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肃斋集卷之十七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x 页
肃斋集卷之十七
 书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0H 页
答赵镇鹤(圣皋)
尊堂周巾隔日。仰想佥庆祝之诚。喜惧之情。倍切于前。第举国缟素。八路遏密之时。恐无以设宴饰喜。舞彩献寿。是为欠也。且贵宅之贫。其异乎朱夫子之灶陉不炀者几希。则办甘脆陈壶觞之节。安得为朱夫子之所不能为耶。惟作善降祥。厚德天报。是为献贺之大者也。大全寿母诗。皆可考也。伯氏。竭力耕田。恭为子职。如舜而已矣。季氏。着力读书。立身扬名。亦当如孔子所教而已矣。此其为尊亲养亲之至。而超出乎流俗者也。敢以是奉勖而献庆焉。
与赵镇鹤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汪汾头注曰。自鸡鸣时便起。而孳孳尽一日而言之耳。非只谓鸡鸣时孳孳也。又曰。鸡鸣而起云者。只是极言其才醒来。即从事于此。以见其自朝至暮。无刻不从事于此也。与夜气平朝之气。话头绝不相关。愚于此说。甚有契焉。以小纸录。付于本章矣。虽高明已见之昭陵。而又于此书。告幸望俯谅。须勿以不新奇为欠焉。又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0L 页
此章章下注甚好。而大全答李次张书曰。义利之际。固当深明而力辨。然伊洛发明未接物时。主敬为善一段功夫。更须精进。乃佳。不尔。几无所据。以审去义利之分也。幸入思而体认焉。老洲先生尝教曰。朝起。先看第一念向何处去。又曰。第一念。先及父母为好。又曰。为己一念。念念相续。无少间断。然后可成也。先师说每每入思。玆敢又告于左右。实吃紧为人处也。朴定斋节义。果卓卓乎不可尚已。虽谓之与日月争光。可也。而谓之道学。则大不衬著。金江东丈之言。似过矣。下学堂劄记曰。气节而非理学者有之矣。未有理学而无气节者。功业而非理学者有之矣。未有理学而无功业者。文章而非理学者有之矣。未有理学而无文章者。三者从理学中流出。自然成就得大。否则只绪馀尔。末节尔。何足道哉。此说亦有合商量者。理学之人。必有气节。必有功业。然尤翁尝以静庵赵先生之不足于文章。而谓以文章自文章。理学自道学云云。盖静庵之气节也。功业也。人孰敢间然矣乎。此其二者之在理学中也审矣。然其文章之不如人乃尔。则固不甚留心用功于作家体段而然也。然岂可以文章之不足而小之乎。抑圣门所谓文章。只是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1H 页
德之见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故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然则后世所谓文章。只是雕虫小技。非可与夫子之文章日见于外者。混并说也。以是观之。静翁之德之。见于外者。如农严所谓简重温栗。如精金美玉者。即静翁之文章也。何必以专务章句。悦人耳目之词家者流。比拟于倡明表准之大贤。而疑其有不足于此耶。尤翁之言。特以主于文章而言之故云尔矣。且熊说。亦主理学而言理学之为大而已。故以三者。谓之绪馀末节也。其曰何足道哉四字。抑之太过。恐有所未安矣。如我东六臣,三学士,三忠四大臣之节义。岂可以其非学问中人。而一毫敢有所贬也哉。其外功业文章。亦不可轻也。焉得一例谓之不足道耶。但功业。有王霸之别。文章。有直赝之分。此不可不细加辨明也。未知如何。
与赵镇鹤
中庸。果能有朱先生所谓恍然得其要领者否。虽以朱先生。盖费许多年沈潜反复之功而后。能致于此。则其在后学。安得遽然说得此说耶。所以吴德溪读了几万遍。思了几许遍。而始有所云尔已矣者也。千万勉旃。切仰切仰。二程外书曰。明道闻司马温公解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1L 页
中庸。至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有疑遂止。笑曰。我将谓从天命之谓性。便疑了。此一条。见于全书三十九卷震泽语录。而曰明道犹有谑语云云。愚尝闻从古学问之差。皆由于性字之误认也。是故。朱子曰。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然则其性字。容易可识者乎。此所以子贡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为叹者也。天命之谓性五字。岂可遽以无疑自许耶。明道此语。不可但以谑语知之也明矣。未知如何。近日湖洛之争。亦岂非此性字耶。不可不索性理会也。馀外戒惧慎独之义。虽有章句,或问,语类,大全之分明旨诀。犹有误解者矣。至若鬼神章义。则虽以尤翁之大贤。其说犹有所不敢知者。则章句,或问。亦岂可易读耶。若渼湖说及濯溪解。不可以其贤之不及尤翁而忽之也。未知如何。近以继晷之资。几乎绝乏。不能如前晓起。只于昏夜中。拟欲念诵。而无与共之者。幸望于廿三日必枉焉。千万千万。可与语此事者。环顾一世。寥寥乎无闻。况于此乡乎。所望于尊座者不小。申望深谅。不愧屋漏。则心安而体舒。此一条见于近思录四卷卅二条下。而学始于不欺暗室。一句之不入甚可惜。然语类陈安卿问曲礼外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2H 页
言不入于阃。内言不出于阃一段甚切。何故不编入小学。曰此样处。漏落也多。愚意近思录之见漏处。亦当以此例看矣。此一句。收入圣学辑要诚实章。栗翁之意。可知矣。
伊川先生。甚爱表记君子庄敬日彊。安肆日偷之语。此一段。虽在于小学广敬身篇。而近思录之不入。亦其可惜。大全答时子云书曰。向编近思录。欲入数段说科举坏人心术处。而伯恭不肯云云。语类又以横渠语一故神两故化。为说得极好。须当仔细看。因曰近思录所载。与本书不同。当时缘伯恭不肯全载。故后来不曾与他添得云云。大全附录年谱。编近思录条曰。先生守临漳时。添入数条。刊之于学数条。未知为何说。而其前未及编入者。恐不得没数添补也。若以此低看近思录。而谓不足观者。是为朱门之叛卒也。我 朝静庵先生之尊此书。岂无以也。向者仰告侯无可与申颜为友事及谢氏引侯申之语。恐当编入于小学广明伦实明伦等篇。而见漏者极可恨。语类陈安卿问小学实明伦篇。何以无朋友一条。曰当时是众编类来。偶无此尔。而今见小学训义总目。实明伦条。李氏以包孝肃公尹京时一章。为实朋友之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2L 页
交。寒泉门人。以此为问。则先生答书曰。此章于朋友条。固不切紧。而舍朋友则无可属处矣。语类说果可疑。岂或后来添入此章耶。据此小学。亦或有后来添入者。而小学中邓攸事之未删。诚又为千古之恨矣。然不可以此而轻视小学也。是以。我 朝诸先生。无不以小学为修身大法。尊信之不下于四书。而宋云坪之谓不如经传通解中学礼诸篇。而太忽之者。诚不知其何说也。
每念左右饿乏劳苦之状。不胜伤恻。然第有所仰勉者。朱夫子不云乎。穷须是忍。忍到熟处。自无戚戚之念。又曰。贫者士之常。惟无易其操则甚善。此二语。在前往复于襟溪李丈时。李丈以此勉之。俱见于节要者也。愚至今不敢忘也。退溪先生尝叹曰。古人因困穷而学益进。今人因困穷而志遂媮。又曰。苟志之诚笃。一穷字岂能夺之。栗谷先生曰。居家贫窭所困。失其所守者多矣。学者正当于此处用功。击蒙要诀居家章第九条。当详考。尤庵答申曼倩书曰。朝不食夕不食。不胜相念。然不死则幸矣。只祝舍置他事。力于穑事。以为收杀前头之策。如何。晦翁以力田自给。为养浩气之一事。诚以不能力田。则救死之际。不能无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3H 页
苟且之心故也。宋子大全中。此等说甚多。不能尽记。梅山先生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宁为君子而饿死。毋为小人而苟活。又答族弟喜弼书曰。古君子之志。能必伸者。不以世累身。亦不以身累世。以故抑其身于沟壑之下者。正所以伸其志于九天之上。亟体斯义。莫以贫窭忧戚。或忽于进德居业。常以一日未死。一日要是当为馀生之究竟法云云。未知洪起哉。不忘先师此训否。病益深死无月矣。而一心憧憧。惟在于读书种子将绝之忧而已。故敢此覼缕焉。然读书为为名。则是亦蹠之徒也。此则又当别论。姑俟拜叙时耳。
与赵镇鹤
今番枉临。幸得详考中和旧说诸条。而犹有所未尽者。姑俟徐徐推寻。而亦不可不汲汲讲究。老洲先生尝曰。从古学问之差。皆由于性字之误认也。又曰。从古经之不正。邪慝之并作。皆由于大本之不明也。世儒之性命二字。推而置诸不可知不必究之地者。吁亦殆矣。幸望深以此事为戒。大段着力于致知工夫。千万千万。程子不云乎。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朱夫子一生论学。皆本于此两言矣。寒泉尝曰。世衰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3L 页
道微。正宜多读孟朱书之时也。执事须更读孟子。以为基本。而继之以诗书。恐好矣。义理之辨。文章之妙。莫有先于孟子书矣。末知意下以为如何。
好学论。见于论语集注者。与近思录第二卷第三章。小有异同。而执事所疑上下一段语。似架叠者。退溪先生已有所论。见于近思录释疑。而本集姑未及考矣。退溪先生曰。盖其本也真而静。与其未发也。五性具焉者。固非两截事。但其为说。则实作两重说了。第一番。只指本然之性。不杂人伪。湛然渊妙处说。故曰其本也真而静。第二番。再就前所谓静处。说破所谓真字之名目。故曰其未发也。五性具焉云云。非因此而有彼也。故朱子与蔡元定论此云。伊川文字如此多头项。又谓之叠说是也。(按蔡元定之定字。似是思字之误。更考焉。)
语类问性上如何说凿。曰。性固不可凿。但人不循此理。任意妄作。夫伤乎他耳。凿与孟子所谓凿。一般。故孟子只说养其性。养谓顺之而不害也。愚按性非别件物事。只是一个道理之在我者耳。人之言不顺理者。即害乎性者也。事不顺理者。亦害乎性者也。静而不能涵养。则即害乎性。动而不能省察。则亦害乎性。事物而理。与吾心生理。理无彼此内外之异焉。理无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4H 页
内外者。岂非率性之道乎。人之言与行。皆由于情之之发。而作用流于不善。陷于非义。则其不曰情荡而性凿乎。
与赵镇鹤
朝晡号霣之馀。不可不读礼。曲礼所谓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是也。家礼增解居丧杂仪。可考。读礼之暇。又不可不读书。如论语则农岩所读也。中庸则遂庵所读也。讲礼读经。俱不可废。然襄礼前。则讲礼为主。如何。经则论语为好。而不可修好音声。只是翻阅考检。暗暗念诵。似无妨矣。兄弟有知不知。则受吊时同为受吊。亦不至大害。而讣告处则以令伯氏哀为主。恐好矣。讣告于丧人。则书以哀座前亦例也。
与赵镇鹤
近思录圣学辑要。间有寻绎之业耶。朱子非惟有大功于经传。其编成小学近思录两书者。实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此乃老洲吴先生雅言之见于杂识者也。又闻梅山洪先生之教。每以圣学辑要,击蒙要诀二书。谓吾东之小大学也。此皆天壤间有数文字也。秉德之外翁聿修斋所编读书要诀曰。击蒙要诀明白简要。甚切于初学。圣学辑要。体用该备。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4L 页
阶级分明。乃大学之舆卫。而作圣之指南也。秉德于己卯。遭内艰于父在之时。哀甚无以自抑。只以书册遮眼。而笃信外翁说。求得近思录及圣学辑要。略用工夫。被人指笑而不能止。最于辑要着心。几忘寝食者多矣。全废科工于丧中。从事此等说。虽不得成功。而至于今对辑要。辄觉自喜悦之心者。以其先入也。今番借上者。即其册也。栗谷先生。是东方圣人也。辛望尊座哀侍。尊信羹墙于斯翁。千万千万。愚所付签。一一详考。以为日后商确之地。如何。
大全答何叔京书曰。若颜曾以下。须就视听言动容貌辞气上做工夫。盖人心无形。出入不定。须就规矩绳墨上守定。便自内外帖然。此日用工夫。至要约处。于此审之。则知内外未始相离。而所谓庄整齐肃者。正所以存其心也。又答陈明仲书曰。洪范五事。以思为主。然操存之渐。必自其可见者而为之法。则切近明白。而易以持守。故五事之次思最居后。夫子于四勿。不及思焉。盖欲学者。循其可见易守之法。以养其不可见不可系之心也。至于久而不懈。则表里如一。而私意无所容矣。退溪先生答金而精书曰。古人欲存无形影之心。必自其有形影可据守处。加工颜,曾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5H 页
之四勿三贵。是也。因引朱子书如右。而曰今亦当以颜曾为法。朱子为师。而期于久远看如何。不可分内外为两截事。以外为粗浅易做底。以内为微妙难及底工夫也。农岩尝称退溪善言学。于此亦可见矣。退溪答禹京善书。又举四勿三贵曰。所谓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故程子曰。只整齐严肃。则心便一。一则自无非僻之干云云。答李宏仲书。亦引何叔京书。诚能庄整齐肃。则放僻邪侈。决知其无所容矣。观于此数言。则动容貌。斯远暴慢。出辞气。斯远鄙悖。无非用工于外面捡押而吏之表里如一也。岂但正颜色斯近信而独为表里如一之义耶。观于大全答杨子直第一书。亦有相说而解者矣。特以三贵之中。正颜色之正字。直是做工夫底事。不比动与出字之必待下句。然后为工夫。故所以必下斯近信句也。未知此为强解耶。大全答吕子约书曰。圣贤所言为学之序例如此。须先自外面分明有形象处。把捉扶竖起来。不如今人动便说正心诚意。却打入无形影无稽考处去也。老洲杂识。因此而立论曰。如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贵。至于程子之整齐严肃。莫非于有形象处着力云云。此与晦翁退翁之训。如合符契。但三贵之贵字。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5L 页
初书以省字。故愚请改以贵字。仍引退翁书以禀。获蒙印可。而先师因以前后之欠了。外面捡押。屡言不一言。申申勉戒。至今追忆。恍若隔晨。而孤负斯翁。至此之极。每一念至。辄不觉愧汗之浃背也。
与赵镇鹤
读礼之暇。或有课程从事者否。古人于围城中。行冠子礼。陆秀夫日诵大学章句。劝讲于大洋中片木上。我东则同春堂宋先生。于 仁庙丙子金虏之入寇也。避兵于公州沙寒里。虽在流离窜伏之中。忌祀及参礼。未尝废阙。此与曾子之易箦。子路之结缨。同一意也。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朱子答连嵩卿书曰。易箦结缨。未须论优劣。但看古人谨于礼法。不以死生之变。易其所守如此。便使人有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不为之心。此是紧要处。秉德常所诵念者。玆敢奉闻。顾今危乱之世。天下事虽多。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者也。只宜自守吾身。以朝闻夕死。为第一义。未知如何。
与赵镇鹤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6H 页
俯询最长房奉祀高祖。则以中一而祔之义。玄孙之跻祔。已有尤翁定论。既行祔事。而五代祖位。姑末递奉于次长房。则入庙之告。不可不书五代祖考位于上。而继书祖考妣位。此则大祥前一日也。备要可考。但礼当祔于五代祖考某官府君一句。不必书矣。大祥已届下。只以今日入庙。书之于不胜感怆之上。恐好。奉主入庙后。拜礼行之。无妨。不行亦可矣。酒禁时不可用酒。则以醴代之。自是例也。而似闻又有弛禁之令。则用酒何妨。更详之。如何。
练祥退行者。本丧日不可昧然。而尤庵曰。忌日。略设单献。祭而哭之而已。祝文则阙之。而只告不行练祥之由。南溪曰。依朔奠行礼时。当措辞。告以因丧不得行祥之意。近斋曰。前丧大祥退行一节。礼当告由于前丧几筵。而设馔单献。则后丧在殡不可行。但用告辞恐宜。以此三说。择而行之。似好矣。本祥日前期告由。则因上食可也。当日告由。则在焚香后无妨。告辞录于下方。参酌用之。如何。若以当日告由。则今月之月。改以日字。明日二字。改以今者二字。若不设馔。则当去明日讳辰以下十字。为宜耶。
 维岁次干支。某月干支。某日干支。孝子某。敢昭告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6L 页
于显考某官府君。丧期将尽于今月矣。祖妣某封某氏不幸以某月某日下世。某依先贤定论近已代服主丧。而大祥之祭。当于祖妣襄奉后。始可追行。明日讳辰。且行一献之礼。弥增罔极。谨告。
并有祖母丧父丧者。以服言则斩衰为重。以世言则祖母为重。尤翁尝以为当持祖母服。似然矣。此见近斋朴先生礼说六卷。可考。虽在父丧未毕之时。既常持祖母丧。则书疏往复。当称以哀孙。不可称以孤子。又非并有祖父母丧。则又不可称以孤哀孙也。若有以前丧问者。则当称以孤子。然又非并有父母丧。则亦不可称以孤哀子也。世俗以孤哀子。或以为永感下之称。虽非并有丧。而混称孤哀子。已是谬例之不可袭用者。而又只承重祖父丧及或只承重祖母丧者之混称孤哀孙者。尤涉无稽之甚者。不可不改之也。
前丧大祥。当在后丧卒哭祔祭之后。卜日行之可也。杂记说二条。载于丧礼备要小祥章注。并有祖母丧父丧者。亦当依此例。先辈说皆如是。
遂庵曰。并有丧而行大小祥。则当备礼无节略之义。据此追行大祥者。亦可备礼也。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7H 页
退行大祥时告词。当前期三日。或前期一日。因上食告之为宜。当曰先祖妣襄礼。在某月某日。卒哭已毕。孝子某将以今月某日。荐祥事于显考某官府君。敢告。
卜吉则难用古礼。只依先儒说。或丁或亥或辛。凡属柔日。皆可用。尤翁云或用历书宜祭祀日云云。
父丧中遭祖母丧者。前丧祥日变除之节。杂记有父之丧。如未没丧而母死。其除父之丧也。服其除服。卒事。反丧服注。除服谓祥祭之服。以示于前丧有终。此见丧礼备要大祥章注。据此则虽方持承重服。其行父之祥也。当服白笠白直领行事。恐宜然栎泉宋先生。祖母丧中。行父祥祭。以蔽阳子,白布纲巾,白布真领,白布带行事。先师梅山洪先生。尝以此为得礼之正。而可从矣。又有尤春说录于左。
同春曰。叠遭丧者。前丧祥日。似当以衰入哭。祥服承祭。讫。反后丧衰服。
尤庵曰。祥祭毕。奉神主入庙后。反服后丧之服。
出后人。为本生祖母丧。当服大功。而本服则期年也。虽于第十月朔易服。而期年内。当释去华盛之服。而白衣白带。以终期年之数。先菫多如是行之矣。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7L 页
与赵镇鹤
秉德。近以咳嗽腹痛。气息凛缀。盖以初寒感触故也。而亡室祥期。只隔七日。俯仰悲伤。无以自聊。不得躬进面慰。而谨以渼湖集与赵寅哲,宪哲书录。呈其大槩。哀执事其恕谅焉。书疏。未葬不答。固是也。然尤翁于完南。朋友耳。而亦尝有破格往复。况于吾与哀之间也。久不得手字。此心不堪悲郁。略与报来。以慰此怀。如何。
令伯氏孝行。可谓根于天性。而又割指以进血。以保数日之无事者。尤庸钦叹。直欲为之作传。用俟太常氏采择。而愧无笔力。可堪不朽也。
与赵镇鹤
性即理也。理则尧舜。至于涂人。一也。孟子六上六。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章章下注。详考。此乃二程全书十九卷刘元承手编廿四卷。伊川杂录唐棣彦思编。合而一之者也。近思录一之卅八条四十条。亦可考。老洲曰。盖自孟子没后。千有馀年。无人识得性善之理。于是性恶善恶混三品之说竞起。皆坐不知性之为理。而认气为性也。于是。程子以性即理三字。发挥出来。以折诸子之非其下。又云天下之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8H 页
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窃详其旨意。则就万物一原不杂气而言。以明性之理而非气也。朱子以为攧扑不破。有功圣门者。政指此耳。又曰。程子之言性也。直指未发本然之体。孟子之言性也。兼指已发当然之用也。未发则一原。而人与物不得不同。已发则分殊。而人与物不得不异。故性之所以为理虽同。而所言之地头。则有动静体用之别。主理主气之殊。一原非无气静。而气未用事。故主理。分殊非无理动而气已用事故主气也。此一条。辨鹿门人物性异之误。而可以證明众人无未发之误。故录于此。见杂识第二编七十条。盖尤翁所谓众人无未发。只以林择之书为据。而指其不能用存养工夫者而言也。是故。农岩答李正庵书曰。所谓众人无未发。只是大纲说。若细推之。则众人。亦容有未发时节。但随而失之。不足以立大本耳。若谓众人本无未发。则正朱子所谓是无大本道理绝了者也。纯汝必曰。源头未发。无圣凡之殊。中庸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果非所谓源头未发耶。然则源头未发之义。在于何处耶。源头未发。与工夫后未发。是二层境界耶。愚于尤翁。所谓中庸本文。始曰。天命之谓性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8L 页
率性之谓道云云。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然后乃言未发。则所谓未发者。分明以君子之用功者而言。非谓人人皆如此也此一段。窃恐其与章句或问之义不同。而与朱子答吕子约书。栗谷答牛溪书。大有径庭。故寻常讲论时。敢以为偶失照勘。而不可谓定论也。先师之训。亦未免因袭于此说。甚恨不能就正于易箦前也。
与赵镇鹤
论语子路,子贡问管仲两章。桓与纠之行。第程子特以义理断之耳。如荀卿说及春秋公谷传。无得以考其得失矣。然吾夫子既不责管仲之死。而程朱说又如许。则只当信之而已。昔寒泉门人。有问孟之反。策马一节。无或近于有心之公。则先生答曰。孟之反策马。万一出于有心之公。圣人观人。观其所由。岂轻许其不伐耶。吾则信诸夫子。今于管仲之事桓。敢以此例例之曰。愚则信诸程朱。未知如何。至若召忽之为匹夫之谅。朱子于或问。亦已明言之。则无容更为他说。然而其下又曰。后之君子。有不幸而处此者。苟自度其无管仲之才。是殆不若为召忽之不失其正也。又曰。夫子特以忽之功无足称。而其死不为过仲之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9H 页
不死未害义。而其功有足褒尔。固非予仲之生而贬忽之死也。此两语。正是说破高明所疑矣。朱子既曰。召忽之失。在于辅子纠以争国。而不在于死云云。则程子所谓始与之同谋。遂与之同死。可也者其。执事乃曰。后世为人臣者。当以召忽为正云者。恐或少有违于程朱之旨也。更详之。如何。大全答潘恭叔汪易直吴伯丰等书。皆可与或问。互相发明。而未能尽录以呈耳。
与赵镇鹤
退溪先生答赵月川书曰。暮年方窥古人之绪馀。顾心力俱弊。无望于分寸之功。盖知年富力强者。不可不思勉也。如足下常以如仆老而无及者为戒。则日进矣。此在先生五十岁时书也。如贱子者。今已六十八矣。愚騃如一。尚何学之云乎。朱夫子暮年。答蔡季通书曰。精神日耗。血气日衰。旧学荒芜。有退无进。恐邃没没无闻而死耳。此是西山谪舂陵后书也。则先生为六十八岁矣。朱子尚云如此。则如贱子者。尤何足道哉。其为无闻之鬼也必矣。悲叹奈何。高明及时勉励不虚作世人。千万千万。又见语类。有言贫困不得专意问学者。先生曰。不干事。世间。岂有无事底人。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49L 页
但十二时。看那个时閒。一时閒。便做一时工夫。一刻閒。便做一刻工夫。积累久。自然别。此即孔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之意也。古人困穷而动心忍性故业进。今人困穷而坏志逐物故业退。此正吾辈之至戒。甚可惧也。
与赵镇鹤
近考中庸首章下。陈新安云。一章大旨。独有本原。有工夫。有功用。始知汪订所载许白云,蔡虚斋,史氏伯璿说。皆因此意而推演说。夫盖性也。通人与物。言本然之义理也。此乃陈氏所谓本原也。戒慎恐惧慎独六字。是当然之工夫也。天地位万物育。岂非自然之功用乎。细绎章句或问。可以知此言之不可易也。但陈新安所谓未发之中。除中庸外。他因罕见云云。罕字恐当作未字。雍也廿七章小注。辅氏谓未发二字。始出于子思。此言为是。今晓偶因考阅至此矣。
圣贤千言万语。夫孰非垂世立教之片片赤心。而不我欺也。要其归。只欲使人。遏人欲存天理也。语类答周舜弼天理人欲同行异情之问者。甚好。玆敢节略。录于左方。其独示直就吾身上理欲几微之际。密察而致功者。可见吃紧为人之意。而至若所云簇合零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0H 页
星。渐成片段。尤为切要。可与孟子集义。异训同揆。吾辈所宜尽心而服膺也。老洲先师。教人之际。便作自家常茶饭。无日不在口者。即此一事。未知执事不赐斥退。而有所领纳耶。朱子曰。同行异情。只如饥食渴饮等事。在圣贤。无非天理。在小人。无非私欲。所谓同行异情者。如此之事。若不曾寻着本领。只是说得他名义而已。说得名义。尽分晓。毕竟无与我事。须就自家身上。实见得私欲萌动时如何。天理发见时如何。其间正有好工夫处。盖天理在人。亘万古而不泯凭甚如何。蔽锢而天理常自若。无时不自私意中发出。但人不自觉。正如明珠大贝。混杂沙砾中。苓零星星。逐时出来。但只于这个道理发明处。当下认取簇合零星。渐成片段。到得自家好底意思。日长月益。则天理自然纯固。向之所谓私欲者。自然退散。久之不复萌动矣。若专务克治私欲。而不能充长善端。则吾心所谓私欲者。日相斗敌。纵一时按伏得下。又当复作矣。语类训门人诸篇。无一非紧要。而此一语。又有契于先师之意。故秉德之曾所耳熟于操几之时者耳。家礼增解。虽颇详悉。而多有误勘处。不能尽记。而四卷五十四板斩衰章。祖先亡父后亡。不承祖重一条。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0L 页
尤不可从也。七卷十三板祝文。六卷六十六板题主。皆不免杜撰。此则当以四礼便览成服斩衰章四卷十一板。父未终丧而亡。其子之为父代服。断不可已者。为礼家定论。未知如何。但祖丧中父有废疾。承重当否。则当从增解。此则愚于二书。互有从违者也。未知如何。
与赵镇鹤
老峰闵公之伯氏大司宪公。以半百乾柿送尤翁。答书云。曾闻栗谷先生。以乾石鱼数个。挟入简封。以投龟峰之菜畦。每叹先贤风义。物益薄而情益厚。非后世之所及也。不料于公瑞。亲逢之矣。此事又有退陶已行者。退溪集与赵士敬,李仁仲,琴闻远书曰。有馈乾鱼。敢以浼呈。一破食淡之戒。何如。贱身敢效诸先生事。有馈乾鱼者。大一小五付呈。幸领纳焉。
与赵镇鹤
朱先生与黄勉斋书曰。所谓艰窘之状。令人惕然。自困涸辙。无力相赒。深负愧叹也。然于此患难之际。正当有以自处。不至大段为彼所动。乃见学力。不然。即与世俗戚戚于贫贱者。何以异耶。又曰。古之禅宿。有虑其学之无传。而至于感泣流涕者。不意今乃亲见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1H 页
此境界也。德也偶有感于此数言。敢此仰陈也。昨日忽见济山苏友来访。积阻之馀。欣慰甚多。恨不与执事鼎话也。
一生尤悔甚多般。七耋虽衰敢自宽。片片赤心先圣说。中宵独坐屡回看。老洲先生与人书曰。每夜静境虚。明烛在前。展卷讽读。想得来圣贤片片赤心说与人。要使此个道理不坠地。奈无毫分承当。不觉怃然自失也。先师与门弟子相对。未尝不申复于此等说。愚虽习闻此教。而亦不能率。只自愧叹。偶成二绝曰。生如寄也死如归。但愿生前不作非。耻过何如闻过喜。每宵兢兢畏天威。山雷大象显。是我顶门针。每愧蹉过处。未能内省深。幸斤正焉。
与赵镇鹤
日昨枉临幸矣。而一宿之间。焉能尽所怀之万一耶。拜别后。怅仰倍甚于未拜时。小雅之湿桑。郑风之缁衣。唐风有杕之杜。自昨夜至今朝。为尊座讽咏。而深玩之已矣。即辰。经候更何如。晓烛下看孟子牛山章及离娄下二十章章下圈注。天理之所以常存。人心之所以不死一段。及纸头付签。仍成一绝。死生祸福付之天。案上尘编是我年。一息尚存其敢懈。面前明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1L 页
烛照心田。人之学也。一日不可已。一日而已。则心必死矣。语类语也。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次之。此虽庄周语。而亦可警省。
答沈宜丰(致大)
承谕以甘旨有阙。药饵难备。以韩退之送穷。杨子云逐贫。为无怪。此恐贤者之识见。犹有所未逮也。贫穷岂可逐送乎。此皆见讥于君子。而贤之引喻也过矣。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贫而无谄可也。未若贫而乐也。穷须是忍。忍到熟处。自无戚戚之念矣。贫者士之常。惟无易其操。则甚善。孔子,朱子之训。昭如日星。以诏万世。彼韩,杨之说。何足道哉。昔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孔子教之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王近思问。颜子在陋巷。而颜路甘旨有阙。则人予不能无忧。朱子答之曰。此重则彼自轻。别无方法。别无意思也。我东退溪栗谷。以至陶庵诸先生。皆有所发明。而小学所载。江革王延诸人事亲之节。皆可为吾辈所当法也。栗谷先生。每念王延事。而感叹流涕。贤者须于此等处。深加体认。可也。不可以文人杂说。乱其知见也。
与沈宜丰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2H 页
梅山先生曰。黎湖之学。专务敦实。故语默动静。亦极简重。尝遵程门一髭发不似。便是别人之训。宗族门人。咸请写真而不听。近庵尹公汲。退轩赵公荣顺。率画师至。苦恳不已。而亦为谢遣。斯事亦可法也。且影祭之不可为法。程子之训。已尽之矣。至若写真。虽是先贤所已行。而不欲肖像。亦有前辈事可法者。不但黎湖也。且凡事。必以敦本务实。为主可也。而贤者之先从浮文上留念者。窃为之不取也。愿更勿以此等事。来搅焉。
答沈宜丰
先师梅山洪先生与人书曰。从古儒者。未曾以侍汤而废学。展书于药炉茶铛之侧。幸体斯义。慥慥施力。莫或以形神俱弊。而倚阁程课。今亦以此奉闻。而老洲吴先生。亦尝云尔。则此学之不可须臾离。可知也。宋帝之泊舟崖山。亡在呼吸。而陆秀夫犹书大学章句。日与劝讲。诚以流离颠沛之际。人不知亲上死长之道。则不能一朝居也。尹谷之在围城中。死在顷刻。而犹为二子。行冠礼。以此观之。古人之尊经敦礼。果何如也。然侍汤中。则容或有参酌处中者矣。
答沈宜丰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2L 页
尤庵先生答李君晦书曰。妻祖称之于他人。则依俗称丈祖恐无害也。
黄朽浅曰。世俗于妻父曰聘君。或聘父。夫聘君。徵君也。错认朱子谓妇翁为聘君。虽识者。亦多冒用。固可笑也。若聘父。则尤无据云云。沙溪答书是之矣。论语雍也廿四宰我问章小注。人多错看。故以妇翁为聘君。而来书中聘祖之称。又是大碍眼处。故玆考礼疑类辑。奉报。
小学篇题。引中庸首章。尤庵先生答人问曰。初学虽未遽知天命性道之奥。而须知此等名目。然后可以渐向这里去。朱先生于近思录首言太极图说。而东莱先生论其意者。正如此矣。(尤庵说止此。)又朱子答吕东莱书论仁说曰。窃意此等名义。古人之教自小学之时。已有白直分明训说。而其学者亦晓然知得如此名字。但是如此道理。不可不着实践履。所以圣门学者。皆以求仁为务。盖皆已略晓其名义。而求实造其地位也。若似今人茫然理会不得。则其所汲汲以求者。乃其平生所不识之物。复何所向望爱说。而知所以用其力耶。今日之言。有所不得已者。但剔得名义稍分界分脉络有条理。免得学者胡乱揣摸。唤东作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3H 页
西耳。(朱子此说。李泽堂于初学字训。卷末附见。尤翁谓其意切。)又见尤翁跋童蒙先习。亦曰或疑编内(指童蒙先习。)所辑理气性命等说。非童蒙所能知此则不知作者。本意所在也。朱子尝论仁说云云。今之童学。略识诸般名义界限。终有所归宿者。必于此书而得之。其功岂不大哉。须于此等处。宜体认得先贤教人之意。如何。
中庸首章或问。论中和位育之义曰。此万化之本原。一心之妙用。圣神之能事。学问之极功。固有非始学所当议者。然射者之的。行者之归。亦学者立志之初所当知也。昔中洲李公。自幼志气不常。读中庸首章。不觉蹈舞曰。吾亦何以致中和而见位育乎。仍喜不自胜云云。此与朱夫子十数岁时。读孟子言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以为圣人。亦易做云者。无异。幼时须有如此意思。然后乃有所可望。未知如何。又退溪集答李宏仲曰。近得曹南冥书云。近见学者。手不知洒扫之节。而口谈天理。计欲盗名而用以欺人。反为人所中伤。而害及他人。岂非先生长者无以诃止之故耶。请十分抑规之。此说虽有病。吾辈于此。不可不痛自警饬云云。李先生此训。甚有警于后生口耳之学。故玆又录送。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此是朱子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3L 页
教人下手用功处。此意本中庸其次致曲。孟子曰。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来。又大学传九章章句。亦曰立教之本。不假强为。在识其端而推广之耳。盖学者。惟不欲为圣人之学则已。但欲为圣人之学。即便是这个样子外。此再无别法。须着眼看。来喻心之发性之发云云。大错。性发用时。即心发用时。未有心发而性不发者。岂可分心性而二之耶。此栗谷先生所以以退溪先生理气互发之说。为正见之一累者也。贤者。岂未及见耶。
游氏所云。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此甚明白无可疑。而君乃尚未解得者。何也。程子曰。若一事上。穷不得。且别穷一事。语类问此与中庸弗得弗措。相发明否。朱子曰。看来有别样底。若不得弗措。一向思量这个少间。便会担阁了云云。须于此从事焉。夔孙录上条。道夫录同看。如何。
答沈宜丰
铭㫌书别号。向与渭阳善濂斋。有所商确。而来示如此。玆别纸供对。家礼立铭旌注曰。无官。即其随生时所称。增解曰。按备要题主条。曰生时所称。如处士秀才之类。此亦恐当以一例看。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4H 页
问表石书以处士。无害于礼意耶。陶庵曰。亡者。有实行。当书以处士。而或不厌于乡党公议。则所以尊之者。适所以诬之。此不可不审慎。又答闵顺之书曰。神主称别号。虽无于礼。恐不害义。况有程子之言乎。题主以詅痴庵府君云云。
尤庵曰。神主之题。既以别号。则铭㫌尤无可问矣。神主称别号。载于二程全书。有曰。属谓高曾祖考。称谓官或称行。号是别号。行如元二刘九之类。生时以别号见称。则铭旌书以别号。题主亦当如之。先贤说。历历可考。
祔祭。必使继祖之宗子。主之。南溪说。是也。宗子过其家葬礼后行之。可也。四礼便览。有告词。
与沈宜丰
礼曰。非时见乎母也。不入中门。此为礼之大防也。昔我尤庵先生。丁睡翁公忧。守庐荩制。朝夕炊爨。亦令男仆为之。三年不见夫人。虽蔬菜。来自夫人。则辄却不食。时年二十二岁矣。大抵人子居丧之礼。惟内外之别尤重。幸哀侍。钦念哉。警戒哉。若于此失之。馀无足观。可不惧哉。所询出继者。于本生父之所后及本生。皆降一等。则本生父之父。岂不为出继者之生祖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4L 页
耶。此无可疑者矣。
与沈宜丰
经一章章句。以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三纲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条目。条目。为纲领之条目。则修身以上五者。是明明德之条目。齐家以下。是新民之条目也。而欲求止至善之条目。则当以何者为言耶。既无条目之可言。则止至善。安得为纲领耶。止至善之为纲领也。其义何居。大学或问论明德处。气之正偏通塞。以人与物大分而言者也。气之清浊美恶。以人之智愚贤不肖所以然而言也。盖人虽得正通之气。而明德之不能免于有时而昏者。何也。于此思之。则可知清浊美恶之专主人说。而不可恃其正通之气异于禽兽而懈于用力也。小学立教一章末集解。可考矣。栗谷圣学辑要统说章末臣按条曰。天命之性。明德之所具也。以此参看亦好。盖偏正通塞也。清浊美恶也。皆以气质言矣。章句所谓虚灵不昧也。或问所谓虚灵通彻也。皆以心言也。气质气之末也。心则气之本也。心与气质。一气。而特有本末之殊。若不能辨别气之本末而槩以心为气质者。误矣。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5H 页
与沈宜丰
近斋曰。丧中。读丧祭二礼之外。他经书。亦当读之。盖不欲以哀而废学也。又曰。礼记兼仪礼读之。无所不可。然以古人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之意。观之。则如士冠礼,婚,燕射饮等篇。似非其时云云。又曰。乐记。无异乐章。决不可读。又曰。至于四书中引诗处。不必废。只低声读过无妨。老洲曰。哀苦淡泊之中。无忧患外挠之妨夺。可以专意诵读。然读书。莫如以课程从事。譬如吃饭。一月三十日。日吃二盂饭。二盂饭虽少。不息之效。自然荣卫充润。务剧读而不用课程。如一吃数斗饭。而经日不食也。数斗虽多。不足以救馀日之馁也。须取一般经书。量力立课。非甚病。无遽废撤。而勿求近效。靠实认究。持之三数年。自有奇功之收也。盖朱子尝曰。居丧。初无不得读书之文故也。又以贪多务得为戒。见于语类读书法者。可考。又答陈明仲书曰。读书遗忘。士友之通患。无药可医。只有少读深思。令其意味浃洽。当稍见功耳。今哀之欲致力于朱子大全。岂不诚好消息。而须以课程从事。勿令贪多务得之意。胜其循序有常之法。千万切仰。四书章句集注。是朱夫子平生精力所在。而为万世标的也。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5L 页
其见于大全语类者。是其绪馀也。参看互證则可也。而不可以大全语类。疑章句集注也。胸膈生凉。不知炎燠之苦。如非退溪先生力量见识真知笃好。则恐未易说也。
答沈宜丰
中庸十七章与十九章。义例不同。而十七章之大孝二字。为一章之纲领。亦如十九章之达孝。而十九章。则结之以孝之至也。十七章。结之以大德必受命者。亦所以结之也。先儒云舜之孝所以为大者。德为圣人而父母得为圣人之亲。尊为天子。而父母得为天子之亲。富有四海之内。而父母得享天下之享。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而父母之祀及于无穷。起于侧微。而终能显其父母如此。可谓孝之至大者也。章首称舜之大孝。下五句言其所以大者。又曰。此章是从庸行之常。看道之费处。章末须归到孝上。若但发德之得天。脱却孝字。亦非中庸大旨。此两说。皆见于汪订中庸矣。今新安陈氏说之载于小注者。亦可参看。然此特言舜之孝之功用耳。若言舜之所以为大孝者。则当于孟子万章上诸章及离娄上篇末章。求之矣。且德为圣人。是其本也。其外位禄名寿。皆自然而然者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6H 页
也。孔子之大圣。而不得位不得寿者。是气数之变也。栗谷先生曰。非圣人之尽人道。不足以尽孝。此见于圣学辑要正家第三孝敬章末臣按条。宜详考也。董邵南朝耕夜读。山樵水渔。而上堂问起居。入厨具甘旨。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朱夫子著之于小学书。吾辈之所当法者。其不在玆耶。帝舜之孝。亦岂不在于竭力耕田。恭为子职也哉。人有百行。孝悌为先。罪列三千。不孝为大。故有子以孝悌。为为仁之本。小学明伦。父子之亲。为五伦之首矣。中庸言舜之大孝。武王,周公之达孝。只言天子之孝也。吾辈之所当务。惟于士庶人之孝。致力可也。论语中说孝者。皆亲切有味。朱夫子已言之矣。
与沈宜丰
费隐之为体用。与首章中和之为体用。不同云者。来喻诚然矣。语类可考。本章甘节录曰。君子之道。费而隐。和亦有费有隐。不当以中为隐以和为费。汪订头注曰。费之所以然者为隐。隐即寓于费之中。而非别有所谓隐。与未发已发各为一时者。不同。故曰不可以中为隐以和为费。汪氏此语。恐得之矣。以此推之。第三节下小注胡云峰。以率性之道为费。固是也。而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6L 页
以天命之性。属之隐者。可见其误耳。
朱子于中庸章句序曰。沉潜反复。盖亦有年云云。于大学经一章章句末曰。熟读详味。久当见之。又语类论读书法。许多说归宿处。只是仔细读书。从古以来。读书者多。而其不得力也。皆由于不能仔细也。先须熟读。继以精思。必用朱子所谓死工夫。然后可以有得。而不负圣贤之教矣。哀须勉旃。
与沈宜丰
家礼增解。小祥设馔图。左饭右羹。与丧礼备要,四礼便览。不同。而鄙家则只从备要,便览右饭左羹。不敢猝变者。以虞后始用祭礼故也。未知如何。
小祥前一日。上食殷奠之非。已有先儒明训矣。虽有时俗谤言。恐不可违礼也。小祥后设馔待客。亦谓不可。则况于练祥前日耶。程子告周恭叔之言。见于近思录。(六卷十五条。)是为吾辈法此。则无容多疑。练日受吊。曾见梅山先师。议于老洲先师而行之。老洲先生曰。礼义由贤者出。正谓是也。又于大祥之用白布网巾。亟称其断然行之。而合于礼矣。
妇人服。家礼则大袖长裙。无负版,辟领,衰及绖,带,杖。而备要谓当以礼经为正。然近世。或有用大袖长裙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7H 页
之制。小祥截长裙不曳地。是乃家礼之从俗处。与朱子晚年之论。不同。然备要亦曰。或依家礼。为大袖长裙。今尊门所行者。是家礼耶。幸与尊内舅善濂斋。商确而处之焉。
答沈宜丰
葬不立主。追后告由。有屏溪说。在续礼疑类辑者。太涉冗长。玆以愚意。录于下方。参酌用之。似好。
前期。告由于几筵曰。将以明日。追成神主。敢告。(因上食)维岁次云云。孝子某。敢昭告于显考某官府君。葬不立主。礼有未遑。今依先儒之论。玆敢追成神主。伏惟尊灵。是凭是依。谨因朔奠。用伸虔告谨告。更加商量焉。
练后。虽止朝夕哭。不可昧然于晨昏。故退溪先生以展拜几筵为教。然而三年内。有常侍之义。朝夕哭既不拜。则练后。何独行拜礼乎。尤庵先生之以为可从者。恐不可遽从。而农岩,陶庵二先生之言。似合情礼矣。且几筵。是象生之所。则除夕正朝之哭。恐情礼禁不得矣。拜礼则无可据。不敢为说。既练无时哭。载丧服传。此亦考诸增解。如何。
答沈宜丰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7L 页
改葬受服之节。群说纷纠。未定干一。而窃考两先师往复书。以潜冶见柩而哭。奉柩就殡后。服缌之说。为有层节可遵也。大抵近来所谓启墓。不过去莎一方。则受服。恐非其时。当待棺和出地之日。老洲梅山两先生说固如是。而近斋答人书。亦曰缅缌受服。出柩日当行之。礼意断然如此云云。愚果欲依此行之矣。至若三年内迁葬者。当以原服行之。不必改制缌也。此乃尤翁说。见于礼疑类辑。亦载于家礼增解矣。哀侍如欲考详。则更加仔细。如何。
答沈宜礼
示喻家务。与课业相妨。此固人人之通患。而其不曰待有暇而读书。则无读书之时乎。苟能诚心好学。则事务虽烦。自不妨于随隙佔毕。千万勉旃。毋负初心焉。悠悠岁月。岂肯待人。正宜惕然也。所询礼疑。适见近斋集答梅山先生书。可据以傍照。玆录送。谅之如何。君之无言忠信上工夫。只于君之不能勤学。可知矣。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注曰。忠信。本也。又主忠信注曰。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君须念念勿忘于主忠信三字。如何如何。
问本生父与所后母之讣。一时并至云云。本生所后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8H 页
有轻重。何可以本生家无一介丈夫。而不奔所后母之丧乎。当以所后家近族一人。使之往视生父袭敛。已则奔所后母丧。为不失礼律矣。此乃近斋先生答梅山先生书。论处变之节也。须于轻重先后字。着眼深思。
答沈宜丰
邹传。果开读否。是书也开卷第一义。义利之分也。士生叔季。须多读孟朱书。先辈之深戒也。凶年。事育之艰。固不可免。而其不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乎。然则读书然后可以不失其恒心。岂可一日而舍之哉。假使饿死冻死。属纩之前。此志不容少懈。圣人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七字。常常铭心刻骨。念释在玆。如何。君之从我游。今几年矣。学业犹夫前也。言行犹夫前也。今年犹是去年人。今日犹是昨日人。少无就将之意。何也。士别三日。刮目相对。而吾于贤者。未尝有刮目之日。无乃君实日进于默默加工之中。而愚之未及知耶。须深思其所以然而言之于我。如何如何。孟子告子篇。无名之指一章。亦可警发也。此则朱先生言之矣。君其猛省焉。
答沈宜丰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8L 页
示喻以药饵难备。甘旨有阙。为之伤叹。然圣人云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栗谷先生云每念王延隆冬盛寒。体无全衣。而亲极滋味。未尝不令人感叹流涕也。以此二者。常加体念。如何。又大全王近思问。颜子在陋巷。而颜路甘旨有阙。则人子不能无忧。朱子答曰。此重则彼自轻。别无方法。别无意思也。退溪先生答门人问此义。有曰。盖圣贤。看得义理。至大至重处。极明无疑。不容毫发有所回挠迁夺。故甘旨之阙。虽人子之心所甚忧者。亦不以是而别生意思。别求方法以要必得之也。无他。知此为极重。则彼不得不轻故也。今人每以荣养藉口。而受无礼义之禄食若充类而言之。与乞墦间而充甘旨。自以为孝。殆无以异。故君子虽急于奉养。不以是变所守也。大全卅九卷 五板末。此书今载于论语雍也之九贤哉某也章小注矣。
答沈宜丰
近世湖洛诸儒之辨。条件纠纷。而其大纲有三。人物性曰同曰异。心体曰本善。曰有善恶。明德曰有分数。曰无分数。主性同者。从中庸天命之性章句。而曰物亦禀五常。而局于气质。故不能全其性。主性异者。从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9H 页
孟子犬牛人三性之不同。而曰物之受气偏。故所受之理亦偏。自有生而已异。主心本善者。从程子说。而曰气之精爽者为心。则本体岂有不善。发于思虑。则有善有不善。主心有善恶者。曰心即气质。气质有清浊之不齐。故心亦有善恶。主明德有分数之论者。曰明德本心。心气也。气不齐。故明德亦有分数。主无分数之论者。曰人之虚灵。不拘于禀受。虚灵。明德之体也。岂以气禀之异而有分数。诸家立言。各證朱子。将为百年未决之案。
朱子论程子所说才字以为正。张子所谓气质之性。而其释才字。则曰人之能。曰发于性。是其以气质之性。就发后言之者明矣。或问于栗谷曰。朱子曰情有善恶。性则全善。然则气质之性。亦无有不善者乎。答曰。气质之性。固有善恶之不同矣。但此所谓性专指未发而言。人虽至恶者。未发之时。固无不善。才发便有善恶。其恶者。由于气禀物欲之拘蔽。而非性之本体也。故曰性则全善。据此则栗翁之意。亦可知矣。南塘则欲就未发上。以单指者。为本然之性。兼指者。为气质之性。而乃曰单指兼指者。只在一处。则是真荀,杨之见矣。
肃斋集卷之十七 第 359L 页
明明德。是大学开卷第一义也。明德。只是本心。卢玉溪语。栗谷先生。采入于圣学辑要。然则主心语而性情在其中矣所得乎天贴德字虚灵不昧贴明字。具众理应万事。是明德之能事也。虚灵不昧。便是心具众理应万事。是抱性情在其中。以是心。具是情性者。乃得乎天底物事。此非明德之义乎。贤者之以孟子尽心之心字。为明德者。诚得之矣。大学章句曰。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孟子尽心章或问曰。所谓尽心者。物格知至之事。曾子所以一唯。而无疑于夫子之言者。是也。所谓事天者。诚意正心修身之事。曾子所以临深履薄。而无日不省其身者是也云云。然则尽心存心之心字。与大学之明德。果有异乎。其必以曾子之事明之者。尤可见孟子之学出于曾子。而曾传所谓明德。即孟子所谓尽心之心也。但来书所引具众理性也。应万事情也云者。虽是先儒说。恐或未及细勘也。栗谷语录论小注胡云峰说曰。具众理指言心。而乃指性未稳矣。(栗翁说止此。)盖且。众理之理字。即性字义也。具之应之。皆属乎虚灵。则以众理而谓之性可也。具众理而谓之性。则不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