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x 页
经山集附录卷二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78H 页
朝鲜国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原任 奎章阁提学,文忠郑公行状。[尹滋德]
公姓郑讳元容字善之号经山。东莱人也。自丽朝始显。有讳穆官左仆射。入我朝东莱君翼惠公讳兰宗。有文武才。著茂绩。生讳光弼领议政谥文翼。配享 中宗庙庭。为己卯士林领袖。再传而讳惟吉典文衡。左议政号林塘。生讳昌衍左议政号水竹。生讳广成判书号济谷。生讳太和领议政谥翼宪。配享 显宗庙庭。号阳坡。白轩李公铭于济谷公之墓曰祖为丞相。父为丞相。又有首相为子之长。其奕世名德。世莫与京。翼宪公之子曰讳载岳。荫知敦宁。寔公五世祖也。高祖讳任先进士。曾祖讳锡曾赠吏曹判书。两世潜德未显。盖知敦宁公惧盈盛。不喜荣名。诸子若孙悉遵而守之。此易所谓大有之后。受之以谦。夫谦者君子有终也。识者知其后必复振。祖讳启淳大司谏。赠左赞成。文行为士友所重。考讳东晚号拙庵。敦宁府都正赠领议政。孝友谦约。克世其德。妣赠贞敬夫人龙仁李氏。礼曹判书孝简公讳崇祜女也。淑哲有
公姓郑讳元容字善之号经山。东莱人也。自丽朝始显。有讳穆官左仆射。入我朝东莱君翼惠公讳兰宗。有文武才。著茂绩。生讳光弼领议政谥文翼。配享 中宗庙庭。为己卯士林领袖。再传而讳惟吉典文衡。左议政号林塘。生讳昌衍左议政号水竹。生讳广成判书号济谷。生讳太和领议政谥翼宪。配享 显宗庙庭。号阳坡。白轩李公铭于济谷公之墓曰祖为丞相。父为丞相。又有首相为子之长。其奕世名德。世莫与京。翼宪公之子曰讳载岳。荫知敦宁。寔公五世祖也。高祖讳任先进士。曾祖讳锡曾赠吏曹判书。两世潜德未显。盖知敦宁公惧盈盛。不喜荣名。诸子若孙悉遵而守之。此易所谓大有之后。受之以谦。夫谦者君子有终也。识者知其后必复振。祖讳启淳大司谏。赠左赞成。文行为士友所重。考讳东晚号拙庵。敦宁府都正赠领议政。孝友谦约。克世其德。妣赠贞敬夫人龙仁李氏。礼曹判书孝简公讳崇祜女也。淑哲有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78L 页
闺范。三世赠诰以公贵也。公以 正宗癸卯二月十八日生。公之生也。屡有异梦。自幼聪颖殊凡。始学字时。赞成公使集字成句。公应之曰杏木乙坐鸣。赞成公奇其有韵响。六七岁。人有言古人有不向北小遗者。公闻而思之曰是为北有阙耶。遂终身服行焉。尝因事受长者警责。仍自语于心曰为子而为父母所不欲为则非子道也。自是洞属承志。无一事或违。盖敬君孝亲之节。已自孩提然也。每冬夜冷室读书至五鼓。又晓起而读。朝以雪沃面。辄洒风以乾之。复读如故。自成课程。十二三。诵诗书及诸经。又读左氏春秋。甫成童娴习功令文各体。南霞李公勉求以骈俪名于世。公就学焉。至二日李公见公所作。叹曰天才也。为之辍翰。翼献金公华镇以孙女归之曰必大贵矣。每将先辈宏硕言行事。为语缕缕不置。盖所以期待而且勉之也。 纯祖壬戌。擢庭试乙科。癸亥始以假注书登迩列。 上注视公良久。已契昭融。前后记注之衔凡二十有馀次。若不膺则辄询以何故。若代望则或教以勿捧。上直之夜。有以宣馔宠之。登筵之时。有以善书褒之。又屡询年纪及世阀。皆异数也。甲子隶槐院。乙丑荐注书。丙寅以假注书参宾筵。先是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79H 页
右相金达淳请褒赠 景慕宫代理时上书之朴致远,尹在谦。 上意未安。是日下询领相徐迈修。迈修遽称为忠爱。既而宰臣台臣迭讨右相甚严。领相侄有恂时在翰院。图改一字于公所记注者。公据理力拒。确执不挠。世皆称之曰古史氏之遗也。冬又以假注书参召对。 圣意欲公近前。令翰注分左右。召对时史官之分左右。自公始。丁卯选入艺文馆为检阅。每禁直应制。亲第甲乙。屡蒙赐书。戊辰特升奉教。旋命升六。拜文臣兼宣传官。己巳选入弘文馆为副修撰。登讲筵奏曰人主侮慢群下。傲然自尊。则情志无以上通矣。 殿下天姿卓越。若或自恃聪明。有一毫自多自圣之心则君德日孤。岂止于阻隔而已哉。君上无朋友之交。惟臣邻可与也。臣等虽无似。岂不胜于近习便嬖乎。 上称善。秋差平安道京试官兼东学教授。庚午拜副校理。时 上临后苑试武艺。公在馆直。立草疏陈戒。略曰试射较艺。直一将臣职也。廷臣则罕接。而此辈则频御。讲筵则罕开。而此举则频行。今者都宪疏所谓厌薄廷臣者诚直言也。尾陈之曰诸道百万饥民。嗷嗷顑颔。晷刻难支。而昨冬以来庙筹多疏。既无先事之备。亦乏务实之惠。惟以西路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79L 页
之移钱。作为西江之斗水。岂有赈政而以钱不以谷者乎。若无谷可贸则虽积钱如山。民将奚食。退而视田野之间则有危亡不保之状。入而视朝著之上则恬然晏然殆无猷为。民安得无怨。而怨必有所归矣。殿下冲年嗣服。典学尤重。咨治又急。而例停反多于讲日。一讲只出于备例。宾对常参。有名无实。燕安悠泛。君臣否隔。自古明良治理之世。决无似此爻象。此臣所忧叹者也。上下凡数千言。反覆剀切。字字衷赤。上奖之曰真是铁中铮铮之言也。或以疏辞谓逼庙堂。领相金公载瓒曰言直矣。我当知感。又何引乎。时论两韪之。拜司谏院献纳。辟训局从事官。辛未特除司宪府持平。又特授副应教。差问事郎厅。又特除掌令。因常参奏曰咨访之下。皆以无启事退出。六曹九卿。岂无一言一事之可建白者乎。请并问备。 上从之。旋移馆衔。有自劾事。公手书疏陈之。 上以御笔赐温批。见者荣之。觐行于永柔县。又拜馆职。承驲召。壬申除军资监正。移应教。寻拜侍讲院弼善。差问礼官。还除书状官。陈情不赴。癸酉拜司谏。辟兵曹正郎。七月圈拜 奎章阁直阁。为 正宗御制校印役也。拜司仆寺正。甲戌拜执义。 御制印妆讫。进通政阶。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0H 页
拜右副承旨。差检校直阁。旋除兵曹参知。乙亥以阁臣登诊筵奏曰大赈方张而无一言蕫励之。耕作方始而无一言劝饬之。民若曰所恃者惟吾君。而全无恻怛爱恤之心。吾辈何以生云尔。则 殿下何以辞其责乎。民背天怒而国不亡者未之有也。臣每念王室。不觉中夜流涕。 殿下何为立视乱亡而不之救乎。 上命退。公又奏曰 殿下近日留心于何事乎。怠政厌学。虚抛光阴于燕閒幽独之中。臣等何以望殿下为圣君乎。升左副承旨。拜辅德。丙子通拟礼曹参议。是职之为极抡。当时官制也。丁丑兼辅德。戊寅拜礼议。迁左承旨。每于筵中命制进诗赋铭各体。赏赉便蕃。且下询曰尔家何住。尔有子几人。天语温谆。视之家人如也。己卯拜吏曹参议。俄除承宣。凡一职之屡除者不能悉记。而承宣受点前后为五十有馀。于是年尤数数也。辄因特教持被。时公将迎婿。方纳徵之夕。亦承命院直。夜中特递。经三日又拜。寔蒙俯烛也。拜成均馆大司成。历兵曹刑曹参议。旋移大司谏。有一台疏潜售挟杂。诸台声讨请罪之不从。公疏请从诸台之请。且论台启句辞不审。请并罢诸台。批从之曰尔言明白。可以晓人。秋湖西有水警。特差公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0L 页
慰谕使。公躬审面谕。宣上德意。继而条陈事宜。庙堂禀施之。于是民不知灾。十月 王世子行嘉礼。以礼房承旨进秩嘉善。兼同知义禁府,春秋馆事,都总府副总管。寻拜汉城府右尹。出为宁边府使。未辞陛。通拟副提学。公甫下车。凡为瘼于民邑者。靡不殚精釐救。而经远之虑。不独在百里也。视道内事如己分内事。而正有越封逾境不得行之叹。辛巳秋平壤沴气肆行。 上惊惕命公往祭以禳之。仍兼慰谕使。公慰谕后驰启陈抚恤之政。因曰此吾可言之会也。即具疏备陈西路结滥而侵于民。仓虚而敛于民者。一切矫革之方。与夫清任路。振乡纲。收人才诸条以上。 上采用之。既归一路人镌石绘像而寓思焉。凡公之分符按节及其公私行。所过有遗爱。又其秉轴也。利泽之加于民者甚博。以碑以祠。遍于八路。壬午以左承旨召还。升拜知申。八月丁议政公忧。甲申十月遭内艰。连居丧。一遵礼制。丙戌冬服阕。拜左尹兵曹参判。其翌年正月。差备局堂上。荐为全罗监司。疏陈不洎之恸。三辞不赴。拜同中枢。通拟同经筵。拜大司谏。时 世子代听庶政。因宾对以敬天爱民陈达。承优答。择差授江原监司。辞不获。遂膺命。便宜而捐廪。陈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1H 页
请而蠲税。其以一道十二条巨瘼论启也。 世子特赐答以为民为公之心。溢于言表褒之。公以狱者民命攸系也。每按藩。必先虑囚。幽枉毕伸。在任时通拟吏曹参判,弘文馆提学,右副宾客。戊子秋入为亚铨文任。 世子召见。询道内事。又询世系官历。拜户曹参判,左副宾客,司译院提调。己丑拜 奎章阁直提学。除谏长。先是大司宪朴绮寿论进馔时女伶习仪事被窜。公上书请宥。承未安之答。居数日有一宰臣居要地者。从容访公。言睿意眷注公甚隆。将朝夕柄用。时朴宪臣已特宥。而辞教过中。有欠礼使。公惓惓忧爱。国耳忘身。又上书直言之。略曰 邸下蓄怒于既原之馀。吝过于将改之际。辞教一布。大小忧叹。岩穴自好之士。其肯愿立于朝而尽心尽言乎。书入十三日不赐答。及答令下辞旨又未安。秋因水灾多以文宰差遣北关邑。会会宁府使缺。凡四改望。竟授公。公不以吏事卑之。悯穷而恤患。察隐而除害。十六社各置谷百石。名曰民仓。以备灾荒。民到今赖之。庚寅五月 王世子薨逝。为奔慰屡寻辞单。九月庙禀擢升资宪阶。疏辞。批曰一乃心力。毋孤厥简。差关东勾管堂上。拜知经筵大司宪。辛卯差监试覆试上试及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1L 页
生划主试。一心秉公。士望翕然。差 王世孙册封敕馆伴使。拜 奎章阁提学,都总管,刑曹判书,知中枢,兼知春秋,弘文馆提学。以冬至正使赴燕。壬辰还判工曹,兼宗簿寺提调,同成均。癸巳荐拜水原府留守。值岁不熟。蠲官俸裕民食。一境无捐瘠者。俄迁平安监司。首釐军饷之弊。办画二万四千斛以充之。以至军钱之减。城谷之添。注措综密。无一遗算。若夫买学田以劝儒教。防户敛以赡民穷。补饩料以抚部属者。皆取给于廪俸之节蓄。其数亦以万计。临还又以羡馀者。乃储白金五千于慈城。以备缓急。丝毫不以私。甲午十一月。 纯祖升遐。疏请 因封前递还。批不许。翌年夏北使至。供亿有条。较恒例省费者过半。圈文衡准点。又疏恳纳节许之。差有司堂上。知实录事。转差纂修堂上。时 宪宗冲年御极。日开进讲。以阁臣之经宾客者更日登对。公每进恳恳敷奏。裨益弘多。提调造纸署,勾管关北。因宾对奏关西事四条。并允可。丙申拜兵曹判书,艺文提学,知义禁。内阁印进纯祖 翼宗御制。升正宪。兼内医院提调。差实录校正堂上。 东朝玉册文制述官。丁酉祔 庙尊崇礼成。以敦匠劳进阶为崇政。拜判义禁府事。差文科覆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2H 页
试上试。特除礼曹判书。以德温公主吉礼也。蒙锡马。戊戌以礼堂陪进永兴 浚源殿。移摹影帧。还奏本殿卫护之节。仍请询庙堂。 慈教若曰所奏得宜。不必更询。一依卿奏。承锡马之典。以陪进劳也。冬拜吏曹判书。议于大僚。抄荐经学人成近默,李敏行,洪直弼,李亮渊。京察后再疏辞未准。己亥以尹敬圭拟斋郎事泮儒捲堂。有侵逼语。公疏引。批许解。为一伸也。掌令李鲁确之疏出。而极肆诟辱。批以朝廷倚毗向用之人。论断太过责之。命递台职。公惶蹙屏乡庐。未几而荐拜文苑春官之职。命即上来。又命金吾问备。又命肃命。继又有不肃命则不就寝之教。自夜至朝。饬旨屡降。又令政院问启。公才诣院。旋又教即令肃命。公自院而直退。 上下严教谴罢。又数月连降除旨。继而饬旨又降。公又不膺。 上又下严教。命投畀于南阳地。才浃旬特赐环。又特叙拜判金吾。又拜京兆尹。 慈圣有教若曰近开讲筵。即今急且大之事。岂有过此者乎。苟念到此。宜即上来。出入讲筵。公因县道陈自画之义。隆批百有馀言。开释敦勉。谆谆申复。仍饬明日肃命。又连降严饬。才令问启。旋令肃命之命。又如向日。公之直退。亦又如向日。 慈圣又教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2L 页
若曰朝廷之上。无此一人。诚亦狼狈。素执深坚。所守不变。使前后敦饬极费思量者。都归于虚文。无可致之道则使之任行其志而已。仍递职。寻拜艺文提学及药院提调。 慈教又曰处义之道。惟当称停。而以太过也。故向日处分。自不免于过中。今番特除。意有所在。自政院严饬牌招。公又疏陈惶隘状。批旨又隆挚。翌日以汤剂举行事下饬教。公不获已赴药院。兼内赡寺提调。庚子春荐拜咸镜监司。公引义如前。筵饬既严。帘教复宣。公再上章力辞。批谕有曰卿之引义。汔可休矣。犹有未尽礼使之道乎。仍问去就于政院。对以终无变动。乃下严旨。施以补外之典。公懔惶促登涂之任。岁大荒。公至则出俸钱为粥而与饿者。尽五月而止。颠连肿哙之民。咸得以苏焉。又捐六千谷。悉救营府之所为弊者。行养老宴及乡饮乡约之礼。公之是举也。自宁边所至辄行之。盖所以敦尚风教也。辛丑内移都总管。差湖南勾管堂上。四月枚卜拜议政府右议政。谕曰卿之文学才猷。特卿馀事耳。卿以韦平之阀。世济其美。而重之端亮之姿。明达之识。清俭之操。谦约之行。积之久而发之迟。庶可以上赞君德。下匡世道。而民与国有赖也。公间虽怵迫严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3H 页
教。一二承膺。而乍出旋入。永矢自靖。自承是命。益复懔蹙。迸出江郊。连上章悉暴情势。三批四谕。辞旨深隆。公又陈第四疏。略曰臣质已亏矣。名已僇矣。明时虽恋。馀生已判。发言永矢。质神明而在傍。扪肠寸结。虽九死而靡悔。今臣去就。虽雷霆在上。鈇钺随后。蠢动无路。只有死而已。批旨若曰此固予凉德寡学。不足以致卿。而亦由卿以予小子无足与有为之故。强引不必引之义。牢执不当执之事。枝上生枝。节上生节。至于如此耳。遣亚卿命与偕来。公以批旨中有不敢承闻者。陨越震迫。胥罪于始兴县狱。连下别谕。不敢附对。教曰举措转益乖当。事体转益亏损。是欲力抗乎。务胜乎。敬礼自敬礼。分义自分义。仍命罢职。未几特叙。复授相职。前批中未安字句。特令抹去。公又疏申恳。批略曰卿之恝然。何若是甚也。在古名臣硕德。惨被僇辱而复出者。又可量哉。必有权衡尺度。惟义是归耳。曷尝如卿今日为哉。又再谕有曰予何惜非常之举。不以为感回之道乎。公惊惶诣金吾胥命。上遣承宣谕曰昨下谕旨。特为还收。予方临轩而待之。即为入来。听我面谕。公至是不敢一向泯伏。遂出肃。 上引见谕以引义太过。公而陈血恳。退复申吁。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3L 页
上以优批勉之。拜内医院都提调。登宾筵。首以勤学爱民进奏曰。天下之势。不进则退。不治则乱。今圣工不趋于进则日见其退而已。民生不跻于治则日就于乱而已。思之及此。不觉叹息而流涕也。其勉容谏则曰。从谏如不及。纳善如转环。哲辟治平之朝也。以过行为讳。以承顺为逊。庸主衰乱之世也。安危之分。即判于此。其勉恤狱则曰。后世法家理官。失入每多于失出。先儒有言曰居宫殿之中而思囹圄之苦。处清閒之地而念困阨之人。宋制诸州十日一具囚帐以闻。近来道臣赴任。三朔内具启者绝罕。虽或登闻。秋曹不即审阅。臣之北藩时启本。尚不覆奏。其他可知。苟系可冤而可生者。因官司之怠慢。抱冤叫呼于桎梏桁杨之下。则岂不大可哀怜乎。 上并嘉纳。拜司饔院都提调。壬寅拜 景慕宫御营厅都提调。夏旱甚。公筵陈修德正事之实曰。近年以前则圣筹冲岁之时也。八域民庶之心。正待今日。及至今日。圣工自修之道。无加于前日。其于八域之民望何哉。 上为之改容。冬疏辞相职不许。筵恳又不许。因奏曰每以勤学仰勉。前后不知为几遭。而臣不能积诚感悟。徒为空言而止。则是臣之罪也。 殿下知臣言之为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4H 页
可。而竟无采用之实。则是 殿下之过也。臣见 殿下之不采臣言。而严畏缄默。则是臣之罪益大。而 殿下之过益彰矣。 上曰此实予过。当益勉矣。又以虽斋日亦为议谳。无或滞囚之意奏行之。十一月升拜左议政。癸卯岁首。筵陈以勤俭仁敬。为致寿之道。敬天法祖爱民。为福禄之基。又奏曰各宫属之缔结浮浪。作虚券白地侵剥者。宜痛禁之。又曰独身者编配后亲年满七十。宜令宥还。以伸孝理。批赐可。二月公之周甲日。 上遣掖隶俯询。赐以蔘茸珍剂。屡上章乞释务。递付判中枢府事。制进 孝显王后谥册文锡马。甲辰升付领中枢府事。以 王妃册封时嘉礼正使及教命文制述官又锡马。乙巳秋。就养于长子成川府任所。丙午春。有 绥陵迁奉议。公即还朝。奏关西民事切急者三条。并蒙开允。因 大王大妃殿缅服议。公引丧服记改葬缌疏父为长子亦同之文献议。遂以缌服定行。五月行 迁陵礼。自启 陵至虞祭。凡五次动驾。公以药院都相辄陪扈。一日路上值大雷电以雨。平陆成江。公单骑驰入。轿前问候。仍于卫内从迈。闻者称得大臣体。以表石阴记制述官又锡马。登诊筵。自书筵及劝讲进讲时事。历陈至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4L 页
近日讲筵之间断。有曰今年思昨年。明年思今年。则亦岂无追悔之心乎。申复恳挚。冀格圣衷。且请频接臣邻。博询民事。 上称善。 上有教喉院曰 中宫殿问候。依古例釐正。盖非隆冬盛暑及 当殿有事时则药院日次。只以口传问安。而启辞与大僚登筵时不为问候。即 纯庙辛巳以前古例也。公时在药院曰行之久矣。已成仪节。何敢遽尔。遂再启争之。又与僚相再劄。 上不从。公亦不奉行。即命入对。 上教屡勤。而公争执不已。 上以御手持问安启辞。举笔欲釐正。公高声奏曰不当如此矣。岂有如此过中之举乎。殆乎牵裾而止之者三。仍曰臣大臣也。所言且是矣。 殿下岂可不开纳乎。请亟下启辞之批。 上曰筵退后当即下矣。及退批旨只答两 慈殿问候。公又启又屡禀。批教截严。公又陈劄争之益力。批教益严。又下严教。其翌月诸大臣登筵。询佥议而始釐正。至翌年元朝贺礼时。公升殿问两 慈殿气候后。奏曰元朝也庆辰也。宜有 坤殿问候。仍问 中宫殿气候。 上曰前例何如。公以古例对。二月因特旨 正宗 纯祖 翼宗三朝宝鉴校正大臣差下。戊申特差上号都监都提调赐马。又以 纯祖玉册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5H 页
文制述官赐豹皮。秋拜领议政。 上以宿德元老。经术文学宠谕之。公再控辞章。批曰卿疏所论魏丙姚宋之才。不借异代。德量事功。卿岂多让。至四谕有曰卿是 先朝眷遇之臣。小子倚毗之相。人亦有言。必曰世好。历数朝廷。岂有予与卿之世好乎。公感恩遇。复起膺命。乃陈戒曰凡人失学。其病有二。曰厌也曰怠也。伏闻燕居常亲简编。频接近臣。决知我 殿下非厌学怠政。而姑息成习。志气未立。不能移斯心。加诸彼耳。今日 殿下之盛时也。光阴如流。德业未就。岂不可惜乎。 上曰厌学怠政四字。尽是切中之言。光阴如流。德业未就云者。诚觉瞿然。可不服膺。又以重民牧,择法官,慎起居,节财用,严科试诸条及痛禁鱼盐堰洑之宫房所侵徵者。反复为奏。 上奖以忧爱。并优纳之。 三朝宝鉴印役讫。蒙鞍马之赐。行进书仪。仍以法 先王仰勉之。其条有六也。以平壤府粜籴多欠折。为民邑痼弊。备陈请更张。 上曰几何。曰八万七千馀矣。 上曰民弊至此。公谷有何惜乎。特荡之。冬 上于筵中出示一疏本。即吏曹正郎柳宜贞之疏。而勉圣学崇节俭及请宥金兴根。先是金公被弹行遣也。 上曰虽是应旨之疏。觊觎朝廷。尝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5L 页
试君父。宁有如许臣分乎。公曰向既令在野臣咸言得失。毋有所讳。而今若有严教。则在 殿下包容之德。所损为大矣。 上曰只陈勉则设或句语荒杂。予岂不包容乎。公曰善则用之。不善则置之。亦何足为伤。古人有言曰询于刍荛。刍荛之说。岂尽善而然乎。又曰臣虽万万不近似于见职。而何可徒顺 上旨。不敢言于所当言之地乎。 上曰卿于此等事。谓以无伤。苟如是。国何以为国乎。公曰求言之时。有此严教。则言路自此杜塞矣。然则亦国何以为国乎。时天威震叠。屡下不敢闻之教。殿上皆股栗。公遂退胥于金吾。命罢职。十二月特叙付判中枢。己酉五月。 东朝宝甲载回。 上特遣史官。谕之以 东朝庆辰献贺之意。公陈章请罪。 上赐以温批。公赴贺班。因奏危蹙之情。 上以一时过去之事。不必更提。谆谆为教。公感惶而退。六月 宪宗升遐。 东朝垂帘定策。命公奉迎于沁都潜邸。公奏曰此事至为重大。精书定策之教。印御宝。奉彩舆以进宜矣。又令尚方制进白袍白带。至于陪卫之节。仪文咸备。事在仓卒。无所阙遗焉。越二日奉迎还。当日 哲宗即阼。公帘前奏曰今日大本急务。无过于典学。惟 慈圣以教诲勉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6H 页
戒。导成君德。自任其责。慥慥为念焉。臣又有一言仰奏者。古人论早谕太子之道曰。左右前后。罔非正人。此指朝臣而言也。虽近习服事者。亦必取正直之人。而今于一初。尤宜慎择矣。公除翌日。承候后奏曰昔汉宣帝之迎立也。欲天下民信悦而爱戴之。则曰皇曾孙在民间。读诗孝经论语。可以承宗庙子万姓。盖帝王万善。必以读书为先也。以奉迎劳赐鞍马。献祝式议。略曰帝王重统序。而历代已行则皆以天属称焉。今当兄 翼宗而祢 纯庙。惟于 大行大王则唐宣宗时礼院祝式。于敬文武。但称嗣皇帝臣某。似当为可据之礼。八月复拜元辅。 上谕及 慈教继降。有曰卿之名德器量。可以镇颓俗。文学知虑。可以济世务。方今一初之会。国事板荡。人心疑危。此时此任。舍卿伊谁。公再疏恳辞。 上批有未安者。谅公懔蹙。旋命收还。 慈教又缕缕恻怛。公不敢复辞。遂登对奏曰。今 殿下春秋鼎盛。学问则无异冲岁。此诚汲汲之时也。若不于数年内。以经以史。先立根本。则将于国事何哉。因以 纯祖敬天奉先。勤学爱民。节俭纳谏之德。条列详陈。勉以鉴法。自是每侍讲筵。细绎旨义以开发之。 上辄曰晓然矣。以 景陵表石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6L 页
阴记制述官。请谥上谥时奉册宝官。赠哀册赠玉帛官。长生殿都提调。并蒙锡马。封典礼成。华使见公异之曰老大臣精力好矣。且见公长子御前侍从。书示东坡诗有子才如不羁马。知君心似后凋松一联曰想知閤下人品家学。实为东方之盛。郊馆动驾时。抱状鸣冤。请查狱案者甚多。公仍奏曰程子曰君子于天下事。无所不尽其忠。而议狱缓死。最其大者也。议者求其可原。缓者求其可生。一或有当伸而久系者。则是岂圣人钦恤之意乎。宜令秋堂课日会坐。其审克之。亦饬外道一一究覈以闻。 慈圣谓 主上曰大臣此奏。人主之所当铭念也。又以严考课择守令。勤勤敷奏。庚戌再以疏引病乞退。批旨又未安。公即迸城外。 上为收其句语。仍命行宾对。公陈三疏苦恳。批曰予言不再。宾对俟卿病间。又几日促行宾对。公不获已进对。特授扈卫大将。 上于讲筵。赐御书天保章八幅。 宪宗御制印役讫。以阁臣锡马。道光皇帝讣敕至。是时迎敕者再。专价者七。冠盖来往。道相逮也。三路请划之牍。日以云委。而指顾取办。支调裕如。又陈病至五疏。优批不许。仍命宾对进定。差实录总裁官。时湖南之宝昌。关北之三甲。西之孟东之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7H 页
越畿之杨。在在还谷之亏欠者。巨则屡万。小犹屡千。官拥虚簿。民受实害。将至胥溺而俱焚。于是次第论奏。戢奸恤隐。惩创之严。蠲荡之惠。两行而俱得宜。且以诸路中最违籴法。流毒生灵者。箕则曰添饷。海则曰加作。完则曰移贸。并痛陈其剥浚虐厉之状。条条另饬。使无敢如前之为。仍曰宋太宗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颁诸天下郡国。立于厅事之间。谓之戒石铭。皇明及今中国。并揭于县衙。使守令常目畏慎也。 慈圣曰戒石之言。人主亦当为戒也。 上曰谨当铭念。又奏曰日前分遣绣衣。云古规则栍邑也。简徒速行。其踪易秘。且列邑未知所栍者为何邑。则举皆惕息。不敢为非。 慈圣然之。连上第五六疏祈免。又不许。俄因赵公寅永,权公敦仁复入中书。以位次为左议政。又疏恳获准。以 真宗室祧迁当否询议。公献议曰帝王家以统序为代。真宗至 宪宗为五世。而今 圣上即 宪宗之嗣王也。 宪宗祔庙之日。 真宗以五世而祧。礼之常也。若以亲序而言则以月祭之亲行夹藏之制者。情有所未安。必有先儒定论之可援。前代行典之可据。然后始可议行。兼训鍊都监都提调。以 祔庙尊崇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7L 页
都监都提调及 徽定殿玉册文制述官并锡马。差嘉礼正使又锡马。时有鞫狱。承委官之命。以原任替行。是罕例也。再劄辞批不从。始赴坐。数日又劄免。壬子正月入耆社。 上亲总万几。行朝参。公奏曰经筵法讲。体严而礼繁。且例停居多。臣意则依皇朝日讲之法。每朝讲官诣閤入时刻。平坐对卷。简其礼数。严定规程。无一日旷阙。当有进就之效矣。环域苍生之望 殿下为学者。学所以为政。而政惟民事也。第念民事之急务有三。一曰恤穷。惟我 英庙至有召见流民。亲赐粮资。常教曰每念乡谷穷民。中夜不寐。二曰宽刑狱。惟我 正庙自初元。兢兢哀矜。每诸道上囚案。即命秋堂审理。亲加判付。自朝至夜不倦。疏释甚多。民无冤者。三曰久任守令。惟我 纯祖深察长吏数易之为民弊。为吏者久于任。径递者仍其任。利泽自及于民。谨将 三朝盛德。有此条陈。惟 圣明继述焉。 上嘉纳之。后筵又以圣学仰勉。承命议定讲规。号曰日讲。上引年疏。 上手批不许。文苑黼黻续编成。承教撰进跋文。秋 上因亭事斋宿于摛文院。宣示御制诗。仍教于公曰将揭院矣。卿须作文以为记。公遂撰进。行召对。并召时原任阁臣入对。公登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8H 页
筵。 上亲书下经山老人四大字以宠之。癸丑夏。就长子荣养于沁都留营。 上教曰予于沁都。欲一示意矣。设儒武应制。命公试取。居数月还奏曰江都岂寻常分司之比哉。宜令惠厅划送蓄储。以为远图。 上允之。又以各库旧债之为民弊仰奏。 上曰予所曾闻也。仍命特荡。以 翼宗追上号玉册文制述官锡马。有鞫狱。又承委官之命。再劄免。因领相金公左根所奏。有被配人率眷议。公献议曰凡罪无论岛陆。酌施配典。则朝家之待以不死者也。使之室家相聚。资衣食救疾病者。是哀矜体下之盛德至意也。又况皇律之所尝定式者乎。甲寅自长子完营任所就养还。建白湖南民事。全州之军布虚徵者。请许以纯钱。京船之税米欠缩者。请责之沙格。长城谷之输于漕仓者。请代捧以便之。两岛民之失其渔业者。请蠲敛以惠之。顺天有七衙支调之弊则请减营将。加里为南服关防之要则请作独镇。并从之。乙卯以 景慕宫追上号玉册文制述官赐豹皮。八月 上将幸 仁陵。时有滦迁议也。命诸大臣并进。公适患痢。陈劄言病状。批赐谅察。是日因曹西洲文集事。有吴赫悖疏。举一边尽难安。将陪扈者。以疏或以禀。皆引入。旋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8L 页
承饬旨赴班。回銮后下责教。并刊削。公以陈劄之亦在伊日。上章乞同勘。批曰大臣陈病。谁为不信其然。今此为引诚过当。前台任宪大疏论向日刊削诸臣。而语逼公。公屏退乡庐。恩谕屡宣。开释备挚。至四谕有未安之教。胥命金吾。 上即赐反汗。而又以恩言谕之。公还私次。仍诣 绥陵。时 绥陵亦将迁奉也。特拜内医院都提调。九月制进 绥陵迁奉志文赐豹皮。以情地之一向危蹙。陈章寻乡。温批后又下别谕。有台臣朴在皞疏申前说。 上教曰事端层激。不可无调停。仍施公以不叙之典。丙辰正月。特叙付领中枢。敦谕继降。至于再三。公疏陈自靖之义。承批后又下再谕。若曰今逢 慈候康复之辰。与大臣耆耇。宣馔饰喜。卿是耇德大臣。不欲获睹盛举乎。公不敢复渎。遂趋承焉。拜药院都相。再辞不许。盖勉留之也。以 仁陵迁奉表石阴记制述官锡马。丁巳正月。 上教曰闻领府事回卺在迩。事甚稀贵。仍令梨园送二等乐。令度支送宴需。与内外衣资食物。当日遣承旨宣酝。又特遣别兼春秋金炳弼存问。又遣掖属赐以蔘茸曰日气清佳。吉事顺成。予心亦以为喜。 内殿缎䌷之赐。亦及于贞敬夫人。公翌日进谢笺。 上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9H 页
便殿亲受。令子孙随入面谕。且亲书以教之曰卿位登台司。年踰七耋。而琴瑟在御。醮期载至。三子俱以官俸。供欢觞豆。卿家福禄。世所罕比。真国之嘉瑞也。使人人如卿之寿而得兼今日之会。岂不盛哉。予亦望卿之寿而希卿之福矣。公以祈祝陈勉之语。缕缕千百言为奏。 上曰卿有言辄为恳切。无非向予至诚也。予心恍然开发矣。命宣馔。特赐银瓶银杯。秋知事李鹤秀疏请 纯庙称祖。有询议。公献议曰礼典甚重。其难其慎。德则称宗。功则称祖。两隆并美。初无差等。在后王显扬之诚。表其著而加其号也。 纯考深仁厚泽。丰功丕烈。邦人所常思崇报者也。而礼贵援据。愿广询而务合允当焉。以 纯元王后追上号玉册文及哀册文制述官。三都监总护使。连蒙锡马。戊午兼 宗庙署都提调。八月拜药院都相。 坤殿有胎候。设产室厅。十月 元子诞生。赐鞍马豹皮奴婢田结。仍命授子婿弟侄中初仕。己未重卜为领议政。谕之曰天命人心。眷顾蕲向之会。其所以絜纲振维。一则藉卿贤德。二则藉卿贤德。屡辞而又屡谕。遂出膺奏曰严宫禁抑近习。即我朝家法也。官职之多有特除。已非美事。而至或有外道监牧。各营各司校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89L 页
吏之因下教为之者云。闾里微贱之流姓名。何由上达乎。登诊筵陈摄养之说曰养生者。食必欲淡。色必欲远。先防其悦口悦眼。而制之于欲萌之前也。 上嘉纳。公再陈病乞释负。隆批以勉之。继有宾对之命。进奏曰近见内需司以筑洑事所报。则件件是害民之事。而多经启下者也。以屑越滥杂之言。陈说于至尊之前者。无严极矣。至于白川则筑浦口浸垫民田。其害为尤甚。司官科治。差人刑配。道伯与邑守并论勘之。后筵申禁堤堰滥税曰内司宁失千顷之田。四境不可有一夫之冤。又奏曰荐剡之法美矣。令铨长议庙堂。荐已试有绩者十人。启下后直差守令。以责成效焉。永恩府院君金公汶根疏请 宪宗世室之礼。令宾厅会议。公献议曰 宪宗聪明睿智。日月将就。圣功神化。治成制定。此今日亲贤乐利之类。皆歌咏十五年德化之盛。而于戏百世不可忘也。臣猥忝三事。躬奉盛德至善者。尤详于人。不胜怆叹颂祝之至。寻复乞解。连上第三四疏。批旨愈隆。仍促行对。公又陈病。批令展期。旋又促对。公黾勉趍造。釐革晋州之结敛。划补畿邑之储置。并立严规。以塞弊源。庚申特授公季子洪川县监。公奏曰日前臣子特拜东邑。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0H 页
想出惠养之眷。而臣子愚鲁。不胜忧悚。因此而有仰奏者。近来 殿下之所特除者。何以俯烛其才能乎。不过为其人施恩。而不念民事矣。此后则一付铨曹而慎择焉。 上称善。又曰守令之与道伯亲避者。法所当递。而其有治绩者则可惜。此后应避人宜以他道换差。批曰可。又连上第五六疏。始获免。就养于季子洪川任所。还奏本县还逋之为瘼甚急者请弛之。上从之。七月玉度微愆旋复。公带药院衔。请诊后乃戒于 上曰凡伤生者。酒与色也。夏禹作训曰色荒甘酒。未或不亡。今国势孤危。嗣储尚迟。灾异荐臻。小民怨咨。此岂 殿下逸豫耽乐之时乎。臣窃见医书则男子真元充精血固。然后有身而生子必寿。若频御精损之后。虽幸孕而顺娩。多未能养育。此理必然矣。自今勿近侍女。勿近杯酌。节宣保啬。专心于求嗣之方焉。臣少也脆弱。以酒色为戒。今至八耋。善食便步。岂非摄养之效耶。 上曰卿言恳恳如此。予以自今必行之意。质言于卿。九月兼 永禧殿军器寺都提调。辛酉又拜领议政。三疏固辞。五谕转挚。有曰 三圣朝眷注礼遇于卿者果何如。而独不念古人追先报今之义乎。先君之思。以勖寡人。窃为卿诵之。至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0L 页
有何惜非常之举之教。仍遣礼判敦召。公以谕旨中四字有不敢晏然。遂膺命。以遇灾求言。反覆陈勉。兼社稷署奉常寺军资监都提调。时经敕行。奏曰两西则民力方竭于策应。三南则民势重困于徵纳。北关则民产多荡于被灾。此时若有科外之敛。民何以支保乎。虽一包谷如有加作者则当论勘。宜先事另饬。上翕受焉。屡以癃痼控辞。至三吁许之。壬戌正月。 上教曰领府事今年恰满八耋。而唱名之星纪又一周矣。齿德俱邵。福禄并臻。历事 四朝。既康且宁。此则邦家之瑞也。仍命回榜日当亲授几杖矣。帽袍华盖。令各该司举行。衣资宴需。令度支从厚输送。仍遣承旨宣酝赐一等乐。贱臣滋德。时适以左承旨在院中。特命左承旨先将此意传谕。贱臣奉宣宠旨。公以恩教万万惶感。当陈辞劄为奏。翌日上劄。批曰尊年盛典。已有 列朝故事。而况卿祖先之再领是赐乎。公又劄请收亲授之命。以 上候有欠安节也。批赐勉从。放榜日。子孙中虽儒生童蒙。皆令随入。又遣史官谕曰今日善为行礼乎。谢笺时当召接矣。三月 上亲受谢笺。又令子孙并入。 上曰卿元辅也元老也。享有遐龄。唱名之星纪重回。身其康强。子孙逢吉。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1H 页
未知平日有何种德而然乎。且卿向国断断之诚。为民恳恳之心。予所倚毗。朝野所钦叹者。则诸福之集。即天所佑善者也。几杖宣赐之日。适因静摄。未克亲授。尚觉怅然于中。今此登筵。韶颜华发。进退中规。人之上瑞也。朝廷之吉祥盛事也。贲饰升平。岂有愈于此者乎。且御制诗亲书以下。公先陈献年寿国之祝。仍曰今番玉度平复。实由皇天之眷顾。 祖宗之默佑也。重病后百日调摄。即医家通论也。盖外貌虽如常。而荣卫久而始复也。 上以书绅服膺答之。前席赐内酝。又赐银瓶银杯。时三南绎骚。迫逐长吏。 上惕然曰三政紊矣。民之殿屎而致有此也。筹司诸臣其议所以釐整之。仍置一厅而名之曰釐整。以诸大臣并差总裁官。 上临筵问。罢还归结之便否。盖前月宾对。左相赵公斗淳请罢还谷。每结敛二缗钱。是谓罢还归结也。公奏曰还不可罢。结不可敛。 上命成一节目以进。公辞以昏耗。 上屡教之。又遣史官谕之。公乃成进釐整节目劄。略曰田军两条。已为知会。不宜更论。而第以籴政言之。各道事情。本自不齐。只就三南棼苦之瘼。援古参今。略绰救措。仰答明命而已。冬公在乡庐。承复拜领相之命。屡奉圣谕。恩遇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1L 页
旷绝。连遣亚卿正卿以敦迫之。公以为癃疾甚矣。吁章反涉暇豫。遂从县道。只一陈而附对。辄曰遄被谴罚而已。 上遽下躬迎之教。仪卫已备。公震剥靡措。急诣金吾胥罪。 上为收成命。又谕以临轩俟之。公即日出肃。退而复辞。承优批。继承宾对之命。公以节摄勤学。恳恳陈戒。书进一本。以资时时省览。 上曰忠爱有溢辞表。公建议曰还结两政。复旧规便。仍饬八路行之。并与军政而釐救之。俱有科条。又以还谷逋簿。是为厉民之本耳。乃慨然叹曰不治其本而于其末何哉。遂周察诸道事状。随辄奏蠲者总几万石。恩归于上。惠究于下。凡厥施措。务行实政焉。十一月值公唱名回甲日。特拜药院都相。仍遣史官存问。因咸兴府乱民闹三衙。削道伯下本倅吏。即遣宰臣按覈。旋因按覈之启。启曰三魁既当场置辟。而今所覈者皆胁从也。 上特施轻典。又济州民啸聚数万。戕人命逼官长。亦遣使按覈兼察理。罢该牧使职。其乱魁二人之已歼者外。分等论奏。并全活之。癸亥筵陈李文敬公世弼纯学正道。请施不祧。 上从之。公于崇德象贤。彰节义树风声之政。惟恐其不亟。如特差牛溪栗谷两先正祀孙守令职。赠李公恒,金公义贞,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2H 页
柳公沃,朴公胤源谥。加赠显忠祠八义士官。皆公前后所建请而行之者也。时燕京所来稗记。有曰廿一史约编。其书有宗系讹谬者。专价陈辨获准还。公与群僚请上尊号。即引 宣庙已行之礼也。差 坤殿乐章文制述官。册宝礼成蒙锡马。以 徽庆园迁园都监都提调赐豹皮。公以精力两竭。万无以勾干重务。每筵辄恳。退辄以疏。疏凡五上蒙恩递。十二月 哲宗升遐。 东朝特命公为院相。今 上初封翼成君行冠礼。 东朝书下三加祝。命公为宾。公进前行三加礼。 上御极。公奏曰人主之德。即敬天法祖。知人安民。而为政必本于学问。苟非勤学好问。则具何以成就德性。明习治体乎。公除后承候。又以昭俭德开言路择任良吏。缕缕陈勉。 上嘉纳。甲子差实录总裁官。乙丑 慈圣俯询景福宫重建事。公奏曰 列圣朝圣念之攸在也。凡属役民之事。顺其势纾其力。而民欢乐之。则益有光于堂构之业矣。以实录总裁官锡马。劄陈老病辞康宁殿上梁文制述官。批不许乃撰进。丙寅制进 东朝加上号玉册文赐豹皮。上亲总万机。行朝参。公奏曰昔周成冲年继序。周召之眷眷祈祝者。在于历年长远。而曰諴小民。曰知小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2L 页
人依。盖人主爱民之德。克享天心。则历服无疆矣。 上答以老成之言。当服膺。连承豹皮之赐。以坤殿册妃玉册文及 哲宗追上号玉册文制进也。丁卯以 东朝上号玉册文制述官又领豹皮。十一月 景福宫成。 上移御勤政殿受贺。公奏曰是殿扁名。即勤政也。凡于省徭薄赋赈匮恤穷之政。朝行夕施。日以勤勤。则景贶潜周。福禄绵长矣。戊辰御书下老经山三大字。奉揭堂壁。闰四月复拜领议政。 上引古文彦博年九十作相事以谕之。公才承一谕。即以俟病间登席面陈为对。盖于耄耋昏缀之中。去就未可论。则初不欲张皇辞巽。徒烦恩礼也。继有宾对之命。公登对只恳辞而退。仍呈告至四。遂入文字力辞。上察其不可强。赐温批勉副。付领中枢府事。己巳以东朝上号玉册文制述官赐豹皮。差三军府都提调。新设也。辛未正月。 上展拜于 储庆宫。先遣史官问公近状。且谕以来待辇路。得以接见焉。公感惶祗迎于路左。 上驻跸命公进前。令子孙扶将。教曰今年即卿立朝七十年乎。事甚稀贵。心切欣喜。当有示意之举。仍特升公长孙范朝嘉善阶。公以格外恩数请还收。 上曰勿过辞。且教曰待日候温和。一登讲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3H 页
筵。是所望也。壬申正月。 上教曰领府事今年恰满九耋矣。国朝大官之享此龄。不过为三数人。则诚稀有也上瑞也。内外孙中初仕调用。衣资食物。年例外加数输送。遣史官存问以来。 上诣储庆宫。又遣史官问起居。是年 太祖大王开国八回甲也。追上尊号。时以公差玉册文制述官。公以癃病辞不获。遂制进领豹皮恩赐。秋 上陪奉 庆基殿影帧。驾过公所居里。止辇遣史官又问公起居。差 大殿上号玉册文制述官。又以癃病辞。批不许。癸酉元朝。 上教曰领府事今年为九旬有一。而大官此龄。国朝以来初有之盛也。齿爵俱尊。吉祥益臻。同我太平。且康且宁。奚但私门之庆。抑亦明时之瑞也。仍令度支宴需从厚输送。设宴日遣承旨宣酝。赐梨园乐。先遣史官存问。初三日晓。以痰候微愆。朝陈劄辞玉册文制述官。 上许之。亟遣御医看病。是日申时。考终于正寝。寿九十一。讣闻 上震悼辍朝。教曰领府事己酉奉迎大臣也。贞亮之姿。俭约之规。济之以文学才猷。立朝七十有馀年。齿爵之尊。福禄之厚。朝野之所共钦诵也。伤衋不已。命赐东园副器。成服日遣承旨致祭。禄俸限三年输送。易名之典。待谥坐议定。法当礼葬。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3L 页
而以公遗意不敢受。特命至四而竟辞之。 上令度支从优致赗。三月葬于始兴珠峰下甲坐原。与夫人合封也。甲戌冬。 上特命不待状议谥。太常议谥曰文忠。谥法勤学好问曰文。事君尽节曰忠。呜呼。公禀真元中正之气。五行无所参差。七情无所偏倚。和而不流。方而不隅。明达而不苛娆。刚确而不凝滞。有文有质。有体有用。卷之则温恭谦约。放之则敦厚博大。盖守之笃而行之诚。有以扩充夫天分之所具也。事亲有深爱。晨昏左右。志物兼至。家常事虽微琐。无敢专。壮且贵。亦常侍寝。必躬扫洒曰事亲岂可使人为乎。若值承宣供仕时。则每晓起。暗室巾洗而出。戒儓隶无哗。虽傍人或未之觉也。至列卿未有私所。宾至则于户外迎话。议政公性峻严少许可。而尝指公谓人曰是孝子也。六年居忧。衰绖不去身。奠哭之节。未尝一日或懈。其就养于完营也。泫然下泪曰吾不能以此养吾亲。而今吾乃有此耶。仍道昔年不赴是藩时事。怆恸不自已。每晨谒庙。手扫堂轩。官事小暇则辄退居丙舍。日展墓。悽怆怵惕。伫徊者久之。尝占其右冈而谓诸子曰我欲葬焉。生而有馀恨矣。没而归侍。情所安也。汝曹其识之。遇丧馀恸号如初。哀动左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4H 页
右。至九耋犹然。人皆称终身慕父母者。见于公也。奉先必虔。祭之如在。非甚疾病则虽远庙。皆亲将焉。癃老后家人悯之而不敢谏。或有以礼经及先贤老而传之说讽之。公曰只言筋力而已。何必礼经之为引也。且今人百行不敢希先贤。独于此而称先贤已行者乎。屡代表碣之未遑者。竭诚力以尽树之。以至外氏家祀事。亦必助笾豆之实。寔体太夫人平日孝心也。友于季氏判书公甚笃。判书公回卺且五六载。公抚爱如孩提。凡服食器用。必与共之。比屋开径。日以几度见。而见辄怡怡如也。且与从氏诸公湛翕。有一美味。不集不食。诸公于公皆弟也。而其最少犹七耋也。皓眉伟冠。昕夕对床。论文史以及居官治家之法。宛然有公绰家风。两妹氏俱甚窭。一饱一煖。惟公是资。有子焉为之娶。有女焉为之嫁。视之无间己出。皆为之成立焉。于族戚贫穷者。周洽恩意。葭莩疏属。亦莫不归之如家。苟有婚葬之不能办者。量力称物以资助。未尝有厌苦色。常置钱数百缗。以待不时之求。每诵范文正所云自祖宗积德。始发于吾。吾何以独享富贵之语。仍称义庄之为可法。而力不能赡焉。乃构一楼。名曰花树。盖取韦家故事也。春秋选暇日会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4L 页
族党。以惇叙之。岁为常焉。公于少时夏月治举业。偶一昼寝。仍自警曰此非安肆日偷者乎。昼不卧则当昼不寝矣。自是终日端坐。亦不倚跛。七八十年如一日。望之俨然。即之温然。符彩烨敷。襟灵昭旷。接人无穷达疏昵。坦怀乐易。不设畦町。门生下吏至乎乡父老之蚩贸者。皆致款曲。待之一以悃愊。闻人善则乐道之。其过差则恕而容之。急人之急。急于水火。苟力可施。不惮尽心。虽仓卒之际。未尝疾言遽色。婢仆下流亦未尝骂之以死。童稚聚闹于前而不之问焉。存心爱物。及于昆虫肖翘。如鸡狗之畜。闻其声不食其肉。咸近自然。不假于外。家素贫。性又清俭。既贵显被服如寒士。至或缊袍无表而略不经心。子弟不敢以美服见。所居室甚湫隘。家人请葺而增之。公曰苟完矣。安用改为。凡瑰丽珍异玩好之具。一切屏之。泊然无所嗜。皭然无所滓。凝尘满座。案有数种书而已。然亦不枯淡以为清。粗陋以为俭。有所矫情而干名也。一朝服三十年渝弊甚。甲辰公以正使相 舟梁礼。云石赵相公寅永制朝服赠之曰非为华也。重其仪也。闻者传之为美事。时或有馈献者。立散殆尽。无使有赢馀。二符四节。垂橐而归。至位三旌而家人产业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5H 页
日益匮。或请置田宅。为子孙计。公笑曰我有是心则岂必至今日乃尔耶。吾以盈满为忧。而尔辈乃忧贫耶。公有一副素执。每公退或有问禁中事。辄不答。常戒诸子曰谨慎是吾家世守规也。汝曹切无敢论朝政臧否人物也。营与邑就养时。又戒之曰为官有五畏。畏天也。畏君也。畏神明也。畏祖先也。畏民也。又曰居官而所当戒者。债甚于贪。贪与债。俱害于民。而贪之害。明而近。债之害。阴而远。勿以官物养吾体。必以不负官债。养吾志也。公之平生所为。固无不可对人言者。而其为臣尽臣之精忠纯忱。足以质神明而贯金石。自弱冠彯缨之初。矢于心曰事君以勿欺为主。且不择夷病。不较剧易。惟上所使。鞠瘁而后已。遂直道向前。靖共有位。已于簪笔时。毅然有不可犯之色。既入玉署。先以格君心进圣学为本。而凡系朝政得失。国计利害。民生休戚。恳恻剀切。遇事尽言。言人所不敢言。受知 纯庙。眷顾隆赫。宠奖而擢拔之。盖公禄位事功名节之盛。皆于此乎根柢矣际 翼 宪两朝。立殿陛争是非。坐庙堂相可否。谏官与宰相之责。公实两尽之。有忤圣旨。屡承匪怒。而日月在上。照公丹衷。谓公忠直无他。恩遇终始无替。当己酉危疑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5L 页
之会。特属公奉玺迎 哲宗。乃于初元。即起公举国而听。此非所谓托六尺而寄百里者耶。其倚重有如此。逮夫今 上临扆。又授相印。公已老且癃矣。每公之子若孙入对。辄询公起居状。至教曰勋业克继文翼翼宪两公。而兼享潞公之寿汾阳之福矣。所被隆注于朝廷无二焉。公屡赞辩章。蹇蹇匪躬。谋体断论。知无不为。凡所建白而献可者。非切急务则皆长远虑。泽利所及。丕冒遐陬。若夫典选部而鉴衡平允。掌试事而关节屏息者。在公弘猷闳业。特一二疏节耳。尤何有乎治郡治藩之绩乎。然公当百弊千瘼之所啙窳处。左圆右方。口应手判。顷刻筹画。凿凿中窾。而至于按一狱则夜烛丹笔。欲下还止。屡起彷徨而不能决。凡如是审阅。疏释者甚众。聚录其文牒为五册。名曰惟轻录。公之平日用心。可见于此也。申太史在植语公曰吾于史局。见 纯庙纪事。静摄中惓惓陈勉者。惟君一人。吾特书诸策。令后世知有忠告之臣。或有问公以方荣涂进取时。有躁竞之心否乎。公曰吾自参外。得一官则辄自谓分斯足矣。随遇而安。不敢有更进计。则躁竞何自而生乎。且吾恒所自勉者。是不忮不求四字也。盖公之修养。不但在节摄也。不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6H 页
以宠辱得丧揵其内。神全而旺。气泰而舒。耆耋如盛壮时。正所谓酬酢事物。少年不能及也。壬子引年再疏。具草不果上。傍人请其故。公笑曰吾岂有钟漏馀恋哉。夫求退者。当进而退也。今吾位上相矣。当有何复进而必求退耶。且求退是仕宦之极致也美名也。吾甚惧崇亢。姑欠此一节。留一分馀地可也。自少嗜书。及贵亦每冬读讫一经。于西藩按事时则读大学。以续年课。平居閒坐。未尝不看书。至大耋不废。味之如刍豢。盖素性然也。旁蒐博涉。地负海涵。为文章立就千言。闳中肆外。专尚纡裕。其视峭厉镵画以为工者。不啻悬也。章奏条达赡畅。道得人所未道。尤长于馆阁文。朝廷大册之用公者。前后为二十有馀。以至士夫家钟鼎碑板之铭。多出公手。人诵其名。家诵其书。有韵则澹宕有閒雅趣。其古体高迈荡涟。奇变不穷。又好观故事。凡仪文制度。进退损益。暸然如指掌。于书艺不致力。而虽机务旁午之中。四方书疏。无不手答。字画必端严整暇。若无事时。先儒有曰韩魏公书迹虽与亲戚卑幼。亦皆端严。是其胸中雍容和豫。故无顷刻忙时。亦无纤芥忙意。此正为公道也。公始释褐。桐渔李相公相璜谓公曰君廊庙器也。须自护。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6L 页
在堂后时。领相徐公龙辅一见公。洒然异之曰内蕴而外彪。远大器也。我愿交焉。枫皋金太史祖淳闻翰院有读书声。问之乃公也。心甚钦之。及于内阁一见即忘年。尝语曰他日必当大事。须多读书。且曰君之文必传后。吾愿因君而获传名焉。有为文赞公曰水则有龙。山则有凤。惟经山子。超脱尘鞚。如李屐翁晚秀,徐竹石荣辅,南思颖公辙,沈斗室象奎与金枫皋。世称五太史也。皆折辈行而友之。徵逐唱酬。因以身后文字托焉。老成长德之期诩而倾向之者盖如是矣。呜呼。公历事 五朝。策名为七十二年。在两府且三十三年。八入中书。元辅者六。而嘉礼正使者再。奉迎于 哲宗沁邸。为宾于 当宁冠礼。而回卺回榜。邵筹望百。特授几杖。三宣宣酝赐乐之命。其盛矣哉。天降大任。身系安危。柱石于国家。冠冕于士林。施博利则乔岳巨浸。稽大疑则灵蓍文龟。上而 圣主诩其忠。入则乡党袭其和。出则朝廷仗其重。远而穷澨绝峡耘夫织妇。莫不绘其像而颂其惠。诚孟子所谓名世者。又朱子所谓材全德备。不见成名之迹者也。而世称公大节之特著者三。曰史笔直实之记也。曰药院争执之启也。曰言臣宽恕之请也。有尚论者曰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7H 页
尽卓然矣。又凛然矣。然己丑薇垣第二封事。亦公之一大节。而世未能详也。是固知公者深矣。惟其一语默一猷为之际。忧国爱民之念。惓惓无一刻忘于中。伤人害物之事。断断无一毫存诸心。此又公得之本然之性。平生所受用而不尽者也。呜呼。如公者。此世安得复见也。若公之大略。似宋朝人物。气象之于明道。心事之于希文。勋德之于君实。面折廷争则于寇莱公。文章风流则于欧阳子为近之。其寿禄荣名之全而兼之者。惟皇明有王端毅可方之焉。此非一人之私言也。一国之言也。将书之缣素。书之旂常。屡书而不胜书。所著有遗稿四十卷。黄阁章奏二十一卷。袖香编三卷。文献撮录五卷。北征录十卷藏于家。配贞敬夫人江陵金氏。礼曹判书文靖公启洛女。即吏曹判书翼献公之孙也。生与公同年。先公十六年丁巳卒。寿七十五。端贞淑温。动合壸则。幼时翼献公尝奇之曰女士而吉相也。宜为贤人妇。有昌禄以裕后。及于归以顺以慈。妇妇母母。诸子荣显。喜且戒曰喜常情也。盈盛得无惧乎。 纯元圣后见戚臣频问安否。及卒叹曰甚怆廓。举三男一女。长基世前赞成。仲基䄵荫正。季基命府使。女适尹周镇荫承旨。基世子
经山集附录卷二 第 497L 页
范朝今判书。景朝荫正郎。女适李翊宰进士,赵肃夏文承旨。基䄵子默朝进士,信朝,訚朝今应教。庶子彬朝。基命系子宅朝。庶子贤朝武科前佥正,谨朝。女适赵秉穳,金炳镐。周镇子滋福主薄,滋德今判书,滋禄荫牧使。范朝子寅升今说书。馀并幼。滋德于平昔厚被我外王考眷爱。日夕奉謦咳。今焉想像。音容如隔前晨。猥欲自效状德之文。文拙而德巨。万万不能髣髴矣。然宁损于实而不敢溢于辞者。恐违公冲谦之志也。谨撮梗槩。撰次如右。以俟世之尚德君子有所考信焉。
外孙崇禄大夫判敦宁府事兼判义禁府事,知经筵春秋馆事,同知成均馆事,弘文馆提学, 世子左宾客, 奎章阁提学,督办军国事务坡平尹滋德谨撰。
外孙崇禄大夫判敦宁府事兼判义禁府事,知经筵春秋馆事,同知成均馆事,弘文馆提学, 世子左宾客, 奎章阁提学,督办军国事务坡平尹滋德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