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x 页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洌上 徐有矩准平)
 序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16H 页
石鼓文序(代)
三代之时。有鼎彝旂常以纪迹焉。当文武盛时。其懿德伟烈之载诸款识可徵于久者。岂云少哉。然后世犹有失其传者。岂非以其远也欤。岐阳石鼓。旧在陈仓野。世传周宣王时猎碣云。唐郑馀庆迁之凤翔孔子庙中。后自凤翔移汴。又自汴移燕。至元皇庆间。置之文庙戟门内。盖石鼓至唐而始显。韦应物以为周文王之鼓宣王刻诗。韩退之以为宣王之鼓。谓之宇文周所刻者。马大卿是也。谓之先秦篆文者。郑樵是也。所据各异。胥呰嗷不已。是数说者。虽未知其得失。而欧阳脩又谓非史籀不能作。朱彝尊则曰其文离钟鼎款识未远。要之为上代之迹无疑也。然其历岁既久。蚀缺殆尽。今其可见者才三百二十五字。余尝疑退之好古者也。既得张生之全本。而未尝拾缺补阙以传于后。徒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16L 页
叹其年深多缺画何也。盖以其世远而慎所不知也。自退之以后博古好奇之士。务多闻以为胜。收集遗漏。补缀残佚。于是乎有潘迪之音训。有薛尚功之款识记。有胡世将之资古绍志录。以至都元敬金薤篇刘梅国广文选。其所收录者或四百九十四字。或四百九十七字。而较其时代。后出者反多于前。此亦可疑不可信者。至若皇明杨慎。自谓得之于李宾之所传唐人拓本。余滋惑焉。取其本而考之。第五鼓有我来自东灵雨奔流之文。夫车攻诗所谓驾言自东东有甫草者。以其时狩于东也。若岐阳则在镐京之西。岂可云我来自东乎。第六鼓民间洼以为臼。文益漫漶。今以他鼓较之。每行多者七字少者六字。此鼓则行仅四字。上皆缺二三字。而用修逐行增一字。强之成文。果如用修之言则宾之必见全本。而其所著石鼓歌中乃有涓埃补海岳之句何哉。夫明之去古也。视唐愈远。韩,韦之好古也。未必后于用修。而乃反攘遗拾沈。欲补退之之所未补于数百年之下。其不量力而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17H 页
务胜。宜其失之多也。呜呼。丰氏之石经行而大学之旨乱。季本之经说行而三传之义晦。杨用修之伪本出而石鼓之真亡。此不可不辨也。余因序此而不能无疑乎郑渔仲三代款识之记也。
 彝尊之考證。得此益备。(青城)
 考据典则。恨不使朱锡鬯撰次于日下旧闻之下。(炯庵)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17L 页
蜻蛉国志序
蜻蛉。古日本国名。当周幽王时。有狭野者立国于和州亩傍山之东南橿原。国号丰秋津洲。日本人谓蜻蛉为秋津。以其地形似之也。后汉光武时。始通中国。史称倭奴。亦称野马是也。至唐咸平中。自谓居近日出。更国号曰日本。后世因之。地环海居天下之东北。与我国相邻。故其风俗版舆。𨓏𨓏见于我国记籍。如海东诸国记日本行录之类甚众。今积城令李君懋官荟莘博采。撰蜻蛉国志二卷。而以序属余。余閒按图史。岱渊以东。琉球吕宋虾夷之属杂国以十数。日本最大。又能通异国资有无。货财辐凑。民殷兵强。胜国以来。数为边患。至 皇明万历间。平秀吉为关伯。声言入寇中原。先犯朝鲜。七道糜烂。三都蒿莱。我 昭敬王西驻义州。乞救于天朝。 神宗皇帝赫然震怒。遣提督李如松统兵讨之。王师所临。萚飘席卷。东土数千馀里不日而复。复遣游击将军沈惟敬。即其国议和。玺书锡封。威恩并加。深得古圣王君天下之体。何其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18H 页
盛也。今览国志。秀吉兵败恚死。不再传而国内乱。源家康灭平氏而代之。自是和议益固。与民休息。传其孙吉宗。待我使甚款。交邻之礼。勿懈益虔。东南州郡。晏然无干戈之警。二百年于玆。而我国亦自壬辰以后。恪遵天朝约束。置前日之衅。聘问相加。使节往来。凡其山川风土都鄙道里瘴雨蛮烟之异俗。登于纪述。入于装橐者益富以盛。志之成适际是时。故最纤详可喜。而抑知 神宗皇帝保育涵濡之泽。如是之久且远哉。又按历代正史。必传外夷。盖不惟大一统之义。亦以其叛服去来。能为中国利害者。所宜详列。而羁縻制驭之术。不可不知也。我国僻处东陲。事大之外。惟与日本相邻。而讫于今志尚亡有。讵非阙欤。然则是书也。吾知其必传。而后之修史者。亦将有取于斯云尔。李君名德懋。完山国姓。起家为奎章阁捡书博学。工诗尤长著书。
 此真经国手段。交邻觇邻。盖大略也。中间笔墨翻舞。露出言外之悲。有足动人。(炯庵)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18L 页
仲父明皋先生始有集目录后序
易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又曰成天地之文。斯之谓三才之文。文之至者也。盖为文之道三。气资乎天。法稽乎地。巧生乎人。一艺也而要其至。三极之道聚焉。浑泡汪濊浚源疏流。注漰泷之水而放之渤澥者。以气胜者也。无是馁。矜则典式方轨准矱。操匠郢之斤而施之绳尺者。以法胜者也。无是散。淘汰锻鍊剪缀雕刻。导情婉而微。像形简而逼。研精钩深。神以明之者。以巧胜者也。无是刓。全于此谓之大宗。偏于此谓之小宗。若夫舒气者病肆。按法者病柅。逞巧者病冶。而枵然无一于三者。谓之无文。斯义也盖尝受之吾仲父明皋先生。然未之有徵也。及先生年至强仕。摒挡巾箧。尽出平日所为诗文。手削什之三。命有矩编之为一集。既卒业。仰而叹曰熊熊尔勃窣者其气乎。井井尔规度者其法乎。䐧䐧尔摛藻者其巧乎。舒而不肆。按而不柅。逞而不冶。读先生之文而徵先生之言。既而手卷而请名于先生。先生曰其始有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19H 页
乎。昔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今斯之名。志始也。继此而集者。为少有为富有。盖将为集者三云尔。有矩融然会怡然得。离席跽而曰始取于天乎。少取于地乎。富取于人乎。易曰乾元资始。又曰坤以简能。又曰富有之谓大业。丁未日南至。从子有矩敬序。
 古来论文。未有若斯之备。(青城)
 始以易终以易。具三极之义。不惟始有集为然。此序体段。曰气曰法曰巧。何尝不一备乎。(炯庵)
 
法度严峭而笔力苍挺。结语似散非散。文之绝佳者。(愚山)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19L 页
金陵诗序
丁未二月。余在鹤山丙舍。山之东有大溪焉。余尝乘月至。夜寂谷虚。树杪不动。但闻川声㶁㶁撞耳。顾而乐之。就溪边崖石上。箕踞静听之。喟然叹曰噫。此山籁也。可以言诗也已。语有之。天生名山。石为之骨川为之脉。夫如是。故活机动而籁作焉。彼呺者咷者漰泙者潗㵫者之渹渹之㳐㳐者。谁使之然哉。是故无石谓之峊。无川谓之洘。峊洘也者。颓然一土块而已。虽使师旷终日侧耳于傍。安所听焉。此之谓哑山。今之为诗者。以雕缋为能事。斗草俪叶。取青妃白。墁土沙以为峰峦。酌白泥以供水符。匪不清奇华艳。而切之无脉。相之无骨。薾然无生意。而乃沾沾自喜曰吾之诗。三唐正声也。呜虖。衣冠于土偶而求其声得乎。自识者观之。不以为哑诗也几希。为诗而不至于哑则斯可矣。故余于川流。得诗道焉。吾伯氏之诗不然。缘乎情沿乎志。鸣其胸中之所欲言而止。不以人工丧天造。故楮毫之上。脉理纵横。行墨之间。骨格崚嶒。一咏一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20H 页
叹。漴漴若清泉从石罅迸射。信乎其活机之能籁也。自是而激为䨓喣。喷为玑溅。为镗鞳为汹涌。荡之为三江之澎湃。齧之为彭蠡之噌吰。皆其所必至也。余以三月归自鹤山。而伯氏今又行矣。遥想潦水时至。瀑流益奋。踞石独听。如余曩时之为。而赋诗吟啸。水声相杂。则未尝不栩栩神𨓏也。伯氏诗凡若干首。题曰金陵诗草。金陵吾家丘墓乡也。亦名鹤山。
 屈折萦回。如水出峡。不蕲奇而自奇。(青城)
 
借水喻诗。自昔或有。而未尝见若斯之泓停萧瑟也。哑山哑诗。堪续韵府山字诗字谱。然骂山骂诗。何太刻也。山与诗有眼。其当泪落如豆。(炯庵)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20L 页
梨云阁诗序
天地清淑之气。氤氲苞孕。为云岚花卉。其在器则为钟鼎尊彝。在人则为书画为文章。而文章之中诗尤贵。夫清诗之清。以书画以彝鼎以花卉云岚。不尔诗无清也。良工搆室。必先择材。诗亦有材焉。择之不精则嚣然杂出。其言不清。不清则不传。魏冰叔之论诗曰古人之诗。莫不有清淑气。与云物相接。故尝浮于世而不没。信矣夫。浊则质而坠于地矣。余从祖叔父笏园子癯貌玉立。明朗脩洁。望之若羽人道流。盖清者也。工书嗜画。尤好品论古蕫。兴至辄携簏游西湖别业。以揽云烟花鸟之胜。而诗日益富。才情逸发。风流动荡。其得于清气者居多。余尝评定其诗。以为芬郁如秋空之英英。香艳如春园之馥馥。苍古则殷斝周爵之冷汰也。澹雅则法书名画之鲜荣也。凑会天地间清淑之气。结轖于方寸。抒写于篇什。而炯炯者隐映盎溢于行墨之间。何其盛也。自是而拟议成变。富有日新。则其浮于世而不没也无疑。后有采诗者。必不以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21H 页
余言为过也。余素喜文章而独不能诗。彝鼎书画则爱之而不知其妙。故文亦芜而不清。今笏园子乃欲以余言冠其诗。噫。泾近乎渭矣。余愧甚。虽然云岚花卉。不能自显。𨓏𨓏见于金石形于图书而名益彰。金石图书亦有时而削刬。独文章之传。为无穷。故彼数者莫不托之文章而后其清乃大著于久远。余将以是卷质之。姑书此以为他日之左契焉可也。
 钟退谷曰诗清物也。梨云阁诗叙。盖善为诠解。(炯庵)
 攒簇芬郁。有烟云出没之奇。此逸品也。(愚山)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21L 页
芙蓉江集胜诗序
集芙蓉江远近之胜。指计有八。其一天柱朵云。其二黔丹纹霞。其三栗屿鱼罾。其四蔓川蟹灯。其五乌滩叠樯。其六鹭梁遥艇。其七槲园锦縠。其八麦坪玉屑。直江东南数十百武。崱屴诡秀而山者曰冠岳。最高而峰者曰天柱。晨起凭眺。一朵白云。濛濛起峰顶。已而芬郁簇拥。绕匝荟蔚。自山腰以上隐而不见。已而英英飞尽则独见峰峦䂭砑倚天屹立。故曰天柱朵云。自冠岳西驰蜿蜒。复陡起而山者曰黔丹。山色澄沐如蓝。駮霞半被。上露螺黛数点。初旭薄射。演缬成纹。故曰黔丹纹霞。是二者于朝宜。中江而癃偃为岛者曰栗屿。对屿而潆纡为汜者曰蔓川。籁寂波澹。露气羃流。鱼罾多在屿渚。蟹灯多在川港。藁火点点如疏星。行舟欸乃声与渔歌相互答。故曰栗屿鱼罾。曰蔓川蟹灯。是二者于夜宜。江之下流曰乌滩。春冰既泮。漕舶毕集。遥望千樯簇立淡霭浮翠间依依然。上流曰鹭梁。潦水时至。㵿淼澶漫。片艇浮摇。若去若来。江之北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22H 页
麓曰麻浦。岘有槲柞数十株。秋深叶老。丹碧错互。烂漫如蜀锦衣山。东浒曰沙村坪。村人岁播䅘麦。麦芒方吐。微霰初集。璀璨如琳琅落藓。故曰麦坪玉屑。曰槲园锦縠。曰鹭梁遥艇。曰乌滩叠樯。是四者或宜春夏。或宜秋冬。盖天柱黔丹乌滩鹭梁。得之远眺。栗屿蔓川槲园栗坪。犹几案閒物也。今年杪春。舟过乌滩。见中流块石。龟伏露顶。顶镌二大字。苔缺藓蚀。刺橹其下。手扪读之。其文曰集胜。土人从游者曰明朱之蕃笔也。遂拓之归。复列八目于左。将丐诗诸名家。主人先为序。以道其志。主人姓徐。逸其名。自号芙蓉子。
 云兴霞蔚。绚缬人目。(青城)
 如握奇形名。奇正层叠。不可方物。(炯庵)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22L 页
叔弟有乐字序
叔弟有乐之冠。筮日不筮宾。时有功缞之服。未成礼也。及日兄弟毕袗于蓉洲。冠三加。仲兄有矩以王父命命之字曰朋来。复赐之坐而告之曰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而既冠而字矣。将责之以成人礼焉。而盍慎诸。且而知夫命字之义乎。夫与众乐之之谓乐。君子为善。善及于人而信从者众。故乐。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之来。信从吾善而来也。是故徒学足以謏闻。不足以自悦。徒习足以自悦。不足以为乐。君子之乐。其惟朋来乎。虽然学斯悦悦斯乐。学者乐之本也。而胡不先立乎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道。而勉乎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学成而朋不来者。未之有也。大学曰明明德。学而悦也。明明德于天下。朋来而乐也。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而年今十五加一。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故名而曰有乐。字而曰朋来。而勉乎哉。公曰善哉。尔之言之也。尔行宾事。有矩趋而出。直西序东面。有乐立于西阶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23H 页
东南面。有矩读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保受之。有乐对曰敢不服膺。是日也。从父弟有荣亦冠。
 古来字说。多用训诂。今则训诂兼仪注。所以亦典亦雅。(炯庵)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23L 页
从父弟有荣字序
从父弟有荣。与叔弟有乐。同日冠于蓉洲。既加布。其兄有檠以王父命命之字曰兼之。读字辞如有乐礼。退而见兄弟于私。有荣拜从父兄枫石子。答拜礼之以成人也。有荣即席问然曰命之斯可言也。言之斯可服也。王父既命之。愿兄言之。弟将服之矣。枫石子曰不亦善乎。君子顾名思义。而不知夫木乎。和气积中。英华发外。故木之荣。花萼是已。人之荣。吉祥善事是已。人之荣。莫尊乎德。莫贵乎达。行仁由义。乐善不倦。睟面盎背。道德之荣也。垂绅缙笏。出将入相。功在社稷。泽被生民。显达之荣也。兼之者兼此二者也。夫道德天爵也。显达人爵也。天命之人尊之。荣孰大焉。天人协同。兼孰加焉。虽然古之人。修天爵而人爵从之。而姑修之已矣。谥法曰宠禄光大曰荣。显达之谓宠禄。道德之谓光大。兼之故曰荣。举千古而数之。得此谥者盖寥寥焉。其难也如是。乃以名而字而。盛矣乎。其祝之也。而能不负斯名也。则吾与有荣焉。有荣瞿然起
枫石鼓箧集卷第一 第 224H 页
拜曰大哉。命名之义也。弟则何敢。虽然请以兄之言书诸绅。
 二序并典雅得体。(青城)
 最近阳明。(愚山)
 字叙引谥法。千古卓异之见。(炯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