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023-025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程朱傅义折衷卷二十
             元 赵采 撰
下经
(离下/巽上)
 程子曰序卦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
 以家人夫伤困于外则必反于内家人所以次明夷
 也家人者家内之道父子之亲夫妇之义尊卑长幼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023-0257d.png
 之序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卦外巽内离为风
 自火出火炽则风生风生自火自内而出也自内而
 出由家及于外之象二与五正男女之位于内外为
 家人之道明于内而巽于外处家之道也夫人有诸
 身者则能施于家行于家者则能施于国至于天下
 治治天下之道盖治家之道也推而行之于外耳故
 取自内而出之象为家人之义也
家人利女贞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023-0258a.png
 程子曰家人之道利在女正女正则家道正夷夫夫
 妇妇而家道正独云利女贞者夫正者身正也女正
 者家正也女正则男正可知矣
  愚曰此卦辞也言家人一卦其要利于女之固守
  其贞也家人一卦男女皆在其中而卦辞独以女
  之贞为利则所重在女也又卦之二体皆女孔子
  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周子曰家人离必起
  于妇人天下之难正者莫妇人若此世之治乱国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023-0258b.png
  之存亡家之兴替所从出也故卦辞以利女贞三
  字断之女始为女中为妇终为母一家之中女正
  妇正母正则家道无馀事矣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
义也
 程子曰彖以卦才而言阳居五在外也阴居二处内
 也男女各得其正位也尊卑内外之道正合天地阴
 阳之大义也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023-0258c.png
  愚曰彖以卦才言下卦为内二乃内卦之主为阴
  位之正以六居二女正位乎内也上卦为外卦之
  主为阳位之正以九居五男正位乎外也先言女
  而后言男因卦辞之本文也前卦辞专言女贞此
  兼言男女正则知女虽正而男或不正则家道亦
  不能成必是男女俱正各不出其正位然后天地
  之大义以全正位二字最要看外者男之正位也
  故礼男子不昼居于内昼居于内问其疾曰汝有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023-0258d.png
  疾欤何为昼居于内也内者女之正位也故礼妇
  人昼不游庭非傅母保母不下堂出必拥蔽其面
  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如此则男女各于正位上处
  不相侵凌男女安得不正男女正一家无事矣此
  先男而后女者地无先天之礼所以明一家大分
  之常也夫天高地下各有其位位不相狎乾健坤
  顺各有其道道不相乱故曰男女正天地之大义
  也然天地大义一句意圣人亦是从卦爻上说来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023-0259a.png
  上卦之巽由坤一索于乾而成九五一爻乃乾九
  五未变之本体故言男正为天之大义下卦之离
  由坤再索于乾而成六二一爻乃坤六二为之故
  曰女正为地之大义圣人言此亦是要人识得男
  女以正非是强揠乃天地自然之大义家其可以
  不正乎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程子曰家人之道必有所尊严而君长者谓父母也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023-0259b.png
 虽一家之小无尊严则孝敬衰无君长则法度废有
 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
  愚曰此言父母亦是就五与二两爻上说来变男
  言父变女言母者盖家人之属始则为人男女终
  则为人父母故合始终而言之也家人之道有严
  君严君之责在父母无尊严则爱敬衰无君长则
  家法坏唯九五之假有家居中守正极尽尊严君
  长之道六二之无攸遂贞正不奸克相尊严君长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023-0259c.png
  之道则非唯不失吾始焉为男女之正且可使一
  家男女皆得其正矣或曰母亲而不尊岂得为严
  君乎曰主严君之道在父相严君之道在母父若
  尽其道而母或反是则非以姑息牵之必以长舌
  挠之矣家欲正可得乎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
定矣
 程子曰父子兄弟夫妇各得其道则家道正矣推一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023-0259d.png
 家之道可以及天下故家正则天下定矣
 朱子曰上父初子五三夫四二妇五兄三弟以卦画
 推之又有此象
  愚按文公解此节谓有六亲之象王氏解九五爻
  交相爱云六亲交相爱言家道之正皆系于五也
  愚敢合二说而言之盖九五正位乎外乃一家之
  主一身正否一家系焉五于初为父于上为子于
  三为兄于二为夫五父父则初子子初之悔亡以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023-0260a.png
  五而正也五子子则上父父上之终吉以五而正
  也五兄兄则三弟弟三知嗃嗃为吉嘻嘻为吝以
  五而正也五夫夫则二妇妇二之无攸遂而贞吉
  以五而正也四之妇妇而顺在位虽属乎三之夫
  夫而无与于五然推正家之本皆由三视五而尽
  夫道之正故四亦视二而尽妇道之正也所谓刑
  于寡妻至于兄弟也六亲正则一家正天下乃一
  家之移也盖能正一家父子之道则天下之为父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023-0260b.png
  子者定矣定如瞽叟底豫天下之为父子者定之
  定兄弟夫妇皆由是也然观彖傅说天下二字可
  见上面许多宗主只在九五身上若非位居九五
  则虽善不尊正家之化安能遽致天下定耶虽然
  正家而天下定一句虽是王者事而家道正以上
  自天子至于庶人一也大抵家道正须是六亲个
  个要正然总正之纲者则又在九五一人而已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023-0260c.png
 程子曰正家之本在正其身正身之道一言一动不
 可易也君子观风自火出之象知事之由内而出故
 所言必有物所行必有恒也物谓事实恒谓常度法
 则也德业之著于外由言行之谨于内也言慎行脩
 则身正而家治矣
  愚曰以两卦外象言巽为风离为火风自火出朱
  子谓火中有风如一堆火在此气自薰蒸上出亦
  犹家之君子言有物则听者皆务实胜行有恒则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023-0260d.png
  见者皆有恒心此即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之意言有物盖诚则有物不诚则无物故不言诚
  而言有物只此一卦卦辞专以女言彖辞以男女
  言象辞以君子言君子者其指九五与盖家必有
  主君子者一家之主言行者君子之枢机
初九闲有家悔亡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程子曰初家道之始也闲谓防闲法度也治其有家
 之始能以法度为之防闲则不至于悔矣治家者治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023-0261a.png
 乎众人也苟不闲之以法度则人情流放必至于有
 悔失长幼之序乱男女之别伤恩义害伦理无所不
 至能以法度闲之于始则无是矣故悔亡也九刚明
 之才能闲其家者也不云无悔者群居必有悔以能
 闲故亡耳闲之于始家人志意未变动之前也正志
 未流散变动而闲之则不伤恩不失义处家之善也
 是以悔亡志变而后治则所伤多矣乃有悔也
 朱子曰初九以刚阳处有家之始能防闲之其悔亡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023-0261b.png
 矣戒占者当如是也
  愚曰初为有家之始九是阳刚之才以阳刚之才
  处有家之始而能防闲其家者也闲如马之有闲
  所以闲其内出也然闲之于良心未变之时易闲
  之于良心既变之后难故曰闲有家志未变也程
  傅云正志未流散变动而闲之则不伤恩不失义
  正之一字最善夫人之心本正迨夫流散然后失
  正于其正志未变动之前而闲之何往而不正哉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023-0261c.png
  易虽不可确定说然以朱子言爻中有六亲之象
  推之则此爻其九五之子与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朱子曰六二柔顺中正女之正位乎内者也故其象
 占如此
  愚曰六二以阴而居内卦之中女之正位乎内者
  也女之处乎内必有所听命而不敢专所谓未嫁
  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无一得自遂故曰无攸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023-0261d.png
  遂遂如大夫无遂事之遂其职不过居中主馈而
  已洁粢盛以承祭祀进甘旨以奉舅姑为酒醴以
  馔宾客皆中馈之职也诗曰无非无仪唯酒食是
  议是也虽然此妇职也而有妇德焉在贞之一字
  而已贞则吉一失其贞万有俱丧故家人一卦独
  此一爻言贞而卦辞言利女贞者岂指此一爻而
  言与象又赞曰顺以巽也所谓以顺为正者妾妇
  之道也然此六二之贞却是因九五正家有道若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023-0262a.png
  女正而男不正将有大不利于女贞者矣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象曰家人嗃嗃
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程子曰嗃嗃未详字义然以文义及音意观之与嗷
 嗷相类又若急束之意九三在内卦之上主治乎内
 者也以阳居刚而不中虽得正而过乎刚者也治内
 过刚则伤于严急故家人嗃嗃治家过严不能无伤
 故必悔于严厉骨肉恩胜严过故悔也虽悔于严厉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023-0262b.png
 未得宽猛之中然而家道齐肃人心祗畏犹为家之
 吉也若妇子嘻嘻则终至羞吝矣在卦非有嘻嘻之
 象盖对嗃嗃而言谓与其失于放肆宁过于严也嘻
 嘻笑乐无节也自恣无节则终至败家可羞吝也盖
 严谨之过虽于人情不能无伤然苟法度立伦理正
 乃恩义之所存也若嘻嘻无度乃法度之所由废伦
 理之所由乱安能保其家乎
 朱子曰以刚居刚而不中过乎刚者也故有嗃嗃严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023-0262c.png
 厉之象如是则虽有悔厉而吉也嘻嘻者嗃嗃之反
 吝之道也占者各以其德为应故两言之
  愚曰此爻以阳刚处阳位以严治家者也治家而
  雍肃兼备夫何憾必不得已宁以严成毋以宽败
  嗃嗃焦急嗷嗷之状如诗多将熇熇之义嘻嘻嘻
  笑快乐之状九三刚而过中治家太严使家人嗷
  嗷然不自安于下故不能不伤恩而悔于严厉然
  家道齐肃人心祗畏反为家之吉也若夫纵之以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023-0262d.png
  宽使为妇为子者终日嘻嘻或歌或咢或笑或谑
  一时虽似适意乃法度所由废伦理所由乱岂保
  家之道乎故终归于吝象赞嗃嗃未失言虽非家
  道之善然未至于有失嘻嘻则失节多矣以六爻
  六亲之象推之此爻其九五之弟而六四之夫与
六四富家大吉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程子曰六以柔巽之体而居四得其正位居得其正
 为安处之义巽顺于事而由正道能保有其富者也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023-0263a.png
 居家之道能保其富则为大吉也
 朱子曰阳主义阴主利四以阴居阴而在上位能富
 其家者也
  愚按朱子云阴主利四以阴居阴而在上位能富
  其家者也但富字是活动字言富盛其家非贫富
  之富恐不当专主利言象又赞曰顺在位也可见
  家之所以富只在四之顺位顺位者言四以柔顺
  之德而得阴位之正以本义二四妇推之则家人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023-0263b.png
  一卦二女同居今也二顺以巽四亦顺在位以顺
  为正不愧于六二焉此所以能富盛其家亦犹礼
  言夫妇和家之肥也四迫近九五四之能富家其
  亦九五主家之正之效与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程子曰九五男而在外刚而处阳居尊而中正又其
 应顺正于内治家之至正至善者也王假有家五君
 位故以王言假至也极乎有家之道也夫王者之道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023-0263c.png
 修身以齐家家正则天下治矣自古帝王未有不以
 恭已正家为本故有家之道既至则不忧劳而天下
 治矣勿恤而吉也五恭已于外二正家于内内外同
 德可谓至矣王假有家之道者非止能使之顺从而
 已必致其心化诚合夫爱其内助妇爱其刑家交相
 爱也能如是者文王之妃乎若身修法立而家未化
 未得为假有家之道也
 朱子曰假至也如假于太庙之假有家犹言有国也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023-0263d.png
 九五刚健中正下应六二之柔顺中正王者以是至
 于其家则勿用忧恤而吉可必矣盖聘纳后妃之吉
 占而凡有是德者遇之皆吉也
  愚曰九五以阳居外卦之中男正位乎外者也九
  五为天下国家之主居中守正有家之道无纤悉
  不至处故曰王假有家假至也言家道极至了家
  道既至则不忧劳而天下治故曰勿恤吉大学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齐其家是也象又赞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023-0264a.png
  曰交相爱言六亲因九五正家之道极至而交相
  爱也文王为君以太姒为配以王季为父以武王
  为子其不交相爱乎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
  御于家邦此交相爱也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程子曰上卦之终家道之成也故极言治家之本治
 家之道非至诚不能也故必中有孚信则能常久而
 众人自化为善不由至诚已且不能守常也况欲使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023-0264b.png
 众人乎故治家以有孚为本治家者在妻孥情爱之
 间慈过则无严恩胜则掩义故家之患常在礼法不
 足而渎慢生也长失尊严少忘恭顺而家不乱者未
 之有也故必有威严则能终吉保家之终在有孚威
 如二者而已故于卦终言之治家之道以正身为本
 故云反身之谓爻辞谓治家当有威严而夫子又复
 戒云当先严其身也威严不先行于己则人怨而不
 服故云威如而吉者能自反于身也孟子所谓身不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0023-0264c.png
 行道不行于妻子也
 朱子曰上九以刚居上在卦之终故言正家久远之
 道占者必有诚信严威则终吉也
  愚曰上九以阳居上在卦之终程傅云家道之成
  也故极言治家之本非至诚不能又云慈过则无
  严恩胜则掩义家之患常在于礼法不足而生悖
  慢义两得矣但孚自孚威自威今观辞义乃是孚
  诚之中自有威严如春风和气中有严霜烈日在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0023-0264d.png
  使吾威严不出于孚诚则其威暴戾之威而已故
  必出于孚诚则其威乃威也故得其家道之终吉
  苟在我者不先有孚诚则人将曰夫子教我以正
  夫子未出于正也何以致家之齐乎象又赞曰反
  身之谓也尤发明得威如之义不是厉声正色乃
  事事反身而求使无一毫愧恨孚信于一家之中
  自然不怒而威故为终吉
(兑下/离上)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0023-0265a.png
 程子曰序卦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家
 道穷则睽乖离散理必然也故家人之后受之以睽
 也中少二女虽同居而所归各异是其志不同行也
 亦为睽义
睽小事吉
 程子曰睽者睽乖离散之时非吉道也以卦才之善
 虽处睽时而小事吉也
 朱子曰睽乖异也为卦上火下泽性相违异中女少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0023-0265b.png
 女志不同归故为睽然以卦德言之内说而外明以
 卦变言之则自离来者柔进居三自中孚来者柔进
 居五自家人来者兼之以卦体言之则六五得中而
 下应九二之刚是以其占不可大事而小事尚有吉
 之道也
  愚曰家人睽均二女而有离合何也曰家人之巽
  离妇姑也妇姑参辰而骨肉睽之离兑姊妹也姊
  妹骨肉而参辰此其所以为离合也卦虽睽以才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0023-0265c.png
  德言尚可小有为故繇词曰小事吉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程子曰彖先释睽意次言卦才终言合睽之道而赞
 其时用之大火之性动而上泽之性动而下二物之
 性违异故为睽义中少二女虽同居其志不同行亦
 为睽义女之少也同处长则各适其归其志异也言
 睽者本同也本不同则非睽也
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0023-0265d.png
 程子曰卦才如此所以小事吉也兑说也离丽也又
 为明故为说顺而附丽于明几离在上而彖欲见柔
 居尊者则曰柔进而上行晋鼎是也方睽乖之时六
 五以柔居尊位有说顺丽明之善又得中道而应刚
 虽不能合天下之睽成天下之大事亦可以小济是
 于小事吉也五以明而应刚不能致大吉何也曰五
 阴柔虽应二而睽之时相与之道未能深固故二必
 遇主于巷五噬肤则无咎也天下睽散之时必君臣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0023-0266a.png
 刚阳中正至诚协力而后能合也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
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程子曰推物理之同以明睽之时用乃圣人合睽之
 道也见同之同者世俗之知也圣人则明物理之本
 同所以能同天下而和合万类也以天地男女万物
 明之天高地下其体睽也然阳降阴升相合而成化
 育之事则同也男女异质睽也而相求之志则通也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0023-0266b.png
 生物万殊睽也然而得天地之和禀阴阳之气则相
 类也物虽异而理本同故天下之大群生之众睽散
 万殊而圣人为能同之处睽之时合睽之用其事至
 大故云大矣哉
  愚曰以卦之二体言则水火同动而势异二女同
  居而志乖以卦之才德言兑德之说丽离德之明
  柔上行于五而得中五下应乎刚而济柔而不可
  以大事何哉睽之时人情乖隔相与者未固非刚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0023-0266c.png
  明中正不能合天下之睽故五之柔仅可吉于小
  事况六爻多乖疑不合二五虽正应亦遇于巷乃
  得通焉不能至诚相与安可吉于大事哉虽然理
  有以睽为贵者患人不善用之耳是故天地上下
  其位不同而化育之事同万物散殊其趣不同而
  生长敛藏之事类男外女内其别不同而倡和之
  志通因睽而志其同则居睽之时致睽之用岂不
  大哉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0023-0266d.png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程子曰上火下泽二物之性违异所以为睽离之象
 君子观睽异之象于大同之中而知所当异也夫圣
 贤之处世在人理之常莫不大同于世俗所同者则
 有时而独异盖于秉彝则同矣于世俗之失则异也
 不能大同者乱常拂理之人也不能独异者随俗习
 非之人也要在同而能异耳中庸曰和而不流是也
  愚曰离兑同为阴而所趋未始不异君子体之以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0023-0267a.png
  同于道而异其迹微子箕子比干同于仁而去奴
  死各异其志伯夷伊尹柳下惠同于圣而清任和
  各守其节禹稷颜回同道而出处不同非所拘曾
  子子思易地皆然而去留非所泥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象曰见恶人以
避咎也
 程子曰九居卦初睽之始也在睽乖之时以刚动于
 下有悔可知所以得亡者九四在上亦以刚阳睽离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0023-0267b.png
 无与自然同类相合同是阳爻同居下又当相应之
 位二阳本非相应者以在睽故合也上下相与故能
 亡其悔也在睽诸爻皆有应夫合则有睽本异则何
 睽唯初与四虽非应而同德相与故相遇马者所以
 行也阳上行者也睽独无与则不能行是丧其马也
 四既与之合则能行矣是勿逐而马复得也恶人与
 已乖异者也见者与相通也当睽之时虽同德者相
 与然小人乖异者至众若弃绝之不几尽天下以仇
卷二十 第 21a 页 WYG0023-0267c.png
 君子乎如此则失含弘之义致凶咎之道也又安能
 化不善而使之合乎故必见恶人则无咎也古之圣
 王所以能化奸凶为善良革仇敌为臣民者由弗绝
 也睽离之时人情乖违求和合之且病其不能得也
 若以恶人而拒绝之则将众仇于君子而祸咎至矣
 故必见之所以免辟怨咎也无怨咎则有可合之道
 朱子曰上无正应有悔也而居睽之时同德相应其
 悔亡矣故有丧马勿逐而自复之象然亦必见恶人
卷二十 第 21b 页 WYG0023-0267d.png
 然后可以辟咎如孔子之于阳货也
  愚曰初与四不相应所以为睽本有悔四有坎象
  坎马也兑为毁折为附决丧马之象也初往应四
  则初为得马今四刚也两刚不应则初为丧马矣
  然睽诸爻皆有应四独无与安得不动而求初乎
  矧初同德也四以初同德而之初初因四先而往
  四是初丧马不逐而马自复也坎又为盗盗恶人
  也四不正而刚险非恶人乎然四既先初安得不
卷二十 第 22a 页 WYG0023-0268a.png
  往往所以辟咎故无咎先儒以为如孔子之于阳
  货是也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程子曰二与五正应为相与者也然在睽乖之时阴
 阳相应之道衰而刚柔相戾之意胜学易者识此则
 知变通矣故二五虽正应当委曲以相求也二以刚
 中之德居下上应六五之君道合则志行成济睽之
 功矣而居睽离之时其交非固二当委曲求于相遇
卷二十 第 22b 页 WYG0023-0268b.png
 觊其得合也故曰遇主于巷必能合而后无咎君臣
 睽离其咎大矣巷者委曲之涂也遇者会逢之谓也
 当委曲相求期于会遇与之合也所谓委曲者以善
 道宛转将使就合而已非枉已屈道也当睽之时君
 心未合贤臣在下竭力尽诚期使之信合而已至诚
 以感动之尽力以扶持之明义理以致其知杜蔽惑
 以诚其意如是宛转以求其合也遇非枉道迎逢也
 巷非邪僻由径也故夫子特云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卷二十 第 23a 页 WYG0023-0268c.png
 未非必也非必谓失道也
 朱子曰二五阴阳正应居睽之时乖戾不合必委曲
 相求而得会遇乃为无咎故其象占如此
  愚曰睽家人之反家人之六二有艮象艮为门为
  径家门之有径者巷也巷委曲之道主五也睽之
  时乖戾不合必委曲求通而后遇委曲非枉道之
  谓也乃至诚宛转以蕲于合故曰未失道也曰未
  失圣人恐后世以遇巷为非正也
卷二十 第 23b 页 WYG0023-0268d.png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象曰见舆
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
 程子曰阴柔于平时且不足以自立况当睽离之际
 乎三居二刚之间处不得其所安其见侵陵可知矣
 三以正应在上欲进与上合志而四阻于前二牵于
 后车牛所以行之具也舆曳牵于后也牛掣阻于前
 也在后者牵曳之矣当前者进者之所力犯也故
 重伤于上为四所伤也其人天且劓天髡首也劓截
卷二十 第 24a 页 WYG0023-0269a.png
 鼻也三从正应而四隔止之三虽阴柔处刚而志行
 故力进以犯之是以伤也天而且劓言重伤也三不
 合于二与四睽之时自无合义适合居刚守正之道
 也其于正应则睽极有终合之理始为二阳所厄是
 无初也后必得合是有终也掣从制从手执止之义
 也以六居三非正也非正则不安又在二阳之间所
 以有如是艰厄由位不当也无初有终者终必与上
 九相遇而合乃遇刚也不正而合未有久而不离者
卷二十 第 24b 页 WYG0023-0269b.png
 也合以正道自无终睽之理故贤者顺理而安行智
 者知几而固守
 朱子曰六三上九正应而三居二阳之间后为二所
 曳前为四所掣而当睽之时上九猜狠方深故又有
 髡劓之伤然邪不胜正终必得合故其象占如此
  愚曰三以坤变乾坤为舆为牛坎为曳离为目故
  曰见舆曳六三欲从上九而处不当位其柔不能
  上行而二与四皆恃其阳或曳其舆于后或掣其
卷二十 第 25a 页 WYG0023-0269c.png
  牛于前三其能进而从上乎然三与上阴阳正应
  天合也二四之曳掣人力也彼恃人力以阻己己
  又以人力敌之则必见伤然动得其正睽极则通
  天合岂人力所能终扼之哉故初虽睽终必有合
  象曰遇刚也刚上九也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程子曰九四当睽时居非所安无应而在二阴之间
 是睽离孤处者也以刚阳之德当睽离之时孤立无
卷二十 第 25b 页 WYG0023-0269d.png
 与必以气类相求而合是以遇元夫也夫阳称元善
 也初九当睽之初遂能与同德而无睽之悔处睽之
 至善者也故目之为元夫犹云善士也四则过中为
 睽已甚不若初之善也四与初皆以阳处一卦之下
 居相应之位当睽乖之时各有应援自然同德相亲
 故会遇也同德相遇必须至诚相与交孚各有孚诚
 也上下二阳以至诚相合则何时之不能行何危之
 不能济故虽处危厉而无咎也当睽离之时孤居二
卷二十 第 26a 页 WYG0023-0270a.png
 阴之间处不当位危且有咎也以遇元夫而交孚故
 得无咎也初四皆阳刚君子当睽乖之时上下以至
 诚相交协志同力则其志可以行不止无咎而已卦
 辞但言无咎夫子又从而明之亦可以行其志救时
 之睽也盖以君子阳刚之才而至诚相辅何所不能
 济也唯有君子则能行其志矣
 朱子曰睽孤谓无应遇元夫谓得初九交孚谓同德
 相信然当睽时故必危厉乃得无咎占者亦如是也
卷二十 第 26b 页 WYG0023-0270b.png
  愚曰初与四皆失应故初丧马而四睽孤然二刚
  同德相求故初则勿逐而自复四则遇元夫而交
  孚初见恶人欲求通于四也四遇元夫则交孚于
  初也元夫初九之谓也两相遇故曰志行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程子曰六以阴柔当睽离之时而居尊位有悔可知
 然而下有九二刚阳之贤与之为应以辅翼之故得
 悔亡厥宗其党也谓九二正应也噬肤噬齧其肌肤
卷二十 第 27a 页 WYG0023-0270c.png
 而深入之也当睽之时非入之者深岂能合也五虽
 阴柔之才二辅以阳刚之道而深入之则可往而有
 庆复何过咎之有以周成之幼稚而兴盛王之治以
 刘禅之昏弱而有中兴之势盖由任圣贤之辅而姬
 公孔明所以入之者深也爻辞但言厥宗噬肤则可
 以往而无咎象复推明其义言人君虽己才不足若
 能信任贤辅使以其道深入于己则可以有为是往
 而有福庆也
卷二十 第 27b 页 WYG0023-0270d.png
 朱子曰以阴居阳悔也居中得应故能亡之厥宗指
 九二噬肤言易合六五有柔中之德故其象占如是
  愚曰五柔居尊位合有悔然五得中而应二之刚则
  以刚辅柔故悔亡五离也二虽兑而有离体是与
  五同宗而为五所宗也噬肤谓自二至上有噬嗑
  体故曰厥宗噬肤程傅解噬肤云齧肌肤而深入
  却似解噬肤灭鼻恐非此爻义本义以为易合得
  之矣却又不曾说得明白愚敢发之睽离之时五
卷二十 第 28a 页 WYG0023-0271a.png
  往就应人谓必为刚所伤然二虽刚实在兑体五
  又以柔下之假令伤亦必浅而易合往亦何咎往
  则有济睽之功而成国家之庆也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
寇婚媾往遇雨则吉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程子曰上居卦之终睽之极也阳刚居上刚之极也
 处离之上用明之极也睽极则拂戾而难合刚极则
 躁暴而不详明极则过察而多疑上九有六三之正
卷二十 第 28b 页 WYG0023-0271b.png
 应实不孤而其才性处此自睽孤也如人虽有亲党
 而多自疑猜妄生乖离虽处骨肉亲党之间而常孤
 独也上之与三虽为正应然居睽极无所不疑其见
 三如豕之污秽而又背负泥涂见其可恶之甚也既
 恶之甚则猜成其罪恶如见载鬼满一车也鬼本无
 形而见载之一车言其以无为有妄之极也大凡失
 道既极则必反正理故上于三始疑而终必合也先
 张之弧始疑恶而欲射之也疑之者妄也妄安能常
卷二十 第 29a 页 WYG0023-0271c.png
 故终必复于正三实无恶故后说弧而弗射睽极而
 反故与三非复是寇雠乃婚媾也阴阳交而和畅则
 为雨上于三始疑而睽睽极则不疑而合阴阳合而
 益和则为雨故云往遇雨则吉往者自此以往也雨
 者阴阳和也始睽而能终和故吉也所以能和者以
 群疑尽亡也其始睽也无所不疑故云群疑睽极而
 合则皆亡也
 朱子曰睽孤谓六三为二阳所制而已以刚处明极
卷二十 第 29b 页 WYG0023-0271d.png
 睽极之地又自猜狠而乖离也见豕负涂见其污也
 载鬼一车以无为有也张弧欲射之也说弧疑稍释
 也匪寇婚媾知其非寇而实亲也往遇雨则吉疑尽
 释而睽合也上九之于六三先睽后合故其象占如
 此
  愚曰睽未有不孤者也上始疑三故亦曰睽孤离
  为目坎为豕坤为鬼坎为轮坤在坎上下载鬼一
  车也离为矢坎为弓弧也上与三本相应睽之世
卷二十 第 30a 页 WYG0023-0272a.png
  乃各以所见之妄而有疑焉见三之上有豕也则
  疑其不能近见有车也则疑其载鬼其先虚实未辨
  则张弧而欲射之其后见其非害也则说弧而姑
  置之圣人曰凡汝所见皆妄也三非汝寇乃汝婚
  媾也往而遇雨阴阳和合则吉矣睽未有不同者
  也盖上往应三则必遇坎水阴根阳故曰遇雨
  又赞之曰群疑亡也方群疑之未亡则千猜万忌
  无的事以为有相毁相谤皆无著实故有见豕载
卷二十 第 30b 页 WYG0023-0272b.png
  鬼之说及群疑之亡也则豕非豕也涂非涂也鬼
  非鬼也车非车也如烦熇蒸郁之遇雨顿然胸中
  荡涤而消释无一或存至此则知百年之嫌隙可
  以一日解终身之蒙蔽可以一语通滔天之过咎
  可以一念消始之大乖终未有不大合者也然则
  睽之时其所以用睽者可不求其所以同哉
 
 周易程朱傅义折衷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