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x 页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杂著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3H 页
警省文(壬午)
为父母致丧三年。谓之报生三年免怀之义也。是何足以报恩斯勤斯顾我复我教之诲之与天罔极之德乎。服止于三年者。情虽无穷。礼则有限。不得不为之节制也。然则如之何而可也。孟子曰大孝终身慕父母。孔子曰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然后庶几为子之职也。吾兄弟失所怙。于玆三年。零丁孤露。义方之教。更何承聆哉。道德文章。世业也。志先人之所志。行先人之所行。终身无改。使人称之曰某之子能如是。此所谓贻父母之令名也。不然而曰某之子奈如彼。此所谓贻父母之羞辱也。可不念哉。可不惧哉。且况既云物之灵矣。不能为所以灵之实。则与草木昆虫奚异哉。是固不可不以第一等人自期也。尧舜孔颜。于人亦类也。噫。生已晚矣。世衰道微。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求之。惟当杜门读古圣贤书。以尽所性而已矣。最所念者。慈母年高。而家产空乏。不能固穷安贫。终保此初心。是惧是戒。战战慄慄。
谕金海民人文(甲子)
咨我大小有众。尚明听之哉。天性无古今之殊。 王化无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3L 页
内外之别。上有尧舜之君则下必有尧舜之民。今我 主上。富于春秋。英明睿圣。建极敷治。 大王大妃。有周太妊圣德。法宋宣仁母仪。临朝听政。 大院君尊为清河之亲。德如周公之圣。乃心王室。爰自一元之初。凡于养民教民恤民之道。靡有遗虑。日下哀恸之教。一则曰民生困瘁。二则曰生民涂炭。又若曰纲纪坠废。风俗颓败。名节亏坏。廉耻都丧。赋敛繁兴。财用匮竭。于是惩墨守择良吏。 亲临朝堂。垂涕泣而饬厉之。为臣子者。孰敢不感激对扬。为民庶者。孰敢不含 恩仰德也哉。府使际玆 盛时。承 命分忧。以来是州。恐恐然慄慄然。惟惧上而负 国家。下而失民望也。期欲先教化而后刑罚。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而不意邹鲁之乡。君子之遗风扫地。天理熄而人欲肆。逐日盈庭之诉。非亲戚之争阋。则乃邻里之欺诈。此专由于名教之不明也。府使莅任不过一望。德不足以过化。才不足以致理。惭愧忸怩。有腼我士民。然亦尝奉教于前人。亦尝读圣人贤人之书矣。其至诚奉公之意。至公临民之心。则庶几不愧于屋漏矣。咨我大小有众。尚明听之哉。天性无古今之殊。 王化无内外之别。其各为尧舜之民。以事我尧舜之君。其有化外。 国有常刑。勉之哉戒之哉。
谕金海乡校诸生文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4H 页
乡饮酒之礼。先圣王所以明政教之本也。养老敬贤贵贵之道备而孝悌立隆杀辨矣。尊宾辅主进退之仪成而仁义行礼让兴矣。孝悌立则民亲亲。隆杀辨则民不慢。仁义行则无㬥乱。礼让兴则无争斗。故孔子曰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圣人象天地阴阳三光四时之道。以为之此礼者。明政教之本也。此礼之废久矣。人心之陷溺。风俗之浇漓。亦未必不由于此。可胜叹哉。即今 圣上初元。先以教化为急务。府使虽愚鲁。其欲行君之令而致之于民。则不敢不恐惧祇慎。矧今年丰人和。日吉辰良。嘉与诸君子暨诸父老。修复古礼。以补风教之万一云尔。
乡约文(五纲三十五目)
一曰惇叙彝伦。
 善事父母。服勤至死。
 为父止慈。教以义方。
 资父事君。移孝为忠。
 兄友弟恭。式好无犹。
 夫唱妇随。妾无匹嫡。
 老老及人。慈幼恤孤。
 信于朋友。切切偲偲。
二曰勉励事业。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4L 页
修身为本。壹是诚敬。
 勤学好问。博古通今。
 教养后生。谆谆善诱。
 务农治产。临财无苟。
 种树畜牲。养生送死。
 赋纳税供。勿敢后人。
 受任尽职。思不出位。
三曰和睦邻里。
 生产嫁娶。及时扶助。
 疾病死丧。若己自当。
 
水火盗贼。拯救捍御。
 饥馑匈荒。赈贷全活。
 冤郁诬枉。伸理发明。
 日用什器。有无相资。
 含垢匿瑕。务归和平。
四曰规戒过失。
 亏坏四维。污辱名教。
 干嘱奔竞。营私灭公。
 沉酗酒肆。奸淫女色。
 博奕樗蒲。游嬉怠慢。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5H 页
奢侈踰滥。用度不节。
 勇悍斗鬨。以危父母。
 市场出入。稧醵聚会。
五曰畏惧刑法。
 谤讪朝政。诽毁官令。
 强族豪民。武断乡曲。
 沉溺异术。妖言惑众。
 造言构诬。陷人不测。
 眩乱真伪。争讼非理。
 蔑分犯名。陵侮齿德。
 
私门用刑。屠杀潜卖。
   右诸条。每月朝。乡长老集众读之。善者劝之。不善者惩之。甚者罚之。尤无良者。告官治之。皆书于籍。
书示掾厅(丙寅元朝)
我有一段公心。神可质也。尔无半点私意。天谁欺乎。
申谕一邑士庶人文
为申谕事。夫且岁改。人将日新。府使其敷心腹肾肠以告之。尚明听之哉。府使莅任以来。夙夜匪懈。殚竭诚力。庶几玆邑。一变至道。同我太平。歌咏 圣化。而岁且二周。治未一轨。其故何也。昧昧我思之。无非自反处也。抑未知教化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5L 页
不明欤。法令不信欤。听断不公欤。赋役不均欤。束吏不严欤。奸猾壅蔽欤。请托潜滋欤。科外滥徵欤。法外横政欤。门有滞讼欤。里有幽冤欤。粱肉不如药石欤。口舌不如斧钺欤。导率之未尽其方欤。习尚之不能移易欤。在官固有咎责。而在民得无羞耻乎。今余其敷心腹肾肠。谆复以告之。凡我士庶。其各孝于父母。推以及于人之父母。友于兄弟。推以及于人之兄弟。睦乃亲戚。恤乃邻保。农工商贾。各修其职。谨身节用。仰事俯育。暇日饬力文行忠信。则可以安生乐业。可以行己立名。可以需世利用。何惮而不为此乎。诚愿我士庶人专心正道。壹意本业。毋惰四支。毋失天时。毋遗地利。毋侮老成。毋弱孤独。毋樗蒲赌博。毋好勇斗悍。毋争讼非理。毋酗于酒。毋黩于货。一违于此。家之悖子。国之乱民。岂不为名教之大憝。常宪之罔赦也哉。矧今 圣明在上。俊乂辅政。贤刺史承流宣化。此真尧舜之世也。尔无曰遐土。而甘自弃㬥。务农力学。日迁善远辜。使鞭挞之刑。措而不用。不然则尔士庶获戾于府使。府使获戾于 国家。不惟多告。咸须知悉。
申省牒
金海之为邑。处在最下之地。名之曰岭南都水口。盖洛东之末流渐大。至于守山之江。当本邑之西北。大山面迤而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6H 页
为觅礼江。即本邑之中北面。又迤而为三郎江。当本邑之生林面。东迤而为龙塘江,勿禁江。当本邑之上东面。东南迤而为月塘,鸟讷,立岩等江。当本邑之下东面。分流为三叉江。与海潮通。当本邑之德岛面,驾洛面,左部面。其外则大海经其西南。当本邑之鸣旨面,菉山面。又北江一派别为注津。南流入于下界面。又一派为桑津浦,花商浦。入于中北下北面。海潮自驾洛浦逆流。为潮满浦,昆池浦,磨札浦,德桥津。入于本邑之柳等也,台也,七山,右部等面。以此地形水势观之。非但四面之汎滥。抑亦腹背之溃决。是犹兖州之卑湿。而加之以青州之斥卤者也。虽非极备之岁。上流诸邑。小有雨水。则咸聚并凑。而遽成怀襄之势。其无水患处则惟栗里,进礼数面。而非硗确之薄则无灌溉之利。故天或小旱则偏受暵乾之害。此所以丰小而歉多。无岁无灾者也。试以十年以来之灾观之。则乙卯二百七结零。丙辰九百三十四结零。丁巳四百十五结零。戊午二百六十八结零。己未一百三十一结零。庚申二百四十一结零。辛酉一百三十八结零。壬戌三百五十八结零。癸亥七十九结八十九负。以此推之。今年之灾。庶可洞烛矣。大抵今年年事。以一邑言之。不可不谓之丰年。而其所被害者。则又不可不谓之独匈。此所谓天地之大。犹有所憾焉者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6L 页
也。满堂欢乐。一人悲泣者也。谨当细陈其被灾之由。伏乞垂察焉。春夏之际则雨水适中。播种趁期。移秧及时。最先于他邑。故人皆曰大有之兆矣。方其秧根未着。秧茎未实。上流之浊水忽至。海潮之咸水俱溢。浸淫摇荡。此所谓沈损咸损也。堤堰消融。阡陌溃决。则此所谓洑沙损也。自七月初。至于九月不雨。东风日吹。高燥之处。青空白死。则此所谓枯损立损也。乃天之灾也。非人之为也。哀此穷民。终岁勤苦。秋无一穗一粒之收。而又使之徵税。则恐非不忍之政也。是以查之又查。审之又审。从实牒报矣。成册还下。题饬严切。故万万惶悚。更为出野看审。则覆沙处但见白沙。沈损咸损处。但见白地。枯损立损处。尚有不获之穗。此皆躬至而目击也。果无虚实相蒙者矣。
又申省牒
谨因 朝令营饬洋人跟捕及邪学摘发之节。不敢疏忽。而境内有柳宝鉴者。浸染邪术。至于见捉。穷覈根因。则以为去年七月。全罗道金姓人过去时。遗此谚书。故崇信读习。而相从之人则熊川金哥,密阳宋哥云。故即令搜探则已于令出之际。自㥘逃亡。莫知所向。宝鉴则不肯自服。惟愿就死而升天堂。故杖囚数日。威之胁之。末乃晓之以彝伦之常。谕之以圣贤之道。谆谆诱之。反覆丁宁。则有若翻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7H 页
然悔悟。即以永弃旧染之意。手书谚侤。因乞生还业农。盖此汉听言观貌。直一常贱之愚蠢者耳。始虽迷惑。终幸革心。则火其书人其人。不害为开其自新之路。而惟其邪诞妖妄之说。乃是灭伦败常夷狄禽兽之行也。有难自下擅断。故枷囚府狱。其谚文邪书。先所搜者四卷。不可一刻留置。当日公庭对众烧火。追后所搜三卷及谚侤。并印封上使。以待处分云云。
灾异说
灾异之辨不明。而天变不足畏之说出焉。此由俗士不察于理。而妄为傅会之过也。如汉书五行志。一一以某事应某事。而间有不验者。则昏君闇主。又不察于理。而虽遇灾恬然无恐惧之心。可胜叹哉。春秋有灾异则书之。而不言事应。书著雊雉。诗称云汉。此亦但言修省之道而已。则圣人之意。断可识矣。夫灾异者。天地乖沴之运。而即一气数之厄会。人为三才。则天地之厄会。乃人之厄会。故圣人之时。未尝无灾。尧汤之水旱是耳。尧汤岂有失德而致水旱。水旱又岂能为尧汤之灾也哉。前乎水旱而有时雍徯稣之乐。后乎水旱而无捐瘠吁哀之患。此无他。未遇灾而尽修省。既遇灾而益修省也。修省者何也。凡正德利用厚生之政。皆举之矣。故灾不为灾。后世君臣。既无德政于遇灾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7L 页
之前。又无德政于遇灾之后。故灾竟为灾。此非天之降灾。乃人之召灾也。盖天之变常。莫大于日月薄蚀。而近世历家有预先推步之术。故人或疑其天度之当然。然其不蚀时多而食时少。则多者常而少者非常也。非常则变也。(日月蚀详见天地辨下)向所云天地之厄会是也。至若彗孛震电山崩地陷百种妖孽。或为兵革。或为疠疫。或为饥馑。虽有大小迟速之殊。而其祸害一也。然兵革人或避焉。疠疫人或免焉。饥馑荐臻则人将无生。况兵革疠疫。皆出于饥馑之馀。则饥馑为甚畏也。若蓄积有素。如王制三十年之通。则足以御三者之祸。然则水旱之灾。尤宜预备也。然非但天灾。人亦有灾。人伦不明。教化不行。人之灾也。悖逆乱贼之变。皆由此而生。故齐景公对孔子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孟子曰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此所谓自作孽。而非一朝一夕之故者也。仁义礼让兴。然后人灾不作。人灾不作。而天灾不足忧矣。
力说(宗人熽为其子孝承请一言)
举至重之任者。有力人也。百匀。所谓至重。而乌获,任鄙能举之。故至于力。天下皆期于乌获,任鄙。然重至千匀则乌获,任鄙。亦有所不足于力者矣。若十分其千匀而十举之。乌获,任鄙足以胜之。百分其百匀而百举之。人皆可以胜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8H 页
之。此乃人十己千。人一己百之工也。古语云骏马一日千里。驽马十驾而追之。真善喻也。然一羽之轻。有时为乌获,任鄙所不胜者何也。为不用力焉。岂惟乌获,任鄙之膂力哉。离娄之明。不见泰山。师旷之聪。不闻雷霆。亦不为用力于耳目。岂惟师旷,离娄耳目之力哉。夫人莫不有是心。心者百体之主。而万事之本也。心有力则百体从而万事理。心无力则百体不从而万事不理矣。故农而不力则稼穑痒矣。工而不力则器皿窳矣。商而不力则财匮少矣。彼农工商贾之成败利害。犹系乎此心之力不力如何。况士之为士。修其身推之家国。将自任以平均天下者也。其重奚啻百斤。其力奚啻乌获,任鄙而已哉。大学曰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其心而无心力者。未之有也。无心力而能正其心者。亦未之有也。然其本又在乎诚。诚者一也实也无妄也不息也天道也。
女娲氏说
天尊地卑。地不可以为天矣。阳健阴顺。阴不可以为阳矣。君臣男女。天地阴阳之道。而不可易位者也。余窃怪夫女娲氏之君主天下也。而未得其说。及见宋俞琰之言曰女娲犹国名女真。如左传女艾,马史女鸠女防,庄子女偶女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8L 页
商,孟子冯妇。岂皆妇人乎。此可谓破千古疑案也。史略注云女娲盖伏羲女。或曰妹也。盖者疑辞也。或亦疑辞也。以疑传疑。无异于古今也。此义不明。启万世女主之祸。可胜惜哉。女娲氏亦曰风姓。号女希氏。鍊石补天之说。尤荒怪不可言。
克己说
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启万世克己之大法也。惟天生民有欲。欲者有我之私也。欲一动而情既炽。则惟口耳目四肢百体。交攻是心。危者愈危。微者愈微。五性荡而天理或几乎熄矣。故吾夫子告颜氏曰克己。问克己之目。则又告之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也者理也。理也者善之极处。于事物细大。无所不在也。程先生作四勿箴以推衍之。勿者禁止之辞。禁止其非理者。乃所谓克己也。孟子所云遏人欲存天理。亦不外乎是矣。卢君佖渊从余游者也。孝于亲友于弟。有志于学。余甚嘉之。曰请名其书室以寓警。命之曰克斋。作克己说以贻之。
名裴生书室说
东海上僻处曰金州。州古驾洛国都。有先王遗风。其人重厚多质。且岭以南儒贤之教远被。往往有笃志好学者。岁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9H 页
甲子。余知州。先问乡之文士。有裴生晋曦者。工于易。好事者嘲之为周易裴氏云。秋行乡饮酒礼。裴生在众宾之列。后于课试举业。生以诗辄中格。由是知生。生为人醇谨。外若鲁钝。内实聪敏。余甚爱之。生遂愿从游。跋涉千里而来者屡矣。一日请名其书室。以寓警省之义。余谓为学之方。必先精熟四书。真积力久。可以上达天理。理固难通。如欲通理。特于语孟庸学。融会贯通。则万理自通。而易行乎其中。遂命之曰通庵。
权泰荣名字说
岁戊寅之孟春。权生名泰荣字一和者。谒余而言。生而父命之名。冠而敬其名而字之。是礼也。达乎古今。且姓所同也。百世而不相别焉。氏所以分也。别族而各从其属。族。氏者若今之所谓名行也。其义甚大。非己之所敢擅改也。亦非他宗之所可轻改也。生之名与字。皆大人所命也。族氏自菊庵公以来。世守之行也。庚午修谱时。他宗甚盛强。使之从其族氏改泰荣为钟稷。字曰圣周。非但于心不安。父兄一门。皆曰不可。负罪如此。何以立于世乎。虽即复其始命之名字。然已刊之谱。未可猝改也。愿赐一言之重。发明改过之心。并以为异日徵信之资。姑依其言。书以归之。
恒说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9L 页
天包地外。转运不熄。日月亦随而动。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万古如一日。此易所谓天地之道。恒久不已。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者也。人于其间。以藐然之身。参为三才者无他。吾之心即天地之心。而天地之心。一个诚而已。中庸所言行之者一是也。一则恒。恒则久。久则天。天与我无间。然后可以成变化也。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吾夫子之训也。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邹孟氏之诫也。恒与不恒。圣狂之所由分也。可不兢惕哉。吾党之士金声铎。颇有志于学。既孤自伤其早失严教。益加勉励。常恐一念之间。此心或至于放而不收也。乃取一恒字表以揭之于书斋之壁。庸寓造次于是颠沛于是云。余闻而嘉之。作恒说以贻之。
存心说
人中处天地间。以藐然之身。参为三才者。心为之主宰也。心统性情。性情之正不正。在于此心之存不存如何耳。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者。惟心之谓。曾子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故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其要则又本于敬而已矣。主一无适。涵养省察。无事或忽。无时或怠。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然后可以存得此心。存如闲邪存诚之存。诚又主敬之本也。蔡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0H 页
生敬默请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余作存心说以贻之曰君其以此书之于读书之室。常目之哉。
诚敬说(书与金兴鲁)
诚者。纯乎天理之实也。故程子曰无妄之谓诚。朱子又加二字曰真实无妄之谓诚。苟或有一毫之妄。则非实有之理也。人道莫如敬。敬者主一之谓也。一者诚之谓也。诚则无不敬。未至于诚则敬然后诚矣。敬则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圣学之成始成终者也。尧曰钦明。舜曰温恭。汤曰圣敬日跻。文王曰缉熙敬止。此圣人相传之要法也。诚与敬。互为体用。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敬为一心之主宰。万事之根本也。
杂说
犬之性。至诚恋主。故非其主必吠之。所以利用守盗也。饱则眠。眠且惺惺。耳能闻百步之外。目能视黑暗之中。口必向盗所在之方而吠。明有所指。使人易觉也。人或不之审察。而乍见吾目所不及。谓犬妄吠。反以叱之。甚者怒而击之。盗乃匿影而窃笑之。始幸主人之放心。终伺主人之熟睡。尽挈其宝藏而去。寤而悔之。何嗟及矣。忠臣有前知先见之明。而竭智殚诚。陈戒于危亡之际者。时君世主其不叱之击之。为小人所笑。而失其大宝者。亦几希矣。噫。犬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0L 页
求食最苟。每曳鼻逐臭而行行不息。凡遇腐秽辄吞之。其走邻家则不但不敢吠其人。并不敢吠其客。此无他。心专于求食。畏首畏尾。不觉失其本性也。见人饮食则必低耳延颈而仰望。或投之以骨则含之而去。有狗儿旁过则睨视狺狺。惊起而相牙。噫。今之人有不曳鼻逐臭者乎。有不畏首畏尾而失性者乎。有不含骨而狺狺起噬者乎。其亦可哀也已。
虱之罪。殪殄灭之无遗育可也。依人而生。反害其人。物无有似此恶者矣。由其纯阴之气。化为垢腻之身绵絮之脚。(苏东坡云垢腻所生。秦少游云绵絮所成。)顷刻卵育。种下生种。处头而黑。(养生论虱处头而黑。)栖衣而白。(明人虱赋云处头头白而不变黑。栖衣衣黑而不变白。)伏匿于幽隐之中。潜伺人之动静而辄恣其欲。方其齧也。人犹未觉。及既远遁。始发痒痛。(小人之至奸者情状如此。)虽蚊虻之利嘴。蜂虿之辛螫。蜮影之暗射。蛊毒之阴中。何以加此。此其罪之大者也。若夫生于介冑则将军失暨暨之容。游于相须则天子损穆穆之仪。(王荆公侍朝。忽有虱自襦领而上。直缘其须。上笑之。公退朝。禹王颂虱之功。日屡游相须。频经御览。)此又罪也。谈世事者不扪不得。是可忍也。裹章服者不爬不已。何以堪之。(嵇康与山涛绝交书曰。性又多虱。爬搔不已。若裹以章服。必不可堪。)此又罪也。亲老疴痒。孝子不暇于抑搔。儿病疙秃。慈母必具其汤沐。(疙毒小儿头疮。淮南子云汤沐具而虮虱相吊。)此又罪也。见人将死。遽然叛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1H 页
背而北走。是何冷暖之巧觇也。(医书人将死。虱必先走。○虱阴类。故行必北首。人或远出异乡。迷其方向。则放老虱以辨南北。)此又罪也。馀不可殚举。而即是数者。罪不容于戮矣。虽然犹有可原者存。天之于物。凡有口腹者皆使之资生。而独于虱也不然。不与之角。不附之翼。无羽毛以土处。无鳞介以水居。无爪牙以争食。徒蜞针其口而鸱夷其腹。寄之裸虫之长。则其处于裈也。犹人之处于世也。其势不能不吮其血而养其躯。此天之命也。非虱之罪也。从古未闻有人之为虱所害而死。且病者则虱亦生矣。人亦生矣。况异类相害。圣人不之非焉。人之害异类。何翅虱之害人哉。且人之害人。有甚于虱者。独咎异类之害。而不诛同类之害可乎。噫。人之虚灵知觉。衣食寝处。本与虱霄壤。而加之宠君之爵。彰君之服。乘君之车。礼君之廪牺。何苦不厌。而犹复蟊民膏蠹国脉。为虱之所不为者。此又虱之罪人也。
兽而能幻形为人。以惑人者狐也。(狐喜食人。故多依古冢。年久则幻化作人形。)故曰不祥之物也。其惑人也。必先以媚。媚为惑人之本。而人未之悟则至于迷眩。竟为狐所害。嗟夫。唐贞元中江陵少尹裴君之子为狐所魅。延术士治之。有高氏子为之医治。居数日。又有王生至。见高曰此亦狐也。少选又有道士来。见二人曰此皆狐也。闭户相驱击。垂死则道士亦狐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1L 页
裴皆杀之而子差。(见太平广记)若非群狐之相驱。则人不能辨。终为其所魔。死而后已矣。虽然裴之子初若不惑于狐媚。裴又不惑于方术。则何有群狐之媚哉。
耽罗(今济州)本无鹊。或有陆地之鹊。偶坐船樯之上而至焉。则群乌萃止。怪视噪啄之。死而后已。甚矣。鹊之不智。而乌之不仁也。是故君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地辨上
天体圆而地形亦圆。天包地外。地居天中。天地自相依附。盖气之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其两间之充塞而维持之者。都是气也。故地不得少移于一边。而定处天心。自天视地。地在下。自地视天。天在上。绕地一周。无不立地戴天。本乎天者。虽欲亲下而不可下也。本乎地者。虽欲亲上而不可上也。故日月星辰。丽于天。山川草木。丽于地。若其东西南北。随人所居而名之。此所谓东家之西。西家之东也。则西海之西。亦可为东海之东也。至于南极北极。乃天地运动之枢。犹纺车之轴。前后通贯者也。然前人所云地方之说。以地之德。而非以其形也。故曾子有地圆之语。(见 正宗大王天地策问出弘斋全书)若夫四游之说。则未知何据。而如或少差于天心。偏向一方。则亦将有渐向一偏而坠下之患矣。地虽欲坠下。天岂有一偏。此理之可推而知者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2H 页
大戴礼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诚有之乎。曾子曰诚如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参闻之矣。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又见说文注○道曰方圆耳。非形也。)程子易坤卦传曰未有乾行而坤止也。其动也刚。不害其为柔也。程子曰地既无适而不为中。则日无适而不为精也。(元命苞曰天左旋。地右动。○朱子曰安知天运于外。而地不随之而转耶。○河图曰地常动而不止。如人在舟中。舟行而人不知。)
天地辨中
天之一周三百六十六度。度者非丈尺之可限者。而大约名之也。日月五星。各有所系之天。层层包裹。高下不同。然皆以三百六十六度测之。则地居天心。虽是弹丸鸡黄。而亦可以三百六十六度当之矣。但天道则广大。地道则狭小而已也。近世历家。(大明用西洋历法。而雍正帝又造历象考成。)以三百六十度测天。而以地之二百五十里。当天之一度。则绕地一周。为九万里。其经三万里弱。(二万八千六百三十六里零。百分里之三十六分。)从地心言之。距地面为一万五千里弱也。人之环居地上者。常见地之半面也。天半有赤道分南北。而黄道斜交于赤道。南北各出二十三度半。日所躔也。赤道南二十三度半。为南道。北二十三度半为北道。中国之地在北道之北。北极出地三十六度。故日行赤道则昼夜平而均为五十刻。日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2L 页
行南道则昼减十刻为冬至。日行北道则昼增十刻为夏至。若在赤道之下。则南北极均为地平。而上戴二分之日。四时昼夜。无短无长。冬不寒夏不热。惟二分最热。又若至于北极之地。则赤道半。与地平旁转。而春分以后。日出赤道北则无夜。秋分以后日出赤道南则无书。南极之下则反是也。(有十二时之昼。有一月之昼。有三月之昼。有半岁之昼。)
 程子曰天下之或寒或暖。只缘高下数百里间。气候争三月。以此差之则须争半岁。有在此冬至。在彼夏至者。按唐玄宗遣太监南宫说等测日晷及极星。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同时候之。南至朗州。晷长七寸六分。极高二十九度半。北至蔚州。晷长二尺二寸九分。极高四十度。南北相距三千六百八十八里九十步。晷差一尺五寸三分。极差十度半。又南至交州。晷出表南三寸三分。则盖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差一度也。周地上下。合十二万八千三百里四十五步也。此与二百五十里而差一度之说不同。疑西历之法。只以三百六十度测天。而天度地里。有与中国不同故也。然七纬书有地围九万里之说。则亦与西法合。必有所验而然也。
天地辨下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大而无所至极耶。释氏三十三天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3H 页
说。幻妄无据。而屈原天问所云圜则九重者。必有所徵矣。泰西人刱为十二重天之论。则两曜五星及东西岁差。南北岁差。皆有各重天。而日月皆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云。)有所谓宗动天者在其上。挈诸天而西。故日月亦随而西。此古今儒家所不言也。近世历家颇从之。然宗动天云者。已渺茫玄远。苟无实测。则莫验其真伪。又其所谓最上。有永静不动天云者。虚诞邪妖惑众之说也。(永静不动天。即谓之天堂则尤甚荒妄。○详见魏源海国图志)君子不之信焉。至若七纬(日月五星)所行之天。则重重相包。月居最下。日居第四重。地大于月。三十八倍又三分之一。日大于地一百六十五倍又八分之三。以此推之。日大于月六千二百七十倍有馀也。日远于月。月近于地。故人在地上而望之。不辨大小之悬殊也。故合朔则日为月所蔽而蚀也。若夫月蚀则必于望。望者月与日正相对而望也。月之明。生于受日之光。而望则地毬遮于中间。其影之所射为月蚀。(宋濂亦有地影之论。)然则每月皆有望。而其有蚀不蚀何也。日月之行。各有道。道又极广且远。故轮运之际。自然相差。差则不蚀必也。正合正对而后蚀。相差常也。正合正对。非常也。
 朱子语类离骚九天之说。诸家妄解云有九天。据某观之。只是九重。盖天运行。有许多重数。里面重数较软。在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3L 页
外。则渐硬。想到第九重。成硬壳。转得愈紧矣。
昆崙河源辨
昆崙河源。为世大疑案。然昆崙即不周。不周即葱岭也。何以知之。按山海经云昆崙之邱。河水出焉。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西流注于大极河。又云惟河水南流。为中国之黄河。又云华山七千七百六十七里曰不周之山。山形有缺不周匝。故因名不周。淮南子云不周山。为天柱。而七千七百馀里。葱岭距华山之里数也。十洲记云昆崙有四角。大山为其支辅。(葱岭左干为天山。右干为南山。包回西南北。惟缺东面。形如半规。)以此观之。昆崙河源。槩可辨也。又尔雅云河出昆崙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盖色白者。葱岭初源之水也。色黄者。星宿海再发之源也。凡葱岭以东之水。皆潴蒲昌海。伏流潜发于星宿海。为黄河。入于东海。葱岭以西之水。聚于里海。分三道入墨阿的湖。以达地中海。葱岭东北之水。一发于乌拉岭。(大布里山)一发于宰桑泊。(基台湖)汇归阿被河。(厄尔齐斯河)北注冰海也。星湖先生曰易讼之大象。天与水违行。龟山云天左旋而水东注。违行也。此但以中国水势言也。若大地之水则无东无西也。此必以葱岭之水验之也。夫葱岭。天下之祖山也。中国在葱岭之东。而山脉自西来。愈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4H 页
西愈高。至葱岭而极。西洋在葱岭之西。山脉自东往。愈东愈高。至葱岭而极。故曰万山之祖。当万国之中。其地产玉。其池曰龙池。故谓之玉山瑶池。又五天竺说曰昆崙居大地之中。天下万国环之。昆崙以东。大清国最大。以西南五竺国最大。以西俄罗斯国最大。今回国则西印度也。(有五印度国即天竺)皆在葱岭西南接西域。
 大地之势。昆崙以东。大水有二。黄河自西南。北流迤入于中国。塞北诸水。汇注于黑龙。其大与河等。白头之干。从两水之间。屹立于肃慎之境。而众水四走。一干南走。结梢于庆尚一局。洛东一水。一点不外泄。东有大海。自黑龙以外。山脉连延。至日本。折转而抱潮不得上。(星湖集)中国之有河。自尧时始。朱子亦疑龙门之未辟。此水何处走。犹不及有沙漠之一道横亘在也。沙淀日积。河身日高。其势必溃。故逆行而南。至于汎滥怀襄。不知何世何年。东北由沙漠。入于黑龙者耶。禹贡弱水既西。馀波入于流沙。万国全图。昆崙以外。有大流沙。或称瀚海。宋史云沙深三丈。与今沙漠相似。不知何世何年。河由昆崙之北。西流入于西南海故也。禹贡时尚有馀波。可以西导。
谷辨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4L 页
甘石星经。有八谷八星。星在河车之北则八谷俱熟。八谷者黍稷稻粱麻菽麦乌麻也。此大槩言之耳。谷之名不但八也。周礼注以麻麦黍稷豆为五谷。又以稌黍稷粱麦菰为六谷。又以稻黍稷粱麦大小豆麻菰为九谷。又以稷秫黍稻麻大小豆大小麦为九谷。炙毂子以黍稷麻麦稻粱菰大小豆为九谷。酉阳杂俎以黍稷稻粱三豆二麦为九谷。诸说各自不同。而以今观之。麦不止二。豆不止三。稻则不可胜名。故书与诗皆称百谷矣。然则黍与粱。是稷之类也。麻亦乌麻之类也。彼二者。独居八星之五。稻与麦。只居二星何也。盖粱是稷之粘者。稷是粱之不粘者。今人以稊稗为稷则误矣。粟则粱稷有甲者之总名也。(粟。说文禾子也。嘉谷实也。○陶隐居以禾为粟。朱子以禾为谷连稿秸之总名。则粟亦谷之总名。)秫黍之粘者。或曰稷之粘者。或曰他谷之粘者。亦假借通称。(秫尔雅疏黏粟也。其茎秆。似禾而粗大。周礼丹秫注赤粟也。○程氏瑶曰九谷考云稷𪗉大名也。粘者为秫。北方谓之高粱。通为秫。秫又谓之蜀黍。高大似芦。或谓之红粱。其粘者黄白二种。陶渊明种秫。稻之粘者。○崔豹古今注秫为黍稻。○说文𪗉稷也。又稷𪗉也。注疏食者稷食也。稷形大。故得疏名。○月令首种。郑云稷。)
 周礼五谷六谷九谷之名无粟。则粟之不为一谷之名可知也。汉以后始以粱之细而毛短者为粟。而后人袭谬也。
 尔雅粢稷也。注呼粟为稷。疏左传粢者稷也。曲礼稷曰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5H 页
明粢。郭璞曰江东人呼粟为粢。然则粢也稷也粟也一物也。本草稷米粟米。又似二物。故先儒甚疑焉。
 尔雅翼曰粱者。黍稷统名。稻者泛种之统名。菽者众豆之统名。三谷各二十种为六十。蔬果之属助谷各二十种。凡百谷。
 星湖稻谱序曰谷之贵者。莫如稻。言谷则稻宜居上。据周礼疾医及戴记月令。以麻黍稷麦豆为五谷。无所谓稻者。此盖只指五方所属之物。故稻虽贵不及也。食医则有六谷。无麻豆而有稌粱菰。太宰则有九谷。兼有秫稻小豆小麦。至职方氏并州之谷宜五种。郑谓黍稷菽麦稻也。朱子注孟子。盖如此说。而复以稻为冠也。且黍稷稻粱禾麻菽麦谓之八谷。禾与稻恐非二物。据曲礼稻曰嘉蔬。注谓菰蔬之属也。菰者即彫胡是也。盖古人或以彫胡为稻。而与嘉禾别矣。较九谷。稻是禾而菰是稻。此又一时之异名也。余之所树者稻。其种式繁。时有早晏。性有润枯。色有黑白黄赤。芒有长短。目有黑白。蒂有韧软。皆可品而别也。遂集以为稻谱。冀有裨补吾事。而又其中先种后熟谓之穜。后种先熟谓之稑。不因播而自生谓之稆。今年自落。明年生。谓之秜。重生谓之䄶𥣮。伤雨则黑班谓之䆀。伤风则虫谓之䅔。伤肌则腐败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5L 页
谓之穘。伤瘠则米多赤谓之䆁。伤失时则米碎谓之(稆音吕𥣮或作𥠈)初生曰𥠃。耎弱曰𥝦。长茂曰䅄。稠密曰穊。稀疏曰𥤀。始熟曰秪。垂秀曰䄪。黄熟曰𥤊。不实曰秙。不秀曰𥠔。是其别名。仍略采并录焉。又曰叶之附秆处谓之目。禾毛而莠滑也。其秆叶则禾劲而莠脆也。此禾与莠之别也。○愚亦證之曰自生曰稆。今年死来年生曰𥞺。相近曰䅚。生穫曰穛。熟穫曰稽。始熟曰秢。禾伤曰秡。病曰䆍。不实曰稴䆎。亦曰稴穇。其摇动之貌曰䆉稏。○内则稰穛。注熟获曰稰。生穫曰穛。
易服包特辨
丧服小记。除丧者先重者。易服者易轻者。(注男子易乎带。妇人易乎首。)间传曰斩衰之丧既虞卒哭。遭齐衰之丧。轻者包。重者特。按古礼斩衰期功。皆于虞卒后受服。而男子去麻腰绖而着葛腰绖。妇人去麻首绖而着葛首绖。若于斩衰易葛之后。遭齐衰之丧。则男子以新丧之麻腰绖。易前丧之葛。妇人以新丧之麻首绖。易前丧之葛。则齐之麻。包斩之葛。斩之葛。与齐之麻同故也。此谓轻者包。男子重首。首绖特。仍斩之麻。妇人重腰。腰绖特。仍斩之麻。此谓重者特也。郑氏所云两施者。谓齐之麻虽卑。犹兼斩葛。故曰两施也。非谓首与腰俱着两绖也。后人不究易字包字特字之义。或言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6H 页
男子兼系斩齐带。妇人兼着斩齐绖。此非但违于经旨。大扼四绖带。并系于首腰则人岂堪胜乎。下文又曰齐衰之丧既虞卒哭。遭大功之丧。麻葛兼服。此亦疏所云轻包重特之义者是也。
 按郑氏服麻又服葛云者。亦麻葛包特之义。而非两绖两带之谓也。后人误看矣。
 丧服小记曰斩衰之葛。与齐衰之麻同。齐衰之葛。与大功之麻同。麻同兼服之。陆佃曰斩衰卒哭。男子变要绖以葛。若又遭齐衰之丧则以齐衰之麻。易葛带。其首犹是斩衰之麻。女子更首绖以葛。若又遭齐衰之丧则以齐衰之麻。易葛绖。其腰绖犹是斩衰之麻。斩衰之葛与齐衰之麻同故也。郑氏谓服麻又服葛误矣。
衣带下尺辨
衣带者。衣之小系。非绖带之带也。衣带下尺者。衣长二尺二寸。而衣带以上尺二寸为袷之长。则衣带以下为一尺矣。注疏失其旨。叠缀一尺之布于衣长之下谓之衣要。则衣为三尺二寸长矣。果合于经乎。后人疑之而亦未解惑。王廷相则曰束带下仍长一尺为度。郝敬则曰礼服吉匈皆有带。衣长带下尺。是皆欲变注疏之别用一尺横缀之谬而已。其为衣长三尺二寸。而违于经之二尺二寸则一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6L 页
也。此全不辨衣带之为衣系故也。
又按开元礼斩衰裳以绳为带。齐衰裳以布为带。则开元以前未知何制也。此由于注疏不以衣带为衣系故也。且以绳为衣带。亦何所据也。丘琼山以布作裳之带。今皆从之。
读礼通考斩衰实非三年说辨
徐乾学曰斩衰实非三年。既卒哭则用六升之布如齐衰。既小祥则用七升之布为功衰。而谓斩衰三年者。对齐衰期而下言之。斩衰二字为句。其服则三年乃除。虞喜云斩衰因丧之称。非谓终三年也云云。按此说皆非也。斩者不缉之谓也。虽布升之变为六七升。而此不过渐杀之义也。其不缉则未尝少变也。何可曰非斩乎。不究奥旨。而务为别见。则类多此失。可慨也。
顾命麻冕黼裳反丧服辨(乙亥)
父母之丧。天下之通丧。无贵贱一也。斩齐匈服。所以饰至痛极哀。以毕三年者。而圣人制之。穷天地亘万世不可易也。然则成王初崩。而康王之冕何也。或谓之失礼。或谓之变礼。是皆未察经旨。起疑于无疑也。郑氏曰大夫以上殡敛皆以来日数。(死之明日)天子七日而殡。于死为八日。癸酉者殡之明日也。(成王乙丑崩。除死日。则壬申为七日而殡。)士丧礼成服注曰既殡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7H 页
之明日。愚按癸酉乃殡之明日而为成服日也。癸酉以前。未成服时也。未成服时则尸柩在堂。未忍遽死其亲。犹以生礼致之。又不可以纯吉。故去其华饰而已矣。大夫士则着深衣。天子则祭服也。麻冕黼裳。即王之祭服也。麻冕则去其珠琉。黼裳则只是黑白之斧形。非有五采之彰施者。则亦与衮衣之绘绣不同。故初丧时用之也。或者又以释冕反丧服。有若成服之后。旋脱丧服而着吉服。更脱吉服。还着丧服者然。此由误看反字为还字义也。夫反者。此与彼相反之谓也。成服之日。释去冕服。换着丧服。则丧服与冕服相反。故曰反丧服也。(书经中反字如武成反商政之反。金縢反风之反。皆相反之反。○杂记山阴陆氏曰亲丧既祥。犹有他丧未除。今以祥。故缟然后反他丧之服。按此谓亲丧服与他丧服相反者也。)或者又以黄朱圭币。谓康王之亲受。此亦不然。少仪曰臣为君丧赗马入庙门。(谷梁传乘马曰赗。又云归死者日赗。)今此乘黄非以进新王也。将与大辂等陈于大丧之次者也。故重其为先王而陈之曰王义嗣德。答拜若为新王而贽见。则天子之于诸侯。何下堂而拜之有乎。武王崩成王立。周公相之。其礼必如是。故召公相康王。遵而行之。孔子取之。以为后世法焉。
 董鼎曰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在三祀之十有二月。是时三年之丧毕。去匈即吉。礼之常也。伊训所谓惟元祀十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7L 页
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乃太甲居仲壬之丧。伊尹摄政。则祭于汤庙者伊尹也。援此證恐未安。
 陈栎曰證之朱子之说。当除礼职一条。固主苏氏答潘子善一条。未尝必主苏氏。未知二说。孰先孰后。莫若两存之。
 张邦奇曰康王释冕反丧服。王以麻冕黼裳见诸侯。蔡传引苏氏之说。以为非礼是也。然丧礼周公制之。召公毕公曷为倡此非礼之举哉。朱子亦具二说。其一以为天子以国为家。虽先君之丧。犹以为己私服也。义亦未安。天子以国为家则先君之丧。正不得以为己私服也。尧之崩。四海遏密八音。是故天子者。天下之共主。其崩也。天下宜共丧焉。嗣王且不得私其父。况可以为私服乎。蔡氏以为毕召见三监淮夷殷民之变。故权一时之宜。以正君臣之分。亦有可疑者。使康主以凶服见诸侯。君臣之分。未始不正也。曷为其吉哉。
 胡安国曰三祀十有二月。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免丧从吉之祭也。然顾命康王诰。记成王之崩。群臣皆冕服何也。当是时成王方崩就殡。犹未成服而宅忧也。或以为康王释服。离次而即吉。误矣。
  按朱子答潘时举问天子诸侯之礼。与士庶不同云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8H 页
云。又一说则曰释斩衰服衮冕。于礼为非。使制礼作乐。当此之职。只得除之。陈栎曰二说未知孰先孰后。愚谓非礼之论。恐是后定也。故蔡氏亲承旨意。而著于集传也。
练衣縓(音诠)缘辨
檀弓练衣縓缘注。縓浅绛也。以练为中衣。缘中衣领。论语不以绀緅饰注。緅绛色。三年之丧以饰练服。(饰领缘也)有问于朱子。丧服如何绛色为饰。朱子曰不可晓。双峰饶氏曰古注误以縓为緅。疑当阙。愚按虽中衣之领而绛之浅者。犹不无可疑。况纯绛之緅乎。尤未可知也。
嫂叔服识疑
丧服记曰夫之所为兄弟服。妻降一等。按此明言嫂叔之服。而子夏之传檀弓之文。亦有无服之言。故世皆疑之。然至唐始服小功。程子曰后圣有作。制服可矣。朱子亦曰嫂叔之服。先儒固谓制服亦可。家礼从之。国典因之。然若从子夏之传则不服可也。若从丧服之记则大功可也。而魏徵之定为小功。未知何所本也。后儒所论。亦有明的。故录之左。
 应撝谦曰嫂叔无服。见檀弓。夫之昆弟无服。见本篇。而此记乃有妻降一等之说。则是嫂叔有服矣。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8L 页
万斯同曰嫂叔无服之说。屡见于经。而乃仪礼丧服记。又有夫之所为兄弟服。妻降一等之语则何也。郑氏于此条无注。贾氏亦不得其解。谓夫之从母之类。噫。从母之类而可称之为兄弟乎。既言兄弟。可索之于兄弟之外乎。此正嫂叔有服之明證也。丧服虽不言嫂叔之有服。未尝言嫂叔之无服。惟子夏作传曰夫之昆弟。何以无服云云。以此为子夏之意则可。以此为经之旨则未可。盖记礼者于经之所未及。往往见之记。今记文具在。人无不以记之所言。与经之所言并信。何独此条之记。不可信。以为嫂叔无服乎云云。凡从服例降一等。夫于兄弟期。则妻之为大功。此一定之礼也。且娣姒之服小功乎。夫于兄弟之妻大功。故妻降一等而小功云云。使丧服记而尽削之也。则吾言为妄说也。使丧服记而不尽削。则吾固本乎礼而为言也。
 徐乾学曰玩此条文义则是妻于夫之兄弟有服矣。礼言嫂叔无服。而此言夫之兄弟。得无剌谬乎。且降一等则大功也。故郑氏不能解。贾氏不得已以夫之从母当之。总与礼不合。今欲指为嫂叔之服。则泥于檀弓诸说。欲不指为嫂叔之服。则文义究作何解也。宁信仪礼之说乎。盖戴记实多汉儒之语。而仪礼自是周代之书。此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9H 页
必作记之人。见先王之制五服。不列嫂叔。故从而补之于记。犹之唐以前。未有嫂叔之服。贞观时始补之。岂可因檀弓诸说而反以仪礼为不足信乎。然何以大功也。妻从夫例降一等。后世之服小功。唐儒之过也云云。后世五代与宋初。尝增为大功矣。当时亦未尝以为非。然则何疑于仪礼乎。
 皇清经解凌曙礼说曰自来多不解此。以致成粲之徒删去之所二字。以为嫂叔有服之证。夫嫂叔无服。传已大书特书。夫之昆弟何以无服也。可谓彰明较著者矣。是岂不足以徵乎。然而扬成粲之馀波者。尚纷纷未已何也。此节兄弟二字。蒙上文小功以下为兄弟之例。比节贾疏妻从夫服其族亲。蒙上郑注兄弟犹言族亲之例。据郑注兄弟指族亲。所容广矣。故贾疏以为从母之类当之。不然岂有经言兄弟。而注言族亲。经言兄弟而疏言从母之类者乎。可谓拟不于伦矣。郑氏于此节无注。上文已发凡起例。凡不见者以此求之。其不解者。非不能解。上例已明。固无须于再解耳。且郑于服问。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注。谓为公子之外祖父母从母缌麻。此正是丧服记夫之所谓兄弟服。妻降一等之切證也。贾亦以从母之类当之矣。尔雅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29L 页
母与妻之党为兄弟。非其证乎云云。从祖祖父者。祖之兄弟也。从祖父母者。父之从父兄弟也。从祖昆弟者。己之再从兄弟也。从母者母之女兄弟也。凡此之服。皆由兄弟而生。故传曰小功以下为兄弟。且嫂叔无服之例。见于檀弓。又见于奔丧。经传如是别无异义。而说经者欲逸出于经传之外。以求胜于古人。诚不得而知之矣。
并有丧葬
问。母葬近而家亲才遭重制。葬事退定甚难。虞卒哭当退否。陶庵曰期服成服前。实为未安。然送终大事。退期亦难。不得不过行。而既葬之后。虞祭又安可不设耶。然主丧之人。身有重制。未成服而备祭仪为未安。虞祭其子代行。祝词以父使子为词可耶。
问。为人后者所后葬时。未及下棺。本生母讣至。则当下棺而奔哭耶。陶庵答曰本生亲期服也。以大义断之。待下棺奔哭。恐为得礼之正。然闻凶之后。虽未即奔。亦当伸情。礼云有殡闻外丧。哭之他室。可以旁照否。
退溪曰妻丧在途。而闻兄弟之丧。固当奔兄弟之丧。然若妻丧无人干护。不可以成葬。则妻丧掩圹而后奔。其或可也。
问。母丧既穿圹而遭妻丧。成服适当葬日。成服后更择日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0H 页
以葬。而虞卒哭祔祭。仿礼行之耶。尤庵答曰初再虞则即行。三虞卒哭祔祭。葬妻后择日行之。
冠制
张横渠曰吉冠之制。竖搭过布。布幅以二尺二寸为率。则前后共四尺四寸。首围所占之外。馀广尚多。而为缝以文多。故为吉。凶冠则横绕布。直缝无文。陈祥道曰一幅之材。顺经为辟积则少而质。顺纬为辟积则多而文。顺经为缩缝。㥧纬为横缝。今吉冠横缝。丧冠缩缝。
聂氏述旧图谓夏曰毋追。殷曰章甫。周曰委皃。后代转以巧意改新而易其名耳。然则委皃也章甫也毋追也冠弁也。并用缁布为之。故皆可以玄冠名之。其制略有异同。而有梁有武有缨有緌有纯有缩缝有横缝。有辟积或五或七。大抵吉冠左辟。丧冠右辟。吉冠内毕。丧冠外毕。吉冠圜。丧冠厌。吉冠玄。丧冠素。吉冠不条属。丧冠条属。吉冠緌。丧冠不緌。吉冠缘。丧冠不缘。居冠属武。非居冠不属武。此其大略云云。
邦礼考
  天子为皇伯母服
宋史礼志。哲宗昭慈圣献皇后孟氏崩。诏以继体之重。当承重服。御史中丞章谊奏曰陛下以期制为轻。荐降重服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0L 页
之诏。然舍轻从重。较之先王礼义有紊。遗诰服期之制。已应制典云云。
 徐乾学曰高宗之位。受于钦宗。钦宗受于徽宗。徽宗受于哲宗。则高宗不上继哲宗明矣。今乃言继体之重何也。盖高宗即位于抢攘之际。一切传授之命。皆由孟后出。非但先朝之母后。国家实赖以传统。此高宗所以欲服重也。况高宗远溯哲宗。有父道焉。君道焉。则于哲宗之后。有母道焉。君母之服。舍三年更何服哉。
明世宗实录。昭圣皇太后张氏崩。(孝宗之后)上发丧谕曰昭圣虽称伯母。朕母事之。礼制自有定式。礼部上仪注。上素服举哀十三日。内外文武百官及命妇宗亲及在京军民男妇俱二十七日而除。在外军民男妇十三日而除。
 徐乾学曰世宗之服孝后。自宜斩衰。前皇之后。有母道焉。乃礼官定仪注。于臣下则斩衰。于世宗则齐衰。并不从十三月之期。呜呼。君母也而可服齐衰乎。若言伯母则服止于期。天子绝期。何不并期年而亦已之。既不废期年服。则其心固知不可以无服矣。不可以无服。独可以期服乎。
 万斯同曰孝后之丧。百官斩衰。不知百官之服从服也。世宗已不服斩。君服齐而臣服斩。则是加一等也。而可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1H 页
乎。前此武宗夏后之丧。帝以从嫂不制服。而臣下亦制斩衰。虽曰服母之义。究竟于从服之义安在也。自古岂有母后之丧。君不制服。而但使臣下服之者哉。世宗私其所亲。而于孝武两宫之丧。轻亵至此。蔑礼乱常。莫如世宗之甚。阿意顺旨。莫如世宗之臣之甚矣。
  天子服前皇之后
晋礼志孝武宁康中。崇德太后褚氏崩。后于帝为从嫂。博士徐藻议夫属君道。妻亦后道。应服齐衰期。于是帝制期服。
明世宗实录。嘉靖十四年。庄肃皇后崩。(武帝后夏氏也。于世宗从嫂。)上谕曰丧礼量视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制行。礼部具仪注中。有上素冠素服绖带举哀。上曰朕于皇兄后无服制。岂忍用纯素。朕青服视事。尚书夏言等言天子之尊。服制既绝。则不必临御。君臣成服之后。又不服素。于是帝竟不服。宗室文武官军民皆服二十七日而除。
 徐乾学曰明制从兄弟之妻有缌麻之服。以为天子绝期。则从嫂固应无服。然世宗亲受国于武宗。不有父道乎。武宗有父道。则武宗之后不有母道乎。前既服武宗以二十七日。则固行子为父之服矣。今之服夏后。独不当依子为母之服乎。帝固有惭于晋孝武。夏言辈得不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1L 页
为徐藻之罪人乎。
  愚按世宗之服二十七日。即臣为君之服也。而徐健庵以为子为父之服者误矣。以兄为父。古经无据矣。
  藩王入承大统服先君
濮安懿王允让。商王元份子也。仁宗无子。乃以王第十三子宗实为皇子。仁宗崩。皇子即位。是为英宗。(宋宗室传)
 宰相韩琦言濮王德盛位隆。所宜尊礼。陛下躬承圣统。顾以大义后其私亲。请下有司议。合行典礼。详议崇奉濮典礼。翰林学士王圭等相顾不敢先。天章阁待制司马光独奋笔立议曰云云。为人后者。不敢顾私亲。圣人制礼。尊无二上。秦汉以来。帝王有旁支入承大统。或推尊父母以为帝后。皆见非当时。取讥后世云云。今所以崇奉濮典礼。宜准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王圭等议濮王于仁宗为兄。皇帝宜称皇伯而不名。如楚王泾王故事。中书又奏仪礼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斩衰三年。为其父母齐衰期。出继之子。于所继所生父母。皆称父母。汉宣帝光武皆称其父为皇考。今圭等议皇伯。于典礼。未见明据。台谏皆是王圭。太后内出手书。切责韩琦等不当议皇考。王圭等判太常。范镇率礼官上言。汉宣帝于昭帝为孙。光武于平帝为祖。则其父容可称皇考。然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2H 页
议者犹或非之。今陛下既考仁宗。又考濮王则其失又非宣光比也。侍御史知杂事吕诲言云云。国无二君。家无二尊。若复尊濮王为皇考。则置仁宗于何地乎云云。濮王当称皇伯。又何疑矣。
 欧阳修著濮议。引丧服记云云。父子之道天性也。不可绝人道而灭天理。圣人制服。降三年为期。而不没其父母之名云云。
 范纯仁,吕大防合奏曰参政欧阳修开邪议。妄引经据。以枉道说人主以近理云云。并言韩琦饰非。曾公亮赵槩苟且依违。乞下修于理。正琦等之罪。○吕诲等弹奏修首建邪议。琦公亮槩附会不正之罪。
 伊川程子代彭思永论濮之典礼疏。(见二程全书)尊称濮王为濮国大王。祭告当曰侄嗣皇帝。敢昭告于皇伯父濮国大王云云。
  遭难未葬主入庙
通典晋怀帝蒙尘。崩于平阳。梓宫未及京师。元帝立庙之时。丧已过三年。贺循议云宜入太庙。修祭祀之礼。
  愚按未葬则造主于何时耶。可疑也。
  谒新旧陵仪(本朝)
肃宗十年。 上以谒新旧陵仪。命议大臣。奉朝贺宋时烈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2L 页
议汉仪谒陵。素服举哀。宋帝谒陵。号恸哭之。张南轩每上墓恸哭。领相所谓以素冠白袍。兼行拜哭者。似得情礼之当。 上从之。以素冠白袍。行于旧陵。丧冠衰服。行于新陵。
象纬考
  历象
新罗文武王时。大奈麻德福。入唐传历术。始造历。
 唐高祖时。道士傅仁均。上戊寅历。高祖时其术渐疏。李淳风作甲子元历。谓之麟德历。(自麟德二年用)因刘焯皇极历法。○按唐历以淳风,一行为宗。
高丽太祖时。承用唐宣明历。忠宣王时。改用元授时历。 本朝自 洪武以后。受 皇明正朔。用大统历。大统历法数。实因郭守敬授时历。
世宗十五年。 命郑麟趾等撰七政算内外篇。
仁祖二十二年。观象监提调金堉。请用西洋人汤若望时宪历。(中国自丙子丁丑改历法)
 潜谷言黄帝以来。古历六家之后。至汉武帝时。洛下闳造太初历。迄东汉末。凡三改历。自魏至隋。改者十三。唐历八改。五代诸国历。有八家。南北两宋。改历十一。至于元郭守敬,许衡等。明于历法。立差甚密。有盈缩迟疾加减之差。以至元十八年辛巳。为历元。至今三百六十五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3H 页
年。而日月之食不违。然西洋之历。适出于此时。诚改历之几会也。但韩兴持来之册有二论。而无立成。日官一二人。探问于钦天监。推考其法。解其疑难处而来云云。
孝宗四年。始行时宪历。
 潜谷曰西洋人汤若望作时宪历。自崇祯初。始用其法。清人仍用之。其法甚精。
  万历时。西洋人利玛窦入中国。天文历法。绝胜于古。徐光启,李天经。按西法进日月五星历指。(即崇祯历指)
肃宗三十四年。始用时宪历五星法。
  分野
汉书曰自尾四度至斗六度。为析木之次。燕之分。得辽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地。乐浪,玄菟属焉。
魏太史令陈卓曰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燕之分野。辽西辽东入尾十度。渤海入箕一度。乐浪入箕三度。玄菟入箕度。
唐一行曰天下山河之象。存乎南北两界。推云汉之所始。终之而言分野。其论析木之次曰尾箕。析木津也。初尾七度。中箕五度。终南斗八度。自渤海,九河之北。至辽西,辽东,乐浪,玄菟。属云汉之末派。皆北纪也。箕与南斗相近。得辽水之阳。朝鲜三韩之地。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3L 页
皇明清类天文分野书曰尾三度至斗二度。析木之次也。永平府尾分。湾州府尾箕分。辽东尾箕分。朝鲜箕分。柳馨远曰我国虽属尾箕分。其南又与吴越同分。盖斗度已与尾箕同入析木之次。而又唐书箕斗间汉津。高丽地云。则我国之兼入斗分审矣。今忠清以上诸道。皆尾箕分。湖岭两南。当为箕斗分。
  仪象
天文图(新罗孝昭王时。僧道登自唐回上之。本朝 世宗时石刻。)
漏刻(新罗圣德王时始造。)
钟街更漏(本朝 太祖时始置。)
大小简仪,浑仪,浑象,悬珠,天平,定南,仰釜晷日,星定定时,仪自击漏。(我 世宗时成。)
测雨器( 世宗时制○长尺五寸圆经七寸。)
窥标(天行之数。 成宗时制。)
浑天仪( 明宗时制。)
仪象( 宣祖时制。)
钦敬阁( 显宗时为浑天仪。)
齐政阁( 肃宗时建于昌德宫。修浑天仪。)
赤道南北总星图( 肃宗时。观象监进汤若望赤道南北总星图。)
揆政阁( 英宗时。建于熙庆宫。重修浑天仪。)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4H 页
木绵考
木绵。自古中国之所未有也。梁武帝大同十一年。始有木绵皂帐。则此必外夷所贡也。宋元以来。其种始传于关陕闽广。朱子在漳州。劝农文云多种吉贝,麻苧。亦可供备衣著。免被寒冻。此时只以作衣絮。而犹未知绩以为布也。元初孟祺作农桑辑要云木绵种于陕右。然元史种植之制。不言木绵。则犹未以为衣服及贡赋也。至 明时。其种盛行。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焉。陶九成辙耕录云闽广多种木绵。纺绩为布。则绩以为布。必自是时也。尝见通典远夷有木绵。濮有木绵树生房。房中绵如蚕所作。张籍昆崙儿诗行时半脱木绵裘。则唐时亦或有来贡者。又明史占城国(古林邑)出古贝。其花如鹅毳。抽以纺绩作布。注古贝树名。古字或作吉。亦曰吉贝。禹贡卉服织贝。注卉草也。葛越木绵之属。木绵之精好者。亦谓之吉贝。然虞夏之时。若己有贡。则历屡千百年。而其种之不入中国。亦所可疑也。我东则江城君文益渐始得种而来。遂为生民之利。虽谓之与后稷同功可也。
 李石续博物志云闽中多木绵。植之数十株。采其花纺为布。名吉贝。南史言林邑等国。出古贝木。以古为吉讹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4L 页
文益渐。高丽恭悯王时使元。谪南荒。得木绵种归。属其舅郑天益种之。又刱取子车缫丝车。
墓祭考
先儒皆谓古无墓祭。然按尧母庆都(姓伊)墓在成阳灵台而有碑。尧所奉祠。(隶释)周武王九年。上祭于毕。(文王墓周本纪)曾子问宗子去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可以祭乎。孔子曰望墓为坛以时祭。若宗子死。告于墓而祭于家。(礼记)檀弓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礼地神注)周礼小宗伯成葬而祭墓为位。又冢人凡墓祭为尸。(春官)孔子葬鲁城北泗上。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家。(孔子世家)张良传汉高帝过谷城山下黄石宝祠之。及张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汉书)汉元帝遣使祠祭望之冢。终元帝世。(萧望之传)李通传帝幸南阳。遣使祠通父冢。(后汉书)窦融传帝诏修融父坟茔。祠以太牢。以此观之。古有墓祭矣。但不如后世之定为上冢之礼而然耶。
柏历考
按晋成帝杜皇后崩。有司奏陵所作凶门柏历。号显阳端门。诏停止。宋文帝元皇后崩。神虎门设凶门柏历。孔琳之建言凶门柏装。起自末代。自天子达于庶人。义无所取。一罢凶门之式。后齐亲王公主大妣。皆立凶门柏历。隋开皇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5H 页
初。牛弘奏凶门岂设重之礼。请革玆俗。诏可。蔡谟曰以二瓦器盛始死之祭。系于木裹以革席置庭中近南。名为重。今之凶门。是其象也。范竖曰凶门非礼。礼有悬重。形似凶门。俗遂行之。
杂述
扬雄太玄。虽曰拟易而作。其所谓方州部家。不过以三为数。非有阴阳两仪之象也。积至四重。退不得为三才。进不得为兼三。而于万物之象。初无取也。其三方之分天地人者。虽仿三才之象。三才当以层位言。不当以方位言。此亦失易之义也。
关朗洞极。以一二三为数者。盖祖太玄。而但不用四重之法为异矣。有三才而无阴阳。又不合于易参两会极。不言作者姓名。只见于章璜图书编。其法合太玄九数。周易八卦。以为九者天之数。八者地之数。九八合造化行。然不可与易合义。而章氏独赞美之何也。
卫仲行元包卦次。一遵京房八宫法。而但其以阴先阳。以少先长有异矣。元包则盖祖归藏云。而今其书亡矣。
司马温公潜虚。其法依河图生成数。每名七变。系之辞。与太玄之九赞同例。温公最好太玄故拟玄。而以七变为者。则又一本乎律吕七声之法云耳。
大哥等称
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惟有太平。睿宗行四故也。玄宗子棣王琰传。惟三哥辨其罪。玄宗行三故也。玄宗与宁王宪书。每称大哥。唐时宫中称父称兄。皆曰哥。
 按此后世之谬习。而非名之正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5L 页
妇人称号
汉文帝七年。令列侯太夫人。毋得擅徵捕。如淳曰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死子为列侯。乃称太夫人。子不为列侯。不得称也。
唐制四品妻为郡君。五品妻为县君。其母号皆加太。君封称太。此其始也。
小人小生
小人二字。见于左传。小生则汉书朱云传小生欲相吏耶。张禹传新学小生。○自称小生则始于韩退之与孟东野。寄孟几道联句云。小生何足道。
先辈
唐世举人呼已第者为先辈。唐李肇国史补。谓互相推敬曰先辈。
 按此只是尊其先达者之称也。
门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6H 页
贡举之人。以有司为座主。自称门生。以同举为同年。自唐始。

公羊传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春秋有虞公州公。或因殷之旧爵。或尝为天子官。子孙因其号耳。非周之制也。东迁以后。列国诸侯。皆僭称公。至于唐而书公不必皆尊官。今日志状之文。人人得称公矣。

书。君奭,君陈,君牙。
春秋诸侯大夫相谓之君。左传庄公十一年。楚斗廉语屈瑕曰君次于郊郢。襄公二十五年。子产对晋士庄伯曰成公播荡。又我之自入。君所知也。
家臣之称其主者。昭公十四年。司徒老祈虑癸谓南蒯曰群臣不忘其君。二十八年。晋祁盈之臣曰慭使吾君闻胜与臧之死也。以为快也。
汉时人主称丞相为君侯。
汉时曹掾皆称其府主为君。至苍头亦得称其主人为君。后汉书李善传。君夫人在此。汉王章传。先死者必也先君也。此妻称其夫也。
郑康成曰天子诸侯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云。则上下通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6L 页
称也。

春秋时。称卿大夫曰主。
足下
战国时人主称为足下。苏代之于燕昭王。乐毅之于燕惠王。苏厉之于赵惠王。皆称足下。又苏秦之于燕易王。范雎之于秦昭王是也。孟尝君之于舍人。又于卫君郦食其之于汉王。张良之于项羽。皆称足下。又秦纪阎乐数二世称足下。又汉文记丞相平太尉勃等。再拜言大王足下。

书太甲稽首于伊尹。成王稽首于周公。
仪礼公劳宾。宾再拜稽首。劳介。介再拜稽首。
古未有四拜之礼。战国策苏秦过洛阳。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盖因谢罪而加拜也。
周书宣帝纪。诏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后代变而有四拜。不知天元自拟上帝。凡冕服之类十二者。皆增为三十四。而笞捶人亦以百二十为度。名曰天杖。然未有四拜。王世贞宛委馀编曰李涪谓唐世郊天祭地。止于再拜。而以妇拜姑章必四为非。然则彼时不行四拜也。方干处士每拜必三。时谓方三拜。朱子孙为淮东提刑。与显者书必云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7H 页
万拜。时谓之朱万拜。
春秋传申包胥三顿首。未尝九也。而杜注无衣三章三顿首。每顿首必三。此亡国之馀。情至迫切而变其平日之礼者也。七日夜哭于邻国之庭。古人有此礼乎。七日哭九顿首。此亡国之礼。不可通用也。

古者坐以东向为尊。宗庙之祭。太祖之位东向。即交际之礼。亦宾东向而主人西向。曲礼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自西阶而升。故东向。自东阶而升故西向。
生日
颜氏家训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用弓矢纸笔。女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廉贪智愚。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因成宴会。自此以后。二亲若在。每至此日。常有饮食之事。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设。酣畅声乐。不知感伤。
布衣抗礼
按事文类聚曰宰相自唐以来谓之礼绝。百僚见者无长幼皆拜。宰相平立。少垂手扶之。送客未尝下阶。客坐稍久则吏从傍唱相公尊重。客踧踖起退。及富郑公为相。虽微官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送之及门。视其上马乃还。自是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7L 页
群公相效之云。
父子异宫
程子曰父子异宫者。为命士以上。愈贵则愈严。故父子异宫。犹今有逐位。非如异居也。朱子曰宫如今人四合屋。虽各一宫。然四面共墙云云。
堂室
说郛唐锦(明人)梦馀录曰唐制六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庶人房舍。不得过三间四架。不得辄施妆饰。宋制庶人屋舍。许五架一间两厦而已。其朱漆梁柱窗牖者。亦在所禁。我朝庶人。亦许三间五架。如唐之六品官矣。江南富翁一命未沾。辄大为营建。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常耳。曾不以越分为愧。浇风日滋。良可慨也。
茧袍
玉藻疏皇氏曰六冕及爵弁。先加明衣。次加中衣。冬则次加袍茧。夏则不袍茧用葛。次加祭服。又云朝服布衣。亦先以明衣亲身。次加中衣。冬则次加裳。裳上加裼衣。裼衣之上加朝服。
 按裳上加裼衣。裼衣上加朝服。此是丧服记所云裳内衰外之义。○程子茧袍亦此制耶。

礼男子冠妇人笄。男子免妇人髽。妇人无冠。只纚笄而已。且丈夫妇人其服相对为礼。故天子之燕居玄端而王后之燕居纚笄也。士之祭先服玄冠而其妻亦纚笄宵衣也。士之事亲服玄端。其妻亦纚笄宵衣也。婚礼婿见妇之父母玄端而妇见舅姑。纚笄宵衣也。古礼如此。而妇人有冠。自汉唐以来。至于宋明。便为盛服之一。其制甚多。而礼无所据矣。不若复古之法以纚笄之制行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8H 页
短衫
短衫。自秦始。始也。衣裙之分所由也。今之妇女短衣。真莫嗣所谓服妖也。
东国衣冠
五礼仪裳侧有纯谓之綼。裳下有纯谓之緆。广各寸半。表里合为三寸。
后汉书曰高句丽公服皆锦绣。大加主簿皆着帻。如冠帻而无后。其小加着折风。形如弁。
北史高丽贵者冠曰苏骨。多用紫罗为之。饰以金银。服大袖衫。
唐书曰高句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
文献通考曰百济妇人衣似袍而袖微大。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8L 页
金富轼使于金。遇宋使刘逵来聘。见我国女阔袖衣色丝带大裙。叹曰三代之服。不意尚行于此。
高丽忠烈王时。有檐笠及禁白笠之说则着笠之制。似非古也。○忠惠王时。百官始着笠朝谒。○代言班主以上。皆戴黑草方笠。○辛祦时。始令胥吏着白方笠。两班五六品高顶笠。又雨雪则高顶笠。
本朝经国大典诸学生徒缁布巾。乡吏常服黑笠。○士族衣服。帖里及裳十三幅。庶人衣服九升帖里及裳十二幅。士族草笠五十竹。又马尾笠付竹笠。庶人草笠三十竹。又竹织笠绳结笠。○凡有职者。虽杂职皆着五十竹草笠。○大小人员。勿论文武。表衣前则去地三寸。后则去地二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袖桩广一尺。袖口七寸。庶民表衣前去地四寸。后去地三寸。袖长过手六寸。袖桩广八寸。袖口五寸。○堂上官外。勿着鬃笠。
宣祖朝申白衣之禁。士人无职者亦着红衣直领。 显宗朝又禁白衣。 肃宗朝又申禁白衣着青衣。又以笠制与前大异。台帽短凉台狭。骇于瞻聆。今一依 孝宗朝笠制。台帽高布帛尺四寸五分。凉台之广亦如之。
英庙朝自公卿以下至士庶。皆令着青衣。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9H 页
文献通考引程氏演繁露云裘如今道服。斜领交裾。与今长背子略同。其异者背子开裤。裘则缝合两腋也。然裘两裾交相掩拥。而道服两裾垂也。然则道服者后幅缺开。裘有掩拥者也。与我东儒生道袍相类。似非毛衣之称也。李白五云裘歌云云。断非毛衣。即古黼裘之类。然夏葛冬裘之类。是毛衣之名。其或古有裘制。以毛为之。故后世转为毛衣之称耶。
道袍
道服者。东俗所谓道袍也。礼注袍者衣有著也。有著则非上服矣。然白袍青袍之称。其来已久。字书云袍者表衣之通称。俗曰直身。两京称道袍。朝服亦曰袍。隋唐谓之冯翼。今号直裰。即古缝掖也。今世士大夫燕服皆用道袍。而武弁则用裰翼。凡深衣。衣与裳连。故有杀幅而无襞积。玄端。裳不连衣而有襞积。两傍缺开。有上下连而有襞积。古无此制也。裰翼恐冯翼之类耶。
襕衫
襕。裙也。衣与裳连曰襕。○唐马周以三代布深衣。因于其下着襕及裾袖褾襈。名曰襕衫。以为士之上服。褾袖端。又云领饬襈缘也。○家礼用于冠礼。从俗也。非古也。○宛委馀编云后魏胡服。便于鞍马。遂施裙于衣为横幅。两裰于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39L 页
下。谓之襕。戎狄之服。学士大夫皆安之。○国初道士服襕衫。其制留于安东权氏家。以绢为之。团领广缘。用黑丝带围绕。两臂垂绅在脊臀。人传明太祖之制。然决是错谬。纵曰有之。断非古制。其不可用明矣。
按五代史契丹阿保机锦袍大带垂后。漠外胡俗。或有如此者。几于不祥。○又按王圻三才图会。襕衫如今之长袄子。广袖月领。领专黑。衣齐及两裤袖口。皆有黑缘。而齐缘甚广。其说何以三代布深衣。因于其下着襕及裾。然非上下衣裳。则与深衣不同。着襕者。恐指齐之广缘而裾者何也。按字书。襟以下。皆谓之裾。或者谓横服为襕。因以缘及于襟下耶。腋下有缘则必将前后幅不连矣。
褙子
前襟才相对而不交。袖宽而短。两腋不开。
半臂
襟如褙子而无袖。两腋不连。一名褡𧞤。隋半臂除即长袖。唐减其袖也。其始若长袖。后又若无袖。不可谓半臂。是未可知。
袄子
圆袖而以文绣。别出为袪。两襟不交。而绣幅为襟缘。不及于下齐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40H 页
折风笠
东国古俗有折风笠。通考云形如弁。李白乐府高句丽诗云金花折风帽是也。花谓檐四叶。今之方笠也。后折风变为蔽阳笠。蔽阳笠变为黑㓒笠。国朝崔锦南溥漂到中土。中土人以方笠为问。崔答云国俗遭丧者。自处以罪人。故不欲见天日而然也。人以为善对。愚谓崔言假饰不情。宜对曰此古东人折风之遗制也。礼不忘本。故遭丧者尚存此制。与衰绖同例。则事得其实。言有典则矣。礼曰夏收殷冔冔者章甫也。注云冔之名。出于幠。幠覆也。折风上如弁而四覆则可以證矣。按灵枢经风从西北来。名曰折风。即立冬之后也。似是摧伤万物之义也。此冠宜于冬寒故名也。
藤笠𩦲纚
今中国藤笠如檐。覆以朱丝。此北俗也。北俗皆汉时被发而不剃。其剃也不知何时。乃身毒之馀教。则必东京以后事。既去发。宜有戴帽。其短檐之笠。亦必西方之俗也。夫头毛有三种。顶毛上指火也。髯毛下指水也。眉毛横生木也。在古被发。在今除去。有水无火。北方之气胜也。自明以后。𩦲纚之制。遍天下。以畜物之尾。加人头之上。倒置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