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x 页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潘南朴圭寿瓛卿 著)
 书牍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39H 页
与温卿(先生任扶安时)
成欢驿。逢公州判官寄一书。想即照矣。离家旬日。邈若异域。若是乎西县之胜于南土也。间者起居何如。阖眷安稳。大娇小娇。渐皆平善。念念何时可弛。远外思虑。亦无所补。一以不挂心头为务。而亦不能顿然相忘。奈奈何何。吾行中平安。十六到完山。十七宿金堤。十八上任。自公山以南。平野苍茫。金堤扶安之间。尤夷旷开豁。平远山澹沱水。真有江南风景。但数日来乖暑。如在甑中。浓云急雨。苦不开霁。及入县界。忽复天清日朗。得上官时不至沾湿。是亦缘定然耶。念吾先祖谪居是邦。汾西祖疋马单衣。百回往来。困顿穷阨。发于吟啸。一水一峦。曾是遗躅。而今不可考求。怆焉伤心。感慨不已。未抵邑三里有大池。池多荷花。池畔有小山。村落隐映林树间。意者当年居停。或在此间也。莅官三日前。姑未视事。未谙凡百如何。大抵民物之凋残。甚于龙冈。世所称好官。吾方再见之。而并皆若此。亦可异也。馀具另幅。不宣。庚戌八月十九日。家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39L 页
兄桓卿书。
来时伯娇。回泣作笑。真能强抑离怀。奇特奇特。以此马上念之。尤不能遣怀。次娇吾于关河千里。一念系着。不离跬步。全保到京。未见快痊。又此留置而来。念念尤不能忘。仍念为儿孙辈慈爱区区。每发诸诗文。无如吾祖文贞公之多。今吾于二百载后。佩绂此邦。追忆先祖在谪时事。匹马短衣。百回往来。其诗曰海畔孤城城上岑。岑头朽树尚馀阴。金堤南畔初相望。家在扶风大泽浔。当日情景。历历在眼。而世代远矣。遗躅无考。未及邑治三数里。有大池。池中荷花已谢。风翻翠盖。清香喷人。池畔一带柳树。掩映人家。依山村落。甚觉幽夐。村名新德。或称申德。窃意当日谪舍。未必在邑中偪仄处。又不宜孤绝野外。则其城上岑大泽浔之间。无乃此地欤。抚念先故。感慨不已。行到砺山。其日为中秋。吾今再典邑矣。尚未得持牲酒扫先陇。茅店晓月。转辗不寐。未知伊日奠茶家庙否。全州在大野中。忽作几叠屏山周遮得蕴藉。中平而洼。洼处有城。风水虽佳。而绝无爽垲处。所见大不及平壤矣。吾本不以平壤为好江山。今逊于彼则又可知其无趣矣。按使劫后相对。哽咽两不能自抑。病气传闻或过矣。此邑亦饭稻羹鱼。然不似金堤之全是平原。而所见极凋残。邑治不满三百户。所谓城门。未知何为而作也。入城尤荒凉。从腐蔀败篱间开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0H 页
一线路。转曲而行。如入孟园洞。有似山家寻春之行。全无官道物色。路穷处有峻厓穹石。石上盘陀可坐三四十人者两层。石面如覆盂。不便着足。从其作级处循曲而行。忽见大书深刻曰蓬莱洞天。又曰醉石。皆外题也。谁当携酒去醉于官门外街路上者耶。临石而有所谓鼓角楼。楼南向。其内为内三门而东向。入门而泥庭如水田。庭甚窄而政堂压之。堂新搆而亦东向。不甚侈大。而新搆故人称为居处之美。吾见则房室太狭。不及于龙冈。但穹崇则胜之耳。按使今月廿八日发巡历之行。要我同游光州等处。吾今年正月以后至今行役。为四千三百馀里矣。形神弊弊。殆不可堪。以此辞之。按使亦为之闷然。然亦将观势行止。更当有往复耳。若往光州则仍往罗州拜始祖墓耳。政堂之东。南榱桷相接。有小亭如北营射亭。颇有丹艧。堂之东北厓上有小亭。环以杂树蒙笼。全无意思。所谓西林亭。似稍佳而在衙后一帿地。姑未往见耳。汾西诗中语属扶风边山等诸作。忙未考见而来可郁。边山有实相寺,来苏寺,月明庵,开岩寺等处。皆于诗题见之。实相寺会主倅韩兴一云云者。似亦有之耳。须誊示好矣。或有可据于寓居时村名者则甚快。而似无可考矣。
与温卿
昨得邑吏私便廿五发书。审起居安好。阖眷平吉。喜幸甚矣。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0L 页
吾亦一例安善。但滞症苦不夬袪。大便则坚实时多。而每每肚中不宁。一日所食。只是朝夕饭。饭则过半吃之。岂可谓不能啖耶。似是气郁而然也。不足虑耳。青林钟歌。笔势高强。议论甚佳。尽是合作。念斋作。未免趁韵。君之作。似不多让。若此不已。不几何而自辟门户。喜不可胜。乐不可胜。击节一读。恨无人道此意味也。搬宅事。廿六便书似于初五六得达。无或见吾书而罢计欤。今见尊书及宅图。更加商量耳。大抵打头屋里老措大。得一县令。有些俸钱。姑觅仅可客膝之宅子。先问饘粥担石之田地。更有赢馀。密付江上富户。为几年薪米酱盐之资。然后入而从宦。资历稍富。或得雄府。或至大藩。渐次添增。于是乎平生钦艳之路南大宅。始乃得之。如是则大有条理。极其周密。吾非不欲力行此法。而但怪做时不如说时。今春若不买泥舍。而得其半减之屋。则买屋之馀。果当至今存否。所谓柴盐酱醋饘粥石之资。明知其吾所不能。则其为不紧冗费一也。与其费诸竟无所补之日用酬应。无宁眼前突兀见此屋。亦一快耳。可以为大祝奉礼厅事。可以为宰相旋马厅事。可以乐兄弟庇妻孥。偃仰游息。莫非吾 君之赐耳。又奚不可之有。而多作计较商量为哉。我始来京师。只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此诗昌黎所以见讥于晦翁者也。君今咨且虑以汰侈取讥。好笑好笑。桓卿本非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1H 页
高人。不免富贵之念每在胸中。更有一桓卿在旁。切切然规戒于出处之际则可矣。区区一屋子。又何足论其早晚缓急之序哉。如是者直不过笑我之不谋饘粥。而徒事广张而已。假令依旧桂山。而亦无所谓水田一区。岂不大致讥疑欤。再典腴邑。亦无冰檗声。胡为其迂阔冷澹也。于是乎意虑所不曾到。形迹所未曾似之讥谤。从而附会之矣。又谁能一一辨之哉。好笑好笑。既有搬移之机。则不必因此咨且而失时矣。须即图之。好矣好矣。馀在另幅。此书到日。当在十三四间。遥外情事。只自难言。不宣。庚戌至月初二日。
与温卿
非无便使家信络属。顾此岁暮殊方。步月看云。益难为怀。比日诸节。一例安好。梅花开到几分。与汝大畿止作会否。吾年底百冗。兼之按狱。顿无清閒意味。竟日房室中。或坐或起。无与接话。八夜又不能即便就睡。强试步屧。不过所谓内东轩。其眼界胜于正堂。一带平峦。数株疏柳。雪月晃朗。萧瑟玄空。政好与会心饮酒乐之。但既无其人。又不能饮酒。负手一望而还。无聊极矣。全州判官欲誊弆吾家先稿。其请颇勤。因此广添一本。亦非不佳。未知君意如何。李友寿卿家本尚在否。其所落卷。每请誊补。吾亦为之留意而未及矣。今若以此本借完判。而更借其所落之卷于申圣汝。充送于完判。仍求誊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1L 页
补则无妨。未知如何。如不以不可则须图之不妨也。其家所藏东园雅集图。方在我傍。前辈眉宇。历历在眼。尽乎名画也。青阳间得书信。大抵平安耳。渊友频见否。近业何如。岁时不能有书。殊怅惘也。此伻回到。当在开初。只祝新年。家国太平。不宣。庚戌十二月十七日。伯瓛书。
与温卿
十六发书。廿二接见。起居清迪。家里太平。喜甚喜甚。比日诸节更何如。此间亦一例。日前作营底行。昨才归来耳。岁除无馀日。离怀尤难堪。遥祝新年家国太平。此处极出地。较汉阳低二度许。然则南极老人。可以见之。候望多时。滨海云翳。苦无清朗之夕。及到大寒夜亥正时分。乃得见焉。大如北斗中最大星。其色深黄微赤。无闪烁芒角。而朗然一颗。煌煌如也。去地未一丈。乍出旋没。盖地势无邱山之阻。天气无云物之蔽。然后可得见之。此处出极虽低。而幸于午方无高山故见之。虽此邻近诸邑。未必处处得见也。盖云汉挐绝顶。春分夜可见。而吾今于扶安衙轩大寒夜见之。事堪誇张。然不宜向俗人道也。盖吾弟及渊友圭斋确信之。其外未必信之。徒增多口。勿与烦说可矣。适有公干。起送邑校于京兆。玆寄安信。不宣。惟冀太平太平。庚戌腊月廿七。伯桓书。
与温卿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2H 页
初六书见之。邑发初二初四书见否。日来起居何如。家里安吉。慎节何如。今日能赴场屋否。悬念不置。此处姑一例。而徵赋支巡。日事扰扰。春物方新。东风吹雨。官柳摇黄。村杏蒸红。陂田绕郭。白水成江。登楼一望。宛然江南春色图也。虽谓之湖南胜景也。而从未有称道者。辄但道边山何欤。回想家园物色。又不禁乘风归去之思也。寄示长句。雄鸷腾踔。可谓行其所无事。结句使事。尚或有未奇处。此道知之者鲜奈何。辄恨人不能领会也。七言则体裁已具矣。益致力于五言为佳耶。金士肯殿试快哉。知旧数公继此得之则尤当惬愿。天下事皆有其时。以是祝之耳。日间又当有便。此则上纳便也。姑草草不宣。辛亥三月十三日。伯瓛书。
与温卿
连得初二旬一两度书。备审起居安好。家里均平。甚以为喜。吾旬一到银海寺之云浮庵。庵在万叠青嶂里。不见远山一点。令人郁不可堪。以此滞痞。今幸差胜。郑颜复日间当来。盖因病而然。其间则其子来留。安常权亦来。而山僧多韵释。秋史之参寥而夏篆之远公者有之。好不寥寂。诸客姑未来会。要当于日间齐到。治文书后。始可进程他处。凡百勿为过虑可也。适逢牛川奴寄此耳。馀不宣。甲寅二月廿五日。
与温卿(岭左绣衣时)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2L 页
到密州寄一书矣。见之否。榴热渐盛。诸节更安否。吾一例安好耳。徐元艺平生艳服之友也。胡为乎一朝绝交。天下有是理耶。寂寥世界。开口说文字事者。有几人哉。以此心焉忡忡。头焉涔涔。寝不得食不甘。绕壁彷徨。如此境界。一生刱当也。家人每每以客里疾恙为虑。殊不知此等苦状耳。又将往拜罗京先陵。转向上路。天时渐暑。前路尚远。搔首奈何。南麦大登。秧雨稍迟。农情方渴。畿内何如。吾起居饮食。勿以为虑也。不宣。甲寅五月十五日。
与温卿
在清道寄书照否。暵热甚。不审间者起居平迪。家中大少均安。念不能弛。灯夕钜篇。口呿目瞠。喜结搆气力。尽有扛鼎之势。非为文字事喜之。君其勿虑焉。吾今到徐野伐。故国名都。尽壮观也。浿城,崧阳。乌可比同耶。在中州帝王之邑。亦应不过如此耳。到此翌朝。先拜祖陵。若非今行。未必到此地。盛备威仪。来展寝园。静思骨肉。感念 君恩。怵惕之情。自不能已也。前月廿一日书。适又来到。审家里平安可幸。密城以后。想又多少喧腾。今又做一番矣。又岂不大致唇舌耶。盖都是近来所无之事也。必谓我狂矣。将奈何。此处则不俵之灾结。为五百结。继而查出。又将不下四百。岂非可惊者乎。大抵此等事。皆认以当然宜然。莫知为大段法外。吾安得不举其大者。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3H 页
又安得不大骇于今人之见耶。适有达便。聊作此送寄。不宣。甲寅六月初三日。(允植谨按徐公承辅字元艺。与先生为文字道义之交。徐公大人有畬氏时任密阳有赃。先生以绣衣举劾不少贷。时人谤先生以薄于故旧。亦不顾也。然犹以与良友见绝。叹伤不已。先生之弟温斋公为岭南御史。劾罢经台之从兄金曾铉氏。经台亦先生兄弟之至交也。可见先生家法不以私好废公义也。)
与温卿
密城以后连寄三书见否。即得五月廿七书。审知起居无损。家里姑安甚幸。吾自月城转向上路。方滞雨玉山书院。旱馀甘霈。为民万幸。且闻洛下连得喜雨。甚以为贺。艰食想甚。遥念无益。玉山名胜。惯闻久矣。石台平铺。清流漪涟。茂林脩竹。真是不让于画里所见。兰亭一曲。溪亭林堂。先贤遗躅宛然。此地不经倭燹。故手泽书帙皆无恙。书院规模整肃。仰止高风。追感先故。徘徊久之。值日暮留宿院中。久旱馀大雨夜注。万瀑争流。又是山灵之助不偶然。岂余不为贤人所弃欤。逢诸李。皆不能觑吾为何人。亦无妨于清寂之趣耳。对面盛说御史出道东京时事。好笑好笑。适逢大邱便。聊此寄信。不宣。甲寅六月十二日。
与温卿(以热河副使入燕时)
别无可闻之语。而既有流星马便。不得不寄字。不审日来起居珍重。儿曹平安。吾今日自顺安抵肃川。明当到安州。登百祥楼怀北海公也。春风甚厉。须申嘱内间。慎灶突如何。吾惫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3L 页
症日渐苏健。亦可异也。沿道见流民抱孺负簏而行者甚多。每于车中暗自摧潸。奈何奈何。匆匆不宣。辛酉二月二日。
与温卿
日来起居珍重。家里平安。湾拨去频来稀。所见君书不过三度。殊可郁也。渡江后程记姑未出。出当送去一本耳。吾昨到安陵。先上百祥楼。抚赵公记迹碑。西来千里。兀兀无与语。岘首片石。搅人热肠而已。招问当日吏校遗孙。皆不可寻。邑人与行中人。都不省此为何等意思。叙说一遍。又莫知其趣奈何。查对后启便。略此不宣。辛酉二月四日。
与温卿
初八书见之。六日九日所寄。次第照否。塞上春雪深尺。眺望奇绝。昨登统军亭。眼界壮观。有非练光百祥所敢比论。已觉望洋也。名家诗扁。亦殊不多。而义州国门户。自古重关防。长城何年起。屈曲随山冈。浩浩靺鞨水。西来限封疆。我行已千里。到此仍彷徨。明朝过江去。鹤野天茫茫。圃隐先生题也。到处题咏。每见此老诗篇。方可谓言有物耳。一行每于义州。重理行装。不得不留滞。而燥郁不堪。直欲即日过江。而势无奈何矣。主人娱客。薄有竹肉之设。真乃不入耳之观也。数日来啖饭稍胜。前路可无他虑。劳撼中摄养。亦有妙理。方渐得其道。好笑好笑。行中人人得其家书。盛言京里骚讹。而君则一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4H 页
不之及。为吾远费忧虑故欤。又可笑也。窗下芭蕉。清明时节。须先脱去藁窠。护作小栏如何。儿子往外家云。须令往来。勿使阙课好矣。吾十八当渡江。渡江时当寄书耳。此便书则可见答于栅门留站耳。张福之孙一人搜得。方将率去可喜也。不宣。辛酉二月十四日。
与温卿(壬戌晋州按覈使时)
东明院遇经台寄书。似未及达矣。比日春物渐妍。洛里亦然否。不审起居珍护。儿曹同安。金室想此际发送。可念三日不息火。古之人即不过吾辈耳。初十到达城。晋阳消息。虽或有过于洛中所闻者。道途未的。皆无足动心。想科时岭士坌集。不无骚扰大起之虑。寄语同志诸公。勿为此等语惊动。但岭外事无往非晋阳。未知备置几辈按覈使。逐处接应。是谋非吾所能及。太息流涕。只为 祖宗列圣辛勤鞠养之赤子而发。此将奈何。取考壬子李鲁叟按事时文簿。伊时事镇查营查。完了已熟。而按覈之行。即不过终条理事。然犹费月馀光阴。今吾行尚未捉得犯人。而疾驱先到。凡百如捕风。未知出场迟速。是所大闷。此处旧日部曲。次第皆集。闻物情颇恃吾为安。且或曰此公之来。非晋阳一事。更兼道内各样挢救。方延颈翘足云。其情可哀。而又不觉自笑也。南土早热。持来衣服。甚不适宜。既无自家中专送之道。此又可闷。李洵基之族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4L 页
有居营幕者。凭便传书。可能信实。如干衣件。寄李生则可顺便传来。谅为之如何。卓然尚无消息可郁。吾十五日当自此向晋。兵使十六当到任云。牧使尚未闻行止耳。匆匆姑此不宣。壬戌三月十二日。
与温卿
日前书照否。花柳方新。不审起居增珍。初五所出书。昨才得见欣慰。李氏子颇真的无虑则甚幸。然惟待吾还可也。吾留达城四日。晋牧似已上任而姑未闻之。兵使今日当到任云。故吾则今日发程。计十八当到晋耳。晋阳事渐有所闻。当初光景虽甚骇恶。其实无他虑。远处骚讹。切勿动心。此意须遍及于知旧中好矣。所示琴泉语可念。为此身憧憧无所不至。感叹何极。吾方以柔道治之。倘京校来集。则亦恐打草惊蛇。其计不行。还为无妨耳。此书亦呈琴泉一览为好也。燕友书信不久当到。而姑无由得见可怅。须善收置待还如何。扰姑不宣。壬戌三月十五日。
吴中先贤像尚友记此两种。借于梣丈携归。未开一叶而置诸夹房架上。须勿烦人如何。此为秋史物。梣丈甚难借人耳。中州诸友书来时。须勿烦人。一一收藏如何。最易閪失。虽略解之者。亦不紧不紧。
与温卿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5H 页
书信之阻。甚于异域。精神都注于公干。家乡离索。不暇理会。一夕李贞甲来到。得尊书及口详。欣豁可胜言耶。不审伊后起居安吉。家眷平宁。视前一例耶。吾心忙事缓。旷费时日。凡事迟钝。无到手爽快之术。闷悚不可言。抚摩中行钩覈。事势不得不然。而迟钝之疑。想已有诮之者。亦复奈何。从前按覈。皆在营邑行查功夫已熟之后。奉命莅之。以重事体。故其案易勘。今行则猝然来坐于一哄都散之后。镇将之所捉待者。不过凭其告讦。取其貌类若干人。而逐影捕风。既没把捉。分别首从。初不明的。所以迟钝。居然辞 陛后。过时阅月。尚未结局。此心悚闷。且不暇言。朝廷企伫。为当如何。以是坐不安席。而亦无奈何矣。右道诸邑。无处不动。咸阳,丹城,居昌,星州,昌原等处。皆已蠢动一场。特不至犯分杀人。只是毁吏民家。群愬巡营去。又或来䜣于按覈使。其列录条目。无非切骨可冤者。而其实则亦多不通之论。村气叫呶之说。令人闷塞也。即闻益山之变。较诸晋事。尤是可惊。彼处又当遣按覈使。此行之一时并举。此何爻象。凡所以致此者。民耶吏耶。愤懑之极。痛哭流涕。非过举也。书生私忧过计。何曾不及于此乎。到今尚以为杞国云耶。辄曰大惩创。吾未知何法为惩创。而又未知惩创之后。将以何术为大悦服。有讲究及此者云耶。浩叹浩叹。内讧如此。外虞可畏。其将奈何。其将奈何。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5L 页
与温卿
启便回承书。备悉近节欣豁。昨兵营节扇便。想与此同抵。虽然闻便安。可无书耶。日来起居更珍。家里太平。吾与昨一样。公事未了。日以闷悚。此处诸邑蠢动。且闻湖南不靖。吾所闷者。洛裹骚动也。民生困瘁亦极矣。安得无此事否。未知庙筹将何如。燕中友人书信。必无贼夺之虑。既无货物之伴之。而万里之外。知己精神所注者也。衰世此事。那得无神鬼呵护。吾以是不以为虑耳。玄佥正想已来传。须善收藏如何。闻有兵营便。略此不宣。壬戌四月十一日。
按事稍稍有端绪。而终未爽快。更费数日心力。始可得其情。伊后更费修启几日。且有查逋勘逋方略之启。一时并修。则又费几日。洛中则只以咄嗟立办责之。此为可苦。亦复奈何。
与温卿
数日来清和。始见麦凉天气。洛里何如。起居一安。浑舍无恙。初五启回便书见之欣甚。南民到处不靖。日以忧虞。想京中骚讹日兴。安得不然耶。然切勿动心。此一番气数然也。若谓吉凶之先见者则可矣。而谓即此是乱萌则不然耳。即今有大政令。可悦服群情。则妥帖不难。而不审所闻何如。吾姑依前状。按事今始端绪毕露。修正文书。讲究方略。又将费几日。姑未知此月内能封启。日以燥闷。真难堪也。下隶三汉。苦苦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6H 页
相随。既无用而久滞不紧。玆送还。因便暂草。不宣。壬戌四月十七日。
兵营便书。想见之矣。此处事其紧犯者。初意已尽逃去。十难捉一矣。乃不然。别无发差未捉者。随手拿致。盖当初抚摩缓治之故。民不惊恐而然也。然而姑无大快悦服之政。而只以擒捕无失为喜。有若罔民。是为歉愧奈何。诛之不可胜诛。只当罪其倡起者。此非担薪挑柴者之类。自有声势压一乡。指挥惟意之人。而都是缄口不出。明明烛奸久矣。而其奈不出于囚供何哉。虽甚痛恶。而又不可酷刑锻鍊。抚摩中行钩覈。所以迟得几个日。然后自然发露耳。狱老生奸。人所恒言。而今见其生奸。不妨为将计就计。盖事无定局如此耳。今所虑者。开宁事比晋尤酷。监司既启闻矣。此事又为我担着。则归期之渐迟。劳碌之更多。真难堪。此将奈何。如蔚山,军威等处皆有事。或轻或重。大抵皆动者已为十二三邑。此何爻象耶。最所虑者庆州也。本是民生最困之邑。而其宰之无耻无严。民不聊生。最于一路。如此而无变。则反是变怪也。此若动则其事必有大于晋者。此为忧虑耳。
中原朋友书信。能无失而来致否。杭州失陷。容伯家最惨。则仲复亦杭省人也。能无恙云耶。玄生之姑不来。似未及到京而然耶。如有所闻须示之。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6L 页
与温卿
修书欲明朝发送。得初八专足书。甚欣慰。家中都太平。张灯为娱。年年客里过可怅也。金室安过云尤幸。书中语真不满一笑。此事从古如此。君乃不能谈笑处之。有此委寄。是为可恨。吾虽庸下。岂为此等语所劝哉。惟斟量事理。为民国尽其分而已。馀不须论也。原书已悉。此不烦复。姑不宣。壬戌四月十七日。
前牧若尚在职次则早已论罢矣。既以不能镇安。庙启黜之。今若以此更责则架叠无意。又无狼藉赃案如兵使。吾虽不能保其将来。而实无可摘于既往。则何必遽论于此启耶。其可论者。在都结结敛等事。此又非此人之刱犯也。然于查逋之案。将不得不张皇论之。今若先及于兵使之下。则非其类也。今者激变。兵使也。非牧使也。事有缓急之异。先后之序。远外措处。谁能料度乃尔耶。诚不足辨矣。其人之得此声于梁楚久矣。几乎坎轲。其得洪川。 宪庙特恩也。以此感激。思欲湔洗。吾所知之深者也。其在湖邻邑。果无他事。以是故心窃异之。今虽无可苛摘。而其于查逋一事。诚有不得免者。异日对渠言之。渠亦不怨我矣。若人之为言。异乎吾之所欲言者。何其多明眼人耶。今之君子。恒言纲纪不立。夫纲纪者。天下之至虚软脆弱之物也。不能自立。必须充养扶植。然后仅能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7H 页
立焉。礼义廉耻以充养之。忠厚恩信以扶植之。赏罚好恶以策励之。然后仅能起立。而行几百步。犹恐其一有失焉。而欹危蹶躄之患。俄顷至矣。今尽去其充养扶植之物。而惟以不立。责之于纪纲。纪纲而有口。不亦曰呜呼冤哉。此吾 列圣祖宗辛勤鞠养之赤子也。今也既不能衣食之。又不能教诲之。遂至不识礼度。发怒于尊长。其罪当笞而为之恻然。不能不然矣。乃曰屠戮云乎。其亦不仁而不智者已矣。今全道皆动。邻省亦动。此何故也。欲以屠戮二字磨勘之。则其亦难矣。一言丧邦。此之谓乎。寒心寒心。奈何奈何。凡吾之所为。其迟速详略宽急刚柔之槩。君则知之。朋友中亦应有知之者。其他聒聒。皆不足经心。甲寅一年之嚣谤。未曾经耶。为吾所当为。勿负 祖宗上天而已。他不须论也。烛下眼涩不成字可欠。
与温卿
昨送三隶钝步。能先此抵达否。日来起居更珍。浑室同安。吾依昨安遣。按事看看垂毕。而书役姑未始之。其事浩大。多费精神。尤以稽迟为闷耳。中原朋友书信到否。虽极纷忙际。不禁一段怅想。盖去年此时。无曰不乐事得意。今乃昼夜烦恼。忧虞溢目。安得不触境兴怀耶。此处公事既毕之后。恐有转按他处之命。方以此悚闷。大抵无邑不动。往往有强寻事端。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7L 页
只好作闹处。有不可一例以不堪疾苦断之者。诚可痛矣。湖南湖西。皆日闻可骇事。或多传闻之爽。而槩南民同此不靖。此何故也。念之绕壁不寐。将奈何。专伻告去。略谢不宣。壬戌四月二十一日。
游谈之士。悠悠之论。元无足婴怀。慎勿动心如何。韩奴之来。人皆怪之耳。愚兄阅事亦多矣。勿以为虑也。前兵使论启。是不可已之事也。所谓按覈。岂但覈民犯者耶。凡此局之有此变。一切可按而可覈。随其罪过而断之而已。先后轻重。皆随其事理。岂容一毫安排耶。遥揣毁誉而欲取其便。则平日何不仰人唇吻。善伺颜色耶。好笑好笑。白乐莘平生无恩怨。不识面目。今闻 处分极严。重事体当然。而在私心则大不幸。终日为之不乐。然是私意也。何敢何敢。
与温卿
兵营便及宣抚便两书。次第见之。伊后多日。更问起居浑室均安。吾一样。今才修上晋州覈启。明将转往大邱。按问开宁事耳。开县残邑经变。零星吏卒。存者无几。其他事势。万无成样。按事之道。在前列邑覈事。多行于大邱之例。以此措语修启。而闻者必以为怀怯。复如前日。然何恤焉。惟以句当无虞为义耳。所谓乃祖乃父等语。此亦先生不知何许人之类也。吾当责其乱类之父兄长老。何必责其读书君子之乃祖乃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8H 页
父耶。此则不干我事。为此说者欲取其厚责。以献于乃祖乃父。不亦异哉。其关文似未曾送示于君。故玆令誊送耳。君书盖揣得其兴讪之意。若不见关草而能揣之。则真乃明足以察秋毫者耳。狱案上去。举世庶可觉得。而亦未知果如何也。大抵太支离。其事之难于神速乃如此。吾亦不料者耳。不宣。壬戌五月十日。
与温卿
覈启便仍留启便。想次第入去。昨夕得初九答书欣甚。而弃官閒居。始乃贤弟本色。爽快无胜于此者。适兵使本官持酒来。为道此事。引满一太白矣。金君保卿闻其亲癠上去。客里去留。尤难为情。日来起居诸节更胜。绿阴黄鸟。书史娱情可矣。为乃哥悠悠浮谤。烦恼失睡可乎。何不以弃官法遣诸胸中耶。吾少得休息。他不足虑也。伊间家里何以调过。长日如年。凡百可想。幸为尊嫂道此间无他扰无他虑以宽慰之如何。开宁事早已有探得情状。好费精力。即封致尹幼常。似可有助。而终是放心不下。想梣丈忧恋万段奈何。不如得春川可奉老人安稳。而其得安东。必经台事耳。何必尔耶。闻致沃令得庆州。推荣而止耶。将赴任耶。其为弊局。不可轻易担着。前尹不但饕餮于庆也。至夺倭人钜万之财。此事必生边衅。不知朝廷将何以处之。此皆应时生者奈何。不宣。壬戌五月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8L 页
十五日。
沈仲复易州之行。必亦吾今者之行也。大略相同。亦时运耳。霞举楹联。情真语切。讽咏不厌也。晋州查逋为四万馀石。致逋之因。都是无伦脊之事也。以法绳之。一齐脱落。只馀一万三千馀包。本邑有不正名色之称官况者岁入四五千金。足可十年。排充此数。故直登诸启中。今日晋阳无一斗半升之逋。事之清快无如此者。但近日委巷贱流。皆足以牵制庙堂。若夫形格势禁。沮败此事。则是乃非吾所知也。惟尽吾所当为而已。至若取怨于前牧使旧邸吏。又何足云耶。勘逋草览可悉也。所谓旧邸吏梁在洙,白命圭,李昌植。此皆何等人也。参查诸守令。皆摇头吐舌。纸上姓名。亦不敢正眼看。其真可畏哉。此汉等若不得竿首快众。则南方之扰。非可以言语服之奈何。
丹城有金棂者。亦此邑之李命允也。驱逐前官林炳默。渠亦遇打于邑吏。其子前正言金麟燮亦父子同恶。新县监李源鼎新延吏卒。都是金棂之所募送驿属巫夫之假充者也。邑属则早被金棂之驱逐。莫敢出头。新官到邑后。棂辈禁其官供。买进店馔。孤坐政堂。莫敢摇手动足。试笞一使令。则棂辈齐奋面责县监曰乡员所差之使令。焉敢笞之乎。监司定查官欲查其县逋案及吏民閧闹之事。则又禁不得行查。其禁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9H 页
之之术奈何。大抵无一吏承令举行者。早已以出头则打杀之说。吓散久矣。丹距晋五十里。听闻骇恶。棂辈来诉以遇打之事。正名分等说。扬扬不已。第顺渠说以查实捉报为题矣。仍不到付于该官。盖精神不在于雪辱。只是声张于按使而已也。坐此既久。不堪骇恶之外。彼邑事势。诚不可问。故日昨送校捉来金棂。则棂也裂烧捉关。扬臂大诟。而所送之校。只捉其羽翼诸汉而归。搜致渠辈所谓文书者。则乃排结解钱。逐敛数千金。以归于乡会酒食之簿。而俨然是大同田税之出秩也。新官欲慰民心。蠲减衙禄近千金。而发令民间。则亦匿而不行。其计欲窃取吃之也。此等岂为民说弊者耶。如此奇怪痛惋之事。便是景来之铅钱也。极欲启请处分。而有道臣在。吾之发作。有好寻事端之嫌。姑且存商。此等皆称乃祖乃父逢辱云者耳。 殿庭亲临。悬揭表题。群起作闹者何地人也。逢而问之则天然作色曰岭儒不曾有此。此是他人耳。此事不曾目见乎。吾发关中举责今番闹场。此为极紧之语。举世皆曰此语不紧。善为紧语者。吾皆见之耳。
与温卿
去月廿七。见李成云专书。翌日前发。历拜华阳先墓。踰秋风岭。今日中火于怀德地。逢初一出书欣甚。又见龙也书尤喜。始于陜川路。见心閤书。语不分明。而大槩并拟七囚于极处。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49L 页
惊骇大不乐。如此则刑政之大失也。及到秋风岭。郑圭复诸人从营下来。其亦未及誊来回下关文。而详传蒙刊削。又传七囚上裁特从覈使之启。伊时快豁感祝。如何为喻。吾虽革职。非罪伊荣也。岭宦之又发。岂非不识羞耻者乎。胡为乎引悖类之父兄。而谓之士林先辈乎。吾既蒙刊削。而又此矻矻则似必有加于此之处分。诸议谓当何如耶。吾于晋事。以迟滞之故。得刑政平反。人心晏然。庙堂之欲多行诛杀。而特施曲从覆启。此又岭人之大悦服者也。可谓事事得如意也。而甚么岭宦做此无理之闹耶。心閤所云亦一变怪者。果评之当矣。初欲往牛川留几日矣。今得此报。必有怪事也。当直向水原路。渡铜雀津为计。而所住处姑无向方可闷耳。廿五疏发则 批答何不示之耶。若有行遣之 命。则尤不宜迟滞路中。君之事每疏漏可叹也。若无他事则进住于安岩洞似便近。不然则蓉山有谁某之亭子。吾所未详。行且谋之为计耳。狎鸥是圭斋之物。欲向之而但患隔江无事力之人。难于暂留。故不能断向。试叩诸圭无妨耶。终嫌路远孤寄为不稳耳。安岩似最便好耳。君所云迎见商定者何事耶。不必远来。只于铜雀江干见之好耳。不必渡江远役耳。吾行别无苟艰。借晋牧官马。陜川城主助盘费。好好上来耳。李成云先送。店中胡草不宣。壬戌六月初五日。
与温卿(任西伯时)
方与回还书状金石菱学士坐多景楼。望夕阳一抺遥山。甚思小李将军金碧笔。仍话燕中旧游。意甚乐也。一封书到。得悉令履安吉。喜不可道。朴傔允植之书见之耳。其不往善山。善思之者也。此傔改名允德为好。盖嫌于渊斋亲讳。且洵卿名字正同。皆可改之端也。此纸示之也。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0H 页
与温卿
十五出书。昨午见之。备悉令履连安。家里稳平。金室释虑甚幸。金婿亦出斑清快耶。今番疹症。想无人不经。而所识亲戚友朋无非穷寒贫乏医药维艰者也。安得不来相告急耶。忍劳耐烦。安心酬应。亦有可观。是乃道理当然者。想不泛忽耳。
与温卿(温斋公为岭绣。时先生按节关西。)
温卿贤弟绣览。默料近日与景允卓然相逢。此刻想已在忠州等道中。然否。火伞当天。浊流涨地。跋涉之劳。何时可忘。能稍稍觉行止在我。浩浩有不羁之快否。惟是为此行兴味。好笑好笑。吾安过。家信亦得安善耳。龙仁万仪三度书。二十四日见之。备悉多少。而夹纸尚有懊怅意。且虑我过用忧念。何乃尔耶。兄弟老白首。对床相守。亦人生至欢。然自非黄叶林间深村闭户者。鲜有是焉。朝廷之上。以有事为荣。所薄试者在是焉。所报效者在是焉。今此行虽劳苦百般。其任之重。顾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0L 页
何如也。百有十三州郡。吾东舆图三之一也。兄弟乃分按其事。虽未敢质言于办理之能否。而粗效其分所当为者。乃在于是。追忆䕺桂漏屋。徒抱书卷。若将终老时何如也。吾非慕功名之士也。然而以是为荣。不以是为苦。惟恐兄弟之不堪句当公事。若分离之怅。果然不以婴怀。吾弟亦宜如是也。原隰行迈。遥相悬念。步月看云。正苦离索。此中亦还有旖旎喻不得之佳境耳。顾吾兄弟快抛此一端思虑置诸云外也。
与温卿
阻信颇久。正自难堪。得至月十七书。欣甚。道路劳攘。幸无大损。莫非 王灵也。何虑之有。即今又未知何处栖息。此岁将改矣。千里分张。老矣不能不婴怀耳。营中大小依安。可谓稳过勿虑也。所示文判公移。皆合作也。甚好好。可见做绣衣渐熟。此为不可无之阅历。所谓民之情伪尽知之。险阻艰难备尝之者也。其为受用甚大。恨不于年差少时为此行耳。不推治小民。不还徵奸吏。此为要道也治体也。终始如一。勿忘此意如何。责治民间则其扰必至于厚得丑声。还徵奸吏则其弊终贻郡县。纷纭而亦复得丑疑。前后御史百弊。每生于此。无此二事则吏民悦服。而吾所举职者。本不在此。近日为此职者。皆不知所任者为何事。故偾误如彼矣。吾弟早识此意。卓然诸人。亦皆惯吾立论者也。吾是以于此二者。不复置疑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1H 页
耳。今见仲谦书曰民无横罹。吏无冤徵。一路晏然。颂声载路云。此其效耳。可幸可幸。吾一安。方为年底事务所坌集围困。甚觉衰气不复曩昔耳。岁前或有更书。此不尽欲言。丙寅腊月十七夜。
与温卿
得二月初三书。并审字画词致。吾弟做得大事。真优且优者。虽兄弟知己。犹于未试前。不曾期其如是。令我气畅心泰。病从而更减几分也。吾病本由久滞火郁。今则诸症悉平。但嗽犹未止。以是不能多服仁蔘。所以苏完必迟耳。十八日书见否。峡兄尚留。慰喜之馀。今日不可不还发。方将送至江上。甚为怅缺耳。君书所云千里外惊遑不定。公私无补之语。真达论也。须念吾所担负者 君命也。岂可以私而废公。况虽欲急速了勘。有如藤葛缠路。披脱不得。徒扰心曲而已。竟何益哉。大义理细商量。君俱得之矣。在其时已是风传之误。致惊人。而况今则都无忧患。须徐徐缓缓。尽意为之。不必曰暮春。不必曰初夏。虽拖至秋间。吾不以为怅。向书亦已言之矣。千万念念。但浿江春色。无由共赏。此为一欠。亦复奈何。临褫忙草平安字。姑不宣。丁卯二月二十六日。
与温卿
得风传间统营然否。腾棱戈矛之间。必有事不入彀之苦。而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1L 页
彼处杂弊。又极氄繁。未知何以略略应酬摆脱去耶。春已晚矣。虽即今捲取入山。修文字役。默料所费日字。四月内复命。尚患有未及之虑。不知果何以为计耶。吾身病今方向苏。而心病又不得不发。君又留滞此久。万一复有召募衔绊住则恐无浿上联床一饮之日。此事宜念之耳。家眷幸俱安过。春物尚此渺然。都无一字属兴况边。奈何奈何。此纸未期何时得达。聊付京里去耳。馀不宣。丁卯三月初六日。
与温卿
近又阻信。日以郁陶。即承今初四初十两度书。欣甚。信后多日。起居更胜。今则真坐龙门高处。开砚于浓阴流莺中耶。多少烦恼辛苦。都不须计较费思虑。不知中心血为用。生出疾病。即俄顷事也。忍之不如忘之。拓开心胸。浩浩荡荡。看作一消遣游戏妙法。如何如何。时当暑节。六七月行役。好是关心。但愿清静自持。勿生燥心。真若做到明年如何。其实无定期。何必心燥耶。不过早得到浿上一乐耳。卓然之病。良可闷怜。本是清弱。今又年老。客苦既多。安得不然耶。如其不可强作。则早先上来。亦何不可耶。此间一安。吾健饭善眠。渐向苏完。一路丰声洋洋。疾病乾净。民间宁谧。真好世界耳。馀不宣。丁卯五月二十一日。
夹纸多片。一一览悉。而作此相示。亦好费精力矣。其间燥郁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2H 页
烦恼。又可想见。何必如是耶。平心安意。只行吾所当行。勿较其他如何。此事本多曲折多訾谤多结怨。未尝不多尤悔。若一一思念不已。必然误事伤生矣。岂容如是耶。
与温卿(温斋公任伊川宰时)
邸吏便书。想已达矣。轿夫回书。昨晚接见欣甚。即又到任状历到。得初十书。虽不如浿拨之快。不可谓迟矣。起居连安。引兴寄趣。好自逍遥。荒峡乱峰。虽云愁郁。亦在我消遣中。无所不可耳。家里平安。 亲耕盛举。欣睹归来。中庸始 讲。朝又登 筵。未能对君誇说。殊可郁也。此便自原州直向本邑云。闻十三又当有便。计其回去。必先于此便。故此不拖长耳。今日姊氏来临。家人皆会大宅欣甚耳。不宣。辛未二月十二日。谷山到任须知者。欲知一邑诸般。出于民力者而作也。伊虽閒局。而大抵管领者。先知疾苦为好。试仿此作一卷好矣。而纸物极贵。其费亦应难矣。
此邑亦应从前行洞布以充虚军。而到今八路通行洞布时。此邑亦应然矣。其役根钱殖利补充之规。亦应从前各洞所有。而到今此钱收上之令。各道同然。为守令者莫不以为大闷。桂田去时亦以此事必不可行。大为闷叹而去矣。大抵不必汲汲以收上为务。而姑观傍近诸邑之动静。且探于巡使而为之如何。闻前东伯言则古昧吞极僻奥处。不无杂类逋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2L 页
聚之弊。为虑不浅云。此是安边,德原接界地也。在箕营时每逢阳德宰。亦以此为忧。此皆其面地方也。安知无隐伏盗贼之虑耶。此不可不察。须密密采探如何。
方伯居留。皆躬行耕田。应有行会仪节之自营来者。亦须行之如何。亦閒中一好事耳。
与温卿
道明明晓还发云。与汉哲约会于杨州路。未知果不爽否也。日来浑衙清安。日坐天游堂。与仲车对读先集。不但为较雠也。亦令此子知吾先王父之耿介。甚可乐耳。伯永日无聊閒坐。乃中则棼如乱丝。腹里有书。囊中无药。亦复奈何。石老侄自三登今夕始来。明将向其家。说及车侄如何。车侄之字改以仲居似好。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善固应之桴鼓。而居其室之居字。亦大有味。居者平居也。平居发言而善。此非一时袭取。则真积力久之工夫。于居乎在耳。以为如何。馀另具不宣。辛未四月二十日。
云观所在一片石。刻简平晷浑盖晷。终不能究解。今虽拓来。而亦不得其解。玆送一本。须细心究得如何。其天顶字十字交处。有表木之孔。故所拓处白点圆大也。简平是一法。浑盖是一法。是两般日晷也。非相与交须也。并谅之可耳。必平面也。非立面也。亦谅之也。若其乾隆几年立云者。亦可异也。既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3H 页
有此晷法而石刻示后。故立作碑样。而非谓晷之必立而测时者耶。
与温卿
李用七来。得日间浑节平安为喜。既送家侄锡琦。想益涔寂。而疑虑尤于孤坐时难排遣也。吾一例昨状。室忧臂痛尚不减。此为老人例證。猝难霍然。姊氏先病。所教如是。而因此而元气益惫。见甚切闷耳。洋舶十五日辰刻。一齐退去。而投一文于富平人。皆以为爽快。而吾意则忧虞自此弥深。不知竟当何如也。十七 亲临观刈大小麦。吾亦参班。获睹盛举耳。李吏云有归便。故略此。不宣。辛未五月十八日。
其间二帆一船出去时。诸船皆已至外洋而回碇旧处矣。二帆费几多日还来。还来而彼乃投文于富平。一齐起去。甚似往求北京。见阻而还。于是乎归告其国而起去也。或云恭亲王监造火轮船。方在天津过夏。而彼夷往还日子。适相当于往来天津之间。然则未至北京而直求于恭亲王而见阻也云云。其说亦或然矣。所谓礼义之邦。见侮于远夷。一至于此。此何事也。
辄称礼义之邦。此说吾本陋之。天下万古。安有为国而无礼义者哉。是不过中国人嘉其夷狄中乃有此而嘉赏之曰礼义之邦也。此本可羞可耻之语也。不足自豪于天下也。稍有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3L 页
地阀者。辄称两班两班。此为最堪羞耻之说。最无识之口也。今辄自称礼义之邦。是不识礼义为何件物事之口气也。
补弊钱役根田之收纳事。本行会八路者。而莫不称苦。或面恳或书乞。而得姑置勿举者有之。春川是也东伯是也。其他亦应有如此处矣。盖收纳之本意。以为补弊钱役根田等。本为补军弊者也。今既行洞布则军弊已塞矣。曾前所有之补军弊条件。今则无用。而收纳之计也。殊不知军弊之外。许多户役。亦皆以此钱此田。自洞中补用也。况洞布之行。虽逐户排徵。而洞中若有此钱此田。则各户分排之数。亦可稍轻而省民力也。此物岂可一朝刮尽者乎。伊邑军政。未知其前何如。而亦曾有洞徵之弊。故有钱田之设也。钱与田或有自官补设者。亦应有本出民间者。则今若收纳。怨必起矣。设令十分堂堂可收之物。即今民情自前民情。莫不与之则喜。取之则怨也。今于人心大坏之秋。若万不得已朝令奉行。则民亦敢怒不敢言。而既关东一路。因道伯周旋。幸免收纳。而今乃自官收纳。则以若峡俗愚蠢。岂得帖然无怨言乎。所用处即三门修改也。奴令聊赖也。不为不紧且紧。而小民岂谅此乎。只于渠损亳末则怨之。况执此钱此田而为利者。必该洞之头民也。此辈又最工于怨谤其政令。而民听易惑者也。一朝失其利窦。则岂不摇唇鼓舌乎。可畏可畏。必须置之勿举如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4H 页
何。若或已为发令。则翻然改颁还寝之令。何有销刻之嫌哉。销刻本非不善也。即善之善也。而今人每曰销刻之嫌。有若大不可为。此尤素所不解耳。
倘洞布无虑于民力之均徵。充上纳优如。而此钱此田。无他省力补民之事。则亦有道理。须齐会乡人。一番询问处置之道为好矣。名以郡邑。所谓使令。即纪纲之仆也。乃不满十人。何以为邑样耶。自古待令官门。以给使唤者。雇用民夫。即唐宋法制也。今则无此而恒有应役之人。别给食料。向于谷山见使令所食。磨鍊于各面里。而名曰雇价。即丁茶山所定。而其云雇价。即有识之名目也。今若要以此钱田归之奴令料食。则仍存其钱其田于本面本里。而取其所出。以补奴令之食。亦何不可乎。民亦无疑怨之理也。今若收钱卖田则毕竟归属。虽万万明白正大。终必取不韪之说。慎勿慎勿。然则三门之役。无奈何。亦复奈何。当初允日有此收纳之论。其说似未为不可。而细细商量。益见其不可犯手矣。君亦应心有持疑。而姑且强而行之也。此为平生吾与君之病痛也。此为刚断不足之故也。慎之慎之。
与温卿
默计伊日发行太晚。昨夕始可抵邑矣。得无劳惫。政履安旺。浑署平吉。驰念不已。此处依安。而昨夜以 大妃殿患候有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4L 页
添。特差药院分司。直宿惊惶矣。今日幸有 胜节。方此祈祝耳。不宣。辛未十月十六日。 骀汤万年。当以砥石磨其背。石磨如粉汁。而瓦则万无磨迹。只略有光滑痕。于是使健仆直于阶石面。沃水洒砂而磨之。臂痛气惫。然后始得磨平。试以墨磨。其杀如风。而瓦本粗泥为之。砂石杂焉。及其磨。脱有孔松松。亦或存其半颗砂石。皆粗劣不堪见。今若澄取细泥为之则便一好品。澄泥其美不可言。且广狭厚薄大小。惟我所欲。不有拘于石料任意不得之叹。岂不乐哉。前所言乌石可作大砚云者。亦拙计也。今若澄泥作此大砚。亦岂不佳哉。
近日思之。鹿茸不足奇。不如鹿角之有全功明矣。何也。鹿血何如鹿茸。人必曰血不如茸。以其凝结成形。有胜于未成形之血也。然则成形而嫩者。孰如成形而坚者。凡草木五谷之实与夫禽兽六畜之补益人者。必皆取其成熟充壮者乎。取其软嫩稚弱者乎。杀青之稻麦。不如黄熟。软栗青枣。不如八九月摘取者。僆鸡补人乎。陈鸡补人乎。吃犊不如吃老牛。凡百之品。莫不皆然。以此论之。茸者将角而未成者。岂如已成角之坚实者乎。茸则入药便易。角则作熬煎。不费力则不得服。是故人恶其费力而贱之。此区区之见耳。且煎胶者。必曰生角。而自解之角不取焉。此又不然。自解者在鹿头上周年而脱落者。岂有鹿不死而角先死者耶。是不过成角之功既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5H 页
完。而新将生。旧自退也。非有荣枯死生于其间也。必以生角为贵。则是将不食栗子之自落于其房。而必取开包剥皮而食之矣。自解之角。亦栗之自落之类也。有何逊于杀鹿截取者耶。今不论生角与自解。而一切熬作胶。多多服之。其功必不下于几斤茸也。此须亟图者耳。近日诸公会。我有言痘疹神奇事。仍语及痘症用药等事。或云莫神奇于鹿茸。咸曰然矣。或言一穷乡贫人。莫可得茸。家有几多年鹿角枕。乃碎而煎之。亦何能煎到胶凝耶。第以煎水服之。大得奇效云。吾闻此言。益觉角之与茸一般也。
与温卿(再使燕京时)
吾今到湾。待新修贺表下来。开初三四间。将渡江耳。君以为怅否。行人念念家累。非达人事也。吾则都不挂念。君亦知我如此。勿为妄念憧憧可耳。吾所食不减于家食时。浩浩荡荡。心目渐阔。此为养生一法。可笑世多碌碌见耳。第一奇事。吾则中间十馀年。无一篇文字可誇中州士夫。纵有之。亦有何奇文耶。乃携来说文翼徵。此为海内纵横上下所未有也。此不可不亲手交付可意人一见也。不可遥书相托于顾斋辈也。此所以吾之有今行也。不亦奇事耶。有物默相如此耳。勿以吾言为妄如何如何。渡江前又当有一褫。栅内又将有二次启便。都阁不宣。壬申七月廿三日。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5L 页
与温卿
七月廿九有湾拨。修书已封。而廿一君书来到。有入于促还之语。是日晚后又得廿四君书。乃有不免还邑之语。欲于渡江书后即为还官。十月旬间上来云。然则其间家里无管为六十许日矣。太虚疏。远行者有此内顾之忧。亦难堪矣。凡事非遥度可指挥。则置之勿复关心可矣。而又安能如是耶。且所憧憧者。非专为家中人也。君之独坐穷峡。无如谁语。其为愁郁。必然生病。此岂吾可堪可顿。断不以为念者哉。第一上策。弃之而已也。此又拘于债台。莫可勇断。可谓偶然逢一阨境也。此而不可奈何。彼而无可奈何。然则惟有安心顺应。勿用作意安排。小心小心浏浏挨过。可以无咎无悔。幸勉之勉之也。吾岂不云乎。官禄与疾病相似。即世应占法也。疾病之来。只可慎药饵慎起居。挨度时日。自然得渐就差安。官事亦然。限满瓜熟。自然卸免。必有其日。此为居官任事者无上妙诠。以此存心耐过。可无他虞耳。然而还邑时别无作伴之人。傔则不可阙也。将率去矮雄耶。最为虚疏是可闷耳。此亦非遥可指挥。奈何奈何。亨山每欲归家。其亦老人情事。不得不然。而君既还邑。此公又下乡。则万不成说。虽难于堪耐百般苦恼。而幸姑留坐。勿生燥郁之地如何如何。此书转照为可。吾一例安好。初六始可渡江。近来拨路甚迟。去六日还六日。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6H 页
必十二日然后乃得往返。今此书之答若速来。不过十二日也。此限则可于连山关得见之。至若渡江启入栅启等便。但有去书。无以见来答耳。说文翼徵。有数之作也。吾之今行。本非为此。而有物默相。必欲传此宝于天下。自然使我起兴勇往。其事大奇大奇。君虽受一时孤寄之愁。我虽有一时劳攘思虑之恼。皆在所不恤也。非大谈也。实实如此耳。此书若剞劂。则书贾当获大利。吾虽无刻此之赀。而可与有心人谋此事。庶几成得。以此商量无限耳。千言万语。叮嘱刺刺。并无所益。往还三千里。中间五个月。安用是区区为哉。吾善啖不醒胃之饭飧。善眠不适宜之枕头。留湾馆多日。日与同伴及主人。登亭乘舟。取欢遣日。神气清爽。百无所损。勿以我为念可耳。此意虽告于令嫂及家众。必以为不然。殊可苦也。好笑好笑。不宣。壬申八月初二日。
与温卿
九秋已深。果还坐家里。浑眷平善。所祝者是公私宁吉。所报者是一行安好。馀无庸刺刺也。此便乃的探诏敕顺付先为报。雇脚走致湾上也。上院閤书。即刻送呈。而有誊送一纸。为君与诸社友同览地也。见此纸则凡事及归期。可料得也。研樵弟云龛名文灿。年三十四。官内阁中书。力学六书。以翼徵示之。片时披览。已悉其凡例。且言此书采阮氏积古款识薛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6L 页
氏款识。阮则考据详而颇有误字。薛则笔画多误云云。其敏妙如此。遂以付之。求评骘以还耳。顾斋不在京可恨。且百物翔腾。不能谋付之梨枣。又可恨也。大婚典礼。众皆无暇。今行游宴。大不如所料。又可恨耳。今日当会云龛。可有新知诸君也。不宣。壬申九月廿四日。
与温卿
狼子山雪中得家书。一例平安。欣豁可知。吾行真可谓利涉。天气晴暖。不见点雪。及到东八站。即峡路也。于是有雪甚厚。荦确之险。尽为埋平。坦坦车马之行。如飞星风帆。且不甚寒。开轿窗四望。皎然一幅雪栈行旅图。又是奇境。姊氏老人病患若是沈笃。岂可以一时加减为之弛虑。是以心思不能自定。惟默祝而已。有书而代写也。缄处亲写月日。欲我之代面也。今玆呈答。而中心危惧。何能喻耶。天幸送览则可为一入京。心忙而事钝。奈何奈何。渡江后又有书。此姑不宣。壬申腊初二日。
与温卿
初二到栅书。想先览也。为待车重迟留。今始还渡。老年远役。支离之馀。并州故乡。亦复可欣。此专由衰不如向时而然也。恒敏来待于此。闻其逢龙岗于浿上。始因急报而登程。继得闻慈患有胜节。贸蔘而去云。稍以释远外忧虑耳。未知间益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7H 页
得安云耶。吾行自然迫岁可入京。闻我地冰雪极艰云。又可闷耳。切勿为出城远迎之计如何。启便走草。不宣。壬申腊月六日。吾行盛暑而往。隆冬而返。始也无潦雨阻水之苦。今亦不见风雪折绵之寒。气如早春。野阔天低。浩荡自得。今到龙湾。不但近乡情㥘。渐复为尘累婴缠。殊不快意也。今行不以游览为事。只欲结识中原名士。而旧交诸人皆不在京。惟研樵之弟文灿在矣。大婚在九月十五日。其前朝士皆无暇相从。及到十五以后。或于班次逢人。或有闻名先来馆中相访者。或于他座證交者。自一面以上。统计可八十馀人。亦云广交游也。然而观近日风气。又比曩昔不及。老成者皆无甚兴况。且其有志者多如王顾斋之归里家食也。年少新进。皆不过词翰笔墨。而亦无甚超群者。所交虽多。而只是酒食相招邀。诙笑相乐而已。有何可意耶。以使事未竣。淹留至十一月初。而左右酬应。杂沓不暇。亦一困事也。有彭玉麟号雪琴。湖南人也。以秀才团鍊乡勇。立水战大功于江中。当南匪平定时。此人之功甚多。为曾相国藩所荐拔。官至兵部侍郎太子小保。而不受爵赏。不赴京师。今番因召至京。驻松筠庵。有人为余言之。即日往见。甚相倾倒。然亦貌不逾中人。又不见有异于人者。后数日。于班次相逢。就我前肃揖。欣欣有酬酢。一班为之动色。盖此人时望方蔚。举世皆想望。而观其揖余而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7L 页
为之动色。亦可知时望之果然也。前后四五次相见。亦来访馆中。皆不易得也。然窃窥其阃奥。恐无甚奇特拔类之经济筹略也。洋情只依旧。去去来来。无甚可论。而年前中国之人有至英法诸国而还者。非使臣也。只私自往还。而其实则自国家送之云。庚午冬。天津钦差大臣崇厚奉命往法国。盖彼夷屡请遣使通好。不得已送之云。今年夏始还。而遍游英法布美各国而还云。若见此人则可闻彼夷之事。而逢见未易。且无梯缘。仍念此为麟庆之次子也。麟庆半亩园。吾无异惯踏。闻厚之兄崇实自四川将军解归。今为蒙古厢白旗都统。吾东人从无与此辈相从者。吾试欲一见之。实之客有濮文暹者。徐殷卿之所识也。见殷卿书即来访。故因濮而逢实之子嵩申。又约一游半亩园矣。崇帅闻于其子而證日约会。以是始见崇帅。闻伊弟奉使往法国时。其王被布国虏去。待其立新君。致命而还。布之强甚于西域。而亦由俄罗之阴助得胜云。其说多可闻。而大抵天下大势。深忧在于俄夷。见今回扰者。即新疆有事也。此亦恐有俄夷之助也。中朝士夫未尝不以此为忧。而满人则豢酣无为。汉士则文弱疏逖。未知天下事竟当何如也。钱轻物重。到处同然。而殆甚于东方。寻常书种。又皆称之。亦由南匪粗定。荡无书籍。现方各处刻坊。皆取京中善本以去。故书肆中好书极贵云。既行橐如洗。而且
瓛斋先生集卷之八 第 458H 页
其贵如此。不得随意购书。好叹好叹。临便走笔。不能悉十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