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四 (自动笺注)
定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四
 行狀
  
資憲大夫刑曹判書雲谷李公行狀
公元前213年
公諱羲發。
初諱英發
嫌 翼廟諱改之。
字又文
姓李氏
號雲谷
系出永川
高麗同正磚。
上祖
四世神虎衛上將軍暉。
討哈丹有功
元皇降璽書褒之。
勝國末。
有以國號自名
寓戀國之志。
而隱而不仕者曰麗。
三世諱世憲。
成均進士
學行
己卯禍。
薦引不就
號牛巖
二世諱光俊
觀察使
號鶴洞
始居義城山雲
生諱民寏。
參判。
號紫巖
仲兄敬亭公民宬。
德位幷尊。
二世諱重燫
於公爲高祖
曾祖諱秀春。
 贈左承旨
祖諱德祊。
 贈戶曹參判。
考諱宜明
 贈戶曹判書
妣坡平尹氏德殷女。
郡守弘鳴後。
 贈貞夫人。
皆以公貴也。
 英廟戊子正月十六日
公生于外氏第。
廣顙秀眉
眼光淸炯。
就食
判書公所嗜。
不自入口
受學
才調警穎
善悟解。
過眼輒記。
沈重
戲遊
周旋親側。
唯諾惟謹
九歲
有吏督官納橫甚。
公在判書公側。
瞠目視之
縮退曰。
哥哥氣象
可怖也。
貞夫人患腫劇甚。
屢月扶救
不解衣
十三。
以親命從鄭公東弼學。
鄭公嘉其能推究
爲書判書公。
必成偉器云。
公念家貧親老。
治博士業
未久便貫穿四子
嘗赴達城試。
攜笈上山庵
有一老衲致敬曰。
貧道閱人多矣。
未有擧子整飭不倦者。
今始見正人矣。
己酉
假館于泮邸。
京洛人士
多以雜劇要之
公謝曰。
吾以親命。
肄業千里外。
隨衆戲娛
所不暇也。
辛亥
歸覲在道
判書公患報。
亟走還。
未及門遭故。
哀號顚踣
不能支。
在三里外
朔望哀省。
寒暑不易
 健陵乙卯
大闡謝 恩。
引見
尋隷院。
未幾奎章閣抄文臣
先是
 上敦尙文敎。
命選新進文望者。
以備製講。
奬育地。
及公擢第
 上覽試券嘉之
特 命抄附是選。
異數也。
公旣肅命
以 親試入 殿庭
 上命宣醞。
撤 御饌以賜之。
公齎以爲太夫人養。
鄕里榮之。
應製
公年最少
經義該洽
被 奬許
賞賚甚繁。
一日
 上召諸文臣便殿
分席各坐。
詩賦表策四題
皆出僻書
茫然不省
惟務塞券。
公以寧被重譴。
不可所不知。
以白券進呈
 上批曰。
人多質少文
爾之事君不欺
白直可尙。
丁巳
 除 明陵別檢。
戊午
移 孝陵
嘗聽鐘有詩曰。
移時方發響。
轟隱漸如舂。
識者遠到期之。
己未
以 親試三次居魁。
 賜春秋傳,朱書,陸奏等
書。
六品
而猶帶奎選。
歸覲
旋被 召還。
雖 眷注日隆
不堪陟屺之情。
貽書兩弟曰。
猥蒙 聖恩
曠闕溫凊
於今君親之間。
兩難盡職也。
庚申
 正廟昇遐
感念恩造
無復當世之意。
乙丑
拜禮曹佐郞
朝議惜其屈。
擬文兼宣傳
丙寅
拜兵曹正郞
拜司諫院正言
丁卯
持平
戊辰
又拜。
己巳
拜掌令。
幷辭不赴
 除高山察訪
以親老路遠辭。
辛未
又拜掌令。
上疏陳時弊曰。
朱子言民之休戚
係於守令之賢否
葢字牧非其人。
則 朝家恤民之意。
不得下究
釐正還餉。
則害及於貧戶
査櫛軍政
則利歸於奸猾
考檢田結
反有新起之弊。
勸督農桑
更生侵撓之端。
如欲奠濟。
惟在愼擇而嚴贓法。
廉吏
 聖朝仁厚爲治。
不忍贓汙加諸臣子
此誠盛德美意
而顧今世道日下。
廉隅掃地
貪墨者。
無所忌憚
廉謹者。
無所表別。
一世靡然
申明舊制
猛加振刷
不貸贓律。
用廉白。
然後惠澤可究。
積弊可祛。
民生有蘇息之望矣。
又因辭職
一綱九目疏。
綱曰。
聖學
目曰。
辨賢邪。
開言路。
簡守牧。
儉德
道藝
振紀綱
廉恥
講武事。
本實
 上皆優批納之
七月
拜司諫院獻納
乙亥
司諫
丙子
軍資監正
十月
 
寧海府使。
府爲海徼
漁戶常困於侵徵。
公悉蠲科外之斂。
申學政
聚士考藝。
倣古鄕射讀法
升堂揚觶
容可觀。
疏決疑獄滯久者。
邑民大歡
己卯
遞付司諫
又拜執義
庚辰
三拜司諫
復拜執義
辛巳
又拜。
因災異應 旨上疏
略曰。
聞天人相與之際。
其理不爽
災異之生。
由人事。
槩以今日言之。
躁競成風
欺詐日生
奢靡爲祟。
衣食之源渴矣。
名檢掃地
禮義之防壞矣。
刑獄者。
所以補治
而橫罹與倖逭。
害治者多矣。
良役者。
所以均一
而疊徵與漏脫
不均甚矣。
憂勤於上。
而澤不下究
顚連於下。
而情不上達
壅滯湮鬱
無所告訴
愁苦之氣薄陰陽而召災沴
視聽自我之天。
安得譴告
伏願 殿下益懋修省之方。
幽獨之地。
常存對越之敬。
一念之發。
嚴公私之辨。
不爲私意間斷
不爲事物所撓奪。
使本體粹然渾然者。
常存常覺
以爲出治之源。
則凡諸施措得失
生民利病
莫逃於明睿之照。
羣工勵翼
百度以貞
上以答天譴
以慰輿望矣。
壬午
司諫
辭。
又拜侍講院弼善。
屢登 書筵
陳說精詳
勸勉懇至
有稱眞侍講材者。
未幾辭歸
癸未
丁內艱
年過不毁。
衰絰不去身。
饋奠之暇。
手抄程朱書及自警編。
以爲
常目存省之地。
乙酉
制闋。
執義
又拜司諫
因辭疏。
輔翼 春宮曰。
程子嘗言人主一日之間。
接賢士大夫之時多。
宦官宮妾之時少。
可以涵養氣質
薰陶德性
 國家設置宮僚
實遵古法
而進接之時常少。
 書筵開講
不過讀數十行句讀
說一二段文義
無復雍容啓迪之實。
殊非古昔朝夕起居左右承弼之義。
秋凉漸屆。
 講筵雖當遵例
賓客僚屬
亦宜不時 召接。
或以經傳義理
反復問難
或以古今事變
參互考證。
下及民情物態
稼穡艱難
亦有所咨詢商確
則其於啓發 睿智
成就德業
非少補矣。
 上嘉納之
承政院同副承旨
尋遷敦寧府都正。
幷辭遞。
丙戌
 除寧越府使。
寧爲關東峽邑。
民貧而弊滋。
俗樸而無文
公至則剔爲民瘼六條而釐革之。
又捐俸養士
月朔考講。
勉之白鹿洞規。
小大咸趨之。
去則爲銅碑以頌之。
戊子
棄歸。
庚寅
復拜同副承旨
癸巳甲午
連拜大司諫
 純廟昇遐
明年
赴 廞衛。
丙申
又拜承旨
陳賀
癸卯
 憲廟幸 健陵。
當時侍從
一資嘉善
 除漢城府右尹
左尹
又自左移右。
感激 隆眷
而顧以老病
不堪進道
上疏陳勉
略曰。
帝王之學。
雖與韋布
同。
若其收斂身心
格物窮理
以爲出治
則必有資於讀書講學
昔我 正廟躬親庶務
而每深夜永。
開卷讀書
語曰。
欲法堯舜
法祖宗。
伏願 殿下念哉
丁未
年及八旬
例陞嘉義
拜兵曹參判。
上疏辭。
因言州縣苞苴載路
科試關節盛行
田結則災減不下究
糶糴則斂散無其法。
名分掃地
等威不嚴
良役不均
貧殘偏苦
未聞有一人極言竭論。
豈 殿下虛受之美。
未盡歟。
又曰。
成湯聖人也。
而曰改過不吝
宣王中興之主也。
而曰袞職有闕。
我 殿下政令施措
亦豈無可言者。
而朝著之上。
未聞謇諤之風
羣情何以上達
 四聰何以無蔽乎。
疏入。
 上諭曰。
此人以 正廟侍從
有此陳勉
極爲嘉歎
卽日陞資憲。
單付知中樞府事。
入耆社。
公又呈辭
不允
下 諭本道
使俟間上來
僶勉趨 肅。
三日
卽出城。
己酉
刑曹判書
以病辭。
庚戌正月
有感候。
出知舊文字未勘者。
枕上呼草。
若宿搆。
辭理不減平日
疾旣革。
子弟以敦宗恤患之意。
就席
恬然而逝。
卽公生朝也。
享年八十三。
訃聞
 輟朝
賜庀如例。
八月
葬于鶴山露積峯丑坐之原。
天資坦夷
性度醇愨
未嘗有崖異之行。
內守儘固。
未嘗拔俗
之志。
而處己謙恭
日用之間。
和易閒泰。
而亦見其謹而不放也。
其日可見者。
少事二親
菽水難繼。
有祿俸。
未及逮養
爲至痛。
語必涕下。
太夫人年高在堂
躬奉滫瀡
手檢溫凊
有時親自煬竈
二弟
常在側。
陳說街談巷謠。
以供娛笑
時節
稱觴上壽
孫咸在。
和氣藹然
其有 除拜
離違爲難
多辭遞。
至親益高
未嘗月遊宦。
旣含恤。
喪餘之哀。
袒括
致物豐潔
肅敬將事
二弟早孤。
拊摩敎誨
皆以文行知名
析箸
居室稍異爲恨。
得一味。
與共食。
一事
呼與相確。
外氏忌日
必助奠。
備內舅月製
以及舅母
宗族吉凶吊慶
與共憂樂
無間親疎
其有飢寒癃疾
爲之廢寢停箸。
必加周恤
歲飢斗斛之饋。
徧及窮匱
接人不以貴賤有間
恩怨之間。
不甚較絜。
是非之際。
不加包斥。
應事措畫
定分數甚晣。
居官簿書校會。
默數心筭
不差毫釐
不敢欺焉。
平居
未明而起。
處置當日事。
盥漱訖。
對案披卷
入中門。
必具衣帶
諸子進謁
整襟危坐
常致肅莊之儀。
子弟
不以惰慢
室中玩好
書冊器用
整整不亂
簾閣之下。
寂然無譁
下逮僕隷有罪
必先開諭。
後加警罰。
出入騶從
馹 召之行。
省減徒御
道路觀者。
不知大夫之行也。
晩就金城山下。
雲谷書寮。
休養計。
旋以近名
不加修葺
常言潦倒風埃
白首無成
恨不早從向裏用工也。
安於樸素
衣服飮食
豐腆者。
斥退之。
家人
課農撙財之外
不得營殖
安分守拙
不使奔競
常言吾生長寒門。
名位太重
汝輩愼毋以驕汰累我也。
聰明絶人
自治博士業。
不勞記誦
究觀旨義
其於吾儒家計。
葢有默識而心悅之者
及居奎選。
涵濡於 先王儒化之中。
六載帶直。
其所條對
率皆敷析精奧
指陳不差
其曰。
理氣
不可分先後
而先有理
却有氣。
已有朱子之訓。
有此理。
方有此氣。
又有程子之說。
畢竟以理先氣後。
定論矣。
中庸章句
化生萬物言。
則是氣至而後理有所寓。
可見理說到氣。
又從氣說到理。
而非以客對主之辭也。
又曰。
德性問學
只是存心致知之方。
程子所謂涵養須用敬。
進學則在致知是也
二者。
車輪鳥翼不可偏廢
而陸氏乃專主德性
而闕道問學一邊
其所謂尊德性者。
轉入蔥嶺氣味
而與吾儒所謂德性者。
異矣。
 上嘗問朱子己酉封事
公傅近事以陳之。
其言抑私恩以抗公道則曰。
 殿下建極於大公至正之域。
原之地。
若有一毫未盡
不免生於心而害於政。
發於政而害於事。
忠邪離合之勢。
新舊親疎之分。
日瞀於萬幾之間哉。
其言精選任以明體統
則曰。
國朝用人之法。
一壞於尙地閥。
再壞於計踐歷
疎遠者。
雖才且賢。
不得進。
親近者年除歲遷。
 朝廷以不尊。
體統以不嚴。
內而臺閣
外而營邑。
一事得其正。
聖王官惟賢之道。
恐不如是
其言振紀綱以勵風俗
則曰。
黜陟刑賞
御世大柄
而 殿下法令未嘗行於貴近
德惠不逮疎賤
不嚴
政令委靡
民志不定
義理不明
今日之紀綱
可謂紊矣。
其他如遠便佞
義理
節財用。
軍政
皆有成說
不獨敷衍其義。
頗多規切之言。
未乃以愼厥身修。
講學正心爲其
又進均役十條
而以擇良吏
崇節儉。
賞罰三者。
救弊之方。
葢公前後所對。
根據經義
論事剴切
雖於寸晷嚴急之下。
未嘗精詳
特爲 上所眷注
又於供職之暇。
心經
有詩曰。
湯文舜堯欽。
千聖相傳一心
善惡始終道判
頭顱先向操存尋。
誠幾圖闡濂翁說。
敬肆工分范氏箴。
後學至今承旨訣。
西山夫子卷中臨。
於此可見密密用工
又嘗作自警序曰。
孔子言四十五十而
無聞
斯亦不足畏也。
吾年已四十一歲。
默數平生
尤悔積而進修缺。
將爲無聞而止。
可不懼哉。
及此省悟
朝乾夕惕
分寸躋攀
前愆
補後過。
逐日慥慥
死而後已
又送二子
請敎立齋鄭公。
又以心未得定。
書揭定字。
爲之說曰。
人之語默動靜
由於一箇心。
苟非制養克治
收斂向裏
愈見其繳繞顚倒矣。
又曰。
君子窮理爲貴。
然非敬則放肆雜撓。
無以端本澄源
故從上聖賢拈出敬字。
扶竪起來
要使神明在躬。
如是涵養之久。
査滓淨盡
義理呈露
而心於是定矣。
此其默養之方也。
未嘗自爲標揭
操術不違繩墨
立朝未有無職淹滯京邸
居鄕則樂善好義
綽有所守而不事流徇。
式至晩歲
德量深厚
禍福
不以動心
屢遭逆理之慽。
不過傷以害天和
位躋上卿
不以喜。
惟聞時政闕失
愀然不樂
至廢寢食
一副君民之志。
未究於世。
有章若干而已
一意兢畏
滿盈爲戒
而 上聖不遺
屢被簡拔
若公者。
眞可謂不求聞而人聞之。
天佑之。
无不利者也。
是以鄕里信愛之間。
有以束脩至者。
固辭曰。
無實之名。
吾之所大恥也。
不喜著述
或以文字强之。
不得已應副
辭達理順
不爲藻繪
詩文
疏箚若干卷。
藏于家。
其中講義朱書
故寔七八卷
奎章應對者。
可以證響於 弘齋集中云。
貞夫人眞城李氏
退陶先生後。
士人洛女
配德無違
公嘗吾之不以家事關心貧窶病者
夫人之賢。
癸未
辛巳
四男一女
長魯奎。
次魯璧,魯翼出,魯勉參奉
女適金命裕。
側室魯貞
魯奎一男寅在。
二女李晩耉,李以濩。
魯璧三男
絅在,維在生員,綸在。
二女李以佑,鄭衡相。
魯翼二男
正在,心在。
魯勉一男
大在。
二女金泰林。
未笄
金命裕二男
壽衡,壽華
二女金信永,姜佐煕。
致明以新進後生
公眷敎於泮邸。
亦嘗拜公於燕閒之日。
賜之座而勤諭。
有時辱惠以書。
慇懃焉。
竊覸氣貌
溫粹
辭旨懇到
可以其所存之萬一焉。
以爲居今之時。
充然有古人之度。
而文之以學術者。
非公則莫可承受也。
及此暮道。
只切後死之悲。
孤寢郞君孫男維在。
遺事一通
授正在。
托以狀行之役。
則愧非其人也。
顧以事契之深。
不敢終辭者。
謹按據而第次之。
以塞孝子之請云。
憲府持平存省趙公行狀
公諱錫愚。
字景顔
姓趙氏
豐壤
高麗平章事諱孟
始祖也。
中世有諱崇。
商議樞院事。
家嶺之尙州
公元前140年
七世而黔澗諱靖。
奉常正 贈吏參。
儒術立家
涑水院。
三世諱大胤。
以孝聞。
生諱瀣。
生諱時經。
連世有德學行
卽公三世也。
安定羅氏
郞星弼女。
星山呂氏
 贈參判以賢女
公以 景廟辛丑正月十八日生。
呂氏出也。
幼而聰穎
在懷。
文字百數
五歲
孝經章句
在先公側。
端重老成
同儕有犯者。
不與較。
六歲
受十九史。
武王伐紂
則曰雖㬥虐。
君也。
武王雖賢。
矦也。
何以伐爲。
八歲
聞湖孼稱亂曰。
何無一人爲吾君擊賊也。
旣而連收捕者衆。
公獨在堂
金吾緹騎馳入里。
驚懼
聞知姓族過訪
謂曰。
郞何猝至。
惶怖人耶。
徐以報長者
郞大謝服。
十四而冠。
嘗自甥館
執鞚馳歸。
問何驅之疾也。
曰。
適見船路臭載。
傳聞先之爲親憂。
又問何無僕
曰。
送還以紓甥館憂。
有神守而周通
多此類也。
趣操甚高。
潛心劬業。
聞見益廣。
居室扁以存省
夜深人靜
燈影在戶。
先公緩步牕外
知其方兀坐對案
潛心觀玩
怡然以爲樂。
發於詞章也。
博厚富贍
理致爲主
 英廟甲戌
增廣文科
院。
權知正字
院掌交信文書
曹司務劇。
奉職勤謹
上僚稱之。
薦擬右史
初仕淸選也。
人或賀之
蹙然曰。
遐蹤
得之伊懼也。
一日院。
心動
棄官歸。
先公病矣。
侍疾數月。
遭故。
守制嚴苦
丙子
丁內艱
疊罹荼毒
哀毁成疾。
不能支。
前喪未練。
多疑變。
博考參酌遵行之。
戊寅
服闋
 召入堂后。
時 上候靡豫。
公兼藥房入侍
 上問注書似嶺人
爲誰。
承旨姓名對。
 上曰。
觀其貌。
心正矣。
晝夜八日
診侍凡三十餘次。
 上屢褒忠純實
己卯
以勞陞六
 除典籍
二月
 命除兵曹佐郞扈班
 上曰。
復見汝。
儘嘉。
予無忘發欬時。
汝無忘進胡椒丸時也。
葢公以藥郞。
丸。
爲吞一丸欬發。
爲 上一笑故也。
時傳之以爲榮。
禁喧不饒
大官隨從
 禁中肅淸
四月
正郞
數以病請告
不得由。
或言法有給暇葬妻父母
可圖歸。
不可曰。
是顧非欺君耶。
六月
 除平安都事
遂謝歸。
友人曰。
吾欲一出關西
井田舊墟
太白山
檀君故事
統軍
碣石以北。
劃然長嘯
顧以課兒訓農
兄弟聯牀。
有無窮之樂。
不能易也。
嘗於枕上
歔欷流涕
季氏密問故。
公曰。
今 儲君仁孝
余以藥郞。
侍 大朝疾。
竊覸 問寢之際。
晨夜露立
憂形于色
宵小憚其威明
構禍孼。
其機已動。
非久必變作矣。
嗚咽不已
庚辰八月
患毒
公元1220年
腫。
十月十日
卒于正寢
享年僅四十。
後數日。
 除司憲府持平
諸孤奉還 恩牒于 朝。
明年辛巳正月二十一日
萬景山艮坐之原。
朞年
而公從弟承旨右史入侍
 上錯認爲公
而復怪其容儀舊時
侍臣以公死 聞。
 上驚悼。
卽 命以臺銜題主
又令道臣致賻如例。
復曰。
堂后微官
豈若眷戀
曾已近侍
不得已也。
葢甚惜之也。
淑人豐山柳氏
士人後潛女。
修巖玄孫
忠公西厓先生成龍五世孫也。
三男長沐洙有士林重望
號舊堂
次學洙生員
次獅然。
繼配密陽朴氏。
士人成煥女。
文穆公松堂諱英後。
一男虬然。
未冠而夭。
三配義城金氏
士人汝萬女。
不育
沐洙以獅然子述志後。
三女文寧,成周魯金性準。
學洙男述周
女權宅模。
獅然二男
述志嗣沐洙,述言
呂學祖。
述志初無子。
述周觀榮嗣。
晩生子佐榮。
述周三男
觀榮嗣述志。
起榮,會榮。
述言三男
文榮,身榮。
一幼。
稟賦醇深
氣宇弘遠
行誼修整
兢兢近名之戒。
聰明博雅
恂恂退讓之節。
雖早掇名塗。
雅志超脫
雖不自標致。
天分疎爽
至其歸尋隴畞
樂於閒放。
則其觀象玩占之意。
不特廉靜寡欲而已
愛好人倫
事親左右奉將
公元1522年
聲色愉婉
已孤。
不忍先公坐卧之所。
冠屨之屬。
不敢慢也。
日必拜廟。
月必薦
友愛一弟
提攜手足
旣置異舍
不忍分處
日夕講劘
有如師友
恩愛無間支庶
親睦無間疏遠
有窮無歸者。
畜之家衆
才可學者
敎之同己子。
接人一以誠心
和氣常融如也。
或有繳紛。
必調揉而鎭安之。
不言長短
覘人微隱
言議不激不撓
若其判別義理截然也。
行己不循不詭。
若其審擇路逕則劃如也。
少嘗在試圍。
有以捷階示者。
笑斥之。
兒占解。
不能隨計
有以陳試勸者。
命棄之。
在洛付家書
不及朝廷一語
禁子傳說宦道時情
孤露之後
就 召命
謂其子弟曰。
不久當還。
毋怠爾課授。
毋撤我牀茵
毋惰奴昬作
備我𩜾粥。
明年
果返。
寢處屛障
園中不植異卉
惟種數叢
數竿以當牕。
怡顔而已
衣服飮食
不尙華好
鞍馬裝具
只如寒素
每月一會鄕塾
父老
後輩所業
朔望會先齋。
與諸族。
講授子弟經書小學
申之以揖遜進退之節。
皆有敎條
冠服中處
修謹忠愨
無攲側。
言無鄙野
足以儀表焉。
葢公雖不以問學自表
平居每歎古人天人性命之原。
陰陽造化之妙。
心知妙悟
形諸文字
發之圖書
以曉後
人。
後之人。
乃讀其書。
玩其圖。
而或有認氣爲理
認心爲性
認人欲作天理
以至於病心病世而不悟也。
豈不謬乎。
常於聯牀講討之際。
論辨不已
又謂。
爲學
莫切於近思一書
每朝對案
讀過三四板。
然後應接事物
雖 禁院直宿
未嘗廢也。
夜中靜坐
兒輩
毋得喧譁曰。
於此時。
養得意思好。
讀書
先觀大意肯綮
次觀古人氣象
要以養性適情爲務。
喜看通書,正蒙,啓蒙,觀物等書。
多所默會
河洛朞衡。
尤所精通
有問者。
之如響。
常語子弟曰。
人於中國歷代史。
涉獵故實
却不知我東事
何異管攝他人家事
不知自家乎。
上自檀君
下至羅麗我朝。
儒先事行
鑿鑿開說
聽者忘倦
謂二從弟曰。
君輩俱出世
不可不古今史也。
少好談命。
及觀朱子莫問流年問天之詩。
書壁以自警。
風淸月白
子弟呼韻唱酬
以寄疎暢夷曠之趣。
佳辰令節
攜冠童。
登覽龍山牛山勝處
盡日歡娛
常言
早晩報答 君恩
退而結茅
龍山退隱居士足矣
其所蓄之大。
所志之高如此
故當時自嶺之衿紳
朝之大夫
莫不遠大期之。
淸臺權公
每稱趙某博雅君子人
吾輩將來之責。
在斯人云。
葢自黔澗先生厚德
不食其報。
歸成
人者。
六世七世而愈篤。
莫不文學箕裘
行誼模楷
以及於公。
則其器識足以致遠
資才足以造奧。
謨猷氣槩。
足以有立
又早被 聖簡。
進塗方亨。
可以明揚庶政
廊廟偉器
退可以鎭壓浮俗
爲山高蹈
而顧厚其賦而嗇其年壽
豈不遺憾哉。
日公之孫述周。
以舊堂公所家狀
從姪佐榮。
責以狀行之役。
且曰。
吾祖之喪。
有子之高祖侍郞輓詩
悼惜之。
先契深摯
子烏得辭乎。
致明竊惟見托之意。
以狀出家庭。
未若他人以公其事。
賢子記述
不猶愈於後人妄爲乎。
况又有立齋鄭公之碣。
可以徵諸百世
以是之而不獲命
謹按據而第次之。
以塞慈孫之意云爾
義禁府經歷端谷公行
公諱是樞。
字子瞻
姓金氏
王子錫。
食邑義城
至麗有太子詹事龍庇。
襲封玆土。
子孫以爲貫。
十世有諱璡。
生員 贈吏曹判書
號靑溪
爲家裕德業。
五子從學退溪李先生
其第四諱誠一。
號鶴峯
李先生歷叙羣聖心法之要。
銘其屛以寄意焉。
立朝盡瘁
卒諡文忠
生諱潗。
紹承家範
士大夫所重。
洗馬
爲公考。
晉州柳氏
宣敎郞宗禮女也。
公以萬曆
十一月六日
生于安東府西丹鳳里之外第。
幼而岐嶷
忠公賞之曰。
兒必非俯仰隨時者也。
未齔
受幼儀。
端坐誦讀
稍長。
忠公授之以劒曰。
斬斷義利。
片段也。
坐立起居
不離典訓
侍側必著上衣
晨興盥洗
謁問如儀
成童
湖陽權公益昌學。
恪受不懈
弱冠請敎西厓柳先生
先生重之曰。
吾友典型也。
辛丑
上庠
丁未
寒岡鄭先生知府
又執弟子
先生許以老成
赴試圍。
有司公儀表
類先先生
招問居住
公曰。
擧子居住
主司所宜問。
擧子不當以告。
諸官相顧曰。
鶴老家子弟也。
北人斁倫
爾瞻者。
用事
辛酉
嶺中章甫
沐浴請討。
推公爲首
公以白洗馬公
洗馬公曰。
先大夫以身殉國
所知也。
爾其勉之
公卽起赴之。
疏語曰。
吾儕出位死爭
寧有不盡言
手自斤正
直截不諱
嶺伯鄭造者。
鷹犬也。
聞而直抵本府
脅制之。
知公不可屈。
飛語爾瞻
凶徒狺然。
諸生或撓㥘。
公笑曰。
與義
不可得兼。
吾直任之耳。
於是士氣益勵。
共義者百有三人
無後者。
爾瞻流言
儒疏中武士居半。
弓矢水陸幷進
水操爲亂
臺官啓請
譏察城門
又敕防民。
無敢止舍
公曰。
吾輩請斬爾瞻
爾瞻之欲斬吾
輩。
常事耳。
足畏
竟上之。
主亦不加之罪。
慰諭而已
公又連上三疏。
末言臣等誠乏格天
不能除凶報國
碎首玉陛
又賜溫諭
是行也。
聞者縮頸
虀粉溢世。
而竟無事
人怪之。
後聞義士宋姓亡其名。
心服之。
密因宮戚。
流言非實
故主不甚怒云。
癸亥
 仁廟改玉
設慶科于本府
朝議在公
不赴
甲子
 除安奇道察訪
捐俸爲館客之費。
郵卒以蘇。
爲養
不避豐衍
按廉者將擧劾
見公自奉甚薄。
歎曰。
奢儉各適。
無間然矣。
丁卯
聞虜警。
府人倡義旅。
以公爲大將
近邑皆屬焉。
聞 朝廷講和而止。
庚午
爲義禁府經歷
有古規。
先進前呈雜戲
公曰。
所以末官
親故耳。
今反以羞辱親耶。
脫帽擲地而出。
先進慙謝
遂停其例。
揭壁楣爲後戒。
辛未
洗馬公寢疾。
衣不解帶者數月。
遭故。
哀毁踰制
喪葬一遵忠公所輯喪禮考證。
服闋
晨謁家廟
至老不廢
丙子之難。
府使申埈勤王
托公摠留府事。
戊寅
 除內侍敎官
公曰。
平生聖賢書。
白首還爲宦者師耶。
顧以 國憂方殷
强起赴之。
上疏略曰。
 殿下過自菲薄
激勵奮發之氣。
廷臣徒恃和事
自强自立之計。
願 殿下毋恃和議
毋事偸安
蒐拔賢能
敕勵軍政
公元1520年
無忘漢山之恥。
國勢自强
士氣自張。
又請築聞慶之御留山城
以爲控制之道。
未幾謝還。
太白山葛川之勝。
結茅終老
再向山中
中路遇疾而歸。
庚辰十一月十八日
卒于正寢
享年六十一。
佳樹先兆之側。
辛酉
遷于燕院。
後又遷于金溪洞口坐辛原。
天資峻整
氣稟剛果
常念家先懿範
夙夜無忝之戒。
事親愛而能敬
奉祭無怠。
館嫠妹。
孤甥
別而有恩。
修整閨門
斬斬不可犯者。
持己亢直自遂。
曾不少屈。
於聞過。
修巖柳公袗
事質責公。
公謝之。
後覺前聞之誤。
謂公曰。
向也吾責公誤。
公何謝爲。
公曰。
子之見責
朋友之義也。
吾感吾子責善不暇
而可辨其事之有無乎。
是其襟懷
過而喜。
又有難焉。
公以風䨓。
名其軒
葢取益遷善改過之象也。
又書懲忿摧山
窒慾塡壑十字座右
可以想見公矣。
少習擧業
再選再屈。
屛棄之。
三登仕籍
引去
經傳洛閩書以自怡
修巖金溪巖坽,金梅園光繼。
友善
父老
聚鄕秀子弟
講禮讀法
退溪先生增損鄕約行之。
下至愚民
亦諺飜曉諭之。
讓之風。
一境
淑人眞城李氏
退溪先生曾孫
將仕郞純道女。
莊肅恭。
事公甚得婦道
生與
公元1800年
公同年。
歿後公二十五年
初葬靑城山
後合公墓
三男冰庫別提,烇,燮宣敎郞
三女柳元之佐郞,黃千一,李廷材
一男世基
五女裴興胄,權命世達,都爾望生員洪汝河司諫
二男
正基,命基義禁府都事
三女朴施昌生進,任世維,都爾奭。
燮以命基後。
五女廷憲,李之炫,申弼成別檢,申叔範李泰至。
柳元之三男
宜河郡守,重河,萬河。
黃千一六男。
昌述參奉昌達昌遠昌運,昌𨑖。
李廷材一女
申命參奉
曾玄以下
不盡錄。
其世適。
世基子以鈺。
子淑濂。
柱國
光燦
子宗壽縣監。
子鎭華今綾州牧使。
使君命其子興洛。
以先世所述家狀
不佞撰次之役。
顧以平生景慕有素
且以事同一室
不可以飾讓爲事
忘其僭猥。
加點竄。
以塞慈孫之意云。
涵齋公行
公諱赫權。
字一衡
姓金氏
本貫廣州
麗末。
有諱晅。
門下贊成事。
生諱南物。
府使。
四世諱礪。
判決事 贈戶曹參判。
始家嶺之密陽
生諱希魯
司馬兩試
南冥門下
生諱太乙
參奉
生諱守訒。
號九峯
從學寒岡鄭先生
昏朝癸丑。
太學生
上全恩疏。
不報
於公爲六世
曾祖諱準世。
祖諱壽垕。
考諱宗澤
廣州
公元1571年
氏。
士人慶昌女。
 元陵辛未正月二十三日
公生于府南明洞里第。
自在孩提
不輕嬉戲
七歲
字學
開卷默視不讀。
長者
何爲不讀。
對曰。
未領其義也。
八歲
祖考
助執哭奠
十歲
小學塾師
事師甚誠。
誦讀甚勤。
師曰。
吾非能敎汝者。
每課授。
爲之整冠巾
一日暮歸
有鬼火躡後。
若將脅持之者
公顧而叱之。
火盡滅。
不喜塗澤
不恥弊衣
昂然自勵
有向進之志。
十五。
大學
迤讀語孟。
輒皆窮到。
旣長。
應擧中鄕解。
赴省試。
聞試道淆雜
不納券還。
與同諸人
一茅屋於當谷。
日有所事
癸巳
內艱
哀毁不支
先公
進盥斂簟。
必親爲之。
菜果時物
必先進供
 健陵乙巳九月
寢疾
疾轉㞃。
謂其弟曰。
養親未卒。
爲學未就
而病至於此。
吾死後喪葬
踰制
以表吾平日所守可也
灑掃房室
整頓書籍
兄弟養父
過哀傷親心。
鋪席就枕
恬然而逝。
十月初八日也。
年三十五。
明年正月
昌原谷里梧桐山負某之原。
星山李氏
士人臣普女。
醇厚勤儉
治家條理
常言男子事在讀書
至於營產
婦人職也。
不以累公。
二男
志侃早卒。
志儼。
二女權景夏,孫徽東。
志侃不育
以志儼長男命奎嗣。
志儼四男
一爲宗嗣
次延奎,炳奎,泰奎。
二女姜秉桓李敏德
天資聰悟
志剛慮精。
自少以不能自拔流俗爲恥
凡事不欲循常襲故。
平居黎明而起。
盥櫛衣冠看書
至孝廉恥事曰。
人而無是非人也。
事親未嘗出居外次
常於夾室
明燭讀書
探候動靜
其遇忌日
必謹齋沐
下至婢僕
必使更衣行事
悲動傍人
每歎人家立門戶
宗族睽離
設爲敦義會。
以講族誼。
與人寡合
而接人之際。
敬禮不倦
鄭矦存中
嘗欲行鄕約
請爲訓長
乃攷佔畢齋鄕約
參以諸先生說。
立爲科條勸懲之。
饑歲
公糓以濟邑民
及秋塡報
一境賴之。
租稅
每收穫。
先計所入而別置之。
待時輸納
朝禁
不敢犯。
有宰牛而遺之肉者。
還之。
論事當否。
恥爲含糊
開說明白
人始憚之。
終焉信愛之。
爲學一以朱子書爲準。
無不心頭肚裏過。
苦心力索
必見其可信而後從之。
故類皆平鋪中得味。
眞實體認
而又能博究詳察之。
自身心性情之奧。
洛生克之妙。
衡度數之說。
以至農工衣食之源。
莫不有其言。
旣又辨老佛之異。
邪說之害。
亦無不剖析排闢之。
葢其剛明果敢之資。
而加篤實體驗之工。
所得所造。
非俗儒所可比倫也。
是以發之於事者。
堅定
有力
可以措之所處無礙
亦可謂有體有用之學矣。
惜乎。
其生於遐遠
未有明師良友講劘資益之。
所說義理
獨言而獨書之。
而又不得享有長年
極其力之所至
刊落或有未盡
磨礱或有未至。
則非其資地之過也。
於乎世降矣。
學絶敎弛。
趨名利。
人之知有此學者鮮矣。
之而自奮者尤鮮。
雖以耳目之所擩染
而其不弛然自廢者有幾。
况生不聞道德性命之說。
不見引誘開陳之事。
自拔流俗之中。
獨味乎聖賢之書。
能言得意
切已認取
隱然不怠所從之意。
若公者。
豈非豪傑之士哉。
公之孫命奎。
遠辱以書。
竊喜其言有足警動人者。
及示以公遺事
託以狀德之文。
則乃知其命辭立意有自來也。
且感公終始志事
矜式後人
翳然不一表見
爲可慨也。
謹就其中
摭其要語
第次之。
至其博識邃見。
無所不通
則有不能悉深。
謏聞不足以闡發潛德
只以謝慈委托之意云爾
將仕郞 厚陵參奉好古公行
公諱徽文
字公晦
號好古窩
柳氏
全州
高麗山伯諱濕始。
三世諱義孫。
集賢提學
事我 世宗
絲綸
名臣
景泰間退歸全州
築笑卧亭以終。
公元1653年
檜軒
二世諱軾
弘文館典翰。
生諱潤善。
引儀。
漢陽之墨寺洞。
家于嶺之川。
二世諱復起
禮賓正 贈左承旨
又家安東水谷
從舅鶴峯金先生學。
號岐峯
生諱友潛。
號陶軒
連世德業後昆
二世諱益輝
號萬嶺
於公爲五世
曾祖錫龜
至行
築室三山
杜門讀易。
 贈吏曹參判。
祖諱正源。
經學受知 英廟。
官大司諫
號三山
考諱萬休。
義城金氏
東女
觀察使聲久玄孫
漢陽趙氏
中樞宜陽女。
 元陵癸巳十二月十四日生公
趙氏出也。
端一聰悟
執守
長者指敎
或自有志。
未或變改
等輩遊嬉
不出俚語
不事俗戲。
安詳恭遜
坐起有常
以其未晬而孤。
長者憐之。
課授不早
而自通曉文字
九歲
始課曾史
如素熟者。
坐客談論
隅坐潛心
不一耳焉。
未數歲。
徧讀通史
十一。
大學
便推究奧旨
博覽羣書
共工句龍之始。
縉雲臺駘之裔。
列國傳代
四夷起滅
人物山川道里邦域
悉皆該括
好春綱目
褒誅與奪
究觀焉。
日誦堯舜以來聖賢傳授次序曰。
爲士而能繼此則可矣。
伯氏素隱公炳文
聯牀講劘
晝夜不捨
伯氏沈重寡默
聰明堅懇。
人稱大玉夷玉云。
甲寅
伯氏請業族祖
先生
喜得所歸
執經問難
進退以度。
先生稱其聰穎懇篤
且曰。
先大夫精神在此矣。
數歲先生歿。
公蔬素三月
每過遺亭。
感慕流涕
乙丑
太恭人憂。
服闋
以質往拜損齋南先生
近思錄太極通書
南先生畏友待之
又往謁立齋鄭公。
鄭公亦加敬重焉。
庚辰
結茅浦江上。
乘月彈琴自怡
丙戌
又移大坪
伯氏寓居稍近。
又爲同人盍簪計也。
先是
嶺伯屢薦公學行高第。
庚寅
繡衣交薦之。
十二月
 除 厚陵參奉
不就
明年
道臣又薦。
公名益重。
朝廷必欲致之。
壬辰
再 除 莊陵參奉
未及受 命而公已歿矣。
公素痰喘
至是挾寒而劇。
整襟端坐
閱書冊如平日
喉響轉急。
不一嚬呻
侍疾者皆泣。
公正色曰。
死生常理也。
且一於悲哀
何以治終事。
命婦女勿近。
指揮斂襲。
古禮
族弟靜窩公鼎文。
入診歎曰。
定力可驗。
翼日聲氣益微。
如故
間有響。
諦聽之。
中庸弗得弗措
必强必明兩節也。
侍者扶持
反席而終。
十二月初一日也。
族子致皜。
孫衡鎭等治喪
襲用皮弁服大帶白屨
深衣玄冠
入棺內大斂
奠用雞牲粢餻。
成服朝哭
遺命也。
明年二月十九日
葬于福受川馬坡負庚之原。
從先
兆也。
寧海申氏。
烈女
婦德承順無違
二男
致喬,致堯
一女趙起嵩。
後配東萊鄭氏。
東宅女。
慈愛無間
善處貧。
生一男致朝。
二女金禎東洛
致喬男鼎欽。
致堯嗣男冕欽。
李庭嶷。
致朝男冕欽出。
趙起嵩女李相華。
資性堅貞
制行誠篤
自其事親從兄
不待勉强者。
葢自溫凊滫瀡之節。
極其力之所及
視親意所不樂者。
若或見傷。
太恭人有度
言爾不願顯達
願爲賢士父。
又曰。
使人無稱寡婦之子
吾無恨矣。
涕泣受敎
自奮勵。
飭行劬業。
太恭人患腫
吮膿血。
傅藥物。
探候氣息
跬步不忘者數歲。
居喪也。
哀摧之志。
痛疾之容。
觀者感服
祭祀也。
齋沐致誠
如將見之。
先世忌辰
未將事。
雞鳴衣服冠而坐。
可薦獻訖。
就寢
傍親先師
亦然
伯氏同業
共被融如也。
伯氏以爲天倫知己
家人
無得各私其財。
惟以難疑辨惑爲事
其處同堂親屬
講論規警之外
一事
故皆愛敬之無間也。
安於固窮
不就溫。
暑不追凉
從姪致默。
憂其成疾。
與同處。
不移就。
以其門戶闊大
應酬妨工也。
或言公朝屢空
顔色敷腴何也。
公笑曰。
胷中煎迫
不至肌肉也。
家人子弟接
公元1785年
之。
未嘗假以色辭曰。
溺於愛。
吾見其害也。
不責以力所不及。
飮食衣服
惟其所進也。
待人以誠信遜默。
或遇意中朋友
風流諧暢
未嘗放過
律身嚴整
繩尺森然
如泥塑。
肩背竦直。
手足不移
人問公得無痒痾乎。
公曰。
習之已久。
自不覺耳。
嘗與校先師所著常變通攷。
同榻十年
未見跛倚
夜坐久。
一無睡魔所引。
就寢則便瞌睡
呼與語不得也
其中有主
不爲閒思所引可知也。
其對書冊
盥洗
冠巾危坐曰。
生乎後世
承敎於古聖賢
不敢不齊遫也。
講究旨義
一字放過
出處來歷
詳求縷解
以通於大義。
博觀而統之有宗
詳說而絜之有紀。
澤之於治心養性之方。
粹然也。
聰明絶人
少時所讀。
至老不忘。
其校禮書也。
借人儀禮通典等書。
積置座傍。
每求文句來歷
吾儕不知所尋。
公輒曰。
開某卷可幾板。
依其言果得
葢公弱冠
人流看二三次。
已三十年矣。
校之席。
便同聚訟
大抵類例賴其整理
旨義得之精覈
是書之成。
有功師門
實公之力也。
又歎易經爲漢儒所亂。
依朱訓。
釐爲經二卷十卷
九圖在前
五贊居後。
以程傳及啓蒙蓍卦考誤。
附其下。
爲周易經傳通編。
啓蒙爲易根本
作考疑。
以訂玉齋
苑洛之失。
又作律呂新書解。
以盡樂之諸律長短四淸五宮之妙。
史以春秋爲綱。
左傳爲目。
胡傳斷例
獲麟後初命大夫之前
弘光永曆之末
皆有統紀
以爲史書綱目大全
未及謄寫
又著滄浪問答
以盡天地萬物造化之變。
璿璣玉衡
以察日月星辰之運。
極其大。
無遠不窮
盡其細。
無微不察
然皆非爲紙上空言也。
嘗因事至京師
文廟肄樂。
指言樂器如所常見者。
且言仲呂夾鍾之失。
有老伶。
樂之相生損益
公悉告之。
伶驚曰。
異人也。
西渡祖江
候潮曰。
今夕汐水。
亥時而至。
舶司曰。
何以知之。
公因言潮汐進退黃赤道高遠近疾速相感之妙。
舶司大服
壬申西警。
聞以畿湖兵北去曰。
燕代吳楚
人質各異。
防胡制倭。
其法不同
以南兵制北人
則必不利
所以古人土兵制勝也。
每恨窮居偏隅
無以天下大觀
南遊東京
西歷天磨
摩尼絶頂
北觀金剛
至咸興 王迹所基。
其於山川源委
有契於胷裏者。
不獨於所歷所見而已
嘗於西路一松曰。
南陽洪氏墓也。
同行者曰。
未嘗一過而身質。
得無失乎。
曰。
吾按其譜有圖。
知此不誤也。
登陟果然
葢其領略於心者。
雖於書冊
而如見其
地也。
故曰。
少時禹貢方輿志。
以爲天下形勝
揣摩而知也。
又言禮爲日用服行
古人宮廬器服之異。
常有牴牾難通之恨。
於是宮廟圖冠服考證。
常居玄冠以戴之。
或謂今人當服今人之服。
公笑曰。
亦復古之一。
以此周公
周公莞爾而笑矣。
葢其篤於慕古
循常狃近之可比也。
然本之身心性情之理。
篤於彝倫日用之常。
斂然規矩繩準之中。
常如百不知不能之人。
則又見其蓄之也深。
持之也密。
博而不爲所雜。
該而不爲所拘。
本領深醇
門戶端的
其所雅言
不出四子,心近,朱退,湖書之平易明白
其所之正
所得之粹。
與世之博物洽聞誇多而鬬靡者異矣。
以爲小學爲做人樣子
注解失本旨。
爲章句以正之。
又採朱子以後及我東諸儒嘉言善行
小學後篇
有意修整近思錄葉註。
未及就。
亦曰。
學者謹守先輩成訓
勿喜刱立新說
然其富有之積。
精覈之發。
往往多得昔人之所未言者
未嘗以爲知。
故人益愛而信之。
儒林講會
迎致秉拂焉。
公亦樂爲之指陳
深憂未學口耳之弊。
勉人以眞知實踐
嘗曰。
世之君子
好說天人性命之奧。
而於日用當行處。
不理會
學問
又曰。
聖賢言敬。
必從有據依下手
居處恭。
執事敬。
正衣冠。
瞻視可見
然徒敬不濟事
必須窮格。
又曰。
君子之學。
不必驚世動俗之事。
日用平常處。
自有道理
又曰。
立志須大。
規模須廣。
宇宙間百千萬事。
吾分內。
亦須逐一理會
此其法門眞正而不偏。
又與世之一切枯澀孤陋者。
不侔矣。
立心忠信不欺爲本。
制行嚴苦刻厲爲主
及其習之已久。
則殆所謂性成也。
倉猝急遽之際。
操履愈篤。
隱微幽獨之處。
存省益密。
雖使鐵輪頂上過。
確乎不移矣。
常妄以爲見處崇深浩博
固非吾輩可窺其藩籬
而至其竟日終宵
儼然妄動
亦非十駕所及也。
物欲不累。
安分守常足言
較計不萌。
何物勝負之可論哉。
破牕疎籬。
稀粥自娛
每見其高拱危坐
色笑溫溫
有問出入古今
淹貫天人
決江河而騁駃騠
浩浩不窮也。
記昔與公同赴苞山試。
有以試紙來者
衆共抽擇之。
晏然若無見也。
最後陋劣公用者。
不以意也。
雅量高致
雖微可見
仰之師表
又喜其不出里閈
可以吾生也。
何意中途而失之也。
胤子致喬。
家狀
責以狀行之文。
受言藏之者。
有年矣。
屬筆不能就。
半載矣。
望洋不能涯涘
且其德美
未易模擬也。
因循偸度。
恐遂爲不瞑之恨。
謹撥昏强塞
深懼不足以發揮
而有累相知之誼。
尙冀秉筆有以採擇裁幸焉。
善大夫漢城左尹思軒鄭公行狀
公元1684年
公諱來成
字岐瑞
姓鄭氏
淸州人
在麗。
上將軍諱顗
殉節
祠于成川。
二世諱瑎
僉議贊成事。
諡章敬
二世諱䫨
司徒上柱國
諡文克
號雪軒
與弟雪谷諱誧。
俱以文章節行顯。
生諱賝。
正尹。
革命初。
遯于安東
二世諱若
仕 本朝
都官佐郞
四世諱枓。
僉正 贈漢城左尹
生諱士誠
縣監。
號芝軒
左尹公爲構齋于陶山
俾公就學
卒有所成就
方之敎。
傳之懿。
爲世所豔服
今院傍亦樂齋是也
生諱佺。
義禁府都事
號松塢
亦從鶴,厓兩先生學。
三世泰斗
 贈司僕正
生諱天相
 贈左承旨
生諱重燮。
僉樞 贈戶曹參判。
俱以公貤榮。
妣 贈貞夫人安東權氏。
司藝萬元女也。
 英廟甲子十二月十三日生公
資性溫雅
儀容端潔
五歲
試授句讀
數巡
便悟解
從長問字
六歲
初月作句曰。
半月天中
小明天下
稍長。
劬業。
爲文精切
以庭命從事學究
十五。
夏課
覆試
李賢伋。
賞其有前路可期
公元1778年
云。
十八。
內艱
三年不懈
情禮備至
免喪
大比
不利省試
每歎曰。
業此而誤了一生
不成名於具慶之日。
棄人也。
自新箴以自警。
 正廟庚子
釋褐
選補院。
壬寅
 除 孝陵別檢。
在泮
杜門自守
不喜徵逐
或病其太執。
公笑曰。
性偏不可强而爲通也。
甲辰
移 長寧殿。
俄陞典籍
爲禮郞,全羅都事
不赴而還
以不就職有拿 命。
入禁府七日。
而蒙 宥。
絶意榮塗
承歡視饌。
取經溫習之。
常言舊讀時。
以爲略有覰得。
今知其未也。
收召門內後生
冬夏講製
奬進有方
己未
 除掌樂主簿
尋遷 肇令。
庚申
 正廟昇遐
遂棄歸。
 純宗辛酉
外艱
哀毁
不成聲。
旣而曰。
吾若自危
終事何。
飮歠之。
凡附於身者。
親自檢視
不脫絰帶
式禮罔愆。
時則已過不毁之年矣。
己巳
 除尙都事
公曰。
旣以不赴被逮
再犯
非分義也。
趨 肅而歸。
壬申
 除司憲府持平
癸酉甲戌
又連 除。
壬午
 除司諫院正言
承 命至嶺底。
陳疏六條曰。
聖學
振紀綱
軍政
廉恥
嚴科試。
均糶糴。
 上皆嘉納焉。
癸未
再 除正言
甲申
通政
副護軍
乙酉
 除敦寧府都正。
上疏
略綴前疏尾陳之意。
丁亥
 
公元1684年
兵曹參知
又 除參議
上疏辭。
甲午
以年九十。
嘉善
 除五衛都摠副摠管
乙未
 除漢城府左尹
八月
貞夫人權諱日
感慕
疾轉㞃以卒。
九月初三日也。
享年九十二。
訃 聞。
賻贈如例。
十二月
葬于府東洞丁坐之原。
五年庚子
 上遣禮官侑祭。
貞夫咸陽朴氏。
承旨守緖之後
士人成荃女。
丙寅
丙戌
閨範甚備
偕老八旬
享有重牢之
二男長之洛。
伯氏
次之河。
早歿。
四女金煕生員,權昇彥,洪道根,高夢贊。
之洛二男
雲逵
次星逵嗣之河。
四女金燦銖進士李庭龍,金秉樞,李彙曄。
之河二女
宗鎭金輝洛。
金煕質男驪書。
文科郡守
權昇彥三男
宗模,絅模,弘模
道根二男
煥日,煥章
高夢贊男聖謙進士
雲逵二男
文欽日欽
星逵二男
一幼。
公篤於孝友
白首親側。
聲色怡愉
季氏因心則愛。
八十年如一日。
宗事數十年。
盡誠賓祭
析產也。
器用之微。
亦無所取曰。
是爲宗備也。
素性謙遜
自標異。
繩尺不失
自爲知。
涇渭亦明。
斂迹勢利之塗。
安心窮約之地。
淹滯不售
而其淸介自守
鄕邦所服。
晩膺顯秩
而亦惟曰榮及泉塗
志願足矣
戀君憂國
不能自已
其陳六條疏也。
言。
近日時情
人言事。
得無爲所惡乎
公歎曰。
吾受 國恩
無所報效
可求合於世。
不一言乎。
其與子弟言。
則曰。
誠敬二字
先祖所受陶山旨訣也。
吾輩雖未能承修家學
不可放過以忝先也。
每敎以讀論語曰。
非但義理之書。
文章簡約
於此得力
自當精切而無浮辭矣。
其在應講之日。
亦必以朱全相隨
參考而通於奧義
其所經術可知也。
素庵金公鎭東
嘗言。
見今吾黨中。
經義精詳
操履恬靜
不失先輩規模者。
惟鄭某爲然
見重如此
享有遐壽
氣力精强。
聰明不衰
早起盥洗
凝神淸坐
應接不倦
暇則誦念古書
冞存兢省。
其所賦者厚。
素養不可誣矣。
時値景物和暢
肩舁出洞
士友歡迎造次
農夫替擔於道周
葢其絶忮求無撓害。
有以素服人心
而非强之也。
致明以鄕里後生
葢嘗一再承聆而有慕焉。
胤子之洛。
以八十之年。
不憚苦寒
躬授家狀
委以撰次之役。
則非其人也。
顧其意未可孤。
謹撥昏强塞
以副孝子之情。
未知果可爲秉筆者所採擇否乎。
愧窩處士公行
公元1685年
愧窩處士金公歿之明年
其孤性壽
錄遺事。
謁狀於
公元1782年
余。
余何忍狀公。
又何忍辭。
公聲容儀軌。
與夫心志所好惡。
在余心目
不錄示。
猶可識認
事行之細。
非是錄。
不可詳。
以余所知
其所錄。
可得其全焉。
謹按公諱漸運。
字景鴻
義城人
新羅王子錫
高麗太子詹事龍庇。
再食是邑而貫焉。
其後典書諱居斗
自京南。
安東
有諱漢啓。
集賢學士
 端廟遜位
不復仕。
生諱萬謹。
進士
臨河縣之川前里。
二世諱璡
進士 贈吏曹判書
號靑溪
德業
諸子
長諱克一
司成
號藥峯
次諱守一
察訪
號龜峯
次諱明一。
生員
號雲巖
與弟文忠公鶴峯先生司成南嶽公。
師事退陶先生
羽翼師門
父子享景德祠。
龜峯生諱澈。
進士
嗣藥峯。
生諱是榲。
 明亡。
 除 陵寢郞。
不起
號瓢隱
 贈執義
生諱邦贊
雲巖孫諱是榘。
生諱履重。
生諱世𫒳。
文行早卒。
有弟諱世錂。
號省齋
又嗣瓢隱第八房孫諱夏重
生諱駿行。
還嗣本生兄。
公祖考也。
考諱始定。
文行
先生長者所期許。
不幸早世
驪江李氏
處士鼎宅女。
晦齋先生後也。
 正廟壬寅三月初四日
公生于臨河縣里第
廣顙明目
端詳穎悟
學語
諦視文字
若有悟解者。
長者試以字形似者。
逐一指點畫而搖首焉。
於長者側。
有誨則承受不違
六歲
先公
母夫人敎戒
日喩於孝馴。
上學
已綴句。
有思致。
十二。
孝經四子
又多强記
李俛庵㙖金龜窩㙆適來
長老咸在。
語及萬曆幾年。
不詳干支
公在傍。
似是某甲
考之果然
二公大異之。
聞人嘉言善行
心識思效之。
得好文字
珍玩畜之
講論之客。
資益之友。
樂與之傾倒
十六。
娶于權公纘度之門。
權公愛重之。
常言佳壻
敎學相長之益。
就學族祖雨臯公。
公亦期以遠大
壺谷柳公
考課時文
題其卷曰。
辭致可觀
心畫亦可敬云。
己未
祖考重。
哀慕執禮老成
戊辰
葺治先廬。
董役者。
欲稍寬廳事
公止之曰。
容膝足矣
侈大吾實恥之。
癸酉
祖妣憂。
執禮愈摯。
戊寅
內艱
公益隕剝。
泣血三年
自是無意進取
雖嘗一二爲叔父强起
而非其志也。
常閒居。
樂經傳以自怡
出入鄕井
今 上壬子
公年七十一矣。
一日顧弊廬。
葢以叙情素。
且先曾王考省墓銘有謬托。
面商也。
一宿言旋
族親川上數日而病。
舁歸閱月
十月十三日
考終正寢
是年十二月壬辰
葬于家西曲城山下丙坐之原。
配權氏。
忠定公冲齋先生後也。
質愨勤儉
佐公五十年。
奉先養老
衆。
多可紀。
嚴於子女
不以愛弛敎迪
己亥
丁未
葬家後。
公葬
遷而祔左焉。
三男性壽,精,明
二女長賢而夭。
次鄭鎭億。
性壽二男
鎭白夭。
鎭璜。
一女李存榮。
一男幼。
三女
李中燮。
餘幼。
二男二女
幷幼。
性度溫良
容儀修潔
望之也使人知愛者。
得於天也。
操履端重
制行謹約
卽之也使人知敬者。
修於己也。
其本葢如此
故其見於日用者。
篤厚子諒
隨處盡理。
自在幼年
所以承順供養者。
一心靡懈。
祖母夫人
年高委頓
母夫人早年含恤。
而公扶將便體
愉惋適意
以至調嘗藥餌。
滌濯廁牏
自盡心。
居喪也。
哀至而禮無違
祭祀也。
齋潔而物必具。
替事叔父
定省必謹。
痛早孤。
愍恤二弟
有無共之。
其季移天
尤加矜憐
病則挈還調救之。
歿則割田而庇其孤。
其於宗族
情意周至
吊慶無闕。
常言詩人所謂相好矣。
無相猶矣者。
宗䣊亦當如是
所住河縣數姓錯居
實心交孚
莫不誠服
方賓客
戶屨恒滿
而各致款接
其言曰。
三代之學。
所以人倫也。
雖在異姓
長幼朋友
亦居五倫
於此未盡
亦未爲善也。
平居早起晏眠
衣帶必飭。
雖勞未嘗攲枕。
飮食無問美惡
疏食菜羹
啗之若素嗜也。
於書。
取利身心者。
不住披玩
不揭圖書
爲近鋪攤
不植花卉
爲戒玩物
爲文達意而止。
爲詩取適而已曰。
我素所不能也。
然亦自簡潔蕭散
驗其情性之正也。
嘗曰。
士君子不得樹立王朝
鄕黨亦自有可爲者。
末路世態
可著手。
檢身刑家
讀書課蒙之外
不必留情也。
儒林門族大小議論
略示己意。
强辯
從祖兄訥村公南運戲之曰。
見識分明
而何效爲蘇模稜耶。
公笑曰。
吾未能自信
何可自是乎。
一以反躬自修爲事
每誦文忠公攻吾過者是吾師。
談吾美者是吾賊之語曰。
得時
自覺胷中少私吝。
其訓子姪
居處恭。
執事敬。
與人忠。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自欺
愼其獨。
話頭
計功謀利
偏覇機變
深戒
見人爭較。
則曰何不自反
見人忿怒
則曰何不忍性
有問文義疑難
則擧先賢定論
開卷以示之。
從姪四端發於本然之性。
七情發於氣質之性。
公曰。
老先生言情有四七情
猶性之有本然氣質
未嘗屬言之者
意必有在也。
今何敢刱立異說。
有若兩性相對
各自出來乎。
工夫只在擴而充之
約而節之。
有分彼此若是膠固乎。
葢其學以矜己人爲深恥
默存靜養本根
故鮮有言
講辨事。
闇然自修
實見深識之。
有如是矣。
公嘗買一婢
任使役。
未幾請贖還則許之。
有民割田畔
又有貸錢三千而不償者不問
丘木爲人所潛斫殆盡
子弟欲賣其餘。
毋歸空失。
公曰。
望其木。
以爲利。
不忍也。
遇虎於塗。
不驚㥘。
夜卧蛇蟠腰膝。
而不輕動
其神閒氣靜。
足以見其素養矣。
未嘗學問自居
乃曰。
我多愧者也。
不敢自標號。
今以愧名我。
不浮於實。
致明爲推其意以復之。
未幾而公乃棄我而先之矣。
自念少日遊從
非爲情面之私。
晩暮倚靠
非爲婚姻之故。
又以一日後我
不患不終吾生
而事乃有大謬者。
白首孤存
徒切吾道日非之歎。
諸孤之托。
誼有不可辭者。
謹撥昏强塞
模擬其萬一。
未知可以未死之責否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