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x 页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2H 页
寓慕录[权琏夏]
辛酉十月六日。定斋先生考终于反求庵。考德问业者。无所依归。微言大义。几乎隳乖。则惟当论德述行。为寓慕淑身之地。而识其大识其小。各在其人之如何。善观善言。岂肤浅者之所可能哉。今且考之事业。则立朝之日浅。而施诸政事。见诸章奏者。未尽其用。欲按之文字。则平易中亦有简奥。欲审之言语。则讲质论辨。精深谨严。非深于道者。未易得其指归也。惟得其心法。然后始终本末。可得以言。而即此心法。又岂影响意想之所可摹拟哉。盖先生之道。本诸心。积于身。行于家。而及之邦国。著之云为施措。发之文字言语。是心也者。圣之为圣。贤之为贤。学者之为学。古今前后一而已。古而前者。写是心于经传。图书者是已。吾东方之学。远而宗乎退陶。近而述乎湖上。即一副心诀也。先生之学。其必有得于传此心者矣。先生之世。自高祖阳坡公。以儒名家。先考上舍公。以文学风裁。为儒林所重。先妣李氏。大山先生之胤子侍读公之女。大山先生之殁。先生五岁幼。而服袭皆遗范也。曾叔祖东岩先生。承湖门之绪。以礼为教。先生率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2L 页
履训迪。自洒扫应对。以至视听步趋。皆循蹈规矩。损斋南先生。隐居讲道。先生从而受业。入而承家庭教督。出而膺师门指授。擩染见闻。不离典训。此其启发之端也天资温和。性度慈良。幼不好弄。长益端悫。鄙俚之言。不出于口。忿争之气。不见于色。非僻之念。不萌于心。自蒙养之日。而自律以正。此其生质之美也。事王大人及大人公。温恭恪谨。进退唯诺。惟恐有违。养志奉体。不见有勉强之色。而自然有爱顺之心。孝弟行于家。而推而至于待人接物。皆尽其衷悃。蔼然无矫伪。此其制行之本也。自受学之日。课诵惟谨。心志不骛于玩好。聪明不役于方技。以四子六经及洛闽诸书。为循序渐进。而杂书异说。不留耳目。此其志学之正也。以为道非径约可造。学必积累有成。无计近功。无求速化。不作奇特想。不滞卑近规。熟习悠久。听其日至之时。而自有见到处。此其立心之远也。盖自后生时。坏朴已成。根本已立。自有进进而不已者。释褐之日。不以荣进为意。家居十年。升六。历正言,持平,文学。或拜疏呈递。或赴 召径归。蓄德积行。几三十年。声闻日著。掌试湖南。所选皆南士隽彦。选入弘文馆。累 除校理,修撰。入侍 经筵。进止有度。同僚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3H 页
皆注目。因雷警。先生应 旨进疏。极言君德时政。 上优批嘉奖。大臣亦上劄以为儒臣所言切实。宜加体念。特 除同副承旨。先生以进言获官。非分所安。复呈疏乞递。不 允。朝议方倚重。 圣眷亦倾注。有向用之会矣。直喉司。未几日。奄遭 大恤。 主世孙方八岁。成服之日。备三加。先生言不可。礼判不听。寻递职还乡。连 除大司谏,参议。皆不赴。 除楚山府使。先生年既衰暮。不乐远赴。而朝议以西民告饥。亦特差也。在官二年。蠲逋移粜。祛弊苏瘵。治绩茂著。邑沿江界胡。胡人越江采猎者。为民患。严禁而待之以信。西俗不知文学。先生施以儒教。学道爱人之化。洽于一方。既归。民立祠留像而祀之。自后有 除命。皆不就。盖礼进义退。是一生固守。而年益高。时益艰。则无复当世之念矣。年及致仕。升嘉善资。累迁至兵曹参判。 哲宗乙卯。加上 景慕宫尊号。重臣有请上 正庙尊号者。先生曰。老臣不死。复见今日。朝廷之上。其端已发。此冒死一言之会。乃上章请行典礼。疏入。谏院首发驳议。初付关西之祥原。台府政院。连章交攻。请置重典。 上特命岛。置于罗州之智岛。先生以大耋。驱催撼顿八百馀里。风土异宜。饮啖不适。而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3L 页
随遇而安。精力愈清健。权公载大。亦上疏。编管于灵光之荏子岛。路由智岛。先生不相见。是冬蒙 宥。两老联舆同归。冰雪载涂。而神气胜昔。贺者以为神明所护云。翌年。以年满八十。升嘉义资。此其宦业之终始也。先生早通仕籍。晚年位亦崇显。若可以行其所学。而其施诸猷为。特一二而已。循考一生。惟以守死善道。为安身立命之本。穷而不易所操。达而不变其塞。进退夷险。一致而已。其进也。常有卷怀之意。其退也。亦有忧恋之情。其居家也贫匮无比。疏粝不继。而处之泰然。阙炊之夕。欢笑满室。诸亲皆待以资活。而假贷于人。计口以给。遇饥岁。宗族多不聊生。忧人之饥。甚于己馁。方便料划。俾无颠连。自楚山归。行李萧然。而家无所储。尝曰。常禄吾亦不辞。盖以仁其族亲及所识穷乏。而不以自腴也。闺门之内。恩义并至。与贞夫人同居五十年。相敬如宾友。晚而有嗣儿而未及承家。细务冗干。无不亲检。而综理微密。诸家孤弱之子。收恤嫁娶。有才姿可望者。爱诩劝诱。要以文学摄持。子弟有过差。未尝峻辞诃责。而谆谆晓喻。辞严意和。有一善。奖励不已。推诚见导。使人敬畏而悦服也。其接人也。亲疏尊卑贤愚长幼。各随其人而见待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4H 页
有节。户屦常满。终日迎送。而未见有疲倦之色。虽俗子生客。亦不见其疏傲。古语时谈。閒雅可听。色辞之间。不觉薰气袭人。下逮庸隶厮御。亦以恩信见孚。怒詈之色。不露声气。而指谕之言。感入心肺。虽疏远贱流。皆知爱戴而慕悦。如常所使役者。所谓物各付物施当其可者矣。在朝之日。荐绅卿士。愿与交际。礼貌庄而娴。言辞诤而和。以山野之色。不要谙惯时情。而见者自然艳服。家居而使节守宰。或造门致礼。或以书问讯。而无不一辞称为君子也。其处乡也。常有同善共化之意。自迩而远。视如一室。忧乐庆唁。问恤周至。士友之间有争端。则面戒书谕。以平恕率物为主。使人粗心客气。自底消融。值斯文事变之会。不激不随。毅然以正道自持。士类赖以镇定。而不悦者不敢以訾议加焉。本府邑钜弊痼。民将荡析。邑大夫思欲矫救。邀先生请与共事。先生知其实心推任。相与讲究。凡军布粜籴之政。随宜措划。一境赖以苏息。君子既不能兼善而广施。则随其所及。而利泽及人之效。可见也。先生思不出位。职做其分。处下而不援上。居近而不骛远。志乎大而不遗乎小。先其难而不忽乎易。自彝伦之常。而有以尽事物之理。自居室之间。而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4L 页
有以达邦国之情。雅言庸行。必循循乎本末先后之序。宽而有制。肃而有容。和而不流。贞而不苦。简而不傲。密而不苛。好古而不崖异。从俗而不流循。安于寒素。而不以丰羡为必不可处。乐于恬静。而不以繁浩为必不可居。忧勤而常舒泰。审慎而能勇决。存体要而极其详细。循平常而自有高妙。时或众坐稠广。群应烦剧。方裁简牍。而并诪言语。或临听断。而亦有指挥。不见其挠夺。而常裕如也。盖本原既立。应用无方。仁之为道。周通普遍。而等分有差。义之为用。裁制截断。而事理各当。非体之深而积之久。其能然乎。体干不踰中人。而端庄整一。衣巾循乎时俗。而洁净脩雅。方其敛容静坐。浑然有如尸如塑气象。而或人有叩问。亦不随口即答。从容应酬。曲有条理。及其起立行趋。绳尺有度。癯然而若充腴。淡然而若华润。睟盎祥顺之气。达于四体。知之者自觉和气浃身。不知者亦知爱之而不敢亵。敬之而不欲离也。金刚而玉温。阳舒而阴肃。信乎其备刚柔之德。而得中和之气矣。琏夏尝闻先进执友之言曰。某日用之间。天理流行。又曰。某可谓简而文。温而理。淡而不厌者矣。又曰。听某言语。如琼琚瑶玖。一个二个。不可遗。欲联缀而佩服。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5H 页
皆深服之言也。若夫论学之序。进道之方。则立言而差于眇忽。历指而迷于寻觅。审记之亦难矣。盖闻学有成说。道有定法。成说之外。别讨异说。非学也。定法之外。更求妙法。非道也。先生之所谨守者。即前人之法与说。则因袭为录。不几乎依样而蹈辙乎。然而成说定法之中。亦有独诣之见。自得之妙。盖先生之学。积小而成大。累卑而至高。故其言曰。此是平生事。今日行今日事。明日行明日事。随所遇著。不放过。此是本分事。若掉却日用当行底。希求拟望于依俙彷佛之际。是佛老顿悟一法。而非圣贤门路。又曰。致力于入孝出弟。则以学文之训。就中得味。日有孜孜。久之油然有乐处。自然有见处。此言进修之有序也。有曰。反己时。俚说俗语。都是进修地。不反己时。六经四子。都无得力处。此言操术之有要也。有曰。知行常相资。行之资于知易见。知之资于行难知。如升高。足上一步。眼豁一分。足上二步。眼豁二分。到得顶上。所见方无障碍。乃知足目俱到。是格致究竟法。此言知行之并进也。有曰。人有是形。则具是理。只缘一私字寄寓在形骸上。从生至死。随事作乖。如城狐社鼠。须教穷其巢穴。又曰。人头象天。足象地。端一平直。与禽兽异。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5L 页
非私意所可假居。知是形之不偶然。而循他天则。则彼私意假居者。自当退遁。又曰。利害胜负之私。附著深紧。如二竖之在膏肓。须用刮骨手段。若缓用力。则如隔靴爬痒。此言克治之严也。有曰。是理具于心。见于事。事物当然之理。即性中之分派条理。存得是性。然后应事而条理不错。又曰。正心之工。只在常常自省。逐时逐节。几时是放意时。又曰。这心驰骛飞扬。如梦寐颠倒。不知自身所在。才觉便入身来。学者须是觉。觉则还定其居。主宰这一身。此其存省之要也。如善利之分。理欲之辨。毫釐必察。段段劈破。皆从体验。践履出来。而戒人说做不同。勉人行解并进。皆片片血诚说与也。又曰。自洒扫而至于精义入神。自穷理而至于尽性知命。自下学而至于上达天德。真积所到。自有此理。虽学之而未至。亦不害为圣人之徒。不然则向别处走。此其言八道阶级。而非口耳论说而已也。至如异端朱陆之辨。严加剖析。分明指示。如曰圣人治天下。三纲五常。九畴八政。养生送死。其事繁。其用博。故其术似缓。此佛老之欲厌弃事物。而江西之欲专事德性者也。人情皆好径欲速。此虚无顿悟之说。所以阴中人所好。如曰佛老亦政坐器小。见他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6H 页
至道影象。不堪贮作平常事。便瞥入玄妙地界。遂将世间万事掉脱。此其灭绝伦常。又曰。天地化育。甚显甚大。欲把做空。把做无。这是违天道。又曰。释氏想有成无。道家想无成有。皆是精神所到。积习成来。况吾儒家。自有真正本体。力久工深。岂有不成。此其洞见斯道体段。合天人。贯理事。而按觑异道真脏。说出病源也。至或儒家立说。亦有差异。则精分妙解。筑底究说。曰心曰性曰明德曰情意曰知觉。各有一副名目。不须滚合比勘。各就他情状意思。识得立名本旨。则便自融会。若四端七情理气之辨。则既斥彼之混沦合一。而又虑此之分开太过。槩言子思就天命率性。而指其中节而为达道。则所言亦主于理。而喜怒哀乐。搅却形气立名。故以缘形气而谓之气发。以纯理而谓之理发。此所以有互发之言。而此理元在气中。性之静也。其体浑融。情之发也。其端不一。究其苗脉根因。有从理从气之分。彼之不分理气者。固是丑差。而苟或分别太过。有若本然气质。各占一边。各自为性。直谓四端出于本然之性。七情出于气质之性。则亦不可。其说盖本于湖门。而又加详。先生尝言。过不及。皆非中庸。而不及之弊小。滞于卑近而已。过之弊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6L 页
大。陷于邪遁。流于虚诞。以其异说惑人之因其高明。而亦虑吾宗见识之或有过差也。尝叹礼教坏废。以为古礼之三百三千。仪文器数。虽若繁缛。而曲折细微之间。恻怛恳至。自有慇勤笃厚之意。贯彻流通。非若后人之蓦直简径。不足以发人意思。三代之礼。虽不行于今世。而考究制度。自庙社军嘉。以至冠婚丧祭。经纬错综。尽其节目。其久隳而不可行者。亦识其名义。行之而有俗失者。援古而證之。始东岩先生编辑常变通考。先生十年考校刊行。而公诸世。知者以为东方礼家之集成云。经解诸说。明白简易。切戒学者。以己意穿凿本旨。先儒说有未稳。虽不轻加訾议。而辨解甚详。中岁以前。不喜著述。晚年人家属托日至。或为讲问立说。而体裁简整。自成一家。不以诗律经意而适情。赋兴平实。不事雕练。笔法典重端楷。见者以为类其人品云。平生一意谦挹。不自标榜。常曰反求诸己。是吾四字符。扁居室曰反求庵。又以定名斋。学者。称为定斋先生。暮年生徒坌集。辟书室以容之。又于雷岩江上筑小亭。为栖息地。扁以晚愚。先生之示惫也。沉淹累朔。不作呻呓语。不见皱苦色。观化之夕。了了如平日。斯可见其定力也。呜呼。古之体道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7H 页
成德之君子。余未之及见。则未知阃域之如何为浅深。地分之如何为高下。而以古准今。其不可意度而论量矣。然觉有先后。而道无古今。以前贤之所称述。而拟之于今所及见。则德容之冲粹。宛是一般样子。义理之精熟。宛是一般话法。由百等百。莫之或违。则先生造诣之高。充养之深。虽非末学之所敢议。而抑岂无耳目之所信及者乎。吾岭自先正启牖之后。门路已开。蹊径已明。经旨之疑难者尽释。礼家之争讼者合一。先生直循此而由之耳。岂求多乎哉。然而据博而提要。因略而致详。则亦可谓尽忠于前贤。而垂惠于来世者矣。后之欲学是道者。不必慕古人高明宏达之识。而必如先生之沉潜玩绎。次第穷格而后。可以有知矣。不必思古人英迈发越之资。而必如先生之悫实践履。分寸跻攀而后。可以有造矣。其所以知而行之。即心法是已。后生承学。虽未及亲觌仪范。面承旨诀。而传心之妙。有在于言语文字之间。其或有传其象法。而继而兴起者矣。琏夏出入门屏。猥蒙接引。所以指诱而教告之者。至矣。不能承受其一二。而老且及之。妄欲追述见闻。为服习体行之资。而陋识冗词。无以形容其盛美。多是彊立辞说。而细德疏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7L 页
行。亦不敢尽记。只合藏诸巾笥。不敢示人云尔。
叙述[姜 楗]
 哲宗十二年冬十月六日。定斋先生殁。后十三年甲戌门人等会校遗集于晚愚亭。楗退而窃私记曰。先生德行之阃奥。造诣之浅深。非末学小子所可窥测。而姑以平日所与门人教授及读书琐语等书。参之以耳目之所睹记。则似或可以审其本之所在而功之所收也。于乎。朱夫子有言曰。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盖人得天地之理以为性。受天地之气以为形。理气合而为心。此心即天地生物之心也。其体则主宰总脑乎一身。而其用则贯事物而通天地。以其主宰总脑乎一身也。故虽四海一家。中国一人。而不落于认物为己之病。以其通天地贯事物也。故虽穷居陋巷。闭门自守。而不流于自私为我之弊。此儒者之学。卓然为万世法程。而千圣以来授受之旨。不外乎此矣。故先生尝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知天地以生物为心也。裁成辅相。尽其职也。礼乐刑政。不容私焉。知天地之自然。而法天而修道也。此先生立志之本领也。又以为立心之本。当以尽者为法。而不当以不尽者为准。苟有一毫邪妄之藏伏于中。则其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8H 页
发于行事施为之间者。必有㬥著而不可掩。是其体道之功。莫切于此。故尝曰。为学先从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不为上立心。然后工夫方有注泊。又曰。子羔不径不窦。以其事则一节。而看来心法。尽正大。又曰。曾西怒管仲。亦是此个心法。盖偏于始则其终也偏。全于始则其终也亦全。此其心法之严密也。又以为此心之体。虽至大至明。而于理有未穷。则无以尽其大而极其明。故自性情体用之辨。以至视听言动之则。民彝天叙之典。与夫爱养制节之宜。大而天地古今。微而一息一尘。虽有次第功程。而皆所用力之地。须知之无不明。方处之无不当。故精加究索。反复推去。急于亲切而不遗乎外物。极乎广大而做起乎近小。见得表里洞澈。使义理头面。了然于胸中。而犹必曰。闻见之知。疏阔而不情。践历之知。真切而有味。如人上山。足上一步。眼豁一分。足上二步。眼又豁二分。到得顶上。四通八达。此其明理之本也。又以为虽欲明理。而不从事于敬。则昏昧杂扰。若存若亡。既无以得之。又无以守之也。须于筋骨上。猛著精神。无论甚底事。常令意思专一。然才著意于静。则有求中之病。将静做特地工夫。则入于禅定。忘己而逐物。则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8L 页
为物所累。而失其虚明之体。是内而非外。则得半失半。而弃其运用之实。才助则有寻觅安排之病。才忘则有晦昧胶扰之患。强勉而失于执持。则必堕于急切拘迫。悠缓而听其所适。则易流于怠慢废弛。必也平平存在。随遇用力。不可略有间断。而通有无。该动静。合内外。一显微。然里无形而表有据。就其可见易守者而用力焉。然后路径平易。工夫靠实。不堕于空寂之归。譬如田家治苗。根柢在地中。不可施功。惟于地上可见处。锄其莠。培其土。则根柢益厚而苗益长。此体用一源之妙也。且敬者。只是自心自省。不放过之名。今人把敬。作一大事。做别样工夫。故一心判为两歧。一样工夫。便作二用。如枯寂之病。制缚之患。劫颓寻觅。许多间安排。皆从此出。惟于非著意。非不著意之间。常常照管。知一席一刻之理无不在。心无不贯。则周流贯澈。工无透漏。渐涵浸渍。积以至于纯熟。此其所以主一之方也。盖平日用心积虑。惟其如此。故日用之间。人不见其有为。而所以堤防者。愈严而愈密。不见其著意而所以体察者。愈至而愈切。极寻常而自有人不及知之妙。极平易而自有人不几及之高。常见自己欠阙。而孟子三自反。为治己之切务。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9H 页
一循天则。而曾子定静安。为宅心之要道。常自反。故私意不留于内。常定静。故物累不诱于外。及其积厚功深。深造自得。则蔼然天理。愤盈充溢于郛郭之内。发而为慈爱。则子谅恻怛。和厚恺悌。立人达人之意。流行于色辞之间。而未尝有改于姑息之地。发之以辞逊。则笃厚恳至。审悉和柔。退然肃然之意。并行于动容之际。而未或有加于仪貌之饰。裁之也义。则钉斩铁定。惟恐有和并之累。而事之宜不宜。未或差于丈尺之持。行之也正。则烛照龟卜。未尝有亿逆之意。而人之情伪。莫逃于眉睫之间。七情之一有所不察。则惟恐所行之或失其正。而方其易发而难制也。审其本分之所在。而未尝以一己之私。有所加焉。故虽侍御之日。亲近者未曾见疾遽之色。方其喜好之来。恐惧之至也。循其一定之则。未尝以外物之加。有所耽恋而不化。亦有所动扰而不去。见人可恶。矜闷之意行乎其间。见人可爱。伤怛之意存乎其接。其著于身。则九思之各专其一。九容之各中其节。初非件件照管。而其生色也。大者。神清而貌粹。体泰而气充。小者。视端而听聪。色和而响畅。步履轻捷。而安重之意自见。辞气温详。而简严之意并行。尝曰。惟其言而莫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29L 页
予违。不徒为丧邦之戒。亦可为丧身之资。惟言而多见窒碍。方是好处。至若衣冠。则亦不以华美为必不可御。饮食则亦不以珍异为必不可近。一衣裔之敛。而常捡其或拨。一匙箸之举。而惟恐其不整。次而及于身之所接。则侍先公。以先公之心为心。未尝一毫放过。惋愉之色。使人油然而起悦。侍诸父如父。爱敬之心。未尝少弛。门族之行高者。不问年之长少。而尽其礼敬。闺门之内。肃雍和悦。不知贫窭之为不可堪。而苟有升合之见在手里。则不待教诏。而必分与至亲之未炊者。女氏闺房。虽曰未学。而惟知义理之不可违。方先生之去国也。有以曲径进者。必大斥曰。吾父以是见解。解犹拘也。言者色沮。是岂无所由而然哉。下至仆隶之贱。不知勤劳之为愁恨。而亦知怙凭之为可耻。饥寒之为忍耐。而审慎之为成法。门族之多。至于五百。而未论识见之多与劣。一意注仰。议设义庄。使荒年忧岁。有所赖而得济。开置讲规。使后生小子。有所闻而兴感。有过者。谆诱之。使自悔悟。有志者。褒美之。使自奋劝。宁失于和。无失于离。宁可有曲全。无或有睽违。使之一一摄持。不失儒雅气味。而至若软熟之态。浮薄之习。拒之惟恐其不严也。一言一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0H 页
行。苟可以表见。则悼夫事实之或泯。而为之纂次贻昧。其在乡党。大同而未尝流徇。独异而不设畦畛。同忧共患。而常惧诚意之未孚。相救相助。而每怀谋忠之不尽。因己而推人。因人而反己。其或不率不彀。则必自反于吾之所藏者不仁不智。而未曾萌咎彼之意。其或有善有技者。则奖之惟恐其不及。导之惟恐其不至。故未尝为喣喣之仁。款款之礼。而近者心悦。远者起慕。退而思之。馀薰在心。虽自谓好气槩激昂慷慨者。亦为之敛手而心降。是不可以声音笑貌为也。于乎。使先生。居于有为之地。推天德而施王道。则其措之治法者。必有所济。而立朝四十年。每以难进易退为义。非赴召。未尝踰岭。非绊职。未尝滞泮。处之草野而不敢进希阔之言。待以遐逖。而不敢有敷奏之烦。论仪文则龃龉而不入。陈大义则斥逐而拘曲。岂天不欲斯世之有为耶。然掌试湖南。贰副乐为之执公。俾整一时之士趋。分符关西。上司自然而孚信。永蠲一府之民痼。荒政有道。而济活者三千馀口。招募有方。而垦荒者数十百顷。此亦为之兆也耶。然乃先生所性。则不存乎此也。达则兼济。而时不与我。则卷而怀之可也。穷则独善。而如有用我。则举而措之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0L 页
耳。独善与兼济。不是两项事。而本之则有。先得吾心好。方能吾身好。天下国家亦好。而所谓好者。皆实皆大矣。尝病世之学者。言道则妄意于天地之运化。而不知吾性之著见于日用者。即是道也。言心则赞叹于道心之微妙。而不知人心之得其正者。亦道心也。知尽性知命之为学问极功。而不知不越乎日用作止之间。知穷神知化之为圣人能事。而不知不出乎人伦事物之常。知仪文度数之为礼。而不知礼之本则仁。仁之著则礼也。知钟鼓铿锵之为乐。而不知中正和乐之本乎敬也。从事于博者。徒知轮流于九流百家之言。而不究其本末是非之极。表里真妄之实。则非吾所谓博也。从事于约者。徒趋于径约简要之地。而不察夫规矩绳墨。实可据守而归宿。则非吾所谓约也。孟子曰。曾子之守约也。曾子守约。亦反求诸己而已。尝曰。事事靠实。无如反己。直截反约。无如反己。有意反己。读书应事。皆有著落归宿。又曰。真切反己。私不容而仁可得。事事反己。自无怨天尤人。又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真是反己。日知其所无。是能反己。密切体验。又曰。反己时。里巷俗说。都是进修地。不反己时。六经四子。都无得力处。今人所以不如古人。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1H 页
其病在此。又曰。学者许多病痛。都在理会他人处。忘自责也。好讥议也。忌克也。虚骄也。才欲反己。便一切退听。不独人己为可著手。无处不有反之之功也。而惟惧学者之计较近功。窄狭浅露。则复曰。知反求诸己。又须宽著意思。作镇长悠久。想不得不措。听其日至之时。又曰。此是吾人平生事。今日有今日事。明日有明日事。随所遇著。当下不放过。乃是本分工夫。于乎。此先生经历谙练者也。圣贤千言万语。谁非要切。而于其中。融会得意思。表出这般话以晓人者。岂无意哉。又尝观于先生读大学法矣。有曰。真能致知。分别善恶。如黑白之辨。则好善恶恶。不煞费工夫。直从未实处。开眼著力。真能诚意。则去四有。存三不。亦不煞费工夫。直从未正处。开眼定顿。正心后修身。修身后齐家。向下皆然。而不恃知之已至。而弛其诚意之工。不恃意之已诚。而弛其正心之工。便见不进不休。参到极处。又曰。既知善之可好。恶之可恶。而复曰。好之恶之。有未实否。好恶已诚矣。复曰。此心莫无偏重否。莫无忘忽否。心已正矣。复曰。施措莫无偏僻否。逐时逐节。几时是放意时。又曰。格致诚正修。虽各是一件工夫。亦都在一事上。且如有一事当应。先要分别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1L 页
善恶后。诚实好恶。好恶已诚矣。须教此心。无有所不在。心已正矣。须使施措无偏僻。然后应此一事。方得恰好。又曰。八条每一条。各是一段工夫。将上一条看。则已修下段工夫过半。将下一条看。则填补上段工夫益密。绳贯钩连。上下都相灌注。如镕金铸铁。不容一隙去处。直到身修后。更无罅漏。方是举而措之家国天下。真是有体有用之学。其论致知。有曰。学者格物。不究日用。而专靠书册。不察切己。而多是泛论。所以终身谈道而不得力。又曰。程子曰。格物亦非一段。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皆穷理也。其中应接事物处。其当否最为紧实。然非素讲而豫求之。则处之或出于私意。此读书讲义之为穷理之大端也。其论读书。则有曰。古人言读到不忍舍处。方好。悦其外之文者。虽到不忍舍处。亦未为大好。惟悦其义理。到得不忍舍处。此心已吻然矣。乃是大段好消息。又曰。读书体得真切。一读后。已觉心地自别。讽咏不已。受得意味。留在胸里。受之受之。积集多后。如木年年上汁。渐至壮大。终能义理充盛。心虑安固。则道义又由是出。又曰。人行路。蹑屩携筇。困困地经过。一石一木。皆数之矣。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2H 页
乘肥疾驱。飞扬腾去者。不省所从矣。故读书要迟钝。不要轻快。又曰。义理洁净精微。惟齐心一虑。力久功深后。自然融释。不可以粗心急迫求之。亦不可硬作主张。亦不可溺心于烦细。亦不可役志于巧刻。又不可喜于自得。又不可旁引曲證。添枝接叶。如此则一为私意所动。与义理不相乳入。何缘见得本来真面。又曰。不可以己意。驱率圣贤之言。亦不可以圣贤之言。牵己从之。惟一意求见义理当然。则己意也是公。圣贤之言也是公。见到时。无丝毫间隔。见不到。自有会通之日。又曰。将圣贤所说文字。挑出面前。平平地放在。莫入了少分己意。详悉言语向背曲折。则义理自然现前。又曰。不敢自信。而信其师。亦须不敢轻信。而见其必可信。若徒曰圣贤不我欺。则亦不知圣贤吃紧为人处。此先生之学之有体而有用。有始而有终。以收奇功者欤。夫道之在天下。古今一也。然不用圣贤许多之功。则不得圣贤之言。不得圣贤之言。则不得圣贤之心。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虽以资质之美。计虑之精。而一言一行。偶合于道者有之。然其为之田地根本者。差或毫釐。则固不足以窥其藩蔽。而况于议其阃奥者乎。故苟得其心。虽有不合焉者。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2L 页
寡矣。不得其心。虽有合焉者。寡矣。今以先生之言。求先生之心。以先生之心。推而上之。其曰。反求诸己也。其曰。不进不休。参到极处也。其曰。绳贯钩连。都相灌注。如镕金铸铁。不容一隙去处也。其曰。受得意味。留在胸里。受之受之。积集多后。义理充盛。志虑安固。道义又由是出也。上下屡千馀言。画出千年心事。宛然与黄卷中人。相唯诺相肯可于一堂之上。而忧深虑远之意。出于至公血诚。寿静柳公所谓皆从身心流出。信庵李公所谓不以今人文字看之者。岂非知言哉。盖心之著则言。言之著则书。故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圣贤岂欺我哉。夫春风和气之发扬万物。人皆可以见也。太一定居之不离常度。人皆可以仰也。而其所以然。则未之或知。苟非苟求其故。夫孰致千岁之日至也。先生以清明和粹之资。加沈潜精密之工。浸灌培植之既厚。体验扩充之又至。所䙌者。躬行实得也。所戒者。虚内务外也。故其志学之本领也。心法之严密也。明理也。主敬也。存乎性也。发于情也。著于身也。推于行也。施于家国也。皆从一心上做好。而其教人也。又自其得于心之馀者。而勉于彝伦日用之间。随其材质之高下。力量之大小。而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3H 页
各尽其力。不作奇特想。要朴实头做去。优游慢缓者。使之下工欲紧。向里迫切者。使之著意须宽。善柔者振之使鼓发。刚果者抑之使柔顺。不言而喻。不戒而肃。矫偏制胜而陶养中和。以鼓舞而作兴之者。多在于鞭绳程督之外。而不出于奖励诱掖之中。所以贤愚各得其益。而油然自趋于善也。当是时。四方之担笈拍袂者。户屦恒满矣。其用心之邪正。诚意之有无。见解之浅深。因人针著。各中机会。渐涵浸渍于不知不觉之顷。而无一物之或弃。诚古所谓成材也。尝曰。程子言古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今之所以不能。叹之者。深矣。然亦在学之得其道耳。今不必诗礼。虽于他经。亦可兴可立可成。夫古人之书。皆志立于事物之表。而辞以达之。苟领会大意。而不拘拘于章句之末。凡其婉转譬晓处。可以兴劝善惩恶之意矣。指陈规矩处。可以立劄住坚定之志矣。动荡发越处。可以成薰陶渐染之功矣。圣贤千言万语。孰非诗礼之教。铸人之音节哉。然此意郤未易见。惟于大学至善章。说得分明出来。首节言民之止于邦畿。以见物各有所当止之地。则诗之比也。二节以鸟之止于邱隅。见人之所当止。则诗之兴也。第三节言五当止。则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3L 页
诗之赋也。又如齐家治国章三引诗。咏叹淫泆。有不尽之意。推是观之。经之立言造意。淡而文。庄而理。中和而正。读之如风之动物感发。奚独诗云乎哉。礼之与乐。皆可随处而得之。先生此一语。真如风之动物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人。使人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查滓。而自趋于和气之中也。何其至哉。虽谓之铸人之音节可矣。吾东方心学之传。粤自圃老。而集成于陶山。一传再传而复得湖上夫子。为葛翁之嫡传。则斯文之盛。于斯为极。而先生以湖上自出。幸而及于见知之世。自学语学步。已入于大贤化导之中。而内而东岩之典训。外而损斋之型范。其揆一也。大山先生尝语学者曰。始诸卑近而推明乎天道。本之日用而贯通乎济物。所知因践履之实。而一敬为信顺之要。常目则语孟庸学也。所戒则迫切计获也。此当日授受之旨。而相与谨守之者。然乃先生自得而默契焉。则有在言语之外也。今不敢强立说话。以形容万一。而善观者。有得于先生言语之外。则自可以得矣。楗以故人稚弟。蒙被教育。既启其端。复发其智。培而植之。惟恐其不能有所进立。而才鲁识陋。未有所进。鬓发已如许矣。深惧典型之日远。无所于寻逐也。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4H 页
遂略记平日所识于中者。而亦不敢有加于先生雅言庸行之家。常茶饭以画矩模圆云。
语录[尹最植]
最植始谒先生。问为学之方。先生曰。学只要此心之善。人生日用。大而事亲事长。小而庸言细事。无非此心应用处。须一一精察。去恶以全其善而已。但心不正则无以存其善。故须下持敬之功。持敬者。亦只就日用间专一静定。使心不外驰而已。心不明则无以察其善。故须下穷理之功。穷理者。亦所以思索事物之理。究其善恶是非之归而已。此为学之规模。知之非艰。立志而用其力为难。
问持敬之方。曰。不当看作别般工夫。只是无事时湛然安定。无纷杂之念。及其事物之来。亦只专一应接。如著衣时心在著衣。吃饭时心在吃饭。行一步心在一步。行二步心在二步。如是做去。久则自熟。
问。著衣心在著衣。吃饭心在吃饭。日用做功。固当如是。但恐于此须有个整齐严肃一段工夫。乃可收拾得专一。曰。固然。然而整齐严肃。亦非太著意安排。只是平平收拾。毋令放散为可。禹箕准曰。心须专一。外面自至严肃。先生曰。制于外以养其中。先须外面严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4L 页
整。里面亦专一。未有箕踞而心不慢者。
谓最植曰。子谓操存如何用工。对曰。收敛身心。使内外肃然。而事至物来。一一省察。不令放过。曰。固然。然而日间凡百事为。皆令主一事。而不贰不参。最为切当。如是则虽读书应事。无非操存之地也。
问。操存之旨。每以动时主一言之。而未尝及于静存之功。此固用敬不用静之意。然动之不能无静。犹静之不能无动。且静存之功。自是根本之地。于此而未有个实做得。则其于动处。亦必散漫怠惰。而无本可据。但此事一蹉。则便入于禅。故不可一向求静。且须当思则思。当事则应。而无事之时。不可不加意于静存之功。曰。敬贯动静。而必以静为本。动时不得力。专由于静时工夫不足故也。静存之功。岂可忽乎。但主静则静亦静动亦静。此又不可不知也。
问穷格之功。曰。古人论操存云。不为事物所胜。非但操存为然。穷格之功。亦须令志立乎事物之表。可以究见义理。不然。易入于烦琐。不烦琐则必至于阔脱。
问。志立乎事物之表。曰。此心卓然有主。然后方不为事物所搅乱。
大学所谓至善。即事理当然之极也。人于日用之间。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5H 页
事无大小。精察其是非善恶。而求其所谓至善。是乃格致工夫之吃紧处也。陆象山不知此义。故以格物谓同于告子义外之失。使象山知此义。其言必不如是之误也。
致知在格物。物字最下得好。盖谓之理。则无形而难睹。谓之物。则有迹而可见。故不曰穷理。而曰格物。物只是事物之谓也。物物各有其理。所谓有物有则。是也。就事物上。求其是非善恶而精辨之。则斯乃所谓穷理者也。故穷格之方。要须就日用应接处。思其义理之当否。于其精微曲折。无不究覈到底。久而积熟。自当有贯通处。非若骛虚远者外伦理而求知。徇口耳者靠书策而为言也。其规模则要以万理明尽为准。自身心事为。以至天地万物。皆所当格。故或求之日用。或求之古训。或察之近小。或推之远大。随其所遇。而靡不用极。但近者易者。尤所当先。而远者难者。亦非可阙。知此然后知骛虚远徇口耳之为病也。
诚意章。不言好善恶恶。而直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观此则可知格致章必有善恶字矣。盖传文诸章。皆相因而为说。如格致章。言分别善恶。故诚意章。以真实好善恶恶为工夫。诚意章。既言好善恶恶。故正心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5L 页
修身章。不复言恶念之当祛。而只言察其心之偏而正之。以修其身。正心修身章。既言心上工夫。故修身齐家章。只言身之接物之辟。而察而去之。以致齐家之功。齐家治国。是以己化人处。故只言动化。平天下。则因上章之动化。而言推行之功。其条理次序。盖如此。
问。聪明睿智能尽其性。陈氏以上句属知。下句属行。恐未然。聪明睿智。是生质之美。能尽其性。是知行之到极处。曰。然。中庸注释。能尽其性云。察之由之。无毫发之不尽。观此可知。
问。中庸章句云。人物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在人固如是。在物则岂可谓具五常乎。但物有一理。而一理莫不具五。如虎狼之仁。岂有无义无礼无智无信之仁乎。蜂蚁之义。亦含仁礼智信。而成其一性。如是看则物亦可谓具五常之理。何如。曰。孟子注云。仁义礼智之粹然者。岂物之所得以全哉。观此则物不能具五常。可知。但章句之意。谓天之元初赋与也。以五行之理。均赋于人与物。而物则气偏。理亦不全。然自天命源头看下来。则在物之理。与在人之理。何尝不同乎。一理亦此理。五性亦此理。故章句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6H 页
之言。默识而融会。则可通矣。其下所云性道虽同。亦当如是看。
问韩李所争如何。曰。朱子有云。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李氏见得于一原之理同。而谓人物之气不同。非理有不同。此不知异体之理绝不同也。韩氏见得于异体之理绝不同。而谓人物之本然。亦皆不同。此不知一原之理同也。二家所见。各有所蔽。而互相辨诘。皆不得朱子之意者也。
论语习相远之习。是自然染习。与学习之习。不同。
问。礼记云向道而行。中道而废。不知年数之不足。俛焉孳孳。毙而后已。注。中道而废。谓力竭而止。若如是说。则有若真个中废者然。与下文文势。不相贯。亦足以启学者自懈之心。窃谓中道而废。乃年数不足。未及造极而死云尔。君子向道而进。宁未及造极而死。犹不知老之将至。而俛焉不已也。曰。恁地看。政是好说话。因举论语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注。有之谓有用力而力不足者。若曰用力者有之。其意郤好。若曰。力不足者有之。其义似未安。此寻常致疑者也。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6L 页
问。诗卫风注。既云地肥饶。又云土薄。似相矛盾。曰。水深则土厚。土薄者水浅。盖地肥而水浅耳。
先生以所著太极图解示之曰。上下五圈。非有次第。只是太极一圈而已。但朱子以气化形化分之。乃于人物。有二层次第。可疑。尝意乾道是天道。坤道是地道。无极二五。妙合而凝。则是为天地之道。而天道成男。言有父道也。地道成女。言有母道也。天地交感。化生人物。而天地一太极。人物亦一太极。然人物圈太极。即天地圈太极。天地圈太极。即五行圈太极。五行圈太极。即阴阳圈太极。下四圈太极。即上一圈太极。如是看。亦可备一说。但此异于朱子注解。故终不敢自信。
问。读书琐语论学处。甚好。说反己处。尤切。当但所恨者。操存一款。偶尔阙郤。曰。在岛中。亦有所劄录。论操存者为多。可取看也。
金某问。有志于斯学。而家务丛集。柰何。先生曰。此学只在日用彝伦上。随事各得其当而已。非废事绝物。兀然读书。家务丛集处。亦吾用功地头。惟在立志坚固耳。
最植与谨休,可器讲论。共叹所业之不进。因言吾辈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7H 页
所期待者圣贤。而圣贤之所以为圣贤无他。只是德造其极。智无不通。如欲智之通明。惟在穷格。如欲德之造极。须用操存。苟于此诚心用工。念念时时。无少间断。则至其功深力久。必有所成。但患间断处多。故不能进。曰。语甚亲切。老拙警励多矣。
此道理专在日用处熟。须于一言一事。省察无遗。使粹然一出于正。方是工夫有进处。
问。工夫未进。自觉于展拓开阔处。有欠缺了。曰。须于践履处。先立得大伦大义。而改过迁善。奋然勇进。至如穷格上。先看得大体。慎思明辨。极其精微。自然胸次开拓。步趋阔远。
教小儿不可太拘束。小儿方生之气。不可坏损。昔大山闻一友人教子颇严。贻书深戒之。盖性躁之人。每有此病。非但坏了其气。甚则至于伤恩。
谓最植曰。贤于讲论之际。似不尽意说去。不当如是。虽有一日之长。如有未相契者。政宜剧论。以尽彼此之意。但不可有些子争气。
问。退翁法门。一遵朱子。故岭下学术。至今无弊。在后学所宜遵守。曰。此言甚善。但虽朱子说。如有疑眩。政宜究竟其归。不可有苟从之意。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7L 页
鹤峰著述所存无几。而观其所述师门言行。少无差错。退翁作屏铭。历叙尧舜以来传心之术。手书以授之。有微意焉。
敬堂之学。如伊洛之有豫章。
大山门下。后山,东岩,川沙。当时称湖门三老。又如立斋,损斋,壶谷,晚谷。皆高第弟子也。
问先生平日师承。曰。自十三岁。至二十。亲炙于东岩之门。二十后。始往谒损翁而请学。因言损翁资禀甚高。
金判书洙根。知安东日。余问曰。近闻 朝家。有冤死人荡涤复官之命。吾乡有葛庵之冤而未伸。金勃然曰。以李某而犹自称冤乎。余曰。吾以令公有公心大度。不图言之至于斯也。葛庵疏义理明正。无所逼碍。而特为党论所挤。令公不知事实。只凭人传说可乎。金默然久之曰。其事迹可得见乎。余为之录送。后谓余曰。葛庵事。本无所犯。称冤宜矣。近岁有复官之 命。金有力焉。
纯庙甲午。余以同副令滞直。李判书志渊。时为都令。与余甚款。亦善辩。余每有归思。则李曰。承宣之任。好官也。日卧六仙楼。终岁无一事。凡百酬应。只从院吏
定斋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第 538H 页
指挥。或有大事。只听巨室分付而已。职任如是閒适。而欲辞归何也。盖发以调谐。而寓慨然之意也。
最植临行。复求教。先生曰。只可著实用功。曰。年前先生赐诗曰。心法千秋远。襟期百年强。敢问千秋心法。何者为要。曰。主敬。所以存此心。穷理。所以明此心。只就此心上做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