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经山集卷十九
经山集卷十九 第 x 页
经山集卷十九(东莱郑元容善之)
 谥状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17H 页
判中枢府事兼吏曹判书金公(华镇)谥状
判中枢府事兼吏曹判书金公华镇。以忠勤才猷。事英宗 正宗。眷遇特殊。劳能著闻。菀然为一代名卿。而公殁四十一年。尚阙代名之典。非缓也。实未遑也。今其孙学模。惧浸久而浸未举也。采国乘所载家牒所藏。俾元容为之文。谂于太常。元容何能修辞扬言。阐发公徽美也哉。不敢辞者。出入公门下为久。所睹闻有详于人也。公字圣载。江陵之金。皆祖新罗溟州王周元。其后太傅文贞公上琦。侍中文成公仁存。平章事永锡仕丽朝。连三世大显。入我朝有讳锤工曹判书。讳扬南逸持平。四传讳添庆礼曹判书肃简公。佐 宣庙以名德闻。生讳善馀。累官翰苑湖堂。寔公五世祖也。高祖讳得元。曾祖讳弘柱。皆荫补奉事。俱赠议政府领议政。祖讳始炯。纯诚尽忠。受知 英庙。跻崇秩至兵曹判书。考讳尚遇。缮工监副正。赠议政府左赞成。妣韩山李氏。通德郎明运女。赠封贞敬夫人。用公贵也。赞成公无子。取仲氏参判公讳尚迪子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17L 页
为后。即公也。参判公早通文籍。令望推重当世。方进用。以两西均税使。捐馆于海西。 英宗常以用未及究。临朝屡叹。配韩山李氏。判官夏范女。封贞夫人。温顺端静。闺范咸备。以 英宗戊申八月二十六日生公。公天姿端粹。颖悟夙就。孩提时与群儿游嬉。举止识度。迥出凡儿。长者咸异之曰必公辅器也。及长忽自奋曰学业狃于荒嬉。气质惮于矫揉。如是何以自立。吾年将弱冠。及今可肆力。遂负笈上山寺。日读四书濂洛性理诸书。潜心玩索。数年不撤。声誉稍稍振士林间。庚午丁参判公忧。哀毁踰常制。乙亥擢庭试文科。丙子隶槐院。被翰圈除侍讲院说书。丁丑特命升六品。除成均馆典籍,兵曹佐郎,司谏院正言。翌日特授弘文馆修撰。转副校理。丁赞成公忧。己卯服除。拜修撰。 上召见曰制阕后始见矣。容貌语音。恰似乃父。见汝益感怆。登宾筵奏曰大臣开坐筹司。而诸堂多阙参。自 上特命行对。而大臣不即造。今日国事。诚无可言者。虽曰坐曰对。亦不过文簿期会而已。有何筹策吁谟之为乎。此 殿下奋励之政不能以实心故也。 上动容称善。教曰汝言切中时病。参昼讲讲中庸。以参赞化育之义。敷衍陈勉。 上曰参天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18H 页
地之地位。予何敢望。公曰 殿下何为此退托之言。此非高远难行。日用事为。尽在我之诚则自至于极工矣。 上曰儒臣言是矣。但年老气衰。且中庸已屡讲。渐觉不轻矣。公曰圣人血气虽衰。志气当自强。且渐觉不轻。乃所以知微奥也。因此用力。可期一时贯通。 上又称善。临退 上顾左右曰故参判诚有子矣。公自此益受知。常使公入直时。看详启覆文案。亦察公见识综明也。江村有疑狱。命公为按覈御史。 上召问公。狱乃得平允。连差测候官,问事郎厅,西学教授。庚辰拜讲书院左赞读。又连拜馆职。屡登讲幄。尝讲大学序文。公进曰颜子匹夫也。有舜何人予何人之语。 殿下今居大舜之位。治化不及大舜者。诚由不以实心下工也。 上曰予非无舜何予何之心。而白首衰耗。其效蔑如。予尝自慨。而今闻儒臣言。尤腼然。公曰若能尽聪明睿知之性。则尧舜即在我一心矣。一日 世孙侍讲筵。 上谓 世孙曰此儒臣汝宜知之。是故参判金尚迪子。甲子予病。尚迪以承旨侍予尝药。予至今不忘。 上亲临玉署。开讲宣馔。御书赐八字曰今日一堂。追思尔父。令小宦铺席池边。奉赐书拜谢。 上御后苑。召公入。指示柏洞曰汝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18L 页
家安在。望见屋檐。怆然者久之曰汝祖故重臣。忠厚之质。向国之诚。久犹追忆。仍书下念旧之教。亲制侑文。遣礼官致祭。前后所被异数多如此。时有浚川之役。使公暗行。察勤慢采民情以闻。每回奏。 上嘉之曰如许精详。屡特旨就馆直。或使课程读经书。读完始许下直。若违召。询故于筵臣。尝因微事逡巡。特补旌善郡。郡民以火田滥税冰程重役。久为弊。公皆蠲省而捐补之。在官未百日而去。民镌石思之。辛巳丁母夫人忧。 上教曰此人遭艰乎。其父贤矣。谒圣时。上语及公曰其家在彼矣。渠若阕服。予年当为七十。庶弟主簿恒镇因职事入侍。 上问曰汝兄好在否。汝以予记问之意。归语汝兄。癸未外除。特除馆职。翌日特升拜承政院同副承旨。以禫月又有教特递。翌月又除承旨。特令兼内医院尚衣院司瓮院副提调。召见曰六品玉署与绯玉。皆特除也。承旨之父。尝以事半功倍之语陈于予。今则此事已矣。九原亦能有知乎。时因台臣论人之疏。 上厉声曰此其意挟杂也。公适以承旨登筵。以堤防渐弛为勉。 上怒曰此何关于戊乙而以堤防为言乎。他日临筵教曰其言甚慨然。乃祖予属意大拜。如赵尚絅矣。未究用。而其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19H 页
子故宰臣善事予。其孙今番事。反非公心。命削黜。不几日以前亚铨曹命采不即复望事。配吏判李昌寿。仍教曰向者堤防之说。果有所由。命窜公大静县。翌日领相申晚白某所奏。即阐义也。处分无乃太过乎。未久特释之。除承旨。甲申又除承旨。教曰前送耽罗。诚过矣。此人也故送之。乙酉拜兵曹参知。以承旨陈乞郡疏。批之曰卧此閤览尔章。忆甲子思尔父。何循常例。特许所请。 王世孙在静摄中。 上使公入对。世孙曰前。公进伏。 世孙执公手曰 大朝所命也。公还奏于 上。上曰承宣之祖。甲辰嗣服初。以问郎受知。承宣之父甲子年。予执手经夜。故俄令 世孙执承宣手矣。翌日除义州府尹。 上察其情。以乞郡人边邑难赴。历询诸大臣后特递。丙戌又除承旨。以小学指南序文书写赐鹿皮。寻以小学进讲时礼房承旨。加嘉善资。教曰顷年训义之儒臣。故宰臣金尚迪也。今番指南之命写者。昨日讲读时参赞官。即承旨金华镇也。一部小学。父子三与焉。是岂偶然哉。况其祖自嗣服初事予者也。仍命书其事于御制编次中。仍升都承旨兼都总府副总管。旋除安东府使。教曰此人方面才也。公到官。釐正籴军田三弊。蠲残户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19L 页
之徭。减官供之需。场市间多击鼓而舞者。及还民镵石颂之。戊子 上谓公不宜久外。特移司谏院大司谏。又特解京畿监司职。以其代授公。举先故屡降恩教。其后 上见畿藩论事之状。每称以安详。己丑秋上谒 陵还。御慕华馆。公以新设牙兵迎接。 上喜曰新制军容好矣。畿伯分数明。故凡事皆善。赐内厩马命亲受。人皆荣之。庚寅辞递。壬辰拜汉城府左尹。由知申特命拜庆尚监司。岁荐饿。公抚摩赒恤。夙宵殚心。凡措施布画。纤巨悉举。出廪谷一万斛助其资。灾民无捐瘠者。甲午报瓜。命仍之。又下皋比以宠之。临还散俸钱三万六千缗。防蔘贡加敛之弊。补山城留储之虚。各驿之凋败。徭役之繁重者。爬栉矫救。俱有条绪。岭民之说棠爱者至今称壬癸。既递。相臣诵公治绩于 上。仍差备局堂上。拜兵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乙未拜礼曹参判兼同知经筵事。丙申 英宗升遐。 正宗御极。公以小宗伯相礼于哀遑之际。凡百仪节。命公替行长堂事。屡承褒教。特除户曹参判兼内资寺提调。奉教编辑 宫园仪。特差 景慕宫改建厅堂上。令专管凡事。数数赐对。言无不从。以八道贡献多寡不均。特差勾管堂上。命皆釐正。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0H 页
上谓领相金尚哲曰 先朝以甲子例。命金华镇使予握手。卿知此事乎。其人何事不可做乎。丁酉拜刑曹工曹参判兼同知春秋馆事。戊戌拜司宪府大司宪。登宾筵。 上教曰用人之道。宜先需贮。都宪乙酉冬承旨时事。予尝记有矣。特授汉城判尹。公疏辞。答曰升擢非为卿也。又特除礼曹判书兼缮工监提调。又特除户曹判书。己亥兼知经筵同成均。庚子兼内医院,典医监,掌乐院提调,知春秋。拜兵曹判书。因宣传官厅荐事特罢。旋叙拜户曹判书。辛丑拜平安监司。夏大雨江涨。沿户皆沈垫。公坐城门楼。积谷分与。又办结构庇盖之资。列邑多失稔。公相缓急赒救。皆公之私自捐施者也。 上每览公所报。辄喜而教曰诸道状启中。精详有条理者。箕伯为然。壬寅进崇政阶。相臣请擢也。移拜户判。又移吏曹判书。 元子定号时。以药院提调升崇禄阶。拜判义禁府事。乙巳拜刑曹工曹判书。丙午差远接使。己酉拜议政府左参赞。庚戌登宾筵。 上以湖南漕仓事俯询。公对曰镇将升阶。漕卒沾惠。何益于税民积痼之弊乎。沙工之图差。税米之防纳。严科痛禁。然后诸弊可祛矣。都事古有海运兼管之例。今以漕转事。责一人勾检则庶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0L 页
有效。 上曰卿言十分恰好。又询以江界蔘契事。公对曰蔘料储久蠹伤势也。已捧者给蔘契。使年限备纳。每年贸蔘价之入送江界者。姑宜留储。癸丑 上以 英宗宝甲百岁。元朝酌献 真殿。以公 先朝亚卿。特命加辅国阶。拜判中枢府事。特除咸镜监司。公以母年望九。陈疏力辞。 上温批谕之。使将老便养。公惶感赴任。乙卯丁生妣李夫人忧。守制乡庐。丁巳服阕。特除户判兼惠民署提调。入耆社。公自戊午。病视转剧。 上每于筵席。屡下悯惜之教曰予于今年。意欲擢授三事。不幸有斯病。从此予不复相天下士矣。因除吏判曰非不知病难强也。今玆特除。为示眷念嗟惜之意。庚申长子登文科。 上召见问公病状。以卿子从荫路登第。甚可喜。当先付兼史。使之出入近密之意归语。又教曰以耆社之臣。小子在宰列。长子又擢科。重臣晚福好矣。癸亥八月六日。考终于正寝。寿七十六。葬于长湍六台岩向甲之原。配东莱郑氏。大司谏履俭女。先公三十六年卒。赠封贞敬夫人。二男二女。男启濂弘文馆应教。启洛礼曹判书。女适都正李洛秀,进士郑文会。侧出男启浍。女适学官郑宅镐。启濂无子。以再从弟启涵子学模为后。今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1H 页
宗庙令。女适承旨李廷奎,府使郑基直。启洛生一男七女。男曰学懋。女适士人崔光宪,徐庆辅,今判府事郑元容,士人郑伦始,今江原监司赵鹤年,今县监李教俊,士人李乔荣。李洛秀二子若愚今判书,德愚今县监。郑文会子老锡前县监。女适吴显相前牧使。内外曾玄不尽录。公精刚如百鍊之金。清滢若无瑕之玉。貌不踰中人而有渊沉不测之量。身若不胜衣而有贞介难夺之操。口不言人过而臧否内晰。事不待集议而筹画先定。综详而炳利害之分。周密而存经远之虑。靡巨靡细。应机沛用。可谓需世之器而副时之才也。公趾美忠荩。躬遭圣明。王素以世旧自结昭契。张昪以孤立独被殊知。自簪笔横经之列。玉音温谆。衮华重复。公感圣主不世之遇。追先臣未卒之业。矢心图报。夷险向前。每有奏对。明剀恳款。善开发人主意。故仰概圣心。言辄开纳。侍经筵非圣贤言不陈。以诚敬慎独之说每献焉。尝侍 上。见台官言事被罪。慨然进曰 殿下今举浚川之役。川渠壅塞。犹且疏凿。言路国之血脉也。血脉之壅。害将何至。言官以言获罪。大非昭代美事。 上改容。 上尝因事激怒。群臣莫敢争。公进曰事若不惬圣衷则辞教辄过中。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1L 页
王言一播。八方传诵。今虽还收。曷若初无是也。因以宽柔以教之义。引喻激切。 上霁威曰予嘉汝有怀无隐。予以中立不倚自勉。汝以和而不流自勉。公未尝以鲠直自命。而拾遗献箴。无所畏避。故 上谕如此。君臣之际。相与儆戒。宛有吁咈气象。于戏盛哉。 正宗初服。知顾深重。然公家自丙申后。门户赫辉。为世猜忮。甲辰以来。倾挤者益众。呼吸之间。为风为浪。指顾之顷。有戈有鋋。公于是时。龃龉臬兀。敛影铲迹。虽不敢显言引入。而每朝谒称病不造。上察公无他。注庇不衰。赐引接则庚牌踵临。饬检拟则纶音频宣。虽世之忌疾公者。亦无可疵摘为言。诚以公居平慈亮谨慎。独超然于机关权数之外也。晚节弥邵。遂为元祐完人。然秉用猷为之时。忧畏浮沉。投置冗散者且十稔之久。利泽经济之术。岂能有展施其一二乎。先是四按剧藩。屡典度支。奉命于饥馑之际。受任于费诎之时。而拯济有方。开节有度。迭居两铨。选注公允。多为时论所重。然此皆公时出其馀而应之。非所谓尽行其所知者也。中外想望。其朝夕入相。而公已病明谢事。 圣上之中朝发叹者也。以 两圣则哲之知。委毗全保。始终恩荣者。非惟公之靖恭恺悌之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2H 页
德有以致之。亦可以考其时而论其世矣。公至孝根天。居前后丧以善闻。贵公卿老白首。母夫人尚无恙。日侍侧为婴儿戏。食温冷衣厚薄。必亲尝躬检。左右服勤。搔痒捕蚤虱。执儿女僮婢之役。怡怡如也。周宗党急穷乏。汲汲如不及。待以炊者不知为几家。公早岁发愤。存心进修。每以从事鞅掌。未得卒工自歉。大耋时犹日诵庸学濂洛诸书。常戒子侄曰富贵外物也。词章末技也。惟鞭辟近里朴实做去。始可以褆躬保家。今领枢赵公寅永高简不妄许。尝语元容曰先辈中如金尚书者。虽生 宣 仁盛际。戎马在郊。羽檄交驰之时。亦足以处重任干大事。又曰公自岭营还。积钱几万缗。立散与亲戚故旧贫者。不私一文。此虽小事。难于人远矣。元容举公言询其家人。惊曰有是也。吾祖有德于人不自言。故家人不敢称也。赵公何由闻之。元容因是而传公之善三。不财廉也。好施仁也。韬美谦也。元容入公门。初拜公。公时上卿兼判民曹。而居室窄陋。泊然如寒士。公熟视者久。他日谓曰汝必贵。俭汝家规也。勿失。后每将名贤言行及公居官时事语之。今握笔而思之。公其处我以欧阳棐欤。谨状。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2L 页
汉城府判尹姜公(世晃)谥状
正宪大夫汉城府判尹姜公。讳世晃字光之。豹庵号也。其先晋州人。讳民瞻。在胜朝。讨平契丹。位上柱国封殷烈公。祠于晋。讳允祉。入我朝工曹典书。以儒行世其家。世寿而贵。高祖讳云祥。以孝旌闾。赠领议政。曾祖讳籀号竹窗。当 穆陵盛际。历内翰铨郎。赠左议政。竹窗公二子。长讳桂年号翠酒堂。有至行。赠左赞成。次讳柏年号雪峰。判中枢提文苑。被清白选。赠领议政谥文贞。次子讳鋧。判中枢主文衡。号白阁谥文安。入为赞成公嗣。配汉阳赵氏。大提学絅孙。继配广州李氏。领议政忠正公浚庆后也。以 肃宗癸巳闰五月二十一日生公。文安公三子。公其季也。公姿性超类。聪颖绝异。六岁能属文。庚子 明陵国哀时。文安公有粉白鸠杖。命公赋之。应声曰杖上有一鸟。不飞又不鸣。身被白雪衣。如知东土哀。十岁文安公长春曹。第次画署课试。公睇阅而评品之。无毫发爽。老师咸神异之。又代题曹牒四五字。白下尹公淳见之大惊曰当为千古绝艺。十馀岁入科场写券。观者几倾场。癸丑文安公年大耋而往视子妇窆事于镇川。公欲随不许。公潜蹑之。中路始觉之。抵镇文安公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3H 页
果寝疾。公竭诚扶护。竟罹创而预具岁制。不以仓卒而有阙于礼者。克襄于天安地。庐墓三年。哀毁过至。文安公遗稿十二卷。手写寓诚。外除奉慈氏极愉婉。遭艰既阕。遂无意进取。寓居安山。老屋数椽。不庇风雨。饭蔬屡空。不以为意。癸未仲子俒擢第。 英宗追念 先王所以眷遇于文安公。恩言隆重。眷顾出常。领相洪凤汉奏某能文词工书画。 上曰人心多歧。易有以贱技而小之者。勿复言书画事。向来徐命膺言此人有此技。予之不答有以也。盖圣意重其才而曲为之爱护。公感激而出涕者三日。目为之朣。乃曰贱臣未尝一觐耿光。而爱贱臣至此。比之郑荥阳三绝御题。殆有过者。今古人臣之未尝闻也。自是不复为人作画。人亦不能强之。从孙彝福,彝正。伯子𪝤连占科名。叔子𫣷,季子傧联登上庠。家门稍盛。公益谦抑。作诗戒家人。常曰受国家恩。承祖先庥。得有今日。敢不自勖以忠孝哉。壬辰 上行养老礼。𪝤以史官前席。 上曰 宁考己亥。亲题西楼宝牒。锡宴十耆臣。汝祖即其一也。汝父今年几许。对曰六十。 上曰常训岂不云乎。卿等来乎之教。恍然如昨。伊时耆臣亲子。在今惟尔父。岂不贵乎。仍教曰入侍注书姜𪝤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3L 页
之父。即故大提学之子。而六十尚在儒籍。其令悬注调用。以示予礼耆年不忘其父之意。癸巳拜 英陵参奉。衰年供仕。非素志也。肃命即递。是年公之回甲日。诸子欲具杯勺。公流涕曰古贤云父母不在。生日当倍悲恸。今当劬劳之日。何心为食。且自壬午。是日每食素。汝辈所知也。勿复言。是日即 显隆园忌辰也。甲午仲子俒侍 上。上又及公递职事。命升六品。令故重臣祀板享官俸。拜司圃署别提。公黾勉就职。乙未移尚衣院主簿。旋又移司宪府监察,汉城府判官。丙申圣寿弥隆。春设耆耇科。公以京兆郎。领诸儒赴试场。占第一名。 上追思故事。恩教屡屡数百言。擢授同副承旨。命度支造赐玉圈。又赐法乐以荣之。亲制文侑祭文安公。翌月 英宗升遐。攀号若考妣丧。以受恩无报。为终身恨。拜兵曹参知。戊戌魁文科庭试。升嘉善阶。文贞文安暨公。俱由文庭试擢亚卿。国朝所未有也。拜汉城府右尹兼副总管。己亥除南阳府使。威惠并行。吏慑民怀。期年而官府清净。若无事然。辛丑拜户曹参判。监董御容摸写。秋 上御禁苑。召公陪游。宣法酝。公退而语家人曰昔皇明杨士奇,李贤,韩雍辈皆有赐游记。此不过令中间导之游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4H 页
而已。岂如臣之侍 圣上于上苑深严之地。游宴谈笑若家人也哉。为文而识异眷。壬寅推伯子𪝤侍从恩升嘉义阶。拜同义禁。尝以总管肃谢于御帐前。 上为之顾眄。谓筵臣曰风韵昂藏。若老仙图。癸卯拜兵曹参判。文贞公在 显庙癸丑年七十一。由吏曹参判特擢正卿。命为耆社堂上。 上讲国朝宝鉴。临此文教曰此宰相祖孙。七十一岁同在癸岁。事不偶尔。特除知中枢府事。许入耆社。拜汉城府判尹。甲辰拜都总管。时乾隆帝以大耋设千秋宴。礼部移咨。有节使择送耆德之语。朝议极遴选。李公徽之以耆社大臣为上价。副使难其人。 上曰上卿副价。亦多已例。且此重臣不可不一见中华。遂以公充副价赴燕京。中朝人惯闻公书画名。求者云集。公耻衒小技。强而后略应之。辽东巡抚博明曰诗宗放翁。字有晋人风骨。日讲官刘石庵镛,翁覃溪方纲书名重天下。见公书叹曰天骨开张。或得片纸。竞以重价争购。及还上命近侍迎劳于湾上。赐蔘剂。庚戌 元子诞降之庆。加正宪阶。辛亥正月二十三日。以微恙翛然而逝。讣闻掇朝市。吊赙如仪。三月葬镇川白洛面乾坐原。享年七十九。配晋州柳氏。进上耒女。吏曹判书命贤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4L 页
孙。柔嘉淑哲。有女士行。宗党咸称之。生四子。曰𪝤文科承旨。曰俒文科承旨。曰𫣷荫佥枢。曰傧文科校理。庶子信佥枢。内外孙曾近百人。文安公六十四岁而公生。公颖悟夙就。文安公晚年。于笔砚应接之劳。一委公焉。公连举男悦亲意。笃于孝。生事葬祭之礼。俱无憾。时节必躬省阡墓。至老有孺子慕。亲戚之孤寡者。抚恤诲导。官俸虽少。必分与。教诸子先行检而后文艺。闺门之内。常穆如也。天性乐易祥和。淡泊寡欲。凡器物之华靡者不顾也。每日所食才数龠。而英华外敷。待人仁爱之色著于形。忧忧乐乐。一出于诚。故人无亲疏。一见公悦之如亲戚。常爱古人宁静致远语。虽处挠攘。安閒若平常。喜看书。手不释卷。而稗官方技之书。一未尝寓目。少时读经传。先究旨义。又取两汉唐宋诸家读之。下笔循蹈古人轨范。而以从顺为尚。诗喜陆游。李参奉匡吕常曰诗语极淡雅。绝不俚俗。见解超绝。有自悟独造之妙。见古人诗文。未及考名氏。而能辨测其时代高下。书法二王米赵。造诣精高。楷草篆隶擘窠各体。无不神妙。玉板绢牒。日堆于前。各以所求者应之。古人格语警词。珍编佳什。出诸记诵。愈多愈不可穷。见者惊叹曰记性与笔才等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5H 页
耳。凡一代公卿巨人墓隧碑板释宫梵宇记载之刻。以得公书相多焉。尝曰右军正传在于唐四家。黄蔡效唐。文祝效宋。今人欲法右军。当先法宋明。由今之世。何可躐蹴而直接古远乎。是故兰亭定武本。不及唐摸赐本。唐本不及松雪十三跋本。世所行笔阵图。赝作多矣。人有以笔家正锋偏锋语力争。公笑曰妍媸巧拙。如烟云起灭。直是笔端游戏耳。郑府使持淳深晓书法。尝谓同时故易之耳。后人必有得只字而愿为殉葬者。曹知事允亨曰天品甚高。镕铸众美。别作一径。有以见读破千卷气象。画法天分特高。无一点尘俗意。墨兰竹尤清劲迥绝。钟鼎款识。金石镂画。以至古彝敦董器。鉴裁入妙。图章镌刻。得汉魏人古法。邃于字学。点画之差误。音韵之讹舛。必毫辨缕析。诸子百家。贯穿该洽。尤详皇明事迹。一无所遗。公早承诗礼之训。夙抱经世之学。而孤露以后。无意荣进。退处荒郊之滨。以毫素缥缃自娱。于名利泊如也。晚以翰墨之艺。特蒙不世之知。频赐引接。宠赐便蕃。至命写标题于 先大王御真。 上之爱公书如此。及公逝。亲制文侑之曰疏襟雅韵。粗迹云烟。挥毫万纸。内屏宫笺。卿官不冷。三绝则虔。北槎华国。西楼踵先。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5L 页
才难之思。薄酹是宣。公鸣国之盛。遇巷之隆。而云汉宸藻。踰于华衮。终始恩荣。岂非旷前世而罕有者哉。公之才足以吁谟岩廊。公之文足以管弦郊庙。而中岁落拓。一无所展布。华闻盛名。为技艺所掩。如公者其可谓遇乎。然而以布衣为至尊所重。皓发释褐。超跻班卿。曳星辰之履。游日月之侧。染翰侍前。人主动容。拭玉入朝。天下闻名。今去公世五十年。而片楮寸墨之为人所珍宝。如草坊白月之古。虽三家村秀才。必诵曰姜豹庵先生。虞世南书翰之褒。米元章宣和之对。垂辉青史。为艺林所荣宠。如公者其可谓不遇乎。公家自竹窗公至公四世。俱以文章官馆阁。而世享遐算。四世事 明 宣以来。 九圣朝宝历为二百二十六年。而公家所享年纪。总计为三百二十有七年。古今氏族之阀。其荣名寿考福履之盛。鲜与之匹。亦可见公家仁厚积累之德。清俭修养之操。有足以致此也。岂不盛哉。公居第南山下。园翠松阴。鸣涧绕庭除。帘几萧然。图史交映。臞颜缓带。抽牙签弄绿管。人望之若平地神仙。而即之温如。风流弘长。所至人聚观之。今之操毫之士语先生。邈然如古代传纪中人。元容先祖阳坡公墓碣。即公家雪峰公文也。世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6H 页
好之讲已久。而居又同里闬。童时从长老闻公之名。虽游嬉时。亦知公书之为可宝。其慕好之心如此。则公之行德。宜有详于人者矣。今公之孙𣹡。属以节惠之状。谨撮事行。告于太常氏。
赠吏曹判书梁公(彭孙)谥状
气数有厄于一时。故宵小之说得行。公议不泯于百代。故正直之道常胜。国朝士林之祸。莫酷于 中庙己卯。而迩来三四百年之间。国庠乡塾之间。章甫缝掖之类。皆知明正学辟异端。谈天人之理。辨王霸之术者。岂非己卯诸贤之力耶。方北门潜入之时。凶计蜮射。祸色焰烈。云日晦冥。朝著丧气。而庙堂则郑文翼公牵裾泣谏。天威少霁。馆阁则梁侍读抗章力诤。线阳复萌。后之尚论之士。抆涕叹息。景仰如山岳星斗。岂不伟哉。今 上癸卯。湖南多士。上言以为赠参判梁彭孙。道学渊源。出于文正公赵光祖。学则与奇遵,朴世熹,崔山斗同。冒死廷诤。与郑应同。党锢削夺。与崔淑生,李耔,金安国同。其师孝献公宋钦曰吾道之传。其在斯人。赵文正公曰吾见梁同年。如芝兰薰人。郑文翼公以经学荐于朝。与奇遵,朴世熹,崔山斗日夜侍讲。世所称经筵四学士是也。己卯诸贤。如安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6L 页
瑭,李耔,金安国,朴世熹等。俱蒙爵谥之典。以梁彭孙之学问名节。尚阙褒赠。在典为缺。敢以士论闻。 上下其事于吏礼曹。铨官奉旨请加秩。赠吏曹判书两馆大提学。仪曹请如士论易名。 上可之。后孙进永请为文谂太常。以余为文翼公孙也。谨按状。公字大春号学圃。檀君时三神人降于瀛洲之汉挐山。开国称耽罗。良姓世为星主。后改良为梁。东国之梁。皆本于此。仕高丽多显官。讳淳直文翰署位赞成事。讳遵踵入翰苑。世掌丝纶。入我朝有讳悌判书云观事。于公为高祖也。曾祖讳思渭直长。祖讳湛赠司仆寺正。考讳以河赠左承旨。文行世济其美。妣海州崔氏。文献公冲之后。光山金孝温之外孙也。公生于皇明弘治元年戊申。即我 成宗大王十九年也。自髫龀颖达特异。五岁与群儿游嬉。急雨大雷电。群儿皆惊畏。公独嶷然不迷。徐步率群儿还。人皆异之。七岁魁邑试。守宰奇爱。劝留书室。公拜谢曰临民听讼之堂。非村儿所居。方伯巡到召见之。欲试其才。命题以天地日月。公即书曰天地为吾量。日月为吾明。方伯惊异之。手书以赠曰海鹤之姿。秋月之精。他日龙门。大阐芳名。自是一道称梁神童。十二读书山寺。有异僧拜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7H 页
曰公真间世人。他日立身扬名。乃馀事。当名流百世。血食千秋。因忽不见。乡党长老称之以有道秀才而不名。十三就学于知止堂宋公钦。宋公匹马来访。留数日论性理之学。语主守曰古称子国有颜子。今子邑有梁秀才知之乎。与同门罗松斋世缵,宋俛仰纯为道义交。常以小学律身。精密笃实。德器渐成。及长治心修己。一以穷格理义为本。存心经济。以致君泽民为志。 中庙五年庚午。中生员第二名。与赵文正同榜。相从讲质无虚日。文正尝赞其气像曰霁后秋天。纤云初捲。明月皎皎。人欲净尽。丙子又中文科。被选湖堂入瀛选。 上锐意文治。公以尧舜君民为己任。程朱道学为宗旨。每抱经登筵。整衣肃容。斋心积诚。对方册如敬神明。以伊川薰沐拈香为法。上问孔门之学。所业何事。对曰仁而已矣。 上问何谓之仁。对曰仁人心也。圣人因其本然之心。先致其知而诚其意。发为仁政。措诸事业。故正朝廷理万民。必本于是心。 上称善。文正抱兼济之学。感不世之遇。与冲庵金公净协力共贞。朝著肃清。公与金大柔,金老泉,奇子敬,安顺之,蔡英之等。往候文翼公。公曰调剂之策。专在玉堂。今见公等。吾无忧矣。一夜南衮以竹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7L 页
杖便服。乘月来访曰顾今济时之策。吾难独任。朝廷无可与共事者。公其不我遗耶。公正色答曰公如有志。何不往见赵光祖。我遐方人也。显达非愿。何足为公用乎。衮诱说百端终不应。衮去谓人曰尝闻南方之人柔顺和易。今见梁公。愚愎不可用。尝因讲进戒曰大学之止至善。中庸之致中和。即人主为学之极工。而其本在明德率性。其要又在于慎独。且严于贤邪进退之几曰阴阳为天地之对待。君子小人。互为消长。自古圣人深轸扶抑之方。君子之进如茅斯拔。小人之退如庐斯剥。此二卦之象。所以占治乱之源也。在前席援据经传。反覆玩究。惓惓乎公私利欲之分。亹亹乎淑慝治乱之迹。不惮繁复。惟冀开发。朝而至日昃。昼而至宵分。 上竦然倾听。然圣体疲倦。或欠伸作气。御床戛戛有声。群小傍伺暗揣。遂以虫篆飞语。为阴中之计矣。公性度温粹。体不胜衣。然清节自励。言议激昂。尝与文正语及靖国录券之滥曰。成希颜,朴元宗辈。虽有大勋。素无学识。且陷于柳子光术中。猥录其子弟无劳者。利欲横流。此非细事。文正曰塞利源励世道。莫先于削勋录。己卯冬。文正为大司宪。与谏长李成童合启。请削勋券滥录者。 上不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8H 页
听。公联劄极论。 上犹难之。文正连启力争。乃获俞。南衮为清议不容。常怏怏。揣圣意厌儒臣。与勋臣沈贞,洪景舟飞语构诬。传播宫禁。十一月十五日。当禀定削勋。是夜衮,贞,景舟等。从神武门潜入。启赵光祖等谋不轨。事机急迫。请付有司正罪。公方在禁直。语承旨尹自任,注书安珽曰。岂有政院不知而潜入者乎。俄而中使出。召兵曹参知成云为承旨。云趋八。珽攀云带曰何敢独入。云击珽臂去。饬门者禁入。三更缇骑四出。逮囚赵光祖,金净等八人将杀之。公闻诸公在囚。酌酒相诀之语。不胜悲愤。仰天垂涕。馆学生及坊民乐工书吏等。联章讼冤。守阙号哭。公愤不欲生。倡议与典翰郑应。率馆僚抗疏曰国之有士。犹人之有元气。气丧则人亡。士殄则国丧。建宁之党祸起而汉祚非。熙丰之正士退而宋室危。斯固然之明鉴。既覆之前辙也。言极剀直。时文翼公以领相力谏救之。 上意稍解。遂减死律。配赵光祖绫州。金净锦山。凶党复启公及参赞李耔,应教奇遵,承旨朴世熹等。并请拿处。幸赖文翼公出死力营救。独公及李耔得免。公即归绫城旧居。文正适配此土。遂日夕相从。文正曰吾两人幸得从游于此。殆不偶尔。相与切偲。以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8L 页
遂初志。庶无大过。岂非天欤。未几李蘋为大司谏。李沆为大司宪。十二月十三日。合启请加律赵光祖党。并书公名及安瑭,金安国,李若水三十九人于一纸以启。又请罢贤良科。公惴惴若不保朝夕。与文正相守。每以处困不失亨交勉。尝怡怡如也。一日文正谓公曰吾侪此祸。实系时运。叹之何益。吾则死耳。十二月二十日。文正赐死之命至。公执手相诀。皆无一言。但曰吾辈几何不相从耶。是日大雪深尺馀。风凄日惨。人不堪其寒。而公独坐谪庐外。终日哭泣。亲看殓殡。设奠致哀。还家诵爱君如爱父之句。悲歌击节曰恨不与斯人同归。每逢其受命之日。必斋沐奠酒果。痛哭乃止。衮既害文正。又议定党人律。公及崔淑生,李耔,诗山正正叔等十四人。并削夺官爵。又以韩忠等六人外方付处。安瑭等十二人罢职。张玉等五人外补。于是善类窜逐尽矣。粤二年辛巳冬。宋祀连急书告安处谦与诗山正谋杀衮。逮诏狱锻鍊。衮等又上凶疏曰安瑭以无状小人任铨衡。赵光祖,金净,梁彭孙等二十二人。分受清要。管执枢机。异己者则曰心术不正。附己者则曰颇有经术。群聚结朋。包藏祸心。幸赖天佑。奸谋败露。请严刑峻法。明示显罚。遂标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9H 页
榜禁锢。公自文正丧后。屡登凶启。祸将不测。遂绝意世事。筑小室于中条山下双凤里之小溪上。以学圃扁诸堂。左右图书。襟怀冲澹。持敬用工。动遵规矩。其于辞受取舍之节。必合于义。训戒子弟。家庭穆肃。南中学者多抠衣请业。谢遣之曰独不见晦翁党锢后蔡西山血脚事耶。癸巳 中庙始悟。先放金絿等。公与金正国等并收叙。公不出曰吾为世大僇。何颜更出。托疾益自晦。及金安老用事。党祸更烈。人始服公先见之明。丁酉都宪梁公渊劾安老赐死。公及柳仁淑等首蒙甄用。屡被经幄胄肆之召。坚不应。甲辰除龙潭县令强赴任。邑有猛虎伤人。公为文祭于山。虎乃去。人比之渡河。即赋归。乙巳 仁庙御极。太学生请赵光祖复爵。 上即允。公又承恩命。是年七月 上升遐。公号哭日夜。竟以八月十八日考终于正寝。享年五十八。葬于绫州双峰里负巽之原。呜呼。国家承罗丽之馀。崇尚儒教。礼乐彬郁。涵养摩渐。积之百有馀年。而泰运淑气。钟挺群英。冠冕揖让。布列明廷。贲然若麟凤之瑞世也。进则横经论道。赞君德于勋华。退则博学玩理。绍正脉于闽洛。庶使君子闻大道之要。小民蒙至治之泽。而日中则昃。崇极而圮。泰否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29L 页
剥复。循环往来。螮蝀薄蚀。变在俄顷。萋菲贝锦。眩惑崇听。谮人罔极。邦国殄瘁。而公禀刚正之气。持充养之工。邃学则师友有所渊源。清议则士类为之依归。独立不动则铁壁之重也。抗言直节则日星之皎也。及其圣心开悟。恩礼复隆。而梁砀树屋。潜光励操。终始一节。全而归之。毒流钩党而林宗得免。厄惨刻籍而元城独完。如公者诗所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者。殆近之矣。公既有令名。施及子孙。公之孙山立以孝赠参判。山龙,山轴旌其闾。山璹壬辰殉节晋阳。赠判书。又旌闾。曾孙曼容倡义丙子。梁氏之门。忠孝为箕裘。绰楔貤赠。磊落相望。灵芝醴泉。亦可以知其有本而有源矣。公著述为兵燹所逸。只刻若干卷传于世。零金片羽。亦可珍也。以子贵赠吏曹参判。崇祯庚午。因沙溪金公倡论。配文正啜享于绫之竹树书院。配锦山金氏。铦女。继配清州韩氏。孝恭女。子长应箕有学行。应台礼曹参议。应鼎生员状元。文科重试状元。世称松川。应毕参奉。应德参奉。应国早卒。女归进士郑仁富,参奉郑仁洪。侧室男知遁能文章参奉。孙曾以下十馀代为屡百人。出者多名宦。处者修儒业。蔚然为湖南望族。以公经纶之志。遭时艰屯。不克大有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0H 页
展布。而格理讲义。扶正斥邪。使后学知理学之可宗。其有功于斯文为大。先正之定论可徵也。谨撮其大略。庸备节惠之考焉。
领议政金公(尚哲)谥状
英宗朝大丞相金公讳尚哲字士保号华西。系江陵。以新罗溟州郡王讳周元为上祖。在丽朝太傅上琦。侍中仁存。平章事永锡。三世大显。入本朝有讳锤判书。讳扬南逸持平。五传而讳添庆判书谥肃简。子讳善馀佐郎。历翰苑湖堂。无嗣取宗弟参议讳梦虎子得元为后。奉事赠领议政。寔公高曾也。祖讳弘柱奉事赠领议政。考讳始㷜判敦宁府事赠领议政号梅谷。妣赠贞敬夫人全州李氏。箕祯女。公以 肃庙壬辰九月二十四日生。临娩李夫人得异禽之梦。及生清莹殊凡。端雅聪悟。伯父孝宪公奇爱之曰此儿必大吾门。 英宗癸丑司马。丙辰擢文科隶槐院。己未拜说书选翰圈。先是从兄被史荐。不悦者举先故沮之。盖诬也。旋升司书。甲子拜弘文馆校理。时 上入耆社进几杖。公曰此便身物耶。万几方孜孜。而便身是计。则置国事何地。愿如武王之杖铭焉。后因台臣言 上怒。命勿入公事。公曰唐文宗庸君也。有去朋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0L 页
党难之言。而何尝自轻君位如此耶。命罢职。叙拜献纳文兼。乙丑拜铨郎兼文学东学教授。一儒臣由行骑驲。命杖配。公疏曰唐玄宗议杖广州都督裴胄先。张说言曰刑不上大夫。为近君也。今儒臣不宜杖命除之。丙寅差备局郎兼查正厅。以馆职奏曰唐玄宗焚珠锦。而不数年求南海珠翠。 殿下今禁纹缎。事之终始。惟在心之操舍。 上曰所奏不觉感动。公屡以 东宫讲学陈勉。教曰儒臣久带春坊。善于进讲。已命久任。岂欲移职。而馆员苟艰。姑且落点矣。后 东宫侍坐时令开讲。而每令公逐句开晓。教 东宫曰必猛省也。教曰近因奋励。亲见各司公事。公曰奋励在于簿书乎。得人为任则惟曰都曰俞而已。 上曰近日召见武士。欲审察得人矣。公曰 殿下所不见。岂无可用者乎。 肃庙御容移摸。奉安 南殿。会都监堂郎。宣酝奏乐。公方馆直。与伴僚劄言。昨夕之乐。非贺非宴。臣窃惜之。 上手书优批。又赐熟马曰赏直奖忠也。命广达门亲授。仍行昼讲。教曰唐玄宗云韩休知否。固虑儒臣有陈戒。堂劄果至。深得瀛馆学士之体。予甚嘉之。公曰 殿下情之所发。意之所向。每多急遽。 璿殿移奉时步从。岂不伤国体乎。连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1H 页
拜奉常正兼弼善,应教,辅德,汉学教授。 上讲资治通鉴。所馀数卷。命公尽读。后每教曰金某欢庆殿读书声。尚不能忘。丁内艰。庚午丁外艰。壬申特除同副承旨。出为安边府使。先有一民以杀其外弟事具狱。案月推问。公屡阅起疑请停推。上营不许。后死者还。盖避而诬者也。一境称公神明。甲戌湾府有事。命别择府尹。庙堂荐公曰国家内外可用者。无踰此人矣。遂出临边州。纪律严而规模正。修戎器缮馆廨。捐廪防民役筑堤堰。收税省敛。州人纪诗颂之。丙子还。 上曰其间予忘边忧矣。丁丑湖西关东两藩须代。 上询才于大臣。拜忠清监司。岁饥公自到界。逐邑监赈。无牛者俸钱买给。耕播不愆。赈后 上褒谕锡马。遣宣传官点视山城军器。又褒谕锡马。己卯瓜熟。因查陈田加任朔。入为大司谏。庚辰拜吏兵曹参议。寻擢开城留守。辛巳入为刑曹吏曹参判兼同经筵,副总管,同义禁,差备局有司堂上,承文院提调,贡市堂上冰库提调。壬午拜右尹都承旨。 上问庙堂岭伯谁可为之。以公对。 上曰长使出外耶。拜庆尚监司。及陛辞 上召见曰此时岭南也卿。不得不又出。而教书中不云行且召矣乎。时岭南大饥。公疏请加划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1L 页
灾结。赐批后教曰批答如此者。初有之事也。如书札往复。情意相通。可见上下交孚之意。时列邑多贷富民钱货。公皆令还给。只许愿纳者。殚心措划。一路不扰。与督运御史议。于三南置仓备储。如北关交济仓之制。以省列邑载输之弊。泗川设济民仓。延日设浦项仓。癸未赈毕后。 上谓大臣曰前已试湖西。而今此大赈。少不挠动。诚难矣。丐递不许。捐廪谷一万石置济民仓。一万石添备荒谷。又捐付各驿站。罢敛户立马之法。又设库储财。补民户徭役。加望汉城判尹。移知敦宁,大司宪兼司译提调。甲申拜刑曹判书,知春秋兼内资提调。旋移吏曹判书兼宗簿提调。陈辞疏。召见教曰岭以南。全付于卿。而民免颠连。为卿谢焉。又以冢宰烦卿。宜体予四十年苦心也。特除内局提调。亲书顷年儒臣今为冢宰八字赐之。公之受知盖自经幄也。兼同成均。严选注振淹滞。因微事解铨任。拜右参赞。都政日复拜吏判。又力辞。教曰其心贵矣。许解本职。移户曹判书。差保民司堂上。讲成节目。乙酉兼左副宾客。时兵判有阙。大臣奏曰今户判不可迁移。当责以十年矣。公连疏固辞。 上以国体命罢其职。公精于理财。省冗祛费。未周岁库藏充牣。大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2H 页
僚请久任。而公亦辞而不居者也。叙拜礼曹判书兼知经筵差宣惠厅平市署提调。拜兵曹判书。行都政。上教曰卿初当大政。一何鍊熟。期卿不浅。益加努力。丙戌拜平安监司。 上教曰虽以一年为期。犹觉杳然矣。辞朝第六月。特旨拜右议政。恩谕隆挚。丁亥到城外上疏。手书赐批。拜司饔院都提调。出肃日。 上执公左右手。辞教郑重。命貤赠特以上相。亲制文致祭于判敦宁。公初登筵。以保惜圣躬。和平圣心。辅导睿学。简择宫僚。慎爵赏用人才。择守令行按廉八条仰勉。兼扈卫大将。因台疏时原任大臣并罢职。旋仍授。兼禁卫营都提调。先墓焚黄告暇。令厨院宣馔。异数也。正言任观周斥疏三公。命并勉副。付判府事。出肃还拜相职。正言李奎纬疏论公。命奎纬安置黑山岛。公引八。疏批有忠清刚直之褒。递付西枢。犹不入。至有躬临为教。始黾勉复拜相。公请宥奎纬。教以为成大臣之美。戊子解相职。旋复拜兼药院都提调。己丑雷异。陈劄勉之曰平心气以尽调护。慎举措以戒频复。拣端良以资辅翼。奖謇谔以恢听纳。严选举以收才彦。公廉防以覈名实。 上优答之。公以我国文献无可徵者。尝奏谓仿文献通考例。分门汇集。以便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2L 页
搜览。庚寅设厅编辑。名曰东国文献备考。后有考据。上辄曰此右相力也。辛卯前台疏论康熙时太学士朱璘撰纲鉴会纂系明史。而我朝璿系所载为诬。 上大惊。召大小诸臣。命读辑略。教曰此册若在世间。予何敢食息自安。减膳撤乐。议差使陈奏。俾得火其书毁其板。又教曰大臣谁可行者。公曰臣敢辞其劳。越六日拜表。上召见三使臣。各书下御制御笔。驾临慕华馆以送之。又遣掖属劳问。是时天心烦恼。处多过中。公在途疏言。臣辞退时。以一宽字仰勉。近见辞令失中。小大惴惴危惧。殊非圣世气像。赐批嘉纳。又亲笔书下快顺成而来慰去国之心十字。又命诸道臣过站安否。随即状闻。以慰予用心。抵燕京呈奏文与呈文。礼部难之曰朱璘已于乾隆二十二年被罪。所撰诸书已尽毁板。令各省申禁。岂印本尚存。流布外国乎。必申禁前所买者也。公业已周虑。过沈阳时。求得明纪辑略与纲鉴下所附录两册。及是出示之。礼部议奏朱璘辑略。已经销毁云云。于是我国所陈请者。无可据之说。公以申禁之意。呈文礼部不受。公议曰呈文终不许则领赏日当免冠午门外。不敢领赏。皇上虽远在热河。岂不听闻乎。礼部有惧色。呈文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3H 页
上而皇旨始下。再行各省申禁。勿许私藏。公奉皇旨复命。 上握手教曰东国再明。是卿之力。锡鞍具马。以专对顺成告 庙陈贺。又命辑印辛卯重光录。壬辰因事三大臣并罢职。叙付西枢。湖西水营。处在僻处。若潮退则战船不能动。安兴镇西通登莱。南控三南。请移水营于安兴。不果行。以不讨故重臣赵观彬。诸大臣并削职。叙拜左议政兼御营都提调。又以宰臣赵荣顺处分后不即请讨。诸大臣并罢。叙拜西枢兼司仆都提调。癸巳还拜左相兼司译都提调。寻免付领中枢兼 宗庙都提调。旋还左相。一儒臣应旨疏荐人。公奏曰 宣庙朝参赞白仁杰荐一官。相臣李浚庆以其越例论之。小官之荐人宜著禁。 上从之。甲午 上患痁疟方亟。连问公来否。至则握手曰几不见卿。领相金相福登筵涕泣辞职。 上允之。公请一视。 上曰卿恳何异流涕。亦许之。乙未 上候平复。行贺礼。 世孙率宗臣大臣卿宰进爵。公蒙锡马典。以厨院提举也。十一月 上命巡监军望单入于 东宫。诸大臣求对争执。 上曰卿若不悟。予当诣旧邸。仍命领相韩翼谟不叙。翌日宰臣徐命善疏论前领相及左相洪麟汉之罪。公适登筵。 上问之。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3L 页
公对曰愚忠所激也。 上召大臣两司。各陈是非。又召春坊官询 东宫陈疏事。公进曰睿疏以伊日领左相所奏引义。不觉惊悚。 上特加命善资秩。领左相并刊版。翌日诊筵。拜公领议政。教曰此时故拜卿此任。别谕曰卿刚方正直。予曰得相。方兼保护。其勿固辞。又教曰卿入来然后当进建功汤。公出肃。 上曰予岂私卿。卿古之领议政也。越二日下备忘记曰予见冲子作为。然后心可纾。状闻中禀请者数本入于 东宫。 世孙上疏请收备忘记。公求对言 世孙之不敢奉承是也。 上命退。 世孙连疏。 上有诣旧邸之教。公又求对。 上教曰听政有前例。若举行则予当静处。夜命以听政举行。仍召求对诸臣。公曰今教乃是丁酉故事。臣等岂不奉承乎。仍请招礼官定节目。 世孙行听政朝参。公与僚相陈劄言庄重静密。凝道之基。敦本懋实。进德之要。幽独之地。操舍必谨。举措之际。表里交正。此天德王道之本。勤讲学则无尚文藻之华。容谠直则克恢翕受之量。存玩物丧志之戒。以昭俭德。杜左右侥倖之门。以严宫禁。批以铭心佩服。召见曰每当三公之有阙。 大朝教以此大臣当有用处。今番拜首相。圣意诚不偶然。兼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4H 页
奉常寺都提调。丙申行宾对。公曰 邸下英气太露。庄凝或欠。每以求治太急。作事无渐为戒焉。 世孙嘉纳。领厩马之典。以尊号都监劳也。 上以正宗统。欲追谥 孝章世子。公奏曰向在甲申。上告下布。今者加谥与否。既无加损。且追谥 东宫。典礼无据。诸大臣皆是公言。 上曰当以承统二字赐谥 孝章矣。仍命造 孝章宫册印。受贺颁教。 世孙诣 垂恩庙。明日诣 墓所。又明日召大臣教曰 世孙称我孝孙。当锡号曰至孝世孙。先传谕于庭中。银印竹册。设都监造入。公奏曰册印锡号。与谕书有异。古典未有矣。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犹以为非矣。 上仍呼书传教曰 世孙师领相所奏。令人感叹。 世孙有此师。予将高枕。特赐厩马。令此庭亲授。公固辞。 上又传教曰领相恳辞亦寝。今日见一事两美。谕书依甲子年例。只书年月安宝。令 世孙亲受。制下谕书。命公写进谕书中有领相忠言令予感动之句。翌日上亲书孝孙二字。教于公曰欲铸银印赐 世孙矣。公曰此则异于锡号矣。仍命该曹铸入卧内。亲授 世孙。其后 正宗朝大朝会及动驾时。辄以谕书银印对奉焉。时有一经讲之议。公议曰设讲而无效罢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4L 页
之矣。今虽复讲。安知不如前乎。若罕设科。士趋自正矣。令依领相议。三月 英宗升遐。 正宗嗣位。公为院相前衔。金若行疏论前冬听政庆科。崔赵三人参榜事。命官主文。谓之党逆。盖命官公也。主文李福源也。听政翌日。命庭试依节制例。御题一人元良。万国以贞。而以文王世子篇。制述者绝罕。命取十五人。而公只取七张。 上令更取落轴中备数。榜中赵羽逵,赵荣毅,崔守元所作多雷同。公劄引咎。请拔去三人而蒙允者也。至是搆挤公。公出城。 上下别谕开释。因右位大臣重卜。以次为左相兼总护使。公并力辞得解。因严教肃枢衔。 上曰其时事状。予所目睹。取于乱轴。予亦知之。卿于此岂有一分嫌挨之端乎。党逆之说。尤是骇悖。又命若行限己身禁锢。为教曰相职解免。为开卿进身之路。不可久处西枢矣。仍命公看审 山陵。复拜左相兼总护使。因事罢。复叙付西枢,军器都提调。寻还左相。赐鞍具马。以 山陵敦匠劳也。承任子之恩。以 景慕宫上谥敦匠也。请编辑讨逆颠末为书。 上命设纂辑厅。成明义录。诞辰候班。命大臣卿宰中色目少论人留待。公劄请还收色目之教。即命抹去。召谕曰色目之说。故相李浚庆有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5H 页
言曰若启党习者然。予感卿等陈劄匡救之意。仍下教缕缕。公曰 先大王五十年荡平之治。至今食效。惟愿继述焉。昼讲儒臣请先治党与。公进曰此岂反侧自安之道乎。书云旧染污俗。咸与维新。愿圣心存得此义。当今要道也。 上倾纳忠州骊州等地有伪造纶音之煽播者。 上亲鞫。诸囚转相告引。筵臣请穷覈。公进曰久益蔓延。岂不闷乎。 上曰卿言是矣。即命释诸罪人。丁酉岁首宾筵。公曰近来士气消磨。台风委靡。风习之如此。不无所以然者。臣事君如子事父。笃老之亲。当以顺志为事。昨年以前。不能尽争子之责。今则群下当以随事规勉为先矣。又曰庶类疏通。虽有壬辰处分。既无界限之一定者。故台望近亦不拟。故相崔锡鼎许要不许清之论。诚得当矣。翌日 上教曰昨者奏语。中夜思之。予实感焉。仍命两铨讲成节目。 上询罪谪人宥荡当否。公曰见今台启者几人。堤防虽严。咸囿维新之化。则世道可镇。人心可定。 上开纳之。兼实录总裁官。序升为领议政。请 端庙河纬地依朴彭年例旌闾从之。己亥宾筵奏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敢诵古人格言为献。 上喜曰嗣服初。卿以仁明武三字陈勉。至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5L 页
今不忘。坚久二字。又敢不另念。兼军资监都提调。公侍筵辞职。 上曰此卿求退时耶。 先朝激怒之时。辄却汤剂。而卿若仰请必进御。待卿诚不浅矣。辛卯使行时勉戒劄。非卿孰发一言乎。其后临朝教曰首揆秉轴。今几年。否德嗣位以来。多忧虞而然也。予无毫分报施之事。暂许就閒。付领枢。庚子行朝参。又拜公为领相。 上谕曰间者予或不能总揽权纲。卿岂得为大臣事乎。邦国兴替。世道污隆。一委于卿。公曰先王成宪。实为全保朝臣。勿论彼此。惟才是用焉。公猝患听莹。 上遣医赉药。又赐琼玉膏。公请罪谪枳塞之中。有门地才识者。别加收用。 上嘉纳。奏擢岭南李象靖,湖南奇彦观加资。上陈勉劄。 上曰缕缕千百言。无非经济之谟。及进对宣馔。亲授批旨曰首尾累言。无非进学之要。做治之方。而道尽卿平日血忱。思欲措之为政。公曰慎无赦。古言也。然今时殆少完家完人。岂不伤国家元气乎。如国有大庆。必广加赦典焉。辛丑入耆社。上引年劄。批答曰予小子获免大过。皆卿之力。邦运之期至磐泰。时象之稍息波浪。夷考弥纶夹辅之功。亦惟曰式赖于卿。勿以休退为定。三上终不许。解相职付领枢。 上行农坛观刈礼。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6H 页
以公 先朝观刈时参班。命入参劳酒礼。兼 英庙宝鉴总裁官。甲辰拜 景慕宫都提调。是领相例兼。而拟望受点。自公始。充 王世子册礼正使。礼成后赐米肉一等乐。公上辞劄。批曰尊高年也。偕吉庆也。设宴日。 上御月觐门引见。书下御制七言律诗。遣阁臣设法酝。恩荣旷绝。明日上笺谢。丙午冬。公长胤参议宇镇被罪岛配。台阁声罪及公。辞教郑重。昭晰备至。只以罢职捧传旨。辛亥十二月初五日。考终于长湍丙舍。享年八十。葬判敦宁公墓左坐壬之原。 上特下备忘记曰年前台论之峻发也。只施谴罢之典者。意岂徒尔。今闻长逝。若无拔例之举。则恶在其别施院相之意乎。仍命荡涤其罪名。礼葬举行。又特放参议公。许令归葬。盖公之忠悃勋庸。受知于平日。故恩礼之始终不替者有如此。可谓生荣死哀备矣。公初娶右议政郑羽良女。再娶士人李尧钦女。三娶士人李健中女。生二男。长宇镇吏曹参议。次寅镇进士。为公从兄参判公讳尚迪后。庶子宁镇进士,宜镇,完镇。宇镇子启瀗。女适尹在俭。寅镇子启泳县监。女适赵云尧。启瀗子学新。启泳子学述,学䄵进士,学秀,学杓。公以秀峻伟硕之器。有通鍊沉深之识。补以学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6L 页
术。检身守贞。自侍经幄。有怀无隐。明剀恳挚。格心为义。受隆知于 英庙则哲之明。而诤必包容。谏必开允。言路闭则思所以通之。庶事堕则思所以整之。有阙必救。不惮忤旨。每一敷陈。辄被华衮之褒。至班秩崇显时。犹以旧时儒臣称之。在朝则推需世之具。居外则尽分忧之责。处忧艰之事则敷心咨询。值危疑之会则握手注顾。膺专对于辛卯而邦诬夬雪。受顾命于丙申而国势永赖。及 正庙之初。事变层生。朝象莫靖。而公未尝不以明义理严堤防为论。然其血诚苦心。先切于疏禁网而宥罪过。无弃人而振废枳。以保世臣养元气。为一部真诠。朝而进言勤勤惓惓。夕而陈疏申申谆谆。必期于感动天心。此皆人所难言。而利害祸福。又从以随之者也。有狱事辄劝 上以平允从轻。 上亦察其心之一出公正。断断无他。故多曲意从施。至以兴替污隆。倚卿为重为教。公辅导赞襄之绩。筹画吁谟之策。固不可胜书。而其行己持心之五十年如一日。久为 圣明之所孚信。 英宗古大臣之褒。 正宗只知有国之谕。可以断公平生。而亦可垂耀于竹帛矣。公家间罹世故。亦即疏涤。而隐卒之教。恩遇罔间。若公居家行谊。莅官治理。虽
经山集卷十九 第 437H 页
有过人者。而亦无足以轻重公大节。并不略及。以公而窃方古人。则尽心民事如向敏中。鍊达弥纶如刘大夏。平恕冤狱如狄梁公。不市私恩如李文正。谨次家状。谂太常氏。请所以节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