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洛下生集册六
洛下生集册六 第 x 页
洛下生集册六
 [岭南乐府]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1H 页
岭南乐府序
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此乐府之所以兴也。三代之际。虽匹夫匹妇。街谣巷歌。皆可以用之房中。而播之庭县。三代以降。乐亡而歌诗寝盛。四始之作。始不与八音相依为声。然尝历考汉魏。如郊祀之歌。饶吹之曲。子建画角之弄。文姬胡笳之拍。其词则古。其旨则微。其音则浏竟顿挫。犹施之搏附按擪之间矣。至如唐之白居易。宋之范成大。则已不拘声律。直言其志。道其事。乐府之称。徒言而已。有明李东阳著西涯乐府。别为一集。务欲侔拟前古。力去平率。则又不知诗本言志之旨也。 当宁戊辰仲夏。余有河鱼之疾。日寝卧于因树屋之西轩。人有示余郑獜趾高丽史数篇。纸墨刓缺。不堪便读。辄沿洄揣摩。仅解辛祦二年。合浦军谓金镇为烧酒徒一段意。犁然大乐曰。是可以作乐府矣。继为寻绎謏闻。质之傍观。上自罗代。下至丽季。凡为事属岭表。人系岭乡。则随遇命题。逐题成章。为日寝久。篇什良多。总以命之曰岭南乐府。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1L 页
然记诵所及。考證甚鲜。是以地广如尚州。名硕如安东。而并阙而无传。若其事系本朝。则既不能探考事文。又乌知其不妄诞耶。谨慎之至。一不及焉。至如年代之舛差。事实之伪谬。或涂人听见。而诿之未详而并舍之。或非世谈道。而知其可厌而姑传之。是在乎通人韵士。观过而恕情。识缪而赏音耳。向见苕上丁箨翁流寓湖南六七年。作为耽津乐府数十章。流传京辇。荐绅家或訾之曰。是诚有异才。有异才。所以为不详。不当泚之牙颊也。嗣是而余又作为若干篇。使异时流入京辇。则荐绅家又将以为如何。嗟乎言之者无罪。而听之者有好恶。所谓物由人贵贱者也。余之作此。盖不择乎体裁之正。声律之严。只以叙其本事。达其真情。如香山,石湖之为则庶矣。又有望其叶之笙镛之节。齿之絺绣之文。以规媚于荐绅诸君子之列乎也耶。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2H 页
八关会(文漪堂(因树屋)洛下李学逵著)
 八关会。本新罗真兴王所刱为。与会有八诫。一曰不杀生。二曰不偷盗。三曰不淫泆。四曰不妄语。五曰不饮酒。六曰不坐高大床。七曰不著香华。八曰不自乐观听。按高丽太祖训要曰。燃镫。所以事佛。八关。所以祀天灵及名山大川龙神也。然其诫。首举不杀生及不偷盗,淫泆,妄语,饮酒。亦皆佛家诫律。则是必兼事佛氏者也。
莫揽香华裳。莫奠高大床。往日无遮场。来日八关装。舍米万斛清淘浆。用镫千颙穷殊妆。谁其作之真兴王。谁其主之真兴宫。(叶俱王切)天王帝释俱渺然。茫于嗟八关徒奔跄。
无信塔
  高丽恭悯王十五年。郑习仁知荣州(今荣川)事。郡有佛塔。名无信。习仁曰。异哉。恶木不息。盗泉不饮。恶其名也。安有巍然为一邑所瞻视。而以无信表之乎。命州吏刻日毁之。辛旽闻之怒。废习仁为庶人。令就州复搆其塔。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2L 页
渴不饮盗泉水。车不过胜母里。焉有表名为无信。而为民所视。迩闻文殊场。国师祈元良。吉日演福寺。千乘自行香。演福不蒙福。狞风蹶御床。矧尔无信即不立。推之踢之畀城隍。
灵童神
  灵童神。亦名风神。岭南之俗。每岁仲春。各家陈明水。具酒肴。以祀风神。祀必用昏时。是月。忌问丧送葬及诸不祥。尤忌磔狗。问之士人。举未知此俗刱于何人。昉于何时也。
烹稻粱。漉酒浆。不为豆豆里。不为媚灶王。昨日打马兔。争鸣烈风扬。湛湛明水鉴我大觥。叶切姑。星兮月兮。既洁且光。清酤为酒汛。琴瑟为桥梁。跂余以望远。泠然入太虚。(叶虚王切。)婆婆女巫。如谇如狂。不有所暋其何能昌。嗟灵童兮愚我之民。(叶谟阳切。)
黄麻布
  高丽忠烈王时。蔡谟为庆尚道劝农使。多敛细麻布。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3H 页
以事王及左右。及李德孙,薛仁永等相继为劝农使。倍增其数。而布极细。其后朱印远为按廉劝农使。贡二十升黄麻布。王令左右。争取之。以为戏。宰相言于王。请罢之。王不从。今宜宁,永川等地。犹产此布。目为黄苧布。槩以麻为之。以色如新柳。薄如蝉翼者为良。
黄麻细布。美于纨素。虽堪为衣。不敢为裤。谁其理之。束麻一丝。谁其贸之。一尺丈絺。𠧪装北马。谓王人者。既取我藏。又徵我贾。鹰坊儳夫。攘寇胡卢。忽赤之享。以席聚铺。
吓鹊令
  朱仁(仁当作印)远为庆尚道按廉劝农使。恶闻鹊声。常令人吓以弓矢。一闻其声。即徵银瓶。人不堪其苦。
宁当七年病。不闻吓鹊令。宁出五铜钘。不纳一银瓶。尔父清如水。文节真无子。向闻刘尚书。号令无古初。嗥鸮搜林木。走鹿敀牢狱。军民至今言。何时无此贤。
烧酒徒
  高丽辛祦二年。倭寇合浦。(今昌原府。)先是。元帅金镇大集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3L 页
一道妓乐。与麾下昼夜酣饮。军中号曰烧酒徒。以镇嗜烧酒也。且刑杖滥酷。一军怨愤。及寇至。军士却立不战曰。元帅使烧酒徒击贼。我辈何为。遂至于败。
君为烧酒徒。我为箠下奴。昨日之酒君为政。今日之事宁我与俱。政须百榼与千觚。气酣突前无不殊。急取凶丑颅。刳其颅以为饮器。与元帅载斟载㪺。何必用我辈为先驱。
铁文鱼
  丽季有裴元龙者。为鸡林府尹。侵渔百姓。至敛民铁杷。载敀家。府民目为铁文鱼府尹。八梢鱼。俗名文鱼。铁杷之形似之故云。
铁文鱼。何不杷人畬。而反为人渔。三叉屈折如指爪。爬民之肉吮民腴。而输尔田庐。又敝我牛车。鸡林自此铁无馀。抨弓去射(音硕)水文鱼。
真正言
  李存吾庆州人。高丽恭悯王十五年。为右正言。上疏极言辛旽颛恣失礼之状。时旽与王对床。存吾目旽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4H 页
叱之。旽惶骇不觉下床。王大怒。下巡军狱。问曰。尔乳臭童子。何能自为。必有阴嗾者。对曰。国家不以童子无知。置之言地。敢不言以负国乎。时存吾年二十五。时人谓存吾真正言也。
非僧非俗玉川髡。平明走马入红门。乌鸡白马自养元。手指二妃(甥男)至尊。重房忽赤争趋奔。文殊大会尘沙昏。青满年少气闷吞。手赍尺疏排天𨵽。胡床夷踞谁持恩。暖目叱之惊坐蹲。宫中老狐遂褫魂。鸡林童子真正言。
琴侍郎
  琴仪。奉化人。体貌奇爽。善属文。与人面折。无所忌讳。高丽康宗元年。金国册使之来也。欲由凤仪正门入。仪问曰。天子之巡狩方岳。自古有之。若皇帝枉跸小国。当自何门入。金使曰。天子出入。舍正门而何。仪曰。然则人臣欲入君之正门可乎。金使大服。乃自西门入。至高宗时。崔忠献用事。尝移入别第。釰戟兵卫。弥满数里。仪时为枢密使。亦随从之。时人以此鄙之。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4L 页
琴侍郎颇刚伉。往日落起复。诏使实难当。平平凤仪路。片言折其强。琴侍郎今何愞。牛峰贼子罪冈赦。岂有大臣枢密官。自同皂隶为从驾。都房别抄谁主臣。西台老胥窃笑骂。琴侍郎两截人。向之伉直应非真。
[吉再爷]
  吉再。善山人。号冶隐先生。高丽恭让王二年。以门下注书。知国家将亡。辞母老弃官敀乡。与四方学者。讲明道学。言必主忠孝。村妇巷女。亦感其化。其邻有一卒远戍。其妻惧为强暴所污。以棘。围㰚自守。几十年。一日夜。卒自戍还。呼令开门。妻不从曰。吾固认吾良人。然暮夜潜入。则岂吾半生自守之义乎。使吉再爷闻之。以为如何。卒遂止宿㰚下。翌朝。会邻里。始乃迎入云。
鸡惊埘。犬嗥㰚。左持烛。右挈儿。循庭户。下堂墀。䦱门语。向前歧。新妇念离别。常念马鸣悲。马鸣行人至。向门剥啄非。复疑秋胡妇。可怜其(音奇)生不逢和乐且湛。死令夫子罹其尤。(叶于其切。)今夜䦱门语。来日共携手入堂。惟琴瑟在御。莫不有仪。有近邻吉再爷。见人之善若己为。见人不淑。彼爷反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5H 页
耻之。人之为言不足畏。惟畏吉爷知。
金笼岩
  金澍。善山人。高丽恭让王四年。以礼仪判书。如大明贺节。还至鸭绿江。闻我 太祖大王受禅。寄书其夫人柳氏曰。吾渡江即无所容其身。夫人有娠。生男也。名以扬燧。生女也。名其命德。仍送其朝衣及靴曰。夫人下世。以此合葬。且以到江上。还向中朝之日。为我忌日。葬后勿用志文墓碣。遂还入中国。居于荆楚之间。后人取其所居乡名。称为金笼岩先生云。
金笼岩绝巉岩。渡江不落帆。寄书慎封函。生女复生男。命名乡须谙。朝靴与朝衫。同穴埋岭南。要知我夫日。视我还敀骖。要知我敀处。楚水迷江潭。君不闻郑侍中善竹桥头血如唅。又不闻元处士雉岳山间孤草庵。死亦何所恨。生亦无所惭。金笼岩天必监。岂必去故绝无参。老死域嗟何堪。
山有花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5L 页
山有花。本一善里妇香娘怨歌。香娘见绝于其夫。还家。父母不在。其叔欲令改嫁。则泣而道不可。自沉于洛东江。江上峻坂。有吉先生表节砥柱中流碑。娘之死。与采春侪女。相遇于碑下。作山有花曲。使侪女歌之。歌竟赴水死。今其词已失。声调犹传岭外。每春时采山及插秧。䎹其曼声呜咽。缠绵悽恻。使人有墟落之感。昔崔杜机先生著。有山有花女歌一篇。以详述其事始。其后申青泉维翰。继作山有花曲九篇。谓自几于汉乐府九章。蘼芜之怨云。
山有花上江坞。砥柱碑下江渚。愁愁愔愔采薪女。长伤嗟向谁语。还敀家见犹父。噫不谅以威。男有妇可决去。女有夫不再许。潜垂泪出门户。伤春心向前浦。横盘涡久延伫。轻腾身若投杵。江中歌女所与。冯龙鳞憯危若。扬纁衻汎椒糈。怀暖姝怅何所。䲶鸯鸟不可侣。茳蓠草不可茹。魂澹澹洛东浒。山有花敀来处。
绝影马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6H 页
绝影岛。在东平县南八里。今属东莱府。产名马。高丽太祖天授九年。后百济王甄萱。遣使请还绝影马。先是。萱送绝影名马于高丽。至是闻谶。有绝影名马至。百济亡之语。使人请还。太祖笑而许之。今岛中。犹置牧场。出良马。
金络头铁盘踝。来斯受之去则郱。塞翁倚伏谁复知。莞尔遣之真王者。君不闻黄山佛舍背发疽。变生骨肉移宗社。人言况闻鹄岭松。天命不在绝影马。
圣帝带
  带本新罗真平王所御。长十围六十二銙。俗称圣帝带。国人谓之有神。为镇国之宝。藏之南库。高丽太祖二十年。金傅既降于高丽。傅献于太祖。
莫进献圣帝带。可当进献宁椎碎。唐装六十銙。南帑四百载。金光水色月出游。真平后国无害。冬十一月柳花宫。东京至者相负戴。宫门百货来委输。抒以献王何所无。岂必圣帝以为好。呜呼不克前王孝。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6L 页
仇衡王
  新罗法兴王十九年。金官国主金仇亥。与妃及三子。以国帑宝物来降。王待以宾礼。以其国为食邑。子武力仕至大角干。按释坦瑛王山寺记。山阳(今山清县。)县之西。有山曰王山。寺曰王寺。上有王台。下有王陵。寺本王水晶宫。陵乃驾洛第十叶仇衡王所瘗之玄宫也。萧梁大统八年。新罗法兴王来攻于驾洛。驾洛仇衡王。不忍以土地伤民。逊国于新罗。降为金官郡都督。后并其食邑而舍之。来居于此。因卒而葬之。今山中累石为邱。俗传王陵者是也。
车辚辚骑駪駪。突将西来躏海濒。仇衡王可怜人。杀民保国非吾仁。鸡林东望出舆榇。金官汤沐哀烧烬。与桂花君空门作埽汛。山中福田水晶宫。但愿奕世为侯公。仇衡王国虽终。奴宗武力犹英雄。
金花郎
  金庾信。东京人。父舒玄。庚辰夜。梦荧惑降于己母万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7H 页
明。娠十二月而生。父以以(以衍字)庚与庾字相似。辰与信声相近。遂名之。年十五。为花郎。时人洽然服从。号龙华香徒。后以平百济高句丽功。授太大舒发输(一作翰)之职。食邑五百户。文武十三年薨。兴德王追封。为兴武大王。
金花郎国之光。行年十五龙华香。文猷武略百难当。句丽百济窃惊惶。今人诵尔兴武王。
天官女
  金庾信为儿时。其母万明。日加严训。不妄交游。一日偶宿女隶家。母面教之曰。我已老。日夜望汝成长立功名。今乃与屠沽小儿游戏。淫房酒肆耶。号泣不已。庾信即于母前。自誓不复过其门。一日被酒还家。马遵旧路。误至女家。女忻且怨。垂泣出迎。庾信既寤。即斩所乘马。弃鞍而返。女作怨词一曲传之。按东京杂记。天官寺。在庆州府五陵东。即旧天官家也。或云天官。其女名也。
天官女莫唬怒。门前斩马何足云。悔不与女(上声)剸其膂。宫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7L 页
中智照王所娇。犹常侍母以独处。金家角餐不凡人。山中𢇍石天所与。娘臂城前击贼时。斩䤋五千力超距。天官女应始知。公之义烈本如许。
旗出边
  后汉建武二十四年秋七月。驾洛许后黄玉。自阿榆陁国。渡海而至。首露命留天千望于望山。神鬼千望于桑岘。有绯帆茜旗。自西南指北而至。留天等急驰奏。王乃于宫西设幔殿以迎之。国人号初来维舟处曰主浦。解绫裤贽于山灵处曰绫岘。茜旗入海处曰旗出边。
绣褕绫裤几时看。瑶宫幔殿高接汉。桑岘落日如金杯。旗闪▣(一作旗)闪海门回。
镇风塔
  婆娑石塔。在金海府东虎溪边。凡五级。其色赤斑。雕镂甚奇。世传驾洛普州太后。自西域来时。船中载此。以镇风涛。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8H 页
幔殿人初敀。楼船石不转。为问婆娑装。何如郁林片。
京城内
  进礼城。在金海府西三十五里。世传首露封其一子为进礼城主。设王宫,太子坛,瞻星台。今基趾犹存。居人号为京城内。
可笑伽倻子。谁为进礼君。方圆八九里。是亦京城云。
玉纤纤
  按高丽郑圃隐先生。和田禄生赠金海琴妓玉纤纤诗。序云。昔宰相野隐田先生禄生。为鸡林判官时。有赠金海琴妓玉纤纤诗云海上仙山七点青。琴中素月一轮明。世间不有纤纤手。谁肯能弹太古情。后十馀年。野隐来镇合浦时。纤纤已老矣。呼置左右。因使之弹琴。余闻之。追和其韵。题于壁上如此云。
古调伽倻琴。弹指玉纤纤。金海佳人发。半白桧山游。客涕沾须冉。君不见鸡林一树似江潭。树犹如此人何堪。
朴堤上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8L 页
朴堤上。新罗始祖赫居世之后。仕为歃良州(今梁山郡)干。先是。实圣王遣奈勿王子未斯欣质倭。又遣未斯欣兄卜好。质高句丽。讷祗王立。思得辨士往迎之。堤上请行。至句丽。说王得同敀。王喜曰。念二弟如左右臂。今只得一臂。奈何。堤上拜辞。不入家。至倭国。绐言王杀我父兄。故逃来。倭王信之。堤上与未斯欣。乘舟若游玩者。倭人不疑。堤上劝未斯欣。潜还。未斯欣欲与偕敀。堤上曰。俱去。恐谋不成。未斯欣去既远。倭王囚堤上问曰。何窃遣王子。对曰。臣是鸡林臣。欲成吾君之志耳。倭王怒曰。言鸡林臣。必具五刑。命剥脚下皮。刈蒹葭使趋其上。问曰。何国臣。曰。鸡林臣。又使立热铁上。问曰。何国臣。曰。鸡林臣。倭王知不屈。烧杀之。妻率三娘。上鸱述岭。望倭国哭死。
剥脚皮岂不悲。臣实鸡林儿。立热铁岂不热。臣亦鸡林说。但使未斯欣。得见徐罗君。死亦鸡林鬼。生亦鸡林臣。朴堤上何其壮。夫忠妇节竟两全。哀声遥述相望。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9H 页
金元述
  元述。庾信之子。法敏王纳高句丽判众。复据百济故地。唐高宗闻之。怒命将来讨。王遣将军义福等。御于带方之野。败绩。元述欲战死。为淡淩所止。及还京。庾信曰。元述不惟辱王命。亦负吾家训。可斩也。王赦之。元述惭不敢见父。遁于田野。父卒。求见母。母曰。元述。既不得为子于其父。吾焉得为其母乎。终不见之。元述叹曰。为淡淩所误。至于此极。乃入太白山。愤恨不仕。以终其身。
可惜金元述。中军第一骨。君命且不支。家法况何恤。前日带方城。敢死谁与争。宁如丕宁死。其与淡淩生。生亦不面父。死亦不面母。太白山。虽深容汝不。
启金盒
  后汉光武建武十八年春三月。驾洛(今金海府。)九干我刀,女彼刀,五刀,留水,留天,神天,五天,神鬼等禊饮水滨。望见龟旨峰。有异气。就视之。有紫缨系金盒而下。启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09L 页
视。有金色六卵。圆如日轮。奉置我刀家。翌日。九人咸会。又开视。六卵剖壳。为六童子。年可十五。容貌甚伟。众皆拜贺。童子日就岐嶷。历十馀日。身长九尺。众遂奉一人为王。即首露也。生于金盒。因姓金。国号伽倻。乃新罗儒理王十八年也。馀五人。各敀为五伽倻主。高灵大伽倻。固城为小伽倻。星州为碧珍伽倻。咸安为阿那伽倻。咸昌为古宁伽倻。按金富轼三国史金庾信传。首露不知何许人也。后汉建武十八年壬寅。登龟旨峰。望驾洛九村。遂至其地开国。号曰伽倻。后改为金官国。
我刀我歌。汝刀傞傞。时维风和。如沐如酡。龟山之阿。或寝或讹。逝占我梦。吉梦如何。今日之获。弗毈弗殈。群笑赥赥。维盒有鼏。谓椟为金。谓卵为昔。徐罗之辟。以屈群力。
招仙台
  招仙台。在金海府东七里。广野中小石山也。驾洛居登王。招七点山旵始仙人。旵始乘舟抱琴而来。相与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0H 页
欢戏。因以为名。王所坐莲花石与石棋盘。至今犹存。台西立大石。有巨人像。俗传居登像也。
招仙台迟(去声)仙时。莲石日暆暆。旵始公来何迟。居登王愁欲迷。桡声至莫銮仪。琴声好莫朝衣。旵始公何敀。居登王不云罢。
三分水
  三叉水。在金海府东十里。按金官𨛦志。洛东江南流至府北磊津。又东流为玉池渊。为黄山江。又南流至府南鹫梁入海。与礼成江水相交。潮拥国脤(一作脉)。地钳相应。因此高丽文宗时。以本府为五道都部署本营。其后都部署使韩冲。以道内广远。闻于朝。分为三道。置本营。其夕。黄山江水三分入海。因名三分水。又曰。三叉水。
黄山步昨日一条来。今日三叉去。三叉自不妨。无乃国服除。嗟嗟乎邦人。悔设三部署。
齿痕王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0L 页
新罗南解王薨。儒理王以南解遗命。让位于脱解。脱解曰。神器大宝。非庸人所堪。吾闻圣智人多齿。以饼噬之。儒理齿痕多。遂立焉。号尼斯今。亦号尼叱今。方言齿痕也。后世遂为君王之称。
尼斯今。民之所瞻。尔惟南海之圣骨。而当主除邪伐。是以民视尔次次雄。而当庇于临海宫。饼哉饼哉而有人漦齿哉。漦齿哉惟天之诒。尼斯今。是以有名言哉。
怛忉歌
  
本朝金佔𠌫宗直东京七咏。其怛忉歌曰。怛忉复怛忉。大家几不保。俚言怛忉。谓悲愁而禁忌也。按新罗炤智王十年正月十五日。王幸天柱寺。有乌鼠之怪。令骑士追乌。至避村。见两猪相斗。留连见之。失乌所在。有老翁自池中奉书而出。题云开见二人死。不开一人死。骑士献于王。王曰。与其二人死。宁勿开。日官曰。二人者。庶人也。一人者。王者也。请开之。开见。书曰射琴匣。王还宫。见琴匣射之。饮羽血溅。乃内殿焚修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1H 页
僧。与王妃潜通者也。妃与僧伏诛。国人以为若非乌鼠龙马猪之功。王之身戚矣。以正月上子上辰上午上亥等日。忌慎百事。谓之慎日。又以上元日。为乌忌日。用糯饮祭之。今俗上元。以糯米饭和油蜜栗枣。名曰药饭。祭祀宾客。以为时食。即沿东京旧俗也。
怛忉怛忉上元昧。晁乌惊飞鼠迸逃。池中之叟何所操。开书二人死。不开一人祸。(叶户贿切。)宫庭临海门。中宫乃祸水。锦臂韝金镤鍏。王乎王乎莫蹰躇。射琴匣血模糊。嘻吁乎嘻吁乎。神不可问。人不可信。王乎王乎。当日焚修太亲近。
伽倻琴
  大伽倻(今高灵县)嘉悉王时。乐师于勒。仿秦筝之制。为琴号伽倻琴。今县北三里。有地名琴谷。世传勒率琴工。肄琴处。按高丽史乐志。新罗古乐伽倻琴曲十七曲。皆鄙俚。不足传道。琴有十二弦。今盲师市乞。最能操弄。时人不甚重之。
伽倻琴思锦林。弦柱一十二。千年于勒心河临。嫩行复谁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1L 页
寻。今日市人手。灵山五拍徒繁音。
万波息笛
  神文王时。东海中有小山。随波𢓸来。王使人汎海入。山有竹一竿。命作笛吹之。兵退病愈。旱雨雨晴。风定波平。号万波息笛。孝昭王时。加号万万波波息笛。
山摇摇竹萧萧。山来竹遭斮。山去竹啸号。但使时礼人。和海不扬涛。千秋万岁翊王朝。
虹蚓郎
  
按闻庆县志。武珍村人有女。姿容端正。每有一紫衣男子。到寝所。交昏而去。女异之。以针线。刺其衣。至明。寻丝至北墙下。掘之。贯于大蚯蚓之腰。因而有娠。是生甄萱云。
紫方袍练带腰。汝是土龙子。进惟懔发悸加恩。小儿父耕耰。于菟就𧲠非人谋。当宵穿缕作汝好。悔不举汝饲乌鸟。
獐夫人
  按开宁县志。县西熊岘里。有甘文獐夫人冢。甘文。国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2H 页
名。东史新罗助贲王二年。伐甘文灭之是也。
甘文大王。厥初鸿荒。非麇非狂。而取于獐。虽无嫔嫱。而有淑良。虽无子姜。而有庶民。(叶谟阳切。)彼挺而亡。犹可踣僵。此静而(叶中良切。)美。尤何其臧。
东京狗
  柳得恭东京怀古诗注。庆州山形北方虚。故多产短尾狗。今俗名短尾狗。为东京者。以此。东京女子。绾髻于脑后。谓之北髻。亦塞后之意也。此说不知出于何记。按隋书外夷列传。新罗之俗。妇人辫发绕头。殊甚无谓。盖本国之俗。室女则皆北髻。既嫁则辫发。左右双绾在顶。俗名达义。遍国皆然。未知东京之俗。果尚有此髻者也。
东京狗尾短后。东京女北髻首。狗短尾自可嗾。北髻女不可偶。南京女双剃。纠见妇北髻。谓是室女。不谓是妇。
鲍石亭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2L 页
亭在庆州府南七里。鍊石作鲍鱼形置亭下。故名鲍石亭。其下为流觞曲水。遗迹至今宛然。新罗景哀王与妃嫔宗戚。出游此亭。置酒娱乐。甄萱兵猝至。王与妃走匿城南离宫。伶官宫皆被萱纵兵大掠。入处王宫。逼王自尽。强辱王妃。纵其下乱妃嫔。虏王弟孝廉及宰臣美景等。取子女百工兵仗珍宝而去。亭今废。遗址在金鳌山西麓。
骑行馺踏马连嘶。宫姬走报贼大来。王乎沈醉谩不棈。流觞曲水何迟回。金鳌五峰翕复开。琴松一枝风快哉。王妃宗女莫哀谩。宫中乞死非人催。辰韩六部空风埃。呜呼鲍石为祸媒。君不闻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良史一言诚可款。
舂杵乐
  百结先生失其名。新罗慈悲王时人。家至贫。衣百结。因号之。善操琴。凡喜怒悲欢。必于琴宣之。岁将暮。邻里舂粟。其妻闻杵声曰。人皆舂粟。我独无。何以卒岁。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3H 页
先生叹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汝何伤乎。乃鼓琴作舂杵声以慰之。其后世传以为碓乐。
许许舂杵。舂杵许许。枯梧为碓跌。指爪共张举。隆隆橐橐。声振环堵。何以抒之。仰天捬缶。何以𥳽之。百结褴褛。彼以其粒米。我以吾宫羽。岁时之筵。以娱我儿女。是为我舂杵。
会苏歌
  儒理王时。中分六部。使王女二人。各率部内女子。自七月既望。每日早集大部之庭绩麻。乙夜而罢。至八月望。考其功之多少。负者。置酒食以谢胜者。于是。歌舞百戏皆作。为之嘉俳。是时。负家一女。起舞叹曰。会苏会苏。其音哀雅。后人因其声作歌。名会苏曲。又今人以八月十五日。谓之嘉外。嘉外即嘉俳之谓也。
会苏复会苏。大家都呜呜。不为具膳劳。但恨绩麻疏。施设复施设。是日嘉俳节。明活山头月如盘。六部儿女如冰雪。尔家金人头。我家秋节游。王姬压坐咥其笑。金肒东毒争轮流。但令女家勤早起。绩麻乙夜纷委庤。都来侧塞宝大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3L 页
部庭。会苏会苏还是尔。
黄昌郎
  按庆州府志。黄倡郎新罗人。世传倡年七岁。入百济。市中舞釰。观者如堵。百济王闻之召观。命升堂舞釰。倡郎因刺王。国人杀倡郎。罗人哀之。像其容为假面。作釰舞之状。至今传之。又按李詹黄倡郎辨曰。乙丑冬。客于鸡林。府尹裴公设乡乐以劳之。有假面童子。舞釰于庭。问之。云罗代有黄昌者。年可十五六岁。善舞釰。谒于王曰。臣愿为王击百济王。以报王之仇。王许之。则往舞于通衢。国人观者如堵。王闻。召至宫中。使舞而观之。昌击于座杀之。遂为左右所害。母闻。号哭遂丧明。人有为其母谋还其明者。令人釰舞于庭。绐之曰。昌来舞矣。前言诬耳。母大喜泣。即还明。以昌幼而能死事。故载之乡乐。流传云。此说差近理。世岂有七岁而能为荆聂之事者乎。尤侗朝国竹枝词云小儿七岁号黄昌。舞釰能诛百济王。是必沿传说之误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4H 页
耳。金佔𠌫宗直黄昌郎歌云若有人兮才离龆。身未三尺何雄骁。夫离龆则已踰七岁矣。然则当以李说为正。
郎当郎当。左血拇右趾伤。翩然来者黄昌郎。昨尔拥长铓。去刺泚河王。尔是秦舞阳。奈何秦国强。人乎鬼乎何伥伥。应忆尔娘血泣望。西风吹尔置娘傍。黄昌娘黄昌娘。前言误尔不须信。黄昌来舞兮。盍即开眼眶。
孝不孝
  
世传新罗时。有七子之母。所私在水南。伺其子寝。往来之。其子相谓曰。母涉水夜行。于子心安乎。乃作石桥。母惭而改行。时人名其桥曰孝不孝。桥在庆州府东六里。
南滩之水。白石齿齿。宁与皆亡。而俾母履。鷕鷕鸣鷮。在彼苞萧。有子七人。而俾母劳。谓而不孝。犹庶自效。谓而为孝。有腼面䫉。
风月主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4L 页
法兴王元年。选童男容仪端正者。号风月主。求善士。为徒众。以励孝悌忠信。初新罗君臣患无以知人。欲使类聚群游。以观行义。然后举而用之。遂简美女二人。奉为源花。曰南毛。曰俊贞。聚徒三百馀人。二女争妍相妒。俊贞置酒私第。强劝南毛。酒至醉。投之河。其徒得其尸以告。俊贞伏诛。遂废源花。其后更取美䫉男子。妆饰之。名花郎。徒众云集。或相磨以道义。或相悦以歌乐。遨游山水无远不(저본에는 빠져 있는데, 앞뒤 문장을 참고하여 ‘不’ 字를 보충하였다.)至。因此知人邪正。择而用之。
花郎风月主。螓首好口辅。徐耶八百徒。遨头太媚妩。向者源花宅。枉死南毛侣。南毛死后风月闲。教尔得意行六部。
处容舞
  新罗宪康王游鹤城。(今蔚山府)至开云浦。忽有一人。奇形诡服。诣王前歌舞。赞王功德。从入京。自号处容。每月夜。歌舞于市。竟不知所在。时以为神。后人名其歌舞处曰月明巷。在今庆州府金城南。因以作处容舞处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5H 页
容歌。今掌乐院制假面。颏颔几长三尺。被服按五方色。痀偻作舞者。是也。
若有人兮秋浦云。姣采服兮殊伦。朱丝衣兮鞠裳。紫贝齿兮鸢肩。闻夫君兮灵寿。横六龙兮倏当。先安歌兮曼舞。北市兮西廛。总六部兮靡靡。烝以女兮威神。徕不时兮去不返。乘白龙兮荡海津。川寂寂兮多风巷。月明兮无人。三尺颏兮五方衣。怀夫君兮徒纷纭。
鼻荆郎
  
鼻荆郎。或称木郎。亦名豆豆里。按三国遗事。新罗真智王。间(一作闻)沙梁部祧(一作桃)花娘之美。名(一作召)致宫中。欲幸之。娘曰。妾有夫。虽死靡他。王戏曰。无夫则可乎。曰可。是年王薨。后二年。娘夫亦死。浃旬夜。王如平生到娘室曰。汝昔有诺。今无夫。可乎。留御七日。忽然不见。娘遂有娠。生子。名曰鼻荆。真平王收养宫中。年十五。每夜飞过月城。西至荒川岸。与鬼众游。王使鬼众。城(一作成)桥于神元寺北渠。荆使其徒鍊石。一夜成大桥。因名鬼桥。又荐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5L 页
吉达者。创楼门于兴轮寺。名吉达门。一日。达变狐而遁。荆使鬼捕杀之。自后其众。闻鼻荆名。怖畏而走。时人作词曰。圣帝魂生子。鼻荆郎室亭。飞驰诸鬼众。此处莫留停。州俗至今贴此词于门以辟鬼。此东京事豆豆里之始。高丽高宗十八年。蒙古元帅撒礼塔之来也。东京驰奏。有木郎言我已到敌营。元帅某某人也。我等五人。欲与交战。期以十月十八日。若送兵鞍马。我等便当报捷。因以诗寄崔瑀曰。寿夭灾祥非一贯。人人居此未曾知。除灾致福是难事。天上人间舍我谁。瑀信之。私备画䪜按马。遣内侍金之席送之。其后无验。
莫强梁鼻荆郎。尔父真智鬼。尔母桃花娘。一人一鬼非伦常。鼻荆之生殊荒唐。南天鍊石谁所命。兴轮戮狐尤难详。豆豆木郎名不良。门神急况嗟愚狂。君不见三家薮。画䪜鞍马空相望。
月明冢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6H 页
冢在速含郡(今咸阳南)东十里愁智峰上。世传昔有东京商人。悦沙斤驿女月明。留数日而去。月明思念不已。得疾而死。瘗于此。后商人来。哭其墓。亦死。遂同穴焉。
车倭倭马迟迟。愁智岭落日时。月明冢横路歧。女娘花开复开。王孙草敀不敀。商人子何时来。长相忆永别离。悲来于举声哀。黄泉下敢相随。英台墓华山几。鸳鸯鸟连理枝。古则有今见之。
大昏子
  
按补闻集。僧无己自号大昏子。隐于咸阳之智异山。一衲三十年。每冬夏不出。卷肚皮束于带索。春秋肚鼓游山。日食三四斗。一坐必浃旬。起行则朗吟作偈。山中七十馀庵。每食一庵。辄留一偈。其无住庵偈云。此境本无住。何人起此堂。惟馀无己者。往来本无妨。
大昏子发昏时。束带索一肚皮。大昏子出世时。五台岭双铁鞋。不包一斗饭。不补一衲衣。道是风尘子。道是布袋师。咦由来无住者。无己道为谁。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6L 页
郑瓜亭
  郑瓜亭。岭外词曲名。高丽毅宗时郑叙。以恭睿太后妹婿。因有宠于仁宗。被谗放敀田里。将行。王谓曰。行当召还。久之因无召命。乃筑亭种瓜。抚琴作歌。以寓恋君之意。词极悽惋。自号瓜亭乐府。亭在东莱府城南十里。遗址至今宛然。李益斋齐贤。尝作诗解之曰。忆君无日不沾衣。正似春山蜀子𨾚。为是为非人莫问。祗应残月晓星知。又柳淑诗。它乡作客头浑白。到处逢人眼遍青。清夜沈沈满窗月。琵琶一曲郑瓜亭。
蓬莱馆外两冥冥。威凤楼前绝使星。何处最堪论客恨。琵琶一曲郑瓜亭。
迎乌郎
  新罗阿达罗王时。东海滨有人。夫曰迎乌郎。妻曰细乌女。一日。迎鸟(一作乌)采藻海滨。忽漂至日本国小岛为王。女寻夫至其国为妃。是时新罗。日月无光。日官奏云迎乌细乌。日月之精。今去日本。故有斯怪。王遣使求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7H 页
二人焉。迎乌曰。我到此。天也。乃以细乌所织绡付之。令用此祭天。使者来奏。如其言而祭之于池上。日月复光。命藏绡于御库。因名其池曰日月池。县曰迎日。(今延日县)按高丽初。改临汀为迎日县。则非始于新罗阿达罗王时矣。且迎乌之说。不见于金富轼三国史及权近东国史略。而独见于三国遗事。无足取信也。
谁谓迎乌郎。而令日无光。谁谓细乌女。翻令日笪去。迎乌采藻奴。细乌织作姑。当头不识日卯酉。生来见日地上走。
文公棉
  东国本无棉种。古皆装衣以纸。高丽恭悯朝。文益渐以正言。为书状官如元。得木棉种敀。属其舅郑天益种之。比三年。遂大蕃。去核车,缫丝车。皆天益创之。益渐。江城县(今丹城县)人。本朝 太宗朝。追赠参知议政府事江城君。
汝非鬼精子。谁能呼种莳。汝非羊负来。谁令生此地。青青头流茶。犹言大廉植。年年衣上绵。却是文公赐。
政堂梅
  姜淮伯。高丽辛祦时人。布衣时。读书于晋阳(今晋州府)之𢇍俗寺。手植梅一株。后登第。官至政堂文学。因号政堂梅。
兰若千万地。梅花一树春。年年花发日。回忆政堂人。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7L 页
墨胡子
  新罗讷祗王时。有称墨胡子者。自高勾丽来。止一善(今善山府。)之道开部曲(在府东二十里。)毛礼家。礼作窟室处之。既而辞去。后有阿道者。与侍者三人。亦至礼家。仪表似墨胡子。居数年无疾而终。侍者留讲经律。往往有信奉者。为新罗佛法之始。
墨胡子胡来此。谁呼尔来入国里。毛家奴罪罔。逋窟中养客。胡为乎东京丈六金百薮。徐卢佞佛皆尔祖。墨胡子谁敢侮。当年悔不槌杀虏。
王毋去
  金后稷。新罗真平王时人。王好田猎。后稷切谏不听。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8H 页
将死。语其子曰。我为人臣。不能匡君之恶。我死。遂瘗于王游田路侧。其子从之。它日王出猎。中路有声若曰王毋去。王闻。问之。从者曰。金后稷墓也。遂谏临死之言。王潸然出涕。终身不复田猎。人谓之墓谏也。
王毋去。王不听余反余怒。生不能裨君。死以葬来路。王毋去。王之好猎今犹故。生不能尽言。死亦以一语王毋去。王毋去。王庶听余一回顾。忠诚九地尚凛然。古之遗直阿飧墓。
郑侍中
  郑梦周。迎日县人。为高丽门下侍中。初。崔莹劝辛祦兴师攻辽。我 太祖举义回军。复立王氏。赵浚,郑道传,南訚等。知天命人心所在。欲推戴 太祖。洪武壬申三月。 太祖队马。梦周忌浚,道传,訚等同心辅翼。令台谏劾流之。遣金龟联,李蟠。就贬所将杀之。义安大君和,兴安君李济等。白 太祖曰。事已急矣。将若之何。 太祖曰。死生有命。但当顺受而已。和,济等。退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8L 页
谓麾下士赵英圭曰。李氏之有功王室。人皆知之。今为人所陷。后世谁知者。麾下士其无效力者乎。英圭曰。敢不从命。乃要于路。击杀梦周。 太祖大怒。因病笃。至不能言。 太宗即位。以专心所事。不贰其操。 赠谥文忠。
起舞莫错愕。饮酒无多酌。花阶花大零落。今早风太甚恶。公无早作苦。乃作擎天何。用只手著台臣。十辈真一错。神龙暂困终飞跃。君不闻善竹桥头血渍赭。(叶陟略切。)千年雨洗鲜如昨。
两釜尸
  高丽郑仲夫之乱。毅宗逊于以济。既而东北面兵马使金甫当。录事张纯锡,柳寅俊等。举兵。奉前王。出居庆州。仲夫等闻之。遣将军李义旼。杀纯锡等。义旼。引前王。至坤元寺北渊上。手拉王脊骨而弑之。裹尸以褥。合两釜。投之渊中。寺僧有善泅者。取釜弃尸。尸出水涘。鱼鳖乌鸢不敢食。户长弼仁等。具棺葬之水滨。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9H 页
君乎鱼乎。胡为乎池潴。人乎厉乎礼耐之子。胡血其跗珠襦。玉匣虽已矣。合之二釜胡忍欤。池边三日绝飞乌。寺僧窃铁其诛焉。嘻噫乎为此厉阶。谁任且当年。误爇牵龙须。
元晓师
  太宗王时。僧元晓。每唱歌于路云。谁许没柯斧。我斫支天柱。王闻之曰。此师欲得贵妇产贤子也。国有大贤。利莫大焉。时瑶石宫有宗室寡妇。王敕宫吏觅。元晓自南山来。过榆桥遇宫吏。佯隋水中。吏使元晓至宫。晒衣裤。因留宿。寡妇果有娠。生子。即薛聪。后官至翰林。高丽显宗时。追赠弘儒侯。从祀文庙。今以本国俚语。为吏札行于官府者。皆聪制之也。
谁将没柯斧。去斫支天柱。谁引元晓师。指向瑶石所。宫中贵妇颜如霞。燕子衔花入新窠。来时试访恒沙洞。前日吾鱼定逝它。
玉宝高
  玉宝高。沙粲恭永之子。景德王时人也。少时。入智异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19L 页
山云上院。学琴五十年。自制新调三十曲。弹之有玄鹤下舞。遂名玄鹤琴。又云玄琴。按金驲孙濯缨集。高丽王山岳善操琴。玄下舞。因名玄琴。未详孰是。今庆州府南六里。有金鳌山。山顶有琴松亭。是宝高弹琴处。
海上三金鳌。山人玉宝高。高峰五千丈。草木皆琴想。琴声落海涯。玄鹤漂何之。山中三十曲。千古谁能续。
陵华峰
  
陵华峰。在泗川县南三十里。高丽安宗。葬于峰下。初。景宗妃皇甫氏。出居私第。尝梦登鹄岭旋流溢。国中尽成银海。卜之。曰生子则王。有一国。后曰。我既寡。何以生子。宗室郁。太祖第八子也。所居与妃第近。因与往来。通而有娠。成宗时。后宿郁第。家人积薪于庭而焚之。百官奔救。成宗亦亟往问之。家人以宲告。后惭恨。比还其第。才及门胎动。攀门前柳枝。免身而卒。因命择姆以养其儿。竟敀于郁。即显宗也。遂流郁于泗川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0H 页
县。郁工文词。赠押送内侍高玄诗曰。与君同日出皇畿。君已先敀我未敀。旅槛自嗟猿似锁。离亭还羡马如飞。帝城春色魂交梦。海国风光泪满衣。圣主一言应不改。可能使我老渔矶。又深于地理。尝密遗显宗金一囊曰。我死。以金赠术师。葬我县城隍堂南敀龙洞。郁竟卒于贬所。显宗如其言葬之。及即位。追尊孝穆大王。庙号安宗。后移葬乾陵。
陵华洞草茸茸。丹㫌素旐采远峰。几日门前伤折柳。它年银海谩飞龙。
舞鼓乐
  李混号蒙庵。丽季人。为宁海府使。取海上浮槎。制为舞鼓。复教其音节。权阳村近谓其音宏壮。其舞转变。翩翩然双蝶绕花。矫矫然二龙争珠。和于催春。健于赴敌者。此也。今列邑妓乐。此舞最盛行。
画槌朱络头。长衫月色䌷。丹阳女儿绝代舞。可怜风日丹阳楼。前年水上臼。今日楼中鼓。长鬐石绿双画龙。黄金锼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0L 页
觼朱丝组。飘如海上凫。翕若盘中珠。南官北使俱叹息。丹阳舞鼓天下殊。
松花房
  角干金庾信宗女财买夫人死。葬青渊谷。每春。同宗士女宴集谷中。于时百卉敷荣。松花满谷。架木为庵。名之曰松花房。
松花香。请为松花房。南山禽去北山叫。高田水下低田光。时节遽不待。那不忆财买。财买少时剧。风流财买死后神。犹在上房花霏霏。下房花满衣。花满衣莫须触。留与年年财买思。
竹竹词
  竹竹。大耶州(今陜川郡)人。善德王时。为含知佐本州都督金品释幢下。百济将军允忠。来攻州城。品释不能守。自刎而死。竹竹收馀卒。闭城门以拒之。龙石谓竹竹曰。今兵势如此。不若生降以啚后效。答曰。吾父名我以竹竹者。使我岁寒不凋。可折而不可屈。岂可畏死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1H 页
而求生乎。遂力战。城陷。与龙石同死。王闻之。震悼。赠竹竹级飧。龙石大奈麻。
宁为死竹竹。莫为凡草木。翘翘龙石间。可折不可曲。西风泄河来。岁寒增苍绿。哀哀大耶城。斩伐敀原陆。竹竹在世时。脩干蔽南国。今日竹竹死。顾名真不恶。
题诗石
  陜川海印寺之洞。俗谓红流洞。洞口有武陵桥。渡桥而行五六里。有崔孤云题诗石。诗曰。狂喷叠石吼重峦。人语难分咫尺间。常恐是非声到耳。故教流水尽笼山。后因名其石曰致远台。
淮海风尘暗。鸡林黄叶繁。题诗与顽石。谓是定无言。
龙齿汤
  昭圣王二十年。上大等忠恭。坐政事堂。注拟内外官。请托坌至。忠恭莫能举措。感疾而退。召医诊之。曰。病在心脏。须服龙齿汤。遂杜门谢宾客。执事侍郎禄真请见。门者拒之。禄真曰。下官非不知相公谢客。愿献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1L 页
一言以开郁悒之怀耳。不见不退也。门者三复。乃见。禄真曰。伏闻气体不调。得非早朝晚罢。蒙犯雾露。伤荣卫之和。失支体之安乎。曰。未也。禄真曰。然则公之病不须砭石。可一言理之。忠恭曰。可得闻乎。禄真曰。彼梓人之作室也。材大者为梁柱。小者为榱椽。枉者直者。各安其所。然后大厦成焉。宰相之为政也。亦然。才大者置高位。小者授下官。内则大官百执事。外则方伯郡守。朝无阙位。皆得其人。然王政成焉。今则不然。徇私而灭公。为人而择官。爱之。虽不才必进。憎之。虽有能必斥。取舍劳其心。是非乱其志。不独害于国事。为之者亦病矣。若其当官清白。𦲷事恪恭。杜货赂之门。绝请托之路。黜陟必以幽明。予夺不以爱憎。如衡焉。不可枉以轻重。如绳焉。不可欺以曲直。如是则刑政允举。国家和平。虽日开公孙之阁。置曹参之酒。与朋友故旧谈笑自乐。可也。又何必区区服饵之间。徒自费日废事为哉。忠恭悦。谢医朝王。王曰。谓卿剋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2H 页
日服药。何遽来朝。对曰。臣闻禄真之言。同于药石。岂止饮龙齿汤而已哉。因为王陈之。王曰。寡人为君。卿为相而有人如此。不可使储君不知也。太子入贺曰。臣闻君明则臣直。是亦国家之美事也。
朝一服龙齿汤。暮一服龙齿汤。不济事弥。今热心肠。杜门谢客真亡阳。朝闻禄真语。暮即朝当宁。百寮尽惊疑。储君独拜舞。苞苴不行干谒沮。臣心水至清。臣识如衡平。出门乃敢谈笑行。昨者之疾今则愈。何必要人龙齿烹。
流头宴
  东都遗俗。以六月十五日。沐发东流水。因为稧饮。谓之流头宴。盖沿河朔避暑之饮。而误为祓禊耳。
六月之中流头节。东京屋霤相烘热。弹冠振衣莫须迟。流觞曲水行当设。
始林鸡
  新罗脱解王九年。王夜闻金城西始林树间。有鸡鸣声。遣大辅匏公往视之。有金色小椟挂树枝。白鸡鸣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2L 页
其下。王取椟开之。有小儿。王喜曰。此岂非天遗我令胤乎。乃收养之。名阏智。以其出于金椟。故姓金氏。是为金氏之祖。名其林曰鸡林。因为国号。阏智七世孙味邹。娶助贲王女。助贲王无子。味邹代立。自此之后。互相婚姻。皆为宗姓。
鸡既鸣矣。朝既平矣。匪众鸡鸣矣。始林之声。匪昕朝明矣。金椟之晶。阏智之后。其有世名。维王维后。垂九百年。(叶奴京切。)其德日新。以网罗四京。
蔷薇女
  薛聪字聪智。元晓之子。神文王尝燕居。引聪谓曰。今日宿雨初晴。南风微凉。高谭善谑。可以舒郁。子必有异闻。盍为我陈之。聪曰。唯。臣闻昔花王之始来也。植之香园。护以翠幕冠。当三春而发。艳百花而独出。于是艳艳之灵。夭夭之英。无不奔走上谒。忽有一佳人。名曰蔷薇。鲜妆靓服。绰约而前曰。闻王之令德。愿为荐枕席于王所。又一丈夫。名曰白头翁。戴白持杖。伛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3H 页
偻而进曰。仆处京城之外大道之傍。窃谓左右供给。膏华虽足。巾衍储藏。须有良药。故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不知王亦有意乎。凡为君者。莫不亲近老成而兴。昵比夭艳而亡。然夭艳易合。老成难亲。自古如此。吾其奈何。语本卒。王愀然作色曰。子之言。讽谕深切。请书之。以为戒。
蔷薇可怜色。敀我花王国。百卉困风霜。于时见荆棘。翘翘白头翁。进身嗟无力。安将寸草心。去补馨香德。
上书庄
  上书庄。在庆州府南六里金鳌山北。罗末。崔孤云致书高丽太祖。有鸡林黄叶。鹄岭青松之语。罗王闻而恶之。后人。名其居曰上书庄。按金富轼三国史本传。略曰。崔致远字孤云。一字海云。年十二。入唐游学。乾符元年。礼部侍郎裴瓒下及第。调漂水县尉。考绩为承务侍郎御史内供奉。赐紫金鱼袋。出为诸道兵马都统高骈从事。表状书启。皆出其手。檄黄巢有曰。不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3L 页
惟天下之人。皆思显戮。抑亦地中之鬼。已拟阴诛。巢为之瞿然。中和五年。奉诏敀国。留为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孤云西仕大唐。东敀故国。皆遭乱世。迍邅蹇连。无复仕进意。带隐伽倻山。与母兄浮屠贤俊及定玄师。为方外之游。偃仰终老。高丽显宗时。赠内史令文昌侯。从祀文庙。伽倻山。在今陜川郡属县冶炉县北三十里。孤云所著四六集一卷。桂苑笔耕二十卷。载新唐书艺文志。
飞鱼紫带返穷荒。枯木禅居黯夕阳。一片鸡林黄叶里。行人指是上书庄。
李益斋
  李齐贤字仲思。号益斋。庆州人。高丽忠烈朝登第。忠宣以元世祖外孙。娶晋王女宝塔实怜公主。武宗即位。授驸马都尉。进封潘(一作沈)阳王。构万卷堂于燕邸。招延姚燧,阎复,虞集,张菀浩,元明善,赵孟頫等。咸游其门。与齐贤等考究经史。品列书画。尝奉使西蜀。所至题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4H 页
咏。传播人口。忠宣之降香江南也。齐贤从王。每遇楼台佳致。寄兴遣怀曰。此间不可无李生也。以燕吴侍从功。授高丽王府断事官。忠宣之流吐蕃也。齐贤献书元郎中及丞相拜住。既而帝命。量移于朵思麻之地。从拜住所奏也。既还国。群小煽乱。屏迹不出。后官至门下侍中鸡林府院君。撰国史于其第。史官及三馆。皆会焉。自少侪辈不敢斥名。必称益齐。后配享恭悯庙庭。著有益斋乱藁十卷。元复初,赵承旨,张云庄三公倡和诗。俱载集中。
燕邸万卷堂。风流沈阳王。大儿元复初。小儿张云庄。此间不可无侍郎。去矣行香使。千年甘露寺。微雨澹云朝。菊垂兰衰地。此间不可无仲思。敀欤敀欤返益斋。群蜚蔽天不可偕。
  十年乱藁议时事。三馆编史从迟回。晚年不乐胡为哉。前日信草草。来今志业老。李益斋何不敀来在岭表。孤云挈家真冥杳。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4L 页
李文学
  李兆年。京山人。(今星州牧。)(人衍字)府吏长庚之子。忠惠王宿卫于元。颇以不谨闻。兆年进诫曰。殿下事天子。宜日谨一日。奈何弃礼纵情。以速累乎。左右皆佞倖之徒。孰从而闻正言。见正事乎。愿改行自饬。亲儒雅之士。王恶闻其言。踰墉而走。后敀国。见王弹雀于松冈。兆年跪曰。殿下忘明夷之时乎。今恶少假威力。略妇女。攘财货。民不乐其生。殿下听老臣之言。去便佞。用贤良。不复好嫚游。则臣虽死瞑目矣。数谏王不纳。叹曰。数谏不纳。责有所敀。既不能顺其美。适足以增其恶。非臣所以爱君也。不如去。明日匹马还乡。不交人间事。以政堂文学卒。谥文烈。
飞苍走黄满路歧。牵龙小队忽赤衣。老儒沙个里弹雀。薛比思王乎是何。语臣独望涕涟洏。臣家古本彼。臣乃长庚儿。位至大官身则重。思不格君言何为。出国城还歔唏。大花阙几时见。寿天门永相舜。臣身虽去心如结。恐不死瞑目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5H 页
敀黄埃。
万鱼石
  万鱼山洞。在密阳县东二十里。洞中岩石。大小悉有钟磬声。 世宗朝。采之作磬。不中律。遂废。
鱼山之精。万石之空。织襹冉曳。微风澒洞。𧮯然大鸣。钟磬震动。礼山不谐。泗滨矣往。(叶尹𧋐切。)泠然天质。谢彼推挏。来人仰止。出云滃滃。
勿稽子
  勿稽子。鸡林人。奈解王时。骨浦漆浦。或云今兴海郡古浦。(或云。今庆山县。)三国功竭火城。王率兵救之。大破其师。勿稽斩获数十馀级。及其论功。不见录。乃语其妻曰。为臣之道。见危则致命。临难则忘身。前日浦上竭火之役。可谓危且难矣。而不能以致命忘身。闻于人。是不忠也。不忠而事君。累及先人。可谓孝乎。既失忠孝。将何面立朝乎。遂携琴入师彘山。不返。
洛下生集册六 第 325L 页
尽忠须似勿稽为。懋赏毋如竭火时。师彘山按琴日。邦人如忆介之推。
安晦轩
  安裕。兴州(今顺兴府)人。元宗初登第。累官至中赞。忧学校日衰。议两府。以养贤库虚竭。无以资教养。令百官出银布有差。为赡学钱。王亦出内库财以助之。馀赀送中原。画元圣及七十子之像。又购祭器乐器六经诸子以来。于是。七管十二徒诸生。横经受业者以百数。晚年。常挂晦庵先生真。以致景慕。遂号晦轩。忠肃六年。从祀文庙。谥文成。
安晦轩道之尊。生徒七管门。床前晦庵真。中原礼乐归东蕃。乡人理气穷委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