙抱远志。不安少成。故妙年释褐。乃以学业未就。自视欿然。无意进取。益加磨砻。久然后始膺 召命。时值 宣庙盛际。上而为 圣主之所知奖。下而为士友之所推许。入赞吁谟。出镇屏翰。各尽其职。噫。圣人以三年学而不志于谷。为不易得。公之既登科第。退修十年之学。是岂人所易能者也。然公之所能者有大焉。不及致事之年。而能知足知止。决然谢归。古人所谓急流勇退者非耶。其视钟鸣漏尽。夜行不息者。奚啻去仙不远而已也。是其资质有大过人者。而学问之力。亦不可诬也。公之事行。必多可书。而后承零替。泯没殆尽。其见于诸贤称述者。只寂寥数语而已。河西先生尝赠诗曰看君远抱非流俗。思庵赠公朝京诗云邹鲁更无讥鴂舌。朝廷应已识鸿儒。高峰所撰参判公墓碣。称公曰有文武才。直己以行。不娖娖于世。俛仰杂录云扶宁之金。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4L 页
吾友晦叔最著。而当群贤汇征之时。未到台辅之列。惜哉。信乎名不虚立。士不虚附也。后之章甫。慕公德义。追享于文贞公祠。亦可谓公议不泯也。公墓以公遗言。只书表额而无阴记。今其旁孙弼钦。惧久而无徵。持家状旧录。谒余文。辞不获。略加撰次。而状草疏略。官职履历。尚不可详。况事实乎。撮其可徵者。俾书其阴。系以铭曰。
于显文贞。在丽世名。克世其德。有赫簪缨。公绳前武。际我休明。既第而学。学优始仕。士类咸推。 圣主庸倚。满而戒溢。非学曷以。载扬先烈。有栗翁贤。其贤维何。天壤俱存。公因著显。何必多言。
赠左承旨李公(德濂)墓表
公讳德濂。字汝澄。韩山李氏。世家清州。而其最著而蕃者。 赠承旨讳涛之后也。承旨公娶某贯某氏某女。举四男。公其第二也。以 万历甲戌生。当壬辰倭乱。承旨公遇害而殁。伯氏先夭。叔季及长侄年未及长。公能维持门户于丧乱颠沛之馀。竟使弟侄皆有所成就。公可谓克家之子也。丙辰。中司马。晚就荫道。内则禁府都事,尚衣直长,汉城参军。外则怀仁县监。其履历也。甲子适变。倡义至天安。闻贼诛而罢归。
于显文贞。在丽世名。克世其德。有赫簪缨。公绳前武。际我休明。既第而学。学优始仕。士类咸推。 圣主庸倚。满而戒溢。非学曷以。载扬先烈。有栗翁贤。其贤维何。天壤俱存。公因著显。何必多言。
赠左承旨李公(德濂)墓表
公讳德濂。字汝澄。韩山李氏。世家清州。而其最著而蕃者。 赠承旨讳涛之后也。承旨公娶某贯某氏某女。举四男。公其第二也。以 万历甲戌生。当壬辰倭乱。承旨公遇害而殁。伯氏先夭。叔季及长侄年未及长。公能维持门户于丧乱颠沛之馀。竟使弟侄皆有所成就。公可谓克家之子也。丙辰。中司马。晚就荫道。内则禁府都事,尚衣直长,汉城参军。外则怀仁县监。其履历也。甲子适变。倡义至天安。闻贼诛而罢归。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5H 页
崇祯庚辰殁。以尝参原从勋。 赠左承旨。今去公殁馀二百载。而公之后承寖微不振。并与公事行而散逸不传。可胜叹哉。吾先子文正公。尝铭公叔季二公墓。怡愉堂公墓文曰。公作堂于上党之西。扁以怡愉。日与仲季监察公德濂,都事公德泗。聚会如春津。一家风谊之美。足以善世而厚俗。都事公墓文曰。公兄弟淳厚慈仁之风。真元季之难为也。故在搢绅间。蔚然为名门。不以官薄而人敢小之。不但为稼,牧,獜馀徽而已。噫。百世之下。读此二文。亦可以想见公之大略矣。李氏自牧隐以后。世有贤贵。人谓不须谱也。高祖左议政惟清。曾祖佥正彦洪。祖 赠执义洎。配善山郭氏。其考忠臣。奉事自防。为妇为母。咸得其道。生二男一女。男长有渊别检。次厚渊。女适朴廷獬。长房男世稷,义稷。次房男先稷,长稷。先稷以学行荐除参奉。曾玄以下。多不尽录。公于我文正先祖为姨夫。而文正先祖又为公侄婿。以此两家世好甚笃。今公之八世孙景溥。托以墓文。略缀可徵。用丧清州北大雄岘壬坐祔葬之原。
生员丁公(好敏)墓表
沧浪丁公岩寿以进士。著名于 宣庙朝。而其族姓
生员丁公(好敏)墓表
沧浪丁公岩寿以进士。著名于 宣庙朝。而其族姓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5L 页
世家同福。 崇祯丁丑。国家被围于建虏。湖南盖多倡义之士。而遽尔媾成。大业未就。然其为国忠义。可以有辞于后世。丁公好敏。即其一也。公字士明。鹅山其号也。本贯昌原。上世自中国来为东人云。以进士晋为始祖。至丽季。侍中昌原君宽,尚书昌陵君元景。父子俱显。昌陵有子仁礼。入 本朝。文科判决事。爱龟城山水。兄弟四人。筑亭同居。于公为八世祖也。高祖世烈生员奉事。曾祖凤进士。 赠参议。祖梦良奉事。考仁男号学轩。有学行。妣星州邢氏。将仕郎宽女。妇德甚备。公有才局。业儒学。以忠孝二字。为终身服行之符。其事亲也。生而务悦心志。丧而备尽易戚。祭而克致著存。推之待宗族处乡党。各尽其道。尝恨人家以同祖之孙。属渐疏而便成路人。为图各派族系而序之传于家。倜傥好义。身在草野。而常以为国自许。慕颜真卿,陆秀夫之忠节而称之曰。为人臣当如是也。丙子冬。虏兵猝迫京邑。 车驾幸南汉。中外震惊。公不胜愤慨。与二子华进,华汉。谋举义旅。会曹公守诚檄文。自和顺来。以公为举义都有司。公读 行宫颁教文。至予出住南汉。期以死守之语。呜咽挥涕曰。 君父蒙尘。何可旷日迟延。促装至和顺。曹公迎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6H 页
劳奖许。仍论戎务而归。玉果县监李公兴浡,淳昌郡守崔公蕴,前翰林梁公曼容,李公起浡,柳公楫。亦将召募义旅而发文通谕。以公及公之族之隽,河公润九,金公宗知。各属有司之任。公尽心措画。收聚若干儒士及军丁。粮饷弓箭等物。一边送曹公义厅。一边送李公义厅。语二子曰。忠孝本无二致。吾当死于王事。汝当奉先祀保门户。焚香告庙而启行。与曹公至砺山。时丁丑正月十九日也。翌日。李,崔诸公兵亦会。时义兵大将郑公弘溟。本道监司李公时昉。留阵公州。合势而进至清州界。清贼流骑多聚山谷。梁公曼容,李公起浡。赴贼被围。公与曹公奋击冲突。斩贼九级。以救梁,李二公。道闻讲和。与诸将北向痛哭而归。就白鹅山中结庐。扁以大明以终老。每叹曰。吾知赴于义。而不能死于义。未免为 大明天下一罪人。语及时事。辄加悲愤。时发于吟咏以见志。尝讲朱子书。至论修攘处。感叹不已。岂所谓泯然有会于心者耶。乙酉。中生员。 肃宗戊午十一月二十七日。年八十一而终。葬于鹅山下鹤川负乙之原。配平康蔡氏。通政克敬女。生四男二女。男长华进。次华汉。次华望。次华燕。女适士人朴昌五,赵义徵。孙应老,应奎长房出。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6L 页
昌鹤,来鹤仲房出。希圣三房出。应老有四子。曰熹福,硕福,彦福,永福。今来请余文者。永福曾孙荣宪也。
县令崔公(应河)墓表
公耽津人。盖其上世自金陵。宋治平间东来。著籍于此云。以高丽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庄景公思全为鼻祖。历同平章事烈,判书文简公浚良,判尹龄。至吏曹判书忠景公直霖。始仕 本朝。于公为五世祖也。参判凤,判书满,校理彦迪,参议 赠判书乙甫。高曾祖考也。校理公言事谪洪州。子孙因家焉。公移居扶馀。而为公后承者。至今不出是乡。按谱牒曰。 正统二年丁巳生。又曰 成化七年辛卯。登司马。历监察。为三登县令。又曰 弘治二年己酉卒。又曰配判中枢院事晋州姜允熙之女。墓扶馀乌山巳坐合窆。噫。公之表德与事实。世远无徵。而所可考者。只寂寥之数语而已。然亦有所隐约想见者。我 朝监察。即古殿中御史也。尝闻 国初。极选人望而任之。公于是时居是官。则其风彩声名。必有可述。而湮没无传。可胜惜哉。公有二子。长正郎汉辅。次郡守汉宗。曰参奉栎,佥正山斗。长房子若孙也。曰别提润弼,通德郎清。次房子若孙也。玄孙以下。多不尽录。而佥正之子挺然。
县令崔公(应河)墓表
公耽津人。盖其上世自金陵。宋治平间东来。著籍于此云。以高丽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庄景公思全为鼻祖。历同平章事烈,判书文简公浚良,判尹龄。至吏曹判书忠景公直霖。始仕 本朝。于公为五世祖也。参判凤,判书满,校理彦迪,参议 赠判书乙甫。高曾祖考也。校理公言事谪洪州。子孙因家焉。公移居扶馀。而为公后承者。至今不出是乡。按谱牒曰。 正统二年丁巳生。又曰 成化七年辛卯。登司马。历监察。为三登县令。又曰 弘治二年己酉卒。又曰配判中枢院事晋州姜允熙之女。墓扶馀乌山巳坐合窆。噫。公之表德与事实。世远无徵。而所可考者。只寂寥之数语而已。然亦有所隐约想见者。我 朝监察。即古殿中御史也。尝闻 国初。极选人望而任之。公于是时居是官。则其风彩声名。必有可述。而湮没无传。可胜惜哉。公有二子。长正郎汉辅。次郡守汉宗。曰参奉栎,佥正山斗。长房子若孙也。曰别提润弼,通德郎清。次房子若孙也。玄孙以下。多不尽录。而佥正之子挺然。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7H 页
当光海斁伦之时。以生员抗疏直言。公之后孙。将立石表茔。而生员八代孙润行。通德郎九代孙寿光。来谒余文。余观世人状其先行。事多敷衍少实。又或专尚虚夸。而今二君所以请者。质而无伪。余乃嘉之。而略叙乡里世家。如家礼所载。视世之巧言谀墓。不亦可信乎哉。
兵曹参知洪公(龟燮)墓表
余尝往来淳化之北。稔闻洪公龟燮以文词鸣于南方。往年。公之子在健。状公行来谒铭。古人云葬而不得韩君记。犹不葬也。今余人微言轻。不及韩子远矣。不足以铭人之墓。然屡辞而不获。遂考阅其状。则叙其文行甚详矣。为人父兄。而为其子弟之所悦服如公者。世有几人。苟非躬率以正。何以有此。公于是乎贤矣哉。公字洛瑞。自号嵋岩。容貌魁伟。才艺聪敏。王考进士公甚爱重之。教以文字。一遍辄诵。八岁能作诗。尝夜梦神人来教。自是文思日进。读书。必以探本践实为务。侪流或加戏朝。则公曰。吕侍讲尝言仁不如尧。孝不如舜。学不如孔子。犹半涂而废。士君子立志当如此。为悦亲计。业时文。又工于词律。尝有诗曰野岸烟含柳。江城雨放梅。一般春意思。谷鸟弄天机。
兵曹参知洪公(龟燮)墓表
余尝往来淳化之北。稔闻洪公龟燮以文词鸣于南方。往年。公之子在健。状公行来谒铭。古人云葬而不得韩君记。犹不葬也。今余人微言轻。不及韩子远矣。不足以铭人之墓。然屡辞而不获。遂考阅其状。则叙其文行甚详矣。为人父兄。而为其子弟之所悦服如公者。世有几人。苟非躬率以正。何以有此。公于是乎贤矣哉。公字洛瑞。自号嵋岩。容貌魁伟。才艺聪敏。王考进士公甚爱重之。教以文字。一遍辄诵。八岁能作诗。尝夜梦神人来教。自是文思日进。读书。必以探本践实为务。侪流或加戏朝。则公曰。吕侍讲尝言仁不如尧。孝不如舜。学不如孔子。犹半涂而废。士君子立志当如此。为悦亲计。业时文。又工于词律。尝有诗曰野岸烟含柳。江城雨放梅。一般春意思。谷鸟弄天机。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7L 页
其调格殆近自然矣。二十四。束脩于中洲李先生直辅之门。三十五。中庭试。由承文副正字。历 徽陵 长宁殿别检,成均典籍,礼曹佐郎,持平,直讲。庚寅。升掌令。侍讲 书筵。 世子亲问居地与世德。仍赐食物。此异数也。乙未春。以右通礼。出监狼川。秋。以监司嫌避递归就理。竟谪黄涧。丁酉春蒙 宥。自是连除掌令,左通礼。辛丑春。加通政。由副护军。除兵曹参知。乙巳二月十二日。寿六十五而终。公早负文望。而通籍三十年。立朝无几。位不称其才。惜哉。公尝有戒子书曰。敬则私欲退而天理存。非敬则杂念横出。难以着力。年虽大荒。砚田无恶岁。勿以日课充数。早夜必温古而知新。念玆在玆。庶几有渐进之效矣。祀事必以精洁为主。不在物之丰厚。惟在吾之诚敬。人家兴替。观于祭祀而可知。学问一以朱子为法。祭祀一遵家礼而勿替焉。观于此。可以知公之所存矣。所著有若干稿。而其拟上一疏。条陈治乱者。竟归空言。公其赍志而不遇者欤。公南阳人。始祖殷悦。佐丽祖为太师。其后奕世蝉联。至丽季。文正公彦博。以道学忠节。著闻于世。 本朝判官九叙。 端庙三年。遁荒不仕卒。 赠判书。名节无愧于金梅月,南秋江诸贤。五代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8H 页
祖参奉以范。高祖执义构。辛壬士祸。见几自靖。李中洲实铭其碣。曾祖汝哲。祖进士一河。考秉俊。妣镇川宋氏。佥知麟休女。公娶顺兴安钰女。举一男一女。男即在健。出后伯父。取从子在元为嗣。女适郑。在健有一男三女。在元有一女。公墓在淳昌釜山先兆下壬坐原。夫人别葬玉果鹊山乙坐原。
参奉崔公(应参)墓表
金沟县东升房山智藏洞负庚原。故参奉崔公讳应参字春卿之墓也。其考孝 赠礼宾寺学馆湜之葬。在其上。公以孝趾美。特蒙 朝家恩典。两世棹楔。辉映一里。乡之祭社。并侑一堂。安厝幽宅。亦不离其亲。庶可以慰公平日孝心也。先儒尝论既醉诗第五章曰。君子既孝。嗣子又孝。其孝可谓源源不竭。余于公父子。益验斯言之有徵也。但年代既远。其生卒事行。与旌褒之在于何时。今无以考其详。是可叹也。然于其家乘。尚有一段信笔。公尝构一堂。扁以爱日。每值佳辰寿日。必设酒食会宗族。以极亲欢。曰若夫家资之有无。不足计也。太学士苏公世让。文以记实。诗以颂美。若以此所已著者推之。则亦可以想见其所未显者。然则其为百世之考信。不啻多于画工之證留
参奉崔公(应参)墓表
金沟县东升房山智藏洞负庚原。故参奉崔公讳应参字春卿之墓也。其考孝 赠礼宾寺学馆湜之葬。在其上。公以孝趾美。特蒙 朝家恩典。两世棹楔。辉映一里。乡之祭社。并侑一堂。安厝幽宅。亦不离其亲。庶可以慰公平日孝心也。先儒尝论既醉诗第五章曰。君子既孝。嗣子又孝。其孝可谓源源不竭。余于公父子。益验斯言之有徵也。但年代既远。其生卒事行。与旌褒之在于何时。今无以考其详。是可叹也。然于其家乘。尚有一段信笔。公尝构一堂。扁以爱日。每值佳辰寿日。必设酒食会宗族。以极亲欢。曰若夫家资之有无。不足计也。太学士苏公世让。文以记实。诗以颂美。若以此所已著者推之。则亦可以想见其所未显者。然则其为百世之考信。不啻多于画工之證留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8L 页
侯也。故先师宋文简先生。亦尝有所称述云。公全州人。以高丽进贤馆太学士完山府院君文忠公群玉为始祖。自是世有大官。七传至宝文阁大提学瀁。号晚六。以圃隐郑先生姊子。从学于先生。丽亡遁荒。子孙仍世家湖南。寔公之高祖。曰吏曹正郎进明。曰忠清都事汝贞。曾祖与祖也。配忠州朴氏。祔而双坟焉。男长景龙习读。次景宗出后伯父。次景福。惟仲房子姓。至今蕃衍。而来请余文者。其九代孙镛默,悌默兄弟也。
处士柳公(灏)墓表
磊川处士柳公灏字仲远既没。畸庵郑公弘溟铭其碣。略曰孝悌饬躬家道肥。酒赋寄傲世情微。居穷守约乐忘饥。忼慨奋励见色辞。潜名削迹墐木扉。无荣无辱无是非。此足以不朽公矣。余无容更赘。然今公之七世孙道杓。累舍重茧。请益勤。义难固辞。遂缀数行。俾刻表阴。世代既远。得无近于模象者之暗中箕杵耶。夫诗出乎性情之自然。则以公之诗。论公之志。庶乎识其实矣。公丙子虏变后。慷慨作诗曰。闻道虏兵渡江时。汉阳城外 翠华移。可怜东国无长策。和字终成烈士悲。邹圣不云乎。诵诗读书。而不知其人
处士柳公(灏)墓表
磊川处士柳公灏字仲远既没。畸庵郑公弘溟铭其碣。略曰孝悌饬躬家道肥。酒赋寄傲世情微。居穷守约乐忘饥。忼慨奋励见色辞。潜名削迹墐木扉。无荣无辱无是非。此足以不朽公矣。余无容更赘。然今公之七世孙道杓。累舍重茧。请益勤。义难固辞。遂缀数行。俾刻表阴。世代既远。得无近于模象者之暗中箕杵耶。夫诗出乎性情之自然。则以公之诗。论公之志。庶乎识其实矣。公丙子虏变后。慷慨作诗曰。闻道虏兵渡江时。汉阳城外 翠华移。可怜东国无长策。和字终成烈士悲。邹圣不云乎。诵诗读书。而不知其人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9H 页
不可。百载之下。诵公此诗。则可以想见其志尚。呜呼悲夫。可与知者道。而不可与不知者道也。盖公隐居没世。世称处士。而载于龙城志遗逸录。公之为人所推重。有如是矣。韩子云孰川丰而不源。论公家世。则忠义亦有所自矣。 端庙忠臣忠景公诚源。于公五世祖。为再从兄弟。而公之曾祖石轩公。 中宗朝。与冲庵金文简,讷斋朴文简两贤。并著于三印台事实。正宗朝。至有三印其台万古不磷之 天褒。猗欤盛哉。公可谓尚其世类也。然公不遇于时。而后承亦微而不振。何以为为善者劝也。然生而久于世者谓之寿。而公寿过稀年而考终。殁又得铭于文章大家。令名与之久长。公既致人所难能。则亦又何戚。先系子孙。详于碣文。故此不复著云。
学生丁公(之隽)墓表
沧浪丁公岩寿以进士。著名于 宣庙朝。后蒙旌孝。其子主簿有成。以倭乱给饷劳。 赠工曹参议。公其长子也。讳之隽字子雄号赤松。生于 万历壬辰。惇行孝友而任气节。当丙子虏乱。 朝家徵兵诸道。湖南亦有传檄召募之举。公奋起应檄曰。君父蒙尘。何爱躯命。遂与族弟好敏。纠率若干军。进至清州。闻讲
学生丁公(之隽)墓表
沧浪丁公岩寿以进士。著名于 宣庙朝。后蒙旌孝。其子主簿有成。以倭乱给饷劳。 赠工曹参议。公其长子也。讳之隽字子雄号赤松。生于 万历壬辰。惇行孝友而任气节。当丙子虏乱。 朝家徵兵诸道。湖南亦有传檄召募之举。公奋起应檄曰。君父蒙尘。何爱躯命。遂与族弟好敏。纠率若干军。进至清州。闻讲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79L 页
和。罢归乡里。仍废举业。筑亭于赤壁江上。大书 崇祯日月大明江山八字于亭壁。自晦于渔钓觞咏。而晚年从游于吾先祖尤庵先生。先生称以忠孝传家焉。累入荐剡。而竟以布衣没于 显宗癸卯。噫。公之临乱效忠。事虽未成。其举则可以有辞后世。而其无意进取。不忘京周。亦足以愧夫贪荣怀禄。苟为雠人役者也。公昌原人。世家同福。其后孙至今守护旧亭云。配长兴马氏。可正思诚女。祔葬于同福县北鸭谷鹰峰下。而公墓在左负癸。夫人墓在右向坤。男琳,琥,瑛。女李成白,曹后彬,金尚瑚。曰璋,瑾。侧出也。长房子曰南杓。次房子曰南炫,南枢,南一。三房子曰南羽。曰南翼,南和。二庶出。今来谒余文者。南羽六世孙骐也。
赠参奉尹公(元虎)墓表
潭阳士人尹致郁。与其从侄日铉。介于河西金文正公后孙尧善。来属其八世祖表茔之文。按状。公讳元虎。字应武。幼有英资。及长。从游栗谷李先生之门。专治经礼。居家以孝悌为本。接人以忠信为主。居丧庐墓。平居晨谒家庙。朔望省墓。老犹不懈。屏迹田园。不求名利。以经行再入荐剡。当壬辰之乱。有前知之明。光海昏朝。家庄尽属宗侄兴莘。就潭阳府北镜台山
赠参奉尹公(元虎)墓表
潭阳士人尹致郁。与其从侄日铉。介于河西金文正公后孙尧善。来属其八世祖表茔之文。按状。公讳元虎。字应武。幼有英资。及长。从游栗谷李先生之门。专治经礼。居家以孝悌为本。接人以忠信为主。居丧庐墓。平居晨谒家庙。朔望省墓。老犹不懈。屏迹田园。不求名利。以经行再入荐剡。当壬辰之乱。有前知之明。光海昏朝。家庄尽属宗侄兴莘。就潭阳府北镜台山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0H 页
中。作亭逍遥。以终馀年。所与交。皆当世贤俊。松江郑文清公澈。屈年友德曰。能继文孝家声者斯人也。以市隐名其堂。文清公胤子弘溟。即公之三从女婿也。乐与之往来讲讨。栗谷先生尝赠诗曰。文孝家声世世传。美哉堂上旧风烟。文孝公。即公之高祖左参赞孝孙。美哉堂。祖生员洵。公南原著族。始祖高丽司业威。绵历几世。至处宽郡事 赠吏判。其子即文孝公也。曾祖世衡进士。考介任以学行。 赠参奉。公生于嘉靖己未。卒于 崇祯癸未。享年八十五。墓在潭阳泉洞面古台谷亥坐原。配黄州边氏济女。别葬别落山生员公墓下向巳原。一男兴邦。二女适金履吉,郑再兴。孙存性,存诚,存仁,存道,存信。曾玄以下。多不尽录。噫。公之事行。远无以考其详。而只见栗翁及松翁父子所尝期许。则古所谓见木知山之喻。尤可信矣。公殁后赠 健元陵参奉。终又啜享于龟山祠。玆岂非砥行立名之所报也欤。亦可以劝百世之为善者也。
护军吴公(希亮)墓表
吴氏之籍罗州者。世代绵远。俱祖高丽中郎将(偃)。我世祖朝。有讳自治讨施爱。录敌忾勋。兵曹参判,罗城
护军吴公(希亮)墓表
吴氏之籍罗州者。世代绵远。俱祖高丽中郎将(偃)。我世祖朝。有讳自治讨施爱。录敌忾勋。兵曹参判,罗城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0L 页
君。 赠吏判谥襄平。是生世勋府使罗原君。是生謜庶尹。 赠户议。是生彦麟。 赠工曹参判。聘义城金氏生公。讳希亮字叔明。公志气倜傥。不拘小节。奇高峰,朴思庵,郑松江诸贤。咸称以跅弛之士。常慕诸葛武侯,陶靖节忠义。当壬辰岛夷之乱。召募军丁。将应高霁峰倡义之举。闻锦山兵败。恸哭而返。至丁酉再寇。公奋然慷慨曰。我以忠勋子孙。虽执戈荷𥝻。亦所不辞。尚可以爱其财耶。遂倾家所有。以资军饷。 朝家嘉奖之。特授护军职。公辞不就。寄迹江湖。以为终焉计。公自少笃于友爱。与伯氏食必同案。寝必同被。至老犹然。教诸子有法度。尝手书古经要义。资其讲习焉。意。公虽未克建功 王室。然其所自效。亦可以粗伸世臣之义。则公可谓有财而用于当用处也。况其因心之友。贻谟之懿。自不失士君子模范者耶。年五十九。而卒于庚申。后 赠兵曹参议。配信川康氏。同知中枢认女。与公双坟于茂长永成山辛坐之原。举六男一女。男以仁,以武副护军,以信,以恭,以俭,以宁。文化柳逸其婿也。孙曾以下。多不尽录。而今来请余文者。六代孙相丰。七代孙英焕也。
赠教官崔公(光岳)墓表
赠教官崔公(光岳)墓表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1H 页
湖南之金沟。有以孝行著称。蒙 朝家褒典而委祉于后。子姓振振者。曰故崔公讳光岳字膺五也。公自省事。便知爱敬其亲。中岁出为族父后。以所事本生事之。前后本生与所后丧。情文备至。事伯氏如严父。永感后不堪分离。团聚而居。以尽湛乐。别置田土。以资生家奉先之需。尝遇衣食之华美者。辄曰吾父母未尝衣此衣食此食。我何忍为。盖公少尝食贫。菽水不继。故及至衰老。尚追慕如此。苟非诚孝之根于天性。不可能也。公出入于文简公刚斋宋先生之门。时以疑礼就质。晚颇有志学问。岂尝有所观感于师门。悦而欲学者耶。性不喜纷华。口不出恶言。其于世俗喧嚣。一切厌闻。故自号聋窝云。 宪宗癸卯五月一日。年七十七而考终。越五年戊申。因乡儒上言。 赠童蒙教官。后六年今 上甲寅。又以道启旌闾。公全州人。以高丽平章事文忠公群玉为鼻祖。世袭簪缨。至忠翼公瀁。 本朝启运。有遁荒罔仆之节。即公十三世祖也。历二世至学馆湜。以孝旌闾。有三子。长曰应斗进士。次曰应奎参奉。进士后曰景宗。曰秀冈。曰硕南。曰时习。曰镇五。曰致赫。曰德瑞。曰达宗。即公本生系也。参奉后曰景鹏。曰贵男。曰英寿。曰巘。曰镇黄。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1L 页
曰泰俊。曰天极。曰济九。即公所后系也。本生妣全州李氏齐松女。所后妣凤城温氏歙女。前配全州李命性女。无育。后配水原白惟恭女。生三男二女。男镛默,悌默,升默。女适吴运权,李勇达。曰基星,甚昶,基平,尹致鹏。长房子婿也。曰基钟,基枢,基焕,基骏,基中,基哲。次房子也。曰基华,基灏,基丰,基文,基日,洪深,赵柄国。季房子婿也。公墓本县松村后麓壬坐原。前配墓獐项洞子坐原。余尝一见公于刚翁门下。仪貌丰伟。可知其为厚德人。今见其后承之蕃衍。益验福善之理也。难孤诸胤之托。略叙梗槩。俾刻于表阴。
进士韩公(文健)墓表
峤南之东都。有以秀士升司马。文行著称。然世无乌公。礼罗不及。终老处士之庐。曰韩公文健字天若也。公享大年。八十六则寿最高矣。子孙振振。馀庆未艾则福亦厚矣。一艺成功。登于国庠则亦可谓得其名矣。然公之殁也。士友悼惜。犹有所憾焉。岂以其有诸己者。足以需于用。而卒不得为一命之士也耶。是则有命焉。而遵养时晦。不求人知。是公高处。又何必为公戚戚也。公幼聪颖。甫龀能作文。时有惊人语。受学于外祖参奉瑞山柳公宜健。柳公教之有法。弱冠。以
进士韩公(文健)墓表
峤南之东都。有以秀士升司马。文行著称。然世无乌公。礼罗不及。终老处士之庐。曰韩公文健字天若也。公享大年。八十六则寿最高矣。子孙振振。馀庆未艾则福亦厚矣。一艺成功。登于国庠则亦可谓得其名矣。然公之殁也。士友悼惜。犹有所憾焉。岂以其有诸己者。足以需于用。而卒不得为一命之士也耶。是则有命焉。而遵养时晦。不求人知。是公高处。又何必为公戚戚也。公幼聪颖。甫龀能作文。时有惊人语。受学于外祖参奉瑞山柳公宜健。柳公教之有法。弱冠。以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2H 页
善文辞闻。而非所好也。三捷乡解。连屈南省。癸亥。中增广进士。时年三十九。公曰。一小成。犹为悦亲。遂绝意进取。专心问学。于朱宋二书。用工最深。及至衰老。常诵 正庙所编两贤传心录。无所差误。于此可见公之学有定见。工到熟处也。每恨生晚遐土。未及抠衣于南涧,华阳之间。诚心尊慕。卫翼斯文。立志于刚毅峻洁之中。置身于利害毁誉之外。卓然为一方同志之所倚重。梅山洪公直弼尝曰。环东京数百里。吾党之士。知有石潭,华阳之道而绵绵不绝者。是诚韩丈特立守道之功也。其为学也。必以躬行实得为主。故其见于日用者。步履安详。辞气和缓。遇事接物。无少放过。而孝友尤笃。其生事也。承顺无违。甘旨无阙。其丧祭也。年踰六旬。哀毁甚至。大耋躬参。诚礼罔愆。抚爱二弟。务尽湛和。公可谓先立其本而笃行君子也。尝语学者曰。人于己分内事。不能究竟。而常用心于分外。故终身未知入道之门。而无安身立命之处矣。苟非平日践履之实。亦安能其言之若是其几于道也。晚筑精舍于石山。自号石山居士。而送季子公翰。受学于刚斋宋先生稚圭之门。先生为书石山斋三字。而以并世未觌。深致意于书牍。公谷山人。始祖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2L 页
锐。高丽恭悯时。自中国东来。平章事。封谷山君。入我朝。吏曹判书谥平节雍。集贤校理卷。两世闻于世。曾祖世用。祖配愈。考益中。世有名行。配月城崔氏某女。妇德甚备。有三男。长公觐。仲公翼。二女李觐祥,徐芝俊。曰大源,是源长房出。曰稚源,教源仲房出。曰性源,裕源季房出。大源二子乐英,乐华。是源一子乐全。性源二子乐三,乐丰。乐英生二男而幼。曰𡎋曰埰。徐出也。余与公季子。有同门之谊。今于撰述之托。有难终辞。而公自不朽。安用余文。只可以表四尺之封于石山斋后麓枕申之原也。
学生吴公(益泰)墓表
吴氏世家文山。而止善亭处士讳名立。最有清名。寒水斋权先生实铭其墓。可以考信于百世也。亭在登皋江上。而有子克家。长曰益泰字泰之。生于 万历丁未。殁于 崇祯丁巳。其事亲也。养尽其欢。丧致其哀。其友弟也。怜其早孤。抚爱益笃。不别产业。使之专意学问。丙丁以后。每怀京周。有事纪年。必书 崇祯年号。盖其修己御家。不失处士公规范。公可谓乐有贤父。无忝所生者也。公宝城人。始祖府院君天福。副司直继夏,副司直仲衡,参奉璟。高曾祖三世也。前妣
学生吴公(益泰)墓表
吴氏世家文山。而止善亭处士讳名立。最有清名。寒水斋权先生实铭其墓。可以考信于百世也。亭在登皋江上。而有子克家。长曰益泰字泰之。生于 万历丁未。殁于 崇祯丁巳。其事亲也。养尽其欢。丧致其哀。其友弟也。怜其早孤。抚爱益笃。不别产业。使之专意学问。丙丁以后。每怀京周。有事纪年。必书 崇祯年号。盖其修己御家。不失处士公规范。公可谓乐有贤父。无忝所生者也。公宝城人。始祖府院君天福。副司直继夏,副司直仲衡,参奉璟。高曾祖三世也。前妣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3H 页
昌宁成氏父天宇。继妣怀德黄氏父佥枢俊男。即公外祖也。前配南原梁氏某女。后配江陵金氏廷兰女有淑德。与公同葬于岱后乾坐原。梁氏别圹在后。男长弘国。季尚国。季有文行。女河入图。长房男东奭,东龙,东虎,东道,东焕。季房男东一,东翰,东卨。曰延国,东哲。庶出子若孙。今谒余文者。东一玄孙允先也。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行状
高祖考行状
府君讳理相。字顺卿。恩津之宋。始自高丽判院事讳大原。文行相传十四世。至文正公尤庵先生。道德事业。集成群儒。师宗百代。府君其玄孙也。曾祖讳基泰号鹤村。荫同知中枢府事。居家莅官。清谨自持。祖讳畴锡号凤谷。文弘文馆副校理。克绍家学。早有重望。文正公许以祖孙间知己。逮夫己巳。与权文纯公。同受衣钵之托。考讳有源号宗庵。荫童蒙教官。尚志节。当戊申天永,麟佐之变。作檄文。以为举义之计。而乱己未果。妣安人青松沈氏。郡守潗女。婉嫕柔顺。无违尊嫜。继妣安人骊州李氏。庶尹 赠参议东亨女。沈氏以 肃宗丁卯九月二十三日寅时。生府君。文正公命小字曰玄长。以府君之居长于诸从也。府君禀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行状
高祖考行状
府君讳理相。字顺卿。恩津之宋。始自高丽判院事讳大原。文行相传十四世。至文正公尤庵先生。道德事业。集成群儒。师宗百代。府君其玄孙也。曾祖讳基泰号鹤村。荫同知中枢府事。居家莅官。清谨自持。祖讳畴锡号凤谷。文弘文馆副校理。克绍家学。早有重望。文正公许以祖孙间知己。逮夫己巳。与权文纯公。同受衣钵之托。考讳有源号宗庵。荫童蒙教官。尚志节。当戊申天永,麟佐之变。作檄文。以为举义之计。而乱己未果。妣安人青松沈氏。郡守潗女。婉嫕柔顺。无违尊嫜。继妣安人骊州李氏。庶尹 赠参议东亨女。沈氏以 肃宗丁卯九月二十三日寅时。生府君。文正公命小字曰玄长。以府君之居长于诸从也。府君禀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3L 页
质清秀。才艺聪颖。自幼不待督责而能自勤勉。年未弱冠。文理通达。词华发越。又有笔才。濡毫淋漓。未尝留意写出。而间架自正。才五岁。妣沈氏见背。与弟妹同鞠养于外王母洪氏。常以早违慈颜为至痛。抚弟妹。极其恩爱。及十五岁。自京城始归本家。府君容貌文艺。克肖王父凤谷先生。考宗庵公尝爱重之。人皆以远大之器称之。奄以己丑五月二十日卒。呜呼。享年甫二十三。墓在怀德外南草洞背寅之原。妣沈氏兆下也。配南阳洪氏。通德郎受演女。无敌堂 赠判书文贞公命亨之曾孙。生子 肃宗壬戌三月六日。殁于 英宗乙巳十二月二日。享年四十四。墓在怀德外南嘉梧垈向丙之原。只育一女。适李商翼。我曾王考讳焕实。以府君第三弟讳命相之次子。晚乃继后。孙男曰直圭监役,三圭。女适郑焕龟。曰李宜缵,宜敏,任就白。外孙男女也。曾玄以下。今不尽录。呜呼。以府君质美才骏。天若假之年。成就德业。则其大阐门户。用继凤谷先生未卒之志。夫岂可量哉。而才过弱冠。奄忽弃世。呜呼。何天之丰于赋而啬于寿。一至于此耶。府君遗迹。家间旧箧。只有十九岁时所抄楚辞一篇及二十一岁时所祭弟妹文一幅。笔既茂赡。辞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4H 页
亦条鬯。此可以想见府君夙悟特达。有异于人也。呜呼。府君享年不多。事行无可述。只以寂寥数语。略记生卒坟墓及子孙如右云。
曾祖考行状
府君讳焕实。字诚夫。姓宋氏。系出恩津。文正公尤庵先生五代孙也。曾祖讳畴锡号凤谷。文科南床校理。文章德望。为一代诸贤所推服。至以夫子之孙子思比之。文正公最尝爱重。盖将大有为。而享年未邵。不尽展蕴。士林至今嗟惜而诵慕焉。祖讳有源号宗庵。以学行拜监役,教官。皆不就。固守志节。不坠先懿。考讳理相。有文行早世。妣南阳洪氏。无敌堂 赠判书文贞公命亨之孙。通德郎受演女。所生考讳命相。宗庵公第三举也。所生妣丰壤赵氏。县监廷涑女。端庄有法度。饮食衣服。必使洁净整齐。至如涧毛俎腥等物。不正则不食也。府君以 英宗辛亥二月三日酉时生。性孝友。自少事父母。竭力尽职。辛卯。始出后于长房。而于所后考妣。皆未及承颜。又早丁生考忧。常怀蓼莪之痛。奉祭祀。极其诚敬。家素清寒。而虽朔望小祀。不废仪节焉。推以事伯兄抚季弟。友爱笃至。视诸侄无异己子。待群从无异亲弟。与同财业。用无物
曾祖考行状
府君讳焕实。字诚夫。姓宋氏。系出恩津。文正公尤庵先生五代孙也。曾祖讳畴锡号凤谷。文科南床校理。文章德望。为一代诸贤所推服。至以夫子之孙子思比之。文正公最尝爱重。盖将大有为。而享年未邵。不尽展蕴。士林至今嗟惜而诵慕焉。祖讳有源号宗庵。以学行拜监役,教官。皆不就。固守志节。不坠先懿。考讳理相。有文行早世。妣南阳洪氏。无敌堂 赠判书文贞公命亨之孙。通德郎受演女。所生考讳命相。宗庵公第三举也。所生妣丰壤赵氏。县监廷涑女。端庄有法度。饮食衣服。必使洁净整齐。至如涧毛俎腥等物。不正则不食也。府君以 英宗辛亥二月三日酉时生。性孝友。自少事父母。竭力尽职。辛卯。始出后于长房。而于所后考妣。皆未及承颜。又早丁生考忧。常怀蓼莪之痛。奉祭祀。极其诚敬。家素清寒。而虽朔望小祀。不废仪节焉。推以事伯兄抚季弟。友爱笃至。视诸侄无异己子。待群从无异亲弟。与同财业。用无物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4L 页
我。吾家世守清俭。府君以旁支出系。则虽为继曾之宗。而家无长物。又无旧田庐。夫人李氏家颇温。时有所赖。则府君不别私藏。为营产作业之资。尽分于诸侄群从而无馀。其有零馀者。诸弟侄亦取用无嫌。从弟焕祖素贫。府君每资之而常患不给。尝粜官粟及输籴。府君预为之料理备纳。使毋烦督索。从弟迫于日用。私自费尽。吏持符到门。府君始知其不纳。又自办以输。如是者非一再。而对从弟。未尝语及其失。亦未尝见几微色。盖常以雍睦家庭敦恤族党为心。以至远兄弟。曲尽其恩义。乡邦称之。至于同爨。人无间言。苟非仁爱出于天。乌能至此哉。呜呼。府君气宇磊落。襟怀夷旷。志操恬澹。风度醇真。不以事物经心。亦不以荣进婴于怀。常悠然自得。凡家人契活。不问赢约。不为疵累。故人未尝知其贫也。其于时势向背。不肯与之追逐。有势家子弟。于府君为切姻者。尝鄙其为人。谢绝之。时宰有通要者其登第。来止近邻。以书请而不往。是以与世抹摋。终老韦布。没身轗轲。而不自悔焉。丁未春。有疾弥留。逮戊申秋。一日气昏顿绝。次子三圭断指进血。幸得回苏。更延七朔。越明年 正宗己酉四月二十二日辰时。考终于大觉精舍。享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5H 页
年五十九。是年六月。葬于公州山内龙头坤坐原。配庆州李氏。益斋文忠公齐贤后孙。圣章女。德容婉娩。事舅姑处娣姒。各尽其道。又勤于女事。治家得宜。故其所以奉祭祀接宾客。实多内助焉。生于 英宗辛亥六月十二日。后府君十八年 纯祖丁卯五月二日卒。享年七十七。葬于怀德外南觉大洞艮坐原。有二子一女。男长直圭。克遵典型。官监役。次三圭。女适郑焕龟。孙钦德,钦复,钦学,郑潮。长房子若婿也。钦晦。钦温出后。钦昭。李永完进士,金德铉。次房子若婿也。外孙郑晚基所后也。府君处事宽裕。接人慈厚。或于家间。虽有盖底之方圆。而不为芥滞。务尽式好之情。不失外御之义。与故旧亲戚。暇日从游。备酒食。以尽欢洽。对幼少。笑语乐易。时或杂以谐谑。然亦不以非义相干。众皆悦服。居家有法度。子弟晨起束带。终日环侍。戒饬僮仆。不敢以犊鼻裈入中门。盖吾家先法然也。尝爱酒。家必有酿。而随量微醺。以寓嘐嘐自适之志焉。坦率无伪。边幅不饰。故人或疑其过于疏旷。而忠厚和惠之实。出于自然。则视世之矫诈饰非。名实不孚者。岂不绰绰然有馀裕乎。府君尝自号曰閒圃。又曰大觉农夫。作自序以见志。其序曰。昔我先祖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5L 页
文正府君有言曰圣王之世。贤能在职。各效其忠智谟猷者。济治于上也。愚下退野。谨守其礼义廉耻者。象治于下也。窃以是推之。顾余平生。既不能心存仁义。身佩道德。又无文章可以饰治。武略足以御侮。则自当栖息于𤱶亩之中。而断断休休。无他志焉。但谨守其所谓礼义廉耻。其诗曰。顾吾不才。分甘丘壑。新卜厥居。曰维大觉。山光姑射。天籁南郭。爰居爰处。自守是约。我稻我刈。我粱我穫。时羞既洁。清醪复酌。荐于先灵。以望以朔。东邻西朋。维暨宗族。此可见府君随分安意。无慕乎外而遹追乎先也。呜呼。以府君孝友之笃。敦睦之至。宜享寿禄。而寿未跻遐筹。禄不沾一命。蹉跎以终身。天之福善。顾安在哉。然古人有言曰积德百年而后发。抑将有不食之报。以垂裕来裔。以昌大吾门户欤。呜呼。府君之殁。乡里兴嗟。士友赍咨。三从兄心斋先生之诔曰。经春阅夏。与同苦乐。寔为先稿。校雠之役。君于为先。克殚其诚。此虽在他。尚不可忘。矧余知君。于是益深。君实愿款。亦知我心。睦恤之义。坦旷之度。已矣长逝。何处更睹。居家处乡。事有甚伟。奄成陈迹。畴不兴喟。蔡参判纬夏之诔曰。禀性温润。言议正直。不加检饬。不容修饰。谆谆然出于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6H 页
天真。非学而能习而成者。则如公之质美。何处可复得来。世守清贫。好施济穷。奉丘嫂。极尽滋味。视弟侄。无异胤子。我饱亦饱。我饥亦饥。临财思义。随得随施。散而不留。此皆近俗之所未闻。而独于公见之矣。逮夫不肖之出入于族祖刚斋先生之门。先生每称颂府君曰。公之孝友敦睦。非但罕有于今世。亦将无愧于古人。大抵人之受报膺福。无如孝友。汝家其必有馀庆矣。汝须自爱焉。呜呼。此足为立言之公案矣。第念府君厚德至行。多有可书者。而家乘旧无见录。不得其详。玆敢据以家庭旧闻。参以当时诔文。略叙如右云。
祖考行状
府君讳直圭。字应万。我宋系出恩津。以高丽判院事讳大原为始祖。入我 朝。世有闻人。而至讳甲祚号睡翁。以昏朝进士。独拜 西宫。 赠议政府领议政谥景献。是生讳时烈。学者称之尤庵先生。以洛建正学。秉春秋大义。议政府左议政。 赠领议政谥文正。配圣庙。有孙讳畴锡号凤谷。文科弘文馆副校理。文章德望。为一时诸贤所推服。比以孔门之子思。己巳。与权文纯公尚夏。同受文正公衣钵之托。是府君之
祖考行状
府君讳直圭。字应万。我宋系出恩津。以高丽判院事讳大原为始祖。入我 朝。世有闻人。而至讳甲祚号睡翁。以昏朝进士。独拜 西宫。 赠议政府领议政谥景献。是生讳时烈。学者称之尤庵先生。以洛建正学。秉春秋大义。议政府左议政。 赠领议政谥文正。配圣庙。有孙讳畴锡号凤谷。文科弘文馆副校理。文章德望。为一时诸贤所推服。比以孔门之子思。己巳。与权文纯公尚夏。同受文正公衣钵之托。是府君之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6L 页
高祖。曾祖讳有源号宗庵。荫童蒙教官。名节自砺。不求闻达。祖讳理相。有文行早世。考讳焕实。隐居不仕。孝友著闻。自号閒圃。学生讳命相。即宗庵公第三子。于府君为生祖考也。妣庆州李氏。讳圣章女。益斋文忠公齐贤之后。事舅姑待妯娌。咸得其宜。族党称之。英宗壬申十二月十五日寅时。府君生于尚州外氏第。閒圃公梦。有一老人至家飏言曰。君将得肖子。须养之以直也。及解娩。閒圃公异其徵。遂取文正公训戒子孙书中语。以养直为小字。府君容仪峻洁。操履端雅。自幼识趣不凡。且有受善之量。三四岁。长者见其佩钱。正色曰。汝以大贤之后。此物岂可近诸身乎。府君即解投地。见者大加称赏。及冠。閒圃公因以直字命名。府君深体义方之教。以为服行之符。又于族叔心斋先生。事必咨禀。心常依仰。而其于世俗趋好。泊如也。族叔卧云公焕经。又取文正公寄宗庵书中不退有进之语。以不退子三字。为府君之号而期勉焉。府君尝以为吾家祖先。世以德行相传。今我后承。但当绍述前美。是以事父母奉祖先待宗族。各尽其道。丁未春。閒圃公有疾沉重。府君竭诚救护。至于药饵饮啖等物。亲为烹饪。以适其味。终始靡懈。殆三数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7H 页
年如一日。至 正宗己酉夏。丁外忧。哀毁踰礼。既服阕。犹有切切之悲。惟以娱侍慈颜为心。承顺无违。 纯祖丁卯夏。母夫人见背。哭泣之节。殡葬之仪。如前丧。尝对人语及考妣事。泫然流涕。至老亦然。每当忌日。哀敬备至。凡于祀需。务殚心力。家甚贫窭。而未尝苟简。年迫大耋。而非疾病。则祁寒盛暑。必亲自将事。以致如在之诚。或有时节果蔬及远方异味。则不自入口而必先荐庙。尝曰。世人于衣服饮食之节。不曰称家之有无。而极其华美。独于奉先之道。则必曰称家之有无。而不尽其诚。此非道理也。轻财好施。亲戚穷不能婚葬。则随力周旋。其有饥饿者。救助如不及。傍亲之无后及贫无以祀者。往往为办祭需以荐之。自奉则极其澹泊。平居每晨谒家庙。退坐书室。几案必正。书籍器用必整。身无惰容。口无戏言。故门庭常静洁无杂客。子弟有过。则严加禁责焉。至于坐立之不正。曾不少恕。或便坐不让。使自知过焉。闻人毁已。不屑屑为分疏曰。我若自反无愧。则久自可见。见人回谲。虽不显言诋斥。而心甚鄙之。于亲故虽疏远。必致其谊。于乡闾虽微贱。必尽其情。家势晚益剥落。朝夕之资。或至不给。而不甚为忧曰。贫者士之常也。为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7L 页
士者只当安意固穷。而在天之富贵。不可强求矣。昔我郭氏祖妣贫非可耻之训。足以垂世范俗。况为子孙者耶。虽未尝不为门户之计。而亦未尝苟为夷径之谋。中年发解乡试。其时考官有世嫌于吾家者也。府君初不详其为谁而赴试。及其发解而始知之。遂不赴覆试。或曰。此非故犯冒入。则无不可赴会之义。府君以为始非故犯。而终若冒入。则亦岂非忘嫌图荣者乎。竟不行。后自铨曹屡拟擢用。为媢疾者所毁而止。 纯祖己卯。道臣权常慎。以学懋行修袭家庭训荐于 朝。越二年。拜缮工监假监役。不就。以丁亥二月二十八日酉时。考终于九德村舍。享年七十六。是年四月。权窆于怀德草洞。后凡再迁。而今 上丙辰。始完襄于锦山东望月里癸坐之原。配端人全州李氏。白江文贞公敬舆五代孙英振女。生于 英宗己巳五月九日。未及于归。而戊子九月二十八日。殁于京城亲庭。享年二十。初葬于怀德加午垈。后祔于府君墓。无育。后配端人顺兴安氏。文成公裕后孙进士廷哲女。慈仁贞淑。甚有妇德。閒圃公尝曰。吾家孝妇。生于 英宗甲戌二月七日。后府君一年戊子正月八日酉时卒。寿七十五。墓在怀德外南彦岘艮坐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8H 页
之原。有三子一女。男钦德,钦复,钦学。女适郑潮。孙男曰友洙,会洙。长房出也。曰祖洙,汶洙。女适李智初。次房出也。曰达洙,勉洙。近洙出后。进洙。女适金玑铉。三房出也。呜呼。府君有得乎家学之纯正。不失乎志守之坚确。随分谨拙。无所放过。尝手抄景献公神道碑,文正公墓表及 内赐貂裘跋,训戒子孙等书。又取古人箴戒语。居常诵读。而训戒书中。拈出近守远宗等语。书揭壁上。常目玩味。诚心服膺焉。以之处己而不为崖异之事。以之待人而不有忮克之意。坐必端严。言必慎寡。居处饮食。一从俭约。衣冠步履。常加矜饰。此非徒不肖之擩染如此。人之称诵。亦多有据。宋公某于府君。为中表侄也。见府君所佩刀。心欲之而不敢言。府君知其意。辄解与之。宋公尝举此称之曰。如非表叔之好施不吝。何能如此哉。府君尝留带方之甥馆。侪流频携妓乐。会于广汉楼。而一不往与。时心斋先生为校先稿。方留本府。为之叹赏。尝以女郑氏妇袡礼。率往楼岩也。羸马弊鞍。行李萧然。姻家诸长老。皆服其清素。府君谦退简默。与人不苟合。故罕有许心托契者。而晚年。与堤西李公道明。最相源源。李公素简洁少许可。而一日为书检束二字以赠之
守宗斋集卷之十二 第 188L 页
曰。吾兄所守。允合于此。李公可谓深知府君者也。呜呼。府君以德行为先。而文艺为馀事。故无论议之著为文字者。惟其操心饬躬之实。实非人所易及。而宗党士友至今诵慕不衰。此其府君之大槩也。诸父惧其泯没无传。使伯从兄友洙。撰次状草。而或有爽实。又多阙略。达洙乃敢增册如右。然不肖等之生也最晚。质且卤莽。其于平日事行。多有未及知者。略记趋庭时所见闻。以俟立言者之采择。而岂敢阿私溢美。以犯是诬之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