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凤栖集卷之三 第 x 页
凤栖集卷之三(杞溪俞莘焕景衡 著)
序
序
凤栖集卷之三 第 3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37H.gif)
崇祯甲申后一百八十有七年。 上遣判中枢府事渊泉洪公。持节如燕。既俶装戒。途行有日。杞溪俞莘焕。再拜为序而送之曰。太上虑患于未然。其次防患于将然。其次患至而后图之。虑患于未然者。人不见其功。防患于将然者。希不成功。患至而后图之者。其成功者幸而已矣。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苟非聪明密察。有深虑远谋者。其孰能与于此哉。越在我 昭敬王时。中外晏然。戴白之老。不见金革。而栗谷李文成公。独持养兵十万之议。勤勤不置。此所谓虑患于未然也。当礼臣氏。遣使乞款。朝野动色相贺。独重峰赵文烈公。请斩玄苏义智首。仍条湖岭备倭之策。书奏不报。则持斧伏阙。持斧不已而至于叩头。叩头不已而至于痛哭。此所谓防患于将然也。惜乎。乡使文成之言。见用于世。虽有百秀吉。将无奈我何。下此而止从文烈之策。壬辰之祸。亦不至若是之烈也。而当时士大夫。才智下。姑息苟安。不能远
凤栖集卷之三 第 3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37L.gif)
凤栖集卷之三 第 3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38H.gif)
台山曰劈画指陈。节节中窾。在汉则晁。在宋则苏。又曰。千里行龙。到头一穴。又曰。以文体言之。近于策论。
送敬仲(镇五)监茂长县序(庚子)
县令之责七。一曰农桑盛。二曰户口增。三曰学校兴。四曰军政修。五曰赋役均。六曰词讼简。七曰奸猾息。然约之则四。赋役均一也。学校兴二也。奸猾息三也。军政修四也。何也。赋役均则农桑盛。奸猾息则词讼简。农桑盛词讼简。则户口增。故曰约之则四为治之道。有序而不可紊。小则治县。大则治国。其道一也。古之为治者。既庶矣。斯富之。既富矣。斯教之。教而
凤栖集卷之三 第 3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38L.gif)
送人如燕序(庚子)
上之六年冬十月。某官某公。以行人如清。先是。使者自清还言。西洋
凤栖集卷之三 第 3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39H.gif)
渊泉曰。送敬仲送人如燕两序。大庖之味。雅瑟之声。醇澹悠远。俱非近俗窠臼。在东文中。最彷佛黄太学士风度。
徐元艺(承辅)宇宙集序(甲辰)
万里之远也。而可以致之于跬步。百岁之久也。而可以迎之于朝暮。文字之功。岂浅鲜也哉。形之所象。意之所会。即物皆可名。即事皆可记。许氏说文若干卷足矣。然以若干卷所载
凤栖集卷之三 第 3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39L.gif)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0H.gif)
送洪生尚赟序(甲辰)
龙冈。关西之一隅也。洪生尚赟。世家其地。生蚤孤。过三十不知读书。躬执耒垄亩间。且穮且蓘。一日释耒叹曰。人等耳。彼为识字人。我为不识字人。何哉。趣舂粮。走京师。逢人问可以师事者谁。皆言洪梅山先生可。造其门。愿为弟子。先生心恻然怜之。授生朱文公小学。生大喜。终日正衣冠危坐。伊吾不停。凡数月。尽通小学。已而秋风起。生喟然曰。吾不归。妻子冻死矣。遂归。昼负薪于山。夜则析松明耿火。以温旧课。明年春。复至受孟子。日伊吾如初。秋而归。若将岁以为常也。滨行。杞溪俞莘焕。执盏而言曰。君其西州之杰欤。何激励之至此。虽然。为学不卒。犹不学也。君其勉之。士之学道。顾用力何如耳。不以蚤晚浅深。如张思叔程门之高弟也。由三十而前。河南之一荛竖耳。岂自意与游杨相长稚哉。君其勉之。生曰。吁。思叔。颖悟人也。赟不才。何可及也。曰。不然。君读小学。思叔之座右铭云何。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此其所以为高也。思叔之为思叔。岂颖悟之谓乎。为君计。言忠信如思叔。行笃敬如思叔。是亦思叔而已矣。何谓不可及也。生唯唯而去。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0L.gif)
稚沃之使于燕也。使余言也。夫燕之人。满州之人也。则将曰攘而尊之矣。而余不言也。燕之学。姚江之学也。则将曰辟而闲之矣。而余不言也。稚沃。不闻奇渥温氏之所以遇东人乎。其与觉罗氏何如也。吾闻漠北五部。喀尔喀最大。漠南二十五部。土默特最强。夫蒙人之强大。东人之忧也。土默特在医巫闾之北。去燕京不远也。且清人之所与婚媾也。其形势。易于窥伺。吾恐山前后十六州之地。复为蒙人之所有也。欧罗巴之说。古今之所未闻也。矫诬迷惑。为貉为禽。此而不劓殄灭之无遗育。几何不沦胥以亡也。夫颜山农。以欲为道也。何心隐。以杀为道也。王氏之祸仁义。若是其烈也。然犹不敢以圣人为非也。以道则曰良知。以学则曰尊德性。何至如欧罗巴之道其所道也。余故以土默特为言也。以欧罗巴为言也。其将奚暇于满州与姚江之言也。嗟乎。使中国而安也。东方亦安也。使中国而不安也。东方亦不安也。清人之治乱兴废。吾邦之所不可不知也。今清主新即位。稚沃为我往观也。武足以詟四裔。而文足以化国中乎。吾将帖席而眠也。余见近年以来。北罽西氎。日至于东方也。岂中国之所尚耶。何至之富也。夫北罽西氎之贵贱。乃中国之所以盛衰也。
寿祭酒洪先生序(辛亥)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1H.gif)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1L.gif)
崔氏族谱序(为崔润身,崔昌奎作。甲寅。)
君子之道广大而悠久。道恶乎大。仁为大。仁恶乎本。孝为本。故曰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2H.gif)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2L.gif)
赠金生玑衡序(乙卯)
松岩李公。游于三洲之门。而三洲之道北。松岩之门。授受者三。而得龟岩李公。则松岩之道益著。摩天以北。廪廪乎乡成邹鲁。而家知礼让。松,龟二公之力也。龟岩集之刊也。我先君子尸其编摩。既又为之跋尾。以是龟岩门弟子。往往从我先君子游。记余少年时。北人至吾家者。岁三四。北书亦然。接其人槩乎恂如也。读其书。辄纚纚可喜。如屯坞林徵士者。书至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3H.gif)
寿成生(耆文)大人序(丙辰)
忠于 庄陵者。有死六臣生六臣。凡十有二人焉。梅竹先生。死六臣一人也。梅竹从祖弟文斗先生。生六臣一人也。忠臣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3L.gif)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4H.gif)
韩稚绥三观笔耕序(丙辰)
入乎耳。不如治之以目。出诸口。不如副之以手。不如也者。详略疏密不同焉耳。是说也。吾闻诸渊泉洪先生。云挽近世。如顾宁人以详闻。如魏冰叔以密显。此其自为与为人。亦岂道听而涂说者比哉。子言之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文亦道也。知及之矣。不思所以守之。何以知为。能于详而不能于密。是为刘越石而已矣。越石之为将也。长于招徕而短于抚驭。能招能抚。余于洪先生见之矣。上党韩章锡稚绥。先生之外孙也。余愿从其游。稚绥好读书。吟不绝彼不停。又喜为古文。文不与欧苏为三。不置。一日。以其所为三观笔耕者。示余。余噫曰。先生之风。其存焉乎。观不止于一二。稚绥之学。何其闳也。以管自随。如农夫之不释其耜。稚绥之业。何其专也。观而笔之。手目偕矣。稚绥之为此。其亦先生之流风乎。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4L.gif)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5H.gif)
赠闵正言稚教(胄显)序(戊午)
上之九年秋。以闵君稚教。为司谏院正言。闵君为正言月馀。喟然而叹曰。可以去矣。为正言而不能正言。耻也。乃去归同福。嗟乎。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古之道也。闵君其亦行古之道乎。公卿大夫。不能为公卿大夫则去。庶正百执事。不能为庶正百执事则去。牧守令长。不能为牧守令长则去。去者相望于道。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为斯世也。存斯道也。闵君之去。不亦不报而报者乎。抑吾闻之。古之君子。进而亡所施。退而有所修。闵君之去也。其亦思所以修之乎。闵君。祭酒唐城公之徒也。喜诗书仁义之说。与余游六七年。辄讨论不倦。闵君所以退而修之者。其在是乎。夫士之所以为士。仁义是也。仁不熟。不足以为士。义不精。不足以为士。士之所以为任者。不亦重乎。闵君去矣。既以正言之不能正言而耻之。亦将以士之不能为士。耻之矣。
凤栖集卷之三(杞溪俞莘焕景衡 著)
记
游蒋氏园记(甲辰)
蒋氏园。在终南山紫阁峰之西。去吾家二百步而近。旧有蒋氏家焉。莳花而樊以为园。今蒋氏家不在。园亦榛莽为山。而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5L.gif)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6H.gif)
郑孝子旌闾记(癸卯)
上之八年有言。故 献陵参奉郑焕辅。事亲孝者。 特命旌其闾。明年春。赤脚成。某郡某为文而记之曰。中庸言天下之达道五。而父子居其一。达道也者。中庸之道也。非索隐行怪之谓也。夫天地之大德曰生。父母生我。吾之所以德吾父母者。将何如也。存吾不可不致其爱。没吾不可不致其哀。是为人也哉。所性存焉耳。是故。孝之至者。惟庸德之是行。人不得以孝子称。使人以孝子称。曾是孝乎。是故。古之言孝。出于传记者。曰洞洞然而已矣。曰切切然而已矣。周公以下。闵子以上。不过如此夫。焉有炳炳烺烺可以特立而独行者耶。后世则异于是。割股为孝。庐墓为孝。雪笋生而冰鲤出为至孝。不如是。其孝不足道。甚矣。人之好怪也。余尝读郑公行状。郑公真孝子。 熙朝之表公以树风也宜哉。公河东人。文献公一蠹先生之适孙也。父母食亦食。不食亦不食。公之至性。自幼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6L.gif)
稷下校书记(甲寅)
甲寅夏。诸章甫会于稷下。为校书也。所校者何书。朱子大全劄疑问目标补也。何谓大全劄疑问目标补。大全劄疑。尤庵先生之书也。劄疑问目。农岩先生之书也。问目标补。台山先生之书也。其颠末有序文在。或曰。劄疑之行久矣。问目标补。动辄与劄疑不同。问目标补。行如劄疑。何哉。余曰。不然。问恶乎生。生于疑。疑恶乎生。生于不同。不问则已。问辄不同。其势不得不然耳。使尤庵先生在。以待其问。安知其不始参差。而卒烂漫耶。易之传义。为说不同。而其书未尝不两行。谓仁谓知。顾读者之所见何如耳。且所问者不同。而所不问者同。劄疑不行。如问目标补。何哉。之二书不可去一。此读者之所不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7H.gif)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7L.gif)
海云亭记(乙卯)
海云亭。在三陟府南二十里。故处士洪公启夏所相羊云。某年月日新其亭。处士之孙赞燮。重茧走京师。以海云亭记。请于杞溪俞莘焕。夫三陟。岭东也。地踔远都。人士无因而至。吾未知所谓海云亭者。去海几步。入云几尺。为亭几架。乃洪生请余记。余将何辞以记之哉。不许久之。得吾族大父苍厓先生所为洪处士墓表而读之。处士盖实而无华之君子人也。曰如高子皋。曰如许孜。曰如庾衮。曰如缪肜。曰如陆九韶。曰如万石君石奋。且道自卿大夫士以下。至灶婢耘夫田更荛叟。莫不一辞诵公贤。余蹶然而作曰。可矣。先生尝为吏三陟府。宜乎。闻处士之行之备。宜乎睹三陟之人之诵之遍。先生之言岂过也哉。夫考槃在涧。得列卫诗。泌之衡门。陈风不删。涧槃之列也。为其硕人之宽也。泌衡之不删也。为其有栖迟而乐饥者也。岂涧槃泌衡之是取乎。是亭也为君子人所相羊。是亦涧槃已矣。泌衡已矣。亭以人显。岂必枕海而冠云者哉。记之以君子人所相羊。则其语实。记之以去海几步。入云几尺。为亭几架。则其语华。以华而不以实。非所以为实而无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8H.gif)
致秉冠记(丁巳)
夏四月甲午。致秉冠。宾为谁。李景学也。赞者为谁。尹周老也。众宾为谁。申幼安,金定汝,徐汝心,吴英仲,沈稚知,沈升如也。亲戚会者凡若干人。始加缁冠幅巾。服深衣。缁冠。周公之礼也。幅巾。朱子之礼也。再加软巾。服襕衫。皇明进士服也。三加金冠。服朝服。 本朝卿大夫服也。冠有笄。服有鞸。上衣下裳。佩玉执笏。其亦先王之法服乎。祖圣宗贤。念大邦。从时王三加。弥尊在其中矣。醮而字。字曰大有。宾别作辞。余于是日。有所喜五。有子胜冠。一也。行古之道。二也。以景学为宾。有礼者也。三也。吾友有礼。可以为宾者。惟景学与幼安耳。以职事閒剧。舍安请学。是日安亦閒。巍然为众宾前列。礼必诹而后行。四也。周老之冠也。先君子为宾。而余为之合紒。今周老合紒吾儿。以毋废旧好。五也。但屋甚小。天又雨。礼仪未备。宾客多不蔇者。人以为踦。然凡事踦则不盈。不盈则有待。有待则方来福之所倚者也。此又可喜。不止于五矣。作冠记。以志其喜。
凤栖集卷之三(杞溪俞莘焕景衡 著)
跋
跋尤庵先生颜巷帖(庚寅)
尤庵先生既没后百有馀年。而莘焕生。生发未燥。已闻先生为东方之大贤也。惜乎。吾不及先生之时。亲炙于先生之门也。吾家有大书颜巷者。出于先生之手者也。其势森乎如老柏长松。耿乎如秋霜夏日。使乌衫袖白须发而学之者。瞠乎其后也。噫嘻。吾得先生之为人矣。其貌魁然。其目炯然。其气至大而至刚矣乎。吾闻二程之学于周茂叔也。每令寻仲尼颜子之乐。使吾及先生之时。亲炙于先生之门。吾岂有异闻乎哉。亦曰。仲尼颜子之乐而已矣。之二字得为吾有。先生其谓我哉。吾将奉而周旋。以求先生之道云尔。
跋沙溪先生纲目标识(癸丑)
金氏家所藏纲目。沙溪先生之读本也。有标识在。盖先生手迹云。其在汉永平八年者。有遣使之天竺。求佛法。得其书及沙门摄摩腾以归十九字。是元人汪克宽纲目考异之文也。先生尝以佛法之始入。不容不特书。谓纲目有阙文。其说见于宋文正所撰语录。是标也。无乃取彼补此之意欤。夫伏羲之易。改于文王。孟子之说仁。其益之以义者。多于孔子。其故何也。圣人之忧世也深。而世益衰则忧益深。前后详略之不同。良以此也。先生之取彼补此。亦其衰世之意欤。抑吾闻之。小学成于刘子澄。纲目成于赵几道。小学纲目。岂能一出于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9H.gif)
夷狄等耳。大秦与天竺有间乎。向使中国。不与之通。其教行乎哉。大秦之𥚁。烈于天竺。其所由来。史不当特书耶。然玛窦之入也。明使未尝之西。显皇帝岂有过哉。过在臣下。其徐光启乎。呜呼。光启改历世传地球。阮元交市。鸦烟大行。遂使冠带之伦。为介为鳞。其亦不仁也哉。断之以先生书法。在明则徐。在清则阮。其罪不当在傅毅下。挺之与刃。相去几何。西教之染于东久矣。奇技淫巧。式月斯生。彼尊奉而为之者。不足言。至于文。务其新物。宝其远而求之。惟恐不及者。抑独何心。是徐阮之续而先生之罪人也。可不哀乎。先生之标识纲目。其年月不可知。然先生五十有六岁。万历三十一年。有使臣朝京者。以堪舆图东。东人之知有欧罗巴。此其始也。先生其不知乎。不知则已。知而不忧之深而虑之远乎。忧之深。不得不言。虑之远。不得不书。先生识此。其在五十六以后乎。
凤栖集卷之三(杞溪俞莘焕景衡 著)
题
凤栖集卷之三 第 4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49L.gif)
渊源志状录既成。难者或曰。是录所载。皆是我东诸先生行迹。则不必以朱子首载。或曰。东方理学。祖于圃隐。则不当自静庵始。或曰。尤春以后诸贤。亦不可不入录。又有谓采录文字。既不问状志表碑年谱遗事。则其多寡详略之参差不齐。不无抑扬之嫌。又有谓先辈文字。妄自节略分段。有欠慎重之道。此数说。皆似矣。抑未之深思耳。夫冠以朱子。所以著统之有宗也。断自静庵。为可徵也。止于尤春。有俟于后也。况是书之编。不敢以述作自居。则远而守绍贤已定之论。近以遵圣庑从祀之典。为庶几于寡过。而其或有未及焉。而不敢遗者。以中间渊源之所在耳。凡此皆兢兢致慎。而有非容胸臆之所裁者然也。若夫采录之参差不齐。或以事迹之有多寡。或以记述之有详略也。文字之节略分段。或以床屋之不可叠架。或以要领之易于提挈也。余既与闻乎次辑之义。而恐起后人之争端。故略书其发凡起例者。以附其尾。
书尹文伯(奎锡)崧阳书院诗后
张南轩有言。义者。无所为而然者也。朱子大其言。谓南轩发前人所未发。然胡致堂。生于南轩之前。而断豫让曰。让也。无所为而为者。真可谓义士。致堂此言。非南轩之言而何。南轩
凤栖集卷之三 第 5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50H.gif)
余读三学士传。至谓三学士。喜事钓名。未尝不掩卷而太息也。为此说者。亦横目而丝身耳。所见之乖刺。胡至于此。噫嘻。为此说者。生于圃隐之世。将为高吕矣。将为李敷矣。将为赵英圭矣。
书廉处士大学图说后
余少也。闻罗州廉处士宗瑜。以读书澡身。为一乡所推。心忻然向之。愿为之执鞭。顾处士不至京师。余亦无因而之罗州。不得目其貌。耳其言。岁甲辰。处士之子德基。以处士所著大学图说。来示余。处士之没已五稔矣。余受而卒业。其书以朱子章句为主。沿溯朱子上下。触类而长之。既又为图若说。图冠其首。说缀其后。天人以经之。道器以纬之。所以发明乎章句者。闳中肆外。泓涵演迤。处士真读书也哉。处士所著。有近思录劄记。又著圣学正范。如律吕算数。田政军制。靡不发挥。余未见其书。然处士之学于明明德新民。不欲去一。处士所得于大学者。如是夫。余尝作大学图。图凡十一。兢兢焉本文。
凤栖集卷之三 第 5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50L.gif)
题竹堂诗后
古竹堂诗共六篇。堂以竹名。似竹林会者七人。七贤之数也。余与阿和。俱七贤之大小院(一作阮)也。故德叟诗引竹林事。盖记实也。是会也。夏卿以戒不饮。余以不能诗不赋。孝则所引。渊明止酒。子固无诗。亦记实也。嗟乎。竹林之会。七贤齐名。恶乎齐。齐其饮也。齐其能赋也。今会者七人。不饮者一。不赋者一。五贤而已。恶得如竹林之不相上下耶。虽然。夏卿之不饮。是不为也。贤于竹林者也。吾之不赋。是不能也。不及于竹林者也。贤者。不可不企而及之。不及者。不可不引而进之。诸君子其有意乎。嗟呼。吾宁不能赋咏怀诗一首。不以六十日长醉为贤。以吾之不愿嗣宗。知诸君子之不愿叔夜伯伦也。
题全义县忠臣孝子传后
余之述此传也。将以锓梓而寿其传也。述而未锓。免官而北。传遂不复梳栉而藏之巾衍矣。日金生秉渊。自全义来曰。吾乡之士。方谋鸠财锓子所欲锓。盍以原书畀我。余不许。生曰
凤栖集卷之三 第 5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51H.gif)
书闵景圜大德篇后
余读闵景圜所为大德篇。篇末曰。天其不复生大德乎。呜呼。天岂其然乎。余乃三复而作曰。深矣哉。景圜之意也。余尝作梅菊说曰。天地之间。不可使一日不春。一日不春。则乾元息矣。是亦景圜之意也。出而示之。与之相笑而莫逆也。既以谓景圜曰。吾既与子同矣。请与子终其说。曰。何哉。子所谓天者。吾闻之。人受天地之中以为生。人者天地之心也。是以人有一天而天不能外于人。至于苍然而在上者。则天之形耳。曾是以为天乎。德者得也。人之所得乎天。是也。行道而有得于心。是也。德不在我乎哉。若以天为天而不知我亦有一天。德不修矣。则曰非我也。天也。彼苍然而在上者。亦将如之何哉。吾曰。非我。子曰。非我。举天下之人。亦曰非我。则世无大德已矣。吾未知复生大德者谁耶。嗟乎。吾老矣。不如景圜之富于年也。使景圜而前。则吾尚能蹑后尘而从之矣。
凤栖集卷之三 第 5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51L.gif)
岭南。古称有敦愿乐义之风。东方大贤。前有静庵,退溪。后有栗谷,尤庵,高山,秋阳。万口一辞。而岭南不然。知有静退而不知有栗尤者。何也。岂栗尤之贤。不如静退而然耶。将岭南之风。醇于古而醨于今耶。金生鹤远。善山人也。以其诗来。曰石潭秋月。曰华阳春秋。余洒然异之。生其南州之特欤。何众楚之咻而能于齐语也。然岭南七十二县。冠带之伦甚殷。心之公。见之明。独金生乎哉。吾将因生而求之也。吾有所受于前修者。曰退溪善言学。栗谷善言理。余以是掇取二先生语。编而为书。行有日矣。金生幸为余言之岭南之士。其有与我读是书者乎。
题金生鹤远诗卷[又题]
生之游京师。有年数矣。馆吾里中。与之晨夕。余所以有是作也。一日生告余曰。亲老矣。不可以远游。游亦倦矣。退将复修吾初服。长揖而去。噫。余既以石潭秋月,华阳春秋。殊生之见也。今又以退修初服。大生之言而高生之蹈也。生之所谓退修者。岂有他哉。石潭华阳之道也。去矣声远。异日有自岭南来者曰。洛水东西。訚訚秋秋。家圣读而人儒行。吾将曰此乃昔日馆吾里中者金生之力也。
凤栖集卷之三(杞溪俞莘焕景衡 著)
引
凤栖集卷之三 第 5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52H.gif)
君子重家风。家风不正。后世何述矣。坡州之廉。旧为东方大族。中世以后。遂不显。然往往有忠臣义士。出布衣勤 王。见于其谱者。不可一二数。何其壮也。夫人之有始祖。犹万物之有太极也。万物生于太极。即万物各有一太极。千百人生于一人。即千百人各有一人之典型。何以知一人之典型。以千百人之所同而知之也。廉氏恶乎同。同乎忠义。岂廉氏之先有以启之欤。何世传而人守之也。虽然。廉氏之衰已甚。倘所谓天道非耶。向使勤 王诸公。显而在朝廷。之功之节。将炳烺国史。流风声于百世矣。岂但见于其谱而止哉。嗟乎。忠臣义士。见于谱而不见于史。非一家之不幸也。是一国之不幸也。
凤栖集卷之三(杞溪俞莘焕景衡 著)
铭
金渭师(尚铉)家藏古釰铭(并序)
金渭师家。有古釰一枚。渭师七世祖光南公。以大将军。出入持以自随。而其曾大父经山先生。读易冠岳六十年。未尝一日去左右云。渭师之友。杞溪俞莘焕曰。光南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者也。经山先生。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者也。是可铭。铭曰。
釰乎。内明者智也。外刚者义也。惟义也故。用之庙堂之上。截
凤栖集卷之三 第 5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52L.gif)
李忠武公双釰铭(并序)
李忠武之功。在 我朝五百年。莫之与京。微忠武。吾其为蜻蛉乎。余睹野史。李文成公。闻公之名。愿一见之。亟遣人致其意。时文成为兵曹判书。公谢不往。文成先乃(了先)往。不贤而能如是乎。方公之乘胜至南海也。倭寇殄歼且尽。公念平秀吉死。 国家不复苦兵矣。而奸壬旁伺朝夕。且岳侯我矣。则自免胄中丸以死。不智而能如是乎。余以为忠武之心。早似武侯。晚似子房。其翛然而化者。不亦冥冥之鸿耶。夫惟其心之如此。是以其功之如彼。而世之言公者。以公之功。不以公之心。其亦浅之为知公乎。忠武公祠堂。有宝釰一双。与公相随以成功者也。公之九世孙完熙。出示余。脩丈馀。其刃若新发于硎。挥之。风飒然。使人如在闻山之下。噫嘻。忠武之功。观于是釰而可知也。而忠武之心。观于是釰而不可知也。铭曰。
干将兮莫耶。龙泉兮太阿。无前兮无下截。盘匜兮断牛马。于嗟乎。物与人兮以类从也。吾知是釰之不跃于炉兮。又将见其堕水而化为龙也。
凤栖集卷之三 第 5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53H.gif)
崇祯十年。我 宣文王。以凤林大君。如沈凡九年而还。时朱氏之社已屋矣。 王既即位。慨然欲为之湔羞。日夜谋北征中原者。寻 礼陟未果。呜呼。此千古志士所以扼腕而长吁者也。始青平都尉沈公。尚 王次公主。 王赐都尉铁鞍曰。异日北征。尔其以是戮力。副之以盔一铠一脩釰一。铁鞍。即 王为凤林大君时如沈而还者也。至今在沈氏。龙镂宛然。臣莘焕因都尉五世孙乐中请。拜手稽首为之铭。
于戏 前王。藏器以待时也。使人(一作天)假之以年数。明室之存亡。未可知也。奈何其不被诸骧首奋鬣蹄间三寻之马。磬乎辽东西一望千里之野。星奔雷迈。飘至而风驰也。而止一家之所世守。栖之高阁二百年之久。骎骎乎其含蝎孕蠹而穴藏长踦也。噫乎成功者天。非人之所能为也。惟我 前王之苦心血诚。昭乎日晶。亘万世而有辞也。鞍乎鞍乎。不为无助于洪覆大块之不坏而支也。于戏 前王。风车云马。茫洋穷乎帝乡。周流乎八表兮。忽临睨夫东方。宛然龙镂之如故兮。云马为之踯躅而彷徨。于戏 前王。更千秋而不忘。
燕居十二铭
屋极
凤栖集卷之三 第 5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53L.gif)
屋漏
一启一处。上帝临女。一步一跬。昊天及尔。
牖
牖外之日兮。牖中之囧囧兮。牖中之火兮。牖外之耿耿兮。囧兮耿兮。君子之炳炳兮。
户
入如有人。出如宾。
盘
圣人惜寸阴。众人惜分阴。圣人日日新。众人时时新。
盂
使尔知足。浆也酒。藿也肉。使尔不知足。豹胎熊踏。蜇于口而惨于腹。
几
恶乎据。据于德。德也者得也。恶乎依。依于仁。仁也者人也。
杖
弗曲而直。弗柔而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冠
凤栖集卷之三 第 5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54H.gif)
带
解兮心乎懈。束兮心乎遫。束而立也。使我嶷如也。束而趋也。使我翼如也。
衣
衣不著新孰与。乘马而不知牝牡。此人胸中马也无。彼人胸中衣也有。
履
履乎。有尔吾行。无尔吾止。吾其待汝而行止耶。吾行尔行。吾止尔止。尔其待我而行止耶。尔能使我不能行。而不能使我不能止。行亦吾行而止亦吾止耶。
席铭
我先子尝作笔铭曰。心正则笔正。奈何不敬。笔正则心正。奈何不敬。所以示表里之相须也。窃取其意。作席铭。
席不正。心不正。正尔席。毋不敬。心不正。席不正。正尔心。毋不敬。
稚子屐铭
著屦安。著屐危。与其安而放心也。宁危而自持。
续屋漏铭
余作屋漏铭曰。一启一处。上帝临女。一步一跬。昊天及尔。
凤栖集卷之三 第 5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30A/ITKC_MO_0630A_A312_054L.gif)
一存一去。上帝临女。一回一美。(一作笑)昊天及尔。
凤栖集卷之三(杞溪俞莘焕景衡 著)
箴
敬斋箴乱(丙辰)
李生秀敬问敬。余告之曰。动静无违。表里交正。赋小昊淇澳以乱之。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静)如履薄冰。(动)有斐君子。瑟兮僩兮。(里)赫兮暄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