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x 页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谥状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3H 页
赠吏曹判书李公尚馨谥状
上之元年秋。全罗道儒生金钟休等上言。故校理 赠副提学臣李尚馨。抗议于昏朝。倡义于丁卯。斥和于丙子。敛迹山野。没齿自靖。其节足以扶植人纪。早就有道。慎思笃行。其学足以师表后世。请加 赠而赐谥以褒崇之。 上可之。特 赠吏曹判书两馆大提学。令弘文馆议谥以 闻。公后孙丰渊。属定铉为状。定铉先祖忠简,忠贞公。与公同时斥和。不获终辞。谨案公字德先。号天默斋。系出 国氏。我 太宗第二子曰孝宁大君补。于公为七世祖。其后瑞原讳𡩁。高林讳薰。柒山讳璿孙。三世袭封君。王考讳浑 赠承旨。考讳昱以孝闻。妣长兴任氏。大英女。公八岁。避兵岭南。中国人见之曰大人也。未冠从李活溪大㽕受经书。发愤忘食。馀力贯穿诸家。及长见识超诣。学无所不通。而尤深于易。万历壬子中进士。时凶党倡废母议。公与同榜宋致中等六人。抗疏痛斥不见纳。遂废举业。放浪湖山。号为七狂。时人高其义。绘为七狂之图。 仁庙乙丑。擢文科。请业于沙溪金先生之门。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3L 页
先生称人之敏学好问。必以公为首。丁卯虏变。 大驾幸江华。公时在湖南田舍。慨然以金千镒,高敬命自期。传檄募义兵。至砺山闻和事已成而罢归。摄起居注张公维,郑公经世。咸荐公经术。 上命参讲。询以诸经疑义。公应对如响。及退 上遣中贵人问其世阀。屡拜时讲院说书,文学,司书,礼曹佐郎,司谏院正言,成均馆典籍,兵曹正郎,司宪府持平。而知制 教者凡再。乞养出守玉果县。丁母忧服阕。拜弘文馆副修撰。丙子上疏言南宋之百年扶持。由胡铨一疏。今日言事诸臣。不当斥绝。使正气摧沮也。盖为洪忠正诸公被谴而发也。是冬扈 驾南汉。为督战御史。日夜巡城。身当矢石。人或劝其少避。公正色斥之。论诸将逗挠之罪。请及虏兵未盛急击之。既出城。劾金庆徵,张绅,李敏求之罪曰贼兵数十以小船渡江。而不发一矢。先自逃遁。使二百年 庙社。一朝沦没。至于 嫔宫 王子。俱陷于兵尘。男妇老弱。尽入屠戮。此三人者 庙社之罪人。臣民之仇雠。亟宜按律。不报。旋移疾南归。复拜修撰。移持平。封章陈大义。其略曰昔张重华归晋。李显忠归宋。前后纲目特笔书之。彼生夷狄之域。而犹笃尊周之诚。况我邦二百年臣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4H 页
事 皇朝。义则君臣。恩同父子。于虖其可忘乎。虽不幸至此。 皇朝贡路。不可便绝。愿 殿下谢罪 天朝。覃恩直臣。示哀痛于国内。暴忠诚于天下。使知惨怛不得已之意。则大义终不泯矣。亦不报。再除校理,掌令。戊寅除辅德。有 旨赴沈阳。力疾入 都。寻免为司谏校理。又兼春坊。复以疾归。庚辰以执义一赴召。是后屡除皆不就。有 召命则加朝服涕泣而已。公卒于弘光乙酉。寿六十一岁。葬于任实钟山。 英庙丙子因领议政李公天辅言 赠副提学。配善山林氏。礼宾寺副正克立之女。先公十五年没。葬与公同原异茔。五男三女。男文献,文源,文载参奉,文英,文启进士。士人尹砥,吴添喜参奉,杨云举其婿也。文献四子圣蓍,圣虎,圣龟,圣凤。文源无嗣。文载三子圣麟,圣真,圣元。文英二子圣麒,圣鸾。文启子圣宪。曾孙咨议颐根,都正颐正世其学。公敦厚缜密。不为崖岸。临危处变。确然有不可拔者。及 朝廷与虏媾和。忧愤激烈。其与人书曰今是非倒置。忘君负国之人。皆免刑章。而守蹈海之节者。反被訾斥。世道横流。诚可寒心。又曰庙堂无人。群策莫伸。纲纪一隳。万目自废。是后未知税驾之所。 皇朝洪量。纵无见责。至今未有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4L 页
陈奏之举。不逞之徒。因此藉口。则将何以为计。尝曰圣人作易。不过使人欲诚善补过也。阳一分长则阴一分消。孔子到乾卦。颜子到泰卦。其论易也。师友皆叹服。在玉堂。疏论 圣学立本之要曰。北极者天之太极也。北极居所而众星不乱。人心不动而万事自理。北极一动则天不天地不地。而人亦不能为人。大本已失。达道何由以行乎。推演朱子封事。以得人为急务。而要在辨君子小人。苟不得人。周官法度。皆是虚文。公之论学论治。本末俱举。尽于是矣。十年屏居。不复出。临卒诫子孙曰。吾墓勿书丙子以后官衔。同春宋先生题其碑曰 皇明陪臣校理李公某之墓。慎独斋金先生记其阴曰躬探性理。践履笃实。淹贯诸书。尤精易学。寒水斋权先生序其遗文曰发为文章。措诸事业。无非易也。可谓名世通儒。陶庵李先生志其幽堂曰孤城三板。地裂天倾。公曰乌虖。敢忘 大明。言虽不行。义则日星。于虖。诸先正一字之褒。可信于百世。后之欲知公者。徵于是足矣。窃尝谓学问节义。无二道也。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笃信者必能守死者也。善道者必能好学者也。江河之流。放乎数百千里而不休。天下之水皆宗之。以其发源远而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5H 页
涵蓄多也。故知之明则行之必至。无所资而能自立者未之有矣。然自古谠言直论之士。奋不顾身。间出于一时慷慨。未必皆积累之功也。其厚貌深衷。高谈性命。而利害当前。狼狈失据者或有之。此曷故焉。岂得于天者。非人所能增损。而所谓学之虚实。有不可知欤。公于斯道。精探力践。资之深而守之固。其所树立。乃其蕴于中而发之者。非袭而取之也。学问节义无二道。于公为益信矣。余尝闻丁丑下城后。崔鸣吉问于公曰当今急务何先。公曰斥和三臣。无端缚送于虏廷。当执主和一臣。奏 皇朝而谢罪。此为急务。鸣吉默然无以应。公之一言。婉而直简而严。使彼理屈而亦不敢怒。即此而其涵养之深可见矣。公以元祐之学术。兼戊午之谠议。身没数百年。 上邀 天宠。 赠卿秩锡美谥。与桐溪八松诸君子。并耀千秋。非直公之为荣也。我 圣朝崇儒奖节。继述 先王之令典。而有光于简策者。岂不盛矣哉。
赠吏曹判书柳公崇祖谥状
昔我 中庙在宥之时。有大司成真一斋柳公。以理学受知于 上。卓然为名儒。其所著书。皆散失不传。惟大学十箴,性理渊源撮要二书存。百世之下。犹可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5L 页
以知公之贤矣。公讳崇祖。字孝宗。其先出完山。高丽末有讳湿 赠掌令。生五子皆登第。第二子讳克恕。宝文阁直提学。是生讳滨。直提学 赠吏曹参判。于公为曾祖。祖讳敬孙。中部令 赠吏曹参议。考讳之盛。典牲署令 赠吏曹参判。妣安东权氏。 赠贞夫人。公生于景泰壬申。幼有志于学。不事词章。成化壬辰。举进士入太学。学益进。三舍生皆推为师表。擢文科。授艺文检阅。师儒李克增启。柳崇祖经明行修。请兼带成均馆。以教诸生。 上从之。时 命修钦敬阁。公与金应箕掌其事。已升待教,奉教。迁司书,司谏院正言。拜吏曹佐郎,忠清道都事。丁外忧服阕。除弘文馆副校理选经费局详定员。寻为忠翊府都事。历吏户曹正郎,司艺转掌令。昏朝政始乱。倡同僚疏论主失十馀事。主尝出游还宫。经由书云岘。公进曰君子行不由径。况人主乎。一事不正。万念从而皆不正。因极谏。主大怒。既而左迁护军。又拜司艺。甲子士林祸起。追论前事。杖窜原州。复逮系狱加拷掠。问前发不由径之言者为谁。公对曰崇祖也。祸且不测。有救者还配原州。 中宗改玉。首开 经筵。于是三公交荐。以副应教 召。每进对。论说纵横。发尽秘奥。诸僚皆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6H 页
叹以为莫及也。自甲子以来。词讼淹滞。至是牒诉云委。 上特超公四资。自典翰为判决事。大臣启柳崇祖学术高明。 经幄不可无此人。乃换工曹参议。兼带 经筵官。盖异数也。燕山卒。 上议从厚礼葬之。大臣特不可。公上劄极论其非。请用陵仪。别立庙。讣闻上国。议者皆以为曲说不可从。柳子光请付有司论罪。 上不从。卒用公言。寻授大司成。大臣又启性理之学不可绝其传。请选年少文官。从柳崇祖受业。报可。 上视学谒先圣。 御明伦堂。公讲大学。反复论存心出治之要。翌日进大学十箴及性理渊源撮要之书。 上嘉奖。亟命刊行。进阶嘉善。 赐金带表里。应 命荐赵静庵光祖,金锡弘,黄泽。出拜黄海道观察使。大臣经筵官启今将讲周易。柳崇祖深于易学。不宜外授。乃改同知中枢府事。与赞成金应箕及诸儒臣。讨论易礼性理大全等书。以备进讲。是岁壬申。以疾卒于第。讣闻 上悼惜。 赐棺椁赙祭。葬于骊州文谷酉坐之原。配骊州闵氏。监察亨孙女。祔公墓左。继配顺天朴氏。习读季孙女。墓在堤川。俱 赠贞夫人。一男应台参奉。女适内禁卫河益粹。应台子炯参奉。烔(一作炯)子澜直长 赠执义。孙曾以下多不能尽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6L 页
录。公刚方廉直。孝友天至。前后居忧。皆庐墓三年。兄弟之间。人无间言。宗族穷甚者。极力救济。居官清慎详明。剖决如流。平生不事产业。捐馆之日。无以为敛。在谏院尝与右相许琮同对。许言宰相台谏务要和同。公力言宰相台谏相可否争是非。非为乖乱。正欲引君当道。不务合理。惟务和同。非社稷之福也。许深愧服。时 朝廷议船价平定。论有异同。公引大明律以證之。 成庙命有赴 京者质正而来。右相成希颜以质正官如 京。考律书果如公言。尝手制浑天仪。无不吻合于经传。纂经书谚解。以教蒙士。 正宗戊午。 上谓筵臣曰经书谚解。曾以为柳眉庵所为。乃知出于大司成柳崇祖。尽巨儒也。公文藁遭兵燹荡然。其学之造诣。后生靡得以考。然犹幸有二书者在。夫性命之说。自圣人所罕言。子贡以下不得与闻。即今士大夫夫人能言之。诚以先儒发挥论辨。殆无馀蕴。其书浩乎如渊海。学者力半而功倍。固易易也。然求能自得者。亦极鲜焉。公当我 世祖即位之初。退溪栗谷诸先生未作。东方之士。于是学盖犹矇然矣。不由传授。超然独造。公于斯道。可谓卓越宏博。而有创始之功者矣。且其二书。光明纯粹。辞约而备。其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7H 页
修己治人之方。深得洙泗洛闽相传之正。诚使为人君者深体而力行焉。则天德王道之要。亶不外乎是。公之学亦于此焉尽之。使其文藁充屋。皆可略也。故其处昏朝而直声震世。缧绁窜逐。谈笑而处之。及夫左右帷幄。一出于经术。为废主请加敦亲之恩。忤权贵而不顾。长国子五年。论者谓无甚让于胡安定。当时语之曰经学问于柳大司成。史学问于金慕斋。既又为作谚解。举国学者至今遵守。其卒也士大夫相吊曰柳先生云亡。斯文厄矣。太学生有为之食素七日者。此则公理学之发诸事为而孚于人者也。岂非体用实学东方之大贤乎哉。是岁岭南儒生。上言乞加褒隆。 上命特 赠吏曹判书。 赐节惠之典。于是公后孙养天属定铉以请谥行状。顾惟公道继前贤。功在后世。诸家之述。赞扬无憾。谨缀其大略如右云。
赠吏曹判书金公地粹谥状
昔在光海之世。贼臣擅命。戕绝彝伦。而雠母之变作。时则有白沙李文忠公。抗议北窜而卒。 仁祖初。辽藩陷而贡路由海。万里风涛。九死一生。而卞国诬方急。于是清阴金文正公实膺是役。及夫南汉之围也。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7L 页
士大夫倡义勤王者比肩。而浦渚赵文孝公尤著。三公所遇不同。而各尽其道一也。故皆为百代之伟人。若夫抗议而与文忠同谪。航海而与文正同使。又与文孝同时倡义。其所树立。与三公相先后者。惟金公地粹乎。公字去非。自号苔川。又号天台山人。义城人也。自罗丽远有代序。祖讳齐闵号鳌峰。壬辰之难。起义讨贼。 赠吏曹判书。考讳曙。以公勋 赠嘉善大夫兵曹参判。妣 赠贞夫人灵光丁氏。父参奉希闵。万历己酉生公。自幼颖悟有异姿。年十二游 京师。词华多惊人。光海丙辰擢第。丁巳废母议起。公不参庭请。抗疏极争。配富宁。 仁庙改玉。首以谏官召还。屡入春坊。常带知制教。天启丙寅。为 皇朝万寿节。遣使陈贺。而清阴金文正公为正使。公以书状官同赴。属辽蓟路梗。航海衔命。时毛文龙憾于我。诬以导虏馈米。文正公与公三呈文于礼部。 帝谕之曰朝鲜世笃敬恭。岂一朝去顺效逆。于是国诬得白焉。越明年虏东抢。本国又上书兵部。 帝命袁崇焕率九将逼三坌河以牵制之。虏退而公始还。 昭显世子行嘉礼。有王子珙磬甸之议。公主全恩忤时论。出守钟城。既归筑室于古阜天台山下。相羊自娱。及丙子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8H 页
闻 大驾入南汉。率家僮及里丁百馀人。行至天安。闻和议成。入京斥主和者曰 宗社罔极之耻。即臣子万死之秋。毛文龙诬国之言。竟符于今日。吾辈卞诬之意。果安在哉。我国臣民。同死社稷。以保节义。则尊周攘夷。此其时也。国事既定。已无及矣。于是痛哭而归。绝意当世。书大明日月四字。揭于座右。屡以承旨召。又除监司。皆不起。己卯五月十八日。正衣冠拜家庙。召子孙戒以后事。因翛然而逝。寿五十有五岁。葬于万宗麓负卯原。从先祖也。夫北谪遐荒。树纲常于一疏。南浮大海。昭积诬于三呈。挺身奋臂。以赴君父之难。为大明不仕以终其身。有一于斯。足以千古矣。公具有之。于虖盛矣。公参癸亥靖社。甲子振武原从勋。奉使事实载于家状及朝天录尊周录。而与鳌峰公并享于道溪祠。其享祀文曰义著扶伦。辞优华国。翛然晚节。浊世清馥。农岩金文简公所撰也。配江华黄氏。县监大衍女。生三男一女。良器,次器,必器。女适翰林朴思遐。孙曾以下多不能尽录。 今上甲寅。赠吏曹判书。 特许其两世易名。朝家崇报之典。于是无憾矣。
赠吏曹判书金公齐闵谥状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8L 页
公姓金。讳齐闵。字士孝。号鳌峰。义城人也。自罗丽为著姓。有曰湄。直提学。运秋弘文校理。傅显荫宣略。是为公高曾若祖。考讳显。 赠资宪大夫刑曹判书。妣赠贞夫人。父参判锡沃。公生于嘉靖丁亥。少从李一斋恒受心经性理书。践履甚笃。戊午中进士。 宣庙癸酉擢文科。柏府薇院。历扬清显。自同副承旨进左承旨。间典三郡。所在有声。壬辰倭乱作。 大驾西幸。公时守淳昌。闻报起义旅。传檄全州,锦山诸邑。于是南州人士应檄齐会于参礼驿。推公为义兵大将。时湖南倡义者有三。一曰倡义使金千镒。二曰招讨使高敬命。三曰募义使即公也。率子晔,昕,晏及家僮。与义旅数千赴行在。次高山。闻贼陷锦山。进至熊峙。与贼五战。为其所围。晏力战而死。公矢尽弦绝。势甚危而奋勇愈厉。手击贼杀伤甚众。贼乃解围去。使二子扈驾龙湾。聚义谷数千石。由水路饷于行在。 上嘉之曰冻天飓风。利涉千里。奇哉奇哉。既还郡。复率郡兵至长城。召募得数百人。地主李忠定贵,召募使边以中咸曰公之再举义旗。忠贯日月。志固金石。真义士也。因推公为大将。行遇倭稷山。纵击斩首数百。至振威斩侦倭十三级。将趣中和。邀击行长。被沮遏径。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9H 页
还闻贼再犯湖南。凡九战破之。贼由是不敢登陆。而北贼既平。公以大乱之后。备御之方。不可不谨。乃撰经国安民之策。凡四十二条。名曰保邦要务。陈疏以进。而于明圣学斥异端。三致意焉。万历己亥二月二十二日。卒于私第。寿七十三。葬于古阜优德面万宗麓坐卯原。孔子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君子学道而讲磨义理者熟。故行三军则好谋而成。亦以其忠勇有素养也。公天姿高明。学于儒贤。切磋道义。杰然为士林所推服。筑室于鳌岘之下。奖进后学。学者争归之。循序诱掖于修己治人之方。切问近思之要。井然有条。鸿儒多出其门。 显庙甲寅。建祠于古阜道溪而俎豆之。金农岩先生撰其享祀文曰研精经学。早自得师。恺悌宽乐。自有馀徽。然则公于升平之馀。仓卒遇乱。号召义旅。以当方张之虏。所向必捷。虽忠义根性。才智过人。足以立功。而可知其得于学问者深。故能如是也。 纯庙己丑。 赠吏曹判书。 今上因儒生请 命赐谥。公配金海金氏。参奉润球之女。生五男二女。判官曙。行奉事 赠兵曹参判。晔奉事。昕寺正壬辰癸亥原从勋。暹副正。女韩鼎臣,徐梦麟。庶子晏战亡 赠户曹参议。后承蕃衍。不能尽记。七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39L 页
世孙永源来请为状移太常。谨撰次如右。
赠吏曹判书金公益福谥状
公讳益福字季膺。系出新罗敬顺王后。有讳春。左仆射扶宁府院君。至讳丘。门下侍中平章事。与晦轩安先生倡明学校之教。谥文贞公。享道东书院。是生讳汝盂。吏部尚书。尝随忠烈王入元。模学宫制度刱先圣庙于江陵花浮山下。子恪吏部尚书。吏部生之问典议。典议生龙寿密直副使。密直生仁鼎保胜中郎将。中郎生光叙古阜郡事。高丽亡不仕。三世有讳后孙司直。于公为曾祖。祖讳锡良进士。有文行享瓮井书院。考讳光察访。妣广州李氏。乙巳名臣若海之女。嘉靖辛亥生公。幼有异姿。受学于玉溪卢先生之门。存诚主敬。见识超诣。万历癸酉中进士。庚辰擢文科。以礼部郎为忠清都事。与沙溪金先生讲磨道谊。除绫城县令。是岁倭寇大逞。 大驾西巡。公倡义兵。与前县监任启英,朴光前传檄列邑。守星州开宁。把截锦山茂朱等地。屡立战功。乙未丁忧居庐。丁酉之乱。诸道体察使权公慄檄召起复为从事官。公奋然曰君父蒙尘。义固夺恩。移孝为忠。此其时也。遂诀家人。扼腕从难。时海邑率多弃城遁逃。灵光阙守。权公请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0H 页
于天朝。以公补其缺。兵屯于顺天。责应军需。迫促如火。稍违其意。动遭戮辱。公周旋其间。转漕馈饷。收保孤城。矢心王事。不避夷险。陈都督与贼对垒百馀日。无意督战。我国将士亦多来会。相视愤惋。公率兵赴急。将欲死战。而受制于天将。事不从心。忧愤发病。竟没于军中。己亥二月一日也。配顺兴安氏。己卯名贤弘文博士处顺之孙。竹岩处士瑑之女。后公七十年没。葬于府东风谷壬坐之原。并祔而异茔焉。有三子一女。长浏倡义时。以公命载军饷。为义兵将梁大朴参谋。早卒。次澕有高行。以生进荐拜参奉不就。季沇中丁巳进士。时有金墉之变。遂不应榜径归。女适士人杨起南。内外孙曾甚多不能记。呜呼。起复讨贼。始鲁公伯禽。而夫子以为有为为之。公羊传曰门外之治义掩恩。此乃春秋之大义。而忠臣志士遇非常之变。奋义慷慨。不能胶守经礼。以赴君父之急。比于平常。其难固万倍矣。公不幸遭其地。激励乡人。死守疆域。所以扶植纲常。拯济涂炭。其志可谓烈矣。此皆出于平日从事诸先生。讲明义理。濯磨道德。其所树立。盖由学力。非一朝袭而取之也。至其功未及就。赍志而没天也。其首尾本末。昭载于赵庆男野史,梁大朴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0L 页
倡义录及壬辰录龙城志诸书。皆不朽之公案。而公之贞忠伟烈。于此尤可徵矣。谨为撰次如右。以备太常之裁择焉。
行兵曹判书赵秉骏谥状
故内阁学士松涧赵公。以外戚近属。事我 宪宗大王。敬畏和顺。终始如一。 上察其忠信可仗。眷遇之特异。出于馀人。每进见。 天笑为新。尝称以谨实君子。迩密诸臣。多有承聆者。今将请谥。属余为状。惟 大圣人一言之褒。以为公节惠则至矣。何敢更赞。玆撮其历官行事。告于太常氏。公讳秉骏字景范。籍礼壤。以高丽侍中讳孟为始祖。 本朝有吏曹参判汉平君恭肃公讳益贞。八传至讳尚絅。吏曹判书 赠领议政景献公。于公为高祖。生讳曮吏曹判书 赠左赞成文翼公。生讳镇宽吏曹判书 赠领议政孝文公。讳镇宜 赠吏曹判书孝文公。生讳原永牧使赠左赞成。系 赠判书公后。即公之考也。妣 赠贞敬夫人清州韩氏。领议政翼贞公用龟女。公以 纯祖甲戌生。幼而孤。哀戚若成人。伯父忠敬公,叔父文忠公抚恤笃挚。饮食起居。忧念踰于己出。公亦事之如父。居异宫。䢅昏定省。不以雨雪或废。侍立终日。不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1H 页
命之退则不敢退。事大小必禀而后行。不烦教督。而日勤艺业。虽劬工于问学。退然不以自居。伯叔父钟爱之。必曰吾家佳子弟。长老皆期以远大。性度冲雅。仪表秀整。饬身修行。恂恂焉自就规矩。奉韩夫人尽色养。侍疾经年。躬执药饮。甲午中生员试。戊戌擢黄柑应制。未唱名遭忧。辛丑服阕。隶承文院为副正字。翰林召试被选。拜艺文馆检阅。壬寅拜承正院注书。癸卯升叙。付别兼春秋。拜成均馆典籍,司谏院正言,文臣兼宣传官,兵曹正郎。乙巳参瀛馆录。除弘文馆校理,修撰,司谏院献纳,平安道京试官。未赴以 徽定殿大祝升通政。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工曹参议。丙午迁奉绥陵。以宗戚执事。进阶嘉善。拜汉城府右尹,礼曹参判,都总府副总管,同知义禁府,春秋馆事。丁未提调观象监。拜工曹参判,承政院都承旨,同知 经筵事。差进馔都监堂上,备边司提调。出为开城府留守。斥包蔘剩钱万馀两。俾祛久弊。民为立生祠。戊申通拟弘文馆副提学。拜 奎章阁直提学。用进馔劳升嘉义。拜吏曹参判,同知成均馆事,提调掌乐院。己酉复拜工曹参判,副提学,同知 实录事。庚戌提调宗簿寺。鉴印 宪宗御制升资宪。知 实录事,都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1L 页
揔府都揔管,知 经筵,敦宁府事,汉城府判尹,刑曹判书,知义禁府事。辛亥为水原府留守。以 王大妣尊号玉册书写升正宪。拜兵曹判书。武选极平。壬子知春秋馆事。北使至。差馆伴使。提调掌苑署内医院。差 经筵日讲官。拜咸镜道观察使。时甲山府开铜矿。收税钱殆三四万两。出捐之为诸社诸驿救宿瘼。至关东圻甸驿民。举蒙其惠。城外有大川。夏涝𦕿(一作辄)涨。积为剧患。给廪钱数千两。使取息为堤防之备。峤南大饥。因 朝令移关北谷三万石赈之。亲自检饬。斗斛无亏欠。甲寅拜知中枢府事。乙卯拜工曹判书,司宪府大司宪。以 绥陵迁陵都监堂上升崇政。拜判义禁府事,议政府右参赞。丁巳进馔。复差堂上升崇禄。 特旨除庆尚道观察使。戊午春主式年试。工于举业者尽被拔擢。士至今颂其公。闻从弟判书君病危。欲上章乞归。以都揔管递求。逾境凶闻至。悲悼过常。素祟因以转剧。四月二十三日。考终于正寝。享年四十有五。六月二十一日。葬于抱川花山先麓艮坐原。配 赠贞敬夫人清州金氏。承旨盛渊女。先公二十五年没无育。继配贞敬夫人海州吴氏致源女。有二子。长敬夏进士。次成夏文科应教。出后宗兄文肃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2H 页
公秉龟。公早岁失怙。才登第。太夫人捐背。常以禄不逮养为至恨。屡建营节。无乐乎鼎茵。抚诸姊妹。深体平昔慈念。恒喜聚居同室。处事详缓笃厚。言若不出口。不见喜怒。当门户隆赫。敛躬端居泊如也。既跻崇显。不改其操。出入内外。当官尽职。必主于勤慎廉洁。尝曰以清白遗子孙足矣。俸廪散与贫穷。庀丧葬恤孤寡。家无馀赀。教二子。每夜深躬至户外。听读书声。以课其勤惰。余于公世世如一室。故知公者深。有问于余曰景范何如人也。余对曰易所云辞寡之吉人也。诗所云惴惴小心之恭人也。孟子所云好善优于天下之善人也。今于状德之文。举前所言者以述焉。
正宪大夫刑曹判书兼知训鍊院事,五卫都揔府都揔管任公谥状。
公讳圣𦤎。初字德民。 正庙赐改仲岸。号偶然翁。任氏籍礼川。高丽御史大夫澍之后。累传至 本朝。有副提学允臣以直闻。生錪参奉不就。号鸣𦤎。用文章著名。是公七世祖。曾祖讳达 赠左承旨。祖讳益昌府使 赠兵曹参判。考讳嵂三道统制使。以公贵 赠兵曹判书。妣贞夫人宜宁南氏。防御使瑞五女。公生有异姿。聪明绝人。始三岁。南夫人读林忠悯传。闻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2L 页
其搆诬被𥚁。忽以铁片击破瓦盆。举家惊叹。十岁 正庙召入。进退中节。 上奇之。数有赐赉。辄以待年统使书下之。 恩遇旷绝。盖始于此。己酉别荐为南行宣传官。寻登武科。入处 禁中。世所称莲府也。复拜宣传官。经都揔府都事经历训鍊院副正。黄海观察营大火。印符俱烬。命公赍符往慰谕之。差别军职。移司宪府监察。自乙卯后常兼宣传官。未尝暂解。或单付或权差。皆因 特教也。除遂安郡守。治己有声。甲子遭外艰。丁卯择差为兴德县监。移建邑治。竣役而民不扰。监司 启闻褒之。升通政。御史又列其治状。调右职。移三水府使。以老亲辞。特令换以凤山郡守。又换博川。辛未冬。土贼洪景来等陷嘉山。博接壤也。闾里皆空。公独处无以为策。乃奉母夫人避于山寺。自怀印符。投安州为共守计。路闻母夫人被执。奔往省之。还至郡。遇贼夺印符。胁降刃于颈而摩之。公厉声曰鼠贼敢尔。速杀我活老母。贼又劝之升坐。大骂曰吾乃命吏。死尔宁同贼坐。贼叹曰真士大夫也。仍还印符曰知公良吏。还公原职。勿虑也。公又骂曰印符既污。可复受耶。博民聚郡门。号泣愿活贤父母。贼曰忠良不可杀。乃囚于民家而守之。时官吏皆走。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3H 页
知印李基荣独左右之不去。先是贼偪山寺。将以公夫人去。夫人欲自缢。妾崔出绐贼曰我夫人也。遂代夫人行。亦拘之村舍。及贼破俱得免。方知夫人未尝被执。贼虚喝误之也。公坐陷贼系狱百馀日。筹司得李基荣供辞及贼招。始知其不屈请释之。大臣复奏言某遇贼刃颈胁降而不为詟。怒骂不与贼坐。至使贼徒相顾叹。为士大夫君则。所供甚明。某之抗贼全节。即未死之郑蓍耳。请奖之。于是以羽林将。除铁原府使。岁大饥。重以疠疫。竭力赈济。活数万人。自后连典州郡。历长渊,灵岩。所至有异绩。戊寅丁母夫人忧。壬午拜全罗道右水使。癸未移济州牧使。丁亥除庆尚道左兵使。己丑拜江界府使。以训局监蕫劳升嘉善。辛卯差御营中军。除副揔管。壬辰出为宁边府使。甲午历禁卫,揔戎,训谏中军。乙未拜统使。丁酉以同中枢除北兵使。入为左捕将,禁军别将。辛丑擢授揔戎使。壬寅以阃帅父升嘉义。转禁卫大将。间除兵曹参判,训谏都正。癸卯以 正宗侍从。特加资宪阶。除知义禁,汉城府判尹。乙巳拜御营大将,知训谏院事,形曹判书,右捕将。又拜禁卫大将。周流三营。守筦籥甚谨。年例应下。务从省约。杜绝便宜。一切不许曰不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3L 页
如是。非所以典守也。旧例贸米剩馀归俸者。为钱数千两。恶其名不正无所取。积逋根蔓不可除。时锄日栉。劓合黥完。公储多枵空。苴罅填阙。积累用岁计。悉备无阙。综理微密。殚职奉公皆类此。己酉拜训谏大将。疏陈老病乞解任。退休于江墅。 今上壬子。公年八十升正宪。癸丑七月十六日。考终于私第。葬于麻田月串面。辛酉移葬于杨州岭斤面高山里戌坐之原。配贞夫人平山申氏祔左。府使凤周女也。子泰瑛今揔戎使。出后公伯氏无嗣。以从弟泰升季子兴模为子前府使。泰琬早卒。系以兴模兄弘模前防御使。是主公祀者也。二女适李完熙,白乐贞皆府使。公性慈详谨慎。孝友行于家庭。信睦著于朋亲。躬行俭约。虽贵不喜奢靡。治郡则吏民咸戴。掌兵则部曲大和。屡主武举。人不敢干以私。其任兴德也。及归县人为建生祠。在江界也。增防戍五百人。减俸以给其廪。胡人采猎遂绝。而革东蔘钱之弊。在宁边也。时以宁人有上变。 朝议特遣公治之。设钩距得罪人。折其乱萌。而鞠狱务平反无失入。自北兵使递还也。时北关大侵。钟镜之间。鹑鹄载路。恻然哀之。尽出营廪馀粟。斗分饥户。为别赈之资。民至今称之。尝曰我 正庙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4H 页
旧臣也。 先王教诲不肖。如慈父诏幼子。至今铭之肺肝。不思所以图报。何以归见 先王。语及 正庙时事。辄泫然泪下。故当官莅事。必尽心不欺。盖公一念欲不负正庙而已。至其直兵造胸。勾兵钩颈。死生在呼吸。奋言厉色。抗节致忠。贼亦服其贤。不忍害之。而忠孝竟得两全。易曰信及豚鱼。非其素所蓄积有大过人者。其𠅩能至此。方公被贼囚。忽有人自外穿窗纳片纸。母夫人书也。曰勿念我。毋作 国家罪人而已。无他语。不知从何而至。其人亦竟去不复见。则夫人亦贤矣。宜有子如公。而官僮效死而卫其主。贱妾蹈难而免女君。亦岂非公之忠有以化之欤。然世之论西事。知有郑蓍而不知有公者。死与不死也。此特其所遇适不同尔。全节一也。可得以死生为之轩轾乎。公历事四朝。出入内外六十馀年。居官察职。为所推服。惟辛未一着。挺挺守义。而百折不回。古所称临大节而不可夺者也。庸以是谂于太常。以请节惠焉。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揔府都揔管任公谥状。
纯庙辛酉。定铉先大夫白公忠节。复其 赠官。 今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4L 页
上八年丁巳五月。右议政赵公斗淳奏曰 赠持平臣任敞。当 肃庙己巳。出自草莽。率诸生守 阙号哭。辛巳巫蛊之变。及又力请告 庙。至以忼慨士三字蒙 天褒。而积为顾瞻之徒所憾。至壬寅诬狱。以三手嚆矢四劄根柢为案。八十之年。身被刑僇。此三布衣之一也。 英庙乙巳伸冤。 赠官赐侑。而丁未与忠献公臣金昌集。还置旧案。今虽复其 赠。然似此节义。尚无表章。诚为士林所赍郁。请超 赠正卿。仍施易名之典。 上允之。 命赠吏曹判书。下太常议谥。谨按公字晦而。系出丰川。以高丽御史大夫澍为初祖。入 本朝至鼐臣江原道观察使。为乙巳名贤。生琦 宣祖壬辰。倡义讨倭寇。特拜大兴县监。 赠左承旨。公高祖也。曾祖讳羲之司艺。 赠吏曹参判。祖讳㬇生员。赠左参赞。考讳弘挺有至行。亲癠割肌进血。妣密阳朴氏承谦女也。公自幼肮脏好奇节。己巳闻 仁显王后逊位。悲愤欲死。徒步入京。守阙号哭。及辛巳 后升遐。巫蛊事发。 上赐禧嫔张氏死。秉成者阴为异日自全之地。极力伸救。公欲抗疏论之。举家止之不能得。季父知枢公携酒会诸子于山寺。执盏而语公曰今日之别。安知不为永诀乎。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5H 页
冀以是动之。公不为少沮。乃上章陈讨复之义。其略曰今者诅咒之变。彰露狼藉。噫嘻惨矣。我 圣母之宾天。乃人也非天也。凡今日母事之臣。当切齿腐心讨复而后已。言者乃曰是 王世子所生之地。不宜复雠。孟子曰舜为天子。瞽瞍杀人。𦤎陶执之。瞽瞍即天子之父。人乃匹夫。犹且执之。今禧嫔之罪。比瞽瞍杀人何如也。鲁论曰陈恒弑其君。孔子沐浴请讨。陈恒齐大夫也。君齐侯也。孔子以邻国致仕之臣。必为沐浴。今日臣子其所为沐浴之缓急。比孔子何如也。以 中宫为正母。禧嫔为私亲。此罔极之变。独我世子之情势惨然也。 殿下罪其罪法其法。而十分慰谕。以安世子。廷臣亦当奉承 圣教。以伸讨复之义。继以慰安 世子。至诚陈戒。则君臣上下。各得其宜。今也必曰禧嫔不治。然后可以慰 世子之心。有若以世子恝然于 正母。而偏护私亲者然。其迹虽似献忠于 世子。而其实未免归 世子于不是之地也。可不痛哉。独幸 圣上处分夬断。卒至罪其罪而法其法。则臣于此不胜感激而涕泣。然前后祸根。无不酿成于一时专局者。既于己巳而逞其谋。又于丙子而掩其罪。故其凶计无所惩畏。竟使 圣妃不保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5L 页
其天年。臣于 殿下告殡殿之文。仰见其至诚感悔之意。而 因山已过。岁事又迁。未闻有告 庙颁示之举。是何等大变。而不以告 祖宗而颁臣民乎。此不可不告者一也。闾巷之间。有伦常恶逆。按狱之臣。不敢自专。必为上闻。何今日不为之大其事重其典。使 元妃在天之灵。终不释冤于冥冥。恶在其至诚感悔也。此不可不告者二也。己巳之黜陟。亦已告之。甲戌之升降。亦已告之。今而不告则事理之轻重何如也。此不可不告者三也。且诅咒之变。事之暗昧者也。地愈远则闻之者愈失其真。岁愈久而疑之者愈信其伪。乃有岭南儒生柳沆者闻之误而疑之。疑之甚而至于投疏。臣未知国中如沆者复有几人。数月之内。犹尚如此。况数年之后。相踵而起曰巫蛊之事。诚若著显。则何不于其时明其罪。告于 庙而颁之民乎。则 殿下将何以折其说乎。臣恐日后无穷之祸。复基于此也。此不可不告者四也。但告 庙之后。例当陈 贺颁赦。而此则不然。丧 国母而罪禧嫔。实皆 国家之不幸。岂可以为庆乎。无贺则无赦。理所固然。何莫非随事变通。处置得宜之道也。臣以世禄馀踪。见 国母重罹祸变。耻不与朴泰辅同死。自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6H 页
古 国家。有事则必有人。向于己巳有泰辅。而今无有乎尔。则臣所以一至再至三至而不止者此也。政院不纳。再阅月疏始入。 命还给。校理李坦诋为怪疏。请罪窜南荒。明年公之子斗夏鸣金讼冤。 命宥还。正言洪景濂疏请还收。 上批曰任敞放释。政院再启。已涉不快。而尔疏目之以凶人。必欲诛殛之。抑何道理耶。当出就私第之日。敞徒跣陪随。逮凶逆伏诛。疏请告 庙。盖慷慨之士也。虽语多狂妄。一时被谴。而究其本意。非深恶之事也。噫。凶悖如柳沆。无将如重经。肆然置诸品秩。喉司之臣。不以为怪。独于敞。相继纷纭。义理之不明。未有甚于今日。良可痛也。五月又下备忘记严责之。自是凶徒耽耽然必欲甘心。景庙壬寅。府启绝岛定配。癸卯掌令郑启章独请正刑。公俟勘于金吾。从侄掌令公徵夏往候。公阳阳若无事曰吾恨不能死于己巳。今而后庶不负初心。又曰人得寒疾。五日不汗则死。吾之死不犹愈于此乎。判义禁沈檀言敞之罪。实三手嚆矢。四劄根柢。比健命无重轻。而健命伏法。不待结案。何独于敞。有所持难。年已七十二。加刑必径毙。依赵嗣基例。直为正刑。上允之。六月四日也。先是受刑二次。而终无贰辞。故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6L 页
用法外之律。任其惨毒。都人士女。莫不呜咽。 英庙乙巳。持平李公倚天上疏讼之曰。今去 圣考之世不远。而邪说之充塞如是。任敞必请告 庙者。正虑此也。若从其言。今日世道。未必至于此。臣所以益悲敞之不幸。而重为世道恨也。 命伸雪 赠司宪府持平。继有赐宥之典。始公被祸也。知枢公疏陈不自安之意。有曰臣侄敞得罪编配。臣即马援之罪人也。启章乃引其语。为杀公之资斧。至是掌令公疏辨之。启章亦窜。 正庙悯公冤。 临筵访其后孙。是为公终始屈伸之大略也。惟我 肃庙当 国家大变。不以私恩废公法。乾断雷行。日月改照。而卒亦无伤于止慈之德。 大圣人所作为。度越千古。而时则有北溪李公将顺于下。股肱大臣不以死生祸福动其心固宜。若公不命于 朝。非有言责。嘿然可也。奋不顾身。为 国母之死。靡悔其疏。直犯天威。读之者犹为缩颈。至其告 庙之请。尤人所不敢言者。 肃庙在位。 景宗为世子。虽告 庙亦无不可。公之言孰能难其不然。然苟其可行。以 肃庙圣明。岂不及此哉。圣人酌乎天理人情而为之法。法行于严而情有所不安。则委曲以通之。所以并行而不悖。 世子在而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7H 页
处分禧嫔。义之正也。 世子在而不行告 庙。仁之至也。故深许公之忠而不从其请。 上心自有权衡。而公则自尽其心也。盖出位言事。冒斧钺之诛。以章大伦。必有过忠之举。独到之论。如五纬在天。芒寒色正。乃可以扶一世之纲常。树风声于百代。而终请勿行陈 贺。亦公处义之精也。全躯保妻子之徒。诬天罔人。凭公以济其私。公乃深中其所讳。宜终不免也。公死后有高士于鞶囊染血曰此义士任敞之血也。己巳知枢公尹东京涕泣不食曰身縻外官。纵不能碎首 天陛。用扶 坤极之倾。何可晏然在职。即投绂归。其子执义公泣叩君门。及庚子力排凶徒母以子贵之说。而掌令公疏陈辛壬义理。竟以此死。执义公之子也。苟非正直刚大之气。咸萃一门。何以与此哉。公自号慷慨翁。仰述 圣教中语也。配安东权氏憬女。举二男一女。斗夏,翼夏。女安瑞宗。庶子箕夏,星夏,奎夏。墓于牙山心方谷巽向原。公玄孙泰五属为请谥之状。谨撰次如右。以备太常之财择焉。
吏曹判书洪公谥状
上之八年丁巳十月七日。前吏曹判书南阳洪公卒。时有公事。大官庶僚会于朝堂。讣闻。以公迟暮登庸。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7L 页
未究蕴抱。莫不惊叹而痛惜之。吏胥皂隶。亦莫不赍咨曰贤宰相逝矣。公讳钟英字可教。南阳之洪。以高丽太师讳殷悦为鼻祖。入 本朝户曹判书大提学文贞公讳圣民。平安道观察使忠烈公讳命耇。议政府右议政忠翼公讳重普。领议政忠简公讳致中。名节勋业。燀赫相传。高祖讳益彬府使。 赠吏曹参判。曾祖讳相胤。 赠吏曹参判。祖讳元燮。工曹参议。 赠吏曹判书。考讳集圭。星州牧使。以公贵 赠吏曹判书。妣韩山李氏。参判泰永女。 赠贞夫人。公生于正宗戊申。 纯庙癸酉中进士。癸未筮仕。翊卫司洗马。甲申 皇坛参班儒生应制擢第二。特 命升六品。除内资寺主簿。移刑曹佐郎。升正郎。冬拜兔山县监。己丑迁沃川郡守。甲午户曹辟为正郎。 宪庙丙申。除报恩郡守。戊戌迁利川府使。庚子移平壤庶尹。辛丑升安州牧使。壬寅九日。制居首 赐第。癸卯赴殿试。以准荫资。例超通政。拜刑曹参议,承政院同副承旨。至左承旨。出为庆尚道观察使。乙巳递付敦宁府都正。转右承旨。丁未以 王大妃宝龄四旬。陈 贺礼房承旨。进阶嘉善。连除户曹参判,都揔府副揔管,同知义禁府,春秋馆,中枢府事。戊申拜同知 经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8H 页
筵事。以 翼庙追上尊号读宝官升嘉义。 当宁庚戌。差备边司有司堂上。辛亥参判吏,兵曹。旋除都承旨。以 孝显后题主。擢秩资宪。为知 经筵都揔管,刑曹判书。壬子知事于春秋馆及中枢义禁两府。甲寅拜司宪府大司宪。乙卯差 绥陵迁奉都监提调。升正宪。授吏曹判书,同知成均馆,提调内医院。丙辰除议政府左右参赞。又判刑曹。丁巳春入耆社。考终于其冬。享年七十。葬于仁川朱岸面间浦坐午之原。配贞夫人完山李氏。进士行九女。屡举男女并不育。取第四弟钟薰子淳正为后。进士早没无嗣。遗命以第三弟钟华子淳翊为次嫡。庶女适李振夏。公幼有异姿。神彩颖发。曾王母李夫人。性严少许可。而特爱重之。亲自鞫养。及就傅叩问。往往惊人。才器通练。尤长于政事。思虑周而听断明。其在兔山。外仓失火。民家七十馀户燬焉。发廪赈之。奠居如故。将以事实报上司。吏民咸愿出赀修仓舍而勿报。盖恐其坐此去官也。公不听。治沃川才五月。丁内艰而归。民思之。磨崖为碑。报恩郡故多豪族。闻公下车。望风敛迹。为利川因事欲弃归。民遮道呼曰昔者凶荒。微公民其沟壑。愿无归终活我百姓。莅平壤岁又大饥。饿莩横路。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8L 页
至则买地收瘗。野无暴骸。竭力赒恤。民无捐瘠。四载凡三迁。至牧伯。皆以能治被擢。及按岭藩。务先镇服。风裁简严。旧例私盐待公盐尽贩而始售。商贾失业。贫氓或不得食盐。怨咨胥兴。公谓官不可与民争利。令公私盐得互卖。一省便之。山清县有挂书之变。闻兵使经以驰 启。亟遣骑邀于中路止之。闾里始颇骚扰。公出城张声乐。尽日乃罢。群情大安。仍诇得奸人诛之。人服其雅量。三试乡贡。关节不到。岭之士久而不忘也。 纯庙国哀时。公为地部郎。而迎客使拓庙制。事务相仍。经费甚钜。规画策应。举无遗失。老计吏不得以毫发欺。而贡市亦至今颂焉。处吏部确守成法无所夺。而振拔淹滞。铃选称平。此公之派系历官行事也。盖公笃于孝友。内行修整。常以考妣晬日。行春秋祀享。寓终身之慕。与诸弟物无私藏。出宰常曰弟妹饥寒。吾独粱肉何乐乎。有妹寡而贫。时有未炊。家人不及馈则为不食。躬护疾病。力赒匮乏。嫁娶其男女。抚如己出。振救族戚故旧之穷者。婚丧皆仰焉。清明简洁。谨于交际。见人有不正。必责谕使改之。或有营求而请藉力。其可者为之尽心。不可者则温辞而谢遣。是以门无杂宾。而僚友倚之为重。屡绾州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9H 页
符。以至建节。而家产无所增。或劝为子孙计。应之曰士大夫不宜以私累婴心。端居养閒。冷淡如寒士。当路欲引之而不应。或问之。公笑曰仆性拙。不能随众俯仰矣。故终始仕宦。一未有求而得焉者。尤谨辞受。所举守令有厚遗者。则以书谢不纳。或封识不改。待其人来见而归之。语及民国。忧形于色。外除者来辞。必勉以廉勤。且曰守其土而不念其民可乎。长吏之不廉。由于苞苴。害将焉归。乙巳冬。自岭藩还。入对讲东汉事。陈说桓灵所以致乱之由。因奏曰国家治乱安危之机。专在于君子小人之进退。君子不苟合故易疏。小人务容悦故易合。魏徵对唐太宗。以兼听为明君。偏听为暗主。盖兼听则公听于忠贤。偏信则惑信于佞邪。故曰知人为难。伏愿于用舍之际。必察忠邪之别焉。年既耆耋。益无当世意。欲营田舍以归老而未就。叹曰吾在朝无所报效。退休亦不遂。有愧于古人多矣。寝疾且属纩。处置家事。整暇纤悉。神识不爽若平素焉。此可见公之所养也。公内蕴密察。善于剸理。矫救补苴。务在经远。先机揣摩。鲜有不中。擘肌导窾。物无遁情。处事常较挈毫铢曰。韩信善用兵。不外乎分数明。苟不明于分数。何事可做。自布衣已负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49L 页
公辅望。乃低回荫涂。至登第年已过五十矣。故相赵文忠公雅知公可以掌邦赋筦庙谟。力荐于政府。先试盘错。释褐七月。授以方面。盖将大用。既而事与时改。公亦泊然自守。虽位至冢宰。其于节财用以裕国计。薄税敛以制民产。所尝讲究为王政之本者。未见施措。非赵公所以始期于公者也。余与公交。自童丱到白首。相知愈深。窃覸公神定而气清。端凝著于容貌。言辞侃侃。有分辨。明以烛理。恕以容物。秉心公正而持身精约。不自标揭为儒者。而幽独必慎。未尝崖异于众人。而出处必严。古所称直谅之友贞亮之臣。公真其人也。公仲氏牧使君属余为请谥之状。述公言行才脱藁。而牧使君又没矣。今撮其大略。以谂太常。感念畴昔。周旋于公之兄弟。泚笔欲书。不禁泫然云尔。
行吏曹判书徐公有薰谥状
吏曹判书石淙徐公捐馆之翌年。公弟牧使君谓不佞与公同僚相好也。属为请谥之状。其何忍辞。略举其谱系官秩事为言行文学。撰次如左。其谱系则曰公讳有薰字启南。石淙其号也。徐氏籍大邱府之达城。高丽军器少尹讳闬为远祖。八传而入 本朝执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0H 页
义讳弥性。生讳居广县监。四传而判中枢府事 赠领议政忠肃公讳渻。生讳景霌尚 宣朝长女贞慎翁主。封达城尉。生讳贞履府使 赠左赞成。生讳文裕礼曹判书 赠左赞成谥贞简。寔公高祖也。曾祖讳宗璧牧使。 赠吏曹参判。祖讳命敏牧使。 赠吏曹判书。考讳淇修号筱齐礼曹参判。 赠左赞成。三世 貤赠。皆以公贵。妣 赠贞敬夫人海平尹氏。县监 赠吏曹参判晰东女。举三男。公其仲也。生于 正宗乙卯。卒于壬戌九月二十八日。享年六十八。讣闻撤朝市。十一月十二日。葬于坡州发朗谷坐壬之原。配贞敬夫人商山金氏大钟女。有一女而无男。以弟牧使有象第二子奭辅为后。文科注书。女适尹正善奉事。侧室一男一女。奭辅一男一女。正善二女并幼。其官秩则曰 纯祖戊子中生员试。 宪宗丁酉擢文科壮元。拜成均馆典籍。文臣兼宣传官。戊戌拜兵曹佐郎。以参武试。混被诸试官谴削之典。叙拜司谏院正言。差训局从事官。除京畿都事。己亥差禁卫从事官。拜 奎章阁直阁,弘文馆副校理,校理,副修撰,司谏院献纳,兵曹正郎,庆尚道京试官。庚子为平安道清南暗行御使。还拜司宪府持平。以不即停启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0L 页
罢职。叙拜弘文馆修撰,东学教授。差御营从事官。辛丑拜弘文馆副应教。壬寅拜司仆寺正,平安道掌试都事。癸卯拜司宪府执义。五年之间出入三司者屡焉。以健陵 亲祭时执礼升通政。兵曹参议,承政院同副承旨,敦宁府都正。乙巳出为永兴府使。丁未拜成均馆大司成,吏曹参议,右副承旨。戊申陈 贺。以礼房对举劳。进阶嘉善。拜同知义禁府事,礼曹参判,都揔府副揔管,同知 经筵,春秋馆事。今 上庚戌。拜咸镜道观察使。监印 宪宗御制升嘉义。监蕫 定陵, 和陵陵役。 特加资宪。辛亥拜都揔府都揔管,知 经筵事,汉城府判尹,工曹判书,弘文馆提学,司宪府大司宪。壬子差备局堂上。生进覆试二所上试官。敕行伴送使。拜 经筵日讲官。癸丑拜刑曹判书,知敦宁府,义禁府事,议政府右参赞,艺文馆提学。制进 王大妃殿乐章。升正宪拜典设署提调。丙辰以科试事谪顺安县。宥还拜知中枢府事。丁巳差备局有司堂上。拜礼曹判书,内医院提调。戊午拜水原府留守。以 纯祖追上尊号玉册文书写升崇政。拜判义禁府事, 宗庙署提调,同知成均馆事。庚申拜宗簿寺提调。辛酉拜社稷署提调,吏曹判书。凡诸司屡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1H 页
经者皆不书。其事为则曰按廉清南。遍行列邑。周察民隐。长吏之不法者。举而劾之。赈饥恤穷。殚竭心膂。便宜施措。颠连赖安。刑曹参议闵致文上疏言。前任成川时。为公所论启非实。 上命刊削。以公对辨之过。亦 蒙谴削。未几 特叙拜馆职。不膺 命。及为掌试都事。亦乞递。 上教曰本事出场。更无可引。此则往役也。焉敢辞。公惶隘往赴。治永兴。以不扰民三字为元符。二载知府。归装枵然。 徽庆园补莎处。礼官奉审还奏未茔。 特命公更往。奏对称 旨。亟诩之曰当如是矣。主泮试。积苦寒畯之士。举皆扬声于场屋。观察关北。兴学而劝武。捐俸而蠲税。令行禁止。荒徼怀惠。绣衣崔遇享褒启曰律己清简。莅事严明。干嘱不行。奸猾并息。此实迹也。以都宪因朝参陈勤学崇俭诸条。皆切于时务。 上嘉纳焉。考别试文科初试。选取多知名士。司谏辛志鼎疏诬其不公。公以是至谪配。语人曰吾之今行。实无内愧矣。及归以在外一不谢 除旨。拜判尹。 上严饬上来肃命。公从县道封章自引。批以往事何更为引。继下敦迫之教。公惶蹙黾勉出仕。居铨曹。振拔沉淹。选法极平。时议多之。数十年莅官临事。必慎重不轻发。是以寡悔。其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1L 页
言行则曰公长身疏髯。风仪脩整。性度简严。操履贞确。养亲爱敬备至。侍疾刀圭厕牏。不委于人。居忧柴毁面墨。服阕而哀慕如初。家将有事故。必梦拜先考。有喜容则有庆。有忧容则有戚。人谓至诚所感。事伯氏承旨公。因心笃友。虽年卲位高。左右服勤。不少怠。及卒悲号过节。人有宽譬则曰吾丧吾也。吾哭吾也。抚亡妹之子如己出。教诲而成就之。谓庶弟妹父母之所爱也。经理其产业。服食克俭。所居无长物。唯散秩横床。约于己而厚以与人。族戚婚葬。随宜副急。或以难继告则曰吾道盖如此。奭辅与其兄臣辅。后先登第。公愀然语季君曰吾以匪才。滚到列卿。儿曹重烜赫。兢惧若渊冰也。非 朝会庆吊。不出巷外。与伯季氏。日夕招邀邻社诗朋。谈笑吟咏。一尘不到于座上。其文学则曰治功令各体。赡敏精鍊。尤长于骈俪。而诗则深造独诣。声调悠远。古文雅洁。力追作家规度。尝于内阁草两制。手不停笔。练熟如宿搆。诸公韪之。其伴送北使也。立和十首。北使敛衽钦服。入燕文墨。大为中州人叹赏而藏弆。每年使至。问公安否者多。先朝尝使近臣赋白莲。公居嵬等。 上曰徐某文学。予已稔知为馆阁大手。贱臣登对。 询及直阁待教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2H 页
之列文笔高下。仍 教曰徐某其优乎。公受知于 圣鉴若是其隆矣。有遗稿若干卷藏于家。用工于书法。远摹襄阳洪兴。近取东国名家。会众美而镕化自成。碑版屏障。出于公手者。人皆宝之。窃覸公饬容貌罕言笑。若不可狎。而内实慈谅和易。与物无竞。不容人过失。而改则恕之无留滞。未尝标揭异俗。而崭崭焉谨于绳尺。历清华跻崇显。而泊然自守。不改儒素之旧。宗党称孝悌之行。朝廷推端亮之操。士友诵词翰之工。不佞撰状。采诸舆论。非阿好之私也。用谂于太常氏。于斯裁择。以为节惠焉。
永明尉洪公谥状
宣祖仪宾永安尉礼山洪文懿公七世有孙讳显周。生于癸丑十月七日。 纯祖甲子拣选而尚 正宗女淑善翁主。封爵为永明尉。品行学识。克趾文懿公之美。至 今上元年甲子五月二十六日。 上教曰 正宗驸马。惟永明都尉而历事 四朝。以至今日。令仪令德。夙被 宠礼。渥颜华发。岿然独存。闻明日乃回卺也。因今怅昔。衣资食物。优厚输送。遣史官存问。 使近侍替侑于淑善翁主。又令仪曹择日赐几杖。公进笺谢恩。 上命入侍。 御书八耋都尉特赐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2L 页
几杖身其康健永享遐福十六字以赐之。仪宾之授几杖。所罕有也。尊礼之隆。无与为比。粤明年夏。寝疾至革。 上遣御医。持药物看护。公遗令无秪受礼葬。竟以六月二十四日考终。享年七十有三。讣闻。 上震悼辍朝。教曰吉祥敦大之资。忠厚老成之见。于何复睹。赐东园副器。遣承旨致祭。 命赠议政府领议政。 大王大妃亦喻以谨慎谦约之操。老成练达之识。深致怆衋之意。自卿士大夫。至舆史厮役。莫不咨嗟曰。贤尉云亡。禁脔无人。八月庚子。葬于杨州天宝山下古州内面三家里。至九月甲申。迁贵主墓合封于同原子坐。公字世叔。自号海居道人。礼山之洪。以高丽国学直学讳之庆为鼻祖。入 本朝自大司宪 赠领议政文敬公慕堂先生讳履祥。奕世大显。文懿公其孙也。讳柱元。尚贞明公主。高祖讳锡辅吏曹参判。 赠左赞成谥忠敬。生讳象汉。礼曹判书 赠领议政谥靖惠。生四子。长讳乐性。领议政谥孝安。季讳乐最。 赠左赞成。考讳仁谟。以孝安公第二子。嗣赞成公。荫仕至右副承旨。 赠领议政。妣贞敬夫人大邱徐氏。观察使 赠吏曹参判迥修之女也。公所历都揔府都揔管,长兴库,司导寺,济用监,平市署,冰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3H 页
库,典牲署提调。甲子 命宗亲仪宾与外朝。合其品阶之号。遂自绥禄大夫。改为上辅国崇禄大夫。贵主生与公同年。先公十三年卒。春秋四十四。有一子祐哲。文科参判。不幸早没。孙承干才娶而夭。次承亿前承旨。公始使承亿出为文懿公大宗之后。乙丑春。 东朝悯公已老。贵主无血胤奉祀。 特命更还本宗。至公之丧。服斩衰而主丧焉。公幼时英气发越豪纵。若不可拘束。稍长聪颖绝人。折节为学。伯氏渊泉相公,仲氏沆瀣子。皆以文章名世。从以师之。日有进益。资性宽裕。仪容祥和。自十二岁。出入 禁闼。大被 纯庙及 绥嫔所眷爱。昵侍无间。渥泽靡极。小心畏慎。终始无替。未或以私事干 恩。 绥嫔尝贮银一大匮。将以赐贵主。标识于匮。未及与之而卒。 纯庙后始知之。召公而 赐之曰此 慈宫遗意。卿其领之。公仰对以为臣之一毛一发。皆君之赐。臣生前需用足矣。何敢别受私财。宜下度支。以补公用。款款固辞。 纯庙嘉其志而置之。又尝以所着𩯣巾脱以 赐公。公惶恐而奏曰 至尊所御者。贱臣何敢戴于头。如 赐以新巾。臣不敢辞。此则死不敢受。 上屡喻而终不奉 命。娴于经典。每当 国家内外大小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3L 页
丧。凡敛袭衿绞之节。宗戚诸执事。必待公指授而行之。笃于孝友。自亲没后。事二兄如事亲。及至辛丑壬寅。连丧二兄。馈奠哭泣。号陨如婴孩之失慈母。哀动傍人。见者无不感叹。务于睦姻。虽疏远之族。施予周恤。常如不及。闻人厄穷。恫若在己。门生义旧。赖以存活者甚多。以至虫豸之微。不忍伤害。生长绮纨。终老以富贵。恪守祖先遗规。家常琐务。必一以裁节。不使踰滥。晚年戒家人为岁制。皆用细布。勿以锦缎。此其俭约。而在公犹疏节也。公于二兄。以经传磨砻。丽泽垂三十年。发于著述。卓然自树。诗尤用工深至。声调体裁。步趍三唐。高华警发。境真而意新。虽以渊泉,沆瀣之巨丽。每一篇成。必奖叹曰吾所不及。素不致力于书。而善草隶。老犹强记。至观化前数日。诵少陵七律。不错一字。平居左右图史。寝处其间。手不停披。暇则与一二文士。觞咏适意。尚论古今曰。人生乐事。无逾于是。繇少迄老。如一日焉。有海居集若干卷藏于家。尝辑十世遗文为世稿。互选昆季诗律。为三怡集。又选古今骈俪。为象艺会粹。皆与伯仲二公参订而成之者也。公乐易好善。风流弘长。应事理物。既明且敏。辞命足以讨论润色。才猷足以弥纶匡济。真馆阁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4H 页
之鸿匠。廊庙之大器也。乃限于 国制。得之书而蕴之中者。一不能出而试之。噫。 国朝贤都尉若砺城宋文端之学术。东阳申文忠之志节。锦阳朴文贞之行谊。皆未有功业之著见。仅以文辞传世。君子惜之。不佞于公亦云。取其家状。参之平昔见闻。告于太常。以为财择而节惠焉。
工曹判书朴公谥状
公姓朴氏。讳长复字来卿号锦里。其先密阳人也。密阳之朴。肇自新罗。至丽朝有讳允文。官大匡密川君。入我 朝有讳膺佥正。五世有讳栗掌令。生讳彝叙吏曹参判。昏朝时疏斥奸凶。力护 西宫。以陈慰使朝 京。船覆以殁。 赠吏曹判书谥忠简。有二男。长讳𥶇礼曹参判。当 长陵丁卯丙子间。屡使辽沈。著劳勚。次讳𥰸都事。取参判公第五子为子。讳守和直长。生讳总。于公为高祖。曾祖讳显东 赠吏曹参议。早卒无嗣。祖讳瑀以吏议公从父兄某之子。入为后。 赠吏曹参判。考讳道敏。笃学博文。隐居积行。 除寝郎不就。 赠吏曹判书。三世貤 赠。皆以公贵推 恩也。妣 赠贞夫人玄风郭氏。通德郎就龙之女。公生于 正宗戊戌八月十五日。天姿俊逸。文学夙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4L 页
就。庚午中进士。癸酉擢增广丙科。庚辰拜司谏院正言。旋 除司宪府持平。癸未以相礼升通政。 异数也。 除兵曹参议。甲申入承政院至右副承旨。是年出宰骊州。州多积逋。公清严临下。明法审令。刚柔茹吐。无所挠夺。旬朔之间。仓簿尽完。籴政称平。丙戌因微事罢。丁亥叙拜承旨。戊子 除安边府使。民顽吏奸。官库枵如。公指画矫救。随机殚诚。吏民咸孚。公谷无欠。邑有悖儒以斋任事。争讼不决。公详覈阅实。平其可否。讼者含怨。造为非理之诬。嘱诱泮儒。至有捲堂之举。时 翼宗代理。 睿旨若曰观此所怀。万万可疑。中间必有曲折姑行查。翌日教于庙堂曰此必乡曲悖儒。谋逐官长。搆捏造言之致。明白查出。无或扶抑之意。措辞行会可也。及道臣查达也。乡儒与泮儒之首倡者。痛斥远配。仍促公还任。居一年满瓜递归。辛卯拜司谏院大司谏。甲午 除江界府使。庙堂请仍前官。未几拜济州牧使。州在大海之外。距京踔远。弊痼而不振。公威怀诸镇。恩绥海戍。宽税而解渔户之急。捐廪而助穷民之困。邑以大治。丙申还 朝。丁酉戊戌间。为承旨。己亥 除长湍府使。孔路多扰。连值饥荒。军籴两政。俱荡然无存。公约束恳至。措处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5H 页
得宜。还谷四千馀石。军钱六千馀缗。才数月而充之。一省咸诵其严明。邑豪有恃势恣横者。公招致庭下。威而遣之。巡使即其戚也。衔之。遂论罢。辛丑复拜承旨。时有邦庆。以礼房劳升嘉善。 除汉城府右尹,同知义禁府事,都揔府副揔管。移兵曹参判,同知春秋馆事。差承文院提调 经筵特进官。是岁庆州府粜籴久废。官以吏逋十万石。欲徵诸民。庆之士民千馀人守 阙呼冤。朝廷欲代其官而难其人。谓非公莫可。于是铨曹荐公 除府尹。公先捐捧次徵吏。别具方略。禀庙堂而实仓庾。朝议大嘉之。未几以斋儒惩励事。横被遭罹窜渭原。甲辰宥还。戊申除左尹。庚戌除同春秋。以特进官讲大学秦誓章。公引好善一句。援据先哲王知人用贤之道。恳恳敷奏。至好财章仰奏曰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财无滥费之患矣。 上嘉纳之曰用财于当用。何患乎不足。辛亥讲论语德不孤章。以邻比推义而陈之曰招延贤士。咨访治道。有如邻比救助之义。 上曰诚如卿言。丙辰复拜兵曹参判。 仁陵迁奉。差 纸榜书写官。蒙 恩赏升嘉义。丁巳正月。以大耋应资升资宪。 除知春秋,知中枢府事。入耆社。 除判尹都揔管。旋拜工曹判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5L 页
书。是年六月▣▣日卒。享年八十。讣 闻辍朝二日。吊祭赙如礼。八月葬于骊州某地某坐之原。从先兆也。元配礼川任氏。希夏女。判书相元玄孙无育。继配庆州金氏。通德郎乐性女。十清轩世弼后裔也。有二子二女。长孝宪今庇仁县监。次孝容今康陵参奉。女长适任孝直今校理。次适士人任懋准。孝容有二子幼。公风仪舒迟。气容端肃。人无贤不肖望之自然起敬。有至行。事亲爱敬备至。非甚疾。每日晨起洒扫。扶将抑搔。不离跬步。家甚贫寠。而甘旨供奉。竭力措办。以时进之。不至少乏。虽薪水亦多躬执。不以为劳。亲癠沉淹无宁日。夙宵忧遑。饥而忘食。行而忘履者。三十馀年如一日。及至丧。柴毁几灭性。夙承庭训。研究六经之旨。而于周易庸学。用工尤至。多有自得。本原程朱。务归正当。著为词章。简洁明白。谦谦自牧。常若不及。位至列卿。不改韦布之旧。一切世味。盖泊如也。闭室抱书。若将终身。遇事则不分夷险。惟义是前。不顾利害。不较荣辱。尽吾之职分而已。故屡居盘错之地。刬去膏肓之瘼者。非止一二处。而豪猾知戢。黎庶怀惠。令必行禁必止。功利之所及者。久而愈著。此公平日居家立朝之大略也。公之仕宦。不为不久。而未尝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6H 页
涉要津参庙议。蕴挹经世之具。而不过略试外邑而止。闇然自修。罕于交游。故许心者甚鲜。称公时文之工。而不知其沉酣经术。规模作家。称公吏事之能。而不知其忠信为本。诚勤以行。至于公立志刚毅。律身之谨严。问学之精笃。见解之超妙。尤多不知者。然即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一辞称之曰君子人也。公尝诩不佞以可与语者。每想公风流弘长。漠焉千古。不可以复见。参奉君将请谥于朝。玆按状撰次。以备太常之财择。
赠议政府右议政金公谥状
近故辅国崇禄大夫行判敦宁府事兼工曹判书,判义禁府事,五卫都揔府都总管。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 经筵事,监春秋馆事金公讳泳根字德夫号胜山。本贯庆尚道安东府人。始祖讳宣平。高丽太师开国功臣。圭组相继。至 本朝清阴先生文正公讳尚宪。道学文章。为世儒宗。斥虏和再拘沈狱。大义悬诸日月。配享 孝宗庙庭。取仲氏府使 赠左赞成讳尚宽子为嗣。讳光灿。同知中枢府事。 赠领议政。生领议政文谷文忠公讳寿恒。经术勋业。显于 孝,显,肃三朝。力扶正论。与尤庵宋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6L 页
文正公。同己巳之𥚁。生讳昌集号梦窝。官领议政谥忠献。辛丑建 储四大臣之首。配享 英宗庙庭。生承旨 赠左赞成竹醉忠悯公讳济谦。生讳省行 赠领议政谥忠正。壬寅诬狱。三世被惨𥚁。自文忠至忠正四世不祧。生讳履长荫正 赠左赞成。生讳复淳荫牧使 赠领议政。寔公之考也。初配 赠贞敬夫人延安李氏。 赠参判度平女。后配 赠贞敬夫人昌宁成氏。最烈女。三配 赠贞敬夫人达城徐氏。赠持平命埰女。 正宗十七年癸丑十一月十四日。徐夫人生公于骊州邑第。其翌日相国翼献公履素筵退而言曰。 上已烛吾家宗孙之生。 圣谕及此。阖门感结。 纯祖十年庚午中生员试。辛未丁内忧。辛巳议政公捐背。甲申 除弘陵参奉。乙酉以 陵役劳升六品。 除礼宾寺主簿,司宪府监察。丙戌 景慕宫令。丁亥仪宾府都事。出为灵山县监。岁值灾荒。亲抄男妇老幼而赒恤之。无一捐瘠。戊子以观察使嫌避弃归。 特命换江西县令。六载居官。阖境无饥馑之苦疠疫之染。咸颂福星来临。建兴学养士之碑。甲午上考满十。递付司果。旋 除掌乐院主簿。迁为司䆃寺佥正。 宪宗三年丁酉。拜林川郡守。因大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7H 页
歉往海廒移谷。闻有新娩之妇阙食将死。以斛米救而活之。是嫌家也。恻隐之发。不以私废公。人皆钦诵。己亥迁南原府使。筑北防川。始无漂垫之患。民安其居。刻石颂功。辛丑以五考之上。递付司果。壬寅 除典设署别提,广兴仓守。拜全州府判官。革罢无名之敛。割俸几千以补充。甲辰升晋州牧使。结弊之紊乱者查栉而去其白徵。丙午瓜递。 哲宗元年庚戌 除平壤府庶尹。积逋尽拔。百度俱理。辛亥移黄州牧使。吏民爱戴。有三世不忘碑。壬子 上念四世忠贞。特授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至左承旨。工曹参议,曹司五卫将。癸丑拜户曹刑曹参议,佥知中枢府事,黄海道观察使。礼川属镇有椒岛。处在海口。与登莱州相接。彼船往来无常。边情极疏。奏请于朝。作边地窠。以名武择为佥使。监兵水营都试之临时知委。每多未及赴者。奏请前期行会。以省其弊。瓮津府使之兼水使都试。设于瓮津。而时有移设所江行营之议。奏请所江,瓮津府轮回设行。以存试体。甲寅以浚延安府南大池劳。 特升嘉善大夫。乙卯拜行右承旨,工曹户曹参判,都揔府副总管,同知义禁府,中枢府,敦宁府事,观象监,司宰监提调。冬至副使旋递。汉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7L 页
城府左右尹,江华府留守。 行宫 长宁殿栋宇阶级。年久陊剥。捐廪修葺。焕然改观。丁巳 特超资宪大夫。以赏修改之劳。拜工曹刑曹判书,都总管,知义禁。戊午判尹 永禧殿增修。以都监提调升正宪。 元子诞生。 特赠忠正公上相。除公判义禁。升崇政大夫判敦宁府事。己未拜广州府留守。阴雨之备。赖多实效。以 仁陵补土劳升崇禄。辛酉拜水原府留守。粜籴签伍之成痼瘼者。并矫救而正之。壬戌以侍从臣父年七十。升辅国崇禄大夫行知中枢府事。癸亥换授江原道观察使。关东京作蔘贡。启 闻革罢复旧。穷蔀赖安。 今上元年甲子疏递。癸酉十月十一日。考终于广州道岘别墅。享年八十一。讣闻辍朝吊祭。相臣奏 赠右议政。以出后子炳冀辅国判敦宁。推 恩本生也。十一月二十九日。葬于利川沙北面陶峰里负癸之原。初配 赠贞敬夫人杨州赵氏。参议命哲女。生一男炳骏。 经筵官前参判。后配 赠贞敬夫人文化柳氏。焕升女。生一男炳冀。出后三从叔父领议政左根。文科前判中枢府事。一女适洪祐升。庶子炳骊前县令。炳騜,炳宛进士,炳乘。参判庶子定均前学官,最均。庶女适朴齐贤。一幼。判府事子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8H 页
用均。庶子重均,庶女并幼。洪祐升子承协。炳骊子雨均前学官。公生而器宇异凡。自幼晨昏定省。罔或间断。甫就学好肄书。闻义理说则严毅见于色。八岁当正庙大丧。欲随长者举哀。母夫人以幼止之。自率十数儿。上山麓而哭。尝于月夜。议政公命赋韵。辄对曰明月窗间照。无烛可读书。李参判鲁述适在座亟叹赏。以为必大有进就。父母有疾。尝粪而验其轻重。忌日斋素行事。至大耋不懈。友于姊妹。分多润寡。见人饥寒。必衣食之如不及。或有病求药。倾储而与之。笃于亲戚故旧。虽微物必分味。御下有度。不加箠楚。皆肃然服从。晚年往来骊江道岘。与溪翁野叟逍遥。翛然有出尘想。六男侍侧。诸孙绕膝以供欢。庚午小科回榜。文正公后初有也。癸酉庶子炳宛解额。 命付进士榜末。以公已经回榜。 丝纶隆重。用示尊年之意。格外 异数也。公宽弘之量和吉之容。有可以膺受百祥。用门荫进而绾八州之绶。宣化两道。保釐三府。位极人臣。寿开九秩。生老太平。善始善终。由其厚德以致之也。公以世嫡。主文忠以下宗祧。长子旌招屡至。标望于士林。次子绩庸茂著。柱石于邦家。公之上承下授。源远而流长。昌大后昆。其可量乎。不佞与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8L 页
公同年生。生朝后八日。近以居地之远。虽不得过从。每闻公康健而歆艳之。孰谓公先我观化也。抚念平昔。不禁慨然而涕。谨具历官行事。谂于太常。用备节惠。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行状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9H 页
外舅珍山郡守朴公行状
公姓朴氏。讳民淳。字叔恒。号雪轩。系出高灵大将军讳之顺。始显于高丽。入 我朝有讳原厚内赡尹。四传至讳訚。弘文馆校理号挹翠轩。文章名世。以直道被𥚁于燕山朝。 赠都承旨。 正庙序其遗稿而重刊。三传至讳庆业副提学。尝劾郑仁弘,李尔瞻诸凶。直声振朝。 赠左赞成号岩叟。高祖讳諴长。南汉下城后杜门谢世。除参奉不仕。以寿升佥枢。曾祖讳蕃县监 赠司仆寺正。祖讳元瑞 赠吏曹参议。考讳敬镇县监 赠吏曹参判。妣 赠贞夫人全州李氏。参奉蓍先女。生三男。继妣 赠贞夫人庆州金氏。柱国女。生一男即公也。天资端粹敏慧。三岁识字。见者目为祥麟瑞凤。族叔灵城君文秀亟称之曰吾宗少辈致远大者。必某也。自幼事亲务悦其志。参判公性严。对家人子弟或有不豫。公始龀婉容愉色。绕膝陈达。参判公辄怡然解颐。丁亥贞夫人弃世。公年十五。守制踰节。哭踊动人。庚寅丁参判公忧。未葬又遭伯氏丧。仲氏县令公,叔氏参判公皆脆弱多病。公左右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59L 页
扶持。不遑自恤。祈寒盛暑。不离庐苫。不脱绖带。服阕治举子业。一篇出远近传诵。忠清监司朴公宗岳访湖中第一文士于金公方行。以公应之。壬子中进士。居泮宫月试应制辄优等。入侍 恩褒非常。乙卯除崇陵参奉谢 恩。上教曰尔仪容不下于乃兄。岂终老荫途。换授童蒙教官。戊午升六品。付军衔除义禁府都事。以病将呈递。即移工曹佐郎。亦出 圣旨也。移户曹。上问正郎以本曹所庤木石之数。正郎仓卒不能对。被 严教。因 召他郎官。诸僚皆推公。公入。上又问之。条对甚悉。 上曰为郎当如是。铨曹首拟泰仁。三望俱下 点。盖 上不欲公出外也。正郎缺。上问判书赵公镇宽曰欲辟何人。举公对。 上曰得其人。于是升正郎。 赐太仆马。寻以马劣更 赐内厩马。移建 敬奉阁于 大报坛之旁。 特命公教以当日讫功。公手操版锸。恪勤董役。果一日而毕。 上大称赏之。 命升叙加赏赐。 御制七言律诗。令公赓进。与叔氏参判公同居。第宅狭小。 上闻之。命训局赐钱八百两买舍。叔氏丧。下内帑钱五百两。公感泣语诸子曰 圣恩至此。何以图报。德山有邪学。拜县监。 上教曰予岂欲出尔于外。然择差也。第往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60H 页
善治。至县捕其魁正法。馀数十辈。治其罪火其书。喻以孝弟之道。邪徒遂熄。舟桥司船人滥收贡税米。弊甚钜。公定斛量之式而严禁之。民大以为惠。捐廪米百石。息利立约。永革刷马钱敛民。簿书有暇。与乡中士友。讲论经义。庚申 正庙升遐。因山前素食。不御于内。衣不帛。 国葬时应纳诸物代钱四百馀两。例赋于民。公曰 先王终事之地。忍敢取诸民而用之。遂买廪米百馀石以充。 大行王尝书德山县监朴某腴邑升迁。贴之屏间。铨曹奉行 遗教。移公江西县令。捧檄痛绝。日惟愿速死归侍我 先王。既而江西前官因道臣 启仍任。公亦还任德山。辛酉升淳昌郡守。守令任未满五十日。法不书褒贬。监司谓公为吾先公之友。毁典式而置下考。及归无以为家。卖鞍马买茅屋而居之。秋无甔石。待粜而炊。居五载。常取 正庙御定诸书读之。至忘寝食。乙丑甄复通礼院引仪。历 景慕宫令工曹正郎,典牲署判官,刑曹正郎。庚午除清河县监。邑于海曲。鲜有文学。不务农桑。惟逐鱼盐为利。公勤民劝士。各归本业。风俗遂变。甲戌移珍山郡守。岁荐饥。民情大急。下车即驰至营。见监司备陈状。乞弃官去。监司感其诚。划给移转籴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60L 页
一千石令赈之。公又捐廪谷二百石。殚心赒救。郡无捐瘠流民而全活者甚众。丙子秋大熟。乃修衙舍署廨。不以烦民。民乐趋役。丁丑春告成。监司行部见之。叹其有干局。欲褒 启请升资。公力辞之。郡有赵重峰先生遗墟。祠宇颓圮。公出赀重修。置守祠一户。蠲其役。恤其祠孙。先是患宿症。至秋病革。犹断断忧民邑不置。以八月八日。考终于官。郡之老少妇孺。奔走涕泣。旧乡士民赍咨曰。吾乡贤大夫没矣。享年六十五。十月十二日。葬于珍山西长大洞丑坐原。合窆于元配李氏宅兆。李氏参奉禄海女。籍德水。继妃(一作配)迎日郑氏启良女。俱无育。三配宝城吴氏光鲁女。生一男。和韺参奉。二女适李彻渊,尹定铉。庶出二女适郑在衍,崔凤秀。和韺男泰愚,晋愚,一愚。李彻渊男寅杓。尹定铉系子泰经今承旨。泰愚生周干。晋愚,一愚皆一子幼。公清明乐易。内贞外和。不事务饰。襟怀坦夷。不为矫激之言崭绝之行。至于义理淑慝之别。截然不可犯。事父母左右无违。内外仕官。遇丧馀或不与祭。必危坐达曙。吞声诵蓼莪诗。旁人不忍仰视。以未及致养为至限。出宰时竭诚备物。极礼而洁。盥手封识。归于宗家。以供享祀。伯仲氏早世。于叔氏参判公笃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61H 页
友而敬事之。唯诺必谨。起居饮食。必省视。人谓姜氏之共被。司马公之拊背。无以过也。抚诸兄之子如己子。宗子和文少公一岁。与同饥饱。弃官食贫。常分廪馈之。及其殁躬治丧葬。庇其孤使之成立。性好施。赈穷恤贫如不及。在官门无滞客。求者云委而色不厌。人或劝其营产业则曰吾家自先世。未尝作宰而置田宅。有书数百卷。以此遗子孙足矣。御家严而行之以仁恕。朝夕不举火。而户庭之内无愁色。治郡务举大体。不近名。务恤先及鳏寡。勤于修弊。历任四邑。皆有茂绩。天才绝高。凡读书。掩卷辄诵。遇文理轇轕。寓目而解。平居手不释卷。词章平澹简雅。无艰棘之态。有诗文若干卷藏于家。公以布衣。蒙 殊眷于 圣主。迁调踰例。宠锡频繁。世皆期其进用。阨于一第。不能展其所抱。以报 隆恩。寥寥数郡之政。不足以槩公。是有命焉。每于 正庙忌辰。诵武侯出师表呜咽曰。 先大王宾天。未及中年。不啻若昭烈之创业未半也。始吾先公甚重公。待以国士。及遭𥚁变。人皆为公危之。昔之叹羡而媢疾者又从而倾之。若淳昌下考是也。当是时。平生故旧。皆畏连累。褰裳去之不暇。在公远嫌。宜若尤异于人。乃慨然收其孤而妻以爱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61L 页
女。韩子谓士穷乃见节义。于公益信。公之女既归定铉十有五载。举二子皆夭。寻亦溘逝。岂公所望于吾夫妇者耶。呜呼欷矣。谨就参奉君所述言行。删润撰次。以待立言君子裁择焉。
工曹判书李公行状
公姓李氏讳鼎臣字圣邻号花史。系出 宣祖别子宁城君孝景公讳㻑。生讳伦桧原君谥贞简。继子讳泓咸平君谥孝简。本生考监役 赠左赞成讳时煌。广平大君之后。以孝 旌闾。寔公高祖也。曾祖海兴君贞孝公讳橿。屡奉使入燕。中国名士咸推为贤公子。祖讳命杰以海兴第四弟海清君讳桱之子。入后海兴。荫仕星州牧使。以季子肃烈公贵 赠议政府左参赞。行修于家。治效于官。人皆称长德君子。考讳尧宪。兵曹判书谥肃烈。力辞元勋。世服其廉让。妣贞夫人潘南朴氏。 赠领议政忠献公准源之女也。公以 正宗壬子七月三日生。天资颖悟。幼有至性。才八岁母夫人婴疾。肃烈公时居外任。公侍侧不暂离。邀医合药。饮膳必躬进。见者惊异之。母夫人 绥嫔姊也。公十馀岁。入侍 纯庙。常在禁中。周旋应对。谨慎明敏。未尝少有差失。归家绝不言宫省事。其夙就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62H 页
如此。庚午中进士试。 上特赐乐以宠之。辛未冬十二月。关西贼洪景来等陷数郡。肃烈公请自往讨。拜两西巡抚使 命出征。公以弱冠具櫜鞬将从行。既而贼入据定州城。庙堂以为不足动大众。先遣副将领一枝兵剿之。巡抚使开府于京营。遥授节制。公曰诣幕府省觐。部曲将佐。咸与交欢。具知其材品。文檄簿书。旁午委积。密赞方略。无不中窾。至明年四月而贼平。肃烈公自此倚重之。凡公务家事。无小大而一听于公。乙亥四月。肃烈公捐馆舍。戊寅二月。 上追念肃烈公旧。 特令初仕调用。除敦宁府参奉。己卯夏。 王世子嘉礼。差监造官。迁典牲署副奉事。冬都监赏典。升六品拜掌乐主簿。庚辰春。 除刑曹佐郎。夏 除牙山县监。当日 命换永柔县令。辛巳秋。沴气大行。死者相续。公多为药物以救之。所全活甚众。壬午移海州判官。海剧邑也。以爱民为本。而综理明察。吏不敢欺。甲申 命与水原判官相换。乙酉岁饥。殚心赒恤。境内无捐瘠。丙戌 幸行。令准职 除授。升载宁郡守。治如海州时。丁亥拜忠州牧使。未及赴。擢增广试文丙科第十三人。以科前准职。直超通政。唱名日。拜承政院右副承旨。递拜兵曹参议参知。迁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62L 页
刑曹参议,侍讲院辅德。己丑进馔。以礼房承旨。升嘉善拜行右承旨。连 除汉城府右尹,礼曹参判。历都揔府副总管,同知 经筵,春秋馆,义禁府事。庚寅拜司谏院大司谏。辛卯 除开城府留守。壬辰 特授吏曹参判兼典牲署提调。癸巳拜刑曹参判。冬京畿暗行御史李是远以公任开城时。有湾人武举市井乡解及蔘商行货等事。捃摭论列。公对吏听勘。 命查于本府守臣郑祖荣。启言盘问吏校。一辞发明。细探物情。实无形迹。又 命收议大臣。左议政李相璜以为试榜商贿。两皆无是。不可以此为罪。右议政沈象奎对亦同。事乃得白。王府以徵逋捧耗。不能察吏奸。处以夺告身之律。退居郊墅。不复有意于荣途。甲午三月。叙拜同 经筵。旋 除刑曹参判。公惶蹙不敢膺 命。 上连下教趣令上来。至数四而终不出。下 王府推考。即令分拣。严饬肃 命。公不得已诣阙外陈疏。言遭罹罔极。不可进身于朝。 上答曰往事不必索言。况伊时查案。昭洗无馀者乎。仍荐降严旨。怵于分义。黾俛出谢。拜行左承旨。丙申拜同知敦宁府事。丁酉春。 除工曹参判。七月丁母夫人忧。庚子拜户曹参判,同知成均馆事。辛丑拜兵曹参判。癸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63H 页
卯拜同知中枢府事。乙巳拜行都承旨。十馀年间屡经承旨,诸曹亚堂,左右尹,谏长,揔管。而玆不叠书焉。丙午冬。出为京畿观察使。黜陟公而施措得宜。一省颂其惠。戊申七月。大臣有 绥陵奉审之行时。潦水大涨。以船不预待论罢之。未几叙拜都承旨。公引义陈章。 上优批不允。九月 上幸行 绥陵。见四山植木郁然。 教曰此监蕫道臣之劳也。前京畿监司李鼎臣刑曹判书 除授。进阶资宪。知 经筵。己酉除工曹判书兼知春秋馆,义禁府事。 宪宗大丧。差山陵都监提调。自开基至复土。敦匠蕫役。竭尽诚力。以劳升正宪。庚戌 除都揔管。九月 除庆尚道观察使。辛亥二月五日。卒于大邱观察营。享年六十。讣闻 上震悼。令沿路护丧。吊祭如礼。四月▣日。葬于坡州紫谷乾坐之原。从先兆也。配贞夫人海平尹氏。谕善得孚子趾东之女。育二女无嗣。取仲弟承旨鼎民子斗永为子。前宗亲府典簿。女长适参判洪祐哲。次适承旨金炳渊。晚有侧室男曰台永。二女曰武科金炳春进士朴齐衡妻。斗永长男秀万。次幼。二女婿宋舜哲金龙植。洪祐哲有三男承▣,承干,承亿今承旨。公姿容秀丽。风仪动人。慈谅祥吉。和气溢于外。呵
梣溪先生遗稿卷之六 第 163L 页
叱不及于仆隶。与人交。汎爱而好善。素清羸多疾。摄养甚谨。饮食起居凡可以伤生者。勿敢近殆三十。乃充完康健。善于辞令。精切明鬯。粲然有条理。人皆乐闻焉。肃烈公写真。草本未就。居忧专精覃思。指授画师。及其成。七分惟肖。事母夫人怡愉洞属。务为承顺。前后丧。哀毁踰礼。友两弟笃至。有妹早孀。迎归同居。以至终身。抚其嗣子。为之娶妇而资其生。赈救贫族。不以无为辞。自立朝从宦。感激 恩遇。志在图报。当官尽职。举有成迹。中岁以后。多居江榭。吟啸自娱。泊然若与世相忘。而忧 国一念。发于宵寐。有花史诗藁若干卷藏于家。余外氏三舅从母之子十有一人。唯公长余一岁。童幼嬉戏。情好如同胞。到白首相信愈深。公去余先归已十五载矣。斗永属为之状。群从凋丧。无知公事者。又无著录可徵。只就所尝记忆而述之。老耋多遗忘。泚笔欲书。感泪先迸。固不免脱漏疏略。然公平生品行。即此而犹可得其髣髴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