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x 页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月城金正喜元春著)
考
考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9H 页
周易虞义考
易之彖象及大象。惟取义于本卦健顺动巽险明止说之德。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象。无不各如其本卦。义至明也。虞以卦之旁通释之。虽极意弥缝。于经未必尽通。如履彖曰。履柔履刚也。虞曰。坤柔乾刚。谦坤藉乾。故柔履刚。又履帝位而不疚。虞曰。谦震为帝。坎为疾病。五履帝位。坎象不见。故履帝位而不疚。此谓履与谦通。谦上体有坤。互体有震坎也。然经云说而应乎乾。谓下兑上乾也。若取义于下艮上坤之谦。则是止而应乎坤矣。岂说而应乎乾之谓乎。豫彖曰。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虞曰。小畜乾为天坤为地。如之者。谓天地动而成四时。又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虞曰。豫变通小畜。坤为地。动初至三成乾。故天地以顺动。变初至五。离为日坎为月。皆得其正。故日月不过。动初时震为春。至四兑为秋。至五离为夏。坎为冬。四时位正。故四时不忒。又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虞曰。动初至四。兑为刑坎为罚。坎兑体正。故刑罚清。坤为民乾为清。以乾乘坤。故民服。此谓豫与小畜通。小畜下体有乾。互体有离兑也。然经云顺而动豫。谓下坤上震也。若取义于下乾上巽之小畜。则是健而巽矣。岂顺而动乎。离彖曰。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虞曰。乾五之坤。成坎为月离为日。日月丽天也。震为百谷。巽为草木。乾二五之坤。成坎震体屯。屯者盈也。盈天地间者唯万物。万物出震。故百谷草木丽乎土。此谓离与坎通。坎二至四。互成震也。然经云
易之彖象及大象。惟取义于本卦健顺动巽险明止说之德。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象。无不各如其本卦。义至明也。虞以卦之旁通释之。虽极意弥缝。于经未必尽通。如履彖曰。履柔履刚也。虞曰。坤柔乾刚。谦坤藉乾。故柔履刚。又履帝位而不疚。虞曰。谦震为帝。坎为疾病。五履帝位。坎象不见。故履帝位而不疚。此谓履与谦通。谦上体有坤。互体有震坎也。然经云说而应乎乾。谓下兑上乾也。若取义于下艮上坤之谦。则是止而应乎坤矣。岂说而应乎乾之谓乎。豫彖曰。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虞曰。小畜乾为天坤为地。如之者。谓天地动而成四时。又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虞曰。豫变通小畜。坤为地。动初至三成乾。故天地以顺动。变初至五。离为日坎为月。皆得其正。故日月不过。动初时震为春。至四兑为秋。至五离为夏。坎为冬。四时位正。故四时不忒。又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虞曰。动初至四。兑为刑坎为罚。坎兑体正。故刑罚清。坤为民乾为清。以乾乘坤。故民服。此谓豫与小畜通。小畜下体有乾。互体有离兑也。然经云顺而动豫。谓下坤上震也。若取义于下乾上巽之小畜。则是健而巽矣。岂顺而动乎。离彖曰。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虞曰。乾五之坤。成坎为月离为日。日月丽天也。震为百谷。巽为草木。乾二五之坤。成坎震体屯。屯者盈也。盈天地间者唯万物。万物出震。故百谷草木丽乎土。此谓离与坎通。坎二至四。互成震也。然经云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9L 页
重明以丽乎正。又云柔丽乎中正。上下皆离也。若取义于上下皆坎之习坎。则是重险而刚中矣。岂谓明与柔之谓乎。革彖曰。天地革而四时成。虞曰。谓五位成乾为天蒙坤为地。震春兑秋四之正。坎冬离夏则四时具。坤革而成乾。故天地革而四时成也。此谓革与蒙通。蒙坤为地。二至四。互成震也。然经云文明以说。谓下离上兑也。若取义于下坎上艮之蒙。则是险而止矣。岂文明以说之谓乎。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虞曰。君子谓乾。阳为德。动在坤下。君子之德车。故厚德载物。此谓坤与乾通也。然经云地势。不云天行。何得以乾释之乎。小畜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虞曰。豫坤为乾离照坤。为懿文德。此为小畜与豫通也。然经云风行天上。不云雷出地奋。何得以豫释之乎。履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办上下定民志。虞曰。谦坤为民。坎为志。(谦二至四成坎。)谦时坤在乾上。变而履。故办上下定民志。此谓履与谦通也。然经云上天下泽。不云地中有山。何得以谦释之乎。
其子考
蜀才从古文作其子。其古音亥。故读为亥。亦作箕。刘向曰。今易箕子作荄玆。淮南子曰。爨萁燧火。高诱注云萁音该备之该。该荄同物。故三统历曰。该阂于亥。孳萌于子是也。五本坤也。坤终于亥。乾出于子。用晦而明。明不可息。故曰其子之明夷。俗儒不识传易之大义。以彖传有箕子之文。遂以箕子当五。五为天位。箕子臣也而当君位。乖于易例。逆孰大焉。谬说流传。兆于西汉。西汉博士施雠读其为箕。时有孟喜之高弟赵宾述孟氏之学。斥言其谬。以为箕子明夷。阴阳气无箕子。其子者万物方荄玆也。宾据古义。以难诸儒。诸儒皆屈。于是施雠,梁丘贺咸共嫉之。雠,贺与喜同事田王孙而贺先贵。又传子临从雠问。荐雠为博士。喜未贵而学独高。施梁丘皆不及。喜所传卦气及易家候阴阳灾异。皆传自
其子考
蜀才从古文作其子。其古音亥。故读为亥。亦作箕。刘向曰。今易箕子作荄玆。淮南子曰。爨萁燧火。高诱注云萁音该备之该。该荄同物。故三统历曰。该阂于亥。孳萌于子是也。五本坤也。坤终于亥。乾出于子。用晦而明。明不可息。故曰其子之明夷。俗儒不识传易之大义。以彖传有箕子之文。遂以箕子当五。五为天位。箕子臣也而当君位。乖于易例。逆孰大焉。谬说流传。兆于西汉。西汉博士施雠读其为箕。时有孟喜之高弟赵宾述孟氏之学。斥言其谬。以为箕子明夷。阴阳气无箕子。其子者万物方荄玆也。宾据古义。以难诸儒。诸儒皆屈。于是施雠,梁丘贺咸共嫉之。雠,贺与喜同事田王孙而贺先贵。又传子临从雠问。荐雠为博士。喜未贵而学独高。施梁丘皆不及。喜所传卦气及易家候阴阳灾异。皆传自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0H 页
王孙。以授梁人焦延寿者。而梁丘恶之。谓无此事。引雠为证。且以此语闻于上。于是宣帝以喜为改师说。不用为博士。中梁丘之谮也。雠,贺嫉喜而并及宾。班固不通易。其作喜传。亦用雠,贺之单词。皆非实录。刘向别录。犹循孟学。故荀爽独知其非。复宾古义。读其子为荄玆。魏晋以后。经师道丧。王肃诋郑而禘郊之义乖。袁准毁蔡服而明堂之制亡。又如晋邹湛讥荀其子之义而易学又晦。纷纷之中。不可以究诘也。
明夷之箕子明夷。中李之其子和之。鼎之其子无咎。同是一义。尤可证箕子之为其子也。
天文考
日与天会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五(一作三)十五者为气盈。月与日会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为朔虚。十二重天。最外者为至静不动。次为宗动。南北极赤道所由分也。次为南北岁差。次为东西岁差。此二重天。其动甚微。历家姑置之而不论焉。次为三垣。二十八宿经星行焉。次为填星所行。次为岁星所行。次为荧惑所行。次则太阳所行。黄道是也。次为太白所行。次为辰星所行。最内者太阴所行。白道是也。旧说诸天重重包里。皆为实体。乃细测火星。能割八(一作入)日天。金水二星。又时在日上。时在日下。使本天皆为实体焉。能出入无碍。故但以重数解之。又不如诸圜解之为得也。然既各有一圜。圜有大小。以生高下。是又善言重数者矣。
日月交食考
日月在地心所对之线为实会。则在人目所对之线。不得为实会而特为似会矣。○合朔论实会。交食论似会。实会似会之线在日月。本天无度分而全依宗动。天上黄道圜十二宫之度分。则必当极论会线至黄道之处。实会线所至。谓之实处。似会线所至。谓之似处。○日月似会之
明夷之箕子明夷。中李之其子和之。鼎之其子无咎。同是一义。尤可证箕子之为其子也。
天文考
日与天会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五(一作三)十五者为气盈。月与日会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为朔虚。十二重天。最外者为至静不动。次为宗动。南北极赤道所由分也。次为南北岁差。次为东西岁差。此二重天。其动甚微。历家姑置之而不论焉。次为三垣。二十八宿经星行焉。次为填星所行。次为岁星所行。次为荧惑所行。次则太阳所行。黄道是也。次为太白所行。次为辰星所行。最内者太阴所行。白道是也。旧说诸天重重包里。皆为实体。乃细测火星。能割八(一作入)日天。金水二星。又时在日上。时在日下。使本天皆为实体焉。能出入无碍。故但以重数解之。又不如诸圜解之为得也。然既各有一圜。圜有大小。以生高下。是又善言重数者矣。
日月交食考
日月在地心所对之线为实会。则在人目所对之线。不得为实会而特为似会矣。○合朔论实会。交食论似会。实会似会之线在日月。本天无度分而全依宗动。天上黄道圜十二宫之度分。则必当极论会线至黄道之处。实会线所至。谓之实处。似会线所至。谓之似处。○日月似会之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0L 页
时。其距度比日月之半径。或大或等者。必无食也。小则必食矣。愈小则食愈大矣。考之在龙头龙尾。若正当龙尾。或与龙尾不甚远。则当测其食否。若与龙头龙尾相远。而月似会之距度过三十四分则无食矣。可不必测矣。月食则于望日求之。月之距度。若小于月半径与地半影者。必食也。其食之处。定在龙头龙尾之两旁十三度三分度之一。过此则月之行度。不相涉而不相掩矣。○龙头龙尾者。是日躔之两界。月食所经之处也。昔人测日月之食。必在所躔之二处。而月之距此益远。则距度益广。广者象收也。则其所起所止者。象头尾矣。十二宫右旋。从头至尾则左旋。而此头尾二处。非定于二宫。但设为多圜。嫌于繁混。故止取龙之头尾。以略徵之也。○每月食。三体必在一直线也。
距度广狭。实为月食大小迟速之分。故望日之月。视其进地影厚处则其食迟。进地影浅处则食其食速。朔日之月。视其似会少偏日躔。或似会大偏日躔。而其故总由日。日月远乎龙之头尾也。望日之月。在头尾正躔。则月食至大至深。若少偏而躔影之半径。与月体之半径等。则虽全食而即复。若距躔影又远则食不全也。若日虽全食。亦不能因月径之似处。小仅能遮日体而须臾便过。故但能全掩。不能久掩也。今欲知食分大几何。必须定其分数几何。盖西洋取日月本体。为十二平分。移此分寸。量月所径之处。若日月食十二分有馀者。是谓至全至大之食。但欲精察不谬。月食则究食甚时月道距躔道为几何。日食则究食甚时月似处距实会几何。○问。日食有或全食经侯多。而见食多处者。或全食而经侯不多。而食不在多寸者。其故何也。曰。天文家正据此。以验日有不同心圜。
新罗真兴王陵考
太宗武烈王陵上。有四大陵。邑人以为造山也。凡所谓造山皆陵也。凤
距度广狭。实为月食大小迟速之分。故望日之月。视其进地影厚处则其食迟。进地影浅处则食其食速。朔日之月。视其似会少偏日躔。或似会大偏日躔。而其故总由日。日月远乎龙之头尾也。望日之月。在头尾正躔。则月食至大至深。若少偏而躔影之半径。与月体之半径等。则虽全食而即复。若距躔影又远则食不全也。若日虽全食。亦不能因月径之似处。小仅能遮日体而须臾便过。故但能全掩。不能久掩也。今欲知食分大几何。必须定其分数几何。盖西洋取日月本体。为十二平分。移此分寸。量月所径之处。若日月食十二分有馀者。是谓至全至大之食。但欲精察不谬。月食则究食甚时月道距躔道为几何。日食则究食甚时月似处距实会几何。○问。日食有或全食经侯多。而见食多处者。或全食而经侯不多。而食不在多寸者。其故何也。曰。天文家正据此。以验日有不同心圜。
新罗真兴王陵考
太宗武烈王陵上。有四大陵。邑人以为造山也。凡所谓造山皆陵也。凤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1H 页
皇台东西。造山最多。年前一山颓圮。其中空洞黝黑。深可丈馀。皆以石筑之。盖旧时王陵。非造山也。此造山之为陵一證也。志云真兴王陵在西岳里。真智王陵在永敬寺北。永敬寺北者。西岳里也。太宗陵亦云在永敬寺北。此永敬寺北之所以为西岳里也。文圣,宪安二王陵俱在孔雀趾。孔雀趾者。亦西岳里一名也。或云西岳里或云永敬寺北。或云孔雀趾。同是一地而文各少异也。是故知太宗陵上四大陵非造山。即真兴,真智,文圣,宪安四王陵也。文圣,宪安俱系太宗后。不当在太宗陵上。而倒葬之法。后人所忌。古则不然。且太宗陵距四陵虽一麓。然稍右而有间。固亦无相碍也。四山之为四陵无疑也。余与州之故老数人。遍觅傍近。竟无他陵。验以地理。考之史志。四陵与四山之数。一一吻合如此。噫以真兴嵬功盛烈。弓剑遗藏。泯没无传。其下三陵。又何言也。
真兴二碑考
咸兴真兴王巡狩碑(无额)
真兴二碑考
咸兴真兴王巡狩碑(无额)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1L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右新罗真兴王巡狩碑。在咸镜道咸兴府北一百一十里黄草岭下。碑今亡失。余得拓本只二段。合而观之。为十二行。其长广不可得。今以拓本观之。外为栏格。而下段第二行朕字。第三行应字下。即接以格应字。与第五行下相对。上段则亡缺。现存最高者。第五行未字也。今上自未字。下至于。以汉建初尺度之。长四尺四寸五分也。广则第一行有格。第十二行下段外亦有格。以建初尺。为广一尺八寸。而格外长广及厚。俱不可得也。碑凡十二行。则以格可定其下段之字。极亦以格可定。但上段亡失。其极几字不可定。今以最高第五行为准。序之于后。
第一行 二十字全。 最上八字。比第五行。缺四字。 最下也字。与第五行之第二十四字相对。下仍有空。然此行既为题首。则也字是其极。非有缺也。
第二行 字全者二十八。不全者一。(合二十九字。) 最上世字。比第五行。缺二字。 下极朕字。与第五行同极。
第三行 字全者二十七。不全者一。刓者二。(合三十字。) 最上绍字。比第五行。缺一字。 下极应字。与第五行同极。
第四行 字全者二十六。不全者一。刓者三。(合三十字。) 最上四字。比第行。缺一字。 下极化字。与第五行同极。
第五行 字全者二十七。不全者一。刓者三。(合三十一字。) 最上未字。此碑中最高者也。 下极字。与第四行化字同极。
第六行 字全者一十九。刓者八。空格一。(合二十八字。) 最上𠃌字。比第五行。缺二字。 最下字。比第五行。缺一字。
第七行 字全者一十八。不全者二。刓者一。空格二。(合二十三字。) 最上
右新罗真兴王巡狩碑。在咸镜道咸兴府北一百一十里黄草岭下。碑今亡失。余得拓本只二段。合而观之。为十二行。其长广不可得。今以拓本观之。外为栏格。而下段第二行朕字。第三行应字下。即接以格应字。与第五行下相对。上段则亡缺。现存最高者。第五行未字也。今上自未字。下至于。以汉建初尺度之。长四尺四寸五分也。广则第一行有格。第十二行下段外亦有格。以建初尺。为广一尺八寸。而格外长广及厚。俱不可得也。碑凡十二行。则以格可定其下段之字。极亦以格可定。但上段亡失。其极几字不可定。今以最高第五行为准。序之于后。
第一行 二十字全。 最上八字。比第五行。缺四字。 最下也字。与第五行之第二十四字相对。下仍有空。然此行既为题首。则也字是其极。非有缺也。
第二行 字全者二十八。不全者一。(合二十九字。) 最上世字。比第五行。缺二字。 下极朕字。与第五行同极。
第三行 字全者二十七。不全者一。刓者二。(合三十字。) 最上绍字。比第五行。缺一字。 下极应字。与第五行同极。
第四行 字全者二十六。不全者一。刓者三。(合三十字。) 最上四字。比第行。缺一字。 下极化字。与第五行同极。
第五行 字全者二十七。不全者一。刓者三。(合三十一字。) 最上未字。此碑中最高者也。 下极字。与第四行化字同极。
第六行 字全者一十九。刓者八。空格一。(合二十八字。) 最上𠃌字。比第五行。缺二字。 最下字。比第五行。缺一字。
第七行 字全者一十八。不全者二。刓者一。空格二。(合二十三字。) 最上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2H 页
字。比第五行。缺七字。 最下字。比第五行。缺一字。
第八行 字全者一十九。不全者二。(合二十一字。) 最上字。比第五行。缺八字。 最下𠂇字。比第五行。缺二字。
第九行 字全者一十六。不全者三。(合一十九字。) 最上阝字。比第五行。缺九字。 最下冖字。比第五行。缺二字。
第十行 字全者一十四。不全者二。(合一十六字。) 最上乀字。比第五行。缺一十三字。 最下𠆢字。比第五行。缺二字。
第十一行 一十三字全。 最上典字。比第五行。缺一十五字。 最下舍字。比第五行。缺三字。
第十二行 一十二字全。 最上喙字。比第五行。缺一十六字。 最下尹字。比第五行。缺三字。
已上凡十二行。字全者二百三十九。不全者一十三。刓者一十七。空格者三。总二百七十二字。
碑之上段既亡。则其圭首与篆额。未可详知。然北汉之碑。与此碑同时而不为圭首。此碑似与北汉碑同例矣。
碑文云八月廿一日癸未。又云岁次戊子秋八月。按新罗真兴王二十九年岁在戊子。即其改元大昌之年也。当高句丽平原王十年。百济威德王十五年。在中国为陈废帝伯宗光大二年。北齐后主纬天统四年。后周武帝邕天和三年。后梁世宗岿天保七年也。据北史齐后主本纪。天统四年六月甲子朔大雨。甲申大风。又周武帝本纪。天和三年六月甲戌有星孛。南史陈废帝本纪。光大二年六月丁亥彗星见。则是年六月初一日为甲子。二十四日为丁亥也。周武帝本纪。七月壬寅。杨忠薨。陈废帝本纪。七月戊申。新罗国遣使朝贡。壬戌立永阳王。则自甲子至壬戌。为五十九日。其间必有小尽之月也。则七月晦日。当为壬戌。八月
第八行 字全者一十九。不全者二。(合二十一字。) 最上字。比第五行。缺八字。 最下𠂇字。比第五行。缺二字。
第九行 字全者一十六。不全者三。(合一十九字。) 最上阝字。比第五行。缺九字。 最下冖字。比第五行。缺二字。
第十行 字全者一十四。不全者二。(合一十六字。) 最上乀字。比第五行。缺一十三字。 最下𠆢字。比第五行。缺二字。
第十一行 一十三字全。 最上典字。比第五行。缺一十五字。 最下舍字。比第五行。缺三字。
第十二行 一十二字全。 最上喙字。比第五行。缺一十六字。 最下尹字。比第五行。缺三字。
已上凡十二行。字全者二百三十九。不全者一十三。刓者一十七。空格者三。总二百七十二字。
碑之上段既亡。则其圭首与篆额。未可详知。然北汉之碑。与此碑同时而不为圭首。此碑似与北汉碑同例矣。
碑文云八月廿一日癸未。又云岁次戊子秋八月。按新罗真兴王二十九年岁在戊子。即其改元大昌之年也。当高句丽平原王十年。百济威德王十五年。在中国为陈废帝伯宗光大二年。北齐后主纬天统四年。后周武帝邕天和三年。后梁世宗岿天保七年也。据北史齐后主本纪。天统四年六月甲子朔大雨。甲申大风。又周武帝本纪。天和三年六月甲戌有星孛。南史陈废帝本纪。光大二年六月丁亥彗星见。则是年六月初一日为甲子。二十四日为丁亥也。周武帝本纪。七月壬寅。杨忠薨。陈废帝本纪。七月戊申。新罗国遣使朝贡。壬戌立永阳王。则自甲子至壬戌。为五十九日。其间必有小尽之月也。则七月晦日。当为壬戌。八月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2L 页
朔日。当为癸亥也。周武帝本纪。八月乙丑。韩元罗薨。癸酉帝御大德殿。则乙丑者八月初三日也。癸酉者十一日也。以此观之。八月二十一日。当为癸未。此碑所记。即与相符也。
新罗王之谥。起于中叶。其初皆以方言称之。故称居西干者一。次次雄者一。尼师今者十六。麻立干者四。据三国史。智證麻立干十五年。王薨。谥曰智證。新罗谥法始于此。自是王薨之后。必书其谥。故真兴本纪。亦于三十五年。书王薨。谥曰真兴。然此碑系真兴所自作。而其题俨称真兴大王。及北汉碑。亦有真兴二字。以此观之。法兴真兴之称。非葬后举谥。乃生时所称。故北齐书武成帝河清四年。诏以新罗国王金真兴。为使持节东夷校尉。隋书开皇十四年。新罗王金真平遣使来贺。唐书贞观六年。真平卒。立其女善德为王。据此则真兴真平之等。明非谥号。至太宗武烈王以后。始有谥法。故唐书所记。不称金武烈而称金春秋。斯可知也。则此碑之称真兴。亦生时所号也。
今之咸兴府。古东沃沮地也。汉武帝置玄菟郡。后汉初。为不耐侯国。后属于高句丽。据魏志濊传。不耐,濊汉。末更属句丽。又东沃沮传。国小迫于大国之间。遂臣属句骊。东沃沮,不耐者。今咸兴也。三国史高句丽本纪国祖王四年。伐东沃沮。取其土地为城邑。拓境东至沧海。当汉光武中元元年也。咸兴之地。明自后汉时。已属句丽。而此碑云巡狩管境。则真兴时。咸兴又为新罗之所管也。碑又云四方托境。广获民土。邻国誓信。和使交通。则真兴时。新得此地。其云邻国者。高句丽也。三国史新罗本纪。真兴王十七年。置比列忽州。二十九年。癈比列忽。州置达忽州。比列忽今安边府也。达忽今高城郡也。据此则比列忽。亦真兴所新得。故称广获民土也。此碑亦在二十九年戊子。其巡狩之事。史必逸书耳。然则此碑之立。与高句丽定界也。今自安边北至咸兴三百里也。咸兴北
新罗王之谥。起于中叶。其初皆以方言称之。故称居西干者一。次次雄者一。尼师今者十六。麻立干者四。据三国史。智證麻立干十五年。王薨。谥曰智證。新罗谥法始于此。自是王薨之后。必书其谥。故真兴本纪。亦于三十五年。书王薨。谥曰真兴。然此碑系真兴所自作。而其题俨称真兴大王。及北汉碑。亦有真兴二字。以此观之。法兴真兴之称。非葬后举谥。乃生时所称。故北齐书武成帝河清四年。诏以新罗国王金真兴。为使持节东夷校尉。隋书开皇十四年。新罗王金真平遣使来贺。唐书贞观六年。真平卒。立其女善德为王。据此则真兴真平之等。明非谥号。至太宗武烈王以后。始有谥法。故唐书所记。不称金武烈而称金春秋。斯可知也。则此碑之称真兴。亦生时所号也。
今之咸兴府。古东沃沮地也。汉武帝置玄菟郡。后汉初。为不耐侯国。后属于高句丽。据魏志濊传。不耐,濊汉。末更属句丽。又东沃沮传。国小迫于大国之间。遂臣属句骊。东沃沮,不耐者。今咸兴也。三国史高句丽本纪国祖王四年。伐东沃沮。取其土地为城邑。拓境东至沧海。当汉光武中元元年也。咸兴之地。明自后汉时。已属句丽。而此碑云巡狩管境。则真兴时。咸兴又为新罗之所管也。碑又云四方托境。广获民土。邻国誓信。和使交通。则真兴时。新得此地。其云邻国者。高句丽也。三国史新罗本纪。真兴王十七年。置比列忽州。二十九年。癈比列忽。州置达忽州。比列忽今安边府也。达忽今高城郡也。据此则比列忽。亦真兴所新得。故称广获民土也。此碑亦在二十九年戊子。其巡狩之事。史必逸书耳。然则此碑之立。与高句丽定界也。今自安边北至咸兴三百里也。咸兴北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3H 页
至黄草岭一百里也。其间必有郡县。而三国史地志。新罗之迹。仅及于比列忽。史有阙欤。或咸兴当时同属于比列忽也。
东国地志曰。新罗真兴王。以今安边府为比列州。高原为井泉郡。咸兴黄草岭及端川。亦有巡狩碑。则沃沮亦有时为新罗所夺有矣。(出文献备考。)正喜按井泉郡。今之德源。非高原也。端川之有巡狩碑。亦无明据。
新罗本纪。法兴王二十三年。始称年号云建元元年。真兴王十二年。改元开国。二十九年。改元大昌。此时盖用天子之制。故此碑称朕。又有帝王建号之语。以是年改元大昌也。
真兴王本纪云。王幼年即位。一心奉佛。至末年。祝发被僧衣。自号法云。以终其身。又职官志云。国统一人。一云寺主。真兴王十二年。以惠亮法师为寺主。(句)大都唯那一人。真兴王始以宝良法师为之。大书省一人。真兴王以安藏法师为之。此碑所记沙门道人。亦惠亮安藏之类耳。云法藏慧忍者。二僧名也。录于大臣之上者。以其尊之欤。
大等者。新罗官名。三国史法兴王十八年。年拜伊餐哲夫为上大等。总和国事。上大等官始于此。如今地宰相。下至真平王时。弩里夫为之。次则首乙夫也。善德王时。水品为之。次则毗昙也。其卒其继。史必书之。又职官志云。上大等或云上臣。仕(句)臣或云仕大等。据此则大等有二也。又色服志云真骨大等。幞头任意。此碑亦有大等。据此时则二大等之外。又有单称大等者欤。
第七行居字下所缺。只存上半。此或柒字。按真兴王时。有居柒夫传云。记或其人欤。三国史真兴王本纪。六年。命大阿餐居柒夫。广集文士珍修国史。又居柒夫传云。真兴大王六年乙丑。承朝修旨修国史。加官珍餐。则其官自大阿餐。升为波珍餐也。真兴王本纪。十二年。命居柒夫等。侵高句丽。乘胜取十郡。时史不书其官。又真智王本纪。元年。以伊餐
东国地志曰。新罗真兴王。以今安边府为比列州。高原为井泉郡。咸兴黄草岭及端川。亦有巡狩碑。则沃沮亦有时为新罗所夺有矣。(出文献备考。)正喜按井泉郡。今之德源。非高原也。端川之有巡狩碑。亦无明据。
新罗本纪。法兴王二十三年。始称年号云建元元年。真兴王十二年。改元开国。二十九年。改元大昌。此时盖用天子之制。故此碑称朕。又有帝王建号之语。以是年改元大昌也。
真兴王本纪云。王幼年即位。一心奉佛。至末年。祝发被僧衣。自号法云。以终其身。又职官志云。国统一人。一云寺主。真兴王十二年。以惠亮法师为寺主。(句)大都唯那一人。真兴王始以宝良法师为之。大书省一人。真兴王以安藏法师为之。此碑所记沙门道人。亦惠亮安藏之类耳。云法藏慧忍者。二僧名也。录于大臣之上者。以其尊之欤。
大等者。新罗官名。三国史法兴王十八年。年拜伊餐哲夫为上大等。总和国事。上大等官始于此。如今地宰相。下至真平王时。弩里夫为之。次则首乙夫也。善德王时。水品为之。次则毗昙也。其卒其继。史必书之。又职官志云。上大等或云上臣。仕(句)臣或云仕大等。据此则大等有二也。又色服志云真骨大等。幞头任意。此碑亦有大等。据此时则二大等之外。又有单称大等者欤。
第七行居字下所缺。只存上半。此或柒字。按真兴王时。有居柒夫传云。记或其人欤。三国史真兴王本纪。六年。命大阿餐居柒夫。广集文士珍修国史。又居柒夫传云。真兴大王六年乙丑。承朝修旨修国史。加官珍餐。则其官自大阿餐。升为波珍餐也。真兴王本纪。十二年。命居柒夫等。侵高句丽。乘胜取十郡。时史不书其官。又真智王本纪。元年。以伊餐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3L 页
居柒夫为上大等。则其官伊餐。未知在于何年也。此碑称大等。则其官大等。亦未知在何年也。然职官志云。仕臣或云仕大等。真兴王二十五年始置。位自级餐。至波珍餐为之。而此碑在二十九年。则置仕大等之后也。且新罗官制。级餐在波珍之下。居柒夫于六年。既官波珍。不应复降为级餐也。然则居柒夫之官。始以大阿餐。陛为波珍餐。此在六年也。次似以波珍餐升为仕大等。此必在二十五年以后也。次似以仕大等升为伊餐。此必在二十九年以后也。末以伊餐升为上大等。此在真智正元年也。此碑当其仕大等之时。则所记必居柒夫也。
随驾之目。称喙部者六。沙喙部者三。错杂称之。未可详也。余谓新罗六部。有梁部沙梁部。似是喙部沙喙部之变称。崔致远曰。辰韩本燕人避之者。故取㴍水之名。称所居邑里云沙㴍,渐㴍。文献备考曰。罗人方言。读㴍音为道。故今或作沙梁。梁亦称道。按㴍字不见字书。燕有涿水。㴍似啄之讹。又梁书新罗传云。其俗呼城曰健牟罗。其邑在内曰啄评。在外曰邑勒。如中国之言郡县也。国有六啄评,五十二邑勒。则六啄评似六部。而评与部相近也。唐书新罗传。啄评作喙评。盖喙与啄近。啄与涿近。涿与㴍近。㴍变为梁。方言相袭。转为讹误。喙部之为梁部似有据。若以喙部,沙喙部为阶品。则不应错杂书之。尊卑无别。其各记所居无疑矣。
三国史职官志。新罗官号十七等。一曰伊伐餐。或云伊罚干。或云角干。二曰伊尺餐。或云伊餐。三曰匝餐。或云匝判。或云苏判。四曰波珍餐。或云破弥干。五曰大阿餐。六曰阿餐。或云阿尺干。七曰一吉餐。或云乙吉干。八曰沙餐。或云沙咄干。九曰级伐餐。或云及伐干。十二曰大舍。十三曰舍知。或云小舍。十四曰吉士。以此观之。餐与干相混也。又色服志云伊餐匝餐锦冠。则匝与匝相同也。又贵山传云父武殿阿干。则阿餐是
随驾之目。称喙部者六。沙喙部者三。错杂称之。未可详也。余谓新罗六部。有梁部沙梁部。似是喙部沙喙部之变称。崔致远曰。辰韩本燕人避之者。故取㴍水之名。称所居邑里云沙㴍,渐㴍。文献备考曰。罗人方言。读㴍音为道。故今或作沙梁。梁亦称道。按㴍字不见字书。燕有涿水。㴍似啄之讹。又梁书新罗传云。其俗呼城曰健牟罗。其邑在内曰啄评。在外曰邑勒。如中国之言郡县也。国有六啄评,五十二邑勒。则六啄评似六部。而评与部相近也。唐书新罗传。啄评作喙评。盖喙与啄近。啄与涿近。涿与㴍近。㴍变为梁。方言相袭。转为讹误。喙部之为梁部似有据。若以喙部,沙喙部为阶品。则不应错杂书之。尊卑无别。其各记所居无疑矣。
三国史职官志。新罗官号十七等。一曰伊伐餐。或云伊罚干。或云角干。二曰伊尺餐。或云伊餐。三曰匝餐。或云匝判。或云苏判。四曰波珍餐。或云破弥干。五曰大阿餐。六曰阿餐。或云阿尺干。七曰一吉餐。或云乙吉干。八曰沙餐。或云沙咄干。九曰级伐餐。或云及伐干。十二曰大舍。十三曰舍知。或云小舍。十四曰吉士。以此观之。餐与干相混也。又色服志云伊餐匝餐锦冠。则匝与匝相同也。又贵山传云父武殿阿干。则阿餐是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4H 页
阿干也。又云真平王建福十九年。使波珍干乾品武梨屈伊梨,伐级干武殷比梨耶等。领兵拒百济。则及伐干是级干也。又职官志。吉士或云稽知。或云吉次。即唐书所称吉主也。此碑小舍之下。有吉之。之与知音近。似是第十四等之吉士也。然则碑有匝干。是第三等官也。次有大阿干。是第五等官也。次有及干。是第九等官也。次有大舍。是第十二等官也。次有小舍是第十三等官也。次有吉之。是第十四等官也。所记皆有次序。齐整不紊也。
服冬知,比知夫知等。皆人名也。新罗本纪。奈勿时有伊餐大西知。法兴时有奈麻法知。真平时有伊餐弩知。则其时人名。多以方言也。又居柒夫传云。真兴大王十二年。王命居柒夫及仇珍大角餐,(句)比台角餐,(句)耽知匝餐,(句)非西匝餐(句)奴夫波珍餐,(句)西力夫波珍餐,(句)比次夫大阿餐,(句)未珍夫阿餐等八将军。侵高句丽。其云比次夫。似即此碑之比知夫知也。稽知吉次。官既相通。则比知比次。人岂有异乎。真兴之十二年。比次夫官既大阿干矣。二十九年巡狩之时。仍以其官随驾而行。似为宜也。
第九行之最上字。只存右傍阝。似是部字也。第三有兮字。是人名之下段也。新罗伐休时。有乙吉餐仇须兮。助贲之妃曰阿尔兮。真平王时。有上舍人实兮。则新罗人之名以兮者亦多。此所记必二字名也。又第十一行之最上典字。是官名。新罗官号称典者多。如会宫典,冰库典,锦典,药典,律令典之类是也。
从人。大舍之从人也。职官志。洗宅有从舍知二人。崇文台岳典,监典等官。皆有从舍知二人。舍知者小舍也。小舍既有从人。则大舍亦岂无之手(一作乎)。又沙干助人者。沙餐之助也。职官志。秽宫典有助舍知四人。会宫典有助舍知四人。舍知既有助人。则他官亦必有之。沙干之有助人是也。
服冬知,比知夫知等。皆人名也。新罗本纪。奈勿时有伊餐大西知。法兴时有奈麻法知。真平时有伊餐弩知。则其时人名。多以方言也。又居柒夫传云。真兴大王十二年。王命居柒夫及仇珍大角餐,(句)比台角餐,(句)耽知匝餐,(句)非西匝餐(句)奴夫波珍餐,(句)西力夫波珍餐,(句)比次夫大阿餐,(句)未珍夫阿餐等八将军。侵高句丽。其云比次夫。似即此碑之比知夫知也。稽知吉次。官既相通。则比知比次。人岂有异乎。真兴之十二年。比次夫官既大阿干矣。二十九年巡狩之时。仍以其官随驾而行。似为宜也。
第九行之最上字。只存右傍阝。似是部字也。第三有兮字。是人名之下段也。新罗伐休时。有乙吉餐仇须兮。助贲之妃曰阿尔兮。真平王时。有上舍人实兮。则新罗人之名以兮者亦多。此所记必二字名也。又第十一行之最上典字。是官名。新罗官号称典者多。如会宫典,冰库典,锦典,药典,律令典之类是也。
从人。大舍之从人也。职官志。洗宅有从舍知二人。崇文台岳典,监典等官。皆有从舍知二人。舍知者小舍也。小舍既有从人。则大舍亦岂无之手(一作乎)。又沙干助人者。沙餐之助也。职官志。秽宫典有助舍知四人。会宫典有助舍知四人。舍知既有助人。则他官亦必有之。沙干之有助人是也。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4L 页
沙干是第八等官。不应记之于吉士之下。若沙干助人卑者也。故录之于末。然则吉士之下。又有小舍。缺其名者。是亦小舍之助人也。
第九行之内。十一行之公。二字相同。或似怀字。或似哀字。然据史。法兴真兴二王。葬于哀公寺北峰。则此碑亦是哀公也。二字明是哀字也。又第十行最上乀。似是舍字。第九行有大舍哀内。第十行又有大舍药师。则其间所记。必皆大舍也。与难亦当官大舍也。
第一行太王。是太与大同也。铭记下有也字。是异例也。第二行亦。字之阙上点也。是字之缺下波也。第三行违字也。第四行。似封堧二字之左缺也。第五行十来字也。如字也。第七行部字也。似柒字也。第九行阝部字也。第十行上乀舍字也。下人亦舍字也。其馀不全之字。并不可知也。
大等喙居。(大等官名。喙部地名。居柒人名之上段。)知(人名之下段。)匝干喙部服不知。(匝干官名。服不知人名。)大阿干比知未知。(大阿干官名。比知未知人名。)及干未知。(及干官名。未知人名之上段。)(人名之下段。)大舍沙喙部另知。(大舍官名。另知人名。)大舍内。(哀内人名。)从人喙部。(从人大舍之从人。人名则缺。)喙部与难。(与难人名。其官亦当大舍。)大舍药师。(药师人名。)沙喙部笃兄。(笃兄人名。其官则蒙上文。亦当大舍。)小人(只有官名。人名则缺。)典喙部分知。(典官名之下段。分知人名。)吉之公欣平。(吉之官名。哀公欣平人名。)小舍(只有官名。)喙部非知。(官名则缺。非知人名。)沙干助人沙喙部尹。(沙干助人官也。尹人名之上段。)
文献备考曰。真兴王巡狩定界碑。在咸兴府北草坊院。碑文略曰。朕绍太祖之基。纂承王统。兢身自慎。又曰四方托境。广获民土。邻国誓信。和使交通。又曰岁次戊子秋八月。巡狩管境。访采民心。臣谨按草坊院。在今咸兴府北百馀里草黄岭下。坊舆地胜览作黄。坊黄音相近。正喜案黄草岭。在咸兴府北一百一十里。岭下有院。古今记者或作草坊。或作草方。或作草黄。或作黄草。其实一也。近世俞文翼公(拓基)家所藏金石
第九行之内。十一行之公。二字相同。或似怀字。或似哀字。然据史。法兴真兴二王。葬于哀公寺北峰。则此碑亦是哀公也。二字明是哀字也。又第十行最上乀。似是舍字。第九行有大舍哀内。第十行又有大舍药师。则其间所记。必皆大舍也。与难亦当官大舍也。
第一行太王。是太与大同也。铭记下有也字。是异例也。第二行亦。字之阙上点也。是字之缺下波也。第三行违字也。第四行。似封堧二字之左缺也。第五行十来字也。如字也。第七行部字也。似柒字也。第九行阝部字也。第十行上乀舍字也。下人亦舍字也。其馀不全之字。并不可知也。
大等喙居。(大等官名。喙部地名。居柒人名之上段。)知(人名之下段。)匝干喙部服不知。(匝干官名。服不知人名。)大阿干比知未知。(大阿干官名。比知未知人名。)及干未知。(及干官名。未知人名之上段。)(人名之下段。)大舍沙喙部另知。(大舍官名。另知人名。)大舍内。(哀内人名。)从人喙部。(从人大舍之从人。人名则缺。)喙部与难。(与难人名。其官亦当大舍。)大舍药师。(药师人名。)沙喙部笃兄。(笃兄人名。其官则蒙上文。亦当大舍。)小人(只有官名。人名则缺。)典喙部分知。(典官名之下段。分知人名。)吉之公欣平。(吉之官名。哀公欣平人名。)小舍(只有官名。)喙部非知。(官名则缺。非知人名。)沙干助人沙喙部尹。(沙干助人官也。尹人名之上段。)
文献备考曰。真兴王巡狩定界碑。在咸兴府北草坊院。碑文略曰。朕绍太祖之基。纂承王统。兢身自慎。又曰四方托境。广获民土。邻国誓信。和使交通。又曰岁次戊子秋八月。巡狩管境。访采民心。臣谨按草坊院。在今咸兴府北百馀里草黄岭下。坊舆地胜览作黄。坊黄音相近。正喜案黄草岭。在咸兴府北一百一十里。岭下有院。古今记者或作草坊。或作草方。或作草黄。或作黄草。其实一也。近世俞文翼公(拓基)家所藏金石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5H 页
录(即诠次碑目者)云。三水草坊院。真兴王巡狩碑。盖以三水郡有草坪院。或称草坊。故今人或欲求之于三水。非其实也。且此碑第二行下极有朕字。第三行最上有绍字。而上段既缺。绍字上之有几字。今不可知。而备考云朕绍太祖之基。以绍字直承朕字谬矣。以王位作王统亦谬。
海东集古录云。碑十二行。行三十五字。全碑为四百二十字。而灭泐不可辨。可辨者仅二百七十八字。(出文献备考。)正喜案十二行。行三十五字。则全碑无空格然后为四百二十字也。然以今拓本现存者观之。已于第一行下。有空格七字。第六行有空格一字。第七行有空格二字。则不可为四百二十字。其说疏矣。且拓本字全者二百三十九。不全者一十三。而今云可辨者仅二百七十八字。又云行三十五字。皆未知何据。此时所见。不出于今之拓本。而以意臆之。悬空为说也。
文献备考曰。今考新罗本纪。真兴王十六年戊子冬十月。巡北汉山。拓定封疆。十二月。至自北汉山。所经州郡。复一年租。则戊子果真兴巡狩咸兴之年。而八月定界。十月至北汉。十二月还都。八月事特逸于史耳。当三国鼎峙之时。新罗之地。不得过比列忽。比列忽今之安边府也。逮三国统合之后。又不能过泉井。泉井今之德源府也。咸兴在安边之北二百馀里。端川在咸兴之北三百六十里。而以巡狩碑观之。端川以南。尝折入于新罗者可知。此国史野乘所不著。而独荒裔片石。留作千古之故事矣。正喜案真兴王元年为庚申。十六年为乙亥。二十九年为戊子。而今云十六年戊子误也。十六年果有北汉之巡狩。然此无与于咸兴之定界。史非有逸。而何如是缕缕也又误也。今自安边至咸兴。为三百一十里。自咸兴至端川。为三百八十里。则所论道里亦误也。端川之有真兴碑。不见明据。则端川以南折入新罗者。亦未然也。
海东集古录云。碑十二行。行三十五字。全碑为四百二十字。而灭泐不可辨。可辨者仅二百七十八字。(出文献备考。)正喜案十二行。行三十五字。则全碑无空格然后为四百二十字也。然以今拓本现存者观之。已于第一行下。有空格七字。第六行有空格一字。第七行有空格二字。则不可为四百二十字。其说疏矣。且拓本字全者二百三十九。不全者一十三。而今云可辨者仅二百七十八字。又云行三十五字。皆未知何据。此时所见。不出于今之拓本。而以意臆之。悬空为说也。
文献备考曰。今考新罗本纪。真兴王十六年戊子冬十月。巡北汉山。拓定封疆。十二月。至自北汉山。所经州郡。复一年租。则戊子果真兴巡狩咸兴之年。而八月定界。十月至北汉。十二月还都。八月事特逸于史耳。当三国鼎峙之时。新罗之地。不得过比列忽。比列忽今之安边府也。逮三国统合之后。又不能过泉井。泉井今之德源府也。咸兴在安边之北二百馀里。端川在咸兴之北三百六十里。而以巡狩碑观之。端川以南。尝折入于新罗者可知。此国史野乘所不著。而独荒裔片石。留作千古之故事矣。正喜案真兴王元年为庚申。十六年为乙亥。二十九年为戊子。而今云十六年戊子误也。十六年果有北汉之巡狩。然此无与于咸兴之定界。史非有逸。而何如是缕缕也又误也。今自安边至咸兴。为三百一十里。自咸兴至端川。为三百八十里。则所论道里亦误也。端川之有真兴碑。不见明据。则端川以南折入新罗者。亦未然也。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5L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此即旧拓本碑之下段也。此本亦石折为两段。其痕自第一行巡狩二字间而始。过第二行是以二字间。迤而左下。又过第三行之违字下又字上。第四行之府字下字上。第五行之劳字下有字上。第六行之第十四囗与第五行忠字相对者。至第七行之喙字下居字上。皆有关痕。是石之隙折也。又第六行顾字下。七行忍字下极。第十一十二行之上头。与哀字下助字下之所缺。皆纸坏也。
此即旧拓本碑之下段也。此本亦石折为两段。其痕自第一行巡狩二字间而始。过第二行是以二字间。迤而左下。又过第三行之违字下又字上。第四行之府字下字上。第五行之劳字下有字上。第六行之第十四囗与第五行忠字相对者。至第七行之喙字下居字上。皆有关痕。是石之隙折也。又第六行顾字下。七行忍字下极。第十一十二行之上头。与哀字下助字下之所缺。皆纸坏也。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6H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僧伽真兴王巡狩碑
삽화 새창열기
右新罗真兴王巡狩碑。在今 京都北二十里北汉山僧伽寺傍碑峰之上。长六尺二寸三分。广三尺厚七寸。凿岩为跗。上加方檐。今其檐脱落在下。无篆额无阴记。凡十二行而字模糊。每行几字不可辨。下则第六行赏字。第八行沙字为字极。上则现存第一行真字为最高。而其上莫辨。全碑可辨者为七十字。而相与较对。则自第一行最高真字。准第八行下极沙字。为二十一字也。其可辨者。第一行十二
僧伽真兴王巡狩碑
삽화 새창열기
右新罗真兴王巡狩碑。在今 京都北二十里北汉山僧伽寺傍碑峰之上。长六尺二寸三分。广三尺厚七寸。凿岩为跗。上加方檐。今其檐脱落在下。无篆额无阴记。凡十二行而字模糊。每行几字不可辨。下则第六行赏字。第八行沙字为字极。上则现存第一行真字为最高。而其上莫辨。全碑可辨者为七十字。而相与较对。则自第一行最高真字。准第八行下极沙字。为二十一字也。其可辨者。第一行十二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6L 页
字。第二行三字。第三行四字。第四行三字。第五行七字。第六行四字。第七行三字。第八行十一字。第九行十一字。第十行八字。第十一行四字。第十二行。模糊不得一字也。
北汉山者。汉武帝之疆域也。后为高句丽所有。至真兴王时。属于新罗。据三国史本纪。真兴王十六年。王巡幸北汉山。拓定封疆。十八年。置北汉山州。则真兴之新得也。又二十九年。废北汉山州。置南川州。南川州者。今之利川府也。至真平王二十五年。高句丽侵北汉山城。二十六年。废南川州。还置北汉山州。以此观之。北汉山者。新罗句丽之界也。此碑即所以定界也。碑灭年月。不知立于何年。然真兴本纪。南川置州。与比列置州同年。而黄草碑在比列废州之年。则此碑似当同在南川置州之时。然此碑有南川军主字。则必在南川置州之后也。且真兴在位为三十七年。则其立不出于二十九年。至三十七年之间也。且此碑第一行太王字。第五行忠信精诚字。第七行道人字。皆与黄草碑仝。又夫智者即黄草碑之大阿干比知夫知也。智与知同也。及干未智。亦黄草碑之所有也。则二碑其同时欤。
第八行及干内大智者。及干即官名。内大智即人名也。干南川军主沙者。干是官名之下段。若阿干匝干之等也。今观拓本。干字上似是匝字。然不敢定也。军主即都督也。三国史职官志。都督九人。智證王六年。以异斯夫为悉直州军主。文武王元年。改为总管。元圣王元年。称都督。位自级餐。至伊餐为之。则外官之重者也。沙是所居部名之上段。或人名之上段也。第九行大柰囗智者。大柰囗官名。职官志。有大柰麻柰麻二名。此所记是大柰麻也。智则人名之上段也。次柰者。次是人名之下段。柰是官名之上段。必柰麻也。
此碑人无知者。误称妖僧无学枉寻到此之碑。嘉庆丙子秋。余与金君
北汉山者。汉武帝之疆域也。后为高句丽所有。至真兴王时。属于新罗。据三国史本纪。真兴王十六年。王巡幸北汉山。拓定封疆。十八年。置北汉山州。则真兴之新得也。又二十九年。废北汉山州。置南川州。南川州者。今之利川府也。至真平王二十五年。高句丽侵北汉山城。二十六年。废南川州。还置北汉山州。以此观之。北汉山者。新罗句丽之界也。此碑即所以定界也。碑灭年月。不知立于何年。然真兴本纪。南川置州。与比列置州同年。而黄草碑在比列废州之年。则此碑似当同在南川置州之时。然此碑有南川军主字。则必在南川置州之后也。且真兴在位为三十七年。则其立不出于二十九年。至三十七年之间也。且此碑第一行太王字。第五行忠信精诚字。第七行道人字。皆与黄草碑仝。又夫智者即黄草碑之大阿干比知夫知也。智与知同也。及干未智。亦黄草碑之所有也。则二碑其同时欤。
第八行及干内大智者。及干即官名。内大智即人名也。干南川军主沙者。干是官名之下段。若阿干匝干之等也。今观拓本。干字上似是匝字。然不敢定也。军主即都督也。三国史职官志。都督九人。智證王六年。以异斯夫为悉直州军主。文武王元年。改为总管。元圣王元年。称都督。位自级餐。至伊餐为之。则外官之重者也。沙是所居部名之上段。或人名之上段也。第九行大柰囗智者。大柰囗官名。职官志。有大柰麻柰麻二名。此所记是大柰麻也。智则人名之上段也。次柰者。次是人名之下段。柰是官名之上段。必柰麻也。
此碑人无知者。误称妖僧无学枉寻到此之碑。嘉庆丙子秋。余与金君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7H 页
敬渊游僧伽寺。仍观此碑。碑面苔厚。若无字然。以手扪之。似有字形。不止漫缺之痕也。且其时日簿苔面。映而视之。苔随字入。折波漫撇。依俙得之。试以纸拓出也。体与黄草碑酷相似。第一行真兴之真字稍漫。而娄拓视之。其为真字无疑也。遂定为真兴古碑。千二百年古迹。一朝大明。辨破无学碑吊诡之说。金石之学。有补于世。乃如是也。是岂吾辈一金石因缘而止也哉。其翌年丁丑夏。又与赵君寅永同上。审定六十八字而归。其后又得二字。合为七十字。
碑之左侧。刻
此新罗真兴大王巡狩之碑。丙子七月。金正喜金敬渊来读。
又以隶字刻
丁丑六月八日。金正喜赵寅永来审定残字六十八字。
稧帖考
兰亭最难考。萧翼赚兰亭。是千古不易之说。然太宗在秦邸时。已有得其真本之一证。此自原本收藏时。其说之同异如是。及其欧,褚临摹以来。欧本即定武。自是欧体。褚本即神龙。自是褚体。褚本又不止一神龙而已。两摹各不同。若以上阴真迹言之。又别矣。如桑姜所考。皆偏在于欧摹之定武。于褚摹不甚详及。米南宫得褚摹真影。以为平生真玩。天下第一。如论由字云。犹见其楷。则此又在于褚本而不在于定武者也。不可浑称于欧褚两本矣。又如群之杈脚。崇之三点。欧褚之所同。至于迁之开口不开口。欧褚不同。太宗所书及怀仁所集圣教序。皆以开口书。太宗此从真本临书。未必学作褚法也。怀仁亦从真本集取。故皆作开口之迁字。欧本之未可确定为山阴真影。一毫不爽。所以欧摹自是欧体者也。乾隆间。内府收藏。为一百二十本之多。曾于裕府。一借出诸本。各自不同。有非常可怪。不可思议处。是又何人所摹翻。而汤,冯诸摹。
碑之左侧。刻
此新罗真兴大王巡狩之碑。丙子七月。金正喜金敬渊来读。
又以隶字刻
丁丑六月八日。金正喜赵寅永来审定残字六十八字。
稧帖考
兰亭最难考。萧翼赚兰亭。是千古不易之说。然太宗在秦邸时。已有得其真本之一证。此自原本收藏时。其说之同异如是。及其欧,褚临摹以来。欧本即定武。自是欧体。褚本即神龙。自是褚体。褚本又不止一神龙而已。两摹各不同。若以上阴真迹言之。又别矣。如桑姜所考。皆偏在于欧摹之定武。于褚摹不甚详及。米南宫得褚摹真影。以为平生真玩。天下第一。如论由字云。犹见其楷。则此又在于褚本而不在于定武者也。不可浑称于欧褚两本矣。又如群之杈脚。崇之三点。欧褚之所同。至于迁之开口不开口。欧褚不同。太宗所书及怀仁所集圣教序。皆以开口书。太宗此从真本临书。未必学作褚法也。怀仁亦从真本集取。故皆作开口之迁字。欧本之未可确定为山阴真影。一毫不爽。所以欧摹自是欧体者也。乾隆间。内府收藏。为一百二十本之多。曾于裕府。一借出诸本。各自不同。有非常可怪。不可思议处。是又何人所摹翻。而汤,冯诸摹。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7L 页
亦各自一本欤。今世间所传。以落水本为第一。而落水本又入于内府矣。然落水本是赵子固所收藏。而姜白石三本之一。白石所證偏旁。又未得尽合其證。未必专以落水本为说。然定武则一耳。三本中两本。又复如何欤。以赵子固以上。姜白石,俞紫芝诸人观之。今但以落水本为山阴真影之圭臬者。当复何如也。赵之十三跋十七跋等本。今已烬残。褚本之王文惠本尚存。然王本之原迹。为领字从山者。而亦为无恒者所易去。只其米跋为真而已。今将何以追溯山阴原迹。定其甲乙。至如秋碧快雪诸本。并不暇论耳。
天竺考
今日五天竺。无不相通之处。自云南腾越州。由东天竺。到中天竺。若直道计之。不过一千九百里而近。南天竺稍僻远。地势斗入海中如箕舌。即普陁洛迦山。观音石天宫殿。尚有旧迹。为西夷各国大小商船。来粤门户必由之地。中国人附舶来往如内地。楞伽山。亦南天竺。即如来说楞伽经处。古师子国也。昔日之所斗食。为今日之所目。如掌中庵罗。果不可诬也。师子国有佛堂山。山下佛寺。有释迦真身侧卧在床上。至今尚存。如五祖六祖之肉身不坏。相传释迦涅槃处。明永乐间。郑和下西洋。从师子国。取佛牙入中国。时目释迦真身而来。明史亦昭载释迦真身侧卧在床上一案于锡兰山。传中锡兰山。即师子国。今称为锡兰山。此国号地名之古今不同也。今禅家所说释迦涅槃。以涅槃经为口实。经云佛身重缠氎绵。藏在金棺。又云迦叶诸见佛身。阿难答以难见。佛尸从重棺里。双出两足。迦叶稽首作礼。经有两本。有详略之别。然椁示双跗一案。牢不可破。遂为三处传心之一。今以锡兰所在真身观之。经说是耶非耶。真身尚存。谁为椁之。其云侧卧。则于示寂之后。尚不敢变动也。谁为重缠氎绵也。又以为圣火自焚。舍利出八斛四㪷。真身
天竺考
今日五天竺。无不相通之处。自云南腾越州。由东天竺。到中天竺。若直道计之。不过一千九百里而近。南天竺稍僻远。地势斗入海中如箕舌。即普陁洛迦山。观音石天宫殿。尚有旧迹。为西夷各国大小商船。来粤门户必由之地。中国人附舶来往如内地。楞伽山。亦南天竺。即如来说楞伽经处。古师子国也。昔日之所斗食。为今日之所目。如掌中庵罗。果不可诬也。师子国有佛堂山。山下佛寺。有释迦真身侧卧在床上。至今尚存。如五祖六祖之肉身不坏。相传释迦涅槃处。明永乐间。郑和下西洋。从师子国。取佛牙入中国。时目释迦真身而来。明史亦昭载释迦真身侧卧在床上一案于锡兰山。传中锡兰山。即师子国。今称为锡兰山。此国号地名之古今不同也。今禅家所说释迦涅槃。以涅槃经为口实。经云佛身重缠氎绵。藏在金棺。又云迦叶诸见佛身。阿难答以难见。佛尸从重棺里。双出两足。迦叶稽首作礼。经有两本。有详略之别。然椁示双跗一案。牢不可破。遂为三处传心之一。今以锡兰所在真身观之。经说是耶非耶。真身尚存。谁为椁之。其云侧卧。则于示寂之后。尚不敢变动也。谁为重缠氎绵也。又以为圣火自焚。舍利出八斛四㪷。真身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8H 页
尚存。舍利从何处出也。然佛舍利流入中国。至有东来。此又何事也。以法显惠生玄奘诸记考之。其记佛迹。在在处处。所及见者。殆无不言之。如迦叶佛舍利塔。阿难半身舍利塔。辟支佛塔。至如佛钵佛唾壶之属。随遇详载。从未见有释迦舍利塔者。如释迦经行处坐禅处度人处。无不起塔而表之。独于舍利。无一塔之者。五天竺内。竟无一释迦舍利塔。此又何事也。八斛四㪷。散在何处。五天竺内。无一存耶。又法显记云迦罗卫城。即白净饭王故宫。佛为太子出家。及还见父王处。各有塔表之。东行十七。由延到双树间希连河世尊涅槃处。人迹希旷。涅槃处不啻若净饭故宫也。但云人迹希旷。不言建塔表迹。如有塔。不应涅槃处。特略之无塔。故亦无记。且若果是涅槃处。何以不塔表也。法显记又云佛泥洹已来。惟四大塔处。佛法相承不绝。四大塔者。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处泥洹处。其云佛生处。即迦罗卫城净饭故宫。记云城中甚荒。只有众僧民户数十家而已。至于成道转法轮处。不可以三数计。泥洹处即所云希连河。而亦人民希旷。又无塔表之迹。有何佛法相承耶。前后互相牴牾不入。此皆传闻之异词。泥恒(一作洹)处当别有他处。希连河不可属四塔之一明矣。其云四大塔者。亦非有塔而谓之塔。即汎称四处而谓之四大塔也。唐梵相翻。并无的称。如塔为浮图。而浮图为浮屠。亦为佛图。又省图而单称佛。今统称禅门为浮屠。四大塔如云四禅门。非以有塔而谓塔。亦其證也。玄奘记云迦毗罗卫国。空城荒芜已甚。内有净饭王正殿,摩那夫人寝殿。城南门外。有释迦太子出家修行及涅槃诸迹。是又以涅槃处同在城南。而不及希连河。此皆所见闻异词。涅槃处无定。又不可以双树希连河證实也。噫诸说之政贰而真相自露。慧日中天。萤爝敛光。亦显晦有时耶。大抵舍利之入中国。至于东来者。诸佛舍利亦多有之。未必是释迦也。如佛顶骨。又流入中国而至于东来。五天竺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8L 页
内之佛顶骨者。又非一二。是岂可尽以释迦顶骨当之耶。真身不坏。又何顶骨之别傅也。译经。每传闻异词。以梵译唐。一转再转。转益讹误。是必然之理。达摩所以一切扫除也。涅槃经亦安得无翻讹也。以椁示双跗一案。千藤万葛。众盲论象。令人喷笋满案。卧佛之塑。自六朝有之。至有疲于津梁之喻。大槩是涅槃时相。而似不得无缘虚作。其为锡兰真身之取模无疑。六朝时西竺之人。多入中国。传此真身之像。好有是起塑矣。尝于蓟州卧佛寺。见卧佛一躯侧在状。我东亦有卧佛作侧卧在状之相耳。
海岛逸志云。穆迦滨于南海。真佛所居。山极高峻。编地黄金美玉。百神守护。不得取也。真修者必登穆迦。礼拜真佛。持斋受戒数年而出。人皆称老君。自能降神伏魔。驱邪斩鬼。手持念珠。慈可掬。见者知其有道。此云穆迦。即狼牙楞迦之转音。如印度之为天竺身毒也。真佛即释迦真身也。
法显玄奘记中丸称如佛如来者。佛非一佛。如来又非一如来而已。又不可尽属绎迦也。盖以释迦言者亦多。如云释迦太子。如云释迦弱龄龀齿等处。皆另称释迦二字而区别之。此不可混图说去。或恐有无所区别而妄證之。故特言之如此。释迦龀齿下。直接以如来顶骨。若不区别言之。一句之内岂有异文也。释迦所独。如来所同。十方如来。无非如来。何以如来单属释迦已也。释迦生灭年时。无一定论。以为周庄王九年。恒星不见时生。(魏书释老志。)又以为桓王时生(释道安。)又以为平王时生(法苑珠林。)又以为穆王时生(通鉴云佛以孝王元年涅槃。)又以为昭王时生。(一唐僧智深续集古今佛道论。二法苑珠林。三宋僧契嵩传法正宗。)又以为殷末生。(晋法显佛涅槃当周成王。则生当在殷武王时。)又以为夏时生。(唐道宜感通记。蒙古源流。又云元太祖距佛涅槃时三千三百馀年。当生于夏初。)唐玄奘以为不灭之岁。诸部异议。言佛没至唐龙朔三年。经千二百年。或云千三百年。或云千五
海岛逸志云。穆迦滨于南海。真佛所居。山极高峻。编地黄金美玉。百神守护。不得取也。真修者必登穆迦。礼拜真佛。持斋受戒数年而出。人皆称老君。自能降神伏魔。驱邪斩鬼。手持念珠。慈可掬。见者知其有道。此云穆迦。即狼牙楞迦之转音。如印度之为天竺身毒也。真佛即释迦真身也。
法显玄奘记中丸称如佛如来者。佛非一佛。如来又非一如来而已。又不可尽属绎迦也。盖以释迦言者亦多。如云释迦太子。如云释迦弱龄龀齿等处。皆另称释迦二字而区别之。此不可混图说去。或恐有无所区别而妄證之。故特言之如此。释迦龀齿下。直接以如来顶骨。若不区别言之。一句之内岂有异文也。释迦所独。如来所同。十方如来。无非如来。何以如来单属释迦已也。释迦生灭年时。无一定论。以为周庄王九年。恒星不见时生。(魏书释老志。)又以为桓王时生(释道安。)又以为平王时生(法苑珠林。)又以为穆王时生(通鉴云佛以孝王元年涅槃。)又以为昭王时生。(一唐僧智深续集古今佛道论。二法苑珠林。三宋僧契嵩传法正宗。)又以为殷末生。(晋法显佛涅槃当周成王。则生当在殷武王时。)又以为夏时生。(唐道宜感通记。蒙古源流。又云元太祖距佛涅槃时三千三百馀年。当生于夏初。)唐玄奘以为不灭之岁。诸部异议。言佛没至唐龙朔三年。经千二百年。或云千三百年。或云千五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9H 页
百年。或云未满千年。又如道家老子化胡成佛之。既谓佛生周敬王二年。灭于考王三年。其生灭年时。尚不能明确。又况其涅槃之地。又况其涅槃时事实耶。
此皆以佛攻佛之义。若以为佞佛而作。非我本意耳。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月城金正喜元春著)
说
革卦说
君子谓善人。良善则已从革而变。其著见。若豹之彬蔚也。小人昏愚难迁者。虽未能心化。亦革其面。以从上之教令也。龙虎大人之象。故大人云虎。君子云豹也。人性本善。皆可以变化。然有下愚。虽圣人不能移者。以尧舜为君。以圣继圣。百有馀年。天下被化。可谓深且久矣。而有苗有象。其来格烝乂。盖亦革面而已。小人既革其外。革道可以为成也。苟更从而深治之则为已甚。已甚非道也。故至革之终。而又证则凶也。当贞固以自守。革之于极。而不守以贞。则所革随复变矣。天下之事。始则患乎难革。已革则患乎不能守也。故革之终。戒以居贞则吉也。居贞非为六戒乎。曰。为革终言也。莫不在其中矣。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可也。曰。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尤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也。唯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谓下愚也。然天下自弃自暴者。非必皆昏愚也。往往强戾而才力有过人者。商辛是也。圣人以其自绝于善。谓之下愚。然考其归则诚愚也。既曰下愚。其能革面何也。曰。心虽绝于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则与人同也。惟其有与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汉儒家法说
汉儒家法大略有三。一曰。守师说。如易有施孟,梁邱,费京。书有伏,孔。诗
此皆以佛攻佛之义。若以为佞佛而作。非我本意耳。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月城金正喜元春著)
说
革卦说
君子谓善人。良善则已从革而变。其著见。若豹之彬蔚也。小人昏愚难迁者。虽未能心化。亦革其面。以从上之教令也。龙虎大人之象。故大人云虎。君子云豹也。人性本善。皆可以变化。然有下愚。虽圣人不能移者。以尧舜为君。以圣继圣。百有馀年。天下被化。可谓深且久矣。而有苗有象。其来格烝乂。盖亦革面而已。小人既革其外。革道可以为成也。苟更从而深治之则为已甚。已甚非道也。故至革之终。而又证则凶也。当贞固以自守。革之于极。而不守以贞。则所革随复变矣。天下之事。始则患乎难革。已革则患乎不能守也。故革之终。戒以居贞则吉也。居贞非为六戒乎。曰。为革终言也。莫不在其中矣。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可也。曰。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尤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也。唯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谓下愚也。然天下自弃自暴者。非必皆昏愚也。往往强戾而才力有过人者。商辛是也。圣人以其自绝于善。谓之下愚。然考其归则诚愚也。既曰下愚。其能革面何也。曰。心虽绝于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则与人同也。惟其有与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汉儒家法说
汉儒家法大略有三。一曰。守师说。如易有施孟,梁邱,费京。书有伏,孔。诗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19L 页
有毛齐鲁韩。礼有二戴庆氏。春秋有左公谷。其间文字异同。章句错互。各守师传。不相沿袭。故赵宾变箕子之训。易家證其非。焦赣本隐士之传。光禄明其异。田何之易。实渊源乎商瞿。毛公之诗。公谷之春秋。乃权舆于子夏。申公之于鲁诗。张苍之于左氏。并溯沿于荀卿。伏生传今文。先秦之博士也。安国传古学。孔氏之旧文也。高堂传士礼。鲁国之老师也。由七十二子。迄四百馀年。如高曾之授昆仍。渊流之衍枝渎。是之为守师说。一曰。通小学。汉儒课学僮。必先讽籀书九千字。以得其旨意形声。授尔疋十七篇。以究其诂训转借。三年而一经通。三十而五经立。故诡更正文。向壁虚造。则许慎證其违。破坏形体。便辞巧说。则班固纠其缪。汉儒研六经从文字入。研文字从声形入。莫不考镜于姬卜。准则于籀斯。虽师承各殊而涂轨实一。是之谓通小学。一曰明天人之理。易家天学。即如孟喜明卦气。京房言纳甲飞伏。郑君阐爻辰。虞翻推消息。书家如伏生则以洪范言天。诗家如翼奉则以五际言天。春秋家如董仲舒则以公羊言天。刘向则以谷梁言天。刘歆则以左氏言天。并上探象纬。下明人事。经之以八卦。纬之以九畴。测之以九宫。验之以九数。原夫乾坤𨗩度。实萌芽于先秦。河洛诸篇。乃眹兆于东汉。贾,郑,何,郑诸家。尤精是学。大抵原本孔经。钩摘枢要。非如后儒守井鱼之咫闻。昧图书之奥旨也。是之谓明天人之理。其释经之体。亦约有三。一曰以经解经。或依经以析理。或错经以会文。或辨经而挍误。如毛诗之笺。广引礼经地官之注。半参王制错经之谊也。由左邱之古经。知祠兵之文误。据鲁诗之正字。识绣黻之传乖。辨经之法也。一曰。以字解经。或拟其音。或正其读。或改其误。拟音者古无反语。以为比方之词。如某读若某。某读如某之例是也。正读者声有通借。故为变化之词。如某读为某。某读曰某之例是也。改误者字或由声而误。或由形而误。故为救正之词。如某当为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0H 页
某之例是也。周官故书必存乎注。仪礼古文尽著之篇。举一反三。馀可识矣。一曰以师说解经如仲梁子,孟仲子,高子之说。见于毛诗。子沈子,司马子女子,北宫子,尸子,沈子之说。载于公谷傅。笺诗之旨。半表发夫亨苌。注礼之言。先引徵夫杜郑。辟后海而先厥河。非数典而遗其祖也。繇玆家法。阐厥微言。故用日少而蓄德多。称文迩而见义远。函雅故缀道纲。知时务统阴阳。通天地人之谓儒。故家法精经学明。家法弃经学废。谨授受研六经。家法不失。孔书乃明。是为说。
礼堂说
圣人之道。至平且易也。论语记孔子之言备矣。但恒言礼。未尝一言及理也。记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故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彼释氏者流。言心言性。极于幽深微眇。适成其为贤知之过。圣人之道。不如是也。其所以节心者。礼焉尔。不远寻夫天地之先也。其所以节性者。亦礼焉尔。不移谈夫理气之辨也。是故冠昏饮射。有事可循也。揖让升降。有仪可按也。豆笾鼎俎。有物可稽也。使天下之人少而习焉。长而安焉。其秀者有所凭而入于善。顽者有所检束而不敢为恶。上者陶淑而底于成。下者亦渐渍而可以勉而至焉。圣人之道。所以万世不易者此也。圣人之道。所以别于异端者亦此也。后儒熟闻夫释氏之言心言性。极其幽深微眇也。往往怖之。愧圣人之道以为弗如。于是窃取其说而小变之。以凿圣人之遗言曰。吾圣人固已有此幽深微眇之一境也。复从而辟之曰。彼之以心为性。不如我之以理为性也。呜呼。以是为尊圣人之道而不知适所以小圣人也。以是为辟异端而不知阴入于异端也。诚如是也。吾圣人之于彼教。仅如彼教性相之不同而已矣。乌足大异乎彼教哉。儒释之互援。实始于此矣。诗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说者以为喻恶人远去。民得其所。即
礼堂说
圣人之道。至平且易也。论语记孔子之言备矣。但恒言礼。未尝一言及理也。记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故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彼释氏者流。言心言性。极于幽深微眇。适成其为贤知之过。圣人之道。不如是也。其所以节心者。礼焉尔。不远寻夫天地之先也。其所以节性者。亦礼焉尔。不移谈夫理气之辨也。是故冠昏饮射。有事可循也。揖让升降。有仪可按也。豆笾鼎俎。有物可稽也。使天下之人少而习焉。长而安焉。其秀者有所凭而入于善。顽者有所检束而不敢为恶。上者陶淑而底于成。下者亦渐渍而可以勉而至焉。圣人之道。所以万世不易者此也。圣人之道。所以别于异端者亦此也。后儒熟闻夫释氏之言心言性。极其幽深微眇也。往往怖之。愧圣人之道以为弗如。于是窃取其说而小变之。以凿圣人之遗言曰。吾圣人固已有此幽深微眇之一境也。复从而辟之曰。彼之以心为性。不如我之以理为性也。呜呼。以是为尊圣人之道而不知适所以小圣人也。以是为辟异端而不知阴入于异端也。诚如是也。吾圣人之于彼教。仅如彼教性相之不同而已矣。乌足大异乎彼教哉。儒释之互援。实始于此矣。诗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说者以为喻恶人远去。民得其所。即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0L 页
中庸引而伸之。亦不过谓圣人之德。明著于天地而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者以为感叹时往。不可复追。即孟子推而极之。亦不过谓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而已。盖圣人之言浅求之。其义显然。此所以无过不及。为万世不易之经也。深求之。流入于幽深微眇。则为贤知之过。以争胜于异端而已矣。何也。圣人之道。本乎礼而言者也。实有所见也。异端之道。外乎礼而言者也。空无所依也。子所雅言。诗书执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请问其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圣人舍礼。无以为教也。贤人舍礼。无以为学也。诗书博文也。执礼约礼也。孔子所雅言者也。仁者行之盛也。孔子所罕言者也。颜渊大贤。具体而微。其问仁与孔子告之为仁者。惟礼焉尔。仁不能舍礼。但求诸理也。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文章。诗书执礼也。性与天道。非不可得而闻。即具于诗书执礼之中。不能托诸空言也。夫仁根于性。而视听言动则生于情者也。圣人不求诸理而求诸礼。盖求诸理。必至于师心。求诸礼。始可以复性也。颜渊见道之高坚前后。几于杳渺而不可凭。迨至博文约礼然后。曰如有所立卓尔。即立于礼之立也。故曰不学礼无以立。又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其言之明显如此。后儒不察。乃舍礼而论立纵极。幽深微眇。皆释氏之学。非圣学也。颜子由学礼而后有所立。于是驯而致之。其心三月不违仁。其所以不违者。复其性也其所以复性者。复于礼也。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夫论语圣人之遗书也。说圣人之遗书。必欲舍其所恒言之礼。而事事附会于其所未言之理。是果圣人之意耶。后儒之学。或出释氏。故谓其言之弥近理而大乱真。不然。圣学礼也。不云理也。其道正相反。何近而乱真之有哉。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1H 页
壹献礼说
或问。士冠礼。乃醴宾以壹献之礼。壹献之礼。可以明言。而注云即燕无亚献者。又是何义。曰壹献之礼。注云壹献者。主人献宾而已。又士礼壹献。疏云士礼壹献者。即士冠及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皆是壹献也。以此注疑语参看。似不难知。盖注文古奥。疏说漫衍。吾辈读书颇粗特不能细心看耳。夫壹献者士礼也。冠昏饮射燕。皆以士礼者。乡饮乡射。大夫与士行礼。燕礼大射。君与臣行礼。膳宰为主人。故皆用士礼。而又注云乡大夫三献。大夫三献之礼。则今特不传。而壹献之为士礼也审矣。大抵主人进宾谓之献。宾报主人谓之酢。主人先饮而劝宾谓之酬。自献至酬而献礼始成。取饮射燕三礼考之。则自主人坐取爵于篚。至宾西阶上答再拜。此壹献之仪注也。饮射燕三礼。仪即同而文各小异。今冠礼醴宾之壹献。亦似不异矣。注所云献宾而已。即燕无亚献者。即燕之燕字。非燕礼之燕字。即壹献之后。即行旅酬也。疏谓乡饮酒。未有燕者则非也。士昏礼。舅姑共飨妇。以壹献之礼奠酬。注云凡酬酒皆奠于荐左不举。其燕则更使人举酌。疏云案燕礼献酬讫。别有人举旅行酬。疏盖误以燕礼之举旅行酬为燕。不知乡饮酒之旅酬无算爵亦燕也。士昏礼所云飨妇。则是飨礼。或飨后亦燕欤。又士冠礼注云特牲少牢馈食三礼献尸。此其类也。尸字似为宾字之误。疏又仍之。漫衍为说。盖献尸则主人主妇宾共三献。非壹献。惟祭毕献宾。乃壹献也。是以知尸为宾字之讹耳。诗小疋瓠叶。似是壹献礼之诗。酌言献之。酌言酢之。酌言酬之云云。献酢酬礼成而为壹献也。亦可为壹献之一證也。如有司彻三献。乡饮酒壹献。此士与大夫之别。特牲之献尸三献者士礼。而祭则摄盛故也欤。
实事求是说
或问。士冠礼。乃醴宾以壹献之礼。壹献之礼。可以明言。而注云即燕无亚献者。又是何义。曰壹献之礼。注云壹献者。主人献宾而已。又士礼壹献。疏云士礼壹献者。即士冠及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皆是壹献也。以此注疑语参看。似不难知。盖注文古奥。疏说漫衍。吾辈读书颇粗特不能细心看耳。夫壹献者士礼也。冠昏饮射燕。皆以士礼者。乡饮乡射。大夫与士行礼。燕礼大射。君与臣行礼。膳宰为主人。故皆用士礼。而又注云乡大夫三献。大夫三献之礼。则今特不传。而壹献之为士礼也审矣。大抵主人进宾谓之献。宾报主人谓之酢。主人先饮而劝宾谓之酬。自献至酬而献礼始成。取饮射燕三礼考之。则自主人坐取爵于篚。至宾西阶上答再拜。此壹献之仪注也。饮射燕三礼。仪即同而文各小异。今冠礼醴宾之壹献。亦似不异矣。注所云献宾而已。即燕无亚献者。即燕之燕字。非燕礼之燕字。即壹献之后。即行旅酬也。疏谓乡饮酒。未有燕者则非也。士昏礼。舅姑共飨妇。以壹献之礼奠酬。注云凡酬酒皆奠于荐左不举。其燕则更使人举酌。疏云案燕礼献酬讫。别有人举旅行酬。疏盖误以燕礼之举旅行酬为燕。不知乡饮酒之旅酬无算爵亦燕也。士昏礼所云飨妇。则是飨礼。或飨后亦燕欤。又士冠礼注云特牲少牢馈食三礼献尸。此其类也。尸字似为宾字之误。疏又仍之。漫衍为说。盖献尸则主人主妇宾共三献。非壹献。惟祭毕献宾。乃壹献也。是以知尸为宾字之讹耳。诗小疋瓠叶。似是壹献礼之诗。酌言献之。酌言酢之。酌言酬之云云。献酢酬礼成而为壹献也。亦可为壹献之一證也。如有司彻三献。乡饮酒壹献。此士与大夫之别。特牲之献尸三献者士礼。而祭则摄盛故也欤。
实事求是说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1L 页
汉书河间献王传云实事求是。此语乃学问最要之道。若不实以事而但以空疏之术为便。不求其是而但以先入之言为主。其于圣贤之道。未有不背而驰者矣。汉儒于经传训诂。皆有师承。备极精实。至于性道仁义等事。因尔时人人皆知。无庸深论。故不多加推明。然偶有注释。未尝不实事求是也。自晋人讲老庄虚无之学。便于惰学空疏之人。而学术一变。至佛道大行而禅机所悟。至流于支离。不可究诘之境。而学术又一变。此无他。与实事求是一语。尽相反而已。两宋儒者阐明道学。于性理等事。精而言之。实发古人所未发。惟陆王等派。又蹈空虚。引儒入释。更甚于引释入儒矣。窃谓学问之道。既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为归。则当以实事求是。其不可以虚论遁于非也。学者尊汉儒。精求训诂。此诚是也。但圣贤之道。譬若甲第大宅。主者所居。恒在堂室。堂室非门径。不能入也。训诂者门径也。一生奔走于门径之间。不求升堂入室。是厮仆矣。故为学。必精求训诂者。为其不误于堂室。非谓训诂毕乃事也。汉人不甚论堂室者。因彼时门径不误。堂室自不误也。晋宋以后。学者务以高远。尊孔子。以为圣贤之道不若是之浅近也。乃厌薄门径而弃之。别于超妙高远处求之。于是乎蹑空腾虚。往来于堂脊之上。窗光楼影。测度于思议之间。究之奥户屋漏。未之亲见也。又或弃故喜新。以入甲第为不若是之浅且易。因别开门径而争入之。此言室中几楹。彼辨堂上几栋。校论不休。而不知其所说已误入西邻之乙第矣。甲第主者哦然笑曰。我家屋不尔尔也。夫圣贤之道。在于躬行。不尚空论。实者当求。虚者无据。若索之杳冥之中。放乎空阔之际。是非莫辨。本意全失矣。故为学之道。不必分汉宋之界。不必较郑,王,程,朱之短长。不必争朱,陆,薛,王之门户。但平心静气。博学笃行。专主实事求是一语行之可矣。
附后叙(此为闵杞园鲁行所作云)
附后叙(此为闵杞园鲁行所作云)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2H 页
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学术崇道义懋德行。求之实用是非之则。不汲汲于心性名理之辨。诚由此道自明。不待夫推原。而实正则名无不正也。圣人没正学微。加之以燔焚。因之以横议。六经离析。学徒散乱。汉儒诸子怀挟图书。探赜同异。游学之盛。至三万馀生。卓越为吾道之宗者。在西京。有董江都。在东京。有郑康成。其学以潜心训诂为主。以专笃谨严为法。不蹈空虚。不鹜高远。三代典型。庶几其不泯。刘向称董子。为伊吕不加。筦晏不及。范史尊郑氏。为仲尼之门不能过也。尚德者可以观矣。两京人士。大抵多敦本实耻浮华。笃于行事。然荀杨之流。不识心性。去圣远而微言绝。江都康成之徒。又不甚推明。后更不幸有佛氏之说综错其间。此道之体。几乎熄矣殊不知道义德行之实。原本乎心性之所固有者。故有宋真儒。乃原其本而语其术。原之也详而其术益广。锱铢之辨。节目之论。其差在毫忽。传之不百年。分而为路径之异。降而为口耳之习。条绪甚于乱丝。末流愈多枝脚。至于今读书谈理之士。抱空言而迷途穷。日月而不返。方且扢扢此事。不知老之将至。而所谓实用是非。则哑然已忘失之。嗟乎惜哉。余尝窃疑于斯。偶为金元春语之。元春即以其所为实事求是说示之。其论古今学术之变。门径堂室之喻。醇如也。间又推尊汉儒。以为经传训诂。皆有师承。备极精实。余亦击节以为汉世学者。尚能求之于实用是非者如此。所谓江都康成之学。盖可知耳。而善善恶恶之实。一变至于东京之名节者。亦有耶基本耳。虽然三代之学。皆以实也。实者道义也德行也。实正而名无不正。降至孟子之世。尚患其名之不明也。故孟子已原其本也。曰性善。曰存心养性是也。历秦火而仅存。及汉世之草刱。所谓名之不明者。又不止于孟子之时。若董江都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略知所归。其功健矣。然名之已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2L 页
不明。而语之犹不详。则不可曰人人皆知。无庸深论耳。荀与扬也。误于心性。而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乌得曰人人之皆知也此实董郑诸公。质悫少言论。不为口耳之资。且从朴实处做也。虽然江都之言曰。仁者所以爱也。其辞意之醇深。名理之不差。又非韩子博爱之流也。若谓董郑诸公知不及此。则非知言也。仍念两汉文字学术名理。多精笃亲切。不若后世之驰鹜。是宜缀辑證补。窃自附于敦本懋实之义。顾穷居不暇。而惧夫荒坠之甚也。他日自力。当复与元春共之。姑附记之。为实事求是说后叙。丙子季冬。
人才说
天之降才。初无南北贵贱之异。其所以有成不成者何也。凡人儿时多慧裁识书名。父师迷之以传注帖括。不得见古人纵横浩缈之书。一食其尘。不复可鲜。一也。乃幸为诸生。困未敏达。蹭蹬出没于较试之场久之气色微落。何暇议尺幅之外哉。二也。人虽有才。亦视其所生。生于隐屏寂寞之滨。山川人物。居室游御。鸿显高壮。幽奇怪侠之事。未有睹焉。神明无所练濯。胸腹无所厌馀。耳目既吝。手足必蹇三也。此三者使人才力顿尽。可为悲伤者。往往如是也。故拘儒老生。不可无文。耳多未闻。目多未见。而出其鄙委牵拘之识。相天下之文。宁复有文乎。文之妙不在步趍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忽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
适千里说
今夫适千里者。必先辨其径路之所在。然后有以为举足之地。当其出门而行。固伥伥何之。必询于识涂之人。迨其人告以正大之路。又细指其邪径之不可由者。恳恳然以为由其邪。必入于荆棘。由其正。必得其归。人之为言。可谓尽心矣。而多疑者迟迟不敢信也。复问之一人。又复问之一人。至其傍人之以诚居心者。并不俟问而尽举其涂之曲折。陈
人才说
天之降才。初无南北贵贱之异。其所以有成不成者何也。凡人儿时多慧裁识书名。父师迷之以传注帖括。不得见古人纵横浩缈之书。一食其尘。不复可鲜。一也。乃幸为诸生。困未敏达。蹭蹬出没于较试之场久之气色微落。何暇议尺幅之外哉。二也。人虽有才。亦视其所生。生于隐屏寂寞之滨。山川人物。居室游御。鸿显高壮。幽奇怪侠之事。未有睹焉。神明无所练濯。胸腹无所厌馀。耳目既吝。手足必蹇三也。此三者使人才力顿尽。可为悲伤者。往往如是也。故拘儒老生。不可无文。耳多未闻。目多未见。而出其鄙委牵拘之识。相天下之文。宁复有文乎。文之妙不在步趍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忽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
适千里说
今夫适千里者。必先辨其径路之所在。然后有以为举足之地。当其出门而行。固伥伥何之。必询于识涂之人。迨其人告以正大之路。又细指其邪径之不可由者。恳恳然以为由其邪。必入于荆棘。由其正。必得其归。人之为言。可谓尽心矣。而多疑者迟迟不敢信也。复问之一人。又复问之一人。至其傍人之以诚居心者。并不俟问而尽举其涂之曲折。陈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3H 页
之我前。惟己之或误。至于人人皆同一言。此亦可以笃信而奔趋恐后矣。彼愈生疑。谓吾不敢从人之所共是者。其所共非者。吾又不知其果非也。吾须历试之。卒致入于坎臼而莫救也。即使终觉其迷而反之。亦虚废时岁。劳耗心力。有日不暇给之忧。何如即人之所明白晓示而力行之。为收功之易耶。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月城金正喜元春著)
辨
易筮辨[上]
夫以圣人作易。而廑以供人之筮。吾疑焉。及观春秋传诸筮法。又与圣人作易。迥乎不同。吾益疑焉。春官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春秋时筮者不知九筮。别为筮法。谬愆虚妄。私造繇辞。以为占法。陈敬仲生。则谓其昌于异国。秦伯之战。则以为必获晋君。楚子救郑。知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穆子之生。即知谗人之名牛。是岂三易九筮之所辨者乎。惟子服惠伯谓忠信之事则可。又云易不可占险。此古占法。犹存一线。异乎诸术士之谈。而当时傅会牵合。汩没圣经。孔子所以韦编三绝。以明易之非徒卜筮之书而寡过之书也。春秋占法。大谬乎圣人。彼辛廖卜楚邱卜徒父史苏之徒。与后世京房,管辂火珠林飞伏纳甲之法相同。岂圣人作易之教者乎。
易筮辨[下]
凡为周公作爻辞之说者。必有实證可凭之经籍而后可耳。若但凭后世诸儒以意揣测之言。而反灭去汉志质言。则必其所闻见。在洙泗以前而后可耳。自唐孔氏已言纷竞不决。而宋以后诸家相沿传说。塾师习诵。以为固然。非一日矣。愚何敢断定乎。惟是说经主徵信。而所最戒其流弊者。尤在以意推衍。传为定说也。愚并非敢于轻驳诸家之说。但愚见苟非实据。则宁阙而勿质言之。凡说经者偶因一事一义。辄自立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月城金正喜元春著)
辨
易筮辨[上]
夫以圣人作易。而廑以供人之筮。吾疑焉。及观春秋传诸筮法。又与圣人作易。迥乎不同。吾益疑焉。春官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春秋时筮者不知九筮。别为筮法。谬愆虚妄。私造繇辞。以为占法。陈敬仲生。则谓其昌于异国。秦伯之战。则以为必获晋君。楚子救郑。知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穆子之生。即知谗人之名牛。是岂三易九筮之所辨者乎。惟子服惠伯谓忠信之事则可。又云易不可占险。此古占法。犹存一线。异乎诸术士之谈。而当时傅会牵合。汩没圣经。孔子所以韦编三绝。以明易之非徒卜筮之书而寡过之书也。春秋占法。大谬乎圣人。彼辛廖卜楚邱卜徒父史苏之徒。与后世京房,管辂火珠林飞伏纳甲之法相同。岂圣人作易之教者乎。
易筮辨[下]
凡为周公作爻辞之说者。必有实證可凭之经籍而后可耳。若但凭后世诸儒以意揣测之言。而反灭去汉志质言。则必其所闻见。在洙泗以前而后可耳。自唐孔氏已言纷竞不决。而宋以后诸家相沿传说。塾师习诵。以为固然。非一日矣。愚何敢断定乎。惟是说经主徵信。而所最戒其流弊者。尤在以意推衍。传为定说也。愚并非敢于轻驳诸家之说。但愚见苟非实据。则宁阙而勿质言之。凡说经者偶因一事一义。辄自立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3L 页
义推测。经师承相。遂致沿为一定辞。此则其迹似无害。而实有害于经义之大者。故于周公作爻辞之说。即使误信之。亦初不碍于理。而愚于后儒推说之蔽。则鉴戒深矣。故不得不详言于此。以兢兢致慎焉。
太极即北极辨
太极北极也。天地所共之极。舍北极。别无所谓极也。尔疋曰。北极谓之北辰。易系辞。易有太极。虞注曰。太极太一也。郑注乾凿度日。太一者北辰之神名。郑说虽为太一下行九宫之法。然太极即太一。太一即北辰。北辰即北极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则八卦本乎四时。四时本于天地。天地本于太极太极即北极也。朱子亦论太极曰。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朱子所论太极之旨。未尝及于北极。而凡天地不易之理。则其吻然相合如是也。
尚书今古文辨[上]
今文尚书者。伏生本也。硗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彤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康王之诰)秕誓,吕刑,文侯之命,泰誓。为二十八篇。以今文字书之。故为今文尚书也。古文尚书者。孔壁本也。二十八篇与今文同。而析盘庚为三篇。析顾命康王之诰为二篇。为三十一篇。又并泰誓。以古文字书之。故为古文尚书也。又有逸书十六篇。即舜典,汨作,九共,弃稷,五字之歌,允征,汤诰,咸有一德,典宝,伊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臩命。绝无师说。不得传注者也。梅赜伪古文者。今通行本。非古文。又非今文也。真古文三十一篇之外。有大禹谟,五子之歌,允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咸有一德,说命,泰誓,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囧命十九篇。而太甲说命泰誓各三篇。故合为二十五篇。杂厕于真古文三十一篇之中。为五十六篇。又尧典慎徽五典以下。析
太极即北极辨
太极北极也。天地所共之极。舍北极。别无所谓极也。尔疋曰。北极谓之北辰。易系辞。易有太极。虞注曰。太极太一也。郑注乾凿度日。太一者北辰之神名。郑说虽为太一下行九宫之法。然太极即太一。太一即北辰。北辰即北极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则八卦本乎四时。四时本于天地。天地本于太极太极即北极也。朱子亦论太极曰。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朱子所论太极之旨。未尝及于北极。而凡天地不易之理。则其吻然相合如是也。
尚书今古文辨[上]
今文尚书者。伏生本也。硗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彤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康王之诰)秕誓,吕刑,文侯之命,泰誓。为二十八篇。以今文字书之。故为今文尚书也。古文尚书者。孔壁本也。二十八篇与今文同。而析盘庚为三篇。析顾命康王之诰为二篇。为三十一篇。又并泰誓。以古文字书之。故为古文尚书也。又有逸书十六篇。即舜典,汨作,九共,弃稷,五字之歌,允征,汤诰,咸有一德,典宝,伊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臩命。绝无师说。不得传注者也。梅赜伪古文者。今通行本。非古文。又非今文也。真古文三十一篇之外。有大禹谟,五子之歌,允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咸有一德,说命,泰誓,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囧命十九篇。而太甲说命泰誓各三篇。故合为二十五篇。杂厕于真古文三十一篇之中。为五十六篇。又尧典慎徽五典以下。析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4H 页
为舜典。而尚不敢以二十八字冒入矣。齐建武中。姚方兴称于大航头。得舜典经传奏上。其传则采马王注造之。其经则多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十二字。未得行用。十二字下。又或有浚哲文明等十六字。合为二十八字。隋开皇初。始购得。冠于妄分舜典之首焉。又改弃稷为益稷。以皋陶谟帝曰来以下。当之益稷。又书序篇目之所未有也。盖梅赜伪古文。与孔辟逸书十六篇。非止篇数不同而已。又其书已亡而不在逸书中者。如仲虺之诰等十篇。是孔辟之所未有也。两汉之世。皆以今文立之学官。故汉诸帝伏生,欧阳氏,大小夏侯氏,司马迁,董仲舒,王褒,刘向,谷永,孔光,王舜,李寻,杨雄,班固,梁统,杨赐,蔡邕,赵岐,何休,王充,刘珍皆治今文。孔安国,刘歆,杜林,卫宏,贾逵,徐巡,马融,郑康成,许慎,应劭,徐干,韦昭,王粲,虞翻皆治古文。始于后汉而古文盛行如此。司马迁从安国问。故史记中。采用古文说。而史公亦治今文者也。杜林以下相传者。即漆书古文。其篇数亦不外于今文二十八篇。即孔安国递传之本。而其盘庚等篇分析小异矣。古文说今文说小异矣。何尝有逸书亡书之迭出。如梅赜本也。孔辟所未及者。梅从何处得之。绝无师说者。梅从何处得孔传乎。南北朝人。分为南北学。互相仇敌。南学主伪古文。唐太宗亦主南学。故命孔颖达纂定五经正义。遂以梅本立之学官。蔡九峰仍之作集传。如马郑真古文注本。遂废无传矣。自朱子始疑梅古文之伪。厥后有若梅鷟暨又阎百诗惠定宇诸人。一一辨明。梅伪尽露无馀。惟以立之学官通行千有馀年之故。不得遽黜之耳。蔡氏集传。今文古文皆有云云者。极不明白。集传不过仍孔颖达正义本而已。即梅赜所称古文本也。初无伏本今文之影响所及。而忽撺引今文。辨论其有无。有若与伏本今文互證者然。宁不小子之惑滋甚处乎。设有孔辟真古文。此是古文而已。有何援引今文而并举对称也。况非今文。又非古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4L 页
文即一伪本也耶。
尚书今古文辨[下]
今文古文不同。而今文亦古文。古文亦今文也。古文有真而同者。有真而异者。有伪而异而又异者。有伪而异又伪者。今文有汉魏以后所称之今文。唐改定之今文。必先明辨乎此而后。可以言今文古文同异得失矣。伏书之称今文。以孔辟书之为科斗古字而别之为今文。以文字之为今体也。其书亦藏于秦火以前。至汉兴出之。亦未尝不为古文也。此今文亦古文也。孔辟书。史记云孔安国以今文读之。汉书则曰以今文字读之。谓今之文字也。此今文亦今文也。而今文之欧阳夏侯书。佚见于尚书大传。汉石经史记汉书三国志注三都赋注尚书纬尚书正义者。与古文异。此今文古文之不同也。孔安国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献之。藏于秘府。刘向挍录。此一古文也。安国传之都尉朝以下。至马融郑玄传注。此一古文也。杜林得西州漆书。传之卫宏徐巡。此又一古文。然安国之献之秘府。与传之都尉朝。与杜林之得之西州。虽各一古文。而同一古文。此古文之真而同也。安国以今文字读之。如古文之▼(𢦏*(山/旬))。今字作蠢。古文之▼(㲃-殳+召)。今字作断。朋之假借为堋。好之假借为𡚽。皆安国刱为之。并口说各篇大义。递传至都尉朝以下。而其奇文异字。往往见于说文解字。许叔重所为其你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然则说文所载辟中古书。存其旧文也。马郑本。安国以今字读定者也。此古文之真而异也。梅赜上孔传古文。与马郑本不同。此古文之为而异也。自唐以前。穿𨗩之徒。务欲立异。依旁字部。改变经文。盖集说文,字林,魏石经及一切离奇之字为之至郭忠恕作古文尚书释文。此非陆德明释文也。徐楚金,贾昌朝,夏竦,丁度,宋次道,王仲至,晁公武,王伯厚辈皆见之。蔡仲默亦见之。其传中所
尚书今古文辨[下]
今文古文不同。而今文亦古文。古文亦今文也。古文有真而同者。有真而异者。有伪而异而又异者。有伪而异又伪者。今文有汉魏以后所称之今文。唐改定之今文。必先明辨乎此而后。可以言今文古文同异得失矣。伏书之称今文。以孔辟书之为科斗古字而别之为今文。以文字之为今体也。其书亦藏于秦火以前。至汉兴出之。亦未尝不为古文也。此今文亦古文也。孔辟书。史记云孔安国以今文读之。汉书则曰以今文字读之。谓今之文字也。此今文亦今文也。而今文之欧阳夏侯书。佚见于尚书大传。汉石经史记汉书三国志注三都赋注尚书纬尚书正义者。与古文异。此今文古文之不同也。孔安国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献之。藏于秘府。刘向挍录。此一古文也。安国传之都尉朝以下。至马融郑玄传注。此一古文也。杜林得西州漆书。传之卫宏徐巡。此又一古文。然安国之献之秘府。与传之都尉朝。与杜林之得之西州。虽各一古文。而同一古文。此古文之真而同也。安国以今文字读之。如古文之▼(𢦏*(山/旬))。今字作蠢。古文之▼(㲃-殳+召)。今字作断。朋之假借为堋。好之假借为𡚽。皆安国刱为之。并口说各篇大义。递传至都尉朝以下。而其奇文异字。往往见于说文解字。许叔重所为其你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然则说文所载辟中古书。存其旧文也。马郑本。安国以今字读定者也。此古文之真而异也。梅赜上孔传古文。与马郑本不同。此古文之为而异也。自唐以前。穿𨗩之徒。务欲立异。依旁字部。改变经文。盖集说文,字林,魏石经及一切离奇之字为之至郭忠恕作古文尚书释文。此非陆德明释文也。徐楚金,贾昌朝,夏竦,丁度,宋次道,王仲至,晁公武,王伯厚辈皆见之。蔡仲默亦见之。其传中所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5H 页
指古文即此也。非真古文也。晁公武刻石于蜀。薛季宣取为书古文训。此伪而异又异也。卫包就伪孔传本。又以今字改定。伪孔本尚沿马郑王肃本。又经卫包变乱。新学后生。并伪孔本亦无从见之。此又伪而异而又异也。汉魏人秪有欧阳夏侯尚书古文尚书二目。绝无欧阳夏候为今文尚书者。汉魏人注汉书。多以古文别于欧阳夏侯。如云容古文作䜭。台古文作嗣。祖古文言阻。隔古文作击是也。晋以后古文尚书盛行。始有言今文尚书以别之者。晋末。徐广史记音义。今文尚书作不怡。今文曰惟刑之谧哉。今文尚书作祖饥。裴松之注三国志。今文尚书曰优贤扬历。此今文尚书四字始见。唐人作经典释文曰。伏生所诵。是曰今文。作五经正义。于尚书则曰。伏生所传三十四篇者。谓之今文。此汉魏以后始称伏生书为今文也。唐天宝三载。诏集贤学士。卫包改易尚书。名之曰今文尚书。此唐今文也。今蔡传因卫包改定本。将谓古文乎。则非安国本。并非梅氏本。将谓今文乎。则又非欧阳夏候本。即一卫包改易之本。今秪据蔡传一书。欲考究古文今文同异得失。则朱子所谓圣人有郢书。后世多燕说也。经莫古于尚书。经之厄莫烈于尚书。今据真古文之可徵者。正梅书之伪。證蔡传之失。今文古文。始可返真矣。
理文辨
圣人之心浑然一理。此义最难理会。非浅学辈所可轻易下说也。当先定理字之为何义。然后乃可的确。孔孟以来理字云者。惟文理条理义理等数语而已。朱子曰。理无情意计度造作。只是个洁净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若以此训看之。圣人之心以理究證。宁不难言而难晓也。又或有理字之他训。或曰天曰性。而性天之义。又互相窒碍难晓焉。所以此说之极难理会也。今以在传注中。而妄引轻说可乎。所以三家村中。讲高头讲章之冬烘先生。为樵童牧竖说都都平丈。无非
理文辨
圣人之心浑然一理。此义最难理会。非浅学辈所可轻易下说也。当先定理字之为何义。然后乃可的确。孔孟以来理字云者。惟文理条理义理等数语而已。朱子曰。理无情意计度造作。只是个洁净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若以此训看之。圣人之心以理究證。宁不难言而难晓也。又或有理字之他训。或曰天曰性。而性天之义。又互相窒碍难晓焉。所以此说之极难理会也。今以在传注中。而妄引轻说可乎。所以三家村中。讲高头讲章之冬烘先生。为樵童牧竖说都都平丈。无非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5L 页
传注之朱子说。而彼何以知心性理气之为何语也。是以冬烘谓之稗贩朱子也。今所妄引。又一稗贩朱子也。又与朱子所云此是释氏论语。非孔氏论语者。不幸近之耳。
声均辨
字之声均。亦与乐之声均相似。盖声与均异。声即字之声。均所以均字之声。非字之声也。六书之形声。是字之有声之始也。字之有声。非止一声而已。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然后始得为声。字之为声。与他特异。以形兼声。故不可离形而言声也。离形以言声。便非字之声也。江之声以水而工声。故为江之声也。河之声亦以水而可声。故为河之声也。虽江河同声之声。即不得为江河之声矣。今以古双反为江之声。乎哥反为河之声。是离形为声。乌可得为江字河字之字声也。此于形声古义。不可但以不合言而已。孙吕诸人。虽有传声之功。而声之混囵淆乱。莫如是之大谬。今人遂不得不遵而用之。如书之以隶以楷矣。双声叠韵。即所以均声。亦非字之声也。今又以双声叠韵合而为反切。尤大非矣。如蒺藜之为茨。蔽膝之为韠。似若古有反切。而亦以义为声。非如古双乎哥之无义而为江河之声也。不可以今之反切。谓之古之反切。亦有反切之如此也。至如字母。出之婆罗门。有声无义者也。又有一节深于一节。古圣人六书之学。尽为沦入于见溪群疑之中。其祸之烈。有甚于洪水猛兽。决不可以配之中国形声之字也。而前人皆奉之如科尺。以为喉舌唇牙齿五声。为天地自然之声。不敢废焉。其为自然之声者。言非不是也。古圣人之于声。必以竹以丝而审声。未闻以喉舌唇牙齿为声之原。虽以人声为贵。必以律和声而后。亦言人声。未尝以徒声而为贵贱上下之分也。且喉舌唇牙齿。虽自然之声。南北之人。轻土重土之人。清水浊水之人。各异其声。于何为准。而且谓之自然之声乎。字母之断不
声均辨
字之声均。亦与乐之声均相似。盖声与均异。声即字之声。均所以均字之声。非字之声也。六书之形声。是字之有声之始也。字之有声。非止一声而已。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然后始得为声。字之为声。与他特异。以形兼声。故不可离形而言声也。离形以言声。便非字之声也。江之声以水而工声。故为江之声也。河之声亦以水而可声。故为河之声也。虽江河同声之声。即不得为江河之声矣。今以古双反为江之声。乎哥反为河之声。是离形为声。乌可得为江字河字之字声也。此于形声古义。不可但以不合言而已。孙吕诸人。虽有传声之功。而声之混囵淆乱。莫如是之大谬。今人遂不得不遵而用之。如书之以隶以楷矣。双声叠韵。即所以均声。亦非字之声也。今又以双声叠韵合而为反切。尤大非矣。如蒺藜之为茨。蔽膝之为韠。似若古有反切。而亦以义为声。非如古双乎哥之无义而为江河之声也。不可以今之反切。谓之古之反切。亦有反切之如此也。至如字母。出之婆罗门。有声无义者也。又有一节深于一节。古圣人六书之学。尽为沦入于见溪群疑之中。其祸之烈。有甚于洪水猛兽。决不可以配之中国形声之字也。而前人皆奉之如科尺。以为喉舌唇牙齿五声。为天地自然之声。不敢废焉。其为自然之声者。言非不是也。古圣人之于声。必以竹以丝而审声。未闻以喉舌唇牙齿为声之原。虽以人声为贵。必以律和声而后。亦言人声。未尝以徒声而为贵贱上下之分也。且喉舌唇牙齿。虽自然之声。南北之人。轻土重土之人。清水浊水之人。各异其声。于何为准。而且谓之自然之声乎。字母之断不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6H 页
可通于中国之字。灼然无疑。至如我东之反切。亦不可舆论于字之声矣。客有难之曰。是声也非金石丝竹之声。又非禽声兽声。独不为人之声乎。余乃喟然曰。唯唯否否。是惟人之声。声而兼形者人。何以并形为声乎。形于声之中。合而为一焉。人之声。特于声通之。而于声不能通之也。是以字之声。神妙不测。非人之声所可得以囿之也。窃尝疑洪初堂是戴门高弟。丁小疋亦博雅之儒。皆于字母。终不得割爱何欤。江晋三亦明于古声均之学。犹以字母为说。其未尽于古形声之精义欤。自陈顾江戴段王以来。声均之学。渐次发明。殆无馀蕴。又有孔氏庄氏张氏刘氏之书。同异纷纶。然各有好处。皆可以悬之日月。必有所以定针而折中者矣。
学术辨
学术之在天下也。阅数百年而必变。其将变也。必有一二人开其端。而千百人哗然攻之。其既变也。又必有一二人集其成。而千百人靡然从之。夫哗然而攻之。天下见学术之异。其弊未形也。靡然而从之。天下不见学术之异。其弊始生矣。当其时必有一二人矫其弊。毅然而持之。及其变之既久。有国家者绳之以法制。诱之以利禄。童稚习其说。耄耋不知非。而天下相与安之。天下安之既久。则又有人焉思起而变之。此千古学术之大较也。汉兴。立五经博士。易施孟梁邱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氏。诗齐鲁韩氏。礼大小戴庆氏。春秋公羊严颜氏谷梁氏。党庠无异学。授受有专家。西京之盛。蔑以如矣。哀帝时。刘歆欲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诸儒怨恨。众议沸腾。龚胜乞骸。师丹大怒。建武初。韩歆欲立费氏易左氏春秋。范升持之为不可。陈元争之而不从。哗然攻之者。如此其众也。岂非变于始者难为力乎。当是时。数家虽不立学官。而私相讲习。亦有擢高第者。至郑君康成出。括囊大典。絅罗众家。所注
学术辨
学术之在天下也。阅数百年而必变。其将变也。必有一二人开其端。而千百人哗然攻之。其既变也。又必有一二人集其成。而千百人靡然从之。夫哗然而攻之。天下见学术之异。其弊未形也。靡然而从之。天下不见学术之异。其弊始生矣。当其时必有一二人矫其弊。毅然而持之。及其变之既久。有国家者绳之以法制。诱之以利禄。童稚习其说。耄耋不知非。而天下相与安之。天下安之既久。则又有人焉思起而变之。此千古学术之大较也。汉兴。立五经博士。易施孟梁邱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氏。诗齐鲁韩氏。礼大小戴庆氏。春秋公羊严颜氏谷梁氏。党庠无异学。授受有专家。西京之盛。蔑以如矣。哀帝时。刘歆欲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诸儒怨恨。众议沸腾。龚胜乞骸。师丹大怒。建武初。韩歆欲立费氏易左氏春秋。范升持之为不可。陈元争之而不从。哗然攻之者。如此其众也。岂非变于始者难为力乎。当是时。数家虽不立学官。而私相讲习。亦有擢高第者。至郑君康成出。括囊大典。絅罗众家。所注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6L 页
诸经。皆两汉之不立学者。易费氏书古文诗毛氏。礼则较以古文。取其长者。左氏则以授服子慎。于是天下靡然从之。虽然东汉所立十四博士。犹未改西京之旧。及魏晋以还也。郑氏之易书诗礼。服之左传。始立于学官。延至永嘉之后。西京立学之书。遂扫地而无馀。此学术之一变也。魏王辅嗣以空言讲易。好异者竞相祖述。而范宁谓其罪浮于桀纣。盖有识者犹或非之。乃未几而杜预之左氏春秋出矣。又未几而梅赜之古文尚书出矣。东晋太兴嗣。周易王氏。尚书古文孔氏。左传杜氏。各置博士一人。而仪礼公羊谷梁及郑易。竟省而不置。自是以后。南北分裂之际。好相互有不同。江左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易书则郑康成。左传则服子慎。诗则并主毛公。礼则同遵郑氏。盖天下攻之者半。而从之者亦半。其风会又不同于魏晋之初矣。唐贞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周易用王弼韩康伯注。尚书用梅赜所上孔氏传。诗用毛公训故传及郑氏笺。礼记用郑氏注。春秋左传用杜预注。天下始靡然从之。而郑服之学寝微。惟资州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少存汉昌以前之旧。所谓刊辅嗣之野文。辅康成之逸像。毅然而持之者如此。此学术之又一变也。由是而行之数百年。虽其书不尽两汉之遗。而学者守训诂而不凿。考制度而必详。陆氏所云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当时恪守五经正义者如此。啖助赵匡含三传而说春秋。时人未之或从也。宋刘原父七经小传出。稍稍自异于传注。嗣是有疑及系词者。有排及诗书序者。四书之名。加之六经之上。其于汉唐诸儒之说。视之若弃髦。弃之如土苴。天下之靡然而从之。较汉魏之尊传注。隋唐之信义疏。殆又甚焉。元皇庆二年。诏易用程氏。朱氏尚书用蔡氏。诗用朱氏。春秋用三及及胡氏。礼记用古注疏。四书用朱氏章句集注。明初因之。此学术之又一变也。元明以来。儒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7H 页
者墨守程朱。亦如隋唐之儒者墨守郑服也。元行冲谓宁道孔圣误。讳言郑服非者。则又宁道孔圣误。讳言程朱非矣。及固陵出。则大反濂洛关闽之局。矫枉过正。武断最多。未能尽合古训。但以讥弹宋儒为能事。所谓天下不见学术之异。其弊将有不可胜言者。嗟乎当其变也。千百人哗然而攻之者。庸人也。及其既变也。千百人靡然而从之者。亦庸人也。矫其弊。毅然而持之者谁乎。
私蔽辨
道释自贵其神识。而儒者在善治事情。凡人之患二。曰私曰蔽。私生于欲之失。而蔽生于知之失。异氏尚无欲。君子尚无蔽。异氏之学。生静以为至。君子强恕以去私。而问学以去蔽。主以忠信。而止于明善。凡生于其心。必发于其事。私者逞己以纵欲无良。而憯不畏明无私矣。尚不能无蔽。蔽者不求诸事情。以其意见信为义理。公不能明廉洁而流于刻。记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喜怒哀乐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凡有血气心知。于是乎有欲。性之徵于欲声色臭味而爱畏分既有欲矣。于是乎有情。性之徵于情喜怒哀乐而惨舒分。既有欲有情矣。于是乎有巧与智。性之徵于巧智美恶是非而好恶分。生养之道。存乎欲者也。感通之道。存乎情者也。二者自然之符。天下之事举矣。尽美恶之极致。存乎巧者也。宰御之方。由斯而出。尽是非之极致。存乎智者也。贤圣之德。由斯而备。二者亦自然之符。精之以底于必然。天下之能举矣。君子之治天下也。使人各得其情。各遂其欲。勿悖于道义。君子之自治也。情与欲使一于道义。夫遏欲之害。甚于防川。绝情去智。充塞仁义。人之饮食也。养其血气。而其问学也。养其心知。是以贵乎自得。血气其养。虽弱必强。心知得其养。虽愚必明。是以贵乎扩充。君子独居思仁。公言言义。动止应礼。竭所能之谓忠。履所明之谓信。平所施之谓恕。
私蔽辨
道释自贵其神识。而儒者在善治事情。凡人之患二。曰私曰蔽。私生于欲之失。而蔽生于知之失。异氏尚无欲。君子尚无蔽。异氏之学。生静以为至。君子强恕以去私。而问学以去蔽。主以忠信。而止于明善。凡生于其心。必发于其事。私者逞己以纵欲无良。而憯不畏明无私矣。尚不能无蔽。蔽者不求诸事情。以其意见信为义理。公不能明廉洁而流于刻。记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喜怒哀乐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凡有血气心知。于是乎有欲。性之徵于欲声色臭味而爱畏分既有欲矣。于是乎有情。性之徵于情喜怒哀乐而惨舒分。既有欲有情矣。于是乎有巧与智。性之徵于巧智美恶是非而好恶分。生养之道。存乎欲者也。感通之道。存乎情者也。二者自然之符。天下之事举矣。尽美恶之极致。存乎巧者也。宰御之方。由斯而出。尽是非之极致。存乎智者也。贤圣之德。由斯而备。二者亦自然之符。精之以底于必然。天下之能举矣。君子之治天下也。使人各得其情。各遂其欲。勿悖于道义。君子之自治也。情与欲使一于道义。夫遏欲之害。甚于防川。绝情去智。充塞仁义。人之饮食也。养其血气。而其问学也。养其心知。是以贵乎自得。血气其养。虽弱必强。心知得其养。虽愚必明。是以贵乎扩充。君子独居思仁。公言言义。动止应礼。竭所能之谓忠。履所明之谓信。平所施之谓恕。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7L 页
驯而致之。仁且智。不私不蔽者也。君子之未应事也。敬而不肆。以虞其疏。事至而动。正而无邪。以虞其伪。必敬必正而要于致中和。以虞其偏与谬。戒疏在乎戒惧。去伪在乎慎独。致中和在乎达礼精义至仁尽伦。天下之人同然而归之善。可谓至善矣。夫以理为学。以道为统。以心为宗探之茫茫。索之冥冥。不若反求诸六经。
书派辨
书法迁变。流波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而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南派由钟繇,卫瓘及王羲之,献之,僧虔。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始大显。然欧褚诸贤。本出北派。洎唐永徽以后。直至开成碑板石经。尚沿北派馀风焉。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至不可识。而篆隶遗法。东晋已多改变。无论宋齐矣。北派则是平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而蔡邕,韦诞,邯郸淳,卫觊,张芝,杜度篆隶八分。草书遗法。至隋末唐初。犹有存者。两派判若江河。南北世族。不相通习耳。
墨法辨
书家墨为第一。凡书之使毫。即不过使毫行墨而已。纸与砚。皆助墨以相发为用者。非纸无以受墨。非砚无以泼墨。墨之泼者。乃墨华之腾采。非止一段善于杀墨也。能煞墨而不能于泼墨者。又非砚之佳者。必先得砚然后可以作书。非砚墨无所施。纸之于墨。亦与砚相似。必须佳纸。乃为下墨。所以宝墨。澄心玉版。桐笺宣笺。笔又其次耳。东人秪于笔致力。全不知墨法。试看纸上之字。惟墨而已。此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是以韦仲将亦以为张芝笔左伯纸并臣墨。又宋时得李廷圭半丸如千金。
书派辨
书法迁变。流波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而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南派由钟繇,卫瓘及王羲之,献之,僧虔。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始大显。然欧褚诸贤。本出北派。洎唐永徽以后。直至开成碑板石经。尚沿北派馀风焉。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至不可识。而篆隶遗法。东晋已多改变。无论宋齐矣。北派则是平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而蔡邕,韦诞,邯郸淳,卫觊,张芝,杜度篆隶八分。草书遗法。至隋末唐初。犹有存者。两派判若江河。南北世族。不相通习耳。
墨法辨
书家墨为第一。凡书之使毫。即不过使毫行墨而已。纸与砚。皆助墨以相发为用者。非纸无以受墨。非砚无以泼墨。墨之泼者。乃墨华之腾采。非止一段善于杀墨也。能煞墨而不能于泼墨者。又非砚之佳者。必先得砚然后可以作书。非砚墨无所施。纸之于墨。亦与砚相似。必须佳纸。乃为下墨。所以宝墨。澄心玉版。桐笺宣笺。笔又其次耳。东人秪于笔致力。全不知墨法。试看纸上之字。惟墨而已。此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是以韦仲将亦以为张芝笔左伯纸并臣墨。又宋时得李廷圭半丸如千金。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8H 页
见古人法书真迹墨溜处。如黍珠突起碍于指。可以溯墨法矣。是以古诀云浆深色浓。万毫齐力。即并举墨法笔法。而近日我东书家。单拈万亳齐力一句。以为妙谛。不并及其上句之浆深色浓。不知此两句之不可离开。是梦未到墨法。不觉其自归偏枯。妄论丽末来。皆偃笔书。一书之上下左右。毫锐所抹。毫腰所经。分其浓淡滑涩。以为书皆偏枯。其所云浓淡滑涩。可论于墨法。而乌在其笔法之偃与不偃也。混囵无别于墨法笔法。但以笔法举拟。岂不偏枯者耶。良可慨矣。
格物辨
礼记大学篇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此二句。虽从身心意知而来。实从天下国家而来。天下国家。以立政行事为主。大学徒身心说到意知。已极心思之用矣。恐学者终求之于心学而不验之行事也。故终显之曰致知在格物。物者事也。格者至也。事者家国天下之事。即止于五伦之至善。明德新民皆事也。格有至义。即有止意。履而至止于其地。圣贤实践之道也。凡经传所云格于上下。不格奸。格于艺祖。神之格思。孝友时格。暴风来格。及古钟鼎文。格于太庙。格于太室之类。皆训为至。盖假为本字格字。同音相借也。小尔雅广诂曰格止也。知止即知物所当格也。至善之至。知止之止。皆与格义一也。譬如射然。升阶登堂。履物而后射也。仪礼乡射礼曰。物长如笴。郑注云物谓射时所立处也。谓之物者。物犹事也。礼记仲尼燕居。郑注事之谓立置于位也。释名释言语曰事倳也。倳立也。盖物字本从勿。勿者说文州里所建旗趣民事。故称勿勿。周礼乡大夫五物询众庶。物即与事同义。而堂上射者所立之位。亦名物者。古人即通会此意以命名也。大戴礼规鹄竖物。履物以射。其心端。色容正大射仪曰。左足履物。皆此义也。故曰格物者。至止于事物之谓也。凡家国天下五伦之事。无不当以身亲至其处而履之。以止于
格物辨
礼记大学篇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此二句。虽从身心意知而来。实从天下国家而来。天下国家。以立政行事为主。大学徒身心说到意知。已极心思之用矣。恐学者终求之于心学而不验之行事也。故终显之曰致知在格物。物者事也。格者至也。事者家国天下之事。即止于五伦之至善。明德新民皆事也。格有至义。即有止意。履而至止于其地。圣贤实践之道也。凡经传所云格于上下。不格奸。格于艺祖。神之格思。孝友时格。暴风来格。及古钟鼎文。格于太庙。格于太室之类。皆训为至。盖假为本字格字。同音相借也。小尔雅广诂曰格止也。知止即知物所当格也。至善之至。知止之止。皆与格义一也。譬如射然。升阶登堂。履物而后射也。仪礼乡射礼曰。物长如笴。郑注云物谓射时所立处也。谓之物者。物犹事也。礼记仲尼燕居。郑注事之谓立置于位也。释名释言语曰事倳也。倳立也。盖物字本从勿。勿者说文州里所建旗趣民事。故称勿勿。周礼乡大夫五物询众庶。物即与事同义。而堂上射者所立之位。亦名物者。古人即通会此意以命名也。大戴礼规鹄竖物。履物以射。其心端。色容正大射仪曰。左足履物。皆此义也。故曰格物者。至止于事物之谓也。凡家国天下五伦之事。无不当以身亲至其处而履之。以止于
阮堂先生全集卷一 第 28L 页
至善也。格物与止至善知止止于仁敬等事。皆是一义。非有二解也。圣贤之道。无非实践。而皆实事求是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