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x 页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杂著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4H 页
为人作北道试士策问
问。我东之域。分为八道。而关北居其一。譬禹贡之冀州。周家之岐豳。檀箕以前。文献无徵。辽沈之间。声教不及。置之无论。而铁岭以北。丽祖之所未统也。(高丽以铁岭为界。)长岭以西。胡元之所并有也。(元兴。北边州郡没于元。并有长岭矣。)其利害得失。有可言者欤。始置七州而还为贼薮者何代。(我 太祖始置七州。北抵豆满。其后统御失守。镜城以北。还为贼薮。)更设六镇而尽复古地者何人。(我 世宗遣金宗瑞为观察使。始设四镇。徙南民以实之。尽复古地。复置六镇。)速平江之拓境竖石。(尹瓘拓境于速平江。遗碑尚在。)分水岭之定界立碑。(清乌喇总管穆克登等。定界于分水岭。国人犹恨。)前后之不同若是何也。豆满之内。皆为沃沮。抑汉郡所谓沃沮之属玄菟者是耶。(沃沮有东南北三沃沮。属玄菟者南沃沮也。)白头之北。皆称肃慎。亦周时所谓肃慎之贡石弩者此耶。和宁之请为国号。意义安在。(和宁。古永兴之号也。国初以和宁朝鲜。并上请国号。 明朝赐朝鲜之号。)咸吉之改其道名。因革奚居。地近数千。计之以开方之法则为方百里者几也。邑过二十。通之以比闾之制则为闾一邱者几也。赤岛之大水忽退。兆亦异哉。(翼祖避女真入赤岛。海水忽退。翼祖遂入。水复至。贼遂去。)涌州之枯木复荣。命不僭矣。(涌州。德源也。开国前一年。枯木敷荣。)其说可得闻欤。水皆北流。三甲等州也。(三水甲山等地。水皆北流也。)潮不东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4L 页
来。青洋等海也。(北青曰青海。吉州曰海洋。东海本无潮汐。)地之形势。或殊而然欤。天之气运。或限而然欤。马畜多于汧渭。(秦非子养马汧渭之间。)毛革比于荆杨。其理或有可论者欤。边堡城郭之孰兴孰废。山川道里之从某至某。皆可历历指陈欤。不置营将。何所略也。独设评事。何所重也。(前营将洪原县监兼。左营将甲山府使兼。中营将永兴府使兼。右营将三水府使兼。后营将德源府使兼。此则南兵使所统也。○北道则有五卫南。前卫富宁府使兼。左卫镜城判官兼。中卫茂山府使兼。右卫明川府使兼。后卫吉州府使兼。防御北。前卫会宁府使兼。左卫钟城府使兼。中卫稳城府使兼。右卫庆源府使兼。后卫庆兴府使兼。皆属于北兵使。而有兵马评事。以文官为之。)始倡儒教而比之文翁者谁也。( 世宗朝李敬宪公继孙为方伯。始倡文教。北人比之文翁。俎豆享之。)独兼文武而称为吉甫者谁也。( 世祖时许忠贞公琮以文臣为节度使。平吉州贼施爱于蔓岭。)丝絮不产之地。何以耐寒。卤盐绝贵之乡。何以调味。大抵关北一路。地利则金城汤池也。土物则天府陆海也。天性敦朴。风习忠爱。有事则捍御外寇。无事则藩屏王国。东方之吭而左海之脊也。洪惟我 圣朝。龙飞御天。视为丰沛之乡。其所以怀保之化育之者。靡不用其极。而 列圣相承。至于今四百有馀年。奋武揆文。恐一艺之或遗。布德行惠。虑一夫之不获。必欲使偕登大道。共享太平。而奈之何挽近以来。民生日以困瘁。人才日以卤莽。粜籴所以备水旱而徒拥虚簿。军丁所以备盗贼而至及鬼录。甚至学教之颓敝。关防之疏虞。有难毛举矣。试以长津之改邑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5H 页
为镇观之。则诗所云民靡孑遗者。不幸近之矣。若又不幸而会宁至于此。钟城至于此。今年改一镇。明年改一镇。殆将邑有尽而镇之设无已矣。设镇而民又尽散。则其将并与镇而废之欤。或云移民以实之。厚生以奠之。既富而教之。则虽辽界废郡。皆可谓乐土寿域。何有于境内也。此果为上策耶。何以则使士民各安其业。文武并用其术。永为邦基巩固宁谧之道耶。诸生居在此土。必有素讲于平日者。其各悉著于篇。
深衣丧服制度策问(白日场私试)
问。古服之制。幸而垂后者。惟深衣丧服而已。一贵贱男女吉匈而服之者。深衣也。达天子公卿士庶而服之者。丧服也。布幅相似而升缕之精不精各异。制度大同而衣裳之殊不殊有别。自黄尧以来。未之改焉也。深衣之制。昉于礼记。而漏于仪礼。丧服之制。著之仪礼。而阙之礼记。其故安在。深衣曰曲袷如矩。而丧服记别无袷字。丧服曰裳内削幅。而深衣篇独无裳字。其义何居。衣身裁削之度。宜在篇首。而深衣则深衣三袪之袪。郑注释为袖口。未裁衣而先袖则袖将焉傅。丧服则衰外削幅之削。孔疏解作缝杀。未裁幅而先缝则缝安所施。其说可以辨欤。相掩之前襟。固谓之衽。故左衽之戒。鲁论昭垂。则右亦当有衽。上衽之说。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5L 页
戴记明言。则内亦必有衽。然叠附于裳旁而掩如曲裾者。谓之深衣之衽。倒垂于衣下而空如燕尾者。谓之丧服之衽。注疏家何从为据欤。衣亦有旁。奚独以裳旁为当旁之旁。而不当衽于两襟相对之旁。袷亦有边。奚独以裳边为钩边之边。而不续衽于方领如钩之边。注疏之说。的然无疑欤。衣带下尺。必指衣带上下之度。而注则曰掩裳。疏则曰衣腰。衰长六寸。宜当衣襟中心之间。而古则云前衽。今则云衣左。如彼其相错何也。人之体㨾。伸其两肘则纵横适等。而衣幅四尺四寸。袂幅四尺四寸。虽去缝杀。犹过八尺之横。衣长二尺二寸。燕尾二尺五寸。虽不缝杀。未满五尺之纵。是何长短之不侔也。衣前后四幅之广。八尺之围也。裳前后七幅之全。十四尺之围也。是何广狭之不齐也。深衣裳十二幅之上狭下广。丧服裳三四幅之前少后多。又何相反之若是也。袼之高下。明示运肘之节。而衣至腰而无袼。袂之左右。宜有当腋之限。而衣过臂而兼袂。既违经。又违注疏何也。端衰之端。正方之制也。属幅之属。连属之意也。而衣不裁削。苟谓之正幅。袂无缝杀。强名之正幅。不遵经。独遵注疏何也。七幅之说。经不槩见。而疏家断为定制。更无敛裳之衽。则身旁之交结。今何据也。三袧之文。经有的指。而注家引为辟侧。至阙着裳之缀。则腰带之连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6H 页
系。后谁刱也。牛颔下垂。可以应袂圆。燕尾中空。何能掩裳缺。带无厌髀则何必异于朝服带之近上也。袂屈及肘则何必异于玄端袂之为侈也。衣缝外向。若为便体。裳缝内向。若为观美。则衰裳之制。果但为便体观美者耶。裳下衰上则先言裳而后言衰。果顺于上下之义乎。斩重齐轻则不言斩而独言齐。果合于重轻之别乎。削幅之衰外裳内。既谓之缝之外内。若齐之裳内衰外。又谓之缉之内外。则十数字之间。重言而复言。乌得曰古经之奥义乎。倍要之齐。既引为下之倍要。半下之缝。又引为要之半下。则一缝齐之制。互文而衍文。何可曰古经之要旨乎。曲如折方如矩。抱在中以应六二。则深衣领之斜直长短。今何不一耶。负居后衰居前适在旁。以正四面。则丧服之领。古岂不方耶。衰言博而又言长则博字之义。悬殊于长字固矣。适言博而不言长则博字之解。混引于长字何也。郑氏之加辟领八寸云者。因衣布而添加阔中之长一厢也。就衣幅而分辟安项之处两旁也。此或补经文之阙耶。杨氏之加领布三重云者。认加字而别用纵摺之布八寸也。去辟字而遂为中分之领四寸也。此或救注疏之失耶。后阔中之才割而旋补。抑何意也。前加领之横倍而纵半。亦何制也。家礼文则曰衣长过腰而无尺度之限。则后人之图谁所为。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6L 页
据五礼仪则曰衣前当心而有六寸之缀。则时王之制。今何不从。大抵深衣者。善衣之次也。五法已施。完且不费。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又多饰以为孝。故圣人服之。丧服者。至痛之饰也。五服有等。粗细不同。斩衰三升三升半。齐衰四升五升六升。大功七升八升九升。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疑衰十四升。缌麻十四升半。哀之发于衣服者如此。故先王制焉。奈之何世远人亡。议礼之家。号为聚讼。而法服制度。荡然一扫。岂不可恨哉。最滋惑者。诚如注疏之说。则深衣与丧服。俱无衣身之指的处。古今天下。宁有无衣身而能为衣之理乎。古经幸而具在。而玉藻深衣丧服记三篇。轶举而互备之。则制度昭然。而人苦不察耳。惜乎。朱文公之家礼。为童行所窃。未及修润。而后人妄为之杜撰也。今欲一复古制。使圣经本旨。复明于世。则孰敢曰不可哉。诸生皆衣缝掖之衣者。必有所讲究乎中者。幸愿明辨而详陈。俾有所依据焉。
 传年二十四。遭先考丧。荐遭祖妣丧。读丧礼至丧服。不能解惑。乃遍求汉以来至于明清诸儒所论。我东前辈。至于挽近诸家之说。愈见愈惑。乃并与注疏而舍之。但读丧服记本文三千馀遍。而无所得。更取玉藻深衣二篇读至三千遍。亦无所得。于是参合而读之。又过二千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7H 页
遍。忽于中夜枕上。恍然若有悟。缝裁制度。秩然有序。制作之原。如可见。遂起而疾书之。盖始之久惑。由于倒学而先入之见乱之也。后之有得。只就古经奥旨故也。然前人所未发者。则非用力如传者。又岂无罪我者哉。设为此策。欲求当世之子云尧夫云尔。
三政策
 
 王若曰有国之大政。厥目有三。曰田赋也。曰军籍也。曰还谷也。三政之设。初岂非经国理民之大柄欤。唐虞三代。尚矣无论。中国历朝。规矱顿异。今当剥肤之忧。奚暇远引博援。支离其说乎。本朝开国近五百年。凡所规画。无非良法美制。以言乎田赋则改量之限。其岁二十。土年之分。厥等六九。改量不举。分等无别。自何时而然欤。以言乎军籍。则五卫之制废而三营设。上番之规弛而收布始。其沿革得失。可得以详言欤。以言乎还谷。则自罗济以来已有之。其始未尝非先王省助之义。西京振贷之政。取耗补用。固出于不得已之政。仍作经费。亦有古制之可援欤。予非欲广访典故。困人于觚墨之间。使为誇该淹较艺术之意也。不详悉原委。无以设矫救之方。故略举其槩而询之。以予所识。略先披露。国初三政。本是为国为民而设。田不收赋。军不卫邦。谷不议赈。而能成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7L 页
国者。未之有也。国不成国。民将畴依。然则三政不理。其责在于君国子民之地。法久弊生。终古已然。今日三政。弊到剧处矣。豪势兼并而经界紊矣。狡黠逃窜而尺籍虚矣。奸猾舞弄而籴法坏矣。民不堪命。国将随倾。犹复沁泄。不思矫革。岂穷则变变则通之义也。予欲从头釐革。不患无其说。经界紊则将改量而均齐之矣。尺籍虚则将查括而填充之矣。籴法坏则将蠲荡而宽纾之矣。救正之道。不外乎是。第念此举。左右掣碍。做说矛盾。苟欲改量。先务得人。次又办财。人才已不逮古。而财力从何办多。苟欲查丁。宜刷冒称之幼学。能罢投托之闲丁。括签之际。易致混淆。苟欲蠲还。汉家之常平。隋氏之义仓。皆为良规。取耗谷作经费。匪今斯今。此非予匪颁好用宫室宴乐之费。即是京司外营日支月给之需。蠲之固快。又将何取而给其代欤。既不能罢。又不能救。其将束手以坐。恝视民国之胥阽于危欤。呜呼。予以寡德。承 祖宗遗大投艰之绪。忍见 祖宗赤子日趋沟壑。中夜绕壁。锦玉何安。民存然后国可存。国存然后家可存。今日廷臣念之及此。岂无惕然兴叹。汪然流涕者乎。子大夫子诸生。必有素讲于心。杜弊之方。其各无隐。悉陈于策。予将亲览焉。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8H 页
(岁壬戌之春。晋州民人屡千。以赋役繁重。诉冤于兵使,牧使。因以烧杀猾吏数人。未几益山民又乱。曳其县监而出之砺山。未几开宁,尚州,善山,居昌,星州,咸平,顺天,茂朱,锦山,公州,怀德,清州,镇岑,灵光,扶安,金沟等邑。相继而乱。皆由近年以来。方伯守令。贪虐聚敛。民穷财匮也。于是遣按覈使宣抚使各二人。诛其乱魁四十馀人。又遣御史九人。分往三南。自三月至于六月。民扰乍息。 上哀矜生民之无辜。乃于六月十二日。 亲临仁政殿。策问三政矫革之方。遂遍及于八道四都臣庶。使各陈良策。此罕古盛德事也。)
臣对。臣窃伏惟我 殿下今日亲策三政之举。即民国安危存亡之一大界分也。何以言之。策得万全。更张合道。则累棋可转为磐石。策或一失。损益违道。则漏船必覆于瞿塘。危哉危哉。方今之势。如久病之人。百證迭出。奄奄床玆。众医固已望之而走矣。有岐跗者诊之曰毋失此时。犹可及焉。但少费刀圭之劳。颇有瞑眩之苦。其将惮其一时之劳苦。却其十全之良剂。坐望勿药之效。立视垂尽之命耶。此则必无之理也。臣未暇远引旁證。覼缕冒渎。而先就 清问中一二条。伏读未半。窃有所未妥于愚衷者。 殿下何不以唐虞三代自期。而乃反曰唐虞三代尚矣无论乎。又何不以财聚民散为忧。而乃反曰财力从何办多乎。如是而欲民安国治。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殿下何不引唐虞三代事以观之也。阜民财者舜也。底慎财赋者禹也。不殖货利者汤也。以万民惟正之供而发粟散财者。文武也。苟有斯民。虽无其财。亦足以富国也。夏之仲康。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8L 页
以一成之田一旅之众。克复四海之业。卫之文公。以楚邱新集之民。终致革车三百乘之盛。况我 国家有数千之地亿兆之民。虽不改辟而改聚。行仁政而王。何患无财而国贫乎。大学曰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孟子称诸侯之宝曰土地人民也。以财与土言则财为末而土为本也。以土与民言则土为末而民为本也。故王者重民。民心即天命也。民心之向背。而天命之去就系焉。故古先哲王暨先正臣。必曰天命靡常。曰可畏非民。曰祈天永命。曰怀保小民。今我民乃 列圣朝化育中生息之赤子。而亦所赖以基命定命者也。夫何挽近以来。尽入于先亡之中。涂炭不足以喻其危。倒悬不足以喻其急。万姓哀痛。八路号呼。而三南先动者。譬之引绳。其绝有处者也。今所登 闻。特其尤著而不得掩焉者耳。至于民之会哭者聚笑者贻辱者数罪者。官之潜逃而脱免者。乍避而观望者。称托而图递者。已递而拘执者。不可胜数。此皆藉三政以虐民而遭患者也。九重深邃。何由尽彻乎。夫生民之害。最大有三。戎狄之杀掠也。寇盗之劫夺也。虎豹之吞噬也。故圣王为之内修而外攘焉。诘慝而刑暴焉。鸣金鼓耀戈甲而逐之毙之之速焉。此三害者。非遍一国而有之。又非岁岁日日而有之。今赃吏则民只见其有甚于三害。而执法者不为之修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9H 页
攘诘刑逐毙之。则许多生灵。不忍以父母妻子兄弟血肉之身。一委诸杀掠劫夺吞噬也。而升天无阶。钻地无穴。徼倖一生于万死之中。不觉自陷于速辜。执其迹则悖乱。得其情则哀矜。乱之魁固可杀也。抑未知作乱者独为乱魁。而致乱者不为乱魁乎。今作乱者民。而致乱者赃吏也。虐一道之民而致乱者。一道之乱魁也。虐一州之民而致乱者。一州之乱魁也。彼皆毁弃成宪。恣行不法。若是无严。则是眼无君父也。名以命吏。眼无君父。则民之愚蠢。何效何则。而眼有长吏乎。此所谓出尔者反尔也。然则先诛致乱之魁。次诛作乱之魁。然后乱民则怖畏惶恐而自首就死矣。平民则欢欣蹈舞而延颈愿治矣。今乱民之致辟已过四十。致乱之魁。不损一发。只取一武人安置之。其馀则茹吐傅予。轻重殊罚。则民其咸服乎。斯民也尧舜之民也。亦以尧舜之心为心。怙冒我 圣后如天地。爱戴我 圣后如父母。岂有一毫怨国之心哉。特激于贪虐。迫于危亡耳。彼蚩蚩之类。若知其不见原恕而就捕辄戮。则兽犹思斗。鱼恐及殃。人心愈不自安。其中桀黠。率众逃匿。图生益急。结党益固。为祸益大。思之及此。宁不寒心哉。治其末而不治其本。故今日枭一郡之乱民。而明日二郡之民乱。明日枭二郡之乱民。而又明日三四郡之民乱。乱者已半国。而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9L 页
其未乱者犹已乱矣。其将尽杀之耶。杀人以安国。古今天下所未有也。如有不嗜杀人者。一呼而起则云会而响应。其将奈何乎。且遣使数辈亦过矣。冠盖相望。结辙于涂。随从之人讥诇之徒逮捕之卒。驰鹜于城邑。横行于闾里。惠未及究。威已先加。则反生疑㥘。徒增骚扰。又其厨传之费。列邑疲敝。而民又被害矣。夫一道之事。一道之巡察使足矣。一州之事。一州之牧守令足矣。得人而任之。便宜行事而已。龚遂之渤海。虞诩之朝歌。张纲之广陵。张咏之成都。犹能单车而至。不日而安。未闻别遣天使。与细民纷纷然考讯而诛戮之矣。故古之遣使。惟务观风察俗。以知牧守之治否。贤良则表之。贪污则劾之。故曰澄清天下。故曰贪吏望风解印绶。体统不其尊且严乎。今之按使。只论乱民之罪。不论乱吏之罪何也。不诛奸猾之一逋吏。又何也。其曰宣抚者。果善宣抚。则宁遭扶安之变。宁有尚州善山之再乱。反辱 君命。此岂非空言千语。不如实惠一政而然欤。我 殿下忧闷元元。特轸三政矫革之道。爰发十行恻怛之音。广询于中外臣庶。猗欤盛哉。吾国其庶几乎。臣伏读 圣策。自有国之大政。止救正之道不外于是。臣拜曰都。盖田赋者。所以制国用也。而其本则在乎均地。军政者。所以卫邦国也。而其本则在乎编伍。粜籴者。所以济兵荒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0H 页
也。而其本则在乎蓄积。肆惟 先王靡不用其极于此三者。而今则弊到极处。反为危乱之资斧。如欲矫革。盍于祖宗典宪勉勉哉。请因 圣问胪列之。夫田赋之制。夏贡殷助周彻。皆什一也。此皆量吏禄度官用。使之适足无馀欠而已。故曰什一。天下之中正。谓不可以轻重之也。且禹贡之纳粟纳米。必以农谷制为远近精粗之节。不以无用之物代之者。虽黄金珠玉。可玩而不可食故也。我东结法。虽异于古之顷法。一结之米。寡取之地十二斗。多取之地十六斗。上上之年二十斗。下下之年四斗而免。税之廿三斗。最云不轻。则土分年分。非不精细。而只缘改量之法废近百年。经界既紊。租税渐增。至于在下者擅刱都结之名。以钱代米。每结所收多至二三千钱。又或有过焉者。较诸丰年之斗直则民卖米百馀斗。仅可得钱以应之。则加增为四五倍。而其入于国者。依旧是惟正之数也。彼四五倍之利安归乎。略计其剩。一结而千钱。则千结而万两矣。万结而十万矣。为此者之言曰吏胥之逋悬也。军丁之虚录也。用此救弊。假设有此弊。孰使之至此。而何不依 国典以正之。又何关于民。而何关于田结乎。如曰不得已冒法行权云尔。则一年而十万足矣。十万不足则二年而二十万益足矣。何为岁岁因仍不止。而所谓逋悬虚录。又何为岁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0L 页
岁因仍不止也。今晋州则尤甚于国法云。此何变也。通计八路都结之邑。则太半如此。其所冤徵。无虑千亿万金矣。民其聊生乎。且法者 祖宗之法也。虽或有利于民国者。固非道臣守令之所敢擅改也。今大典通编。束之高阁。初不禀令于 朝廷而轻改之。流毒于下。归怨于上何也。易曰不伤财不害民。害民无如伤财。故大学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由是言之。虽聚敛而富国。犹不忍剥民之血伤民之力。今都结之钱。非但耗费于舞弄之手。国无锱铢之益。反致经用之窘急。都人之危蹙。其故可知也。有米则国用备民食裕。而钱非可食之物也。又钱非民之自铸也。以米易之而得焉。则纳钱不如纳其自农之米之易而如期也。经用之窘急由是也。毕竟以钱贸米于京商以充税。则市上之贩粜罄竭。故市价翔踊。蓄贾又乘而操纵之。万万之口。嗷嗷若涸辙之鲋。都人之危蹙由是也。抑又有一法外事。未及秋成。已收来春之租者有之。才纳春租。再徵明年之税者有之。此古无也。五代时河南一州。豫借夏秋税。亦不过一时暂行。然丘浚讥之曰豫借之令一行。天下之人哗然。谓天下不复可为。而生其泮涣离散之心。然则春而借夏。夏而借秋。犹不堪命。况当年而借明年又明年者乎。借使国计有益。自 上有命。不当奉行而毁成宪。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1H 页
况为赃吏之所利。自下专擅者乎。苟使廉谨者处之。决无是也。今民之乱。职由于此。不审其究。将何如也。蔽一言曰亟令罢之。则犹可及止也。既往纵不能一一追咎。自今如有复犯者。必以制书有违律断之。民乃裕而 国安富矣。故孟子曰仁政必自经界始。田制不均则赋随而不均。故先王制为井地。均其产业。以为养民之本。俾遂其生。非惟为民父母之职然也。实亦固本宁邦之道系焉耳。自夫卫鞅之变为辕田。人擅兼并之利。私收太半之赋。富者田跨数郡。而贫者无立锥之地。民安由生息。国安由太平。世之不古。良有以也。后之善计者。未尝不以为切急之务。而卒莫之通变者。豪强利于自占。不乐变改故也。若夫汉之名田。北魏之露田。唐之永业口分田之类。虽各有所见。而犹未尽合宜。故暂施而旋废。不能收效于久远。揔不若井田之为平均齐整。然井田非平原之地。不可区画。虽得平原。其区画之际。修沟洫治经畛。无非伤地费力之事。则苏洵叶适所谓驱天下之人。竭天下之粮。专力于此。数十岁之内。不暇耕云者。未必为妄发矣。我东 赠祭酒臣柳馨远有佃田之论。画为四区如田字。均则均也。然田形愈促则区画愈繁。而伤地费力。亦将倍徙。况崎岖偏侧之地。又岂能全然无窒碍处乎。又如庆州之辕田。平壤之八区田。欲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1L 页
法则可法。而其劳费则同已。臣愚以为田不必在在作井。其方圆斜直。各因地势而度之。定其尺步。但别经界。配以夫家之法。则庶或无害。然如欲行均田之制。则必尽夺富人之田可也。张子厚虽谓悦之者众。百悦不能制一不悦。则毕竟为不悦者所沮而止。苟非范围天地之圣君。胸臆许大之辅相。契合而勇断之。其孰能为之。猗我 太祖大王开国之初。制为受田之规。实千一之会。当时群臣不能推阐 圣意。事遂不竟。臣常恨焉。至于今日。非但田界无凭。恶其籍而去之者亦多矣。强者拥无税之土。弱者供无土之税。 国家失有土之税。吏胥窃有税之土。此所以民日穷 国日贫。仕禄不足而贪奸滋也。岂不懔懔乎哉。宜先定其顷亩。等其赋税。标其疆域。号其田里。乃于田籍。图其地形。书其田主。官为契券以付之。覈实防伪之道两备。然后始自某年为之期限。著为令甲。以几结之地。制为一夫之田。名曰恒产田。俾作世业。而其已有田者。因以立券。其无田者。俟其买有而立券。一立券之后。俾不得任自鬻卖。如有匿卖匿买者。两治其罪。而无价还之。若田主自首则免罪而还之。其已多田者。禁其增买而任其鬻卖。虽多无得过十家之产。虽卖无得犯恒产之内。又必以丁配田。定为雇佣之法。若田多而丁少则田丁相当之外。计田几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2H 页
结。视人几丁。量出雇钱。则民产渐均而赋役平矣。至若公田。所以制禄而经用也。纵不能画地为井。不问地之纵横椭圆。准古百亩之数。八家各私一区。以其八十亩为公田。并力同养。则虽无井地之名。有井地之实。此王道之本也。田赋之外。又有杂赋。此后世之弊也。三代之取于民。惟田赋而已。禹贡所云厥贡者。非田赋之外。复有贡也。以其田赋之当纳。市易其服器之所不可已者而贡之也。吕祖谦所言甸服之外馀四服米。不运之京师。以所当输上贡是也。至于周礼里布屋粟及夫家之政。乃是宅之不毛。地之不耕。人之无职事者之所出。则以之罚其惰而驱之农。使无游食。实为教民。非为聚敛也。圣王之世。何尝为无名之赋哉。秦始作俑。舍地税人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有算赋。晋有户调。唐有庸调。俱非古制。然汉之田赋。或什五而一。三十而一。或赐半或尽除。则虽有算赋。犹利于民。唐则丁男受田百亩。纳租二十斗。此不及二十而一也。其为庸调。亦未至极害。而晋则大秦小秦也。以下无讥焉耳。我国贡赋。本皆轻薄。而法敝奸生。田赋军役。无不违制。而各司各宫所收之税。惟意增价。又有势家之抑夺泽梁堰堤。则民其安生乎。昔汉萧望之曰加海租鱼不出。复与民鱼乃出。阴阳之感而物类相应。今海鱼之不出。亦有年所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2L 页
矣。税之重于前。可一隅而反也。何为而不禁乎。生民日用。尽为牟利者龙断。而亦非平准均输之所益。则公私俱困矣。虽富国犹不可。况国愈贫民愈穷者乎。近日非无申禁之令。而每归文具。诚可闷也。夫军伍者。先王之制。兵农合一。无事则田民。有事则军伍。所以虑生而备患也。乃人人自己事。而特劳心者治之耳。治得其制则顺。治失其制则乱。战国以后得少而失多。然汉之南北军。犹有井地车乘之遗意。而但调兵募兵之分。异于古制。唐之府兵。悉寓之农。可谓近古。而但天下之兵。不分远近。一切番上。犹未尽善也。然兵皆力耕积粟。又以广县官之储。故苏轼曰唐兵虽聚于京师。而天下亦不过于敝者。未尝无事而食也。及我 国初。有五卫之制。略仿府兵。法固善矣。但远道之属于中卫。亦非长算。且宗姓后亲士夫子弟。并入诸卫。又是失计。故不能久远矣。至若今所存京兵。非但训禁御三营而已。则扈卫揔戎两厅。独不为弊。而未之 下询耶。盖此诸营。或权设于壬丙之乱。或权设于反正之际。用以救一时者也。而训禁两局。似效唐之长从彍骑。故五卫因以废矣。然府兵之变为彍骑。大是失策。故欧阳修谓不能谨守高祖太宗之法。屡变其制。至困天下以养乱。遂至于亡。今五卫之变为诸营。可谓殷鉴之不远。而其实中兴功臣不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3H 页
欲释兵。各立衙门也。故故相臣金堉疏曰御营军非为钩陈之储胥。閒游日久。有害无益。且都监御营。少无差等。其流之弊。有不尽言。属之于各其本道。凡有调发。缓急得力。故相臣郑太和告于 显宗曰扈卫厅初因反正后危疑。而设厅三十馀年。别无得力。岂可徒费廪食。故相臣李敬舆曰汰训局冗兵。不别收保入。故相臣许穆劄曰都监御营扈卫揔戎之名。兵威甚盛。揔管遂轻。体统大坏。 先王制作。遂至于虚名无实。衙门可罢。衙门大盛。非国家之利也。其馀名臣硕辅。莫不以掇罢为议。其故何也。升平之时。无故聚兵于京都。竭一国农民之力以奉之。兵逸而农困。判为二道。是敛民之怨。益兵之骄也。其所养兵之资。专出于乡民。则无状之吏。不有 国法。老羸者废疾者。乳者胎者骨者。俱入于尺籍伍签。而犹复有虚名鬼录。至于三世五世。则年过百馀。故有曰改籍减年之钱。添徵于元布之外。又其洞布里布之摊徵。无有纪极。虽有产业。易至荡败。况初不制产者乎。 朝家每于木绵甚贵之岁。特令以钱代布者。实出恤民之意。而外邑滥收。匹至八九两。则丁多者一家所出。至有三五十两者。民何以堪之。夫布是红女之手绩。则虽贵而可办。钱非白地之自生。则似便而难得。故将纳一匹之钱。则必卖三四匹而后仅能纳之。都不如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3L 页
纳布之为便也。然农亦乡兵也。彼独无素养。但加剥割。而卒然有变。驱之危地。则其肯有亲上死长之心乎。五代之际。兵犹寓农。故萧铣,李煜之亡。援兵尚有十万。而靖康之乱。勤王者绝少。至亦鸟散。无复可恃。是以李泌议复府兵曰未尝外叛内侮。诚以顾恋田园。恐累宗族故也。自张说,李林甫募人为兵。兵不土著。又无宗族。不自重惜。忘身循利。祸乱自生。向使府兵尚存不废。安有上陵下替之患哉。盖其本不立则末弊难救。为今之计。悉罢诸衙门兵。然后京军乡兵。殊各分别。京则只存一营。如五卫之制。稍加参酌。以严宿卫。号曰宿卫军。必以诸营兵之见在京城五部者属之中卫。更以畿甸近地之兵。为前后左右之卫。遆番宿卫。而中卫则给以京城近地之田。四卫则给以畿甸近地之田。使之迭代为农。则虽养万兵。于民无弊。于国无损矣。何以言之。今略计诸衙门料米杂谷。七八万石。则是六万结地之所收税也。若以一结之地各给万兵。则不过一万结。兵之所农可养八口。国之所得五万结。岂非两利之术乎。且以将兵之任言之。自古以来。未有一国而有三将五将者也。易曰丈人吉。丈人者九二一爻而已。故黄帝之将一力牧也。武王之将一尚父也。晋之却縠,魏之晋鄙,齐之田单,秦之白起。皆专任无贰。以至汉高用兵八年。惟韩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4H 页
信为大将。而曹参之流。不过中尉。武帝屡兴师旅。而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相继为大将军。未闻一时之并列矣。今我 国诸营之将多兵众。未知何据。其合并为一。恐无可疑矣。 肃宗朝始置禁营时。故判书臣闵鼎重奏曰军制太繁。军令不一。固为识者之忧。又置大军门。将任得人为难。此非至论乎。若乡兵则常时业耕。临乱御寇。诸道帅臣。各帅其兵而赴敌。则人各视之以自己事。死且不避矣。然卒伍则今列郡之各色军兵。在在相杂。处处分散。全无纪律。又非练熟。猝然遇变。将未试而先败矣。必也平原之野。皆为骑兵。近峡之郡。皆为步卒。沿海之邑。皆为水军。每于农隙。操练习熟。以待敌来。诸道帅臣。各率其属。随敌所在。用吾长技。则蔑不济矣。况我东方三面际海。近年异船之来。如梭交织。虽绝党屡万里外。及其不虞。则乃一帆风耳。龙蛇之变。可以鉴矣。水军最宜预备也。凡海户抚御之方。尤加存慎。蠲其徵敛。免其力役。择其善泅善役者复其身。时以劝赏之。其有术智功能者。升为百夫长千夫长。或擢为右职。则大有所赖矣。至若战舰。优给材费。付之水运。缮造习用。而閒暇之时。用以漕运。则税入趁期。国用无欠。比诸京江船之再运三运。终致无限犯奸者。利害相万。若以漕船之费。并于战船。则战船愈多而愈完矣。然无论何兵。有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4L 页
恒产有恒心。有所顾惜。然后可以维系之。昔田饶曰财者君之所轻也。死者士之所重也。君不能用所轻之财。而欲士致所重之死。岂不难哉。朱子曰将帅之臣。以军籍之虚数而济其侵欺之奸。馈餫之臣。以簿籍之虚文而行其窃盗之计。苞苴辇载。争多斗巧。以归权倖之门。顾乃计较毫末于饥民口吻。以为撙节财用之计。民之与财。孰重孰轻。此二说者。可以知兵民之措处矣。 国家顾何爱分田制产。藏兵于农。乃反藉兵而剥农。以快衙门之侈纵也。须各釐正兵农合一。而勿复收布。然后古道复明矣。然其机则在乎民数之周不周何也。周则制产理财。兴功均役。各得其道。不周则反是。是以先王之为理也。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岁登下其死生。三年大比。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其重若此矣。盖周知民数。莫如比闾族党之制。各有所统。互为纲纪也。后世法坏。版图失实。杜佑所谓人如鸟兽。飞走莫制。家以之乏。国以之贫。奸轨渐兴。倾覆不悟。殆为今日道也。宜申明闾伍之制。使相维持。人生男女。先书于里籍。如党正族师主之。生齿则书郡籍。每式年大造黄籍。别其壮丁。辨其毛倪。藏于官。上于监司。献于京兆。如有迁徙者。必准公文移籍干所居之邑里。虽同郡十里以外则亦然。有敢擅徙者及所徙之里不以告者同罪。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5H 页
有非移居而作流丐者。所到之里。即日报官。官为详采根因。若乱民则治之。穷民则奠之。如是而后。民生保息而无避役逃逋浮客佃家之类。军额不阙。盗贼亦绝矣。夫还谷者。盖为经国济民之意。而其实非先王之制也。故有粜籴之虚名。无粜籴之实效。何也。古之粜籴。较岁饥穰。物米相易。平价敛散。以厚民生者也。尧汤所以备九潦七旱。王制所以用三十年之通者。必皆此道矣。故中国历代赈民赡用之方。莫不用此为务。而我东之曰罗曰济。举皆发仓赈饥。如西京赈贷之制。则取耗补用。绝未之闻。惟句丽古国川王之时。始以官谷赈贷穷民。而冬月还输。则还之名虽出于此。然亦未有取耗之规也。 本朝之有还谷。亦自中叶。而只为养民。非为经费。故取耗之法。不载于经国大典。至丙乱之后。北使一岁叠至。故支敕无计。所谓雀鼠之耗。不得已会录其三四分之一。其馀则仍以补本邑冗费。而后遂为例。盖其一时权宜之设。而不图后弊之至此因循未革者耳。然其始也。视邑大小。量民多寡。各有定数。半留半分。以救民急而已。上不窥利。故下莫售奸。而军需荒政。亦有所资矣。今也户部会计之外。诸营各衙之谷。转转增加。邑邑几千万。而非为养民。非为富国。专为取息而滥用也。易损下益上曰损。况不益其上。徒损其下。消灭于中间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5L 页
者乎。其害不翅甚于熙宁之青苗法。何也。青苗之法。犹曰愿则授之。不愿不强也。毕竟宋之亡。则先儒不咎胡元而咎青苗。今还上。已抑配而拂人情矣。其为弊端。有不胜言。就以一石言之。耗谷之外。又有落租色米等名目。无有限节。惟以虐取。故 正宗大王深轸此弊。尝亲策曰一包加纳。至七八斗。什一为什五。而其实倍之。将欲矫革。而奄遭庚申。呜呼痛哉。至于入仓以后。奸猾自恣。换之尘沙萁莝之物。其所分给。无实之空石。而至冬收纳。全是白着。假令贷止一石。害尚如此。况少不减八九。多则至五六十者乎。至若加分者。倾库尽分也。倾库尽分。利其利也。系是法外。故每以民穷愿受之意。 启请而加分。诬哉诬哉。民何尝愿其加分乎。民视还上。如水将溺。如火将焚。虽迫于饥饿。抵死谋避。岂愿其益深而益热乎。是以加分之关文才下。则百姓疾蹙而官吏欢喜曰。彼既欺君。吾可欺官。遂益无严。百奸俱生。且谷多民少。故强名上户则所授极夥。至为下户小户贫户残户独户乞户等层级。一不得脱于抑配之科。此所谓奸吏食邑户也。噫。下小之外。别立贫残之名。则其尤无产业也决矣。贫残之外。别立独乞之名。则其尤无依托也决矣。此等之户。虽无他责。本皆有流离之虑。而犹未流离者。为其父母之乡。生长之村。不忍诀然舍去。其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6H 页
心以为与其为行涂之饿莩。无宁作首邱之鬼朴。姑寄于斯。朝不谋夕。而所谓还上。授之无难。捧之不易。官校徵索于前。里正催驱于后。贿赂缓颊之际。釜鼎先卖。饥寒切肤之馀。鞭箠屡加。人非木石。何忍其毒。于是焉以哀吁天。散而之四方。则摊徵于邻族。不足则延及于邻族之邻族。邻族岂皆无此户哉。特有所掣肘而未及先逃者耳。一徵于甲。再徵于乙。三徵于丙。力有尽而徵之未已。此所以并及于破败者也。且其收纳。每迫岁末。分贷已在春初。其间留库。不满旬月。卒有兵荒。何以济之乎。至若作钱之弊。尤甚无谓。其曰耗作钱者。不以还谷多少。均排于各邑。偏于谷贵之邑。多数画定。增价于详定。又增价于时直。则谷贵之邑。先受其病矣。夫谷贵者。年匈所致。谷贵民何罪乎。至若谷贱之邑。彼邑还上。不移而自移。簿上添簿。耗上加耗。以民则三二千之少。以谷则十数万之多者。比比有之。是无异于压万斤于鸟卵之上。噫。古之移粟。为民也。今之移粟。贼民也。其曰加作钱者。耗谷之外。又犯原谷。高价勒徵者也。一道之几十万石。剩之为几十万金。都归私橐。只以其三分五分之一。称以钱还。分给于民。苟充石数。岁以为例。是岂 国法所许乎。至若吏胥负逋之由。则守令之常俸有限。而用财无节。财非天降地出。所可犯者公钱公谷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6L 页
官威所压。吏不敢违。吏亦自以为得时。开门烂用。有同无主之物。末乃官去而吏在。则如山之负。都系吏名。而只留虚簿矣。若夫吏之尤无良者。擅自盗取。府库不枵然则不止。以结权贵。以制官长。方伯不之罪。御史不之刑。果何为也。夫负逋多者诛其人。蠲其逋。自有法典。而为其上者。既与之交征利矣。强为之言曰好生为德。又曰国财不可蠲减。苟然为弥缝之术。米石三二十文。收之逋吏。布诸齐民。岁岁取息。终收巨万。又其甚者。一粒一钱。不收于逋吏。全数白徵于民。彼忍于无罪之亿千民。不忍于有罪之一二吏。诚何心也。夫生道杀人。圣王之仁也。惜一吏而贼万姓。为好生乎。刑一吏而活万姓。为好生乎。天之降祸。宜在彼而不在此也。夫辟而止辟。三代之刑。诛其吏而蠲其逋。则犯刑者熄而犯逋者止矣。然则一二吏之几千石。虽则蠲荡。三百州之巨万斛。将无亏欠。抑未知孰为减财乎。孰为蓄财乎。国之赏善。宜在此而不在彼也。然刑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教化者。禁于未然之前。与其已然而刑之。不若未然而教之。教之如何。为其上者廉以律之。明以察之。使之有耻且格而已矣。教之不率。然后刑以禁之。吏胥之逋。守令可以禁之。守令之赃。监司可以禁之。至于监司非人。则无所畏忌。倾库则倾库。作钱则作钱。一路之哭。无时无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7H 页
矣。噫。病不去根而治其表则终必痼矣。琴不调弦而移其柱则终必乱矣。法不善其始而禁其厚利微奸则终必紊矣。不变还上之法。而徒欲随弊随救则终是苟且之政也。宜遵 圣祖经国之典。急复常平仓。用今还上。移为资本。视岁上中下熟。增价籴之。视岁大中小饥。减价粜之。市价平而无甚贵甚贱之患。蓄积备而无水旱军旅之忧。国富民安而三代之治庶几矣。然而置仓于邑中。官吏之偷弄。终难防塞。必为留储于各社。使其当社之众民守之。其善士主之。而长吏则按其簿而总领之。勿使吏辈干焉。则夫焉有一铢一籥之疑眩哉。今或言若无还耗。则经用不足。此非深计之论也。假使谷贱之时。米斗二十。则官以三十而籴之。谷贵之时。米斗九十。则官以五十而粜之。民之利五倍于时直矣。国之利三倍于还耗矣。何患乎经用不足哉。设或无此厚利。有若告于其君曰百姓足。君谁与不足。孔子曰岂弟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圣人岂欺其君哉。臣谨当稽古以證。今盖常平之名。始于汉司农中丞耿寿昌。而贱籴贵粜之法。则本于魏之李克。唐臣陆贽之言曰伤农则优价广籴。准平谷价。使得中以为常。富不至侈。贫不至饥。齐武帝永平中。天下米谷布帛贱。置常平仓。诏出库钱。所在市易。宋司马光言常平仓。三代圣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7L 页
王之遗法。民赖其食。官取其利。法之善者。无过于是。陆九渊曰社仓固为农之利。然有散而无敛。来岁无以振饥。莫如常平仓丰时籴之。阙时粜之。计折为二。各存其一。以备歉时。明王廷相曰贮之里社。推有德者为社长。善会计者副之。荒岁先计下户而及上户。以至高丽。亦行此法。我 正宗大王教曰有还饷之名则有还饷之弊。莫如一切罢去。只存常平仓平粜籴之法。此是前后明君贤辅常平之论也。 孝宗朝金应祖上疏。请勿会录各邑耗谷。其后闵鼎重为北伯时。请曰取耗非 祖宗旧典。特许永罢。 肃宗元年蠲八道粜谷十七万石。而自是旧还蠲荡。无岁无之。此是本谷与耗谷。并蠲之惠。而此时经用。犹未至甚诎也。臣之所大愿。于常平粜籴者。专为储蓄而备荒政也。荒政者。圣王所以救天时之不常而济地利人和之不及也。记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今我国无一时之蓄矣。故一遇菑岁。民殆尽刘。其所振济之资。率为临时猝办之计。不卖爵则必取贷于富民。卖爵本非美事。然不得已焉则听其情愿而稍荣其身。异于常贱。则容或有可欲者。而今既不然。告身一通。才易一醉者。不幸近之。而犹有不肯。则使之抑买。反为挠民之一端。取贷于富民。亦是不法。假令百室之里。有千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8H 页
石之储。十室之里。有百石之储。则自不无相恤相资之益。况其亲戚谊当救活。彼或有仁义不附焉者。则教之劝之。亲者使自分焉。疏者使自贷焉。其贷也。官为约剂。待其力舒而使之报偿则犹或可也。而今之官长悉召民有谷有财者。始以酒馔而诱之。终以刑罚而威之。输入其财。有若籍没者然。于是一邑罄竭。而乃泄之尾闾。乃填之溪壑。及其设赈也。不过设糜粥以待之。计升合以给之。彼饥饿疲病之类。远赴之际。先有行役之惫。或未及仓庭而颠仆。或才得一瓢而气绝。其幸而不至于是者。升合之谷。尽归于往来之费。果能以仰事俯育。少延时日之命乎。且清士高人之羞食嗟来者不至矣。室女寡妇之不怕饿死者不至矣。孤独羸癃之不能出门户者不至矣。其为设粥。适足为浮浪流丐者之暂时口糊而已。噫。春秋书大饥。所以戒赈业之者有不备也。宋臣胡寅曰赈饥。莫要乎近其人。置仓于当社。饥民之得食也。其庶几乎。若置仓于州县。则监临吏胥。相与沉没。其受惠者城郭之近力能自达之人耳。居之远者。安能扶老携幼。以就龠合之廪哉。臣愚以为既设常平之法。兼行社仓之规。则虽值大侵之岁。国以无忧矣。方其发仓也。出粜之外。量分其数。其有老弱残疾妇女无依之类。则计口白给。其馀则广募饥民。优给稍食。以兴水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8L 页
利。以治构筑。则 国家散财于一时。而收效于永久。饥民食力于死境。而无患于追赏。此非臣之臆说。实前人之至言也。臣又闻之。荒政散财。周官之制也。毋有遏籴。五伯之约也。圣王之于民也。无间彼此。而皆吾养育也。试以近事言之。则高丽忠烈王己丑。元以辽东之饥。索米十万石。以船四百艘。先运六万馀石。辛卯东国饥。元运米十万石来。我 宣庙二十年。 皇朝运山东米十万石。来赈南民。 仁庙乙酉。 皇朝有漕米二十万石之敕。具咨户部以力绵。以三南两西船运米九万五千石于燕都。此皆已然之事也。夫饥馑。天之行也。安保将来无此粜米之请乎。矧今中国用兵岁久。而岁且不登云。则尤不可不为预备之策也。若非常平之积储。则恐难免大患矣。臣伏读 圣策。自第念此举至汪然流涕者乎。臣拜曰吁。 殿下既知量田之法均则量之斯量矣。五卫之制废则复之斯复矣。常平之规良则行之斯行矣。此皆 祖宗朝所以致治平之旧章也。则今所云更张者非更张也。乃遵先王之法也。 殿下欲法当法。更何得人办财查括支给之足恤乎。既以更张为策。而复以掣肘为拘。则不几乎越辕而燕轼。欲入而闭门欤。臣请更仆而数之。臣闻才不借于异代。秦之百里。虞之愚人也。汉之陈平。楚之亡卒也。用与不用然矣。高宗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9H 页
未梦之日。傅岩胥靡也。先主不顾之时。龙冈处士也。知与不知尔矣。王伯之佐。为天下国家者。犹尚如此。些小量田之人。夫何患得与不得哉。器各有适。诚心以求之。重赏以待之。安知无尽地之李悝。代田之赵过。扬扬而起。于于而来哉。以此细事。贻忧于 圣上。有司之过也。但得良吏而任之。则自择其人。而办财亦有其方。民之困于田赋之紊乱。愿一改量者久矣。使田民结各一百文则无不乐从矣。臣尝待罪咸平。官无田籍。民或无券。争畔争税之讼。自来纷纭。民不安业。故乃议改量。计其财费。而得此民情矣。以一邑推之。馀皆可知。然刑罚不严则奸窦必生于吏属。吏属初无代耕之禄。而蚤夜驱使。不异犬鸡。则许多命脉。都系于隐结。若知其括地无遗。则虽黥劓日报。不胜其欺蔽。此俗人所忧改量则乱生之说也。岂不为吏胥之所讹误胥动浮言者耶。臣愚谓不括地则不必改量。改量为括地也。括地为经用也。今计各道田总为一百四十万结。而收税者九十馀万结。则四十馀万结。岂尽荒废而然欤。假令查得其半。犹为二十馀万结。若以改量后。几结之地。优给吏卒之禄田。俾作生业之意。著为先甲之令。则吏胥辈亦将无欺蔽矣。至如京兵分田之方。则今京城近地。非公田则乃贵富人之田也。贵富人非自农者也。无论远近。收税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99L 页
以食例也。必以外邑所在之各司各营公田及屯田。优计其漕转之费而换给。则家国两利也。所谓耗谷。 殿下既曰蠲荡之为快。则 圣心之快。必以民心之快为快者也。当快而不快。则将见民靡子遗而有不快者至矣。何拘乎取给之无术乎。臣闻量入为出。先王之制也。节用爱民。圣师之训也。汰冗官减吏员。罢衣食于官之可去者。计臣画士之论也。如是而经用不足者未之有也。今计诸道耗谷。槩为十万。十万之财轻而少。万万之民重而大。其得失果何如也。且况一改量则三政俱举而经用自足者乎。臣谨按 国朝文献备考曰国初税入四十馀万石。 中庙朝三仓馀储二百三十万石。壬辰之初。旧储五十馀万石。又曰军资监平时有三十万石。故癸巳倭退之后。尚馀五万石。以助军饷。以赈饥民。故均田节用。乃生财之大道也。臣伏读 圣策自子大夫止亲览焉。臣益切钦诵。臣之前所进一得之愚。以臣观臣。犹不能自恕其阔于事情而不达时宜。矧乎以人观人者。岂不谓是古而非今者哉。虽然此实二帝三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也。请 圣上勿疑而行之。则可三二帝而四三王矣。臣自幼笃信古圣人贤人之书。至今犬马之齿六十有六。如有所得焉。敢效野人献芹之诚。惟 圣明察之。更伏念臣虽略陈矫革之说。犹是末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0H 页
也。若其大本则又在三政之外。臣请敷奏焉。
一曰民牧。民牧者。今之监司守令是也。盖天为民立君。民众而远。君不能自牧。于是分以付之监司守令。监司任一道之民。一道之休戚系焉。守令任一郡一县之民。一郡一县之休戚系焉。其职俱为至重。而监司尚远于民。守令切近于民。故民之责在守令。守令之责在监司。咸得其人。然后成效可期也。得人之道。荐举而已。以德行术艺智略功能等条目。著为实事。书诸姓名之下。以为考信。而荐主亦随而赏罚之。则自无遗贤之叹。亦无滥荐之患矣。夫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虽唐虞无以化成天下。得贤为本。故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蔽贤者即是进不肖者。戮必显戮。进贤者即是退小人者。赏必上赏。如是则安得不劝惩乎。推荐之外。又自 上询访慎择。如舜之咨十二牧。宣帝之拜刺史而亲问。则亦大有益矣。且考绩之法。不可不严。王者设官分职。为代天治民而立功也。故民曰天民。功曰天功。尧之釐百工熙庶绩。所以为放勋也。舜则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九载而黜陟之。周则三岁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晋之黜陟课六岁。处优举者超用之。处劣举者奏免之。唐有考功法。差以九等。又有四善二十七最之目。上者加阶。其下夺禄解任。 皇明之法。内外官皆以六年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0L 页
再考。九年通考。始行黜陟。盖太骤则人之贤否事之得失。未可见也。太缓则功之当赏罪之当罚。无所考也。俗之古今。虽或不同。治之工拙。岂必有异。我 国殿最之法。非不详密。但分为三等。六朔一下。遽施退黜。十考九上。或不升秩。又或未满三二考。 启请而超迁之。则俱失其宜矣。又或长官不得其人而用心不平。则有所顾忌者。举置上考。其在中下者。不过单寒之人一二耳。其有权势者。不拘常格而升迁。必曰某邑弊巨难治。以有声绩。某守令择拟云。未满数考。声绩果何如。设有声绩。有何厚薄于彼此之民。而夺此与彼乎。有庳之民。独何罪也。若曰后来者亦将善治云尔。则何不差送彼邑。而纷纷然为交易迎送之端乎。为今之说者曰弊邑非熟手不可为也。此何谓也。官人之法。但当察其贤否而已足矣。苟贤而有才则盘错恢恢。不贤而无才则轻车且覆矣。西门之邺。尹铎之晋。宓巫之单父。岂尽熟手而然耶。近见所谓声绩者。才德少而术智多。才经数县。手段已滑。专不留心于养民教民之本。惟以生财于无财之中为事业。吏逋则邑徵。还谷则里徵。军布则族徵。租税则倍蓰徵。再三徵而肥己之资。又隐然在于其间。此果手熟之致也。财益竭而民益穷。若使生手处之。必不如是之无忌。而稍存良心矣。是由于为善无赏。为恶无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1H 页
罚。法不严而令不信故也。今宜更定九等考功之课。三等之中。又各为三等。岁终受会。听其功状。六周岁大明黜陟。若有异能显效则不次擢升。大恶则亦不时诛罚。咸以民功之有无。则有补于治体矣。然深宫之中。去民绝远。有不得接于耳目。故管子曰堂下远于千里。门庭远于万里。盖言其壅蔽也。是以时遣使臣。巡行郡邑。陈上德达下情。故周有掸人之官。历代亦有御史直指按察等使。以察民隐。则治否不难知矣。何必如今之暗行为哉。古制姑舍无论。今我国之所讲者七事也。试以七事验之。农桑盛则田野辟也。户口增则人民众也。学教兴则孝悌行也。军政脩则纪律定也。赋役均则贡献时也。词讼简则冤郁理也。奸猾息则刑罚省也。七者足以耳目之矣。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之高也。而犹视听于民。况于人乎。然则必开诉冤之路。使无告之民。投牒尽情而听其理。终亦审覈于簿书之间。则善恶之别而黑白之分矣。或言诉路开则冤之甚者。必有语逼地主之嫌。得非犯分乎。曰是则不然。犯分谓无故兴讹而造讪。谋害作乱。如唐之蔡人。宋之蜀民之类是也。若乃贪饕残暴之官。恣行虐政。使民父子不相保。兄弟妻孥散亡。甚或至酷刑滥杀则仇雠也。尚可曰犯分。而不思所以伸理之乎。是则非天理人彝也。且挽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1L 页
近绣衣之行也。亦必潜采吏言。以断官长之罪。吏之于官则未有不以私怨告讦者。吏之告讦。不为犯分。民之诉冤。独为犯分耶。言语以阴告则不为犯分。文牒以显诉则独为犯分耶。孟子曰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必不为犯分之语。然则今之官长。分益严于战国之君而然欤。古者朝有诽谤之木。人君之失而小民犹敢诽谤。何也。从古未闻有以民之诉冤为罪者也。苏洵曰近之官吏。贤则民誉之歌之。不贤则讥之谤之。一夫不获其所。诉之刺史。不问则裹粮走京师。挝鼓叫呼。吏之贤否易知。远方之民。虽使盗蹠为郡守。捣扤为县令。白日杀人。亦不过诉之刺史。不幸刺史抑之则死且无告矣。至宋之时。亦许民告诉矣。且朱子提举浙东时。民之讼知台州唐仲友者纷然。朱子章三上论愈力。若害于义则朱子岂按治仲友而不治其民乎。此可见民讼官长。不为罪而足为恤也。今我民或有冤诉于监司。则监司不省。幸而省之。不过题之以本官查处。殊不知为本官所抑而至此也。又或诉于备局则备局不省。幸而省之。题之以往诉本道。殊不知为本道所抑而至此也。民其有告诉处乎。故曰亟开诉路。诉路开则监司守令治不治。次次上达。而此阶前万里也。故 国典曰邑民被守令杖死而击铮者。罪在守令则罪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2H 页
国朝宝鉴曰置钟三处。乡民有冤者皆撞钟。唉彼无告。怀抱幽冤。奔走来愬。若赤子之控于父母。彼固无罪。使之然者罪也。至哉。 先王之仁也。今责民之乱者。必曰诉冤。岂无其道乎。然诉冤实无其道。故为乱至此也。
二曰用人。立贤无方。为用人之道。而推贤让能。又为立贤之要。孔子曰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圣人用人。惟当体天地之位育而已。天地之生贤。岂为远近中外以间之哉。西汉都长安。所用长安人。惟谷永一人也。光武都洛阳。所用洛阳人。郭贺,种皓二人也。唐都长安。所用长安人。韩休父子及第五琦,许孟容四人也。宋都汴京。所用京师人向敏中,王拱辰,王圭,吕诲数人也。 明都北京则了无闻一介北京人。又如金日磾俘虏也。张九龄,姜公辅裔人也。丘浚海岛遐踪也。皆疏远孤弱。故尽忠竭智。立名建功也。我 朝则名硕辈出于岭湖。而中叶以后。清要罕及。今也尤为狭隘。所取者京师之内。而朋党又离之。至于西北松都。虽有杰然者出。直屈于下位而已。故甘自暴弃。修行立名者盖寡矣。此非才之罪。乃世之不古也。如欲挽古则必广开立贤之路。大定推让之式可也。何以言之。夫推者人推其贤于人者。而众荐一也。让者己让其贤于己者。而一荐众也。众荐一如周官乡升之县。县升之州。州升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2L 页
太学。太学升之司马。岁论其贤者能者是也。一荐众如虞书禹让于稷,卨,皋陶。垂让于殳戕。伯与益。让于朱虎,熊罴。伯夷让于夔龙是也。推于未官之前则人之贤。由己而明。让于既官之后则己之贤。由人而彰。推荐之风行。逊让之义立。而后群贤修其德。万官得其人矣。然知人则哲。能官人。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如此则疏而贤者。虽野无遗。亲而否者。虽世必弃也。然若夫庶类之别。其品流世世不列于凡人。非天地生民之心。而亦先王所未有之法也。圣世用人。当取其才德而已。何论其门地为哉。天下无生而贵者。彼所谓门地者。其先之始为公卿大夫也。藉何门地也。当时如用门地。便是爽鸠氏之国也。周之刘文公。鲁之季悼子。卫之石祁子。宋之韩魏公。岂拘于庶类者乎。人或言防限荡然则名分坏而 国典废矣。不审此言何谓也。夫名分者。以言乎一家则辨嫡庶而已。庶之于嫡。不敢敌耦。虽贵富不敢以加于宗族。此自是一家之名分。无与于人也。以言乎朝廷则别贵贱而已。君子贵而在上。小人贱而在下贱固不可以陵贵。此自是朝廷之名分。何关于他乎。 国典云者。国初惩丽季之污俗。庶蘖子孙勿叙显职。失行妇女之所生。勿叙东西班职。至曾孙则许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3H 页
之。所许虽在清要之外。然曾孙之有间所生。法意然也。然则四世五世益有所间。亦岂非 国典之本意乎。今虽许其疏通。所疏通者乃有虚名而无实事。其修行立身。累世积郁者。独无其人乎。此尤非一视同仁之义也。此非但妨于用人。大有关于伦纪者。既不用于 朝则不可同于人。故人无嫡子者。虽有庶子。不以为子。取他人子为子者。自成礼俗。此不大伤于天叙人彝乎。无嫡而承重者。尤当与凡庶有别。然后人纪立而用人之路益广矣。然用人之路广。而任官之法。不可不审。故圣王之世。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各专一事。以为治。譬如天地之有四时五行。春行春令。秋行秋令。火运火德。水运水德。各一其气而岁功成也。舜之命官。实万世之大经法也。盖九官之人。其德与才。岂不能周遍于百执事。而其为后稷司徒士师典乐秩宗等官。各取所长而委任之。使之专且壹焉。周官之六卿分职。亦如是而已。古语云工多技则穷。为不专一则不诚。不诚则不精。所以其弊必至于穷也。百工之末技犹然。况天工之大者乎。故汉世为吏。有以官为氏而长子孙。则亦得人而久任之也。历代善治之主。莫不久任以责成。至 国朝亦然。 世宗大王知人善任。有守一职而终身者。六卿百官皆久任而庶绩成。世级降而贤不肖混淆。官职遂紊乱矣。夫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3L 页
古之大臣。谓阿衡冢宰者也。商之伊尹。实左右商王。高宗命说曰爰立作相。置诸左右。朝夕纳诲。周之周召姜佚。常在左右。汉之承相府有百官朝会殿。国有大事则车驾亲幸其殿而与决之。其重若此。其亲密又若此。故宫府一体。而近习私臣。不得以间焉。建元以后。丞相遂有外朝之称。而及其末世。设置三府。则专任一相之古法悉亡。而政柄遂多门矣。唐之同平章事。宋之三省长官左右仆射。俱不得专其职。而 皇明之内阁。又权重于相国。渐启奸人窥窬之心。孔子所谓重大臣之意已左矣。今也则尤不及焉。议政之任。或三五朔一易。铨衡之职。必一年二三易。其馀各司率一月而易。半月而易。甚至一二日而再三易。其贵人则朝为春官。夕为天曹。俄迁三司。遽超九卿。不多年间。遍历中外清要而后已。黑头宰相。车载斗量。则此盖施之于人而无当世之举。书之于史而无后世之称。彼何所为而为此哉。非但于其身无称誉。生民被其害。 国家受其殃。彼何所为而为此哉。选部苟用循资格。则一胥吏点簿呼名足矣。而今有所谓勿拘常格者。则循资之法亦废矣。若夫国子之任。乃是师儒之长。而变为吏议之中级。则非尽穷格之士。玉署之官。即是经幄之臣。而反为内阁之下风。则非必经术之儒。作成人才者谁也。辅导君德者谁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4H 页
且如礼部。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皆当于是乎因革损益。而上下民志之所辨且定也。户部则土地谷粟财用之管领。而民命国计之所关也。今其在位者。未必惟其人。而委之一小吏。考阅誊录而已。则馀无可论矣。且如医药。圣人所以济夭札也。故周礼必用十全之医。而至宋程夫子以其从子之误药而死。至请刑医以偿命。则术不可不慎也如此。今则虽御医而未必是和扁也。内医提调又未必知温凉补泻之为何剂。而惟以其所私而进之。 先朝大渐之时。足为鉴戒。而其行于闾阎者。谚所谓才一行术。而冤鬼已随后者也。且如观象监者。尧时之钦昊授时者也。故自重黎以来。世掌天官。至太史迁而未尝改也。今之任是职者。有能隶首者羲和者甘(名德)(名申)者耶。(甘德本鲁人。战国时作天文星占八卷。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石申佩文韵府作石申夫。)噫。臣何敢一一也。书曰任官惟贤才。
三曰教民。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仁义礼智信。此五性之谓也。天叙有典。敕我五典。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此五常之谓也。是天理人道之所本然也。然或为形气所偏。物欲所蔽。有不能保其常性。故有君师者作。自王宫国都。以及乡党。莫不有学。司徒典乐主于内。三老五更主于外。然其教也。又始于乡党而达于国都。故曰以乡三物。教万民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4L 页
而宾兴之。盖致事于朝而授任于乡。养才于乡而进贤于朝。所以人伦叙而俊民兴。士有定志。惟惧德业之不修。而不患爵禄之未至。国有定论。惟惧贤能之有遗。而不患官职之未备。是以君子进而在位。小人退而在野。上下各安其职而天下自治也。至汉虽未尽教选之道。而宾贡之法。犹有古意。故人多自修而自重。不肯自衒以求售。则上示之以好贤之诚。待之以敬士之礼。贤良方正孝廉文学茂才异伦之士。咸诣于朝。治日亦多。自晋以降。靡靡贸贸已极矣。杨广武照词科之制。少无益于心身家国。而骎骎然莫可救药。其本则汉灵之鸿都赋篇。实为祸祟。蔡邕所谓等是博奕工技者是矣。然为士者由此而进。无暇于论道讲义。取士者由此而求。无意于选才择德。教化何以行。礼乐何以兴。世或言前辈名硕。亦多从科目中出。此有不然。士之进身。非此无路。则朱子所谓孔子复生。不免应举者。有为而发也。若其为名硕之本。则岂非得之天赋。加之学问者乎。程子曰十日为举业。馀日为学者。不得已之言。而毕竟以明道学去声律。为王化之本而已矣。今则操觚弄墨之士。亦无几人。而读书种子绝已久矣。私意日盛而公道日亡。举一世不复知民彝物则之为何事。忠孝之性泯。礼让之风衰。是非之心亡。诚实之意丧。无不堕在利欲胶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5H 页
漆盆中。其名则儒。孰老孰杨。其言则儒。孰佛孰洋。其服则儒。孰夷孰狄。其形则人。孰禽孰兽。噫。大学为閒漫之司。乡校为斗閧之场。书院为武断之所而已。不闻有曰师曰弟子云者久矣。孟子曰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今贼民兴而孟子之言验矣。夫民生于三。师之教。生之族也。师教之复。实当世之急务也。先从成均之官。必择德明道尊人所表准者任之。至于乡党。复置教授训导等职。以乡先生之多士所属望者处之。以兴学教。待其成就而选用之。民风丕变。王化复振矣。然欲兴学教。不可不先革科弊。科举之制非古也。专以文词取人。其于选贤之道已远矣。况今法纪荡然。制述之试。无文无笔者为之。明经之试。不读不诵者为之。故未窥六甲。目不识丁。逐影朵颐。鳞沓而麇聚。十数万券。积之如山。虽百欧阳主试。晷限之内。势不尽批。此于取艺之道。亦已失矣。且才定科。而门户分排。未入场而姓名先露。呈券于主司眼前者。必为高第。呈券于吏隶手中者。抑为其次。及其出榜。非贵则富。敛怨媒讟。容有既乎。其或恢公云者。彤肜不分。盂孟相混。亦有全篇虚套而入格者。有心之公。不如无心之公。是岂为 国家择人之至意乎。所谓治经。豪贵子弟惮于讲诵。绝不为业。惟远方之士。颇有赴试。而彼皆专习音吐。但记帖括其中稍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5L 页
有力者。各拈一章。豫请于试官。鲜不得利。故人皆贱之。然式科与殿讲。均是讲也。而殿讲则贵之。式科则贱之。是多读群圣之书。反不若只读一经之为简。岂不异哉。噫。虽三年而一试。犹有此许多弊痼。况一年而有柑制者一。到记者二。节制者四。日次者六。升补者十二。时复应制以间之。谒圣以重之。别试以合之。庭试以大之。增广以益之。殆无虚岁。亦无虚月。一国之人。弃其业次。担登蹑屩。奔走道路。迄无休时。既无诵诗读书之暇。又失东作西成之时。(锄耰者皆动故云)每经一科。辄失人心。恩则由私。谤则归 国。可不惧哉。今日为士子。既以不文。由私而进身。故异日为主司。又以不文。由私而取士。此所以文日衰。私日盛。而善治不可复者也。然则如之何而可也。行三代教选之制上也。用两汉贡举之法次也。简科目而损益制条。远年限而养成才德。先荐而后试。犹贤乎己也。何谓上也。士不素教而求用。犹不植材而求庇也。故人生八岁至十三。入于小学。教以童子之事。十五至十八。入于太学。教以大人之事。待其德行成道艺精。然后选而升之。故曰上也。何谓次也。汉世用人。少逊三代。而至若高祖之尊显贤士大夫。惠帝之举孝弟。文帝之举直言极谏。武帝之褒德录贤。以及东汉之岁举察举。皆上之求士。而非士之自鬻。故曰次也。何谓犹贤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6H 页
乎己也。盖声韵对偶雕刻之词。决非养德之术。驱悬孤绝索隐之习。亦非育才之道。则少无益于心身家国。而朱子所谓经学之贼。文字之妖者是也。蔽一言曰革去之可也。然世既溺于闻见。习于故常。以为法久难变。则抑亦有彼善者。诸无讲无会试者一切罢之。只存大比之科。每于式年。州郡举其经明制精行谊兼备者。差以地产多寡为定数。亦必先令其乡先生耆德人。会于学宫。论荐几人。然后守令与乡学训导。召而试讲。京则荐神先生。会于庠学。各荐其坊里人。四学教授与训导试讲。亦有定数。所讲孝经小学近思录家礼大典通编。取中格者许赴初试。各于京外试取。次年咸会国都太学及礼部。以易书诗春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周礼仪礼礼记五礼仪。逐式轮递。如丑年讲易以下四经。则辰年语以下四书。未年周礼以下四礼。取中格者许赴会试。次年又以纲目宋元明东国史中二史。轮递试讲如上法。许赴 殿试。其不中格者。退赴后试。凡讲皆面讲。专主文义。勿拘谚吐。其制述则初试以四书中一书。四经中一经。四礼中一礼。各出二题。以试疑义各一道。开场三日。通计六道之得失而取舍之。会试亦仿此。而其轮递亦宜相照。初试所试。勿因于会试。子年所试。勿袭于卯年。则其业精其艺工矣。其取也惟观词理。勿拘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6L 页
规。禁绝乖谬浮靡之习。务达精微幽奥之旨。主试则择经学之臣。禁乱则任刚直之臣。考校则限数十日之远。其 殿试则试经史时务策一道。违理者黜之。使赴后 殿试。才学出众者赐及第有差。馀谓之进士。亦随才补官。亦庶乎其可也。此皆参以前代贡选之制。揆以当今讲制之规。寓朱子分年之议。存 皇明进士之科春也。苟行之则风俗可化而淳矣。贤才可养而用矣。民国可资而治矣。故曰犹贤乎己也。
四曰班禄。治天下不可耕且为也。故先王之制。虽下士与庶人在官者。禄足以代其耕也。盖治之大小而爵之尊卑生焉。爵之尊卑而禄之厚薄由焉。爵禄者治天下之大柄也。非故为是尊官厚禄。以私于人也。夫民无主则乱。所以养之教之者。必须贤德才智之人。而贤德才智之人。苟但劳于教养而不暇耕焉。则父母妻子冻馁而不自保也。所谓爵与贵。奚爵而奚贵哉。是以洪范五福。言富而不言贵。贵在富中。而非贵则富无他由。非富则贵无所为故也。故曰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不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此谓在官者。虽正人。富于禄然后可以为善也。若衣食不赡。家室不和。则必陷于罪也。周礼之爵以驭贵。禄以驭富。良以是也。虽汉唐宋中主。必以增吏禄。为去贪致清之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7H 页
本。以至高丽之禄。一科四百石。小吏工匠。亦皆有禄。又如日本之倭。亦遵汉制。禄厚足以养廉。则惟貊之道不然矣。我 国禄制。纵不能如古。始有米布。又有职田。犹可无饥而无寒矣。壬乱以后。变其旧制。仅存斗料。真所谓为官不及代耕者也。所以廉白少而贪墨盛也。不可不时急变通。而迄未变通者。一则田制紊乱也。二则国费无节也。三则官方冗滥也。革此三弊。然后庶乎其可也。孟子曰井地不均。谷禄不平。经界既定。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王制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此不易之法也。我东之壤地虽曰偏小。天地之生。未有人与地不相足。地与财不相称之理。均以平之。节以制之。则何遽逊于先王班禄之法乎。此臣所以先有量田之请也。至于外邑吏胥之作奸。专由于廪料之不及。则欲其无侵渔百姓难矣。亦必稍厚其禄。使足以食九人七人可也。然后廉风复振矣。 正庙尝 教曰忠信重禄。所以劝贤。京职诸臣。非但无职田。廪禄亦变为散料。以今经费。虽不可复。至于宫房折受。衙门屯田。在所当禁。呜呼。锡田增禄。乃先王未卒之志也。
五曰藏钱。夫钱币之一用一废。有关于民国之利害。风俗之淳浇大矣。上世无钱。禹有历山之金。汤有庄山之铜。皆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7L 页
因水旱。人皆无饘。故为此币以救之。非常用也。周之泉府。齐之圜法。皆黄金布帛。而丧纪军旅匈荒等不得已处用之。至秦始废货贝而行钱。天下遂大乱。故贾谊曰铜布于天下。为祸博矣。其后贡禹桓玄之等。以不废钱为忧。司马芝,任成澄辈以不用钱为忧。盖废钱之时。不见用钱之害。用钱之时。只料废钱之利。故各执一偏。并不得中也。我 国用钱。始于 明陵中岁。而行钱未二十馀年。有识之士已有当废之论。则今至数百载。害之层生。有不可言矣。此当随时观势。如衡之低昂。称物中平。上不失操柄可也。今反衡柄在下。所谓都结也还上也军布也。以至贡献之土物。徵索之户役。无不收钱。钱非生于土者。男子疾耕。不胜其卖粟米也。女子勤绩。不胜其卖丝麻也。甚则鬻妻子而不足。以至于散亡。及其收敛之后。贸易兑换之际。自有折阅乾没之患。摊移幻弄之间。必多犯赃负逋之弊。若夫轻而易运。简而易藏。则窃盗者便而贪饕者喜。散以致奇异而物物如意。则奢丽之习盛。聚以为贿遗而事事得计。则僭逼之心生。所以鲁褒有亲爱家兄之论。朱子为脯醢诗文之喻也。又有富商大贾游于域中。倾八方之米谷。不惟贵贱之在其操舍。甚至辇挽舟漕出粜于异国。年前箕伯状 启。可以验矣。此所谓金生粟死。而金粟两死。仓府两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8H 页
虚者也。夫米谷者。人之司命也。命而垂尽。将何恃哉。管子曰万乘之国。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有千金之贾。非君之所赖也。又曰察民产之有馀不足而存亡之国。可知也。今小国有万万之贾矣。金粟两死矣。仓府两虚矣。司命垂尽矣。此莫非钱之为害也。昔汉明帝时谷贵。张林上言曰谷所以贵。由钱贱也。可封钱。一取布帛。通天下之用从之。今可谓三登之岁。斗米不能三钱。而反贵于荐饥之时。已是非常之变。而非惟谷也。凡人命所资以为生者。无物不贵。夫谷贵则物贱。天地之理。古今之常也。今皆反之何也。蔽一言曰钱贱故也。然钱非家家而贱也。独多钱者用之以贱。故尤为乏钱者之害也。此果非封钱之时乎。然永废则缓急有所不通。必也上不失衡柄。而惟于水旱军旅丧纪用之。然后庶几古道矣。然钱既藏矣。则不可不以生财之道。为急先务也。夫粟米麻丝。民之财也。财生于民。而民亦生于财。财之于民。犹水之于鱼。鱼无水则薧。民无财则穷。穷斯无生矣。穷之者非一端。游食众也。奢侈盛也。贪虐肆也。贿赂公行也。聚敛繁兴也。何谓游食。众僧尼一也。倡优二也。巫觋三也。掾吏滥预四也。冗官过多五也。衙门养兵六也。科举之无定数无限年七也。韩愈所谓食粟之家六。此不与焉。并之则十三家也。一家生之。十三家穷之。民无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8L 页
以生。而财亦无以生矣。何谓奢侈盛。闾阎拟于王宫。匹庶僭于公家。饮食极水陆之珍。器用毕远方之怪。皂隶之亵衣。无非红紫。市井之负乘。举皆舆轿。贫犹紾絺。贱亦狐貉。噫。昔之侈生于欲。今之侈化于俗。民无以生而财亦无以生矣。何谓贪虐肆。世卿子弟任州郡。则威擅州郡。大家宗党居乡里。则权行乡里。见利则义理都丧。欲富则廉耻全没。饕餮而无罪。蹠蹻而不禁。民无以生而财亦无以生矣。何谓贿赂公行。夫人之所欲者富贵也。今富贵之术。非德行也才艺也文章也功业也。惟贿是视。患得之夫。以贿易爵。无厌之人。以爵易贿。贿数易则富。爵数易则尊。故两利而和之。自以为爵有无穷之门。出于私而不出于公。贿有不竭之府。费于民而不费于我。竞胜争高。如价如酬。异国之珍贱本国之珍。稀世之宝轻当世之宝。锦侈于帛。金夸于银。则才升州牧。又通清衔。既擢方伯。旋登崇秩。是以宁不听父教而务事上官。宁不畏 君命而曲奉当路。故为吏者官廪不足而公货竭。公货不足而邑力殚。噫。无穷者人欲。有限者民财。民无以生而财亦无以生矣。何谓聚敛繁兴。我国之薄赋轻徭。侔于三代。而吏不廉谨。不有王法。凡系赋徭。无不滥徵。以至诸营各司之需。使臣客馆之供。郡邑守宰之日用。俱非成法。都是无义。而名之曰烟户杂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9H 页
役。莫不头会箕敛。真所谓渴泽取鱼。反裘负薪者也。然则人泽而我鱼。竭之为利。人裘而我薪。反之无伤。致私家富而国家弊。噫。民无以生而财亦无以生矣。是皆穷之者也。穷则变。变之如何。异端邪术。明道以导之。僧尼倡优。度牒以禁之。巫觋商贾。重税以困之。冗官并局以减之。掾吏限额以汰之。衙门置卫而罢之。科举改选而革之。一切驱而之于务本。然后复设孝悌力田之科以劝之。则游食少矣。贵贱尊卑位也。品节仪文礼也。等之以位。辨之以礼。宫室服器祀飨饮食。一遵通编及五礼仪。而皆有制度。上自朝廷贵戚之家。先为节俭敦朴之行。恶紫臭如齐桓。绝长缨如邹君。晏豆不掩。楚髻不高。则奢侈抑矣。赏有功劝也。罚无道惩也。进君子而退小人。善善恶恶也。申清白之奖。严赃污之诛。耿介者开必得之门。武断者陷必死之路。则贪虐戢而聚敛止矣。大学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六曰禁盗。夫人性无生而盗者。盗之为盗。以民无衣食之资。而国无教化之官也。其为诲盗大矣。孟子曰无恒产无恒心。放辟奢侈。无不为已。孔子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盖王道之本。实不外乎衣食教化。而去其一则人不能保其形气全其性情。盗亦有形气性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09L 页
情者耳。其口之欲肥甘也。体之欲轻煖也。耳目之欲声色也。父母之欲仰事也。妻子之欲俯育也。未或少异于富贵之人。而况肤寒腹饥之忧内驱之。怙侈夸奢之俗外诱之者乎。又况士大夫多先利而后义。所为未有可以服人者乎。其不饰簠簋者。直见金而不见人者也。易曰负且乘。致寇至。彼无产无义者效之曰窃国侯而窃钩诛耶。吾亦乃可以为此也。于是剟士大夫之寝户。搴士大夫之帷箔。烧士大夫之室屋。此其由士大夫之无行谊而自取也。苟非素畜疾视之心。胡至此极。昔王小婆之乱也。言吾疾贫富之不均而欲均之。此发愤于任事者之博买也。方腊之叛也。见官吏则辄杀之。备极惨毒。此积怨于官吏之恣暴也。孟子所谓今而后反之者也。故唐太宗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及其衰也。奢侈日甚。赋敛愈重。官为榷盐。则黄巢之变起。巢乃喜任侠善骑射涉书史。屡举进士不第。而贩盐为生者。既不得意。重以失业。因民思乱。逞己为盗。由是观之。小婆,方腊,黄巢之类。何代无之。京师者四方之本也。法令所自出。官司所备在。奸宄之徒扬扬恣横。则乡曲里闾尤为愁乱。骑马之贼。凭凌湖右。游船之寇出没海西。骚讹四兴。蜚语日播。定非重熙之世屡丰之时。所宜有也。若不幸有方二三千里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10H 页
之水旱。蜂起之势。土崩之形。不见是图矣。然则禁之有道。弃作后稷。契作司徒。皋陶为理。黄霸,张敞,杜诗,召信臣之伦。并列于郡县而已。然干戚之舞。不可解平城之围。蔘木之剂。难以已承气之證。蝮螫之手足。断之可也。目前禁暴。容可缓乎。宜用周礼联比追胥刑赏之法以申之。此在有司之责耳。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传曰天下有道。盗其先变乎。
七曰慎赦。夫眚灾肆赦。舜也。五刑之疑有赦。穆王也。赦过宥罪。易解之象也。是皆不幸有过误触罪。而涉于可疑则宁从轻而赦宥之也。非若后世不问罪恶之大小。悉许蠲免也。盖大赦天下。始于秦之二世。而遂为有国之常典。使小人常幸而君子常不幸。何也。汉文在位二十三年四赦。成帝二十六年而九赦。前人犹为赦令频数。为奸民地而不为良民计。今也则一年再三赦。巨慝大憝干纪犯分杀人犯赃。无不荡涤而叙用。则宜乎恶人之日昌也。故文王作罚。刑玆无赦。管子曰赦者奔马之委辔。匡衡曰大赦之后。奸邪不止。王符曰贼良民之甚者。莫大于数赦赎。诸葛亮曰赦不妄下。程子曰罪恶而赦之。非义也。自古明君贤臣审克之论。无不以慎赦为务者如此矣。臣又思之。罪固不可赦也。而刑亦不可不恤也。夫天讨有罪。五刑五用。为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10L 页
禁㬥止乱以弼教。终期于无罪无刑。非故为毁人肌肤。残人躯命之事以厉民也。是以罪有大小。刑有轻重。而亦必先定其罪。后施其刑。此钦恤之意。而不忍人之政也。后世则不然。刑施于罪定之先。罪定于刑施之后者。比比有之。此无他。拷讯之法。古无而今有也。今之治狱者曰拷讯取服。然后可以定罪。必急施恶刑。强使之服罪。是何法也。夫人情痛极则生不如死。故惟愿速死而忘痛也。如欲速死而忘痛。则不如自服而取刑也。方其杂施惨毒也。惟有速死忘痛之心。而随讯随服。则虽皋陶听之。将疑其死有馀罪矣。路温舒曰民惟求死不得。顾何有于自诬。仁人君子可以生恻隐之感矣。盖先王之治狱也。有两造也具备也五听也三刺也。三槐九棘之断也。八议三赦三宥之酌量也。如是而后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不得已而刑之。或有可原则原之。虽无拷讯之恶刑。足以定其罪也。圣人之刑。未闻有拷讯而服罪也。舜典曰五刑五服。此谓刑当其罪则可服其罪人之心。而众心亦可以服矣。此与四罪而天下咸服之服同义。而吕刑之上服下服。亦只是如此。故蔡沈云人无不信服也。然则世人之引此为罪人承服之服。诚未知其可也。若一从取服而刑之。则孝妇之自诬。仁杰之承反。遂为桁杨之冤魂。而如四裔之罚两观之诛。果皆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11H 页
不可直断。待其自服而奏当也。于是乎拷讯之不可为法也明矣。我 朝则鞠狱之法。别无定式。而清士善类之横死于拷讯之下者。不为不多。此由党祸而按狱者之过也。圣神继作。火烙沙压之刑。今已尽除。哀敬之心。好生之德。无有所憾。而犹或有毙于杖下者。踵相续焉。则此拷讯之害也。至于捕厅诘盗之刑。则榜掠之不足而刺爇之。炮烙之不足而凿剥之。以至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凤凰晒趐。仙人献果。签指支膝压髁等百毒。并施于一身。则人其有能胜而不服者乎。虽使夷齐处之。不能不自诬而为盗矣。此非 国典。而为捕将者一任其校卒之恣意横暴。名之曰盗。而入于牢狱则不复审慎。直加周牢决棍之刑。死而死耳。或生而亦无由自新矣。宁不哀哉。且至重者杀人之狱也。虽形迹彰露。词證明白。每以不自服为诿。遂作久囚。至有老死于囹圄者。又或有倖逭而赦出者。彼果真有罪则趁即偿命。俾死者无冤可也。彼若无罪则毋久留狱。俾生者无冤可也。书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此圣人之刑也。如欲行圣人之刑。则悉去秦汉以来淫虐之威。亟复古法然后。造焉备焉刺焉听焉议焉断焉。殛之杀之流之窜之劓之黥之鞭扑之可也。何为是鞅高来索之为哉。作元命者。所宜恻隐也。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11L 页
八曰来谏。圣人所以善治天下者。由其日闻四方之是非得失。而酌之以执中之道也。故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以通天下之壅蔽。此易所谓天地交而为泰也。君父天也。臣子地也。君臣父子。情志不通。则为天地之不交而否矣。然则交通之道。导之使言而已。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罔非匡正辅拂之臣。而百官各以其职谏。𥌒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耆艾修之。亦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亦有钟鼓磬铎鼗。道以义道以事。此尧舜三王之为尧舜三王也。是时未有谏官之名也。汉氏之来谏则每朝而止辇受言。又举直言极谏之士。至于执戟卫宫者。皆得以上书言事。此岂偏任数人之比。猗我 本朝卓越千古。不废谏官之设。又广谏言之路。百官庶人。无有不上疏者。又复有撞钟击鼓之规。其为谏官也大矣。今也则含默为道。媕婀成性。乍见忠言。人皆危之。少涉谠议。世多疑焉。漫职辞免之章。淟涊恐㥘。亲病救护之疏。迁延趑趄。鸣凤不闻。仗马徒立。而若夫儒疏云者。虽未尝永塞。然必使之得成均掌议之谨悉二字。然后上彻。则是以一人而钳制八方之口也。亟革此等弊。然后嘉言罔伏。而大猷毕进矣。
九曰典学。六经之治。同归于道。而道之全体大用。莫不备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12H 页
于书。其次大学是耳何者。书记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术。而其本则在乎德。其要则在乎敬。其理则出乎天。其功化则极乎民。德者仁义礼智之得于性者也。敬者主一无适而事物之成始成终者也。天者道之大原。而为万化之主宰也。民者人之众而天地之心。而吾之同胞而邦之本者也。是以书五十八篇之中。言天者二百八十二。言敬者二百六十一。言德者二百一十五。言民者二百六十六。言人言众庶言百姓言万姓者。又六十馀。其馀数万言。皆主此四者而推衍之也。大学则曰明德曰新民曰天之明命曰缉熙敬止。无不从四代书来。而尧典乃其宗也。然则尧典虽不言五性。九族睦而万邦协仁也。嚚讼吁而侧陋俞义也。恭让礼也。历象智也。二允字信也。此其见于日用者。而其体则包在一德字矣。故书集传首言德性之美出于自然。所谓性之者是也。大学明言仁义信。而兴让以礼而言。故朱子曰礼让以感之。致知兼智而言。故程子曰知者智也。故大学序。特表其仁义礼智之性者是也。盖尧之时。风气纯全。但言其德。而性之理自明。故不复纷纷然曰仁曰义。虞夏则已降矣。舜典始言礼。皋陶兼言礼义。禹谟乃有人心道心之训。至仲虺并举仁义礼智信。商汤特言性。以启性学之源。夫二帝三王之道统心法。尽在于是。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212L 页
而孔氏曾氏之传。亦唯在于是矣。然世愈下而道愈微。则孰知夫书学之宗旨所归哉。臣之愚陋。不揆僭妄。乃敢提挈而表章之。为天民敬德之说以进焉。伏愿 殿下置诸左右。以为常目之资。因以书传大学。日加缉熙之工。则奚但三政不期正而自正。实为治平之大本。 宗祀生民万亿年无彊之休也。臣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