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x 页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碑
碑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58H 页
高丽晋阳府院君郑公(需)墓碑(乙酉)
晋阳之郑。远有代绪。自高丽平章事艺为鼻祖。其后子姓。斑斑可考。至文英公。最为著闻。而惟是衣履之藏。莫省其所。世寝远。大为诸孙之所痛恨伤衋。 纯宗癸亥八月。后孙载遇。博采古老传说。寻得荣域于清州西州内果桑山卯坐之原。发其志石于二圹之间。则纵有剥缺而犹可读。其石面标题曰谥文英公郑需之墓配贞敬夫人清州韩氏祔左十九字。而两行下有卯坐二字。右方有本晋阳三字。参之谱牒。恰与相应。得以改其封筑。追远寓慕。始有所矣。诚为其后孙莫大之庆。而岂公赫赫之灵不昧者存。有所阴骘而然也欤。乃者其诸孙基丰,旗焕,尚,始洙等。更相与谋曰。先祖墓所。既晦而复显。克荐备物之亨者。已过四十馀年。而无贲饰泉涂。昭示来后之迹。则大是欠阙。昔朱制置封茔所寄。至为他人有之。晦翁告以伐石崇土。俾后不迷。敢谢其谴。殆相符于此也。窃惟先世以来。几近千祀。而簪组连仍。名硕辈出。至今遗裔。益为蕃昌。则曷敢不传久是图。以仿晦翁之谢
晋阳之郑。远有代绪。自高丽平章事艺为鼻祖。其后子姓。斑斑可考。至文英公。最为著闻。而惟是衣履之藏。莫省其所。世寝远。大为诸孙之所痛恨伤衋。 纯宗癸亥八月。后孙载遇。博采古老传说。寻得荣域于清州西州内果桑山卯坐之原。发其志石于二圹之间。则纵有剥缺而犹可读。其石面标题曰谥文英公郑需之墓配贞敬夫人清州韩氏祔左十九字。而两行下有卯坐二字。右方有本晋阳三字。参之谱牒。恰与相应。得以改其封筑。追远寓慕。始有所矣。诚为其后孙莫大之庆。而岂公赫赫之灵不昧者存。有所阴骘而然也欤。乃者其诸孙基丰,旗焕,尚,始洙等。更相与谋曰。先祖墓所。既晦而复显。克荐备物之亨者。已过四十馀年。而无贲饰泉涂。昭示来后之迹。则大是欠阙。昔朱制置封茔所寄。至为他人有之。晦翁告以伐石崇土。俾后不迷。敢谢其谴。殆相符于此也。窃惟先世以来。几近千祀。而簪组连仍。名硕辈出。至今遗裔。益为蕃昌。则曷敢不传久是图。以仿晦翁之谢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58L 页
谴哉。遂以载石之文属来熙。既不敢辞。而略为掇拾叙次。谨按其谱。则以版图佐郎封晋阳府院君 赠佐理功臣宝文阁大提学谥文英公书之而已。其勋德事业。必多可纪。而无他文献之足以考稽。惟以枝叶之茂。推其本根之厚。则亦可尚论矣。公子守圭。内府令。孙椽。三司副使。曾孙长曰乙辅。尚书事。封菁川君。 赠谥文良。次曰吉辅。缮工监正。 赠赞成。文良三传而至以吾。我 太宗朝。官大提学。 赠领议政。谥文定。号郊隐。工诗名于世。四传而至苯。官右议政。 赠谥忠壮。 端宗逊位。与金节斋,皇甫相公。骈首殉国。贞忠大节。震耀宇宙。中郎将作。判书得兰。监正之子与孙也。又有节度使承绪,参判天卿,参议若,兵马使说。并倡义于壬辰。持平思显之直谏。都事渊之至孝。著乎史乘。秉义惇行。世趾其美。何其后承之多贤也。况历考谱中。壸仪之尊。克配于 本朝列圣。凡十有六焉。而诞生于文英公之外裔。殆居其半。猗欤盛矣。灵芝醴泉。岂曰无自耶。斯足以徵公之德。而镌公之墓矣。今此诸孙追先之诚。不以世疏而或忽。尽心于揄扬之道。则其邱墓之修。香火之荐。必当永保于无止矣。宁不休哉。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59H 页
知礼三贤遗墟碑(戊申)
惟此知礼县治。在主岳山下。其馆舍傍近。自昔相传以为三贤之旧居也。县之东一唤地有盘谷。兼以岩瀑之胜。张公游赏其间。取以为号。殁而墓于县后精诚岘。又其小北几百步。设尹徐二公之棹楔。自县而南数十里许。鉴湖之上剡溪书院。即白村金公揭虔之所。而以三贤跻侑焉。顾其遗址荒茀堙废。殆不可辨。而槩认其同闬共学。胜国以来迄今四百馀载。尚为乡人行路之所指点而咨嗟矣。诸公事实。世远不能详。而就邑志与伦纲所编。犹可考据。张公知道玉山人。父允元。祖乙浦水源府院君。公以 洪武辛亥。擢文科。官起居注。知宜州事。当革命之际。谢归乡里。日进诸生而训诱不倦。其贞操芬躅。足以激懦而律贪。更无入 本朝禄仕之迹。想或以罔仆之义欤。时有尹公殷保,徐公骘。俱抠衣请益于其门。相谓曰。人生于三。事之如一。况吾师无子可养乎。得异味辄进。遇良辰。必具酒馔。及张公捐世。庐墓供馈奠。而尹公感异梦。归视亲疾。竟有乌含香盒。茸抽雪中之异。徐公独守终制。亦致猛兽之呈祥。事亲从师。生养死祭。尽其至诚。而物之感应。理无舛差。二公资质之美。固
惟此知礼县治。在主岳山下。其馆舍傍近。自昔相传以为三贤之旧居也。县之东一唤地有盘谷。兼以岩瀑之胜。张公游赏其间。取以为号。殁而墓于县后精诚岘。又其小北几百步。设尹徐二公之棹楔。自县而南数十里许。鉴湖之上剡溪书院。即白村金公揭虔之所。而以三贤跻侑焉。顾其遗址荒茀堙废。殆不可辨。而槩认其同闬共学。胜国以来迄今四百馀载。尚为乡人行路之所指点而咨嗟矣。诸公事实。世远不能详。而就邑志与伦纲所编。犹可考据。张公知道玉山人。父允元。祖乙浦水源府院君。公以 洪武辛亥。擢文科。官起居注。知宜州事。当革命之际。谢归乡里。日进诸生而训诱不倦。其贞操芬躅。足以激懦而律贪。更无入 本朝禄仕之迹。想或以罔仆之义欤。时有尹公殷保,徐公骘。俱抠衣请益于其门。相谓曰。人生于三。事之如一。况吾师无子可养乎。得异味辄进。遇良辰。必具酒馔。及张公捐世。庐墓供馈奠。而尹公感异梦。归视亲疾。竟有乌含香盒。茸抽雪中之异。徐公独守终制。亦致猛兽之呈祥。事亲从师。生养死祭。尽其至诚。而物之感应。理无舛差。二公资质之美。固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59L 页
有过人者。而从事问学。擩染启发之功。尤为难诬也。至 世宗朝。有上其事者。并 命旌闾。拜尹公官 厚陵参奉。徐公官司涓。遭逢 圣明。获被殊恩。岂不休哉。盖民有是身。则必有彝伦。师之设教。因其固有。还以导之。故参于君父而为三大伦。二公之移孝及师者。皆尽乎彝伦之道。而今闻徽迹。终古不泯。非有爵赏之劝刑辟之威。而人皆靡然向之而感慕者。岂非彝伦所同而然欤。尹公号节孝。贯坡平。父时祖。坡平府院君虎之玄孙。墓在县南瓢岩。徐公号南溪。贯利川。父强牧使。祖玧平章事。墓在县北文堂。诸公之同出一县。已可谓盛矣。而居既同井。葬皆不出乡。亦稀矣。今者知县耆老章甫与诸公遗裔。惧弥久而弥失其处。谋伐石而刻其事。合辞属余以记之。余考其迹而多旷感。遂不辞而略书如右。复语之曰。顾自世级渐降。义理日晦。事一之伦已斁。而知之人士。感奋激发于百世风声。不忍荒其地而将图永有所劝。则矧其子孙阐先之诚。宁有穷已乎。若因是而恒思法象其贤范。则异日复振世业之中微。于是乎在。不惟永贲其遗墟而已。为诸公后承者。益相与勉之哉。
怀安大君 赠谥良僖公(芳干)墓碑
怀安大君 赠谥良僖公(芳干)墓碑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0H 页
恭惟我 太祖康献大王。在王氏朝为宰相。聘密直副使韩卿女为夫人。当时贵游有京外两聘。例也。升遐于潜邸。 太祖即位。赠神懿王后。诞六男。怀安大君序居第四也。以至正甲辰七月二日。生于咸兴归州洞私第。公讳芳干。仕丽官至少尹。 太祖之威岛回旗。以翊赞功。封怀安君。及开国。进大君号。于时 太宗大王威名日盛。公年长地偪。当至难之会。有逆苞之狱。廷臣谓削公璿籍及勋录。 上必欲全保。而为诸臣争执。不得已定配兔山。公以系出全州。自愿移配。谪既久。特赐宥。公乞因留。不许。行至恩津。病卒于旅馆。即永乐庚子三月九日也。讣闻。 上震悼辍膳。即复其封爵。吊祭如礼。遣地师卜兆。礼葬于全州府东龙进面法史山负乙之原。 太宗之于公。终始全孔怀懿亲之至意。殆无馀憾矣。 宣祖丁未。公之玄孙愈。上言请入璿谱。 上教曰。于今百年之后。使其子孙流落不保。决非所以仰体 太祖之心。遂命设厅。入录于属籍。复子孙袭爵。 肃宗庚申。因璿源厅禀启。命议大臣。金公寿恒,闵公鼎重,郑公知和以为 宣庙朝因献陵志。不废懿亲之考据。 特命许录。今亦仰体 太宗之德意。明 宣祖之特教。恐不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0L 页
违尊亲合族之道。遂如例入录。又于丙戌。因十世孙县监东弼上言。公之子若孙。弁蒙追赠焉。配骊兴闵氏。判书赠赞成璿女。墓在骊州失传。子孙居义宁。继配密阳黄氏。判书亨女。墓在瑞山。子孙因居。三配金浦琴氏。正郎仁排女。墓祔大君墓。在怀安。有四子。子义宁君孟众。闵氏出。子昌宁君泰。黄氏出。子金城君善,金山君仲窘。琴氏出。孟众子。永平正温。泰子。德林正柏,湖山正桧。善子。长山正衡。仲窘子。定安正芬,定平正终同。温子。宛南副正克宗。柏子。瑞宁副正长孙。桧子。顺义副正哲显。衡子。完源副正思文,完溪副正思安,完安副正思讷。终同子。南岳副正谒山,南溪副正阿,全昌副正明孙。其馀子孙。多不尽鍒(一作录)。大君终于湖南。高躅遗风。尚今不泯。州内士林。尚慕俎豆于凤冈院。后孙象铉,礼赫。累呈跸路。 哲宗癸亥十月。竟蒙易名之典。温良好乐曰良。小心恭慎曰僖。翌年。 谥于不祧庙。呜呼。公当 国朝草创之际。佞臣盖多逞其邪谋于至切之间。苟非公平日言行为 圣主之默察。则安得曲保于忧危屯阨之时乎。公尝与农夫饮田间。闻车公原頫之被祸。失声长恸。忘其骑来之牛而归。时谓之忘牛子。成忠文公三问。以吉冶隐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1H 页
再之投灯。赵石涧云仡之击案。李石滩养中之破醪。并举而论注。此岂无所以然哉。是以 列圣之克伸幽郁。名硕之协赞献议。俱尽其宜。岂不盛耶。今其遗裔。忾墓道之阙漏。惧来世之无徵。将立改刻。来谒文者。龙铉,斗铉也。辞不获。撮叙碑谱。以诏来许。
完山君 赠左赞成李公(天柱)神道碑后记(乙丑)
公衣履之藏。在于咸兴杻由洞。而世久失传。而公之外弥孙韩亨允。观察北道。殚诚采询。竟得其墓。竖碑镌铭。而今距 嘉靖。亦过三百载。字画磨漶。殆不能卞读。其十四代孙焘与等。将改竖石墓道。移刻旧铭。后复磨漶。而又有移刻如今日。则可保不朽于无穷矣。此其诸孙今日之心也。公之事行。已有韩公之备述。质悫简重。无有浮华。其可徵无疑矣。且其后承蕃衍。殆过累千。不能尽录。以川丰源羡之理推之。公之隐德阴功。蓄于躬而发于后者。可见矣。今李君等。从余甚熟。令余以此见属。余不敢辞而追叙如此云。
监司赠兵曹判书吴公(凝)神道碑铭(壬戌)
龙城府蓼川之南鹫山之东。有斋曰锦南。即吴氏先代之所卜筑。而非徒山水最为形胜。其退休占閒之遗迹馀韵。至今为湖南人士之所艳称。恨未足蹑而
完山君 赠左赞成李公(天柱)神道碑后记(乙丑)
公衣履之藏。在于咸兴杻由洞。而世久失传。而公之外弥孙韩亨允。观察北道。殚诚采询。竟得其墓。竖碑镌铭。而今距 嘉靖。亦过三百载。字画磨漶。殆不能卞读。其十四代孙焘与等。将改竖石墓道。移刻旧铭。后复磨漶。而又有移刻如今日。则可保不朽于无穷矣。此其诸孙今日之心也。公之事行。已有韩公之备述。质悫简重。无有浮华。其可徵无疑矣。且其后承蕃衍。殆过累千。不能尽录。以川丰源羡之理推之。公之隐德阴功。蓄于躬而发于后者。可见矣。今李君等。从余甚熟。令余以此见属。余不敢辞而追叙如此云。
监司赠兵曹判书吴公(凝)神道碑铭(壬戌)
龙城府蓼川之南鹫山之东。有斋曰锦南。即吴氏先代之所卜筑。而非徒山水最为形胜。其退休占閒之遗迹馀韵。至今为湖南人士之所艳称。恨未足蹑而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1L 页
目睹。近有锦南之后裔镇奎。以墓无显刻。请铭于余。而来示事迹一册。受而继阅。益信前闻之不爽矣。余不敢辞而为之说曰。咸阳之吴。远有代绪。其七世祖光辉仕高丽。官至尚书左仆射。封咸阳府院君。因以始籍。历三世至玄庇。艺文馆直提学。公之高祖也。曾祖邦植。开城小尹。祖尚德。少府寺少监。与博士金貂及太学诸生。上章斥佛教尊圣学。三年庐墓。独遵古礼。丽氏北牖。挈家南下。杜门谢世。号杜庵。乡人立祠俎豆。与妇兄黄翼成公喜。同享于南原枫山院。考致行。刑曹正郎。公。正郎之第二子也。公讳凝。字冥受。以 永乐辛丑。生于咸阳花藏山下旧第。自在龆龄。嬉戏有度。以孝悌忠信四字。书诸左右。无时不诵曰。此四个字。为人之本。年至十二三。博涉经史。及至弱冠。心性理气之论。修齐治平之要。潜心理会。金佔𠌫,南秋江诸先生。尝许以道义交。 正统丁卯。中生员试。筮仕至直长。 天顺丁丑。阐别试文科壮元。选入槐院。历扬清班。徐四佳玉堂评曰。银台玉署。阔步无滞。可知其时望也。以直讲入侍 经筵。讲论精熟。屡蒙奖诩。 成化丙戌。除咸吉道观察使。与曹相国锡文。讨平施爱。策敌气勋。以清白遗爱。有去思碑。未几连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2H 页
除平安庆尚道伯。末年。以全罗监司。卜居于任实九皋里。即卺乡也。又营别庄于南原述山。即祖考杜庵公遗址也。因筑一斋。名以锦南。盖以锦岩之在其南也。以为终老之计。屡有 召命。不复就仕。训子弟以忠孝。教村秀以礼让。乡俗丕变。一马一僮。逍遥觞咏于龙城云水之间以没世。墓在任实上云面立石里子坐原。卒年不传。而后 赠兵曹判书。配咸阳朴氏。教授枰之女。生于 宣德癸丑。卒于 成化癸卯。墓在任实高德山艮坐原。一子洪寿。荫参议。生三子一女。男长声大。直长。次声远。副司果。次声涣。女婿。宗室瑞石令𤦲。直长有三子一女。男长琼逸荐奉事。次琛次球。女婿金承业奉事。以下子孙不尽录。今去公世四百年所。仕宦践历。生卒年月不能详。间经兵燹。文献散逸。惟咏怀四五首及咸吉伯教旨而已。今据公曾孙奉事公所撰行录。序次如右。系之以辞曰。
自古先民。学必立志。如箭有镞。以究所试。为己自足。需用推致。后世不然。章句文辞。终于无用。俗人攸嗤。嗟惟锦斋。觉自龆龀。其觉惟何。孝悌忠信。历探经旨。潜思力徇。四字为符。随处准的。登筵讲说。义明分析。出安藩屏。清白著绩。敌王所忾。纪勋盟府。其进其退。
自古先民。学必立志。如箭有镞。以究所试。为己自足。需用推致。后世不然。章句文辞。终于无用。俗人攸嗤。嗟惟锦斋。觉自龆龀。其觉惟何。孝悌忠信。历探经旨。潜思力徇。四字为符。随处准的。登筵讲说。义明分析。出安藩屏。清白著绩。敌王所忾。纪勋盟府。其进其退。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2L 页
自有规矩。乐彼乡园。蓼水之浒。优哉游哉。我凿我耕。永保令誉。终始俱亨。惟玆一邱。百世攸轼。我铭斯碑。以永无极。
讷斋朴先生(祥)神道碑铭(己未)
讷斋朴先生。以 嘉靖庚寅四月十一日终。距今为三百三十年。墓无显刻。搢绅处士莫不嗟叹曰。先生之贤。何待碑而显。惟载烈象容。自古及今。未之或改也。且尹橘亭衢所撰行状。即成于易箦翌年。已载于先生文集。而迄未乞言于作者。后人之责也。十一代孙鼎休。庸是忧惧。又裒稡遗事之散出者。仿年谱规例。属笔于余。余辞之不获。就其状谱所录。仅为序次焉。朴氏祖于新罗。而沙伐君彦昌。封于忠州。因以为系。沙伐之后。至高丽副正英。间多佚漏。副正以后传五世至之诚。赠民部尚书。是生世梁都佥议事。光理民部议郎。三为开城小尹。以清贞名世。苏郡事 赠判书。智兴进士 赠左赞成。即先生高曾祖祢也。前妣罗州郑氏。监司耕之女。继妣桂城徐氏。生员宗夏女。举三男。长祯。进士。号荷村。力学笃行。佔𠌫斋金文简公曰。真廊庙器也。早世。季祐。留守。以兴起斯文为己任。以子淳贵。 赠领相。号六峰。仲即先生也。讳祥。
讷斋朴先生(祥)神道碑铭(己未)
讷斋朴先生。以 嘉靖庚寅四月十一日终。距今为三百三十年。墓无显刻。搢绅处士莫不嗟叹曰。先生之贤。何待碑而显。惟载烈象容。自古及今。未之或改也。且尹橘亭衢所撰行状。即成于易箦翌年。已载于先生文集。而迄未乞言于作者。后人之责也。十一代孙鼎休。庸是忧惧。又裒稡遗事之散出者。仿年谱规例。属笔于余。余辞之不获。就其状谱所录。仅为序次焉。朴氏祖于新罗。而沙伐君彦昌。封于忠州。因以为系。沙伐之后。至高丽副正英。间多佚漏。副正以后传五世至之诚。赠民部尚书。是生世梁都佥议事。光理民部议郎。三为开城小尹。以清贞名世。苏郡事 赠判书。智兴进士 赠左赞成。即先生高曾祖祢也。前妣罗州郑氏。监司耕之女。继妣桂城徐氏。生员宗夏女。举三男。长祯。进士。号荷村。力学笃行。佔𠌫斋金文简公曰。真廊庙器也。早世。季祐。留守。以兴起斯文为己任。以子淳贵。 赠领相。号六峰。仲即先生也。讳祥。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3H 页
字昌世。赞成公自怀德。迁于光州。徐夫人感异梦而生先生于 成化甲午五月十八日。生而神气英爽。异于凡儿。少从伯氏学。强记过人。稍长。能自劬学。文词日进。丙辰捷司马。辛酉登第。为校书正字博士,承文校检,侍讲司书等职。乙丑出为全罗都事。丙寅杖杀昏朝嬖人于锦城馆。几不得免祸。 中庙反正。旋授司谏院献纳。论戚里越资之罪。会当考试之后。辞以既不能尽所职。不敢承膺。 上命下于理。太学生上书讼之。宰相亦交救得解。而凡有殚论无所避。謇然有直声。执政恶之。出补韩山郡守。铨曹旧规。不得擅拟台谏于外官。适有举劾者。改授内职。以亲老乞养。得除临陂县令。莅数年。引疾解归。辛未冬。拜弘文修撰,校理。又升应教。馆中疏章。必属先生。操纸立就。文约义尽。未几。以亲年益高。上疏乞归养。壬申秋。拜潭阳府使。观察使以清谨 闻。特赐表里以奖之。录清白。乙亥春。 章敬王后诞元子。七日而上宾。中壸无主。时敬嫔朴氏生福城君嵋。而年稍长。宠冠后官。觊觎非分。朝野忧惧者。且半岁矣。秋。以灾异求言。冲庵金文简公方宰淳昌郡。先生与之议曰。 元子在襁褓。而朴氏宠倾。若遵 成庙朝故例。难为 元子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3L 页
地。莫如复立 慎氏。伸无故废处之冤。明无以妾为妻之义。以全旧恩而防侧位之窥也。遂合辞抗疏。仍极论三勋臣朴元宗,柳顺汀,成希颜等。劫制 君父。放逐 国母之罪。言甚痛切。疏入。台谏李荇等。请拿鞫。 上曰。此国之大事。虽下该曹。亦难施行。留此疏于政院。命政府六曹弘文馆议启。皆以为承求言之 教。言虽不中。不可罪之。 上不允。祸将不测。郑相国光弼救解。止被徒配之典。先生有诗曰。去年秋仲月。梁狱讼幽情。万死投荒塞。微躯保 圣明。以自述怀。丙子夏。因旱疏放。冬。复授仪都乐佥诸职。荇等皆罢出。先是静庵赵文正公极论荇等之失。又合司请削 反正时滥勋。自是群少阴谮阳诋。遂搆己卯之祸。丁丑春。出为顺天府使。冬。遭徐夫人丧。居庐三载。毁哀骨立。服阕。复拜仪宾经历,缮工监正。不就。时衮,贞用事。神武祸起。因时侪流已窜黜无馀。先生以义不可缄默。具疏将陈。子弟亲戚咸以为疏虽上。无益于事。祗增其祸。先生喟然而叹。遂焚之。盖朱子遇遁之意也。辛巳春。拜尚州牧使。夏。换忠州牧使。才经己卯斩伐。以学为讳。而金十清世弼结屋于州境。金慕斋安国近居骊江。先生经纪讲学之所。常往来评话。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4H 页
发挥性理。时王阳明文字东来不久。与十清见其传习录。斥之以为禅学。冬。又被衮凶疏。亦不以遭谗自嫌。尽心职事。道伯又以廉能 闻。蒙锡表里。秩满拜司遵副正。丙戌冬。擢重试壮元。升通政阶。以前在忠州。有军丁漏失罢归。丁亥夏。拜罗州牧使。己丑夏。以痢祟不能视事。即为舆还。淹滞岁馀。医不能良。春秋五十有七。葬于本州芳河洞凤凰山卯坐之原。即前夫人墓右也。先生体不逾中人。而慷慨有气节。自少志学。不求温饱。立朝以后。益自淬砺。虽遭弃斥。不沮不挫。至于乙亥之疏。冒死抗言。扶持世道。表正人纪。其危忠壮气。可以撼山岳而摩星斗。是以谠直之名。洋溢一世。纵未克伸于当时。而小人之异己者。亦叹服羞愧。呜呼。此岂势利之所能移。威武之所能屈哉。盖其所养有素。学问渊博。以资扩充。故持身肃整而准绳有截。处心庄栗而言笑不妄。其接物也。温然可爱。其临事也。凛然不可犯。莅官居家。终日端坐。俨然若齐。无偷惰戏豫之色。虽庸人傲夫。自不觉其起敬而不敢侮狎也。其为诗文。亦不乐熟软。力去陈言。独追古作者为徒。 正庙所谓奇壮浓郁。不失三百篇之遗意者。其不以是欤。其立朝。少居于内而在外者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4L 页
恒多。莅民做治。纲条法度。非无可述。而天若假以年。使得展施。其所成就。岂止于此而已乎。呜呼惜哉。 英庙己未。因百官议。举 温陵复位。遣官致祭于先生祠。 命赠吏曹判书两馆大提学。谥文简。博闻多见曰文。正直无邪曰简。遂令录后。先生之议。虽屈于寁而伸于久。岂非天定之能胜人乎。 正庙乙卯。特许祠版不祧。收用嗣孙。 列圣朝崇报之典。靡不用极。而后来人士景慕不已。凡先生杖履所及。皆立祠以享之。淳昌郡东刚泉议疏之处。亦树石于台上。而陶庵李文正公縡纪其迹而系以铭。如干遗稿。即先生之弟六峰所编。而门人林石川亿龄刊行。文谷金文忠公蒐辑遗漏。釐附重锓。始就完本。至此而可无遗撼(一作憾)者矣。配晋阳柳氏。县令宗汉之女。有美德淑行。先先生二十四年卒。墓在先生墓左。继配河东郑氏。生员税之女。葬于凤凰山西北麓巽坐之原。男敏齐。府使。敏中。进士。柳氏出。敏古。监役。郑氏出。府使。子仁寿,希寿出进士系。县令。与高霁峰敬命。举义录勋。号晦轩。内外曾玄以下。多不尽录。呜呼。我 朝治教。莫盛于中明之世。有志之士。莫不以洛闽为准则。先生与静庵,冲庵。同德相济。羽翼斯道。往往欲尧舜君民。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5H 页
先生与冲庵先进谠议。遂被忌克者媒孽其间。静庵力救之。迨夫蔑贞。自或不免。而先生犹超然不怵于祸福。此岂非定力所能者耶。然则退溪李文纯所谓元祐完人。河西金文正所谓不待言传口授而启发其良心。重峰赵文烈所谓力护善人。终身被斥。尤庵宋文正所谓禀质纯悫。学识精明。立朝风旨。聿为度程等语。皆深识先生者。而足以发挥于千载矣。由是观之。其学问思辨。达于事物纷纠之表。以自裕于行藏。至其激论谠议。随其当为而为之。勇往不缩者。实根于所学之正。世徒以忠直论先生者。易见著外之事。而未究存中之实者也。铭曰。
允矣先生。天赋卓颖。莹如寒玉。恬若古井。持身循规。简抗肃整。本之经术。造诣精明。发之音族。二南性情。进道之辟。蚤岁蜚英。及处谏省。謇然直声。与世牴牾。低徊吏治。曩在乙亥。 壸极失位。邻有同德。壤接淳潭。扶网斥奸。联封琅亟。锯前镬后。无几微色。群凶屃匿。罗织孔棘。言虽见斥。忠则愈显。薄谴旋宥。趍冗避选。虫篆忽成。神武夜开。打作一网。贤俊骈摧。于时遭艰。含晦邅屯。遇遁焚藁。其奈非辰。连典州府。迹以之泯。天不假年。遽皋东荣。既丰其畀。胡蹲其行。阅祀几
允矣先生。天赋卓颖。莹如寒玉。恬若古井。持身循规。简抗肃整。本之经术。造诣精明。发之音族。二南性情。进道之辟。蚤岁蜚英。及处谏省。謇然直声。与世牴牾。低徊吏治。曩在乙亥。 壸极失位。邻有同德。壤接淳潭。扶网斥奸。联封琅亟。锯前镬后。无几微色。群凶屃匿。罗织孔棘。言虽见斥。忠则愈显。薄谴旋宥。趍冗避选。虫篆忽成。神武夜开。打作一网。贤俊骈摧。于时遭艰。含晦邅屯。遇遁焚藁。其奈非辰。连典州府。迹以之泯。天不假年。遽皋东荣。既丰其畀。胡蹲其行。阅祀几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5L 页
百。留章终伸。瞻彼 温寝。象设重新。 宸感臣忠。赠秩节惠。庙不世祧。兼恤遗裔。士林虔奉。享以俎豆。启佑后人。永垂穷宙。惟此一邱。衣履之藏。我铭其隧。以诏无疆。
杏林祠碑
夫观人之术。或有事功之各殊。而当究用心之所同。尼父之思见好仁恶不仁者。如颜子之和。仲由之刚。宜若方圆之不相入。而恶之则可以至于好。故所以好恶之并称也。当我 穆陵之世。栗谷先生。以东西党议之相轧。至诚调停。欲图保合者。即好仁之心也。公在义州与舒川时。疏斥汝立之反覆。以辨栗,松诸贤之受诬。挺身沥血。不避凶焰者。即恶不仁之心也。好恶之迹。虽若不侔。而悯时溃裂。欲扶国事之日乖。其忠爱恻怛之心。与栗翁同揆也。觑其逆节未萌之时。直斥不讳。终符先见。其气质之凛烈。尤为难能。而未克展施素蕴于 圣世休明之际。士流之恨。至今未沫者也。公不乐在朝。敛其浩气。即为退居于高山。爱其山水清佳。种竹万竿以自号。置一亭而临之曰洗心。杖屦游息。讲论以为乐。远近学子。多就请业。因尊称曰万竹先生。 世祖朝。公之五世祖讳贞寿。谪
杏林祠碑
夫观人之术。或有事功之各殊。而当究用心之所同。尼父之思见好仁恶不仁者。如颜子之和。仲由之刚。宜若方圆之不相入。而恶之则可以至于好。故所以好恶之并称也。当我 穆陵之世。栗谷先生。以东西党议之相轧。至诚调停。欲图保合者。即好仁之心也。公在义州与舒川时。疏斥汝立之反覆。以辨栗,松诸贤之受诬。挺身沥血。不避凶焰者。即恶不仁之心也。好恶之迹。虽若不侔。而悯时溃裂。欲扶国事之日乖。其忠爱恻怛之心。与栗翁同揆也。觑其逆节未萌之时。直斥不讳。终符先见。其气质之凛烈。尤为难能。而未克展施素蕴于 圣世休明之际。士流之恨。至今未沫者也。公不乐在朝。敛其浩气。即为退居于高山。爱其山水清佳。种竹万竿以自号。置一亭而临之曰洗心。杖屦游息。讲论以为乐。远近学子。多就请业。因尊称曰万竹先生。 世祖朝。公之五世祖讳贞寿。谪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6H 页
于恩津。子孙仍家焉。县之葛山。有孝子庙。四方佥议皆谓公于梓乡。不可无尸祝。始举并侑于是祠。槩为百馀年之久。后有追配位次变改之议。大为未妥。既而士林咸以为公于六谷。亦为久居。宜莫如专祠于此。多士与后孙。遂建祠而移奉。庭畔有老杏二株。绿阴覆砌。轻飙绕轩。可以想公昔日之逍遥其间。则所以杏林揭称者也。后孙文录,廷勋。今将立碑于庭。属不佞以记。謏识后生。何敢述焉。然无已则谨拱手而复之曰。古语云见木知山。视友知贤。盖自朱子之世远。而真儒不作。石潭李文成公。以专体之学。承其绪。公以刚直之操。经济之具。早岁求道。尽闻文成之说。心悦诚服。奉使六镇。栗谷疾革。口授方略。公还朝。条上便宜。而栗谷已卒。议竟不行。后重峰上疏悼叹。又与松江从游磨砻。素养深厚。其言论劲直。使后人激仰叹赏而不能已。浸灌于师友道义之力。有不可诬也。公讳益。字君受。其先百济王孙。国亡避于唐。赐姓徐氏。因贯以扶馀。廿三中司马。未几擢第。内历吏兵曹佐郎,弘文校理,政府舍人。外则舒川,安东,义州也。
司仆判官 赠兵曹判书忠壮郑公(运)神道碑铭(乙丑)
司仆判官 赠兵曹判书忠壮郑公(运)神道碑铭(乙丑)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6L 页
壬辰釜山之战。载于 国乘野史。至今谈之者莫不壮其事。伟其忠。又观郑公实记。益知公之忠勇性于天。养于素。而非一朝临乱慷慨者比也。公讳运。字昌辰。系出河东。上世有道正。以团鍊乡兵。有名于三国之季。历六世至讳国龙。始脱吏籍。仕高丽。官密直副使。是生讳芝衍。都佥议赞成事。入本 朝。世有簪缨。曾祖讳三光进士。祖讳允军器直长。考讳应祯参奉。 赠工曹判书。妣善山林氏。平市令遇元之女。参判秀之孙也。以 嘉靖癸卯九月初十日。生公于灵岩乾桥村。生而异香满室。诚孝根于素性。自幼事母。极其顺适。其在七岁。以贞忠报国四字。铭其所佩刀。稍长。治弓马业而每耻失学。手不释卷。 隆庆庚午。登武科。初为居山察访。后监康翎熊川。通判济州。皆不合于上官。投绂弃归。间经二堡将,司仆判官。皆以廉勤自持。至辛卯。以鹿岛为贼路要冲。 宣庙特进公防之。公不遑寝食。缮城池修器械。又造战船三艘。以备缓急之用。明年壬辰四月。倭寇猝至。贼船蔽海。连陷釜山东莱等地。庆尚一道望风瓦解。莫敢当其锋者。右水使元均请救于全罗左水使李公舜臣。李公即署公为后部将。传檄列镇。大会诸将而议之。皆恇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7H 页
劫失措。无一人决计欲进者。公不胜愤慨。佩弓剑瞋目而前。请归本镇。李氏曰何也。公曰。岭南已为贼所陷。岂可越视而不救乎。贼必来犯湖南。急引兵逆击。一以卫湖南。一以援岭南可也。又况 君父蒙尘。此正王辱臣死之秋也。水兵尚完。当以此时亟遏贼势。则 銮舆回辖。可指日而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吾岂挠于众议而拥兵不敢出乎。愿速决策誓众。李公变色而作曰。鹿岛之言是也。下令诸军。即日登船。翌晓。直抵固城之蛇梁。元均窜伏于赤梁岛。闻李公至。来见垂泣。李公慰抚而与之俱进。出于梁岩之峡。则倭船五十馀。屯在玉浦。望我军至。举帆将避。公以后部将。鸣鼓促橹。直冲贼船。于是。诸将不敢后。并进力战。贼弃船登岸而走。自是。乘锐前进。遇船必破。破则烧尽。李公还营。更治兵器。发向岭南之泗川十岩。猝遇贼船。公独前直捣。令壮士。连弩齐射。贼终不能支。皆弃船走。又乘胜讨之。诸浦隐伏之贼。并下陆而走。已而又逢无数贼艘。李公姑欲退觇贼势。而公从旁径出而追之。贼皆畏劫遁去。李公转至前河渡。见纸岛屯贼。其势充斥。非前日之比。李公将欲进击。公曰。纸岛厕于固城巨济之间。狭隘不可战。若诱出大洋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7L 页
而击之。庶可破也。李公然其言。麾诸船佯退。贼尽兵追我。一瞬之间。几过闲山大洋。其先锋已迫。于是公与李公。麾旗回橹。枹鼓矢石。雷动如雨。进击殊死战大破之。尽焚其船。浮尸蔽水。腥血涨溢。是日之战。全船捕捉者。几七十馀。捷闻 行朝。上嘉之。超授公折冲阶。我军前后俘获之多。专由于公之先登。而未尝以首功自居也。八月。李公又率诸将。直赴釜山。遇贼船于没云台下。公以台名之与己名同音。恶之。处置军事曰。我若死。勿使贼知之。遂进击之。贼大败。弃船而走。我军遂进釜山之绝影岛。独公及助防将丁杰先至。杰谓公曰。日已暮。贼又盛。不若明日更战。公勃然曰。吾当与贼不俱生。何待明日。俄而李公继至。公曰。贼有一大船放丸甚猛。我当先破其船。遂力战不已。竟中丸而没。即九月一日也。没云其真示谶。而公竟陨身于绝影。李公大惊叹曰。国家失右臂矣。使军官宋希立护送公尸。军皆号痛。而贼相贺曰。郑将军死。馀无足虞。李公还镇。为文而哭之甚哀。讣闻 行朝。上为之震悼。 赠咸镜北道兵马节度使。李公状请并祀于鹿岛李大源祠。大源亦死于丁亥损竹岛之战者也。公之墓在本郡海林山壬坐。从先兆也。配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8H 页
清风金氏。牧使佐汉女。各葬于海南乌巢峙向艮原。生一男三女。男之彦县监。女婿。慎汝謜,朴辀。皆都事。柳大立虞侯。县监无子。以再从侄时雄为后。郡守生泰道,履道,益道。慎汝謜男女。曰昭。曰晔。曰尹善昌。馀不尽录。公以眇然乘障之将。提数千乌合之嬴卒。歼贼荡艘于沧海之上。大小累十战。所向无敌。英图毅略。画节度制胜之策。奋不顾身。所当必破。誓使片帆无还。而遽陨于飞丸。竟致邦域抢攘乎八年之久。殆天之气数使然而然耶。摧贼锋而捍 国难。身虽先陨。而与张巡,许远蔽障江淮之功。旷世同归。讵不伟欤。 宣庙丙午。下御札于勋府曰。方李舜臣之会诸将议其援也。郑运力赞之。及其讨贼。运之功居多。终至于力战而死。则是以身殉国也。加 赠兵曹参判。旌表门闾。录其事实于三纲行实。官其子之彦。 孝庙壬辰。立祠于本郡之镜湖。 肃庙壬戌。赐额忠节。翌年。又赐鹿岛祠额双忠。 正宗丙辰。上特谕铨曹曰。每阅忠武公全书。见鹿岛万户郑运事。未尝不拊髀兴叹。使伊人不有云台之战。何以致鸣梁之捷。唐浦之胜乎。薄暮层溟。促橹先登。使遮海之贼艘不能相抗。而运则殉义矣。似此忠勇。求之史牒。罕与为比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8L 页
者。特 赠兵曹判书。仍令议谥曰忠壮。 列圣朝崇奖而阐扬之者。靡有遗憾。可以鼓一世忠义之气。而亦必使英灵毅魄。感泣于泉下矣。今距公之世。殆过数百载。而每想当时事。若目击。其对垒鏖兵。歼尽狡酋。未尝不叹其克捷之盛勇略之奇也。今其九代孙在龟。谒余托以幽堂之刻。余曰。安牛山釜山记事。闵尚书没云台殉义碑文。记公事迹甚悉。铭不须赘也。在龟曰。虽然必为之。余不敢以癃病固辞。而因谁昔感叹。遂叙而铭之。恍如隔前晨。重为之怆然也。铭曰。
嗟公大节。孝以为本。事亲之诚。自幼克敦。铭于佩剑。素志慷慨。贞忠报国。无愧涅背。拔身弓马。历试丞宰。字民抚卒。声绩咸在。遴畀鹿镇。特防海路。缮修城池。聿备阴雨。岁值龙蛇。黑齿搆兵。旌旗蔽洋。列郡震惊。 乘舆播越。戎马交横。公时乘障。未甚知名。爰告主将。策陈可克。遂任以事。遂奋其力。按剑抗辞。促橹赴閧。挺身鼓勇。雷击奋撞。所向无敌。狡酋尽鏖。烟焰詟鬼。荡其贼艘。摧沮凶锋。惟公之烈。捍卫湖南。赖公遮截。倏尔飞丸。遽及不淑。勋业未竟。公岂瞑目。 列圣崇奖。尽其哀荣。 赠秩褒旌。永树风声。我撮其迹。敢述斯铭。
嗟公大节。孝以为本。事亲之诚。自幼克敦。铭于佩剑。素志慷慨。贞忠报国。无愧涅背。拔身弓马。历试丞宰。字民抚卒。声绩咸在。遴畀鹿镇。特防海路。缮修城池。聿备阴雨。岁值龙蛇。黑齿搆兵。旌旗蔽洋。列郡震惊。 乘舆播越。戎马交横。公时乘障。未甚知名。爰告主将。策陈可克。遂任以事。遂奋其力。按剑抗辞。促橹赴閧。挺身鼓勇。雷击奋撞。所向无敌。狡酋尽鏖。烟焰詟鬼。荡其贼艘。摧沮凶锋。惟公之烈。捍卫湖南。赖公遮截。倏尔飞丸。遽及不淑。勋业未竟。公岂瞑目。 列圣崇奖。尽其哀荣。 赠秩褒旌。永树风声。我撮其迹。敢述斯铭。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9H 页
孝子 赠教官刘(敬达)旌闾碑
诗山郡之小菱村。有笃孝人。曰刘敬达。字明吾。其先江陵人。在胜国则代绪玄远。未可详。其见于谱。则其十四世有讳敞。入我 朝开国勋玉川府院君。 谥文僖。讳仁统吏曹判书。讳智周。驸马府经历。讳用何礼曹佐郎。讳世玢。珍原县令。讳弼行。参奉。历五世簪组蝉赫。曾祖万连。祖致孝。考光显。并有家行。袭世不替。益信芝醴之有本源矣。按其状录曰。生于壬午。殁于乙亥。享年廑五十四。墓在全州安阳洞负艮原。自在髧发。孝友因心。出游于外。或得时新之物。则不先入口。必怀而献之父母。及长。竭力奉养。承顺怡悦。尝作远行。半路回还曰。梦见慈节之不安。果有欠宁之事。当其亲癠。不解带不离侧。尝粪甘苦。祝天愿以身代。及其病革。割股裂指。得延数日。居忧三年。未尝与人笑语。朔望省扫。虽雨雪必不废。每至丧馀。哀哭如袒括。平生处事。纯实无伪。性又好施。见人饥寒。必分衣食。是以行满乡里。名彻 枫宸。至 当宁乙丑。特蒙童教之 赠。继下旌典于所居里。棹楔耀煌。四方耸听。民德归厚。可验 圣朝风化之深远也。配海州吴氏。殁于辛亥。墓在泰仁小陵午向原。生二男基源,
诗山郡之小菱村。有笃孝人。曰刘敬达。字明吾。其先江陵人。在胜国则代绪玄远。未可详。其见于谱。则其十四世有讳敞。入我 朝开国勋玉川府院君。 谥文僖。讳仁统吏曹判书。讳智周。驸马府经历。讳用何礼曹佐郎。讳世玢。珍原县令。讳弼行。参奉。历五世簪组蝉赫。曾祖万连。祖致孝。考光显。并有家行。袭世不替。益信芝醴之有本源矣。按其状录曰。生于壬午。殁于乙亥。享年廑五十四。墓在全州安阳洞负艮原。自在髧发。孝友因心。出游于外。或得时新之物。则不先入口。必怀而献之父母。及长。竭力奉养。承顺怡悦。尝作远行。半路回还曰。梦见慈节之不安。果有欠宁之事。当其亲癠。不解带不离侧。尝粪甘苦。祝天愿以身代。及其病革。割股裂指。得延数日。居忧三年。未尝与人笑语。朔望省扫。虽雨雪必不废。每至丧馀。哀哭如袒括。平生处事。纯实无伪。性又好施。见人饥寒。必分衣食。是以行满乡里。名彻 枫宸。至 当宁乙丑。特蒙童教之 赠。继下旌典于所居里。棹楔耀煌。四方耸听。民德归厚。可验 圣朝风化之深远也。配海州吴氏。殁于辛亥。墓在泰仁小陵午向原。生二男基源,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69L 页
东源。内外孙曾不尽录。周夫子尝爱莲而曰。出于泥而不染。香远益清。刘之门。近小陵替。而有此行谨之超拔。扬名后世。观听聿新。在其后承。相勉趾美。则方来之庆。当未艾也。其孤等泣而请曰。愿有记也。余既书其牖。又具著始终。以遗其孤。俾刻于石云。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墓碣
从兄直长公墓碣(癸亥)
吾兄讳命熙。字应顺。号太愚。姓宋氏。恩津人。有讳浚吉。左参赞。 赠领议政文正公。是称同春先生。为七世祖。子讳光栻。正郎。 赠吏曹参判。有四子。仲房讳炳夏。掌乐正。 赠吏曹判书。判书公生讳尧和。知中枢。知枢公生讳益钦县监。县监公生讳起渊学生。学生公生讳启来郡守。配青松沈氏。郡守讳镛女。是为公所生父母。季房讳炳翼。牧使。 赠司仆正。生讳尧臣。县监。生讳思钦。县监。生讳在渊府使。取再从兄县监讳达渊子学生讳启植为嗣。配全义李氏。同敦宁讳乐培女。是又公所后五世也。公以 正宗辛丑正月初八日生。姿禀温粹。性又通敏。不待课督。而文理夙就。潜心劬工。淹贯百家。尤着力于心经近思等书。每焚香静坐。朗然诵读。究索微奥。有怡然会心之趣。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墓碣
从兄直长公墓碣(癸亥)
吾兄讳命熙。字应顺。号太愚。姓宋氏。恩津人。有讳浚吉。左参赞。 赠领议政文正公。是称同春先生。为七世祖。子讳光栻。正郎。 赠吏曹参判。有四子。仲房讳炳夏。掌乐正。 赠吏曹判书。判书公生讳尧和。知中枢。知枢公生讳益钦县监。县监公生讳起渊学生。学生公生讳启来郡守。配青松沈氏。郡守讳镛女。是为公所生父母。季房讳炳翼。牧使。 赠司仆正。生讳尧臣。县监。生讳思钦。县监。生讳在渊府使。取再从兄县监讳达渊子学生讳启植为嗣。配全义李氏。同敦宁讳乐培女。是又公所后五世也。公以 正宗辛丑正月初八日生。姿禀温粹。性又通敏。不待课督。而文理夙就。潜心劬工。淹贯百家。尤着力于心经近思等书。每焚香静坐。朗然诵读。究索微奥。有怡然会心之趣。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0H 页
事李夫人。左右服勤。先意承志。李夫人每曰。是善事我。无违我心。余亦不忍拂其意。至诚恻怛。交孚相信如此。无故。未尝不在侧。油油翼翼。虽夜不忍去。得一美味。不先入口。得一异玩。辄为奉献。人见其愉色婉容。即知其有深爱也。间肄公举业。尝赴增广与监试。屡参解额。而不利南省。己丑。为 思陵参奉。辛卯。转义盈奉事。壬辰。又升内瞻直长。而冬闻李夫人病患之报。即为驰还。阅月侍汤。躬亲药食。不敢少懈。疾势渐革。割指注血。余惊而挽止。兄曰。吾亦知此无古训。而过房情事。有异于他。欲永为荣卫之相通。其意绝悲。寔出孝思之无穷也。癸巳正月遭忧。葬祭以礼。竟又不胜哀而终于九月二十六日。初葬公州台山。丙午。迁于怀德之内洞癸向原。从先兆也。公之孝友笃于家。忠信著于乡。口无恶言。行去崖异。虚怀待人。贤愚皆得其欢。至见有不是。亦深恶之。每日晨谒家庙。出行四五日以往。内外必相拜。家素贫窘。课农种药。备经劳苦。而处之逌然。所与游皆闻人胜士。佳辰月夕。良朋萃至。则辄命觞拈韵论谈。风彩照映一座。触境吟哦。调格清越。意致拔俗。酒户甚宽。虽不限杯。而亦不至沉醉。优于文词。而尤喜道前史世之治乱事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0L 页
变。人物出处得失。往往识虑深远。意气卓荦。若将有用。而低徊荫路。无少展施。倘所谓命也耶。尝闻其表叔李文简公。奖爱甚深。称其行谊足以范俗。文章足以华国。义则舅甥而实兼师友。自托于古之赏音。重山斋李公趾秀闻公之讣。文以哭之曰。若子者道既不行矣。亦克留为典刑。宗匠于斯文。此世尚可为。而天夺之速。呜呼。此可以想公者欤。公之初娶骊兴闵氏。其考判书命赫。庚子生。戊寅殁。墓与公合祔。再娶南阳洪氏。其考学生秉宓。丁巳生。壬子殁。窆于公墓局内一唤地艮坐原。各有二女。适金益章,李琦夏,进士徐云辅,都事李承岳。继绮老。族弟润熙之仲子也。今 徽陵参奉。有二子皆幼。弟年于兄。差以十岁。而视若严师。兄则尽其抚爱。随事诲诱。经史质疑。诗酒遣怀。何时不共。而埙篪之乐。永以为期者。倏焉失之。如体祛魄。独自冥行。遽为卅馀祀矣。每欲收拾遗事。以徵来后。而文短意长。未能起草。其间兄之邱木就拱。而弟亦白首穷山。馀景无几。俯仰今昔。为之怆涕。略叙如右。俾镌于石。
同枢坡陵君尹公墓碣铭(乙巳)
曩在我 国壬辰之乱。凡有义之士。或执殳而摧陷
同枢坡陵君尹公墓碣铭(乙巳)
曩在我 国壬辰之乱。凡有义之士。或执殳而摧陷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1H 页
战阵。或扈驾而周旋危乱。事功虽不同。而其捐躯效忠之心。无所差殊。烂然如北斗长庚者可指数。而青谷尹公其一也。公讳巑。字仲立。生于嘉靖辛酉。禀质英秀。形貌俊伟。自髫龀。俨有成人仪度。稍长。善文辞。性又至孝。事先公。务尽养志。诚敬靡懈。及其殁。即庐墓啜粥。三年哀毁如一日。当倭寇大抢。 宣庙西狩。公以布衣。扈至龙湾。 上嘉之。特除 厚陵参奉。廷臣有以将才荐公。遂擢拜宣传官。使登虎榜。授训鍊院佥正。外历济州判官,郭山宁远郡守。居职奉公。尽其恪诚。至乙巳。复拜宁远。升通政。以上土佥使。徵为内禁将。拜同枢。甲寅春。录原从勋。封坡陵君。乙卯夏。拜副总管。十月十日。考终于乡舍。享年五十五。公时居金堤之青谷。因以自号。葬于是谷之子坐原。尹氏系坡平。丽前壁上功臣莘达为鼻祖。簪裾蝉联。代有闻人。至十三世承顺。官门下评理。入 本朝。赠左议政。是有四世孙讳坦。判敦宁铃城君。即公高祖也。曾祖讳衡老。兵曹判书铃阳君。祖讳奎。县监。 赠左承旨。考讳之孝。文学德行。为世推重。岛夷之变。以卫 圣功。封铃兴君。 赠兵曹判书。妣顺天金氏。县监自渭女。继妣全州李氏。道安君辙之孙。公铃兴君仲子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1L 页
也。铃兴君有季弟之忠。以公为副。公之兄嶬卒无后。公复归于宗。公娶义城金氏掌令齐参女。生二男二女。长汝任铃原君。次汝仁奉事。女罗珣,洪时望。铃原君早擢武科。 仁祖丙子。以尚州营将。闻虏变。预缠紫绡于两胫。俾作收尸之验。领兵勤 王。至广州之双岭。挺身射虏。暂不停弦。以至五指皆磨堕。于是截其衣裾。咋指血书许身殉国不得终孝八字。付家僮归告于母夫人。遂死之。即丁丑正月三日也。事闻。 赠兵参封勋号。 正庙丙午。诸儒上疏请为公父子。立祠于青谷以俎豆之。 纯庙癸酉。命旌铃原闾。铃原无子。以奉事子檠为嗣。官佥枢。佥枢生五子尚益,尚泰,尚晋,尚有,尚谦。玄孙以下。多不尽载。呜呼。公以绝异之资。绩文修行。逮至龙蛇之际。尽吾义分。不避艰险者。是岂无所本以致之哉。公既趾美于先公。而又复垂裕于后承。世笃忠贞。如彼其卓。则 朝家之褒尚。章甫之尊慕。不亦宜乎。惟其墓尚无表。公之后孙仁百,邦镇等。方合谋树碣。采其遗事。示余乞为铭。今距公殁。已数百馀载。而始为不朽之图者。抑亦显晦之自有淹速欤。余不敢以芜拙辞。兴感而书之云。铭曰。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2H 页
公世焜赫。远自丽初。盟府载迹。史不绝书。我考其用。孝为之基。义无后君。忠不顾私。觌公所守。益信斯语。况又贤胤。克绍厥绪。譬彼灵芝。由根有秀。我辞并著。后人是懋。
处士慎公墓碣铭(丙午)
龟城慎养浩从余游。一日以其父锡会之言请曰。吾祖讳必俭字和卿者。潜处笃行。类古之逸士。其先出居昌。高丽左仆射参知政事谥恭献公修。入 本朝。全罗观察使 赠户曹参判几。有德业著闻。其孙进士荣寿。亦以志行雅洁。佔𠌫斋金先生为本道方伯时。荐 闻于朝而未及收用。又再传而宣教郎号乐水斋权。绩学潜光。陶庵李先生撰树墓之文曰。杜门读书。覃思实践。造诣之深。有不可测。尽是可徵之笔也。历世休,懿。为公议之所诵慕。皆俎豆而享之。是其最显者也。乐水以下五世。有曰享万,义贤。即公之祖与曾祖也。考想。外祖顺天朴玩。公以 英宗丙子十一月十六日生。公姿性简默。绝无时俗之浮华。自在龆龀。诚孝因心。若得珍果异味。则必赍献于亲。朝夕具馔。躬自捡饬。洞属靡懈。亲癠色忧。尝粪甘苦。夜则露立祷天。前后遭艰。哀毁踰礼。阕制之后。恒犹衔恤。
处士慎公墓碣铭(丙午)
龟城慎养浩从余游。一日以其父锡会之言请曰。吾祖讳必俭字和卿者。潜处笃行。类古之逸士。其先出居昌。高丽左仆射参知政事谥恭献公修。入 本朝。全罗观察使 赠户曹参判几。有德业著闻。其孙进士荣寿。亦以志行雅洁。佔𠌫斋金先生为本道方伯时。荐 闻于朝而未及收用。又再传而宣教郎号乐水斋权。绩学潜光。陶庵李先生撰树墓之文曰。杜门读书。覃思实践。造诣之深。有不可测。尽是可徵之笔也。历世休,懿。为公议之所诵慕。皆俎豆而享之。是其最显者也。乐水以下五世。有曰享万,义贤。即公之祖与曾祖也。考想。外祖顺天朴玩。公以 英宗丙子十一月十六日生。公姿性简默。绝无时俗之浮华。自在龆龀。诚孝因心。若得珍果异味。则必赍献于亲。朝夕具馔。躬自捡饬。洞属靡懈。亲癠色忧。尝粪甘苦。夜则露立祷天。前后遭艰。哀毁踰礼。阕制之后。恒犹衔恤。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2L 页
未尝笑至于矧。墓距十里而近。苟非甚病。逐日往省。到老弥勤。此可见孝思之无穷。人皆嗟叹。与弟必诚。友爱笃至。食同案寝同被。未忍顷刻违离。待人接物。气味温然。不设畦畛。远近亲疏。皆得其欢心。蚤从李镜湖宜朝。讲讨礼学。专意为己。安分守静。乐而忘忧。鉴湖之上。有德峰当其所居之颜。取以为号者。盖寓好德之意也。年七十六。 纯宗辛卯七月二十三日殁。葬于村后芳阿谷酉坐。配延安李氏。同枢宜垕女。葬在村左院后峰。距公墓一唤地。继配安山金氏。奉事安周女。先公一年殁。与公合附。举四女。适金载益,南翰韶,李之和,李益焕。金氏出也。公无嗣。取弟之长子世基为子。即吾父也。吾乡士友。语及公实德懿行。莫不推诩。曾已齐吁于营邑。凡子孙之称述祖先懿则。极知不敢。而既考据于乡党所睹记。则亦何为不敢哉。然而不有立言君子之采择。则恐无以徵信于后。敢以请。余既钦叹于公之先。皆以学行业家。而公又克趾其美。遂为之铭。铭曰。
德之峰崒且岰兮。鉴之水清而漪。嗟乎公能无忝兮。老于斯葬于斯。
参奉李公墓碣铭(丙午)
德之峰崒且岰兮。鉴之水清而漪。嗟乎公能无忝兮。老于斯葬于斯。
参奉李公墓碣铭(丙午)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3H 页
当 万历壬辰。倭酋秀吉。举国来寇时。升平日久。民不知兵。列镇望风奔溃。人皆窜身自保。独李公惟颜。谕其家人曰。国事至此。生亦何为。且与其奔避而身婴锋镝。宁安坐以待事变。仍处置家事。从容纤悉。复勖之以死生不苟之义。及闻 大驾播越龙湾。公北望痛哭曰。吾以世禄之裔。又沾一命之恩。岂可安坐而不赴 君父之急乎。遂欲奔问 行朝。而陆路则贼骑充斥。乃由水路。举帆于恩津之西湖。义气激烈。祝天为誓。同载之人。莫不掩泣。行几日。忽遇大风。舟覆而卒。即癸巳春也。呜呼。曾无尺寸之铁。官守之责。而徒仗忠义。只身航海。苟非于义之所在。蹈之如饥之必食。渴之必饮。则安能办此乎。若其赍志未伸则天也。而其断断血忱。不顾夷险者。尽见熊鱼取舍之有素定。而亦将以愧后世为人臣而临危畏死者矣。招魂海上。葬于镇岑县西中细谷乙坐辛向之原。失其体魄则无墓。古之制也。而张忠文,郑威悯之事。备载于朱夫子所撰庙碑。盖以悲之深慕之至。则知其虚葬之非正而所不能已者也。谨按公字景愚。全义人。高丽太师棹。其鼻祖也。入我 朝。贞干以都观察致仕。奉百二岁老母。每为老莱之戏。 世宗大王赐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3L 页
书褒嘉。后谥孝靖。清州人为之俎豆焉。再传而至秉正。知中枢府事谥襄胡。素有雅望。虽由武举而历吏参 经筵等职。又三膺专对。皆出特选。是为公之高祖也。曾祖讳克。文科县令。祖讳应奎司直。考讳宪通政。妣金堤赵氏。润廷之女也。公生而禀质刚毅。诚孝出类。而自力为学。从坡州移寓于连山。与文元公沙溪先生。有道义之契。居又邻近。晨夕从游。讲磨甚多。 宣庙朝。除礼宾寺参奉不就。杜门却扫。摆脱名利。尝曰。士君子学问之根基。事功之施措。皆不外于忠孝二字。入而事亲。出而事君。实为表里一致矣。平生论议。以是激励。故临难慷慨。卒践其言。一心如水。矢死靡渝者。果非预所熟讲者耶。公娶㓒原尹汝台女。妇道甚备。克配君子。后公某年殁。合祔于公衣冠葬。生三男。长曰恒吉。丁卯虏乱。文元公为号召使。从而周旋。及难已。文元公表奏其勤干。 朝廷酬之以职。拜参奉不赴。仲曰昌吉佥正。季曰咸吉。长与季。俱抠衣于溪上。受业服勤。尤庵宋文正公称之以朱门二滕。长房一男希英。监察。中房二男一女。男希藩,希芳。女适安济民。季房无育。内外曾玄总若干。不尽录。呜呼。公迹殊于乘障效死。而义同于为国殉身。纵不幸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4H 页
于重溟。而难泯于世教。迄今数百馀载。尚无昭示于墓道。实为后人之所咨嗟也。其九代孙前县监愚渊。略采遗录。再来谒文。余既感公能得正之义。又幸后孙阐幽之举。遂不辞而为之铭曰。
惟皇降衷。曰仁与义。孰无此性。全之未易。嗟公懿德。孝友为政。移之于忠。同归并行。蠢尔㓒齿。四垒告警。来薄京师。 至尊西幸。公闻而奋。驾海往觐。舟楫失利。竟以身填。推厥所学。赋畀克全。惟义是就。不我者天。一邱敛恨。气结如虹。有来读铭。应必知公。
就閒堂慎公墓碣铭(丁未)
安阴县有乐水斋。慎公讳权之所筑。而岩泉之胜。甲于南州。公乐而忘忧。殁而乡人怀其德。庙而祀之。陶庵李先生极其揄扬于树墓之文。而系以公五代孙能绍其家业。余尝读其文而心识之。今见洪祭酒直弼所为状。余于是始得其详。益叹慎氏之门多贤而世趾其美也。按状曰。公讳守彝。字君叙。自号就閒堂。高丽左仆射恭献公修。始开籍居昌。入 本朝。有讳仁道。为户曹判书。葬于安阴。子孙因居焉。高祖讳复享。曾祖讳铛。两世参奉。祖讳景昈。考讳桴。妣南平文氏。通政颂之女。公以 肃宗戊辰生。时邻人昼梦。有
惟皇降衷。曰仁与义。孰无此性。全之未易。嗟公懿德。孝友为政。移之于忠。同归并行。蠢尔㓒齿。四垒告警。来薄京师。 至尊西幸。公闻而奋。驾海往觐。舟楫失利。竟以身填。推厥所学。赋畀克全。惟义是就。不我者天。一邱敛恨。气结如虹。有来读铭。应必知公。
就閒堂慎公墓碣铭(丁未)
安阴县有乐水斋。慎公讳权之所筑。而岩泉之胜。甲于南州。公乐而忘忧。殁而乡人怀其德。庙而祀之。陶庵李先生极其揄扬于树墓之文。而系以公五代孙能绍其家业。余尝读其文而心识之。今见洪祭酒直弼所为状。余于是始得其详。益叹慎氏之门多贤而世趾其美也。按状曰。公讳守彝。字君叙。自号就閒堂。高丽左仆射恭献公修。始开籍居昌。入 本朝。有讳仁道。为户曹判书。葬于安阴。子孙因居焉。高祖讳复享。曾祖讳铛。两世参奉。祖讳景昈。考讳桴。妣南平文氏。通政颂之女。公以 肃宗戊辰生。时邻人昼梦。有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4L 页
白龙蟠于公家。来献其异徵。公骨格清秀。聪悟绝人。六岁始受学。能辨古人善恶。甫成童。尽读经书。专意学问。一言一行。动遵古则。妇翁李公光益。好学有雅望。而见公待之如师友。岭湖诸儒。皆折辈行而交之。至丁巳秋。拜陶庵于龙仁之寒泉。因执弟子之礼。请学曰。先生望孔子而上者。毋忘慎守彝随后。频频回顾也。后陶翁以书答之曰。此志不容少懈。中途每愿问慎某来否。诚如别时所教。不知果行得几许里否。可以见先生期望之意也。每往复辨论。多被奖诩。丧陶翁服心制。公至孝因心。自四五岁。得一美味。则必进于父母。长益敦行定省瀡滫之节。洞属靡懈。及有亲癠。每夕祈天。请以身代。血指灌口。得回苏者数日。遭丧。啜粥终制。其在内艰。执礼如前丧。庐于墓侧。不以风雨寒暑。或废哀省。道伯以公笃学尽孝。闻于 朝。特命赐米。公呈文县官。终始力辞。潜居丘园。养静劬书。而屡因剡荐。己巳。际童蒙教官不就。丁亥。季胤认明入翰苑。推侍从恩。升公通政阶。拜佥知中枢。戊子。认明出宰慈仁县。公就养患痢。十月八日卒。享年八十有一。当其返榇。远近士友。莫不聚会而相吊曰。斯文丧矣。翌年三月。葬于黄山北麓甲坐原。列邑士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5H 页
林齐议。享公于龟渊书院。公天资纯粹。德器宏厚。喜怒不形于色。惰慢不设于体。每日谒庙。退处书室。读览经史。而尤用力于庸学。以毋自欺慎其笃。为终身之六字符。又曰。舜蹠之分。公私而已。中则公。不中则私。可不畏乎。其所操存兢兢。如执玉奉盈。观其晚年自警之文。可得其槩矣。谨于奉先。每遇忌日。必沐浴致齐。修举上世久废之墓享。尽其追远之诚。御家以正。闺庭如治朝焉。友爱隆挚。父母将分授产业于子女。公请均分二姊。父母嘉而许之。后两姊家势匮乏。公迎来共处。同其有无。睦族恤邻。咸得其欢心。盖用工于坦易朴实。而英华工效之著于外者。自有不得掩者矣。公博闻强记。天文地理医药卜筮。亦多旁通。笔法精妙。而皆所不屑。又不喜著述。有零稿略干编。配庆州李氏。年二十四而殁。墓于沙萝山。继配昌宁曹氏汉明女。年八十二而殁。墓在直长山下。公有四男二女。男长德明。李氏出。次道明。次认明持平。季义明。女李光胤,全应烨。曹氏出。长房系子。性恒。次房男。性天,性中。三房男。性纯,性全,性真承旨,性存。季房男。性恒,性忠,性宏。性恒系子。必祐。性天男。必观,必履,必复执义,必鼎,必升。性中男。必焕,必禧。性纯系子。必懿。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5L 页
性金(一作全)男。必享,必祐。承旨男。必懿。系子必宁。性存男。必圣,必宁,必炳,必穆,必琦。性忠男。必诘。性宏男。必永。馀不能尽录。呜呼。公之质行醇德。克全天畀。依归师门。盖闻道义之精微。卓有造诣。而又其子孙之盛。无与比者。公之贤。可徵不诬者如此。公玄孙必宁。抱状来谒余铭。义不可辞。且以复绍其家学勖之云尔。铭曰。
无忝厥祖。为乐斋之肖孙。能自择师。称泉门之高弟。修之于躬。学古为稽。志丘壑而不乐仕进。以此易彼谁得失。行笃于家义著乡。名自立莫掩实。山明水静黄之北。既殁世而犹思。有来考信。示此铭辞。
文学柳公墓碣铭(己酉)
故议政府检详泰宇柳公。墓于清州之蕃谷子坐原。且二百有馀年。其七世孙荣茂。始谋树碣。裒成状草一通。兼示其遗稿若干册。徵铭于恩津宋来熙。来熙以病且不文辞。而请之逾力。第阅其遗稿。则有年纪之自述者。今其状文。皆据此搆草。则异于历久之后。掇拾遗闻。足为徵信而无疑矣。乃敢按其状而叙之。公讳活。字源叔。其先高兴人。户长英。始见于谱。历七世有讳清臣。仕忠宣。为都佥议政丞。谥英密公。其忠孝德望。已著于牧隐撰状。又三传而至讳湿。入我
无忝厥祖。为乐斋之肖孙。能自择师。称泉门之高弟。修之于躬。学古为稽。志丘壑而不乐仕进。以此易彼谁得失。行笃于家义著乡。名自立莫掩实。山明水静黄之北。既殁世而犹思。有来考信。示此铭辞。
文学柳公墓碣铭(己酉)
故议政府检详泰宇柳公。墓于清州之蕃谷子坐原。且二百有馀年。其七世孙荣茂。始谋树碣。裒成状草一通。兼示其遗稿若干册。徵铭于恩津宋来熙。来熙以病且不文辞。而请之逾力。第阅其遗稿。则有年纪之自述者。今其状文。皆据此搆草。则异于历久之后。掇拾遗闻。足为徵信而无疑矣。乃敢按其状而叙之。公讳活。字源叔。其先高兴人。户长英。始见于谱。历七世有讳清臣。仕忠宣。为都佥议政丞。谥英密公。其忠孝德望。已著于牧隐撰状。又三传而至讳湿。入我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6H 页
朝。官吏曹典书。谥襄靖公。于公为七代祖也。曾祖讳忠宽。司谏 赠都承旨。祖讳樘。主簿 赠判书。考讳梦彪。副正 赠领议政。壬辰岛夷之乱。奉母奔避。猝遇贼。与弟梦熊。以身翼蔽。俱受锋刃。母幸得全。而梦熊死之。难定后旌其孝。公则绝而复苏。昔英密公十岁。从父母避倭。愿以身代。贼皆感而舍去。事闻旌孝闾。传世卓异之美。有自来矣。配固城李氏。参判泽女。李夫人有斑豹异梦而生公于汉城之第。即 万历丙子九月二十日也。公形貌魁伟。禀质秀异。稍长。笃志力行。为文汪洋赡博。尝著万古历代表三万五千馀言。乙巳。中司马。丙午。捷增广文科。以不诣政府选。坐忤首相柳永庆。至戊申。始入假注书。时郑公昌衍掌选府。荐公除春坊兼说书。古制翰注弘正兼是职。权知正字之兼。自公始。即参下最清望也。寻入翰院。历奉教。升典籍,殿中御史,刑礼吏曹佐郎。又为司书。连带薇院乌府之衔。而甲寅。桐溪郑公蕴上疏请斩郑沆。时永昌幽在江华。沆为府使。希尔瞻旨杀之。桐溪极陈其冤。尔瞻将按杀之。公往见尔瞻曰。彼既直言。不可请鞠。鞠而至死。则为台官者。何面目立于世乎。辨争终夕。缓其议。减死安置。是岁秋。由文学拜修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6L 页
撰,校理。 赐暇湖堂。出于诸议之极选也。丙辰冬。丁外艰。庐墓于春川。自癸丑。尔瞻,孝纯等。发废母之论。惟奇晚全自献,李白沙恒福若干人守正。而其馀则从其颐指。无敢违异。至戊午春。终成废削之变。公与伯仲二兄语曰。吾侪素与尔瞻相亲。而今主废论若是。罪关 宗社。吾侪适在忧服。纵未声讨而义当绝。己未正月服阕。二月李夫人捐世。公又为居庐于山下。辛酉四月行禫。旋拜持平。公谓其二兄曰。今当言官。可暴素志。忍视 宗国沦亡。而任彼贼臣跳踉耶。因与白洲李公明汉,瀼西李公光胤。先讨伟卿,认,缵男,鼎吉等同恶之状。继论尔瞻奸匿之罪。虽未能明斥幽闭之事。而其忠愤。盖在是矣。适又岭儒金是枢等。领多士抗章讨诸凶。尔瞻使两司诬启曰。所谓疏儒。虽着儒冠。皆是武夫。先运弓矢入城。分为数阵。潚,活之徒。与诸贼将为不测之事。此其大略也。尔瞻虽凶毒。而多士难以尽坑。公亦幸而仅免。壬戌。为检详。例当即付舍人。而在铨者畏尔瞻。因不付。两司复论公之罪。而光海凡于启。批以徐当发落。故公赖是得全。而危迫朝夕矣。至翌年三月。 仁庙反正。退处南阳田舍。七月。以叔父于于公托意孀妇诗。竟对狱。而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7H 页
诸勋臣论以极律。其子修撰瀹同时遇祸。从子卫率澯谪卒。公窜于镜城。己巳。有虏酋搆衅事。悉迁北谪者。公亦迁于南海。丁丑春。蒙 宥还京。拜京畿都事。公无意仕宦。遂归于清州沙汀乡庄。与黄朽浅宗海,金柏谷得臣。有时觞咏。以送馀景。辛巳十一月二十一日卒。享年六十有六。原配咸阳朴氏。判官忠生女。早卒无育。继配安东金氏。郡守 赠吏参继宗女。甚有妇德。后公三十一年卒。祔于公墓。有三子二女。子之霖。 赠承旨。之霂。武司果。之霦。通德郎。女婿朴仝庆,柳东震。侧出女。适武水使金益鍊。之霖。子芘。 赠承旨。蘅。女婿柳辕,李胄亨。侧出子。茳,芳。女。适李弘,孟继贤,南世章。之霂子。英。以词翰著。之霦子。荚。出后仲父。女婿。吴瀷,申渚。侧出女。适金重谦。曾玄以下。多不尽录。公以英敏之才。擩染家庭。富有文学。早擢科第。历扬清显。声望日隆。而值世蔑贞。未克展其华国之手。而惟以是非好恶。见大意于邪正之辨。其讨尔瞻诸凶之疏启。辞严义明。足使奸谀气死矣。公之伯兄。亦有请诛尔瞻之劄。月沙读而叹曰。此颓波之砥柱也。请议之并萃一门。其将有辞于百世。公之叔父于于公。逮夫 更化之辰。独抱不贰之义。 正庙御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7L 页
极。特许伸雪。 赠秩锡谥。至于子与侄。并施 貤典。公每恨家祸之酷罹。而蒙此 恩霈。必当感泣于冥冥矣。铭曰。
于赫英密。最著胜国。辉映简编。代有勋德。逮夫襄靖。际遇 康献。忽替益振。源深流远。公趾世美。克为肖孙。当官尽职。义笔极言。严斥奸謏(一作谀)。矢不顾躬。遭时蔑贞。孰谅其衷。屡阅夷险。亦有屈伸。终蒙 赐环。老作完人。夫何憾哉。睪如之安。琢辞阐幽。后昆诚殚。
主簿柳公墓碣铭(己酉)
曩在 宣庙壬辰。值㓒齿之乱。 大驾播越。朝野奔窜。湖南之兴阳县。有柳公希龙字云兴者。年二十一。慷慨投袂。扈从于龙湾。 上大加称赏。补别坐。旋以原从录勋。升拜军资监主簿。难定归于乡。与孤舟丁公运熙,渔隐宋公裕问。相从讲劘。以穷乡书籍之难得。设稧印诸书。教牖乡秀。自是人皆淬砺。文化蔚兴。县之养士斋。乃其文会之遗迹。至今皆以乡先生称之。公少有异质。甫三岁。婢仆背负而行。若向径路则必怒啼。使之由正乃已。六岁。佥正公口授击蒙要诀。公欣然温习。字句之间。必推绎其义。尝以天地忠孝四字就质曰。天惟一至大之理则取其一大。地非土
于赫英密。最著胜国。辉映简编。代有勋德。逮夫襄靖。际遇 康献。忽替益振。源深流远。公趾世美。克为肖孙。当官尽职。义笔极言。严斥奸謏(一作谀)。矢不顾躬。遭时蔑贞。孰谅其衷。屡阅夷险。亦有屈伸。终蒙 赐环。老作完人。夫何憾哉。睪如之安。琢辞阐幽。后昆诚殚。
主簿柳公墓碣铭(己酉)
曩在 宣庙壬辰。值㓒齿之乱。 大驾播越。朝野奔窜。湖南之兴阳县。有柳公希龙字云兴者。年二十一。慷慨投袂。扈从于龙湾。 上大加称赏。补别坐。旋以原从录勋。升拜军资监主簿。难定归于乡。与孤舟丁公运熙,渔隐宋公裕问。相从讲劘。以穷乡书籍之难得。设稧印诸书。教牖乡秀。自是人皆淬砺。文化蔚兴。县之养士斋。乃其文会之遗迹。至今皆以乡先生称之。公少有异质。甫三岁。婢仆背负而行。若向径路则必怒啼。使之由正乃已。六岁。佥正公口授击蒙要诀。公欣然温习。字句之间。必推绎其义。尝以天地忠孝四字就质曰。天惟一至大之理则取其一大。地非土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8H 页
不成形则取其土也。孝字父下拊子。即孝亲之义。至于忠字之必以中心者何也。尽忠之目浩繁。只从中其心之理乎。佥正公曰。天地间功用费隐。莫不忠字做了。而忠君之忠。实为最大。而非汝幼稚所易识者也。稍长。博极经史。发之为诗若文者。往往为人所称赏。至于笔肄。亦臻其妙矣。公号瀛湖。高兴人也。鼻祖英。户长。后有清臣相丽。封高兴府院君。谥英密公。至湿。入 本朝。为吏曹典书。谥襄靖公。再传而好泽。司直。于公为高祖。曾祖汶。主簿。祖忠信。主簿。考溢。佥正。妣砺山宋氏。砺良君松礼之后也。公以 隆庆壬申四月十一日生。 崇祯癸未十月七日卒。享年七十二。葬于兴阳姑苏村后负卯之原。配昌宁张氏。佥正天章女。生于辛未。卒于乙未十月十五日。葬于蔬谷酉坐原。子时荣翊卫司司御。时遇,时华侧出也。时荣子桧,艗。皆有文章行谊。婿赵悌言,任弼,尹宋珩。时华子震彬,震郁。婿徐之道。曾玄以往。不尽记。公之世远矣。而墓无刻。其后孙三锡。惧其迹寝泯。搆此状草。而老且病淹。使其胤子求德来谒余文。余叙次如右而为之铭。铭曰。
高兴之世。名德萃焉。公能胚胎。其气伟然。妙龄急难。
高兴之世。名德萃焉。公能胚胎。其气伟然。妙龄急难。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8L 页
惟义是仗。授官策勋。特蒙 恩奖。晚寻乡园。言返初服。诱进蒙士。教兴乡塾。嗟公之懿。可传无止。公墓在是。讵有伤毁。
栗村朴公墓碣铭(壬子)
粤在 明庙初元。 母后垂帘。衡,芑用事。犯颜争论者。莫不及于祸。司谏朴公光祐。亦被杖霣。其从侄培。伤时悲家。遁于清州之栗村。因村名而扁为斋号。深慕陶靖节之所居也。潜处丘园。莳花养竹。啸咏其间。悠然有清趣。文成公栗谷李先生适莅本州。以公行谊登 闻于朝。为 世子翊卫司左卫率。公不肯就。盖不负遁世之意也。朴氏籍尚州。其上世。沙伐国主也。高丽赞成事侣。封商山府院君。始见姓书。家世蝉联。 本朝吏曹判书良生。大司宪濡。寺正贞地。副正璔。生员允文号玉谷。文章经术。为时推诩。是公五世以下高曾祖祢。妣玄风郭氏。监察殷年女也。公字益之。性孝。事亲尽其爱敬。及其遭忧。哀毁踰制。日三哭墓。不以雨雪或废。聪明绝伦。学问夙就。年甫成童。贯穿经史。旁及百家之书。无不研精钩深。而犹不敢自恃曰。吾将就正于有道。乃与冲庵金先生,圭庵宋先生。为道义之交。从游屡年。薰陶讲劘。又恒侍于琴书
栗村朴公墓碣铭(壬子)
粤在 明庙初元。 母后垂帘。衡,芑用事。犯颜争论者。莫不及于祸。司谏朴公光祐。亦被杖霣。其从侄培。伤时悲家。遁于清州之栗村。因村名而扁为斋号。深慕陶靖节之所居也。潜处丘园。莳花养竹。啸咏其间。悠然有清趣。文成公栗谷李先生适莅本州。以公行谊登 闻于朝。为 世子翊卫司左卫率。公不肯就。盖不负遁世之意也。朴氏籍尚州。其上世。沙伐国主也。高丽赞成事侣。封商山府院君。始见姓书。家世蝉联。 本朝吏曹判书良生。大司宪濡。寺正贞地。副正璔。生员允文号玉谷。文章经术。为时推诩。是公五世以下高曾祖祢。妣玄风郭氏。监察殷年女也。公字益之。性孝。事亲尽其爱敬。及其遭忧。哀毁踰制。日三哭墓。不以雨雪或废。聪明绝伦。学问夙就。年甫成童。贯穿经史。旁及百家之书。无不研精钩深。而犹不敢自恃曰。吾将就正于有道。乃与冲庵金先生,圭庵宋先生。为道义之交。从游屡年。薰陶讲劘。又恒侍于琴书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9H 页
斋,荜斋两从叔父。执经问难。益闻所未闻。绝意需世。乐而忘忧。公之成就。岂无所本而然哉。 万历甲戌十一月十一日卒。距公生甲子。七十一岁。葬于州西毛诗洞先考墓下坐壬之原。遵公遗志也。宜人三陟秦氏。县令穟之女。秦氏本姓安东金氏。丽朝忠烈王时。左侍中金鹤聘中国。以斥夷见忤。送还本国诛之。丽王置之三陟而变其姓。至我 纯宗丁丑。上其事。还复本姓。生于乙丑。卒于辛亥二月十六日。祔公墓右。男。士元,士享引仪,士仁,士贞。婿。金鼋。士元。无嗣。士亨(一作享)男。应兰,成兰,梦兰进士。婿。柳沃,具惟諴,卞时亨。士仁男。廷兰。婿。吕以英,金君鼎。士贞男。春兰。婿。郭兰,杨应沂。内外曾玄以下。多不尽录。公韬晦没世。后承穷孱。且经兵燹。公之所存所学。无文字考信。吁可叹也。然公外有冲,圭二先生之资益。内承琴,荜两叔父之教诲。婆娑云壑。踔脱禄仕。少无悯悔者。犹可想像其所存所学于累百载之下。况被栗谷先生之荐引。可见知奖之隆。此足以为公之重矣。芳名无止。不可谓不遇。更何恨其文字之无考信乎。公八世孙衡中。年已八十馀。方谋竖碣记迹。以图不朽。使其从孙镛来替谒余文。余既钦仰公志操。且感衡中追远之诚。老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79L 页
而弥笃。不敢以拙芜辞。遂摭状文而为叙。铭曰。御家以礼兮。处世审几兮。学优未信兮。遁野无悯兮。友公者谁兮。荐公者谁兮。以此观公。庶可知兮。迹屈名伸。理不爽兮。后孙追远思阐美兮。我笔无愧篆于隧兮。
溪隐金公墓碣
金氏系出金宁。其先肇于新罗敬顺王。历八世至胜国。有讳时兴。封金宁。显于谱书。及丽史至讳挺丙。恭悯朝斩旽。我 太宗朝。赠判府事。谥贞简。讳润达。 太宗朝辛巳。魁科翰林。观察关东。讳愿鍊。文科吏曹正郎。讳铉。进士。讳研。牧使。即公之先祖。讳馀硕。参奉。 赠吏曹参议。讳熙看。有学行。号遁岩。官持平。与牛溪成先生。交道义。讳光震。主簿。即公之高曾祖也。考讳贵中奉事。妣清州韩氏。明谦女。晚而无子。祷于隐德山。 宣庙朝庚子。幸得生公于镇川之玉洞。讳景世。字贤甫。幼有至性。痛早失恃怙。年稍长。朝夕省楸。拜跪处草为不生。常恨不能尽诚于事亲。以移于事君之意。作事父事君同一体。难兼三事百年间之句。以见志。 仁庙甲子。登科。历仕至训鍊主簿。丁卯乱后。弃官归乡。筑室寒溪之右。时人号以溪隐。潜居晦迹。若将终身。当丙子之难。 大驾播越。本道监司郑
溪隐金公墓碣
金氏系出金宁。其先肇于新罗敬顺王。历八世至胜国。有讳时兴。封金宁。显于谱书。及丽史至讳挺丙。恭悯朝斩旽。我 太宗朝。赠判府事。谥贞简。讳润达。 太宗朝辛巳。魁科翰林。观察关东。讳愿鍊。文科吏曹正郎。讳铉。进士。讳研。牧使。即公之先祖。讳馀硕。参奉。 赠吏曹参议。讳熙看。有学行。号遁岩。官持平。与牛溪成先生。交道义。讳光震。主簿。即公之高曾祖也。考讳贵中奉事。妣清州韩氏。明谦女。晚而无子。祷于隐德山。 宣庙朝庚子。幸得生公于镇川之玉洞。讳景世。字贤甫。幼有至性。痛早失恃怙。年稍长。朝夕省楸。拜跪处草为不生。常恨不能尽诚于事亲。以移于事君之意。作事父事君同一体。难兼三事百年间之句。以见志。 仁庙甲子。登科。历仕至训鍊主簿。丁卯乱后。弃官归乡。筑室寒溪之右。时人号以溪隐。潜居晦迹。若将终身。当丙子之难。 大驾播越。本道监司郑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80H 页
世规领兵勒王。公奋然杖剑。且得义士十九,义兵三百。即日发行。妻安氏纫箴补其衣服。公曰。方值玆急难。何可少迟乎。安氏乃以绯丝连缀作三重衣而着之。公之幼子。见其将行。号泣不已。公顾谓安氏曰。善保此儿。无绝我先祀。更无悽怆之色。遂赴本阵。到南汉山城。与虏对垒。众寡不敌。本阵惊溃。公独冒矢石死于敌。即十二月二十七日也。安氏闻败报。乃哭曰。吾已虑此。绯丝识之。儿既未长。吾当收尸。负稚子跋涉屡日。至其战所。以丝为验。果得其尸。时尚干戈纵横。昼伏夜行。舁尸还家。有兽随后。若为护行。天明视之。乃虎迹也。安氏曰。夫尸收还。庶几塞吾之责。因呕血自尽。翌年三月。同穴而葬于玉洞村前卯坐原。乡人慕其忠烈。竖石标揭。事载邑志。可为考信。至 纯祖甲申。并蒙 旌赠。朝家崇报之典。更无遗憾矣。有一子爱立。每怀至痛。及长。追丧三年。水饮蔬食。无异袒括。朱夫子尝论追服以为意亦近厚。亦近二字。虽非得礼之正。而厚则可尚也。窃尝闻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莫大于父子。义莫重于君臣。人皆有是性。而利害劫之。则取舍之间。失其本性者多矣。公能于临难之际。取义成仁。可见所赋之美所养之厚。安氏之
锦谷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380L 页
尽心所天。从容办死。尤不为难于仓卒所成乎。公之后孙益焕请余曰。吾先祖事迹。散失于兵燹。无所考。得一言以为重。余感其忠烈之并美。略为叙此。俾示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