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0017-059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总义卷十九
            宋 易祓 撰
系辞下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趣七/树反)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0017-0597d.png
吉凶者贞胜者也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
夫一者也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

  易之为道以不动为体简易示人而已自八卦成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0017-0598a.png
  列而八物之象已在八卦之中因而重之而九六
  二爻又在六十四卦之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刚
  柔相推而其变又在三百八十四爻之中至圣人
  系之以辞命之于人如是而为吉凶悔吝则有所
  谓动一动之际为吉者一为凶悔吝者三可不谨
  乎圣人有以处之以刚柔立其本于先以变通推
  其时于后故不言悔吝而言吉凶之动欲一天下
  之动非贞不足以胜之贞则正固有常而吉凶之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0017-0598b.png
  动乎外者皆不能累乎我是故天地之道生物不
  息而上下之位不易故曰贞观日月之道周天不
  已而昼夜之序不差故曰贞明孰谓正固有常而
  不足以一天下之动者乎于是圣人复以乾坤之
  简易示人者言之效此而为爻像此而为象则爻
  象动乎蓍卦之内吉凶变乎蓍卦之外变即动乎
  内之变所以言功业辞即见乎外之辞所以言圣
  人之情此无他以不动为动而已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0017-0598c.png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
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天地之德所以谓之大者春生而夏长秋敛而冬
  藏藏而复生圣人赞之曰生而已自此以下皆圣
  人推广生生之理圣人以位为主而后能赞天地
  之化育故其位谓之大宝何以守位曰仁必有道
  济天下之仁而后可以全吾民之生何以聚人曰
  财万物以养民无非民生日用之本然不知理财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0017-0598d.png
  则无以定经制不知正辞则无以明教化不知禁
  民为非则相靡相刃无有终极于是有义存焉亦
  所以赞天地生物之功是生固所以为生也长之
  敛之藏之亦所以为生也仁固所以为仁也理之
  正之禁之而谓之义者亦所以为仁也圣人之仁
  天地之德也哉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
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0017-0599a.png
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之始画八卦也取象不一作结绳而为网
  罟特一端而已在八卦乃离之象离为目罔罟则
  目目相丽以佃则兽丽于网以渔则鱼丽于罟亦
  网罟之义至于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皆包牺氏
  之事此又见其取象画卦而备乎十三卦之终始
  也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0017-0599b.png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
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盖取诸噬嗑
  包牺氏之后神农氏始以食货为本取诸益者震
  在下而之巽以动而入耒耨之象也取诸噬嗑者
  震在下而之离以动而明日中为市之象也后稷
  氏之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实本于此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0017-0599c.png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
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神农氏之世古矣黄帝尧舜氏作使民不倦使民
  宜之圣人何容心哉无非大易变通之理而自然
  获天祐之吉然必言垂衣裳而治取诸乾坤者或
  谓乾上坤下为上衣下裳之制不知垂衣裳而治
  者法乾坤之简易取其变通不穷而已阳穷于乾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0017-0599d.png
  之上九阴穷于坤之上六唯能通其变是以用九
  在无首刚变而从柔用六永贞柔变而从刚及其
  成功则长子代父而乾退居于西北长女代母而
  坤退居于西南夫何为哉高拱无为而操其成功
  黄帝尧舜氏以之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
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0017-0600a.png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此五者继于垂衣裳之后亦黄帝尧舜之事涣之
  成卦坎水而巽木木行水上舟楫之象也随之成
  卦震动而兑说说随以动牛马之象也豫之成卦
  震为雷为木坤为阖户内静而外动重门击柝以
  待暴客之象也小过之成卦艮为土而克之以震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0017-0600b.png
  木上动而下止断木掘地以为杵臼之象也睽之
  成卦离为科上槁之木而兑为金金木相交弦木
  剡木以为弧矢之象也黄帝尧舜氏之变通不穷
  者槩见于此矣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
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0017-0600c.png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
以察盖取诸夬
  此三者作于上古之后或黄帝尧舜氏之前不可
  指名故以后世圣人该言之宫室取诸大壮者大
  壮外卦为震风雨飘摇之象四阳累于下所以固
  其基也棺椁取诸大过者大过外卦为巽殡葬入
  土之象四阳置于内所以坚其实也书契取诸夬
  者夬之外卦为兑小人欺伪之象五阳并进所以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0017-0600d.png
  决欺伪也以上凡十三卦与爻义多不类变而通
  之之义欤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此申言爻象之义姑以屯蒙明之屯为物之始生
  蒙为物之童稚故曰易者象也屯之云在雷上郁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0017-0601a.png
  结而未雨蒙之泉在山下盈科而后进故曰象也
  者像也圣人于是作彖以明像屯言利建侯蒙言
  匪我求童蒙故曰彖者材也又以爻而效天下之
  动屯以初之居贞为主蒙以二之包蒙为主其它
  爻则有得有失故曰吉凶生而悔吝著也六十四
  卦之义可推矣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0017-0601b.png
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
民小人之道也
  阳卦以一奇为主而二阴从之多阴也阴卦以一
  耦为主而二阳从之多阳也见于德行则阳者君
  也阴者民也阳卦非皆君子也一君而二民则阳
  耑于上阴分于下君子之道也阴卦非皆小人也
  二君而一民则阳分于上阴耑于下小人之道也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0017-0601c.png
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
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
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
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此释咸九四爻义咸感也四与上下二阳为朋当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0017-0601d.png
  二阳体往来之间乃憧憧然劳思以应之一思动
  而百思从殆将有不胜应之忧夫子从而晓之曰
  天下何思何虑又曰天下何思何虑知万物同归
  一致之理则日月寒暑即往来相感之机尺蠖龙
  蛇亦屈信相感之机如是则精义入神之妙乃所
  以为出而致用之本利用安身之美乃所以为入
  而崇德之本过此以往莫知所自存神知化为德
  之盛相感之至者也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0017-0602a.png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
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
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此释困六三爻义六三小人也位不中正处阴极
  之地困之甚者犯二阳于外如石之坚而不可入
  故曰名必辱外不可往又欲内据乎二而二亦阳
  刚尚往如蒺藜之藉刺于下故曰身必危二者皆
  失所依乃入其宫而不见其妻宫指三谓本位之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0017-0602b.png
  刚妻指六谓本体之柔不见其妻凶小人之致困
  宜也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
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

  此释解上六爻义解以阳刚出险至上六而解悖
  隼鸷禽也险难之象也弓矢凶器也射隼之象也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0017-0602c.png
  射之者人也公用射隼之象也公居高墉之上于
  势为便于器为成于时为宜君子藏器于身待时
  而动动而不括言无所阻碍而获之无不利解悖
  之终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
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

  此释噬嗑初九爻义初与上以阳爻除间而谓之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0017-0602d.png
  小人者据被刑者言之也上之被刑者恶积罪大
  初则恶未积而罪未大故言屦校灭趾趾足也灭
  没也刑之轻者也小惩大诫小人之福故曰无咎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
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
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此释噬嗑上九爻义上与初皆言被刑之人初之
  罪恶方形其刑甚轻上则恶积罪大何校至于灭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0017-0603a.png
  耳凶孰甚焉舜之怙终贼刑此之谓也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
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此释否九五爻义否至上九有致泰之理唯九五
  阳刚中正恐惧于中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凛乎不
  能以一朝居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
  身安而国家可保与泰之安于泰而反于否者异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0017-0603b.png
  矣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此释鼎九四爻义四之阳刚无应折足之象不过
  覆公餗而已犹未足以为凶唯其德薄而位尊知
  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泰欲处之而不知刀锯之
  临乎后渥剭刑也其凶为甚所以言不胜其任也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0017-0603c.png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
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此释豫六二爻义二知几者也豫之六五在上柔
  阴不立受制于阳刚之四而初乃自鸣以求豫三
  乃盱视以求豫二则上交不谄谓不谄于五也下
  交不渎谓不渎于初也靡然衰世而有先见之几
  自微而彰自柔而刚介如石之不可移及其终也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0017-0603d.png
  九四虽为由豫之主而其位终不越乎四六五虽
  以乘刚为疾而其位终不失乎五使其君臣之分
  断断乎如天地之不可易万夫之望其知几而至
  于神者乎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
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此释复初九爻义不远复者复于过失未形之始
  乃颜子之事其殆庶几于圣人者乎圣人自诚而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0017-0604a.png
  明无待于复颜子亚圣语称其不贰过中庸言其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勿失宜乎有不善未尝不
  知知之未尝复行也至夫子告之以克己复礼则
  所复皆天理之正故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
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此释损六三爻义其详已见本卦至此复详言之
  天地之交合万物而同生故曰化醇万物之交各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0017-0604b.png
  以其类生故曰化生致一者何一阴一阳坱然升
  降即三人损一而得其反之义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
求君子脩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
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
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此释益上九爻义上非行益于人也曰动曰语曰
  求君子脩之贵乎能全今阳过乎刚求益不已危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0017-0604c.png
  以动而民不与惧以语而民不应无交而求而民
  不与其求故象以为偏辞偏而不全已与人为二
  不特人莫吾益又有自外而击之者立心勿恒之
  所以凶也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
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0017-0604d.png
辞则备矣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
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易以乾坤为门者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合阴阳之
  德是以有刚柔之体体天地之撰通神明之德则
  诸卦之称名也虽杂然不齐而皆不越乎阴阳之
  两端此诸卦自乾坤而出所谓门者如此于稽其
  类其衰世之意者易本以忧患而作稽其类则可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0017-0605a.png
  以知之类者何卦之自内而外者往也自外而内
  者来也彰往故微显察来故阐幽显莫如既往而
  有至微者存幽莫如方来而有至显者存开谓其
  开义以示人则卦所以当其名象所以辨其物爻
  所以正其言而系辞焉以为之断易之为用于是
  始备其称名取类以至曰辞曰旨曰言曰事其用
  不一而皆足也该天下之得失于是因得失以济
  民行故曰贰贰者疑也得则报以吉失则报以凶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0017-0605b.png
  吉凶两端皆阴阳阖辟之机此又推乾坤之理而
  示人以入易之门也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
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
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
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因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0017-0605c.png
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
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易兴于中古而独列九卦者取其切于忧患者言
  之履以行礼为基谦以守位为柄复反其本恒守
  以固复则所修者进益则所积者裕困以辨而
  坚其守井以地而得所养巽以制而处事之变此
  所以明九卦之体也履之能应则曰和而至谦之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0017-0605d.png
  自牧则曰尊而光复以一阳上行则曰小而辨于
  物恒以变化能久则曰杂而不厌损则与时偕行
  则曰先难而后易益之日进无疆则曰长豫而不
  设困不失其所亨则曰穷而通井养而不穷则曰
  居其所而迁巽中正而志行则曰称而隐此所以
  明九卦之德也履以和行而立已谦以制礼而明
  分复以自知而无失恒以一德而不厌变损以远
  害而不累于物益以兴利而足以济人困以寡怨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0017-0606a.png
  而无尤于时井以辨义而自尽其性巽以行权而
  不违乎义此所以明九卦之用也圣人出而与民
  同患皆不越此宜夫子之所以再三言之与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
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0017-0606b.png
  易者变也六虚者爻位之虚也上天下地五南二
  北三东四西故以六虚名之唯其六虚是以九六
  之变或自上而降或自下而升是谓上下无常刚
  往而柔来柔往而刚来是谓刚柔相易至于不可
  为典要唯变所适则六爻自内之外者出也自外
  而之内者入也处其出入而不失内外之度又明
  于己之忧患与夫致忧患之故凛凛然恐惧于心
  虽无师保之处乎前常若父母之临乎上造次颠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0017-0606c.png
  沛不违乎易其初也率循乎易之辞揆度乎道之
  方于变动之中而得典常之道君子善用易之变
  者也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
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噫亦要存忘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
半矣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0017-0606d.png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
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
危其刚胜邪
  易之为书也先观一卦全体故言原始要终以为
  质质体也六爻相杂则非体所能尽唯其时与物
  而已时者宜也物者实也卦有本末本者事之始祸
  福未定以辞拟之故其初为难知末者事之终祸
卷十九 第 20a 页 WYG0017-0607a.png
  福已分其辞卒成之故其上为易知若夫杂揉刚
  柔之物撰成一卦之德而辨其德与位之当否又
  非初与上之所能备其唯中爻乎以六爻通言之
  二三四五皆中爻要中爻之存亡吉凶固已知其
  得失之所居何必中爻哉卦之彖辞亦可得其大
  半而后可以推中爻之义二四皆阴位则以远近
  而分三五皆阳位则以贵贱而分阴位宜以柔居
  之而四多惧者近君也二虽不利远而多誉者柔
卷十九 第 20b 页 WYG0017-0607b.png
  中故也阳位宜以刚居之而三多凶者贱而失中
  也五则柔危而刚胜者贵而得中也多誉多惧多
  功多凶未必尽然举其多者言之耳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
当故吉凶生焉
  易之经卦三画而已下为地中为人上为天是谓
卷十九 第 21a 页 WYG0017-0607c.png
  三才兼三才而两之则为六爻六者非他天之阴
  阳地之柔刚人之仁义其道自各有两而六者亦
  三才之道道有变动以爻而见爻之上下有等故
  曰物物之阴阳相杂故曰文文不当则以阳居阴
  以阴居阳而吉凶生焉广大悉备之义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
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
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卷十九 第 21b 页 WYG0017-0607d.png
  上文言易兴于中古作于患忧其旨微矣至此方
  明言文王及殷纣之事殷纣之世文王不以吾所
  遭之忧患而忘天下后世之忧患于是演易六爻
  其辞多危而天下后世之人危其危则至于平易
  其危则至于倾以至其道甚大百物不废大槩惧
  以终始归于无咎此夫子申其说所以明演易之
  意也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
卷十九 第 22a 页 WYG0017-0608a.png
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
亹者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此文以知与能二字而发明圣人体乾坤健顺之
  理乾唯至健故德行常易以知险坤唯至顺故德
  行常简以知阻所知如此故能说心研虑以至定
卷十九 第 22b 页 WYG0017-0608b.png
  吉凶而亹亹无非变化云为之所发见是以圣人
  体此见祥斯知其吉见象斯知其器见占斯知其
  来岂无所自而能知者哉天地设位乎两间而圣
  人有以成天地之能谋之于人而得失无所惑谋
  之于鬼而吉凶无所隐百姓皆曰此圣人之能而
  与之无异辞此无他圣人之体乾坤其知能一而
  已
  侯之二字衍
卷十九 第 23a 页 WYG0017-0608c.png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
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
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以卦象爻彖而论吉凶者吉凶之不变者也变动
  以利言吉凶以情迁者吉凶之变而不穷者也吉
  凶岂自外至者哉爱恶相攻远近相取情伪相感
  则言其变动者曰凶曰吉曰悔与吝曰利与害则
卷十九 第 23b 页 WYG0017-0608d.png
  言其情迁者至其终也于其情之近而不相得者
  言凶悔吝而不言吉是知吉不可恃而凶悔吝之
  为可畏也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
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六辞若无与乎易也而夫子详言于大传之终者
  易不外乎人之心而已吾心不正六辞莫辨何足
  以玩易孟子以知言为养气之要乃大易性命之
卷十九 第 24a 页 WYG0017-0609a.png
  理所以不言易而深于易者也
 
 
 
 
 
 
 
卷十九 第 24b 页 WYG0017-0609b.png
 
 
 
 
 
 
 
 周易总义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