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x 页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书
上洛坡柳相公
元子诞降。 宗社无疆之休。臣民莫大之庆。文生来。伏承下书。伏审气体候康宁。伏慰慕仰之忱。传去冬猥蒙 特恩。荣宠旷绝。感悚交挚。玉洞集序文。典重谨严。何敢改评。而托教甚勤。一二字妄有所云云。下览可否如何。
书
上洛坡柳相公
元子诞降。 宗社无疆之休。臣民莫大之庆。文生来。伏承下书。伏审气体候康宁。伏慰慕仰之忱。传去冬猥蒙 特恩。荣宠旷绝。感悚交挚。玉洞集序文。典重谨严。何敢改评。而托教甚勤。一二字妄有所云云。下览可否如何。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2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26H.gif)
猥蒙 天褒。至及锡马之恩。惶陨震懔。不知措躬之所。此莫非閤下谬听过情之声闻。而置之课最之致也。劝人为善之意则美矣。而冒此不敢当之题目者。岂不内疚乎。
答李淑汝(钟祥)
白衣冲雪。奉书而至。存问慇勤。厚加珍贶。此古人不忘穷交之义也。矧谨审政体万卫。尤惬劳祝之私。吏职虽恼。学优而仕。展其所蕴。想不以大小而间焉。而所恨甘民独被其泽耳。传衰颓日甚。耳目先死。寻数之工。亦不从心。自怜奈何。所谓政策。自知迂阔。竽瑟不合。而惟老兄听之以递钟。然此只是糟粕煨烬。何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2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26L.gif)
答李愚可(得鲁)
不出山门。今几年所。高尚之志。无时不叹仰。贤胤奉书而至。欣豁如何。恭审静养百福。探赜物外之趣味。日以益富。实为尘臼中人所愧死处也。传八耋而无所卒业。有何可以开喙向人道者耶。
与金应五(奎汉)
季方源源相慰。今当相别。怅怅如何。士仪妄有所述。藏之巾笥。乃为后进所窥。至有刊印之举。汰哉之讥。不可得以免矣。贤季氏固请。故玆以奉呈。观玩之馀。另加评订以示如何。
答朴辉道(时默)
秋气已至。起居万护。贤胤学业如何。传方浩归。而不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2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27H.gif)
答崔应天(台镇)
庚炎学体万裕。传公扰所拘。镇日无暇。兼以病暑。良苦良苦。惟有浩归一念。而亦不得如计奈何。吾山记胤君勤托。故忘拙搆呈。览后一哂而扯之如何。挥汗不能作书。子舍则阙之。此意下布如何。
答李汝䨓(震相)
衣身为重乎。缝杀为重乎。衰裳之大分别。则斩衰齐衰大小功缌也。三升四升五六升至十四升半。亦丧布之大分别也。何必以缝之内外为大分别。而特言于制度之首耶。此愚所以以外削内削。为裁衣之大本者也。
经所云袼者。衣与袂界限之缝也。衣则尺二寸之外削去之。故袂幅所属之缝。正当于肩腋之际。可推于丧服矣。
衣不削而袂不属则何为而有界限之袼缝乎。属幅之外。又添半幅。非愚臆说也。即经所言继掩尺也。
衽当旁三字。既属于三袪缝齐倍要之下。则袪是衣袪也。齐亦衣齐也。衽何可舍此而变为裳制耶。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2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27L.gif)
袪。诸韵书。皆曰音胠。又曰胠胁也。音胁。又音怯。又音恰。故愚亦以为当从胠音矣。我东奎韵。胠字在叶韵。又在洽韵。俱训为胁。且袪字亦有去声。诗疏礼疏及集韵。皆曰丘据反起据反云。而奎韵独置平声。未知何为也。愚不敢以入声硬定。故去声之音。亦并载之。以俟明者之取舍耳。
衽当旁之衽。续衽钩边之衽。皆是衣衽也。即愚所云三袪之一也。若曰裳幅则衣将无衽奈何。继掩尺则明是袂末半幅。不当引之于衣襟也。
经曰适博四寸。出于衰。衰在前则适。岂非在前而出于衰者耶。其长经所不言。故只仿领长而裁之矣。俗制之跨肩前后各四寸。果有经传可据耶。既割去项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2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28H.gif)
衰裳十二幅之说。非愚刱出也。礼曰制十有二幅。(丧服深衣同制故云)通典曰裁破为十二幅。郑注曰前三后四。左右有衽。又曰衽者裳幅所交裂云。则三与四与左右衽。只为九幅。九幅无经可据。且但有前三后四。而以衽连缀左右。则便同无底之橐。决无可着之方。愚故曰前面左右各三则可以开合。而又有左右两衽。共为十二幅。合于经旨矣。郑之意必如此。而孔疏之断以七幅者。遂为后世之疑。至今不悟。可叹可叹。
幅三袧三字。在于裳内削幅之下则分明是着裳之制也。而后人失其义。而用为襞积。遂阙着裳之法。郑氏则不得已以带下尺谓之裳要。而孔氏则反属之于衣要。终阙着裳之制。可疑也已。
丧服传之绳缨条属。杂记之条属。以判吉匈。有何不为布武之半分语意耶。无论吉匈。有梁无武。不可以为冠。犹有武无梁。不可以为冠。何必言布武之制而后为冠耶。若以不言布武为疑。则何不以不言布梁为疑也。条属之属字。即着字之义也。郑注亦曰着之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2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28L.gif)
矩与钩之别。考得甚善。然愚则但取其曲之义而已。未及于甚曲微曲之分矣。而微曲亦曲也。故并归之曲袷之曲耳。若曰衽之形如钩。则不合经旨矣。
古服之制。不如今千百其殊。只是上衣下裳之法乾坤也。朝祭服丧服深衣中衣裞衣袡衣等。无不同制而异名。但有衣裳之连不连。升数之精不精者。不同耳。
与金声振(时瓒)
纳陵。乃先祖游衣之地。在后孙宜有感慕之怀。而旷直今至三朔。岂不罪悚乎。况享祀时支供之费。专系于良丁收布。而既无官员。则谁任其责乎。若又延时阙享必矣。何不念所重。而若是自重而已乎。虽朝廷官爵。 命下之后。不日肃谢行公。不待 教旨之受与不受。则今此状 启已为二朔。 王命之已下。不见可知。但 教旨转转付来。故至于今日。幸思之又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2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29H.gif)
答李圣涵(根玉)
嵋渊德山之会。可谓不易得之事。别后怅耿。又何可既。荣旆利税而侍履增裕否。传还衙以来。依旧是前样。而向日之名山川好楼台。作一梦中境界也。
先丧练后遭内艰。则练服功衰也。母服齐衰也。功衰轻而齐衰重。葬前服齐衰。有事于其宫则各服其服。
答许时益(禧)
处士不出山外。多士赴试之时。亦不得相见。其在高尚之人。可谓自适。而更无会唔之际。实所叹恨。传事事自反而已。不敢怨尤也。此生几许。未死前相信此心足矣。
答许舜章(
先陵 教旨。问诸吏吏。日月稍久。成送与否。未及考见。从当详探然后。如或未成。依例觅纳云。士仪二三胜友。来此校正而去耳。
洋扰尚忍言哉。今既自退。人心稍安。可幸可幸。此是正道不明之致也。幸与同志诸君子。勤勤相勉。明先王之道。伦常有序则彼当自消而自灭矣。努力焉。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2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29L.gif)
一书可敌对唔。闻近日入乡剡云。公议可见。益懋进修。何待此言也。
答卢汉若
承审侍暇学履珍胜。如复对讨。传汩汩无隙。不能自省得失。恨叹之中。灾岁之民。逐日告饥。无以博济。是庸忧闷。朱书此乡所稀有者。从何求读也。勉加玩味为望。
意谓此时可得相见。居然废举。专心于向里之工。虽失一会唔。不足为怅恨。寿筵诗可见诚孝之笃至也。克己说或可为进业之戒否。
年来课程。进进无已。尤庸喜悦。废举专工。脱去俗套。立志如此则何患不到古人地位也。勉之勉之。大学之恐惧。已形之后。不能察理而动心也。中庸之恐惧。未形之前。必须持敬以存心也。其文虽异。其义则一也。有中庸之恐惧则自无大学之恐惧。无中庸之恐惧则必致大学之恐惧。
徙居之计。亟图之如何。古有三迁之训。君有贤子。教之成就。是所望也。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0H.gif)
所喻诸条。考得甚善。吾亦有所增注。故今录送耳。
与洪丹城(显升)
春已尽矣。不审政候连相。传转益衰朽奈何。法勿里士人金镇祜,金象淳。即吾门下多年受业之人。而文学才器出众者也。琴啸之暇。可与相从否。二生必不以无事之事。至于偃室矣。
答李▣▣(钟根)
袭时小敛时则衣衾陈于尸东壁下。故设灵座于尸南也。大敛后则东壁下衣衾已用。而奠亦已迁将改设。故设灵床于柩东也。袭与敛皆于堂中。则何谓非一处也。家礼则始死无馀阁之奠。袭后方有奠。而小敛时迁其奠。小敛后更奠。则非两设也。沐浴前有沐浴之具。饭含前有饭含之具。小敛之前。独无小敛具耶。先具而待用。非所疑也。
答李周应(寿宪)
贤弟相见于愿见之馀。兼承手书。欣豁何极。屹峰公阐美事。道查之 命下矣。此在道伯之 启如何。
与巴山诸生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0L.gif)
答安元用(守旿)
北归以来。恒切耿耿。方在周庐。拜书于意外。如复对唔。洋夷之变。尚忍言哉。此莫非正道衰而邪说行之致也。幸与同志严卞而痛斥之。期使吾道焕然。彼将自消而自灭矣。
答许瑞五(
日月流迈。三霜已尽。慨廓之思。当复如何。传忽因绣启。落下坑堑。七十闭门之踪。暂时出脚。遭此罔极。可谓自取也。李圭麟则褒 启矣。字训四册。曾借于大山丁生。未及觅来。从便觅送如何。舜章明举安过耶。懒于把笔。此书䨓照如何。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1H.gif)
崇善殿立碑。尚此延过。主张无人。痛叹痛叹。文圣宪之长逝。恸矣恸矣。如此诚实之人。岂易得耶。景懋见屈会试可叹。移居密阳。此亦迁乔耶。
答卢缵奎(寿容)
堂候有不安节。仰虑无极。方用何剂耶。传千馀里游赏。无非发舒精神处。而归复扰扰奈何。惠馈两味。可治腥胃。良感情念。
布幅甚狭。故衣衽及裳幅。俱不如制。若得广布。不当如此。丧服既以贱著为准。则丧冠亦必稍广其梁。又为武以縪之如何。三梁广三寸。而武高亦三寸或四寸也。
江上相别。至今在眼中。日月水驶。襄礼想过行矣。哀痛如何。读礼之暇。傍涉何书。洋贼虽已退去。邪说终不止息。人心恐难自保。望须申明正学。严斥异类。与诸同志勉旃勉旃。
答许舜可(薰)
春府小成。犹胜寂寞。枉驾远临。拜贺欣喜。南来以后。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1L.gif)
悬念之际。奉玩手书。凭审重侍学履清胜。仰慰。传一自惨制以后。心神益死奈何。士仪二三益友。千里跋涉。雠校以去耳。四七新编图式。考得甚善。发者气。所以发者理八字。吾固疑之矣。无乃转转传写之误耶。此无原本。每欲详考而未及矣。本家在三百里外。且只有寡宅及二岁孤儿可叹。幅巾失其制久矣。退溪先生叹其若僧巾。故岭以南不用之。京洛有单复之异。午人亦废之。此可谓因噎而废食也。若得其制则用之何害。朱子既著之于家礼。依朱子制度裁之。谁曰不可耶。长则著而广则无所见。此为可疑。然若今俗所谓挥项之广则似可耶。额㡇之广。亦无所著。然带广二寸云则周尺二寸。当今布帛尺一寸弱。此似为据耶。诗山正曰摺之广寸许。亦似无妨矣。顶上斜缝处则家礼不曰㡇左四五寸间乎。又不曰当幅之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2H.gif)
答朴伯翁(在馨)
希汝持手毕而至。备审学履有相。小学文纂辑。可见践履之笃。足以为后生模范。甚善。
东贤学则。抄出几许条耶。本册依来耳。
尊先府 貤赠之典。泉台光耀。想感怆矣。所托文字。精神昏耗。未暇奉副。容俟如何。
答赵洛彦(性濂)
丧冠何谓屈巾也。丧冠与缁布冠其制同。则武高亦同。而当用周尺三梁而已。
答李孟淳(寿浩)
日月水驶。春夏改燧。孝思想益罔涯。读礼之馀。亦有所涉猎经传。有所会悟否。切切希祝。
葛老事为斯文地者。孰不抱冤也。可叹可叹。
答李舜若(铉八)
汤患弥留。常不解带。岂胜仰虑。俯托墓铭。以若拙陋。何敢模状乎大君子盛德之万一。而屡辱勤教。亦难终孤。与令从叔相议构草。幸更定于大方家如何。
答卢文翁(相夏)
相见年久。一书足以叙怀。又慰侍暇学业之笃也。汉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2L.gif)
答许明举(燠)
因尹令书槩闻重侍连卫。佳客相倚。尤是善事。此所谓友道穷时见者也。以君之宽仁。想一室无间矣。淳伯遭艰。闻甚惊愕。吊状付送。监试左耶右耶。道伯能试。又有公心。大丘无妨。尊从叔平安否。䨓照如何。
答辛贤甫(允成)
慎节之拖过岁月。岂胜虑念。此似长卿之消渴。自当勿药矣。洛彦三年守冢。尽是诚孝所到。令人感叹。士仪之印。峤南儒风虽感。而至于汰哉之罪。有不得自赎矣。
答金允建(麒燮)
承审学履连护。传眠食如昔。而无用于世可笑。家儿作县二旬。遽被舟司之论勘。虽是庚辰以前事。而悚悯则极。今轻勘还戢。然计将辞免也。惟愿益勤学业。以副期望。
答李鹤叟(命九)
古无袭衣左衽之礼。但小敛时衾之外幅左掩。以示不解也。故家礼之不纽。不在袭条。在小敛条也。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3H.gif)
同宫之丧。尸柩未葬。则吉匈不可相杂礼也。古则丧三年不祭。自宋儒义起。卒哭后权行。
答朴旭瑞(禹镇)
相别经年。瞻咏如何。承审侍奉之暇。学业益笃。深慰远怀。今年时令无处不病。无事顺经。一大幸也。传衰病转深。可闷。向来事付之一笑而已。
答门人
复衣沙溪云置之灵座。灵座三年则撤之。以后则何以处之。古礼以遗衣衣尸以祭之。复衣上衣也。或在遗衣之中。未可知也。然后世不用尸久矣。撤灵座后藏诸祠堂之内。未知如何。家礼祠堂图有衣物所置之所。或可为据耶。庶人无庙者。惟其所处。人谁有非之。
葬前则无三献之祭。故亡者之妻因为主妇。自虞祭始以主丧者之妻为主妇。则家礼与退溪说无异。
斩衰练后绞带用布。明文在于何礼。后人误看公士众臣布带之说而有谬礼。甚不可也。小祥而布带则何可曰斩衰三年。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3L.gif)
古礼则虽三年之丧。卒哭后无下室之馈。诸先生皆论之熟矣。而犹有从厚之说。然终非先王之制也。期之丧三年不入庙。未敢质言。
古无墓祭之礼。开元礼有一茔数墓。设坛设位。昭穆异列之说。此乃合设也。退溪亦有纸榜合祭于墓舍之论。可以参酌。
桐者同也。柳者类也。其义一也。无桐之乡用柳杖。
古无袭左衽之礼。至于敛则或倒或左。补其空而裹其外故也。从家礼为是。
答卢淑明(秀东)
北归以后信息相阻。居常瞻怅。获承审侍做卫相。实惬愿闻之私。传閒居颐神。比诸向日簿牒之劳。殆若地仙。家儿中会榜。幸何可言。
答曹奎应(璟焕)
题主。重宗法也。非宗子宗孙则不可题。故高氏闶曰观木主之制。傍题主祀名。而知宗子之法。家礼大祥迁主条云其馀改题。此是迁主不改题之文也。愚伏密庵星湖亦皆以不改题为正。盖改题则有夺宗之嫌故也。长房迁奉后。祭祀时主祭则长房也。若宗子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4H.gif)
答郑若仲(趾善)
父卒后母祭祝。何可仍用父在之文乎。若主面则当待三年后改题。而若纸榜则称显妣。
本生父母降为不杖期。何可从杖期之十一月练。
题主时。匈服不可交神云者。见于檀弓何章耶。家礼只云使善书者而已。若无他人则不得不自书。
后土外神也。以吉服行祭。
答金致受(镇祜)
养一铭铭意归重于一字。涵养吾一。虽指性而言。然非诚何以养性。性外无诚。一外无诚。故程子曰一者谓之诚。吕蓝田曰诚者理之实然。一而不可易者也。朱子曰理一也。以其实有故谓之诚。作铭之意以此言之矣。苟有疑难之端。虽十数往复。何可为嫌。此是相益之道也。
驾洛与新罗并立。享国五百年。故我 列圣朝待以三恪之例。至于 正庙朝遣承旨致祭。 亲制祭文若曰仪于何仿。崇灵崇德。丰功异迹。匹美齐礿。又降纶音曰平壤月城之立监降香。其礼可仿。 命置陵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4L.gif)
答尹忠汝(胄夏)
禫月吉祭。犹未配。况卒哭之前合椟乎。圣人制礼。不可违也。
温公则葬后不常着衰绖。而别有居家之服。此非礼家之所效也。
答赵应章(炳奎)
衰裳之缝。考得甚善。士仪中向外云者。眩于注疏而仍存其制。未及打破矣。今见所示。益觉其谬矣。都不如向内之为宜也。
答卢致三(相益)
千里相见不易。只望课工进进。以副区区。大凡学问之道。立志为先。勤与诚为本也。
卦体则九六。皆用老数者。理无不变故也。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义也。启蒙则占法也。六爻中四五爻皆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5H.gif)
十八卦云者。指反对正对而言也。
舜典所载。若一一符同于尧。则无乃太凿乎。苟欲言之则玑衡及协时月正日。可谓天道乎。慎徽五典。敬敷五教。可谓人道乎。肇十有二州。封十二山浚川。可谓地道乎。
钦者彻表里也。成德之事也。敬者主于内。涵养之功也。
谓已发行。今见来书。如更相对。漫录毕誊后还送何妨耶。玆以更送耳。疏草亦还完。兄弟联镳。行事无忧矣。纸制深衣度。有人借去矣。详考士仪而裁之。周尺一尺。不过针尺四寸五分强也。曲袷有原定之寸。同身寸乃中指屈而内角尖处也。
答安盛一(斗馨)
新春居业益进否。老人昨秋避寓于果川麦溪。尚今栖屑。家儿以迎送异国人。日事汩汩。又当大饥。赈政尤急。极闷。忍铭耄荒之言。不足为训也。国朝五礼仪朔望与时祭相值。则参礼不必行。以此观之。忌祭既行。正朝秋夕。亦不必行。盖祀不可渎。
答朴明老(以晦)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5L.gif)
重丧遭轻服。服其服而哭之。卒事反丧服。礼也。
祭统曰设同几。陈氏曰俎豆不两陈。以其夫妇一体故也。国朝五礼仪馔皆合设。惟饭羹盏盘各设。然此谓四时祭也。忌祭则程朱皆不合祭。
答李进士(容和)
引行则重丧在前。葬事则当以死之先后为礼可也。缅礼一虞。依退溪说翌日行于墓前如何。
答权士源(洙)
过情声闻。误入山里。先施之书。至令胤子奉至。未知愚生何以得此。愧恧而已。先墓文有此委托。实感追孝之诚。而顾此荒陋。曷足以阐扬德美乎。且本草中颇有模糊句语。尤不敢妄自下笔。更加详考以示如何。
答权景中(𡋃)
一门三旌。 恩命并下。此莫非孝诚所致。曷胜叹仰。先墓文何可以荒陋当之。而勤教不可孤负。谨依元状序次以呈。载中渡灞可悯。纸笔之惠铭谢。
答金应瑞(祖喜)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6H.gif)
答李生(有直),崔生(仁模)。
落落千里。悠悠四载。怅恋之际。获承惠书。谨审佥履神相。何等慰贺。汉若之笃志力行。实所嘉尚。当此风俗卤莽之时。能奋发如此。而尤有心于扶正斥邪。此岂易得之人耶。望诸君相与讲习。以追齐稷之风如何。传衰病懒散而已。
答金文范(琦浩)
洋丑尚忍言哉。邪术之祸人家国。一至于此。此正吾儒严斥之时也。幸着意廓辟。遍告同志尤可。亲迎在涂。礼曰有吉日而女死。婿齐衰而吊。既葬而除。以此推之。亲迎在涂者与有吉日者。尤有别焉。似当加服。而但古今不同。又况今俗所谓亲迎者。男必往于女家而成婚。鲜有迎女而来者。抑未知亲迎在涂者。男往而在涂耶。女来而在涂耶。若男往而在涂则亲迎之礼未成。此为未成妇也。若女来而在涂则亲迎之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6L.gif)
答卢殷求(相说)
季君屡月相守之馀。今焉见归。怅甚怅甚。惟以笃学进德。为君昆季勉之耳。传老败无足言。家儿弊局。劳心而已。
答曹■■(镕)
丧服加领之说。杨氏之误也。古经则只是方领如深衣曲袷表里具。故曰袷。非三条也。
醋即醯酱也。以醋和于酱者。鱼肉或生或熟。并用可也。古礼士不可用太牢。只是特豚。则豚一而已。用于诸位。虽欲全体得乎。必用肝者。仪礼肝从之意也。
答卢允晖(相旭)
悬悬之际。得书甚慰。岁色垂暮。侍履更如何。课业日富耶。南楼板诗。有此委寄。铭念之意可感也。长房不可改题。祝文则以长房属称书之。
答许景懋(埰)
碣文科扰未定。心神散乱。无暇把笔。今于烛下猝猝搆草。荒拙可叹。明春若有会试之行。可以面悉矣。哲命篇幸赖诸君诚力。至于刊布。极为叹赏。宗尧录何以为计。此实上而勉 圣学。下而劝后进者也。谅为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7H.gif)
答卢伯薰(在馨)
岁色垂垂。南望耿耿。贤弟袖书而来。欣握叙怀。仍慰侍暇懋学。致八三冬勤读学半之敩。此之谓也。近来道路多艰。未知何时相见。只冀读书为善。
与李羲伯(硕瓘)
反旆稳税否。一阳将生。履用连相。尊先祖白云先生文集十五册。见在于城中书肆。而千年往迹。至今依旧。在他人犹为感慕。况其子孙乎。若闻此报。必即来购去。故为此书告耳。
答金成益(时宝)
相别以后。经乱经岁。纡郁可既。胤子头角已长。千里科行。无难为之。奇特奇特。益加教导。成就才德如何。宋文赫客死于忠州。惨矣惨矣。为先诚笃。千里触冒。竟至此境。令人气短。亦足感叹也。其宗中想必治丧以还。而心甚难忘也。
答朴益瑞(希龙)
岁翻已过一旬。瞻望恋恋。仍审侍履迓吉增祉。课工日进高明。是慰悬悬之私。云岩记拙陋如此。愧愧。
答崔生(永焕)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7L.gif)
答文圣中(镇英)
程子曰凡小宗以五世为法。亲尽则族散。若高祖之子尚在。欲祭其父。则见为宗子者虽是六世七世。亦须计会今日之宗子。然后祭其父。宗子有君道。
答郑殷明(元燮)
学问之道无他。以诚勤立志。以居敬为始终。以第一等人自期而已。勉之勉之。
寄子𨙒
昨日书未知入去否也。其间凡节无事耶。此处一样耳。科日渐近。想扰扰也。家舍之中止。多幸多幸。待吾上去亦未晚也。性养女昏过行耶。圣叟事似难如意。稚文氏下去耶。士刚来此数朔。为人柔善。别无可责之咎耳。笙洞崔友亦姑不去。彼皆穷人也。细过何必责
性斋先生文集续编卷之二 第 3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626A/ITKC_MO_0626A_A309_038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