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经山集卷十二 第 x 页
经山集卷十二(东莱郑元容善之)
书
书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0H 页
上竹石徐尚书(荣辅)书
园绿敷阴。伏惟体度毖卫。家君莅宁郡。先察补役库之病于民者。革罢之。收宿逋数万金。不挠民而民之大瘼祛。政既暇。葺公廨之废者。修仓舍之圮者。乐育养士。两斋新成。西塘之小亭又新成。向在永柔。凿池种鱼。夹官道植树。课民种桑。此家君性所好也。昨夕获衙书曰郡斋之西可五里。有小塘周可数百武。有屿起于中。堙芜久不治。榛莽之所翳。蛙蛇之所处。邑人村士之过是者。莫不睥睨而叹其埋没也。余乃谋于众。无不喜者。遂拣日疏其塞筑其缺而完之。亭于是乎成。贮新水㘽白红两莲。环屿莳花木。塘四旁剪伐恶卉。只存佳木脩干。以为来往者休息焉。乃与郡之客。登斯亭而落之。闾阎扑地。云霭变态者。亭之东也。堤水平流。波光相接者。亭之西也。群山秀色。皆可指数者。亭之三面也。日将夕。坐轩上以须月之至。则水色树影。相与徘徊。所见比朝昼尤奇。亭之胜。又于是乎具矣。夫是亭之起。在二月廿日。其日雨。农夫相
园绿敷阴。伏惟体度毖卫。家君莅宁郡。先察补役库之病于民者。革罢之。收宿逋数万金。不挠民而民之大瘼祛。政既暇。葺公廨之废者。修仓舍之圮者。乐育养士。两斋新成。西塘之小亭又新成。向在永柔。凿池种鱼。夹官道植树。课民种桑。此家君性所好也。昨夕获衙书曰郡斋之西可五里。有小塘周可数百武。有屿起于中。堙芜久不治。榛莽之所翳。蛙蛇之所处。邑人村士之过是者。莫不睥睨而叹其埋没也。余乃谋于众。无不喜者。遂拣日疏其塞筑其缺而完之。亭于是乎成。贮新水㘽白红两莲。环屿莳花木。塘四旁剪伐恶卉。只存佳木脩干。以为来往者休息焉。乃与郡之客。登斯亭而落之。闾阎扑地。云霭变态者。亭之东也。堤水平流。波光相接者。亭之西也。群山秀色。皆可指数者。亭之三面也。日将夕。坐轩上以须月之至。则水色树影。相与徘徊。所见比朝昼尤奇。亭之胜。又于是乎具矣。夫是亭之起。在二月廿日。其日雨。农夫相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0L 页
与言曰二月廿日雨。其徵为大有。亭之始。在于是日而得是雨。岂以斯亭之遂民愿欤。亭之成在三月十三日。其前日谷雨日也。其日又雨夜至朝。农夫又相与言曰谷雨日雨。其徵为大有。亭之成在是日而得是雨。岂以斯亭之遂民愿欤。斯亭偶与雨始终。而其雨皆可喜。遂用东坡故事。名斯亭曰适成。亦志其喜也。是役也。民不劝而来相之。情可见也。设宴而较士艺。乐与共也。用日二旬。称其役也。役财费馀百金。称其亭也。亭之制六楹。称其屿也。屿之广二亩。称其塘也。花朝月夕。或扶杖步往。倘徉池亭之间。则少忘簿领墨绶之劳。而惜不得与汝曹共登之也。古人作亭辄为记。为记必求当世文章之文。盖为亭名因文益彰。而亦为使后来者。藉重而无废观也。吾衰懒甚。且年来从米盐事。久废著述。汝曹无足为也。今世如求文章之文。可使亭名彰而后无废观。则独竹石文丈为然。欲书请而转便也未。尔当待官褫。而剞劂甚急。汝须往告请记文。文就虽即日委伻赍送。而扁额三字。亦受付为可。朝欲躬进而适冗挠。玆敢具由仰聒。如蒙许可。俾副家君作亭求文之盛意。则何感如之。不备白。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1H 页
答竹石太史书
冬旭晴佳逾秋。詹慕深切。伏承下书。体度保釐万安。伏庸欣喜。彦友举女。理固有如此者乎。令人茫然无思量也。志文草读之未半。徒不觉有物湿眶而已。邦彦之墓志。已行于世耶。昔者此友尝出示秀轩公,永川公志文。辄相语曰碑板文字。非止为当世第一。古亦罕俦。得此两世垂后之托。可谓乐有贤兄。此语未已。又令此友墓中又埋此文。三世一文。哀者益哀。然邦彦得此。其传名无疑也。冥冥有知。庶亦悲感。昨夕另邀平昔所从游诸公。衔悲轮读。皆曰谨严而持体。恳怛而逼情。当使后之人。有知邦彦而为之悲者矣。仍忆此友生时。每得一文字。辄相邀论赏。今此文勘了此友平生。而可使此友托名此文。不可得与此友共论此文。宁不悲哉。仆之忝录友列。还愧还愧。实不足以为邦彦友。然曰不知邦彦则未也。其于生死存没之际。固不可无一言识之。盖哀不可不纾。情不可自已。文之不足有无。顾何可论哉。
答桐渔李相公(相璜)书
伏承俯问求言相助。殆哲人之询于荛也。制绣被者必资缕线。度穹宇者不弃瓦砾。敢贡愚说。冀概盛听。
冬旭晴佳逾秋。詹慕深切。伏承下书。体度保釐万安。伏庸欣喜。彦友举女。理固有如此者乎。令人茫然无思量也。志文草读之未半。徒不觉有物湿眶而已。邦彦之墓志。已行于世耶。昔者此友尝出示秀轩公,永川公志文。辄相语曰碑板文字。非止为当世第一。古亦罕俦。得此两世垂后之托。可谓乐有贤兄。此语未已。又令此友墓中又埋此文。三世一文。哀者益哀。然邦彦得此。其传名无疑也。冥冥有知。庶亦悲感。昨夕另邀平昔所从游诸公。衔悲轮读。皆曰谨严而持体。恳怛而逼情。当使后之人。有知邦彦而为之悲者矣。仍忆此友生时。每得一文字。辄相邀论赏。今此文勘了此友平生。而可使此友托名此文。不可得与此友共论此文。宁不悲哉。仆之忝录友列。还愧还愧。实不足以为邦彦友。然曰不知邦彦则未也。其于生死存没之际。固不可无一言识之。盖哀不可不纾。情不可自已。文之不足有无。顾何可论哉。
答桐渔李相公(相璜)书
伏承俯问求言相助。殆哲人之询于荛也。制绣被者必资缕线。度穹宇者不弃瓦砾。敢贡愚说。冀概盛听。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1L 页
相业之盛。汉之魏,丙。以持体习故名。唐之姚,宋,房,杜。以善谋善断应变守正闻。而传不悉纪。制亦多异。但宋朝规模。于我为近耳。贤硕相望。功业可述。前有王,李。后有韩,富。独李文靖出入两府。始终如一。名德俱完。杰然可称。今以閤下。求方宋贤则其庶几乎文靖矣。其端凝似之。不妄言似之。不喜事似之。自奉甚薄似之。有才识而至公取信似之。慎重有雅量似之。先知之明虑事之远又似之。性之所近。学易为力。閤下以李文靖为何如人。为相如文靖足矣。善乎文靖之言曰沆居重位。实无补万分。惟中外所陈利害。一切报罢之。惟此所以报国耳。朝廷规制。纤悉备具。科金条玉。无以加焉。惟不更法度。可为今日相业之要道也。宋仁宗相富弼曰弼前在政府甚好。今来恐多顾虑。人情亦焉能无顾虑。不若守前志不变也。既而弼竟以多顾虑不见重。如上所料。盖屡顾则入畏。过虑则害事。苟吾守吾志。直行不苟。则虽欲中伤者。未敢猝加轻侮。惟守志不变。可为今日处世之要道也。王元之之子嘉佑谓寇莱公曰丈人负天下重望。相则誉望损矣。今閤下固负重望。其未相也。若将有特异表章之事。而居之有日矣有月矣。其卧閤镇重。虽如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2H 页
泰山之不见运动。而无事可寻。无说可传。则誉望之损。能不如莱公之所不免乎。浮说横议。必至之势。而惟预知然后可以不动吾心矣。凡玆三条。先有所定于吾志。然后可以应之有裕。大抵古人于临事。虽奇变百出。电掣风驰。要之皆不失旧步。竟成吾志者。亶以有先定故也。吕尚之鹰扬。管仲之九合。韩信之出井陉。武侯之借荆州。皆非猝然行之者也。閤下如以此言为不妄。铭心嘉纳。受赐多矣。左丘明曰子皮以子产为忠。子产是以能为郑国。今世亦或有知閤下。以为忠者乎否乎。至于成败利钝。非仆之明所能逆睹。然不变古法。不变前志。不为浮说所动。则虽败亦成。虽钝亦利。以为如何。
答洪侍郎(敬谟)书
石溪吏部侍郎执事。仆自投荒陬以来。朝廷公卿。里社故旧。平昔之所绾带论交。接杯酒之欢者。未肯以一书见及。独执事缱绻不置。屡赐简牍。存抚备挚。忻跃恍惚。不知所喻。执事不以穷达而易其交。如仆之无所取焉者。而尚如此。执事之于友道诚厚矣。且不意仆之述怀诗。偶尘崇眄。劳奖太过。直拟以唐宋品家。愧甚愧甚。抑执事以包蒙之道。诱而掖之。引而至
答洪侍郎(敬谟)书
石溪吏部侍郎执事。仆自投荒陬以来。朝廷公卿。里社故旧。平昔之所绾带论交。接杯酒之欢者。未肯以一书见及。独执事缱绻不置。屡赐简牍。存抚备挚。忻跃恍惚。不知所喻。执事不以穷达而易其交。如仆之无所取焉者。而尚如此。执事之于友道诚厚矣。且不意仆之述怀诗。偶尘崇眄。劳奖太过。直拟以唐宋品家。愧甚愧甚。抑执事以包蒙之道。诱而掖之。引而至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2L 页
于道耶。仁矣。知则未也。执事曾知仆可与为诗耶。谬矣谬矣。若然则仆其亦圣俞凤矣。仆儿时读书长者侧。见长者吟咏诗词。心悦之以为可能也。后取古人诗读之。心悦之。又以为可及也。费工课若干年。猝不就。又多事抛却之。及乎知思渐开。见识稍进而后。乃知古人之邈不可及。而往日之自以为可能而可及者诚妄矣。譬若村伧野侬。皂隶庸贱。见大人君子折旋拱揖升降趋拜之状。问焉曰礼之数也。聆缓畅铿锵节族之音。问焉曰乐之声也。乃自曳履抠衣。踉跄然蹩躠然曰是亦礼而已矣。抱瓦缶土铛。啾啁然呕哑然曰是亦乐而已矣。及知有泰著敦彝琮璧璆琰之所以昭。衮芾珽珩幅舄衡綖之所以度。藻率鞞琫鞶缨之所以数。山龙藻火之所以象。五路九旗之所以章。经天纬地皇极之所以文。与夫扶徕下谋茎英之大其制。缇素秬黍之妙其本。五音八风清浊长短之应其气。郊庙邦国万民远人动物之各谐其和。然后始乃滉洋悠荡。自视其管于霄而蠡于海也。自是虽不敢复言声数之事。然亦有时正冠而趋。击壤而歌曰非敢为礼为乐也。亦足以安吾分而宣吾气也。今仆之为诗。顾何以异是哉。仆闻文者礼乐之类也。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3H 页
诗者文之馀也。敕天之歌清庙之什。如天之丽日月而鼓风霆。河梁柏台。布鼏而椫杓。朱弦而疏越。至隆唐之李杜而集成制作。能事毕具。明堂玉藻。仪章焕然。合管祝敔。百兽率舞。经其户而窥其室。则云罍在阼。牺象在右。县钟在西。应鼓在东。三千三百。各得其序。缀兆疾舒。咸底厥和。先宋之苏黄诸公。亦皆考同辨异。典章一代。如夏忠殷质之同归于礼。唐和宋安之同致于乐。其于作者。纷纭不可记。而列于始宗名响之林者。亦皆足以端章甫而相二君之好。包竽瑟而前王者之席矣。间或有粉饰画芦剽窃比拟者。则亦何异于齐管氏之镂簋藻棁。鲁三家之佾舞雍彻。乌得免君子之讥笑乎。诗虽小技。亦不可易言。非才足以濯云。思足以枯海。气足以横空。力足以排奡。变化如神施鬼设。容态如春妍秋肃。雾霞之蒸郁。花卉之繁细。鸟嘤兽嗥。山蟠水萦。则未可与唐宋诸子。方驾而争衡矣。仆审于自量。近又疾病侵寻。精思萧索。并与邯郸旧步而失之矣。夙知执事以淹博之识温雅之才。好学又笃。其进何可量也。仆早晏解官。拟筑茅屋于汉南林泉之间。与稚子童孙。徜徉以老。清日閒朝。得朝廷之高文大策。盥露而读之。必曰非他人。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3L 页
必执事作也。仆于时。不胜大喜。三杯径醉。曳草履而揖黼黻之手。击土缶而和云门之音。执事以为如何。
上豆溪朴尚书(宗薰)书
豆溪尚书閤下。与执事别。阅序且三四矣。每便使自京至。未尝不获执事所赐手书。抽绎以还。顿首欣跃。书中辄问仆近作诗多少。抑劝之欤。其将悯之也。窃以平日之思欲一质者罄布之。幸执事可否焉。仆自少喜为诗。及长欲肆力而旋废已之。然亦有时吟哢不掇。执事尝责仆以勿多作。督仆以必致工。仆曰诗之本言也。言可已乎。多何伤。诗之所由出情也。情可饰乎。工奚求。执事曰言多则烦。曷若简。情放则荡。曷若修。仆无以应之。则曰简与修。皆有意而为之者也。曷若仆之无所事于用意之为高也哉。醇熙厖朴。莫尚于尧舜之世。而尧之民。耕食凿饮而乐。乐之则歌。虞之百工。见景星卿云而和。和之则歌。是岂致意于工与妙而然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长短而有曲有节。则其言也歌。其歌也诗。非惟喜乐和悦为然。凡忧愁哀伤离别行役怨恨思慕宴游佚欲赞美颂祝感叹之凡人情之所流动者。皆发而为歌诗。故列国之风。皆村巷里闾之相与歌谣者。而迩之彝伦常
上豆溪朴尚书(宗薰)书
豆溪尚书閤下。与执事别。阅序且三四矣。每便使自京至。未尝不获执事所赐手书。抽绎以还。顿首欣跃。书中辄问仆近作诗多少。抑劝之欤。其将悯之也。窃以平日之思欲一质者罄布之。幸执事可否焉。仆自少喜为诗。及长欲肆力而旋废已之。然亦有时吟哢不掇。执事尝责仆以勿多作。督仆以必致工。仆曰诗之本言也。言可已乎。多何伤。诗之所由出情也。情可饰乎。工奚求。执事曰言多则烦。曷若简。情放则荡。曷若修。仆无以应之。则曰简与修。皆有意而为之者也。曷若仆之无所事于用意之为高也哉。醇熙厖朴。莫尚于尧舜之世。而尧之民。耕食凿饮而乐。乐之则歌。虞之百工。见景星卿云而和。和之则歌。是岂致意于工与妙而然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长短而有曲有节。则其言也歌。其歌也诗。非惟喜乐和悦为然。凡忧愁哀伤离别行役怨恨思慕宴游佚欲赞美颂祝感叹之凡人情之所流动者。皆发而为歌诗。故列国之风。皆村巷里闾之相与歌谣者。而迩之彝伦常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4H 页
行。远之草木鸟兽。凡思之所发。言而为诗。诗之为句。有三四五六七言。固不待河梁柏台韦孟谷永夏侯谌而各体已具矣。沈约庾信之徒尚声韵属对。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约句准篇。盖诗变为律。近也非古也。如李杜之制作集成。固不敢拟议。其馀诸子摛藻咀英。轶驾并驱。穷枯海之思。奋排奡之力。必欲高其韵如峄桐泗磬。古其气如商彝夏鼎。丽其色如彤蜺赪霞。妙其态如时女美花。飘逸如神鬃籋云绛节御风。奔放如急潮风樯万幕铁骑。清绝如洞庭叶下湘江雁叫。悽恨如秋雨吟蛩绿闺怨妇。虚诞如䕺祠鸣铃仙岛求药。浮誇如于髡笼鹅优孟抵掌。甚至于闭门蒙被。呕心擢肾。以一字之安一韵之病。视若淮阴之轻重。荆州之得失者。岂不痴且惑哉。视诗之所由本。则亦岂不远乎哉。是以虽若孟贾韩李之名家。不能免寒瘦巧艳之讥。若天性如苏李。自得如曹刘。超然如陶谢。淡泊如韦柳。然后始可谓深得风骚之体。而此数子者。岂待工而后能之哉。昔巩仲至论古人诗平淡。朱紫阳非之曰古人诗。岂有意于平淡哉。但对今之狂怪雕锼则见其平。对今之肥腻酸苦则见其淡。盖先生之意。谓其古人本不置意于平险味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4L 页
淡。而发言自如此者也。仆常以是自解。而不致意于为诗焉。则人又或疑之曰诗不以意则从何成声韵。此非晓仆意者也。仆所谓意。谓不可求工而反害真意也。诗出于意。岂有无意之诗。然则杜子美之叙实事如史体者。白香山之如谈农桑言言皆实者。岂皆废之乎。风骚则言语之外。多可以观其意者。缁衣弊改。羔裘素紽。只言其容饰衣服之美。而人君好贤大夫节俭之意。可以见矣。兰露菊英。桂舟玉车。只言其餐饮乘御之华。而忠直洁身忧谗畏讥之意。可以见矣。此皆即诸事物。接乎耳目。随思而言。而言自成文。有无尽有馀之意者也。仆之诗。主于写意。而不意于工不工。故每于司省郡县。寺观邮堠。亭台山水。古今事迹。行迈游玩。思怀之间。有发于意者。未尝不形之于诗。或就或半就而止。意止则诗亦止。不以诗害吾意而已。故亦不以执事之精焉华焉而退避三舍。出言无节。执事不见夫春风和而百鸟各鸣其音乎。枋鴳泥燕。亦不因丹穴九皋之音而废其鸣也。执事以为如何。此言可与相知者道。幸恕其愚而详教之焉。不备。
上渊泉洪相公(奭周)书
上渊泉洪相公(奭周)书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5H 页
自閤下之进秉国匀。朝士野人。加额相贺。是岂皆有私于閤下而然哉。诚以朝野之望已久矣。閤下以笃行厚德。明经术学古道。真是清庙瑚琏之器。明堂栋梁之材。若得施布之地。则必致君泽民。而太平之盛可见矣。未敢知閤下将使中外之望者。不至落莫乎否。中书百责之所萃。而大纲在用人。顾念急务在于崇吏术。非惟汉唐宋少康。职由此道。读尧舜典。可知三代治本亦在是矣。字牧既不得人人必择。则择一监司。便是择众字牧矣。宋苏轼论元祐之至治。以温公择监司当之。后之议者曰治天下如斯而已。魏公用监司或非其人。崔公孺辄面折之。此两公岂不识治理哉。近年以来。奔走四方。目见生民日益困瘁。如欲使安业而舒力。不必由于家衣而户食也。亶在莅其上者之为之所耳。其本在庙堂。敢进规勉之言。猥滥是悚。为公之喜虽同。而抑独有私自恨者。每拟乞休占閒。时造屏下。质经论史。询古访今。获藉绪馀。少豁茅荒。而从今山野之性。不宜曳裾潭府。此恨谅不少耳。不备。
答豆溪相公书
当宁朝释褐而秉轴者。今閤下始耳。中间贤公卿登
答豆溪相公书
当宁朝释褐而秉轴者。今閤下始耳。中间贤公卿登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5L 页
庸者相望。而仅得其一。此官之难如此矣。自宣明旨。举欢然相贺曰司马相矣。谕批特重。以安石苍生之望待之。上下之所期望者。若将有太平之责。未知何所展布而副其任耶。固知閤下练古谙今。其于科条典章规度名例。无容加勉。且知閤下律己饬躬。其于雅量镇俗。端委矜式。不待相勖。第廊庙高矣。穷蔀远矣。与出临四方。亲近民事之时有异。故虽日接事务。而以尽心民事。为自任者盖少矣。宋朝名相。皆从事于斯。而民望所系。独温公为最。居相位一年。疾病半之。则此岂以事为施措。求悦于民而然哉。特以其心其言之无一时无一事不在于民。故民遂信之耳。闻再辞之疏。盛言民事。忧虞形于辞外。有识者相谓新参政知所本矣。自甚可喜。因此仰勉焉。不备。
答荷屋金相公(左根)书
今此峤南民扰。非朝夕猝发者也。积怨畜怒。万心如一。一唱万应。如堤始溃。遑汲之势。一时为闷。不可只付之巡宣之地。使之镇安之也。民若有骚动讹哗之时。则遣使衔赍纶言宣谕。仍询其疾苦。采其弊瘼。使之恃而无恐。安集整顿。 列圣朝已行之例也。民户三四百水火。犹有慰谕之使。况今南民万亿。号咷丐
答荷屋金相公(左根)书
今此峤南民扰。非朝夕猝发者也。积怨畜怒。万心如一。一唱万应。如堤始溃。遑汲之势。一时为闷。不可只付之巡宣之地。使之镇安之也。民若有骚动讹哗之时。则遣使衔赍纶言宣谕。仍询其疾苦。采其弊瘼。使之恃而无恐。安集整顿。 列圣朝已行之例也。民户三四百水火。犹有慰谕之使。况今南民万亿。号咷丐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6H 页
生之时乎。另择宰臣或堂上中解事务有忠虑者。奉纶音驰往岭南。就其中已动之大邑几处。聚会有众。宣上德音。如古之慰抚宣抚之衔。而仍询瘼后。与道伯邑守。商议其矫救之策。条条具成册。归奏前席。庙堂讲究施行。则保制于未危难之策。恐无逾此者矣。恭承俯问。有不敢隐。深谅处之。亦以此议。及僚席及诸公如何。
经山集卷十二(东莱郑元容善之)
序
宝鉴总叙
纯宗十九年。玉堂赵庭和上疏。请纂 正宗朝宝鉴。上询大臣。右议政南公辙曰臣尝欲仰请者也。请即开局。 上许之。竟未遑焉。今 上十二年丙午秋七月。 上谓大臣曰国朝宝鉴。 正宗朝以后。尚未续纂。实未遑也。 纯宗 翼宗宝鉴。今宜同编。领议政权敦仁曰实为阙典。纂成宜也。越明年丁未春二月。上又召见时原任大臣。教曰宝鉴今当续纂。领中枢府事赵寅永曰继述揄扬之圣意。臣诚钦仰。 上命诸臣轮览宝鉴首卷。寅永曰 十二朝宝鉴撰次时。抄出史库实录。今 三朝事实。不必更考实录。就内阁日省录,政院日记各司掌故。可考阅搜集。 上可
经山集卷十二(东莱郑元容善之)
序
宝鉴总叙
纯宗十九年。玉堂赵庭和上疏。请纂 正宗朝宝鉴。上询大臣。右议政南公辙曰臣尝欲仰请者也。请即开局。 上许之。竟未遑焉。今 上十二年丙午秋七月。 上谓大臣曰国朝宝鉴。 正宗朝以后。尚未续纂。实未遑也。 纯宗 翼宗宝鉴。今宜同编。领议政权敦仁曰实为阙典。纂成宜也。越明年丁未春二月。上又召见时原任大臣。教曰宝鉴今当续纂。领中枢府事赵寅永曰继述揄扬之圣意。臣诚钦仰。 上命诸臣轮览宝鉴首卷。寅永曰 十二朝宝鉴撰次时。抄出史库实录。今 三朝事实。不必更考实录。就内阁日省录,政院日记各司掌故。可考阅搜集。 上可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6L 页
之。乃命文苑诸臣。差纂辑堂上兼知春秋馆事,郎厅兼编修,记注,记事。仍以寅永总裁之。判中枢府事郑元容等校正之。书成合十有四卷。续原编为一统书。上亲撰序文。附编于 正宗御制序文之次。至翌年戊申之秋九月工告讫。如仪进书。 上祇受告献于太庙。奉藏各室。如上册宝之礼。是书之成。断自圣衷。而义例仪节。悉遵 正宗志事。光前裕后。以为万世监法者也。
送桐渔李尚书(相璜)入燕序
上之在位十二年壬申越十二月。敕使自上国至。奉诏册 元良。越明年癸酉二月。遣使称谢。判枢李公实充其选。公将行。索余以言。余何言以赠。公才足以干事。器足以有受。蕴而为文章。发而为辞令。屏藩于外。境宁而谧。筹谟于内。务获而理。国有事。咸畀焉。今使也何职。揭咨旅实。有故常存焉。公虽有才器文辞。恐无他施其用矣。公行矣。余何言以赠。今公之行。度辽野转碣石。陟金台历长城。望巫闾之色。循溟渤之滨。凡登临赏眺。皆可以触之境而为怀。不待言者道也。况公之性。不喜登临赏眺乎。公行矣。余何言以赠。余自幼时拜公。知公之平日用心。公之忧国甚于己。
送桐渔李尚书(相璜)入燕序
上之在位十二年壬申越十二月。敕使自上国至。奉诏册 元良。越明年癸酉二月。遣使称谢。判枢李公实充其选。公将行。索余以言。余何言以赠。公才足以干事。器足以有受。蕴而为文章。发而为辞令。屏藩于外。境宁而谧。筹谟于内。务获而理。国有事。咸畀焉。今使也何职。揭咨旅实。有故常存焉。公虽有才器文辞。恐无他施其用矣。公行矣。余何言以赠。今公之行。度辽野转碣石。陟金台历长城。望巫闾之色。循溟渤之滨。凡登临赏眺。皆可以触之境而为怀。不待言者道也。况公之性。不喜登临赏眺乎。公行矣。余何言以赠。余自幼时拜公。知公之平日用心。公之忧国甚于己。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7H 页
闻旱涝盗贼之一切病于民者。辄忧形乎色。不于言而即之貌可寻也。比年旱饥。八路同病。而西之维甚焉。公亦常以为忧。然今有人病病。㱡㱡然几殊矣。人以是言诸人。闻者未尝不惕然而惊。蹙然而闷。犹缓焉耳。及其猝然而当之。其状宛转然。其声呻楚然。则自不觉其怛然恻然遑遑然有急救之心。若知其所以医之之方。则辄为之殚其技而济之矣。此闻与见间也。余曩者奉使于西。归言于公。公为之惕然而惊。蹙然而闷矣。今复猝然而当之矣。必复为之遑遑然有急救之心。而且若公者。知其所以医之之方者也。公归之日。进而奏于厦毡之上。退而讲于廊庙之中。使西之人几殊之病。得以复苏。则后之论者曰此判枢李公使燕之力也。岂不多乎哉。今使也无甚为职。才器文辞。公有而无所施焉。登临赏眺。公有而性所不喜也。余独以西事闻于公者。深知公平日用心者也。于是乎余可以言乎。
铁北拾录序
丰沛贩屠。皆公侯之相。南阳织屦。多将相之贵。盖帝王之将兴。精聚而气钟。如金玉在山。而沙石草木。皆被其光辉也。朔方一道。我国之丰沛南阳。余以官踰
铁北拾录序
丰沛贩屠。皆公侯之相。南阳织屦。多将相之贵。盖帝王之将兴。精聚而气钟。如金玉在山。而沙石草木。皆被其光辉也。朔方一道。我国之丰沛南阳。余以官踰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7L 页
铁岭。峰嶂矗列。川江萦纡。飞腾奔泻。接应不暇。如入公侯将相之村。而日与贵人游也。国初之佐命俊杰。今不可以得见。然山川灵淑之气。犹不变改。其屹然而秀。汪然而深者。固已镇方州而列志图。虽馀麓派流之无名称者。亦皆秀拔灵异。超凡常庸陋之品。譬若丰沛南阳之子弟故人。虽不得列铁券之誓云台之画。而亦皆可歌大风谣白水。长依于风云日月之光者耶。所过辄录所见闻。特表著之。以备他日北游者之考。
北略拟议序
见龙门涂山则知夏禹恤民之劳。过洞庭荆门则思苗蜀征服之功。余之关北。然后尤以识 圣祖济时安民之业也。胜国之末。北鄙尤乱。我 太祖一举而金酋遁。再举而岛夷平。三举而蕃胡降。又有哲辅硕弼协力经理。至今四百年之间。边境宁谧。一尘不动。民生不见外事。生长且老于其间。为吏者亦因循暇豫。苟安无事。且与京师绝远。帷幄廊庙之臣。罕至是方。故朝廷之上。北事尤疏略。山川虽有志图。田民虽有版籍。必足履而目击。然后因势而知长。触类而虑集。昔酂侯收籍。光武披图。可一按该畅。然金城方略。
北略拟议序
见龙门涂山则知夏禹恤民之劳。过洞庭荆门则思苗蜀征服之功。余之关北。然后尤以识 圣祖济时安民之业也。胜国之末。北鄙尤乱。我 太祖一举而金酋遁。再举而岛夷平。三举而蕃胡降。又有哲辅硕弼协力经理。至今四百年之间。边境宁谧。一尘不动。民生不见外事。生长且老于其间。为吏者亦因循暇豫。苟安无事。且与京师绝远。帷幄廊庙之臣。罕至是方。故朝廷之上。北事尤疏略。山川虽有志图。田民虽有版籍。必足履而目击。然后因势而知长。触类而虑集。昔酂侯收籍。光武披图。可一按该畅。然金城方略。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8H 页
必待充国之驰至。陇右形胜。必须马援之指画。此盖尝险阻知情伪。然后便宜可讲而筹策无遗也。余居玆土且经岁。采访玩览之暇。谨录关防形便。军民事情。汇编为书。又敢附一二管见。非不知猥妄。然闻古礼近臣之使于外者归。辄以土风民事条奏。名之曰北略拟议。其目有十。其议三十。
枕谈录序
余以己丑十月初。上会州官。岁俭民穷。徵索日繁。清市支应。簿牍旁午。及岁翻而春晷舒。公事简。与景执始围棋吟诗。欢笑谐适。不知日之将夕。夜以灯油不继或早卧。卧或即眠。或转辗不能眠。不能眠则辄相与谈古论史。旁及野乘俗谚。或一语而一已眠。或语未竟而两俱眠。朝而思之。或不省为何语。初夏雨夕。相对甚寂然。景执忽谓余曰昔吾在家。一吟一言。群弟兄未尝不共。今分居二千里之外。家中群弟兄。欲知吾二人日所为事。诗藁可以携示。棋与谈无迹可考。余曰越人识赵瑟。唐世诵晋谈。以文字也。盍记之以示。遂为围棋联句。又录枕上所与语者若干条。藏诸箧。他日春草池塘之畔。披读逍遥堂风雨中谈话。则亦可以亚埙篪之吹矣。
枕谈录序
余以己丑十月初。上会州官。岁俭民穷。徵索日繁。清市支应。簿牍旁午。及岁翻而春晷舒。公事简。与景执始围棋吟诗。欢笑谐适。不知日之将夕。夜以灯油不继或早卧。卧或即眠。或转辗不能眠。不能眠则辄相与谈古论史。旁及野乘俗谚。或一语而一已眠。或语未竟而两俱眠。朝而思之。或不省为何语。初夏雨夕。相对甚寂然。景执忽谓余曰昔吾在家。一吟一言。群弟兄未尝不共。今分居二千里之外。家中群弟兄。欲知吾二人日所为事。诗藁可以携示。棋与谈无迹可考。余曰越人识赵瑟。唐世诵晋谈。以文字也。盍记之以示。遂为围棋联句。又录枕上所与语者若干条。藏诸箧。他日春草池塘之畔。披读逍遥堂风雨中谈话。则亦可以亚埙篪之吹矣。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8L 页
读易日录序
余在家。儿子请所读书。曰读易。儿难之曰无以解。宁读史。余亦无以为授。第任之。近居官而閒。取易读之。余于丙辰冬。从长者受学。今三十有五年矣。一二悟解。似异曩时。然矇于微奥一也。夫日月运行之理。惟圣人知之。至就日则温。就月则凉。妇孺亦可以与知。山川融结之理。惟上智知之。至樵者于山。渔者于水。下愚亦可以与知。易之书。万理备万象具。汉儒主刚柔往来。宋儒主义理性命。邵氏言象数。朱子言卜筮。此皆本诸天地阴阳之道。而若玩爻推象。体于身而验诸事。察所以取舍从违。则是亦妇孺下愚之可与知也。乃于一卦中取一爻。系之以史书中古人行事。使其成败得失。瞭然于心。而知所以如此则吉。如彼则吝。亦可谓浅学。然苟能玩索而体行。则其于居官治家。持身处世。待人应物之方。亦不无少补。仍书赠儿子曰读易如读史。
内子贞敬夫人六十寿序
余性拙。夫人性又拙。余好俭。夫人又好俭。余喜静。夫人尤喜静。结发馀四十年而性相近也。故唯随如一日。居平无厌色忤言之相加。怡怡与与如也。近余衰
余在家。儿子请所读书。曰读易。儿难之曰无以解。宁读史。余亦无以为授。第任之。近居官而閒。取易读之。余于丙辰冬。从长者受学。今三十有五年矣。一二悟解。似异曩时。然矇于微奥一也。夫日月运行之理。惟圣人知之。至就日则温。就月则凉。妇孺亦可以与知。山川融结之理。惟上智知之。至樵者于山。渔者于水。下愚亦可以与知。易之书。万理备万象具。汉儒主刚柔往来。宋儒主义理性命。邵氏言象数。朱子言卜筮。此皆本诸天地阴阳之道。而若玩爻推象。体于身而验诸事。察所以取舍从违。则是亦妇孺下愚之可与知也。乃于一卦中取一爻。系之以史书中古人行事。使其成败得失。瞭然于心。而知所以如此则吉。如彼则吝。亦可谓浅学。然苟能玩索而体行。则其于居官治家。持身处世。待人应物之方。亦不无少补。仍书赠儿子曰读易如读史。
内子贞敬夫人六十寿序
余性拙。夫人性又拙。余好俭。夫人又好俭。余喜静。夫人尤喜静。结发馀四十年而性相近也。故唯随如一日。居平无厌色忤言之相加。怡怡与与如也。近余衰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9H 页
倦甚。惮烦释务。构二间房于夫人室之侧。庤书数十种。庭阶列植花竹杂卉。暇作诗文以自娱。一日为友人写寿序。夫人至而问。余举以对。夫人曰古亦有是文否。余曰自明代时。盛行天下。各省同其俗。而自四十以上。或以起一。或以跻十。而叙其行美。寓祈祝之辞。此盖赞颂之体也。夫人曰我于夫子。遇之久而知之深。不让于朋侪契分。今年为三百六十六甲子。考诸序法无舛。乞惠君子一言。俾光闺閤。奚啻茝兰瑱瑭之饰乎。余曰世之笄珥衿帨之行。不章于阈外。故虽古之贤妇人。得传者无几。在昔芣苢之乐。蘋蘩之敬。小星之惠。咏歌于江汉之间。编之国风。被之管弦。以为天下万世教。见于史则如德曜之举案。少君之提瓮。翟氏之抱薪。与夫熊丸断织截发之慈。或因其夫德子贤而并耀于后。其馀嵬巀炳烺之行。多出于穷阨疾患艰难之域。今子早从夫贵。门堂雍睦。不操井臼汲舂之劳。缫机纂组之巧。而日不过调蒜葱佐烹饪。持针刀供裁缝而已。有何彤管绣史可纪之言可载之行乎。夫人曰夫子不识风人之义乎。彼弋雁之妇所称道者。只是饮酒之宜琴瑟之御也。特以与之偕老而不忘其相警。故诗人美之。今我虽乏容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59L 页
德功言之可述。与君子偕老则何不若弋雁之妇哉。夫子不靳相警之词。则安知不使来世读其文而称我为贤妇乎。余笑曰君亦解诗家语乎。君之求警于余。正所以警余也。余两人受气甚薄。清脆不犹人。而两鬓俱星星为老人。此岂喣吸导引之术所能致此哉。拙故不劳。静故无妄作。神全气蕴。外疾不乘。此无待加勉。而惟俭则耳目之所狃。四体之所佚。易为华艳所夺。余藉先荫荷主恩。致位两府。俸禄益厚。若见一衣一食之踰于前。则辄心不怡而体不宁。非勉强也。素性然耳。君亦夙宵兢惧。薄于自奉。安贫素如白傅之妻。甘藜藿如欧公之妇。则朴质之容。澹泊之味。远胜于锦绣琼玉靡侈之具。而可以养诸福延寿命。持此而为传家规范。以诒余子孙。则是由君寿而寿吾之门户矣。夫人起而拜曰敢不勉诸。古人云读鸡鸣星烂之词。使人意好。不觉手舞足蹈。诚以闺壸之内。气像和平。而言辞之间。戒其逸怠也。逸则入奢。勤则由俭。今夫子之言。其亦鸡鸣之遗意欤。请书其言以为序。
屐翁集序
昔虞舜氏以绘象絺绣之采。五声六律之音。责臣工
屐翁集序
昔虞舜氏以绘象絺绣之采。五声六律之音。责臣工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0H 页
以汝明汝听。盖圣后出礼乐声明之治。必资臣以为助。夏商之训命誓诰。成周之雅颂咏歌。率皆灏噩沨泱。润皇猷而经国体。惬人神而孚上下。朝廷尊之日月。号令涣如风雷。秾郁宣朗。赞襄光四之化。此人文之得与天地之文者也。我 正宗道接洙泗。崇尚儒术。菁莪芃棫。鼓动一世。思导时俗委靡之体。而就正始醇真之风。遂擢公荫籍中。赐高科处之中秘。公好学其天性也。以天禄石渠为居。以群玉图书为业。六艺九流。无不研究。隐牒奥简。无不旁搜。窥遐贯而绎希音。溯源委而探蹊径。上自皇仪帝容治轨政典。以至世教污隆。人物良楛。事理平陂。指类笼罩。采摭既富。故操管伸纸。沛然莫御。思不踰格。气不累调。不以襞积幋(一作鞶)帨为工。不以粉泽香茝为巧。飕飕万窍之吹。滔滔三峡之源。雨雹烟云。迭发而并作。蛟螭虎豹。飞腾而迅跃。万象幻现。端倪莫测。而及其句栉字比。左规右矩。譬如齐鲁宿儒。献酬交错而吻合仪节。幽并老将。介甲疾驰而不失部伍。古律诗不以机杼雕镂。而因物赋形。抒写襟灵。辄得之谈笑杯樽枕席之间。苍然而彝鼎古器。泠然而嶰管峄桐。悠然而凫雁游泳。藻荇骈俪。纡馀丰缛。深得皇宋馆阁之法。上而昭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0L 页
主托契。下而作者推毂。杰乎冠冕词林。大鸣国家之盛。此岂公崛起而猝据之者哉。公先祖月沙公以鸿匠钜工。戊戌辨奏。名动天下。白洲,双溪两公。继主艺苑。光大其世。古人以琅琊王氏之七叶有名德有文集。谓历代族阀所未有。今公门庶乎其匹美欤。公伟干美髯。德充于容。性直谅光明。府奥洞达。音响鬯亮疏缓。每吟诵如金石节奏。论者曰仪度如张九龄。风流如谢安石。淹博如虞世南。课诲如丘仲深。余窃以为公生而袭家庭诗礼之训。仕而遭遇 正 纯两圣朝。掌词命享荣名。时则有若金枫皋,徐竹石,沈斗室诸太史。聚英联芳。相与游戏唱酬。隽采逸韵。辉映焕烨。此固古今文人未易遘之盛会也至乐也。公家居着屐。 上赐木屐一緉。铭诗以宠之。公因自号曰屐翁。诗文多不留藁。伯氏及健公。收巾簏之馀。裒辑为二十卷。今公之孙文化守世翼,直学士公翼。相与谋绣梓。请序之。元容尝承咳唾。慕公特深。遂不敢辞。书之简端。噫。后之读公文者。有以知公之文之足以赞天地之贲。而焕一代声明者。实有资于公之文也如是夫。
文献撮录序
文献撮录序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1H 页
三王不同礼。五帝不同乐。然与治同道。罔不治。其不曰周监乎二代。而殷之监。在夏后之世乎。又不曰柯之则不远。而车之戒在前乎。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此在先硕哲之多蓄前言往行。以之处大事决大疑者也。前代损益沿革。互相千百。亦莫不有制有度有宪有章。萃历代之事。辑一统之书者。唐有杜氏通典。宋有马氏通考。皇明有王氏续考。余于公暇。聚阅而旁校。又参搜史志及黄氏典汇而补徵之。采拣为六编书。今以盈数十百橐之富且博者。而约之藏片笈。太简略矣。然繁缛则难于记诵。綮概则便于考据。书虽小。亦庶为居官者师古之一助。余老矣。不能与闻于政。而儿方策名于王廷。书以授之。
泊翁集序
近代雨念,泊翁,东樊三世。以词章声诗。大噪于世。艺苑钜匠闻其至。倒屣迎款。一篇出。为操觚家播写沨赏。隐然名动京师者。殆上下百有馀年。雨念,泊翁两文集入禁中。为 正宗御览。又命画进泊翁金浦居庄。草野布衣之荣。与梅鼎臣魏野等矣。翁自雨念庚寅事后。痛父志未暴。荐藁不换衣者五十年。乡党称其孝。 纯祖己巳事得白。时信使入日本。故事选文
泊翁集序
近代雨念,泊翁,东樊三世。以词章声诗。大噪于世。艺苑钜匠闻其至。倒屣迎款。一篇出。为操觚家播写沨赏。隐然名动京师者。殆上下百有馀年。雨念,泊翁两文集入禁中。为 正宗御览。又命画进泊翁金浦居庄。草野布衣之荣。与梅鼎臣魏野等矣。翁自雨念庚寅事后。痛父志未暴。荐藁不换衣者五十年。乡党称其孝。 纯祖己巳事得白。时信使入日本。故事选文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1L 页
士以从。使臣强与俱。翁于是役亦世也。还补荫衣绯衣。寿八十七。翁为人亢介不俗。有奇节危行。轮囷卓荦不可磨泐之气。困隘落拓。遂放浪自豪。幽郁牢骚慨慷之所发。混以酒而寓之诗。诗天分也家学也。才性超越秀隽。古近体不致工于格律调响之间。奔放激迅。神机活动。往往造境。多人所不至。如嗔如笑如跃如舞。呜咽欷歔悽惨之音。若空谷层樾。飘风急雨之骤至也。又如击金台之筑而悲歌相和也。方其酣嬉淋漓颠倒之顷。虽公卿大人之贵。志不合则不少屈。青霞长虹。蟠结于胸中。而顿挫不遇。未有一节一义之卓立者。自托于曲蘖翰墨之场。悲夫翁也。昔石曼卿,苏子美穷而为诗。而有欧阳子扬厉之。今世孰为翁之欧阳子乎。宋方匀之言曰昌黎多悲诗。哭泣为三十。香山多醉诗。饮酒为九百。今东樊拾遗稿登梓。未知集中泣诗为几。饮诗为几。不读卷上悲咜酩酊之诗。则何以知翁之人奇于诗哉。翁数过余。辄与酒。酒后口吟不上毫。相视而笑。今思之。人与境。风烟俱渺茫矣。而使我悠然而思翁者。每于荷雨竹雪香销酒阑时也。
东莱郑氏派谱序
东莱郑氏派谱序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2H 页
自生民以来。今有吾身。吾身有所自出之祖。吾祖生生继继。至于吾身。吾有身而不知所自出。则是忘其本也。岂人道乎哉。程子曰子孙源流之长。由得姓之祖受气之盛。我郑肇于东汉建武间。新罗六部赐姓。而系代始东莱安逸公。今至三十世。世次名字。官位生卒。配匹子孙。邱墓之所在。可以举其概。至仆射公。两世始振。其后连有名德显达。载国史家乘。入本朝结城公荐德行荫补。公之厚德仁声。直学公之学行志操。东莱君之文武全才。文翼公之社稷柱石。江华公之孝谨笃学。林塘公之文章风度。水竹公之守正完节。济谷公之秉义勇退。季弟兴谷公之弘毅力量。阳坡公之辅相 三朝。仲弟棋洲公之明粹简严。季弟益庵公之聪明长才。从弟南谷公之峻伟平正。俱耀赫于缣简图赞鼎彝碑碣之上。而侑享于 太庙。俎豆于祠宇。非后孙所可私也。安逸公恭谦持身。人称以正考父之恭。子孙世继祖范。世比之老氏退让。石家谨慎。盖吾祖先躬行心传者。务实行屏华文。无党论恪职事。循义而不计功。尚节而不居名。敦悫质俭。贞勤简约。如颜氏家训,李宗谔家法。遗之以此。守之以此。先祖有善而不知则是不明也。称其美而身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2L 页
比焉。则是先祖之使子孙效其所为也。诗书之追述先美。太史之自叙其世。皆教人以尊尊亲亲之义。而使人不忘其先也。率亲而等而上之。率祖而顺而下之。自正至傍。由本达支。即推孝为友。推友为睦之义。此苏子所称观吾谱则孝悌之心油然而生者也。若吾谱系之前后详略。俱著于凡例。不复为说。特为此吾宗所当勉者。由此而相守焉。则吾谱之传可久也。
斗室集序
我 正宗道兼君师。汇迪英材。世阀家子弟之俊秀者。自妙岁拣贮图书钟磬之府。朝夕资顾问。讲皇王天人之理。赞礼乐宪章之具。如颜琴点瑟。濡染于杏坛时雨之化。有若李屐翁,金枫皋,徐竹石,南思颍,沈斗室。最契哲眷。出入言议。时人望之若麟凤之游苑囿。璆璧之列东序也。及 纯祖御扆。诸公次第树帜词坛。宣彰洪猷。模楷士林。世谓天生五太史。以膺鸿隆昌熙之运。癸甲间。校印 正宗御制。开书局东禁内阁。相工役诸公。以穹秩卲德。五日一赴。余备直殿末僚。奉绪论于芝函牙签之间。今想其风韵光仪。如古史传中所照映。邈乎其不可攀矣。余于斗室公。尤心识而敬服之。温润如圭璋。精刚如金锡。炳几决疑。
斗室集序
我 正宗道兼君师。汇迪英材。世阀家子弟之俊秀者。自妙岁拣贮图书钟磬之府。朝夕资顾问。讲皇王天人之理。赞礼乐宪章之具。如颜琴点瑟。濡染于杏坛时雨之化。有若李屐翁,金枫皋,徐竹石,南思颍,沈斗室。最契哲眷。出入言议。时人望之若麟凤之游苑囿。璆璧之列东序也。及 纯祖御扆。诸公次第树帜词坛。宣彰洪猷。模楷士林。世谓天生五太史。以膺鸿隆昌熙之运。癸甲间。校印 正宗御制。开书局东禁内阁。相工役诸公。以穹秩卲德。五日一赴。余备直殿末僚。奉绪论于芝函牙签之间。今想其风韵光仪。如古史传中所照映。邈乎其不可攀矣。余于斗室公。尤心识而敬服之。温润如圭璋。精刚如金锡。炳几决疑。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3H 页
烛照算计。而临利害。有毅然不可夺之色。幼时颖悟绝伦。常游嬉。家人每寻觅书楼中。潜心寻数。不省景晷移也。既长博极籍囿。过览强记。酉藏汲冢。蟠菀秾郁。发而著言。根经干子。纾其中所独得。畅其意所欲言。事理该而旨义精切。夐越峭庄。纡徐旁达。流宫刻羽。自合律吕。追电籋云。不失轨范。不施粉泽幋(一作鞶)帨之工。而自成一家体裁。有韵古近体舂雅警拔。辉采自发。长篇嵂𡵉荡涟。奇变迭出。以至濡削寸画。皆如吉光片珍。余绾药山符。屡承公旌节。剑亭雪月之夕。香岳泉瀑之朝。刻烛击钵。飒如飘风急雨之至。而逸倡绝调。炫瞩竦聆。余茫然自语曰神才也。非学而工而能之者也。然此在公特小技也。公自近著。 圣上察其材可属大用。使欲坚其质而完其气。匪怒谴斥。风霜以震剥之。公亦感激殊遇。动心增益。秉忠诚直谅之操。辅经济谟猷之术。恳恳乎导主德也。惓惓乎保民生也。理财以益下为本。论事以立纲为先。浸功闿泽。焕乎其铭鼎彝而有馀光矣。存稿十八卷。对策奏议章疏诗文具在。读之者庶各有所得。其非扶世教而裨人治者乎。箕城酒席。公向余说平生。悽然握手。申之以投契。呜呼。何可忘也。昔苏子瞻以未及游范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3L 页
文正公门下为恨。而以托名简端自幸。今元容视子瞻。为幸也固多矣。
袖香编序
余仕宦于朝者五十馀年矣。朝廷之典章仪则。身所经阅者也。私门之德美治行。先辈长德之文章议论。目所睹而耳所聆者也。公退閒居之时。或惜其遗忘。随思随录。藏之箱箧中。今夏就养于湖南藩司。霖雨中昼永无事。搜检片楮寸墨。移誊成四卷。凡三百九十五条。其书也异于著述。故不以群类。不以次序。异于论辨。故朝廷得失。人物雌黄。一不及焉。所录多朝退之时。故名之曰袖香编。儿孙其典之。凡规制考据之资。亦不无少补云。
女儿尹氏妇六十一寿序
颜氏家训曰儿生一期。制新衣妆饰。男用弓矢纸笔。女用刀尺针缕。并加食物宝玩。置于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其来。名之为试周。此风自唐为然。近俗岁纪周而亲在者。衣斑烂设诸物。一如初期试盘。以其希有之庆。亲表聚贺。今女儿尹氏妇。以今岁仲秋念四日设是筵。其老父欣然引爵而言曰汝前。吾语汝。岂意吾今为麦邱翁寿。而见二十三岁所生儿之为
袖香编序
余仕宦于朝者五十馀年矣。朝廷之典章仪则。身所经阅者也。私门之德美治行。先辈长德之文章议论。目所睹而耳所聆者也。公退閒居之时。或惜其遗忘。随思随录。藏之箱箧中。今夏就养于湖南藩司。霖雨中昼永无事。搜检片楮寸墨。移誊成四卷。凡三百九十五条。其书也异于著述。故不以群类。不以次序。异于论辨。故朝廷得失。人物雌黄。一不及焉。所录多朝退之时。故名之曰袖香编。儿孙其典之。凡规制考据之资。亦不无少补云。
女儿尹氏妇六十一寿序
颜氏家训曰儿生一期。制新衣妆饰。男用弓矢纸笔。女用刀尺针缕。并加食物宝玩。置于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其来。名之为试周。此风自唐为然。近俗岁纪周而亲在者。衣斑烂设诸物。一如初期试盘。以其希有之庆。亲表聚贺。今女儿尹氏妇。以今岁仲秋念四日设是筵。其老父欣然引爵而言曰汝前。吾语汝。岂意吾今为麦邱翁寿。而见二十三岁所生儿之为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4H 页
周甲老乎。观者称汝为贵。而称吾为尤贵。吾何修而致此。皆吾父母教诲祈祝至诚之获神佑也。人之生。莫不愿寿。寿者久也。久于世而无孤独忧患废疾之婴其心。然后始有久世之乐。汝自有知以后。幸免此三苦。性本纯贞柔和。及长币见于诗礼之门。无非仪而不至父母诒罹。必敬戒而为舅姑夫子所重。育三子俱擢科。名通官籍。其仲金紫乘轩。八孙男女。有笄者冠者挟册者操针者扶床者学语者。从父与夫与子而食官廪者。几遍八路。又以夫子之治理增秩。从授夫人诰牒。此皆乡里之所光艳而称美者也。汝亦何修而致此。汝生而为吾母所养。吾母贤德。古淑女无过也。姻戚俱言之。吾何敢私也。周惠而及物。慈之至也。薄奉而节度。俭之至也。道谐而事集。勤之至也。汝自孩提时。朝夕所濡涵者也。结缡初。随余之药山官府。三载而还。侍侧而所受诲者。汝皆铭心以体行。则何须女诫女典之为学哉。人之受福禄由乎天。而天之所与者。以其德也。德之厚薄。而福之多少应焉。此理如执契以相授。持秤以相称。以吾慈爱之心。为汝祝寿与福禄。则当以天理之所必然者告之汝。一言一事。每思昔日所承睹者而克继之。德种善积则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4L 页
必有繁衍昌大之庆。自今日伊始矣。
家弟判书回卺序
世俗发祝愿。先愿三回。一回甲也。降生岁之一周也。一回卺也。牢酳岁之一周也。一回榜也。唱名岁之一周也。生岁之周。已跻六帙则可谓寿矣。况卺与榜。自周甲而又进几年乎哉。人生孰不愿之乎。吾兄弟俱以脆羸之质。荷爷娘祈祝荫佑。余过三回者有年。而卯君少吾十馀岁。过回甲而今又届卺岁。非惟亲党乡里之所称述而艳羡而已。吾兄弟追感对欢之情。可形于言哉。人之五伦之中。相处之日最长者。惟兄弟为然。盖以自襁褓竹马。至鲐背鹤发。同处而共居者也。余尝爱法昭禅师偈云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词意蔼然。足以启人友于之爱矣。又尝爱宋时周益公以太傅。与其兄监丞公。年皆八十。退休林下。诗酒相娱。明时胡忠安濙年八十二。其弟克恭年踰七十。苍颜皓发。燕乐一堂。遂扁曰寿恺堂。古人云人世至乐之事。人间希有之迹也。历古今独称此两人者。以其兄弟之同跻卲龄。而其贵其贤。亦可传故也。吾兄弟其贤虽不及古人。其上相八座之贵。八旬九帙之寿。
家弟判书回卺序
世俗发祝愿。先愿三回。一回甲也。降生岁之一周也。一回卺也。牢酳岁之一周也。一回榜也。唱名岁之一周也。生岁之周。已跻六帙则可谓寿矣。况卺与榜。自周甲而又进几年乎哉。人生孰不愿之乎。吾兄弟俱以脆羸之质。荷爷娘祈祝荫佑。余过三回者有年。而卯君少吾十馀岁。过回甲而今又届卺岁。非惟亲党乡里之所称述而艳羡而已。吾兄弟追感对欢之情。可形于言哉。人之五伦之中。相处之日最长者。惟兄弟为然。盖以自襁褓竹马。至鲐背鹤发。同处而共居者也。余尝爱法昭禅师偈云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词意蔼然。足以启人友于之爱矣。又尝爱宋时周益公以太傅。与其兄监丞公。年皆八十。退休林下。诗酒相娱。明时胡忠安濙年八十二。其弟克恭年踰七十。苍颜皓发。燕乐一堂。遂扁曰寿恺堂。古人云人世至乐之事。人间希有之迹也。历古今独称此两人者。以其兄弟之同跻卲龄。而其贵其贤。亦可传故也。吾兄弟其贤虽不及古人。其上相八座之贵。八旬九帙之寿。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5H 页
何古人不若哉。吾兄弟何修而致此。俱吾祖先积累之所由发。而适丁于吾身也。吾兄弟和厚谨慎。敦睦慈惠。克体家行门范。以遗子孙。则子孙之享有福禄。又将绍美而迓庆。此吾兄弟之所共勉于一言行一事为之间者也。遂录相勖之语。以为卺席之叙。
长子妇金氏六十三寿序
长子妇金氏周甲之日。在干庚支午之孟春旬有二日。而今又二周岁矣。余曾见诸弟与女与婿之周甲。而每书祈祝之辞于屏以赠之。今耄聩甚。何能致意于笔砚间。而诸孙辈自其母周甲日。请余为文以序之。盖为稀有之事也。欲以识喜而传后。则叙其实斯可矣。奚以文为哉。命诸孙曰汝慈即吾佳妇也。事舅姑常洞属尽其诚。以至娣姒妯娌族戚姻党之间。其遇之咸尽其道。而无不得其欢心焉。齐庄而内行备。勤俭而家事治。入吾门五十年。整饬如一日。既贵且尊矣。而衣未尝薰香。身未尝安逸。见者不知其为尊贵焉。是皆由善心德性之天赋然也。夫善者必庆。德者必禄。即理之常也。今汝慈之膺吉庆而享茀禄者。诚以是也欤。舅为元辅。夫跻贰相。长子卿秩。次子上庠。快婿绯玉。幼孙迎妇。人莫不艳称其诸福。而门阑
长子妇金氏六十三寿序
长子妇金氏周甲之日。在干庚支午之孟春旬有二日。而今又二周岁矣。余曾见诸弟与女与婿之周甲。而每书祈祝之辞于屏以赠之。今耄聩甚。何能致意于笔砚间。而诸孙辈自其母周甲日。请余为文以序之。盖为稀有之事也。欲以识喜而传后。则叙其实斯可矣。奚以文为哉。命诸孙曰汝慈即吾佳妇也。事舅姑常洞属尽其诚。以至娣姒妯娌族戚姻党之间。其遇之咸尽其道。而无不得其欢心焉。齐庄而内行备。勤俭而家事治。入吾门五十年。整饬如一日。既贵且尊矣。而衣未尝薰香。身未尝安逸。见者不知其为尊贵焉。是皆由善心德性之天赋然也。夫善者必庆。德者必禄。即理之常也。今汝慈之膺吉庆而享茀禄者。诚以是也欤。舅为元辅。夫跻贰相。长子卿秩。次子上庠。快婿绯玉。幼孙迎妇。人莫不艳称其诸福。而门阑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5L 页
太盛。吾甚惧焉。使汝曹效汝慈之善心德性。勉焉进修。恒存持盈之戒。则馀庆后禄。可以永绵。吾之所祈祝。岂有加于此哉。且汝慈得有人之所未有者。我朝五百年来。相臣为三百六十馀人。享九十寿者二。而汝慈之王父敬献相公居其一焉。今余亦为九十岁矣。汝慈尝服事敬献公。又以我为舅。左右服勤。此岂人家之所常见闻者哉。玆庸纪实。亦以备闺閤稀有之一美事也。
经山集卷十二(东莱郑元容善之)
记
采药坞重修记
蓬莱来仙之间。有采药坞。坞有小亭。以游客之常聚于来仙蓬莱也。未尝过是亭。椽污栏坏。石圮而草茂。余遂叹其华丽艳冶者之取怜于人。而幽靓閒澹者之未有遭也。乃舣船而上之。楣有诗文三板。徐文忠,李及健,南思颍作也。三公以圣朝元辅。忠节德望文章之盛。杰然宗一代。虽微物得此三公之言则可有名。况玆亭乎。余始喜其玆亭之未始不有遭也。遂乃正方础列嘉植。易椽栏以丹雘之。池水环岛平。岸花汀月尤映发。余于三公。虽无足并美。谓此亭之更有遭。未过语也。
经山集卷十二(东莱郑元容善之)
记
采药坞重修记
蓬莱来仙之间。有采药坞。坞有小亭。以游客之常聚于来仙蓬莱也。未尝过是亭。椽污栏坏。石圮而草茂。余遂叹其华丽艳冶者之取怜于人。而幽靓閒澹者之未有遭也。乃舣船而上之。楣有诗文三板。徐文忠,李及健,南思颍作也。三公以圣朝元辅。忠节德望文章之盛。杰然宗一代。虽微物得此三公之言则可有名。况玆亭乎。余始喜其玆亭之未始不有遭也。遂乃正方础列嘉植。易椽栏以丹雘之。池水环岛平。岸花汀月尤映发。余于三公。虽无足并美。谓此亭之更有遭。未过语也。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6H 页
仁贤书院藏书记
平壤外城去府治之十里。有院宇。奉箕子像。院之名曰仁贤。坛台宫室井田之基尚宛然。先儒云东国人奉箕子当如孔子。外城即东鲁之阙里也。士大夫相与聚居。桑麻长于野。机杼鸣于室。而男子皆峨冠博带。习弦诵讲笾豆。不为外事所迁。选士之明经行义者。置诸院而藏修之。余尝与诸生。行乡饮乡约于是院。其升降揖让之容。粥粥可观。抑东鲁之士。其天性好礼欤。余不才居重任。今将辞而还矣。更恨余以簿书倥偬。不得时至是院。而从诸生游。习为弦诵笾豆之事也。用钱四万。易院门外田二区。资院宇修葺之费。又藏经书通史仪礼小学八家文。凡人生日用。礼为大。而修身之道。自小学始。经纬经史而发辉文章。则学者之事备矣。诸生游焉而求之。不其有馀师乎。余将见诸生无穷之用矣。
客山楸舍重建记
正宗己酉秋。奉襄王考赞成公于广州东客山之下。先人从湖西徐仪凤而相之者也。南汉清凉山。盘据支布。逶迤东行十馀里而突然挺秀者曰客山。言过者望见。欣迎如嘉客之临止也。冈垄左右拱焉。生岘
平壤外城去府治之十里。有院宇。奉箕子像。院之名曰仁贤。坛台宫室井田之基尚宛然。先儒云东国人奉箕子当如孔子。外城即东鲁之阙里也。士大夫相与聚居。桑麻长于野。机杼鸣于室。而男子皆峨冠博带。习弦诵讲笾豆。不为外事所迁。选士之明经行义者。置诸院而藏修之。余尝与诸生。行乡饮乡约于是院。其升降揖让之容。粥粥可观。抑东鲁之士。其天性好礼欤。余不才居重任。今将辞而还矣。更恨余以簿书倥偬。不得时至是院。而从诸生游。习为弦诵笾豆之事也。用钱四万。易院门外田二区。资院宇修葺之费。又藏经书通史仪礼小学八家文。凡人生日用。礼为大。而修身之道。自小学始。经纬经史而发辉文章。则学者之事备矣。诸生游焉而求之。不其有馀师乎。余将见诸生无穷之用矣。
客山楸舍重建记
正宗己酉秋。奉襄王考赞成公于广州东客山之下。先人从湖西徐仪凤而相之者也。南汉清凉山。盘据支布。逶迤东行十馀里而突然挺秀者曰客山。言过者望见。欣迎如嘉客之临止也。冈垄左右拱焉。生岘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6L 页
横其前如带。其外佛岩道峰。群峦竞耸。云霞点缀。如渌墨浓画。晴旭照映。亭亭矗矗。如搢象笏而建羽节也。先人每与二弟。步往上墓。手栽杉柏松楸。构草庐五间。以为斋居之所。后先人禄仕。拓基于旧庐北数十步地。建屋二十间而瓦覆之。间为风雨所挠颓。辛丑小子忝相职。壬寅乞恩暇省视之。内房轩若干楹。完致如旧。外廊及库厩。扉扃皆圮毁。只有础柱址而已。心怵惕久之。图所以构涂。癸卯具木瓦。越明年月正二十有一日始役。三十日而上梁。又五十馀日而工告讫。凡新建者为二十三间。房轩之制。栱椽之具。比前有加。非敢侈于前也。事力有难易耳。乃刻先人所述慕轩客山幽居种树之记以揭之。携老妇与诸儿。居处数旬而安之。语诸儿曰吾与若曹何修。而吾致位公卿。若曹通科名仕籍。以为门户光宠乎。皆吾父祖积累之所由发也。我父祖之深仁厚德。所以庇赖我子孙者。世世尤何可忘也。若曹与若曹之孙。他日欲乡居者。何必求别区而之他哉。弊庐薄田。足以栖身而食力。又况瞻石仪而寓追远之诚。望桑梓而思遗后之泽。则岂可与盘谷灵壁比哉。遂为之记。
水落道峰山游记
水落道峰山游记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7H 页
近王京三十里。环而山曰水落也道峰也。以岩石泉瀑洞壑寺刹之胜最有名。每春秋芳丽之辰。都人士委巷子弟。锦囊歌板之游。相簇簇也。余少壮时。意一蹑而竟未焉。壬子九月十三日。家弟约李尚书玄甫,赵侍郎伯泳,尹承宣绥甫,韩同福周卿,皮主簿宗舜。具游櫜晨发。过余告之。余曰行矣余未也。怅坐吃朝饭。从弟有之谓余曰以吾辈老未能耶。往须往。谁能障之。兄能否。余欣然许之。即起乘二肩之舆。二儓隶二驱史。持一贴枕一襆被一筇一酒壶一菜缸随之。从弟及季儿基命,辛老儒志泰,卞老医宗浩从焉。于是出城东门向水落。日已斜。行三十里。由芦原提灯。踰林岭数里。抵兴国寺。俗称德寺。宿西别堂。晨兴饭。始辨色。出山门。大雾弥山谷。行五六里。对岸藓壁。微辨刻玉流洞。憩石上烹茶。少焉旭高升。雾稍稍捲散。峰峦始呈露。头头顶顶。挺秀耸拔。颓岚断霞。又点缀之。与墨水泼染之绘画相类。且奇观也。两岸擘开。石以之底。水以之布。广阔曼衍。平平作层级。间流浅狭仅如带。想雨眺为快也。傍流之石。盘陀可席。或突而为几榻。或洼而为盆臼釜铛。水聚而渟澄可鉴。自此悬磴危栈。曲折偪仄。鸣筇移步。选而后蹈。至芝峙岩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7L 页
岩陡截。至脊愈滑。斧衔以受履。惴栗益谨。循级寻迹。若肆采节。趍穷而息稍定。见西岸石壁斗叠而长亘者曰三瀑洞。行数里。望见林树间。人衣袂隐映未已。意前行伴宿内庵回路也。及相遌互叫奇。有从者安远亨吹笙簧。清韵益飞越。约午炊长水院。少进内庵。磬声到矣。盘石跨寺楼前。圆阔镵磨。若神斧劈斲整齐。高可数十仞。水势虽不飞舞喷激。而转轮曳縠金晶可爱。至底不作渊潭。潆漩洄涟久之。急溜而去。嵌崖叉麓。枫林杂树。经新霜作丹黄色。红叶或坠扬于叠石洑流之间。锦纹眩缬。抵寺正宇曰极乐宝殿。金字笼碧纱。门楣扁内院庵。枫皋金太史笔。对楼曰知足。海居洪都尉笔。楼南即金洞上流。石刻金流洞大字。朴尚书周寿笔。僧言堂宇辛卯经回禄重建。楼西数十步。新构七星阁。内揭光膺殿金字板。阁门傍独岩蹲踞。僧云龙角石。出洞门。由松山行二十里。长水院店舍。前伴先在。饭将熟。孙范朝来言昨夜钟时。自高阳还。闻行信晓发至德寺。且问且赶遂到此。笑不嗔。又行十里。入道峰洞口。近寺益崎嵚。多舍舆。憩望月寺之楼轩。家人具酒面至。欣然共醉。上东台。隆然起平阜。可百人坐。东眺墟然莽然无涯际。佛岩天宝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8H 页
诸山状培嵝。岫峦累累类鬟髻。斗湄下大江。微茫溪涧流也。西望峰嶂森列。骨而少肤。或层叠或抱对或瑰特。僧指最绝顶曰义相台大师说法场也。傍列一行石枚。长短间之。若树木之列植而旐旟之位置。僧云名罗汉峰。夕气苍凉。下台而楼会饭。是夜籁寂境净。长空无点翳。圆月轮益大。辉益扬。皓洁晶澈。不可名状。玆山之峻极而楼据山之巅。诸胜聚焉。望览豁阔无障。尤与月色相宜。楼名良以哉。更深煖酒相属。赋四韵诗。安生吹笙簧。皮生拍扇而歌。与淙涧摵叶相和然。悬灯和衣睡。十五日朝将发。问僧天竺路。僧云由洞口逶迤二十里路多夷。从山间稍险可十里。诸伴奋跃而前曰山行便佳。余独后焉。登西岭展数十武。左右眄。惟黝壁顽嶝。横亘萦络。为巘者磈硊峍屼。为峡者碨礧岖巇。穿线径。筇响硠硠。石侧倚而罅。礓砾堆以缝腹缀石。而偻腰㑋足以度之。又踰悬厓。鼯缘猱攀以上。始见前行者鱼贯雁序而进也。见万丈峰。高可百寻。缘趾至巅。纯石为质。一似冶炉之镕铁铸造。风雷之所剥蚀。雨雪之所砻镌。鲜莹章绚。奇不一状。三峰长第植立。而前后拱趋者。若抗若坠若压者。如仆如倚如伏者。兽相搏者。翮骞腾者。旄帜槊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8L 页
戟之井井者。诡异不相让。峰底傍谽谺成小窟。僧云高禅读经旧址。往往土汰成堆碛。足一跌如冰坂之走。足小驻辄顾笑。且隥断崿缺者。数攀藤超窦。或缩跬或跂𧿹或手代蹠而尻代趾。凡行险者所倚仗惟手足。而目以督之。盖与视为谋而定。然后升则指。降则踵也。若偕盘山导僧。不知发送几声笑也。(袁宏道游盘山。先与导僧约。遇险处当大笑。每闻笑声。皆胆掉。)径穷而有大树倚岩敷荫。喘定且饮茗。相顾为快。然当存咋指戒耳。入寺。寺扁曰天竺。负万丈峰。峰至此为正面。润滑净拭。碧绿玲珑。坐树下饭。出洞口。家弟一行向北汉。余一行还入城。华山多石。庐山多瀑。非踰绝险则无以探其胜。灵区奥址之为空门受用久矣。岂公侯贵达彤毂绿鞅之所得蹑者哉。玆两山拱都而近。秀洁晦明朝夕之状。皆可以供众瞩而名益显。岂非山之幸欤。如余老且癃焉。而获涉游。又非余之幸欤。
御书经山老人四大字记
上之三年壬子九月。 上斋宿摛文院。御日讲于小酉斋。先是臣等请依皇朝讲规日行之。 上欣然从之。课朝为常。前夜读音闻于外。近臣与卫士耸听相庆。是筵 上示臣御制四句。命臣记之。令诸臣赓进。
御书经山老人四大字记
上之三年壬子九月。 上斋宿摛文院。御日讲于小酉斋。先是臣等请依皇朝讲规日行之。 上欣然从之。课朝为常。前夜读音闻于外。近臣与卫士耸听相庆。是筵 上示臣御制四句。命臣记之。令诸臣赓进。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9H 页
又命诸阁臣会讲。臣候召坐玉堂。 上书赐经山老人四大字。阁吏赍宣。长子直学基世从斋班随至。臣顿首跪受。敬展而玩之。体势闳丽粹正。龙腾而虎跃。凤翥而鸾翔。诚天纵之能而肆笔而成者也。昔唐文皇,宋仁宗艺于翰墨。燕閒挥染。或分赐从列。得片纸若璆璧希珍。辄撰述铺张以夸耀之。至于室斋扁榜之赐。惟有宋之范石湖杨诚斋。而迄于今为世所荣艳者也。臣以愚鲁。事我 三圣朝暨 东朝慈圣。前后眷注。天高海深。非臣埃露所可酬报。而今日所蒙。尤旷代之徽数也。第臣以耄癃告退之踪。将何以宣力而仰裨乎。惟当南荣疏楣。陪护宸藻。朝依庆云薰风之光。夕瞻珠星璇月之辉。烧香斋诚。顶祝而心祷者。我 圣上学日进而德日跻。得乎民而享乎天。日月冈陵。子孙千亿。奠洪基于泰山磐石。措寰区于春台寿域。于斯时也。臣以退老之 三朝旧阁臣。皓发黄冠。坐茅檐之下。望蓬莱之阙。援笔仿圣德颂四重歌耕凿谣河清词。赞扬之咏叹之。被之管弦。刻之琬琰。告兰台史氏。特书而不一书之。此臣所以奉尘刹心而报佛恩者欤。
三思楼记
三思楼记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69L 页
生我者父母也。育我者父母也。欲报其德。昊天其有极乎。 纯祖壬午仲秋。先大夫疾亟。执小子手授之以三言。一避荣势。一慎交结。一养精气。小子泣而受之。盖小子妙年贵显。亨衢在前。本质脆弱。疾病易婴。而世路崄巇。荣观骀荡。牙锦或引风浪。兰金反招云雨。纨玉必坏鼎丹。为此终身可行者三言以遗之也。及呼门造朝以来。名位日盛。遇境值事。憧憧是思。夫心之所存。思必从之。一有不思。是不存心。何敢一日而心不存而思不至乎。处钟鼎銮驷之尊则思所以恬退。遇车笠胶漆之托则思所以澹虚。对翠黛绮珍之丽则思所以节啬。上下驰骋于平陂升沈之涂者四十有馀年。而中书考廿四。入耆社且一纪矣。身名倖完。退休丙舍。筋力不至癃痼。每尝步阡冈梓柏之间。思而复思。非小子识与力可致也。是我先大夫三言之赐也。吾子孙永世相传之家训。其在斯乎。
经山集卷十二(东莱郑元容善之)
跋
文苑黼黻续编跋
正宗丁未。文苑黼黻四十卷成。文苑。馆阁词命之出也。黼黻。后服绘绣之章也。今 上初。又命拣聚丁未以来公朝撰制续原帙而书之者。为卷且十。内阁寔
经山集卷十二(东莱郑元容善之)
跋
文苑黼黻续编跋
正宗丁未。文苑黼黻四十卷成。文苑。馆阁词命之出也。黼黻。后服绘绣之章也。今 上初。又命拣聚丁未以来公朝撰制续原帙而书之者。为卷且十。内阁寔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70H 页
掌是役。命臣以记载之文。臣谨稽邦国之有文。犹星斗之经乎天。河岳之纬乎地。而经纬综错。以成其文。赞叹诵咏。朱弦筦磬之迭奏者。郊庙之文也。简登锡封。命器车服之并陈者。朝廷之文也。羽籥簠豆鼎彝之列。而秩然粲然有伦有序者。礼乐之文也。关石典纪纶綍之宣。而春温秋肃。风行雷动者。教令之文也。雅颂于周。誓诰于夏商。诏制典册于两汉。其和平雅正之音。敦博庄重之辞。以之格神明而孚民庶。励群工而弼五教。与政化流通。而参中和位育之功。及夫词章之学起。而摛藻啜英。夸竞奇丽。青赤组织之美。未尝不彪炳可悦。而比诸玄酒之质布帛之致夫用者。果何如哉。本朝翼经卫道。儒艺彬菀。典宥密赞猷谟者。崇德义而宗识度。制作发挥之盛。庶继三英二京之风。然时代有登降。而世教文数之隆污醇漓。相为之应。我 正宗以君师之道。通人天之理。思所以振兴而挽回之。使之源深根厚。寻正轨而返希音。与之以规矩。授之以埏埴。犹惧夫学者之泥于迹而不师其心。亲叙卷首而谆谆诏勖之。今 圣上监法于斯。光前而启乎后。学士大夫曷敢不胥训以告。对扬休徽。而推本之则亦惟棫朴作成之化兴。而治效所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70L 页
覃。不但在于淬砺琢磨之工而已。昔虞舜氏欲观古人之象。以絺绣采色之彰施。责难于其臣邻。而继之以敕天之歌。若臣皋陶之赓载。乃求美于君上而又责难之。上下交勉以德。而有以开星云文明之治者。其在斯乎。
御赐千字文跋
男子生初度。必授千字文何也。教读书也。教读书何也。教为男子事也。余今以是文授儿。而是文也。其得之为身荣。其传之为世宝何也。 上所赐也。 上之七年南至月二十七日。余以左史入讲筵。 上以是文赐臣曰此内府旧板而亲拓装耳。臣领命双擎。退藏于室。仍窃有祈祝于心者。越八年甲戌南至月七日。乃举子。明年乙亥月日。实初度也。爰以授之。盖教之读书。而欲以昭身荣而托世宝也。凡士之于书五经百家。宜无所不读。而其为字亦不啻屡万。然要之体行。虽一字可终身行之有馀也。是文不曰资父事君云耳乎。是孝与忠之事也。以此推之。可以知男子之所当为也。勉之哉。为吾之子若孙。
御书天保诗八帖屏跋
庚戌三月之二十日。臣侍讲于熙政堂。讲讫。 上命
御赐千字文跋
男子生初度。必授千字文何也。教读书也。教读书何也。教为男子事也。余今以是文授儿。而是文也。其得之为身荣。其传之为世宝何也。 上所赐也。 上之七年南至月二十七日。余以左史入讲筵。 上以是文赐臣曰此内府旧板而亲拓装耳。臣领命双擎。退藏于室。仍窃有祈祝于心者。越八年甲戌南至月七日。乃举子。明年乙亥月日。实初度也。爰以授之。盖教之读书。而欲以昭身荣而托世宝也。凡士之于书五经百家。宜无所不读。而其为字亦不啻屡万。然要之体行。虽一字可终身行之有馀也。是文不曰资父事君云耳乎。是孝与忠之事也。以此推之。可以知男子之所当为也。勉之哉。为吾之子若孙。
御书天保诗八帖屏跋
庚戌三月之二十日。臣侍讲于熙政堂。讲讫。 上命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71H 页
挟侍持纸一封授臣。使展视。乃天保章楷书八幅也。上曰此予近日所书。以赐卿。臣稽首曰字划劲正圆美。圣艺之超诣至此。盖天纵之能也。臣特荷恩荣。当奉为传世之至宝矣。 上笑曰予书何足为宝。臣曰羲画禹书之为世所宝。以圣人所作也。出而詑耀。家人延工装为屏。心祝之曰我 圣上以惠赐老臣之心。推以加诸百姓。如此诗中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则寿考福禄之盛。如日月如冈陵。又必有词臣象德而咏歌之。如此诗者矣。臣攒手以待之。
王考遗稿跋
我五代祖知敦宁公。际门户盈盛之会。恒存戒惧。见季子上庠而不获年。益惕然忧恐。诏诸子孙勿求荣进。诸子孙守训废科举者且数世。进士公我高祖也。再传而为我祖考大谏公。公又惧门户遂不振。率诸从兄弟倡诗文为业。自是科甲蝉联。公力学冠儒列。而晚始由荫途擢甲科衣绯。同朝咸以馆阁属望。公潜光远声势。且堂内有迩密贵显者。公尤敛迹关户。披案书而已。博儒高士有或过从。谈顷酒半。相与唱酬。而亦不以著述自命。虽有作不曾留稿。少习帖括体。鸣墙屋。为衿巾所庄诵。柑制及殿试魁选。士林传
王考遗稿跋
我五代祖知敦宁公。际门户盈盛之会。恒存戒惧。见季子上庠而不获年。益惕然忧恐。诏诸子孙勿求荣进。诸子孙守训废科举者且数世。进士公我高祖也。再传而为我祖考大谏公。公又惧门户遂不振。率诸从兄弟倡诗文为业。自是科甲蝉联。公力学冠儒列。而晚始由荫途擢甲科衣绯。同朝咸以馆阁属望。公潜光远声势。且堂内有迩密贵显者。公尤敛迹关户。披案书而已。博儒高士有或过从。谈顷酒半。相与唱酬。而亦不以著述自命。虽有作不曾留稿。少习帖括体。鸣墙屋。为衿巾所庄诵。柑制及殿试魁选。士林传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71L 页
以为近古所罕觏。笔艺有高才。李圆峤一见亟称之曰少致意。当列名家。公亦不屑为也。盖公之所有者才与学。而所不欲居者名与荣也。以公醇学淹识。薄施于州府簿书之末。而终不克大用。岂子孙之为私恨而已哉。今公之子若孙曾。圭组相承。门户复荣宠。为宗族所光艳。子孙私相语曰此皆吾祖之既有之而启之又遗之者也。诗文多遗佚。先君收草得若干首。手誊藏诸箧。今又附功令若干体。缮写成一卷。零金片羽之为珍宝者。岂以其多乎哉。
先考遗稿跋
此吾先大夫都正府君诗文遗集也。先大夫性好书。少贫无所畜。见书爱不释。捐衣食力聚。架藏且数千卷。且看且读。未尝一日自閒。于功令文益笃。弱冠鸣国庠。操觚家莫之或先。 正宗乐育人材。时降御题于頖宫试诸生。先大夫最后一再应举。 上擢之高等。召见以奖之。未几遭庚申之恸。仍废举晚补荫籍。自少选诵七经百家诸篇。至老不撤。及就养药山。春秋已七耋。晓睡觉诵至明如课。尝谕小子曰少宜多诵古文。可资眸昏睡减时也。又曰经以建本。史以达故实作家。以寻轨范。漫书不须观也。为诗文。积而自
先考遗稿跋
此吾先大夫都正府君诗文遗集也。先大夫性好书。少贫无所畜。见书爱不释。捐衣食力聚。架藏且数千卷。且看且读。未尝一日自閒。于功令文益笃。弱冠鸣国庠。操觚家莫之或先。 正宗乐育人材。时降御题于頖宫试诸生。先大夫最后一再应举。 上擢之高等。召见以奖之。未几遭庚申之恸。仍废举晚补荫籍。自少选诵七经百家诸篇。至老不撤。及就养药山。春秋已七耋。晓睡觉诵至明如课。尝谕小子曰少宜多诵古文。可资眸昏睡减时也。又曰经以建本。史以达故实作家。以寻轨范。漫书不须观也。为诗文。积而自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72H 页
发。不致工于挦扯缋镂。惟叙意畅情而已。遗稿多散佚。谨收手录草本及唱酬诸作。兼附赋俪科体。凡六卷。子孙其宝藏而世守之。
枫皋集跋
金忠文公诗文集。后公二十三年而板行于世。呜呼。公岂以文章自命者哉。特积诸中而发之为言也。古今为文章者。其始未尝不各自宝重。传之有久近何哉。德行功业。名节识见。魁梧杰特。卓荦不群之气。如川岳如星辰。然后精灵之所蟠。芒角之所烁。可以阅穷宙而不弊矣。公诗礼世也。忠贞性也。伟干峻标。冲襟汪度。龙虎变化之莫测。而持心则麟凤之祥和也。乔泰运用之不见。而宰物则云雷之经纶也。议论则驰骤衡纵。有曲折有根据。长江浩浩不穷。而风流映发。馀韵弘长。如冠冕玱玉。揖让于樽罍钟磬之间。凡人士之所夸美而名世者。于公无一不具。 正宗时公年未高位未显。则哲之明。知公于众所不知之中。谓正直谨慎。可属大事。遂定渭梁之祥。执手托 纯宗曰此人必不以非道导之。及 纯宗三十馀年之间。谦虚畏约。若不以事物经心。而至若靖朝象保世臣恤困穷宽刑狱之大政。密赞枢机。多外廷所不知。
枫皋集跋
金忠文公诗文集。后公二十三年而板行于世。呜呼。公岂以文章自命者哉。特积诸中而发之为言也。古今为文章者。其始未尝不各自宝重。传之有久近何哉。德行功业。名节识见。魁梧杰特。卓荦不群之气。如川岳如星辰。然后精灵之所蟠。芒角之所烁。可以阅穷宙而不弊矣。公诗礼世也。忠贞性也。伟干峻标。冲襟汪度。龙虎变化之莫测。而持心则麟凤之祥和也。乔泰运用之不见。而宰物则云雷之经纶也。议论则驰骤衡纵。有曲折有根据。长江浩浩不穷。而风流映发。馀韵弘长。如冠冕玱玉。揖让于樽罍钟磬之间。凡人士之所夸美而名世者。于公无一不具。 正宗时公年未高位未显。则哲之明。知公于众所不知之中。谓正直谨慎。可属大事。遂定渭梁之祥。执手托 纯宗曰此人必不以非道导之。及 纯宗三十馀年之间。谦虚畏约。若不以事物经心。而至若靖朝象保世臣恤困穷宽刑狱之大政。密赞枢机。多外廷所不知。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72L 页
而大官所难行者。炳然丹心。非惟尧舜君民之愿。常思迓景命衍洪祚于万亿之基。金石至諴。神明鉴临。古所谓社稷臣者。其如公之谓乎。公生而英粹秀颖。于文有灵悟神解。自少业耽书。上阁直手编对官灯。往往不觉红旭之照窗。上窥下逮。浸泳汎滥。其制作本经籍而得诸子力为多。闳雄博茂。骞然有特立之势。而郊庙朝廷之用。典雅舂容。玉管珠弦之和鸣也。有韵则古体尤长。荟蔚奫泫。遇硬愈肆。奔放无涘。三军朝气。介马飞腾于狭束之谷。风电熌掣。奇变如神。律绝隽逸高迈。悠远而有音。论者或疑为苏黄。公常言聚零羽片锦以自耀者。曷若布帛全疋之裁成哉。此公之不以剽袭寻扯为工。而自成一家语也。羽仪斯文。元龟人治。八方衿绅。翕然而宗之。贲阐我昌熙声明之运者。其功亦岂可易言哉。公书艺遒健有高致。尝写妙香长篇。属余藏山寺。余之燕。携至上京。诸名士聚观。惊顾曰襄阳之书山谷之诗也。愿留草。与天下人共宝之。此不过公信手濡毫。而为知音者所重乃尔耶。季子相国。命元容一言简端。岂谓余能发挥公文哉。其以余之薰德染诲于艺苑觚翰之间者。于今人有久也欤。余何足以知公文哉。惟知公德业
经山集卷十二 第 273H 页
学识间代之器。不以存没而有显晦。况此卷公咳唾谈笑精神之所注乎。昔宋金华题欧文公卷曰公文在霄壤中。上之为卿云。下之为醴泉。光景常新。千古如一日。余每诵斯语。又恨世之无可当斯语者。今可为公书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