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x 页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行状
行状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47H 页
赠左承旨赵公行状
公讳俊男字士彦。咸安赵氏。渔溪先生讳旅之五世孙也。我 端庙初。渔溪为太学博士弟子。当禅受之际。归乡里。没身不出。世称生六臣中一人。后 赠吏曹判书谥贞节。祭之西山院。其后有司宪府执义讳参号无尽亭。以厚德清节称。仁同县监讳庭筠。成均生员讳勿。是为公曾大父大父父也。母宜人郭氏。生员之元之女。以嘉靖丁未生公。公少有志节。不慕外不桔槔。以孝行荐授昭格署参奉。蹙然曰不守世德。惟事冒进。不其忝祖乎。壬辰之乱。与其子继先。从郭忘忧倡义兵。参谋树勋。及丁酉再乱。执义公墓为贼所掘。公号哭入贼中。负土掩柩。贼亦义之。不忍加害。欲俘而归。公骂曰汝倾覆我 国家。发掘我坟墓。不共戴天之雠。遂北向拜。拔佩刀自刎而死。丁酉八月十五日也。贼相顾惊叹。以衣覆尸而去。咸安郡志三纲录等书。俱著其事。配载宁李氏。县监 赠兵参景成之女。有妇人善行。生二男四女。男长继先武科宣传官。丁卯虏乱。为义州府尹李莞幕宾。将所部先登死之。 肃宗朝。父子并旌忠孝。哲宗甲寅。参奉 赠司仆寺正。宣传 赠兵曹参议。今
公讳俊男字士彦。咸安赵氏。渔溪先生讳旅之五世孙也。我 端庙初。渔溪为太学博士弟子。当禅受之际。归乡里。没身不出。世称生六臣中一人。后 赠吏曹判书谥贞节。祭之西山院。其后有司宪府执义讳参号无尽亭。以厚德清节称。仁同县监讳庭筠。成均生员讳勿。是为公曾大父大父父也。母宜人郭氏。生员之元之女。以嘉靖丁未生公。公少有志节。不慕外不桔槔。以孝行荐授昭格署参奉。蹙然曰不守世德。惟事冒进。不其忝祖乎。壬辰之乱。与其子继先。从郭忘忧倡义兵。参谋树勋。及丁酉再乱。执义公墓为贼所掘。公号哭入贼中。负土掩柩。贼亦义之。不忍加害。欲俘而归。公骂曰汝倾覆我 国家。发掘我坟墓。不共戴天之雠。遂北向拜。拔佩刀自刎而死。丁酉八月十五日也。贼相顾惊叹。以衣覆尸而去。咸安郡志三纲录等书。俱著其事。配载宁李氏。县监 赠兵参景成之女。有妇人善行。生二男四女。男长继先武科宣传官。丁卯虏乱。为义州府尹李莞幕宾。将所部先登死之。 肃宗朝。父子并旌忠孝。哲宗甲寅。参奉 赠司仆寺正。宣传 赠兵曹参议。今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47L 页
上戊辰加 赠仆正为承旨。兵议为参判。次述先。婿姜得璜,金凤翼,李明恕万户,崔浥县监。呜呼。世之称孝子忠臣。亦多有之。然祖而有是孙。父而有是子。卓然以天叙为一家之世业者。惟公之门专其美矣。故李密庵铭公之墓曰父既殉孝。子又死忠。孰启其源。于赫渔翁。今后孙镇复使子容植奉其遗迹。致书于传。屡请状其行。辞不获。谨叙次之。以俟立言君子采焉。
府使竹溪安公行状
公讳憙字彦优。别号竹溪。姓安氏。顺兴之世。肇祖上护军子美。三世至文成公讳裕。增学校兴礼乐。从祀孔子庙。奕世簪组。入 我朝有讳瑗。留守开城。谥景质。生讳从约。吏曹参议 赠判书。生讳琇司成。生讳昌恭忠顺校尉。始徙咸安。生讳 赠知义禁府事。生讳公轸将仕郎 赠刑曹参议。前妣南平文氏。进士应奎之女。继妣广州安氏。生员宅之女。公安氏出也。甫六岁。读书自解文义。七岁作诗惊人。既长从先进游。虽为亲屈举业。知学有内外轻重之分。一时闻人如赵涧松任道,申梧峰之悌。皆敛衽推先。二十六登内舍。三十五擢文科。由正字升典籍。壬辰倭寇猝至。列郡瓦裂。公时寓金海。倡率义旅。大小百馀战。辄败走贼。寻遭父丧。既克襄。复收残兵入晋阳。城陷三子俱死凶
府使竹溪安公行状
公讳憙字彦优。别号竹溪。姓安氏。顺兴之世。肇祖上护军子美。三世至文成公讳裕。增学校兴礼乐。从祀孔子庙。奕世簪组。入 我朝有讳瑗。留守开城。谥景质。生讳从约。吏曹参议 赠判书。生讳琇司成。生讳昌恭忠顺校尉。始徙咸安。生讳 赠知义禁府事。生讳公轸将仕郎 赠刑曹参议。前妣南平文氏。进士应奎之女。继妣广州安氏。生员宅之女。公安氏出也。甫六岁。读书自解文义。七岁作诗惊人。既长从先进游。虽为亲屈举业。知学有内外轻重之分。一时闻人如赵涧松任道,申梧峰之悌。皆敛衽推先。二十六登内舍。三十五擢文科。由正字升典籍。壬辰倭寇猝至。列郡瓦裂。公时寓金海。倡率义旅。大小百馀战。辄败走贼。寻遭父丧。既克襄。复收残兵入晋阳。城陷三子俱死凶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48H 页
锋。先是公之兄监察悯。殉节于金海。参议公临没戒之曰汝兄已死。惟汝在。如有可为。努力王事。如不可为。归于丰基。至是遂入丰城白云洞。时湖西土寇并起。公飞檄谕之。己亥除户曹佐郎。俄迁兵曹正郎。寻拜利川府使。庚子除户曹正郎。未几为长湍府使。政成民怀。进阶通训。内赐大学一部以褒之。丁未除刑曹正郎。出为丹阳郡守。戊申拜大邱府使。所至有治行。特升通政。追爵三世。癸丑卒官。距生年辛亥六十有三。葬咸安郡南可庄洞负甲之原。 纯庙壬辰。乡人立祠于杜陵以祀之。呜呼。以公问学之正。抱负之重。操履之确。见忤于废朝奸凶。仅泽数州。而不得需世展布。知公者咸惜之。事亲孝奉先诚。虽在军中。犹不废祭。尝与许直长景胤,黄参奉世烈。刱建南冥曹先生书院于金海新山之旧址。其尊贤卫道之功又如此。黄息庵暹,徐乐斋思远,李弦斋克承,金柏岩玏,郑栖岩之麟,李复斋道孜,赵云壑平。皆其道义之交也。尝为金海,密阳教授。成就后学甚众。淑夫人兴海崔氏。牧使崙之女。先公没。墓在公墓东畔。后夫人坡平尹氏。 赠兵参铎之女。墓在镇海纲谷负坎之原。二子得男朝散大夫。大男通仕郎。二女婿司圃别提朴瑾,姜大逵。得男无子。有一女适赵徵久。大男二子。徽祖,国磐。国磐为伯父后。女适成昌绪,成夏一。曾玄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48L 页
以下不尽记。后孙廷植以其家状。屡请润色之。辞不获。谨叙次如右。以俟立言君子采焉。
礼部员外郎冷窝安公行状
公姓安氏讳景渐字正进。别号冷窝。其先广州人。肇祖高丽大将军邦杰。簪组相继。至生员冈。丽运已讫。我 太宗朝拜察访。辞不就。子淑良 世宗朝东宫侍直。子普文举贤良。拜参奉引仪皆不仕。子觏司谏号苔峦。佔毕斋门人。至曾孙馀庆生员号玉川。有行谊。入享昌宁冠山书院。系子璹文科郡守号乐园。寒冈门人。是为公五世祖。高祖讳翔汉宣教郎。曾祖讳时泰。祖讳钦。考讳信亨。妣耽津俞氏。必明女。文县监亨吉曾孙也。公幼聪明。凡受书一过便诵。文艺夙成。二十二十三六。三捷乡解。辄不利南省。晚乃治经。五十始登第。四岁转成均馆典籍礼曹佐郎。以暧昧微事落职。于是决意还乡。斥所著品带为行资。直向金刚。恣游关东九郡。踰竹岭谒大山李先生于苏湖。归卧故山。扁其书室曰聚辨斋。日与学者。讲论书籍。尤致意于礼家说。疑文变节。每质问于大山及顺庵先生。顺庵学于星湖先生。公因顺庵请教于星湖。故心相契。顺庵祭公文云经礼之间。往复之书。溢我箧。自君之没。士林失望。世道无托。此可以知公践履之实也。性孝友。在亲侧敬谨。断酒不饮。居
礼部员外郎冷窝安公行状
公姓安氏讳景渐字正进。别号冷窝。其先广州人。肇祖高丽大将军邦杰。簪组相继。至生员冈。丽运已讫。我 太宗朝拜察访。辞不就。子淑良 世宗朝东宫侍直。子普文举贤良。拜参奉引仪皆不仕。子觏司谏号苔峦。佔毕斋门人。至曾孙馀庆生员号玉川。有行谊。入享昌宁冠山书院。系子璹文科郡守号乐园。寒冈门人。是为公五世祖。高祖讳翔汉宣教郎。曾祖讳时泰。祖讳钦。考讳信亨。妣耽津俞氏。必明女。文县监亨吉曾孙也。公幼聪明。凡受书一过便诵。文艺夙成。二十二十三六。三捷乡解。辄不利南省。晚乃治经。五十始登第。四岁转成均馆典籍礼曹佐郎。以暧昧微事落职。于是决意还乡。斥所著品带为行资。直向金刚。恣游关东九郡。踰竹岭谒大山李先生于苏湖。归卧故山。扁其书室曰聚辨斋。日与学者。讲论书籍。尤致意于礼家说。疑文变节。每质问于大山及顺庵先生。顺庵学于星湖先生。公因顺庵请教于星湖。故心相契。顺庵祭公文云经礼之间。往复之书。溢我箧。自君之没。士林失望。世道无托。此可以知公践履之实也。性孝友。在亲侧敬谨。断酒不饮。居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49H 页
丧以礼自持。昆弟五人。同宫而处。家常大小。一委诸弟。弟为之经理。不以烦公。人以此贤公而多其弟。二弟先没。抚其孤而泣曰古人有愿为人兄者。然亲不在而遭逆理之痛则所不愿也。教子弟必先实行而后文词。尝戒后生曰科举不可力求。吾初赴礼闱。梦有人红帕裹玄兔以赠。莫解其意。至辛卯乃验神已定命。平居早起。衣冠而坐。虽独处不敢肆。与人款洽。绝口不道时事得失。人家毁誉。始公之游京师也。友交皆文人寒士。未尝与时辈相通。于势利泊如也。时洪启禧柄用。威福人。闻公名。使人要之曰见我好官可得也。公托辞以避之。及寻乡路。又送人强之。公辞以行亟。由是见枳。然后启禧果败被逆律。此公之智见操守也。盖公已自弱冠。薰陶星门。故一生受用。多有所本焉。生于 景庙壬寅。卒于 正庙己酉。享年六十八。葬金海生林之自耕洞坐辛之原。配淑人骊州李氏之遂之女。承旨光轸六世孙也。谨妇行勤妇职。祔葬公墓左畔。生一男五女。男珹重。女适金弘毅,郭崇敬,黄尚锾,朴馨国,朴鼎彝。珹重男孝春。孝春男仁远。遗集若干卷藏于家。
侍讲院辅德雪溪文公行状
侍讲院辅德雪溪文公讳励字子善。系出南平。玉洞先生讳益成之第二子也。以嘉靖癸丑。生于陜川之漱玉洞。才
侍讲院辅德雪溪文公行状
侍讲院辅德雪溪文公讳励字子善。系出南平。玉洞先生讳益成之第二子也。以嘉靖癸丑。生于陜川之漱玉洞。才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49L 页
器过人。风仪出类。九岁时。玉洞登第公亦能以大阐自期。勤于诵读。博涉书史。十五承父命谒退溪于陶山。又往德山谒南冥。甫冠声誉蔚然。先辈硕德多奖诩之。性又至孝。事亲以诚。前后之丧。与弟进士劼庐墓三年。万历己丑。擢文科。初授承文院副正字。俄拜侍讲院兼说书。历著作博士。壬辰教授密阳。时倭夷入寇。 车驾西狩。公慨泣曰吾家世受 国恩。不可苟活与村夫同。遂起义旅。数立殊功。星州知礼之间。赖以全保。此吴竹牖所称文励功不在诸君子之下者也。公犹敛迹不伐。至丁酉倭再乱。公又募兵百馀。从红衣将军郭公于火旺。共图军事。后事闻录宣武勋一等。后除闻庆县监。三年治绩茂焉。移拜司谏院正言。出为昌原判官。旋召司宪府掌令。升执义历尚衣院正。官止辅德司谏。告戒之辞。无一不出于明德新民。 上嘉之。特赐大学一部。乙巳卒于京寓。享年五十三。呜呼。泉谷李参判滢夏氏铭公之墓曰以公之才之德之功烈。生而未克展布其素蕴。没而报不称施。 国论俟百。此可以槩公始终也。公尝为张游击良相接伴官。与赵月川同周旋。时在海西之延安。与吴廷栋,吴凝吉,袁德明,徐翰,吴懋基,陈怀萧鸣亭等。唱酬词律。其诗帖至今存焉。名曰翰墨流芳。有篆隶题其首曰为国勤劳。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又有诗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0H 页
曰南国有一人。义气横苍穹。公之见重于华人亦如此。公之先系。见玉洞行状。妣江阳李氏彭年之女。修撰希曾之孙。夫人砺山宋氏。掌令好义之曾孙。亿祥之女。后夫人鸡林金氏。进士莹之女。有子曰弘达。宋氏出也。 赠义禁府都事。生一男一女。男虎英从仕郎。女适修撰吴益焕。虎英生三男再烱,再焕,再烨。后世子孙蕃盛。其后孙秉祖,秉一,旁裔孙郁纯。言于余曰雪溪公甲辰之年。为实录记注官。与许岳麓,李汉阴,李月沙,李五峰,洪慕堂。同修 国史。岳麓是子之祖也。雪溪之行。子其状之。余感其谊。遂采而序次之。以俟执笔者。
晚悟许公行状
公讳字崙始号晚悟。许氏阳川之世。始祖讳宣文。丽祖时以功封孔岩村主。名硕代作。说部所称许氏终丽五百年。作相者几人。筦枢者几人。学士几人。封君者几人。槩举之矣。十五世而入本 朝。有讳愭判奉常寺事 赠吏参。文章名世。世称梅轩先生。生讳枢慈山郡守。生讳菖成均典籍 赠都承旨。生讳聃禁火司别提 赠吏参。生讳温议政府舍人 赠吏参。生讳昉司瓮院参奉 赠左赞成阳川君。师事堂兄草堂先生。有文学。生讳禊宗亲府典簿。与兄赞成水色公𥛚。有功于孝立之变。俱策宁社勋一等。
晚悟许公行状
公讳字崙始号晚悟。许氏阳川之世。始祖讳宣文。丽祖时以功封孔岩村主。名硕代作。说部所称许氏终丽五百年。作相者几人。筦枢者几人。学士几人。封君者几人。槩举之矣。十五世而入本 朝。有讳愭判奉常寺事 赠吏参。文章名世。世称梅轩先生。生讳枢慈山郡守。生讳菖成均典籍 赠都承旨。生讳聃禁火司别提 赠吏参。生讳温议政府舍人 赠吏参。生讳昉司瓮院参奉 赠左赞成阳川君。师事堂兄草堂先生。有文学。生讳禊宗亲府典簿。与兄赞成水色公𥛚。有功于孝立之变。俱策宁社勋一等。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0L 页
封阳平君。官至汉城府左尹 赠左赞成。生讳选荫郡守。亦策宁社勋封阳原君。生讳熻牧使 赠吏参阳恩君号市隐。游于观雪先生之门。致力于礼学。生讳提荫同知中枢封阳宁君。与弟双清公㙫。同学于眉叟先生。无嗣以观雪曾孙鋈为后。十四岁时夜诵哀江南赋。 肃宗大王适微行闻之。引见奖之曰家之奇货。国之良材。 命待年调用。年才十九而夭。无嗣以眉叟弟宁越郡守舒玄孙璴为后。是为公曾祖。祖讳俨。考讳旭。妣礼山洪氏祚汉女。慕堂履祥之后。参奉重旭孙也。公生于 正庙丙午。八岁失父。十七又失母。至痛在心。以未及事父母者。事王父。承意顺志。爱敬备至。家虽贫。务具适口便身之物。行遇鱼肉。竭力以致之。乙亥夏。王父久患泄痢。欲生葡萄。节尚早。公试求之深山。得浓熟一朵以进。其于养疾尽诚多此类也。竟以七月遭丧。慎终勿悔。居丧过于哀。衰绖终制。乡里咸曰孝孙之尽于礼也。有一妹及笄。无资装可以嫁。预先与内相计。藏置公新昏具。悉以与之。人以为难。幼而聪颖。受学于王父闻。善言善行。拳拳服膺。辄不遗忘。稍长从同闬李公仁涵肄业。李公双清之外裔。其学本于自出故也。二十八踰岭谒郑立斋宗鲁,柳江皋寻春。二公皆喜曰先贤家有孙。最后慕下庐黄先生讲道于孔岩之后浦。师事之。得闻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1H 页
为学之要。不屑流俗科臼之业。凡于名利之场权贵之门。一切谢绝。安贫守拙。数间斗屋。惟以书籍为终老之计。或逍遥林泉。吟弄畅情。其诗曰雾锁千重壑。云深万古山。多情云雾意。挽我出尘间。春日閒中乐。溪山柳与花。无人同赏者。抱孺说繁华。此可见公自得之乐。尝戒其子曰吾家忠孝清白。世守之训。汝辈勿以贫窭动心。若小忽。非但坠坏家声。士子处世之方。为如何哉。公于吾先子。为同十一世远兄弟也。春秋又少十三。然公视吾先子。爱之如亲兄。敬之如严师。从游问学二十馀年。尝对先子言早孤梦未得拜亲颜为恨。先子亦四岁而孤。闻此语执手相泣。盖其情谊如此。庚辰先子早世。公为文展哀。爱不肖无异同堂。纯庙庚子卒。享年五十五。配青松沈氏致弘女。端一有妇道。养亲奉祭接宾。无违君子意。凡事亦多内助。墓在竹山水晶山先陇负辰之麓。二男,皓。女适金在河光山人。一男导。女适安昌远广州人。皓无子。取族人堉子定为子。女适李一宁延安人。导无子。取族人铎子稑为子。皓与导。以传知公深。泣以请状公行。义所不辞。谨叙列之。以俟执笔者采焉。
成均生员搴芝斋洪公行状
唐贞观中。高句丽荣留王为教国人。请得文学之士于天
成均生员搴芝斋洪公行状
唐贞观中。高句丽荣留王为教国人。请得文学之士于天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1L 页
子。天子诏遣瀛洲学士八人。其一洪天河。是为我东南阳洪氏之初祖。世有名硕。高丽初有讳殷悦。以开国元勋封三重大匡太师。五世至讳灌。左仆射殉节于李资谦之乱。谥忠平。又五传至讳子藩。相忠烈王有勋劳。封庆兴君谥忠正。 国朝有讳应左议政忠贞公号休休堂。配食 成宗庙庭。忠贞生讳常唐阳尉。尚明淑公主。簪缨相继。五世至讳得一。观察使号晚悔。是生讳世亨。军资监正。是生讳天龄县监。是生讳命源。知中枢府事号芝冈。是生讳晟知义禁府事号缶广。是生讳宗荩司谏院司谏。寔公之考也。妣淑夫人顺天朴氏。忠正公彭年之后命履女也。本生考讳宗益进士。本生妣恭人醴川权氏。副提学草涧先生文海之后堳女也。公讳哲休字元吉。生于 英庙乙酉闰二月三日。龆龀不妄戏游。伟容宏量。已拔乎同类。读书习字。不劳而夙就。缶广公甚奇爱之。司谏公取以鞠育之。天性至孝。事父母以诚。无间两庭。十岁丁进士公忧。哭泣拜跪。能如成人。二十二丁司谏公忧。执丧守制。过于哀毁。奉养母夫人。滫瀡之供。温凊之节。靡不殚竭心力。壬戌权夫人先下世。惟朴夫人寿至九十五尚无恙。丁亥五月。步后园气眩。而因以奄奄。公身不离侧。夜不交睫。药饵之尝进。床笫之转侧。并不委他人。朴夫人抚公之背曰孝子孝子。六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2H 页
月竟遭艰。泣血居庐。不以气衰而少息。时公年已六十三矣。既葬返虞。中路遇雨。却蓑笠不着。号哭不辙。雨泪交注于鬓发。行路为之流涕。公兄弟四人。序居第二。伯兄甲休弱冠有声誉早夭。叔曰集休号后厓。季曰复休号耐轩。友爱甚笃。既孤相与拊胸衔恤而言曰风霜震剥。若是孔酷。门户维持之责。在吾兄弟。虽至痛在心。誓共饬行谨度。励志于诗礼之工。期于成立。日孜孜不懈。乙丑与后厓公俱登上庠。自是遂辙举业。杜门养德。虽不欲标帜于性理心学之目。而语默动静之间。造次不离于矩绳。积中彪外。自无一点尘埃之气。人之获接于门屏者。宛如见仙风道仪。而鄙吝自消。峤南学者尝历拜公兄弟。归语人曰吾见洪公。不觉充然有得。竦然起敬。盖公则和粹之气居多。后厓则庄严之色较重故云。平生持论。坦荡谦谦。自牧休休有容。虽异于公之谓者。亦无不服。晚年重修芝冈公旧庐。扁以搴芝斋。遂栽花种果。逍遥自适。后厓公卜筑于瀼东。公曰兄弟湛乐。不可以年老而少弛。地间而或疏。先理杖屦。日以为常。韶颜华发。相对怡融。姊妹六人。务尽仁恩。尝叹曰吾姊妹惟苏湖之李。竹所之权。有血属然。今失怙离乡。诚极闷怜。收其弥甥李秀汉。教养备至。尝以小学教孙永植。至勤谨和缓之句曰此真持身之符。遂书四字以授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2L 页
丙午春。遍过诸子侄家。申以饬躬操行之方。积善垂裕之道。五月有微恙。还居正寝。吟一绝曰八十二年如梦过。无才无德一乡愿。平生不作伤人事。馀荫可期及裔孙。八月四日终。葬忠州瑞云山负乾之原。恭人全州崔氏。讱斋睍之后。进士光翊女也。先公没。至是合祔。有二男一女。男淳学生员。启学出为世父后。女适进士权养寿。淳学二男。永植进士。永柱出为叔父进士秀学后。一女适沈哲庆。启学一男永求。三女适进士吴善泳,金养夔,权命夏。永植男幼。女适丁文燮。永求男幼。永柱二男契和。一幼。女适许秤。即传之长孙。呜呼。公姿质温粹。存养宁静。宅心以忠恕。修行以真实。处事以周详。无适非法家之仪刑。不但以文学见称。翕然为士友之依归。乡党之模范。故湖西之言君子者。必以洪氏为先。传与公之子若孙。讲世好者久。而重结宾姻。闻公德行之详而慕仰之深矣。日永柱甫奉其大人之书与命。以公行录嘱余为状德之文。义不敢以不文辞。略述其槩。以俟执笔者。
成均进士 赠宗正卿吏曹参判李公行状
公讳正焕字季阳。别号雪堂。又曰敬隐。全州之李。 成宗康靖大王别子宁山君谥忠僖公讳恮九世孙也。五世祖讳元麒。丙子之乱。扈从 太庙神位。至沁都立慬。高祖讳
成均进士 赠宗正卿吏曹参判李公行状
公讳正焕字季阳。别号雪堂。又曰敬隐。全州之李。 成宗康靖大王别子宁山君谥忠僖公讳恮九世孙也。五世祖讳元麒。丙子之乱。扈从 太庙神位。至沁都立慬。高祖讳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3H 页
艗。曾祖讳时郁。祖讳义著。出继昭显世子第二子 赠庆完君讳石磷。追封临宁君。考讳行检 赠宗正卿密直君。妣高灵申氏。父凤采。企斋光汉后也。 英宗乙未岁公生。左右手有紫文成品字。父母异之。六岁能属文。有团井万人饮之句。未成童。词艺夙就。十六应制入格。华闻始著。是岁谒下庐黄先生。将万物论质疑。先生曰心性为本。下学而后上达。自是有向道之意。与伯兄明峰公道焕受业于先生。然为亲在。犹治博士弟子业。庚午升司马。前后解额凡二十馀。亲没后废举。兄弟相对讲学。及兄没而下庐易箦。公遂决意踰岭。岭君子鲁也。戊子挈家始寄于商山宗党。久乃卜筑于闻喜之鹊川。读书著书以终老。 哲宗壬戌考终于敬隐之堂。寿八十八。粤七年。南州人士以公懿行上 闻。赠童蒙教官。后以子秉溵二品秩。加 赠宗正卿吏曹参判。呜呼。公早失所怙。衔恤茹痛。皇考遗迹。搜采捃摭。片言只字。糊褙而藏之。名其箱曰慕箱。书床曰慕床。枕曰慕枕。器曰慕器。无物不寓慕焉。事母孝。爱而敬。忠养备至。家贫以庋阁之欠为忧。每出而还。袖中必有饴糖若果脯之属。己未壬戌之间。母病危殆。兄弟不脱冠带而养。吮痈尝粪。斫指灌血。延寿十有六年。丁丑遭艰。缞绖居庐。疏食以终制。及南下以后。以坟墓旷省为恨。筑坛曰望乡。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3L 页
有时独登。泫然忘归。忌日以所自手编祭经。终日寓目。奠献之际。俨然如在。失声号哭。至昏仆而不觉失仪也。友爱甚笃。甲寅之赴试围。公文先就而待兄呈券而后呈券。榜出兄弟俱中。人皆艳之。乙亥两兄与嫂并没于疠。躬自殡殓。姊夫郑直长堉外内又俱没于疠。公亦亲自临视。抚恤其孤甥无异己出。常以蓼莪常棣二诗。作图解付之座右。晓枕辄诵之。野叟村童。皆有所兴感。著家约一篇。以寓风树之慕。其目十二。孝为首。以及友爱睦姻之道。以教子侄。又著人子首八书。就小学书撮其事亲之要。又作小学集说,小学折中,女小学。盖公之学。始于彝伦日用之间。推诸性理之原。公之志立于成童弱冠之际。成于耄耋之年。故少时已作志学篇。上自孔圣。迄于东儒。采其志学之实。蚤自敬省。五十作知命箴。晚年有学经,心开录,丹书遗义,龙虎经诸书。学经者自太极阴阳五性七情。以至思虑戒惧常变经权师友圣神。汇为七十章。以羽翼经传者也。心开录者见一善行而心有所开则录之。闻一善言而心有所开则录之。反躬体验。以为治心之要法。横渠所谓心有所开。即便劄记。以备不思还塞之患也。丹书遗义者以敬胜怠为纲领。又引易之敬以直内。礼之毋不敬以记之。系之以百有七十节目。皆所以用敬于事天治人民彝物则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4H 页
龙虎经者衍伏羲先天易。自复至乾三十二卦为龙经。自姤至坤三十二卦为虎经。逐卦为辞。大旨扶阳抑阴进君子退小人也。公之一生用功。有如此者矣。尝曰学只是一日。积日为一月之学。积月为一岁之学。积岁为终身之学。又曰收敛身心。非一日用力直到圣贤之谓也。念念勿放过。今日如是。明日如是。毕竟收敛者大。又曰忠恕非但推之于人。昆虫草木之类。亦可因而推之也。然严于邪正之别。当洋术肆行。作破邪文斥邪说以辟之。其在太学。庠士有柳輨者为淫祀赞祝。鸣鼓出之。日必晨兴谒庙。静坐书室。玩心经籍。其涵养之工则非敬不行。寓目处书对越上帝四字。虽暂寄住里塾僧舍亦如之。接人和而温。亲疏贵贱。各以其职导之。凡言行不修饰边幅。一以诚意为本。务从大体。然见义勇断。不顾是非。亦不与人较短长。人或讥之曰七情中阙一怒字。公笑曰小怒不可轻发。有可怒。吾亦犹人也。 翼宗在东宫时。召公入讲商书说命。奏曰见而明之曰觉。告而明之曰喾。始受教而明之曰学。又曰论学自高宗始。高宗曰旧学甘盘。传说从而言之。人谓发前未发。而太学生召对。实稀世之事。有诗文杂著数十卷。自成一家。宁为程朱之厮役。不愿为班杨家上客云。配咸平李氏璿运女。生三男一女。男铉龙改名秉溵。荫同知敦宁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4L 页
府事。铉骏荫敦宁都正。铉鹤夭。女适权簬寿。秉溵男栻重,泰重守奉官。泰璿二子并出后。女适进士柳道夔。栻重男祖应荫司果,万应。泰重男根应进士,根亿。泰璿男根韶。根应男载燮进士,载默。馀皆幼。传童子时。承先人命。学诗于公。及长学于下庐先生。公在先进之列。又蹑其后。年至四十馀。常源源质疑。此谊安可忘也。公之长子以公状德之文托于传。谓见而知之。闻而知之。无如传也。
吾庐朴公行状
公讳俊蕃字稚英号吾庐。朴氏密城之世。高丽仆射讳彦忱其始祖也。后世有讳彦忠。事我 世宗。讨对马岛有功。历官至庆尚左右道都节制使。簪缨相继。六传至宗秀。汉城府左尹。子旿号桐川。受业于丁游轩熿,李龟岩祯。与郑寒冈,崔守愚为道义交。追爵刑曹判书。子震英壬辰之乱。募兵伐贼。录勋一等。甲子以平山府使。与郑忠信等擒贼适。丙子赴南汉之急。闻已讲和。痛哭成病而卒。事载尊周录。今 上朝谥武肃。跻陪 大报坛。子亨龙。眉叟门人。有学行 赠司宪府大司宪。子昌兆寿职同枢。子尚复有文名。子仁赫号安安斋。以行谊屡登乡荐。子馨天生员。以文章显名。樊岩蔡相公,鹤麓李尚书推重之。 正宗朝太学应制。屡蒙御批壮元。寔公之皇考也。公生于 正庙辛亥。
吾庐朴公行状
公讳俊蕃字稚英号吾庐。朴氏密城之世。高丽仆射讳彦忱其始祖也。后世有讳彦忠。事我 世宗。讨对马岛有功。历官至庆尚左右道都节制使。簪缨相继。六传至宗秀。汉城府左尹。子旿号桐川。受业于丁游轩熿,李龟岩祯。与郑寒冈,崔守愚为道义交。追爵刑曹判书。子震英壬辰之乱。募兵伐贼。录勋一等。甲子以平山府使。与郑忠信等擒贼适。丙子赴南汉之急。闻已讲和。痛哭成病而卒。事载尊周录。今 上朝谥武肃。跻陪 大报坛。子亨龙。眉叟门人。有学行 赠司宪府大司宪。子昌兆寿职同枢。子尚复有文名。子仁赫号安安斋。以行谊屡登乡荐。子馨天生员。以文章显名。樊岩蔡相公,鹤麓李尚书推重之。 正宗朝太学应制。屡蒙御批壮元。寔公之皇考也。公生于 正庙辛亥。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5H 页
甫数岁识字百馀。七岁授史。能通大旨。出语惊人。十一岁王父没。号泣随父。朝夕助奠。能不失仪。壬戌丁父忧。拜宾受吊。哀哭动人。十五岁出游乡黉。县官试士。连三魁。声誉大著。母夫人贻书戒之曰名难副实。惧浮于喜。安进士梦伯叹曰其母之贤。宜生是子。十七又魁都会试。诗调清逸。人争传诵。弱冠以后仍废举业。专心向里。以早孤为恨。每当忌日。终日哽咽。不御酒食。事季父如父。事母尽职。怡愉洞属。极其顺适。母嗜生鱼。渔钓十里。不惮暑寒。如是三十年。妻子不知鱼味。丙午遭艰。柴毁几至灭性。家虽窭。岁制有具。亲戚朋友素服其孝。襚赙有馀。公自尽于殡葬。一无所家于丧。母在时每除夕。率子弟上寿作诗。及丧后废除夕诗。其弟遗腹也。恩爱尤别。教养备至。皓首湛翕。有妹适林某居远。邀与接邻。令朝夕近亲侧。睦于宗族。族人有年老贫病者。人皆厌之。公曰此叔七耋衰绖。疏食终制。每省墓血泪交颐。真纯孝也。遇之甚敬。平日不以擎拳曲跪。自立标帜。而为学专用力于心。常曰心者一身之主宰。操存之要。在乎敬。又曰夙兴夜寐。治身治家之要法。昧爽盥栉整肃。然后夜气得以保养。应事可以不跲。非当食必危坐对书。自经史百家。以至东国历代与(一作舆)地志水经。无不贯穿。有来学者。必诲诱不倦。随才成就。儒林间肯綮文字。多出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5L 页
公手。友交皆乡邦善士也。气量宏厚。风仪轩昂。不为富贵贫贱死生祸福所动。虽简默寡言。而剖析理义。毫缕不遗。稠广中扬扢古今。举座属目。横逆之来。众皆错愕。独自泰然。善善长于恶恶。自治急于治人。待人接物。和气蔼然。骄傲者亦输其诚。行步出入。直躬视前。婢仆辈非仰役者。或不识其面。性爱酒。家有酿。微醺而止。饮食无偏嗜。人问之。答曰亲在时。不敢自为身谋。今亲虽不在。岂以口腹贻子妇之忧。尤谨于色界曰一不除欲。忘其身。辱及于亲。常戒诸子曰家世学行。尔辈若徒竞华藻。则忝生孰大。读书不但为决科第取功名。务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闻柳定斋先生奖进后学。命次子致馥往谒焉。公尝寓咸阳。地主洪长燮卑辞请见。公不应。洪乃造门为礼。归语人曰吾见林下人。未有如朴某者。庚子 朝廷敕州郡举贤才。郡守李德熙以公应旨。于后每大比乡荐。必以公上报。而终不得吹嘘之力。惜哉。癸丑春。有诗曰五六山溪叟。风光四月时。旷然游宇宙。群物不相猜。致馥有忧色曰诗有悠然与造化为徒意思。是岁十月没。享年六十三。妣骊兴李氏。士人馦女。承旨光轸后也。柔嘉温惠。博涉经史。自昼哭后。教子有程课。公承命刻厉。遂成名儒。配全州崔氏。奎灿女。继配玄风郭氏。心泰女。性端方贞淑。儿时闻诸兄读书。过耳成诵。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6H 页
如小学内则风雅颂。无不淹贯。公敬之如宾。公之安贫乐道。多得之内相云。有三男一女。男致奫崔氏出。致馥,致晦。致晦出为族父哲蕃后。女适裴文奎。致奫子钦善。致馥子荣善。致馥叔季述公之行。名曰毛似录。取古人一毛不似非吾父之意也。奉以请曰小子欲先德不朽。不朽在子之文。二子从我游久。往来千里者亦屡矣。谊不可辞。采其尤著者叙之。
河滨慎公行状
不佞少游下庐先生之门。先生尝称说慎河滨之贤曰是星湖高弟下庐师顺庵。顺庵师星湖。耳目所睹记也。不佞至老白首。终不可谖矣。河滨曾孙龙九持河滨所著书及年谱与星湖所撰墓志。为余垂泣而言。祖先有美而不扬。子孙微弱之致。世无好学而然也。非子之文。无以阐发幽潜。是请状行。不佞戚戚焉有感。不敢固辞。谨按河滨先生 肃宗壬午二月庚申。生于汉阳乐善坊。始母梦骊马入室而有身。占梦云骊属黑马属午。壬午之应验。先生幼少时已勤读书。或夜深睡至。取檐冰拭眸。黎明盥栉就塾。十三四文艺已成。稍长博观群书。如道家佛家兵家者流。无不探赜。大人戒之曰杂书害人心术。尔其求诸经籍。先从大学定规模。吾受之晚湖先生。晚湖受之观雪先生者此
河滨慎公行状
不佞少游下庐先生之门。先生尝称说慎河滨之贤曰是星湖高弟下庐师顺庵。顺庵师星湖。耳目所睹记也。不佞至老白首。终不可谖矣。河滨曾孙龙九持河滨所著书及年谱与星湖所撰墓志。为余垂泣而言。祖先有美而不扬。子孙微弱之致。世无好学而然也。非子之文。无以阐发幽潜。是请状行。不佞戚戚焉有感。不敢固辞。谨按河滨先生 肃宗壬午二月庚申。生于汉阳乐善坊。始母梦骊马入室而有身。占梦云骊属黑马属午。壬午之应验。先生幼少时已勤读书。或夜深睡至。取檐冰拭眸。黎明盥栉就塾。十三四文艺已成。稍长博观群书。如道家佛家兵家者流。无不探赜。大人戒之曰杂书害人心术。尔其求诸经籍。先从大学定规模。吾受之晚湖先生。晚湖受之观雪先生者此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6L 页
也。(晚湖讳懋。先生之庶从曾祖也。星湖称之曰学有渊源。一世高其行。)先生从之。悉取少时作烧之。年二十登国子上庠。自是废举业。专精圣人之书。读至万遍者多。如有意义之未易理会处。力索强究。如血战相似。终必贯穿而后已。其独得之妙。有发诸儒所未发者。皆有所著。易则有象辞新编,有易通义,系辞通义,说卦通义,卦蓍图说,易图外编。诗书则各有集解。春秋则有揔按。庸学则各有解。又有后说。语孟及小学则各有劄疑。家礼说幼仪内教并杂著诗文。合百馀卷。先生之学业见于文章者盖如此。时有所谓西洋之学。自中国流入。而高明之士往往迷惑。先生求观其书。知其为邪术。乃叹曰末流之弊。甚于洪水猛兽。遂著西学辨一编以斥之。卫道辟异之功。于斯为大。孝友天植。父有训戒则退而必录。名曰趍庭记闻。己未以父母俱存。上有王母李淑人。二弟并司马。三妹无故。先生曰天下之乐。孰加于是。乃以仲春丁亥。有事于庙。设宴上寿。名其宴曰一乐。作歌颂。后尹氏妹没。抚其四幼女。及长择名门嫁之。他妹婿贫病者。亦与同居。忧乐共之。常以 端敬王后之逊位。益昌君之遇害为至痛。捃摭朝野史乘。请谥状于文衡。呈于太常。盖当时事。三勋跋扈。胁制百僚。不啻若兵谏。 中庙不得已从之。然实非上意也。 国东门内有晒裳岩。至今传为旧迹。则 上意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7H 页
尤可仰揣也。然自金冲庵,朴讷斋之抗疏被罪。益昌事为时讳者数百年。 英庙朝儒臣金台南上疏请复 慎妃。 上欲详知本末。有以益昌谥状在玉堂收进之。 上大加嗟叹。特命复 端敬王后。 赠益昌领议政谥信度。 御笔书古今同忠四字赐之。吴药山光运赞曰清明在躬。志气如神。为其大义之先倡。人谓忠孝所感也。辛巳冬疾革。阅所著书命藏之曰吾于经传见得到处。不可与不知者道。百世俟圣人而不惑者亦或有之。将属纩。口号得正而毙。君子曰终。遂卒。十一月二十四日也。先生讳后聃字耳老。河滨其别号。一曰遁窝。其先宋开封人。有讳修。高丽文宗时随海舶来。籍居昌府。官至守司徒左仆射谥恭献。是为鼻祖。后世阀阅繁昌。入 本朝有讳仁道。汉城府右尹 赠户判。是为十二代祖也。襄烈公讳以衷。襄简公讳诠。章成公讳承善。三世著名。八世祖讳守勤。左议政益昌府院君。 中宗国舅也。高祖讳得义。判官 赠参判济昌君。曾祖讳熹县令。祖讳徽五。以孝 赠持平。无子取襄简公次子判尹讳承福之后龟重为子。文县令 赠礼参。号畏窝。寔先生之皇考也。妣 赠贞夫人羽溪李氏。郡守贞观之女。判书松坡瑞雨之孙也。配同福吴氏尚亿女。监司赠领相端之玄孙也。子𠉛孙世师无子。以再从弟世德子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7L 页
龙九为后。
无号庵尹公行状
公讳弼秉字彝仲号无号庵。尹氏其世出自坡平。太师莘达佐丽祖开国。录壁上功。玄孙侍中瓘平女真封铃平伯谥文肃。奕世达官。入 本朝有曰普老。仁寿府尹。簪组相继。 宣庙朝荩臣曰国馨。副学至工判。是为公六世祖也。五世祖敬立。忠清监司。高祖世徵 赠吏判。出为季父 赠吏参礼立后。曾祖以济。工判别荐兼御将。祖基庆。文牧使。清白 赐玺书。考师容。通德郎。前妣安东权氏。领议政大运孙吏议重经女。妣全州李氏。判书诚中后进士济沆女。以 英庙庚戌六月九日。生公于南部后川洞私第。公自幼仪容端雅。智思颖悟。八岁读贾谊疏数遍。诵若己言。作五七言诗。多惊人语。九岁受学。专心致知。终日伊吾。笔法直正。十一岁随大人入庭试。代写试券。参解额。姜豹庵,许烟客,权晚渔皆以善书名者。见而叹曰王右军骨子也。遂抽示墨谱使读之。公拱手朗读。少无碍滞。诸公啧啧曰此书简古。若是无难。后必大做。及长通习经史。泛滥百氏。所学益博。发为文章。于诗以李杜为宗。每成一篇。远近传诵。然而谦不自伐。由是声誉益彰。朋游日盛。自后屡举大小初试。癸未又中京畿覆试。冬元相仁孙为国子长。晨入试士。
无号庵尹公行状
公讳弼秉字彝仲号无号庵。尹氏其世出自坡平。太师莘达佐丽祖开国。录壁上功。玄孙侍中瓘平女真封铃平伯谥文肃。奕世达官。入 本朝有曰普老。仁寿府尹。簪组相继。 宣庙朝荩臣曰国馨。副学至工判。是为公六世祖也。五世祖敬立。忠清监司。高祖世徵 赠吏判。出为季父 赠吏参礼立后。曾祖以济。工判别荐兼御将。祖基庆。文牧使。清白 赐玺书。考师容。通德郎。前妣安东权氏。领议政大运孙吏议重经女。妣全州李氏。判书诚中后进士济沆女。以 英庙庚戌六月九日。生公于南部后川洞私第。公自幼仪容端雅。智思颖悟。八岁读贾谊疏数遍。诵若己言。作五七言诗。多惊人语。九岁受学。专心致知。终日伊吾。笔法直正。十一岁随大人入庭试。代写试券。参解额。姜豹庵,许烟客,权晚渔皆以善书名者。见而叹曰王右军骨子也。遂抽示墨谱使读之。公拱手朗读。少无碍滞。诸公啧啧曰此书简古。若是无难。后必大做。及长通习经史。泛滥百氏。所学益博。发为文章。于诗以李杜为宗。每成一篇。远近传诵。然而谦不自伐。由是声誉益彰。朋游日盛。自后屡举大小初试。癸未又中京畿覆试。冬元相仁孙为国子长。晨入试士。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8H 页
闻公在乡不赴。乃罢场退日。待公之至。公不得已出应。连四魁为画状。如理旗山河影诸作。脍炙一世。推以为词宗。素昧之人皆愿一识。金赞善履安以诗自负。独于公让头。每访公于所在。周视一篇。传诵于人曰大雅正声也。人或讥之曰君与尹嫌家而相语耶。乃笑曰吾非与尹某语。与尹某诗相语。闻者以为美谈。乙酉升司马。人以为晚也。原横士友闻公家贫无屋。虚舍以待。公试往则李芐亭德胄,丁海左范祖诸名流。赋诗于碧玉亭。公之联句曰山田莫问金多少。何处春风不种花。诸公却笔曰非久大阐。不患无家。丁亥春果登庭试丙科。夏丁母忧。服阕选入槐院。寻除 徽陵别检。冬翰荐为检阅。以在乡旋罢。仍命升六。庚辰拜司谏院正言。连除宗簿寺主簿,成均馆直讲。辛卯除礼曹正郎。冬除全罗道都事不赴。壬辰蔡樊岩辟为兵曹正郎。俄除司宪府持平。癸巳出监长连县。海隅为宰者。率多武夫。民俗粗顽。士风卤莽。公设课试。刱文会稧。捐俸助粮。使诸生四时学习。爱民以诚。御吏以严。数年之间。文风振治化成。逆臣述海为监司。公知必不相容。弃官归。复为持平。丙申为实录编修官。丁酉升掌令,乐正。为庆尚右道掌试都事。戊戌复拜掌令。上疏陈四条。一勉君德。二破朋党。三振淹滞。四矫升庠之弊。 批曰当今急务。无过破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8L 页
党振淹滞。尔能言之。当为需用之资。庚子春。复为掌令。以某年事参两司联名启。忤时宰。铨曹拔公仕望。公乃屏居广州之龙津。啸咏自适七年。一经左通礼。丙午重试嵬等。进阶通政。人皆以未登瀛阁而径资惜之。放榜日。 上命进前曰不见久矣。发已种种。顾谓两铨曰口传除实职可也。即拜佥枢。丁未除分兵曹参知。己酉安岳郡守阙。 上欲试公。三退望而除公。郡海西剧邑。公至则簿牒云委。争讼鳞沓。而剖决如流。日未午庭下无一迹。奸猾敛手。其治大抵仿长连。而威克爱少变也。辛亥拜同副承旨入侍。 恩谕郑重。特旨授监试主文。 下教曰至于今番。诸生辈亦谓试官之不择人乎。自是连入喉院。转至左承旨。禁直人应制三次。 上亲考辄置魁。御笔特书赡字于券头以宠之。赏赐便蕃。时蔡相入对。 上从容语曰尹某何以不为玉堂也。予知其为人聪敏。文学拔类。兼以世阀。奕世联翩。为工判之曾孙则沉屈两司。岂不惜乎。此人终不得清显之职。可叹可叹。辛亥冬。大差倭持关白书来。其书以为是年通信使若抵江户。则水路辽远。屡经险滩。两国俱弊。自今更定约条。通信使至对马岛。传国书礼币。即为回船。备局以约外不可回答。而格外差倭不即退送。该府使柳纲罢职。其代 命极选。蔡相首荐公蒙恩。时中外骚扰。云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9H 页
有倭警。人皆为公危之。公曰事君之道。夷险何择。辞朝日。 上教曰镇边御侮。当以律己为先。公以壬子七月到府。凡待倭之道。务尽诚信。申严法令。月六开市之外。毋敢潜商。六时送使礼币之外。倭物秋毫不近。岁供米布。精备不失时。宴飨丰腆。威仪整肃。诸倭感服。不敢呼姓名。大差倭连促归程。公据理谕之而任其去就。行将周岁。差倭恐喝曰我国之法。任事不得准而还则殪之。明日当拦入靖远楼。以听发落。象胥辈惶㥘。一府中无人色。公不动曰果栏入则寻我于宋公坛下。差倭闻之曰府使君子人也。不可犯。反哀乞曰事虽不谐。若有答书则可以生还。公即驰 启曰格外事。固不可听施。不答国书。大非交邻之道。差倭亦以为有答即归。 上嘉纳。特令礼部答以无例。遣接慰官尹悌东宴飨。差倭踊跃回船。先是公屡称病乞递而不许。至是又上 启自劾曰格外之倭。淹留岁月。今虽回船。臣之不职。孽所难逭。惶恐待罪。 上曰尔之治声。心所嘉尚。况承 朝令。据理退却。能使倭船入去。节节举职。有何待罪。闻多年瘴乡。愿入玉门。本职许递。除入望筒。使之待麦秋交龟。时乙卯春也。始公之莅任也。岁大饥。岭南尤甚。莱则飓风怪雨。兼以地震。百里之内。靡有遗穗。而地在穷海之滨。仓无储谷。路阻移粟。冬序且迫。屡万饥口。大命近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59L 页
止。若 启闻后待其处分则便是涸鳞耳。惟有釜仓倭供米万馀石明年所需者。可以变通。而法不得擅发。然活民抵罪。固所甘心。乃出千馀斛。振救时急。次第贸米于湖南西以继之。民免沟壑。疠疫又炽。设幕于城外。使无所依归者皆寄于此。给粮馔药物。全活又数千人。民作歌谣诵德曰尹侯曲。李鹤麓益运为慰谕使。至莱州问民瘼。皆曰乳子有父母则无所愿。但借明府而无遽归。使复命以目见启达。 上问曰莱伯人品何如。对曰人器恬简。文学赡富。兼以才谞。高官重藩。无适不宜。 上曰莱州难治而极善治。其人可知矣。公治府四载。凡系戎务器械城牒楼橹之类。无不缮修。操鍊试射放炮之法。随时劝赏。而费用多出廪俸。以为边镇重地。当奋武卫。文教亦不可全废。乃择士民之俊秀数十人。申之以孝弟忠信之道。兼习功令之业。儒化大行。及归士民万馀。各持赆物酒肴。饯行追至梁山。公却之谢以遣之。后有清德碑。又筑坛生祠之。秋拜大司谏。 上问左相蔡济恭曰近来位著之人。未闻以廉洁文学称者。卿如有闻举所知。对曰尹弼秉之文学廉洁。通朝所知。另加奖拔。可补于以一劝百之道矣。 上即命进秩嘉善。即除左承旨兼同义禁。丙辰连除右尹刑参副揔管。戊午冬。一日三迁刑参左令户参。异数也。京兆秋曹。素称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0H 页
难理。 上另择其人。公四为司寇三为京尹。一以公平为务。不畏彊御。己未正月。出为江原道观察使。公到界后应旨上农政便宜封事千馀言。而如山邑之蔘政。海县之鱼弊。循序更张。台臣有一人诬 启罢职。东民恨之。十月复为秋参。庚申除工参左尹。屡为大小科考试官。六月 正宗大王升遐。公如丧考妣。自礼陟至于因山食素。虽有疾必参哭班。血泪被面。哀动旁人。自是之后。无意于世焉。辛酉邪狱方张。一边背驰义理者。先诬樊岩。追夺官爵。因欲乘衅逞憾。为网打之计。人皆危惧。公超然独免。牢守名节。乃率同志中文荫百馀人。陈斥邪疏。再上章。辞严义峻。 上连下优批。公见朝象一变。方营菟裘。永安金公祖淳送人挽止曰且留洛雅镇士流可矣。公谢曰吾志决矣。遂挈家归抱川乡庐。世以元祐完人称之。鹤麓亦不安干朝入永峡。地隔一岭。诗篇相酬。以叙郁悒焉。戊辰与崔公献重,韩公致应联名上疏。请伸蔡相之冤。台臣李羽晋,尹涵辈疏请鞠问三宰。竟被削黜。明年叙用。己巳升嘉义为同知中枢府事。庚午十一月十二日。考终于正寝。寿八十一。明年三月。葬龙井震岩癸坐之原。遗命樊岩伸雪之前。不可受 朝家致祭。逮至甲申。始受 恩侑祭文。有曰公议竟伸。卿未及见。公之执守。可见于此。公有至行。孝于父母。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0L 页
于兄弟。二十四遭伯氏丧。二十九居父忧。哭泣之哀。邻里感叹。仲氏多病。不能任家事。四壁徒立。大夫人年老。三妹及兄之孤儿男女。俱未成人。公衰麻在身。犹负米百里。多能鄙事。供养无阙。后仕禄不洎。呜咽饮泣。为没身之痛。妹侄嫁娶。亦不失时。教养成就。无异己出。与仲兄不分门户而同枕案。疏远之族。敦睦如至亲。贫贱之交。敬信若尊宾。于婢仆各得其欢心。家人一未闻叱咜之声。乐育人才。负笈者众。及公没。莫不曰吾将安往。尝自叹曰使我不至忧衣食乱心。所就岂止于是哉。一生所愿者学圣人。而世以诗人墨客目之。自愧也已。权叶西𫀤。童丱友也。每称吾友百家九流。无所不通。而所不知方技耳。平居务俭约。衣食与寒士等。性又谨慎。言若不出口。至于是非善恶之分。大义理关头。严加辨析。不少挠夺。训子侄不外义方。至如科举。或冀倖望。大责曰修人事。命自至。士君子宁寻曲径耶。配丰山洪氏。都事吉辅女。继配清州韩氏。 赠左承旨德箕女。生子男女二人。男应汉。女适府使权彻。应汉七男一女。男行麟,行元荫都正,行骏荫直长,行骥,行夔出后,行敬,行骕。女婿李容文。曾玄以下不录。
敬庵李公行状
先生讳汉膺字仲模。李氏系出真宝。丽季有讳硕起。县吏
敬庵李公行状
先生讳汉膺字仲模。李氏系出真宝。丽季有讳硕起。县吏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1H 页
试生员。追爵密直使。是为肇祖。子子修判典仪寺事。用讨红贼功封松安君。子祯府使 赠户参。子继阳进士。有文学号老松亭。始自安东徙居礼安之温溪里。累 赠至吏判。俎豆于乡祠。子堣文科户参。德行经术。为世所重。与兄赞成公并享于启贤祠。于退陶为叔父。训迪之功盖多。五传至讳东标吏议。号懒隐。自为诸生时。道学文章。负儒林重望。人以小退溪称之。当 仁显王后逊位时。抗疏极谏。清节尤著。 英庙朝赠吏判。 命书力主清议树立卓然八字于职牒以赐之。 正宗戊申。赐谥忠简。录清白吏。调用子孙。子济兼由教官魁文科。官止察访。有文行号杜陵。子重庆通德郎号云皋。子镇纮号溪涯。寔先生之皇考也。妣夏山成氏。通德郎显仁女。应教以性之玄孙也。生三男。先生其季也。以 正宗戊戌二月二十三日。生于安东鹿洞之私第。相貌魁奇。中岳高耸。声雄气秀。三岁失母。七岁丧父。鞠于乳媪。学于伯祖陋室翁。翁称之曰昌大门户者隆准儿也。后又受业从曾祖凫川公。学徒甚众。先生年最幼。虽风雪暑雨。必早朝先至。洒扫厅堂。豫备炉火。跪于户外以待。凫翁嘉之曰异日必有大过人者。嗜学如饥渴。文义有疑。不辨不措。甫成童已有志于向里。三十以后废举业。专志上达。杜门谢世。肆力于穷理尽性。手抄朱书中切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1L 页
于学问者为抉旨。仰思俯读。造次不懈。门楣有训。盘盂有铭。几杖有箴。无非战兢临履之义也。日必早起。盥栉危坐。矻矻至老白首如一日。不求闻达。故人鲜有知者。然而蕴乎中者。闇然而章。如柳参奉鼎文,李比安秉远诸君子。皆心悦诚服。自以为不敢先之。自是声誉不可掩。知府道伯咸荐其行谊于朝。有曰固穷读书。有曰被褐怀璧。 哲宗己酉。徵为缮工监假监役。陈疏不就。年七十有二。明年春设讲会于清凉山之吾山堂。时先生为陶山洞主。一道推以为丈席。会者六百馀人。宿德长老。亦皆执经问难于前。多士咸充然有得曰尽吾家先生也。负笈请学者。户屦恒满。丁巳寿职佥枢。庚申拜敦宁府都正。上疏辞职。末言大学致知正心之道。中庸明善诚身之工。以反修德守位理财禁非之义累百言。而有言无格例者遂删去。然忠爱之义。有为之志。不果于忘世。可见其一端矣。甲子十一月癸丑。考终于正寝。享年八十七。明年三月。葬九佳洞曾王考墓左艮坐原。先生性度庄严。气像峻整。毅然有不可犯之色。然学已成而渐就平坦。道已高而益务谦逊。其接也浑是一团和气。家世清贫。无甔石之储。或至数日不炊。犹伊吾不辍。人有遗之谷。又于祭时助需。皆不受也。晚年子与妇躬柴水耒耨之劳以取给。先生戒之曰吾平生不事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2H 页
产。今觉可悔。古之穷而在下者。多能鄙事。李延平有诗云耕桑自是吾儒事。又举何北山诗云世人有亲不能养。浪着衣冠诚可耻。此语切中末俗之弊。如仰事俯育。奉先接下。有不备。丧守甚易。士当兼摄也。以早孤深痛。每丧馀日。悲哀如袒括之时。平生不赴人庆晬宴。友于兄弟。伯氏中年徙居十里地。有伤胃之疾。药饵针灸。亲执屡月。及其没也。殓葬如礼。事丘嫂益致敬。仲氏亦居间数里。得美味一不先入口。必与共之。若得衣资。先制仲氏衣。然后安于心。阐发先代幽潜之德。具述志状。无有遗漏。蚤岁尝写切近工夫文字。遍揭常目之处。晚乃尽去之曰近于标榜。只存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十字。八十又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以日省之。又作元朝箴。其略曰圣狂之分。只在敬逸。敢不凛励。期以死日。苟或间断。天必鉴之。此古人朝闻夕死之意也。自号曰敬庵。其书曰敬之一字。千圣相传。程朱又拈出以示人。盖其功兼动静彻上下。而求其最初下手。则未有不自整衣冠尊瞻视始也。鲁论之九容。戴记之坐如尸立如齐俨若思。中庸之齐明盛服是已。心无不敬则四体自然收敛。此为圣学之纲领。存养之要法。尝作四端七情说。历辨诸儒所言。一以退溪为正。曰四七即人心道心之异名也。人心主气言也。道心主理言也。所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2L 页
主既异。故心不得无分也。然则四七亦以理气各主而立名者。非人心道心之义乎。然而人之一心。本有一理。气亦无二。人心道心。既为理气。四端七情。又为理气。则人心道心。四端七情之揔名也。四端七情。人心道心之条件也。认气为理之学。不能无弊。故主于其说者。以理几作虚无空寂无所猷为之物。然则所谓理者。不能为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而可乎。夫理者。无为之为。不宰之宰。朱子所谓未动而能动者也。老先生所谓其所以能然者。实理之为也。然则于四七对待之时。就其分数多处曰此为理发。彼为气发。何不可之有也。先生凡为文。平夷简古。至如诗章。特其馀事。而盖有濂洛雅颂之风韵。书法真正。当时题额。多出其手。尝取朱子张氏吕氏及退溪书中六百二十二条。釐为续近思录十四卷。又作丧礼抄节,自省录等书。莫非为学之阶梯。道统之旨诀也。配 赠淑夫人清州郑氏。必睦女。贞简公药圃相公八世孙也。有妇德。尚勤俭。家甚窭。人不堪其苦。而干当治生。事事无违夫子。使其不以忧衣食乱心。而终成儒业者。专由于内相也。生子五人。男道相宪相。女适郑之夔,柳进奭,徐承烈。道相无子。以宪相子兴鲁为嗣。先生之学。本诸箕裘。先生之文。出自机杼。退老启之于前。懒翁继之于后。单传密付。嫡嫡承绪。始自日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3H 页
用彝伦之常。以至性命理气之原。靡不探赜蕴奥。发为文章。真当世之弘儒。后生之师表。惜乎。怀道抱器。韬光铲采。终老于林樊。识者恨之。先生之德之行。具在先生之书。读之者知不佞之言不阿好也。
生员 赠吏参郑公行状
公讳鸿师。初讳义浩字孟集。郑氏草溪之世。高丽侍中光儒侯弘文公讳倍杰。其肇祖也。子礼部尚书贞简公文。其后有讳允耆,讳僐。世其业。皆为进贤馆大提学。历十四世讳允谦。事我 中庙朝。策靖国勋谥庄襄。再传讳宗荣。文学德望。为四朝名硕。官至贰相致仕。士林称恒斋先生。俎豆享之。子爚荫牧使。子基广文参判。子锡文荫经历。无子以第三弟教官锡圭子洙明为嗣。荫佥正。是为公五世祖也。高祖讳八柱通德郎。曾祖讳熙佐进士号三止斋。 赠仆正。祖讳履重 赠左承旨。考讳镇鲁 赠参判清恩君。妣安东权氏。进士九范女也。公以 英宗丙子四月四日生。生八月能步趋。才解语识文字。甫成童出游场屋。人咸器之。事亲爱敬备。年十七父病弥留六朔。公衣不解带。躬自将护。竟遭大故。易戚无憾。祖父年老在堂。虑诸孙之毁灭。成服后使之开素于目前。伯兄执肉涕泣不忍食。祖父不胜悲痛。至于打破盘盂。公顺其意。啖肉若无难色。祖父
生员 赠吏参郑公行状
公讳鸿师。初讳义浩字孟集。郑氏草溪之世。高丽侍中光儒侯弘文公讳倍杰。其肇祖也。子礼部尚书贞简公文。其后有讳允耆,讳僐。世其业。皆为进贤馆大提学。历十四世讳允谦。事我 中庙朝。策靖国勋谥庄襄。再传讳宗荣。文学德望。为四朝名硕。官至贰相致仕。士林称恒斋先生。俎豆享之。子爚荫牧使。子基广文参判。子锡文荫经历。无子以第三弟教官锡圭子洙明为嗣。荫佥正。是为公五世祖也。高祖讳八柱通德郎。曾祖讳熙佐进士号三止斋。 赠仆正。祖讳履重 赠左承旨。考讳镇鲁 赠参判清恩君。妣安东权氏。进士九范女也。公以 英宗丙子四月四日生。生八月能步趋。才解语识文字。甫成童出游场屋。人咸器之。事亲爱敬备。年十七父病弥留六朔。公衣不解带。躬自将护。竟遭大故。易戚无憾。祖父年老在堂。虑诸孙之毁灭。成服后使之开素于目前。伯兄执肉涕泣不忍食。祖父不胜悲痛。至于打破盘盂。公顺其意。啖肉若无难色。祖父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3L 页
释虑。不复问所食。公于是虽草木之滋。不近于口。求山之行。当暑烦暍。见路傍有菰。菰又所嗜。而坚守不食菜果之礼。仍素食以终制。此其实心之见于实行者也。伯兄质弱多病。弟妹六人幼未成就。公因丧而冠。克干家事。弟妹婚嫁。皆自经纪。恨早孤失学。养老之馀。不懈功令之业。勤课诸弟。联发乡解。公亦五举南省。四十九始升司马。时母年七十。公不复有进取意。乃曰三牲之养。不如顺适亲志。与诸弟环侍膝下。怡愉谈笑以为常。滫瀡之供。岁月之制。竭力办具。癸酉母以天年终。寿八十二。公亦五十八。持制一如前丧。乙亥遭独子之戚。权取第三弟鸿晋之子夔和子之。乙酉卒。享年七十。夫人甲申没。先葬横城治北金岑洞负壬之原。合窆右畔。后以夔和贵追恩 赠公吏参。夫人贞夫人。公资性纯粹。孝于父母。友于昆弟。教子侄严。待亲戚睦。处乡党信。虽甚穷困。无一毫苟得之心。一邦以为矜式。始与诸弟约。家世清贫。若不析产业则不惟诸家无所赖而成立。适足为宗家难保之端。我辈则各自治生为可。遂分门而居。力耕桑以自给。弟妹穷之。倾其斗粟尺布以均之。外家无嗣。奉祀外祖考妣十馀年。议于权氏。以其名肯懋者立以为后。公之笃于人伦如此矣。夫人清州韩氏。西平府院君浚谦后显道女也。贞静婉嫕。事夫子无违。事姑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4H 页
克敬克诚。无间妯娌。乡里称之。生男女二人。男寅和夭。继子夔和荫仕今同知敦宁府事。女适御将李显稷。寅和继子显大。女婿李泰鲁。夔和三男一女。男显裕大司成。显载还承本宗。显五进士。女婿李凤镇。公治身本之孝友。为家务于勤俭。宗族所依仰。乡里所矜式。积善于躬。垂裕于后。子孙昌炽。此其不食之报欤。夔和亦能子也。继述家风。积学笃行。立身以显亲。今于九秩之年。手录先君子之事行。托余为状德之文。以有屡世通家之好。且年相若志相同也。谊不敢以耄荒辞。谨按其原状以叙次之。
吏曹参判澹人申公行状
公讳佐模字左辅。别号澹人。申氏本高灵之世。肇祖高丽军器监正讳成用。其后九世皆以文科显。礼仪判书讳德邻号醇隐。当季世与圃牧陶冶诸贤。并称六隐。子包翅大司谏号壶村。丽社既屋。同金树隐冲汉遁入南原之杜谷。子樯入 本朝宝文阁直提学。以文章名笔闻。号岩轩。子叔舟领议政谥文忠。号保闲斋。又曰希贤堂。三入中书。四登盟府。为五朝名臣。第四子净吏曹参判佐理功臣高川君。第五子浚贰相亦策佐理勋谥昭安。高川之子永澈通政牧使。昭安之子复淳工曹参议。世袭勋荫。三传至讳瀷。以太学掌议。退溪之丧。首操文哭之。屡兴郡邑。以清白名。
吏曹参判澹人申公行状
公讳佐模字左辅。别号澹人。申氏本高灵之世。肇祖高丽军器监正讳成用。其后九世皆以文科显。礼仪判书讳德邻号醇隐。当季世与圃牧陶冶诸贤。并称六隐。子包翅大司谏号壶村。丽社既屋。同金树隐冲汉遁入南原之杜谷。子樯入 本朝宝文阁直提学。以文章名笔闻。号岩轩。子叔舟领议政谥文忠。号保闲斋。又曰希贤堂。三入中书。四登盟府。为五朝名臣。第四子净吏曹参判佐理功臣高川君。第五子浚贰相亦策佐理勋谥昭安。高川之子永澈通政牧使。昭安之子复淳工曹参议。世袭勋荫。三传至讳瀷。以太学掌议。退溪之丧。首操文哭之。屡兴郡邑。以清白名。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4L 页
无嗣以参议公曾孙同枢沃第三子守淇为后。由经行荐拜洗马。官止县监。又无嗣取本生弟文都事景汶第二子棁子之。荫资封灵原君。是为公六世祖也。五世祖讳弼汉进士。高祖讳濂。曾祖讳再清 赠司仆正。祖讳持权 赠吏曹参议。考讳宪录。推恩三代以公贵也。妣 赠贞夫人安东金氏。进士宗厚女。有女士行。以 正庙己未九月二十九日。生公于文义青龙里第。母夫人方娠。梦二龙蟠于室。公兄弟孪生。故小字命以龙字。公眉目清秀。神彩滢澈。聪明绝异。五岁知读书。七岁受小学。能属文。文理自通。一览辄诵。甫十岁遍读经史子集。十四岁丁父忧。哭泣之哀。吊者大悦。公之外传曰衍庵韩锡书。是文章大方木斋李公之外孙也。学有所受。母夫人致辞于衍庵曰未亡人苟延一息者。以二孤在。愿先生念先父遗托。幸卒教诏。俾克成就。则生死铭感。戒二子曰勤业修身。期于显扬。公内奉母训。外受师教。事衍庵如事严父。始终不懈。蚤成宏儒。十八岁有汴柳青青三万里之句。李上舍河运称赏曰必大鸣于世。甲申兄弟俱发解。见屈于南省。因念家贫亲老。立扬无期。疲于道路。儒农并失。乃奉母侨居于京城。丁亥中增广进士。连擢应制辄居魁。声望愈重。每当科时。士友连坐。质问所疑。公左酬右应无遗漏。人谓某之文章可学。而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5H 页
接应不可及也。 宪宗元年乙未增广。公对策擢为举首。时文衡申公在植主试。丙申遭内艰。哀哭几绝。衰绖终制。戊戌拜 元陵别检。受禄米呜咽不忍入口曰不洎矣。虽千钟何用哉。因有诗云此物初君赐。他人有母尝。闻者莫不伤心。壬寅升典籍。甲辰拜持平。秋有鞫狱。差文问事郎。文书浩繁而劄记不错。委官以下咸称赡敏。乙巳为兵曹正郎。丙午历左通礼,宗簿正,春秋馆编修官。连除台职。己酉以执义疏论文宰武帅某某擅弄朝权之罪。仍辞免。未几除司谏。请还收诸罪人停启之命。庚戌掌试湖南。公曰此吾报国之肇轴。一心公明。悉取文笔之优者。南俗多鬻文。富人或参榜。致有浮谤。时相请谴配咸昌。才踰月。 上察其无罪。即 命宥还。除实录编修官。连除兵曹正郎司仆正执义司谏。覈论大臣之倡为异论者。公之论人。举实而已。不为险衅过激之辞。故被斥之家。亦不衔嫌。癸丑拜弘文馆副修撰校理。乙卯由太仆正差陈慰进香使书状官。所过西路。文彩照耀。登练光亭有诗云如此江山堪老死。许多人物误平生。到龙湾有诗云燕丹故国无花地。鸭绿长江欲雪天。西州人传诵之。入燕与诸学士唱酬。华人目之以今韩愈。翌年春复 命。拜校理。特升通政同副承旨。丁巳出为安边。兴学导俗。惠化大行。以 智陵封筑劳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5L 页
承锡皮之典。戊午递还。吏民攀辕垂泣。竖遗爱碑。行橐萧然。琴鹤亦不随。自归家之夕。粗粝不继。己未复拜同副承旨。是年公之生年周甲也。公自永感以后。每当晬日不忍御酒馔。至是尤倍悲痛。即还乡山。哀省坟墓。遂无意仕宦。乃营置数顷山田数间屋子于华子冈。名其轩曰花树。聚宗族会亲友。团乐杯酒。讨论经史。村秀后进日来就学。教授不倦。以为终老之计。壬戌冬 哲宗升遐。即时奔哭。乙丑拜右副承旨。屡登 讲筵。寻拜礼曹参议,敦宁府都正。丙寅除左副承旨。九月 特升嘉善阶。仍拜副揔管,刑曹参议,同知义禁府事。推荣三世。呈辞还乡。丁卯为兵曹参判,同知春秋馆事。己巳除同知 经筵馆事。庚午拜吏曹参判。辛未为耆英会。凡十有五人。次第选日以轮集。觞咏畅情。有耆会帖一卷。时称太平盛事。冬拜工曹参判。壬申除同知成均馆事。 国有上尊号庆加亲授。升嘉义阶。甲戌秋。闻洋倭将至。言斥邪御夷之策。治疏拟上闻。闻已有成命。且 大院君发德山之行。遂焚章挈眷还乡。乙亥拜汉城府左尹。同经筵。皆不就。虽在退休之时。忧爱之忱。恒切于中。或至耿耿不能寐。丁丑九月十三日。考终于正寝。寿七十九。远近知不知嗟惜曰文星陨矣。讣 闻朝廷遣官吊祭。致赙如例。配安东权氏。泰铨女。炭翁先生之后孙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6H 页
后配尚州黄氏。进士万钟女。大将徵之后也。生一男星求。进士壮元。后配全义李氏。润师女。生子二人。男升求进士。女适郑宪时。今 宗庙令。星求无子。以再从侄龙休为后。女婿郑殷时。星求二男一女皆幼。龙休男亦幼。公天姿精粹。襟怀冲澹。无一点尘埃气味。志坚而操洁。身若不胜衣。至于义理关头。有不可夺之守。不为富贵势利所挠勤。通籍四十年。出入台阁。人称谏诤之风。屡登 经筵。以格君心为先。精白一心。积其诚意。委曲陈勉。敷奏文义。多被开纳。若其内行则本于孝友。以蚤孤为至痛。事母爱敬备至。勉修举业。专为禄养。而登第未几。遽遭大故。哀哭几绝。衰绖终制。后当忌日。每加悲号。无异初终。奉先尽礼。晨谒家庙。时省坟茔。长养邱木。一枝不敢剪。有一弟同卓而食。共枕而寝。不幸中折。教育其孤。文词夙就。亦见夭札。抚恤从孙。俾持门户。当应举则颙望先于己子。教子孙严而不失恩爱。处宗族睦而各得欢心。其待人也则泛爱而亲仁。虽趣向不同者。不设畦畛。谦谦和易。人皆悦服。新进后学之负笈者盈门。公虽不以师道自居。成就甚众。其为文章也则出自机杼。典雅有则。尤娴于馆阁黼黻之文。宏篇钜章。多出其手。公尝曰士当先立脚跟。以忠孝为本。文章特其馀事。余谓公之文章。本乎德行而然矣。性爱山水。少时东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6L 页
游怾怛。遍历内外金刚。晚年南游岭表。谒德山之南冥庙。观晋阳之矗石楼。统营之闲山岛。至于东莱之永嘉台。丙子又游览湖西四郡。踰竹岭谒白云之绍修。礼安之陶山。安东之屏山诸书院。至尚州操文哭洛坡柳相公。所过山川。风采辉映。士友云集而促席。公应接款洽。酬唱如流。观者谓之天上仙。公年七十八。能无恙而还。晴窗净几。课儿孙会亲友。安贫乐道如旧。考终之前一日。命子孙曰吾晚而通籍。历扬清显。滚到亚卿。生于先代不寿之家。年至八耋。何憾之有。惟愿汝曹毋忘执手之托。善述家训。无忝所生。身后殡殓之节。折衷礼经。称家无僭。馀外家政。一语不及。此真君子所谓得正而毙者也。呜呼。公之一生。多与我同。早孤而不克终养偏母。惨见同己之痛。加以贫贱忧戚。又过中身而未已者。莫不与之同。非特义合志同而已。所以知我者莫如公。知公者莫如我。我解公榻而读公书。公解我榻而读我书。相对无他言。今焉已已。胤子升求以公状行之文托于余者固矣。谊不可辞。遂和泪泚笔以书之。
湖亭姜公行状
公讳庆孙字用休。姜氏号湖亭。晋阳之世。肇祖讳以式。自中国来。始居于东海为著姓。奕世簪组。至胜国中叶。有讳
湖亭姜公行状
公讳庆孙字用休。姜氏号湖亭。晋阳之世。肇祖讳以式。自中国来。始居于东海为著姓。奕世簪组。至胜国中叶。有讳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7H 页
渭庸司徒少监。七传至讳重贤。入 本朝官参判。是生讳赉县令。是生讳处贞县监。是生讳五德县令。是生讳汀文科本州教授。寔公之考也。妣晋州郑氏。以嘉靖辛卯四月五日。生公于宜宁之万川里第。公形貌魁伟。志气不凡。髫龀擩染庭教。学业自就。及长焚膏悬髻。手不释卷。屡捷乡试。辄屈南省。乃弃举业。潜心学问。天性至孝。竭力事亲。菽水尽欢。亲没啜粥庐墓。哀毁踰礼。方伯荐其行谊于 朝。宣庙庚寅。特授庆基殿参奉。升为令皆不就。万历壬辰。闻岛夷入寇。公与女婿沈大承倡义纠兵。即赴忘忧堂郭公再祐军。遮绝贼路。赞成鼎湖之捷。时军食匮乏。公有所积谷数搬运。以饷士卒。郭公喜曰天以公助我也。欲上功于都元帅权公慄幕府。公力止之曰人臣忧国当如忧家。若贼犯吾境。虽有粟吾得以食诸。何功之有。郭公义之。遂不果上。及郭公遭丧归。公亦退居碧华山中。每值时和景明。风清月朗之时。与宾友冠童。泛舟湖上。沿洄徜徉。翛然有出尘之像。以天年终。尝戒二子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舍本趍末。非为学之道。大书孝悌忠信四字揭诸壁。使朝夕观省焉。所著有湖亭逸稿三卷及乱中日录一卷。皆入郁攸。配陜川李氏。教官希圣之女。生二男一女。男九鼎,禹鼎。女适青松沈大承。九鼎男汝楫。二女婿参奉河应会,李起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7L 页
祥。禹鼎男汝舟进士。内外孙曾不尽录。公天资纯粹。学问笃实。孝悌本于心性。言顾行行顾言。为乡党之矜式。而及当大乱。奋不顾身。以殉国为志。奠安江右。角巾山潜。顺受天命。岂古所谓尽其性分之所固有者是耶。今 上辛巳。追爵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纪壬辰功也。 朝家之崇报至矣。公之九世孙凤渭,凤洙。来请状行之文。辞不获。因其家状序次之。
成均进士恬海洪公行状
公讳秀学字公俊号恬海。洪氏唐瀛洲学士讳天河。贞观九年东来。遂为南阳洪氏之肇祖。至高丽初。有讳殷悦。以开国勋封三重大匡太师。五传至讳灌左仆射。殉节于李资谦之乱。谥忠平。又五世讳子藩。相忠烈王有勋劳封庆兴君谥忠正。入 本朝有讳应。左议政谥忠贞。为 成庙朝名臣。配食 庙庭。号休休堂。是生讳常唐阳尉。尚明淑公主。燕山朝以直谏被主怒。安置海岛。 中庙改玉蒙宥。簪组相继。八世至讳命源。知中枢府事号芝冈。是为公高祖也。曾祖讳晸号懒云。有文行早卒。祖讳宗翰。考讳锡休进士号朋窝。前妣青松沈氏。县监廷秀女。左议政喜寿号一松之后也。妣阳川许氏森女。忠贞公潜号寒泉之后。是生公于 正宗己酉六月二十八日。容貌端正。气象庄重。
成均进士恬海洪公行状
公讳秀学字公俊号恬海。洪氏唐瀛洲学士讳天河。贞观九年东来。遂为南阳洪氏之肇祖。至高丽初。有讳殷悦。以开国勋封三重大匡太师。五传至讳灌左仆射。殉节于李资谦之乱。谥忠平。又五世讳子藩。相忠烈王有勋劳封庆兴君谥忠正。入 本朝有讳应。左议政谥忠贞。为 成庙朝名臣。配食 庙庭。号休休堂。是生讳常唐阳尉。尚明淑公主。燕山朝以直谏被主怒。安置海岛。 中庙改玉蒙宥。簪组相继。八世至讳命源。知中枢府事号芝冈。是为公高祖也。曾祖讳晸号懒云。有文行早卒。祖讳宗翰。考讳锡休进士号朋窝。前妣青松沈氏。县监廷秀女。左议政喜寿号一松之后也。妣阳川许氏森女。忠贞公潜号寒泉之后。是生公于 正宗己酉六月二十八日。容貌端正。气象庄重。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8H 页
自为嬉戏。见惮于群儿。尝于春日。祖父抱坐。教以作诗之意。应口曰春鸟上枝鸣。祖父大奇之。五岁从邻儿出。至其家见络丝于主椟而晒之庭。大惊归告于母曰某家不重其祖先。遂摈斥其儿不使近焉。学书不待教督。十岁尽通经史。旁涉百家。夙就举业。十三岁遭王父丧。侍于大人。祭奠哭泣。应对吊客。能遵仪度。天性至孝。须臾不离亲侧。寝食出入。必左右扶持。读书必在座隅。人皆以善行推之。二十五升司马。其后连中初解而辄屈于殿试。三十二丁外艰。尽礼于三年。遂无意进取。事母如事严父。虽微细事非亲志则不敢专行。枕席必躬敛。食饮必先尝。有一婢亲所钟爱。恃宠横恣。辱及于邻比。公不忍加笞。惟以分义晓谕之。躬造邻家而谢之。其怒亦解。褰芝斋后厓耐轩。于公为再从叔父。而视之若亲父子。琐屑之事。一一就质。或出而有闻。则善之可法。恶之可戒者。归即仰达。若有病患则不离左右。尽诚救疗。诸从兄弟常相对怡融。辨论古今。洞里人旁听者莫不称道而矜式焉。教导后进。又自有成法。自同堂子侄至村秀诸少。以及疏远。成就者甚众。母夫人既笃老。公难于远游。省定之馀。惟以书籍自娱。李锦宕南翼为占小屋于钟岘。要公徙居。韩参判镇㦿,判书镇庭从兄弟。尤闷公之落拓。力劝不已。以为进取之图。公皆辞谢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8L 页
曰家贫亲老。居乡躬耕。犹患菽水之薄。岂可经营京洛乎。公尝因科时留泮斋。时金判书鏴当路。闻公名使人要与求见。公辞以病。即发还乡。沈承宣启锡有际遇于 孝明世子代理时。直玉堂。夜深召对。 下询曰汝乡有学行之士乎。对曰臣之童稚故旧洪秀学其人也。又问其文华何如。因诵其诗文数篇以对。 世子称赏曰今留泮乎。对曰有老母故在家矣。 教曰使之来留。着实赴举。然公以亲年益卲。卒莫之行。后屡入经行。荐及寝郎望。而竟不得一命。命矣夫。母夫人素患风痹。凛凛若不保朝夕者屡年。而犹享年七十二者。由公竭力孝养之致也。丙申丁忧。丧葬执礼。一如前丧。自是益无意于世。不到京洛者许多年所。甲寅五月。 纯元王后诞辰。设老人科。公以为旷世之邦庆而赴焉。操笔制进。虽强壮少年。莫能及焉。然不得中。人皆恨之。时权判书大肯适在赵相斗淳之座。赵相问台之知旧中耆老科儒文章孰最。权公以公对。赵相大惊曰洪某尚在世乎。余于妙少时闻其名声。愿见而不可得。岂意白首无成乎。此有司之过也。是年十月十二日卒。享年六十六。配延安李氏相骏之女。领敦宁五峰好闷之后。无育。取三从淳学子永柱子之。六十再娶忠州池氏翊海女。生永晰。五年而没。临终池氏抱儿而问成就之方。答曰渠兄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第 569H 页
在渠兄在。更无他言。永柱二男一女。男长日华蚤夭。次明华。女适许秤。公性度严明而高亢。见义无回挠。见不善若将浼己。透彻事理。曲察物情。人有质其所疑者。必以义理剖析之。常曰人之敕躬操行之方。在乎笃信圣贤之书而已。是以考阅经籍。老而不懈。为文词不拘科臼程式。自成一家。远近传诵之。或流播于中国。韩尚书镇庭以书状入燕时。有虞山学士者问东国洪某登庸否。韩曰何以知此人。虞乃诵公之诗数篇曰某因闻此而知其名也。公之平日所吟咏记述。皆弃而不收曰人有显行则自当书诸史册。且其文章馀事。有可于后生之眼。亦自成书。若其不然。则虽欲自护之。安用哉。公常与朋辈唱酬者。惟荭社集梅史集津逮集最著。而与李温洲宪基。生长同闬。白首相好。故诗帖尤多。永柱捃摭为恬海集三卷藏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