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硕斋遗稿附录 第 x 页
硕斋遗稿附录
[附录]
[附录]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75H 页
致祭文(甲子六月初四日)[张世容]
正庙遗臣。曰有荩忠。断断血忱。壹是至公。只知有国。无朋孤立。 大圣一言。之死感泣。力主右贤。思效 付托。归拜 云乡。庶无愧怍。带方故家。源远流长。三世四忠。千秋纲常。胚胎前光。卿实应时。端亮正直。上结 殊知。莲烛西清。风云鱼水。草奏内相。校书中垒。赐号 亲署。行遣 命绘。密勿谟猷。昭融际会。枕葄六经。发为文章。义理得意。 宸评煌煌。孟氏不伐。谢子去矜。平生此训。恂恂服膺。仪刑 心法。万川明月。朱书一统。大业未卒。痛哭庚夏。 御札十行。遑待私禫。礼重 君丧。初元只手。尽瘁追 先。田窦并抑。牛李无偏。蓄憾乃逞。酿成奇冤。海岛千里。莫招孤魂。垂四十载。幽枉始伸。复官貤秩。 恩礼维新。美哉壹惠。曲江同谥。予怀兴感。伻侑泂觯。
弘文馆校理张世容制 进
正庙遗臣。曰有荩忠。断断血忱。壹是至公。只知有国。无朋孤立。 大圣一言。之死感泣。力主右贤。思效 付托。归拜 云乡。庶无愧怍。带方故家。源远流长。三世四忠。千秋纲常。胚胎前光。卿实应时。端亮正直。上结 殊知。莲烛西清。风云鱼水。草奏内相。校书中垒。赐号 亲署。行遣 命绘。密勿谟猷。昭融际会。枕葄六经。发为文章。义理得意。 宸评煌煌。孟氏不伐。谢子去矜。平生此训。恂恂服膺。仪刑 心法。万川明月。朱书一统。大业未卒。痛哭庚夏。 御札十行。遑待私禫。礼重 君丧。初元只手。尽瘁追 先。田窦并抑。牛李无偏。蓄憾乃逞。酿成奇冤。海岛千里。莫招孤魂。垂四十载。幽枉始伸。复官貤秩。 恩礼维新。美哉壹惠。曲江同谥。予怀兴感。伻侑泂觯。
弘文馆校理张世容制 进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75L 页
行状[尹定铉]
府君讳行恁。字圣甫。初讳行任。 纯祖五岁。手书姓名。任字加心。 正庙命改之如 元子宫所书。号硕斋。亦 正庙所赐也。自号方是閒斋。又号蓍泉堂。又号留馀观。尹氏本贯坡平。始祖高丽太师讳莘达。至讳威。封南原伯。子孙因移籍。为南原府人。讳克敏。修文殿大学士。讨牙城贼殉节。谥文平。讳璜。号后松。工曹典书。不仕 本朝。 谥忠简。生观察使讳临。 太宗朝选廉吏。三世为议政府舍人。讳时英。忤沈贞。出补光州以终。生讳澄。 赠议政府领议政。生弘文馆应教 赠议政府左赞成讳克新。知中枢府事龙陵君贞宪公讳又新。赞成公生讳晔。弘文馆校理。 赠承政院都承旨。生讳衡彦。弘文馆校理 赠司宪府大司宪。生讳檠。 赠吏曹判书。生讳以进。 毅宗甲申后废举业。拜 穆陵参奉不就。遗令以 崇祯进士题主。贞宪公生讳暹。弘文馆校理。以书状官辨 宗系诬。策光国勋。壬辰。以李镒从事。与倭战于尚州殉节。 赠议政府领议政。龙阳府院君 谥文烈。生讳衡甲。文科县监。光海废 母。忧愤不食而卒。 赠吏曹判书龙南君 谥忠康。生讳棨。弘文馆应教。丙
府君讳行恁。字圣甫。初讳行任。 纯祖五岁。手书姓名。任字加心。 正庙命改之如 元子宫所书。号硕斋。亦 正庙所赐也。自号方是閒斋。又号蓍泉堂。又号留馀观。尹氏本贯坡平。始祖高丽太师讳莘达。至讳威。封南原伯。子孙因移籍。为南原府人。讳克敏。修文殿大学士。讨牙城贼殉节。谥文平。讳璜。号后松。工曹典书。不仕 本朝。 谥忠简。生观察使讳临。 太宗朝选廉吏。三世为议政府舍人。讳时英。忤沈贞。出补光州以终。生讳澄。 赠议政府领议政。生弘文馆应教 赠议政府左赞成讳克新。知中枢府事龙陵君贞宪公讳又新。赞成公生讳晔。弘文馆校理。 赠承政院都承旨。生讳衡彦。弘文馆校理 赠司宪府大司宪。生讳檠。 赠吏曹判书。生讳以进。 毅宗甲申后废举业。拜 穆陵参奉不就。遗令以 崇祯进士题主。贞宪公生讳暹。弘文馆校理。以书状官辨 宗系诬。策光国勋。壬辰。以李镒从事。与倭战于尚州殉节。 赠议政府领议政。龙阳府院君 谥文烈。生讳衡甲。文科县监。光海废 母。忧愤不食而卒。 赠吏曹判书龙南君 谥忠康。生讳棨。弘文馆应教。丙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76H 页
子守南阳。猝遇虏入。骂虏不屈而遇害。 赠吏曹判书龙原君 谥忠简。讳集弘文馆校理。丁丑。因斥和被执至沈阳。抗义授命。 赠议政府领议政 谥忠贞。曾祖讳泓。以忠贞公子汉城府判官讳以宣之次子。系忠简公子县监 赠吏曹参议讳以明之后。 景宗壬寅。不参伪勋会盟。配远方。敦宁府都正 赠吏曹参判龙平君。祖讳宗柱号醉隐。 赠吏曹判书龙安君。早卒无嗣。考讳琰入为后。即进士公曾孙。而孝子义禁府都事 赠军资监正讳最之孙。孝子 赠司宪府持平讳天圣之子也。号退岩。官止 世子翊卫司翊赞。从师名儒。邃于经学。历典州郡。所至有遗爱。初 赠吏曹参判龙恩君。久于桂坊。受知于 庄献世子。尝进祛邪崇俭箴。 睿书题其帖。系之以铭。庚辰温 幸。为邑宰。承 命植三槐。时七月而根蟠条鬯。 正庙丙辰。竖碑记迹。特 赠一阶。为吏曹判书。 当宁戊午。加 赠议政府左赞成。前配 赠贞敬夫人庆州金氏。郡守致庆女。继配汉阳赵氏。宗哲女。应教备玄孙也。初封贞夫人。以温 幸时在任所。特 赐爵贞敬夫人。 正庙尝褒以女士。及卒。 御笔书下贤肃太夫人之藏七大字及岁在戊午七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76L 页
月癸亥朔十有一日癸酉谨志幽宅十九字。 命刻石而纳于圹。府君龙恩君第三子。而贤肃太夫人所育也。以 英宗壬午正月二十八日午时。生于汉师盘松坊第。太夫人方娠。梦入文庙。故小字文锡。自幼聪明秀异。龙恩君尝曰。大吾门者。必在此子。七岁。授曾先之史略。再周年。仅卒其首卷。人或疑为迟钝。自是读书。不烦师受。辄迎刃而解。十岁。龙恩君捐背。居丧如成人。太夫人教之有法度。督学甚严。府君遵奉慈训。不敢或惰。作功令文诸体。无不破的。日赴邻塾习制艺。夜必另做一篇。及撤归。工课常倍于同窗诸人。质礼疑论时务。著录盈箱。皆十八岁以前也。己亥。候外舅李公于善山府官舍。故有鬼扰人。府君作文禳之。怪遂绝不复作。 正宗壬寅十二月。擢 庭试文丙科第三人。癸卯。除艺文馆检阅为下番。寻拜承政院注书。选抄启文臣。除 奎章阁待教。 上谕曰。待教即掌务官。凡诸阁务。无不管摄。尔须著意修明。盖自壬寅夏秋。以南学掌议。应 殿讲。风范端重。进止有仪。 上属目而称之。及入翰苑。契合昭融。前席侍御。 天语谆谆。退归直次。 宸札随下。经史义理。训迪如严师。饮食起居。忧念如慈父。取易硕果不食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77H 页
之义。 亲书赐号。著 御署安 御宝。以示托意郑重。府君感激 殊遇。以身殉国之志。已在通籍之始矣。甲辰。拜 世子侍讲院兼说书。丙午。伯氏为海州判官。太夫人就养。时 肃庙御赞三忠图像。将奉安于永柔县卧龙祠。 教曰。尹某忠臣之后也。其令陪往致祭。许归路省觐。复 命奏岳武穆追配也。 先朝命分德池屯税。以供牺粢。今又并享文信国。请加划助其不给。 文孝世子丧。 王大妃除服当否。 命询于馆阁。府君对言藏服于制尽之日。还服于殡启之时。以至葬毕而除之。古礼则然。请 上裁。以预备翰林。不参台厅传启。 命配稷山县。五日而宥。戊申六月。有院隶斗閧之事。 上以失于检束。亦在前注书。配成欢驿。 命画师韩宗一。就画行遣之状而观之。旬馀 教曰。闻畿湖疠气流行。虑有薰冒。其即放还。仍下画本于内阁。阁僚诸公为诗为记。以识 恩荣。实旷世之异数也。六年之间。拜注书。移翰林。递待教。差检校。互为出入。凡数十次。十二月。以 亲政注书升六品。为司谏院正言。己酉。除义城县令。特令与稷山县监相换。移高阳郡守。 永陵幸行时。奏请军额叠役。还户排巡。并宜矫革。自汉江至杨花津。收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77L 页
税勿由京司。使客供亿。加给稍廪。礼葬担持。仍把京军。并令裁处。拜弘文馆副校理。 上教以高阳釐弊未完。姑仍其任。直阁会圈。首拟除弘文馆校理,司仆寺正,副校理,副修撰,西学教授。纂修海东邑志。掌汉城府。除果川县监。时将迁奉 显隆园于水原。 神舆引行。当于是邑过夜。又营建 行宫。为 临幸之所。功役甚钜。供奉多仪。征敛不及于民。而筹画悉办。拜直阁。以 迁园时地方官。升通政阶。拜承政院同副承旨。至左承旨。承旨除拜升降之告身。至丙辰为八十九度矣。拜刑曹参议。庚戌。拜广州府尹。疏陈先祖忠贞公斥和议。就义彼中。藉曰瘗碧之冤。不在此地。当时徽纆之行。实由是城。不可冒赴。 上令庙堂禀处。筹司覆奏三学士树立。载籍未有。至今过南城者无不陨涕。为子孙。官临其地。宜有怵惕伤痛。特 允所辞。不害为树风敦伦之政。 命依议。辛亥。 上命议忠臣郑雷卿旌谥并施当否。府君言雷卿以陪臣。为 皇朝立殣。与臣先祖同其祸。则旌谥并举。臣无容更议。而春坊吏姜孝元。以若地处。有若树立。先正臣宋时烈所著雷卿墓表。书其事甚悉。 貤赠亚尹。荣已至矣。而未旌其闾为缺典。敢附陈请裁。 教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78H 页
曰。尹某献议。引先正所撰墓道。以与之共死之姜孝元。尚阙旌里。为志士所嗟惜者诚然。其令一体旌之。夏。患痁阽危。特除杨州牧使。令就水泉调养。日遣医往诊。制方施针。药料食物。相属于路。及少愈进对。 上命举颜而曰。瘦至此乎。然病则已去矣。以我意传于慈堂勿过忧也。壬子。拜司谏院大司谏,兵礼吏曹参议。癸丑。拜工曹参议。 命差备边司副提调。 教曰。特除为年少。习知吏事。入则潜心于政目。出则竭智于筹谟。虽有辞疏。喉院其勿纳。 谕近臣曰。近日庙堂事。自尹某为有司。足以代予之劳。于是乎予不必下行有司之事。逸于任人。岂不然欤。判尹具庠因泮宫事。语侵庙堂。上疏自引。奏言 肃庙朝始置八道勾管。以有司堂上四人。兼管二道。今徒有其称。而未闻其效。请有司堂上兼管之法。修明旧典。与各道勾管。采探道内事情。以备 顾问。诸议歧异。不果行。甲寅。拜礼曹参议。陈疏曰。臣年前叨是职。适值节价之出疆。特蒙 体谅之恩。引嫌罔间于南北。处义无异于前后。燕轺之行期虽远。马岛之书契且近。则忍彼寝兵之地。修此驰牍之好。非徒臣身之所不可为。窃恐朝廷之所不可强。乞 赐递免。 批以书契无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78L 页
代行之规。许递差整理定例堂上。令专管出纳经费。务从省减。乙卯春。 上奉 惠庆宫。诣 显隆园展谒。 进馔于奉寿堂。仍行养老设科。赈民犒兵。以广慈惠。仪节繁赜。财用浩大。禀 旨裁定。捡饬百司。启达文移。举多出于府君。而编摩仪轨。监董铸字。亦承命专管焉。 御制三槐台碑。 命书阴记。 教曰。昔年尹某。承 教手植三槐。其子某今又奉 教书碑阴。非偶然也。拜敦宁府都正。丙辰。以定例堂上。奏请园幸时蜡烛令华城造进。除贡人进排之弊。植炬折半给价。百官盘缠。自外整理所区划。勿烦各营各衙。鹭梁以南。爇灯代炬。湖西贸粟耗作钱六千两。付之华城。作诸般费用。并可之。戊午五月。丁太夫人忧。 上致吊劝粥。而慰 谕之曰。先慈亲有位有年有德。可无遗憾。其为我节哀自护。为我所以为国也。葬及练祥。 下米钱布绵油蜜以助之。月一省墓。辄使人于山下。存讯安否。己未。伯氏弃世。方其病亟。亦有蔘朮之 赐。 下书曰。近以万川明月主人翁自号。槩取万物各具一太极。其本一太极中生生流出来之义也。以是为扁。又欲著说。以道所以然。意下如何。又谕以依朱子寒泉故事。往复经旨。遂录大学疑义而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79H 页
进之。条条 赐答。命名曰曾传秋录。庚申六月。 上违豫。屡降 手札。至有托以后事之 教。二十八日。遽奉 讳音。号哭于 阙门之外。 贞纯大妃命除都承旨。进阶嘉善。趣令入临。时祸变仓卒。宦侍宫女杂于 丧次。府君正色呵之曰。 大行王常不近此辈。况自有内外。其可混乎。于是各守其班。肃然不敢哗。问于院相沈焕之曰。 大宝传于 王世子 遗旨已颁乎。焕之矍然曰未也。府君急请书 教告。宣于 御榻前。 世子宝龄方十一岁。国势危疑。人心震荡。朴公准源,金公祖淳。并授将任。使管卫护。皆府君所达于 东朝者也。自 含袭至 下玄宫。左右举扶。竭诚尽礼。曰 大行王燕居。天日所照处。未尝或卧。须掩外窗。无使隙光之入也。连拜观象监,宣惠厅,壮勇营,承文院提调。 公除后上疏辞职。其略曰。臣区区衷赤。亶在于追先帝三字。不遑佗顾。顾臣禫前出脚。有乖经礼。不敢以职事自居。 宠除新命。尚未祗肃。又未尝一造厅坐。一视院务。盖臣微谅。窃有所守而然耳。乃以八月一日出肃。是行祫之月也。后亦为搆诬之一端。记曰。君未殡而有父母之丧。则归殡。反于君所。曾子之问。孔子之答。昭如日星。人谁不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79L 页
知。况府君卜禫前日。当 崩坼之变。承 慈命而奔赴。私制未毕之前。不离 攒宫之侧。而不谢官阶。不亲职事。其于礼律臣分。可以质圣无疑。而言者之捃摭犹如此。吁亦痛矣。拜吏曹参判,同知义禁府事,备边司有司堂上都揔府副揔管,工曹参判, 景慕宫尚衣院提调。差劝讲阁臣。单付同知 经筵事。敷奏经义。陈勉 圣学。剀切𢢽忳。必以监法 先王为言曰。 先大王内而笃孝。事 殿宫。婉容愉色。常如奉盈。外而敬天。至风雨寒暑。恒言必尊其称。严于 祀享。值摄仪。亦坐而待朝。 勤于民事。视几务则不遑暇食。顾今治法政谟。亶在于善继善述。而 天崩之初。诸臣痛国事之罔涯。念 君恩之未报。举有寅协殚竭之思。及夫日月稍久。人心易狃。不免渐归于弛缓。惟 殿下仰承 大行朝精一心法。以正朝廷。永底于巩固之效焉。 殿下一心。上有天知。下有民知。可不懋哉。撰进 健陵志文。升嘉义。 先王欲为恩全君立后。而庶孽之甄拔。奴婢之勿世。亦未遑施措者。于 志文阐发 遗志。后皆次第见行焉。拜礼曹参判。值胡使入 京。上疏请递。兼陈所怀曰。臣于持服之时。 先王特降 宸翰。镌揭祖庙。昭回云汉。光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0H 页
荣烛地。又侈 温谕。 崇祯丙子以往。为 皇朝死事之臣 貤赠教旨。不书虏号者有之。甚旷典也。特命宁远伯诸孙。援用其例。如尔家人。宜无不同。臣稽首祗承。虔告先灵。敢暴昔日所受。以备 澄省。傥蒙允可。不但为绍述之美。环海含生。必将奋义怀忠矣。上允之。拜弘文馆副提学。移提学。旋拜 奎章阁直提学。同知 实录事。登 筵。陈请龙仁县白地徵税。永削于田籍。以新垦充补。又言壮勇营两西谷作钱取息。不如以谷敛散之便于民。当釐革。十二月。 东朝教曰。中批果非美事。当世道人心如此之时。岂可不以 先王平日所托心膂之臣擢用乎。特擢吏曹判书。 正庙尝教曰。仕宦外物。于尔何有。又以左参铨衡。右决庙谟。非惜其人之道。 命解吏曹参议。全保之 圣意。若是其至矣。故参外七载。始升六品。通政十年。不进一阶。至是超迁无渐。大以为忧。连陈辞本。而不获 命。再疏有曰。臣尝以朱子所谓天下享寿富康宁。朝廷见荡荡平平者。矢于心。藉于手。处乎今日之位著。党人已恶之矣。二十九日。 东朝命时原任大臣曾经金吾堂上吏曹判书入侍。 下询洪乐任当如何处之。咸谓罪不可一日容贷。府君言高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0L 页
祖孝文。西京之兴主也。韩,彭,薄昭之事。为我 先王之所慨叹者。故国荣罪恶。即一莽,操,懿,温。而终靳孥戮之 启。 大圣人权度。自有所在。而后世则不可或忽于惩讨。国荣追夺。在所当先。时 惠庆宫春秋高。自六月 大丧。哀痛柴毁。廪然不保朝夕。若无故戕害同气。以重贻 疚戚。非所以仰体 先王平日孝思也。故府君只请罪国荣。不以洪乐任事为对。而汉文薄昭句语。微意自见。由是大忤于主张时论者。辛酉。奏大老祠。即 先朝所 命建。而揭先正臣宋时烈遗像之地也。贞珉既奉 宸章。祠屋又近 仙寝。体貌自别。而数亩基址。尚未免税。令即措处恐好矣。 上可之。又奏言 先朝每教筵臣曰。汝辈若效崔恒,徐居正文体。世道之幸也。此诚反朴回醇之 盛意也。近来场屋之作。专事紧速。无宽缓悠远气象。有识皆忧之。大比当前。请戒谕中外。期有悛旧图新之效。且严防主试循私。举人借述。无敢干犯。又言我东之枳塞庶孽。前古未有也。一国庶类。举无乐生之心。足以上干天和。 英庙壬辰。特许文通两司。武拟宣传。 先朝丁酉。酌为节目。载之通编。而臣于 燕閒之际。仰承 闷叹之音者屡矣。今当 新服。追述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1H 页
两圣朝敉典。以收人心。以奖人才。恐合事宜。请询大臣裁处。文衡会圈八点。首拟拜弘文馆,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 经筵 实录事。三上疏辞。 赐批曰。卿之文学。 先朝所许。此时此任。非卿而谁。乃黾俛出膺。拜都揔管。因宾对 启言故儒臣朴在源既 赐褒赠。重臣徐鼎修庚子疏。又承 诩可之 教。不胜钦仰。而故参议李泽徵,故正言李有白。为 坤圣竭忠进言。且斥内阁诸臣不能仰副简畁之罪。壬寅狱事。人多称枉。昨年伏奉 先朝御书。若曰。泽徵有白之冤。予所洞悉。今春庆礼。欲伸雪而未果。尔于后日提醒为可。臣若不言。 先朝遗志。无以见于后世。两臣复官当否。请询于大臣。府君此奏。所以追述 先王德音。伸幽冤而表忠直也。言者又以矫称 先旨诬之矣。金龟柱致侑之日。倾朝往赴。府君独不与焉。时议欲超擢龟柱子鲁忠为揔戎使。府君曰。 东朝垂帘。先用私亲。臣子之裨补 慈德。不当如是。又于增广试。近戚朴宗庆。必欲登第而揽权。人畏其气焰。无异辞。府君曰。 上即位而初设科。乃擢外家人。古所云示天下不广。正谓此也。右贤左戚。 先朝二十五年一副定规。而况此人未尝假以色辞者。忍谓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1L 页
云乡杳邈。而遽违之乎。力持不可。于是两戚之积憾深。而骇机不可遏。赵文忠公得永谓不肖曰。吾与君先公。戚属不远。并岁以生。素习乎公。尝见公乐易雍容。与物无竞。不欲强立己见。至两戚事。举世波靡。独立不惧。始知公有不可夺之节。而可称仁者之勇矣。西洋邪教之狱。蔓延不已。至于万不相及之地。府君言于公会曰。治邪异于治逆。不可穷讯取服。与鞫囚同。况不问而欲置之死乎。殆近于楚狱之多滥也。又因劝讲奏曰。邪狱之无真赃。与其能悔悟者。宜用宽典。使之自新。若一切以法从事。则非 圣王人其人之政也。辛亥秋。府君在杨州。 正庙下书曰。近以邪学事。昼不休夜不睡。神疲气惫。所全活颇不些。若因此得活者知感。误入者快觉。岂非大幸耶。府君之入告出语。所以对扬 先朝至仁盛德也。言者又以护邪诬之矣。因入侍请江都死节人李士圭 赠职。辛丑冤死人任敞复其 赠职。拜司宰监提调。乞解所带诸职。只递铨任。拜礼曹判书,内医院提调。 华宁殿成。奉安 御真归。遌沈焕之于龙仁县舍。谓焕之曰。某欲有复于公者久矣。在京卒卒未得閒。今请一言可乎。某生长白门外。常见万里岘石战。其分曹争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2H 页
气。未始有是非之可言。败而走者。又转而为胜。胜败亦无定数。士大夫以党相轧。有类于是。乌可以一时得势。遂认为永无报复也。 主上冲年嗣服。 国步艰难。惟当聚会精神。以奠民生固邦本为急务。至于门户之争。待 上揔揽。春生秋杀。一听 命于造化而已。乃反不然。朝发一启。夕罪一人。今日举一疏。明日窜一人。举措劻勷。景色愁沮。岂所以导迎和气乎。调剂镇安责在于公。公其念之。焕之口唯。而意其私于一边。大不悦。未几。台臣宋文述疏言金履乔兄弟被谪。而家有老母。宜放其兄归养。时人疑府君所使。两戚因搆祸益急。五月十日。 东朝命除全罗监司。当日辞 朝。仓皇登途。而正言元在明,左承旨权,右议政徐龙辅疏劄迭发。架凿空虚。挤陷罔测。三人者尝自谓交契甚厚。受两戚之嗾。争先下石。到营五日。配于康津县薪智岛。随声附和之徒。群起诋诬。至撤龙恩君乡祠之享。噫其甚矣。掌铨时。以尹可基为掌乐院主簿。至是焕之谓庶流此官滥矣。勒令递去。八月。有挂书之变。捕得天安人任时发。尝为可基之弟之子。书试券者也。因设鞫。辞连可基。委官焕之谓可基失官而怨国。自叹尹判书若在。吾不至此。则时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2L 页
发凶书。可基之指使。可基即某之客。必有通线于岛中。锻鍊周内。致可基于死。仍倡率卿宰诣宾厅。 启言可发事。某宜无不知。请从台 启。九月十日。 东朝下后命。以十六日申时弃世。呜呼冤矣。呜呼痛矣。其日未明。有白气起于所寓屋脊。盘旋而上。邻人见而异之。不肖才九岁。从子应铉疾驰不及。傍无子侄。只二仆侍。都事亦屏去之。府君听 宣教。北向四拜。颜色不少变。动止从容如平常。问于都事曰。来时 上候若何。劝讲如前日否。又曰。可基曾所识。时发何人也。凶书何语也。因此而死。而不知其由。愿闻之。又曰。死固无恨。惟生未得更瞻 天颜。未与稚子一面。为耿耿尔。佗无所言。呜呼冤矣。呜呼痛矣。十二月。始返柩。沿路民人。相聚望哭。湖南一境所过皆然。稿葬于龙仁青滩龙恩君墓阶下。至丙申。移葬稍上十馀武子坐。李夫人祔左。 纯祖自在 潜邸。睿眷已至。及 践阼。倚毗益隆。时或请假。 亲札召之曰。倚户而待卿。 御书方是閒亭扁及忠孝传家清白永世二句以 赐之。及谪去。 教近侍曰。思见尹某也。己巳秋。先妣 跸路吁冤。手判以下曰。常为冤之。今见上言。益为可矜。依上言复官许施。时朴宗庆方用事。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3H 页
胁持朝绅。院议台论请反汗。历屡日 不允。严饬举行。大臣两劄。竟至还收。 宪宗乙未正月。 纯元圣母特 命复官爵。癸卯。不肖唱名。 上教曰。此家伸㬥之后。其子科名。良用兴感。 除校理。不肖上章陈情。 批以先卿事。朝家之所洞悉。何待更辨。丙午夏。上命进不肖而 教之曰。先卿于 正庙朝。侍中清燕。即此迎春轩也。今予又接尔于此。岂不贵乎。又 教曰。先卿之出入勤劳。宫中尚有传道者。而全罗监司辞 陛也。泣涕恋恋。有不忍诀之色云。予闻此为之惨然。呜呼。 两圣朝恩言。可以彻九泉而垂百世。无憾于幽明矣。 哲宗庚戌。不肖升从一品。 赠府君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 奎章阁提学。戊午。不肖进辅国致仕。加 赠议政府领议政。癸亥。 赠谥文献。忠信接礼曰文。向忠内德曰献。 今上元年甲子夏五月。左议政赵公斗淳奏曰。 赠领相文献公尹某。受 正庙不世之知遇。庚申以后。断断血忱。惟在追述 先王志事。伸复已久。尚未有一次示意。实为觖典。请于宣谥日赐祭。而蒙 允。 朝家褒扬。于是至矣。府君禀质清明温粹。慈谅岂弟。和气盎然。而端严整肃。自不可狎。诚心仁爱。人有过失。包容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3L 页
覆盖。惟恐宣彰。其有片善寸长。汲汲称誉。至仆隶未尝加怒詈。心不设畦畛。而辞受取予之必谨。口不言雌黄。而公私义利之必辨。读史至烈士殉义。正人遘祸。慷慨悲愤。若以身处其地。切戒外物为累。既贵。居室被服如寒士。典章物采沿革兴废之故。金谷卒乘经用徵调之数。无不洞彻原委。区分利害。讲求其损益通变之方。而综理事务。剖决中窾。急遽在前。整暇有馀。终日钦钦。不见惰容。常服膺孟之反不伐。谢上蔡去矜字之训。文学才猷。为世共推。而恂恂如无能。谦虚寡约。不以自多。帷幄近密十有九年。 眷注益深。而愈加小心。休沐在家之时。常若奉 威颜于咫尺。兢兢畏慎。一是无替。在丧中。每值 动驾。俯伏庭下。 警跸既远。始入庐次。㬥雨大雪。未之或废。眼光烨然。昏夜辨细字。音吐清越洪亮。闻于外甚远。器宇凝重。神采朗澈。如金精玉润。拱立 朝行。自有以动人焉。早岁而孤。奉太夫人。深爱愉色。忠养备至。凡可以慰悦慈心者。先意承颜。顺适无违。三年侍疾。焦遑洞属如一日。三年居忧。哭泣哀毁如始丧。见者莫不感服。日拜宗家祠庙。月省考妣坟墓。洒扫蠲洁。种树除草。必躬亲而忘其劳。累世先茔。竖碑碣备石仪。置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4H 页
祭田建丙舍。无一不具。推及于傍亲。皆以短石表其墓。初非家有馀财而为之也。禄俸之入。 恩泽之 赐。撙节积累。竱心殚力。阅岁年而取次告成。 国初以来。先祖与同宗诸公言行之散见于朝野史乘状志传记者。勤搜博访。裒辑成书为六卷。人亦谓奉先追远。根于至性。求诸古人。亦罕其比。事伯氏。敬爱甚笃。公干家务。必先告而无自专。服饰器用。必先奉而不自有。及丧。恸悼无已。想像容貌。口授画工而图之。及见公者皆谓九分肖似。仲氏早世。数十年悲慕不衰。于伯仲姊亦然。季妹尝有疾沈绵。药饵调护。不使婢御而身执之。至痊可而后已。对案有美味。必举而送之。伯仲氏及姊妹及再从兄诸子女。抚养成就。无閒于己出。贫戚穷交。常赒其急。而丧葬婚嫁。待而始行者甚多。文章夙就。取之博而择之精。绝不为艰深钩棘。袭取貌似。务在辞达理畅。繁简合度。昌明之气。炜烨之光。先辈钜公。皆敛手退避。 正庙诩之曰。文体雅洁。不负所知。极为嘉尚。又曰。义理边得意。又曰。文才真难得。 徵私稿而 亲览焉。至应制代撰骈俪之作。亦多传诵。雅不欲以诗名。而高华典丽。自成一家。有遗稿八册十六篇。蒐采新罗,百济,高句骊遗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4L 页
事。为东三考八卷。而李忠武全书,林忠悯实记。并承命编纂者也。少日著兰室暇笔,方是閒辑等诸篇。援据古今。记载见闻。傍及稗史丛说,诗话文评。殆数十册。后以为无益而毁弃之。平居未尝一日去书。五行俱下。博极四部。而尤用功于朱子之学。 正庙尝欲合朱子所撰述诸书。为朱子大一统书。唐虞三代以下。惟我 正庙君而兼师。 圣志卓然。由朱子上溯孔子。开示斯文正路。以诏来世。府君熏炙 香案之前。亲承面 命指授。研究有年。辛酉春。拟会稡纂次。仰述未卒之大业。既而去 朝。事遂废。以为至恨。赋诗而纾哀。盖此书之义例。精深广博。地负海涵。实无人逮其津筏。底于有成也。时有心性同异之辨。尝曰。南塘吾先人及门之师也。寒泉吾先人赞冠之宾也。景仰两先生。如泰山北斗。不敢妄议。只守先人先师之绪论而已。又曰。今所谓汉学。毕生役役于零碎。阙却近里著己之工。反不如金溪姚江之犹有持守也。掇取 皇朝及 本朝先儒论学要语。为性理编六卷。谪中所携。惟坊本九经,朱子小学。随读劄记。从渔户借通鉴节要,十九史略。亦评骘之。就三经二礼。采其切于视听言动者。附以按说。又考订经传互见而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5H 页
有同异者。论其从违。自六月之望。至九月上旬。裒然成帙。凡十册二十一篇。揔名为薪湖随笔。诂训名义。恪守程朱。而蔡氏尚书。陈氏礼记及诸家注解。辨正其误。有的确不可易者。发明诠释。多独得之见。而往往与近世中国人说经暗合。大旨主于反躬自修。念虑之微。言动之细。随处省察。惟恐有违于经训。克去私欲。求放心而操存涵养。如明鉴止水。以为应事接物之本。学问思辨。交须而无閒断。其要在于慎独。而慎独必自弗欺始。奋发精进。不得不措。出于至诚。可质神明。有曰予小子读圣贤书。不能深体而实践。真自暴自弃者也。知而不学。欺也。学而不力。欺也。谁之为欺。欺心也。欺天也。欺 先王也。欺先人也。遂以弗欺轩为号。作座右铭以自警焉。呜呼。庚申七月。过 大行成服。府君始归家。从子象铉进曰。 先王奄弃群臣。党人鸱张。时事不可为。季父孑孑无扳援。而独持公道则必难容矣。宜早退田庐。以远危机。府君喟然曰。吾念岂不至此。亦岂恋爵禄而留连哉。今有人临终。托其家事于其友。其友恐日后受谤于其亲戚奴仆。避而不顾。则非义士也。朋友犹然。况于君臣乎。吾受 先王不世之知遇。奉有 遗托之重。若较计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5L 页
祸福。为一身谋。其何以归拜 先王乎。惟所以事 先王者。辅 幼主。夙夜尽瘁。无愧吾心。要当一死报国。更何言。左右莫不挥涕。呜呼。 正庙所秉执之大义。至精至微。建天地悬日月。而治法则戒廷臣朋比之习。使之寅协。杜戚里干预之渐。欲其全保。府君祇奉 明旨。罔敢失坠。固异于时人之自信偏见。痼于党论。以必胜为主也。故 仙驭上宾之后。炳然孤忠。即惟曰 先王之志是继。 先王之道是遵。政令事为。无大无小。一无改于 先王在宥之日。以赞 初元清明之理也。其于田窦二家。并无恩怨。甘陵两部。亦无偏倚。汉文楚狱之引喻。不顾忌讳。而两戚之登庸。严辞斥之者。非有毫发爱恶于其间。为之扶抑也。竟以是酿成千古所无之奇祸。后之论者。或以为初亦未尝崖异于党人。至谓刘洎之死。由于遂良。窦参之贬。咎在陆贽。著为文字而刊布之。呜呼。庚辛之际。府君所言数三事。欲以支拄方张之势。已棘棘乎其难。人孰能办此。而乃求过于无过。哓哓不止乎。不肖窜伏穷山。不敢与人相接。立 朝。无强近之亲为之辨明。府君至公至平之苦心血忱。暗昧不白。垂四十年。而前后疏启之搆捏。在辛酉则谓与徐公有邻兄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6H 页
弟周旋。己巳则谓推许沈焕之,金观柱。其不成事理。不成说话。妇孺之所共知也。不念其自归虚妄。惟从时世之所恶。而推而纳之。肆为诬蔑。此不肖痛冤刻骨。愈久而愈深者也。徐文献公窜北塞。府君贻书曰。岂不欲挺身相救。无益于公。丛镝必先及。只有静以待事会之来。不可急也。徐公之胤判中枢俊辅氏。为不肖言如是。府君志在消弭钩党。而力不能遂。此可以见。而尝慨然叹曰。尹右相若在世当局。朝象必不至此。吾亦可免。盖指文翼公蓍东也。尹公持论恢荡。而有镇物之量。与府君常期以同心协赞。故殄瘁之恸。于是为切矣。府君常爱苏文忠既蒙深知于圣主。肯复借交于众人之语。谓当终身诵之。 正庙尝论诸臣。至府君曰。尹某只知有国。无朋孤立。府君平生本末。不外于此八字。呜呼。 圣主知臣之明。至矣尽矣。在当日明良际会之盛。诚千载一有。而府君常怀谨畏。戒不言温室树。又未尝记述而藏于家。 上下都俞。昌言嘉谟。莫徵其万一而传之。此已为恨无穷。而不肖蒙騃无省识。犹不能详记典型。况居家孝友之行。立 朝忠荩之节。尤无以谛悉。只就布于人耳目者。泣血次录。呜呼。为人子而背弃谦约之先志。有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6L 页
一辞溢于其实。则是自诬其先。而增其不孝之罪。不肖之所大惧也。惟立言君子。论其世想其心。有以财择焉。呜呼冤矣。呜呼痛矣。配贞夫人 赠贞敬夫人完山李氏。 宣祖王子宁城君㻑之后。星州牧使 赠议政府左参赞命杰之女也。生于 英宗庚辰二月二十二日辰时。年十七。归于我先府君。仪容婉顺。资性端重。谨行而寡言。处乎伯仲姒三姊妹之间。一以友恭。各得欢心。宗党婢使。莫不感颂慈惠。皇姑贤肃太夫人。钟爱其淑德。视若己出。及寝疾三年。糜粥膳羞。手自烹煎而调和之。适可而进。未或一违其时。兄公守默堂先生叹曰。夫人诚孝。虽古所称孝妇。何以加焉。吾弟异日。必状其至行。以传于后也。辛酉八月。祸色急。夜夜沐浴以祷天。九月惨变作。血泪不止。两眼㬥暗。数年而后渐视物。始欲自裁以下从。念季女未行。稚子不及成童。覆巢之下。谁能全保而成就之。不绝先君之祀也。乃茹恸抱冤。抑情自强。延塾师以诲之。每道先君言行以勖之。嫁娶毕而家益荡然。漂泊靡所。十迁厥居。不肖多病。药饵无阙。服着食饮。无饥无寒。假贷拮据。力竭神疲。晚年则疏粝亦难自给。至癸巳春。哭长女。冬又哭次女。疾随以深。乙未正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7H 页
月。先府君复官爵。教不肖曰。吾忍不死。及见今日。目可瞑矣。毋负 国恩。毋坠家声。惟汝是望。六月二十八日申时。奄弃不肖。寿七十六岁。呜呼痛矣。悲冤结于中。贫穷迫于外。熏焦劳苦。备尝艰险者。三十五年。而未得享不肖一日禄养。呜呼天乎。人孰无母子。风树不待之恨。若偏于不肖。呜呼痛矣。一男即不肖定铉。行判敦宁府事。致仕奉朝 贺。三女长适李𠊙。次适金用淳府使。次适李用渊。定铉娶高灵朴氏郡守民淳女。再娶全州李氏义圭女。屡举子。皆不育。以族弟参奉明铉子泰经为子。今承旨。娶骊兴闵氏别检成镐女。有二女。李𠊙子秉民。今参奉。有二子三女。婿徐应淳有二子一女。金用淳继子秀根有二子一女。李用渊子寅硕有二子二女。婿申锡玄有二子一女。
男定铉撰
男定铉撰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7L 页
谥状[金兴根]
故大学士硕斋尹公。际遇 正庙。明良契合之盛。旷古未有。及 仙驭上宾而党祸作。公独守 先王遗训。介然不相附和。为时人共嫉而挤之。毕命于绝海。余尝感其忠而悲其冤。公之胤尚书定铉甫。述公历官行事。将请谥而属余为状。谨按公讳行恁。字圣甫。初讳行任。 纯祖五岁。手书姓名。任字加心。 正庙命改之如 元子宫所书。号硕斋。亦 正庙所赐也。尹氏本贯坡平。始祖高丽太师讳莘达。至讳威。封南原伯。子孙因移籍。为南原府人。世以忠义名节相传。文平公讳克敏。讨牙城贼战亡。忠简公讳璜。高丽亡。不仕 本朝。文烈公讳暹。壬辰殉节于尚州。忠康公讳衡甲。光海废 母。忧愤不食而卒。忠简公讳棨。丙子守南阳。骂虏不屈而遇害。忠贞公讳集。丁丑以斥和授命于沈阳。曾祖讳泓。 景宗壬寅。不参伪勋会盟。配远方。敦宁府都正。 赠吏曹参判龙平君。祖讳宗柱。有文行而早卒。 赠吏曹判书龙安君。考讳琰。通经术励名检。官止 世子翊卫司翊赞。 赠议政府左赞成龙恩君。前配 赠贞敬夫人庆州金氏。郡守致庆女。继配贞敬夫人汉阳赵氏。宗哲女。应教备
故大学士硕斋尹公。际遇 正庙。明良契合之盛。旷古未有。及 仙驭上宾而党祸作。公独守 先王遗训。介然不相附和。为时人共嫉而挤之。毕命于绝海。余尝感其忠而悲其冤。公之胤尚书定铉甫。述公历官行事。将请谥而属余为状。谨按公讳行恁。字圣甫。初讳行任。 纯祖五岁。手书姓名。任字加心。 正庙命改之如 元子宫所书。号硕斋。亦 正庙所赐也。尹氏本贯坡平。始祖高丽太师讳莘达。至讳威。封南原伯。子孙因移籍。为南原府人。世以忠义名节相传。文平公讳克敏。讨牙城贼战亡。忠简公讳璜。高丽亡。不仕 本朝。文烈公讳暹。壬辰殉节于尚州。忠康公讳衡甲。光海废 母。忧愤不食而卒。忠简公讳棨。丙子守南阳。骂虏不屈而遇害。忠贞公讳集。丁丑以斥和授命于沈阳。曾祖讳泓。 景宗壬寅。不参伪勋会盟。配远方。敦宁府都正。 赠吏曹参判龙平君。祖讳宗柱。有文行而早卒。 赠吏曹判书龙安君。考讳琰。通经术励名检。官止 世子翊卫司翊赞。 赠议政府左赞成龙恩君。前配 赠贞敬夫人庆州金氏。郡守致庆女。继配贞敬夫人汉阳赵氏。宗哲女。应教备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8H 页
玄孙。 正庙御笔志其墓曰贤肃太夫人之藏。公龙恩君第三子。而贤肃太夫人所育也。以 英宗壬午生。幼而聪明秀异。龙恩君尝曰。大吾门者必在此子。十岁而孤。太夫人教之有法。督学甚严。未弱冠而著录盈箱。 正宗壬寅。擢庭试。癸卯。除艺文馆检阅。寻拜承政院注书。选抄启文臣。除 奎章阁待教。盖公未第。以南学掌议应 殿讲。风范端重。进止有仪。 上属目而称之。及入翰苑。 眷注特隆。取易硕果不食之义。 亲书赐号。安宝而署之。以示托意郑重。公感激 殊遇。以身殉 国之志。已在通籍之始矣。甲辰。拜 世子侍讲院兼说书。戊申夏。以前注书。不能检束院隶。配成欢驿。 命画师。就画行遣之状而观之。旬馀 赐环。仍 下画本于内阁。阁僚诸公为诗为记。以识 恩荣。腊月。以 亲政注书升六品。为司谏院正言。己酉。除义城县令。与稷山县监相换。移高阳郡守。拜弘文馆校理。 上教以高阳釐弊未完。仍其任。寻拜校理,副校理,副修撰,司仆寺正,西学教授。除果川县监。时将迁奉 显隆园于水原。 神舆引行。当于是邑过夜。又营建 行宫。为 临幸之所。功力甚钜。供奉多仪。敛不及于民。而筹画悉办。拜直阁。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8L 页
以迁 园时地方官。升通政阶。拜承政院同副承旨。至左承旨。拜刑曹参议。庚戌。拜广州府尹。疏陈先祖忠贞公就义彼中。当时徽纆之行。实由是城。不可冒赴。 上令庙堂禀处。大臣请 允所辞。辛亥夏。患痁阽危。 特除杨州牧使。令就水泉调养。日遣医往诊。及少愈进对。 上命举颜曰。瘦至此乎。然病则已祛矣。以吾意传于慈堂。勿过忧也。壬子。拜司谏院大司谏,兵礼吏曹参议。癸丑。拜工曹参议。差备边司副提调。 教曰。特除为年少。习知吏事。使之潜心政目。竭志筹谟。 谕近臣曰。近日庙堂事。自尹某为有司。足以代予之劳。逸于任人。岂不然欤。甲寅。拜礼曹参议。疏陈马岛书契。且近寝兵之地。不可以修驰牍乞免。批以书契无代行之规。许递。差整理定例堂上。令专筦出纳。经费务从省减。乙卯春。 上奉 惠庆宫。诣显隆园展谒。 进馔于奉寿堂。仍行养老设科。赈民犒兵。以广 慈惠。仪节繁赜。财用浩大。禀 旨裁定。检饬百司。 启达文移。多出于公。而编摩仪轨。监蕫铸字。亦承 命专筦焉。拜敦宁府都正。戊午五月。丁太夫人忧。 上慰谕之曰。先慈亲有位有年有德。可无遗憾。其为我节哀自护。为我所以为国也。月一省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9H 页
墓。辄使人于山下。存讯安否。己未。 教以往复经旨。遂书进大学疑义。条条 赐答。命名曰曾传秋录。庚申六月。 上违豫。屡降 手札。托以后事。二十八日。遽奉 讳音。号哭于 阙门之外。 贞纯大妃命除都承旨。进阶嘉善。趣令入临。时祸变仓卒。内侍宫女。杂于 丧次。公正色呵之曰。 大行王常不近此辈。况自有内外。其可混乎。于是各守其班。不敢乱。问于院相沈焕之曰。 大宝传于 王世子遗旨已颁乎。焕之矍然曰。未也。公急请书 教告。宣于 御榻前。世子宝龄方十一岁。国势危疑。人心震荡。朴公准源若兴根。从叔忠文公。并授将任。使筦卫护。皆公所达于 东朝者也。自 含袭至 下玄宫。左右举扶。竭诚尽礼。曰 大行王燕居。天日所照处。未尝或卧。须掩外窗。无使隙光之入也。连拜观象监,宣惠厅,壮勇营,承文院提调。公除后上疏辞职。其略曰。臣区区衷赤。亶在于追先帝三字。不遑佗顾。顾臣禫前出脚。有乖经礼。不敢以职事自居。 宠除新 命。尚未祗肃。又未尝一造厅坐。一视院务。盖臣微谅。窃有所守而然耳。乃以八月一日出肃。是行祫之月也。后亦为搆诬之一端。记曰。君未殡而有父母之丧则归殡。反于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89L 页
君所。曾子之问。孔子之答。昭如日星。况公卜禫前日。承 慈命而奔赴。私制未毕之前。不谢官阶。不亲职事。其于礼律臣分。无所亏损。而言者之捃摭犹如此。噫其甚矣。拜吏曹参判,同知义禁府事,备边司有司堂上,都总府副总管,工曹参判, 景慕宫尚衣院提调。差劝讲阁臣。单付同知 经筵事。敷奏经义。陈勉圣学。剀切𢢽忳。必以监法 先王为言曰。 先大王内而笃孝。事 殿宫。洞属如奉盈。外而敬天。风雨寒暑。必尊其称。严于 祀享。值摄仪。亦坐而待朝。勤于民事。视几务则不遑暇食。今治法政谟。唯在乎善继善述。而 天崩之初。诸臣痛国事之罔涯。念 君恩之未报。举有殚竭之思。及夫日月稍久。人心易狃。不免渐归于弛缓。惟 殿下仰承 大行朝精一心法。以正朝廷焉。撰进 健陵志文。升嘉义。 先王尝欲为恩全君立后。而庶孽甄拔。奴婢勿世。未遑施措者。阐发于志文。后皆次第见行。拜礼曹参判。上疏陈所怀曰。臣于持服之时。 先王喻以为 皇朝死事之臣 貤赠教旨。不书虏号者有之。特 命宁远伯诸孙用其例。如尔家人。宜无不同。敢暴昔日所受。冀蒙许可。 上允之。拜弘文馆副提学。移提学。旋拜 奎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0H 页
章阁直提学。同知 实录事。 东朝以世道人心如此。宜用 先王所托心膂之臣。中批擢吏曹判书。 正庙尝谓左参铨衡。右决庙谟。非惜其人之道。 命解吏曹参议。故参外七载。始升六品。通政十年。不进一阶。至是超迁无渐。大以为忧。连辞不获 命。再疏有曰。臣处乎今日。矢心藉手。即朱子所谓天下享寿富康宁。朝廷见荡荡平平者也。党人已恶之矣。是岁十二月二十九日。 东朝命时原任大臣曾经金吾堂上吏曹判书入侍。 下询洪乐任当如何处之。咸谓罪不可容贷。公言高祖,孝文。西京之兴主也。韩,彭,薄昭之事。 先王尝所慨叹。故以国荣罪恶。终靳孥僇之启。后世则不可忽于惩讨。臣谓国荣当先追夺。时 惠庆宫春秋高。自六月 大丧。哀痛柴毁。廪然不保朝夕。若戕害同气。重贻 疚戚。非所以仰体 先王孝思也。故公只请罪国荣。不及于洪乐任事。而汉文,薄昭之语。微意自见。由是大忤于主张时论者。辛酉。拜弘文馆,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 经筵 实录事。三上疏辞。 赐批曰。卿之文学。 先朝所许。此时此任。非卿而谁。乃黾勉出膺。拜都总管。筵中启达故参议李泽徵,故正言李有白。为 坤圣竭忠尽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0L 页
言。壬寅狱事。人多称枉。昨年。伏奉 先朝御书。若曰。泽徵,有白之冤。予所洞悉。今春庆礼。欲伸雪而未果。尔于后日提醒也。臣若不言。 先朝遗志。无以见于后世。两臣复官当否。请 询于大臣。公此奏所以追述 先王德音。而言者又诬以矫称 先旨。金龟柱致侑之日。倾朝往赴。公独不与焉。时议欲超擢龟柱子鲁忠为总戎使。公曰。 东朝垂帘。先用私亲。臣子之裨补 慈德。不当如是。又于增广试。一近戚欲占第。公曰。 上即位初设科。乃进擢外家人。古所云视天下不广。正谓此也。 先朝二十五年一副定规。自有所在。则忍于今日遽违之乎。力持不可。于是乎群憾交积矣。赵文忠公得永尝曰。吾于公戚属不远。尝见公乐易雍容。与物无竞。至于此事。举世波靡。而独立不惧。始知其有不可夺之节。而可称仁者之勇矣。西洋邪教之狱。蔓延株连。至于万不相及之地。公言于公会曰。治邪异于治逆。穷讯取服。如鞫囚已不可。况不问而置之死。殆近于楚狱之多滥矣。辛亥秋。公在杨州。 正庙下书曰。近以邪学事。昼不休夜不寝。所全活不些。若因此而得活者知感。误入者快觉。岂非大幸欤。公之此言。所以对扬 先朝至仁盛德也。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1H 页
言者又诬以护邪。拜司宰监提调。乞解所带诸职。只递铨任。拜礼曹判书,内医院提调。台臣宋文述疏言金公履乔兄弟被谪。而家有老母。宜放其兄归养。时人疑公所使。搆祸益急。五月十日。 东朝命除全罗监司。当日辞 朝。正言元在明,左承旨权,右议政徐龙辅疏劄迭发。挤陷罔测。到营五日。配于康津县薪智岛。而群起搆诬。至掇龙恩君乡祠之享。掌铨时。以尹可基为掌乐院主簿。至是焕之谓庶类此官滥矣。勒令递去。既而有挂书之变。捕得天安人任时发。尝为可基之侄书试券者也。因设鞫。辞连可基。焕之谓可基失官怨国。时发凶书。必可基之指使。可基乃某之客。必有通线于岛中。锻鍊周内。致可基于死。仍率卿宰。 启言可发事。某宜无不知。请从台 启。九月十日。 东朝下后命。以十六日申时弃世。时尚书才九岁。从子应铉疾驰不及。临命。颜色不少变。动止从容如平常。问于都事曰。来时 上候若何。劝讲如前日否。可基曾所识。时发何人也。凶书何语也。因此而死。不知其由。愿闻之。又曰。死无恨。恨不得更瞻 天颜。他无所言。及返柩。沿路民人。相聚望哭。湖南一境所过皆然。藁葬于龙仁青滩龙恩君墓阶下。至丙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1L 页
申。移葬稍上十馀武子坐。李夫人祔左。 纯祖自在潜邸。 睿眷已至。及 践阼。倚毗益隆。或请暇。 亲札召之曰。倚户而待卿。 御书方是閒亭之扁及忠孝传家清白永世二句以 赐之。及谪去。 教近侍曰。予思见尹某也。己巳秋。李夫人 跸路吁冤。 手判以下曰。常为冤之。今见上言。益为可矜。 命复官。时公所不许登第者方用事。胁持朝绅。院议台论请反汗屡日。不 允。大臣两劄。竟还收。 宪宗乙未正月。 纯元圣母特命复官爵。癸卯。尚书唱名。 上曰。此家伸暴之后。其子科名。良用兴感。除校理。尚书上章陈情。 批以先卿事。朝家之所洞悉。何待更辨。丙午夏。 上进尚书而教之曰。先卿于 正庙朝。侍中清燕。即此迎春轩也。今予又接尔于此。岂不贵乎。又曰。先卿之出入勤劳。宫中尚有传道者。而全罗监司辞升也。泣涕恋恋。有不忍诀之色。予闻此。为之惨然。呜呼。 两圣朝恩言。可以彻九泉而垂百世矣。戊午。尚书以正一品致仕。 赠公议政府领议政。配 赠贞敬夫人全州李氏。牧使命杰女。 宣祖王子宁城君㻑之后。一男即尚书。无子。取族子泰经为子。今校理。三女长适李𠊙。子秉民。今奉事。婿徐应淳。次适金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2H 页
用淳府使。系子秀根。次适李用渊。子寅硕。婿申锡玄。公禀质清明温粹。慈谅岂弟。方严以持身。仁恕以存心。覆人之过如或伤。扬人之善若不及。而辞受必谨。义利必辨。读史至烈士殉义。正人罹祸。慷慨悲愤不能已。虽贵。居室服御如寒素。典章名物。金谷卒乘。无不默识其数。综理剖决。动中肯窾。急遽在前而整暇有馀。服膺孟之反之不伐。谢上蔡之去矜字。文学才猷为世共推。而谦约不以自多。 帷幄近密十有九年。 恩遇益深而谨慎愈至。休沐居家。常若奉 威颜于咫尺。在丧中值 动驾。则俯伏于庭下。 警跸既远。始入庐次。眼光烨然。昏夜辨细字。音吐洪亮。拱立 朝端。凝重朗澈。神采动人。早孤。奉太夫人。忠养备至。三年侍疾。焦遑如一日。三载居忧。哀毁如始丧。日拜宗家祠庙。月省考妣坟墓。洒扫蠲洁。种树除草必躬亲。而累世先茔。竖碑碣备石仪。置祭田建丙舍。推及于旁亲。皆以短石表其墓。国初以来先祖与同宗诸公言行之散见于朝野史乘志状传记者。蒐采成书。事伯氏。敬爱甚笃。公干家务必先告。服食器用必先奉。及丧。想像容貌。口授画工而图之。及见者皆谓肖九分。仲氏早卒。数十年悲慕不衰。于伯仲姊亦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2L 页
然。季妹有疾。亲执药饵。不委婢御。贫戚穷交丧葬婚娶。待而始行者甚多。文章夙就。博取精择。务在辞理畅明。绝不为艰深钩棘。 正庙诩之曰。文体雅洁。不负所知。又曰。义理边得意。又曰。文才真难得。徵其私藁而 亲览焉。至应 制代撰骈俪诸作。亦多传诵。雅不欲以诗名。而典丽有则。自成一家。有遗稿八册十六篇。东三考八卷。辑新罗,百济,高句丽遗事者也。李忠武全书。林忠悯实记。并承 命编纂者也。少日所著若兰室暇笔,方是閒辑等诸篇数十册。后以为无益而弃之。读书五行俱下。平居未尝一日去书。博极四部。而尤用功于朱子之学。 正庙尝欲合朱子撰述诸书。为朱子大一统书。公亲承 面命指授。研究有年。辛酉春。拟会稡纂次。仰述未卒之业。既而去朝。事遂废。以为至恨。谪中所携。唯坊本九经,朱子小学。随读劄记。从渔户借通鉴节要,十九史略。亦评骘之。就三经二礼。采其切于视听言动者。附以按说。又考订经传。互见而有同异者。论其从违。凡十册二十一篇。总名为薪湖随笔,训诂名义。恪守程朱。而蔡氏尚书。陈氏礼记及诸家注解。辨正其误。有的确不可易者。发明诠释。多独得之见。往往与近世中国人说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3H 页
经暗合。大旨以反躬自修。克去私欲。求放心而操存涵养。以为应事接物之本。其要在于慎独。而慎独必自不欺始。有曰。余小子读圣贤书。不能深体而实践。真自暴自弃也。知而不学。欺也。学而不力。欺也。谁之为欺。欺心也。欺天也。欺 先王也。欺先人也。遂以弗欺轩为号。作座右铭以自警焉。嗟呼。公殁而子幼。缌功之亲。绝于朝行。莫为之辨明。而求过于无过者多矣。一则曰居宠利。不能勇退。以履危机。昧明哲之戒。庚申七月。从子象铉进曰。 先王奄弃群臣。季父孑孑无援。独持公道则必不容矣。早宜归田以远害。公喟然曰。吾亦念此。岂恋爵禄而留连哉。今有人临终。托家事于其友。其友恐受谤于其亲戚奴仆。避而不顾。则非义士也。朋友犹然。况于君臣乎。吾受 先王不世之遇。奉有 遗托。若较计祸福。为一身谋。何以复我 先王。惟所以事 先王者辅 幼主。要当一死报国。更何言。此可见公炳然孤忠。知有君父而忘其身家也。一则曰部党既分。不能从一而定其趋向。恶于彼。无好于此。所以始而招祸。后不见白。辛酉春。华宁殿成。奉安 御真归。遌沈焕之于龙仁县舍。谓焕之曰。尝见所谓石战者。分曹争气。未始有是非。其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3L 页
胜败亦无定数。士大夫以党相轧。有类于是。 主上冲年嗣服。国步艰难。不思奠民生固邦本。朝发一 启。夕罪一人。今日举一疏。明日窜一人。岂所谓导迎和气乎。门户之争。待 上总揽。听命于造化。在今调剂镇安。其责在秉轴大臣。盍念于斯。此可见公持论无所偏倚。绝去朋比。而为国远猷也。一则曰虽为党人所搆。亦不能厓异于党人。其网打一边也。无挽回之迹。而疑或助成。至有著之文字者。噫。公于燎原方炽之日。言人所不敢言。为人所不敢为者。已三数事。而徐文献公有邻窜北塞。贻书曰。岂不欲挺身相救。无益于公。祸必先及。只有静以待事会之来。不可急矣。此可见公期期乎消弭钩党。而力有不逮也。褚河南,陆宣公俱被陷人之目。通鉴考异。始正其诬。以其人之必不为此也。是三说者。不问遭时之夷险。处心之公私。与夫事之有无。言之虚实。随声耳食而滕其舌。则妄而已矣。于公何有。言者在辛酉则谓与徐文献兄弟周旋。在己巳则谓推诩沈焕之,金观柱。天下宁有一人之身而一时党于两边者乎。随其时势之所恶。推而纳之。前后人言之诋诬。皆若是也。公尝爱苏文忠既结深知于圣主。肯复借交于众人之语。谓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4H 页
宜终身诵之。 正庙尝论诸臣。及公曰。尹某只知有国。无朋孤立。 大圣人一言之褒。可蔽公平生矣。从古人臣受知明主。方其衔恩戴德。孰无陨首图报之念。及夫利害当前。死生立判。鲜不苶然消沮。逡巡却顾。思以全躯命。而不能保厥初者。滔滔皆是。呜呼。庚辛之际。此何等时也。以公明达。岂不知横流非只手可障。正鹄为众矢所丛。汉文楚狱之引喻。触忌讳而不顾。力斥两戚之登庸。招仇怨而不回。宁以身受其败。不忍有改于 先王之道。毅然为公正发愤。致遘奇祸。悲夫悲夫。公于谪中有诗曰。右贤承 先志。俯仰而无怍。苦衷血忱。盖欲持此而归拜 云乡。皎皎乎可质苍天。后有知人论世之君子。其必曰究公终始。壹是忠于 正庙者欤。尝观所为经说。深造自得。而从事于力行。其见义必为。至死不变。有以也。详具公受诬见陷之源委。事君致身之志节。以告于太常氏。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中枢府事金兴根撰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中枢府事金兴根撰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4L 页
墓志铭(并序)[朴圭寿]
正宗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宾天之越明年辛酉。吏曹判书硕斋尹公。不得安于朝。出为湖南观察使。既而遘祸益烈。卒于薪智岛之谪舍。后六十一年辛酉。公子判敦宁府事致仕奉朝 贺公。素衣素带。衔恤如初。撰次公言行立朝本末。以幽堂之志。命诸圭寿。辞谢不获。圭寿眇末后生。不及见先辈盛时。世故百变。年代浸旧。所闻所传闻无几。顾何能为文字。以徵信于后世哉。虽然。乃激感于中心者则有之。呜呼。正宗大王以圣神之姿。临君师之位。蒐罗英俊。作成人材。汲汲如不及焉。而惟公应时而作。终始契合之盛。前代罕比。逮夫 上宾之际。爰有密勿之托。是必公之才猷器识。足以济时艰危。而 圣母之向用者以此。 冲王之倚重者以此。乃不免游辞之诬之。奇祸之中之。抱追先报今之志。不暝于绝海之外。岂所谓时耶命耶。千古君臣之际。有遗憾矣。谨按公讳行恁。字圣甫。初讳行任。 纯庙五岁。手书公名。任字加心。 正宗命改从 元子所书。又尝取易硕果不食之义。 赐号硕斋。尹氏本贯坡平。始祖高丽太师讳莘达。至讳威。封南原伯。子孙移籍为南原府人。世以
正宗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宾天之越明年辛酉。吏曹判书硕斋尹公。不得安于朝。出为湖南观察使。既而遘祸益烈。卒于薪智岛之谪舍。后六十一年辛酉。公子判敦宁府事致仕奉朝 贺公。素衣素带。衔恤如初。撰次公言行立朝本末。以幽堂之志。命诸圭寿。辞谢不获。圭寿眇末后生。不及见先辈盛时。世故百变。年代浸旧。所闻所传闻无几。顾何能为文字。以徵信于后世哉。虽然。乃激感于中心者则有之。呜呼。正宗大王以圣神之姿。临君师之位。蒐罗英俊。作成人材。汲汲如不及焉。而惟公应时而作。终始契合之盛。前代罕比。逮夫 上宾之际。爰有密勿之托。是必公之才猷器识。足以济时艰危。而 圣母之向用者以此。 冲王之倚重者以此。乃不免游辞之诬之。奇祸之中之。抱追先报今之志。不暝于绝海之外。岂所谓时耶命耶。千古君臣之际。有遗憾矣。谨按公讳行恁。字圣甫。初讳行任。 纯庙五岁。手书公名。任字加心。 正宗命改从 元子所书。又尝取易硕果不食之义。 赐号硕斋。尹氏本贯坡平。始祖高丽太师讳莘达。至讳威。封南原伯。子孙移籍为南原府人。世以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5H 页
忠孝传家。仗节死义之臣。继迹史书。至崇祯时。有南阳府使讳棨。遇清兵。怒骂不屈死之。 赠吏曹判书谥忠简。有弘文馆校理讳集。抗大义斥和议。殉节于沈阳。义声动天下。 赠领议政。谥忠贞。有进士讳以进。闻甲申之变。不复应举。 授官不就。遗令题神主曰崇祯进士。忠简,忠贞兄弟也。而崇祯进士于忠简。为从曾祖兄弟之子也。曾祖讳泓。敦宁府都正。 赠吏曹参判龙平君。祖讳宗柱。 赠吏曹判书龙安君。考讳琰。 世子翊卫司翊赞。累 赠至议政府左赞成龙恩君。龙平君寔忠贞之孙。而继忠简之后。龙恩君继龙安之嗣。而寔崇祯进士之曾孙也。配 赠贞敬夫人庆州金氏。郡守致庆女。继配贞敬夫人汉阳赵氏。宗哲女。应教备玄孙也。赵夫人方娠。梦入文庙。以 英宗壬午生。公自幼聪明秀异。未弱冠而著录盈箱。质礼疑论时务。皆经世实用之学也。 正庙每召四学儒生。 临殿亲考讲制。公进止有风仪。 上未尝不属目而称道之。壬寅。擢庭试。癸卯。除艺文馆检阅,承政院注书。选抄启文臣。除 奎章阁待教。 眷注益隆。阁中诸务。一切委公修明。甲辰。拜 世子侍讲院兼说书。戊申。承政院隶有犯罪者。以公曾在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5L 页
注书。不能检束。 命配成欢驿。旋 宥。冬拜司谏院正言。己酉。除义城县令。换授稷山县监。寻移高阳郡守。入弘文馆。为副校理,校理,副修撰。间除司仆寺正,西学教授。出为果川县监。公在高阳。弊有矫革。 上既试公吏事。而及除果川时。将迁 显隆园于水原。路由是邑。又当营建行宫。供顿功役。既繁且钜。民不知劳而筹画悉办。拜直阁。以迁 园时地方官升通政阶。拜承政院同副承旨。累拜至左承旨。间拜刑曹参议。庚戌拜广州府尹。始忠贞公之北行也。被执于府城。公痛不忍赴任。上疏陈情。 上许之。辛亥。拜杨州牧使。壬子。拜司谏院大司谏,兵曹,礼曹,吏曹参议。癸丑。拜工曹参议。 特旨差备边司副提调。 上谓近臣曰。自尹某之处筹司。予不复下行有司之事。逸于任人。不其然乎。甲寅。复拜礼曹参议。万历壬辰。公七世祖文烈公讳暹。御倭殉难。公义不答马岛倭酋修好书。上疏递免。寻差整理定例堂上。乙卯春。 上奉 惠庆宫。谒 显隆园。进馔于奉寿堂。遂行养老。设文武科。赈民犒兵。以广 慈惠。仪节繁缛。财用浩大。公既专管诸务。而禀 旨裁定。检饬百司。节费省烦。动中机宜。公自通籍以来。受 知益深。 上之待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6H 页
公。如家人父子。公感激 殊遇。殚诚自效。若夫一二事功之见于历试而通敏鍊达。人所推服。特公之馀事耳。论议于清燕之地。咨画于帷幄之中。凡经邦御世之略。 上所以及于公者。英谟神算。非外人所得以知。则是固人臣之至荣。而孰知他日之祸。未始不伏于此乎。戊午五月。丁太夫人忧。始公十岁而孤。教导成就。皆从母教。 上念太夫人之贤。 特赐赗赙。且 御笔志其墓曰贤肃太夫人之藏。公方守制。 上有所述作。辄 赐札质问。而经传疑义之往复答问。有裒然成书者。庚申六月。 上违豫。屡降手札。托以后事。二十八日 升遐。 贞纯大王大妃命进一阶。授公都承旨。促令入临。时仓卒未及宣 遗教。公诘院相。就 御榻前书 教曰。大宝传于 王世子。宣读毕。且正色曰。 大行王平日未尝近宦侍宫人。今此辈何敢杂在丧次。于是宫中肃然。 纯庙嗣位。宝龄甫十一岁。国人危惧震荡。 大王大妃垂帘。命以朴公准源,金公祖淳。并拜大将。管护卫。中外恃安。公所启达也。记曰君未殡而有父母之丧则归殡。返于君所。公虽禫服在躬。其奔赴大丧。于礼无失。而终不以职务自居疏辞。不允。既服阕。始肃 命。拜吏曹,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6L 页
工曹参判。同知义禁府事。都总府副总管。除观象监,宣惠厅,壮勇营,承文院, 景慕宫,尚衣院提调。差备边司有司堂上。寻差劝讲阁臣。拜同知 经筵事。每陈告于 上曰。 先大王笃孝事 殿宫。敬天勤民。不遑暇食。今日之道。惟在善继善述。天崩之初。诸臣痛国势之孤危。念君恩之未报。举思殚竭。及夫日月稍久。人心狃而渐弛。惟 殿下承 先王精一心法。以正朝廷。撰进 健陵志。升嘉义。其述 先王遗志。如为恩全君立后及庶孽甄拔。奴婢勿世之类。后多次第见行。拜礼曹参判。弘文馆副提学。寻移提学。拜 奎章阁直提学。同知实录事。 东朝谓公 先王所托心膂之臣。 特擢吏曹判书。公事 先王。左右朝夕十有九载。然位不过下大夫。至是惧骤升无渐。屡疏辞。不获 命。尝曰。臣之所矢心而藉手。惟在于朱子所云天下享寿富康宁。朝廷见荡荡平平者而已。当是时。新经大丧。世道艰棘。门户之争。益复纷纭。则公疏语及之。而时人多不悦者。从子象铉请曰。先王弃群臣。时事多虞。季父孑孑无扳援。而独持公道。必不容矣。宜早归田庐。公喟然曰。吾岂不念此。顾吾受 先王不世之遇。奉有遗托。若计祸福为身谋。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7H 页
将何以归拜 先王。惟以事先王者辅 幼主。要当一死报国尔。一日。 东朝进大臣诸宰。 询洪乐任当如何处之。公念 惠庆宫春秋高。自遭 大丧。柴毁有朝夕虑。若复戕害同气。重贻 疚戚。非所以体 先王孝思也。乃曰。高祖,孝文。西京之兴主也。而韩,彭,薄昭之事。 先王所慨叹者也。故罪如国荣。而终靳孥戮。然在今日之义。当先讨国荣。于是主时论者。益大恶之。辛酉。拜弘文馆,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 经筵实录事都总管。寻除司宰监,内医院提调。拜礼曹判书。 正宗大王临御二纪。义理之精微。政谟之密察。与夫戒廷臣之朋比。杜戚里之干预。公所日侍 香案。亲承 明旨者也。至是入告出语。欲以赞初元清明之治。则惟曰 先王之志是继。 先王之道是遵。凡有登对建请。辄述未遑之 志事者为多。及西洋邪教之狱蔓延不已。至于万不相及之地。公谓其不问而致诸法。殆类楚狱之多滥。昌言于公坐。滋与时论不合。又尝语时相沈焕之曰。 主上冲年嗣服。国步艰难。群下当聚会精神。以奠民生固邦本为急务。今乃汲汲争门户。朝发一启。夕罪一人。今日举一疏。明日窜一人。举措劻勷。景色愁沮。非所以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7L 页
导迎和气也。及诸戚里有欲操兵权者。有欲占科名者。公斥之曰。 先大王二十五年。右贤左戚。乃是成宪也。敢谓 云乡杳邈而遽违之乎。力持不可。公既屡忤时人。而戚里之积憾深嫉。于是乎益交固不解。搆祸方急。有台臣宋文述疏言金履乔兄弟被谪。家有老母。宜放其兄归养。又疑公所使。五月。 东朝命除全罗监司。当日辞 朝。台疏相劄。伺时迭发。所以诋诬而挤陷之者已甚。到营五日。谪配康津县之薪智岛。八月。有任时发挂书之狱。前掌乐院主簿尹可基之弟之子。曾识时发于场屋中。以是辞引可基。可基公所举也。而沈焕之谓滥职而见斥者也。时焕之为按狱大臣。谓可基失官怨国。自叹尹判书若在。吾不至此。今时发凶书。必可基之指使。可基即某之客。必通线于岛中。致可基于死。倡率卿宰。启言可基,时发事。某宜无不知。请从台启。后 命至岛中。公北向四拜。从容如平常。问于金吾郎曰。来时 上候若何。劝 讲如前日否。又曰。可基曾所识。时发何人也。凶书何语也。又曰。死固无恨。惟未得更瞻 圣颜。与稚子一面。为耿耿尔。九月十六日也。 纯庙在春宫。 眷公已深。及 践阼。倚毗弥隆。时或请假。 亲札召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8H 页
之曰。倚户而待卿。其谪居。 教近侍曰。思见尹某也。己巳秋。公夫人 跸路吁冤。 上御笔题判曰。常为冤之。其复官爵。戚里之前所积憾者。方用事持朝议。竟格不行。 宪宗乙未正月。 纯元圣母始 特命复官爵。方公之废也。訾公之口。哆若南箕。曰窃弄威福。曰矫称 先旨。曰营护邪狱。曰忘哀耽荣。曰党私害公。凡人臣所不当有者。靡不加之于公。其在 先朝。诸有不得于 色笑之际者。尺寸之微。竞追咎于公。凡君子所不当有者。又靡不归之公身。且谓家败子幼。无能讼冤。而诬辞枉笔。益无所顾藉。噫可悲矣。虽然。古来匪躬尽节之臣。当时移事变之后。往往有不得免焉。岂独公为然哉。公之际会风云。为何如时也。狼狈坎窞。又何如时也。凡公之荣辱屈伸。君子观人。必有论其世者。苏文忠公曰。既蒙深知于圣主。肯复借交于众人。公深爱此语。终身诵之。 正庙尝论诸臣。至公曰。尹某只知有国。无朋孤立。固 圣主知臣之明。而公之平生本末。于斯尽之。奉朝 贺公既出入迩密。 宪宗大王每称先卿遭际 明时。勤劳王室。而屡为之兴感焉。呜呼。泉途有知。公可以无憾矣。公孝友根天。内行纯笃。文学才猷。为世共推。而谦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8L 页
虚寡约。不以自多。辞受取与。必审于义。既贵而居室被服如寒士。器宇凝重。眼光烨然。读书至古人卓烈之迹。慷慨有不自胜者。尤留心经济。凡历代典章。无不讲究贯彻。其为文章。辞达理畅。昌明雅洁。凡遇义理文字。尤多得意。 正庙每以此 诩之。所著有遗稿十六卷。采新罗,百济,高句丽遗事。为东三考八卷。其承 命编纂者。有李忠武全书,林忠悯实记。 正庙尝欲辑朱子诸种书。为朱子大一统书。义例精深广博。承 命研究有年者也。必欲追成 遗旨。去 朝而事遂废。以为至恨。取 皇明及 本朝先儒论学之要。为性理编六卷。其薪湖随笔者。谪中无书籍。惟所携坊本九经,朱子小学而已。从渔户借。乃仅通鉴节要,十九史略。而商订经礼。评骘史学。皆自默记追诵。未百日而得二十一卷。公之精力绝人者如此。其笃志专工。尤在于省察克治。有曰为学之要。自不欺始。知而不学。学而不力。欺也。谁之为欺。欺心也。欺天也。欺 先王也。欺先人也。以不欺名轩。作铭以自警。葬于龙仁县之青滩子坐之兆考龙恩君墓阶下。配 赠贞敬夫人李氏祔左。牧使命杰之女。 宣庙王子宁城君㻑之后。夫人事姑孝。侍笃疾三年。族党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9H 页
见者。莫不感叹。辛酉祸作。含痛忍死。教子有成。日夜望门户计。辛苦万状者三十五年。以公复官之岁六月二十八日卒。享年七十有六。呜呼。公家复存。夫人之力也。一男定铉。即奉朝 贺也。三女长适李𠊙。次适金用淳府使。次适李用渊。奉朝 贺娶高灵朴氏郡守民淳女。再娶全州李氏义圭女。屡举子不育。以族子泰经为子。今承旨。 今上戊午。奉朝 贺公升正一品致仕。 赠公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铭曰。
正宗有道。鼓舞臣工。谁其兴者。太史尹公。维此尹公。聪明特达。心膂股肱。 王所简拔。鸿文钜典。维公是修。深筹远略。维公与谋。千载遭逢。公当其盛。孤忠报国。志在授命。公归在天。亦侍 先王。左右 陟降。眷顾家邦。际会之难。知者今希。我铭公墓。是用歔欷。
通政大夫成均馆大司成朴圭寿撰
戚里之欲操兵权者。金鲁忠也。欲占科名者。朴宗庆也。宗庆首祸。与诸金搆成。书其名以补原志之阙。(不肖男定铉识)
哲宗十二年辛酉。志文成。越三年癸亥冬。太常按
正宗有道。鼓舞臣工。谁其兴者。太史尹公。维此尹公。聪明特达。心膂股肱。 王所简拔。鸿文钜典。维公是修。深筹远略。维公与谋。千载遭逢。公当其盛。孤忠报国。志在授命。公归在天。亦侍 先王。左右 陟降。眷顾家邦。际会之难。知者今希。我铭公墓。是用歔欷。
通政大夫成均馆大司成朴圭寿撰
戚里之欲操兵权者。金鲁忠也。欲占科名者。朴宗庆也。宗庆首祸。与诸金搆成。书其名以补原志之阙。(不肖男定铉识)
哲宗十二年辛酉。志文成。越三年癸亥冬。太常按
硕斋遗稿附录 第 399L 页
古谥法。忠信接礼曰文。向忠内德曰献。议谥文献。今上元年甲子夏五月。左议政赵公斗淳 筵白。赠领相文献公尹某。断断血忱。在于追述 正庙志事。宣谥日宜 赐祭以示意。 上可之。 朝家褒扬之典。于是无憾。府君忠赤。可以昭示百世。而顾何及于泉壤。呜呼冤矣。呜呼痛矣。(不肖男定铉又识)
硕斋遗稿附录 第 400H 页
神道碑铭(并序)[赵斗淳]
呜呼。士结发受知 明主。义君臣而恩父子。此旷世一遇也。而贞吉悔吝。誉毁祸福所推敚。后必有公心目者究其心。迹其事。以致夫天人之定焉。尝窃以为若公之事。非易世之危也。匪不戒乎周身之防也。所值之会然耳。然皎厉独行。报 先王也。忧疑不慑。翊冲嗣也。夫以此自献。公何憾焉。公讳行恁。字圣甫。初讳行任。 纯祖五岁。手书公名曰恁。 正庙命从之。号硕斋。取易不食之义。亦 正庙所锡也。尹氏本贯坡平。始祖高丽太师讳莘达。至讳威。封南原伯。后移籍为南原人。入 本朝。讳暹校理殉于倭。谥文烈。讳衡甲文科县监。光海废 母。忧愤不食而卒。谥忠康。讳棨应教。守南阳。骂虏不屈死。谥忠简。讳集校理。斥虏和被执。至沈阳授命。谥忠贞。于公为五世。曾祖讳泓都正。坐咈壬寅伪勋盟。被行遣。祖讳宗柱 赠吏书龙安君。考讳琰翊赞。邃经学。屡 赠至左赞成龙恩君。前配庆州金氏。郡守致庆女。 赠贞敬夫人。继配汉阳赵氏。宗哲女。在世。 特封贞敬夫人。及卒。 御书贤肃太夫人之藏。藏于兆。寔生公。十岁居龙恩丧。太夫人教督严。公不敢惰程课。 正宗壬寅。擢庭
呜呼。士结发受知 明主。义君臣而恩父子。此旷世一遇也。而贞吉悔吝。誉毁祸福所推敚。后必有公心目者究其心。迹其事。以致夫天人之定焉。尝窃以为若公之事。非易世之危也。匪不戒乎周身之防也。所值之会然耳。然皎厉独行。报 先王也。忧疑不慑。翊冲嗣也。夫以此自献。公何憾焉。公讳行恁。字圣甫。初讳行任。 纯祖五岁。手书公名曰恁。 正庙命从之。号硕斋。取易不食之义。亦 正庙所锡也。尹氏本贯坡平。始祖高丽太师讳莘达。至讳威。封南原伯。后移籍为南原人。入 本朝。讳暹校理殉于倭。谥文烈。讳衡甲文科县监。光海废 母。忧愤不食而卒。谥忠康。讳棨应教。守南阳。骂虏不屈死。谥忠简。讳集校理。斥虏和被执。至沈阳授命。谥忠贞。于公为五世。曾祖讳泓都正。坐咈壬寅伪勋盟。被行遣。祖讳宗柱 赠吏书龙安君。考讳琰翊赞。邃经学。屡 赠至左赞成龙恩君。前配庆州金氏。郡守致庆女。 赠贞敬夫人。继配汉阳赵氏。宗哲女。在世。 特封贞敬夫人。及卒。 御书贤肃太夫人之藏。藏于兆。寔生公。十岁居龙恩丧。太夫人教督严。公不敢惰程课。 正宗壬寅。擢庭
硕斋遗稿附录 第 400L 页
试。盖自是年夏秋应殿讲时。 上属目而异之。入内翰。迁注书。选抄启文臣。为 奎章阁待教,兼说书。用微事谪稷山。谪成欢驿。皆不日而宥。 亲政。升正言。宰义城。换稷山。移守高阳。入弘文馆。为副校理。屡迁司仆寺正,西学教授。监果川县。由直阁升同副承旨至左。拜广州府尹。不赴。 特除杨州。属有疾。日遣太医诊视属于路。入为大司谏,兵礼吏曹参议。差备边司副提调。 谕近臣曰。某为有司。代予劳。诚逸于任人也。兼整理定例堂上。乙卯。 上奉 惠嫔。谒 显隆园。进馔于奉寿堂。养老设科。赈民犒兵。凡裁饬启达文移。举出于公。而编仪轨董铸字亦专管。戊午。丁内忧。月一省墓。 上辄使人存讯山下。庚申。 上违豫。屡降手札。至托以后事。及奉 讳。 贞纯大妃特除都承旨。阶嘉善。督令入临。时私制未禫也。仓卒奔赴。则宦侍宫女杂丧次。公禁之。使各守其位。问院相曰。大宝 遗旨颁乎。矍然曰未也。公急请书教告。宣于 榻前。 世子宝龄时十一岁。国势人心甚危惧。公奏以朴公准源,金公祖淳授将兵任。管卫护。连为观象,宣惠,壮勇,承文提调。行祫讫。始承 命。记曰。君未殡而有父母之丧则归殡。反于君所。此曾子之问
硕斋遗稿附录 第 401H 页
于夫子。而公所援据也。除吏参,同义禁副揔管。工参,閟宫,尚方提调。劝讲阁臣。敷勉圣学。必侃侃于监法先王。撰进 健陵志文。升嘉义。由副提学移提学,内阁直提学,同知实录。冬 中批授吏书。公于 先王时参外七载矣。通政十年矣。至是亟超迁。屡辞不获命。 东朝召诸臣。询洪乐任事。时 惠嫔春秋高。自大丧后益廪廪。今且祸及胞亲。公遂以汉文,薄昭事对。辛酉。拜大提学。宾对言李泽徵,李有白可冤状。盖出于体 遗教也。而言者以矫 先旨诬之矣。戚臣金龟柱宣侑日。公不赴。时议欲超授金鲁忠将兵任。公曰。 东朝垂帘。先用私亲。非所以补慈德也。及设增广也。力排一近戚曰。 上初即位试多士。乃擢外家人。示天下不广。世谓公之祸兆于此。邪狱之兴。公曰。不问而置之死。殆楚狱之滥也。顾公之所尝奉教于 先王者。在刑齐政道。咸底大道。故所以入告出语如此。而言者又以护邪诬之矣。由东铨移礼书。妥御帧于华宁殿归。遌沈相焕之于路次曰。士大夫党轧。难以一时取胜。且 冲王在上。宜镇安是先。乃窜逐无虚日。使朝著嚣然可乎。未几。台臣宋文述请释金公履乔。归养其老母。时人益疑公所与知。五月。
硕斋遗稿附录 第 401L 页
东朝命授全罗监司。而台阁中书诋诬迭发。上讫五日。而配于康津之薪智岛。公长铨也。庶流尹可基为乐院主簿。至是焕之谓滥授汰之。时适捕挂书人任时发鞫之。辞连可基。委官曰。此某之客也。失官怨国。必其所指使。遂致之死。率卿宰庭言可发事。某宜无不闻。九月后命下。以十六日卒。寿四十。公听 宣教。四拜问禁郎曰。来时 上候若劝讲若何。可基曾所识。时发何人。凶书何语也。因此以死。而不知其由。愿闻之。又曰。死固无恨。惟生未得更瞻 天颜。与稚子一握手。为耿耿尔。稿葬于龙仁青滩龙恩君墓下。至丙申。移葬稍上十馀武子坐。 纯祖自在潜邸眷于公。 践阼后益倚毗之。 御书亭扁及忠孝传家清白永世以 赐之。己巳。公夫人吁公冤。 上手判以下曰。常为冤之。其亟伸之。竟格不行。 宪宗御极之乙未。 纯元圣母命复公官。后屡 赠至上相。皆胤子致政公荣也。 哲宗癸亥。太常议谥文献。 今上元年甲子。余白公忠于 正庙之血忱。 宣谥日 赐祭。公清明岂弟。和气盎然。而端严整肃。自不可狎。辞受必审。公私义理。持守甚确。文学才猷。为世所推毂。帷幄近密且十有九年。而恂恂退抑如一日。眼光
硕斋遗稿附录 第 402H 页
烨然。读书五行俱下。昏夜辨细字。音吐清越。闻于外甚远。容观玉佩。拱立周行。蔼然有以动人。奉太夫人忠养备至。祖先茔域。无一事有未卒于志者。推以及于傍亲焉。于文词。夙诣出流辈。绝不为钩棘袭取䫉似语。读之辞达理畅。 正庙诩之曰雅洁。又曰。义理边得意。至应制代撰骈俪诸作。咸传诵。有遗稿八册。公于心性之学。固尝蚤自从事。而不免为词墨纷华所夺。恒懊悔焉。及居屯潜深伏隩也。遂大肆力。出所随九经小学。手钞口诵。参互同异。必折衷于洛闽之旨。从渔户得少微,曾氏史。亦评骘其得失。名曰薪湖随笔凡十册。大要在省察克治。反躬实践。有曰。余小子读圣贤书。知而不学。欺也。学而不力。欺也。是欺心也。欺天也。欺 先王也。欺先人也。遂以弗欺名其轩。以公聪明笃慎。天苟假之年。其有进乎此。顾可量乎哉。此尤尚论之所茹恨也。 正庙尝欲合朱子所撰述。撮为大一统书。公实面承规条。拟会稡编纂。既而去朝。事遂废。呜呼。 正庙所秉执大义。建天地矣。而治法则戒朋比。屏戚里也。公祗奉 明命。罔敢失坠。故 仙驭上宾之后。炳然孤忠。即惟曰是继是遵。其于田,窦二家。甘,陵两部。初无偏倚。汉文楚狱之喻。有
硕斋遗稿附录 第 402L 页
非毫发爱恶扶抑于其间也。而竟以是不免焉。甚则谓刘洎之死。由于遂良。窦参之贬。咎在陆贽。是匪直不知公。并不知褚,陆二公者也。 正庙尝论诸臣。于公则曰。只知有国。无朋孤立。呜呼。公平生本末尽之矣。配 赠贞敬夫人全州李氏。牧使命杰女。侍姑疾三年。昼夜靡懈。宗党称为孝妇。辛酉祸作。欲下从。念无以保稚子延公祀。含恸忍死。流离困顿。乙未春。见公复官。六月二十八日卒。享年七十六岁。祔葬公墓左。一男定铉。行判敦宁府事。致仕奉朝 贺。继子泰经。今承旨。女长适李𠊙。次适金用淳府使。季适李用渊。泰经二女幼。李𠊙子秉民。今佐郎。婿徐应淳。金用淳继子秀根。李用渊子寅硕。婿申锡玄。铭曰。
圣神知公。于公妙龄。盛之金马。玉堂之廷。曰予志事。女守女虔。曰予述作。女注女笺。予有征谟。左戚右贤。朋淫必斥。世臣之全。维予女嘉。忠贞所赫。光绍聿劢。于予朝夕。公拜稽首。臣其敢能。身之不恤。庶几钦承。考公终始。 上哲下勤。风顺壑巨。天雨山云。尔雅渊博。 先王是师。调娱茹纳。 先王是追。将此归拜。韪有馀辞。所悲公者。繄公之时。哲嗣克世。图寿显刻。我作铭诗。永视终极。
圣神知公。于公妙龄。盛之金马。玉堂之廷。曰予志事。女守女虔。曰予述作。女注女笺。予有征谟。左戚右贤。朋淫必斥。世臣之全。维予女嘉。忠贞所赫。光绍聿劢。于予朝夕。公拜稽首。臣其敢能。身之不恤。庶几钦承。考公终始。 上哲下勤。风顺壑巨。天雨山云。尔雅渊博。 先王是师。调娱茹纳。 先王是追。将此归拜。韪有馀辞。所悲公者。繄公之时。哲嗣克世。图寿显刻。我作铭诗。永视终极。
硕斋遗稿附录 第 403H 页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赵斗淳撰。
硕斋遗稿附录 第 403L 页
墓表[尹定铉]
呜呼。我皇考文献公捐小子七十有二年。小子违我先妣慈颜。又三十八年。抱冤衔恤。尚犹苟活。小子之年已八十矣。始为文。付子泰经。待有工资。刻石竖墓前。事 君尽节。秉直遘祸之本末。及 复官 赠秩赐谥 致祭之年月。具于幽志大碑。惟述志与学之未究竟。为结轖于幽明者。泣血而书之曰。呜呼。先公二十二而入翰苑。受我 正宗大王特达之知。取剥上九爻义。 赐号硕斋。郑重期待。在于君子得舆。忠爱之性。公正之操。式庸嘉之曰。尹某只知有国。无朋孤立。经传蕴奥。义理精微。靡不循循然启而发之。先公密迩 耿光。熏炙 圣训。积有岁年。典学明道。达权妙用。靡不兢兢然默而识之。呜呼。天丧斯文。 仙驭上宾。先公追 昔日之殊遇。矢竭忠贞以辅 冲王。而杜戚里之干政。戒廷臣之树党。全保而寅协之。必欲恪遵 遗旨。无改治规。告达 帘帷。朴公准源,金公祖淳。将兵卫护。以镇安危疑。请追夺洪国荣官爵。伸李泽徵,李有白冤案。 东朝下询洪乐任处置。人皆言罪不容诛。独引汉文,薄昭事以讽切之。邪狱蔓延。至及于不当及之近宗。叹其多枉罹。言于公座
呜呼。我皇考文献公捐小子七十有二年。小子违我先妣慈颜。又三十八年。抱冤衔恤。尚犹苟活。小子之年已八十矣。始为文。付子泰经。待有工资。刻石竖墓前。事 君尽节。秉直遘祸之本末。及 复官 赠秩赐谥 致祭之年月。具于幽志大碑。惟述志与学之未究竟。为结轖于幽明者。泣血而书之曰。呜呼。先公二十二而入翰苑。受我 正宗大王特达之知。取剥上九爻义。 赐号硕斋。郑重期待。在于君子得舆。忠爱之性。公正之操。式庸嘉之曰。尹某只知有国。无朋孤立。经传蕴奥。义理精微。靡不循循然启而发之。先公密迩 耿光。熏炙 圣训。积有岁年。典学明道。达权妙用。靡不兢兢然默而识之。呜呼。天丧斯文。 仙驭上宾。先公追 昔日之殊遇。矢竭忠贞以辅 冲王。而杜戚里之干政。戒廷臣之树党。全保而寅协之。必欲恪遵 遗旨。无改治规。告达 帘帷。朴公准源,金公祖淳。将兵卫护。以镇安危疑。请追夺洪国荣官爵。伸李泽徵,李有白冤案。 东朝下询洪乐任处置。人皆言罪不容诛。独引汉文,薄昭事以讽切之。邪狱蔓延。至及于不当及之近宗。叹其多枉罹。言于公座
硕斋遗稿附录 第 404H 页
曰。此楚狱之滥也。力遏外戚朴宗庆科第。金鲁忠登庸。两戚合而挤陷之。触势焰而不慑。履駴机而不悔。断断血忱。惟不负 先王。归拜 云乡而不愧。故过海有诗曰。右贤承 先志。俯仰而无怍。 正庙尝欲会稡朱子著述。为朱子大一统书。先公亲承 指授义例。于是白于 上。燕使之行。别遣有文学者。求来泉漳遗籍。考订编摩。以完 未卒之业。使未还而去国。有诗曰。紫阳书一统。有谁逮津筏。盖伤此事之将废也。自授四子书。志于儒者之学。出入 禁闼。殆少家食。无暇于竱意用工。常欿然如有所失。及在谪。乃研究经旨。烈阳午夜。未或暂辍。以为博文约礼求仁行义之方。不于此体认而实践。真自㬥自弃者。大学,中庸。皆言慎独。慎独必自不欺始。知而不学。学而不力。是欺心也。欺天也。欺 先王也。欺先人也。自六月晦。至九月初。演绎辨析。手自劄录。为二十一卷。要在反躬自省。如读不知为不知。则曰吾以不知为知者多。读孟之反不伐。则曰吾有片善丝劳。虽不出诸口。未能遣诸胸。竦然警惕。若受诲责于圣人。审公私于情意。考敬肆于言动。懋极乎表里交正。思日慥慥。而遽下世。呜呼天乎。后有尚论之君子。其谓我先公所
硕斋遗稿附录 第 404L 页
持守者。 正庙志事而厄于时。所服习者。朱子学术而限于年。慨然伤惜于百世之下乎。抑谓小子之言私而夸乎。将读其书。而谓之不诬乎。呜呼冤矣痛哉。我尹籍南原。先公讳行恁。字圣甫。初讳行任。龙恩君退岩先生之季子。贤肃太夫人所育。登丙科。历清显。至吏曹判书,弘文馆,艺文馆大提学。 赠议政府领议政。 纯祖元年九月十六日卒。春秋四十。葬于龙恩君墓阶下。先妣祔左。先妣贞夫人 赠贞敬夫人全州李氏。牧使讳命杰女。侍皇姑笃疾三年。不少懈。宗党称孝妇。辛酉祸作。欲下从。为保孤儿嗣先君。忍痛拊教。备尝艰险。年七十六。而 宪宗乙未春。先君复官。终于六月二十八日。天乎胡不待小子禄养。使小子没身而赍恨也。一男不肖定铉。行判敦宁府事致仕。三女长适李𠊙。次适金用淳府使。季适李用渊。定铉系子泰经。今参判。
男定铉撰
岁壬申。先考既撰墓表。诏不肖曰。吾九岁。先人遘祸。仓卒稿葬。择地积数十年不得。乃移窆于稍上十馀武。而终不能慊于心。此生平遗恨也。汝其识之。越二年。先考弃不肖。又三年。始得地于龙恩君
男定铉撰
岁壬申。先考既撰墓表。诏不肖曰。吾九岁。先人遘祸。仓卒稿葬。择地积数十年不得。乃移窆于稍上十馀武。而终不能慊于心。此生平遗恨也。汝其识之。越二年。先考弃不肖。又三年。始得地于龙恩君
硕斋遗稿附录 第 405H 页
墓右麓坐子原。以二月三十日改葬。又三年而刻于石竖之。不肖无育。取本生兄子秉绶为后。今官洗马。庶子秉绥幼。(孙泰经追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