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书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1H 页
答金继孟(兴洛○乙巳)
知读论语。此书本自平易。只于平易中。见其辞语平和。意味亲切为善。此在专心一虑。读来读去。方自有见。政不可于平易中。强探深远之意也。且心是活物。出入无时。又无形状可执持。若欲就此加工。便没把捉。其要在随事专一。随处加谨。来示验其出入。固是。有如此下工时。然若专就此处为节度。亦未善。不若就有据依处。莫令走作。专于所事。谨于持身。必作悠久想。勿切切于近效。当自有所至。如何。
答金继孟
前书供答。无足以发意者。而今示书诸案头。还觉愧蹙。但所谓有据依处用工。又有多少可商量者。大抵为学。先在日用处加土。所谓入孝出弟。谨信汎爱者是也。大学格物。乃逐事寻得是处。非泛然以观万物之理者也。所谓诚意。又是知得是处。诚心好之。知得非处。诚心恶之。又非泛然好恶之谓也。正心又是过了善恶关。所事虽善。而虑其有偏系之失。皆非悬空想象。恍惚有无之谓也。未知果如此认取否。巨细相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1L 页
涵。动静交养。以上文观之。贤史所说为得。盖此段立言。以心与理相对说。其下又以默识此心之灵。知有众理之妙。双举为言。而承之以巨细动静之文。则巨似以心之体管此理而言。细似以理之用实不外而言。静之为存心。动之为穷理。又是无可疑者。但他无以心与理为巨细者。然上下文势。实是如此。幸更反覆而示之也。
答金继孟
所谕诸證。此是吾平生所患。以曾所折臂者。为左右诵之。欲为而未能行。未可专责于勇之不足。多为习俗所缠绕。出脱不得。故或安于故常。或嫌于指目。不能自决耳。横渠所谓延蔓之物。解缠绕自上去者。似为今日受用地。然又不可以矫俗为心。只看道理如何。礼行逊出为善。若有意矫俗。则此心已偏矣。处事之失。多出于临事不思。胡乱做去。此是心不在之病。亦看理未熟之故。惟当遇事加谨。而益致其知。然致知之要。在求其是处。亦不专在汎观而博究也。但无事时。须切问近思。则遇事似为有力耳。求誉一事。学者之大病。所谓饰过。所谓好顺恶逆。皆自此一膜中生出。若不斫倒根株。万善皆伪。惟见得眼中。都见自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2H 页
已当行底。有多少不尽分处。其他都见不得。此意一分长。彼念一分消。到得十分长十分消。然后方可免堕落。诚未易掉脱也。坐在里许而为贤者语。更觉赧然耳。
答金继孟
来书并别纸通看。可知为志益切。但恐求之太急。持之太迫。而将有别生證样之候。自古有志者例多此患。盖以此事为别一个物事。求入而不得其味故也。此事只日用平常。何有乎别作头项。何有乎别寻一法。但以此心。应此事。寻个是处。随遇顺应。读书亦认取正义。勿求新奇巧刻。将作久远家计。则久久自见其效。政不可以朝耕暮穫也。
  别纸(论敬斋箴集说)
执此明彼。 箴意。盖述朱夫子答南轩书。以明动静交养之意。盖静以立本。敬贯本末。所谓末即应用之谓也。由定而明。曲当时措是也。恐是言主乎静。以察夫动耳。
求放心斋铭。 天道流行赋于人。即所以成性也。邵子言性者。道之形体。亦此意也。孰犹何也。言何者为求。何者为放。何者为亡。何者为有。如臂之屈伸。手之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2L 页
反覆。只在一心操舍。非有别样方法也。
统体。犹言通动静也。若著静而忽于动。制动而昧夫静。则是成两段而不得力矣。
静时难于著工。须从动处加工。则静处自不放失。然不可专靠于动。亦须于静时。有收敛凝定之工。此鄙说本意也。所谓静中有物。非别有一物在静中也。亦言静中心有主宰耳。
答金继孟
两书所询。可知日用为学。占得平实。意思紧切。令人喜幸。大抵学者。求以尽人道也。人之道。不在于幽深高远。只在于事亲从兄接物处事上。今之学者。不求之日用。专靠书册。谈性说命。而却不知性命之理。在吾人日用处为所当行也。则无缘为自己物事。而徒归口耳之末习耳。贤史知得此意分明。循此而上。可以不差路脉矣。但既知之。又须从容潜玩。得其意味之真。方可不为事物所胜。而有个乐处。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后书人之处事。仁义礼智信五者。皆在其中云者。及其所推说尽好。但随事必求见五者之备具。则所以为心者。或不免条绪多端。徒有察识之劳耳。敬为不放过之工。而可免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3H 页
忘助之失亦然。但实用工时。方见此勿忘勿助。非可容易而得。若曰一主于敬。而便可勿忘勿助。则吾见所谓敬者。或不免疏忽。而所谓勿忘勿助者。反归于助长矣。大抵此心无定形。见之未彻则有所蔽。得之未深则轻自信。此古人必以虚心逊志。为为学之要道也。贤者所示皆是。但恐有径自信而少虚心求益之意。妄效不逮之语。以为竿头之助。或可有补于进修之实耶。
答金继孟(戊申)
七情横贯之义。先辈说不同。及得文瑞所示风雅颂于赋比兴横串过之训。乃知朱训本谓七情之于四端。名虽不同。而义实相贯。如赋比兴中。有风雅颂耳。只如此认取大义足矣。何必言某情之贯于某端。悉欲其齐整而无馀剩乎。缘境之境。恐不必言气境理境。似是缘所值之境。而发云尔。如值色之接于目。声之接于耳。而发欲色欲声之心云尔。如何。
答金继孟
承读坡文。欲迤向韩文。年少时。须有此一膝工夫。盖文章虽非切己。亦须有府库。须有筋骨。体裁欲其敦重。格力欲其高简。而其造意立言。必自经传中来。方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3L 页
不为浮夸耳。东坡之文。出入有无。切近事情。其气象意思。在于纵横捭阖。而少安重宽广之味。其失也不流于淫。必入于诞。未可悦其言而效其法也。韩公之文。虽不免词章之习。而其气浑然。其光幽然。要之为词家之元气。读之如闻洪钟之音。不流于淫哇。左右今玆之工。如古人息焉游焉。以适其情。吾所以劝之。亦欲左右之及此暇时。为一张一弛之道。亦未必无助于将来应用之地耳。至于九容九思三贵四勿。裒取而讽诵之。于许多经训中。拣取得最要切。只此是用工之地。又云。未得其方者。岂以偏主则照管不周。并应则志有所分故耶。更云其要在心。可谓得其旨矣。然程子所谓各专其一者。恐非谓初学用工。专于视。容有不及于听之时。专于听。容有不及于视之时。只言无处不专一耳。政是专靠此心处。盖心者。主宰万变。神明不测。苟能不诱夺于物。而卓然为主于中。则有以兼管并照。随处专一。而亦非思虑意度之可能也。此义详见于老先生答金惇叙书中。更取而熟复之。可知矣。然又须知为主于中者。非要将专一二字常在于心。如是则便是为中所乱。只不走作。不昏昧。更无一事在方寸中。然后方可以虚明静一矣。又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4H 页
须知九容九思三贵四勿。须于日用彝伦应事接人处。察其所当然。而尽吾诚心。乃为至耳。
答金继孟别纸
人之不务实。多是只知有己。而来示以为不知有己之病。盖看得己字不同也。只知有己者。私己之己也。自私而求。以衒于人。故循外而不能务实。今以为不知有己者。直从是理之具于形色处说。孟子所谓践形。即此义也。然人欲己私之为害甚焉。未有不治己私而能造其理者也。故先圣言克己。为从古为学之大典。盍更于此益致其力乎。
平居不免疏忽。临事更加修饬。其意岂遽不是。但无事时不免自恕。则为怠缓。有事后方加整顿。则为揠捺。又一差则入于厌然之境。学者所宜猛省也。来示不睹不闻而犹加戒惧者。乃是十分工夫。但静之持养。非为动之有资。盖随时随处。不容有放过时节。而其势有相资耳。然此事甚难。若仆者。动静皆在自恕。而勖贤者以此语。可谓大言不耻者矣。
九容。要皆求诸心。甚善。但所以求诸心者。非件件寻讨。个个著意。盖心为一身之主。苟卓然为主于中。则百体从令。各顺其轨矣。然又不可言我只摄心而容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4L 页
体任其自行。孔门教人。皆从有据依处。教他收摄无形底。盖容体正时。心得存主故也。此朱子每言。程子教人整齐严肃。为最善也。
反求诸己。自是学者立心第一路头。盖必要见自己欠阙处用意。方是紧实。而无虚内事外之病矣。然人欲己私。附著深紧。非用刮骨手段。未易除却。其为害多在与人相接处。孟子三自反章。尤耐咀嚼。盍相与勉之。
答金继孟
来书引程子穷经。将以致用。谓岂复以此为吾人一大事业。而无复有意于过此以往之事乎。恐看程子意不著。又谓古人以却文字为失路脉。亦不可厌薄。又看古人意不出。夫穷经而不足以致用。此自不善穷经者事。若程子之意。谓穷得经时。要有实用。不可徒事诵说云耳。岂外此而有所事之谓耶。且古人以却文字为失路脉者。必有所以然。岂漫谓文字。可以引得路脉耶。大抵读书。只依文读了。只是读得。有从皮膜过者。有看得切己者。吾人有意向善。固在修行处。而若只靠吾心。吾之以为是者未必是。吾之以为非者未必非。又不可但临事察识。必须于平居无事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5H 页
之时。熟讲于圣贤之训。考其成法而识其所当然。方可致之于行。然又岂守其死法而已哉。用意探讨之久。自然心与理会。意与书融。不觉其有欢欣鼓舞。月来日去。渐能乐而安之。则方见吾之知与圣贤之知同。吾之心与圣贤之心合。凡吾方寸地夙生荤血。庶几消融得五七分。而又从事于诚正之工。非勉强拘束之比。程子所谓知之而至。则循理为乐。不循理为不乐。何苦而不循理以害吾乐者也。以此心而施之于事。这个心手。这个涂辙。即所谓穷理以致用者也。所谓却文字为失路者。亦以此也。今未到此处。政宜办得身心。去做十分工夫。岂可以此。谓不足为大事业。而别求过此以外之事乎。此政坐烛得此理未明。平日读书苦涩。而不得其味。殆以为章句之学。无与乎吾人事。而不免有厌怠。欲别为一般致用之实耳。此事大谬。吾恐其于圣贤门墙。却步求前。而所谓致用者。不过粗浅计较之私。不归于功利。则必入于空虚。非小故也。左右留意此事之久。不意其作此见解。非一时语言之失而已。故敢究言之。幸亟深思而重警之。毋徒谓是老耄常谈而忽之也。朋友相与。政欲矫偏就中。以补其不及。所以不计己之有无。而倾倒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5L 页
焉。未知果能谅此苦心否。
重答金继孟
顷日覆书后。窃怪贤者见解差异。更取来书而见之。始审示意自不如此。而乃错看而误答。殊以为愧。今更贡愚。前书幸即赐投还。大抵来意似谓穷理亦多端。如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或应事接物而处其当否。皆此事。非但读书一事而已。旋又言舍却文字为失路脉。未可厌薄。可谓善补其言矣。盖穷理为学问之大端。虽云知轻行重。而苟不知之审。何以行得尽。此格物为八条之先也。其事非一。而读书为其大端。若只靠此心。则吾之以为是者未必是。以为非者未必非。又不可临事仓卒。方始察识也。故自其平居无事之时。熟讲于圣经贤传之旨。考其成法。以为分别是非。处其当否之本然。此亦只是死法。若其实得力处。在于专心一虑。见得圣贤心法。深体而实验之。积真之多。用力之久。则自然心与理会。渐能乐而安之。吾之知与圣贤之知同。吾之心与圣贤之心合。凡是非当否。不待比并较量。而触处洞然矣。此子路何必读书之言。所以见斥于圣人也。左右于此。岂有不知。但恐未能深烛此理。未必知其为本领至要妙处。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6H 页
所以有不足为吾人一大事业之云也。此殆平日读书。未得其味。而不见其可乐故耳。邂逅蹉跌。遂致厌薄。非小故也。幸望亟加深思。毋徒谓一时意见之失。而缓于省念。如何。
答金继孟
先集误处疑字之直改。终有未安。盖改沿为溯之类。非有大关。而朱夫子言其不可者。以校书之例。不可一任己意。或有致误故也。恐不若一一头标。其在本稿者。则曰某本稿某。不在本稿者。则曰某疑某。以此为例。则似无专辄致误之虑。至于海录。则又是篇次大义例。心常未安。但诗稿则注以海录。文稿则别出为题。有欠一例。又诗之在元稿而合入海录者多。未知将如何处之耶。其他附录之合元,续集。行状,年谱之当在编第第录者。亦非本来面目。而此则恐不得不尔。且宗陈书之题以答副使。亦恐不得不改。盖此等义例。自是后来编次时所定。与先生文字中一二误字之改。差别。本文之轻加手分。为重。编次之或换旧面。为轻。以此更加商量。如何。更有所贡。刊役自是大事。一番印布之后。虽有误处。不可追悔。所宜把作一段事。孜孜焉惟此之为务。而窃观尊门所以处之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6L 页
者。只顿在面前。无人担夯。不务所先。而急于竣事。其中类例之未定。传写之差误。殆无完处。而闻始役在后月。其间岂能一一精详乎。且一己之聪明有限。未可以独见而有济。幸望禀于门尊。稍退其期。倡率门内有识见精神者。除却百事。一意注著。十反䌷绎。然后始事。如何。明昔年校礼书。自庚辰春至庚寅秋。十一年间。同大野古窝及静窝叔。会在鄙所。除夜寝便旋外。无时不寓目。客至无漫语。一心凑泊。以至刊毕。然犹有后悔。内舅诸公。会道内先辈。校大山集。不啻频复。而又与先人专精勘校者六七年。然后成书。敢以身所经历者言之。政欲尊门之知其难若是耳。端谷行状。谨已起草。而其中请斩尔瞻疏后。居中缓祸者。虽不详其名。而或有姓字可考耶。后便示之。如何。
答金继孟问目
 仁者。心德之全而天理之公也。其全体充满。无所亏欠间断。即所谓本心也。惟中人以下。未免为气质物欲之所蔽。故不能全其本然之体。是故。其存与不存。人之仁不仁系焉。(止)存乎仁而不违也。故颜子至于三月之久。或存或亡。而不能久也。故诸子不免日月而至也。存之之道。亦曰敬而已矣。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7H 页
论仁之说。大槩以心之存不存为仁不仁之验。又以敬为存之之道。未易觑得到此。深庸叹尚。但即此本心处。见得仁体真切。然后方自住不得。今但云天理之公。全体充满云云。则未免阔疏而不情。幸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处。见得此体贯彻流通。无间人己之意。更以能近取譬。为用力之方。又以当理而无私心。为省检之道。则庶几于吾身。见其亲切而有味。可以持循。而不徒为悬空说底。然后复以见示。如何。
 论语言仁。多取与物交接处说。莫是与人接物。乃私欲之尤易用事处。故就此说与。使知用工地头乎。
言仁。多就与物交接处说。恐非以私欲易以用事。原来天地生物之心。赋于人而为爱之之理。其体段自是如此。故立人达人。莫切于状仁。而西铭之作。意盖如此。如何。
 训仁。多云心之全德。就专言者言之否。或云。心能运用德性故云然。此说何如。
仁之体具于心。而为万善之长。所以为心之全德。所示心能运用德性之云。未知何人所说。而有似以此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7L 页
心用彼性。未稳大矣。
 先辈训仁以爱之理者。乃是不易之名。而于论语举训心之德。窃疑心之德。虽是专言。而亦不外乎爱之理。自其去人欲存天理处观之。则直是温然爱物之心故耳。然其不曰爱之理。而曰心之德者。必有其故。幸并提诲。如何。
以爱言仁。有昧于本体之失。故多说爱之理。以见由其有是理。是以其情能爱。言爱不足以尽仁。而仁之得名。盖以此也。论语训仁。以此理得于天而具于心。故曰心之德。然是即所谓爱之理也。不待遏欲存理处方见。是不外乎爱之理也。
读论语。无大段起疑处。恐有多少病在。窃疑读时。只解说文义过。则这文字本自平易。固无可疑。若实体之身而验之心。则既不到无所不悦地位。安得听之如愚而已乎。幸自省察。不独一书为然也。
答金继孟问目
 向来下批中。引立人达人。以晓仁之体段。流通贯彻。无间人我。于此见得真切。然后方可有持循据依。心德之全。天理之公。恐即此可见流通贯彻。人己无间之体。而下谕谓阔疏而不情。以泛言如此。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8H 页
而不能体验其实。故云然否。窃尝试而察之以下。未蒙批示。更赐可否之命。如何。
顷答轻易疏率。不能尽其曲折。玆承更问。令人感愧。心德之全。天理之公。全则无亏欠。公则无私。所以流通贯彻者以此也。以之言仁。岂有不可。且所云敬以存之者。亦可谓得其方矣。但推求其理。不若验之吾心。赞叹此药。不若当下便服。试观立人达人之训。直是人己一致。更无间隔。此心自住不得。是其仁体之真切愤盈者。若夫求其理。以见心德之全。天理之公。主乎敬。以为存心之方。体仁之事者。是隔几重关子。殆所谓乾健坤顺之不侔矣。圣人之心。固非学者所易体得。然立心之初。又不可不知此义。而若其所从事。则能近取譬。真是直截路头也。然所以能立人达人者。以其全本心之德。而得天理之公耳。其实亦非有两事也。试以察之以下。体察得善。但思虑未萌。事物未接之际。乃是未发境界。以言体察。为未安耳。
 多就与物交接处言仁。下谕云云。又不能无疑。以立人达人及西铭之意观之。固是如此。而以非礼勿视听言动观之。则恐亦可以私欲用事为言。窃意天理之壅阏不行。以私欲故也。而与物交接处。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8L 页
乃是天理人欲向背之关头也。
与物交接处。政当用力。而此是公者体仁之事。非仁之所以得名也。来示省念之一助。亦自好。但须知仁与体仁之不同。又四勿是修于己。不专为接物上说。如何。
 心之全德。下谕云仁之体具于心。而为万善之长。所以为心之全德。恐只就仁而言。包涵之大也。
心之全德。似以此心所具。无所亏欠而言。有是体则用亦无不周矣。不必兼言其用。然后方为全德也。如何。
 
论语说仁。未尝指言性中之仁。朱子所以训之者。多言心之德爱之理。盖仁之体具于心。而其用著于外。用处加工。乃所以充其体也。
论语皆以行处言仁。而集注训心之德者。恐非于圣人所言之外。明其体也。盖体用。自是一事。体之所具。固可曰心之德。而用之所施。亦岂非心之德乎。然后贤推而明之。转到本原处。来示亦似然矣。
 家严在外。而兴洛代行祭祀。却废侑食一节。岩后李丈言不当废。
非正主则杀礼。见于曾子问。而无不侑之文。甥君谓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9H 页
不当废者。似有所考。今人摄主不侑。未知缘何承用。今从不废之言。恐是。
与金继孟(庚戌)
前书所示。颇慰鄙怀。大抵工夫不专在剧读。既已讨静。且有完养此心之云。真得正当法门。循是以往。有无限好消息。且更于日用应酬处。寻得是处。使此意常行于做措之间。如何。尊府决归之意。令人耳醒。若此计果遂。不但贤史得以专意工业。相从林下。以送前头日月。岂非望幸耶。
答金继孟(辛亥)
示谕平日依俙认取。及此方分明见得。是乃透得一重。将大进之阶。然又须知所谓格致者。即是分别善利。不是别一件事。故大学诚意工夫。在知至之后。而所知者。即善与恶之分耳。此政为己为人之别也。故又以閒居小人。外托于善以自盖者。丁宁示戒意。可知也。来谕似未通作一件事为。未然耳。察之念虑之微。是判别善利劈初头用工处。而考之事为。求之文字。索之讲论。何莫非此事。来谕所谓或恐唤欲作理者是矣。此陆氏专说良心。终成大拍头胡叫唤者。而今人将格物专指外物。而于一念萌处有未察。则其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99L 页
失甚矣。大抵文字讲论。皆为分别善利。而其最紧要在念虑起处。察其善恶之几。事为应处。谨其施措之宜耳。又不是各一截事也。祸故以来。窃恐哀遑未暇及此事。而今乃有此垂谕。提挈要领。寻向路头。无容赘陈。而所以云云者。特以助竿头之步耳。幸益加意勉进。千万。
答金继孟
前示因所发而明之之义。意固善矣。但已知之理与所发之端。差有分别。而来示以已知之理。言所发之义。恐未安。已知之理。所谓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者也。所发之端。如恻隐羞恶之因所见而出者也。格致之工。固有因所发而益究其理者。而所谓已知之理者。即本来固有之知。不待其发而后有也。此为补传之所主也。故既言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又言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未尝言因其所发之端也。若首节之言明明德。自是行处为主而统言之者也。欲其遂明之。则格致又所以启其端。端如造端之端。非指发见之端也。故或问又言格物致知。所以启其明之之端者。盖以此也。此皆有曲折。未可以所发者包笼之也。至于为己为人之为立心第一路头。前书之意。尽是。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0H 页
鄙乃以格致。亦分别善恶为答。此固为格致之要。而其于盛意。殊不省悟。今举示可与共学。可与适道。一语可谓善于晓人者矣。盖人须有个本领。然后为学。方有实得力处。若不先于为己处。实见得。事皆虚伪。终成大脱空。虽终身谈道。事事皆是。亦是偎儡子耳。故先立此志。然后格致也。是实诚正也。是实此乃学问主本宗旨也。哀史讨得此义。诚非偶然。因此益加勉力焉。则朋友与有幸矣。
答金继孟(壬子)
成服后时者。行祥事。虽成服失于礼。只得于伊日行事。恐不可复待返丧之第四日。如何。古礼。练祥择日而行之。不以丧出日。故尤庵云。在月内则不必待闻日者。此也。若易月之后。虽不多日。恐只得从闻日。以不可未满二十七月故也。开元礼所谓闻日。亦谓自闻日计至四日云。恐非直指闻日耳。练祥既退。则丧日别祭。恐无夕奠。夕奠自是俗例也。
答金继孟(癸丑)
所示立志居敬穷理力行等语。可见用心真切。年来丧难之馀。应酬之剧。或恐此意有所懈缓。而今乃诚笃如此。吾侪可有赖。幸益加勉。须于日用处。密切体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0L 页
察。真有以验其果不谬于所讲所知之实然。则将见行解并进。而有无限好消息矣。甲日祭。为昔贤所不取。今不必行。但致吾诚于参谒拜扫之间。未知如何。
答金继孟
来示进学之意。皆从亲切经验中来。须更就孔门教人之法。视自己欠阙处。寻得对證之剂。而服行之如何。盖其答问仁处。随人异指。岂其道有差殊哉。亦视其人之高下浅深。使之切己用力。而皆可以为求仁之方耳。今人言性则求之理与气离合分界之间。说仁则好就人与己一理无间处言。其于道理。固不为无所见。而回看自家身心。却未有亲切体行之实。此其终身谈道。而不免入于隔靴爬痒也。夫人有志者少。有志而得其门者为尤鲜。以贤者恳恳之志。著己近里。进进而不已焉。则将见日有所造。而不可御矣。如何。
答金继孟(甲寅)
两书合并通看。有以见迩来所用意益密。下手真切。如所云交相为助。兼致其工。所云本立而知益明。识精而守益固等语。乃是从积虑中来。非寻常掇拾语。以吾人好资地。早有见处如此。吾侪尽有望矣。至于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1H 页
今之为说者。乃自画之甚。古今人赋与不殊。为道不异。何不相及之有。患自以为不可及耳。至如和靖法门。虽非后学所敢言。然自是微有偏处。陈烈又未见其得正当门路。若律之以程朱两训。恐未为至也。更须致思也。
答金继孟
讨静探玩。深为可喜。且每得一书。辄有一般示意。愈深愈恳。窃看用意尤紧实。读书所得每如是。何患不有到头处。和靖偏处。或问所谓习于持敬之约。而厌夫观理之烦者。恐为其法门。非独指一言之未安也。陈烈先生于收心处紧切。而未有发挥出穷理一段事。故前书云云。而非有深识的见。且不记所言首尾。无以毕其意。可愧。季氏想同榻。不住鞭策。更劝其于收放心一节。另加之意。如何。所谓收放心。非谓兀然收无形之心。乃是每事留意应去。如读书则心在读书。著衣则心在著衣。不胡乱放倒之谓也。
答金继孟
示谕日用节度。更于朱训中。得最紧实极低平两句来。此乃众所流看。而贤史独味之。其所用心可知。所咏两诗。又有如水必东之志。不但调格而已。讽咏数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1L 页
回。所以警发多矣。但此喑聋无以相发。愧叹何已。更愿贤史宽著意思。作悠久想。勿以欲速计功。累其心也。如所云非著意。非不著意者。似已占得此意。但笃志者易向助长去。所以为贤史诵此语耳。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似与中庸致中者。同是为未发工夫。所以为龟山门下相传旨诀。而但中庸章句。虽其工夫极细密。而自是平坦。今曰体认气象。则似微有反而察之之意。已是太迫切。而又有求所谓中者。则中又何形而可著意求之乎。其谓终恐做病者。似以此也。未知如何。
答金继孟
来示何日透尽之叹。可见此志之笃。但此是平生事。如贤史日月长远。苟无忘其所有事。自有日至之时。何至有汲汲之思。所谓宽以居之者。恐不如此。孔子谓先难后获。岂于获处计较耶。今既办得此志。第低头做去。勿向上头处。生欲速之念。如何如何。前示所论。因所发而遂明之者。于鄙意。不能无疑。章句曰。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学者当因其所发云云。则是其遂明之者。主明德之未尝息者言也。若格物致知。乃是启其明之之端者也。故为诚意以前事。而谓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2H 页
之因所发则未也。盖此明之之事。在介然之顷。而其用力而遂明之者。间不容发。何暇于更致格致之工。以为受用之地耶。若言其次第工程。则固阙格致事不得而欲逐处皆以是为说。则吾恐其反有害于本文正义也。凡牵合而使本文之义。不能自在。恐非解经之宜。似不若随其地头当处。认取之为善也。如何。
答金继孟(丁巳)
示意似更得新意。调病之中。发得此意。深为奉嘉。但泛以仁体为言。亦未真切。须看得痒痾疾痛。若刀割针劄之在身。方为有力。其事在日用应接处。不独心念口讲而已。幸痛加省念。如何。
答金继孟
示谕圣人之言大小精粗。俱当著力。似体得意味真切。常爱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已可见圣人气象。而集注说得平稳的当。宛然是圣人一副影子。但每欲如此求之。又恐牵强。须是浅则浅求之。深则深求之。而于粗浅处。亦体温厚和平之意。真可为进德熟仁之方耳。孙儿课受。遇难解处。辄有愤意。此或是长进处耶。
答金继孟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2L 页
前书所示甚喜。此心不忘。所谓涵养。亦不在读书应事之外。只随处以义理培植之谓也。每将此心。涵淹在义理中。何处非养成地耶。朱夫子以小学之工。为涵养本源者以此。而或以此二字。为静时工夫。似未然耳。如保赤子下。推广二字。每嫌其为使众之意。而今承所示引论语集注推广此心以为一家之政者。甚为可喜。如此则此节。皆为齐家事。可以为动化之本矣。从前许多疑难。似可于此归一。从当更思以报耳。文瑞闻欲作凤停好会。令人翘想。
答金继孟(戊午)
来书。读之甚快。人患看得局促。虽日事切磨。未有大进。今既发得大意。自此所讲。庶有归宿。西铭一书。盖举天下之人物。作同胞吾与看。夫岂有彼此畦畛。而慈良之意或不贯也。然又有穷理居敬之目。皆去私意立大本之道。所示能近取譬。强恕而行。又其下手最切近处。寻常谓恕如把火逐物而照。仁如大明普照。开眼便见。此其大小生熟。迥然不同。而苟非圣人之许大心量。须先从恕字上著力。亦不可不知也。子夏鞭辟太近里。致令田地窄狭。恐未然。凡人下手。患不近里耳。若果近里。安有田地狭隘之理乎。今日方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3H 页
拟入新亭。看小注考疑。以此欲为纂注校时。立例故也。
答金继孟
顷书云应接之际。慈良之意。不能交注。远近之势。或成畦畛者。真个是亲切求仁之语。非如文义通贯之比。又如天地之心。全体在我。人未必小。天地未必大者。尽有见到处。但不说西铭一段事。何也。如欲求仁。须向此处玩味。然后真实见得融融泄泄之意。更须看取夫子立人达人之意。又须于能近取譬处实下工夫。如何如何。
答金继孟
仁说更荷提示。益以精密。可喜。但公与恕与主敬致知。是几重关子。恐一个意思。有杂然并兴之虑。愚意莫如简节疏目。用意更直截。大抵主敬致知。是平日统体工夫。至如为仁莫若恕之为近。盖能近取譬。所以去己私而通人已也。不待其因公而后恕也。子贡以博施济众为问。而夫子告之以近取诸身。盖为此也。若夫统体工夫。乃其本根田地所当用力处耳。如何。
答金继孟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3L 页
孙儿放逸。如飞鸟之莫能驯。此是不少之忧。今玆送去操纵驯扰之道。当有以处之矣。目今渠父病情。稍与曩时不同。吾虽无眼前应门者。亦非所恤。此后专托于贤史。幸念此意而受置之。千万。古人简不帅教者。左移之右乡。右移之左乡。觊其见新人有所化。未知渠或有改意惕虑处耶。此非朝夕见功之事。惟在教之之如何耳。
答金继孟
密庵集。明亦一番看过。见其义理平顺中节度谨严。尽是合下门庭中善继述者也。近为本家所托。草得大老神道碑。未知果可用。然其挺然大节。夷险一致。而出处自有意义。看癸甲疏劄奏对。令人有感慨不已者也。
答权性初(命焕○己酉)
俯示改名之义。鄙见本名自好。且人能重名。名不华人。表德亦然。更愿于本分上加意向前。天之所以命与我之所以复性之初。亶在顾名思义而已。如何。字说勤嘱至此。或可偷閒勉副。但为学须得一句行一句。方为己有。若要多蓄而供眼。政使得希世之言。无与己分耳。如何。
答朴圣佑(载华○辛亥)
承读论语甚善。此书平淡中有至味。味得亲切。自有无限好事。不必以钩深为意。如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集注写出圣人气象都尽。此是读法。更在从容玩味。自有所不能已者。方见已读不是未读时人之意。政不在谈玄说微也。每得来书。辄有向进之意。发于言辞之外。若一向不懈。将来尽有事在。如何。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4H 页
答朴圣佑(癸丑)
示谕读书不能自力之叹。可见省念之切。然身未甚健。亦未可过自勤劬。但将所课早晚閒看。究其意味。俾心志悦豫。而徐讽咏之。亦未必不如剧读。至于立志之云。诚为学之大方。今人所以不及古人。政坐志不立耳。贤史办得此志。方可以向进。只是随分循序。不令间断。又须于一切世味。克去悬著之私。而一以古圣人贤人。为必可师。乃见其功。若有意此事。而犹不免牵引于荤血。终非古人涂辙。望须于此。更加省念。为幸。
答朴圣佑仲玑(载衡○戊午)
来书自讼。如无事则悬空料度。有事则牵引放去。此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4L 页
著意有未实之故。若于无事时紧著此心。有事时亦须紧著。一毫不放过。则自无悬度与放去矣。且以事扰而不收拾。亦是此病。夫随处不放过。乃是应事之方。岂有不收拾之时乎。仲氏论语温绎之示。深喜。前此每看龟山皆切要之语。未见其实然处。近来觉得二十篇所训。无非使人低首下心。就日用著工。无一语泛滥不切。未知曾如此看得否。
答朴仲玑别纸(己未)
我未见好仁章。鄙尝疑。盖有之。似谓有用力于仁者而未之见。而集注谓力不足者之未见。似太分层节。今因来示。更考反复而叹息。乃圣人深致意处。集注未可疑。如此则辅氏说。亦恐不必疑耳。
忠恕。本是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乃工夫名目。而特借之以言圣人事。圣人自然之忠恕。乃是一理浑然。泛应曲当之谓。故朱子有未感已感之云。而实非于机缄处。分些子动静若寂感而言也。程子谓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者。亦以在己及人分意。类如此耳。未可以此而直作未发已发看也。陈氏谓彻首彻尾无间于未发已发者。可谓得其旨矣。更以圣人之心无处不尽。即为忠也。则可知其与中和发未发之义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5H 页
不同。长公以圣人之道。圣人之心分言者。似于此有未察耳。
子在川上章。逝者如斯。小注吴说。未是。盖水流而不息。自是道体。故程子以天运而不已。并言之。若以为逝字。非指水。斯字。方指水。则是水之不息。非道体之本然。而特借以喻之耳。来谕非之。是矣。
动箴哲人志士。固不同。然第三句以下。通哲人志士言。恐非分言守之与诚之者也。近思录注若本章小注蔡氏说。未然。盖诚之于思。虽地位煞高。然犹是有诚之之工。则未便是圣人也。且既分哲人志士而曰。及其成功一也。而谓之同归。则又似谓志士同归于哲人。非本文之意。程子之言。似谓无论哲人志士。苟习以成性。则皆可入于圣贤之域云尔。来谕所说。是矣。
答禹叔范(箕准)问目(壬子)
 明德本自光明正大。虽为物欲所蔽。然逐些发露于平常感触之馀者。正学者用力之地。不须屑屑然曰性曰心。而惟常从事于是。则这个明德。粲然可观于日用彝伦之上矣。
所示皆善。然明德不无更商。盖此理人所均有。非我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5L 页
所得私。岂自明其德。而便可谓明明德乎。如在一家言。则一家之明德明。在一国言。则一国之明德明。在天下言。则天下之明德明。如此。方可尽在我分量。
 定静安虑得五字。虽是功效次第。然至安而后能虑。则有些子精彩在。故朱子曰。安而后能虑。非颜子不能。又曰。知有浅深。得有大小。在乎其人。然则是浅者深者。必功夫上说。则不以浅而易。不以深而难矣。大者小者。亦功效中事。则不以大而难。不以小而易矣。
看得不易。说得周遍。
 
新民小注。朱子曰见人为气与欲所昏。岂不恻然欲有以新之。此正新民之极好处。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故实推于民。而其所以新之者。亦岂有一毫之苟且乎。如管仲,王通之徒。既不能自新。则亦未有恻然新之之实功。果能明明德于天下乎。
好看。
 正心章小注。虚而有主宰。实正心之要法。如所谓有主则虚。非虚于此而主于彼也。妄意以为常用工于存主。则所谓中虚者乃自在。故每于持敬上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6H 页
做错。而间断无常。煞用工力。则亦有把捉劳挠之病。又以虚著意思。宽著工夫为心。则又涉于悠泛。卒无有得于日用事为处。遇忿懥恐惧等事。此心依旧缠绕。到事过了。心常系缚在一边。始觉有所处在此。如何保有中虚之本体乎。近看心经附注。此正不可以期速效也。盖心不可有一事。惟敬以摄心。然后心得其养。敬为真主。而所谓虚而有主宰者。始见功矣。
虚而有主宰。为正心之要法诚然。盖虚者。无邪思之谓。有主宰。便无邪思也。持敬上用工最好。又皆经历后说。屡惩创而屡变其头绪。最后虚著意宽著工之云。可见渐入佳境。深所钦叹。然敬有里面做。有外面做者。盖人心无形。出入不定。须从规矩绳墨上守定。便自内外帖然。群妄自然退听。正所以存其心也。把捉之云。亦操存之谓。初学如何无这意思。而便可到得力处乎。且涉于悠泛。卒无有得者。亦在自家随分下工。何得以资于人耶。不可期速效之云。良是。其下所引心经数条。又见其用功之妙方。然养心亦非但于用功之初为然。实平生为学之基本也。未知如何。
答金正伯(养镇○戊申)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6L 页
制史为志。固得之眉睫久矣。书来。又恳恳。深为奉喜。今人有意。辄被指目而畏忌不前。此盖本分所当为。何羞之有。但自标揭而少实则可吝耳。下学为己谨独之事。中庸末章尽之。惟闇然而知所谨。则即此日用之间。无非为学之地。更在加之意耳。至于应时之文。亦随分做取。何害。但因缘外念。易生病败。惟尽在我。一听于天。自是为学之一事。劝读外传。非欲工于词章。文辞之达意。亦须有筋骨格力。少年时。不妨著力矣。表德所示好矣。但伯仲叔季古人行第之称。制史于次当为叔。直用伊川字。或无未安耶。
答金正伯(丁巳)
示谕夫妇偕丧。则其祭当先重。而今此遭故。既有先后。则其祭似当以丧之先后。恐不宜以偕丧而祭之文。引而行之也。至于练与卒哭之不可同日。似无可疑。而来谕乃以与偕丧不同之故。欲同日而祭。深所未谕。
答金正伯(戊午)
练与卒哭。以先重之义则卒哭当先。而此与同时遭丧有异。故谓当以丧出先后言。不当以先轻后重论也。若同日而祭。亦似无害。而古人父母偕丧。其虞必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7H 页
异日。朱子谓同日同祭何害而必异日。未可知。然亦从古异日而虞。今此练与卒哭。亦似当异日故云耳。
与朴幼省(炳几○乙卯)
人苟有心期之合。虽四海九州之人。无异平生之知。仆于今行。得左右。与之追随半载之间。倾心相与者何如。而还作千里之势。宁不怅黯。况中路送将。此意尽厚。历数日。未敢忘也。明雪路担在人肩。昨始到井邑。遥望乡山。不知又费几日。轿卒自此告归。此后一纸亦难凭。惟望益自慎旃。无为习俗所移。究心儒家至训。以副远怀。
与李正凝(重鼎○辛亥)
冬间所工。想不虚疏。未知有新意可振发耶。君有资才可望。又有其志甚不易。但为学须有骨干。方有向上之道。未知内有其志。而使人不能窥耶。若坐在平平地。循例课读。又或引而之多闻博识处。作家计。无缘脱出为上等人。此意曾自点检否。望更加意。为幸。
答李正凝(乙卯)
所示可见为志不懈。而言旧习难除。此亦非朝夕可取效。惟于紧重处著意久。则自然外书杂说。渐次而轻。须取四子熟读。为可。近日仲思携来所编湖学辑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7L 页
成。读过一两巡。见得义理融烂。门户端的。尽是吾儒家的统真诠。君辈以此家之人。汎滥于杂书。岂非可恨耶。切须留意也。
答吴致贤(世奎○己酉)
来问所谓长房。恐未可主事。以季氏入后于伯派次家。则虽非宗子。而似当主之。曾祖位以粉面漫漶之故改题。则傍题当云摄祀曾孙某奉祀。祖位亦然。但闻考位未立主。有事庙内。改题祖曾位。而不及考位。事甚未安。鄙意势当俟他日立考位神主。然后行之为宜。如何。至其伯氏。则虽于祖曾位同是子孙。而伯派有人。则不可以主事矣。其妣位追造神主。自当主之。而既非一庙。则自与上项事。异主人矣。不可一时并举。然上项事不可行。则独行此事。自无妨耶。告由则题主前一日。以葬时未遑立主。今始追造。不胜感怆。为辞告后题主。行祀时。则当用祫祀本祝而已。如何。
答申汝经(纶锡○丁巳)
承读论语。此书别无深奥。而往往不能无疑。大槩体得温良谦退之义。为切于身心耳。一日克复。天下归仁。果似可疑。而所谓一日克复。此地位甚高。非偶然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8H 页
袭取于俄顷之间也。纯于礼而无一毫私意。然后庶几矣。然则天下之大。虽未必当下归仁。而闻之者孰有不与其仁者耶。固不谓其一日之间。举天下皆归仁也。
答权士俊(重渊○戊午)
追先访旧。一怆一感。继而得惠问。又为之愧赧。示喻云云。继志之大者。每悼念往事。而贤史能不坠遗绪。何幸。但欲借视。则自惧非其人。惟日亲圣贤之书。邂逅有发悟。自当有进。想不待鄙言矣。今来两君不惮徒步。此古人义也。但无以相发。又皆不健。深以闷意。
答宋景徽(蘅○己未)
来书愿闻要诀。此其不安于旧习。而愤悱之诚至也。但无异借视听于聋瞽。其何以对。窃以所闻人之为学。求以尽人道耳。人之道不越乎五伦。此乃日常接。而亲义序别。有不容已者也。先从此处。尽其当然之则。乃是根本工夫。至于读书穷理。乃所以开明心术。以利于行耳。其间固有精微处。亦有零琐处。然大槩无非圣贤心法所在。惟当熟读详味。得其旨归而体行。又不可骤求其精微处。但循序久之。自当有见。非可以急迫求之也。最忌不究当下意味。旁引曲證。延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8L 页
蔓藤葛耳。此道只在平常。苟欲凌躐以求之。便非圣贤法门也。
答宋景徽
前书云。从朋友。逐日往来于君子亭。每有意会。吟风弄月。以思古人一般意趣。此意甚好。但在众人放浪之中。而独自吟弄。恐其骇俗。只当稍自检摄。不为彼之放浪而已。如必超凡脱众以自标致。未知果得宜也。明非欲贤者扬其波也。亦不欲过自骇异也。彝伦日用之常。乃是吾人合做底本分事。此则不可虑其独异而为混淆。亦不必对众。而有若矜示之也。但默默加工而已。如何。
答宋景徽(庚申)
来书深以学不进为忧。此固事势所妨夺。然所谓日用应接。不敢放过。寻个是处而行之。乃是学之本。至于朋友追逐。亦有不得不相接时。如人来求见。或己有人事之不可阙者是也。自馀閒追逐。当有以节省之。相接之际。谑浪笑傲。亦所当节。未可徇人以自失也。如此则人亦必不以不紧之招无礼之语。待我矣。积而至于为人所敬服。则自无难处之事矣。所问大功亲以上有恩不加服。以大功以上。自当保恤故也。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9H 页
至若亲嫂叔。则韩文公育于兄嫂郑氏而加服。此其小功以下之加服。亦可知矣。
答宋景徽
俯询疑节。恐有商量。大抵侍养云者。以无嫡庶间血属。且无族内昭穆之可继。故或取孙行。托其后事。而因为之服期心丧也。今闻令从祖丈。有别室子年九岁。在礼可以受服。平日居养。殁后设殡。皆于其家。且有临殁时身后承祀之言。则其所传托。已在是儿矣。其以以上奉祀。托于贤者者。恐非礼意。盖从祖丈身为屡世之宗。则今因承嫡之举。截自其身。属之庶子。截自以上。属之贤者。未知于礼意何如也。然则贤者之加服。尤似无据。礼虽有始制为断之文。而此等谬误。恐不可不依礼改正也。人家先训。虽后承之所当遵行。而或有不稽于礼经。以一时俗情为说。则从违之间。不能无参量。未知如何。
与张希元(海相○己未)
试围不免一行。此事未可舍弃。惟不以得失为心害。则幸矣。思传相对时。未免流看。惟归后。温寻。可见意味。至于向时所说衰旺。自是命数。不容人为。恐贤意于此未能脱洒。则易有害君子修在己者。不问命道。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09L 页
如何。更加体究。为望。
答金耆伯(弼洛○己未)
所示忧海中虚度之叹。势所不免。然亦在著力把持。有以静帖身心。有少暇隙。无忘所事。调护警省。两不相妨。垂问之及。愧无以神方仰对也。本生丧中行所后禫祀。葛庵大山说。皆以服吉行禫为训。盖以本生丧。断以期制。则所后禫事时服吉。所不可已故也。可据以行事耶。
答李季涵(深在○甲寅)
来书尽有好消息。时俗应副之文。固难摆脱。惟一念奋发。可以有为。且操心最难之云。又是经验得来者。才觉放失。即便收回。至于频复不已。则将必有纯固之日矣。然此心便没形影。尽难捉摸。惟每事寻个是处。就此一事上专一应去。事事如此。则此心自然安静。而不骛于外矣。试如此用工。如何。
答金伯鸾(泰林○甲寅)
所示曾传。已过古人半年之读而无所得。恐读之与古人异耳。凡读书须潜心积虑。念念不忘。如读法所云。而又必反而体之吾身心之间。则必有涣然觉悟处。亦必有茫然自失处。从此起疑。渐次推究。庶几次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10H 页
第认取立言之旨。非造次记诵之比也。诚意非正心之要。乃其阶级耳。大凡格致。所以求知善恶之极致。诚意。所以好善恶恶十分无所欠也。所谓真无恶而实有善者也。然既心诚好恶。而于善之中。有些子有所与不在。则此心又不能得其正矣。示谕察字上用工者是矣。此乃心法至精细处。须于应接时。反己体察。乃见其功。如何。
答金建直(斗永○庚戌)
即奉情讯。以审返侍后。慈癠更发。方事汤垆。书册之工。想多所妨。然不必读书为学。随处尽分。无非著力处。至于对册杂念之难除。是初学所不免。欲就心上。一切强制。亦不得。只随事专心。习以为常。则久后方见功。如读书时专心玩味。是也。觉得流注时。勿就流注处制缚。更须专一于所读。浮念自止矣。未知如此著工否。
答金建直(辛亥)
读书不能疑。此是通患。此是流徇语。不问其中何句是何语。欲学矣。而又不问何语是缘甚可做到。所以无可疑耳。若逐句。寻得如何出话头如此。如何能做到这样工夫。则自有所疑矣。此盖逐一留心看究后。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10L 页
方得孔穴。非可强把来做疑端。试用久久工夫后。当自见功耳。
答金建直(甲寅)
前书得少自足之云。不记吾何以有是言。然老苏所谓与己等辈者。皆不胜已。则自以为足者。更加著念也。海底外孙痛卧。君书不及之。此是君未周详处。彼既是族亲。吾又切紧。此际有书。那得不言耶。以此知君处亲戚。或未恳至。须更著意可也。
答黄应頀(在英○己未)
来书。引古道今。意溢辞表。可知检摄甚切。且自来资才高人。苟因是心而慥慥不已。岂无到头日至之时乎。知方熟复大学与或问。此是学问门户。义理蹊径。于此有得。斯可知所往矣。但古人为学。立志为先。幸有以从事于此。以副朋友之望也。
答金士钦(承洛○丁巳)
闻留意杂书。所涉多在术家。此则大有所害。如算学固为六艺之一。而耽溺则为害矣。至如占书。乃易学之流。而实与易相悖。易之吉凶在善恶。占书不问善恶。而惟欲其趋避。所谓吉者。鲜有不入于悔吝者。非复修身以俟命之道。留心之久。渐与义理相远。而专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11H 页
是侥倖苟免之念。长公所以禁之者为此故也。幸更回却心思。一意看读。惟在经传。方有无限意味。在于今之所谓吉凶之外矣。如何。
答金士钦(戊午)
送君入得失场。殊不快意。乃以本分归吾。所以奉喜。与得中无异而更甚焉。岂老夫好恶与人异耶。未审还侍后。更寻案头契活否。过去得失。果不为介。则尤可喜也。科名自是外物。孟子所谓是求无益于得者。而可失身以求之乎。望日。就长公彀率中。讨得实地工夫。千万。
答权祖源(世渊○乙卯)
来书缕缕。仰认志事。吾犹及三世以下冷韵高标。推而上则又平生所慕为高山景行者。贤史早失严教。而知思乃在懿范。始信丹穴之毛。自异凡羽。但所处不能无俗冗之累。则示意亦似非例让。盖闻人之为学。立志为先。居敬次之。志立乎端庄静一之中。工存乎学问思辨之际。日用应酬。无非进修地。诚能不遗寸晷。不计近效。自有日至之时。政不可朝耕而暮穫也。感问寡之意。聊诵所闻。还切愧忸。
答金敬汝(寿熙○戊午)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11L 页
来书可见向进之意。君家声自与他别。得君如此。令人嘉尚。望须益加勉力。以毋坠先故遗风也。中庸费隐说。看得似是。但本章既言君子之道费而隐。未可专以道为费也。但对说性时。可以费隐分属。然性以天道流行。赋与万物也。则亦可曰费。在所从而言之如何耳。中庸指南。未知为何人所述。而其以道问学。为兼知行。似不然。元来子思立言以尊德性道问学。对说知行。今又于道问学兼说知行。则是成何等语耶。盖知行两事相资互益。故又互为其工。章句之如此分属。岂无所以而然哉。此等小家杂说。徒乱人知见。不必耽看也。且年少向学之人。政当于入孝出恭等平易可践行处著力。而兼致馀力学文之工。未可先从深微难见处留心。长其入耳出口之习。待他所见稍通。渐次以及于源头。方是次第。今此所问。可谓躐等凌节。如何。
答金敬汝(辛酉)
庸学相为表里。有多少意味。只言主大学主中庸。何以见意味耶。惟著心做后。可见耳。存省中和。本非为分别能所而发。何疑于言之非其序耶。
答郑公善(源性○丁巳)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12H 页
示喻缕缕。足见志虑之恳。持敬之方。不在空摄此心。在随事不放过。寻个是处而处之。则自然心一于此。而不为事物所胜。只此是敬。盖敬是此心不放过之名。不是为默然无为时设。所谓事思敬执事敬者。可知耳。如何。
答徐百顺(孝源○己未)
来书及别纸。合并通看。深喜见处已到。盖不要新奇。不求强解。而只于日用处不放过。以求收心之功。此是从来正当门路。为之嘉悦。但此乃终身事业。未可于发轫之初。已求其效。要当低首下心。听其日至之时。又须自检为己为人之分。占得何地痛惩。而力反之使。夫意念之间。常惧路头之或差。又须于所不为处。有死执不挠。然后方可不到得坠堕。未知贤于此二者。曾猛著意思否。平日相处。知谨厚有馀。而或恐于振发处。有所不足。今见来书。有振奋惶愧等语。此是可与有为之机。循此不懈。凡于进修之工。俛俛孜孜。则自然有向前不已之效矣。
答徐百顺
贤史志意。可期方来。而且思索精深。可喜。但或过于细密。而又每费力于幽微。凡究覈。细则易于破碎。幽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12L 页
则入于烦冗。且恐有好高深而厌平易之弊。幸望领取大意明白。仍须反而体之身心。无徒归于钻研文义也。
答徐百顺(庚申)
前示对案披阅。心常发扬。此乃省检到底。自觉其然。是将大进之机。别无方便。惟既觉便收检。久久可见功。非一朝夕可责效也。所谓涵养。亦谓此心常在义理之中。以涵淹养成之。非有别道也。不睹不闻之义。自谓三易其见。而知此为思虑未萌而言者。可知推究得正。但言句之间。亦有未稳。如所引半亩方塘。乃是通言此心。非独指未发时也。欲睹闻而不可得。既曰欲之。则已是思矣。不可得云者。殆甚于睡未觉时矣。盖子思截自一念萌处。以前为不睹不闻。以后为莫见莫显。而思虑未萌以前。则莫见莫显。又不足以言之。故曰不睹不闻。至其下文。曰喜怒哀乐之未发云。则其意又大煞分明矣。此是用工至紧密处。乃能看得说得如此。深所嘉叹。
答申用华(相夏)别纸(庚申)
知止能得。乃三纲八条得止至善之方。非别为间架。文义微妙。即在正大处。若非尽精微。何以知广大。外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13H 页
面里面之云。似分别太甚。
读书固当审其立言大体。此即所谓间架也。然逐逐然惟间架之是审。即为排比较量。而无益于身心。不若以读法中。岂在看他言语。政须验之于心之训。为究竟法。
答姜宝卿(镠○辛酉)
所工想日以专笃矣。人患无其志耳。苟有志。何远之不可到。然亦须于名利分上一刀断割。方有实地可据。未知能用力否。如我老矣。无足以及人。且此间少辈。皆迷劣。顷来只悠悠以度光阴。迨以为愧。
答外孙金大铢文铢(丁巳)
见书颇为贫窭所害。令人怃然。父母俱病。甘旨有阙。岂不为闷然。而别无方便。惟以日夕欢侍为养。更励志为学。卓然有立。然后方是有后日可望。若徒以贫病上心。何以自立耶。千万戒之。须勿以此为闷。可来来与受课可也。
答外孙金晚铁(镇泽小字○丁巳)
再见汝书可喜。且知汝父母俱安。汝亦稍向学。应村讲为优等。尤以为佳。更须勤读勿轻扰。渐入矩度为可。吾依前。寿昌亦比前有进。为幸。近无纸笔可赏汝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13L 页
意。为恨。从近来见。亦好。
答金晚铁(己未)
昨见书。字画楷正。文亦可喜。且以述作不进。恨从前不读书。果能从今笃工。则幸矣。若徒能言而依前懒惰。是乃鹦鹉之能言。岂不可耻耶。行必顾言。方成君子。须惕意勤读为可。汝母齿痛可闷。亦勤于调护。谨子职也。闻汝欲我以正字作答。故如所愿报去。切宜体念。
答沈应奎问目(壬辰)
 日用平常底道理。自在方策。而不知何者为动静紧要工夫。
此问甚切。有此意方能有进。大抵圣贤千言万语。皆是欲人去恶从善。非资人颊舌作一场说话而已。患在得其言而忘其所以言。口谈性命而身处卑污。此学者之大病也。今欲反是而求动静紧要工夫。则固无出于敬之一言。而其施为之方。则事亲从兄处己接人。必求是处而服行之者是也。抑人之学所以不进。以不能反诸己也。读书谈道而不体之于心。应事接物而不反之于己。责人而忘自责。求人而不求身。责于人则怨尤之心日长。不求身则己之恶不攻。不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314H 页
攻其恶而惟人之尤。则将成何等人也。君惟益反诸己。愈自谦卑而日修省焉。则庶乎其有所进益矣。
 敬者。一心之主宰。
所论大槩是矣。但谓持敬以守其心之本体者。非是。敬是此心肃然之名。岂复有本体之可守乎。虽云心者一身之主宰。而非敬则心不能为主于身。血肉之躯。无所管摄。来说略有此意。但言之未能分晓耳。
 物理之极处。无不到。
格至也之至字。或问诣其极之诣字。虽似进而到之义。然此非人之进而至于物之理也。故或问不曰人之诣其极。而曰事物之理诣其极。其意可见也。然则所谓无不至者。政如读册而册尽。行路而路尽耳。
答林应声
前此来访。知非偶然。此意可尚。得手问。审案头之工不废。尤喜。敬斋箴弗贰弗参注。两他字。指心而言也。贰者。二歧也。参者。三歧也。不以二为贰歧于心也。不以三为参歧于心也。心丧中再期祝。若以父在也。则为夫告妻。无其子告祝之理。奄及再期下。当云陈此奠仪。盖已过十三月祥。则祥事字不宜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