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023-02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程朱傅义折衷卷十七
元 赵采 撰
下经
愚曰乾坤坎离在上经以其正阴正阳上下不相
反不变者也震艮巽兑在下经以其偏阴偏阳上
下相反变者也乾坤所以为天地艮兑所以为男
女天地万物之始男女人道之始故上经著天地
周易程朱傅义折衷卷十七
元 赵采 撰
下经
愚曰乾坤坎离在上经以其正阴正阳上下不相
反不变者也震艮巽兑在下经以其偏阴偏阳上
下相反变者也乾坤所以为天地艮兑所以为男
女天地万物之始男女人道之始故上经著天地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023-0218b.png
开辟以来万事万物之变通下经著男女配合以
来闺门人事之变通
䷞(艮下/兑上)
程子曰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
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
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
有所错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所以上经首
乾坤下经首咸继以恒也天地二物故二卦分为天
来闺门人事之变通
䷞(艮下/兑上)
程子曰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
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
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
有所错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所以上经首
乾坤下经首咸继以恒也天地二物故二卦分为天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023-0219a.png
地之道男女交合而成夫妇故咸与恒皆二体合为
夫妇之义咸感也以悦为主恒常也以正为本而说
之道自有正也正之道固有说焉巽而动刚柔皆应
说也咸之为卦兑上艮下少女少男也男女相感之
深莫如少者故二少为咸也艮体笃实止为诚悫之
义男志笃实以下交女心悦而上应男感之先也男
先以诚感则女悦而应也
愚按伊川云男志笃实以下交女心悦而上应与
夫妇之义咸感也以悦为主恒常也以正为本而说
之道自有正也正之道固有说焉巽而动刚柔皆应
说也咸之为卦兑上艮下少女少男也男女相感之
深莫如少者故二少为咸也艮体笃实止为诚悫之
义男志笃实以下交女心悦而上应男感之先也男
先以诚感则女悦而应也
愚按伊川云男志笃实以下交女心悦而上应与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023-0219b.png
释彖云柔上变刚而成兑刚下变柔而成艮上下
字恐非卦与彖之本意盖咸卦只取男下女之义
言兑女在上艮男在下方合本文或曰下经咸为
之主而序卦言男女而不斥咸何也曰此与上经
乾为之主而圣人于象辞言天而不言乾意亦有
微旨故发其端以待知者
咸亨利贞取女吉
程子曰咸感也不曰感者咸有皆义男女交相感也
字恐非卦与彖之本意盖咸卦只取男下女之义
言兑女在上艮男在下方合本文或曰下经咸为
之主而序卦言男女而不斥咸何也曰此与上经
乾为之主而圣人于象辞言天而不言乾意亦有
微旨故发其端以待知者
咸亨利贞取女吉
程子曰咸感也不曰感者咸有皆义男女交相感也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023-0219c.png
物之相感莫如男女而少复甚焉凡君臣上下以至
万物皆有相感之道物之相感则有亨通之理君臣
能相感则君臣之道通上下能相感则上下之志通
以至父子夫妇亲戚朋友皆情意相感则和顺而亨
通事物皆然故咸有亨之理也利贞相感之道利在
于正也不以正则入于恶矣如夫妇之以淫姣君臣
之以媚悦上下之以邪僻皆相感之不以正也取女
吉以卦才言也卦有柔上刚下二气感应相与止而
万物皆有相感之道物之相感则有亨通之理君臣
能相感则君臣之道通上下能相感则上下之志通
以至父子夫妇亲戚朋友皆情意相感则和顺而亨
通事物皆然故咸有亨之理也利贞相感之道利在
于正也不以正则入于恶矣如夫妇之以淫姣君臣
之以媚悦上下之以邪僻皆相感之不以正也取女
吉以卦才言也卦有柔上刚下二气感应相与止而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023-0219d.png
悦男下女之义以此义取女则得正而吉也
朱子曰咸交感也兑柔在上艮刚在下而交相感应
又艮止则感之专兑说则应之至又艮以少男下于
兑之少女男先于女得男女之正婚姻之时故其卦
为咸其占亨而利正取女则吉盖感有必通之理然
不以正则失其亨而所为皆凶矣
愚曰少男下少女为咸咸感也夫妇之相感莫甚
于少者然不曰感而曰咸者感偏词咸俱词有感
朱子曰咸交感也兑柔在上艮刚在下而交相感应
又艮止则感之专兑说则应之至又艮以少男下于
兑之少女男先于女得男女之正婚姻之时故其卦
为咸其占亨而利正取女则吉盖感有必通之理然
不以正则失其亨而所为皆凶矣
愚曰少男下少女为咸咸感也夫妇之相感莫甚
于少者然不曰感而曰咸者感偏词咸俱词有感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023-0220a.png
必通故曰亨感道贵正故曰利贞亨则情意交孚
贞则礼义不愆此取女之吉之道也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
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
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
程子曰咸之义感也在卦则柔爻上而刚爻下柔上
变刚而成兑刚下变柔而成艮阴阳相交为男女交
贞则礼义不愆此取女之吉之道也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
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
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
程子曰咸之义感也在卦则柔爻上而刚爻下柔上
变刚而成兑刚下变柔而成艮阴阳相交为男女交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023-0220b.png
感之义又兑女在上艮男居下亦柔上刚下也阴阳
二气相感相应而和合是相与也止而说止于说为
坚悫之意艮止于下笃诚相下也兑说于上和说相
应也以男下女和之至也相感之道如此是以能亨
通而得正取女如是则吉也卦才如此大率感道利
于正也既言男女相感之义复推极感道以尽天地
之理圣人之用天地二气交感而化生万物圣人至
诚以感亿兆之心而天下和平天下之心所以和平
二气相感相应而和合是相与也止而说止于说为
坚悫之意艮止于下笃诚相下也兑说于上和说相
应也以男下女和之至也相感之道如此是以能亨
通而得正取女如是则吉也卦才如此大率感道利
于正也既言男女相感之义复推极感道以尽天地
之理圣人之用天地二气交感而化生万物圣人至
诚以感亿兆之心而天下和平天下之心所以和平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023-0220c.png
由圣人感之也观天地交感化生万物之理与圣人
感人心致和平之道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感通
之理知道者默而观之可也
朱子曰以卦体卦德卦象释卦辞或以卦变言柔上
刚下之义曰咸自旅来柔上居六刚下居五也亦通
愚曰咸感也释卦名也感触也与诗无感我帨庄
子感周之类同义咸自否变六三之柔上去做上
六上九之刚下来做九二柔反居上刚反居下阴
感人心致和平之道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感通
之理知道者默而观之可也
朱子曰以卦体卦德卦象释卦辞或以卦变言柔上
刚下之义曰咸自旅来柔上居六刚下居五也亦通
愚曰咸感也释卦名也感触也与诗无感我帨庄
子感周之类同义咸自否变六三之柔上去做上
六上九之刚下来做九二柔反居上刚反居下阴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023-0220d.png
阳感应上下相与此以三与二爻而言咸也艮止
于兑下兑说于艮上男止而下女女说而应男此
以艮兑二体而言咸也止则无外诱之邪说则得
唱和之正此所以既亨且贞而得取女之吉也止
而说三字圣人说尽感义感是身心不动而精神
交契之理若奔走求人其感几何天地感圣人感
此彖以互体而广咸之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气感气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心感心也观
于兑下兑说于艮上男止而下女女说而应男此
以艮兑二体而言咸也止则无外诱之邪说则得
唱和之正此所以既亨且贞而得取女之吉也止
而说三字圣人说尽感义感是身心不动而精神
交契之理若奔走求人其感几何天地感圣人感
此彖以互体而广咸之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气感气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心感心也观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023-0221a.png
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情者动而诚然者
也此感彼应出于诚然可见者不容以伪言也中
庸论至诚曰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圣人和
平天下亦是道也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程子曰泽性润下土性受润泽在山上而其渐润通
彻是二物之气相感通也君子观山泽通气之象而
虚其中以受于人夫人中虚则能受实则不能入矣
也此感彼应出于诚然可见者不容以伪言也中
庸论至诚曰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圣人和
平天下亦是道也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程子曰泽性润下土性受润泽在山上而其渐润通
彻是二物之气相感通也君子观山泽通气之象而
虚其中以受于人夫人中虚则能受实则不能入矣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023-0221b.png
虚中者无我也中无私主则无感不通以量而容之
择交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愚曰山体内虚泽气上通交感也君子体之以虚
而受之虚者感应之宅也幽谷虚有至斯响洪钟
虚无来不应咸者感以无心之谓无心虚之至也
惟虚足以尽天下之情故大象以虚言备其义矣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程子曰初六在下卦之下与四相感以微处初其感
择交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愚曰山体内虚泽气上通交感也君子体之以虚
而受之虚者感应之宅也幽谷虚有至斯响洪钟
虚无来不应咸者感以无心之谓无心虚之至也
惟虚足以尽天下之情故大象以虚言备其义矣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程子曰初六在下卦之下与四相感以微处初其感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023-0221c.png
未深岂能动于人故如人拇之动未足以进也拇足
大指人之相感有浅深轻重之异识其时势则所处
不失其宜矣初志之动感于四也故曰在外志虽动
而感未深如拇之动未足以进也
朱子曰拇足大指也咸以人身取象感于最下咸拇
之象也感之尚浅欲进未能故不言吉凶此卦虽主
于感然六爻皆宜静而不宜动也
愚曰卦近取身自足至首莫如咸艮然咸六爻皆
大指人之相感有浅深轻重之异识其时势则所处
不失其宜矣初志之动感于四也故曰在外志虽动
而感未深如拇之动未足以进也
朱子曰拇足大指也咸以人身取象感于最下咸拇
之象也感之尚浅欲进未能故不言吉凶此卦虽主
于感然六爻皆宜静而不宜动也
愚曰卦近取身自足至首莫如咸艮然咸六爻皆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023-0221d.png
应乃无全爻艮不应乃反之盖咸以动而感艮以
静而止故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故圣人戒人于
咸为多拇足大指也艮为指初在艮体之下故云
拇拇之附足势不能自步足举而拇从之言初得
四之应乃始有感也故曰志在外吉凶悔吝生乎
动凡物不能自动者吉凶之所不在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程子曰二以阴在下与五为应故设咸腓之戒腓足
静而止故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故圣人戒人于
咸为多拇足大指也艮为指初在艮体之下故云
拇拇之附足势不能自步足举而拇从之言初得
四之应乃始有感也故曰志在外吉凶悔吝生乎
动凡物不能自动者吉凶之所不在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程子曰二以阴在下与五为应故设咸腓之戒腓足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023-0222a.png
肚行则先动足乃举之非如腓之自动也二若不守
道待上之求而如腓自动则躁妄自失所以凶也安
其居而不动以待上之求则得进退之道而吉也二
中正之人以其在咸而应五故为此戒复云居吉若
安其分不自动则吉也二居中得正所应又中正其
才本善以其在咸之时质柔而上应故戒以先动求
君则凶居以自守则吉象复明之云非戒之不得相
感唯顺理则不害谓守道不先动也
道待上之求而如腓自动则躁妄自失所以凶也安
其居而不动以待上之求则得进退之道而吉也二
中正之人以其在咸而应五故为此戒复云居吉若
安其分不自动则吉也二居中得正所应又中正其
才本善以其在咸之时质柔而上应故戒以先动求
君则凶居以自守则吉象复明之云非戒之不得相
感唯顺理则不害谓守道不先动也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023-0222b.png
愚曰巽为股二在下体之中故云腓腓足肚也足
之上股之下欲行则先自动二感五不能守道自
止动而遽趋之躁动凶之道也易悯二牵于情而
失其性故教之曰居吉盖二以阴居阴德正而性
静制其动而居其所则内与理顺外与物顺何害
之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
随人所执下也
之上股之下欲行则先自动二感五不能守道自
止动而遽趋之躁动凶之道也易悯二牵于情而
失其性故教之曰居吉盖二以阴居阴德正而性
静制其动而居其所则内与理顺外与物顺何害
之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
随人所执下也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023-0222c.png
程子曰九三以阳居刚有刚阳之才而为主于内居
下之上是宜自得于正道以感于物而乃应于上六
阳好上而说阴上居感说之极故三感而从之股者
在身之下足之上不能自由随身而动者也故以为
象言九三不能自主随物而动如股然其所执守者
随于物也刚阳之才感于所说而随之如此而往可
羞吝也云亦者盖象辞本不与易相比自作一处故
诸爻之象辞意有相续者此言亦者承上爻辞也上
下之上是宜自得于正道以感于物而乃应于上六
阳好上而说阴上居感说之极故三感而从之股者
在身之下足之上不能自由随身而动者也故以为
象言九三不能自主随物而动如股然其所执守者
随于物也刚阳之才感于所说而随之如此而往可
羞吝也云亦者盖象辞本不与易相比自作一处故
诸爻之象辞意有相续者此言亦者承上爻辞也上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023-0222d.png
云咸其拇志在外也虽凶居吉顺不害也咸其股亦
不处也前二阴爻皆有感而动三虽阳爻亦然故云
亦不处也不处谓动也有刚阳之质而不能自主志
反在于随人是所操执者卑下之甚也
愚曰巽为股三以刚居刚为内卦之主当位宜处
乃感于上六而其股动故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夫
股之动随心心所欲行股为之行心所欲止股为
之止是股之所守者随而已上以说感三三之股
不处也前二阴爻皆有感而动三虽阳爻亦然故云
亦不处也不处谓动也有刚阳之质而不能自主志
反在于随人是所操执者卑下之甚也
愚曰巽为股三以刚居刚为内卦之主当位宜处
乃感于上六而其股动故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夫
股之动随心心所欲行股为之行心所欲止股为
之止是股之所守者随而已上以说感三三之股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023-0223a.png
遂随而往其往安得不吝象又因其外之诡随照
破其内之污下故曰所执下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程子曰咸者人之动也故皆就人身取象拇取在下
而动之微腓取先动股取其随九四无所取直言感
之道不言咸其心感乃心也四在中而居上当心之
位故为感之主而言感之道贞正则吉而悔亡感不
以正则有悔也又四说体居阴而应初故戒于贞感
破其内之污下故曰所执下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程子曰咸者人之动也故皆就人身取象拇取在下
而动之微腓取先动股取其随九四无所取直言感
之道不言咸其心感乃心也四在中而居上当心之
位故为感之主而言感之道贞正则吉而悔亡感不
以正则有悔也又四说体居阴而应初故戒于贞感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023-0223b.png
之道无所不通有所私系则害于感通乃有悔也圣
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𤾉无不通无不应者亦贞
而已矣贞者虚中无我之谓也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夫贞一则所感无不通若往来憧憧然用其私心以
感物则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动所不及者不能感
也是其朋类则从其思也以有系之私心既主于一
隅一事岂能廓然无所不通乎系辞曰天下何思何
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夫
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𤾉无不通无不应者亦贞
而已矣贞者虚中无我之谓也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夫贞一则所感无不通若往来憧憧然用其私心以
感物则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动所不及者不能感
也是其朋类则从其思也以有系之私心既主于一
隅一事岂能廓然无所不通乎系辞曰天下何思何
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夫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023-0223c.png
子因咸极论感通之道夫以思虑之私心感物所感
狭矣天下之理一也涂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
其致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
违也故贞其意则穷天下无不感通焉故曰天下何
思何虑用其思虑之私心岂能无所不感也日往则
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
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伸
也屈伸相感而利生焉此以往来屈伸明感应之理
狭矣天下之理一也涂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
其致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
违也故贞其意则穷天下无不感通焉故曰天下何
思何虑用其思虑之私心岂能无所不感也日往则
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
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伸
也屈伸相感而利生焉此以往来屈伸明感应之理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023-0223d.png
屈则有信信则有屈所谓感应也故日月相推而明
生寒暑相推而岁成功用由是而成故曰屈信相感
而利生焉感动也有感必有应凡有动皆为感感则
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尺蠖
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
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前
云屈信之理矣复取物以明之尺蠖之行先屈而后
信盖不屈则无信信而后有屈观尺蠖则知感应之
生寒暑相推而岁成功用由是而成故曰屈信相感
而利生焉感动也有感必有应凡有动皆为感感则
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尺蠖
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
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前
云屈信之理矣复取物以明之尺蠖之行先屈而后
信盖不屈则无信信而后有屈观尺蠖则知感应之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023-0224a.png
理矣龙蛇蛰藏所以存息其身而后能奋迅也不蛰
则不能奋矣动息相感乃屈信也君子潜心精微之
义入于神妙所以致其用也潜心精微积也致用施
也积与施乃屈信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承上文致
用而言利其施用安处其身所以崇大其德业也所
为合理则事正而身安圣人能事尽于此矣故云过
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既云过此
以往未之或知更以此语终之云穷极至神之妙知
则不能奋矣动息相感乃屈信也君子潜心精微之
义入于神妙所以致其用也潜心精微积也致用施
也积与施乃屈信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承上文致
用而言利其施用安处其身所以崇大其德业也所
为合理则事正而身安圣人能事尽于此矣故云过
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既云过此
以往未之或知更以此语终之云穷极至神之妙知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023-0224b.png
化育之道德之至盛也无以加于此矣
朱子曰九四居股之上脢之下又当三阳之中心之
象咸之主也心之感物当正而固乃得其理今九四
乃以阳居阴为失其正而不能固故因占设戒以为
能正而固则吉而悔亡若憧憧往来不能正固而累
于私感则但其朋类从之不复能及远矣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程子曰贞则吉而悔亡未为私感所害也系私应则
朱子曰九四居股之上脢之下又当三阳之中心之
象咸之主也心之感物当正而固乃得其理今九四
乃以阳居阴为失其正而不能固故因占设戒以为
能正而固则吉而悔亡若憧憧往来不能正固而累
于私感则但其朋类从之不复能及远矣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程子曰贞则吉而悔亡未为私感所害也系私应则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023-0224c.png
害于感矣憧憧往来以私心相感感之道狭矣故云
未光大也
朱子曰感害言不正而感则有害也
愚曰四上体而居三阳之中心之位也感之主也
然心以正为本感以无心为正无心者何无思无
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也天下惟寂则能感无
思而感者感之正也然此非纯乎天理者不能到
此今四以阳居阴天理杂于人欲易遂戒曰能固
未光大也
朱子曰感害言不正而感则有害也
愚曰四上体而居三阳之中心之位也感之主也
然心以正为本感以无心为正无心者何无思无
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也天下惟寂则能感无
思而感者感之正也然此非纯乎天理者不能到
此今四以阳居阴天理杂于人欲易遂戒曰能固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023-0224d.png
守其正则吉而其悔乃亡惧其以有思而感不能
正也今四果感于初之志动而说于应初亦感于
四之我应而志于从初与四朋也是以九四以一
往一来憧憧于胸次间而未定盖惟尔朋之从是
思也不知天地间往来感应有自然之常理何用
扰扰于思虑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言以正感
则吉而且悔亡恐未为感之害若夫憧憧只管著
思虑去将迎他便是私意非扩然而大公恐未能
正也今四果感于初之志动而说于应初亦感于
四之我应而志于从初与四朋也是以九四以一
往一来憧憧于胸次间而未定盖惟尔朋之从是
思也不知天地间往来感应有自然之常理何用
扰扰于思虑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言以正感
则吉而且悔亡恐未为感之害若夫憧憧只管著
思虑去将迎他便是私意非扩然而大公恐未能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023-0225a.png
致于高明光大之地也两未字辞婉而意切到系
辞圣人又究言天地感应自然之常理以尽此爻
之义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程子曰九居尊位当以至诚感天下而应二比上若
系二而说上则偏私浅狭非人君之道岂能感天下
乎脢背肉也与心相背而所不见也言能背其私心
感非其所见而说者则得人君感天下之正而无悔
辞圣人又究言天地感应自然之常理以尽此爻
之义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程子曰九居尊位当以至诚感天下而应二比上若
系二而说上则偏私浅狭非人君之道岂能感天下
乎脢背肉也与心相背而所不见也言能背其私心
感非其所见而说者则得人君感天下之正而无悔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023-0225b.png
也
愚曰心之上曰脢子夏易傅曰在脊曰脢脢背
脊肉也犹艮所谓艮其背背无私脢无思也无欲
则止无思则咸故九四之思不足为咸之主谓有
思未光大也必如九五之脢而后为无思之至故
是爻也以志应为末拇之志外股之志随皆末也
以志应为末则以无思者为之本也寂然不动何
悔之有
愚曰心之上曰脢子夏易傅曰在脊曰脢脢背
脊肉也犹艮所谓艮其背背无私脢无思也无欲
则止无思则咸故九四之思不足为咸之主谓有
思未光大也必如九五之脢而后为无思之至故
是爻也以志应为末拇之志外股之志随皆末也
以志应为末则以无思者为之本也寂然不动何
悔之有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023-0225c.png
上六咸其辅颊舌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程子曰上阴柔而说体为说之主又居感之极是其
欲感物之极也故不能以至诚感物而发见于口舌
之间小人女子之常态也岂能动于人乎不直云口
而云辅颊舌亦犹今人谓口过曰唇吻曰颊舌也辅
颊舌皆所用以言也唯至诚为能感人乃以柔说腾
扬于口舌言说岂能感于人乎
朱子曰辅颊舌皆所以言者而在身之上上六以阴
程子曰上阴柔而说体为说之主又居感之极是其
欲感物之极也故不能以至诚感物而发见于口舌
之间小人女子之常态也岂能动于人乎不直云口
而云辅颊舌亦犹今人谓口过曰唇吻曰颊舌也辅
颊舌皆所用以言也唯至诚为能感人乃以柔说腾
扬于口舌言说岂能感于人乎
朱子曰辅颊舌皆所以言者而在身之上上六以阴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023-0225d.png
居说之终处感之极感人以言而无其实又兑为口
舌故其象如此凶咎可知
愚曰咸之上则口象也辅为上颔辅颊舌三者口
之象也皆其言语之具恃口说以感人则又其末
者也故于上六焉咸道穷矣
䷟(巽下/震上)
程子曰序卦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恒久也咸夫妇之道夫妇终身不可变者也故咸之
舌故其象如此凶咎可知
愚曰咸之上则口象也辅为上颔辅颊舌三者口
之象也皆其言语之具恃口说以感人则又其末
者也故于上六焉咸道穷矣
䷟(巽下/震上)
程子曰序卦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恒久也咸夫妇之道夫妇终身不可变者也故咸之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023-0226a.png
后受之以恒也咸少男在少女之下以男下女是男
女交感之义恒长男在长女之上男尊女卑夫妇居
室之常道也论交感之情则少为深切论尊卑之序
则长当谨正故兑艮为咸而震巽为恒也
愚曰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此男女与万物齐生之
男女也故夫妇在男女后夫妇自男女而配也必
以少男少女成其始长男长女保其终下经始咸
次恒其义取此
女交感之义恒长男在长女之上男尊女卑夫妇居
室之常道也论交感之情则少为深切论尊卑之序
则长当谨正故兑艮为咸而震巽为恒也
愚曰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此男女与万物齐生之
男女也故夫妇在男女后夫妇自男女而配也必
以少男少女成其始长男长女保其终下经始咸
次恒其义取此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023-0226b.png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程子曰恒者常久也恒之道可以亨通恒而能亨乃
无咎也恒而不可以亨非可恒之道也为有咎矣如
君子之恒于善可恒之道也小人恒于恶失可恒之
道也恒所以能亨由贞正也故云利贞夫所谓恒谓
可常久之道非守一定而不知变也故利于有往惟其有
往故能恒也一定则不能常矣又常久之道何往不利
朱子曰恒常久也为卦震刚在上巽柔在下震雷巽
程子曰恒者常久也恒之道可以亨通恒而能亨乃
无咎也恒而不可以亨非可恒之道也为有咎矣如
君子之恒于善可恒之道也小人恒于恶失可恒之
道也恒所以能亨由贞正也故云利贞夫所谓恒谓
可常久之道非守一定而不知变也故利于有往惟其有
往故能恒也一定则不能常矣又常久之道何往不利
朱子曰恒常久也为卦震刚在上巽柔在下震雷巽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023-0226c.png
风二物相与巽顺震动为巽而动二体六爻阴阳相
应四者皆理之常故为恒其占为能久于其道则亨
而无咎然又必利于守正则乃为得其常久之道而
利有所往也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
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
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
程子曰恒者常久之义也卦才有此四者成恒之义
应四者皆理之常故为恒其占为能久于其道则亨
而无咎然又必利于守正则乃为得其常久之道而
利有所往也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
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
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
程子曰恒者常久之义也卦才有此四者成恒之义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023-0226d.png
也刚上而柔下谓乾之初上居于四坤之四下居于
初刚爻上而柔爻下也二爻易处则成震巽震上巽
下亦刚上而柔下也刚处上而柔居下乃恒道也雷
风相与雷震则风发二者相须交助其势故云相与
乃其常也巽而动下巽顺上震动为以巽而动天地
造化恒久不已者顺动而已巽而动常久之道也动
而不顺岂能常也刚柔皆应恒一卦刚柔之爻皆相
应刚柔相应理之常也此四者恒之道也卦所以为
初刚爻上而柔爻下也二爻易处则成震巽震上巽
下亦刚上而柔下也刚处上而柔居下乃恒道也雷
风相与雷震则风发二者相须交助其势故云相与
乃其常也巽而动下巽顺上震动为以巽而动天地
造化恒久不已者顺动而已巽而动常久之道也动
而不顺岂能常也刚柔皆应恒一卦刚柔之爻皆相
应刚柔相应理之常也此四者恒之道也卦所以为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023-0227a.png
恒也恒之道可致亨而无过咎但所恒宜得其正失
正则非可恒之道也故曰久于其道其道可恒之正
道也不恒其德与恒于不正皆不能亨而有咎也天
地之所以不已盖有恒久之道人能恒于可恒之道
则合天地之理也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也
动则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凡天地所生之物虽
山岳之坚厚未有能不变者也故恒非一定之谓也
一定则不能恒矣唯随时变易乃恒道也故云利有
正则非可恒之道也故曰久于其道其道可恒之正
道也不恒其德与恒于不正皆不能亨而有咎也天
地之所以不已盖有恒久之道人能恒于可恒之道
则合天地之理也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也
动则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凡天地所生之物虽
山岳之坚厚未有能不变者也故恒非一定之谓也
一定则不能恒矣唯随时变易乃恒道也故云利有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023-0227b.png
攸往明理之如是惧人之泥于常也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
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此极言常理日月阴阳之精气耳唯其顺天之道往
来盈缩故能久照而不已得天顺天理也四时阴阳
之气耳往来变化生成万物亦以得天故常久不已
圣人以常久之道行之有常而天下化之以成美俗
也观其所恒谓观日月之久照四时之久成圣人之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
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此极言常理日月阴阳之精气耳唯其顺天之道往
来盈缩故能久照而不已得天顺天理也四时阴阳
之气耳往来变化生成万物亦以得天故常久不已
圣人以常久之道行之有常而天下化之以成美俗
也观其所恒谓观日月之久照四时之久成圣人之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023-0227c.png
道所以能常久之理观此则天地万物之情理可见
矣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
之
愚曰卦自泰变初九之刚上去居四六四之柔下
来居初刚柔上下各得其序常久之道也雷风相
与刚柔皆应伊川以为卦所以为恒也文公亦以
为二体六爻阴阳相应为恒然八卦皆刚柔相应
如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岂特是恒为然又雷风相
矣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
之
愚曰卦自泰变初九之刚上去居四六四之柔下
来居初刚柔上下各得其序常久之道也雷风相
与刚柔皆应伊川以为卦所以为恒也文公亦以
为二体六爻阴阳相应为恒然八卦皆刚柔相应
如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岂特是恒为然又雷风相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023-0227d.png
与恒与益同而圣人于风雷不言恒止于雷风言
恒者此必有说也夫雷震于上风作于下雷声被
风在下吹散了其声不疾殷殷然人闻之只以为
常故曰恒若夫益则雷震于下风作于上雷声被
疾风自上吹下迅怒霹雳此乃天地不常之气使
人震惧悔罪省愆故曰益此取象同而名义所
以不同以卦体言刚上柔下而分定以卦象言雷
动风散而气应以卦德言内巽外动而行顺以卦
恒者此必有说也夫雷震于上风作于下雷声被
风在下吹散了其声不疾殷殷然人闻之只以为
常故曰恒若夫益则雷震于下风作于上雷声被
疾风自上吹下迅怒霹雳此乃天地不常之气使
人震惧悔罪省愆故曰益此取象同而名义所
以不同以卦体言刚上柔下而分定以卦象言雷
动风散而气应以卦德言内巽外动而行顺以卦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023-0228a.png
爻言刚柔皆应而体合此彖合数者以言恒也恒
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者言恒之亨出于正正本
于道也道当然之理也天下惟正道而后可久非
正道则决不能久汉文好黄老黄老之道岂能久
梁武好浮图浮图之道岂能久天地之道恒久而
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此言恒以正为体
正以往为用也夫天地之道所以常久者只为其
运而不已人之道利有攸往者只为其终而有始
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者言恒之亨出于正正本
于道也道当然之理也天下惟正道而后可久非
正道则决不能久汉文好黄老黄老之道岂能久
梁武好浮图浮图之道岂能久天地之道恒久而
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此言恒以正为体
正以往为用也夫天地之道所以常久者只为其
运而不已人之道利有攸往者只为其终而有始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023-0228b.png
也使造化而或止则万化停机人道而有终则万
务断绪焉在其为恒哉是故日月得天之不已而
能久照四时变化不已而能久成圣人终则有始
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皆此恒为之耳观其所恒
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所之一字读易者当深体
之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程子曰君子观雷风相与成恒之象以常久其德自
务断绪焉在其为恒哉是故日月得天之不已而
能久照四时变化不已而能久成圣人终则有始
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皆此恒为之耳观其所恒
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所之一字读易者当深体
之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程子曰君子观雷风相与成恒之象以常久其德自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023-0228c.png
立于大中常久之道不变易其方所也
愚曰雷出有时风至有候不常之中有至常者有
常之物而常未足为常不常之物而常始足为常
故圣人以雷风为恒君子体之以立身于可久之
地而不易其所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程子曰初居下而四为正应柔暗之人能守常而不
能度势四震体而阳性以刚居高志上而不下又为
愚曰雷出有时风至有候不常之中有至常者有
常之物而常未足为常不常之物而常始足为常
故圣人以雷风为恒君子体之以立身于可久之
地而不易其所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程子曰初居下而四为正应柔暗之人能守常而不
能度势四震体而阳性以刚居高志上而不下又为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023-0228d.png
二三所隔应初之志异乎常矣而初乃求望之深是
知常而不知变也浚深之也浚恒谓求恒之深也守
常而不度势求望于上之深坚固守此凶之道也泥
常如此无所往而利矣世之责望故素而至悔咎者
皆浚恒者也志既上求之深是不能恒安其处者也
柔微而不恒安其处亦致凶之道凡卦之初终浅与
深微与盛之地也在下而求深亦不知时矣居恒之
始而求望于上之深是知常而不知度势之甚也所
知常而不知变也浚深之也浚恒谓求恒之深也守
常而不度势求望于上之深坚固守此凶之道也泥
常如此无所往而利矣世之责望故素而至悔咎者
皆浚恒者也志既上求之深是不能恒安其处者也
柔微而不恒安其处亦致凶之道凡卦之初终浅与
深微与盛之地也在下而求深亦不知时矣居恒之
始而求望于上之深是知常而不知度势之甚也所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023-0229a.png
以凶阴暗不得恒之宜也
朱子曰初与四为正应理之常也然初居下而在初
未可以深有所求四震体而阳性上而不下又为二
三所隔应初之意异乎常矣初之柔暗不能度势又
以阴居巽下为巽之主其性务入故深以常理求之
浚恒之象也占者如此则虽正亦凶而无所利矣
愚曰初六泰六四之变也九出六入有阴阳相求
之象泰六四入于巽底在兑泽之下巽为股股入
朱子曰初与四为正应理之常也然初居下而在初
未可以深有所求四震体而阳性上而不下又为二
三所隔应初之意异乎常矣初之柔暗不能度势又
以阴居巽下为巽之主其性务入故深以常理求之
浚恒之象也占者如此则虽正亦凶而无所利矣
愚曰初六泰六四之变也九出六入有阴阳相求
之象泰六四入于巽底在兑泽之下巽为股股入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023-0229b.png
于泽下入之深者也非浚之象乎恒道恶骤故君
臣信而后谏朋友定而后求夫妇恩而后劳今初
六在恒之初处卦之底虽与四为应然四以阳刚
处非其位不能下初初以不正不量而入始与四
交求之太深自谓可久之道故曰浚恒夫人道交
际贵乎知时而适深浅之宜以浚为恒虽正亦凶
无所往而可也故词曰浚恒之凶始求太深也
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臣信而后谏朋友定而后求夫妇恩而后劳今初
六在恒之初处卦之底虽与四为应然四以阳刚
处非其位不能下初初以不正不量而入始与四
交求之太深自谓可久之道故曰浚恒夫人道交
际贵乎知时而适深浅之宜以浚为恒虽正亦凶
无所往而可也故词曰浚恒之凶始求太深也
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023-0229c.png
程子曰在恒之义居得其正则常道也九阳爻居阴
位非常理也处非其常本当有悔而九二以中德而
应于五五复居中以中而应中其处与应皆得中也
是能恒久于中也能恒久于中则不失正矣中重于
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九二以刚中之德而应于
中德之胜也足以亡其悔矣人能识重轻之势则可
以言易矣所以得悔亡者由其能恒久于中也人能
恒久于中岂止亡其悔德之善也
位非常理也处非其常本当有悔而九二以中德而
应于五五复居中以中而应中其处与应皆得中也
是能恒久于中也能恒久于中则不失正矣中重于
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九二以刚中之德而应于
中德之胜也足以亡其悔矣人能识重轻之势则可
以言易矣所以得悔亡者由其能恒久于中也人能
恒久于中岂止亡其悔德之善也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023-0229d.png
愚曰久于其中盖无不吉者咸恒无全爻至恒以
久居二乃悔亡焉此中之故也易至于中则约言
之知言之无加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
也
程子曰三阳爻居阳位处得其位是其恒处也乃志
从于上六不唯阴阳相应风复从雷于恒处而不处
不恒之人也其德不恒则羞辱或承之矣或承之谓
久居二乃悔亡焉此中之故也易至于中则约言
之知言之无加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
也
程子曰三阳爻居阳位处得其位是其恒处也乃志
从于上六不唯阴阳相应风复从雷于恒处而不处
不恒之人也其德不恒则羞辱或承之矣或承之谓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0023-0230a.png
有时而至也贞吝固守不恒以为恒岂不可羞吝乎
人既无常何所容处当处之地既不能恒处非其据
岂能恒哉是不恒之人无所容处其身也
朱子曰位虽得正然过刚不中志从于上不能久于
其所故为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之象或者不知其何
人之辞承奉也言人皆得奉而进之不知其所自来
也贞吝者正而不恒为可羞吝申戒占者之辞
愚曰三以阳居阳位不可谓无德者也然三乃巽
人既无常何所容处当处之地既不能恒处非其据
岂能恒哉是不恒之人无所容处其身也
朱子曰位虽得正然过刚不中志从于上不能久于
其所故为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之象或者不知其何
人之辞承奉也言人皆得奉而进之不知其所自来
也贞吝者正而不恒为可羞吝申戒占者之辞
愚曰三以阳居阳位不可谓无德者也然三乃巽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0023-0230b.png
体之极其究为躁为进退且过中以刚躁不中之
人当上下无常之际志欲从上而进退反覆不恒
其德者也二承乎三者二以久中而悔亡见三不
中而不恒或者为之羞然二以为羞三则自以为
贞此其所以为吝也爻曰羞曰吝尚恕以戒之象
曰无所容则严以绝之言此等反覆不常之人决
无所容于天地间此朝晋暮楚之郑所以不容于
春秋半项半刘之丁公所以不容于汉也
人当上下无常之际志欲从上而进退反覆不恒
其德者也二承乎三者二以久中而悔亡见三不
中而不恒或者为之羞然二以为羞三则自以为
贞此其所以为吝也爻曰羞曰吝尚恕以戒之象
曰无所容则严以绝之言此等反覆不常之人决
无所容于天地间此朝晋暮楚之郑所以不容于
春秋半项半刘之丁公所以不容于汉也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0023-0230c.png
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程子曰以阳居阴处非其位处非其所虽常何益人
之所为得其道则久而成功不得其道则虽久何益
故以田为喻言九之居四虽使常久如田猎而无禽
兽之获谓徒用力而无功也处非其位虽久何所得
乎以田为喻故云安得禽也
愚曰四泰初九之变也初往为四二遂成巽巽为
鸡禽也二在地上田也然二之所应在五则巽禽
程子曰以阳居阴处非其位处非其所虽常何益人
之所为得其道则久而成功不得其道则虽久何益
故以田为喻言九之居四虽使常久如田猎而无禽
兽之获谓徒用力而无功也处非其位虽久何所得
乎以田为喻故云安得禽也
愚曰四泰初九之变也初往为四二遂成巽巽为
鸡禽也二在地上田也然二之所应在五则巽禽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0023-0230d.png
为五有矣四虽阳德处非其所欲待二至则巽二
之禽不应欲与初相易则巽伏而不见禽是田无
禽之象也既非其所纵是久处亦终无得禽之理
二四均阳之失位也二失位而中圣人幸之四失
位而不中圣人悯之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
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程子曰五应于二以阴柔而应阳刚居中而所应又
之禽不应欲与初相易则巽伏而不见禽是田无
禽之象也既非其所纵是久处亦终无得禽之理
二四均阳之失位也二失位而中圣人幸之四失
位而不中圣人悯之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
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程子曰五应于二以阴柔而应阳刚居中而所应又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0023-0231a.png
中阴柔之正也故恒久其德则为贞也夫以顺从为
恒者妇人之道在妇人则为贞故吉若丈夫而以顺
从于人为恒则失其刚阳之正乃凶也五君位而不
以君道言者如六五之义在丈夫犹凶况人君之道
乎在他卦六居君位而应刚未为失也在恒则不可
耳君道岂可以柔顺为恒也如五之从二在妇人则
为正而吉妇人以从为正以顺为德当终守于从一
夫子则以义制者也从妇人之道则为凶也
恒者妇人之道在妇人则为贞故吉若丈夫而以顺
从于人为恒则失其刚阳之正乃凶也五君位而不
以君道言者如六五之义在丈夫犹凶况人君之道
乎在他卦六居君位而应刚未为失也在恒则不可
耳君道岂可以柔顺为恒也如五之从二在妇人则
为正而吉妇人以从为正以顺为德当终守于从一
夫子则以义制者也从妇人之道则为凶也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0023-0231b.png
愚曰六五坤体坤顺也六五之德坤德也以坤德
而中又恒而不变谓之非贞不可也然以顺为正
者妾妇之道妇用之则吉夫子用之则凶今震夫
也凶可逃乎虽然夫制义者也君尤制命为义者
也知坤德在夫子为凶则知君当以乾德为恒矣
知从一不变为从妇之凶则知通变达权者为夫
君之恒矣易之书大率取通变为义变而或流
圣人戒之三与上是也执而不变圣人亦戒之四
而中又恒而不变谓之非贞不可也然以顺为正
者妾妇之道妇用之则吉夫子用之则凶今震夫
也凶可逃乎虽然夫制义者也君尤制命为义者
也知坤德在夫子为凶则知君当以乾德为恒矣
知从一不变为从妇之凶则知通变达权者为夫
君之恒矣易之书大率取通变为义变而或流
圣人戒之三与上是也执而不变圣人亦戒之四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0023-0231c.png
与五是也唯知以变为恒然后可以语圣人与权
之义
上六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程子曰六居恒之极在震之终恒极则不常震终则
动极以阴居上非其安处又阴柔不能坚固其守皆
不常之义也故为振恒以振为恒也振者动之速也
如振衣如振书抖擞运动之意在上而其动无节以
此为恒其凶宜矣居上之道必有恒德乃能有功若
之义
上六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程子曰六居恒之极在震之终恒极则不常震终则
动极以阴居上非其安处又阴柔不能坚固其守皆
不常之义也故为振恒以振为恒也振者动之速也
如振衣如振书抖擞运动之意在上而其动无节以
此为恒其凶宜矣居上之道必有恒德乃能有功若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0023-0231d.png
躁动不常岂能有所成乎居上而不恒其凶甚矣象
又言其不能有所成立故曰大无功也
愚曰上六处震之极震动也振动之亟也六阴性
变迁上震体而躁势必至于振而妄动以妄动为
恒凶其宜矣夫子逆折其妄为之心曰振恒在上
大无功也夫恒本不恶动但欲巽动不欲振动振
则妄为矣妄为则下不应谁与成功哉恒六爻二
五中也三上正也然二五中而不能变非时中矣
又言其不能有所成立故曰大无功也
愚曰上六处震之极震动也振动之亟也六阴性
变迁上震体而躁势必至于振而妄动以妄动为
恒凶其宜矣夫子逆折其妄为之心曰振恒在上
大无功也夫恒本不恶动但欲巽动不欲振动振
则妄为矣妄为则下不应谁与成功哉恒六爻二
五中也三上正也然二五中而不能变非时中矣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0023-0232a.png
二妻道也臣道也不变尚可以悔亡五夫道也君
道也不变则凶矣三上变而失正三在下而反覆
何以得君上居高而妄动何以得民初之浚恒其
求之也深上之振恒其动之也妄初则贞凶上则
大无功此始终之戒也
道也不变则凶矣三上变而失正三在下而反覆
何以得君上居高而妄动何以得民初之浚恒其
求之也深上之振恒其动之也妄初则贞凶上则
大无功此始终之戒也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0023-0232b.png
周易程朱傅义折衷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