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硕斋稿卷之十六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x 页
硕斋稿卷之十六
 祭文
  
祭从九代祖醉夫先生墓文
我公仪廷。如玉其章。湖荐瀛选。妙岁蜚扬。发为文藻。绮组交光。平生诗案。汉水洋洋。彼婉娈者。蜮弩潜张。祸闯杯酤。未脱于铓。气瘗碧血。忠贯赤阳。死也无怍。垂名茫茫。阳衰阴盛。龙战玄黄。上天至仁。时或俯昂。曷云尤咎。含笑云乡。菀彼金陵。衣履之藏。趋过玄扃。松柏有霜。载肴于俎。崇醴于觞。非曰礼享。薄言瞻望。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1H 页
金陵先墓立石告由文
猗我先祖。名垂大东。镌鼎彝勋。殣原隰忠。有穹者石。有炳其铭。于以树之。于墓之扃。时果馨醴。肃将虔告。子孙是瞻。行人是式。(右文烈公位)
五祖秉节。式绍文烈。衣履之乡。松柏有郁。墓以守户。祠不祧位。崇碣载绩。将贲玄隧。于乎练日。怵焉濡露。维千百年。象卫永固。(右忠简公位)
祭外王母文
猗我外氏。诗礼华系。发源玄洲。荫垂丛桂。内外朝廷。威仪济济。不有贤姒。孰持壸制。繄惟祖母。金玉其俪。姿既明粹。德又和莘。璆佩琮鸣。曷不温纯。君子曰嘉。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1L 页
百禄是遒。啬赋于命。美材则沟。晚托荒遂。其屋如斗。困瘁栖屑。阳九之遘。人亦有言。善膺福骘。今也则舛。厥理孰诘。聿在丙戌。闻疾而趋。握手涟洏。于床之隅。容发虽弊。精华犹昔。神如保佑。可臻不药。其暮辞归。夜焉𦤎复。扶服而往。凄雨其滴。遑遑如见。入门则哭。一恸永已。五内若剔。记昔嘉诲。尔诗我听。尔早飏名。显我馀生。然余不肖。孤训无成。言犹在耳。上有冥冥。瞻彼隧封。双剑之会。题和一閟。万祀玄晦。
祭仲氏墓文
维太岁丙午之十月甲寅。我仲氏菊庵居士之墓。将改窆于局内坐辛之原。弟行恁儤直禁庐。不能往哭。使从子象铉奠以祭之曰。呜呼。天伦而许知己。家庭而得师友。百岁在前。千岁在后。夫孰有如余及兄之为昆弟也。余既受知于兄也。故余亦粗知兄矣。鹅山之宅。金陵之衙。分张或有时。而隔千里如面谈。若有所未尽体认者。辄书一日之所作为。无巨无细。必相报知。游佳山剩水则告。种名花异木则告。饮酒赋诗则告。步月看云则告。见古人文字。有可以讽诵而柯范者则告。余无不告于兄。而兄亦无不余闻者。自以谓天下至乐。毋过于此。自兄之弃余而逝。余之丧兄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2H 页
而生。匆匆已十有一年。兄即长逝而不返。余亦顽忍乎为生。夫所谓天下至乐。不可以复续。而一切忧愉悲欢人世之事。余所阅历者多矣。兄乃不知。若恝然相忘者。岂理也哉。兄若有能先我之知。而反不俾余之知耶。若兄待余而知。而余不之告焉。则兄以余之不使兄之知。谓余之孤负耶。抑悠悠荡荡。本无省识。不知余孤负耶。设有知也。蔽于友于之笃爱。而不以余之不告。为孤负兄也耶。余欲告兄而无凭。兄欲扣余而无梯。虽依俙梦中之境。尚不能握手而抽心。昆弟至切之情。亦无奈乎幽明之有限。而不相关涉故然耶。呜呼。堪舆家言兄之墓。砂水之所散。风火之所交。兆不协吉。宜亟改为。质诸众口而一辞。堪舆之说。虚荒冥迷。虽不足信。亦不能无动。乃诹吉于下麓。葬之如初。而棺和复出于世。呜呼。余以顽忍之生。得逢今日。号呼攀援。恍焉愡焉。如见长逝者重返。则于是乎余可以告兄之所不知。兄可以闻余之所知。昔之恝然相忘而不相关涉者。似有待于今日而然。而适会朝廷之有事。不敢请告。乃未得临圹一恸以诉哀臆。缀文替告。余实孤负兄矣。俯仰哀冤。此何人斯。呜呼。兄之稚女之痘疫也。证险祟毒。滨危而仅苏。季妹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2L 页
贞疾。三载床笫。针焫之罔功。蔘苓之蔑补。几至难言。而万死一生。特幸耳。兄果知其忧乎。壬寅之岁。外王母捐背。而慈闱持服。长娣遭崩城之痛。流落湖峡。兄果知其悲乎。余登龙门。冒据清要。宠禄之优渥。阖门皆荣。伯氏佩绶。迭典西南。板舆奉将。而道路艳观。季妹之夫。长娣之子。后先发解。遂升上庠。伯氏得佳子。宗祀有人。又举丈夫子。兄果知其欢乎。慈闱花甲。载值今岁。兄弟娣妹少长皆会。肆筵设酌。酒食团圞。兄果知其愉乎。呜呼。余不得以告兄。兄何尝知其一二也。从今许多岁月。余所欲闻兄者。又不知几千百事。而棺和更閟。长夜难朝。余将于何告乎。呜呼。重结来生。不独昔人之悲愿。而紫薇悬灯之夜。有泪如泻。吞不尽宣。兄其知乎否耶。新兆之卜。惟伯氏是营。幽宫之志。亦余铭之。兄若有知。倘不以为有馀憾也耶。尚飨。
祭李星瑞文
嗟嗟星瑞。泡沤幻真。芒乎忽乎。都宿无因。庄周吊诡。尚亦洞理。余愧太上。噭噭靡止。迹子平生。日未出星。为瑞于世。歌登虞廷。我初识子。于诸生时。并岁以生。月日差池。弱冠龙门。比翼矫骞。兰台奎署。与子后先。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3H 页
六载联武。一视同胞。合商量事。而管鲍交。子不遐我。我岂子违。吾辈何有。耿光之依。共沐 恩波。沦浃肌肤。天覆地焘。牖蒙拔愚。遭遇声明。洽此嘉朋。我埙子篪。菁莪在陵。禁苑花明。梧掖灯紫。文墨汗漫。珂马旖旎。玉树蒹葭。厥有评价。清扬脩眉。交映一座。葱佩璆琅。贲我皇猷。樽俎为政。众输其筹。临瀛古国。金匮抽秘。礼乐典章。心汇以类。遂登毗卢。纵观东海。蜿蜿蜒蜒。积气光怪。衣袖洪崖。几案扶桑。乘风破浪。欲追永郎。再出沁都。用偿前游。大浸被壑。七日维舟。翩翩绣衣。薄言西关。老狱折疑。错簿锄奸。载赋斯干。东里旧庐。回栏靓坞。左图右书。疏槐门巷。晏拂朝衣。都人士女。竞艳馀辉。逸驾通衢。谁之不及。于公于卿。取次芥拾。豫章方茂。青黄为灾。丰华暗铄。医曰殆哉。维时大人。受命咸藩。凤毛将去。 宸藻诞宣。信美名区。地与人逢。灵蔘产桠。幼鹿养茸。又有绀泉。宜尔调疴。道途仆御。祟劳则那。我来送子。捉手款款。谓子行迈。毋亟而缓。今其几何。大归凌遽。逝水无注。长夜不曙。铁岭连云。渺渺天末。川原脩夐。羁魂难越。帝遣巫阳。广招无垠。北方之鬼。不可以亲。彷徨倏倏。猿鹤飞吟。分明冤恨。霜染枫林。郁彼芦原。惟子之宫。人百其身。匪私伊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3L 页
公。九重却馔。哀荣贯彻。浑马存没。嗟我同列。俾余伥伥。夫谁之恸。化翁剧戏。曷其于控。庭阒遗芳。堂翳昼烛。痛缠西河。理且孔逆。哭未相绋。我则惭负。情溢于幅。酒崇于卣。我酌子倾。我诗子聆。頫仰畴昔。一哭冥冥。
祭妹婿李诚父(行九)
子之生。若将有为也。死忽无因。天下之可哀。孰甚于子。然吾未暇为子哀。哀吾妹也。未暇哀吾妹。为吾妹之𥠧女哀也。以吾妹之单厚也。而累然斩其服。且其德之纯也。而镵髓刓肤。若不支朝夕。则其生之哀。固有甚于子之死之哀之甚也。若𥠧女髧毛覆顶。知思未开。自子之逝。移置吾家。方绕床游嬉。呼乳媪为母。不知子之长逝之为哀。又不知吾妹之哭子之哀。此所谓穷民之无告也。其不知哀之为哀。岂不甚于吾妹之知哀之哀乎。虽然。吾妹之视有今日。为𥠧女也。为𥠧女。所以为子保骨肉也。妹与𥠧女依以为生。则固可为人世之人也。子则死焉而止耳。孝而不能终养。才而不能展其蕴。性仁而不永年。遘疾而医药昧方。金石蔘苓杂进而逾苦。毕竟未弱冠而没。于是乎吾之哀子。反有甚于哀吾妹与𥠧女也。子其知吾哀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4H 页
乎否耶。
祭黄江汉文
公惟邃古。不斲于真。发为文章。直驾先秦。铿然清庙之瑟。一唱而三叹。微夫子而谁陈。抱宣尼之阳秋。泣郊人之获麟。纵余观夫燕赵之间。慨礼乐之沈沦。归以著南明氏之遗书。森森乎众星之拱于辰。横江汉而扬厥灵。西方之思兮。隰苓与山榛。夫子之貌清而癯兮。有如仙鹤之嶙峋。夫子之堂深而奥兮。畴能窥其城闉。迹奎华之缘起。公先膺乎慎抡。汎杨舟兮中流。招招诸子兮导之津。唉文昌之晦精。陟升皇兮夜难晨。彼踵门之士兮。逖模范兮何遵。沃阴之山嵯峨兮。湍之水粼粼。嗟嗟夫子之藏兮。𣾘大荒兮无垠。旷百岁而尚论。其或有谓夫子后老苏一人者欤。
忠烈祠。追配雪谷郑公(保)时。告圃隐先生文。
猗我先生。海东夫子。道秉贯一。节愧怀二。曰有似孙。克绳馀烈。如可详者。志士饮血。有俨庙宫。高山仰止。载修旷典。练谷跻祀。沾流溯源。揭日凌霜。为伸告仪。蒇我肴觞。
祭雪谷文
光庙靖难。乃见忠臣。忠臣固多。我公一人。揭揭我公。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4L 页
不识何状。菀其正气。泻辄奔放。如虹如剑。直穷苍天。一死何尤。从我六贤。六贤争死。则亦分耳。公实布衣。生非其耻。然犹忼慨。触彼元功。依莩之亲。伏莽之戎。天怒是激。峻刑以之。公曰熊鱼。所欲殊岐。死也君子。否惟非夫。义利之界。我忘我躯。王维至圣。亦无奈何。无奈则法。刀戟嵯峨。王顾左右。彼胡为者。佥曰文忠。有孙一介。圣心为恻。遂流远方。死而后返。楚些悲伤。閟玆衣履。文忠之兆。在昔文忠。于焉有庙。人士肃歆。爰吁配食。煌煌成命。勿缓而亟。治主以升。休有光荣。昭代美轨。矢此风声。丽社欲沦。厥有文忠。 庄陵之世。秉节维公。文忠德施。贻厥孙子。后五百年。一体其祀。日月之吉。敢邀英灵。英灵如水。尚歆尊铏。
祭原任奎章阁提学左议政李公(性源)
显允我公。文靖之胄。文忠之孙。克丕堂构。仪我王庭。黼黻其绣。绣之衣裳。明明我后。我后曰嘉。维德是懋。予有秘省。象彼奎宿。赤刀大训。宝牒金缕。云汉之章。既殷既富。尸者其谁。乃予云觏。而有佳儿。昆玉崇秀。于以畀之。子先卿又。公拜稽首。旷恩穷宙。潭潭秘省。继武簇簉。冲牙琮璜。秩秩双昼。矢此𤨿鸣。和我薰奏。座袭馀香。暨人屦袖。暂劳北方。曾不炊馏。厚壤埋玉。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5H 页
若屋摧霤。西河之恸。缠之营腠。上庸弥眷。遂跻端副。十月辽阳。驷牡驰骤。及其旋归。亦孔之疚。箕尾晢晢。精还川岫。士女咨嗟。矧玆僚旧。僚旧维何。愊塞怐愗。乃并展诗。酒食以侑。
祭仲姊文
昔吾先君子。宦游嘉陵而捐馆舍。时余年才十岁。仲兄之年十九。季妹之年六。姊之年且十六岁矣。扶榇旅次。攀号泣血于邃山幽江之中。若不保朝暮。惟我母我伯氏。是恃是赖。获全馀生。不六年而仲兄殁。又五年季妹嫁。而七年其夫死。长姊称未亡人。亦已十有五年矣。兄弟姊妹有时相会嬉笑。辄想吾仲兄。肠欲裂心欲坠。涕泪无从而见。伯季姊妹漠无生人意。又怛焉如伤。姊虽不育男子。荐及窘屯。犹不以为戚者。以完人也。况为人雅而洁。庄而温。简而重。人率感服而无贰辞。宜其百禄禔身也。自三代以后。真元降而淆漓。人物渐就于陷觖。善者未必皆福。福且未必不偏于不臧。则吾姊之畸穷。吾又何嗟焉。以其至情也。故有至哀。至哀而至于不可堪。吾犹不堪其哀。孰能仰譬我母心哉。嗟乎。以姊之孝之纯。暂违母侧。尚有忧色。今忽长逝而不少恋何哉。或恋而人不知欤。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5L 页
姊今死焉已矣。若悠荡凘坏。本不解恋。则余之长嗥以诉。亦难保姊之听余也。呜呼。死生在天不在人。岂欲死而不顾哉。即无奈乎命也。是可为而不可能也。今余因姊病之有忌。既不得对证而进药。及其丧焉而不庀敛。窆焉而不临圹。则可能而不为也。以余之不为于可能。责吾姊之能乎所必不能。自视冥然。余何人哉。
楼岩书院追配丈岩郑文敬公时告由祭文
中原之西。江水沄沄。上峙穹石。亭立无垠。泰山之气。底柱之势。华阳夫子。于玆庙祭。地为褊壤。庙焉而高。于乎夫子。天挺人豪。中正纯粹。优入圣域。辨严阴阳。肇自羲画。义揭华夷。窃取麟史。有宋文公。后先一揆。时之方夜。九州戎戎。我则明之。日星于穹。狂澜既湮。五常汩汩。我则障之。江汉于渤。彼倒戈者。独奈民彝。好是懿德。畴不宗师。昔我 宁陵。学而后臣。且九十年。受知昌辰。楣焕万东。书编两贤。遗像骊祠。显刻清阡。国是乃定。先思以勖。凡百君子。曷不尸祝。翼翼丈翁。蚤游学林。若在农洙。点瑟回琴。在程公掞。在朱季通。于以跻祀。于庙之中。侯谁配之。维权文纯。暨我闵公。乃有其邻。肃肃中堂。三子并待。光风霁月。其永仰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6H 页
止。(右文正公尤庵宋先生)
秋月扬辉。涵彼寒水。参契一贯。得有孔子。圣人既远。吾道沧洲。左右湖山。为鲁为邹。业缵朱劄。义述皇庙。魁斗在天。八表同照。时有平陂。楚山蓁蓁。直字密符。自我先民。礼叙栾训。生三事一。孰敢贰余。唉哉邢七。洪水滔滔。途交蹄迹。九流顺轨。维禹之绩。虽则嬗迍。而我丘园。曾氏之传。自孔子尊。维颜维孟。暨宋周程。至于紫阳。会统而成。尤翁受之。如玉斯振。遂及先生。凤翔千仞。密察丝毛。确守金石。 八銮温宫。半夜虚席。 王曰来汝。汝亦昌言。拜手曰俞。升降一元。月没星稀。神京陆沈。隰苓山榛。东士讴吟。春秋尊王。王念在玆。念玆在玆。我 王仪之。山林钟鼎。一视污隆。有秩江干。从祀礼崇。友哉文敬。时乎光跻。咫尺绛帐。式瞻依兮。(右文纯公寒水斋权先生)
吾道遂东。自我大老。孰窥藩阃。穰穰浩浩。我视师友。济济于于。赫赫岩廊。有此洪儒。元凯之才。濂闽之学。凤喈于岐。龙起自洛。饬躬以礼。节文咸备。遇物以诚。疏贱亦遂。仪我明廷。玉佩𤨿𤨿。百僚是式。四国是纲。君子是依。小人是畏。正色莅之。峻整刚毅。崇饰文教。于泮之宫。蔼蔼多士。欧阳之功。声明布濩。逖矣荒北。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6L 页
暮年光华。名编党籍。汉廷惟一。朝野攸恃。小大消长。阴阳以类。大老之来。载色载笑。大老之去。若摇若漂。终始一节。惟大老视。峡江有庙。是以并祀。豆铏函丈。宛若平生。瞻之忽焉。玉斗珠衡。遂翁在座。春风一团。惟郑先生。其契金兰。登降肃歆。吾党斐然。斐然成章。春诵夏弦。 北宸凝想。中朝发叹。安得公来。贲我朝端。(右文忠公老峰闵先生)
世之不显。文清之胄。文正之徒。文纯之友。亦我文忠。丈人之行。视此渊源。孰之与方。英特之姿。践履斯笃。遂登 王朝。造言退牍。义理之界。阴阳之判。豪芥而差。为贼为汉。在门则挥。如鹰逐雀。殊族异丑。仰如星岳。诎信往复。进退行藏。关盛衰运。嗟不可详。沧桑百变。皓发丹心。时或簪绂。志维山林。东人荐饥。燕输万斛。公曰伯夷。不食周粟。周粟犹然。彼狄则那。何忧摈沮。 圣主曰嘉。微公有言。人左其衽。左海而华。自公廪廪。彼水一方。于焉薖轴。为是文正。邻近祠屋。州士阍吁。跻公之飨。荃衷旷感。贲然崇奖。不祠则已。祠且何靳。恩酹斯将。洋洋 圣训。光荣所被。草木生辉。天上箕尾。英爽来归。月日之吉。治主以升。于赫斯文。启我后承。(右文敬公丈岩郑先生)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7H 页
祭赵监司(镇宅)
峻整之仪。温粹之姿。岁暮徘徊。何嗟及之。世之遗我。我则江湖。于焉钓竿。亦有酒壶。 王曰咨汝。汝维讲席。有绯其衣。煌煌其锡。鸭水瀰瀰。镇我西门。原隰曼衍。车靡停轮。树栅萧森。商胡如簇。抵金于壑。秘珠于椟。孰敢东贾。西门有人。 王曰咨汝。汝维宝臣。维峤之南。尔其藩屏。麟符虎节。悠悠旆㫌。公来自西。春阳载敷。士女讴吟。于巷于涂。民之饥寒。我织我䭃。货岂我有。惟书数品。公若余好。匪直也戚。哿矣灵襟。颎颎无逖。谓公耆胡。谓公公孤。公于斯已。曾不是图。不图是也。奈于斯何。于斯已矣。行旅咨嗟。矧伊我心。宇宙渺𣾘。公胡忍斯。俾余伥伥。瞻望杨山。我涕盈袍。公听我诗。蒇玆明醪。
祭外舅星州牧李公文
주-D001嗟乎。盖尝习乎公而能知公乎者。人莫吾如。而以余观乎公。貌古而心亨。不问可知为古贤人典刑。事父兄而为贤子弟。使子弟而为贤父兄。尝在州闾乡党矣。少幼皆称贤长老。尝莅郡县府牧矣。士女皆称贤大夫。每休官家居。对脩松据高梧。酒暖花明。左书右图。陶陶然醉之无何。而忧患疾辱。未始栖乎神舍。声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7L 页
色嚬笑。未始形乎丰宇。则人孰不曰我公之贤。而今昔之所罕觏。公尝达观乎天地。若蟪蛄之朝暮。公又何嗟乎蝉蜕于尘寰。而羽化于阆圃。然余小子所以长嗥而永唏者。不独为吾私。顾来世将无以即其貌求其心。而尚我公之贤。嗟呼。抱咫尺之牍。而无所因其极。安得不使我泪倾如泉。
祭古冢文
余五世祖判书公之墓后不数武。有古坟焉。其葬制壮甚且久。可以知高氏王氏之公卿大夫之藏也。杨州牧尹某既守其土。既展其墓。恤焉流涕。惕焉旁皇乎其上。乃遣僚佐金浻。广招而侑之。噫玆维杨一陬。入王氏为京师之副。而若粤高氏。则曰北汉山州。当是时。干戈玉帛交于路。且公孙渊父子,慕容皝,冯跋,杨广,唐太宗,铁木氏之俦。睍睍有斩褰屠灭之谋。猛将霞蒸而辩士鳞游。光竹素而镂金石者。何可胜筹。嗟我公冥其一也。云劫之屡更。而万事之都休。从今千有百年陵谷互嬗之后。谁复知公孤寄之一抔。然众生之往复。无异乎蠛蠓与蜉蝣。将公乎宾赫戏而上征。风马云旗之徜徉乎六合之外而无所尤。洁余觞而蒇余羞。庶有不沫者存。而倘为余一歆乎不。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8H 页
祭从叔父草溪公文
嗟乎。我先世之殉于公者。虽曰命也。岂非有所授而然乎哉。先祖文平公。当高丽牙州之难。帅兵以御之。遂陷于阵。入 本朝壬辰之役。文烈公战没岭南。其后四十有五年。忠简公立慬南阳府。忠贞公毕命于虏庭。天下莫不闻其义。先乎文烈公之祸。伯父赞成公贬林川以卒。湖水之西有舒川。而承旨公是终。仲从祖宦游江都而不返。吾先君子守嘉陵。竟捐馆舍。嗟乎。舍生于危急之际。而尽职于升平之时。以树民彝。以供 王事。固可以为万世之瞻仰也。然其子若孙者之愀乎恤乎。烦冤而恸泣。则直欲奔走吁天而无其梯也。夫人也出而仕王廷。宣力四方。世世富贵安逸。钟鼓车骑。妻儿满前。而无离乡送死之戚者。果何如哉。若草溪之为郡也。介于大岭之外。俗犷悍难制。辄用武吏为其长。而族大父参议公。以词臣斥死是郡。今我从父从门荫出补是郡。又以柩归。嗟乎。三数百载以来。耳目所睹闻。非韎韦跗注而吏于是。哭以迎之者。惟我两公而已。是岂不曰命之云乎。虽然。自古及今。凡百有位。适去适来。不徒以万计。而以若非常有之事。巧凑不期然之地者。顾不在于他人。而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8L 页
若偏于吾门。则我先祖诒厥孙谟。鞠躬尽瘁。惟义是徇。盖可以推认而考验也。从父顾何尤焉。小子有官守。春江百里。瞻望不及。遥蒇盏斝。有涕盈裳。惟尊灵之庶有以歆余之诚而格余之词也。
祭再从兄海州公文
丙辰之冬。再从兄海州通判之柩。将引(引恐靷)向江都之先山。再从弟行恁在公。不能相绋。欲缀词以告哀。而哀填肺肝。有不暇乎文也。荏苒岁暮。伥伥无聊。慨日月之莫淹。惧衷情之未诉。玆因腊朔之奠。设酒酤肴羞。使侄象铉替侑之曰。气足以扛九鼎。而为生也不满乎五旬。智足以周万物。而为政也不过乎数邑。虽行旅不相识者。尚不禁怛焉而悲惜。况余同三世之爨。而兼手足之爱。安得不衋然而疚悽然而泣。呜呼。村社一日之违。湖海暂时之别。盖亦不常有之事。而犹不免乎杯酒之嗟劳。竿尺之往复。倡余和余。吹埙鼓瑟。披襟于晒书之堂。联床于篝灯之屋。以至郡斋之围炉。萧寺之联榻。圆邱之访花。丹江之理楫。鹅湖垂柳之坞。骆里老槐之陌。嬉笑酣呼。淋漓跌宕。而相上下追逐。春眺既延。秋声载属。兄未尝不在乎余右。弟未尝不依乎兄侧。陶陶然以为之乐。而殆不知夜之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9H 页
将曙与日之将夕。顾今㫌翣倭迟。冰江浩渺。其行也日远。其音也日阒。鯈(一作倏)乎芒乎。固不可以复返焉。则宜其眷顾回恋。旁皇踯躅。托余以遗孤。订余以来约。尚亦忍乎飘烟流霞之过眼而无迹。俾余独立乎尘寰。而如醉之未醒。如梦之未觉也耶。呜呼。醉有醒期。梦有觉时。而然疑恍惚。靡所因极。失声长嗥。悢悢戚戚。嗒焉若槁树。蹩焉若寡鹤。则兄所以饷我者。乃如是其薄焉耶。呜呼。收拾诗书之绪馀。经营妻儿之聊活。固余后死者之责。而若其德宇之醇弘。心田之惇朴。揽以求之乎上天下地之间。更安觌其彷佛。尚飨。
祭碧蹄战场文
昔在万历。太岁壬辰。倭奴匪茹。猘我东人。东人曰咨。控于帝庭。桓桓提督。克仗王灵。大旆先之。箕都以复。遂至崧阳。乘赢轻敌。逐北呼呶。于三十里。碧蹄馆下。有伏潜起。月晕野门。狼藉玄黄。山崩海裂。畴恃蹶张。或婴于锋。或伤之弓。楚氛甚恶。汉壁乃空。忠臣捐躯。志士丧元。化为异物。上下烦冤。战垒苍茫。蔚有光怪。蔓草荒莽。风雨如晦。哿矣斯人。何乡何氏。劫幻流云。迹同逝水。余守玆土。鯈鯈(倏倏)兴感。巫阳不来。我鼓坎坎。有饼如堵。有酒如江。如椽者烛。晻翳霞幢。尻轮电马。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299L 页
蜿蜿蜒蜒。野望无垠。宾僚肃然。英魂烈魄。于焉戾止。惟投降者。毋敢预此。父老在筵。累欷沾裳。福我民社。降康之祥。倭奴昔抢。天将活我。活我则多。奈罹戎祸。我思天将。河岳深崇。无愆终始。永食我东。
祭伯嫂达城徐氏文
嗟我丘嫂。于余乎恩。其恩维何。莫余夸云。昔我生长。鹅山之村。自我初生。暨长而婚。育我抚我。繄维嫂存。髧发覆顶。盥垢刷𣬩。手缝我衣。背有负痕。轸饥而饱。闷寒则温。朝夕诲余。尔学其勤。祗承先志。而大尔门。余拜以受。幸际华勋。欲报之恩。崇岳厚坤。嗟我丘嫂。冢妇之尊。遂媚我慈。及我娣昆。宾祭孔饬。简以制殷。缟衣和琴。夫子訚訚。馀五十年。人不间言。自湖而海。后先朱轩。中春西店。有涕纷纷。曰余且老。奈此远分。我慰我劳。路过三飧。嫂往几何。乃返乡园。临岐一语。尚亦不谖。曷不少留。遽此灵轒。悽悽旅馆。若闻烦冤。驹城之野。青谷之原。乃卜幽宅。水襟山藩。矧玆亲侧。永奉晨昏。斯维无憾。馀不须论。万事一哭。庶歆明樽。
告皇妣贞敬夫人灵筵文
维太岁戊午七月癸亥朔初三日乙丑。孤哀子行恁。泣血拜告于皇妣贞敬夫人灵筵曰。呜呼小子。忍将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0H 页
何辞告我慈听。冥顽不死。月已三易。泣血苫块。苟全食息。呜呼小子。此何人斯。窃记春季之教小子曰。昔有告侑于亲丧者。盖因治命而行之。异日汝且操文以告我。我如有知。可以听汝。大限知在五月。汝其识之。及五月朔朝。又教以五日之苦甚觉支延。小子对曰。日过五而为六。则可复天和。故乃有此教也耶。微莞而不答。果以第五日夜将曙。而遽弃不肖。呜呼冤矣。其有前知者然耶。呜呼小子。将忍何辞以告之耶。叫天叩地。五内崩裂。和泪渍墨。告此至恨。恨岂有穷。只举其大。若夫庄岩(岩似严)舒泰之仪。纯粹温恭之姿。积德垂庆。启后光前之徽音盛范。有非小子所敢赞一辞。而持门户于衰微之后。以绍我祖考盛时者。惟慈之功也。述绪业于忠孝之馀。以诒我子孙来人者。惟慈之力也。矢惇睦于睽违之际。以保我宗党姻戚者。惟慈之化也。此一门妇孺之所共颂而所共仰者。程子著侯氏之传。朱子记祝氏之圹。虽以小子不肖。窃尝慕之。而躄踊陨绝。有志未遂。今方收召神精。刻画声烈。要塞万有一分之悲。呜呼冤矣。苍天在上。厚地在下。其或闻余之言而鉴余之衷欤。呜呼冤矣。小子何心。忍为此辞。辞未达意。尚亦照谅。呜呼冤矣。昔岁辛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0L 页
亥。小子之寝疾也。自夏徂冬。滨危阽剧。仰贻慈心之焦劳。既苦且切矣。襟盈涕洟。手调糁糜。昼而忘餐。夜而失寝。东向而祝日。西向而祝月。荣卫外铄。气血内匮。小子之几殊旋苏。实获慈庇。慈候之有添无损。即缘不肖。呜呼冤矣。不肖之罪。无以自赎。此终天之恨一也。顾小子弱冠通籍。兜清揽要。为世睢盱。人不我与。风波畏恐。窜逐西南。而慈爱加隆。心肝交熬。不愿其宠禄之光大。惟蕲我迹之敛而我身之保也。惟小子惧主恩之未酬。慨慈训之莫体。淟涊盘礴。低徊怵惕于玆。几多年矣。退食稍迟。则倚户而企我来焉。听钥差晏。则抚枕而揽我梦焉。饭或违侍。则停箸而不进。衣或缓授。则在笥而不御。经训礼义之讨索。而惟我是须。王务家私之料理。而惟我是听。以至晨钟宵漏。罔非我慈念。雨笠霜靴。罔非我慈忧。今日如此。明日如此。盖未尝一日安于慈心而便于慈意。呜呼冤矣。今也廓然。遂成千古。此终天之恨二也。丙辰之夏。将举先君之缅。而拜辞于高堂也。命进之前而诏之曰。汝十岁而孤。至哀在中。而今将复见前和矣。节哀克襄余望也。吾于松坡之渡。可以迎哭。余小子掩泣东出。遂抵嘉陵。奉柩登舟。舟次渼阴。旌翣如新。泪入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1H 页
江水。指点烟沙之浩渺。跂望慈驾之近远。悽悽黯黯。极目伤神。日将午。而家人急走谓我慈癠。直一夜添重。魂飞魄越。舍舟而陆。星驰三十里。夕而归省。则轿已驾矣。仆御已戒矣。行将出郭。而鯈(一作倏)忽之顷。风与痰祟。奄奄㱡㱡。凛然有晷刻之虞。天乎人乎。小子之出。曾不三日。何斯至斯。辗转沈绵。形证多歧。参桂杂进而罔功。寒热互发而难卞。阅三岁二十有七朔。竟底凶祸。呜呼冤矣。其有慎矣。既不能躬药。及其革也。又不能身代。天乎地乎。靡所因极。此终天之恨三也。自癸卯岁。伯氏迭宰湖海。板舆奉欢。而小子宦游京师。身既远矣。书亦罕觏。顾人世三十馀年为母为子之日。思慕结轖者过半。而当其时也。不知有今日之痛。及今万事都休。虽日夜呼号攀援。而忽忽焉已矣。茫茫焉已矣。此终天之恨四也。以慈母之亲。而兼严父之尊。因骨肉之情。而寓师生之义。教导余小子。诲责余小子。期以稷卨之匹。勉以关闽之学。谆谆然命。丁宁恳挚。而幼而荒嬉。长益颓惰。自顾惭恸。孤负至此。此终天之恨五也。呜呼冤矣。小子孤露以往。凡人所以为恨者。若萃我一身。而把管哽塞。哀未遑文。草草数语。秪奉遗训。呜呼小子。此生此世。抱此恨而焉归。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1L 页
轮回之说。信如有之。血愿来生更结母子之恩而已。谨告。
告皇妣贞敬夫人灵筵文[再告]
乙丑越三日戊辰。孤哀子行恁更告皇妣灵筵曰。日月胡为。曾不少淹。即远之期。才馀数夜。小子顽喘。尚今苟延。思慕绝塞。昊天罔极。短表幽志。取次告成。敢曰阐扬。秪泻悲冤。张栻有言。为人子孙。称扬其先。取信于人。以实非诬。善而不知。知而不传。传之而诬。君子为耻。小子警瞿。亦惟在是。笃行至德。万不一书。明明鉴临。孰敢诬也。昔我皇考。易箦前日。谓我皇妣。伯叔父母。我所自出。百里异封。未遑合祔。金陵之山。祖先是兆。拟筑丙舍。亦莫遂志。幼𥠧有二。昏嫁未毕。凡厥数事。为余遗憾。该二十年。克遵克奉。呜呼皇妣。其永有辞。撰次表志。恸不自胜。不及联书。至哀难抑。玆于灵筵。抆血虔告。
告皇妣贞敬夫人灵筵文[三告]
庚申五月六日。即我皇妣贤肃贞敬太夫人赵氏大祥也。孤哀子行恁皇皇靡及。冤号彻天。前一日丙戌。泣血而告曰。呜呼天乎。筵几之撤矣。音徽之阒矣。下室之奠。止于斯矣。垩庐之哭止于斯矣。自我在疚。岁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2H 页
凡再易。而长姊既捐。伯兄继逝。华发衰绖。饮泣九京。惟我至今苟活食息如昨。则人理灭而子道绝矣。岂意小子之顽忍乃如许也。昔岁己卯。皇妣梦宾赫曦。坐于䌽楼之上。有女官三人侍焉曰。异日夫人之贲临也。小女将迎之。未几见伯兄。具珩琚之佩。导金石之乐。趍而过前。皇妣惊问吾家长子。胡为乎此。女官曰。从夫人之后而种德者能如是。皇妣觉而异之。遂记于历。及戊午仲夏之朔。皇妣疾革。顾谓小子曰。四十年前梦中见者女官来迎我。一人不及。越五日又曰。一人又来矣。其晓遽弃不肖。居无何。丧我伯兄。呜呼。此何事也。夫子不言神怪。吾儒未信轮回。则以我皇妣贤明肃乂之气像规范。有此宵寐之鞠祯。何也。信有是也。我伯兄存没。不离皇妣之侧。洵可以副平生之愿也。不肖之侍皇妣。不过三十有七年。而身后玄远。固未可以预卜。则呜呼天乎。我生胡为。沥血诉臆。笔不从心。呜呼皇妣。此日此时。顾我恋我。能不掩抑。痛哭拜奠。五内崩裂。谨告。
从九代祖醉夫先生墓焚黄告由文(赠弘文馆副提学)
运之平陂。士也晢黔。君子以之。吴鸱楚钳。猗我先生。宿儒深严。维坟维索。既博且淹。思入风云。理赜飞潜。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2L 页
翼翼湖堂。春华在檐。江山文藻。缥帙牙签。晁焉视草。夕而传柑。有蔚光荣。载洽载沾。人则忮我。奈女诐憸。我有嘉酒。日醉厌厌。惟公诎信。世教是占。谁之不如。而不梅盐。大往小来。来者有渐。谗夫在廷。睍睍旁觇。铁肠匪回。簧舌则尖。蹇三之节。阳九之阽。遂至鸰原。其火炎炎。金陵有麓。士女具瞻。彼水一曲。白露苍蒹。星斗阑干。有风纤纤。弹舌有声。顽亦知廉。冤玆厚壤。恨暨穷阎。天其鉴余。阳复馀熸。长尔金华。有实有兼。煌煌其诰。宝玺其钤。顾我诸宗。欣怆惟佥。视此华衮。孰悔身歼。有涕盈帻。江水斯添。庸伸告仪。恭蒇醴甜。
族祖监役公焚黄告由文(赠司宪府持平)
昔在昏朝。祸由金墉。风雨如晦。八表戎戎。簧舌一倡。众戚景从。廷议仓皇。不敢不逢。公时郎潜。四山有松。我职维何。紫阁之封。叙我天秩。乃罹鞠凶。霜雪贸贸。居然大冬。后凋挺矫。有肃其风。垂二百年。君子曰忠。蔼蔼多士。吁我宸聪。煌煌其诰。瞻聆易容。运有诎信。廓矣牖蒙。霜露楸原。会此诸宗。明爽来临。清酒在钟。
祭闵甥妇金氏墓文
夫之内舅蓍泉子。侍庐法华山下。摘果漉醪。来哭于甥妇延安金氏墓曰。夫丧而如丧己。姑哭而如哭女。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3H 页
其贤可知也。夫吾甥也。姑吾娣也。娣才哭君而没。甥方累然若不保。以君之贤而想君之心。安得不饮泣于九京也。浇酒秋原。我泪如倾。不徒哀君。哀吾娣也。
祭法华山神文
维天钟气。地又炳灵。侯松侯柏。有郁其形。小子葬亲。永世攸宁。风水有吉。百禄是呈。省玆邱原。霜露方零。林木之交。虎豹纵横。虓怒决裂。居民夜惊。民曰徼惠。维我神明。神之明矣。驯彼暴狞。驱而放之。于彼东坰。鸡犬在野。村户不扃。维社有酒。于乐其生。父老熙熙。遂及童婴。维桑维麻。笑语相迎。寿我福我。保我太平。
告伯氏守默堂先生灵筵文
我伯氏守默堂先生。以己未正月易箦。而月已三改矣。弟行恁日夕号呼。靡所攀及。载值冷节。敢告至哀。呜呼先生。忠孝适传。诗书绪业。恢弘博渊之气像。与春阳而同和。磊落忼慨之襟怀。并秋月而扬辉。顾小子父事而师承。而今日山颓而梁摧。痛缠穹壤。血渍苫垩。呜呼先生。小子安仰。
告伯氏守默堂先生灵筵文[再告]
余小子手勘我伯氏诗文。行将剞劂。因堂号守默。而名之曰守默堂遗稿。诗凡七百有一篇。上书一笺六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3L 页
策一记十祭文十二书七首。釐为六卷。奉置灵座以告之。弟有所告。兄则漠然。呜呼天乎。余生胡为。抱书长嗥。肝肠寸裂。
告伯氏守默堂先生灵筵文[三告]
日月逝矣。已营茔兆。我如木石。为志为表。弟述子书。血泣如沼。曷云模状。秪报丝秒。攀呼筵几。恨结幽眇。
告伯氏守默堂先生灵筵文[四告](墓)
先生弃我。日月滔滔。秋木有风。忽焉以高。思其所嗜。时哉花糕。歜枣之悲。亦有明醪。尚余顾歆。失声长嗥。
告伯氏守默堂先生灵筵文[五告](灵筵)
呜呼先生。性本爱菊。窃比渊明。黄花酒熟。花香汎酒。有诗盈轴。今岁之秋。花酒如昔。脩夜茫茫。谁慰幽独。揽物之感。穹壤靡极。玆荐旧丛。寘之帟幄。
告伯氏守默堂先生灵筵文[六告](墓。缺。)
[本文缺]
告伯氏守默堂先生灵筵文[七告](除夕)
今年为日。三百五十有四。而先生之在世。廑十有四日矣。顾小子顽忍不死。居然过十有六日。而先生在世之月尽矣。又居然过三百二十四日。而先生在世之年尽矣。呜呼。自明日许多年月。即先生不知之世界也。小子当是日。眷恋回顾不忍别。诚以是日一过。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4H 页
而先生之迹。永谢于天下也。呜呼天乎。余何生为。
告伯氏守默堂先生灵筵文[八告](小期)
呜呼。有往而无返者岁也。有进而无退者期也。有杀而无加者礼也。有增而无减者情也。是日何日。即弟兄永诀之日也。曾谓余父师事兄。而不过周年十有二朔。遽税其服也耶。呜呼吾兄。四荒无垠。地久天长。我泪何既。
告伯氏守默堂先生灵筵文[九告]
谨模遗像。奉揭中堂。深衣幅巾。宛如平常。苟千世之远。而欲知我先生山岳之气河海之襟。则挹此七分之丹青。尚有以谓我公䫉如其心。咫尺英顾。警咳靡承。冤号茫茫。谁因谁凭。
告伯氏守默堂先生灵筵文[十告](大期)
呜呼。小子之事我先生。如事生也。故有事则告。告于墓道。告于室堂。至再至三。不敢惮烦。以至秀菊之朝明月之夕。酒与情泻。泪在言先。宛若夜雨联床。埙篪迭和。殆不识存没幽明之殊也。一自去年之夏。余遂无言以告我先生。有如澹然相忘者。而先生之终祥。已隔日矣。呜呼曷为而然哉。是必有不得不然而然者欤。维皇穹不吊我邦家。 大行大王奄弃我群臣。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4L 页
顾小子叩心抆血。日夕号呼。蝼蚁之驱。已矣无阶。蚊虻之负。忽焉如山。未一岁。超迁至大冢宰。慨 真游之莫攀。哀微衷之靡诉。万念成灰。色相俱幻。迄玆七易月而如一日焉。则默息而止。盖有所以然耳。窃想我先生悯我而怜我。诲我而迪我。我又不闻先生之言。先生亦忘我云乎哉。呜呼小子。将安放欤。日将莫矣。筵将撤矣。茫茫一嗥。皇皇四求。廓乎夐乎。梅梅乎㓒㓒乎。无所凭而无所依焉。呜呼先生。其有所俯鉴而垂顾者欤。
祭仲姊墓文
岁庚申闰四月癸丑。弟行恁使再从侄国铉。缄辞拜告于仲姊氏之墓曰。余方居忧。泣血穹壤。而忽焉孟夏之闰。回薄朔朝。眷我西山。怛肰以伤。潜然以涕。呜呼。是何日也。仲姊之丧。实惟是日。岁而有闰。不为不多。闰于孟夏。则九易燧而始有之矣。呜呼是日。余将曷因。自丧仲姊。三年甲寅。丘嫂逝。粤五年戊午。皇妣弃不肖。其冬长姊逝。其翼年己未。我伯氏灭性。悠悠苍天。余何忍生。惟仲姊溘先朝露。不知人世之恸冤。获有地下之逢迎。则尚亦可以副孝悌之心。而慰恋慕之情耶。将于重泉眇冥之中。反悲余伥伥乎孤寄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5H 页
人世。而子母弟兄之乐。不可以复得也耶。然余不遑自恤。而悲仲姊音徽之寝久而寝遐。号呼四求。慨廓无闻。顾安得不掩泣而吞声也。有郁邱垄。替浇一觞。盖所以志是日之重回。而诉哀臆之靡届也。
祭伯姊文(大期)
我 皇妣弃不肖。易七朓而伯姊逝。又三易朓而伯兄捐背。哀余之生。不如死之无知也。才终制。 国有大丧。忽忽茫茫。恸结心胸。遂不得一言以诉悲于伯姊之灵筵矣。光阴莫淹。灵筵将撤。慨音徽之寝遐。泣孤露之靡依。临风泄哀。哀不暇以文。呜呼伯姊。尚余是格。
告尤庵宋先生,南塘韩先生文。
维岁次庚申四月辛丑。后学尹行恁爇香拜告于尤庵宋先生,南塘韩先生遗像之前曰。昔朱夫子居武夷而塑庖羲。游庐山而画孔明。盖所以慕圣德而尚风声也。顾小子颛蒙。窃尝景仰我二先生继𨓏开来之功之烈。为四海之标范。垂万世之章程。敢述朱夫子故事。敬模珠衡玉斗之容。庸寓江汉秋阳之思。而恍然如有所承。僾然如有所聆。于乎。读其书而仪其形。仪其形而想其心。则尧舜周孔颜曾思孟。嫡嫡相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5L 页
授。以暨我二先生。吾道之东。地平天成。肃瞻中堂。有俨丹青。泰山巨岳。皎日明星。练吉虔告。尚鉴菲诚。
秋山书院。追配曾王考静斋先生及玄洲赵先生,唤庵金公时。告贞武公奇先生(虔),锦江奇公(孝谏),松岩奇公(挺翼)文。
有奕秋山。庙貌肃清。维笾维豆。载祀孔明。维贞武公。实石享之。锦江浟浟。松岩特特。百世以祀。君子是式。士曰无遑。夙钦长德。长德维何。曰有三贤。颍水之诗。武城之弦。文正有孙。为乡先生。于以跻之。有蔚光荣。佑我后人。维忠维孝。弗贰弗参。偕之大道。
祭法华山神文
余惟堪舆之理。既玄而眇。蔽一言。曰葬者所以乘生气也。顾玆山崱屴而磅礴。有以知精神之凑而造化之费。奠四神之体势。应五星之经纬。土肥泉甘。繁庑维卉。第地底之藏晦且久。而日后之贞吝莫凭。则嗟乎千百代之远。而将谁余慰。茫茫天地。因极无既。惟明灵眷我而佑我。筮吉祥之争蔇。
祭法华山神文[再告]
维山岩岩。功利及人。甘泉恿流。嘉树溱溱。维我小子。偏承英顾。有蔚先兆。景气布濩。堪舆渺冥。发言盈前。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6H 页
曰美曰否。其然岂然。小子蒙昧。夙夜焦焦。神如惠我。厥应宜昭。维神至仁。庶鉴微衷。哀余怜余。福余无穷。
祭外王考妣文
维岁丁巳之春二月戊子。外王考通德郎府君,妣星山李氏茔域。将迁奉于坡州泉岘。外孙尹行恁不敢擅离职次。谨具肴果之奠。替人操文以告之曰。禁迁葬者。周人之礼也。若坟墓毁而棺椁弛。则不得不迁之也。故丧服记曰。改葬缌。谷梁子曰。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子思。然则既葬而迁。迁则有服亦古也。而阴阳家往往以祸福惊动人者。固不可尽信。然仁人送死之节。终始以礼。辄择地而葬之。欲使体魄安而子孙保。则程伯子五患之喻。亦不可以不念也。唯我外王考妣幽宅。卜玆安阳殆二十有七年。而位未获正。兆未叶吉。风气散而不凝。水土浅而不浑。是以母夫人孝思不匮。夙夜忧瞿。诏余小子。而俾改其卜者屡矣。犹未之遑焉。及前岁之寝疾也。谆谆然命之愈勤。余小子且感且悲。恐或失坠。询于冢人。契于灵龟。乃胥地于坡陵之野。而营圹于泉岘之麓。山拱水会。蕴藉可意。盖是地也。即我先垄之旧址也。有屋十数楹。田百馀亩。松枥蔚然
硕斋稿卷之十六 第 306L 页
成林。人有堪舆者建言王畿百里之近。无与为比。乐哉斯邱。有封若堂。从今以往。万有千载。尚可以休宁我尊灵。悦豫我慈心。不震不惊。保佑无疆。则固可谓存殁之感而幽明之幸也。然后承秪有一孙。而为嗣于宗。以女子惟吾母夫人在耳。虽玄和出世。如始丧然也。为之服缌者。盖无人焉。此余小子所以慨至德之无报。叹神理之莫谌。临风长嗥。泪如倾河者也。顾小子湔劣。有愧乎杨子幼之祖述。然尝读古人文字。见陶潜为孟长史立传。其凯风寒泉之思。一唱三叹。掩泣而悽惋。可以传诵于后世也。故苏长公记程参军事。朱夫子书祝公言行。虽以小子愚鲁。亦尝忾慕而不能忘矣。不揆僭猥。粗述遗闻。以表其墓而铭其隧。然藻思荒甚。无以发幽光而阐徽美。则南山凤雏之期。于是乎孤负多矣。俯仰惭戁。竟万古而何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