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x 页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碑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2H 页
高丽大司宪隅谷郑公遗墟碑
晋之东。有村曰隅谷。俯临旷野。有小塘。水旱不盈缩。乔木数株。荫之。指为郑大宪遗墟云。我退陶李先生尝过而有诗。其托兴寓感。盖有不偶然者。而后之人。莫有测知者。及读晋之邑志。而见公之心。有可敬而可悲者。公丽之世臣也。丽氏政乱。托于盲以隐。及 圣祖龙兴。群物咸睹。而公则闇然屏处矣。 上疑其非真。命引针试之。目不转睛。是不独秘其迹。并与其心而莫窥也。孔子称泰伯为至德。以其逊隐微也。当公之时。有死之者矣。有隐去者矣。同出乎至诚恻怛。各求其心之所安。而使人无得而称焉。则公其有焉。今距公之世五百年矣。后孙东洽等。思立碑以发其隐。使洪鲁越六百里而命致明识之。惟惧不堪。敢有不尽。其世系子孙在墓碣。不复著。铭曰。
光荣而饱。公所不视。不知之病。公又不视。众盲独眺。其自有视。历二姓主。一以不视。形骸既忘。宜其针之不视。
高丽司谏崔公遗墟碑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2L 页
关东之蔚珍县武灵岘。有高丽谏议崔公卜河遗址。蔚东海上穷处也。武灵左挹沧溟。苍松白沙。掩映湖水。游其墟者。但知公为仕焉而已者也。后孙𤒩读东文选。得李辅国玖。寄赠关东二君子诗。其一云。凤池司谏卧仙槎。早和沧浪渔父歌。为说盐梅时所急。天厨鼎味待君和。即注云。崔司谏卜河公之负时望而勇于引退。可知也。方其时。丽运将讫。君子道消。公之见几而作。早托于海曲穷遐之陬。孔子所称入河蹈海。即其志也。未几而圣人作。而区宇有属。孤臣无托身之所。则于是乎有白岩金公者题诗海岸。呼船东。问而一叶扁舟。杳不知其所止。便见溟渤一曲。为当日忠臣烈士毕命取义之地。乘桴之与并岸。特时有早晚而迹差殊耳。于乎自古衰叔之世。作者往往不列于品题。如冥鸿遐举。莫得以影响焉。独幸寂寥一诗。留落人间。若熟寐喷醒。而人心洒淅。信乎斯义也。终殄灭不得也。公丘陇失传。生卒之与历官。皆不可详。𤒩尝有竖碑武灵之意而未之就也。十七世孙铉弼。与𤒩子龙寿。族人柱华等。将继其志而表其墟。责以显刻之辞。致明窃惟公之大节。既略显矣。则惟彼生卒月日。一二资衔。虽无徵庸。何伤乎。崔氏本江陵。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3H 页
庆兴府院君讳必达。其上祖也。高祖讳元顺。曾祖讳臣柱。皆副将。祖讳文秀进士。考讳致安。推忠赞化补祚功臣门下评理上护军。妣崔氏。尚书浥女。配蔚珍张氏。密直学士天翼女。二男长道。次明达县监。孙始昌三军都镇抚。曾孙泮司直。玄孙庆瑞直长。五代孙世雄卫社原从功臣。至今遗裔世居其乡。铭曰。
寂寞兮海岸。穹然兮一碑。欲稽夫𨓏事。请读李公之诗。
睡轩先生权公遗墟碑
天地之间。有阳。不能无阴。五龙夭矫。而制于羸豕蹢躅之孚。天意人事。有可悽怆而伤心者矣。故剥之上九。系君子得舆之辞。作易者其尽人情乎。在昔燕山戊午。子光克墩等。以私怨。发秘史。渎乱国经。广施罻罗。卒使群贤骈首就戮。而阳未尝尽。根于重阴之下。无不仰之为晴䨓霜日。而彼侥倖自谓得志者。则民罔不憝。阴诛显戮。曾不旋踵。此理之固然。不容已者也。睡轩先生权公。盖亦折首于当日。而晴䨓于百世者也。狂飙烈炎。能夷灭其身。而不能掩蔽遗徽。载于舆志。采于诗林。选于东文。光焰照烛。在人耳目者。愈久而弥章也。仲氏拙斋公五纪。从孙草涧公文海。相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3L 页
继收辑。为之绣梓。当世大人先生。又为序跋以传之。独衣履之藏失传。或言在果川青溪山。天启中有占葬者侵古墓。梦有伟人言。是我权翰林某所穴者。觉而修补。竟亦迷其处。有宅舍一区。指为公岳降之地。在醴泉之柳田村。为郡北二十里而近。二公后孙进八进祜等。将修举废坠。为碑为坛而祭之。距公之世。殆四百年矣。事若有甚稀阔者。然可使过者知所式。且诸君以一体之孙。尽焄蒿而冀肸蚃。又岂无其理也哉。谨按公讳五福。字向之。其先昕姓。有典工判书讳暹。受赐为今姓。避丽讳也。因其地。贯醴泉。有判选府典文衡者。曰孟孙。其世复振。弟讳幼孙监察。生讳善别座。娶韩山李氏。牧隐文靖公孙。靖难功臣季甸女。寔公考妣。公生成化丁亥。幼有大名。丙午。同伯仲二兄。联登上庠。寻擢同年丙科。即选艺文馆。历骑郎。转玉署。持斧关东。丙辰。辞以亲老。乞养补野城。戊午。被逮。与濯缨金公驲孙。首罹极祸。得年仅三十二。配李氏。宗室乌川副正嗣宗女。无子。二女金仁卿四男。应休,应徵,应元,应良。徵良进士。金敬悌二男。浚别座济。于乎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挺挺特立者之与蛇纠蚓结者。固不相能。况公师毕斋。友濯缨。彼之磨牙鼓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4H 页
吻。非一日矣。公早已色举。谢绝名涂。非不见几也。而柰名太盛。迹太奇。何哉。又按序曰。入翰院。思死其职。又曰。砧斧在前。确乎不乱。从容就尽。是必有其事可记者。而今无以寻逐矣。岂不重为志士所慷慨流涕太息者哉。乡之人士。享公于凤山院。又享于乡贤祠。今玆之事。亦公议攸同。进祜命致明以显刻之辞。惟惧不堪。敢固以辞。铭曰。
嘻嘻昏朝。贼臣为妖。妒害正人。狺若猃獢。国既卒瘅。乃迁其钺。如相偿然。其究过绝。惟彼罔极。遂成我名。惟此好还。实丑尔声。天其以是。砺俗树风。英英志节。光射苍穹。正气不灭。其名不磨。可涕可歌。刻此崇阿
靖庵柳公祭坛碑
礼去祧为坛。无墓而坛。非古也。然而寓慕无地。有为坛而祭者。不害为追远而归于厚也。或曰。墓之疑而未直其冢者。为坛于旁也。若初无疑陇而坛。其义何居。曰。古人以水之在地中。喻神之无所往而不在。坛之设。虽仿于墓。而祭之义。实主乎神。神者。气之可以诚感者也。况祖考之气。即子孙之气也。以一气之神。而积感应之诚。焄蒿悽怆。若或见之。则神于是乎在矣。亦何地而不可祭乎。文化柳君平佑。以家髦之意。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4L 页
属余曰。先祖靖庵公。祧久而墓又失传。谨就子孙所居之近地所谓乌山者。为坛而配食考妣。有年矣。且将竖碑。有李尚书羲发行状可据。愿有以记其阴。且曰。碑之所以代碣也。愿书祖若孙俱著于石。谨按状。公讳隰。字原叔。生弘治甲子。 宣庙初荐授 庆基殿参奉。不拜。庚午卒。享年六十七。公馆甥于牛岩李公世宪之门。李公文章德行。有重望。公薰炙异质。常喜读中庸。研究其旨。居丧奉祭。务尽诚礼。环堵萧然。不蔽风雨。知友邑宰。悯遗之。公辞之。讲授子弟。皆躬行之馀也。公居仁同之若木。深藏而不市。殁不多年。兵燹荡析。并葬地而亡焉。云仍又去乡井。痛无以展诚。今所筑坛。即赤罗县南二十里地也。其上祖曰。高丽大丞讳车达。历文简公讳公权。左仆射讳彦泽。至参奉讳简。公高祖也。曾祖讳孝汀。祖讳继川。俱上舍。生考讳寿江参奉。妣一善金氏。府使讳缘女。笼岩讳澍五世孙也。配永川李氏。即牛岩女也。一男元宗。一女朴长春进士。元宗男定国参奉。定国二男。复荣,振荣直长。复荣男得潜。振荣男汉瑞,汉祥,汉祯,汉祺。以下不尽录。今来请文者。某几代孙也。
大山先生神道碑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5H 页
我 健陵六年壬寅三月乙丑。葬大山李先生于安东府北鹤驾山巳向之原。文肃公蔡济恭铭其碣。后 赠亚卿。法应神道碑。责其辞于致明。致明笔萎识陋。不足以模拟盛德。谨因其门人金公宗德所记述者。而叙之曰。先生疾革。加上衣拖带。引诸生入卧内。语之曰。平日所讲论。是家常茶饭。然寻常中自有妙处。先生平日戒学者。当于寻常平易中讲究。临化告教之。又出于此。先生之道终始一也。惟其所存之妙。未易窥测。就其发处而观之。仁爱之施。物我无间。常有立必俱立。成不独成之意。礼敬之地。肃庄之容。并行于退逊之中。未或以声貌之饰。仪文之末。有加于一定之则。义利之际。常恐辨之不早。截之不严。而乃有和并夹杂之累。是非之分。常恐烛之未透。权之未精。而不免依违疑贰之端。七情之发。易偏而难节。从先生四十年。未曾见忿恚之色。喜好之情。留滞而不化。以日可见。则事先公敬恭敏给。若将见其听无声视无形之心。居丧致哀尽礼。临祭思虑精一。事伯氏如事先公。与季氏小山。双榻联促。人至门外。寂若无人。间有语句。多是讲辨。室家之内。无规责之切。而敬谨成法。无诏令之勤。而孝爱垂则。常有和平之气。盈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5L 页
溢宅里。虽当开办吉席。盛设宴集。祇肃之意。常胜于喜欢。喧嬉之声。不至于狼藉。仆隶之贱。未见有狎昵解弛之习。而亦未见有愁恨愠恚之容。未见有誇矜怙凭之意。而亦未见有谀佞褒颂之语。处族宁可有勉从。无或有违失。贫穷孤寡。悉皆摄之以义。使不违于本分。居乡有同善共化之志。有事则谋之必忠。据礼酌义。期于是当。待人未尝以款洽之辞。而觌德者馀熏著身。未尝以矜严之色。而望门者粗厉自消。盖其践履兼悉该备。非件件照管。逐旋理会而得也。早年释褐。随分行藏。年迫休致。尚在下僚郎署之间。而怡然自得。不但不有系恋。亦不要旷达。不但不有愠悯。亦不要长往。至屡加 宠擢。其出处未必无一副定算。而未或发露。平生之志。在于讲究遗经。倡率同志。扶得世教。一分逊托。不敢先之中。勇往而直前。战兢如有惧之中。铁截而壁立。盖不必期于韬晦。而蕴畜笃厚。自有意味也。天姿纯粹。端一平直。无逶迤计较之私。中正确实。无倚著系累之杂。矜持庄肃之气象。坦泰醇熟之光辉。略有初晚之别。而其广大而公平。周遍而通融。则终始工夫之要领。一于此也。少受学于外大父密庵先生。其发端垂统。明白端的。而若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6H 页
其会通条贯。折衷发挥。契合于圣贤之趣者。非循涂守辙之所能及也。其为学也。博之以文。而病世之以杂为博。约之以礼。而病世之径趋于约。以泛滥不专为戒。而亦不以一善成名为期。以四勿三贵为先。而亦不以有司之事为可遗。以为人有此身。便有道理。本然全具。因其固有而循其定则。只是常事。有甚奇特。又以为人之至道。自有阶级。只是随分循序。无间断。不放失而已。主敬则以为圣贤说敬。常言行笃敬执事敬。未尝言敬本为嘿然无为时设。凡制于动。所以存乎静。而用力于可据之地。则其无形者。固自在也。穷理则以为天地万物莫不有理。皆所当穷。然亦须有缓急之序。若不于日用处。别其是非。审其当否。而先费力于幽深閒漫之地。虽穷得多。将安用哉。解经则虚心逊志。未或先立己见。驱圣言以从己意。一以朱子退陶为准的。持论平恕。不以区限而有所偏胜。有以先辈学问问者。曰不须问彼此。只看心法如何。有以论说同异问者。曰不须问同异。只看义理如何。教人随材引诱。竭其两端。有以存心为主。乃曰衣冠言貌上着力。心自存。有以明白据守处用工。乃曰制外所以养中。然里面不可无照管。有以循守渐次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6L 页
为心者。则曰。岁月不与。道体无穷。俛焉孜孜。若将不及。方进。有以刻厉勇锐。为志者。则曰。计月较岁。思前算后。恐生计功谋利之私。说著东边来者。更把西边以晓之。倒著前面去者。扶著后面以正之。大抵先生之学。自治与治人。只从低平处著步。明白处加工。行之坦夷而得之寻常。若在自家家里区处。自家家事。不知者。疑其安常习故。而知者服其从容閒舒而已。乃其实。只是循他天。则无或加意已甚焉尔矣。至若小学里面光风霁月之美。性情分上景星庆云之应。不离飞走而祥凤瑞麟之为文。不绝伦类而泰山北斗之为尊。非知道者。未易言也。以玉帛交错为礼。以钟鼓铿锵为乐。夫孰知中正和乐从容乎礼乐。出而不言所由。处而不露其迹。夫孰知屈伸消息优游乎羲易。言之无质而居之若疑。夫孰知义精仁熟之验。存之若惧而应之益审。夫孰知体立用孚之妙哉。盖均天下。蹈白刃。而中庸不可能也。通六艺。兼九流。而要旨不在是也。圣学之宗旨。工夫之本领。非可以意智而得之。言语以形之也。呜呼。其尽之矣。非深于知德。熟察而实记之。乌能及哉。谨按先生讳象靖。字景文。韩山人。上祖牧隐文靖公穑。高祖讳弘祚县监。号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7H 页
睡隐。光海斁伦。挂冠南下。曾祖讳孝济。祖讳硕观。考讳泰和。妣载宁李氏。即密庵先生讳栽女。先生以 明陵辛卯正月二十九日生。丰姿昭容。光英照人。精神爽朗。颖悟绝伦。五岁受母夫人教。惕然承念。至饮食居止。未尝自点便好。六岁失恃。哀慕如成人。侍祖母申夫人病。每称曰安。十四从学密庵。指庭草。问气化形化自生种生之异。颇泛滥于文章。律吕玑衡期闰深衣丧服之制。无不了会。己酉。作冬至五箴。庚戌。遭密庵先生丧。叹曰。朱子上智也。犹资师友以成德。况吾辈而失所依归乎。于是遍就先辈。讲质所疑。又谓文章小技耳。器数之末。非道之至者。遂一意反躬。大而彝伦。细而动静云为。无不致谨以详。至忘寝食。 元陵乙卯。升上庠。寻擢第。丁巳。门父老筑大山书堂。俾主教。距侍次稍间。每日昧爽。省于亲侧。夜则侍坐唯诺。待就寝而退。携数三村秀。日处其中。讲论经旨。无意外慕。然有 除拜。必起而膺 命。戊午。 除连原丞。明年。辞归。癸酉。 除延日县监。三年罢还。壬午。为监察。至岭下有诗曰。白鸥不管人间事。万里波长自在游。晚占高山水石。构屋三间。右曰凝庵。左曰乐斋。中为堂曰静春。至是学者益众。尽一时之英。先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7L 页
生为之推明倡导。以嗣前哲而启后人。其所自乐。备见于诗及记也。丁酉。 除正言。庚子。升通政兵曹参知。移礼曹参议。辛丑。移刑曹参议。凡三上道。以病辞。上九条疏。勉以君德治体。仍乞致仕。既而沈疾数月。形气都尽。而一团天理。炯然不乱。命侍者正席。引告诸生。粤二日终。享年七十一。 纯庙丙子。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事,弘文馆提学,同知春秋馆成均馆事 世子左副宾客,五卫都总府副总管。 命印进遗集。藏之秘阁者二十七册。又以敬斋箴集说。备进讲。又有理气汇编,制养录,约中篇,朱子语节要,退陶书节要,屏铭。发挥凡义理肯綮。工夫阶级。若烛照珠贯。而天下之言同异得失。悉归勘定矣。先生配 赠贞夫人长水黄氏。处士混女。翼成公喜后。男埦弘文馆校理。孙男秉运县监,秉进,秉远县监。孙女适进士柳晦文。士人柳鲁文。秉运男秀应生员,秀戆,秀憼。秉进男秀亿,秀懋。秉远男秀德。柳晦文男致明参判。柳鲁文男致任,致俭,致俨。秀应男敦禹正言,敦稷,敦夔。秀戆男敦卨,敦益,敦皋。秀亿男明稷,馨稷敦羲出。秀懋男敦羲,秀德男文稷,武稷。敦禹男重明。敦稷男重岳重明出。明稷男重泰。文稷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8H 页
男重鼎,重恒重泰出。武稷男重国。铭曰。
道之浩浩。圣谟洋洋。为之自迩。示人孔彰。或谓高深。求难与远。舍尔柯则。径欲造阃。我观先生。门路平正。明物察伦。约情养性。盖自少日。聪睿特达。体全用博。大做基脚。俛焉日用。由粗入精。体之在心。澹然鉴衡。刚健中正。辉光凝穆。化自室家。周遍融液。时雨滋长。英材竞擢。平平王道。亦在谨独。卷石之多。宝藏兴焉。众善之积。至道盎然。动静相涵。表里精纯。爰溯真源。接于洛闽。刻之贞珉。匪为阿好。此学之程。来者是告。
葛川金公神道碑
公讳熙周。字公穆。姓金氏。葛川。其号也。罗王子锡。受封义城。丽太子詹事龙庇。又袭封。因以为贯。中世有讳希参。以经术。历扬清显。号七峰。生讳宇宏副提学。号开岩。与弟东冈文贞公。德位并峙。于公为八世。曾祖讳汝铎。 赠吏曹参议。祖讳景泶。 赠吏曹参判。考讳始东。同中枢 赠吏曹参判。妣潘南朴氏。孝述女。 赠贞夫人。 英庙庚辰。公生于安东乃城县之望道里第。幼完厚沈默。九岁就外傅于十数里。备受刻苦。十六始还家。参判公愈劝督之不已。公亟体而勤厉者十数年。辛丑。贽见于大山李先生。己酉升上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8L 页
庠。时有节制。星州人金俊俭者。表辞不伦。大臣请惩讨。公以同座并逮。事且不测。公处之晏如。遂得解壬子泮制。 赐第。旋遭内艰。乙卯。唱第。差奎章阁讲制文臣。每 亲试。辄居前列。 上眷甚隆。 赐赉频繁。丁巳。拜兵郎。旋 除北评事。戊午。复 命。秋选瀛录。即拜修撰。移校理。入直。咏白鹤有万里。岂无遐举翼。主人恩重暂翱翔之句。历持平,掌令,献纳,司谏。间 除殷栗县监。不赴。又历司成。庚申六月。以校理赴 召。遭 正考丧。因兼实录编修官。又 除接倭官。不赴。辛酉。出补宁海府使。乙丑。以司谏递。因升通政。自是。屡拜承旨。丙寅。 除安岳郡守。丁卯。辞递。戊辰。三 除承旨。不赴。就才山县葛川上。构小亭。己巳。四 除承旨。最后以祭享当递。 上曰。金某明于文义。善因事陈戒。其勿许递。既赴。 赐腊药扇香以宠之。庚午。 除安州牧使。数月呈辞递。辛未。丁忧。年过不毁。而守制愈谨。乙亥。升拜汉城左右尹刑曹参判。丁丑。 除经筵特进官。不赴。己卯。 除司谏院大司谏。寻移兵曹参判。出为永兴府使。庚辰。和归去来辞。游枫岳一月而归。辛巳。 除同春秋,左右承旨,大司谏,同中枢。乙酉以后。连有 召命。并不赴。以葛川稍间。复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9H 页
就所居南德峰下。筑精舍。肩舆往来。庚寅。寝疾。遗命勿用缎漆。翼日终。享年七十一。葬奉化古界里。寻改窆于荣川郡东鱼游谷卯向原。 上遣官吊祭如例。配安东权氏。思及女。江左讳万孙。忠定公冲斋先生之后。二男在恭进士,在翼。一女李勉淳。馀男在顺。在恭嗣男迈铢进士。四女郑允愚,李敦禹正字,权秉渊,李晚祚。在翼三男。长即迈铢,达铢,远铢。四女权镇夏,柳肯镐,姜来永,郑东锡。在顺一男退铢。公质性谨重。意象圆浑。居之若愚。发之若疑。深厚而不露。含蓄而不伐。其事亲也顺适以安之。其祭祀也尽诚以将之。其御家宽而有制。常令俭节。新妇等。不冠带不见也。其收族也。轸其饥寒。再从弟穷无资。割峡庄以优之。族弟死无以敛。助其入而存其田。使守墓。收育其女。具妆奁以嫁之。其立朝。被 正考恩遇特异。犹以虚名误恩。常自戒慎。直玉堂。每夜明烛看书。寂若无人。 上覸知之曰。此其为金某也。及 冲圣嗣位。以校理入侍。进言曰。天下事未有不自期而成者。自期者当以尽者为准。而其成就之方。只在 殿下著意用工之如何。其在外也。劝民孝悌。修举学政。而除民疾苦。缓刑完逋。尝带职在乡。闻将臣论掖隶不法事得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19L 页
罪。上疏切谏曰。掖隶辈。何尝有畏服其心者乎。抡选之法。亡于亲谊之厚薄。货贿之多寡。断狱之法。坏于力势之轻重。干嘱之紧歇。官师有相规之法。而谄谀是事。科目为取人之法。而廉隅都丧。掖隶之无严。盖亦习见使然。又论安东邸吏偷窃税纳之罪曰。邸吏虮虱之微。安敢自犯极罪。必有潜形匿影盗窃公货。而执法之官。莫敢谁何。因尾陈正心讲学之道。辛巳。入京。将还曰。吾今老矣。将归卧故山。不可不一言效涓埃。乃陈躬圣学。立纪纲。广人才。恤民隐。正士趋。崇道术六条。凡万馀言。以先师道学之盛。合有褒异之典。因及陈请。既还。几案簟席。萧然若寒士。日取朱退书。玩索不已。坐镇浮俗。力折群言。屹然为儒门保障者。数十年矣。盖公不挠于众。不激于辞。取舍明而执守确。是以进而当 圣考向用之日。而睢盱者无忌克。退而处儒论溃裂之会。而猜疑者有所惮。其醇德厚行。真可谓完名人矣。致明以故人稚子。荷公不言之惠。晚更托以葭莩。则所以知德者益深矣。是于显刻之托。有不敢辞焉。铭曰。
深而厚。惟公之局。和而平。惟公之德。积学功成。如囊取物。宠遇之隆。 上圣则哲。归视其家。满园芋栗。进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0H 页
退由由。宦海平陆。仕优而学。潜心经籍。饬躬御家。惟礼是帅。晚更超然。砥柱有屹。刻示后人。庸昭无极。
葛庵先生神道碑
圣人之学。有体有用。乃修己治人之道也。其说具于六经。而三代以后。便成空言。夫以天下之大。古今之远。非无圣贤豪杰之生。而或有其才而无其时。非道有古今也。葛庵李先生。挺豪杰之资。躬圣贤之学。亦既膺招延之盛。而引君当道矣。卒不偶以殁世。岂六经之治。终不可复见耶。呜呼欷矣。先生讳玄逸。字翼升。天启丁卯正月己卯。生于东海上宁海府之仁良里第。幼豪俊开爽。六岁在判书公侧。指言人两眉。象坤卦爻。判书公大奇之。其游戏。因树筑坛。为文宣王位号。而揖让之。九岁。仲氏存斋先生问志。曰愿为元帅提兵。收复辽东。盖愤其为虏所据也。十岁。闻南汉被围。咏腊梅曰。欲饮花下酒。虏贼围城阙。尝驱里中童丱据高。折丹枫为旗。布陈而麾之。不如律者。笞其队长。众慑伏惟令。又作太极仪象图。推及元会运世。好稽经探史。所畜日富。间又喜看孙吴韬略。负气自喜。毁淫祠惑人者。及年十五。敛然绳墨中。甲申。作五箴。以自警。是岁闻 崇祯皇帝身殉社稷。愤不能安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0L 页
寝食。拟为檄山东士民书。以泻其愤懑之意。数岁随判书公于首比山中。扁其居曰葛庵。专心向里。不愿乎外。然有时抱膝长啸。忧时愤世之意。不能已也。丙午。道内儒伸疏论己亥邦礼之失。托先生制疏。其末曰。天子诸侯。既承序传重。不当复论系出之宗支嫡庶。虽不用。识者韪之。甲寅。 肃庙嗣位。访求遗隐。连 除 陵社郎。时居判书公忧。丁巳。授掌乐主簿。拜 命转工郎。月馀告归。许文正公穆白 上。此人宜置之 经幄。是冬。超拜持平。屡辞不 允。明年春就职。疏陈明正学。振纪纲。恢公道。纳忠谏。察民情五事。又请勿遣辨诬使曰。北虏于我有万世必报之雠。不可有所祈请。视其从违以为欣戚。不 允。呈告归觐。先是。 上引舟水君民之喻。命工绘画。以好学用贤。纳谏闻过。贱货而贵德五说。系图下。先生叹曰。 上圣聪明如此。可无一言将顺之乎。遂就为发挥。上疏投进。末言古之帝王未有不资是五者而能成治道者。然所谓学者。岂涉猎之谓。所谓贤者。岂顺适之谓。所谓纳谏改过者。岂内不然而外姑从之谓。所谓贱货而贵德者。岂声音笑䫉谓哉。然操舟之势。偏重则难行。此正据舟临水者。所当加意焉。 上叹赏。庚申。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1H 页
遭内艰。时有坚,楠狱事。宗室大臣。株连诛窜者连年。癸亥。有 旨求言。先生力言天人交感之理。援古證今。推迹占验。而其归在检戚里慎刑狱。时相请论以护逆。有救者。事得已。己巳。擢国子司业。有 旨敦召。先生恳辞。 上谕以翻然改图。予日望之。 命道臣劝驾。乃赴 召。在道。转掌令。俄升工曹参议。会 仁显王后出宫。廷争不见听。且 命有敢谏者。论以逆律。先生以官既骤进。且国有变。上章固辞。因言臣闻配匹之际。人伦之始。风化之原。脱有不幸而处其变。亦宜务尽道理。曲全恩义。不宜遽用威断。使举措失当也。且有言逆耳。论以逆律。非古者设谤木陈谏鼓之意。呈县道喉司。皆不达。先生以进言不效。求去益力。而又迁吏曹参议。固辞曰。臣方祈寝前 命。反得新授。如使忝窃。是龙断罔利者也。又言庚申狱。如坚楠者。难逭天诛。至连坐之㮒,焕,赫。殊非古者议亲之道。且如吴斗寅之禁锢支属。李尚真之荐棘。亦宜参酌。 上皆允之。优给柴炭米肉。遣史官传谕。促召愈急。遂拜 命入侍。昼讲毕。进言 殿下进德修业。不可少缓。然亦须举措得宜。使人心翕然萃于朝廷之上。方可鼓动振作。先生初见君父。进退有度。敷奏明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1L 页
畅。举朝贺得人。 上亦目送之。又拜成均祭酒。时以伏热停讲。乃引程子召对。真西山夜对及我 成宗所尝行者。以请之。间诣太学。诲谕诸生。未几。升礼曹参判辞。又兼 元子辅养官。迁大司宪。连辞。自 仁显居私第。朝廷畏 严旨。莫敢复有言者。先生抗疏曰。 妃闵氏不循壸彝。自绝于天。然六礼所聘。正位中壸。奉承 至尊。殆将十年。今虽废黜。至于置之闾家。绝其廪食。未免过中失当。臣请依汉宋待陈郭故事。处之离宫。为设防卫。谨其纠禁。量给廪料。则庶几曲尽处变之道。 上优批不许。屡以焚黄乞归。临行。疏陈固邦本。训戎兵。养人才三事。而请罢升补学制都会等杂科。更定学校贡举之制。如程子朱子之议。 上奖谕曰。待卿还朝。议定如所陈。翼年。 召以吏曹参判告病。寻以 东宫册礼。职在辅养官。登道。又被赞善新 命。至城外。上大本急务疏。其言大本。直指心术隐微利欲根柢。其言急务。多指陈得失。 上下批优奖。而时议不悦。积不能平。连五章乞递。不许。乃疏陈四当去。不待 批。径出下乡。 上追遣史官。传 谕自引以不足与有为。先生犹辞递。冬。又拜都宪。时岭南大饥。左相睦来善。以方伯李聃命擅有蠲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2H 页
恤。请问备。明年春。先生因辞职。举汲黯韩韶矫制发仓事曰。古之人臣。以收拾人心为务。今之议者。以经用阙乏为忧。是则有若盍彻之论。果然迂阔。而王鉷杨矜之徒。为忠于国矣。睦大恚。出城自列。先生亦上章自劾。移亚铨。又辞。 上遣史官敦谕。令与偕还。九月。僶勉赴 召。未至。 上遣官。问欲致祭六臣墓。且命复官。廷议难之何如。先生议曰。 世祖大王迫于天命人心。为此不得已之举。彼六臣者。抗节致忠。至死不变。其心即伯夷非武王之心。孔子周人。犹以谏伐而饿。为求仁得仁。况 世祖后世忠臣之教。实示微意于后嗣子孙。今玆之举。实继志述事之大者。既至引对时。讲大学衍义。先生进言。此书实治平之要道。昔宋理宗。喜讲此书。而治效甚灭裂。岂非尚虚文而无实得故耶。愿 殿下视此为戒。又言昔在 宣庙朝。谏臣金诚一斥大臣受赇。领相卢守慎受以为过。 宣庙称其两得之。愿 殿下以 宣庙为法。以卢相责大臣。时言官有语逼大臣忤 上旨者。故及之。 上频御经筵。延访甚勤。先生务积诚意。以冀感悟。一日前席。 上赐貂裘。先生谢曰。古人衣君死君之语。臣当秖诵图报。宋臣王朝受一斗明珠。不谏天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2L 页
书。臣实耻之。 上引诗我有嘉宾。中心贶之以宠之。壬申辞递时。清人将巡视长白以南。朝议且除道延导。先生大骇。即请对。引汉侯应争罢边备。朱子论横山及杨时谏河朔三镇事。极言不可。会其事自寝。复拜都宪。言台谏。人主耳目。不可抑以位分。台谏言事。不可先白宰相。人君亦不可视宰相。为之从违。或疑其震撼大臣。颇睢盱矣。既又因事激恼。先生起拜复言。言甚切至。三月递职。即日径还。 上遣史官谕曰。此时望卿。不啻望云霓。卿无困我。以副如渴之望。连拜亚铨都宪。终岁力辞。癸酉。又辞。因言 殿下临政愿治。十有九年。荏苒因循。寖失寖亡。大臣筹司。未闻经国远图。直言蔑闻。廉耻道丧。数年以来。灾异荐降。境外之事。不无可虞。可不为绸缪牖户之策乎。三月。史官赍到别 谕。辞旨愈恳。四月。勉赴。 上引见慰谕之加厚。先生言。 殿下昔在冲年。虽有小出入。犹有将来之望。到今春秋鼎盛。自修身齐家。以至治国御世。皆当有成法。或因喜怒。不免有过举。其累盛德大矣。昔太甲克终厥德。伊尹戒以德二三。动罔不凶。惟 殿下加意于常厥德不二三之戒。又言臣闻福之兴。莫不本乎室家。道之丧。罔不由于壸内。朱子之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3H 页
告其君曰。夫妇之别严。嫡庶之分正。苞苴不达。请托不行。家之齐也。又以正心修身。动由礼义。为正宫壸。检姻戚。防祸乱之本。先正臣李滉之告 宣庙曰。谗间之祸。无非宦寺妇人挟奸乐祸。情状万端。一或倾耳。必至陷溺。两贤之言。至为痛切。臣敢陈先事之戒。六月。升议政府右参赞。以求退得进屡辞。不获命。欲以一事为之兆。乃以进德育才正俗。条进三劄。请行古选士之法及朱子增损吕氏乡约。七月。拜吏曹判书。三疏辞。又面辞。皆不 允。时有王子新生。先生进言王之嫡子庶子。诞生之初。明等级。严嫡庶。非但国家之幸。亦为王子之福。又请令二品以上。各荐德行文学才谞三人。大将各荐堪为将帅者一人。严荐主法。 上皆从之。左相言乡约难行。礼判言选士难猝举行。遂 命姑停。先生以动遭挠掣。遂决归计。甲戌岁首。陈情乞退。略曰。臣愚戆狂。疏阔于事情。欲正俗育才。挽回世道。则泥古不通。有违庙堂弥纶辅赞之微意。欲薄敛裕下。少纾民力。则徒知容贷。有违庙堂任怨奉公之至意。欲为官择人。杜绝请托。则举所知用己意。不能曲循人事上规例。报国之心。反归虚妄。岂敢仍冒。以重迷误之罪。章七上固辞。不许。乃以焚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3L 页
黄。乞暇陛辞。引见宣酝。先生拜谢。因言愿 殿下正心修身。立经陈纪。远细娱而图大计。三月抵家。陈疏乞递。行且告老。疏未彻。而有失志辈阴谋事觉。将置辟。有金寅者上变。 上怒。按狱诸臣并安置。满朝皆一番人。先生始以还朝。未易递职。既而台启。赚及责洪原。甫抵洪原。有锦衣逮。以掌令安世徵。举请处离宫疏。自绝于天。谨其纠禁两句。为包藏祸心也。还到高山驿。又闻有鞫 命。以金寅语中。以先生前所陈严嫡庶。为探试也。祸且不测。男栽在侧啼号。先生神色不变。徐言祸福有命。尔无庸遑遽。及置对。世徵见爰辞。懑然悔耻。以言事爽实自引。金寅招又屡变。无以为罪。犹论以钟城府安置。是时。自委官以下。见先生处之晏然。无不暗暗心服以为此老。今日不落名。七旬拘絷之馀。长道撼顿。精力愈清健。语诸生追送者曰。患难固有不虞。勿以老夫事创艾。益励丈夫之气。既至。讲读论著。日有程课。手写周易古经。存朱吕之旧。进北产之秀者。授以义理之书。悠然不知楚囚湘累之悲。丁丑。量移湖南之光阳。冒溽暑。行水陆三千里。气貌愈胜。借书沈玩。持敬观理之工。益精以密。己卯。放归田里。翼年归寓永嘉之锦阳。杜门简应接。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4H 页
有请业者。因其高下而警教之。甲申十月庚午。考终。享年七十八。明年正月。葬锦阳北麓。丙戌。迁于府南申石。 纯宗壬辰。又迁于古居仁良里右麓杏亭巳向原。夫人朴氏。迁而从焉。今 上壬子。始给职牒。先生之先出月城。新罗开国功臣谒平之后。在丽有讳禹偁。封载宁为贯。讳午。见丽运将讫。隐不出。二世讳孟贤。以经学显。长玉署。生讳瑷。县令。始家宁海。寔为高祖。曾祖讳殷辅。 赠左承旨。祖讳涵。县监 赠吏曹参判。号云岳。海邦文献。自公始。考讳时明。参奉 赠吏曹判书。妣金氏张氏。俱 赠贞夫人。皆以先生贵也。判书公倜傥有大节。耻帝秦。拜官不起。号石溪。有七子。皆贤。先生居第三。张氏出也。张氏。敬堂先生兴孝女也。初退陶先生集成群儒。为东方道学之宗。鹤厓两先生。传得其宗。而敬堂又传其心学。张氏有高识卓行。孕育多贤。有若存斋先生。推而大之。先生天禀既高。充养随至。器足以包括宇宙。德足以宾师帝王。道足以发挥前哲。辩足以摧廓诐遁。盖自幼时。便以天地间许大事业自许。自经传子史以及律吕星历大衍参同百家之言。无不究解。又以神州陆沈。宗国黍离。慨然有为国家。笞兵辽蓟。刷耻燕云之志。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4L 页
于军谋师律。戎羯情形。悉加讲究。既又辨轻重缓急之序。知此心为天下之大本。未有其本不立而能成天下之务。于是乎主敬穷理。以底于行。乃曰。居处恭。执事敬。言忠信。行笃敬。即孔子家法。千圣相传。只此涂辙。玩索持循。恍然若参前倚衡矣。爱敬尽于事亲。恩义刑于闺门。严男女之别。谨丧祭之礼。睦族敦姻。救灾恤患。骂詈不及于婢仆。粗厉不形于仓卒。襟怀洞朗。面背睟盎。真可谓道成德立矣。及其际会休明。延登师儒。则感激知遇。思尽忠悃。穷理正心之论。正俗育才之请。勤勤恳恳于章奏进对之辞。至论治法。则以同好恶固邦本为务。欲明大义。则以训章法饬边备为先。辨贤邪枉直之分。明公私刑赏之理。进讲之际。提挈纲维。切实事情。先生之学。真可谓识其大而尽其要者矣。然不比于同。则世且谓震撼大臣。无所避就。则又加以情外之诮。或乃谓儒臣。只当讨论经旨。不必论事可否。又或以担当世务疑之。又岂知先生公心直道当官尽职之为哉。先生尝言君臣义重。非大横见加。不可去。此君子忧危之情。但不苟求其合耳。盖自延登之始。 上之眷倚日重。而先生独以古道。处于流俗之中。言或至于违背。事或至于挠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5H 页
掣。位愈高而心愈苦。癸酉以后。疏劄尤见剀切。至于宫省禁密。又举朝所噤讳者。而犯颜直触。无所忌避。是其心以为一日居其位。则惟当尽其职。不可则有退而已。遂乃决然舍去。犹见其拳拳不忘之意。今读其求退一疏及面辞陈戒之语。有孟子三宿出昼之感。宁不悲哉。至于为 坤宫前后所陈。上不慑䨓霆。下不愧臣节。而异己者之摘抉锻鍊。仅能折困其身。而终不能害其道。于先生何有哉。先生处困愈亨。论道著书。曾不少挫。其视宠辱。如寒暑昼夜相代乎前。非天下之大勇。其孰能与于此哉。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生有焉。先生常言道非玄妙。大则君臣父子。小则耳目口鼻之则是也。尧舜之道不过如此。与学者言。路径端的。有不先四书而先他经。则以朱子所训为学次第言之。有役志于仪文之末。则以关中学者役文之弊告之。又以为学者知见一差。生于其心。害于其道。如栗谷李氏斥退陶先生四端七情说。偏主浑沦。以气为理。以理为空虚冥寂物事。为作辨说以晓之。存斋先生以洪范九畴。实圣人经世宰物之大法。为衍义未卒。先生续成之。将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5L 页
以上备 乙览。而未果。少尝留意文章。其文高简。晚以明理为主。敷达条畅。亦无陈腐语。有疏劄讲义,诗文杂著二十卷。行于世。又有惇典稡语,尊周录,忠节录,永慕录,新编八阵图说,舟水图说,发挥洪范衍义藏于家。配贞夫人朴氏。经历玏女。节度使 赠大司徒毅长孙。端淑贞正。闺范甚著。先卒。有四男。长梴。次舣嗣存斋。次栽。克绍令绪。即密庵先生也。荐为掌乐主簿。次杺。三女金以铉,洪亿,金岱。馀男槙,梿,槃。梴三男国焕,复焕,之炓。女琴寿益。馀男硕焕,益焕。舣二男之熠,之。女权矩 赠持平。栽四男之烜,之燔,寅焕,之煴。女李泰和,洪侹,黄濂。馀男东焕。女权蕙小室。杺三男斗焕,奎焕,中焕。女金光铉,郑泰益,柳会完。金以铉三男梦濂,梦洛,梦洙。洪亿二男世全,尚全。金岱男智。元槙男颐焕。梿嗣男鼎焕。槃二男鼎焕出,贲焕。曾玄以下不尽录。其承宗者。八世孙寿嶷也。先生晚生遐陬。远溯遗绪。敬义之功。内外交修。经纶之志。出处以正。一时英材。咸出其门。过庭诗礼。又得其宗。以至传及湖学也。则所谓观于子思孟子可见也。岂不盛哉。后孙相健。责致明以显刻之辞。藐然后生。愧乏能言之实。何敢焉。顾以与为自出获被馀教之及。又以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526H 页
托名为荣。谨据年谱及后贤状志。窃附平日所感于心者。撰次以归之。铭曰。
道之显晦。实惟在人。三代以降。阐于洛闽。逮我休明。陶山有作。先生嗣兴。英材邃学。志包区宇。识贯今古。既博而约。大本是主。 王庸丕钦。加之鼎轴。先生是膺。朝夕启沃。朱程论思。伊傅诰语。时行时止。亦既遐举。君子所为。人固不识。素患行患。谈笑矰缴。砥柱冲波。宛在中央。论著不休。大笔泱泱。宠辱不贰。所忧则有。忧中有乐。可大可久。传之无弊。启后光前。昊天其复。 恩诰乃宣。遁云之阳。堂斧有崇。刻示后百。斯道弥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