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存斋集序
   存斋集序[崔沔]
存斋集卷之一(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赋
   异鸟赋(并小序)
   春鸟赋(并小序)
   楸庐赋(并小序)
 律赋
   宦海律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择胜亭律赋(访花随柳过前川)
 诗
   异鸟歌
   拟湘江吊古
   碧筒杯押筒字
   雨中移竹
   笔法
   斗室学士以弹琴为题。出韵要作。谨赋拜呈。
   松岳
   平壤长林
   朝天石
   月夜宴鍊光亭。归路口占。
   奉呈阁学士徐公副价之行
   扶馀怀古
   归家
   内赐倭茶器。感 恩作此诗。
   丁巳除夕。以年字联成。恭寓惜送之怀。
   书示侄子基诚
   恭和手圈 御制诗韵(并小序)
   追远斋重修日书感
   题仇十洲美人图
   赋棋
   观涨
   挽渔山丁先生(彝祚)
   石榴
   拜丁先生墓
   七夕
   失鹤次项斯元韵(二首)
   小憩清潭卧云楼。次板上韵。
   读书
   谨次屐园学士寄示韵
   大寺洞观塔
   谨次德积柳佥使明杓见寄韵(三首)
   呈德镇要和
   抽德镇轴中韵谨步一首
   午憩洗剑亭
   访杨津尹哀寓所
   夜泊盐仓待潮退
   春草
   屐园李公将赴燕。要余别章。义何敢辞。谨和内阁赆行韵奉呈。
   内阁钟磬(并小序)
   次好古斋金洛瑞病中见寄韵
   砚池
   速
   听琴
   登北汉白云台
   夜宿望月寺。次骐大师诗韵。
   圆通寺晓起。云雾涨甚。
   与邻朋各率儿辈。登西麓赏花。
   次韵贺卢允迪止酒
   中兴寺题壁上
   贺好古子先山立石歌
   雨夜宿松石园
   六月二十八日书感
   午眠
   漉酒巾
   不可使居无竹
   天雨道不通。自兴元仓前津。乘舟作行。
   拜獭川林将军影宇
   小憩观水楼
   海印寺
   题八万大藏经阁
   武陵桥次崔孤云诗韵
   红流洞庸前韵
   麻浦晴望
   三田渡望汉南诸峰
   奉读 正庙志状谨书感
   咏阴
   谨书异鸟帖尾(并小序)
   馈卢惠卿盐石鱼
   豆浦观打鱼歌
   暮春登自帽岩。遵城路至蚕头。
   登北岳
   醉石
   题壁写怀
   端阳省 先山
   周览楸舍。顿觉精洒。书示舍弟。以勖其志。
   [楸行。望三角山有作。]
存斋集卷之二(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伏闻铜井大爷停 启。悲喜交切。谨作此诗。
   初秋省中夜直
   小憩山映楼
   月夜饮松石园
   挽金翁鹤声(二首)
   赠卢惠卿卧病
   咏雪次东坡诗韵
   雪窗志怀。庸前韵。
   春日丛碧园赏花。吟呈主人闵翁孝直氏。
   暮登丛碧园
   排愁
   送痘神诗
   影灯(二首)
   夜宿丛碧园。大雨即晴。
   拜 外王考墓
   向元晓庵道中
   夜宿元晓庵
   安岘即事
   书感(并小序)
   雨中乘舟下松坡
   上龟岩赏月。留饮闵翁。
   葡萄架下。小坐纳凉。
   过笼岩即事
   寄锦里李宜秀仲老
   松石园纳凉
   赠数里王步庚
   郑氏花园
   饮酒
   七夕雨中访松石园
   奉呈宁野徐公绵城任所(二首)
   赠锦里李宜秀
   而已广张混大夫人八耋晬辰。次元韵。
   吊朴生启昌妇郭氏
   己巳五月十九日 先考墓碑成。谨书长律以识之。
   饮酒有作
   元宵忆绵城使君。明朝走人奉寄。
   滞雨宿笼岩渔村。待主人不至。
   水云屏纳凉
   寄西邻
   亢旱。郊 幸亲祷。雨随下。北望感叹作此诗。
   咏蚊
   村舍即事
   晓坐天安吏舍
   渡锦江。望双树山城。
   寒桥堤堰
   咸礼东轩。陪艮斋洪侯共赋。
   晓发咸礼
   暮向泰仁道中
   登寒碧堂。次板上韵。
   五木台
   临津
   华藏寺
   无题一首
   朴渊
   过东阳里
   宿凤州琅玕轩
   箕宫旧基
   箕子墓
   浮碧楼次板上韵
   归路庸前韵奉呈竹石巡相
   武烈祠(并小序)
   崇灵殿
   步月至城南。次郑知常韵。
   食戒诗(客居数日。失味不能食。赋此自警。)
   十月十三日夜大雪。朝起有作。
   雨夜宿文殊庵
   潭庐。与锦里李宜秀呼韵共赋。
   北汉中城门道中。磨墨崖角。走呼一绝。
   宁野徐公在绵城日有竹诗。归以示之。谨步元韵。
   卧游
   日暮归来雨满衣
   留宿青岩寺
   孙家庄
   冰渊闵翁志謇回甲。奉盆竹为寿。兼寓颂祝之忱。
   金钥
   水滴
   客去堂空。怀思转甚。不觉明已发矣。仍书数句。拟示诸贤。
   万丈峰
   筇诗(并小序)
   幽兰洞
   幽居
   读陪臣传
   太宗雨
   定州攻城之役。岭人召募将诸景彧战死。
   壬申季春。移接玉圃洞。(二首)
   锦里寄示山木歌。余甚悲之。庸前韵。
   访松石千翁寿庆不遇
   过王步庚玉磬山房不遇。庸前韵。
   放鱼
   壬申四月二十一日。闻定州讨平之报。不胜快喜。诗以志之。(二首)
   赠锦里李仲老
   端午帖(代作)
   次韵荭馆学士十二神诗见寄要和
   赠西邻。次唐诗韵。
   苦疖
   雨中留李仲老,卢惠卿小饮。
   汉北枫树歌
   秋雨叹
   咏孝翁(并小序)
   偶阅旧箧。有紫石图署。乃昔日 恩赐者也。再三抚摩。不觉感泪被面。遂作此以颂之。
   题檀园金弘道翎毛花草图
   萝叶诗赠好古子
   壬申九月二十二日。即我 先王诞辰回甲也。我 圣上晓拜 真殿行礼。仍命百官入参。时徐副率(任辅)自享斑退归。搆十韵诗要余联和。谨步元韵。
   赠松石园联唱诸贤
   奉呈斗室沈公上价行轩
   书怀奉赠徐副率(任辅)
   寄好古子金洛瑞
   冬夜与儿子读书
   夜久烛尽。掩卷成诵。亦觉有味。
   对梅(二首)
   而已广张元一氏送示慈堂寿宴诗。谨步元韵以归之。
   癸酉三月十六日一齿落。遂书感。
   春日过栖碧亭
   登六角岘庸前韵
   读放翁诗
   朝过洗剑亭
   登北岳
   登仁旺上峰
   饯春翼日雨中
   雨后卧云楼(二绝)
   感旧(并小序)
   奉和小华学士李公松亭韵
   晨起
   西山麒麟桥听水声
   赋佩刀
   见山斋。与主翁玄在德呼韵共赋。
   默窝柳翁明杓永窆之日。余适有事。未遂执绋之役。挥泪书感。
   重阳无酒。太甚寂寞。遂书长律。示睡轩金泰郁要和。
   正庙御制毕印日。谨书感。
   弇山玄翁在德。于内局直中。躬自煎茶。日以为常。有时馈我。作此诗以谢之。且要和。
   翰墨清玩帖歌(此帖在滩上李公宅。我东知书者虽片纸数行。无不载录。凡二十帖。公命之曰清玩帖。)
   晓起书事(二首)
   题礼乐醉归图十五韵
   贺刘翁相祐回甲
   过数里书屋
   家居
   夜饮数里书屋
   病中作
   赠锦里李仲老卧病
   挽锦里李仲老(三首)
   次韵郑匏翁大重天然亭赏莲
   枫皋相公承 命奉审 健陵监祭 华宁殿。时余亦从焉。 公有作辄示余要和。谨次元韵。(七首)
   夜宿金仙庵
   小憩金仙庵。以天阙象纬逼。分韵得纬字。
   松石园翁有诗要和。谨步元韵。
   再和松石园翁
   家居书喜
   次韵松石园翁见寄
   豆浦泛舟
   箨龙
   四禽
   斗鸡
   菊枕
   醉妓
   雨中入松石园
   鞍岘
   圆峤
   秋夜雨中。怀数里王步庚。
   九月十五夜。过西湖精舍。主人出示家藏文稿。要余书题。披览数篇。不觉泪下。谨搆感怀一诗仰呈。
   息机庵
   晓坐偶吟
存斋集卷之三(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人日夜次放翁韵
   春晓
   读柳下所撰金英哲传。遂书此以悲之。
   哭圣儿墓
   老石
   山深四月始闻莺
   雨麦次韵
   朝入松石园
   松石园小饮
   端午拜 先山
   麦秋
   鞦韆
   余得蒲扇。制甚朴素。松石园翁意欲持去。扇面书小诗呈上。
   睡鹤次西园元韵
   诗𢎥之用劣品。诚一陋也。余为诸兄具一佳笺。且搆短律要和。
   松石园雨中呼韵
   园中仍夜饮
   洞庭金启远西曹直中共赋
   赠画舫卧病
   赠画舫烧酒(并小序)
   小楼拈韵
   贺松石园千翁寿庆回甲
   劝画舫节饮
   弇山玄令在德以无字叠成一诗见寄。余亦效以答之。
   松石园诗会居魁。辄具济胜。余猥忝魁。遂于流头日。携酒食入园。会者十五人。
   夜宿松石园亭。风雨忽大作。意甚爽然。遂作此诗。
   奉谢松石翁馈园瓜
   咏瓶莲
   次韵画舫寄示
   西邻金生送示其私草。多有佳作。遂书此以勉之。
   挽松石千翁寿庆(五首)
   殿宫移御于庆熙宫。銮卫联续。仙乐铿锵。甚盛仪也。倾城士女翘首跂足。争以一瞻为荣。顾此蝼蚁贱臣。病伏穷阎。未能进参于趋走之末。徒切颂祝之忱。谨书此诗以识之。
   奴自山下至馈秋栗
   赠画舫要和
   小圃(并小序)
   赠画舫二十韵
   读王步庚峤南诗卷
   夜坐闻虫声作
   晓坐无眠。书示卢惠卿乞和。
   咏木短灯檠
   小楼独咏
   重阳雨未登高。遂于小楼留饮。
   小楼夜饮
   月下书感
   夕坐
   雨中辅国寺
   自寺中归来宿潭庐
   邻朋见过呼韵
   家居次李白感怀诗韵
   夜集野航金礼元书屋
   二月六日。即亡室忌日也。朝起念旧。书此志感。
   画舫见访。次弇州诗韵。
   家居漫吟
   画舫有诗要和。步元韵。
   移居
   二月晦日。饮许氏园亭。
   玉书山亭。奉玩青翰李观夏兰菊图。真妙品也。次轴中韵仰呈。
   次韵青翰见寄
   青翰再寄要和。次元韵。
   雨中独坐
   寄青翰要和
   咏日
   咏月庸前韵
   怪石(二首)
   闻蝉声怀好古子
   在直偶吟
   唇楼
   听蝉
   咏无弦琴
   咏管城子
   乌鹊桥
   西山鸺岩纳凉(二首)
   雨中过玉磬山房
   巷西精舍小饮次韵
   东岭
   张氏山庄
   次韵而已广张混回甲寿宴
   数里,画舫。自天磨山归来。次卷中韵。
   送弇山玄令赴燕(二首)
   故林
   潭上客至
   好古子夜坐为导引法。作此诗以赠之。
   雪后北汉东门
   冬日雨中
   次韵刘翁汉谦寄诗要和
   雪夜忆画舫
   关山和陶诗
   述怀
   忆弟
   板门岘望华藏山
   午憩洞仙馆
   洞仙岭
   黄冈道中遇风
   渡浿江
   安州西门
   安州道中遇病马(定州战亡将诸景彧所骑马云)
   嘉山郡斋。咏妓云娘。
   过定州战场
   凌寒山城
   倚剑亭
   铁山馆遇雪
   龙骨山城
   林畔馆雪夜步月
   永清使君赠紫砚。感甚作此诗。
   晓星岭
   雪中登百祥楼
   旅舍晓坐
   关西七义士(并小序)
存斋集卷之四(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朝出城东门
   砥平道中逢秋夕书感
   芳林驿村
   横溪驿
   大关岭
   丘山
   镜浦台次板上韵
   连谷前浦
   洛山寺观日出
   观音窟
   飞仙台
   继祖窟
   清涧亭
   杆城浦村
   午憩神溪寺
   九龙渊
   榆岾寺滞雨
   摩诃衍
   八潭
   普德窟
   天一台
   玉镜台
   灵源庵
   扶病出断发岭
   甲戌八月二十六日。陪奉 正宗御制向沁都。道中有作。
   夜宿金陵馆
   渡甲串津
   甲戌八月二十八日。奉安 先朝御制于沁都外 奎章阁。益不禁于戏之思。退归私次。谨书感以识之。
   夜宿传灯寺
   舡头浦
   登摩尼山
   忠烈祠
   沁都客馆
   戊寅正月二十三日。夜梦见金刚。觉后诗以记之。
   读画舫金刚诗卷
   己卯二月八日。即我 圣后顺娩后百日也。是日内赐馔一盘。双手擎奉。感切荣极。谨搆此诗。恭寓颂祷之忱。
   己卯三月二十六日。敬奉 先朝驰马台 御制碑文。进诣谷山府。在道即事。
   长湍道中
   午憩青石关
   己卯四月初三日。驰马台 御制碑文方始刻役。谨搆此诗。备诸谷山故事。
   白松亭砚石歌
   赠龙峰涵恩堂康姓主人
   圣祖城(太祖大王祭天坛)
   水剌泉
   驰马台
   圣后旧基
   古达庵
   乌渊
   午憩龙渊亭(亭在谷山龙峰下)
   新溪县舍闻晓莺
   己卯五月八日。以谷山驰马台 御制碑文陪进及碑役监董。特蒙 恩资。(进通政大夫阶)不任感祝之忱。谨赋此诗以识之。
   假花诗(并小序)
   好古子常有非山水不足作诗之说。书此以赠之。兼乞俯和。
   雪后次韵
   西园夜饮
   次韵而已广见寄(三首)
   午过太古寺
   同社老出郭北
   向津宽寺道中
   寺夜
   寺中朝起
   潭庐留诸社老
   蔷薇
   涵碧园亭
   奉赆经山学士赴任宁边。次宁野学士韵。
   人定钟五十韵
   仁旺山诗五十韵
   济马
   过恩津弥勒
   金山寺
   泰仁道中记见(并小序)
   待通峙(在全罗道法圣镇)
   茂林脩竹轩席上。与任侯俊常共赋。(茂长)
   夜次兴德衙舍
   黔浦
   来苏寺
   卞山道中
   龙湫(在实相寺后麓)
   登月井台(在月明庵后峰)
   十月二十八日。余过卞山月明庵。此庵即新罗时浮雪居士之女月明比丘修道之所也。仍以其名名其庵。而及其道成。乘紫云向西而去。事载庵中故迹。遂次浮雪与灵照,灵熙联唱诗韵题壁上。
   午过实相寺
   玉泉庵(庵即卞韩时虞金两将所建。一云虞金庵云。)
   午憩太白山城
   黄州抚剑亭次韵
   百祥楼歌
   临发书赠安州妓蕙兰
   寄西邻
   咏四海砚
   寄数里王步庚鸟岭任所
   池上
   自潭上独归
   絮破诗书扇面。奉寄松翁。
   松翁要余惠然。次韵答之。
   陪竹里学士赏桃北渚共赋
   远游诗。赠画舫卢惠卿。
   愚愚歌。为青翰先生作。
   狎鸥亭
   夙梦亭
   松石园刻石歌
   又惠泉(并小序)
   晓入松石园
   留饮园中呼韵
   冒雨入松石园
   五月二十一日。始修松石园山史。
   夜宿园中
   松翁晬辰设小酌。会者十数人。
   内阁庭中有双桧。一株为风雨所拔。叹甚作此诗。
   重阳排闷
   玉诗五十韵(并小序)
   灯下玩菊
   松翁寄诗要和。次原韵(二首)
   嘲睡轩金泰郁滥觞
   好古子回甲识喜
   过地藏庵庵中殆空
   夜宿地藏庵
   临归赠庵僧
   听梵
   题玉溪山史
   从兄(元默)回甲吉朝谨呈一首
存斋集卷之五(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北汉经书板重修歌(并小序)
   赠僧等敏(经书板监守者)
   老槐
   二十四日作
   绣梓
   雨后步庭
   放蛙诗(并小序)
   樵渔农猎四诗。次友人见寄韵。
   卫夫人字三经四书。开局于龙虎营。将始开刊。作此诗以纪之。(二首)
   清道寂川寺僧圣仁。以刻工赴役者也。承其匈问。翌晓发行。于其归也。泣以送之。
   七月三日。自揔戎厅载经版撤归。道中有作。
   云风轩夜直书感。示而已张混要和。
   望华岳忆揔厅旧寓。庸前韵有作。示同事诸贤。
   月下怀镜浦台旧游
   咏蝉
   云风轩北庭浚井
   贺莲巢池翁德龟回甲
   西园
   刻法
   呈而已老兄
   送好古老兄入金刚。庸前韵。
   余酒量甚少。亦能好酒。而已老兄亦如我。庸前韵作此诗以示之。
   咏促织
   叹老歌(并小序)
   赠经书板刻僧德守等八上人(北汉德守定晔陜川戒瞻,襄阳快谈,兴阳稔还,求礼致谦,顺天万揔凡益。)
   秋尽日。拾庭中落叶。写短律一首。寄示数里居士。
   夜设煖炉会
   三经四书重修板。躬领还藏于北汉太古寺。诗以识之。备山中故事。
   画舫卢允迪寄诗。有夜雨梦见之语。次韵谢之。
   奉呈宁野学士时养子率来
   云风轩
   庚辰十一月二十六日儿子生
   赠校易两词兄
   辛巳正月十一日晓起书感
   挽画舫卢允迪
   健陵迁奉礼竣。陪斗室学士奉审之行。归路谨次投示韵。
   赠数里王步庚卫所直中
   次韵王步庚加资
   次韵王步庚 旧阙寓直
   次韵王卫将寄示 健陵志石监刻之作
   刘友汉谦夜棋
   移家
   江上
   经书役所在直书事
   简东邻
   雨中忆好古子
   西斋
   野航金礼元在谪所有诗寄示。次韵回呈。
   赠同年友朴希渊
   好古子寄诗语及晦庵事。次韵谨答。
   草松
   独夜
   宁野徐公僦居鹭梁。临发敬呈长律。
   雨中拜谒宁野徐公鹭梁寓所
   梅閤成
   送好古子游天磨山
   午憩清凉寺
   西江
   过六角园亭
   北汉大南门
   扶旺寺晚起
   夜宿僧伽寺
   与北里洪大雅兄弟赵大雅。留宿扶旺寺。翌朝山映楼送别。又明日归路相逢。袖出怅别诗一首见示。次韵。
   暇日过玉磬山房
   冬夜独坐
   梅下偶吟
   午憩高阳店舍
   望宝盖山
   满月台
   店舍晓坐
   秋尽日马上口占
   车踰岘遇大风
   夜宿凤州椽舍
   黄冈月波楼
   平壤外城
   向江东道中口占
   到成都。适值太守徐公命驾出游。未即面拜。怅甚作此诗。
   成都诗妓芙蓉。琴鹤轩席上。要余一诗。走笔以赠之。
   降仙楼
   白马门晓发
   旅舍独坐
   练光亭次板上韵
   旅舍后庭有小池。花鸭数头游泳其中。每月夜曳步。颇有清趣。
   瑞兴吏舍。送郑康伯赴燕。
   次韵八三翁李道以氏见寄
   晓钟
   雨中好古词兄见过。次东坡韵。(三首)
   午过愚愚堂
   暮过愚愚堂。适有王步庚囊佩酒钱。袖携菁菹而至。甚奇事也。饮罢主人青翰。以小序记其事。仍搆长律一首。余迫暮走和。书其纸尾。
   好古子自东郊归来。翼日有诗寄来要和。次原韵。
   王卫将直庐
   春日西斋即事
   客至小饮
   东郊
   拜谒渼湖金公(迈淳)
   紫霞洞
   三幕
   自三幕抵佛圣
   佛圣寺
   恋主台
   夜宿紫云庵
   出紫霞洞
   华藏寺
   寄好古子要和
   盆鱼
   过王卫将直庐
   皆有窝晒书
   而已园亭。偕赵锦洲秉宪,洪醉箕在哲两硕士小饮呼韵。
   玉磬山房
   癸未五月一日生女
   张元一氏为诗筒。小签书各体及三十韵。置诸筒中。与社友随抽随题。今日适抽得五律及阳豪两韵字。
   忆好古,数里两词兄。用西园韵。
   雨中过西江
   水一楼。与延安徐(任辅)侯共赋。
   冒雨向北汉山城
   小广即事
   偶作续六虫篇。示诸社友要和。
   玉磬山房小饮
   呈延安徐侯(任辅)
   西园立秋日次韵
   扇
   竹夫人
   汗雨
   望夫石
   笔阵
   狮项道中口呼
   宿太古寺
存斋集卷之六(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北汉东门道中
   宿圆通庵(二首)
   圆通庵道中
   天竺寺
   小憩昭旷亭
   汉北山城
   津宽寺
   夜宿追远斋拈韵(二首)
   斋中早起次韵
   归路
   秋尽日暮渡铜雀津
   迎华驿马
   店舍晓起
   晓渡锦江
   岬寺
   恩津弥勒(石像长五十五尺五寸。围三十尺。耳长九尺。冠高八人。大盖十一尺。高丽光宗时僧慧明创建。)
   砺山道中
   望卞山
   小憩牛岘
   绵城
   小憩加里驿
   久阻乡信。怅甚作此诗。
   书与咸平童妓
   朝过溪村
   公州道中遇金礼源
   十月二十二日书感
   锦江见双鹤飞下。声甚嘹亮。
   聚奎南庑斋夜
   雪夜邻朋见过
   北山有松歌(并小序)
   贺数里王步庚回甲
   东楼赏花
   午过西园
   小斋偶吟用前韵
   奉呈水一楼徐侍郎(俊辅)
   王卫将直庐。次钱牧斋韵。
   午憩青坡花园
   登西城赏春。晚抵槐舍小饮。
   有声画
   楝花风
   郭东
   华阳亭
   华阳寺
   夜宿华阳寺
   梵窟庵(三首)
   梵窟庵道中
   春尽日。复过华阳寺拈韵。
   过王卫将直庐
   鸡
   蝉
   蛙
   墨竹
   荷花
   盆鱼
   桐油墨(一名五百斤油)
   返照
   梦
   恭题安坚八骏图
   云台草堂雨中拈韵
   三老友见过
   赠好古子卧病
   呈八三翁李慎民
   西湖泛舟
   甲申闰七月十五夜。西湖玩月。
   水一楼。谨次枫皋相公壁上韵。
   与西社诸贤。分日赌诗。非但消暑之妙法。亦是相长之一道。复留约于来春。而及其罢场之日。齐会于旧柳槐精舍。与筵者十五人。
   春日与婿郎儿子共读书
   月下书感
   秋日独吟
   西斋雨中
   甲申九月二十三日。偕八三翁,好古,数里。向佛岩道上呼韵。
   佛岩寺
   寺夜
   石泉庵朝起大雾忽捲
   夜宿石泉庵
   庵中又赋
   鹤到庵
   梅下晓坐
   邻友月夜见访
   楸庐新元书感
   元宵留西邻老友小饮
   次韵好古翁见寄
   宁野学士。西湖月夜。雪马为戏。有诗投示。谨次元韵。
   奉呈宁野学士乞和
   好古翁先以小诗起余。余既和韵。又作此诗。谨寓酬答之义。
   呈八三翁庸前韵
   读东坡诗。次经山诗韵。(领府事郑公元容)
   是日戏墨作此诗
   寄西邻友人
   春日过柳槐书舍
   书勉儿子及婿郎
   内阁二十咏(并小序)
   烈女朴氏诗(并小序)
   简邻翁
   赠孔祖圣(并小序)
存斋集卷之七(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谨次宁野学士寄示
   赠睡轩金泰郁
   奉呈好古翁要和。次东坡诗韵。
   西斋
   漫咏
   佛岩值雨
   无题
   奉呈宁野学士晬辰
   夜闻檐零床床。喜而不能寐。朝起作此。走寄好古翁要和。
   午过兼山书屋
   赠龙门山郑得鹏
   午憩重兴川上
   楸下柏实告熟
   雨后月夜。奉怀宁野学士。明朝呈上。
   绣枕(并小序)
   题林凤显诗轴歌
   雨中
   团扇
   樱桃
   秋日偶吟
   酒禁后三日。次花林饯酒诗韵。
   过三池洞
   午憩欣涓馆
   西郊道中遇苟庵崔参奉(璜)。旋即相别。怅甚作此诗。
   奉呈水一楼(二首)
   秋夜独坐。怀西邻诸贤。
   乙酉十月十八日。芸馆藏板阁成。作此诗以识之。
   楸庐偶作
   挽好古斋金洛瑞文初氏(二首)
   奉谢徐副率馈团饼
   小斋谩咏
   丙戌正月初十日。拜好古斋金翁(洛瑞)(二首)
   丙戌上元书感。翼朝奉寄八三翁。
   闭户
   朝起
   忆曲生(二首)
   听鸡
   读檀园金弘道画帖
   寒食书感
   次韵数里王步庚见寄
   西台赏春
   午过松石园
   愚愚堂次轴中韵
   呈洞庭金启远
   潭庐
   归路
   送八三李翁(慎民)入金刚
   流霞亭
   舟发流霞前滩。载鱼网至纛岛。迫暮而还。庸前韵共赋。
   雨中偶题
   西湖(二绝)
   月岩(在仁旺山中)
   月下夜坐
   秋日偶作
   潭上月夜
   潭庐老婢。为朝粥供之。欣然饱啜。作此诗。
   秋夜邻人馈栗
   宁野徐公锦伯赴任奉赆(三首)
   西岩寺
   元晓庵
   重兴寺
   辅国寺候月
   夜坐
   咏梅
   自叹
   谨和坦斋朴公梅花歌
   挽徐副率(任辅○三首)
   题姜氏园亭
   奉怀锦伯宁野徐公(俊辅)
   金生羲龄惠紫葱
   追忆好古子
   雨中
   雨后入水声洞
   丁亥闰五月望日。设长儿基福东床礼。邀同邻诸贤共饮。
   清幽庵石窟
   听蝉
   观涨
   庭际种黍数百本。翳然可喜。作此诗。
   次朴友希渊寄示韵
   暴雨
   雨中忆数里王步庚
   蟋蟀
   奉怀宁野徐公(时带锦伯)
   贺刘翁汉谦回甲
   志庆诗(并小序)
   天颜有喜近臣知
   秋夜西邻诸老友见访
   奉呈枫皋相公梅閤下(永安府院君金公祖淳)
   秋山店
   迟迟台
   大皇桥
   素沙坪
   奉呈锦伯徐公(俊辅)
   旅舍晓雨
   忆儿子
   楚山晓发
   林修竹轩席上口号
   海域
   加里驿村。夜闻织机声有作。
   绵城
   冬雨叹
   绵城朝发
   咸平客舍。忆艮斋旧倅有作。(前年来此。艮斋于梅下设酒联吟。今来人梅俱不见。终夜怅甚。)
   禅云寺
   兜率庵
   龙门庵
   兴德道中
   归信寺
   丁亥十一月初一日。 当宁御制进书。特蒙加资。贱忱感祝。谨作此诗以识之。
   冬日入北汉
   楸庐夜坐
   病眼
   病中又赋
   临湍村舍。拜斗室相公。(领议政沈公象奎)
   挽睡轩故人金泰郁
   题玄斋匡山图
   宁野学士惠南窟怪石二株
   家居戏墨
   题象山怪石。次东坡诗韵。(己卯余以象山驰马台碑役。在本府三阅月。看役之暇。到百松亭溪边。采此携归。)
   拜睡轩金翁泰郁墓
   板堂感旧(板堂在宣仁门内。即铸字藏弆之所。)
   贺宁野学士升资
   读桃源记
   咏老马
   雨后入三溪洞
   月夜宿三溪楼
   咏瀑
   追远斋拈韵(二首)
存斋集卷之八(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听蝉(用朱夫子怀吕伯恭事)
   七月十六日闻雷
   醉箕洪学士(在哲)留饮七松亭月下
   秋夜独吟
   挽而已广张翁(混○三首)
   寄西邻
   寄弇山玄在德
   次韵赠僧永训
   雪后过龙湖
   雪后赏月
   奉贺花农徐郎(耆淳)登第
   早渡西湖
   雨中拜硕斋尹公(行恁)
   东二楼前红碧桃盛开。望之可爱。谨次阁臣赓进韵。
   种兰
   千里镜
   庭前竹笋新生。青郁可喜。
   青藜杖(并小序)
   过津宽寺间经重修
   奉呈履坦斋朴公(绮寿)
   咏墙东老桑
   赠鹤田
   种瓠
   题小塘画帖
   咏绣毬花
   月下独吟
   宣禧墓典监直庐拈韵
   青翰李硕士(观夏)将欲江行。贫甚无鞋。有诗示之。谨以新鞋送呈。仍次元韵。
   赠刘典监直庐(二首)
   西窗夜坐
   奉怀殷山洪使君(在哲)
   谢龙门山郑友得鹏馈香蔬
   重阳邀诸老友共饮
   西坰晓发
   小憩临湍浦村
   皋浪浦
   题临湍店舍壁上
   惠荫岘
   高阳店舍
   次韵刘友泰勋卜筑净土
   访东峰姜翁不遇
   赠广陵李生(李仲老之侄)
   题刘村隐旌闾帖。次轴中月沙诸公韵。
   奉赆三大人赵公(秉龟)赴燕
   贺朴友回甲
   晓坐书感
   明发轩次壁上韵(四首)
   履坦斋朴公大夫人回甲寿筵。谨次元韵。
   雪后对月
   谢松京留相馈栗糖
   志庆诗(并小序)
   人日楸庐书感
   咏橘杯
   春雪
   东门
   庚寅二月二十八日 徽庆园幸行日观光。谨述此诗。
   次韵咏山榴
   午憩庭梅下
   书进学语初门(并小序)
   送刘泰勋往省镇川旧山
   潭庐次唐诗韵
   山下种栗
   雨后折葵
   闰四月初吉作
   酒后偶书
   庚寅九月十九日乞退。翼朝书此诗志怀。
   朝起漫吟
   赠密城朴振远信远兄弟(二十寸族弟)
   谢醉箕洪校理(在哲)馈酒
   雪诗(三十首○并小序)
   夜宿潭庐拈韵
   潭庐赠孙氏老翁
   八三山李翁(慎民)今年八耋。既升职。又蒙 赐米。甚盛事也。诗以贺之。
   蟹岘夜行
   题黄孤山书帖
   忆西园
   春日饮刘氏园亭
   华城南厅书感(二首)
   寄醉霞俞僚河柱
   华宁殿奉审讫退。伏私次谨书感。
   拾虫
   浚川
   渡铜雀津
   果州道中
   华城十咏
   辛卯六月初三日。 景福宫卫将副拟蒙 恩点。北望感祝。谨赋此诗以识之。
   迎华亭赏莲(二首)
   梅香桥𧢇月
   南厅夜坐
   朝雾涨甚
   暮过柳川
   龙珠寺
   恸哭行(并小序)
   辛卯八月初二日。拜 永禧殿殿监。翼晓延英门肃谢事讫。历入内阁。至午退归。作此谨识之。
   独入道峰。题望月庵壁上。(二首)
   水落山
   玉流洞
   内院庵朝起
   赠清波大师(并小序)
   雨后归路。憩金流洞。
   水落山道中。遇尹参判令公。(命圭)
   奉呈竹坡徐公(俊辅)
存斋集卷之九(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午憩金浦奉陵寺
   章陵莎草修改日书事
   陵役翼日。以别看役。伏蒙筒介 恩赐。瞻天感祝。谨赋此诗以识之。
   辛卯十月二十二日。即余回甲年若月日也。朝起书感。
   潭庐朝饭。吃沉菜味佳可喜。
   陪华留相公向华城雨中作
   南厅书感
   是日南厅书怀
   雪中早起
   登华阳楼
   午憩万义寺
   长安门外教场。聚点即事。
   阅华城志书此(三首)
   铃阁伏闻揔理留相徐公读书声。感叹有作。
   南厅漫咏
   忆儿曹
   新礼楼上闻鹤唳声。怅望有作。
   春昼(三首)
   鹭梁阻风
   八达东麓春眺
   祝万堤鲋鱼歌
   花下听禽
   是日独吟
   母鸡
   角五吹吟(并小序)
   眼疾书闷
   赠李僚学官孝彬
   花下对月
   柳絮
   咏烛
   胡笳
   百舌
   谢龙珠寺僧志察馈松饼
   壬辰五月十九日。前华留徐公(有邻)去思碑阁成。
   悯旱
   南厅酒后书事
   小憩杭眉亭。谨次前帅板上韵。
   题醉春堂(并小序)
   霖雨后过铜雀津
   华营颁耽罗贡马(并小序)
   始兴道中
   铜雀津水势涨甚
   谨次留相徐公寄示韵
   午憩奉宁寺(在华城东五里许)
   旅翁徐大雅(▣▣)寄诗要和。谨次以答之。
   旅翁翼日又投诗要和。谨次原韵。
   咏早菊
   幕中伴吟
   秋雨叹
   寄华城中营
   南厅朝起
   闻砧
   咏衰柳
   咏壶
   九日书怀
   蟋蟀
   暇日独登迎华亭
   归路历登杭眉亭
   题南厅壁上
   壬辰九月十七日。华城重修。始役日书事。
   巡城
   华宁殿诞辰祀夜
   秋日登杭眉亭
   城役监蕫归路口占
   南水门外。得二片石。品甚奇绝。置诸床头。日夕摩挲。喜见于诗。
   南厅书闷
   显隆园丁字阁。始役日书事。
   题曼殊利室壁上(室在龙珠寺东庑)
   赠龙珠寺寓僧妙华(二首)
   挽李知事兴润(三首)
   天保楼𧢇月
   旅馆
   柳川雨中
   夜宿龙珠寺(二首)
   瑞凤山植木归路。作此诗以记之。
   闻数里王步庚定系子。诗以贺之。
   赈政方始。吟示同事诸人。相与勖之。
   夜起
   志喜(并小序)
   就食
   漫吟
   雪后渡铜雀津
   雪马
   私赈(并小序)
   秃城(二首)
   山城仓监赈
   除日
   元日书怀
   大皇桥
   秃城夜雪朝登南楼有作
   东风
   巡铎
   忆数里王步庚
   南厅写怀
   北牖听雨。次药翁韵。
   咏佛头花
   留宿秃城运筹堂
   五仓分赈日书悯
   乘月独登西将台
   鹭梁
   听莺(二首)
   春情三首。拟艳体。次滩翁韵。
   谨次留相徐公感旧韵
   过鹊岘记见
   细蓝桥(并小序)
   监赈
   午憩秃城椽舍
   壮南轩后庭。林檎花开甚盛。
   踯躅花下奉别相公
   独登未老閒亭
   读西山大师碑(大芚寺僧有碑本印来者。此是奉轩徐公所撰。)
   分赈日值雨书闷
   南厅书赠金海申硕士命胤
存斋集卷之十(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南厅书怀
   咏老槐
   留老妓少话
   送江湖散人申周伯。谨次竹坡相公赠别韵。
   幕中留卞峰金司谏(振声)共赋
   挽弇山玄知事在德
   哭侄儿基直墓
   夕坐
   题天下地图
   恩赐贡马(并小序)
   奉怀竹坡相公
   雨中独过玉流洞
   烛下书与儿辈
   谨次醉箕学士北山月夜韵
   对梅(二首)
   呈坦斋相公(并小序)
   谨次龙湖寓居徐公(俊辅)寄示韵
   再次龙湖寄示韵
   谨贺坦斋相公回甲寿宴
   承 命书进屏风一本。荣感交切。谨赋此诗以识之。
   奉别洪校理(在哲)长城被谪
   雨中书怀
   哭数里王太步庚(三首)
   贺洪校理蒙宥
   悼亡女刘氏妇(七首)
   余有怪石一面。 竹坡相公寄诗示意。谨此奉呈。仍次原韵。
   奉呈竹坡相公案下
   谨寄醉裘洪大雅(在赫○二首)
   秋熟喜甚
   月下独坐
   深居
   书闷
   写怀
   待制学士金公。谓余年前记得清人所书柱联诗名李白清如许人影梅花瘦一般。未知何人作。而此是佳句也。此句语于君无乃近之乎。余对曰何敢近似。只切惶愧而已。仍退而作此诗。示我老怀如此。
   秋日早起偶书
   咏秋柳
   寄菊隐
   次韵菊隐寄示
   渊明菊
   夜饮九曲园亭。次陶诗韵。
   午憩潭上田舍
   潭西老枫
   基祜成婚日志喜(甲午九月二十九日)
   家居书事
   南窗
   李友季彦自广州至
   遣怀
   锄月堂席上共赋
   奉寄青翰居士
   感旧诗示西邻诸贤
   老菊叹寄菊隐
   雨中遣怀
   夜坐
   奉谢锄里柳公(相亮)送惠水仙花
   哭亡女刘妇墓
   硕斋尹公(行恁)复官爵日书感
   奉贺青翰初仕
   亡女忌日书感
   雨中寄示西邻
   过玉流洞
   青翰溪屋共赋
   雨坐遣怀
   客至
   西园
   次韵鹿窗金大甫见寄
   挽八三翁李慎民氏(二首)
   自咏
   雨中次韵金生希龄见寄
   雨夜忆玉溪旧游
   田家咏(四首)
   遣閒
   水声洞后麓纳凉
   挽柳佥使元荣
   刘翁汉谦醉后索诗。遂走笔书此以赠之。
   盆池成
   汉江雨水涨溢。渡涉不通。留宿渔舍。(此下即平薪录)
   华宁殿前路。瞻望蹰躇。谨作此诗。恭寓区区恋结之忱。
   振威前川
   平泽郡门津
   闰六月十六日平薪镇上官(初以十五日择日。在道值雨值水。行期迟滞。拖至是日。)
   青阳道中有草花。其黄如菊。折来把玩。可忘路苦。遂于马上口占。
   永保亭
   寒山寺
   洪州道中
   熊津馆延命日谨书感
   公州铜川阻水
   铜川村舍朝起
   午睡
   长川村舍
   题平薪镇轩壁上
   猎虎行
   百日红
   待变亭(在镇南三里许海口)
   楙轩(轩后有楙一名楙轩)
   海月庵玩月。临归有作。(在镇后三吉山五里许)
   巡山
   楙轩偶吟(三首)
   祭三吉山绝顶望海
   晓起
   青山
   七月十七日年还分粜二十韵
   午到待变亭海边。迫暮乃归。
   卧病
   望 阙礼讫。退而谨作此诗。
   读钱牧斋诗偶书(二绝)
   映潮楼观潮
   听笳
   步月
   八月十五日贺礼罢后归来有作
   秋夕纵笔
   再到海月庵
   秋夜书勉基祜
   谨挽锄里柳尚书台监(相亮○三首)
   七贤悼亡诗(并小序)
   海美旅馆忆儿子
存斋集卷之十一(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渡海向安眠岛
   岛上
   漆店月夜
   漆店谩咏
   忆儿子基祚
   午憩大梁监董厅
   海村朝起
   国祠峰
   中场
   晓来大风作
   浦边记见
   夜卧悯虎
   浦村
   浦村赠主人翁
   雨中晓坐
   巡山
   客夜
   蛤山
   墨坊山
   登仓墟东麓
   海边望田横岛
   村舍晓坐
   凌晨
   里丁馈红柿
   寡妇叹
   监斫书事(十首)
   猛虎叹
   道上见数十童儿。群聚作戏。喜甚作此诗。
   村舍夕坐
   渡头
   僧鱼里月下夜咏
   九月十二日斫役告讫
   渡头值大风
   岭端乘舟向姑苏城
   月夜登永保亭
   次韵金生羲龄寄示
   赠内
   拟内答用前韵
   听讼
   寄孝儿
   籴政
   生朝书感
   勖平湖讲堂诸生
   楙轩写怀
   晨衙
   雪后到海月庵
   雪后发镇中。校卒猎虎。果擒一头。薄暮载归。
   雪中
   平湖怪石歌
   次韵南洲崔沔见寄
   雪后又到海月庵
   十二月初八日。即释伽如来成佛之日。四夷八蛮海外诸国。凡寺刹所在。莫不致斋供焉。海月庵察大师来乞供养之需。以米烛助其事。及其归。作此诗以送之。
   寄南洲
   南洲夜过
   又拈韵
   南洲示私槁一册。皆佳什也。奉览数日。遂书一诗于卷末以归之。
   乙未秋冬等殿最。以宽厚自任。廉勤为威为目。愧悚之馀。作此诗。
   乙未除夜
   向苏营
   德山寒峙
   洪州海边遇雪
   上元
   奉寄醉箕洪学士(在哲)
   楙轩书怀二十韵
   闻儿子书声。喜甚作此诗。
   寄南洲崔参奉(沔)
   楙轩春咏
   翼朝又寄南洲
   春雨
   海滨连日风势甚恶
   种松
   楙轩春日谩咏
   是日公馆甚寂然。颇有佳趣。遂作此诗。
   酬南洲见寄
   西里李宜秀寄诗要和。立伻写上。
   寒食书感
   镇中杂咏(八首)
   伽倻山
   枳城早发
   过田家
   采石
   朝起书怀
   谨次东省校馀集韵(并小序)
   安兴待变亭。候漕船到泊。(二首)
   喜漕船到泊
   驾海
   月中行船
   浦口值雨
   海民
   制胜楼
   龙穴(在安兴海边)
   舟夜
存斋集卷之十二(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舟中值雨
   回泊安兴浦口
   忆乙儿(二首)
   贯项(在大洋中)
   到民鱼里浦边才下岸。大雨暴至。
   午憩万垈村舍(在平薪南一百二十里)
   大岛
   枫岛
   自枫岛回船向平薪(二首)
   普闻庵(在兰沚傍小岛中)
   庵僧性洽遗我竹杖二枝。兼寓祈寿之意。铭感不已。诗以谢之。
   兰沚岛
   雨中夜泊宜松山浦口
   自海归来眩气作
   登候望峰
   行饭后放笔
   四月一朔。官厨馔具。惟是菜蔬而已。遂作小诗二绝。以自笑自警。
   官庭芍药盛开可喜
   礼恩府院君石崖赵公(万永)回甲晬辰。谨献老海石寿竹杖为寿。兼呈二诗。恭寓微忱。
   雨中海月庵薝卜花移种一首
   午睡
   南洲见访。次东坡诗韵。
   雨后步池上。用前韵寄南洲。
   五月二日闻刈麦。喜甚作此诗。
   端阳书感
   偕南洲围棋。棋罢次东坡诗韵共赋。
   喜雨
   团扇赠南洲
   雨中寄南洲
   喜晴庸前韵
   虎患书悯
   午憩森吉浦村
   读唐人山水画帖
   山村记见
   瑞山文渊村舍滞雨
   八峰山(在瑞山西二十里)
   安兴城南村舍(以护漕差员屡次来往)
   候漕船
   旅舍长夏。太甚无聊。只有韵书一册。逐字看详。颇觉有味。始知欧阳公为先觉者也。于是作小诗一绝。
   海乡
   浦舍雨中(三首)
   书悯
   浦舍饭供惟鱼膳。甚饫之作此诗。
   浊酒
   闻仲女大忌已过。刘郎命勋继娶海外。思想悲绝。作此诗以泣之。
   朝起望海
   鸡将雏曲
   浦晓(二首)
   剑啸轩次板上韵(二首)
   是日海气晴明。令人可喜。
   安兴姓张人乞笔。有馈烧酒熟鳆。遂醉饱而挥洒送之。
   安兴泰国寺僧文宗。持一壶酒。出东门送余。有铭感于中者。作此以赠之。
   苦雨次南洲见寄韵
   晓起
   夏日临池
   午憩门串里
   夜坐闻虫声书感
   楙轩偶唫
   忠清水使李公(济完)回甲晬辰。诗以呈贺。
   夜深步月
   夜坐
   赠南洲
   早菊(三首)
   赠南洲(四首)
   送儿子基祜游亢金山
   见家书
   夜坐漫唫(二首)
   临镜
   听雁
   八月十五夜。偕南洲海月庵赏月。(五首)
   视事
   秋怀八首。次杜工部秋兴韵。
   夜过南洲先生。先生寒房独坐。傍无燃烛。相对于黑窣窣中。良久接话。夜深乃归。翼朝赠之以烛。兼奉一诗要和。
   饮酒(二首)
   衙罢后次南洲见寄韵
   南洲见访。酒未能设焉。及归作此诗以谢之。且以重阳一醉为约。
   九日望日庵(五首)
   闻儿子基福登览摩尼山。喜甚作此诗以示之。
   放衙
   赠性洽首座(并小序)
   轩夜读书
   读史
   老楙
   衙内檀竹槐柳(四首)
   拟赈
   丙申十月二十六日。伏奉 圣教颁下者。盖以湖西籴政。横徵族亲姻娅。且害及邻里。实为生民切骨之冤。自 上特为轸念。十行 恩言。勤勤恳恳。严禁横侵之令。嗟彼湖民。莫不欢忭蹈舞。庶可以安堵奠接矣。小臣猥忝守土之任。敢不宣布 德意。对扬万一。与群黎老少。同其乐也哉。瞻天感激。谨赋此诗。拟追王褒乐职故事云尔。
   咏雪竹
   海月庵僧普学。新造袈裟。设斋告成。缁徒来会者甚众。各助佛事。时请余观光。老病未果。诗以寄之。
   南洲崔翁今年六十七。始生男。诚是稀有之庆。闻甚大喜。搆成一诗。走隶以呈贺。
   丙申十一月二十九日夜梦。到一洞中。白石齿齿。清泉泠泠。甚可喜。仍坐石上。搆成一绝。及其觉也。皆已忘之。只记第三句却疑汉上馀流在。遂足以成篇。
   丙申腊月初吉。境内耆老四十六人。孝烈九人。分给岁馔白米各一斗慰送之。遂作此诗。以备镇中故事。
   官窗雪后漫咏
   对饭
   平湖绝句(三首○平湖。即平薪古号。)
   晓起
   海月庵性洽老师。馈香蔬两种。
   牛母岛普闻庵老禅师。送惠青竹杖二枝。诗以谢之。
   赋海衣(并小序)
   赈民诗(并小序)
   赠南洲崔参奉(沔○三首)
   元日
   次韵南洲见寄
   长亭
   结城龙里店舍。送别刘郎命勋。
   保宁清水洞
   苏营东门楼
   午憩保宁三巨里店西土室
   元宵留宿九万浦村舍
   定山寒峙遇雪
   沧泽(在镇东八十里)
   寄两儿子(时基祜基祚两儿在镇中)
   沧泽仓舍饥民分赈日作
存斋集卷之十三(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禁松
   忆儿子基福
   送造舡老校入安眠岛
   晓闻海飓大作。惊起赋此。
   南洲见访
   吊海口渰没民人(二首)
   书道
   二月二十日喜雨
   薯蓣
   衙中种𡬾
   岁饥
   旧镇(在镇东二十里)
   在道
   海域
   楙轩春咏
   嘉礼志庆诗(并小序)
   离镇
   归家
   御真移奉诗(并小序)
   丁酉五月初四日。清潭 先山洞口孝碣竖立。儿子驰书见告。喜甚作此诗以识之。
   书悯
   祈雨祭罢后。归坐东轩有作。
   祈雨祭翼日得雨志喜
   览明氏世谱。作二绝以寄之。
   午憩广岩村舍(金氏二十馀户世居之地)
   五月二十九日喜雨
   巡池
   浚池
   雨后遣閒
   雨中
   楙轩即事
   过广岩金孝子旧庐(并小序)
   对月
   南洲寓所。麰麦一包。伴诗呈上。
   草堂泉(在宜松山中)
   海月庵纳凉
   听歌示同席崔参奉要和
   病中听蝉
   谢望日庵閒大师问病
   寄乙儿
   巡瓜圃
   七夕赠南洲要和
   开门曲
   闭门曲
   过竹叶里
   登亢金山
   龙穴(在亢金山南麓海边)
   龙湫祈雨祭罢后。值雨沾湿而归。
   乡味
   晓咏
   新晴
   喜新造战舡自安眠岛到泊待变亭浦口
   楙轩写怀
   夕眺(二首)
   衙后石假山
   农形
   送别闵大雅成勋新昌卜居
   月中访南洲书堂少饮
   秋夕遇雨
   内赐贡马。北望感祝。谨作此诗。寄示儿子。
   广岩精舍
   水多洞归路
   西窗晓起
   丁酉重阳。偕南洲访望日庵。
   独访海月庵有作示南洲
   九月十五夜。海月庵赏月。(二首)
   庵中晓坐有作书壁上
   晓坐
   九月二十六日。儿子基福来觐。
   送别基福
   十月三日。天气甚清明。遂步出东门。自田间至待变亭小憩。渡四千浦入峨嵯岛。回路由森吉山神祠前。遵涧而西。迫暮乃归。仍作此诗。凡五十韵。
   灯下对竹影
   乙儿夜读
   捧籴(二首)
   彩云桥(在海美北仓津头)
   三税点检日有作
   瑞宁馆忆崔孤云
   邀见九十九岁老人金汉重赐米肉(金老居生于平薪沧泽面元堂里)
   白华山(在泰安邑治)
   向梨园面道中
   梨园仓舍
   暮投海村甚困惫。颓眠于酒瓮傍。夜分乃觉。
   公州铜店岘遇雪
   清水洞见白鹤双立
   雪后渡锦江
   夕投铜川店舍
   小春后二日遣怀
   海民
   海月庵以红绡帐为供
   雪里忆南洲
   雪后写怀
   送别乙儿。独坐书感。
   忆儿子
   戊戌元朝
   新年
   海月庵老大师性洽见访。余方临归。遂书此以赠之。
   递职
   客至
   客舍元宵
   留别南洲崔参奉沔
   交龟
   平薪境上。有海民十馀人携酒赆行。
存斋集卷之十四(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独登六角岘
   西园赏春
   咏笼鹦
   寄南洲崔参奉沔
   西园小饮
   樊溪山庄
   戊戌五月二十一日。哭亡女刘妇墓。
   寄南洲
   九曲精舍小饮
   赠申生懿显新婚
   北窗
   雨中漫咏
   寄金生羲龄用前韵(三首)
   雨中漫咏
   寄西邻用前韵
   西轩
   雨中夜坐
   午憩水踰岘店舍
   抱川道中
   向金水亭
   金水亭次板上韵
   禾积渊
   道傍有早菊烂开。婵娟可喜。折来数枝。插于轿上。行人皆大笑之。作此诗。
   金城南大川泛舟口号
   溯流上襟亭
   登白鹭亭(在金城邑内)
   入峡
   通沟
   断发岭
   向长安寺道中
   长安寺
   长安寺说法堂夜坐书此
   玉镜台用前韵
   月夜表训寺用前韵
   地藏庵书赠华萼大师
   翼日表训寺又赋
   歇惺楼
   歇惺楼上。书赠颓云大师。
   正阳寺无说堂。夜闻诸僧诵经。书此诗与之。
   须弥塔
   万瀑洞道中
   普德窟
   摩诃衍
   兼山先生将登白云台。余老不能焉。独留拈花室。作此以见意。用前韵。
   八潭(一曰真珠。二曰碧波。三曰黑龙。四曰火龙。五曰琵琶。六曰喷雪。七曰龟。八曰舡。)
   佛地庵次板上韵
   万灰庵
   榆店寺(三首)
   海山亭
   带湖亭
   高城云近楼。次板上韵。
   海金刚
   高城官舍夜饮呼韵
   观海
   杆城乾凤寺
   杆城海上口占
   金富岭
   温井
   归路
   合江亭洞口。憩枫阴口号。
   小憩洪川平泉驿
   洪川卧治轩。与李侯(观夏)共赋。(二首)
   梦梅閤雨中
   奉怀兼山先生乞和
   拜谒广津松石亭洪相国大爷(奭周)
   对酒谩咏
   秋庄申生懿显作梅花诗要和。仍次元韵。
   兼山崔正郎见访
   竹坡相公耆社贺诗(并小序)
   谨和坦斋相公江居韵(二首)
   春日感怀
   己亥四月十四日。闻梣溪尹大雅(定铉)庆科初试获捷。病伏楸庐。势难进贺。谨呈一诗以替之。
   樊溪宅席上。谨和见寄韵。
   午拜竹坡相公
   旱莲
   雨后过安氏园亭
   奉寄洪川李侯(观夏○五首)
   敬呈坦斋相公
   久雨
   读欧阳公集古录感叹有作
   竹杖
   雨中书怀
   珠崖张昶送示家大人而已广行状。追忆当时。历历如昨日事。而先生今不可复拜矣。披读再三。不觉感泪被面。谨书一诗并归之。
   咏竹帚
   喜秋
   瓶莲
   次韵华城阙里祠(孔子后裔。编成阙里志。太学生联和以识之。)
   读数里王步庚诗稿
   东都乐府(六首)
   贺枫石徐公(有矩)致仕
   夜坐谩咏
   尹同枢殷弼甲宴速余。适在潭庐。未克进贺。诗以替之。(三首)
   庚子月正元日。贱臣以朝官年七十。伏蒙米鱼之 恩赐。北望感祝。不觉沾襟。谨书此以识之。
   读保晚斋集(枫石徐公。以不肖门下故旧。特赐新印一帙。)
   日涉园
   潭雨
   川上春
   奉呈竹坡相公
   庚子三月十六日。 健元陵幸行观光归。作此诗谨识之。
   僧伽寺长寿殿感旧
   自僧伽寺抵文殊庵。山路甚险。
   雨中西园小饮
   午过一碧亭
   步向故山道中
   雨中寄西邻两贤
   六月二十八日雨中书感
   潭上(二首)
   汲泉煮茗。味甚清冽。恨不与邻友分尝。遂见之于诗。
   赠明大师卧病
   潭庐雨中
   挽徐友弘遂
   青翰李侯(观夏)挽词(四首)
   谨和坦斋朴公(绮寿)秋诗(八首)
   庚子九月十九日夜梦。拜冷井门屏下。既觉呼烛起坐。搆此一诗。翌朝因柴奴便呈上。
   潭上忆亡弟子成
   潭上步月
   潭夜
   喜礼
   书怀
   洞僻
存斋集卷之十五(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坦斋相公作坡州省扫之行。时余在潭庐。既违拜别。且未陪后。怅惘之极。搆玆鄙什二首。谨暴微忱。
   落叶
   伏读 御定课诵(并小序)
   十一日灯下偶书
   寄儿子基祚
   冰泉
   西斋灯前漫吟
   坦斋相公晋秩崇政。追荣两世。谨搆此诗奉贺。
   坛枫诗(并小序)
   潭庐古诗(十首)
   西邻樵叟
   清潭口行人。为虎囕死。
   十一日晓大风
   夜坐
   遣閒
   病马
   雉下田
   题追远斋壁上小塘画松
   饮酒即事
   三角山四十韵
   浮石洞(在寿坡山后麓)
   潭上漫咏(八首)
   夜读近思录有作
   猎鹰
   归牛
   冰川
   冻砚
   奉怀坦斋相公
   晓坐
   卧病
   款段
   遣怀
   奉别玉果崔侯(瑗)赴任(二首)
   病中作
   春鸟
   坦斋相公生辰志喜
   送别韩医台膺。赴乔桐幕府。
   赠萍翁金载膺
   春阴
   广州李季彦见访
   雨中庸前韵
   书示儿曹
   春砧
   奉寄朴主簿大寿长兴库直庐
   潭庐即事(三首)
   坦斋相公将拟乡居谨呈(二首)
   次罗文普寄示韵
   先垄植木后书感
   朝起
   酒至
   溪上赏春
   新菜
   辛丑三月二十二日山下。老桧一树为风半折。嗟叹之馀作此诗。
   南窗
   闰三月十一日夜大雷雨
   溪上雨中口占
   坦斋宅上香蔬数把。走人伏呈。时 相公将卜居通津乡舍。
   奉寄崔玉果(瑗○二首)
   莴苣菜
   潭上漫咏
   坦斋公通津卜宅将启程。其翼日谨呈一诗。庸替租道之饯。
   端阳楸庐滞雨
   海棠
   兴圣庵云潭大师见访
   山下檀木
   杨花渡舟中。奉怀坦斋相公。
   拜谒坦斋相公汾浦精舍
   雨中漫咏
   潭上雨坐
   潭上(三首)
   雨后观耘
   奉怀汾浦精舍
   雨后独访清潭卧云楼
   奉呈吴直阁(取善)顺天大衙
   汾浦书至谨以诗奉谢
   对庭花
   临池
   秋夜忆亡弟俊默
   楸庐诗(三十首○并小序)
存斋集卷之十六(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晨兴有作书示儿辈
   谨次石淙徐学士(有薰)寄示韵
   忆故山
   呈上汾浦舒啸轩(二首)
   先陇
   煨栗
   扑枣
   遣閒
   刈薪
   夜坐奉怀坦斋公
   秋咏(二首)
   午过兴国寺(一名兴圣庵。在清潭口三里许。)
   寻真寮访云潭大师
   是日无聊。桐叶题诗。泛水为戏。
   游鱼
   巡园
   喜粮至
   山映楼七绝(二首)
   午过文殊庵。屋宇方始重建。
   文殊庵夕眺
   张氏山庄
   赠河上宋愚濂
   咏雁
   西园小饮
   移菊床头新香可喜
   书赠基福南行
   夜拜汾浦相公。公诗以赠之。酒以饮之。感惶交并。席上谨和。
   翼日又谨次投示韵
   汾浦晓发
   夜坐忆南行儿子基福
   赠潭居朴翁
   樵歌
   潭上六绝
   书怀二十韵
   雪寒
   辛丑十月初十日夜。耿耿不寐。至鸡鸣始就睡。梦中拜 先考。旋即觉了。起坐呼烛。泣以写之。
   雪中基福书至
   书潭庐壁上
   霜降日天气太寒。以豆粥浊醪。家眷相与醉饱。且分馈邻里诸人。意甚充然。不知栗烈之为苦。遂赋此诗以识之。
   索居有怀(二首)
   雪月
   寄西园金生羲龄
   雪中对梅有作
   麟山佥使韩喜麟在任三年。施惠甚多。土人立石颂之。闻甚嗟叹。继以一诗。
   雪夜与儿子共赋
   潭居闻李进士(裕元)大阐之报。谨赋此诗。专伻奉贺。
   奉呈枫石徐奉朝贺公(有矩)
   贺梣溪尹硕士(定铉)黄柑登第
   奉呈汾浦舒啸轩(五首)
   壬寅元朝
   新理居室。虽窄可喜。仍题壁上。
   余今年七十二。偶阅放翁集。集中有七十二岁唫。千载之下。亦可谓奇遇。旷感之馀。仍次元韵以识之。
   元朝后三日。奉怀坦斋相公。(二首)
   岁后书事
   潭上元宵作
   元夕山菜品甚香淡可喜
   对寿坡山
   潭夜
   舒啸轩席上。谨次坦斋公见寄韵。
   汾浦晓发
   听鸡
   张生铉斗汾浦门下受业者。用坦斋公韵赠我。次韵答之。
   偶题
   箭桥道中
   寄西园金羲龄
   读浣岩集
   春雪且风
   壬寅寒食翼日。追远斋后台成。(方欲建 祠预先筑台)
   筑台后翌日浚前涧
   潭上咏云
   巡山
   春咏
   花下独酌
   午过安氏园亭
   潭庐
   坦斋尚书复寻乡路。谨呈一诗。以寓微忱。
   通津可坐洞
   书与儿子基祚
   病中谢西邻两贤馈园杏
   谨挽领中枢府事渊泉洪公(奭周)
   菊花伴诗呈梣溪
   呈上杨州牧使徐侯(耆淳)政堂
   寄七松亭主人池锡观
   壬寅八月六日。 景慕宫 望庙楼 御真奉审讫。退归私次志感。
   中秋望夜月下。奉怀坦斋相公。
   翼夜坐月
   摘栗
   秋山
   雨中待粮米不至
   终老
   汉北
   文殊庵
   狮项道中
   谨次汾浦舒啸轩九日韵
   草堂漫唫
   潭上
   上墓
   书叹
   十月十六日雨
   夕坐
   衡门
   奉呈杨州徐侯(耆淳)
   禾囷
   漫唫
   自叹
   浊酒
   家僮雨中携酒至
   饮酒
   雨后行饭
   孤云
   岁暮
   山房
   柴马叹
   醉后漫唫
   遣閒
   雉下田
   忆亡友好古斋金洛瑞
   草堂书事
   大禹古文歌(平水土赞。 纯宗癸巳令内阁重刊。揭于会祥殿。)
   失题
   雪中晓坐
   病枕
   赠西园金生羲龄
   自警
   敛迹
   鸡鸣
   奉怀梣溪
   潭上至日
   高枕
   奉寄苟庵崔正郎(璜)
   苟庵自龙仁山庄归家。写意投示要和。谨次原韵。
存斋集卷之十七(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草堂遣閒
   拜墨农学士李公(裕元)终日相与弄墨。迫暮而归。归后奉呈二诗。仰乞俯和。
   灯前看梅。次放翁诗韵。
   梅下忆邻友
   梅下作
   冬日渡杨江舟中作
   暮过金陵道中
   夕次两陵店舍
   奉怀坦斋朴尚书(绮寿)卧病
   书与赵孙敬孙
   感旧
   灯下记梦
   雪中遣兴
   二十一日夜大风雪
   小斋遣閒
   寄秋庄申生懿显
   元日
   奉怀坦斋相公
   七十三岁唫
   漫咏
   新年省扫 先山
   村西晓望
   兴国寺明大师岁讯。诗以答之。
   是日独吟
   待明大师不至溪上引步
   痴坐
   病后漫咏
   小斋
   又赋
   上元邻人馈生葱
   潭上元宵步月
   潭居即事
   楸庐古井
   自山下归路作
   留西邻三贤夜饮
   寄斗渼李生观周
   草堂写閒
   春雪
   赋芭蕉
   檀木(檀木在 高祖考墓侧。 曾王考侍墓时。有异鸟来鸣枝上。此𡬾尚存。)
   连日东风甚恶
   可坐洞枕流堂(坦斋尚书通津偶所)
   潭上(二首)
   访兴圣庵明大师不遇
   午憩池边
   午眠
   癸卯四月初八日。行仲氏忌祭于墓。归坐楸舍书感。
   呈上枕流堂(二首○坦斋朴公汾津偶所)
   癸卯四月十六日。尹先达(定铉)放榜日也。 特除弘文馆副校理。志喜奉呈。
   日涉园小饮(金生羲龄园亭也)
   午憩栗阴
   枫岸
   雨中遣閒
   是日且雨且晴。独坐漫咏。
   麦饭
   川上观涨
   樱桃
   奉贺宁野徐尚书公(俊辅)晬辰
   次韵七松亭诸贤宴集
   癸卯五月二十日。设同年会于苍麓金别提园亭。会者六人。(不佞及金得龟,严性简,郑尚淑,金重铉,金有臣。)
   赠安生庆龙
   西园小饮
   赋得柳眠
   流头日西邻两贤见访
   翼日又会
   家居
   奉怀坦斋相公(三首)
   遣閒
   寄西山纳凉诸贤
   寄又峰赵熙龙
   晓起
   病后潭庐书事(二首)
   赋崖南老松
   早菊
   赠村中樵夫
   是日偶吟
   是夜失睡书闷
   癸卯八月初三日。豆锡洞移舍。
   绥陵幸行日谨作
   潭庐秋日閒咏
   板堂感旧(板堂即铸字藏弆处)
   谨贺坦斋大爷致仕
   深居
   闭户书叹
   漫咏
   坦斋大爷耆社肃谢日志喜
   坦斋公自通津偶所。还归城西旧第。伊日谨作。呈上案下。
   谨谢病樵申奉事(命濩)自太仓直中惠米
   拜梣溪尹学士。归来有作奉呈。
   酬病樵申翁(命濩)太仓直中寄示
   老屋
   谨省 先考墓
   潭上 孝子洞
   寄西邻樵夫
   夕吟
   潭居写怀
   潭上即事
   忆啸斋卞钟运赴燕
   十月二十六日晓起书感
   夜寒呼烛起坐有作
   还乡
   潭上
   癸卯冬至
   遣閒
   驼酪粥
   乌夜啼
   灯前梦罢有作
   过寿宫桥(在北山麒麟桥南)
   雪后
   小寒日风寒甚酷
   呈上梣溪学士案下
   天寒
   雪后归路作
   晨起
   寄泉观曹景轼
   赠秋庄申懿显
   拜谒坦斋相公
   连墙林木间听禽可喜
   自述
   云台书屋月夜小饮。金生羲龄有事不至。
   呈上坦斋相公(二首)
   在潭上忆西园诸贤
   款段
   写意(三首)
   访兴圣庵云潭大师
   夜宿寻真窝(大师所居之室)
   归家作
   谨谢华城留守徐公(憙淳)馈酒
   新春楸庐书感
   甲辰元日
   谷日有作
   云潭大师惠瘿瓠
   潭上阻风
   谨次陶云李待制(㘾)寄示韵
   春昼六言(三首)
   诗后临池有作
   西窗漫咏
   奉呈杨州使君金公(洙根)
   儿子基福陪李待教(裕元)作浿西行。临别书此诗赠之。(三首)
   潭庐后圃种杏
   异鸟山植木(四章○先家先垄主山)
   旧欌(书付两扇门)
   春寒
   九曲园亭赏花
   梣溪学士尹公(定铉)新除 奎章阁直阁。抚今念昔。悲喜交集。作此诗呈上。
   赠张佥使昶(二首)
   拜谒斗岘枫石徐奉朝贺公(有矩○斗岘江亭。即故领府事徐公龙辅旧宅。)
存斋集卷之十八(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呈上坦斋相公(并小序)
   潭上忆居昌崔使君(璜)
   奉赆坦斋相公金刚之行(三首)
   潭庐
   访云潭大师。师方洗足。作此诗以赠之。
   雨中闻杜鹃
   咏庭前木莲花
   种竹次西园韵
   进拜枫石徐公(有矩)斗岘江亭
   七松亭诸贤赋诗戏墨。日以为会于枫林甘泉之间。时心庵赵尚书(斗淳)绘其事。醉箕洪尚书(在哲)赠以酒。感叹之馀。各赋一诗以志之。余闻甚艳焉。谨次原韵。以备园中他日故事。
   手谈次七松亭轴中韵
   潭庐雨中(二首)
   燕巢
   青瓜
   闻儿辈与新郎金东赫佛岩纳凉。作此诗待归拟示。
   听蝉
   赋得晚凉看洗马
   谨次梣溪内阁直中韵
   无题
   小憩栗阴
   白羽扇
   观垦田
   雨中(二首)
   雨后
   川上纳凉
   是夜雨后月色甚佳。忆西园诸贤。
   西园诸贤见访(池锡宽朴基悦曹景轼)
   初秋漫吟
   次韵杨州地主金公(洙根)过潭庐翌日寄诗(五首)
   奉别崔明府(瑗)高城赴任
   夜坐忆西园词弟
   庭前甘棠今秋始结子可喜
   潭上独坐。奉怀坦斋相公有作。翼朝走人呈上。
   饭后写怀
   秋怀(二首)
   西园小饮
   九日潭庐雨中。忆西园诸贤。
   午憩平仓太平轩
   二乐洞精舍拈韵
   夜宿精舍呼烛又赋
   养素台
   七松亭枫坛留饮
   奉别谷山明府尹公(定铉)赴任(二首)
   饯秋前一日。菊痴书屋。与诸贤共赋。
   午过菊痴书屋
   赠七松亭主人池子山二十韵
   清潭
   晓坐
   洛西诸贤潭庐见枉
   月下又赋呼韵
   洞口送别诸贤。归来有作。
   暮访兴圣庵寻真窝
   赠云潭大师
   读四子遗书
   冬日漫咏(二首)
   潭居书示儿辈
   中庭步月
   冬至豆粥馈邻翁
   雪后书事
   呈上坦斋相公寓居
   雪后入汉北山城
   夜宿中兴寺别馆
   雪夜坐梅花水仙花之间。颇有幽趣。夜久不能寐。仍作此诗。
   奉怀象山明府尹公(定铉)
   雪后九曲山斋夜饮呼韵
   赠巷西全右辅
   梅下独坐有作
   雪中写怀(二首)
   赠西园诸贤
   水仙花
   赠七松亭池锡观
   潭庐书叹
   谨谢杨州地主金公(洙根)米肉存问
   即事
   新岁省墓
   潭庐
   东风
   杻里姜翁见访
   午憩溪西村舍
   是日风雪交作
   读又峰赵熙龙梅花诗
   窗外杜鹃盛开
   访七松亭主人池锡观不遇
   领敦宁府事石崖赵公(万永)入耆社日识喜
   致仕奉朝贺坦斋朴公(绮寿)挽词五十韵
   燕坐
   前池种莲
   麦饭
   雨后一绝
   题秋庄兰菊图
   大雨
   上山
   薙草
   松坛(在清潭 孝子洞追远斋前)
   晨起有作
   漫吟
   书示儿子基福
   室人清州韩氏回甲识喜。书示儿曹。俾各和韵。时乙巳八月初一日。
   秋日即事
   松西李尚书(景在)枉临潭庐。适有私故。未偕一宿。旋即奉别。区区怅慕。经宵深切。翼朝走人敬呈一诗。
   乙巳八月十七日。即孙儿寿童初期也。设百戏盘以识喜。
   奉呈梣溪令公龙仁先山省扫之行
   贺九曲洞金命玹回甲。次轴中韵。
   九日独酌
   谨次梣溪学士见寄韵
   亡室 赠贞夫人回婚日。致祭后书感。时乙巳九月十三日。
   忆南行儿子基福
   过农家
   松山道中
   道峰
   自道峰游览三日。始抵潭庐。遂作此诗。
   潭雨晓坐。奉怀梣溪令公。
   长谷
   秋雨
   忆秋庄申生懿显
   啄木鸟
   奉别橘山学士李公(裕元)书状赴燕
   送别申懿显赴塞西
   遣閒
   往讯云潭大师卧病
   读书
   朝起
   雪后
   自叹
   寄七松亭池子山
   过兴圣庵洞口。闻云潭大师灭度。临流驻马不忍去。遂作小绝。(三首)
   梣溪令公惠柚子
存斋集卷之十九(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东邻张佥使昶投示所搆古文八首。皆嘉篇也。庄诵屡日。未忍释手。仍赋长律一首。谨寓感叹钦仰之意。
   雪后寒剧
   丙午正月初七日。拜谒 先陇。
   垄上扫雪
   豆泡蒸
   川上纵目
   兴国寺僧道瑔见访
   归家对梅
   丙午元宵
   雪中鹃花(入室灌水勤养)
   客至
   高城使君崔公(瑗)金刚画帖成。驰书见报。谨赋此诗以回。
   午过郑生守赫园屋
   赠道瑔庸前韵
   遣閒有作
   细雨
   赠兴国寺道上人
   寄西园金生羲龄要和
   丙午送春日作
   潭庐初夏
   忆普明亡大师
   潭居(二首)
   邻人送酒
   是日谩咏
   临发书感
   午过七松亭(二首)
   重过七松亭呼韵
   寄七松亭池子山(锡观)
   是日写怀
   雨坐遣閒
   雨中
   寄池子山七松下
   潭上大雨诗(三首)
   兴国寺僧道瑔见访
   贺徐硕士(经淳)筮仕
   呈上竹坡相公
   寄郑生守赫卧病
   雨中遣閒(二首)
   病居
   病中漫咏
   雨晓听虫声作
   窗雨卧病
   寄西园池子山调病
   送儿子基祐。入奉元寺调病。
   深居
   谨呈徐参奉(经淳)敦宁府直中(二首)
   衰病
   过西邻
   七月十六日谨作
   池上(在清潭孝子洞追远斋前)
   松下
   水禽
   百种
   夜坐虫声甚苦
   有人来传耽罗谪所秋史金公(正喜)消息。间多异常。惊叹之馀。谨作五首。
   马兰花(俗称蓼花)
   路逢曹伯敬
   雨中徐参奉(经淳)以生男见示。闻甚大喜。谨作此诗以回寄。
   秋雨
   怀旧
   旧痾
   正庙丙辰。奎章全韵新刊。至 今朝丙午。 御定诗韵又续成。此盖千秋开惠之 圣意也。时贱臣在铸字所。监蕫全韵新刊之役。今儿子基福于诗韵。又监其役。父子前后相承。此异数也。及其工告讫。谨作此诗以识之。
   病居漫咏
   丁翁若淳见访
   秋风
   室人丙午陈甲志喜。书示儿辈。(二首)
   忆潭庐
   送韩侄瑢基赴湖西
   秋日潭居即事
   潭咏(二首)
   闻西邻酒熟喜甚作此诗
   早菊
   习静
   寄道瑔上人
   潭斋前皋枇子
   厨婢进松蒸饼
   寄族弟有默
   前涧泉味甚甘。洗眼快饮可喜。
   寄儿子基祚
   午憩女溪(楸行之路。每憩此处。)
   吊金玄玉丧子
   九日有怀。寄西掖直中。
   九日独登六角岘
   历路小憩七松亭。主人不在。怅甚作此诗。
   潭庐秋咏
   潭居(二首)
   追远斋外廊修改日作
   赠道瑔上人
   潭枫
   奉别广州留相赵公(斗淳)赴任(二首)
   奉别白川尹侯(泰兢)美赴
   对菊
   曹泉观自道峰北汉赏枫归来。示以数诗。甚艳之作此诗。
   秋晓听雨又雷
   西轩
   秋日枳翁,泉观见访。次香山韵。
   柚子
   日暮送两贤。怅甚作此诗。
   贺刘生在建加资
   贺金生羲龄加资
   连日寒剧
   又峰赵熙龙重修屋宇。今才告成云。作此诗为贺。仍要和。
   吟病
   伏枕
   安五卫将时哲曾孙妇崔氏。欲为夫殉节。家人看护甚严。经年之后。待其稍懈竟自裁。贞烈卓异。乡里群老。举状请旌。时余署名。嗟叹之馀。作此诗以识之。
   雪后漫咏
   对梅花意尚早
   梅下
   谨读 内赐斥邪纶音
   病中梦到潭西
   谨呈吴直阁(取善)令公
   病中对梅
   独坐赏梅
   奉怀七松池子山
   夜雪
   寄七松(二首)
   病中对月看梅
   谨书 内赐历书帖首
   小春
   丙午十一月十八日。贱臣以老病。 特命别看役减下。感祝谨作。
   达宵失睡。天明可喜。
   寄酝巷赵熙龙
   对梅
   病居写怀
   喜砧声
   白发
   奉怀梣溪令公
   外气
   自嘲
   客去
   平薪土炉
   墨农学士李公(裕元)与家儿基福。赏雪于汉江天一亭。时余有寒疾。恨未能从。谨赋此诗。庸寓区区微忱。(二首)
   天寒
存斋集卷之二十(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拟卜筑
   返潭庐
   奉寄居昌崔使君(璜○二首)
   兴国寺僧道瑔见访共赋
   禽啄雪
   读佛书
   南窗遣閒
   潭上
   潭菜十咏
   大殿春帖(代人作)
   大殿延祥帖(代人作)
   书圆峤先生书帖后
   题毫生馆画本后
   西斋遣闷
   二十二日晓起作
   寄西园金生羲龄
   锡泉
   家居漫咏
   竹坡徐公亲撰先公墓碑见示。钦仰感叹。并切于中。归赋此诗。明朝呈上。
   朴生基悦见枉归后。夜坐赋此。翼朝奉寄。
   丙午除日(二首)
   丁未元朝(二首)
   正月初三日。省扫 先山。归坐楸庐作此诗。
   新年客至共赋
   寄七松池锡观
   金生羲龄叠韵有作见寄。次韵以归之。
   呈上竹坡相公乞和(二首)
   病后点茶有作
   敬次竹坡相公寄示韵(二首)
   奉呈竹坡相公乞和
   敬次竹坡公寄示韵
   谨和竹坡公寄示韵
   竹坡公案下敬呈乞和
   春寒
   呈上竹坡公
   谨和竹坡公寄示韵(二首)
   病中谨和竹坡公寄示韵
   呈上竹坡公(五首)
   叠呈竹坡公
   翼朝竹坡公要诗又呈
   谨奉教作此诗回呈
   敬呈竹坡相公(二首)
   奉和竹坡公(三首)
   叠呈竹坡公
   咏细雨敬呈竹坡乞和
   谨和竹坡公韵(用栗谷先生事○二首)
   敬呈一绝
   谨和
   奉和(二首)
   叠呈乞和(用雨中怀仰)
   忆板堂故事。奉呈竹坡公要和。
   谨和竹坡公韵
   在潭上作二首。奉示竹坡相公乞和。
   奉和
   又呈要和
   病中作又要和
   赠石室
   潭上遣閒
   谨次竹坡公寄示韵
   偶搆一绝用前韵
   久病
   破屋
   春雨
存斋集卷之二十一(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奉呈锦伯金公(洙根)行轩(二首)
   二观宅上层坛少坐有作。奉示主人凡谷金侍郎请正。
   春日漫咏
   外孙女婿李俊成登科志喜
   儿戏
   西园
   春雨
   病中遣閒
   赠七松亭池子山
   竹坡公诗中用耆社事有作。寄示要和。谨次原韵。
   谨书一绝呈上大陵仙案下
   初月谨和大陵寄示韵
   出野
   潭庐写閒(三首)
   山厨
   潭上赏花
   今夏蝗灾甚盛
   闻孙痘消息。喜甚作此诗。
   潭居书事(二首)
   山丹花
   雨中
   晓坐
   睡起
   归家作
   赠赵大年
   病中
   闻西社诸贤作江行。病未偕焉。愧甚作此诗。
   大殿端午帖(三首)
   海南人赠栀子。病中可玩。
   种芋
   谨次梣溪尹学士(定铉)在直寄示韵
   白芍药
   谨和竹坡公寄示韵
   呈上竹坡相公
   昨夜秋雨。梦拜竹坡相公。公追说往昔。历历如常。既觉拥衾起坐。遂作此诗以识之。翼朝奉呈。
   寄七松亭池子山
   楸行以雨未果书叹
   丁未五月初三日省山。松虫扫无遗种。喜甚作此诗以识之。
   端午节祀。以痘患停行。独来山下。感怅深切。作此诗。
   潭庐阻风
   雨坐(二首)
   赠兴国寺幻空大师
   拟古(三首)
   石诗(并小序)
   奉贺李知事(胤鼎)回婚
   谨次竹坡相公寄示韵
   呈上竹坡相公乞和
   又呈竹坡公
   叠呈竹坡公
   笔法谨次竹坡相公寄示韵
   赠七松亭池子山
   潭庐雨中
   雨中谩咏
   过七松亭赠主人池锡观
   七松亭题壁上
   呈上凡谷金公锦营节下
   枕上
   立秋日作
   潭庐卧病
   翼日又赋
   夜雨
   是日霖雨太甚。屋宇摧伤。且沟水涨入厨突间。日过午仅炊饭。闻邻家多有绝火处云。
   题兴国寺壁上。示道瑔上人。
   丁未十五夜。潭庐赏月。
   达曙失睡。灯下书此。
   寄池子山卧病。时余亦病焉。诗以见意。
   鞍岘后麓感旧
   秋雨书悯
   谨次竹坡公寄示韵
   呈上梣溪学士
   赠西园金羲龄
   赠金羲龄。复用前韵。(时于东省。以 三朝宝鉴考准之役供剧。)
   独访西园主人不遇
   奉赆宁边使君徐公(宪淳)美赴行轩
   奉元寺(文孝世子孝昌墓奉安后。新建此寺。 正宗大王御笔赐额以识之。仍为造泡寺。)谨次枫皋相公板上韵
   白莲寺(一名净土)
   重阳
   寄白莲寺德演上人
   是日风寒甚剧
   菊诗(并小序)
   寄菊痴金玄玉
   寄殷山记室张佥使昶
   午过西园
   菊痴书屋
   东窗谩咏
   闭门
   家居
   无题
   丁未九月二十五日。儿子基祚赴试见屈。叹甚作此诗。
   出野
   潭庐夕坐
   潭庐
   上墓
   潭居
   过潭大师旧寮
   早出溪上
   奉怀竹坡公
   悯馑
   落叶
   异鸟山山祭后谨赋(并小序)
   夜坐
   丁未十月初八日。第三子基祚有生男之庆。喜甚作此诗以识之。
   闭门
   感旧
   病中次陆放翁诗韵
   咏枇子(并小序)
   栀子结实黄熟。侈诸床头。新香满室。赏玩可喜。遂作此诗。
   舍廊重修告成
   谨次梣溪尹学士(定铉)在直韵
   天寒
   述旧
   岁阑
   楸行
   十一月初三日拜 先邱书感
   潭庐写怀
   潭庐晓坐
   山雉下田啄穗。猎夫随后。余见甚悯之。作此诗。
   冻雨诗
   煖室遣怀
   病中
   潭庐遣閒
   雪后漫咏
   岁暮
   拜梣溪学士归后有作
   冬至
   读书后有作。奉示竹坡公乞和。
   赏梅(五首)
   复和前韵。叠呈竹坡相公。
   梣溪学士生辰。志喜呈上。
   南窗朝日对梅影有作
   竹坡公吊紫霞申参判(纬)作诗。寄示要和。谨次(三首)
   朝起赏梅
   雪中遣閒
   家居即事
   巷东
   深居
   南轩漫咏
   枯木
   怪石圆炉。是余朝夕左右者。爱玩之馀。遂作此以识之。
   夜坐抵晓
存斋集卷之二十二(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诗
   奉赆金大雅(炳国)锦营觐行
   读姜对山(溍)山水图
   读古松流水馆道人(故延礼县监李寅文)爪头画
   与儿子楸行
   书癖
   雪屋
   追远斋书示儿辈
   斋中遣閒
   丁未十二月十五日。拜 王考墓。(是日 王考生辰)
   潭上写怀
   谨次竹坡相公寄示韵
   大殿春帖诗(代人作○戊申)
   大殿延祥诗(代人作○戊申)
   潭上奉怀竹坡相公
   读陆放翁诗
   八旬
   梅下漫咏
   次韵竹坡相公寄示
   次韵湖西观察使凡谷金公见寄(三首)
   奉寄锦营册室金大雅(炳学)
   丁未除日
   正月初三日。即我 王考忌日也。将行祀于祠宇。小子以病未行。儿子基福替焉。及其送也。遂作此诗以书感。
   正月初五日客至共赋
   潭上
   春雨
   雨中又赋庸前韵
   上元独咏
   向清潭道中作
   潭庐新年书感
   潭庐雪中(二首)
   晨起听鸟有作
   春夜无眠漫咏
   四民诗(四首)
   呈上梣溪学士尹公(定铉)
   茂朱使君崔公(瑗)回甲晬辰。奉呈长律以识喜。时戊申二月十五日。
   读汉书天文志。有作奉呈 竹坡相公要和。
   潭老
   种兰
   洞房甚窄小。居之十馀日。颇觉开豁。欣然一笑。仍作此诗。
   春耕
   赠兴国寺道瑔上人
   戊申仲春。 先考墓下梧桐南枝鹊巢成。
   先考墓内案山汰落处。植木补土。役讫归坐楸舍。作此诗以识之。
   冰溪
   潭庐
   步出溪西
   独访七松亭
   赠珠崖张佥使昶
   赠西园金羲龄
   是日闻路上行歌。作此诗。
   归家
   春雨
   病中遣怀
   赠七松亭池子山
   潭上
   午过稷北庾君新亭
   溪上谩唫
   四月初四日。 祖妣忌日。行祀后谨作此诗以识之。
   礴岘店舍。奉别梣溪尹公海营美赴行轩。
   出洞
   家居漫咏
   咏庭前花草
   碗水玩石
   假花
   午过五江楼。仍留宿。翼日薄暮而归。得十首。
   江楼归后。尚有馀怀。唫示伴行池子山要和。
   潭庐写閒(二首)
   午过履坦斋朴尚书旧宅
   田间
   脚痹
   早起写閒
   奉赆心庵赵公(斗淳)箕营美赴行轩
   家居无聊。种植庭花以寄意。
   叹因病废笔
   午过西园
   拟古(三首)
   登西邱(西邱在高阳郡清潭里孝子洞。公卒因 遗教艮坐坤向葬焉。)
   捣麦
   水中蒲
   悯旱
   种瓜
   雨中移秧可喜
   奉寄梣溪海营节下
   卧病
   戊申六月十三夜。月色甚佳。奉怀竹坡相公有作。呈上乞和。
   月桂
   七松亭诸贤。煎茶围棋以消夏云。闻甚艳之。作此诗。
   鱼缸
   旱炎甚剧
   寄七松亭池子山
   竹坡相公寄以团扇。兼惠一诗。满心珍感。谨次元韵。
   瓶莲
   是日书叹
   西轩
   看书有作
   赠柳文山基成
   戊申六月二十七日甘雨滂沱。喜甚作此诗。
   雨中遣閒
   六月二十八日谨作(三首)
   庭前新竹。雨后青郁。颇有万尺之势。令人可喜。
   城南宗人朴永梓馈真瓜
   雨霁次东坡诗韵
   忆潭庐
   咏扶安彩石
   听蝉忆七松亭池子山
   老骥
   七月初九日大热。茶后有作。
   晓坐书感
   閒居
   返潭庐
   川上散步
   山雨
   苦霖
   戊申七月十六日。即我 曾王考忌日也。是日将事后。归坐楸屋。谨书感。
   雨后对月
   听蝉次韵
   玉簪花
   病中遣閒
   林檎
   夜坐听虫声书感
   桃花流水亭主人全翁(文祖)见访。仍索一诗。席上书赠。
   奉寄海伯梣溪令公(二首)
   室虚
   夜梦又抵潭上。复庸前韵谨书感。
   夜雨怀亡弟子成
   咏采薪者
   与邻人农谈。喜甚作此诗。
   潭上雨后中秋𧢇月
   西轩遣閒
   朝过七松亭。走书示主人池锡观。
   潭上病居。奉怀湾尹李公(裕元○二首)
   奉寄醉箕洪判书(在哲)思陵侨居
   奉寄醉裘洪金沟(在赫)思村侨居
   古文二十韵
   雨中漫咏
   戊申九月初四日子时。第四女金妇顺产生女可喜。
   家居九日。独唫示七松亭主人池子山。
   九月十六日。硕斋尹公忌日。行祭海营。京乡路阻。未能参祀。夜坐念昔。谨作此诗。奉呈梣溪海伯节下。
   对饭有作
   轿上插菊。新香熏人可喜。
   潭上待菊隐朴基悦
   朴基悦,池锡观,曹景轼见枉。留宿楸庐。
   翼朝送三贤独坐怅甚
   楸庐书感
   栗园
   摘栗
   月下夜坐即事
   赠兴国寺道瑔上人
   岁暮
   朝入七松园。适值主人下山。独坐枫林下。怅甚作此诗。
   东斋漫咏
   长閒
   闻七松亭枫光甚盛。作此诗寄主人池子山。
   秋雨
   自咏
   移菊入室作此诗
   室中菊花下作
   遣子晓赴。独坐作此诗。
   咏菁根
   戊申十月初五日雷雨
   是日柳文山见访
   七松亭三贤见访
   敬呈竹坡相公菊案下
   咏菘
   栀子
   病中竹坡相公馈骆粥。感恩之馀。谨书微忱。
   赠七松亭主人池子山
   十月十七日雪中作
   刘樵老家种栗
   潭庐晓坐
   书叹
   冻雨
   东轩三咏
   即事
   忆潭上
   东窗夕咏
   奉怀梣溪令公。公时带海西藩任。
   呈上竹坡相公(并小序)
   息迹(二首)
   述怀
   冬日潭庐遣閒
   是日又赋
   梅下作
   病卧
   谨谢竹坡相公馈虾卵
   赠七松池子山
   赠徐检书七辅
   大寒
   病中听雪偶吟
   感旧
   诗后有作
   戊申除夕书悯
   仆之第三男及孙男三人孙女四人。亡弟之庶男。皆顺经红疹。此新元之嘉运。浑家之异数也。不胜庆幸欢喜之至情。作此诗以识之。
   人日翼日病中书叹
   感旧
   新年用前韵
   是日书叹
   春日
   己酉上元绝句(二首)
   新年呈上竹坡相公
   雪后
   叹老
   己酉初元省墓
   春农
存斋集卷之二十三(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序
   密阳朴氏族谱序
   密阳朴氏谱略序
   大义帖后序
   送僚友游道峰序
   公馀旬课录序
   季叔父回甲寿宴序
   雨露帖序
   山水清咏卷首序
   近光随录序
   玉溪诗史序
   松石翁回甲寿宴序
   司户轩先生案序
   渔山先生诗稿序
   平薪官赙式序
   平薪镇志序
   平薪录序
   丹溪私稿序
   奉赆 坦斋学士赴燕序
   严氏三世稿序
   丱诵后序
 记
   追远斋重修记
   棣乐堂记
   游水声洞记
   游金仙庵记
   玉磬山房记
   松石园记
   又惠泉记
   平湖馆重修记
   游日涉园记
 跋
   㫌孝录跋
   浿西录跋
   白战帖跋
   严翁卺宴帖跋
存斋集卷之二十四(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赞
   铸字赞
   道谷黄公运祚笔赞
   四桧赞(在楸庐南麓)
   金人铭赞
   白松赞
   木狮赞(并小序)
   画像自赞
 铭
   纸祭器铭
   斗室铭
   文房四友铭
   破盂铭
   龟台铭(并小序)
   金铎铭(并小序)
   杖铭(并小序)
   龙虎营射亭铭
   华城井铭(并序)
   草堂泉铭
   梅村井铭
 说
   知命说
   读太极图说
   基直命名说
   庭草说
   基诚命名说
   沸汤说
   明德说
   基福命名说
   好静说
   易说
 论
   死生论
   笔论
 墓碣
   高祖妣赠淑夫人金氏墓碣
   先考通德郎公墓碣
存斋集卷之二十五(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杂著
   书张四钦族谱后
   书击蒙要诀后
   谨书曾王考王考笔迹后
   谨书王考临写笔阵图帖末
   谨书先考仲叔父联书帖尾
   自警文
   烛喻
   闺诫
   题丛碧园社诗卷后
   题金刚录卷首
   楮白传
   毛元锋传
   陈玄传
   石坦中传
   曲清传
   基祜冠礼日命名祝辞
   谕华城境内民人劝赈文
   三吉山海月庵僧袈裟劝善文
   郭西赓和录小识
 祭文
   曾王考追服周甲日祭文(代从兄作)
   祭亡室利安朴氏文
   祭痘神文
   祭伯舅文
   祭季叔父文
   祭亡僚罗文奎文
   祭宗侄基诚文
   祭寿坡山神文
   祭庶堂叔文
   祭锦里李仲老文
   祭莲巢池德龟文
   祭好古斋金文初氏文
   祭数里王步庚文
   刘公汉谦致祭文
   森吉山猎虎时告由祭文
   森吉山初次祈雨祭祭文
   望日山再次祈雨祭祭文
   森吉山三次祈雨祭祭文
   亢金山龙湫四次祈雨祭祭文(祭毕是夜得雨。一行皆沾湿还镇。)
   南洲先生崔公(沔)致祭文
   祭亡弟子成文
   祭李郎命舜文
   乙巳九月十三日亡室卺宴回甲致祭文
 上梁文
   追远斋上梁文
   忠清水营运筹轩上梁文
存斋集跋
   跋[朴绮寿]
存斋集卷之二十六(密城朴允默士执著)
 附录
   行状[金周教]
   挽词[徐俊辅]
   挽词[权大肯]
   挽词[徐有薰]
   挽词[金洙根]
   挽词[吴显相]
   挽词[金炳学]
   挽词[金载膺]
   墓碣[尹定铉]
   墓志铭[徐俊辅]
   追录(公卒后三十二年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