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x 页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神道碑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4H 页
高丽吏部典书谥忠肃白公神道碑铭(并序)
我 太祖启祚。应天顺人。而丽朝旧臣全节于革命之际者甚多。或死或生。而各尽其分则同焉。昔伯夷非周。饿死首阳。而文武不以其故贬圣。抱咫尺之义。没身自靖。岂若瞒天谰人而取荣名者哉。静慎斋白公。所树立卓然。是亦牧冶群贤之流亚。于乎休哉。公讳庄字明允。静慎其号也。受业于圃隐郑先生。十六成进士。二十五登元朝制科。授翰林侍读学士。恭悯朝累官至匡政大夫吏部典书宝文阁大提学。时朝廷紊乱。公挈妻孥入雉岳山中。关门守身。钻研性理之学。将以灭景。我 太祖夙闻公贤。累除官敦迫。不就命。窜于海美。及 太宗嗣位。特命宥还。又 除吏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 下手札驲召。公答云不事二君。著在简策。昭如日星。讵可以三朝食禄之臣。而怀二心哉。又不就。遂移配于长水县。时厖村黄翼成公亦居谪玆土。相与为晨夕之乐。常劝黄公出而济时。赠诗曰何事非君有伊尹。生逢尧舜是昌辰。春来独取薇花露。酹彼西山饿死神。以伯夷之节自期。伊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4L 页
尹之事。勖黄公也。一日黄公乘月而至。值公驾游。忽有咏诗声曰。主人何处去。明月自满庭。开户视之。不见其人。未数日公捐馆。神先告哀也。讣闻停朝。 赐祭葬于长水县长溪面黄谷里丙坐。后 赐谥忠肃。远祖讳挥。大司马大将军。奕世为将相。曾祖讳天藏。政堂文学平章事封水原伯。仍以为贯。祖讳琏。枢密院左承宣。考讳仁景。密直副使。妣贞夫人李氏。太傅文贞公藏用其考也。公娶 本朝右议政密城君朴干女。举三男。荆玉判司。如玉左参赞。季玉参议。判司子玭判书。二女适宋宝山,金南泽。俱为判书。参赞子云升副正。云判尹。云暹知中枢。公素有遐情远韵。就长溪南构亭。颜之曰清心。携宋宝山,金南泽两公。啸咏亭上。用寓麦黍之感。人谓一门三尚书云。一乡誉髦。旷世兴慕。亭阅百岁而犹不毁。原州多士。祀公竹林书院。额曰尚德。呜呼。臣之事君。一食其禄。终身无贰。而卖国贩君。以赌其富贵者滔滔。如公者励百死不移之操。拒 两朝必致之命。竟不失身。靖献于朝。是所云远不违君。死不忘国者也。然不有我二圣大德优容。俾全其苦节。何能身与名俱完乃尔。于戏盛哉。黄翼成著公志状。备述其行治。而文佚不传。惜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5H 页
哉。公后孙重铉。赍公遗事。千里而至。谒余铭。铭曰。
允矣白公。遂良显忠。忠有所自。师服圃翁。慷慨从容。其揆则同。廉顽立懦。闻风二松。挹薇花露。酹饿死神。难至节见。志愿毕伸。克扶天经。用树风声。昭德塞回。不陨厥名。全归报国。臣主俱荣。 朝锡节惠。士荐芬苾。情礼攸叶。人神胥悦。黄谷之阡。堂斧巀嵲。有屹桓楹。泉路是镇。旌忠石章。用诏永远。
兵使金公神道碑铭(并序○庚戌)
丙丁之役。故冰库别检金公腆。自春川奔问于南汉。路遇虏兵。力战而歾。公胤子重明字而晦。负公尸返葬于杨州金村。日夜沬血饮泣。思所以湔雠。华阳宋文正公劝习韎韦业。乙酉中武科。时天地翻覆。冠屦倒置。 孝庙痛念大义。召致清阴,慎斋,两宋诸贤于朝。厉志复雪。图兴事功。谓今日臣民。小大敷同。只为目前计。此辈不可与共事。可与共事者。其死虏家子孙乎。又求将才可托以心膂者。尤庵荐公。特除宣传官。先是公唱名展墓。有大虎负嵎。从者丧魄莫敢前。公下马大呼。直前蹴杀之。人莫不服其勇。 上召试公膂力。公取沙土三苞。左右腋各挟一苞。又担其背。从 阙外至殿前。 上壮之。由是眷注日重。历试诸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5L 页
职。内则都总都事,经历,训鍊佥正,副正,司仆将,内禁将,御营别将中军。外则竹山,甲山府使。益山郡守。永兴中军。海美,清州营将。庆尚左水使兵使。己亥 孝庙上宾。公拊膺大恸曰。吾今已矣。日夜号擗。如不欲生。遂退居清风白峙。为终焉计。 肃庙初服。凶党窃柄。群贤迸逐。而尤庵窜北塞。祸机将不测。公匹马往候。受题心经而归。识者多之。乙丑正月公疾革。治命曰吾家以儒术继显。及吾身。业武而至阃帅者。目见丑虏肆凶。 主辱父死。天下无君。惟愿佐 明主手提十万兵。以报不共戴天之雠。上天不仁。 弓剑遽遗。而讨复之说。不复闻矣。为我子孙者。悲吾赍志未伸而死。勿复求科宦荣达。躬耕劬书。永作 大明遗民可也。遂考终于正寝。寿七十二。窆于白峙侍中公墓下艮坐。侍中公讳大猷。仕高丽封清风府。为金氏鼻祖。入我 朝文毅公讳湜。倡明道学。事 中庙为大司成。是生可轩讳德懋。以经行授 显陵参奉。 赠吏曹判书。是生拙滩讳权。文科参判。光海丁巳立异雠 母议。 赠领议政谥忠简。寔公曾祖以上也。祖讳兴祥。旌善郡守 赠左承旨。考别检公 赠户曹参判。妣平山申氏 赠贞夫人。皆以公贵也。聘汉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6H 页
阳赵氏。 赠参判继男女。举二男一女。男长锡如善趯勒。承公遗命不赴举。以优老 恩阶通政。次锡弘通德郎。女适洪演。庶女长为县监曹以梁妾。次为任悌元妇。孙男道润通德郎。女李万举。侧室男道浚,道沄。女为禹世准妾。长房出。道渐,道清,道淑,尹翊周,李世乔,李世泰,柳春芳妇。次房出。道润孙一默。自号三秀子。有孝行。从渼湖金文敬公学。文敬没。庐墓心丧。馀不能悉记。呜呼。人之所以为人。以其性则仁义。以其伦则君臣父子也。故曰君父之雠。不与共戴天。乃发于至痛不能自已之同情。非专出于一己之私。尤翁常三复斯言。以为此义不明。则礼乐沦于粪壤。人道入于禽兽矣。我 孝庙以天纵神武。又得同德一二臣。经纶天下之大经。瘖聋跛躄。增气百倍。然义理晦塞之馀。全躯保妻子之徒。倡为邪说。阳助阴挤。俾环东土生灵。沦胥以铺而莫之恤也。公乃能奋不顾身。以薪胆之义。讲孙吴之术。蓄锐待时。仰赞 圣志。若使 圣寿无疆。功成治定。则公岂终于此而已哉。此志士仁人所共痛恨者也。然迹公平生。既无憾于君亲之分。自契于春秋之谊。则志业未就。亦不足论也。公没后子孙零替。父子行治。湮灭而不传。惜哉。一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6L 页
默兄孙康善,庆善等。收拾家状。命余以牲石之文。既为公先碣。殿之以公碑。用叙其景慕。而笔与心朽。罔阐其风节。是可恨已。铭曰。
维清风氏。世著忠良。公又挺生。勇士不忘。义不共戴。视天茫茫。鼓𥀷兴思。于赫 圣王。复雪一念。可质穹苍。孰为虎臣。用当鹰扬。惟公受知。历试疆场。捐躯报国。热血充肠。寔天不吊。幻化沧桑。直欲身殉。 弓剑之藏。于以遵晦。桑梓之乡。关塞极天。大老逊荒。匹马往候。信义弥彰。真经受题。忧在无疆。临没拳拳。毕义尊攘。治命后昆。 大明遗氓。有屹白峙。有侐玄堂。丹心不死。休有烈光。螭蟠龟负。山高水长。凡百君子。视此铭章。
赠兵曹判书完兴君谥毅悯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昔我 正宗八年春。右议政金公熤。建白言龙蛇之乱。树勋立慬者甚多。惟全罗右水使完兴君李亿祺。戮力歼贼。功烈与李忠武齐名。继又殉节卓然。而尚阙易名之典。非所以表彰忠义也。 上下询诸臣。可其议。 赠谥毅悯。于是上自公卿大夫。下至草野有识。咸咨嗟太息。以为 圣朝彰瘅树风之政。至是而无复遗憾。不佞在少时。及见其事。每过公丹门。辄鞠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7H 页
躬致敬。今于牲石之文。义不可终辞。乃按公本末而叙之曰。我 国家外攘之忧。先北而后南。其控御节制。为 天朝藩蔽者。亦终始相仍。惟李忠武闲山之捷。燀赫如雷霆。至于今涂人耳目。若公则发硎于庆兴,会宁。北蕃之乱。威声已大振。及在南御倭也。名位差逊于忠武。然公每为之让其功而辨其诬。忠武之复还即戎。亦惟公之言是赖。据此论之。有不当遽处公于忠武之下者。呜呼韪哉。公生于 嘉靖辛酉。才五六岁。游戏为战阵节制。弱冠时渡江。遇㬥风船几覆。超跃数十步。出立岸上。舟人大惊。以为古飞将军不能过也。年十七。荐授司仆寺内乘。登武科。因蕃胡寇北方。特拜庆兴府使。趣赴任。至则修城堡缮器械严斥堠以待之。癸未春。胡酋率精锐渡江。掠仓库戎器。公以骑步兵三百。冒锋突击。令变服相混。得其两酋头。悬竿挥旗而出。贼众大乱。夺被掳人数十而还。遂设高垒盛军容。使敌莫测。贼相持不得便。遂撤去。巡察使以 闻。升通政。已而贼又出稳城界恣杀掠。府使申砬,北兵使李镒。轻敌挠屈。功罪相当。移拜稳城府使。抚士卒授以方略。审地利便否。设垒堡候谍。作草人植疑旗以运粮。丁亥秋。贼乘夜出庆源,庆兴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7L 页
间。李忠武以造山万户。有违节制。将拿治定罪。公力言于兵使。事遂已。又俘获宁古,厚春,九峰诸胡。知险夷虚实之详。接应整暇。北方赖以无事。及辛卯秋。倭酋平秀吉宣言将借路入中国。 上命各荐将帅才。柳成龙荐权慄,李舜臣。郑琢荐郭再祐,金德龄。郑彦信荐公及申砬,金时敏。遂以公为顺天府使。旋升右水使。时李忠武已以左水使。南下开府焉。壬辰春到营。综理军务。当是时。庆尚左水使元均。拥兵逗扰。无与为倚重。公领率板屋大船二十五只。驰赴前洋。路闻倭陷东莱。府使宋象贤死之。 大驾西巡至龙湾。奏闻 天朝。为内附计。 宣靖二陵。祸变罔极。公悲愤痛哭。誓舟师廓扫倭贼。奉迎 大驾。壮士皆扼腕泣下。矢无贰心。六月一日庚午。发船至玉浦。而均观望左右。无贾勇效死之意。公激诸将冲突倭船。驱逐至固城之唐项浦。扬帆鸣鼓。身先士卒。促橹而进。时二水营师老气竭。无以振作。见援师大至。恃以无恐。合势鏖战。遂得大捷。七月癸未。与左水使发船至唐浦。见前洋一巨舰。上垂红罗帐。立金团扇。遥见贼将形貌。即仰天自誓曰彼贼必灭吾手。乃归水次。作木偶人五六躯。画青红甲被之。手把长剑立船上。使先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8H 页
锋进退袭掩。佯为退遁之状。贼果乘胜追至海阔处。挥旗督左右翼疾击之。公独注目巨舰上。一发中之。贼酋应弦而倒。用火炮撞碎三十馀船。所获首级无算。捷奏至行在。 上嘉奖之。进阶嘉善。旋又闻倭有屯安骨浦者。与左水使诸公往袭之。以铁裹船。以湿绵包之。入冰上岸。无垫溺之患。贼火炮无所施。掩突烧破贼四十二船。而釜山多大,西平,绝影诸岛。贼又屯聚。为巢窟。乃又与助防将丁杰。绕出草梁,鹿岛之间。爬括殆尽。于是熊川安骨之贼。据险不出。但多设旗帜。时放丸矢。以示骄横之状。公命以板屋四五船为先锋。用空铳。使彼实应。于是贼船二十七只。沦没无馀。时 天朝命提督李公如松领十万大军。扫荡箕城之贼。而 上特赐豹皮银缎。使俵赏将士。于是诸镇欢声如雷。渐次有匡复之望。然时庙议中变。谓三道舟师无所统辖。乃以左水使李舜臣为三道统制使。使诸营镇并受节制。元均怀怏怏。来语公曰。我以先进。屡立功。今为其管下。何以堪之。公曰吾辈当危难之会。协心共济而已。何爵秩崇庳之是计乎。少无几微之色。均见之怃然而还。自是意不合。事事携贰于公。公知必有大不利于国家者。昼宵忧虑而已。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8L 页
及丁酉正月。忽有 命拿鞫李忠武。使元均代之。公就别。握忠武手曰所恃者惟完平体相在岭南耳。时上遣御史南以信。按廉事实。而南与元为姻娅。反案以闻。而完平所启。亦不见信矣。公乃使军官宋希立。奔问李公狱中。而抵书李白沙恒福,金庆林命元。备陈李公冤枉状。以百口保之。得以无事。忠武之不死。公之力也。忠武还至中道。遭艰营殡。虽起复从戎。而事势艰。棘异于开府之初。公亦孤立无朋。声援俱绝。只以一死报国。自矢于心而已。七月倭寇大集绝影岛前洋。公以左翼军先突。均观望不战。与公船舰稍近。辄引避之。使独当其锋。于是公知事不可为。顾谓忠清水使崔湖曰。为国一死。臣分也。转至闲山洋。终日鏖战而死之。盖是役也。如重峰锦山之战。从容就义。已决于立心之初。非一时慷慨就死之比也。事闻上震悼嗟惋。 加赠资宪大夫兵曹判书。后因领相李公恒福言。享祀于水营马来山下。 赐额忠悯祠。配食于李忠武公。而以衣冠葬公于杨州峨嵯山下午向之原。配 赠贞敬夫人永川崔氏。县令讳恒之女。葬同原。男轮禁府都事。孙猷县监。曾孙震晟县监。玄孙以下多不尽记。十代孙象日。以公石章之刻。来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9H 页
恳余甚挚。谨按公字景受。系出 国朝。 定宗恭靖大王第十子德泉君谥积德讳厚生。于公为高祖。曾祖新宗君讳孝伯谥恭简。祖新谷君讳富丁。考沁洲君讳连孙。妣朴氏校理命坚之女。以公贵皆追赠如式。呜呼。余每读 国乘。至壬辰岛夷之变。每三复慷慨于忠武及公终始相与之义。又恨公年齿不及忠武。而威名施为。实与之相埒。若使之享年益久而任用益专。又无摇撼掣制于其傍。则其勋业岂止是哉。而后人不察。乃或谓公才智勇略。差逊于忠武。则亦可谓不知类矣。铭曰。
峨嵯之原。有屹堂封。云谁之葬。毅悯李公。惟公忠勇。天实生之。先躏北漠。次剪南夷。公来在南。威声燀赫。奋厥馀勇。岛酋喙息。亦有同忾。武略超伦。龟船入水。鲸鼍帖然。英年伟略。让公一头。分左右翼。体敌势侔。大鏖唐浦。木偶文绣。层楼一碎。顽酋授首。铁裹绵包。方略猋发。如车临冲。畴敢我遏。惟时天兵。下钺青冥。恃公一二。用震威名。彼其之子。为鬼为蜮。惎我全胜。嫌我势敌。如桧于岳。金牌遽宣。长城一撤。谁静蛮尘。公保百口。墨衰复返。谗言莫售。睊目载反。于公何有。撼树蚍蜉。吾死吾义。苟活为羞。乱定百年。公议乃阐。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39L 页
马来之山。遗庙载建。如睢双庙。尚说许张。介冑即事。笳鼓敲铿。惟玆遗墓。尚阙显刻。遗孙殚力。龟趺是植。徵我铭辞。载彼牲石。千秋志士。有泪沾臆。
礼曹参判金公神道碑铭(并序○辛亥)
文敬公厚斋金先生。醇德凝道。厚积而薄发。出处之正。言议之纯。卓然有俟百世而不惑者。故家庭绍述。莫出非贤。式至于故参判讳会渊字文通。躬修恺悌。操履方严。受 正庙特达之知。策名上第。历扬华显。位至亚卿。而恭俭真笃。细行必矜。确乎有林下模范。识者谓先生积累之实。至公而益可验云。记昔公屡临岳麓。历论斯文源委及儒者行休之宜。日将夕犹膝席娓娓。心服公好学忘贵。挽近世所未睹闻。感叹至今。而公嗣子郡守君属以牲石之文。契谊郑重。有不可终辞。按状而叙之曰。惟金氏籍清风。始祖讳大猷。高丽门下侍中。入 本朝有讳灌。户曹参议 赠左赞成。讳义之。江原道观察使。讳友曾。策 中庙靖国勋 赠兵曹判书清平君。讳继。笃学惇行。事载东儒师友录。讳忠伯。以孝友 赠户曹参议。讳洙。参奉赠吏曹判书。一传至厚斋先生讳干。道学为世儒宗。赞善 赠领议政。寔为公高祖。曾祖讳泰鲁 赠吏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0H 页
曹判书。祖讳致垕谠言直节。负望一世。庆尚道观察使 赠左赞成。考讳钟正。吏曹判书。妣 赠贞敬夫人平山申氏。赞善直庵公暻之女。内外毓德。以发于公。公生于 英庙庚午八月六日。幼英锐不羁。稍长檃括经术粹如也。中丙申生员试。及会围以祖妣期服未除。据礼不赴。及 正庙嗣位。特命移赴来式。遂中会试。庚申春简选 储宫僚属。特 除洗马。旋移侍直副率。四月 王世子册封。设庆科庭试。及坼榜公名在第十。 上喜语考官曰得人矣。及入侍。 天语温谆曰此故重臣某之子。重臣以设院初春坊。后为宾客。其子亦熟闻名行矣。今说书适有窠。拟入可也。六月 正庙礼陟。拜司宪府持平。启曰臣升六属耳。郎衔故在。而持宪诰纸。书以大夫之阶。夫朝廷资级。本自有序。不可徒然滥加。晏然冒受。况风宪之任。异于庶僚。岂敢自甘袭谬。仍为遵冒之计哉。参馆录拜弘文馆校理。 纯庙元年辛酉。上疏陈勉。略曰召公所谓自诒哲命。朱子所云陛下盛际。此正我 殿下今日之事。践位行礼。端本出治。光继 宁考盛德。其在于今。 圣躬保护之方。非必安逸温软之谓也。严庐馈奠。哀毁得其中。 朝筵晋接。肃雍得其中。一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0L 页
动一静一号一令。适宜得中。以上达天德。则保护一事。无不在其中矣。差岭南京试官。竣事归。物议翕然。时有 大婚沮挠之变。出于不逞之徒。盖 正庙轸国本之重。已有简在 圣心者。而以三拣之未及行。乃有凶国害家之类。蘖芽其间。事将有不可测者。公以疏以启。苦心胪列。略曰昨伏承 慈教下者。丁宁恳恻。亶出靖世道保世臣之苦心。而乃有乐祸之徒。不率教之人。情迹莫掩。伎俩毕露。为一世所指目。而举朝缄默。不敢指斥。臣窃痛之。噫彼李象谦。奰谲诡秘。躁进无厌。东西闪忽。昏夜出没。将不知酿成甚事。当此镇朝象靖世道之会。不可一日留置。请亟施窜配之典。翌日 下严教。窜公海南。九月特 命放还。又因辞职疏。请逆贼权裕亟施追律曰。 先大王于初拣日 下教。若曰定大婚于忠贤之门。甚是嘉悦。及至再拣日。又 命备诸仪卫。以示 圣意坚定。彼辈虽甚不悦。然以我 先大王日月之明。雷霆之威。不得售其奸而逞祸心。迨当 龙驭宾天。肆发逆谋。为敲撼本原。挠败大议之计。呜呼。此岂非平日北面于 先朝者乎。声讨才举。鞫事旋辍。漫漶吞吐。端绪未覈。鬼诛先加。舆愤益切。岂可以未及结案。不施当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1H 页
律哉。盖公言议平允。不喜为矫激过中之论。而独于此严辞惩讨。不遗馀力。识者知公秉执之正如此。差史局校雠郎厅。拜宗簿寺正副应教。时有诸儒贤议谥之 命。而状中有指斥南溪之语。公以渊源所自。不可冒当。引嫌而免之。乙丑以 贞纯王后殡殿都厅劳升通政。连拜承旨。递拜安东府使。物众地大。言议错互。公一以诚信为治。不置畛域。士民孚心。阖境咸颂。戊辰除礼曹参议。旋拜大司谏。论李审度事。略曰苟欲胪陈。以明其罪。则辨说之际。反伤事面。 上优批奖之曰尔言皆是。予惟以 先王心为心而已。五月拜吏曹参议。旋移礼曹。时将有通信使之行。旷久初举。措画经费。动生弊瘼。而岭南伯难慎其人。左相金公载瓒以公廉平公正。排众议首荐之。及到营。即上劄备陈釐革之方。廉明综覈。不令而威。在安东时。儒生有藉重 朝令。私自揭板于明伦堂。以此得罪于府伯。而发文会道儒。必欲治疏诟辱公者。至是有墓讼于营下。乡议谓彼尝得罪于公。未必能克讼而归。及来讼。公靡所芥滞。公听并观。循理裁决。于是岭人大服。举啧啧言非大人君子不能。通信事例。营邑无见存。公诚心查究。又往复京司。略得其槩。而列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1L 页
邑支用之资。次第措办。严禁无名敛贷。辄许贷南仓钱。以共济焉。于是诛求不及于民。而一省晏如也。为来后经远之计。取营门别备钱。取息于列邑者。并子母徵捧。得钱万缗。作谷万石。又请得济民仓米二千石。作租六千石。又自备四千石。量郡邑大小及供费多寡。分俵取耗。逐年加殖。名之曰信需谷。 启闻于朝。后虽有东槎之役。不患无经用矣。辛未腊月。有清北潢池之警。两西畿湖之民。扶携奔避。踰岭下者甚多。公皆安接无失所。送亲裨奔问京营。大臣亟许得方伯体。又疏请三税炮保布以钱代纳。论覆庙堂。为民不惮烦复。岭民立碑颂惠。营用多谬规。如 启后加分沿邑执钱等。名色不一。罔不袭用。公独不行之。其馀施措者。不可殚述。七月递归。为明年赈资谷留于仓者数千包。为营底防弊钱散于民者亦千缗。营属有以治簿时漏财千馀镪来告者。公笑曰初既见漏。今岂复取。命分给各厅。岭人传诵不休。乙亥擢嘉善阶拜礼曹参判。副总管,同知义禁府事,汉城左右尹,同知 经筵事,兼带承文提调。间复再 除承旨。自是公闻望日隆。若将进用于廊庙吁谟之地。而杜门却扫。不事徵逐。旋患风痹。寝疾九朔。丁丑五月十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2H 页
一日。考终于正寝。朝野莫不嗟惜曰。贤大夫逝矣。八月合窆于贞夫人杨州赵氏之墓。即长湍府沙兰洞丁坐原。夫人承旨昌逵女。判书荣进孙。治梱有度。公素贫而不以家事累心者。夫人之力也。生先公二年。歾先公一年。举三男并不育。系子东选。今陜川郡守。一女适参判李道在。郡守男元性进士。女李纯翼。馀并幼。公孝友天植。有至诚深爱。居瘠不启齿。哭讳致心斋。处昆季湛乐怡怡。而事伯氏如父。不敢以散容见。御家庄穆。而务以含忍。耻言人过失。见片善寸长。乐为之造就。剸烦理剧。傍观或至流汗。而神闲气定。悠然若无事。疾遽而不变色。窘跲而不易步。周恤宗族。敦寻世旧。恒如不及。莅藩邑不设门禁。婚葬之赖以济事者数十家。田园无所占。垣屋无所修。卓然树立而意无自多。困于积薪而色绝几微。塞兑息影。不获世之滋垢。晚益宽和。而操执弥确。常兢兢乎保晚。不以穷通欣戚动其心。每爱月色。披襟散策。至夜阑不寐。盖其心期爽朗脱洒于名缰利绊故也。神明内蕴。妙悟深造。为文章。一扫摸拟蹈袭。下笔千言。自契于古作家规矱。诗如其文。有晓云楼集十卷。晓云楼即公自号也。瀛馆时撰纲目故事。拟进 经筵。用资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2L 页
启沃。且始续编而未卒业。又著书史类编。并藏于家。公承家学渊源。笃行清修。超然无进取之念。而裒然一第。为 圣主所知遇。眷注弥隆。而未及进用。终不克丕铺鸿藻。以应一世黼黻笙镛之需。惜哉。惟保松柏后凋之节。励冰檗不滓之操。奋风霜之笔。视岭海以户庭。布阳春之化。奠一路于衽席。是可见公心之独苦。而遗赢于后昆者也。直弼老阁铅椠。而窃感孝子之苦诚。且服平生之知照。遂力疾泚笔。继之以铭曰。
清风世家。积累者深。笃生君子。栗玉精金。反躬践述。可久有亲。文苑理薮。心目俱臻。射隼高墉。藏器俟辰。正庙则哲。得人是喜。遽抱 弓剑。万事其已。追先报今。翊我 冲王。嘘吸风霆。时际苍皇。彼不逞者。为鬼为蜮。沮我 大婚。求我辛螫。鹄立不移。抗言再三。青袍白简。辞气森严。退然敛藏。缓步徐进。永嘉之政。雅俗坐镇。交邻有事。庙简其难。一出膺 命。全省赖安。诛求不及。厨传无啧。槎需措注。以缗以硕。图垂永远。较若石画。西警扶携。奠接如归。亲裨奔问。古之侯仪。一节夷险。名实纯粹。君子鸣谦。用安素履。默以成之。以自晦身。原始要终。允矣完人。嵂嵂兰冈。幽宫有侐。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3H 页
昭揭石章。我无愧色。
龟城府使 赠兵曹判书全公神道碑铭(并序)
天启丁卯。建虏引叛贼姜弘立入寇。时龟城府使兼左营将全公讳尚毅死之。始公与平安兵使南以兴,安州牧使金浚。同阵于安州。南金两公守中营。公留阵百祥楼下。贼兵渐迩。公下令军中曰。贼势甚盛。而军械告乏。慎勿虚发。俄而贼以铁骑长驱。公方整军以待。有不待令而放丸者立斩之。一军警肃。乃戢兵以示弱。贼势益骄。驰突直抵城下。公于是令先锋一时放炮。军中鳞次继放。炮声振天。虏兵大坏。僵尸山积。遂乘胜大破之。贼兵披靡。平壤诸军皆欲乘锐逐之。公止之曰兵骄则败。贼情难测。不可轻进。坚壁自守。随时应变。是兵家之算也。严整行伍。戒厥妄动。翌日晓望贼兵笼郊络野。自四方流入者。又不可胜数。我兵单弱。飨械俱罄。公雪涕誓众。矢心立慬。于是南公冀少缓其锋。与虏讲和。公奋然责南公以大义。欲拔剑斩之。寻知南公之意不在于和乃止。连日督战。忠义自励。将士皆以死自誓。战不旋踵。南公欲放火自焚。公止之曰无益。徒增贼势。待兵矢俱尽未晚也。南公及金公父子。卒死于火。公收馀械灰烬中。召将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3L 页
士抆泪而言曰。兵食俱竭。后援不至。而中营已陷。天实为之。奈尔将士何。尔等速出图生。毋用踟蹰。官校裴尚增白惟精不忍舍公。迟回不去。公大叱放出。独挺立楼上。张弓射贼。一弦三矢。发无不中。贼矢如雨。中其左股。拔箭而镞留在肌。拔佩刀给纳矢贡生。剖肌出镞。而连射之。日已晡。矢穷力尽。公望京师四拜。遂拔剑自刎。坠于楼下。即正月十六日也。虏动色相语曰忠臣之体。不可杂于众尸之中。瘗楼前立表而去。返葬于光州无等山酉坐。事 闻赠兵曹判书。遣礼官致侑。 肃宗甲子 命旌其闾。配享于安州之悯忠祠。追享光州景烈祠。公天安人。十济功臣欢城府院君讳聂。其初祖也。入 本朝有讳俱生。光州牧使。寔公六代祖也。曾祖讳琬。祖讳溉参奉。考讳蓉 赠承旨。公生于 万历乙亥。癸卯中武科。配 赠贞夫人平山申氏。墓祔。有三子伯元,仲元,季元。孙有恒,有成。公提不教之卒。当虎狼十万之众。形格势禁。事无奈何。而出万死不顾一生。斯已奇矣。而出谋发虑。罔不中窾。竟以身殉。曩哲云慷慨杀身易。从容取义难。公具此两者。是所云非死之难。处死之难者也。是知殒节苟合其宜。义夫岂吝其殉。捐躯若得其所。烈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4H 页
士不爱其存。于乎懿哉。公早服诗礼。力治文辞。有零稿可传世。无不识字英雄云者。讵不信哉。公后孙光表,光鲁,应八。请不佞以牲石之文。不佞夙服公死绥之义。又感诸孙苦诚。遂为之铭曰。
嗟嗟全公。南国之纪。敦诗说礼。郤縠是似。穷山读兵。厉志弧矢。发身韎韦。是为君子。建虏败盟。寇我西陲。长蛇封豕。其势骙骙。公握龟符。为左营师。兵食俱歼。无计可施。公奋其勇。发谋出奇。矢心殉国。克抗厥辞。定计于鲜。衽革裹尸。圭璧不碎。坚贞靡亏。熊鱼取舍。出自秉彝。天地中间。立我大经。应有精灵。化为风霆。扫荡腥氛。日月双明。褒龙有嘉。 命秩斯隆。有侐悯祠。并祀三忠。追侑烈庙。询谋佥同。牲牢伊硕。黍稷惟丰。有来永世。崇报无穷。有山无等。石戴螭首。我铭深镌。用垂不朽。
赠兵曹参判铃原君尹公神道碑铭(并序)
崇祯丙子。建虏入寇。 仁祖播迁于南汉。时变出仓卒。 国势危急。坡平尹公汝任。以尚州讨捕使。闻乱痛哭。矢心殉国。以紫绡缠两胫。将为收骨之验也。遂领镇兵倍道兼进。始白公善男。与公居同郡生同年。是岁莅昌原。帅府兵至。公与白公洒涕共誓曰。此主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4L 页
辱臣死之日也。偕造广州之双岭。时虏已分兵四出。截诸路勤王之师。公见贼氛甚恶。而我势甚弱。乃解鞍纵马。示不旋踵。遂挺身步战。弯弧射贼。矢不停弦。殪贼甚夥。以至决拾磨尽。五指俱堕。公自割衣裾。咋指血书。许身殉国。不得终孝八字。付家僮曰而归告我老母。遂不移步而绝。即丁丑正月三日也。去其生戊子。为四十八岁。是日白公亦手剑走虏阵。力竭而死。陪吏黄是宪又为之从死。公家僮归告母夫人。夫人见公血书。泣谓其妇曰吾儿死矣。死得其所也。后人收公尸于战场。贼矢猬集。洞其胸腹。见者壮而悲之。事闻 上震悼。追封公为铃原君。与白公并 赠兵曹参判。分告身一道而半之。分赐公与白公。 肃庙尝辇过双岭。亲题诗云义魄归何处。悲风岭上吹。停车日欲暮。回首益凄其。 朝家并施貤旌于黄是宪。而公与白公独阙焉。 纯宗癸酉。宗伯因道启奏曰。丙丁死义。莫盛于双岭。而今此两臣。俱在分忧之列。闻变勤王。同日殉身。当时事功。咸有公私可据之迹。其所崇奖。反不及从死之陪吏。不但为 朝家之阙典。宜有士林之馀憾。请施以绰楔之典。 上亲阅南汉日记及公事。大加嘉奖特许之。于是始 旌公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5H 页
与白公闾曰忠臣之门。先是建祠于青谷。并享公父子及白公。世以比睢阳之双庙焉。春曹又请公俎豆之所。香烛祭需。壹遵赐额院例。并蠲公子孙徭役。公字圣之。尹氏以高丽太师莘达为鼻祖。在胜国文肃公讳瓘最著。事载于史。入 本朝有讳承顺铃平君。生讳坤吏曹判书谥昭靖。昭靖之孙曰判敦宁坦。曾孙曰衡老兵曹判书铃阳君。寔公高祖也。曾祖讳奎县监。祖讳之孝。以卫 圣勋封坡兴君 赠判书。考讳巑。龙蛇之役。扈 驾龙湾。录勋封坡陵君。坡陵公娶义城金氏。生员齐参女。举公。生禀颖达。器度宏伟。性于孝。先意承顺。侍汤衣不解带。尝粪以验差剧。居忧疏食终三年。以亲命登武科。拜宣传官。训鍊院佥正。践历内阶。居官尽职。及除乐安郡守。御吏民宽猛互济。一境赖焉。乙亥升通政阶。丙子莅镇尚州营。配罗州罗氏。判决事楔女。祔葬于公墓。青谷子坐之原。无子。子公弟汝仁子檠。檠佥枢。佥枢子曰尚泰。孙曰载生员。生员有孙得大。得大三男德恒,德焕,德天。东镇,性镇。德恒出。景镇,商镇。德焕出。邦镇。德天出。公提孤军冒白刃。垂饵虎口。力抗强胡。卒乃杀身而成仁。夫忠义之性。得于天而有于身。自圣哲至路人一也。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5L 页
然其能不丧而全之者鲜矣。惟公所养既正。其所成就若斯其卓荦。树风声于无穷。其有裨于世教民彝者。讵有既乎。陪吏从殉者。固有均赋之不昧。而亦有所兴感于公。斯亦奇哉。昔人有云赴君难忠也。死王事义也。死忠与义。亦何求哉。其公之谓乎。公后孙邦镇。摭拾公遗事谒铭。铭曰。
文肃于北。洞辟荒屯。辟土服远。净涤胡尘。胄胤承贻。功显史文。十一其人。赫世封君。公又挺生。旂常之门。挥斥八极。素志则存。运值百六。皇舆败辕。杖剑勤 王。千里星奔。虏骑大抢。强弱不伦。矢尽道穷。指折不伸。事已无奈。惟有殉身。血指为书。远报偏亲。判得头颅。孟义孔仁。白公黄掾。三节同慬。英灵歘吸。扫荡腥氛。惜不逢时。继业先春。有屹碧城。有幽其坟。有郁晶气。上薄苍旻。渊丘虽易。公名不湮。我揭石章。用昭无垠。
右议政谥忠靖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景庙辛丑。逆臣盗窃国柄。诬杀定策大臣金忠献昌集,李忠文颐命,赵忠翼泰采,李忠悯健命。谋所以上逼 东宫。台臣朴公致远。论劾赵泰耇北门潜入之罪。群凶并请鞫问朴公。以掩其蔑贞之迹。时则有领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6H 页
中枢府事金公宇杭。以耆社元老。淹病家居。而同堂姻戚嫌公耋癃。左右弥缝。不欲使呈身露章。弋取显祸。公自以三朝旧臣。义不敢缄口缩手。以癃废自解。乃抗疏争之曰。天地生物。圣人则之。罪在当死。必傅之生。况彼四大臣。俱是 先朝简拔。以遗我 殿下者。勤劳 王室。亦已久矣。何忍置之死地。莫之恤乎。且鞫问言事之臣。前所未有。而 殿下创行之。臣恐千载之下。以为口实。既而逆阉尚俭等外内缔结。阻贰极问寝之路。危逼罔极。至有出閤之 教。公又慷慨上劄曰。一二阉竖。从中作俑。隔塞 两宫。使我 东宫邸下。不得问寝侍膳。危怖之机。迫在呼吸。前代帝王家骨肉之变。多由生于此辈之交构。处弱则傍伺阴挑。得势则威胁力制。使父不得保其子。兄不得保其弟者。今古何恨。臣愚以为不正此辈之罪。则 东宫不得保其位。而 宗社存亡未可知也。请设鞫严问。得其情节。末以慰安 东宫之意。恳恳申复。及壬寅春。贼臣一镜首发私亲追隆之论。廷议靡然。又有惎公以病不献议者。公毅然曰此而不言。是负 先王忘 先后也。遂扶坐口呼曰。 圣上至仁圣德。动遵 先王。昨年乡儒之疏。 特下备忘。抑情制私。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6L 页
辞严义正。不意反经之论。忽发于 筵中。至请会议朝堂。是何举也。今日追报诞育之道。祠仍旧贯。物从丰腆。以尽享祀之节可也。至于立祠建号。非臣之所敢闻。于是时议鼎沸。群凶尤炰炰䫴齘。诟斥无不至。公夷然不以为意。未几逆竖起大狱。申公銋栫棘绝海。掌令慎惟益构公以继其后。公方束装以待命。而乃以癸卯三月四日。考终于寝。呜呼岂非命哉。公字济仲。号甲峰。系出金海。以驾洛首露王为鼻祖。入 本朝有讳孝芬。官右正言。讳震孙副校理。讳永坚吏曹参判。至讳尽善。义禁府都事 赠吏曹判书。即公之曾祖。祖讳德承。司谏院献纳 赠左赞成。考讳洪庆。青松府使 赠领议政。妣安东金氏。承旨光赫之女。赠贞敬夫人。皆以公贵也。公生于 仁庙己丑。六月十三日。幼有器度。学业夙就。中己酉司马。乙卯与诸同志疏救尤庵宋文正公。自靖不就试者五年。辛酉登明经科。隶槐院升典籍。出入谏宪两司,礼兵二郎。常带三字衔。时朝论横溃。居台阁者惟以朋比挤援为事。公前后言事。未或一涉党论。惟眷眷于君德民隐。及丁卯罗良佐诋辱宋文正语绝悖。公慨然曰此斯文之变。不可不明白是非。启避之际。持论不苟。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7H 页
识者谓得台阁之体。李文穆公翔。论事忤时辈。翻案被诋。 上命镌削。公以为待士不当躯迫。欲缴还 内旨。以僚议不合而递。其不随人轩轾者如此。参弘文录。旋值己巳祸自免去。不与闻时事。而群奸用事。狝薙一时士流。以公曾营救李公。窜铁山府。寻即蒙宥。幸未丁议政公忧。服阕而遇甲戌更化。首入侍讲院为司书。旋移弘文馆为修撰校理。荐 除东莱府使。以亲年七十辞不赴。旋以辅德陪 世子入学。升通政。为庆尚道观察使。以前任人还仍不果赴。拜同副承旨。乞养 除淮阳府使。殚心赈政。民无捐瘠。疏请蠲民布宫结。一境赖安。丁丑由承旨出为全罗道观察使。芟烦剸剧。案无滞牍。幕府疑其乘快致误。追后细摘无一错。乃大惊服。旋以微事辞递归。行橐萧然。一路诵其清白。屡拜承旨,大司谏。间为工曹参议,五卫将。又乞养为南阳府使。旋遭金夫人忧。服阕拜承旨,兵刑参议,大司谏。时有北警。疏请申饬关防。团束卒伍。修缮器械。且言淮阳在岭脊。宜设防为控御图。沿海守令差遣有识虑者。历判决事擢拜开城留守。府俗重利殖货。列肆居货。官府辄以轻价抑配。多失业流散。公至痛革其弊。吏不敢上下手。遇有需用。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7L 页
以准直从事。敕路策应。不责支用于民。官自区划以济之。于是使价旁午。而民不知。人以为百年来所未见。及解归。号泣以送。为立生祠以祭之。后公修筑先墓。皆自愿赴役。及公之葬。又不期齐集。相绋筑版。至今为楸乡美谈。癸未为都承旨,礼曹参判。转吏曹参判。行 亲政。特宣法酝。后为大司宪。因雷异疏陈时弊。后因崔启翁疏斥申相公琓。 上震怒诘问于前席。公疏言举措过中。时朝论携贰。将相六卿三司史局皆一时被逐。朝著一空。 特除公亚铨。以镇安调剂。复拜大司成。时有场屋举子叠录查勘事。公疏论道德齐礼。以尽训迪之方。不可因一时妄作。并驱罟擭。因勉 上以建极之治。无徒区区于法令。 上嘉纳之。出按京畿。丙戌以 特旨升刑曹判书。时词讼久旷。诉牒云委。公逐日赴衙。积案如洗。旋拜户曹判书。差备局有司堂上。己丑移判兵曹。建议筑都城女墙。庚寅移判吏曹。时朝廷有小进退。年少士类。竞出圭角。公务持大体。注拟无偏。递拜左参赞。差冬至正使。 上以公病许免。盖欲留公为镇安计也。及北咨至。有海贼警。公疏陈八条事宜。皆凿凿有经远之识。兼南汉守御使。以保障重地。军储疏虞。尺寸不妄费。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8H 页
库藏遂充溢。旋 命公监筑北汉城。非公志也。壬辰春。庭试试官李墩所为多不善。陶谷李公以谏长疏论之。有按治之举。而不甚明覈。公亦以此见罢。叙拜右参赞。癸巳七月。 御笔特拜右议政。辞疏承 优批。若曰宽厚公平。允叶台司。爰立岂偶然。公感激承命。奏减军布代纳之钱。论良役偏重之弊。甲午 上候平复。有设宴饰庆之议。公进言上下欢忭之日。宜念与民同乐。而良役之侵。民不堪命。请一年布各减一匹。以示德意。诸大臣皆以经费为言。公慨然泣下。人以为酒悲。公亦不辨。李墩妻上言讼夫冤。公略有陈白。而言官相继斥公。公自劾出江郊。 上屡下奖谕。公辞益力。呈告至四十八得递。丙申因斯文事有处分。公上劄言士论之歧数十年。罗良佐诬人之言。有可惊心。 圣明不加之罪。而反取其言。何以服人心而定是非乎。丁酉 上寝疾。命 东宫代理。公劄陈羽翼调护之道。时议以代理告 庙。非实录所载疑之。竟从公言行之。庚子 肃庙礼陟。 景庙承宁。未几台臣李公廷熽疏请建储。而公居僻病㞃。未及闻也。旋即追疏引义。及四大臣相继被祸。公始抗疏争之。自此病剧求退。无意于世。竟以寿终。 上闻公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8L 页
疾革。遣 御医颁内剂。讣闻 教曰金领府事。以元老大臣。久住城外。方欲敦勉。期回遐心。何意一疾。奄忽长逝。震悼之极。涕泪沾襟。 命赐柩材。禄俸三年。又出 御熙政堂举哀。是时 先朝旧臣。几尽一网。而独公既发危言。祸犹不及。哀荣之典。旷绝今古。咸叹公惇德攸致云。五月礼葬于长湍松西面龙头里亥坐癸。亥九月丙申。改窆于同局子坐。从先兆也。 英宗丙午 赐谥。取事君尽节。宽乐令终两法曰忠靖。 三命录后。又 赐恩侑。配贞敬夫人光山金氏。赠承旨世桢女。配德无违。生与公同年。歾先公六年。墓祔。举二男五女。俊熙出后其世父。彦熙牧使。女适留守宋正明,牧使李思悌,参判申光夏,郡守沈宝贤,郡守李蓍选。晚熙,允熙。侧出也。长房男远祚郡守。次房男基祚。宋正明子翼辅监司。李思悌子奎明,奎采参判。曾孙宅铉主簿。玄孙济万县令。馀不尽记。公天资和厚诚悫。与物无竞。仪容魁硕。声音洪畅。城府坦荡。喜怒不形。遇尝塞进涂者。待之加厚。死生如一。内行纯备。母夫人遘危疠。斫指进血获再苏。卒享大耋。事伯氏如严父。割月俸周姊妹之贫。推诸族党。务尽敦恤。好济人之急。有告辄应。如辍杯水。终无厌苦色。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9H 页
素性恬俭。官位崇高。而自奉菲薄。戒饬子女。不服华靡。置第穷僻。公退角巾道服。逍遥自适。萧然有山泽之趣。避远权势。静默自守。而作事慎重。为经远图。不求赫誉。口不设雌黄。人莫测其涯岸。然关国家大计斯文是非。必抗言不讳。逮建 储之日。屏居晚闻。不克并武于四大臣庭吁。是为公所痛恨。而引咎自靖。劄救四忠。语婉而意切。有以感通 宸听。及夫 震邸危疑之际。力讨贼臣阻隔之罪。 储位得以巩固。追隆献议。义严词正。足使乱贼知惧。殆所谓既知所终则力进而终之。守之在后。故可与存义者。于乎懿哉。公五世孙元植。送子显政。谒丽牲之文。直弼生晚而识謏。曷敢溯究𣶂记。妄论公平生。而夙服公晚年秉执。磊落直截。有辞于天下万世。非直为元祐完人也。铭曰。
肃考在宥。曰有荩臣。猗欤忠靖。克致其身。历扬中外。望实俱孚。受遇于巷。致位公孤。宽厚公平。惟汝其俞。自在列卿。寔管机枢。苟利王国。讵敢爱躯。若有颠连。恫瘝切肤。良役偏苦。谓必可更。涕泣吁阍。流出血诚。时值海警。请修都城。荡春之筑。苦口是争。阴雨绸缪。虑远志宏。 景 英授受。地纬天经。彼凶不逞。乘机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49L 页
否倾。外讳尝药。内图叵测。呜呼曷其。为鬼为蜮。四忠庭吁。 储位赖安。公屏山樊。晚闻涕潸。重阴蔽日。阻我 两宫。脱屣之志。感泣旻穹。载发机牙。群凶递魄。一劄炳烺。琅玕披腹。老成迸逐。寒竹先之。公殿其后。岭海自期。不疑其行。公遽乘箕。悖论闯发。追隆私亲。公独秉正。拚死尽言。名义不坠。永扶彝伦。原始要终。身名俱完。归拜 明陵。庶无愧颜。本之则存。孝悌为仁。家邦必达。展也孚尹。龙头之麓。有俨象设。丰碑纪善。昭揭大节。永世不泐。待良史笔。
右议政谥文宪闵公神道碑铭(并序)
呜呼。当辛壬斩伐之馀。是非忠逆。较然明著。而一种私议。回互反覆。胁持疑眩。藉洪范之建极荡平。以文其奸。时则有若丹岩闵文忠公进袖劄。辨别昭揭。如镜之照妖。鼎之象奸。继而有文忠从兄之子梧轩文宪公讳应洙。进立台阁。以疏以启。剔发馀蕴。其于锄幽奸而章大义。殆无毫发遗憾。识者谓微文宪。文忠之旨不畅。有以倡始继述于一门之内。古人谓不有君子。其何能国者。于二公见之矣。公字声甫。系出高丽尚衣奉御讳称道。世籍黄骊。至大提学讳愉。当丽季辛肫乱。屏居自靖。入我 朝有讳审言。举贤良官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0H 页
留守。及 光庙受禅。徵不起。此闵氏名节所自始。至讳粹。正郎 赠判书。讳龟孙。典籍 赠赞成。俱有师友渊源。高祖讳机。府尹 赠领议政。值丁丑讲和。弃官辞世。曾祖讳光勋观察使。祖讳蓍重大司宪。考讳镇周吏曹判书。三世俱有潜德懿行。并 赠元辅。妣延日郑氏。 赠赞成尚徵女。以 仁祖甲子五月十一日举公。庚寅魁司马。甲午以泮任。倡多士辨尤庵宋先生诬。乙未除 恭陵参奉。移翊卫司侍直。升主簿正郎。壬寅士祸作。弃官归乡。乙巳 英庙登极。复拜正郎。除锦山郡守不赴。十月擢增广文科。除礼曹正郎。移司谏院正言。时辛壬凶党。才退旋进。 上意务在调停。公连发贼臣凤辉等五人惩治之 启。丙午拜司书移正言。时赵显命以县令。疏请设禁讳疾。托言为 先王辨诬。公慨然曰。显命疏言。颠覆成宪。戕杀贤士夫。 先王无颠覆戕杀之事。擅自为者群小也。今反欲归之于 先王。且既以为天下得人。称颂 大行。则赞当日建储之策者。何不为之悯惜乎。沮当日建储之策。使 殿下受诬罔极者。何不为之痛嫉乎。且其言曰如人父没之后。豪奴悍仆。历举病谬。于子心安乎。噫。人或不幸有疾。事违本情。则辨说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0L 页
于乡党州闾。以明由疾病。而非本性。相爱者且然。况为子者乎。不忍提一病字。而使本情不㬥者。为孝乎。况所引宋后事。尤所骇愤。我 先王盛德。未曾有一毫疑似。而今因护掩翳浊乱者罪。至譬于失德之宋朝。臣窃观前后 筵教。妖俭作俑。群凶簸弄之状。固已洞烛。而特以恻怛之 圣心。动于胁持之危言。一言提起。或恐贻戚 先王。则惟彼负累求脱之徒。诪张为说。敢售嫁祸之心。请设禁条。为疑乱百世之计。臣之所痛心者此也。夏拜献纳。上章曰 国家设台阁。将以用言也。今乃专事臆逆。或疑其辟于贱恶。偏于低仰。每不免随事触激。而居台阁者俛首承睫。一遵 处分。噫。台阁乃 殿下之耳目。士论即国家之元气。而疑之拒之。自闭其耳目。摧之折之。自斲其元气。只欲以爵禄驱使。台阁科目。耸动多士。 殿下所以励世磨钝。岂不颠倒乎。移司谏陈戒曰。 殿下即阼以来。多以言获谴之人。每于本事外。刱出别义。掩覆而文饰之。在廷臣僚。惶惑颠倒。自相救过之不暇。即此以论。 殿下治心为学。尚有未得其道而然也。前后陈勉。多出于亲切诚恳。非一时就事论事而止者。时领相郑公浩上疏论事。 上以喜事起闹为教。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1H 页
公疏言所执者大义。所讨者乱贼。则其事也天讨之严。其刚也义理之勇。政宜奖许。以励世道。何必喜事过刚之忧乎。丁未入堂录为校理。七月因三司请对。上下大处分。是谓丁未进退。以曾参请对坐罢。归骊江。戊申闻逆变。苍黄入城。金公在鲁以湖西按抚。辟公为从事。协赞军务。一夜喊声起阵中。一军惊扰失次。公指挥整暇。赖以镇安。后贼徒就捕。纳供言。贼徒元普。潜欲乘夜作变。而阵内纪律甚严。不得如计云。四月擢东莱府使。时本府有料贩谬例。商译从中射利。馆倭亦有隳突之渐。公单车赴任。严奸防申旧约。赖以无事。事定呈备局乞递。状言忠逆倒置。义不可仍冒。己酉得递。旋拜忠清道观察使。引义辞递。庚戌拜全罗道观察使。上疏辞。言向时请讨之人。勿论死生。官秩依旧。哀荣备至。彼则不替眷遇。臣复特施简擢。 殿下既未尝建立大本。明定国论。徒以掩护假借为务。是非之乖舛如此。臣将何以凭藉威灵。以尽承流宣化之责乎。 上以挟杂旧习为教。公欲以力辞获罪为期。丹岩公以带罪往役。移书劝赴。遂出膺。屏贪吏抑土豪。栉釐民瘼。而庙堂多操切之。竟以微事启罢。叙拜副提学。辛亥擢嘉善。秋拜忠清道观察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1L 页
使。时迁奉 长陵。 上特使公奉审 梓宫。公以情势不克膺命。下 严教移补竹山府使。冬又移拜江华留守。又如前难进。 上曰闵某果有难进。湖南何以往乎。虽无闵某。朝廷岂无人。出补钟城府使。因诸臣言寝之。夏差监赈堂上。秋拜冬至副使。衔命出疆。甲寅以回咨有谩语 命削职。叙为汉城左尹。旋拜庆尚道观察使。时以两大臣伸雪事。参搢绅疏。正言李载厚对疏侵斥。公连章祈免。 上敦迫不已。乙卯春赴任。慨营下无城堞。节缩冗费。不烦人力而功告讫。斥其馀赀。设仓储谷。念良役之为民害。查括隐漏。革罢冒属。签补代充。以除黄白族邻之徵。减陈田结白地岁纳。疏荐道内才行士数十人。及戊申倡义忠节卓异者。请奖拔以树风声。丙辰移刑曹参判。擢兵曹判书。连章控辞。 上以亲鞫侍卫不备。荐降 严旨。不获已入肃 帐殿。秋岭南人金圣铎疏辨其师李玄逸事。语犯 先王后。 上命亲鞫。一边人右圣铎。仍斥两大臣伸雪之论。公疏论营护逸铎。仇视建储大臣。为无人臣礼。盖两大臣伸雪。为一世大讳。而公登 筵反复辨论。自 上酬答温谆。几乎准请。一边人大惊惧。嗾副校理金光世疏斥之。右参赞尹惠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2H 页
教等联疏讥斥。以公疏中仇视建储一句为案。公诣金吾胥命。上疏曰辛丑诸臣联请代理之事。虽曰昭雪。尚在半伸半屈之间。 筵席略陈。妄触时讳。糜烂之祸。迫在朝夕。且况彼圣铎干犯何如。而群起共护。至引不相干之事。参互对举。更袭己巳馀论。骇浪层起。关系至重。此时官职去就。非所可论。时 上因事不豫。减膳避殿。以示贬损。而公时兼药院。不得承召。因 严教不获已诣阙请诊。 上又命罢职曰。近日事。皆此人主张。盖自圣铎疏后。廷中言议峥嵘。 上疑皆公所助成。而以公持论过峻。每晋接群臣。语及时事。则必令公先出。盖虑有过激之论也。未几叙复本兼诸识。公遂乞暇省扫。仍寻乡庐。戊午客使至。以特旨差远接使。前此清使入境。则使译员取誊敕文。先闻于 朝。至是敕函空虚。盖彼欲因是生梗索赂也。公设方略胠箧得之。用准故事。清使大惭服。以为国有人矣。道拜平安道观察使。竣使事到营。申教条诱掖襟绅。给财力缮修校院。敕军械阅武艺。筑废坊。设养老宴。行乡饮礼。节用度减逋欠。临递筦库充溢。遂以数万缗付各邑敕库。使之滋息支用。及递归。西人摹像立祠。历刑曹判书,汉城判尹,大司宪,礼曹判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2L 页
书。常带经筵备局衔。时三司更发惩讨启。 上震怒有非常之 教。诸臣相率请对于 东朝。 上叱中使不敢入奏。公厉声责中使慢蹇。遂奉 谚教获寝前旨。盖公胆力气槩。能办大事者如此。时庙议请上当宁尊号。公独不参吁班。上疏引咎曰。伏睹庭吁之批。见 殿下撝谦之意。臣不胜钦仰。臣顾不能早效一言。仰赞谦光。亦臣之罪也。公之秉铨也。并枳一边人之参涉凶论者。时相有咆喝于庙堂。招政吏分付检拟。公终不挠。时相入对言。自经非常之举。彼此几致寅协。而吏判枳人太偏。何可望荡平之治乎。公疏陈不得不然之由。 特命许递。旋拜右参赞,礼曹判书。入侍讲席。 上曰 先朝倚任先卿。予以 先朝之心任卿。而卿每自阻何也。公涕泣对曰。臣以世臣。生逢 圣明。非敢自阻。而近来诸臣。迭奏革心寅协之说。臣则谓义理之争。关系莫重。而必欲使邪正不分。是非不辨。夫皇王建极之治。亦不过曰公而已。人君听言之道。只当观其事之当否。不当问其人之标榜也。 殿下欲成荡平之治。而薰莸冰炭。必令并进。不问情实。惟事督迫。君命虽严。数百年所培养廉隅气节。岂可一朝𢬵弃。而以趋走为恭。以负吾君礼使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3H 页
之意乎。退而上疏请省墓不许。 上意盖虑其长往也。辛酉复拜吏曹判书。出城外连疏请谴。因 下教隆挚。承命入侍。力陈今日时象。义理不明。作一汩董世界。与洪范建极之旨。大相乖盭。夫正是非公好恶。然后自可无偏陂反侧之患矣。时庙议以铨郎权重。有变通之论。公曰铨官主政柄。任重责大。极择郎官。使主通塞。 祖宗定制。其意不偶。若使铨权尽归首堂。则不幸有浊乱之臣。随意低昂。将何以防其弊乎。上震怒。公引义请退。三疏不进。未几拜艺文提学。时御制大训。将告 庙颁行。 命公撰教文。盖 上之制大训也。元景夏请火辛壬狱案。公力言不可曰。此狱所诬逼。至及不敢言之地。若火而灭之。疑惑将滋甚。后于宾对。 上欲许两大臣昭雪之请。而其中若干人。别作一案以置之。 下询诸臣。皆以为可。公独曰既曰诬案。则当并昭雪。岂可复区别于其间乎。时西北关东大饥。饥民坌集京师。公承命监赈。庙议建言奏请通用清钱。公执不可曰我国自有钱币。未尝沾溉于他国。 皇朝虽处以内服。曾未有此议。况今欲禀命于彼乎。 特从公议。秋拜吏曹判书。及都政。有人言公姻娅子弟。有末拟于斋郎者。欲因以挤陷。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3L 页
讥斥备至。公上疏引咎。而庙堂有言闵某谨慎。故拟止下望。我国用人。多取名家。若以姻娅而弃之。则将何以举其所知乎。公自此连违 召命。癸亥蒙递还拜。盖 上必欲委任。至责相臣不事寅协。而公辞递乃已。甲子复拜吏判。持平李师祚疏论新通之纯用三望。诋以政注太偏。公力辞不出。时前正言李彦世疏斥时相。 上以公即彦世通望时铨官。特举张新丰故事。初除清州牧使。旋移骊州。乙丑内移判尹,兼筹司惠局,平市提调。公仍寓楸下。屡被催召。因 严教惶恐入城。时吏判朴公弼周造朝。进袖劄请辨 君诬。赵显命,朴文秀相继斥之。公于是留疏径还。八月拜判敦宁户曹判书。时 天眷益隆。必欲招致。而公终不起。又 教曰今则处义已伸。无可执者。盖才从凤辉等追削之启。而有是 教也。进诣中途。陈疏请谴。荐承 严教入城。十一月进拜右议政。三上疏辞。 批旨益隆。承命入侍。极陈调停之弊曰。 殿下当辛壬斩伐之后。专以调剂保合为务。不究建极之本。而径责其效。不辨义理之源。而惟事弥缝。以致朝象睽乖。风习卑下。都无是非之据。只争利害之私。惟愿洞开言路。屈己容受。惟看事之是非而处之。实为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4H 页
镇闹之道。因请招徕儒贤。放前后以言获罪者。规戒恳恳。 上并嘉纳。已而因僚相争执。五上劄乞退。 上行礼 皇坛。以公不参班。下 御诗以示意。六月三司请讨光佐泰亿之罪。 上又震怒。并令罢削。公上疏曰一脉正论。尚未全消。有若石压而笋出。舆情久郁。此亦可见。今乃不少舒究。每以不敢闻之 教。摧压抑制。使不得复言。至于洪曙,南德老之 特命削职。不问是非本末。只欲区别色目。噫。为君父讨乱逆。岂有南北之异哉。惟愿亟收诸臣罢削之命。并寝前后未安之教。 上严批峻责。因 命罢职。叙拜判中枢府事。再遣承宣敦勉。 召旨络绎。深示悔悟。又不许药院入诊曰。待都相造朝。以此诊候停废者屡月。又 下教责之以君疾臣尝之义。公进伏城外请罪。仍承 命还朝。冬因鞫囚李泰文书中有论公去就者。时相劄请严覈。公以事涉嫌疑。不可终默。乃上劄自列。以待 处分。宪臣沈垡疏斥。以为大臣首实。异于传说。盖其意欲以李囚拟书。为公所自为也。僚相奏曰臣见其笔迹。明是泰之自书也。公胥命金吾。陈疏径还。 上遣承旨敦勉。而台臣又陈疏讥斥。 上曰闵相无势。故论列至此。其意安在。欲沮其重入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4L 页
之路耶。时 上方眷念公。 恩教屡勤。而鼎席方缺。则一队时流有属望者。乃使发讥斥之疏以沮之也。上连下别谕。仍 命偕来。公以尝药体重。黾勉造朝。而凡于庙谟询问。一切不与。惟于辛壬大义。确守前论而已。庚午 上俯询良役变通便否。公只以割肉充饥。窒碍难便。略有条对而已。七月二十五日。易箦于皇华坊寓舍。享年六十七。讣闻 上震悼辍朝。隐卒有加。十月二十六日。礼葬于骊州尚文洞庚坐。夫人杨州赵氏。大司宪讳泰东之女。有女士称。先公六年甲子八月二日卒。葬于利川可坐谷酉坐。二男大司谏百行,承旨百昌。百行取百昌子正郎济烈为后。百昌继子命赫判书。济烈又无嗣。取命赫子监察致殷为后。命赫子致文参判。致殷子世镐,德镐教官。致文子达镛参奉,述镛进士。馀不尽记。呜呼。公当 英庙大有为之日。正色立朝。持论清峻。及调停之论作。而忠邪浑淆。诡随而求全者。踵接而肩比。酿成戊申乙亥之祸。公每先事而豫为之防。由是党人仄目。屡加挤陷。公独嶷然不动。如泰山乔岳。上以际会弥笃。下以望实俱隆。粹然为元祐完人。虽不以学问自命。而伦彝之笃挚。事为之公正。优可与文忠文贞合传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5H 页
而并名。则后之尚论者。必将有感于百世。若乃家状所记居家懿行。皆可如欧阳之叙范公先大节而略细行云。铭曰。
宪宪闵公。世有令德。胚胎前光。礼义维则。扬于王庭。元陵初服。忠邪浑沦。强名建极。畴倡此论。憸人反覆。乘时射利。不念邦国。圣人大公。一视咸育。冠带鳞介。庭衢胡貊。豚鱼未孚。鬼蜮潜射。方命殄行。尚稽流殛。公于是时。廊庙柱石。乍踬乍起。壹是謇谔。章奏悃款。远猷辰告。不安于朝。出镇藩阈。岭湖奠安。莱湾重译。大人威敬。奚试不适。屹彼文陛。有几者舄。庶几施措。副厥加额。异趣纷纷。乘机逞毒。 上独知公。群疑顿释。注意秉成。天夺胡速。究厥抱负。十未一㬥。存没哀荣。以承以锡。嵂嵂文冈。侐侐幽宅。我作铭诗。昭揭千亿。
参判 赠吏曹判书双壶堂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呜呼。国朝重清白吏荐选之法。盖将风励一世。俾斯民蒙惠鲜之泽。甚盛典也。昔在 肃庙戊辰。相臣闵公镇长,李公濡,李公畬,金公昌集,赵公泰采,李公颐命。后先建白 筵中曰。故参判臣李端锡清白苦节。同朝诸臣所共称叹。而贫不能丧。妻子无以为生。屡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5L 页
经藩阃。位至亚卿。而空乏若玆。其冰檗之操。宜赐褒彰。 上特命有司。依原廪并绵麻布。限十年输给。后又因李公濡,权公尚游口启。台臣柳泰明疏达。 命优恤其家。而后二十一年。礼判洪公受瀗 筵白请录孤。至 英庙乙巳。献纳蔡膺福亦上疏申请。丙午又追奖廉节。 特赠公吏曹判书大提学。于乎盛矣。崇报之典。享用之泽。两可以无憾。此讵但为公一家之荣而已哉。公字有初。号双壶堂。李氏系出 成宗别子景明君讳忱次子安南君讳寿鍊。于公为五世祖。高祖锦川君讳辅。曾祖昌原正讳世义。皆以贤宗英称。祖讳生寅。进士号松坡。能文章。考讳齐衡。文科执义。以清俭治灵光郡。为髦士所追慕。与公并妥享于长川书院。后以公贵 赠两世左承旨吏曹参判。兼衔如例。妣宜宁南氏。直长斗明女。 赠贞夫人。公生于 天启三年乙丑正月一日。幼颖秀好读书。及长词翰敏赡。中 孝庙庚寅司马。 显庙庚子。大阐隶槐院。辛丑选入堂后。壬寅以正言论赃吏不可贷。拜兵曹郎。连带知制 教。旋入谏院。论军丁邻族切骨之弊。冬以书状官赴燕。不以一物自累。复 命拜持平。先是己亥有礼讼。盖 孝宗大王以次适承统。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6H 页
及 升遐。两宋先正议 大妃服制。据礼经次子期年。及 皇朝礼与 国制。皆凿凿无馀疑。而尹鑴,尹善道等倡为卑主贰宗之说。为嫁祸网打之计。馀论沸沸未已。公倡同僚。辨明其不然。时牛栗两先生被诬罔极。有儒生权大时疏辨。语触时讳。致 上激恼。至鞫讯祸不测。公启曰拿鞫疏儒。 列朝所未有。况忧灾求言之日乎。后又论李秞疏救海伯拿推事曰。李尚逸不过做错之失。而况李秞之随事尽言。乃台谏之职乎。大圣人喜怒中节。有不当如此。凡五启争不已。舆论韪之。时有安秋元被掳。自彼中逃还。彼以违约责罚金。时议欲弥缝。遣许积纳罚锾如其言。尤庵先生愤诸人占便宜。辱及 上躬。疏陈蹈海抱木之志。因欲自靖。而台阁继之。行遣相望。公拜正言。引避请与诸臣同罪。又有岭南人黄壖疏诬两宋叵测。公疏言其所论多属机密。搢绅之间。犹有未知者。壖以远人。从何得闻。必有主张者匿影阴授。以售倾轧之计耳。诿以疏儒。置之不问。何以杜方来之弊。后又论原襄道被灾蠲税减役。议格不行。出为江陵府使。以正言 召还。时有公主第宅踰制之事。安兴岛设仓立异之论。李元祯子科试用情之罪。皆为言官所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6L 页
发。而廷议扶抑不公。公逐一论启。又论岭南贸盐兴贩。为与民争利。及海西贡米漕纳者。内司吏胥需索刁蹬之弊。若此类多不胜记。而金公万重,李公选,李公䎘皆论事被 严旨。相继窜逐。公上章言经幄之臣。言事无隐。一言不契。乃反亿逆而罪之。听闻骇惑。言路杜塞。至于张应一藉托 山陵。售其嫁祸之计。李选之言。乃国人之言。 殿下不思优容。而摘疵成罪。有若移怒者然。非平心顺应之道。至于闵鼎重病不能还朝。及 缅礼。力疾登道。后时无及。陈疏自列其癃病之状。而 殿下不究情实。勒加 谴责。惟此四人。罪非其罪。并请亟收成命。前后所论。皆时议所不可。而公謇谔自励。不避忌讳如此。已而升通政拜同副承旨。历诸曹参议。甲寅 明圣王后薨。议 庄烈大妃当服大功。岭人都慎徵掇拾鑴,穆绪论。疏斥误礼之失。三公以下会宾厅。以四种礼说。措辞以启。上遽下备忘记。礼官以下并拿问定罪曰。领相金寿兴倡为体而不正之说。罪不可赦。 命施付处之典。公以承旨。进言此不过条陈长众之别。岂或薄君亲而然。遽加 谴罚。恐非礼使之道。 上命削出公职。逮 肃庙进用一番人。公不敢复厕于朝。乙卯出牧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7H 页
杨州。未一期移长湍府使。丁巳拜广州府尹。俱三辅重地。素称难治。剸烦理剧。威惠大行。戊午拜庆尚监司。黜赃污吏。一方风动。留俸廪备一道缓急。庚申升嘉善。以别使使燕。还拜全罗监司辞不赴。旋拜成川府使。廷臣以公有文武才。荐拜关北兵马节度使。申严边禁。整顿营务。俨然有北门锁钥之重。甲子拜忠清监司。乙丑移咸镜监司。所至筦库充积。宿弊如洗。秩满还朝。践历亚卿诸职。丁卯以微事遭台言。盖以公言议峻正。积忤时辈而然也。铨曹拟公罗州牧。 上曰以李某才望不下他人。而铨曹一不拟京职。拟此又何也。 命勿施。自是 上知日隆。伫望登庸。而公遽以戊辰六月一日。卒于京第。襟绅舆儓。莫不痛衋。南相九万启言李某清白苦节。人所难及。屡经藩任。清贫益甚。病无以疗治。丧无以敛形。宜 特命有司。另加赒恤。以其年月日。葬于杨州之松山卯坐。从先兆也。公前配全义李氏。县令有源女无子。继配青松沈氏。参奉之瀛女。生二子曰克渊参奉。曰复渊武科统制使。女三人适赵以纲,张夏显者。李氏出。适南宫泽者。沈氏出也。克渊继子颐秀。女洪圣益。庶子台秀佥使。复渊男蓂秀。女赵溆,赵重弼。应赫,周赫皆兵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7L 页
使。泰赫进士。蓂秀出。泰赫出为颐秀后。忠赫,允赫。台秀出。文范,李和庆。赵以纲子女。判书鹏翼,直长龙翼。赵文范,俞彦璧。张夏显子女。南宫泽男栻,权。婿李得中,尹得庆判官,崔道兴。曾玄以下不录。呜呼。公忠孝廉洁。得于天赋。不假修为。自准绳尺。在台阁著直截之操。任藩屏殚抚孳之劳。生逢 盛际。闻望隆赫。礼奖旷绝。而清白以遗后。馀庆有未艾者。又何必以目前荣枯。有所欣戚哉。公后孙钟直从余游。谒牲石之文。诚恳笃挚。直弼老阁笔砚。而窃有旷感者存。谨为之铭曰。
圣朝家法。敦尚孝廉。载彰载瘅。宪律森严。清白之后。奖以推恩。凡今显列。类厥嗣昆。如公苦节。旷古希有。我撮其大。始终可究。吮痈割股。亲疾乃苏。移孝为忠。辰告吁谟。惟时国步。溢目横流。梢副袖手。一苇沉浮。公奋其间。国耳公耳。礼讼既兴。党议伊始。角立朋分。夔契共驩。何伐何党。利义攸关。错节盘根。利器在手。让夷急病。去就无苟。函匦陆续。符钺联翩。于南于北。德威是宣。 玺书增秩。冰檗留名。爰有遗祠。永树风声。贤孙徵刻。昭揭章程。郁郁松冈。有屹丰碑。凡百君子。式瞻在玆。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8H 页
观察使姜公神道碑铭(并序)
呜呼。士大夫出处。关世教污隆。然知进而不知退。罔知廉防之重。若故观察使姜公。其殆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已而不失望之君子人欤。公讳润字德以。姜氏系出晋州。始祖讳以式。以高句丽都元帅。始显东史。至恭默公讳蓍。丽末抗节不屈。入我 朝有讳澄。燕山朝疏论打围移刹。投配乐安郡。会 中庙改玉得释焉。历正言讳亿,应教讳德瑞。至潜隐公讳恰。当仁祖朝。痛中州陆沉。我东忍痛含冤之义。莫白于天下也。遁于太白山中。 孝庙御极。厉志复雪。始出仕。官至山阴县监。寔为公高祖。曾祖讳戬。祖讳再昌。两世俱早没。考讳履一。三世以公贵 赠职。曰司仆寺正。曰吏曹参议。曰吏曹参判。公生而孝友天得。幼进指血。以疗亲疾。九岁而孤。奉母夫人。食贫力学。丁卯登明经第。隶槐院。连除别检。或就或否。戊寅例升六品。移礼曹佐郎。前此官典籍。吏曹以通训书告身。公以资阶当循年格论覆。还朝散阶。己卯拜持平。以母老陈情不就。后因辞疏陈岭南粜籴之弊。辛巳辞掌令疏。略曰古先哲王。睿知天纵。而必以讲学为急。朱子于孝宁两朝之召。连进二劄于君人讲学之术。提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8L 页
挈纲要。臣愿于清燕之暇。就大全中表章此二劄。讲而习之。至于推行之序。帝王之孝。虽与匹庶不同。若其定省寝膳庸行之常。亦未尝少忽。日三朝之礼。文王行之。武王率之。而记礼者取以名篇。以至汉祖纳家令之说。唐宗受李唐之讽。宋宁宗南内过宫之礼。朱子便殿奏事。留身面陈。每以是申申焉。窃惟今日之事。与宋朝不类。 代摄宗社之重。任大责丕。故不欲更劳于定省寝膳庸行之常。特许省略于晨昏之节。然中外传闻。易致愚惑。辄敢以朱子之劄。节略以献焉。旋除侍讲院弼善。时书筵方讲复卦。公因辞疏附进曰。复之为卦。阴克阳。反以人事则本心几息而善端复还也。上六迷复。六三频复。是屡复屡失。不能保有其复者也。六二六四则是舍己从人。而能复乎善者也。六五则以中道自复。敦笃而不移者也。初九则能改过于未形。不远而便复者。故吾夫子于系辞。以颜子当之。伏惟我 邸下。以不远复明睿之姿。于六五敦复。深加观玩。敦笃自考。确守不变。而又参以二四舍从以复之义自勉焉。古哲后如太甲,成王。皆由是道。而克成令誉矣。十月辞掌令。时 进见礼行于许久旷废之馀。乃疏申将顺之义。首引孝经礼记。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9H 页
极言孝理之大。继陈讲学所以充扩是心者。累数百言。前后疏多未上彻。识者恨之。至壬午五月。辞掌令疏末曰伏愿 邸下。上念祖宗艰大之业。下贻子孙嗣守之基。四百年宗社。不轻而重。数千里民物。不少而多。以是而思益懋远图。书筵之讲已勤而益勤。日三之朝已挚而益挚。此实臣惓惓忠爱。之死靡他之血念也。七月除殷山县监不赴。公家贫亲老。宜若一就。而不肯苟。盖权度精微。非人所知也。十一月除 世孙侍讲院弼善。以亲癠上辞疏。承 温批。未几丁忧。时公已踰五旬。而持制一遵礼律。三年不脱绖带。𩜾疏不肉。乙酉服阕。尤绝意荣途。除修撰,弼善,校理。并不就。七月以 特旨授校理。若曰姜润欲一见久矣。其令斯速乘驲上来。后除执义。又 赐疏批曰。一欲见焉。其勿过辞。自是有拟辄 点。壬辰七月。 上有激恼事。有在外侍从一并曳来之 教。公附陈辞疏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虽不能以忠事君。君之使臣。不必以是而不以礼。朱夫子尝以奴诟大臣。豕视庶僚。为时君深忧。今玆曳来之 教。比诸豕视。殆有甚焉。臣之待罪侍从。一纪有馀。而无以奉承圣明之美意。致有此过当之 教。臣罪于此。不任万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59L 页
死。癸巳春。 上教曰政目时来京者多。而姜润登科卅年。君不识何状。即以副修撰 特旨下谕。公因辞疏进言。我 殿下圣算益崇。典学益笃。此诚尧舜兢业之心。古经前史。孰非讲学之资。而大学孟子。尤切于今日之用。是时 恩旨累下。眷注深隆。自以遐逖。义不敢安。且国有大庆。进宴在前。三月以匹马一僮。力疾登途。行李萧然。人不知为承 召也。入对 便殿。留四日。参进宴及养老宴。即陈疏径出。疏略曰今百千万事。莫有先于保啬 圣躬。辅导 东宫。而保啬之方。在乎颐养而已。喜怒和适。所以养其心。而养心。又为养生养身之本。 世孙邸下。睿质天成。学问之道。不专在文义之末。而师傅保之责。在今之 书筵官。必择其人。朝夕箴规。涵养气质。薰陶德性焉。 上优批曰君年八十。尔忍一参宴而便去乎。今命尔下大夫。予岂私尔。嘉所陈皆中也。今必不踰畿甸。其即入城。 命特升授同副承旨。使(缺缺)追行促谢。时公行至利川。闻 命即回马。进伏广州店舍。具疏请还。复寻乡路。而 批旨愈温。实旷世洪造也。四月除江界府使不赴。己亥复拜承旨。久而得递。庚子春。除洪忠道观察使。先是丙申正月。公中风患痹。不赴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0H 页
英庙大丧。为终身痛。因此陈疏。自㬥既往之罪。且言臣今年正满七十。致仕之年。反作强仕之出乎。因大臣陈达得递。壬寅七月十二日。卒于正寝。寿七十二。以十月日。葬于所居法川龙洞之艮坐。公禀性刚方。制行纯笃。自少志程朱义理之学。而所居深僻。绝无师友。独抱遗经。潜心讲究。字释句解。不得不措。一心钻仰。惟在退溪。真积力久。常言王文中曰通于夫子。受罔极之恩。吾于退溪先生亦云。盖公于一切世味。无所嗜好。惟于读书。剧如嗜炙。科宦荣利。既得而傥来。然所性不存。视若浮云。惟于义理原头。剖析精微。左右逢原。如河洛之数。蓍卦之揲。筹算之法。亦略通其槩。然以先后缓急之序。未之深究也。曰吾于书无所师受。皆自得。故多枉用功力者。初读易。参合传义。无所偏主。又于春秋胡传。屡年讽读曰。春秋胡氏传。可断大事。故比他书用力为多。朱子封事奏劄。昼读夜诵。循环不置。又以部居相隔。岁年难考。故会以通之。以年为纪。而相次之。以便考览。盖公一生用力于朱书者如此。性又端重简洁。敦朴贞直。介然自守。平和与人。而不尚然诺。不肯俯仰。常言古人之事。必可行于今世。及其取第入仕。意欲以正义公道自持。及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0L 页
于一二事。有所创艾。自知性不谐俗。必触骇机。遂奉身而退。终老丘壑。欲见之 恩言。屡形丝纶。而终不肯辄渝所守。一趋 阙庭。陪观盛礼。而投章径归。不欲少淹。华贯清衔。腴邑雄藩。弃之如遗。盖与退溪先生守一退字。受用一生者。异世而同轨焉。于乎懿矣。直弼于公。尝有旷世感。今于公祀孙参判君之属。义不敢终辞。力疾而备叙之。公娶潘南朴氏。生员泰来之女。一男曰𣝔。后娶安东金氏。士人承运之女。生二男曰樴曰楅。二女。适金相敏者。朴氏出。适申尚柔者。金氏出。𣝔一男始焕。有文学。克成公志。(缺缺缺)铭曰。
崒彼太白。贤人遁藏。卓哉斯义。尊攘大防。世有承袭。笃生伟人。介石之贞。磨而不磷。既登巍科。不变其塞。抱此经传。老于丘壑。 王言如綍。驿召联翩。曷不感激。宿讲者存。越昔陶山。以退事君。囊封辞巽。尾附恳恳。吃紧之言。菽粟茶饭。一部朱书。以为归宿。嘉惠后人。家学启迪。异趋同辞。咸曰公贤。不恶而严。圭角混然。于邑于藩。迎者虚归。乐我家食。簪组奚为。蕴其馀庆。施及后昆。亚卿之秩。启后光前。爰树墓道。法川之麓。刻我铭辞。昭示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