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x 页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月城金正喜元春著)
 疏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0H 页
辞 奎章阁待教疏
伏以臣于日昨。伏奉前望特点。以臣为 奎章阁待教。继又瀛馆华声。一时并叨。臣诚惝恍駴懔。五情失守。不省措躬之所也。噫。 国朝馆阁之选。何莫非清峻。而必以内阁为重。阁职又以待教为新进之极选。盖自设阁以来。膺是选居是职者。举皆鸿词博学。尔疋彪炳。令闻峻望。标准乎朝著。俊采丽藻。领袖乎艺林。于以奉谟训而处迩密。参论思而掌诰命。洪惟我 先大王右文作人之化。权舆于是。其责任之綦重。抡拣之慎严。曷尝有如臣无似苟然充位者乎。是以 先大王尝于本阁题名记引。若曰典守编辑奉审之职。则可人人能。而能称其选与否。顾其人何如耳。夫以当日位著之盛如彼。而 圣考之其难其慎。丁宁勉戒又如此。此实我 殿下所当遵守者也。臣少小失学。材又下劣。面墙五经。挂壁三史。直是四十无闻之空空一鄙夫耳。倖籍先荫。滥窃科第。出入史局。周旋迩列。亦已四载之久。妍媸长短。宜莫逃于渊鉴之俯烛。乃玆煌煌 恩诰。忽及于不当及之人。苟使臣奔走趍役于人人能者。尚患其难能。至于称选与否。尤非一毫可拟。则以 殿下则哲之明。奚取于臣误恩徒归于轻授慎简殆同于循次。以是阁规模制置之盛。缘臣而无难坏了。至于此极。宁不懔然寒心。且臣黍当曝史之役。行己辞朝。理即登程。第缘臣父之病。适值节换之交。冷泄暴添。焦灼罔措。万无离舍之望。不得不容俟一宿。际承 新命。牙牌俨临。虽即章皇叨谢。始则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0L 页
违君命不宿之义。终又致晒事愆期之失。情固出于迫隘。迹自涉于慢命。惶蹙之私。非但为新衔之难冒而已。玆敢毕暴情实。仰渎崇严。伏乞圣明并赐谅察。将臣新授职名。亟行镌改。仍治臣不职之罪。以肃朝纲焉。
辞翰林疏
伏以臣即接家信。则臣之父病。始崇炎暑之郁冒。重添感滞之交作。形症渐谻。转侧随人。臣闻此报。神爽飞越。方寸煎迫。仍伏念当此大小禁直不得替直之时。援私请急。极知悚惶。而情有所迫。按抑不得。忙陈短章。径出禁扃。伏乞 圣慈俯垂 谅察。亟递臣职。以便救护。仍治臣罪。以肃朝纲。千万幸甚。
辞职兼陈情疏
伏以臣罪戾通天。恶积衅萃。为臣无状。为子不孝。上而负罪于 朝廷。下而贻辱于家庭。目见无辜老父被千古所无之凶诬。冒千古所无之奇冤。投身炎瘴之地。备经风波之险。苟使臣少有血性至悃。断当刳腹呈天。剖心向日。少暴其至冤极痛。而顽忍之甚。不能办此。恬然视息。坐度岁月。洪惟我 先大王恢天地再造之仁。垂日月无遗之照。烛冤诬于贝锦之中。回容光于覆盆之底。十行 恩纶。诞宣洞谕。千里宥还。积冤昭洗。呜呼。起死肉骨。古人所以极言之至。蔑以复加。若臣父之所得于 先大王者。何足以此拟议其万一也。倘微我 先大王如天之渥。则臣之一门百口。难免薤粉。而臣父之凶诬奇冤。永无可暴之日。臣之不孝之罪于是益著。虽天日重明。而面目愈腼。实无以自立于人世矣。惟我 圣上甄录臣父。除旨连下。亦粤我 慈圣殿下深追 先朝遗志。恩教诞下。继以 圣批荐宣。恻怛隆挚。回出寻常万万。不惟臣父子聚首感恩。攒手祝圣。一字一泪。入骨刻髓。苟无与于臣者。亦莫不感激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1H 页
耸叹。乃于千万梦想之外。簪履之收。亦及于臣。承宣除命。连月斯下。庚牌荐临。 饬教申严。顾臣私义有不敢冒没趍膺。镇日违傲。臣罪愈积。噫。君臣大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不以恩遇之厚薄。处地之迩逖有间。至若恩之厚而地之迩。尤如何哉。犬马之微。尚亦效忠。况臣以臣家之人。偏蒙我 先大王陶甄之恩。周旋于簪笔之列。依近于奎壁之光。顶踵毛发。罔非恩造。乃若坑坎而拯拔之。又生成之。从古为人臣子而得此于君父。未有如臣之父子者。而奄遭天崩之恸。真游日远。俯仰霣绝。攀号莫及。惟有贯彻穹壤之至冤至恸。虽生生世世。至万子孙。糜身结草。已无及于 先大王御世之日。天地茫茫。此何人斯。惟古人所谓追先报今。送往事居。臣虽至愚。亦尝粗闻斯义。况此好爵以縻之。异数以申之。尤岂不𨃃蹶承膺。小伸叨谢。而人之所以为人。臣子之所以事君亲。惟有大伦而已。于此而有些小不尽分。尚不得为人。况人而斁伦。即禽兽已耳。人言之指目至此。臣未敢知厥意之所在。而以湛灭臣家之心。憯诬先及于臣父。则臣身又奚暇论。而何言之可择。何辱之不加乎。到今臣父之被诬。既蒙我 两圣朝暨慈圣殿下照烛而昭晢之。更无馀蕴。则臣何敢追提既往。而第念臣之苦衷至情。可质神明。虽欲出而事君。所资以移孝者。已斁毁无馀。尚无以称人于世。况敢彯缨束带。以污清朝班行哉。惟有杜门敛迹。念念诵恩。刻刻忏咎。庶或为桑榆之收。黥劓之补。断断此心。天日鉴临。玆敢冒死呼吁。伏乞天地父母。俯垂悯怜。亟刊臣名于朝籍。仍勘臣逋慢之罪。不胜大愿。
辞大司成疏
伏以臣厚蒙 圣朝至仁至渥。拔之沈沦之中。收之拂拭之列。呜呼。臣之不暝之前。一呼一息。一饮一啄无往非慈覆之天再造之日也。虽使臣优游丘壑。歌咏圣泽。以没馀齿臣之涯分自足。志愿已毕矣。不自意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1L 页
收簪之恩。屦及于夙夜。感惶怵惕。趍走为恭。昵瞻觚棱。亦已多时。且伏况 两圣朝御制编印之役。是未死贱臣终事之地。依日月之末光。奉云汉之遗墨。殚竭寸诚。庶效涓报。祗知与闻之是幸。不恤懢猥之为悚。顾安敢仰藉宠灵。复冀清扬。忘有梦寐之或及荣涂名场半跬寸程也。乃者国子新命。忽下于千万虑想之外。臣伏奉 恩旨震駴陨越。惶汗浃衣。寔不省措躬之所。噫。是职也。即荣涂之峻选。名场之极望。世所称师儒之长也。臣之无似湔劣。最居人下。浅艺薄识。无一可称。非徒反躬之甚明。抑亦同朝之所共知。又焉敢自逃于 圣鉴之俯烛也。虽如閒曹漫仕无甚綦重。臣实踧踖却顾之不暇。况作成人材。丕阐文风。岂臣所可责。申明庠术之制。模楷考课之法。岂臣所可任。以周官成均乐正中和之职。仰赞我 圣朝一初声明之治。尤岂臣所可承当也哉。参前倚衡。趍膺无路。伏乞 圣明深推清秩之不可谬加。微谅之不可强拂。亟收误恩。回授可堪之人。以严公器。以安私分焉。
辞嘉善疏
伏以 两圣朝御制编印告讫。文武之道。布在方策。虞夏之典。同其尊阁。天章烂昭回之光。人文贲化成之功。伏惟 圣孝弥隆于继述。孺慕倍深于羹墙。乃者覃恩偿劳。遍及于校印诸臣。以臣名亦黍阁僚之末。混被晋秩之命。伏奉 除旨。以臣为嘉善大夫者。闻命惝恍。继以懔惕。历日不能自措。噫。臣荷 两朝不世之遇。粤在昔年。周旋珥笔之班。出入讲肆之间。虽大化并育群物。禽明普临四方。而雨露愈泽于散木。容光若私于昏蔀。顶踵毛髦。都归恩造。陶甄拂拭。迥出寻常。滚到下大夫之列。而兜搅清华。踰越涯分。及夫起生于已死。傅肉于既朽。历数有君臣以来。受恩如臣。复岂有其人。而顾臣修门复入之日。已在云乡愈邈之后。前席如昨。万事都讫。臣非木石。其何以堪。惟是 圣制编校之役。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2H 页
即亦臣子自效之地。猥随诸臣之后。获黍校雠之列。收召岱岳之馀魂。重寻西清之旧步。已非此生之所自期。恩已渥矣。荣已极矣。况臣于 两圣朝终事之日。莫遂尘露之愿。固将为毕生难暝之恨。而区区所自失者。当此编摩之会。口诵天语。手校云章。得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小慰于戏之思。其视抱乌号之弓。考追蠡之音。不啻相去万万。而自以结草之至悃。欲效扫叶之微劳。即亦臣彝性之所然。奈此识訚心粗。重以神精耗谢。虽随行旅进。名为校准。臣则毫分无与焉。反躬惶愧。今乃以此而量功。以此而媒荣。裒然受命德之器。则臣虽无耻。将何以抗行于僚班举颜于同朝。其在 圣朝综实之政。贻累非细。至若臣自来材具之万不犹人。甚不合于清朝命卿之秩。无暇蔓辞张皇。效古人雍容辞逊之为也。伏乞 圣慈谅臣曲中之恳。特收新资。俾公器无亵。私分获安。
辞职兼陈情疏(代从兄作)
伏以臣家向来所遭之诬。即千古之所无也。今日所被之恩。即又千古之所罕也。豕涂鬼车。尽销于太阳之下。墨穴火坑。立跻于霄汉之表。恭惟我 两圣朝暨我慈圣殿下前后 恩纶。高揭洞谕。昭晢无馀。臣之阖门百口。虽口口颂恩。至于历劫。亦安能形容毫末也。不料收录之恩。至及于如臣无似。 除旨诞宣。牌召之下。不不容俟驾。第臣私义有万万不敢冒膺者。玆敢披沥以陈之。臣在家为不肖之子。处世为无用之人。而滥窃科第。猥历清华。冥行而不止。满盈而不戒。不有鬼责。安免人祸。奈之何不于臣身降罚。憯诬丑辱。横及于臣之季父。呜呼。古之人于师友之间。同朝之谊。尚为之御侮。亦为之讼冤。若臣既不能居常竭力。使恶言不入于耳。又不能剔心刳肝。以暴其至冤。只得恬然坐视。泯泯偷生。倘非我 先大王再造之仁。昭雪之恩。天地莫量。日月齐曜。安得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2L 页
有今日也。惟以馀年未死。来世多生。为犬马蛇雀。以图万一之报。 何涓埃之效未遂。而崩坼之恸遽缠。俯仰呼抢。抆血荒郊。只有彻天之哭贯地之哀而已。况臣以孤露馀生。惟偏母相依为命。缘臣罪逆不天。间于患难奔迸之中。母又见背。顽不灭死。苟存视息。于今四年之间。天日重明。门阑如旧。而风树不停。告庆无地。茫茫穹壤。长号莫及。呜呼。匪莪之衔恤。攀弓之至恸。荐罹冤酷。未克自尽于君亲之间。永为忠孝之罪人。尚可自立于两间哉。至于人言之罔极。已蒙 圣明之毕烛。臣何敢费辞更提。而所谓席势肆气。即天下之悖德也恶习也。念臣家世。以谨慎拙约相传。挽近十数年来。父子叔侄。爵位荣显。门户盈盛。则臣季父所以教诫家庭。愿臣等效之。常在于士燮之后入。石庆之数马。惟恐有子弟之过。而人之论臣。至于如此。无论言之者之为何如人。臣之得此题目。已是坠家风而违庭训。实为毕生之污辱。清朝之羞耻。又何敢举颜于人世。厕踪于班行。重为无忌惮之归也。惟有杜门牢关。屏息铲影。从事知非之戒。摄心尘刹之奉。不复萌一毫荣进之念。以不报为报。臣之至愿毕矣。伏惟天地父母。俯垂鉴谅。特命刊臣朝籍。以卒曲成之恩。仍勘臣渎扰逋慢之罪。不胜大愿。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月城金正喜元春著)
 书牍
  
上亲庭
昨日宣谥礼成。臣民普恸。去益罔极。伏想远外。噡攀靡及。霣缺廓然。尤切他时。下情悲念。又无以形达。十二营拨回上书。似已入去矣。又一雨。凉意日紧。朝书升候。伏未审信后四五日来。体候若何。近日诸节。益臻天和。金医留连而以时诊察。比进何等之剂耶。憧憧慕虑。不任下诚。浑营大小亦一安。无他扰耶。种种伏念。子间连斋直。昨则以礼房举行。而宣谥宣教改铭旌三次仪节。一时并行。自朝至晡后。而镇日奔走。幸免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3H 页
颠外。而转成邃邈。恸号莫逮。今日则悬病。为暂休计耳。浑室如昨状。两姑主昨已还驾。儿少俱无▣(一作颐)。万幸万幸。
与舍仲(命喜)
去二十七登船时。略付数字于凤傔。使之先归。果即先归。而尚今留淹于梨▣(一作芚)之间。未可知也。书后已七八日之久。倏此秋尽冬初。南极气候。如陆地之八月。万无威寒底意今年节序太晚之状亦如是耶。际此浑履无损。从氏气度亦万安。京乡诸状。一以平善。诸姊妹与庶母俱安好。仲季形貌黧黑瘦削。必有生病之虑。间或有胜。而努力加餐。努力试药。使此海外一念悬悬者。得以少纾。千万心祝。季行拟于间。来会楸舍云矣。果能抽暇团洽耶。目穷魂断。海天茫茫。若不可以梯接也。吾行其日点装登船。日已出矣。暨其船行。入以北风。出以南风。而东风亦有出入之俱利。今此以东风入去而风势频顺。午间过洋几至三之一。午后风势颇猛利。波涛涌起。船随以低仰。船中之初行诸人。自金吾郎以下。至于吾之一行。无不晕眩颠倒。景色其间。而吾则幸无晕症。镇日在船头。独自吃饭。与舵工水师辈。同甘分苦。有乘风破浪之意。顾此压累人。何敢自有。实惟 王灵攸暨。而穹苍亦似有怜而垂贶矣。夕阳时。直抵济城之禾北镇下。此即下船所也。济人来观者。无不以为北船飞渡来。而日出发船。夕阳到泊。六十一日罕见之事。且云今日风势。使船如是则又未料也。吾亦自异。而不知之中。又经一险易者非耶。自船泊处距州城为十里。仍为留宿于镇底民家。翌朝入城。主于高吏汉益家。此吏即前等吏房。而自船中同苦而来。其人极佳。且有尽心输诚之意。亦穷道之可感处也。大静在州城西八十里。其翌大风。无以前进。又其翌即初一日也。风止故遂与金吾郎登程。半程则纯是石路。人马虽难着足。半程以后稍平。而又从密林茂樾中行。廑通一线天光。皆是嘉树美木。而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3L 页
冬青不调。间有枫林如鞓红。又异于内地枫叶。甚可爱玩。而严程苍皇。有何趣况举。大抵邑邑城如斗大。郑君先行。得宋校启纯家住处。而此家果于邑底之稍胜。而亦颇精浥。突则为一间。南向有眉退。东有小厨。自小厨北。有二间厨。又有库舍一间。此则外舍。而又有内舍之如此者。内舍则使主人依旧入处。只既外舍割半分界。足以容接。小厨行将改突。则客傔辈又可以入处。此则不难变通云矣。篱围遵家形址为之。庭阶之间。亦可以行饭。所处则于分过矣。主人亦极淳谨可喜耳。无几微苦色。甚庸感叹。外此琐细。设有不便。岂无地忍之道也。金吾郎而方回程。未知候风又为几日。而家隶使之同为出送。略此付信。几时果能收启。而家信则漠然无承闻之道。詹望魂销而已。姑不宣。
与舍仲[二]
前此州便书。果于何时抵达耶。序属三秋。仲之寿甲载屈。吾辈孤露之馀。何足以寻常喜庆举扬。又况此时也。但季方常棣之醧。伐木之醑。阿麟眉寿之介。大斗之祝。又何以遏其情也。亦有所俯以就之。顾此海外。漠然若无与之相关涉者。抑何情理。无或以茱萸少一。有所致欠于家室欢洽。亦反复为我地天涯一室。何异乎此身之日左右。惟愿宜兄宜弟。令德寿岂永享无彊。吉事有祥。亦兆于是耳。秋复亢熯。老热尚骄。凉意稚嫩。全无揫束之气。北陆近复如何。际此浑履一以安善。仲节亦胜。以膺难老。季之所慎夬健。似趁仲寿会合。遥遥驰神又非他时可比。老姊氏老庶母俱安康。京乡大小诸状。亦皆吉利。另注不已。吾比近来。眼花益添。阻食之证转甚。对案辄欲呕。全无所下喉者。神气随以澌顿。收拾不得。此书经营多日。今始染毫。亦不能接续写就。不知其何缘如此。亦惟任之。虽欲医药。又无药料。亦奈何。安傔今始起送。以不得作书之故。迁延至此。略付此数字。以免其空手无聊而归而已。馀无以拖长。艰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4H 页
草不能他及。家隶之来。当趁此时。亦惟日悬悬。姑不宣。
与舍仲[三]
年后所付三便书。鳞次入照耶。甲金之来属耳。龙孙又于去月廿八来到。见京乡旬前后书。是不过一望间安信。无淹而来。如此近速。殆是来此初有。前此金五卫将家便。季书虽经年而来。而并庸欣泻于积耿之馀。且年后信息之如是续闻。尤喜出望外。倏此春季。番风鬯佳。迩来浑履一安。仲节亦有进境。而冷痹之症。终不快祛是甚闷然。所服药饵。一次前方连试。而见状复何如。木旺之时。尤当加慎。能无更损。运作益胜。饮啖与寝眠。俱安好耶。远外憧憧悬念。无以一刻暂驰。自入此月。搅时恸。廓想匀之。而初入展庙之日奄过。遥遥怆缺。转无以形喻。兄妇之顺娩举丈夫子是宗祧初有之庆。祖宗眷佑。家运将回。其先之以嘉儿耶。至若在抱之乐。年迫六十。岂不欣喜。此儿非吾所得而私之也。儿生闻在在腊晦。其日即为 天恩上吉也。仰符于先亲生辰。亦不偶然。且吾辈之日日颙祝。在于 天恩。而儿以是 天恩日生者。尤岂不奇且异耶。儿名仍以 天恩二字命之甚好。其详儿子内外许。亦一一布告如何。闻其骨相不凡云。喜不可言。百日不远。想日以韶秀善乳。而乃母亦无他恙耶。念切念切。京乡诸况俱一如。而从氏小期已过矣。遥遥恸缺。益不胜摧抑。吾舌疮鼻瘜。尚此作苦。弥延五六朔。虽系医药之无以为之。而宁有如许支离难堪者。食物转难曣下。下者又滞膈不消。实不知何以为好。若一缕苟延。则与之消息而已。亦奈何。臂疼与痒症。又一以并肆。此是何报而偏苦若此耶。懋儿本生内艰。不胜惨愕。周期之间。两家慈荫。并此幽翳。情理绝酷。第于祥禫。又为变礼之变。陶渼两先生正论。固不可易。而懋之所值。煞有间焉。又不可无商裁。来示未知其的合于礼。而既据遂翁之说。俯而就之。亦不害为面前弥缝。吾东礼疑。举皆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4L 页
如此作弥缝法。隆污之间。吾何以独异耶。其间亦似追行。而漠然远外。无以得详。悲菀悲菀铁傔间以非时痢症颇苦。旋又差减。而馀惫未易复。圉圉不自振。闷然。金五卫将便及甲金便所付者。今便来者。皆一一照收。亦不甚损可幸。龙孙留之过旬。今始起送。为俟船便故耳。具不宣。
与舍仲[四]
夏秋以后。至于日昨。金吏钟周便所付书。俱一一收到耶。京书之间又久阻且置。仲书之自车隶便以后更未见之。始以纡菀。终焉燥发。寔无以消破。秋序已晏。倏又萸菊节届。百感潮至。只欲魂销。殆又来此以后初有。或于其间。鳞羽有误耶。今般疑团。转欲成痞。仍问此际浑履更如何。仲节近更无损。夬有收效处。起居运作。益复便利。药路如前不停搁耶。季之泄痢。似于其间差减。而尚未承夬安之报。远外熏心。当复如何。京乡大小诸况。亦皆无恙。面面黯凝。无以裁定。吾状一如前所书所报。口鼻风火。终不消减。眼眚又因鼻苦连疼。目力忽又大损。不知是何故而若是苦楚也。傔率以下。姑皆无他。是可幸也。江镜船便。适有船人梁凤信者。间颇出入亲熟。渠欲持书躬往。若有寄付之物。渠亦善为护持以来云。其意诚可感。穷涂中希有也。须另款如何。如有所付者。则其人必无差误。谅裁为好。全州金生许所托者。亦从此人方便耳。馀非此便可悉。似当有家伻之来。都留不宣。
深衣之示喻。纸裁样本。一一细悉。如是起疑。无或怪尔矣。其最疑处。在于内襟下无以弥缝也。此亦往日吾亦颇疑之。更加反复深究。大有不然者。深衣之制。以下裳连上衣者也。然衣自衣而裳自裳。裳以连衣。裳之止处。即其止而止之而已。裳不欲更进于衣。衣无庸更俟于裳。以今俗制之重叠交掩者视之。似不成体样。似未得完备。而于衣自衣裳自裳。少无两相加损也。内襟无以弥缝者。是习于俗制之见而更无可疑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5H 页
者也。
衣广之太阔。果如来示。此则专在于尺样之长短。汉尺亦有太阔之虑矣。曲阜颜氏家周尺。与家藏周尺。无毫里之差。甚可据也。此短于汉尺。而尚可稍杀其阔。须用此尺制之如何。(须更依颜氏墨线。精制一尺亦佳。○竹尺一本。借在郑惟孝。并货布铜尺。从其家觅来。如何如何。竹尺亦家藏旧物耳。)
曲袷家礼本如是。江氏又仍旧无异说。须一依江图裁之为宜矣。近见有另作方心曲领之制者。都无所据说有所吻合者。不敢臆取耳。
至如正幅斜幅之合成十二。亦或可以起疑。然正幅之制。江说不可废也。斜幅以注说裳幅所交裂者观之。衽亦裳幅无疑。合成十二。非无据也。且以论语非帷裳必杀之之文观之。其杀幅亦通称为裳矣。斜裁为十二则无可疑。而正斜之合为十二者。独为未妥。则亦恐未然疑。但以朝服丧服之观。衽与裳各异。深衣亦以裳衽各异。则幅数无以裁定。多于十二之外矣。
  
(附)仲氏问
 入此月后。深衣即图缝造。乡庐所在布。间使之上来。而临当裁制。先以小纸作一样式而观之。则不无可疑处。玆以原书及纸裁本仰质。幸必详览更教。如何如何。前书亦以正幅中分幅凑配于十二之数。颇涉未妥矣。非但此也。最是右襟之下。则无裳幅连缀。原图所谓右襟下半掩于内之下。将何以区处得好耶。以图观之则无可指摘。以纸裁之则不成衣制。或缘弟裁制之误。而抑有另样变通否也。其可疑一也。衣制贵在深邃。要深邃则不得不稍涉宏阔。而上衣之广。全据二尺布之两幅。此则已自家礼本亦然。而家礼本深衣则对襟交掩。此虽出于臆断。而衣广犹有敛束之道。至于此本。则左右襟既作交领。而左襟之斜长。至于右掖下。虽穿衣束带之后。亦无敛束之道。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5L 页
其于深邃宏阔。稍涉太过。人身与衣身。太不相称。其疑二也。原图曲袷。一如家礼本。而其论方领处。亦如朱子说。第以图观之。自有如矩之象。今以纸裁制则势不能如图。今俗所制深衣之领缘。虽曰依家礼本。能如图本。不能成如矩之象。其疑三也。窃想江氏亦未尝着手裁制。成就得一件深衣。而只就纸上作图。欲依其言。则使人不能无许多窒碍也。曾见张编修仪礼图。亦有深衣图。而与此相近。未知无小异同。而仪礼图则方在乡庐。未能旁考也。戴东原所论。则一如此本。无论如此如彼。既有此许多疑端许多窒碍。容俟仰禀烂商。以俟更教。虽非闰朔。亦何妨裁制也。又有一本纸裁者仰质。伏未知如何。而正幅斜幅各六。合为十二幅。左右襟不皆缀裳幅。而使之交掩。如今道袍缀翼样。则无衣身太广之嫌。而右襟下亦得区处矣。曲袷则如俗造深衣之样。而谓之如矩则也。续衽钩边则亦可依江氏说。施之于此制。伏未知如何。大抵论续衽钩边与衽当旁处。则江说较之诸家特长。其他则恐未知十分稳妥否也。第更就原书与原图。及此呈纸制者。深量指教之。如何如何。
 深衣之制。弟有何所知。而第于江说取之者。以其以衽当旁。与续衽互證为解。较他说有据。且钩边一幅之解。视所云覆缝者为长。不但与温公合。家礼正文。亦从温公。则又与朱子合。而特于家礼图相左。所谓续衽钩边一条。最是千古以来聚讼者。而此一条既得其解。所以视诸家为有据。但以前后正幅之分作八幅。犹似有勉强凑合者。未能无疑。而至于内襟下无区处者。及衣身太阔。亦未及思议矣。及以纸裁本观之。则此二者尤属大疑。所以有顷者仰质也。今承来教。愚见犹未释然。裳自裳衣自衣。果如所教。而上衣与下裳不相连缀。则广狭饶乏。固不必相谋也。今以上衣连下裳。衣与裳相须。以成此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6H 页
一衣之制。而内襟右边。则有衣无裳。左右异制。零踦偏驳。未知古者制衣。果必如是之太不类也。衣身之太阔。依来教用古尺。稍似有分数。而古尺与建初尺。其实相去不能以寸。第未知如何矣。裳衽之斜幅。江说的确。弟亦非以正幅斜幅之合成十二为疑也。特以四正幅之分作八正幅。为近于凑合。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下。郑注所谓裳六幅。幅分之以为上下之杀。此似统言裳幅。而与非帷裳必杀之文。亦可以互證也。江则以为上下之杀。专在当旁之衽。非为十二幅皆杀云云。无或近于牵合己说耶。六幅之分作十二幅。以其宽头向下。狭头向上。不得不多。此裁割之一节。而六幅之裁作十二。犹有义也。今以江制言之。其未割而为四幅时。亦正幅也。既割而为八幅时。亦正幅也其为正幅者。未割已割。前后无异。则何必舍此自在完具之四正幅。既割之又联之。如是不惮烦而为此八正幅。自不免于勉强凑合之归耶。见行深衣之两襟直下。不作交领。续衽钩边之无所取裁。大失衣制。而今此内襟之有衣无裳。正幅之强分作八。亦未为得。岂弟亦滞于俗见而然也。然既有来教。当先令依此裁造。以俟早晚间还第时。更为禀质计耳。(近俗或于制丧服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后亦以三幅裁之。就其中一幅。则割作二幅而更联之。以应四幅之数。此固出于苟且之甚。今四正幅之分作八正▣。亦无或近是耶。)
与舍仲[五]
去月因安主簿便。及济邸人回。连有付书。闻尚淹滞下浦处。未得即发。似与此书鳞次入去矣。去廿六。景得与罗州金学烈同为入来。连见两次寄椷。而亡姊氏讳音。竟此承聆。痛哭痛哭。尚复何言。虽知患候之万分危重。而岂料此大海之外。又承此姊氏赴车也。恸矣恸矣。以长逝之近七十年。险阻艰难。无不备经。脱然若悬解者。便复浩然。无少留忧于此世。顾此畸穷。白首沦落。邈若行路。死生存亡。无一关涉。此何人斯。念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6L 页
于冥冥之中。犹有不能忘于海外。不肖无状之身。到底恸裂。生者尤可悲也。初终凡百。幸得及时成样。襄期果在何时。合祔亦利云耶。漠然无由闻。是岂生在世间之事。北望长吁。有泪无从而已。信后夏亦季。而庚热转甚。此地之瘴恼。又何以为言。更惟浑履一安。仲节益有胜度。起居寝啖。俱无所损。季亦稳过。大小诸状。并无恼扰耶。仲㛐诸节。更无馀崇之发现。佑妇所患。有甚谴却之奇耶。系是初疟。似当待秋限满自愈。无庸杂试漫方。徒伤真元耳。两姊氏与老庶母。一以安旺。种种念切。此状较之前报。别无更添。而鼻恙一如。口中风火之气。一倍煽动。众齿掀摇。转不能咀嚼。一月以前所食者。不能咀下。缘是减食。胃气则虽欲引入。亦无奈何。不知何以为好矣。安傔痁气。有时更闯。是为闷然。去念后。英吉利船。来泊于旌义之中岛。距此为近二百里。而彼船则别无他事。只是一过去船。而一岛骚扰。于今二十日馀。不能底定。州城如经一乱。此中廑能开谕。幸不至如州矣。景得即欲发送。而因此阻船。今始封启云。玆今汲汲下浦。未知能趰及否也。甚庸关念。此便既系家伻。欲裁书于如干处。而臂疼与眼花。万无以随意作字。廑作家书如此而已。幸转布此意如何。姑不宣。
与舍季(相喜)
洪吏便书种。无讹收入。而以本草诗醇律髓之种。而留置未及来者。此中人又醵钱专人矣。遂无皂白。极可怪也。前后所及如干书种。幸图速便付送甚幸。而君又见病。无以随即觅出。虽此些少事。凡关涉于此身而不顺成。皆如是耶。其中书画谐一匣。及周易折中家中旧本之为两匣者。颇便于远来。必先图之。外此诸种。亦随以渐次寄来。寔为少得镇心之方。而此往复。动经三数月。或拖至半年然后始得获见。是尤岂耐住处耶。姜生非徒所存不草草。人品绝佳。末俗之希有者也。幸于寂寞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7H 页
之中。得以少慰。伊亦姑无去意。第此留之而过冬。接济之道甚闷。两盂饭不难。而最是丝身一条路。颇关心耳。安傔将于今念间起送计。目下事实。茫无头绪。不知何以为好耳。
与舍季[二]
李君尚迪许。所托书包。不知何时可得付来耶。顷因洪吏锡祜。有另申一书。而俾图借便寄来之地。闻旧收护送下隶。几尽归来。而遂无闻。抑洪吏不所传书。而亦不致力而然耶。亦可讶薨。亦从此等处。藉为一时消遣法。而穷人之筹触筹触龃龉而然耶。其欲为一时消遣。亦妄甚耶。家藏有不题签之法帖。两套青布匣黄木衣。此名藏真帖者也。内有稍书千文。钟书灵飞。以及宋元人书者。幸随暇觅出。付送于秋伻来时。鸿山叔主借去端木国瑚周易。比亦为觅来同送之地。如何如何。
与舍季[三]
舟梁大庆。八域忭祝。此中最后承闻日子。又于庆礼后。消息始得承闻于今便。是岂一天之下所同者耶。詹望耿结之私。尤无以为言。来示一一领悉。千万思量。不知何以为计也。一缕之苟延于至今者。竟又何所俟而啖眠如无故人耶。且此见伏。万无支存之道。惟愿速死而已。且如铁傔。开春后将欲治送。今又以何辞更挽耶。但此瘴江之骨。收舍无人亦复何所计较于此也。使戊金含之。甲金举铭。亦岂非不忍处耶。戊金之积劳。可谓尽忠。而有是一长。又有一短。凡百事为之间。万无以独任。甚天幸以铁傔之在傍捡饬裁制。而如无人。不知至于何境。一口难说。一笔难记。此将何以为之耶。死生之间。必有铁傔之替人。然后可以随处方便。而亦须待自京裁量。自此神精不能周及。更得为我深思之耶。
 岁船便所付(一作菹)缸等属。果无颐来到。几年之间。始得尝沉(一作菹)之味。甚觉爽而于口过滥然矣。罗牧又于今便。以如干(一作菹)缸入送。亦不损败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7L 页
如前时。可得开胃耳。
与舍季[四]
文编中果有可喜处非一二。无缘共尝。独自看过。亦有何意趣耶。磊磊落落书。家有誊本。幸于后便觅付如何。明末遗民事。尚有可考于此。而其芜杂太甚。又其疏漏处甚多。然亦奈何。大抵著书之难。有如是耳。中庸说。昔曾闻之。今见其说。亦千古未发之旨。而善于弥纶矣。然向谁说此。若使清山辈见之。又欲起而争之矣。历书优可入用。而且有如干卷馀在矣。七政如来。随送贴粘。随来送之。何必早晚计也。艺海珠尘一卷之抽置者。即中星表卷也。未知儿辈收取。而从近便付送如何。唐空帖三卷依到。而不止此三卷矣只是三卷云者。大是怪讶。唐扇之并帖同置者。果无恙如数见在云耶。又有如今来空帖之十卷一匣者。在于江上楼中纸涂长文匣中矣。亦收藏云耶。懋及范金许门及使另收之。
与舍季[五]
年后自此所付之书。果于何时收到。北船无论年前后。一以久阻。日夕望望。际此尤悬渴。至于二月廿四。圣奴始来。获见仲季两椷。非徒前后初信。又不过未一望近信。欣泻如格致之一朝豁然贯通。且闻季抱孙之喜。人孰不有子有孙。在于吾家。不可但以一添丁言。是门户之大庆。积庥之流发。其在霍儿之身。子女绕膝。绵爪螽斯。昌大吾门。理当如此。先灵垂骘悦豫之容。愀然如见于无形之中。遇喜感溯。又当何怀。黔孙之又是一黔。霍子之如是骍角骨相不凡。且奇且异。思之思之。殆若吾家独有之事。季之五十年穷困。晚境大来之吉。亦可以兆现于今。家运积否剥复。一理之昭昭。又有时雨山川。先之以出云耶。恨无由即见季之抱弄含饴满脸堆喜也。信后将一月。而春已三分矣。浑履更何如。仲节一以无甚损。京乡上下大小俱安。嫂氏间又有愆度。今属过境而憧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8H 页
憧之虑。实不能弛。此嫂氏之今月家室所依赖。果何如。仲无视之以一眷属。而有小忽如何。都不如携往京中之为大善。每未易办此。远外纡虑。尤无以为言。儿妇娩期又不远云。默祷而已。八珍之月试。虽非老产亦好。近状果安好耶。江上新儿百日。似已过矣。渐益崭然。头角峥荣。乳道之不以他求。又极丁幸。两姊氏与老庶母。连以康旺。平洞诸节之无甚损。不胜庆幸。吾状一如前邈样。而痰嗽大为添剧。其嗽急气不旋之时。血症并发。无非瘴湿为崇。水泉不佳。积郁痞满不散。眼花有加无减。春瘴又早作。不能耐瘴。较益甚焉。恐无以支吾矣。佑无甚病。时以肺疼不健。闻是宿症而闷闷。傔率以下。俱如前状耳。圣奴缘此眼病。不能随意作字。今始回送。纸蹙留另具不宣。
与舍季[六]
岁新而海上。恰是九年矣。往者屈也。来者伸也屈伸相感。理有不忒欤。况今大庆叠臻。圣孝深光。匝域蹈舞。霈泽旁流。虽此坎险困阨。亦不外于光天化日之中。默祷暗祝。另有双攒之私。仲甲又此际回。白首弟兄。可得欢聚欤。自去至腊以来。有北船之入而无南船之出。遂至于今。间有书椷之续寄又续寄。似皆一以并淹于津头。具圣业,郑元钟相继而来。数三月之间。连见近信。而郑便不过十七八之迩音。逼年憀栗之恰思。把慰多少。去冬冱寒。北陆恐无以过之。更问年后浑履。迓吉百宜。仲作回甲老人。寿如金石。四礼康固。旧恙诸症。一切退听。新休鼎来。遥遥耿诵。老姊氏暨老庶母屋筹。又各添一。不任欣颂。诸节俱宁旺如昨。京乡大小壮弱。一向安好过年。俭孙晬盘。吉祥已多兆现。以若大病之馀。尤为奇幸。又增一龄。到底欣喜。乃母间又顺娩。连举丈夫子耶。此顽忍。又作新年人。病情转痼。一如前书所报。无少增减。儿与诸率下人年姑无恙是幸。前书尚未发。而又以新年安信。略付数字如此。未知何日可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8L 页
以前发。以今日候未易矣。是闷是闷。都留不宣。
开心表文。一切删定。君意亦无异同甚幸。一依来示为之。无少咨且。不徒为体段亦惜墨如金之法。至如今无由从以质之一句。亦删一二字。固未为不可。此于当初下笔时。屡回换藁。以其无一处凭据者。为子孙之心。不胜其惶惧。又不胜其怆廓。下语稍得紧重。然后似不失于慎重庭体段。若删此一二字。恐有下语轻脱底意。此所以匠心之最苦衡量于轻重浅深之间者。盖文字删简为贵。亦有添长为贵处。不宜一以删法为定格矣。且有关于音响节奏。非独于诗律而已。未知如何。更加十分商裁也。前面隶字。如得方君北枣。似不甚误刻法。若不可。又有何北枣之效耶。未知董三之宗人为谁。而必得善刻试之如何。非为字法之得失。此何等慎重而不可再之事。如何忽诸。
本草等三种书。此中人闻之。又醵钱雇人。专此上送。以为输致之地。其意不可遏住。玆以裁书付去。随即坚里以送。如何如何。他书之前报者。亦同为付来则为好。非徒包大难于冲热负来。且观目下事裁定。如何如何。石庵书帖。甚欲一见。或可同送耶。东坡岐亭诗帖。(又成邸姚姬传。梁同书诸人同书者只草装。未及完装者。)似在藏中矣。若以此本觅付甚幸。但此时流。觅出亦似难。手农祥扁曹刻。果胜于俗匠矣。彝閤之取去一本。太觉好事。令人尤愧恶矣。曹生亦善石刻。开心石役。未可参看耶。试商之。
贞洞从氏。复入中书。虽与首揆有异。不如归来亭中退閒养疴之为胜矣。闻已出脚云。近节果有胜。而行步凡节。无碍于砖影漏声之间耶。为之耿耿。清爱堂帖。近果推还耶。亦随便付送于近褫。则甚幸甚幸。未死之前。昔所欲见者。渐次取来一见计。虽另费专伻。勿计图之。谅之如何。
与舍季[七]
另示一一细悉。罪通有顶。衅积如山之无状累踪。何以得此于今日也。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9H 页
只有感泪被面而已。有非语言文字所得说到者也。况又拙书之 特纡宸眷。至于纸本之下来。 龙光所被。大海神山。无不震动。近因眼花转㞃。万无由执管临池。 王灵攸暨。费得十五六日工力。廑得写就扁三卷三。而馀外二卷。以若花翳。万万无续写之道。未免还为呈纳。据棠陈白于吴君书中。极知万万悚懔。而不可以强所不可强。亦以此状。另及于吴圭一为好。四字扁。苦无他可检文字。尝记武氏祥瑞图中语。以木连理阁四字书进。其详在吴圭一书中。此不叠及。取看如何。其不为陈腐之常谈。而有典雅之意者。极难拈出。似无甚违碍者矣。红豆之义。终涉华藻。以举笔不忘之义。红豆诗帖下。有小题以进者。敢寓箴讽之义。既以书进。有可以言进者。知而不言。亦所不敢。不揆僭越猥妄。如是敷陈。罪我知我。未知更如何。两扁皆以西京古法写得。颇有雄奇之力。不似病中所作。是为 王灵所及。似有神助。非拙陋所可能。此意亦另及于吴圭一也。若非剩纸。无以放心肆力如是。此后如有此等事。必另具剩纸。为好为好。亦使吴知之也。如空帖亦有另卷则为好矣。大笔之来者。皆不中用。并为还送耳。虑笔而不虑墨。还觉一笑。如干携来唐墨。尽为入用。反有不足之叹。与海墨若干和用矣。唐墨三数丁。如紫玉光之属。随便得送如何。朴蕙百颇工选颖。以青鼠为狼毫之上。自以为得其妙。人或非之。不恤也。及见貂尾。大以称赏。品在狼毫青鼠之上。其言洵不误也。然此外又有加于貂狼者。不可以等数计。恨无遍见湖颖诸品。使之恢拓其眼也。古禅伯所云屋外青天。便复此观。东人锢于圆峤之笔。不知更有王虚舟,陈香泉诸臣璧。妄称笔。不觉哑然一笑耳。寿字朱子笔。闻于今乙巳。得之衡岳莲花峰。亦有东来而其为真迹无疑。原拓有晦翁二字。而传摹不并及。可叹。使此中学徒辈摹刻。不失原摹体式。三本送之。二本京乡分之。一本传呈于彝閤如何。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39L 页
海志好作近日消遣法。而眼花如此。不得如前日之看读可叹。切欲抄录。空册之大印札两卷。可以得送耶。二扁以若眼花。艰此写就。而来纸矾水太过。不合于使笔。反不如此纸矣。虽刻本必佳纸然后可书。以刻本而不计纸者。不知书之艰难处矣。堂扁似更胜于斋扁。使吴君知其甘辛之意如何。二月望前。海俗不为发船。望后无碍矣。今此另定一伻以去。而果能即抵耶。渡海以后。恐不甚滞矣。
成册事。闻将专人以上云矣。第赦文姑未来到。日日攒手以俟耳。去年亦于二月初来到。隔海之事每如是。不胜焦郁。竹筒砚。究说不得矣。吾藏初无此等砚。必其簿记之有误矣。为示吴圭一。另录一通以去。须转示之。孝经堂砚。懋行归时付之。故使之即为觅出。上送于那中。以此代进。如何如何。安岘所教如干种。以黄大痴画轴及伊墨乡隶联两种送去。幸即转送于安岘。交付李弁。为好为好。大痴轴。亦懋行时上送者。故并令觅出上送耳。又有另录一纸。为亦李弁地谅收如何。
与舍季[八]
梁隶便赍去书本。未知何日入达。而伏不胜憧憧。呈入后消息。无论某便。即须随便报示也。古董与如干种。更有入之之示。而何不另录详示耶。极为纡郁。古董别无所蓄。今所入之者。即宋人仿制。虽非商周古物。非近人赝铜所可比也。商周古物。元无东来者。吾之所见。才三数而已。初不蓄赝铜伪金。家储所以无此耳。至如无可入之物。而强觅龟毛兔角。亦所不敢。另以此意告知于吴君辈。为好为好。寺役间果何以了当耶。为之念念。扁刻当图之。而此中善刻者。间已化去。是切闷然。非无他手。皆不及前手耳。上梁文虽未尽合于潘,陆,任,庾。无成语长套。尚可喜耳。佛朗悖书。只是愤痛万万。至其畏㥘于再来。则便即可笑之事。再来有不可必。设有再来。以其一船。何以越几万里。涉他境惹闹耶。闻其过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0H 页
去船制。即其中舶。而每以中舶。遍行天下万国。大舶则不得常用。中舶人总不过八百内外矣。以此八百。又何以作闹他境也。且自皇明嘉靖间。番舶稍稍市易于广东等处。万历以后。遂于濠镜。许其入处。而商舶定以二十只。年年来往。其后二十舶。不能如数而来。稍稍减却。闻近年以来不过十舶内外云。此皆中舶也。虽以十舶言之。亦不过八千矣。以此八千。又何以远涉他境。况又十舶非可论者耶。邪徒之互相和应。非此悖书以恐吓之。奸计明若观火。尤可愤痛也。佛朗之称。即皇明时以佛朗称之。如佛郎机之为号者。仍其所称。中国之每称西番为佛郎。或红毛或荷兰。又或阿难。今此佛朗之称。即随中国所称而云云。其真个佛朗地人。又未可必也。坤舆图中。佛朗之称。又不一二。如佛朗察。如富朗济等杂号不一耳。大槩与英吉利又不同。不可混看为一也。
深衣虽不合时宜。尚有依仿处。大有胜于白云朱氏诸人所纷纷者矣。缘纱亦何妨也。
与舍季[九]
圣思罔极。特蒙赐环之大泽。惟有祝天祝圣。不知所以攸报也。顾此罪衅山积。得此如天之殊恩。先事至今未伸。叩叫穹壤。虽在恩山德海之中。独何颜自容于覆载。自仄于人类也。喜报之来。在于去腊十九。停启后专伻。在于除日。连见仲季诸书。姑无一字之及于影响。此心之焦燥欲发狂。玄盖靡措。倏此开岁。已至谷日。浑履膺此新嘏。百福大吉。詹祝詹祝。京乡大小上下。俱得享利。老姊氏老庶母屋筹。又此添长。一以康旺。远外念溯尤至。吾病今已八九十日。又此经年。非不少胜于月计之际。而所吃仍以大雨重三稏。日例二碗。开岁以后。始试如粥之重蒸饭。而所进不得几匙。如是渐次推得去。安知不又大嚼耶。第二信来后。无以久淹于旧处。速理归装。儿子之精详。铁圭之勤干。能于七日内。尽办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0L 页
十年间凌杂米盐。七日。自静而发向本州。一宿于州底金吏家。连两日冒风行役。不至更损矣。至于下浦候风。姑无定筹。此则必俟诸言大同然后可以为之。似闻此夕当有风云。而未可以暂时风候妄动为言。不敢径庭直造。一时为闷迫矣。儿子入来以后。更无出船。再文辈使之先为下浦。而未免临岁还来。今夕之风有未必。而先使八龙附舶之行。未知果如何矣。十年坐闱。两日劳役。兼之大病之馀。精神不能接续。无以细报。略此数字寄去。未知何日更有继至之信耶。姑不宣。
与懋儿
天伦大定。宗祧有托。姑未即见一气之相贯注。非山川所可间。已于来书验之。吾既在此。无以面命汝。汝惟葆养汝病慈。恪遵汝仲父训戒。奉先事长之道。克钦克慎。吾家传来旧规。是直道以行。兢兢固守。罔敢或坠。昕夕之祝。岁籥载新。侍状吉安念切。吾尚无恙如旧年。到底是恩造耳。玆凭贡便略及。不具。
与懋儿[二]
此岁倏新。追祥奄过。汝辈攀痛廓然。吾亦于此一哭除服。宁有如许情理也。年后有日。浑状一如。汝之仲父近节益胜。儿少皆安好耶。念念。吾口鼻风火。自冬涉春。如是作苦闷切。其间祀事暨展庙之日。次第临止。远外年年恸缺罕新。便之阻。年前后一以渺然。不知何日得见汝辈书。纡菀难伏。佑亦傍照。不得各具。不式。
与懋儿[三]
家伻来见书。知秋后安信。甚开阻郁。转眼冬届。浑况小大悉佳。汝之仲父。间自北归。六十寿觞。与麟儿同举耶。远外悬诵。尤非他时可比。青灯黄卷。能不辙课。老人无眠。每念汝辈读声恍若在耳畔。此心良苦。吾如旧吟呓。胃道终不清开。眼花一以添谻。闷然。佑姑无甚恙耳。此色李生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1H 页
时亨。年少才逸。决意欲此学。其志颇锐。不可阻夺。使之上去。试与同研。虽其见闻不广。若使磨淬。足以傲此地不读者耳。其行从船而去。似迟缓矣。姑不式。
北来以后。信息莫凭。风雨连仍。霖霪转甚。远注殊多。即于便至见手书。知浑况无甚损。而仲嫂患节。间颇欠和。今虽少减。憧虑可可言。信后有日。大小悉佳。再无恼障耶。吾三日能违而幸不损。今且遇旬。江楼颇畅。水泉大佳。稍以自适。家屋团栾。亲戚情话。可以慰开十年𧂐怀。至于举晬称扬。是今日之所可承当也。眼花当暑信剧。书来处不得一一作若。但此一纸平安寄去。遍及于诸处可耳。
与佑儿
兰法亦与隶近。必有文字香书卷气然后可得。且兰法最忌画法。若有画法。一笔不作可也。如赵熙龙辈。学作吾兰。而终未免画法一路。此其胸中无文字气故也。今此多纸送来。汝尚不解兰境趣味。有是多纸之求写。殊可愤笋。写兰不得过三四纸。神气之相凑。境遇之相融。书画同然。而写兰尤甚。何由多得也。若如画工辈酬应法为之。虽一笔千纸可也。如此作。不作可也。是以画兰。吾不肯多作。是汝所尝见也。今以略干纸写去。无以尽了来纸。须领其妙可耳。写兰必三转为妙。今见汝所作。一抽笔即止。须于三转处用工为佳。凡近日写兰者。皆不知此三转之妙。妄加涂抹耳。
上从兄(教喜氏)
庚得之来。伏承下书。是未二十日之近信也。入海后便禘之如是迅速。又是初有。奉以欣慰。蓬藋謦咳。不啻过矣。转丸滔滔。冬令已屈。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坐送此流光而已耶。海国尚迟敛藏。而北陆则𦤎壤摇落。草木变衰矣。此时体候诸节。更若何。封寿又玆不远。屋筹更进一甲。詹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1L 页
彼北斗。挹此寿曜。遥遥拱祝。又非他时可比矣。执觞一颂。末由如诚。渺渺海角。情有难穷。近节益有胜相。步履亦旺。农课成就几分。托情排闷。夬得销受一法耶。芝信一连承安。远奇亦有闻耶。种种悬邛。从弟依昔。顽钝忽患皮风之症。逼体鳞鳞斑斑。不胜搔爬。夜不能交睫。并前雨时之眠。亦不得为之。最是闷绝闷绝。室忧又以老疟作苦云。此是猝难谴却者也。以若积瘁。何以支得。其间动靖无系续闻。只是焦恼。不能定耳。孙仲近颇无恙。而忧桃如波。浊自劳损。实非细忧矣。无瑞行尚未得为之耶。不胜憧憧。馀姑不备。
上从兄[二]
段隶之来。伏承下书。日夕悬渴之思。稍以仰慰。至腊以后。往来俱阻。只家隶外。更未接信。而奉且损矣。伏惟体候履新康福。閤内均晏无挠。惊弦之馀。惟得二字平安。为新年大祝大愿。逼逼慕庸。曷任遥悬之私。从弟积咎积殃。又及于无辜之室人。千里海上。讣车忽至。惊越震恸。犹属第二。近四十年牉合之重。犹属私情。屡世香火。一以委之于不生不熟新来之儿子夫妇身上。使渠虽贤孝出常万万。可以干蛊。可以支拄。姑未娴习于吾家规模。心虽至而年未到。将何哉。在昔丙寅。逝者之所当。恰与此同。而当其时长宿之所以观感。诸姊之所以夹助。可得依之赖之。费以岁月幸以不坠。至于今日。而目下貌样。于何观感。有虽夹助。百尔思之。头绪茫然。不知何以为好。岂料吾身目见其如此颓替。莫可收拾。抚躬自悼。有甚于长逝之哀矣。初终及时。尚幸板村取用于那中云。似过分数矣。相板三寸。易朽何妨。而何以捐惠于岁制之馀耶。山事定于何处。襄期定在何日。而漠然无关涉。视如陌路。鳏鳏独生。欲效于后死之责而不可得。是岂生在世间事耶。谆谆慰勉之教。敢不守诫苟令伤神。亦未作庄叟达观。无庸过致下念。弟则每以仲之积瘁积劳。日夕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2H 页
憧憧。不能暂弛。兄主亦于此第。另如旁护。无至添损。则海外悬结。亦可以放下矣。弟状只是无增减之前日样子。顽极如此。今年则已四载于此。安得无怀家之恋。而亦自强制遣日而已。芝安连承。而远信近信。皆无恙耶。馀风纛摇摇。十指如搥。艰此仰达。姑不备达。
上再从兄(道喜氏)
伏想昨日宣麻。仰戴龙光。退遂初服。角中归第。固是盛事。觚棱馀恋阻复。回首不尽。每见昔贤有以嘉谟昌言。仰陈于告休之时。补天浴日之美。可以传告后民。模楷一也耶。伏不胜詹言耿祝。更伏问日间。匀体候荣休益鬯。区区顶拱。野外声闻无及。玆敢凭申。馀不在此。
 即从儿辈。获读锦园祭文。不知其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萑悴婉笃。哀艳悱恻。足以动人。尚属第二义。宁有如此奇文者乎。最是辞气安閒。体裁雅正。行中璜佩。颜叶彤管。有古女士闺閤风槩。无一点脂粉黛缘气昧。颔下横三尺髯。胸中贮五千字者。直为羞欲死也。家中有如此人而不识何状。视一寻常丐(一作勾)栏中一辈人。非徒为此人悼叹。怀书抱玉之人。终古何限。一寸锦心中。藏得巨海崇山有不可测者。乌平异矣。乌乎异矣。
与从侄(商一)
襄阳升迁感祝。以今日吾家人得此幸甚。况尊外王父丈旧烈可溯。先嫂氏亦曾陪往之地。俯仰之感。又非他郡可比也。至于腴薄之计。固不能免俗商裁。若以未有此之时思之。礼实可喜。每有书生滥分之戒。薄亦可喜。大易不家食之吉。非家食可比。随喜随顺。安往而不裕如也。且大海横临于前。碧鲸紫鳌。皆吾所有。鲂鲢不论钱。是岂家食所能有也。如我老饕。已不胜其涎流于口角。自负于大吃春鲂。更为之贺其口福。能以卵细换却赪尾。宁不食指大动耶。不宣。
寄从侄(商默)
痛哭痛哭。此何事此何变。想惟天地崩塞。攀号叩擗。何以为生。以我先兄主宏大器度。峻整风裁。为门庭斗杓。为后承仪型。位品未得称德。年龄又啬上寿。困阨穷迫于荒山寂寞之中。止于斯境。天乎人乎。痛哭痛哭。尚复何言。尚复何言。初终诸具。何以措办于此时。能无遗感欤。汝之入吾门。才五十日。遽罹荼毒。干蛊之道。支拄之策。专担于藐然只身之上。如此情地。在古亦罕。惟当深加宽裁。克遵先训。仰体先兄主冥冥之眷顾。为今日急务。不可但以伤孝为戒也。嫂氏诸节何持支。汝亦不至甚病耶。种种悲念之私。无以暂下。山事何以为定。襄择已吉耶。漠然大海之外。都无闻知。北望痛哭。只欲溘然无知而已。心神震越。强不能接续。艰此布及。万望十分支护。姑不宣式。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2L 页
寄再从孙(始济兄弟)
春庆无彊寿甲载周。想蹈抃无量黄耇难老之祝。亦惟此一日为大。白华洁白之养。亦惟此一日为盛。百年三万六千日。何日非奉欢怡愉之乐。亦未有如此一日之乐上乐。宜其家室共庆。同人并颂。如吾辈非不过此一境。南北乖违。东西颠沛。不见有喜。只是恨缺怨分。岂有如今日之圆全无亏欠也。此是吾家初有之大欢喜。安得不举扬。第此身之远隔觞席。无以手斟一尊于朋飨之间。亦惟此身之自阻耳。何益何损于今日也。馀不式。
与再从孙(台济)
昨椷慰甚。夜来风雨。是换冬机转之消息。一味浑安。祀事奄过。想感深。此状益复蛰顿而已耳。来意一一细悉。吾于汝随处裁定。岂待此罗缕也。凡事之叮嘱。从龃龉中起。尚以平日做措有些未尽分处。方寸如是恼乱耶。只是一切放下。是不独现在一事已也。勉旃勉旃。至于仲书。即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3H 页
子弟辈所深加惕然者。不可但以悚为先也。每见人平时颇自操。持当场鲜能护尾。大事不糊涂。小事糊涂者。尚非上下贯澈手段耳。留不式。
与再从孙[二]
僧冒之驳。不胜惭愧。然而古人冠制。亦不出方圆二式。今通行所着。是方顶之巾。汝亦平居。似头戴之耳。如汝虽欲戴圆。以有一寸魋髻。自然便利于方者。而不能安吉于圆者。所以圆之者。不得通行于国中也。此则是圆顶之巾也。以方顶咎圆顶者。即非是素而非丹耶。不觉哑然一笑。汝欲见僧冒。则入汝室中。汝母汝妻所戴者。真僧冒耳。僧冒何尝有一毫圆顶之制耶。且汝之平生所着即僧袍。汝妻所戴即僧冒。而不自执咎。反疑此中国人旧制之圆顶之巾。非徒拟议之不伦。全不知方圆古制。如是为说。专是心粗所致也。近日僧辈或有借此制者。而以僧辈之暂为借用。何碍于古人所制而反欲弃之。能不近于惩羹因噎耶。汝之交争于驼之峰牛之胡。太不商量。反欲驳此。其意则虽可观。其事则太没虔恭之道。此尤慎言阙疑之戒也。戒之戒之。且汝不见中华人笠制即于圆顶巾。加之冒檐以遮阳耳。近日自栅门所贸来毡冒。亦出于圆顶之制。而以我东人有一椎髻。故又另作尖样。以便于椎髻。古制元皆如是。数千年来。无人敢驳者。汝即是一大胆人耳。
与再从孙[三]
雨屋无憀。作湖天新柳小景于扇头。恨不使尔在旁参见之。不能戴笠暂来耶。近日日令曹讷人作书。恨不汝之在旁同證也。汝虽不在。而亦为汝作几纸佳扁。字势雄奇甚可观。必于日间出来取去可也。研与板领之。砚为曹君一览。汉篆有此觅还。他日若欲更为借去。随意为之。
顷示中字之义。可见其参究沈深处。此皆门外希光掠影。今汝行住坐立处皆中。而非中。无以行无以住。无以坐无以立。不必别寻一径。今乃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3L 页
行住坐立而不知是中者。是所谓骑驴觅驴耳。此非一二言说可了。惟回身返求。是归求有馀者。且过求非中。易之三百八十四爻六十四卦。往来憧憧。反复上下。无非向中去。所以中庸与易通耳。
上外舅(李羲民氏)
惠庆宫慈驭宾天。率溥均恸。令爱洪氏妇丧变。此又何事。膝下之戚。虽一有之。尚云逆理之不可堪忍。以下执事之仁之善。白首暮境。屡遭此惨景。遂至今日而极矣。天之所以乖施殃庆。何若是甚也。况其客地变出。情状尤绝酷。伏惟慈爱隆挚。摧恸冤苦。何以为心。不知所以仰宽也。然下执事顾今大耋之年。阅历悲欢。亦云多矣。旧哀可以达观而排遣之也。新悲又何足萦怀。无以无益之悲。徒添衰暮之感。至祝。岁寒。服中体候更若何。不瑕有损节。而种种伏慕无任下诚。外甥营候一如。而国有大役。策应比前益剧。私情闷迫。何可形达。妆历一件。玆以送上。下领如何。岁除不远。惟伏冀体用随序康旺。不备状礼。
与李公(善在)
省礼言。外姑主丧事。此何报也。此何变也。未闻有患候。而遽承凶讣于千万梦想之表。惊怛之极。夫复何喻。孝心纯至。思慕号绝。何以支存。第变在仓卒。殡殓之具。想无留意。乡外异于京洛。果何以趁期而无遗憾否。且闻以俗拘。人无入看。哀又初当大事。哀皇罔极。尤有所人所不当者。未知何如。窃伏念春府聘丈叩盆之悲。殊非暮境所可堪胜。诸节毋损。体内更若何。哀不可以任情过毁。惟俯就礼制。仰慰慈念。保护老人。无有减节。反有急于慎终之地。只冀深自宽抑。哀痛奈何。罔极奈何。弟辄遇新悲。旧哀交发。无以自定。理当趁即奔慰。末由如诚。尤切伤往之感。山地知有预占处。而年运允叶。襄事当待礼月否。种种仰念。姑留续疏。不能张皇。不备疏礼。哀照。
与石坡(兴宣大院君)
迹拘形违。每有愿言。况自外氏之如是零谢。另有耿耿。俯仰今昔。益切悬悬。不意委存之盛。出寻常万万。执缄悒悒。无以自定。第谨审崇体神葆曼相。额颂如潮至。芳树佳缘。修竹风流。圆就文字吉羊。临风溯怀。尤何等艳嗟而已。戚生至今不死。省是异事。转转作一痴顽不灵之物。日日耳目所接。无非恼乱而已。崇贶诸品。仰认郑重之至意。非素望所及。却之不恭。冒领如固有。感愧交并。眼花添障。臂重如山。艰此胜毫。姑留不备状。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4H 页
与石坡[二]
年后一椷。如瞻岁新。如逢花开。喜可知耳。但此颓放憔悴。不足以当崇注。山寺一约。亦浮世清缘。何以易就。且须随喜方便。不必自恼自劳也。兰话一卷。妄有题记。顺此寄呈。可蒙领存。大抵此事直一小技曲艺。其专心下工。无异圣门格致之学。所以君子一举手一举足。无往非道。若如是。又何论于玩物之戒。不如是。即不过俗师魔界。至如胸中五千卷腕下金刚。皆从此入耳。并候崇祉。不备。
与石坡[三]
非非想中。崇椷专星。奉赍 恩教。六日乃到。先于家报。感注惊倒。不有平日注存于此身者。贯澈有顶。痛痒相涉。何以得此。不肖无状之罪戾横极。犹幸御魑北方。自分永劫沈沦。万死无惜。千年不寤。不自意 光天化日。照临于坎窞幽阴中 霈泽傍流。暗聋跛躄。同声并奏。欢欣蹈舞于 尧醲舜郁之昌际盛时。见日之光。天下文明。虽生生世世。万糜千粉。何以图报万一也。仍具审露辰。崇体神嘏。顶诵顶诵。如水无穷。戚从饱尽惠饭。行将生入玉门。亦知奉展光觌有日矣。来伻留之数日。今始回送。敢申略干。姑不备恐。
与石坡[四]
新年书椷。喜甚于旧年。年为喜果欤。喜以年成欤。更惟崇体曼相。夙慎夬和。新禧川至。文字吉祥。随顺增长。伏庸额颂。戚从苟支残缕。冤禽木石。又是一年。此何人斯。此何人斯。顾影亦丑。下示兰贡枕。玆间有此英笔彪炳。可想六气浸淫。不在于指下春风。南山康直。似当不日乃瘳。以祝以拱。馀雪研呵冻。不备。
与石坡[五]
霜棱晶晶。纳手知寒。花时一约。转到此际。对境悒悒。即伏承审秋残。崇体葆禧。仰慰。第公私烦恼。不胜耿诵。戚生老病。当秋益甚。衰气万无以支拄。草木同朽。即分内事耳。俯示兰幅。老夫亦当敛手。鸭水以东。无如此作。此非面前阿好之一饰辞也。昔李长蘅有此法。今复见之。何其异也。閤下亦不自知其出于是。是乃合辙之妙耳。馀研寒草草。不备。
与石坡[六]
朱户贴鸡。金盘簇鸾。天门开詄荡荡。新嘏鼎来。百吉随宜。即伏承崇函。并贶吉语。是推以及人之盛。不胜赞诵。更伏问近日。体中葆禧曼寿。詹膝下祝韶年。儿女青红。岁味之最。如今圆全。似无其二。尤何等艳羡。戚功草木残年。倏尔七十。蓼辛荼苦。去益支离。自顾亦丑。人必呕之耳。荷此厚款。阴嵌回煖。荒寒寂寞之滨。有谁警咳于蓬藜中也。隶字佳好。当与兰页双美。屋头可以贯虹矣。姑不备恐。
与石坡[七]
迩佳崇禧曼吉。顷承云缄。并研隶菊㡧土锉泥壁。觉有虹月之异。里魁村伧无不惊吒绝倒。孰谓春菊之不能也。毫生妙相。亦果造化之转移欤。菊法圆熟十分。无以加矣。更于熟后生一谛。深留意焉是祷。数日天气始佳。政是写兰之候。销得几笔。临风溯咏。不备。
与闵侄(台镐)
村雨朝晴。想北崦百花尽放。搅旧雨之沾裳。记古苔之留屐。际见来函。尤不胜神思迢递。泛槎图。荷此委瓻。老眼旋开。可作数日消閒耳。隶韵初学隶者。决不可从此入门。必笔熟问世之后。字之无以凑泊。不得不一回披过。填补其缺陷之偏旁矣。是读书而不及百家姓。欲究彖象异文河洛奥辞。其可得乎。寒厨所藏。适为退翁取去。俟还当一示之。然当知此意而观此书耳。隶辨一书。有可以开导初发心者。欲搜出而在堆积中。仲方病无以随意抽出。可叹。都留不式。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5H 页
答赵怡堂(冕镐)
怡堂春禧鬯茂。腊下一函。今已经年。宿墨尚摩沙不休。俯询之盛。孝子之至意。令人赞诵。亦不胜俯仰今昔之感。但于平日承觌清华。别无异于人之见闻。素所欲仰。夙知蕴抱有经济之材。至于施措之如何。亦不敢妄有拈出。凡于细节目向。起居谭笑。详知袭人之气象。亦同辈之所共知而已。来意如是恳重。实无由虚饰仰塞。想当谅存。益不胜厚怩深惕而已。玆因诗樵去。申复若干。从年前年后。都无心绪。七十丑态。对人愧怖。近又眼眚大添。万无长行。姑不泐。
 雁景江光楼扁隶。不料鸭水以东。亦有此奇也。自以谓四十年用力于此。不觉瞠乎后矣即为贴之座隅。赞诵无穷。大槩隶法。有西京东京之异。西京字。自欧阳公时不得见。始从刘原父。得见铜甬铭。然此即篆书而尚非隶书。西京隶无出于五凤二年字。及雁足镫款。亦在欧公后。欧公亦未见之矣。碑版无之。惟元寿镜铭。与黄龙镫字阳嘉元康等金皆可證。而新莽诸残金零石。不下八九种。尚存西京规矱。即皆无波之隶也。东京以后。渐开波磔一路。然局中诸石刻。犹存西京古法。东京字。近日通行孔林诸碑。河南洛阳等所存诸碑。是皆波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5L 页
撇分明。虽礼记孔和之极曲雅苍古。亦有波之隶矣。隶之无波之为贵者。即留有馀不尽之意。不如有波之弄剔挑拔。大有古今不同。如椎辂与象玉之相悬也。今但就其奇处理处。谓是古法。即不过自欺眩人而已。是何论古今之同异也。入笔之法。纯用逆势。今观来字。皆近顺势。此必从空直劈然后始得其妙。亦非可以袭而取之。大下工夫而后得之耳。且结构之妙。又有变现不测者。不有腕底有三百九碑。亦难一朝之间出之易易耳。两印甚佳。姑暂留之。洪宝铭亦佳。虽不及始平武平。尚可證北朝古格耳。
 杜文贞襐。即从南薰殿本摹取者。果不误矣。且其笔法颇不凡。可作昕夕清供。若其轴头题语以东人劣手。不必佛头着污耳。适又思一佳联。取其所来纸漫写之。付粲可耳。坡诗书副是石庵好书。此句有大小几本。其完其节不须计也。寺缘虽数三日。必欲于左右图之。病枕尻轮忒重。不能即起。可怜可笑。
答赵怡堂[二]
鸡犬图书。闻有涉江之意。可遂结邻之欢。日企声信。浮生末着。是不易有者。佩此令音。可以破荒。可以开襟纳怀。可以越阡度陌两筇交头。二屐联齿。晨夕之乐。岂庞参军刘主簿比拟已哉。果能定筹无变欤。山色可餮。溪水可挹。亦当胜五石散霍然之喜。无俟广陵观。且他无可插脚乎。即承甚荷。第不见此一字之示。将待玄归而方便耶。老怀甚觉藻痒。短联当呵冻砚一试之。立伻挥霍。无以如少壮时耳。谅恕谅恕。艰于晷影下暂申。姑不宣。
 诗中凡说兰亭处。皆引昭陵故事。恐大不合。今作兰亭稧事。何与于昭陵耶。尊什之头句初联极好。虽压卷可矣。惟玉匣二字。未免随俗上下。为完璧之瑕。浅见则以棐凡二字改定更胜。未知印合。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6H 页
答赵怡堂[三]
江寒倏及觱发。际拜惠存。续慰顷日之馀。第审动靖晏福。仰慰。指损之终未效奇。旋切耿耿。从一以投身被窝中。了无意趣。仲行日昨顺成大事而归。甚幸甚幸。季方精进之妙。实有不可禁当处。但此卤劣。恐无以照发其泉涓木荣。是庸自顾赪悚耳。羊脂之惠。夜长睡短。无以抵触晨光。荷此另注。感诵盛意之如是周挚。馀眼花艰草。不备。
 唐僧塔铭。是周菊人所藏而马丹书。以冯注苏诗易去。又转以东来。此铭即褚派。而又近于三龛。是唐一代书法。非欧即褚。此两派外。殆无他门户之分异者。至于吾东罗丽金石。一切皆欧法。而平百济塔。为褚体也。马丹书跋以为文。又唐书之一种也。
 黄鹤山樵。为元四大家之一。画卷流转绝罕。如大痴云林颇有存者。惟黄鹤廑一二东来者皆仿本。仿亦极难做。赝者亦无以着手。此为以其法为之而非真本耳。从儿辈见联字。非徒字好。诗情更妙。此不深于天机。何以辨之。但知左右之一俗吏。不斜穿天心出月胁之佳手。得之于像季耳。拙书强副盛索。而更觉形秽耳。窗影沈黯。眼花晕炫。艰写以去。尚有馀纸。老者笔力其经岁。又经年矣。可笑可怜。
答赵怡堂[四]
词之源。即自诗之比兴。变风之义。楚骚九歌九章。感物而发。触类条鬯。各有所归。非苟为雕琢曼辞而已。至唐之李白为首倡。温庭筠尤特出。其言深美闳约。五代以来。孟氏李氏。君臣为谑。竞作新调。词之杂流。由此起矣。至其工者。往往绝伦。宋之词家极盛。然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王沂孙,张炎。渊渊乎有其质焉。过此以往。皆未免流于放荡淫靡。殊非贤人君子缠绵悱恻之旨。试更以是一着如何。宝什极有才思。但未及门径之裁定耳。
与李石农(钟愚)
江寒又是一之日。冷薄波吒。不可禁当。即承审觱发。仕体文祉耿诵。第往境之穷山沈沦。现在之当路骞翥。随遇而销受已耳。但吾辈之一隅江干。不能恣意攀追。适足为鱼鸟笑人而已。亦不满深山老古锥一弹指。且呵。非久一存。是固深企。果复拨诸冗。作漫汗耶。戚从怯寒痴顽。仲行稳旋是幸。张联领完。姑不备。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6L 页
与尹梣溪(定铉)
飞楼百尺。长桥十里。半世初缘。收圆此画图中。虽使从前阡陌晨夕。未必多此一胜。况南北颠沛。末路合尖。又在于棠荫庇注之际。婆心慈悲。福田增益。既醉既饱。千里归来。蛰处田间。是谁之惠。以颂以感。即伏承台下翰。如此雪如此寒。从审崇𦤎体居神相曼禧。伏庸顶溯。第绂写内移。郁林归装。似已彀当。能无馀恼。亦无馀恋。知乐玉箫之间。似有田头依依者。如何如何。戚下归伏冠岳之下。渔弟樵兄。相对如梦。逼年百感。潮沸肠轮间。不足为外人道耳。下惠盛仪。塞破冷厨。感切感切。馀留另复。姑不备。惟伏祈迓祉遄返。
与申威堂(观浩)
畏涂穷涂。非令之摆去俗臼。出以古谊。何能涉海款存。如是之挚重也。顾此枯槁。实不知其何以得此于今之世也。信后天风海寒。更惟冬初。令梱动靖。晏卫多祉。裘带消受。曾无他恼耶。种种詹祝。海云一缕。若可以呼吸相注。累状至今残喘之尚存。无往非恩造。瘴湿为祟。百病侵寻。眼耳鼻舌。无不作苦。无医无药。亦惟任之而已。惠贶多仪。认自另念中来。何等感翘万千。馀在续候。都留不备式。
 诗幅与隶楷诸贡。求之今世。能涉此境者几人欤。有槐于金马承明诸名公矣。不觉敛衽。回环洛诵。皆有妄评。于原本一一照存。拙隶眼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7H 页
病臂疼。且万念俱灰。何暇及此。以令之勤意难孤。破除拙守。强此仰塞。不觉形秽。恐不足一粲矣。古器款识一函三册。闻有一阅底意。玆以割爱奉瓻。尽情阅过。随便投还如何。钟鼎古款。是隶之所从出。学隶不知此。是溯流妄源也。家储若有分玩者。又有可以赠者。今不可致也。白首护落。流迁到此。如干金石佳品。留赠无人。宁不可欲。从当有属之令者耳。寿琴篇瓦联一具奉似。亦览收。许痴尚在那中耶。其人甚佳。画法破除东人陋习。鸭水以东。无以作矣。幸托珠履之末。深蒙厚庇。非令何以见知此人。渠亦得其所矣。草师亦南之名宿。丛林中不多有者。今见诗论。亦知其镜镜印合矣。甚盛甚盛。
 所用笔枝。无论刚柔。随有用之。别无专嗜。玆一枝小毫送览。此制极佳。选毫更精。无一倒毫恶尖。幸须依此多制自用。亦以若干枝派及是望。芚额际此即图如何。寺僧辈易于晼晚差过耳。孔碑临本两纸佳好。但少劲古底意。大槩韩敕碑极难临。北是七人所作。非一手书也。此碑为隶家正法。然初学当从蜀道诸刻北海相碑。先为下手然后。不为俗体所误耳。
与申威堂[二]
开岁七日。朵云远坠。恍如喜神来临。枯稿寂寞之地。不意有是。回环坡诵。慰敌对榻。第过境愆节似当即和。延禧百福。伏惟春中。令梱动靖。益膺多祉。裘带整暇。傍及于麝煤鼠尾如旧年。庸是詹祝非常品。累状忽自元初。无缘大痛。支倒今日。复寻生路。且顽且冥。甚于石木。非徒船信之去来俱阻。无以把毫。一谢之迟淹如是。何以尽谅此苦也。俯惠诸仪。无非从另注中来。馋涎病胃。赖以为镇。穷涂感切。何止百朋。自今月初。始得扶头于枕玆上。亦能转腕作字如此。玆因姜校之行。略申数字。且留另其。姑不备式。统希令照亮。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7L 页
别椷千百言。尽情披露。若是向注。自顾菲浅。虽盛壮脑满之时。不足以抵此。又何足以应此。况今白首无成。瘴海流转。寸知铢识。零丁无一存。槎牙肝肺。令人可笑。第令之天分极厚。加之勇猛精进。天宫鬼府。何往而碍。今以隶字见之。有一超直入底气像。每人于门径。摸影掠光。不能透顶彻底。门径不误。如鸿毛顺风。沛然莫御耳。诗道之渔洋,竹坨。门径不误。渔洋纯以天行。如天衣无缝。如华严楼阁。一指弹开。难以摸捉。竹坨人力精到。攀缘梯接。虽泰山顶上。可进一步。须以竹坨为主。参之以渔洋。色香声味。圆全无亏缺。至如收斋。魄力持大。然终不免天魔外道。其最不可看。专从渔洋竹坨下手为妙。下此又有查初白。是两家后门径最不误者也。由是三家进。以元遗山,虞道园。溯洄于东坡,山谷。为入杜准则。可谓功成愿满。见佛无怍矣。外此旁通诸家。左右逢原。在其心力眼力并到处。如镜镜相照。印印相合。不为魔境所误也。覃集果难读。经艺文章。金石书画。打成一团。非浅人所得易解。然细心读过。线路脉络。灿然具见。特世人不以用心。外舐没味。不知谏果之回甘蔗境之转佳耳。以鄙见闻。乾隆以来诸名家。项背相连。未有如钱萚石与覃溪者。蒋铅山可得相将。而如袁随园辈。不足比拟矣。况其下此者乎。不佞曾从覃诗之人人易解者。仿摘句图例。拈录近百句。当一为之奉览也。
与申威堂[三]
金石源流汇辑。果有成书。如欧阳公集古录。洪盘州隶释等书。不可不读。又如王兰泉,钱辛楣诸书。覃溪所辑尤精核。金石一学。自有一门户。东人皆不知有此。如近篆隶诸家。但就其原本。誊过一通。而何尝有考究于羽翼经史。与分隶同异偏旁流变者也。汉隶字原固好。所收为三百九碑之多。数今日现存汉碑三十馀种。虽谓之渊海可也。板本一例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8H 页
写去。礼器孔和。与羊窦戚伯无异。是何以辨證耶。娄氏原本。必不如此。转转翻讹。遂不可识本来面目矣。顾南原颖辨一书。反有胜于是者。恨无由一使令一一涓定口證也。行箧甚贫。此等可证者。未得携来。末由远致。殊为之咄咄。凡属在我者。竟当有一皆奉览矣。
 石庵书法。亦如诗家之渔洋。天分过人。寔难抚拟。且未见其真迹。只就其拓本阅过。尤难下手。其行墨与他大异。深得坡公墨法。其停墨处。至有突起如黍珠痕。坡公墨即如此。东人虽行笔而不知行墨。心眼何以及此耶。槩其书专从坡公来。自辟一门。清以后书家。有若何义门姜西溟,汪退谷,陈香泉诸人。磊落相望。石庵书当为巨擘。有过之者。衍董玄宰以后一人。如欲学得。先于坡书求之为妙。且见真迹然后。亦可议到矣。第见令之书法。若从张得天入手。气味甚近。张是乾隆初人。而其书专从董脱化。可与石庵并驱。乾隆之论张书。直以右军拟之。中国颇多行墨拓本。流传甚多。鄙藏亦有真迹一卷。为一友人取去。今无可问矣。张名照谥文敏。与董同谥耳。盛什若有加妄评点。哂存是望。隶帖有出蓝之喜。便觉形秽矣。每于笔起笔收处。十分着力着神。切勿放过如何。原纸别无另可呈评者。谅存。二卷及十纸。谨当更图写呈。一卷及二纸。先此书完。又旧留二纸。并此同呈。其馀病腕无以强之。追当于神气小胜时再量耳。汉天尺一介是旧制。而题款拙作也。以此考定金石长短。书厨之所必需者。玆以举呈。览收如何。若使铁铸更好。铸成如得加铸本以惠。亦佳耳。
 清爱堂笔一枝。又玆寄呈。此是石庵旧制。曾得数三枝。巨细刚柔。无不如意。鄙作隶楷。专用此笔。以一枝用之二十年不败。割爱举似。非令断不出。须领此苦心。宝用是祝是祝。或有坊间仿制。皆赝毫。非出于石庵家中者也。石庵令孙与鄙有金石交好。夤缘得之耳。莲师诗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8L 页
什字幅。此世所罕觏。不觉叫奇。一以妄评奉还。拙隶难强运此病腕。楷此病眸。塞此勤意。览收如何。小帖二册。果妆治不佳。书得一通而全不成样。故耶他本补写以送。谅之。来纸亦无以尽为写去。留存略干幅。追当于眼眚少间更图汁。恕存为望。
与赵云石(寅永)
风雨怀人。无以遣情。兄作何思。键户独居。再取碑峰古碑。反履细阅。第一行真兴太王下二字。初以为九年矣。非九年。乃巡狩二字。又其下似臣字者。非臣字。乃管字。管字下依俙是境字。统而合之。为真兴太王巡狩管境八字也。此例已见于咸兴草芳院北巡碑。第七行道人二字。又与草芳院碑之时随驾沙门道人之言。吻合不误。又第八行有南川二字。此二字为此碑故实之十分肯綮处也。真兴王二十九年。废北汉山州。置南川州。此当在二十九年以后所立。非十六年巡幸北汉山州。拓定封疆时所立也。又第九行夫智及干未智六字。与草芳碑之录随驾诸人官爵姓名相合。夫智及干未智六字。似是官名与人名。而未知何者为官名。何者为人名也。史之职官。旧多阙文。亦不得详證。而大抵与草芳碑同时所立则的确。而若于真兴生时则不敢的證。然真平王二十六年。废南川州。还置北汉山州。则此碑之立。在真平二十六年以前。又明矣。自真兴二十九年置南川州以后。至真平王二十六年。为三十八年之间。而草芳碑今始考之。则其在真智王时。何以知真智王时也。真智真兴之子也。真智时以居漆夫为上大等。草芳碑随驾沙门道人法藏慧忽二人之下。有口等居等字。弟所见本。为蠹鼠所伤。上缺字遂无之。他本则必有之。而其为大字左撇无疑。下缺字上半。则是原缺。而其为漆字上头无疑。居漆夫为上大等时。在真智元年。真智亨国四年。而真平继立。元年八月。以伊餐弩里夫为上大等。则居漆夫之在
阮堂先生全集卷二 第 49H 页
上大等时。即真智四年之间。然则草芳碑亦非真兴时所立。即真智时所立。而真智又曾北狩矣。真智北狩。史无所考。而史之所载地理。不过比列忽。而以草芳碑。知比列忽以北二百里。又折入新罗舆图。真智北狩。史无所考。以此居漆夫随驾言之。则真智又尝北狩无疑矣。二碑文字。多有相同处。则其同时所立的确。而亦似并在真智王时也。未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