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x 页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谥状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06H 页
星湖李先生谥状
先生姓李氏。讳瀷字子新。其先骊兴人。高丽仁勇校尉讳仁德肇祖也。八世祖讳继孙。以文学起家。官至兵曹判书 赠左参赞谥敬宪。尝为北道观察使。始兴儒教。其人建院。祀以先师之礼。曾祖讳尚毅。议政府左赞成 赠领议政谥翼献号少陵。 宣庙名臣。祖讳志安。司宪府持平 赠吏曹参判。与眉叟许文正公游郑葱山之门。道义相推诩。考讳夏镇。司宪府大司宪。当 肃宗时。力扶清议。士流归心。前妣 赠贞夫人龙仁李氏。留守后山女。妣贞夫人安东权氏。大后女也。先生生于 明陵辛酉。二岁而孤。权夫人忧其清秀羸弱。不使早就傅。稍长受学于仲兄剡溪公。专心劬业。博览群书。及剡溪罹世𥚁。遂无意当世。从第三兄玉洞,从父兄素隐二先生游。慨然有求道志。先取经传及有宋程朱我东退溪书。俯读仰思。毫分缕析。探赜窥奥。以立其本。然后遍读天下书。凡于宇宙间三才所属事物之理。靡有不穷。靡有不达。深造独得。发前未发。其所以继往哲开来学者。不可偻指也。槩以其所作为文章者言之。其论河图洛书则曰河图之数。以奇耦者为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06L 页
先天图。以配合者为后天图。以生成者为洛书。洛书演而洪范作。其二五事之肃乂哲谋圣。互见于八庶徵。洛书中二八交换。箕子岂欺我哉。其论三代井地则曰一井九田。一田四区。区方五十步。夏时一夫受一区。殷时一夫增受二区。周时一夫增受四区。故夏殷周之自五十变至七十。自七十变至百亩。孟子岂欺我哉。其论三代正朔则曰考之诗书易。分明不改时月。改时月东迁以后之末失也。有能于东迁以前得改时月之文者哉。其论王风则曰风雅自有体裁。不系兴衰。周业方隆。亦有风。二南是也。诸侯之微而亦有雅。抑诗是也。王泽竭而变雅作。平王纵卑弱。独不得厕于变雅之末乎。季札观周。王在卫下。邶鄘卫王。皆东都也。东都者王城也。为天子朝诸侯之所。后乃迁居。凡大都会莫不有诗。以观民风。前焉则豳周有风。后焉则王城有风。王风云者王城之风。非为平王故也。其论管仲不死则谓管仲之不死。无愧于召忽。宗祧将绝。无论公子之孰兄孰弟。各自奉出。以待事功之立。未为不是。及君弑而贼不讨。则诸公子在外者。固当乘机返国。图存旧业。此实被发缨冠之急。奚暇论其长少哉。纵使纠兄而桓弟。当时国无主已半岁。而小白先入。名位已定。则纠不过诸公子。岂可以年纪稍长之故而争国耶。况桓公以兄入。则国有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07H 页
主矣。事亦正矣。于是而自靖勿与之争。此天地之大经而不可易者也。其中钩一事。即仲之专于所事。而粗心肆行。其罪不可掩。过而改之。君子所取。岂可因其始之不是故。终亦遂非而同死乎。其论卫辄拒父。则谓胡氏虽云辄辞其位以避父。则卫之臣子拒聩而辅之。辄利位而拒父。则卫之臣子舍爵禄而去之。此说未可晓。使辄真有避父之心。而群臣拒其父以辅之。则辄也其可从乎。如是而从之。则便是真无是心也。安有父来争国。子居宫中。任群下之拒父哉。按丧服为君之父母祖父母期。先儒以为或继体之君。其父若祖有废疾不得立。今君受国于曾祖也。其卒君为之服斩。而群臣从服期。彼灵公逐其子而立孙。则是孙受国于祖也。蒯聩而在。宜与废疾同科。夫子为政。使辄克尽子道。迎其父入。逊让而不受。然后祇慄承奉。务殚其驩心。亦晓告于聩。安享国君之养。而息争位之志。则君臣父子之间。庶几两得其道。所谓正名者。必指此也。然夫子此书。其在辄之新立之际耶。至世子入戚。石曼姑围之。则圣人亦无奈何矣。若夫四端七情理气之辨。发挥晦庵之旨。羽翼退溪之说。为四七新编。易书诗孝经论语中庸大学小学近思录心经。皆有疾书。疾书者。盖取张横渠妙契疾书之义也。其序始于孟子。谓以世则后。以义则详。后则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07L 页
近。祥则著。欲求圣人之旨。必自孟子始。又有家礼疾书,家礼翼,礼式丧威录等书。本之三礼而折衷历代诸儒之说者也。尊慕退溪。无异朱子。故言行之著于遗集及门人所记者。编辑之如近思录例。名曰李子粹语。又于遗集中抄出论礼书札。名曰李先生礼说。使后学得有诵法焉。又有自卜编,观物篇,百谚解,海东乐府等书。先生虽处𤱶亩之中。亦未尝果于忘世。尝曰我 朝惟李栗谷,柳磻溪为识务之最。而或抑而不试。蕴而未显。是为可恨。于是作藿忧录。其目十八。曰经筵曰育才曰立法曰治民曰生财曰国用曰捍边曰兵制曰学校曰崇礼曰式年试曰治经曰入仕曰贡举曰钱币曰均田曰朋党论曰科举之弊。皆是治平之术也。僿说者。自天文地理人道之大。以及草木禽兽昆虫之微。医药卜筮巫觋之术。老佛仙道方技之异。经史百家赋疏诗歌之类。无不辨析。总之为书数百馀卷。别有文集百馀篇。病东方人疏于本国事。乃考诸文献。證其讹谬。正其义例。以授门人安鼎福。卒成东史纲目一部。盖著述之富。未有盛焉。致知格物之精。未有盛焉。见道烛理之明。未有盛焉。中庸所谓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者。先生其庶几矣。入德之门则主乎敬。尝曰未发有静时敬。已发有动时敬。然动时之敬。亦本于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08H 页
静时。若静不能主敬。动如何持守得正。作敬斋箴图若说。以动静不违。表里交正为节度。若其进道之序则先自下学。至于上达。审问而明辨。力行而实践。一出于戒惧慎独。工夫始于铢累而寸积。终于地负而海涵。范围之大经纶之密。使之展布于世。则尧舜其君臣。抑何有哉。迹其内行则至孝天植。自幼时每事必顺适母夫人之心。少无违拂。乙未丁母忧。三年之内。只食疏食苦盐。衰绖不去于身。以不识先考颜范为至痛。语及辄泫然出涕。至老亦然。当先考不讳之岁。欲追服斩衰。乃曰退翁亦如吾幼而孤。然莫之行。吾何敢过也。终其年齐素以居。哀慕如袒括时。日必晨谒于家庙。远代之墓。皆置祭田。刱立八世祖敬宪公庙于宗子家。率宗人岁一祭之。著说曰国朝以来。勋臣之外。无立宗之文。故庶姓大族散无统属。然据王制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注曰虽非别子。始爵者亦然。疏云异姓为大夫者。亦得为太祖。此为庶姓立宗之验也。姊有殇死者。庶母与乳母无子者。高祖之侧室。并不令绝祀。闺门之内。斩斩如也。虽子姓亲族。不许无故入内曰易之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子侄之经宿私室者。必令拜见。虽少出拜辞。返必拜见。是故居门下者。如朝廷官府之礼。出而与人交亦然。遇之者不问知其为先生门人子弟也。治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08L 页
家俭而有制。尝著入俭说。讽世之好羞闇饰者。岁饥则设豆粥一杅。豆浆一杯。黄卷菹一碗。与族人终夕驩然。名曰三豆会。又作半菽歌以自娱。其于姻戚。饥则周病则药。死则赙襚之。嫁娶失时者。办其具。俾不废伦焉。子孟休为南邑宰。有所送饷。先生却之。寄书戒之曰凡敛于民者。八九是非理。以此奉亲可乎。其记身后定礼则不用大敛布及柩衣。如衾旌之类。亦皆以纸为之曰周太祖命世宗曰敛以纸被。不然吾不福汝。近世成牛溪自志曰衣以布衣。敛以纸衾。无违我志。其言善矣。今俗生不崇养。死必饰葬。甚可异也。孔子之答子游曰有毋过礼。苟亡矣。敛手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朱子之作家礼也。曰略浮文敷本实。窃附于从先进之意。先生之训。深得孔朱之心也。又尝窃叹曰百世无善治。由于三孽。尊君抑臣。自嬴政始。汉不能革。用人尚阀。自魏瞒始。晋不能革。文辞科试。自杨广始。唐不能革。三孽不去。不足以语治。三者之中。科举尤害。若曰彼善于此则杨绾所论孝廉科。 国朝之赵静庵贤良科。抑其次也。此莫非眷眷乎忧患斯世之意也。先生之学。体用具备。本末兼该。放之可以弥六合。卷之则藏于密。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俟圣人而不惑者是也。朝廷闻其名。授缮工监假监役不就。既大耋。增通政佥知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09H 页
中枢府事。 英宗癸未十二月十七日。以微疾启手足于正寝。寿八十三。𦤎复而即设馀阁之奠。殡前朝夕馈。敛用平日所定。棺不涂漆而用松脂。门人皆吊服加麻以至期。族人袒免之外。亦布巾布带。葬而除。葬广州瞻星里北负壬之原。先生所居也。故学者称星湖先生。禀赋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性峻而貌洁。气清而神朗。眼光炯然欲射。须髯下垂至带。天之笃生。固异于众矣。自少至老。早起盥栉。整衣冠危坐。终日至暮。夜分乃寐。用工无一时间断。平居俨然人望而畏之。及与士友相见。拜揖必恭。言温气和。酬酢如响。论道讲义。扬搉古今。诸生就正则虽神疲气乏之时。脱然若沉痾去体。亹亹不倦。无斁于人。或一日不讲则惕然为忧。所以从学者众。各随其才而施教。其所成就。虽有浅深之不同。亦莫不饮河而充量矣。总以论之。先生以上智之姿。兼至诚之学。凡于性分之所固有。无一理之不究。职分之所当为。无一事之或遗。明睿所照。精神所到。洪纤巨细。包括无馀。若其操履之严则规圆矩方也。性度之美则玉色金声也。行可以通神明。材可以为王佐。而时运不齐。道不行于当世。后人之所可见者。惟纸上空文。有识之恨。容有极哉。樊岩蔡文肃公铭先生之墓曰抱道而不能致泽。一时之不幸。著书而亦足嘉惠。百世之幸也。天之意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09L 页
无乃在是欤。一时短百世永。樊岩乃亲炙当时。而形容万一也。今 上四年丁卯。右议政柳厚祚从多士之议。禀于筵前曰故监役李瀷。学贯天人。识淹今古。践履造诣。经术文章。寔命世之大儒也。著述甚富。嘉惠后人。当洋书之始至。痛办诐邪。劈破源头。学问之正。见识之明。大有功于辟卫。合施褒尚之典。超 赠正卿。赐以美谥。允合树风之政。 上允之。追爵吏曹判书。配 赠贞夫人高灵申氏。正言必清女。无育。继配泗川睦氏。进士天健女。子男孟休。文科壮元。官止正郎。克传家业。早卒。女适卫率李克诚。孟休男九焕生员。盖自道之出于天。惟灵之灵者。继天立极。开物成务。而上而有位者其事行。下而无位者其说长。迹虽不同。道则无贰。道何尝坠于地哉。昔两程夫子生于邹孟氏千有馀载之后。继其不绝之绪。程子之后。晦庵朱夫子继以大成之。我东自退溪李子以后。非无儒贤之辈出。而其仪文度数之详。至先生而益入备焉。先生之门。高第弟子顺庵安氏。河滨慎氏。邵南尹氏。卓然出类者也。然河滨邵南。穷饿而死。惟顺庵屡徵为东宫官。或仕或不仕。卒业于林樊。以是道传之下庐黄氏。下庐殁于玆五十有馀年。若是其近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先生之从子秉休号贞山。亲被先生之教育。文学行谊。真先生之门子也。状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0H 页
行之文。出于其手。无一毛不似者。于斯见先生之道德光辉矣。然以后生末学之如不佞传冗愚耄荒者。先生之盛德大业。何能以模像彷佛也哉。士林谓不佞传于先生之书。多蓄而多读。猥以请谥之诔命之。且先生之族孙命九来乞不已。故谨齐戒盥手。略序大槩。奉献于太常氏。议所以易名者。
大山李先生谥状
先生讳象靖字景文。韩山之李。兴自文孝公稼亭讳谷。其子文靖公牧隐讳穑。文章节义。为丽季名儒。当我 朝开国。 太祖以宾友待之。五传至讳允蕃吏曹参判。又二世讳希伯弘文馆应教 赠吏参。又三世讳弘祚县监号睡隐。遭值光海时。隐于安东。依外祖西厓柳先生家。是为高祖也。曾祖讳孝济。祖讳硕观。考讳泰和。俱不仕。妣载宁李氏。密庵先生讳栽女也。习典训尽妇道。以 明陵辛卯正月二十九日戊午。生先生于苏湖私第。颖悟出人。五岁学文字。能识别点书。六岁丧母。哀哀不忍见。七岁读书不倦。十二三遍读四画。十四就学于密庵。问气化形化之异。自是辄往质太极图西铭朱子书近思录。同门诸贤皆推服焉。盖聪明特绝。于书无不强记。至如律吕算数玑衡之类。通晓无遗。颇留意于文章。亟被师门奖诩。而卒引之以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0L 页
正法门。时年未及弱冠。作冬至五箴。曰穷理曰主敬。以发师门之旨。而益之以谨独笃志日新三者。以自警省。庚戌遭密庵丧。痛失依归。不懈益勤。一日忽喟然曰文章小技。器数则末。非道之至者。乃作屏铭八帖。曰读书曰笃志曰慎思曰师古曰谨独曰省身曰日新曰力行。遂捐去杂书。从事于经传及洛闽书。日夜俯读仰思。反之于心身日用之间。 元陵乙卯升上庠。寻登第。是为亲屈也。犹不汲汲于进取。冬读纲目。考究历代治乱得失。有所论著。丙辰读启蒙。既已叹曰以朱子之上智。足迹常接于先生长者之门。论辨不绝于朋友之间。况吾辈乎。于是遍交当世贤者。以资益焉。戊午除连原丞。虽以禄养黾勉而赴。踰年即辞归。行橐萧然。旧有书室在大山下。先生居之。定省视馔外不出衡柴。有诗曰触境尽是春意思。妙处须用正工夫。左右图书。讲究体验。愈精愈密。时携数三冠童。啸咏于小塘。发舒精神。休养性情。远近学者闻风负笈至者甚众。辛酉除 徽陵别检辞免。壬戌还付承文院正字。丁卯升典籍迁礼兵郎。以亲益老。未尝岁月淹。戊辰丁忧。三年不懈。辛未复拜礼曹佐郎不就。癸酉为延日县监。为政勤敏。选邑之秀才。月朔课讲。不期年治化大著。乙亥以海禁微事罢还。戊寅 上特命除正言。言者沮之。壬午除司宪府监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1H 页
谢病不就。至是从游之士。百舍重茧而至。尽一时之英。先生自少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勉勉循循焉。辛卯除康翎县监。称病免。 正宗丁酉拜正言辞递。庚子复除兵曹佐郎。上有向用之意。大臣合辞荐达。晋秩通政拜兵曹参知。俄拜礼曹参议。辛丑迁刑曹参议。再上疏辞职辄不许。 上眷方隆。必欲致之。而先生行止之义。自有定算。乃以古人以言事君之义。复陈章勉进君德。其目有九。曰立志曰明理曰居敬曰体天曰纳谏曰兴学曰用人曰尚俭。遂推衍九条之义。凡万馀言。末乃引年致事。 上赐批若曰九条万言。言言真切。庸替座右之铭。要作观省之资。不许休退。先生复伸乞骸。始蒙 允。乃语子弟曰投分农亩。名实相称。但 圣恩无路报答涓埃耳。十月寝疾弥留。请业求文之士。户屦恒满。而酬接如平时。敬慎威仪。俨然可则。季氏小山公光靖泣而请教。命之曰随分收拾。勉进后学。召诸生入。语之曰著实用工。命侍者加新衣。扶起易处。翌日恬然而终。十二月九日也。葬安东府北鹤驾山负亥之原。吊奠相绋者千四百馀人。先生资禀明粹。才气英迈。孝友之行。不学而性之。以幼失慈颜为至痛。每当忌日。致哀如袒括之初。祖母申夫人年近九十。坐卧须人。先生侍侧。则曰安矣。事父爱敬备至。先意承顺。无声而听。无形而视。处昆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1L 页
季之间。相好而无相犹。相对讲辨之际。亦未有一言相持。宗族诸父兄年虽相若。必致敬尽礼。闺闼之内。肃雍成规。婢仆之贱。恩信周洽。是其内行也。盖先生之学。察于彝伦之近。而至于穷神知化。本之日用之常。而至于尽性知命。规模弘大而心法严密。地步平正而造诣深微。战兢惕厉之心。无间于造次颠沛之际。则涵养操存之工。又若是矣。尝曰道之体用隐显。莫非精微之极。所以求之之序。自有次第也。不必于上达用力。必于下学。且当循蹈于规矩绳墨之中。游泳于平易明白之处。故平日践履。未尝为幽深玄妙艰难阻绝之事。以惊世眩俗。真积力久。自底乎高明远大之域。而沛然莫之御矣。又尝以为道也者。原于天而具于心。著于事物之间。有不依文字而立者。然圣人全体是理。笔之于书。以垂后世。学者当因其言。以究圣人之心。因其心以见天地之理。体之久而得之深。则实体之洋洋于事物者。不外于此心也。是皆先生躬行心得。而发前人之奥旨。开后学之正路者也。先生所纂述。有曰敬斋箴集说。因朱子所作敬斋箴而集诸儒论敬之说。逐句类附。复以用工之方。随处提说。凡其脉路之先后。节度之徐疾。毫发毕见。而敬之为义。无复馀蕴矣。曰制养录者。取程子制于外养其中之义也。曰约中篇者。取程子觉者约其情。使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2H 页
合于中之义也。曰理气汇编者。以先儒论理气者。采摭汇分。各有条目。而本源深微。皆极其指归也。曰朱子语节要者。取语类训门人为学大方。节为二册也。曰退陶书节要者。取退陶全集而仿朱子书节要为五册。而学之为道。悉具矣。曰屏铭发挥者。取鹤峰所受乎退陶者。而附以本文及诸儒要旨。以明师道之所传也。至于文集五十二卷。有如化工之妙著于物。心法之精妙。尽在是矣。所以羽翼经传。扶植斯文。为何如哉。先生襟期洒落。气像发越。无一点尘。滢澈若冰壶秋月。安重似山岳。静深如渊泉。谦恭谨约。温然乎其色辞也。刚大直方。栗然乎其容仪也。真可见道德积于中。而光辉发于外矣。盖其一生用工。自洒扫应对。至于精义入神。诚意正心。至于治国平天下。无一渗漏。虽澹若无意于世。所以自任以成己成物之大者。未可以易言也。是其一时英材咸萃而师事之。心悦诚服。成就者众。至今百有馀年。遗风馀韵。尚有存者。猗欤盛哉。 纯祖丙子。门人礼曹参判金㙆上疏请褒异之典。追 赠吏曹参判。又因应教李泰淳疏。印进文集及敬斋箴集说。以为召对进讲之资。今我 圣上十九年。特下加赠吏判赐谥之命。崇儒重道之义。至矣尽矣。配长水黄氏。翼成公喜之后混女也。 赠贞夫人。子男埦弘文馆校理。孙男秉运县监,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2L 页
秉进,秉远县监。孙女适进士柳晦文,柳鲁文。秉运男秀应佥枢,秀戆,秀憼。秉进男秀亿,秀懋。秉远男秀德。曾玄以下内外孙并不录。 赠谥命下之后。先生之玄孙参判敦禹。使其子重明致书于不佞传。请状德之文。传卤莽灭裂。加以耄荒。何能模写先生学问事业之万一。而惟以平日景仰之忱。托名于诔末为幸。谨稽先生外曾孙柳参判致明所撰行状草本。述而不赘。用告于太常氏。以俟节惠焉。
礼曹判书韶亭赵公谥状
公讳性教字圣惟。自号韶亭。姓赵氏。汉阳之世。始大于高丽。佥议中书事讳之寿为上祖。五世至左赞成讳温。佐我太祖。以开国勋封汉川府院君谥良节。奕叶簪组。 恭僖王朝有讳光祖。大司宪有王佐才。自任以尧舜三代。己卯士祸起。被诬有后 命。竟伸雪复爵秩。 赠领议政赐谥文正。升享 圣庑。学者称静庵先生。四传至讳松年郡守。是生讳渭叟府使。是生讳十朋无子。以伯兄翊赞讳百朋第二男济普为后。是生讳思近 赠吏曹参议。是生讳秀仁文科校理 赠吏曹参判。是生讳亨晚早卒。 赠吏曹判书。俱以公贵推恩三世。配清州韩氏。兵曹判书致应女也。无育。以三从兄亨观第二子为后。即公也。公以 纯祖戊寅生。五岁韩夫人取养之。爱之如己出。公事之如因母。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3H 页
承顺愉婉。爱敬备至。母夫人以为能子也。性聪敏。八岁读书。有疑难处。审问甚解。不明不措也。及长学博士弟子业于沈承宣启锡。科程各体。必以省试为式。劬勤经籍。旁涉子史。词藻日就。华闻大噪。丙午中司马。戊申筮仕 温陵参奉。庚戌升义禁府都事。辛亥转 靖陵直长。壬子除掌乐院主簿。癸丑由 徽陵令出监河阳。其治以振文教敦礼俗为先。月朔讲诸生颁乡约。丙辰迁守沔川。己未擢增广文科。例付成均馆典籍。寻移司谏院正言。辛酉拜弘文馆校理。壬戌为全罗道暗行御史。既复 命。升副应教。癸亥用 景陵酌献礼执尊劳。升通政除分兵曹参议。俄授同副承旨。七月丁母忧。易而戚踰于礼。服阕参议水部。又为同副至右承旨。丙寅为大司成。除吏曹参议。丁卯升左承旨。以举册宝劳。进秩嘉善。因授同知义禁府事兵曹参判。生进及讲经覆试。皆为参知贡举。兼同知 经筵事。特差进讲官。连除都承旨,同知成均馆事,吏户曹参判。以谢恩副使如京。戊辰复 命。因侍讲 上问中国时俗。对曰奢靡之习。瑰诡之观。可谓穷心所欲。国之罢弊。职由于此。可戒而不可法也。若所谓蒙古乐。又非先王之乐。我国无此等淫哇之音。 列圣朝盛德事也。复授知申。连除刑曹参判大司宪。己巳复以知申。扈驾 健元陵。以开国勋裔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3L 页
升嘉义。试士礼围。除掌乐院提举。庚午擢资宪。复拜大司宪。差政府提调兼知 经筵春秋馆事,都总府都总管。遂除大宗伯兼弘文馆提学。间兼内医院提举。辛未春制进孝昌墓表石阴记。寻除汉城府判尹。庭试谒圣应制宗亲科。并主文。冬移拜议政府右参赞。制进 宗庙太祖室乐章。壬申授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例兼承文院公事提调。制进 璿源谱略跋。癸酉主文科覆试。复为大宗伯大司宪。未几特授全罗监司。至则恤漂户减社仓谷价。治尚廉平。再试士。考艺公明。民乐士时。一省赖以安业。乙亥瓜归。丙子复拜大司宪。五月六日感微疾卒。享年五十九。讣闻辍朝市二日。吊赙如礼。后月葬龙仁驹兴面上葛川负乾之原。贞敬夫人青松沈氏。参奉雯之女也。生二男。钟弼今校理。钟翼艺文馆检阅早夭。钟弼二男一女。钟翼一男皆幼。公内行纯至。孝友天植。大夫人年至大耋。公亦近五十。犹服勤致养。其宰岭湖。板舆侍奉。亲戚交庆焉。事叔父直学公无异严君。事无大小。必咨禀。始终如一。视从弟参议命教如同气。遇事辄诲。循蹈规矩。同室四十年。丝粒共之。红缌以上乏祀者。择其近族为之立后。悉力全保。其奉公也至诚尽忠。居经幄十数年。论思启沃。明白剀切。知无不言。屡长银台。出纳惟允。以此眷遇日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4H 页
隆。内都清显。外镇藩臬。二子连年擢第。深以盛满为惧曰童子备官而未之闻。得无过福之灾欤。自此吾终老于家。庶几免夫。公之平生。盖循循退让君子也。处心恬约。持身庄敬。辞气雍容。虑思精密。每与人谈古今得失。善辄与之。不善微哂之。傍有问者。徐为之辨理。故交友无相失。事亦办洽。知县按藩。居官如家。有寒素本色。待下一以诚悫。吏民不忍欺。呜呼。公以大贤之后。承世业位。通显十五年。可谓久否而泰。然丰其赋而啬其寿。由我者吾。不我者天。知不知嗟惜之。诗曰如圭如璋。令闻令望。书曰惟孝友于兄弟。公其有之矣。传与公十世通家。且知公终始深。故公从弟参议君授以家状曰舍子无以文吾兄行也。谊不可辞。按其奉先事君修己治人之著显可述者。最其迹以序之。用告于太常氏。请有以易名者。( 赐谥文宪)
吏曹判书 赠左参赞权公谥状
永嘉权氏。其先本新罗苗裔也。新罗末。太师讳幸。事高丽太祖。赐姓权氏。子孙贵大称名家。忠宣王时。侍中讳溥,子煦。有宠赐宗姓。封鸡林大君。至孙府尹讳肃。入本朝 命复姓。三传至讳龄参议。参议生讳弘大司宪。以文章直节名。无子以弟牧使博之长子德裕为嗣。 宗庙署令赠左参赞。寔公之皇考。妣 赠贞夫人昌宁曹氏。贰相昌宁君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4L 页
继商女也。以嘉靖辛卯九月十一日生公。公讳克礼字敬仲。幼有器度。九岁读书不倦。既成童。刻意劬勤。博习经史。无所不通。性至孝。二十二丁母忧。庐墓终制。戊午擢别试文科。分隶承文院权知副正字。己未授副正字。庚申以次升正字著作。辛酉升博士。未几选为艺文馆检阅。壬戌为待教。居父忧庐墓如前丧。毁几灭性。因下血为终身之疾。甲子服阕。升奉教迁成均馆典籍。乙丑拜司谏院正言。论当路戚臣。有直声。还为典籍。历礼兵曹佐郎。丁卯除工刑户兵曹正郎。寻除司宪府持平兼记注官。复为典籍兵郎。戊辰还为持平。移直讲。俄还兵郎兼知制教。己巳升掌令。移直讲。俄拜弘文馆副修撰。还为直讲。除宗亲府典签。寻升宗簿寺佥正。庚午移成均馆司艺。四为副修撰。一为副校理。二为直讲。二为典籍。辛未除掌令。迁直讲兼记注官。寻除司成兼春秋馆编修官。移掌令。又为副修撰。连移直讲司成军器寺佥正。壬申以掌令欲纠柄臣。遂为所挤。出牧原州。奸猾不刑而慑。逋租匿繇。不罚而完。癸酉移拜义州。台谏论以不习戎务。仍任故官。乙亥谢病归。丙子拜司艺司谏兼编修官。复为直讲。升秩通政授吉州牧。会义州饥。择所属难其人。朝议咸以为莫如权某。遂易之。公至则罢横敛刬宿弊。一州大濡。己卯以 上国争疆事罢归。叙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5H 页
为护军。拜掌隶院判决事。时讼案积滞数十年。公未十日。剖决无冤。庚辰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升右副。移兵曹参知参议。除忠清道观察使。贪墨望风胁息。一省澄清。辛巳病递为判决事。奉使如京贺圣节。复命除刑曹参议。壬午除左副承旨升右承旨。连为右副左副右承旨。癸未复为右承旨。升左承旨。时北鄙有警。加以饥荒。 上以公治人将兵。无所不可。特授咸镜监司。公与都巡察郑公彦信。可否相济。兵粮田器农牛。调发转输。北路赖以完。不悦者诬以事削秩。甲申筵臣有申其枉者。 上因命启北路调画方略及兵粮之数。公开录一册上之。特命还职牒。引叙上护军。已而拜庆尚道观察使。乙酉任满。入为刑曹参判大司谏吏曹参判。丙戌兼同知 经筵事同知敦宁府事。连除大司谏大司成大司宪。时法官玩愒。宿冤滞狱。公逐日坐台。疏决无留。丁亥复为吏曹参判。戊子兼同知义禁府事拜都承旨。己丑复为大司宪兵曹参判。 特旨升资宪汉城府判尹。俄除吏曹判书。铨注之间。不拘时论。甄拔才器。门无私谒。时人韪之。迁户曹判书议政府左参赞。 特旨授礼曹判书。庚寅拜 宗庙署提调知中枢。五月因旱承命祷雨于绀岳。得痢疾终于正寝。八月十五日也。讣闻 上辍朝二日。吊赙赐侑如礼。以其年十一月。葬杨州泉川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5L 页
里玄石负子之原。明年录光国功臣原从。 赠正宪大夫议政府左参赞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世子左宾客。贞夫人大邱徐氏。礼曹参议固之女也。柔嘉温惠。生三男一女。守己庶尹正己得己出后季父监役克宽。女适直长成澳。内外子孙。代远不尽记。公资禀坦易。器量宏深。喜愠不形。破崖岸削边幅。不为细苛。待人接物。宽而有容。和气蔼然。及其临大事决大义。若斩钉截铁。霜凛壁立。有不可犯之色。不形直以干名。奔人之急。不避危险。心知无辜。虽在祸网。未尝以利害屈其志。为政务持大体。不事更张。故所居而事理。所去而人怀。时党议横流。士论分裂。公曰东未必尽君子。西未必尽小人。务在和平。期于保合。其为选部。注拟以正人。或疑其模棱。未几朝象大变。人始服公之先见矣。尝于 筵中启曰宪府故事。有风闻狱。台官率任私意。以一人之言逮系。以一人之言放释。惟事傅予。甚非审慎之道也。宜革之。 上嘉纳焉。己丑之狱。郑相国彦信,崔徵士永庆具被诬连逮。祸机甚急。人莫敢相问。公以旧交之谊。送酒慰之。遗徵士寒衣。其弟馀庆殒于杖下。公为之营葬。尝曰好善恶恶。人之常情。然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然后好恶不畔于人矣。修身处约。待禄而食。案无兼味。衣取适体。不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6H 页
尚华奢。所居湫隘。小屋数间。门庭仅十步。少不喜饮。晚好酒。暇日芳辰。便服相羊于郊。啸咏醺醉而归。识者知非耽曲味也。友于因心。老而弥笃。弟克智为庆尚监司。公念之辄潸然曰衰暮分离。正非好事。最不喜交游。不事干请。公退却坐一室。门无车马。呜呼。公之德之行。传以后代愚陋。何敢一笔形容哉。谨按 宣庙朝致侑文曰天资醇厚。气宇通阔。从事艺业。笃志力学。惟清惟慎。左应右酬。参赞庙谟。方期大用。何遽告讣。月沙李公廷龟记公之碑云出入门下。父事之师敬之。服仁言薰德宇。西厓柳公成龙挽云公持一节我深知。朝班痛失栋梁姿。梧阴尹公斗寿云中流谁一柱。举世是孤忠。白沙李公恒福云牢落违时用。孤危忌众趍。兰谷姜公云磊落襟怀不愧人。公私举切云亡痛。 大圣人慭卒之文。知臣深矣。有不敢论。而至若数君子智足以知公。而断非阿好之言也。谨撮其略。附诸状末。以备太史氏之采择。太常氏之议谥焉。
吏曹判书华阴李公谥状
公讳明迪字洵甫。自号华阴。李氏唐中郎将讳茂。从苏定方平百济。仍留籍延安。至高丽有讳渍副使。是生讳系孙典书谥文昌。生讳亮入 本朝判典医监事 赠户判。三传讳淑琦户曹判书。策敌忾佐理勋。封延安君谥靖襄。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6L 页
讳世范弘文馆校理。以敢言闻。 赠左赞成。无子以伯父直讲讳淑璜孙国柱为嗣。县监 赠领议政延善府院君。以第四子大提学好闵贵也。又三传至讳海赉。有至行。与兄花谷公山赉受业于眉叟许文正门。寔公之五世祖也。高祖讳济相 赠吏议。曾祖讳春挺 赠吏参。祖讳徵大以耆寿秩资宪。 赠吏判。考讳鼎运刑曹判书号五沙谥贞敏。有文学执义理。受知 正庙。契会昭融。尝下 华衮曰襟怀旷然。无所碍滞。真疏宕士君子也。时人荣之。模范仪度。为世推重。前妣 赠贞夫人林川赵氏德民女。承旨仁贤后也。静顺和婉。甚得妇道。妣贞夫人韩山李氏。亨年女。礼判基祚后也。贤淑有女士行。公以 正庙乙卯正月十二日生。姿貌端秀。才质聪颖。甫六岁判书公见背。季父靖肃公抚育之教导之。始授书。见解敏悟。益钟爱之。丁丑靖肃公捐馆。公哀慕如亲丧。自念孤苦。慨然有成立之意。谨身饬行。未尝或忽于跬步之间。励志勤学。经史子集。无不探赜。娴习功令。尤精于骈俪。常与姑之子月岩南钟玄肄业。文词华赡。如韩甹山致应,洪芷泉命周诸长老器之。期以远大。 纯庙庚辰发庠解。壬午中司马。丁亥擢增广文科。分隶槐院。己丑丁母忧。以禄不及养。为终身痛。辛卯制阕。拜侍讲院说书。壬辰以政注升六品。仍拜司谏院正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7H 页
言。癸巳除司书。甲午除文兼司宪府持平。选入瀛馆。乙未连除副修撰校理。仍差 纯庙实录记注官。又除献纳。差鞫狱问事郎。丙申屡除馆职。每于 经筵讲义。反覆敷进。启沃弘多。掌试湖西。恢张公正。一榜多硕儒。复入玉署。兼带训局从事。丁酉 翼宗追崇陈贺。以宣教官升通政。拜刑曹参议。除承政院同副承旨。转右承旨。戊戌 庙剡为东莱。廉明诚信。馆倭慑服。开市不敢潜易货物。府有平林津。水悍行旅病涉。公为筑堤堰。不费民力而成坦路。堰下遂得水田数百顷。民赖以业。立石颂之。庚子递归。为右承旨曹司卫将。壬寅连入银台。癸卯拜大司谏右承旨。甲辰复为谏长移左副。乙巳连除右承旨分兵曹参议。丙午为左副出为灵光郡守。刚以服奸。廉以化民。劝课诸生。儒风大振。亦有遗爱碑。戊申递再入银台。己酉连除谏长承宣。以参赞官入侍。 上讲小学至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公启曰天之生物有限。人之用度无限。以有限之物。应无限之用。常患未裕。治国之道。节用为本。崇俭为节用之本。 上深然之。是冬以右承旨陪从 景陵因山。升嘉善阶拜汉城府右尹兼副总管。庚戌以进香副使拜户曹参判赴燕京。及还行橐萧然。惟唐诗数匣而已。复命除左承旨。选 经筵特进官。辛亥连除同义禁同春秋。壬子拜吏曹参判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7L 页
兼司瓮副提调同知 经筵内资提调。移左承旨。旋授礼曹参判。癸丑复为谏长。甲寅除刑曹参判同春秋。乙卯复为谏长左承旨。复拜吏曹参判。丙辰除左尹。特授都承旨。丁巳复为知申。戊午己未除知申。庚申以内资提调。换太常提调。庙荐分司沁都。壬戌以副总管召还。拜兵曹参判。癸亥子源圭宰金城。公喜曰一见枫岳。可遂宿愿。脱屣尘臼。飘然启驾。盖公素志不欲羁绊于名利也。是年冬 哲宗升遐。奔赴哭班。甲子以子源圭侍从推恩。进秩嘉义。乙丑复为太常提调。寻除艺文馆提学。制进景福宫重开旧基告由文。兼同春秋同中枢弘文馆提学。丙寅以 哲宗祔庙终献官升资宪。拜刑曹判书兼都总管。入耆社。追念鹤麓公入社。感而有诗。连除知义禁知 经筵知春秋。公以五 朝耆旧。每登 讲筵。必惓惓于典学之本致治之要。尝奏曰 殿下丕膺天命。明正学辟邪说。治教休明。驾轶唐虞。日新之工。终始如一。则无疆历服。可期时万时亿之效矣。 上虚受而称善。戊辰拜议政府右参赞。己巳除大司宪。庚午兼 经筵拜礼曹判书。辛未拜吏曹判书。十二月四日卒。寿七十八。讣闻掇朝市二日。吊祭致赙如礼。衿绅咸曰贤宰相逝矣。葬抱川延陵先垄癸坐之原。初娶赠贞夫人安东权氏。通德应铨女。承旨坪之孙也。无育。配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8H 页
贞夫人原州金氏达行女。斗岩相国应南后也。生一男源圭前承旨。侧室男源玉武科。公幼而孤。奉养偏亲。怡愉顺志。定省告面。终始不懈。有二妹友爱益笃。其季早寡无依。为定继子。并营生理。终妹之身。庇覆如一。诚于奉先。祭必躬行。年至大耋。力未能与。则正衣冠跪而待撤。凡得时物。不荐不先尝。每春秋乞暇。哀省先墓。伸霜露之感。整饬成规。闺门齐如也。自奉甚薄。衣取完洁。不饰华靡。夫人尝以一衬衣进。公却之曰慈亲在时。当寒衾薄。思欲得一衬衣未能焉。此隐痛也。吾不忍加诸身。子侄辈或有不称之服。警责甚严。位跻八座。清素若寒士。家计澹泊。不以为意。性又疏朗。喜吟弄。时时与骚人逍遥于林皋。诗韵清逸。有唐人格。散稿若干卷藏于家。呜呼。公之孝友。出于天赋。忠义得之家法。以恬雅之志。守坚确之操。有忧国之心而无忧国之言。移治家之法而为治民之政。当官尽职。奉公惟谨。不忮不求。无怨无恶。岂弟君子。神所劳矣。爵非不显。齿非不尊。犹不能无叹惜者。以若蕴抱。一未展布于时耳。传自少小。与公交游。志同谊合。至老如蚷蛩。今已矣。公之胤承宣状公之行治历官事终始。泣语曰知先人平生。无夫子若者。乞为请谥之文。传于邑而谢。遂序次其槩。用告于太常。以请易名之典。( 赐谥文靖)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8L 页
吏曹判书拙翁李公谥状
公讳文馨号拙翁。姓李氏。其先全义人。远祖讳棹。高丽太祖时参开国勋。官至太师三重大匡。子孙世为将相。曾祖讳三奇。司直 赠承政院左承旨。祖讳义锡。义禁府都事赠户曹参判。考讳完。 赠吏曹判书。三世皆以公贵推恩。本生考讳宝亦 赠工曹参判。本生妣李氏。县监遂之女。以正德庚午八月十一日甲午生公。四五岁。能通诗。七八岁读小学。十二岁而孤。以奉养两母为事。至十六。始志于学。未几文理大通。时金慕斋安国聚京师年少能文者试其艺。号大同接。公裒然为首。年才弱冠。由是知名当世。益肆力于性理之学。潜心玩赜。亹亹不厌。庚子中别试文科。四馆中有忌者。不入槐院。癸卯教授坡州。甲辰入为成均馆学谕学录。乙巳荐入艺文馆。历检阅待教。丙丁间长在史职。时巨奸有执国柄者。虑直笔书其恶。欲开见地库。士祸将不日大作。人皆危惧莫敢言。公独倡一二同僚上劄。力陈其不可开。 明宗大王是其言。于是奸谋不售。然大衔。竟以中考递。寻复拜奉教升礼曹佐郎。乞养为长连县监。县承积弊。邑里荡析。公莅任四年。流民尽还。仓库盈溢。俗好巫觋。公招谕父老。申以礼律。民风一变。辛亥遭本生内艰而归。民立石颂之。癸丑服阕。拜成均典籍。屡迁郎署。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9H 页
冬丁母忧。乙卯服阕。拜刑曹正郎。丙辰拜司宪府持平。独持风裁。敢言不讳。朝廷肃然敬惮之。递付典籍。寻除工曹正郎。所在尽职。其在刑官。尤致心虑。明辨曲直。讼者感悦。丁巳拜司谏院献纳。选入弘文馆。历副修撰修撰校理。荐铨郎拟入再三。 上曰李某学问精详。善于进讲。勿拟他职。其眷遇如此。故戊午己未。长在玉堂。直升副应教典翰。连除议政府检详舍人,司宪府执义,弘文馆直提学。升通政阶。由同副承旨历左副右副。庚申除都承旨。久在近密。奉职惟谨。靡有一遗。赴公每先于人。 上时御昌德宫。晓闻呵辟声。问左右曰何承旨每自东早来若此。对曰李某家在泮村。此必其人也。自是 上闻呵辟声。辄叹李某之勤也。进阶嘉善。拜户曹参判。移副提学。 上爱公清简忠直。常赐酒果及珍味。时时夜对。赐白蜡烛以归。辛酉迁大司宪。极论尹元衡之罪。转成均馆大司成。时李梁又以戚里威权日盛。耻不与士类齿。乃欲深自结纳于公。先造公门而公绝不往谢。梁衔之。壬戌秋。公出为全罗监司。清简庄严。贪吏先自畏㥘。解去者多。未半年梁嗾言官。先递公。后使其党劾公交结朋类。讥讪朝廷。请削其官爵。其辞有曰李某与奇大升,尹斗寿,朴素立,尹根寿,许晔。日夜相聚。号为六君子。梁辈虽意在诬公。其所称六君子者。皆实录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19L 页
也。梁既逐。 上大𤕻(一作悟)。复用公等。屡迁公同中枢同义禁,礼曹参判,都承旨。甲子复拜礼参同义禁。乙丑连除兵刑参判。丙寅又为副提学。冬除吏曹参判兼同成均同义禁。丁卯除工曹参判。戊辰复拜吏参。冬以 圣节使朝京。及还橐中无一物。己巳复拜都宪。转汉城府右尹同春秋。又移副提学兼副总管。庚午复为礼参都宪。辛未连为都宪,户兵刑礼参判。癸酉平安道观察使缺。台官言本道凋弊日甚。请极选慈详岂弟之人。朝廷遂以公拟以为首。既至即与营下官约先减自捧之需。蠲其赋敛之无名者。去其冗费之不急者。三岁户口增倍。乙亥秩满。递授同枢。移汉城左尹。复除兵参。丙子递授礼参。又为都宪。除拜都宪。前后五次。一以振肃纪纲为意。凡百弹论。莫不至当。以是公所启辞。必皆允下。是时国计不足之论起。 上曰国计足不足。在于度支。不可不极择。令大臣议荐。皆以公为可。遂擢拜户曹判书。秩资宪。兼都总管。前度支专以征利为事。多损国体。公调度均平。处事详密。自然裕足。时有量田之论。惟以主管之难得其人。迟延时月。朝论皆以为非公莫可。乃以为三道巡察使。将次第行之。会岁饥未果。己卯移拜吏曹判书。时朝论携贰。进退之间。多有不公。公独坚执不挠。惟以人器之相适为用。庚辰递付知中枢。拜兵曹判书。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20H 页
辛巳拜议政府右参赞。壬午拜左参赞。六月得疟疾不起。即初四日也。寿七十三。讣闻 上伤悼不已。乃下 教曰吾今失栋梁之贤佐。掇朝市二日。遣礼官吊祭。赙赠特有加。士大夫叹息曰正直之人亡矣。越九月。葬于丰德祖江先茔左寅坐原。贞夫人李氏。宁城君守敬女。临瀛大君璆曾孙也。有妇德。克配公美。生三男五女。男质敏通政军资监主簿。质粹通政温阳郡守。质薿。女适参判闵汝庆,郡守李久洵,李自强,金寿铁,观察使申涌。内外孙曾以下。至十一世二世。繁昌不尽记。公早涉清途。直道而行。舆望蔼蔚。虽历跻通显。不欲以权要自累。及东西之目起。朝论日岐。士类以公有宿望。欲援引为重。而不合者或疑公朋比。竟起訾謷。然公之所相忤者。李芑尹元衡李梁也。此足以信公之心矣。洪相国奭周铭公之碑曰 宣庙时命大臣朴公淳,金公贵荣举可为辅相者。二公所拟议凡五人。栗谷李文成珥,林塘郑公惟吉,郑公芝衍,朴公大立及李公。我国家得人之多。莫尚于 穆陵晠际。名卿大夫踵相接于朝。而廊庙之选。先及于公。公之所以见重于时者可知也。又云李文成 经筵日记一时人物。少所诩可。尝称拙翁李公为士林所许。数百载之下。先辈之尚论如是。则不佞更何敢赘也。传之十世祖草堂先生尝与公友善。上所称六君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20L 页
子之一也。今公之后孙邦遇。以世好来乞易名之文。谨叙其大略。用告太常。以为节惠焉。
赠吏曹判书霞隐申公谥状
公讳涌字季达。初讳渫。号霞隐。姓申氏。高灵之世。上祖讳成用。高丽文科军器寺正。其后有讳德邻。宝文阁大提学号醇隐。与郑圃隐,李牧隐诸贤为道义交。世称六隐。醇隐生讳包翅。文科参议赠左赞成号壶村。是生讳穑。仕我 朝集贤殿提学号岩轩。以文章名笔载箕雅及文献录。岩轩生讳叔舟。相 光庙封高灵府院君谥文忠。经术勋业。为国名臣。是为公五世祖也。高祖讳泂。内资寺正 赠右议政灵城君。曾祖讳光润荫汉城参军。秩嘉善 赠左承旨。祖讳溆。荫秉节校尉 赠吏曹参判。考讳仲淹。荫同中枢赠左赞成。妣贞敬夫人文化柳氏。司䆃寺正渰女也。以嘉靖庚申生公。公生有异质。五岁遭母丧。哀哀不忍闻。八岁好读书。手不释册。赞成公虑其受病。呵止不能禁。九岁从仲氏判书拙斋公湜。受学于退溪李先生。三年而先生殁。未卒业而归。时赞成公通判尚州。公年才十馀。适倭使到州。见公仪表秀朗。致之前称赏。使制诗。公应口曰扶桑三岛外。华岳五云中。两国千年好。孤舟万里通。倭使大惊。自是知名当世。十六魁乡解。戊子上庠。辛卯擢文科丙科。分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21H 页
肄槐院。拜弘文馆副正字。壬辰倭寇猝入陷东莱。府使宋公象贤死之。宋公夫人公之三从侄女也。宋公方立慬。急修书于公托其妻子。公见书泣曰女必死矣。存其孤在我。遣人取其子。抚养视以亲子。公遂募兵举义。与湖南之金忠烈千镒,高文烈敬命。岭南之郭忠翼再祐。传檄约誓。旗号清东忠义军。号令明肃。部伍严整。军声大振。倭不敢近境。清州以下数郡之独不刳于兵者。公之力也。癸巳 上还都。以弘文正字召公。掌史局。甲午移艺文馆检阅。俄拜侍讲院说书。乙未迁承政院注书。策倡义功录宣武勋第二等。升待教兼司书。丙申连拜司谏院正言弘文馆修撰。丁酉连除副校理吏曹佐郎。时倭寇再猘。西厓柳文忠公成龙开体府。辟公为从事。戊戌由吏曹正郎出为监军督粮御史。巡察海路。天将万经理世德驻兵海西。兵粮不继。督责甚急。始公之行。赞成公命出家资米三百斛。克期船运。公入海西境。行且招募。谕以大义。使之入粟。约以时日矣。及到天将所驻。家舶已到三日。而得民粟八千斛。经理执手曰如公之才。可谓国器。 上闻而嘉之。锡厩马。兵罢除安山郡守不赴。庚子升掌令。连除司谏兼弼善。辛丑连除检详舍人应教辅德。升通政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壬寅以右承旨出为黄海道观察使。癸卯递拜刑曹参议。甲辰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21L 页
丁外艰。丁未服阕。历兵吏礼三曹参议。戊申除左承旨。秋以贺至正使如京师。复命 上特拜公长子得沛翊卫司副率以奖之。寒冈郑先生逑所荐也。光海朝疏斥三昌弄权之渐。以刑曹参议出补平海。辛亥补公州。壬子补顺天。癸丑永昌狱起。公叹曰不斩尔瞻造认。国不为国。履霜之忧。必有大于此者。拟上章劾之。尔瞻闻而恚之。祸将不测。梧里李文忠公元翼力救。出补金堤。甲寅竟为监司所搆拿罢。郡民立生祠。丁巳公见政乱。以副护军上疏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殿下必称尧舜之治。而不行孝悌之道。将何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乎。尺布斗粟之谣。臣固知已往之不谏。而今玆 西宫之处分。寔纲伦之所关。为朝廷臣子者所不忍闻不忍言之事也。又曰臣窃伏见诸大臣收议。则领中枢李恒福事君无隐之义。为国尽瘁之诚。出于忠赤。明义扶伦。蔚然有古大臣忠戆之言。以 殿下天纵之姿。彝性之善。渊然深省。则必不以李某之议为深恶大非。而见误于前后左右擅作威福之人。有此远窜之命。臣实痛焉。于是台启峻发。欲置重律。光海曰申某之戆直。予自东宫时已知之。此时此论。岂可人人罪之。因放逐田里。盖公在侍讲时。直言不讳。为光海素敬惮故也。自是念绝名途。絜家归清州。 仁庙改玉后。延平李公贵升平金公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22H 页
鎏欲引用公。勋臣中有不悦者沮之。甲子公在乡庐。闻逆适之乱。 车驾播迁公州。公即赴行在。在都体察使梧里李公元翼营中。 上命以军职。同参机务。乱平后李公白上曰申某经学材器。宜大用。勉留之。公上疏固辞归乡。录扈 圣原从勋第二等。丁卯北忧急。公封章极论时事数千言。 上嘉纳之。辛未十月十九日。以寿终。享年七十二。比葬 上遣官致祭。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世子左宾客,五卫都总府都总管。 肃庙己亥。湖岭章甫建院于清州凤溪。以俎豆享之。 赠贞夫人全义李氏。吏判文馨女。生三男二女。男得沛经学荐开城都事。得游文科注书。得治。女适相礼崔始量,辅德姜与载。继配贞夫人南阳洪氏。吏判可臣女。生二男一女。得洪文科都事。得溟早夭。女适李麟昌。公资性粹美。事亲孝。自幼至老。承顺如一日。辛丑赞成公升嘉善秩。实优老之典也。公与仲氏设庆寿宴。邀耆社诸公及公卿以饰喜。着斑衣为戏。盖乱后初有之盛事。一代名公乐为之歌咏。辑成卷轴。及丁忧庐于墓侧。不离苫块。晨夕哀省。不食稻与菜。衰绖终制。伯兄渚早卒。公恩养诸孤。教训成就。无间所生。庶妹之子失两亲。亦抚恤以诚。画给田财。其敦睦如此。自少有意礼学。与拙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22L 页
斋公讲论质疑。所著有仪礼考览六卷,五服通考二卷。取申义庆所撰丧礼通载。修润增补一百二十条为二卷。皆自为序跋。刊行于世。经史子集无不旁搜远绍以自乐。不以外物婴其心。呜呼。公风神清爽。见识精该。夙抱经世之才。遭时邅迍。位不称德。壬辰倡义。戊戌监军。甲子执靮。癸丑丁巳之疏。奋发忠义。扶植纲常。皆可以耀国垂光后世。而尚阙太史氏采择。未蒙节惠之典。至今朝野之所共嗟叹。谨按家状及松谷李公瑞雨所撰碣铭。略叙其德业行治之赫赫者。告于太常。请所以议谥焉。
负暄堂吴公谥状
公讳祥字祥之。号负暄堂。吴氏其先海州人也。始祖讳仁裕。检校军器监。奕世显达。七世祖讳延宠。判三司事谥文襄。六世祖讳潘。门下左赞成事谥文敬。五世祖讳冲守。司仆寺正。高祖讳霖御侮将军。曾祖讳仲富。司直 赠户曹参判。祖讳淳。生进俱中 赠吏曹参判。考讳礼孙。礼曹佐郎知制教。 赠礼曹判书。有厚德重望而早世。妣 赠贞夫人安东卢氏。县监佑贤女也。以正德七年壬申十月二十六日。举公于崇礼门外私第。公天姿卓异。髫龀已笃学。与兄庆受业于慕斋金先生之门。兼治功令。年十三选升补殊等。所作悲硎谷赋。脍炙人口。二十升上庠。越四年甲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23H 页
午擢大射礼别试丙科。不受四馆玩侮之戏。先进目之以刚正。分肄承文院。辛丑升成均馆典籍。转刑礼佐郎。壬寅除江原都事。癸卯 赐暇读书堂。为侍讲院司书。屡除司谏院正言司宪府持平。甲辰差选修厅郎厅。十一月 恭僖大王升遐。充告讣使如京。丙午为军器寺副正。戊申拜司谏。为陈复昌辈所中。递授内赡寺副正。冬出为罗州牧使。兴学校倡弦歌。既归其民立祠享之。壬子拜弘文馆修撰。俄除校理。会 上选朝臣廉谨者。公在选中。 赐衣一袭以宠之。癸丑丁母忧。乙卯制阕。拜校理升应教典翰直提学。冬进秩通政。承政院同副承旨。转右副左副承旨。丁巳除江原道观察使。戊午入为户曹参议。己未由左承旨特加嘉善阶。拜副提学。庚申为冬至使。辛酉复 命。除大司宪。连除大司谏大司成兵曹参判。选授艺文馆提学侍讲院左副宾客。癸亥南方有忧。 朝廷择公为庆尚道观察使。甲子以病辞。递还拜礼曹参判。戊辰秋西鄙有虏衅。以公有文武才。 特升资宪。授平安道观察使。既之任。边警遂息。己巳以兵曹判书召还。铨注公平。人咸称服。庚午连除礼刑曹判书兼知 经筵春秋馆事都总府都总管。遂拜吏曹判书辞递。拜汉城府判尹。壬申 穆宗皇帝崩。以进香使赴京。癸酉还拜大司宪。三月八日以疾卒。讣闻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23L 页
上震悼撤讲筵三日。遣礼官侑祭。祭文略曰禀精河岳。识量宏冲。早得贤师。大义斯通。俯拾科第。仍登显仕。峨笏獬触。直声在履。遂承宠渥。昵侍经帷。触忤奸佞。南郡把麾。政拙催科。教敦彝伦。旁迎善士。日事谈论。民怀简静。士乐谦逊。先考询黄。复置銮署。擢司喉舌。惟允斯誉。教胄虞庠。乐育诚多。为长谏掖。领抽銮坡。器业有裕。人论非颇。爰升亚卿。累长乌府。振纲不扰。人期大受。逮予嗣服。西鄙启衅。咨佥大臣。任卿西镇。责重当崇。因斯进秩。曾未及瓜。西土宁谧。夏部决长。乃膺佥举。主兵重任。非才不许。绸缪虑远。湔涤烦苛。于勤国耳。奉公无佗。乃长天官。任专通塞。居要守约。桃李无客。以文以德。不忮不求。允孚舆望。屡膺咨畴。将升贰公。俾尔弘化。 赐葬于杨州陶山瓦谷负卯之原。配平山申氏。士人玧女也。同茔异坟。有子五人。男以和承义郎。以顺郡守。以宽 赠承旨。女适判书郑士雄,注书宋惟健。内外曾孙以下繁不尽记。公聪明过人。学有渊源。而文章与金澍,闵箕,郑惟吉,沈守庆等齐名。时号八文章。才德俱负当世之望。公卿大夫士咸推以为重。与东𦤎李相公尤相信。故其挽词曰功在宗祊泽在民。能全终始独斯人。不待百年公议定。是非何累地中身。东𦤎身后有被诬之事。故末句云耳。常因使事过闾阳。有贼侵其城。民皆危惧。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624H 页
公登城吹笛。贼闻之。即解而去。后再至其城。父老持酒而来言前事以谢之。盖其精气足以感人者有如是矣。当官尽职。所在以公平正直为本。故虽暴慢者畏服之。出入内外。竭忠尽诚。由是为 圣明委任。朝暮将大用。而年寿不延。位不称德。朝野嗟惜之。呜呼。今距公之世数百年。尚阙节惠之典。以其屡经兵燹。子孙又微弱不振故也。公之后孙基卨以家藏遗事若干及古判书吴载纯所撰行状示余曰。愿得子之文文之。以告太常。不佞耄矣。何能以推衍增益形容大君子盛德至行之万一哉。谨稽前人信笔。略述其槩。奉献于太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