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硕斋稿卷之十五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x 页
硕斋稿卷之十五
 题跋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2H 页
题尹义士行录后
尹岦者。玄风县人也。事黄忠烈公一皓为裨将。 明衰。朝鲜多为 明死者。忠烈公其一也。忠烈公当 崇祯之季。守义州。见全辽陷于胡。每登陴而叹。慨然欲提兵出塞以歼胡。顾无 王命而止。州人崔孝一有大志。将驾海入中国。说 天子出师。公奇之。予白金以送之。孝一之舟。才莱州而事遂泄。胡使至 王国。杀忠烈公。 王国以千金赂之。终不听。忠烈公遂死。国人悲之。然无敢收其尸者。盖畏胡也。于是岦脱衣挺立于胡使前。收而归之。人无不慑之者。岦不挠。遂心丧三年。方伯连帅或辟之。谢病不出。岦为人重然诺负意气。尝有侠士名。当是时。如无岦者。忠烈公将委之沟壑矣。以风义相感。而不变乎死生之际者。田横之客也。犯强虏之怒。收其原隰之裒以葬之者。文天祥之友也。于乎岦诚有之矣。
题族祖博士公斥和疏草后
右我族祖博士公斥和疏藁也。上下一千七百四十有馀言。毅然为 皇明。明大义于天下。而刘海卒莅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2L 页
盟。则宜公言之不得入也。 天启之末。建州胡日盛。必欲媾朝鲜以折后患。于是乎崔鸣吉之徒。徇利拚义。鼓吻而起。谓胡可和。谓 明朝可绝。遂使二百年伦纲。扫地蔑如。盖朝鲜立国。略仿赵宋。维文治是尚。累叶升平。豢酣浸染。一有桴鼓之响。辄束手待缚。又如秦桧者出。而闯逞私智。士不幸当其时。奋不顾其身。欲一言以死。岂不贤哉。以万世之义。而博一时之利。其轻重何如也。后生小子其鉴于玆。无曰利之云乎。义以为归。
题丁未传信录后
是书作而南明之信可传也。以年名书者何。不欲书清号也。清号固不书。不以永历书者何。畏约也。畏约何。清人之吓也。当丁未之岁。去甲申二十有四年矣。东国未知有南明。及陈得,林寅观浮于海。奉正朔而至。东国始知朱氏王于南也。乃缚送清庭以媚清。非畏约而何。然信则传也。故曰传信。而录其问答。故曰录。录之者何。代史之匮也。有问焉故有答。问之者谁。黄功也。功尝仕 明朝。为总兵矣。清人之难。避之东国。遂为东国人。使功问之者何。以功善中州语也。
题广平鸡泽县画帖后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3H 页
鸡泽县隶北直广平府焉。县之南门。有牌榜六。其一刘学士也。其二田应弼也。其三四五田应扬也。鍊石为栋。森森列立。应扬事 显皇帝。为兵部尚书。子曰允谐。为吏部侍郎。孙好谦当 崇祯丙子。依东江镇。及胡陷镇。遂之朝鲜。为护军。子会一随价入燕。遇鸡泽人胡御枚。问田氏事。御枚言田氏盛尚守故里。后数年。会一有弟井一。又入燕。其从父子思齐抱应扬诰命。自鸡泽走至燕。见井一。杯酒叙情。命画工就画村里以遗之。其山川草树屋闾。历历可按。呀然而谷者。田氏之所杖屦也。滃然而泉者。田氏之所钓渔也。松柏荫而桥闬纡。童𥠧嬉游。鸡犬散野。其上下相接之邻曲也。但其人皆剃头胡服。与井一不同。昔好谦之去国也。逋播流离。海水千里。每中夜悲歌感泣。忆乡闾族党如上界人也。然好谦能保有华制。彼画中诸子。则不问可知其为戎也。嗟乎。去国者岂非幸欤。虽然。中州有真主作。攘丑胡而复先王之衣冠。则彼画中之人。将长其发峨其弁。而阔其袖矣。于是乎将不以去国为喜。而反悲之也。余窃有蕲乎好谦子孙之悲而不喜焉。
题华隐小说后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3L 页
人有以崔鸣吉装送申歇于登州。因被系沈阳。为鸣吉多之者。余曰。即乎此。鸣吉之案。不待狱吏而可按也。昔秦桧当靖康之变。与马伸诸子抗虏。请立赵氏。桧遂南冠而囚。如使桧死于其时。固可以为忠义人也。其不死而还。则桧,鸣吉特轮回一影子耳。以必不就之谋。募必不信之人。遣必不达之地。乃号令国中曰。凭问 天朝。欲厌然掩其主和之憯情。虽桧之奸。亦有所不忍为也。诚以忍为桧之不忍为者。多乎鸣吉。则吾不知也。钦宗已去。高宗未立。桧能犯不测之虏。以赵氏为归。可谓壮哉。及高宗立而和议自桧出。则桧乃赵氏之贼耳。故不以桧之靖康一着。原其为贼之罪。虽如王伦者。附桧而主和。毕竟立节于虏庭。则君子犹许之。彼鸣吉者。由前则以贼而遗君。既愧于秦桧之抗言。由后则拜虏而偷生。又背于王伦之立节。惟和议是主。惟善类是戕。自知其得罪于名义也。故敢售穿窬之小智。以愚天下万世之耳目。余以为鸣吉浮于桧也。
题海云楼塔铭后
菩萨戒弟子平章事姜邯瓒奉为邦家永泰遐迩常安敬造此塔永充供养时天禧五年五月日也此三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4H 页
十八字。即海云楼之塔铭也。楼在高丽故都兴国寺墟。寺及楼火。塔犹在。其笔画遒健如新镌。姜公有文武才。仕高丽。尝击契丹而败之。宋使至国。拜曰文曲星在此。其人之贤可知也。当天禧时。以中国之大。不能一矢遗虏。仅盟于澶渊而归。晏然酌酒以贺。惟高丽兴师以讨之。精甲锐卒。无一得脱。其兵力遂衰。东不窥鸭水。南不牧河内。宋人反以契丹不作边患。为寇准之功。而殊不知挫气于高丽而不敢动也。如不然。以夷狄之壑欲。肯抱区区之誓。谨守封彊而止乎哉。余故曰寇准因姜公而成功也。按高丽史。书姜公名以邯赞。后世因之。今于荆棘烟露之中。剔幽发闇。而名字显焉。始知其第二字非参赞之赞。而为瑟瓒之瓒也。岂不奇哉。金石足以代史之匮者。诚不诬也。
题南元平郑烈女歌后
诗之美妇人多矣。夫子编之为三百篇。如乔木,行露之什。几居其半。乃于柏舟。叹妇志之不易。自夫子以后三数千年。姱节卓行。可以为范于彤管者。史不胜书。诗人之永言嗟咜。亦不为不多也。至于今为世所传诵。盖亦罕有焉。其责在于诗。不在于妇人也。虽妇人不肯借诗而传其名。然诗可诵于世。则其人随以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4L 页
名焉。诗之义不其大欤。余友元平为郑氏妇。有古诗一篇。极意揄扬。哀宕慨惋。令人纚纚酿涕。如闻其暗室唏嘘声。当其夫之疾之㞃也。刲股饲之。以起其死。即精烈之尤杰然者也。故诗之致意也亦勤。言引刀伏炉状。历历如画。虽求之国风诸作。未易多见。余于是乎知郑妇之节无愧柏舟之志。而元平之诗深得圣人之叹也。
题宋氏双忠碑后
朝鲜南接倭奴。北抵靺鞨。自古南北有虞。士多死之。万历中。倭奴动兵作难。唐津知县宋悌。提戈赴晋州殊死战。及城陷。手剑登矗石楼。倭酋清正缚而致之。悌曰。若虽鳞介如也。不闻张巡死乎。遂奋身缚尽绝。为倭奴所杀。后二十三年。靺鞨之种守希入边。悌之从子德驲知富宁府。帅精骑七百。趍长白山获守希。其党古丏乙猝犯府城。焚城门。已而焚牙城。已而又焚闾舍。德驲挺击杀数十。中流矢死。嗟乎宋氏二人。俱战死南北。名闻蛮夷。岂不诚伟哉。朝鲜捍海左。而中国遂高枕。及朝鲜无人。靺鞨歌舞入关。彼宋氏之死。岂徒然哉。盖有关乎天下之势如此。今升平日久。虽四方无鸣吠之警。人才从以眇然。超渠举石者。亦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5H 页
未闻焉。顾安得如二人者。为长城乎。或曰无人焉。故无警云尔。
题德源府使裴(命纯)碑后
崇祯十年。清人袭朝鲜。使蒙古从长白山二路并进。至安边之南山驿。德源府使裴命纯与兵马虞侯韩耆英,洪原县监宋谌。提兵随节度使李杭勤王。闻城下之盟。遂还。遇蒙古击之。斩级三十馀。获其卤掠人畜。明日蹑其后。以奇兵伏草树间。候敌进。夹攻大破。薄暮南风起。纵火以焚之。敌奔坠壑而死者。与两岸等。时食尽卒疲。欲趍安边以据粟。客曰。敌才退矣。岂无诈乎。耆英拔剑叱曰。军饥已三日。逗者死。遂行。天雨雪。见龙池山有兵气。急收兵。敌已大至围数匝。铁骑蹂之。无一人得脱。方其急也。命纯立嶷然不动。射殪敌无数。至拇指落。血缕殷于弓。力尽然后死。死百有馀年。无人知其事者。德源士女诵其政。伐石以纪之。然其战伐殉身之烈。不概见焉。遂书此以示北方。尝闻南山之战。蒙古死者甚多。距驿十数里。有所谓三防谷者。大冢数十在焉。世传为蒙古瘗云。
题龚云冈用卿扇诗后
湖水平如镜。冥冥沧海通。潮光迷岸白。渔火射波红。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5L 页
倚槛看归鸟。临矶数去鸿。村居原自得。知是对鸥翁。即云岗龚用卿题朝鲜沈彦光扇诗也。其自注曰。吏曹判书沈子求题镜湖渔村卷。书此以寄之。按肃皇帝嘉靖十六年。龚用卿奉皇子诞生诏。使朝鲜。户科给事中吴希孟为个。王国命沈彦光为馆伴。相与唱酬歌呼。甚相得也。初彦光筑亭镜湖上。自号渔村。湖在古濊国。水光如镜。故曰镜湖。吴希孟赠以红纱扇。书海云小亭四字。遂为沈氏世宝。今二百馀年。湖水亭榭如古。沈之子孙蕃衍不绝。而皇华四牡之咏。不复作矣。濊国即沧海郡。秦时有力士为留侯所募。而破秦皇帝副车。天下闻风而起。吾未知力士岂其有苗裔。而沈氏能阴求之。如留侯否也耶。
题申舟村(曼)笄说后
明甲申之变。宫人东出朝鲜。传妇人之笄制。当时多仿而行之者。公羊传曰。妇人许嫁。笄而字之。杂记曰。二十而笄。盖周制也。舟村申曼虽生于朝鲜。见中国为戎。被酒放哭。游方之外。取笄制既用于家。又著以为说以传之有以哉。舟村之义也。微舟村。谁其予之。今天下椎髻且久矣。生民之变。未有甚于此者。有如王者作。必来取法。遂书其尾以俟之。闻舟村之后为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6H 页
五世。皆隐于山。未尝西向坐。不近燕市之物。为 明天子。尚今守节云尔。
题兵曹参议梁周翊疏批跋
圣上在宥垂二十年。克勤克俭。惟来言是懋。苟有言者。虽不中不罪。草莱闾巷之士。抱牍诣公车相望。而每朝黄门奏公事。 上辄问谏书。是年冬十月。有雷异。降旨求言。湖南梁周翊以护军。进太平十二策。立召见便殿。赐批十行谕曰。汝惟远臣。予庸嘉之。擢汝为夏官之佐。汝其绥玆宠禄。有怀必言。用与不用惟予在。可以言而不言。汝实负予。周翊皇瞿起拜而退。造臣行恁而涕曰。 主上亲赐批。当夕不御膳。及趍出。更鼓已动矣。登对宣旨。贵近且罕遭焉。顾眇末何以仰塞。惟公之扬厉我荣耀也。臣窃惟易之咸曰。君子以。虚受人。书曰听德惟聪。诗曰询于刍荛。左氏曰兴王赏谏臣。惟我 圣上有之。孟子曰。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班固曰。禹时远者通厥聪。乃为梁夏官诵之。因其归。俾风于湖水之南。皆有以知我 圣上敷纳以言之盛德大业。巍然为百王之表。而于于乎来也。
题五龙录后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6L 页
北俗盖三变焉。厥初蓁蓁典籍无传。及挹娄肃慎氏出。而弧矢相争。史官夷之。吾祖文肃公提兵远出。荡其巢窟。因教以亲上死长之义。然后或有投甲归农者。逮我朝升平日久。声明洋溢。沙碛数千里之间。邑屋晏然。无鸣吠之警。桑麻翳蔚。牛羊布野。其人士往往读书策名以自显。今水部郎南侯溟学即其一也。侯家涪溪上。筑池台。藏经史万馀卷。劬躬绩文。善居丧。乡党称孝子。弱冠选进士。为吏于湖西者再。民有遗爱。今 上光御二十年。挽三古辟八荒。收揽远人。人各奋庸。而特拜侯是职。廷中为之动色。尝流涕谓余曰。如吾眇末。赐对诚正阁。 天语谆谆。推心抚存。吾不知死所矣。遂退而记其事以传后。吾如不报。报在吾子孙。异日北方有虞。荷戈先驱者。其吾家之人乎。其言甚忼烈悲慨。尚庶几薄夫敦而懦夫立。何其壮哉。夫子不云乎。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傥侯之言。达乎州闾。使其俗皆信侯言。而能识圣人之化无远不届。则岂不齐而鲁鲁而道耶。苟如是也。又可谓善变也哉。
敬题忠简公,忠贞公,聋哑斋三祖遗简后。
右我三祖遗简之帖也。先君子盖尝考次而宝藏焉。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7H 页
忠简公,忠贞公既为明天子立节。又聋哑斋先生窃慕鲁连之蹈海。以靖献我先王。天下莫不闻其义。虽使行路览是帖。尚亦景仰而爱玩。不翅若颜真卿家庙之字。矧尔后承。其敢不敬以守之哉。不徒守之敬也。勉追我先烈。以毋忝尔所生。即吾先君子付畀我子孙之至诚苦心也。
敬题十三世祖观察公,五世祖忠简公告身帖后。
昔我让皇帝暨文皇帝时。先祖观察使公仕本朝位宰相。烈皇帝时。先祖忠简公仕本朝官侍从。告身凡十道。书建文,永乐,崇祯年号。永乐以后崇祯以前。家世尝显达矣。间经兵燹。旧迹无传。传者独有此耳。顾沧桑百变之馀。举天下不知有皇朝且久矣。乃于海上一隅。正朔犹存。恍然若奉玉帛。肆觐帝庭。岂不奇哉。吴越王受唐铁券。至今尚以为宝。况我先祖策名于高皇锡号之际。成仁于毅宗殉社之前。与归命宋氏之贤。其轻重何如哉。斯可以与穹壤同其弊矣。谨装为帖。藏之家庙。以为永世之珍云尔。
题翰苑诗轴后
昔余拜翰林。得顺汝,星瑞以为僚。常朝夕于堂后。而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7L 页
汝琳摄起居注。相与从游。每退食。从容投壶咏歌。甚相得也。癸卯之夏。久不雨。既雨而浃。既浃而晴。碧树浓阴。荷香满院。相顾而乐。亟呼酒。赋近体二篇。命之曰翰苑诗轴。当是时。余年二十有二。顺汝加余八岁。盛壮有童子心。汝琳又加顺汝五岁。白晰美须髯。星瑞与余同庚。而月日以差。相追逐上下。嬉笑酣呼。不知人世有衰老存殁之感。及星瑞死。濩落无所依。又二人者宦游四方。未能如前游。且十有五年矣。嗟呼。日月何其驶也。星瑞既不可以复起。而顺汝亦有白发。汝琳知南州。不相见久矣。然以顺汝而想汝琳。其衰又可知已。顾余安得不向老也。虽星瑞至今在者。吾辈俱衰老如此。得为年少时事。尚亦难矣。况星瑞不在世乎。今其轴尚在巾箧中。有时出而读之。恍乎芒乎。有如梦遘故人然。欣欣不忍释。而反疑其非真也。遂书此以示二人者。
题金德亨画帖后
书画二难也。然善画者罔或不能于书。而善书者未必皆工于画。画固难焉。而画草木之华者尤难。蕊之粉也。枝之疏附也。叶之蓓蕾也。妙而夺其神。巧而逼其真。然后始谓画得其旨。故其难甚也。金德亨既能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8H 页
书。又工于画。善画草木之华。画长于书数格。不以书见称而以画闻。盖尽有其二难。而尤善乎其难于难。而逾难而逾工也。所画棠梨梅杏樱桃踯躅荼蘼牧丹菱芡二十有馀种。种种布置。直令人目眩而心醉。夫所谓若妙若巧。夺神而逼真者非耶。德亨索余评甚勤。余难于形容。请屡矣而未之许也。花之入画。即以形寄影也。欲形容其寄形之影。其难犹如此。厥初以形而寄之影者。岂不难矣乎哉。
题金昌国传后
金昌国者。江都人也。家贫隶镇抚使亲校。时夜读古人书以自娱。事父母至孝。其食饮或不戒有沙石。必挞其妻。其妻亦悔泣无怨意。东俗每岁首。必询命于卖卜先生者。昌国问父命脩短。占云不出一纪。昌国不言而涕。自是日斋沐。祷摩尼之神。风雨寒暑未暂懈。一日二祷焉。过一纪父不死。郡国报朝廷曰。金昌国十年祷父命赎之。纯孝也。朝廷㫌其闾曰海东黔娄。盖尝论之。孝子职也。得之则人。不得之则禽兽也。故古昔先王设学校。教曰民彝。夫所谓民彝者。三代一也。自三代以降。学校之政熄。民不能知孝。去禽兽不远矣。若斯人者。不待学校而兴于孝。教妻而妻化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8L 页
之。祷父命而父不死。夫褊性难化也。鬼神难应也。犹能孚其诚。诚之感也亦将及于人矣。为世教补岂少也哉。
题黄道谷(运祚)恩重经石刻帖后
笔家之有王羲之。犹儒家之有六经也。笔而舍王则外道也。黄道谷即王之正脉也。后人如欲求王。当先从黄求。戊午春日。蓍泉子书。
题八大家文钞后
乙酉岁。先君子就是书脱误者。以亲笔写填而釐整之。母夫人躬自装潢。小子生四岁。嬉游亲侧。至今历历记其事。凡我后人。尚克典守。勿坠我先君子劬书之至意。而俾手泽心画永世不沫。即余小子血恳也。丁巳孟冬。不肖男行恁。
敬题皇考退岩先生手抄鹤林玉露后
罗纶著鹤林玉露。论古今人物颇详。间有猥琐近于稗官者。皇考退岩先生弱冠。手钞其典雅。为一编七十九叶。叶各三十二行。行辄过三十馀字。字如蝇头。庶从叔。尝侍旁受赐。因携之湖水之南。流落四十年。能奉持如鸿宝。岁庚申春。入国都遂传余。余乃泣而改其装。俾我子孙有以知我皇考丹铅之宿业也。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9H 页
字圣纯。盖绩文好古人也。清明日。不肖男行恁谨书。
书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后
 杂学辨一卷。宋朱某撰。盖为诸儒之说杂于二氏者而作。讲学家专著一书。以相攻驳。始于是编。
 南轩集四十四卷。宋张栻撰云云。讲学之家于朱子一字之失。无不委曲回护。
 仪礼释宫一卷。宋李如圭撰。中兴书目所载甚明。刊入朱子文集者误也。
 论语稽求篇七卷。毛奇龄撰。皆与朱子集注相诘难。其中引据精确者。往往而有。
 大学證文四卷。毛奇龄撰。大学自程朱以后。改本日增。往往骋私心。泪乱古义。奇龄参校诸本。断制分明。
 孝经问一卷。毛奇龄撰。驳诘朱子孝经刊误删改古经。谈何容易。其说不得谓之无理也。
 王文成全书。明王守仁撰。守仁确然有自得之处。其才其学。固朱子之勍敌也。
 东莱集四十卷。宋吕祖谦撰。朱子颇病其杂。又病其不守约。然博览群书。语有根柢。终胜枵腹高谈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79L 页
也。
朱夫子没。而微言大旨郁而不畅。明而有王守仁。清而有毛奇龄。不但吴楚之僭也。猖狂诟詈。略无顾讳。误天下苍生。而夷狄遂主中夏。其为罪也。岂止于伊川被发之人乎。清人著四库全书目录。而虽曰尊朱子。阳扶阴挤。殆没伦脊。甚至以王守仁谓朱子之勍敌。以毛奇龄谓引据之精确。而朱子之删改古经。敢以容易二字指斥不忌。洵如是也。孔子删诗书。亦可以疵议耶。五行汩陈。冠裳倒置。举天下剃头雕题。夷狄之祸。未有甚于清人。宜其学术之不明。乃如此矣。遂书此数条。要示斯文同仇者。蓍泉子识于方是閒斋。
敬题 御定诸书后
御定史记英选六篇,八子百选六篇,陆奏约选二篇,朱书百选六篇。臣获蒙 恩赐以尊阁焉。庚申闰四月朔朝。 命进之写句读。句读亦 御定也。粤四日写告。俟 亲阅一遍。自午至夜。即其夜还于臣。因 教曰。大读校准以完璧。臣拜手稽首。下阶恭受。恍然如侍 香案之傍。而仰聆 玉音之咿唔也。顾苫块危喘。逖违耿光。且三岁矣。 天颜不违咫尺。感泪如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0H 页
泻。遂敬书卷首。以识不世之遭逢云。臣行恁。
硕斋稿卷之十五
 杂著
  
富林轩上梁文
   余守高阳。以馆职承召。居数月。将迁奉 园寝于水原府治。以果川为其历路。特 命贱臣往治之。贱臣闻 命即行。建行宫。 赐号富林轩。于其上梁。用赞六伟。
天简在心。羊刍受牧。星耀营室。鸠材僝功。岂一邑耸观之资。伫八銮穆临之喜。南充为县宅。周甸分殷忧。鹄面鹑衣。吏民当冠盖之路。雀渡狐岭。山川拱襟带之形。与耳谋而清瀯焉。前瞰幽涧。望之蔚然深邃者。左拥长林。帘栊高挹于烟岚。虽云佳景之媚眼。馆铺不蔽其风雨。奈难行客之庇身。邦礼属始于 仙园。辇路乃出于敝境。龙骞凤舞之交萃。幸占亿万年无彊之休。鸾和羽旄之陪随。经宿三十里有馀之地。第衙阁不堪驻跸。而栋宇爰刱翚飞。斧钜日张。涓玆吉朝于维戊。钱谷云委。时哉乐岁之适丁。虫鸟徙穴而远藏。若有待于神佑。父老释耒而争赴。大可见其民情。始焉名基之相县东。奇石露而嘉木显。譬若列宿之拱辰北。凉台敞而煖屋深。楼阁去仙居不遐。一望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0L 页
紫霞之表。鼓鼛与农讴互答。四围黄云之间。松茂竹苞。上下筦簟之齐整。乾端坤倪。左右轩楹之周遭。八牖高明而均平。法 王化之无外。三门正直而洞达。象 圣德之允中。其济寔 君之灵。敢曰太守所理。宸心每戒于侈大。不烦丹雘之增辉。 恩纶屡勤于怀绥。罔忽黎元之贻弊。随城之新封孔迩。怆蜃舆之莫攀。温泉之旧道方修。感凤藻之犹揭。式值梁举。庸赞杵呼。
儿郎伟抛梁东。秋晴先觇朝红。稻花香动十里。童舞翁歌年礼。
儿郎伟抛梁西。抵天盘地清溪。恭拟封人祝圣。吾 王寿与山齐。
儿郎伟抛梁南。小塘云影澄涵。栏干十二昼静。燕子窥帘喃喃。
儿郎伟抛梁北。危楼遥望 宸极。一天星斗黄昏。迥照微臣颜色。
儿郎伟抛梁上。斜阳一抹樵唱。百家门巷欢声。大赛馀醺村酿。
儿郎伟抛梁下。玉宇新翻秋夜。此去长安几何。臣心如水东泻。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1H 页
주-D001伏愿上梁之后。太史告灼龟之祥。大人占维熊之梦。京辇地近。治成家诵而户弦。法驾 天回。喜均远怀而迩悦。奚但土加辟而民加聚。庶见水益丽而山益明。
苍龙门上梁文
   丙辰。华城城役成。而东曰苍龙门。承 命制抛梁之文。
伏以 园陵固有神。奉衣冠于原庙。王公以守国。拱襟带于重关。问是城东之门。特为汉南之胜。念玆华府。封我珠邱。黄鸡启期。地辟灵区之运。青乌告瑞。天与 圣人之藏。卜云吉于龙盘。兆又叶于龟契。水若增清山若增丽。一方之风气肇开。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境之民物渐盛。盖轸仙乡之拱护。故勤 园邑之经营。玉札披图。金科设范。内则设壮勇。外则兼整理。穆然远览之宏规。下不用民力。上不烦大农。猗欤独运之睿断。云根劈巨灵之斧。若有造物者相之。星纬耀营室之躔。可期不日而成也。于焉因河为池践华为郭。所以五版而堵百雉而城。一曰分数。二曰材料。三曰壕堑。四曰筑基。寓圣智于筹略。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夹其皇涧。屈群策于指挥。必待楼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1L 页
橹之雄。方见锁钥之壮。引重致远。甲毂辰轊之制初颁。正位辨方。子城午楼之役伊始。雒阳经纬之度。正仰宋祖之开诸。岱宗巡狩之仪。宜备虞皇之辟四。乃点析木之次。遂对扶桑之墟。挹八达而西瞻。上近苍陆。开一面以东制。前临龙城。将以巩金汤之形。于是驾虹蜺之势。豫章梗楠之并凑。风送鸥浦之帆。藻棁栋桷之载新。云连蛟渊之阁。铁关高耸。比长安三辅之尊。金榜初悬。应摄提七宿之号。守之则固。名言在玆。荡荡乎不得攀。固地险之足恃。苍苍者其正色。盖天用之莫如。三采六等之辉。时回孟春之驾。九章五色之绘。梦符前夜之祥。先得日于晨门。光衬鳌海之瑞彩。朝飞云于画栋。影蘸虹渚之清波。众心以成。一游为度。树中天之华阙。美哉山河。寝景冈之旅楹。怵焉霜露。顾宸慕必敬桑梓。而邑社乃名枌榆。汉移五陵之豪。盖为金粟之密迩。周旁三门之路。长愿璇寝之瞻依。乙卯至于洛师。奉觞长乐之酒。君子保其家室。载弦斯干之诗。色取三八之左青。德配九五之天御。清宵朗月。拱南楼之登临。雅歌投壶。倚北门之外御。肆将万年之颂。恭助六伟之词。
儿郎伟抛梁东。仰看前星绕震宫。奉寿堂深春似海。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2H 页
千年庆会记旃蒙。
儿郎伟抛梁西。鳞甍一曲耀红题。纡回楚色迎华驿。得意花阴散碧蹄。
儿郎伟抛梁南。拂陌柔桑趁养蚕。九月豳郊闻社鼓。朱阳新绣映花蓝。
儿郎伟抛梁北。迟迟 辇路青绳直。华山小雨住鸣銮。宿夜赓歌攀御墨。
儿郎伟抛梁上。天门曙色鸡人唱。新城制置由宸谟。模得花心柳叶㨾。
儿郎伟抛梁下。飞廉奔走昆吾冶。添来九幅方舆图。画铺烟墩入影写。
伏愿上梁之后。归周马于华阳。奠羲驭于旸谷。乾为户辟坤为户阖。往来不穷谓之通。耕者于野。仕者于朝。行旅皆欲出其道。
李星瑞遗事
   余与星瑞。降同庚。科同第。职同僚。比绅笏于奎署。共笔砚于兰省。岁且六改也。余食辄联卓。寝辄联枕。出而辄联骑。入而辄联武。诗辄联轴而和。酒辄联觞而醉。一日不见。辄觉鄙吝之萌也。今星瑞永作古人。芦原之阡。草已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2L 页
一宿。朋友之哭。亦且止矣。余未知星瑞恋顾余忧念余。一如平昔否乎。抑长夜厚地。冥然漠然。虽其精灵之气。结为灵菌。挺为穹松。其视尘界旧要。曾不足以累蓉城之襟否。使其不知也。固余悲。有知也。亦余悲。乃摭一二言行。以塞后死者之责。非敢曰藉此而传吾星瑞。则亦寓其悲云尔。
余本山野。顿无悟解。得星瑞而与闻绪论。恍若发蒙。所资益甚多。
星瑞秀干清扬。眉眼如画。一见可知为法家拂士。而性峭峻不苟。少许可。见不是处。必面折之。
富于词章。掣铃应制。摇笔成篇。疾于风雨。虽馆阁诸公之老于文墨者。每放出一头地。
余七代祖文烈公。星瑞七代祖文忠公。同时入翰苑。遗韵剩馥。尚有传者。星瑞及余又同入翰苑。甚奇事也。星瑞尝曰。吾辈不坠两祖家声而后。方可书翰苑题名录。
素娴簿牒。一寓目。靡不刃解。尤练习 国家典考。 圣上每顾臣曰。当今有司之才。无过李某者。尔其跂而及之。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3H 页
心常矢敦。至疏戚远党。皆欲庇护。人或以兼爱讽之。则曰。彼若我同根也。自先祖视之。均为后裔。余何忍越视。
持躬肮脏。虽贵介大人。藐然也。院吏阁胥。日给于前。而惮其严明。不敢以谩语相干。
见婴儿。辄抚摩曰。此不失天与之性也。俚谤曰。爱人之儿。鲜有胤嗣。思此语。却有悔心而自不能已已。
澹于声伎。以翰林藏史。临瀛之行。列郡供音乐粉黛而不之顾焉。遐俗亦赞为真学士。
与余直翰苑。遇旱馀甘雨。赋诗志喜。拈年字。星瑞先成曰彤笔将书大有年。余意索不能续。已而此句盛播。至彻 上听。圣上嘉奖曰。华国高手。克世其家。
星瑞及余先垄。俱在金浦郡。相距不十里而近。每语余曰。吾侪仕官至五十。则立朝满三十年矣。当五十有一之岁。共谢朝端。角巾丙舍。逍遥昕夕。不亦乐乎。余点头曰。此子瞻听雨之约也。子之薄于宦情。余所敬也。敢不蹑君之后乎。星瑞笑曰。子效我斯足矣。余亦笑。
星瑞生朝。与其先代忌日同焉。不近杯酌。食素过其日。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3L 页
久锁禁直。恋慕庭闱。若乳儿去慈怀。终夜不能安。天及曙。必伻候起居。承安然后。始言笑如常。无一日不然。
或值事故急遽。人皆失措。而独晏然若无事曰。临事劻勷。何以做事。是坐无定力也。
于筵席。知无不言。虽街巷谣俗。有关治体者。必宛转详陈。 圣上每教曰。无隐二字。近世惟李某能之。
翰苑故有四丱傔。奉铜砚陪内翰。一傔年满将出。不忍遽决。出而服事于其家。亦可见居官感人之一端也。
未尝看丛书稗史。公退。手一编书。即经济文字。
不屑临池之工。而画如截铁。工者亦不能及。殿庑之间。往往有承 命揭额者。盖其心静。故艺不待业而精也。
严于淑慝之别。尝与妖逆比邻。而如鹰逐雀。义形于色。余尝语人曰。视国贼如私雠。惟吾星瑞。
东西周
马骕绎史周世系啚。东周惠公子君杰。西周武公子共太子。又于周分东西篇。引战国策共太子死之语。断之曰此策原在于东周。而史云西周。未知所据云。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4H 页
骕于世系啚则从战策。其论断则眩于东西。以骕之精博。犹未勘定。且世系啚。东周止于君杰。而杰之薨。在于显王十年。东周之亡。在于秦庄襄王元年。则其间为百有十年。继杰而为君者。似有三四代或五六代。若以君杰为末君而周不祀云尔。则大相径庭。不可以传信也。
赵世家
史记赵世家曰。赵夙生共孟。共孟生赵衰。按赵衰是夙之弟。如史记所言赵夙生共孟于鲁闵公元年。则共孟生二十有五年。赵衰从晋文公奔狄矣。设使共孟于十四五岁生赵衰。文公奔狄时。衰年不过十岁。顾何以执靮而逃难乎。太史公疏芜。往往如此。
墓铭
广博物志曰。墓铭或谓晋以前无有。颜延年始为其制。吴志凌统卒。权闻流涕。使张承作铭诔。则是三国时事也。又汉西都时。南宫寝殿内。有醇儒王史长铭。汉杜子夏临终。作文刊石。埋坟前。按唐开元中。偃师人耕地得古铜盘。篆奇文曰右林左川。后冈前道。万世以宁。于焉是宝。考图经。乃比干墓铭。宋康骈载之剧谈录。然则墓铭之原。厥惟久矣。欧阳公集古录。有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4L 页
汉老子铭。世言蔡邕所作。以此推之。比干铭亦安知非后人所追述者乎。陆友仁研北杂志曰。西汉之俗。犹为近古。其有功德。独铭之钟鼎彝盘。而冢墓碑刻。则自东汉以来始有。此说恐失博考。延陵季子之墓。孔子题碑。商山四老之居。汉惠立碑。碑刻亦远矣。
宋史
宋史钦宗本记曰。金人攻善利门。统制姚仲友御之。又曰。都民杀东壁统制官辛元宗。又曰。金人攻宣化门。姚仲友御之。又曰。金人焚南薰诸门。姚仲友死于乱兵。按姚非仲友。即友仲。辛非元宗。即康宗。石茂良避戎嘉话曰。靖康丙午仲冬。金人再犯京师。统制姚友仲领右中三军备御。闰十一月三日。贼攻通津门。友仲救护。杀伤甚众。初七日。友仲策应南拐子城贼。交锋正在北拐子城。躬率将校。施放弓箭。贼势稍退。初三至初八。措置就绪。初九日。宣化门告急。带一行人守御。二拐子城楼橹皆毁。友仲于南城。别造两图门。去马面三十步许。用砖砌成。中开下辕门。干戈板间下。如城门法。四面皆置女墙。迎敌皆自辕门。万一贼兵厚重。则入辕门放下干戈板。守御有方。终不可破。皆友仲之力。友仲到南城。画拐子图。昼夜轮转。更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5H 页
其劳逸。贼人不测。友仲遂选神臂弓强弩手。下临分布。怵子弩及九牛弩。一日而就。众指为鬼工。贼攻城之具。有火梯,云梯,编桥,鹅车,洞子。以撞竿御之。遣张宗颜,阎维,段永年。领三百人。血战城下。贼败走。贼登城舞黑旗。楼上火盛。友仲杖剑救火。用鍊金汁泼贼。皆堕杀。及郭京兵败。城遂陷。友仲为军民所驱打至死云。噫以友仲之忠谋智略。身与城殉。而不得立传于本史。其见于帝纪者又如此。何也。
平公
晋平公二十五年。鲁昭公九年。荀盈卒。平公饮酒。杜蒉扬觯长乐。陈氏注曰。平公贤孟子而终于不可见。尊亥唐而终于不共治。按平公即晋平公。非鲁平公。而陈氏以鲁平公之不见孟子。认为晋平公之事。何太固也。且晋平公杜举之年。距鲁平公元年。为二百十九年。则其捏合尤觉骇人。
鸡林
陈继儒作容台集序曰。三韩六诏。百蛮之长。悬购著作。如鸡林新罗故事。继儒以博洽雄于世。尚不知鸡林为新罗。而分以二之也。
金史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5L 页
本朝舆地胜览曰。金大定甲午。金使至杨州桧岩寺观笔迹。一人曰贵人笔。一人曰山人蔬笋之气。寺僧以高丽王子僧圆镜笔告。两人皆喜其言之有中。乃题诗曰。王子膏梁气半存。山僧蔬笋尚馀痕。颠张醉素无全骨。却恨当年许作髡云。而金使姓名不传。按大定甲午。即金世宗十四年。宋淳熙元年。高丽明宗四年。而金使世宗本纪及交聘表。是年十一月戊申。以鸾仪局使曹士元为高丽国生日使。此诗似是曹士元所作。而其副价不知为谁。

王渔洋曰。古如爰丝,房乔,颜籀,刘友之类。皆一字字。又引笔记。钱协,范祖禹皆一字字云。而汉时郑当时字庄。眭弘字孟。张释之字季。彭越字仲。周仁字文。张欧字叔。朱云字游。焦延寿字赣。萧咸字仲。而渔洋未及考据。盖西京人称其字。率多君公翁叔卿子长少等字。故众人一字者亦多。贾捐之,毋将隆俱字君房。黄霸,陈万年,盖宽饶俱字次公。贡禹,韦玄成俱字少翁。孟喜,薛广德,施雠,司马相如俱字长卿。周堪,丙吉俱字少卿。梁丘贺,费直俱字长翁。夏侯胜,韩延寿俱字长公。杜邑,卫青,王章俱字仲卿。张驱,枚乘俱字叔。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6H 页
郑朴,梅福,辛庆忌俱字子真。韦贤,韩安国,汲黯俱字长孺。鲍宣,赵广俱字子都。孔光,萭章,杜钦,杜邺俱字子夏。张禹,陈遂俱字长子。胡建,霍光俱字子孟。李寻,司马迁俱字子长。王商,翟方进俱字子威。扬雄,谷永俱字子云。林尊,张山附俱字长宾。丁姓,杨荣俱字子孙。陈汤,田广俱字子公。王尊吾,丘寿王俱字子赣。而又字曼倩者有三人。即东方朔,于定国,隽不疑。
秦始皇子孙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三年。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按始皇寿四十九岁。至二世三年。使始皇犹存。年为五十二。而子婴始皇之孙也。子婴之子二人。能谋杀人。则似其年应各十五六岁。设或始皇于十四岁。生子婴之父。子婴之父又于十四岁生子婴。子婴又于十四岁。生长子。十五岁。生次子。长子之年。不过十三岁。次子之年。亦不过十二岁。以十二三岁之儿。能与闻于讨权凶之谋者。可谓千古罕伦。而此是设辞之辞也。岂有世世必于十四岁生子之理乎。
南唐书
陆放翁南唐书烈祖本纪言升元三年。追尊高祖以下。五代史南唐世家言升元二年。追尊四代。本纪言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6L 页
五月。晋安州节度副使李金全来降。世家言六月。晋安州节度使李金全送款。郑文宝南唐近事言冯延鲁为周帅所陷。乃削发披缁。人讥之曰。昔日㫌旗拥出坐筹之将。今朝毛发化为行脚之僧云。而南唐书本传,宋史本传及五代史。只记削发事。下一段阙之。南唐近事又言萧俨按庐陵盗狱事甚详。而南唐书本传。无槩见者。南唐书又立剑客潘扆传。而不书其师阴夺其法及元宗发冢事。此皆史之阙文也。
世本
据世本。则尧之高祖曰黄帝。曾祖曰昌意。祖曰颛顼。父曰帝喾。挚尧之兄。契与弃尧之弟。穷蝉,鲧俱帝喾之弟。则为尧之世父。舜五世祖为穷蝉。则舜即颛顼六世孙也。尧于瞽瞍。为从曾祖。则瞽瞍之子舜。乃尧之从玄孙也。尧何以从玄孙为婿。舜何以从曾姑为妻。尧与舜同时人。而何世代之相绝远也。夏禹为鲧之子。则于尧为从昆弟。舜于禹。亦为从玄孙。然则舜殛其从曾祖鲧也。契,弃俱荐鲧。则荐世父而无嫌。尧曰。方命圮族。则虽世父之尊。直言其恶也。据孔氏说。则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在位七十年。二女妻舜之时。尧年八十六。则按古者二十而嫁。尧年六十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7H 页
七。生二女。然则非嫡生也。若夫长女二十而嫁。则次女不盈二十岁。其何以嫁也。
女真
洪皓松漠纪闻曰。女真酋长。乃新罗人。文惟简虏庭事实曰。完颜一姓因避罪。自高丽而至女真。后立神功圣德碑于燕城。参知政事韩昉作文。翰林承旨宇文虚中书。翰林待制吴激篆额自序。出于高丽云。按契丹时有东西北女真。而在混同江之南者。号熟女真。在北者号生女真。金人出生女真。金史世纪曰。金之始祖讳函普。初从高丽来。盖女真奴事高丽。故自称出自高丽。洪皓纪闻。恐失风传。且穆宗盈歌。认以杨哥。康宗乌雅束。认以吴剌束者皆诖传。而今清人乌林布。是本朝投亡之裔也。本姓为吴而今作乌。胡人之不重姓氏有如是。

杨亿门人黄鉴作杨公谈苑。有曰千字文题云敕员外郎散骑常侍周兴嗣次韵。敕字乃梁字。传写误尔。当时帝王命令。尚未称敕。按南北朝便称敕。晋刘弘曰。被中诏敕。宋太祖赐谢弘微书。谓之手敕。宋文帝本记曰。便可宣敕。萧思话传曰。太祖赐以弓琴手敕。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7L 页
薛向上疏请节省。手敕褒纳。齐江淹制籍田歌。世祖口敕付大乐。齐人又有谚曰。十敕五令。梁孔休源为南陵太守。别敕专行。陈庆之曰。别有密敕。武帝本记曰。徐孝嗣,江祐,萧坦之,江祀,刘暄。分日帖敕。北史又有天敕伪敕等语。有难殚记。则当时曷尝不称敕乎。南史周兴嗣传曰。武帝以三桥旧宅为玆光寺。敕兴嗣与陆倕各制寺碑云。则敕字之为敕。不难辨矣。
露布
隋礼义志。后魏每攻战剋捷。欲天下知闻。乃书帛建于竿上。名为露布。其后相因施行。事物纪原。引世说袁虎倚马为桓温作北伐露布。宋许观东斋纪事曰。汉贾逵为马超作伐曹操露布。自后汉已有之。按汉光武中元元年。鲍昱言故事通官文书不著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怪使可考)司隶下书而著姓也。桓帝延熹二年。李云露布上书。则露布之称。亦不但始于贾逵矣。
孟子年岁
公孙丑问于孟子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动心否乎。孟子曰。我四十。不动心。按慎靓王二年。孟子去梁适齐。赧王元年去齐。其间为七年。以孟子在齐也。故公孙丑之问如此。而孟子时年四十。则其生也必于显王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8H 页
之十年壬戌矣。有如公孙丑之问。不在于慎靓王之二年。而在其明年或再明年。孟子亦当以癸亥与甲子而生矣。以此推之。孟子之生。不外于自壬戌至戊辰七年之中耳。且孟子至魏。乃显王三十三年乙酉。则孟子生于壬戌。而壬戌之去乙酉也。为二十有四年。其时梁惠王在位已过三十五年。计其年。不下于五六十。比孟子之齿。已倍之矣。惠王何谓孟子以叟乎。叟者长老之称也。以年五六十而为在位三十五年之君。语二十四岁之人。谓之以叟者。岂理也哉。且孟子若以戊辰生。则其时为十八岁人矣。甫弱冠而称叟。余未之闻也。当是时。苏秦为从约长。绾六国相印。横行于天下。意梁襄王不问于孟子。而举国而听苏秦。故孟子去梁而适齐也。然苏秦亦相齐。则孟子于齐梁何择焉。苏秦相齐。而齐师出而攻赵。从约遂解。故孟子乃适齐焉。时苏秦自燕奔齐。欲弊齐以媚燕。说齐王高宫室大苑囿。孟子所见雪宫。必秦之所以劝成之者。而囿方四十里。必秦之计也。孟子恶能安于齐也。然而齐宣王见孟子而无所讳。亦可谓贤哉。
许由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8L 页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余以为许由无其人也。安有冢哉。邃古贤圣之人。其冢皆不传。河潬上霳然而出者曰女娲冢。荒怪不足为信。黄帝之冢在桥山。苍颉之冢在利阳亭南。而经传未之见焉。尧葬于济阳。舜葬于苍梧。禹葬于会稽。至今称禹穴。后稷葬于建水之西。而益,伯夷,皋陶,夔,龙不知葬处。许由虽有之。未尝官尧舜之时。功利不及乎人。隐于山以死。死而葬之以为冢也。恶能因山之高。至后世陵谷不变。而为后人观哉。尧让天下于许由。特谎言耳。二女之不嫔焉。百揆之不宅焉。一朝举国而与之。以尧之圣人。而岂轻错颠倒如此之甚哉。燕王哙素昏庸。以子之为贤。欲让国。辄先命之相。则哙所不为者。尧为之云乎哉。余故曰许由无其人也。太史公虽登箕山。不得见其冢也。盖有云者。疑辞也。诚有之。曷不曰见之云乎。
楚怀王孙心
心牧羊儿耳。为项氏所立。特假号而已。左右群臣诸将。皆项氏腹心。当是时。虽楚之先后如若敖,鼢冒为其主将。受其缚束。不敢出一号令。彼一朝起于草莽。而冒大名。无以措手足者。果何如哉。汉,唐之为君也。
硕斋稿卷之十五 第 289H 页
或受制于宦官而驯致大乱者。往往有之。嗟乎。承积累之业而据当序之位。非牧羊儿比也。将百万之众而蓄跋扈之志。非宦官比也。犹惴惴然若不保朝夕。是贤于怀王乎哉。秦兵夜破魏壁。而怀王出兵徇魏。项梁死。怀王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及项羽屠咸阳而致命。则曰如约。高陵君荐宋义立。即召见与语。遂为上将军。屈项羽以为其副。此汉高帝所不能为者。高帝使韩信如小儿。及其请假王也。怒而佯许之。畏信也。心与沛公孰雄。信与羽孰暴哉。况沛公非信之所立耶。然则怀王之不王。天也。非怀王之不足王也。余尝怪太史公之言曰项王与汉约中分天下。归汉王父母妻子。即汉之四年也。汉王之母昭灵夫人。其时已死。惠帝,鲁元公主。其时又在汉。而在楚军中者。惟太公,吕后是已。太史氏不足以考信有如此。其不为怀王立传何哉。然史之阙文耳。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