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硕斋稿卷之四
硕斋稿卷之四 第 x 页
硕斋稿卷之四
 启辞
  
硕斋稿卷之四 第 58H 页
[启辞]
奎章阁芦帘修改。事体至重。似不可专委于户曹郎官。自今堂上与郎官入来监蕫。著以为式何如。
上曰。依此为之可也。
臣敬奉 圣教。驰诣木觅山。奉审享所。则祭井在山下阛阓之地。汲水上山之际。不无欠洁之叹。山上亦有一井。闻甚清冽。似不必舍近取远。故敢此仰达矣。
上曰。自今为始。以山上井水用之可也。
顷因松都留守言。胜国节士。有并享崇节祠之命。当时立节者。为七十二人。而名姓不传。惟林先味,曹义生,孟姓人传之至今。崇节祠即 本朝壬辰忠臣宋象贤俎豆之所。今若并享。则位序先后。事多掣碍。自朝家恐当有别般示意之典。故敢达。
上曰。胜国节士。入杜门洞。自靖其身。姓名虽不传。节义炳烺。照人耳目。且皆其时太学生。则与其并享于我朝忠臣之祠。曷若立庙于松京成均之侧。以仿陈东之例乎。从当以此下教矣。
臣年少识浅。有不敢容议于学校法制之间。而今此泮长之疏。以 列朝之美规先正之定论条陈。则似
硕斋稿卷之四 第 58L 页
合莪育之道。而与其创行新法。曷若修明古制乎。此则惟在有司之臣举行之如何矣。
春坊自有均厅给代之钱二百八十馀两。划送本院者。丙申以后。以春坊书籍之权付玉署。给代之钱。亦送之玉署。若桂坊给代。则自该厅仍留矣。臣等既承春坊书籍修藏之 命。自今年为始。与桂坊给代丙申以后仍留者。分付该厅。照数储置。以为春桂坊复设时经用之资似好。故适因言端。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
年前原任提学俞彦镐之遭艰也。第三日致吊后。有成服日劝粥。卒哭日劝肉等节。而系是外邑。故自本官进排矣。遭艰者若在京。则恐依大臣例。自内厨举行。至于时任阁臣服制式暇。亦当援用他上司及政院经筵厅例。而尚无一定之式。故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
奏御文书。自有体裁。而守令边将荐举书入之规。内而各衙门。外而各营阃邑。各自不同。极为未安。自今著为一定之式。申明知委。俾无参差不齐之叹。恐合事宜。至于湖南。则嘉善边将例为荐举。而他道则不然。此亦分付各道。依湖南例为之似好矣。
硕斋稿卷之四 第 59H 页
上曰。依为之。
明日即 奎章阁奉审日次。而 动驾相值。将不得举行。故敢此仰达。而从前如此之时。自下不敢以不行。入禀辄于入侍陈达。则自 上每有后日次为之之 教矣。今番则臣适登 筵。故虽有此仰禀。日后若值 动驾之时。而阁臣或未登对。则事甚难处。此后则入直阁臣措辞入禀。以为定式遵行之地何如。
上曰。奉审则后日次为之。此后则措辞入禀可也。
两南风落松发卖。别定差员。使之主管矣。今闻湖南举行。漫不致察。木商辈舍却风落。滥斫生松。斧斤日入。传说狼藉。法纲所在。万万寒心。当该监司及左右水使。为先从重推考。当该差使员。令该府拿问处之。所谓木商。仍令该道一一查出。严刑定配。而如是严饬之后。自本司摘奸。若或现发。则道帅臣论以重勘事。预为分付。湖南如此。则岭南难保其无弊。并以此意出举条申饬何如。
上曰。依为之。
因右议政李秉模所启华城城役用民丁之事。有博询之 命矣。臣以为数十年来。民不知国有役矣。及闻华城之肇役。有欲子来而趍工者。民情于此亦可
硕斋稿卷之四 第 59L 页
见矣。况此役所重何如。而尚无一丁之许赴。恐非先王旬用之制。大臣所奏。诚为得体。先令京兆知委五部。从实户出丁。以为赴役之地。自畿而至湖。自关东而至海西。一体均排许赴。而观其事力之如何。外此诸道。鳞次取用为宜矣。
动驾时班行。申饬前后何如。而今日 大驾出宫也。东西班之错糅喧聒姑无论。百官至或有骑马而冒入于卫内者。揆以国纲。万万寒心。当该押班监察。拿问处之。年前以作门纷挐。新定令式。太仆马及承史以下所骑马。皆定立处。毋敢违越。而今番则作门内外。全无界限。始既立马杂畓。终又唤骑冲突。纪律所在。尤极骇然。常时若能检饬。岂有是理。兵曹判书郑好仁。训鍊大将赵心泰。并从重推考何如。
答曰允。
即见黄海监司李祖承状启。则以为本道禾农。奉天高燥十居其九。执灾之初。虑其或滥。严饬守宰。抄之又抄。今若更减。则歉岁白徵之际。斗谷何办。所减水田灾一千八百结。特许划给。及时分俵事。请令庙堂禀处矣。海西水田之结。不过万五千数。今番道臣请灾。几过其半。本道年事。虽曰失稔。而尤甚只是六邑。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0H 页
则执灾之不能精约。自可推知。当初剋削。盖以此也。道臣又以准数划给之意至于状闻。而参以绣启。益知其实状之如此。既闻之后。不可不阔狭。限一千结。更为加给事。分付何如。
答曰允。
统制使申大显状启以为本营库储既竭。税入渐缩。凡系支放。牵补不给。而营㨾戎备。日渐凋弊。况此无土游食之民。无以乐业资生。距本营水路百馀里。有欲知岛。周回为三十馀里。土品膏沃。而以松田搜讨之故。无人居接。所养之松。屡经风灾。今既罄尽。馀存稚松。亦无长养之势。今若许民耕垦。良田美土。将不知为几许。民亦乐赴奠居。岁收其利。以补支放。山腰以上。广播松子。严法禁饬。则庶可谓公私两便。请令庙堂禀旨分付矣。本岛处在海中。松田无人看护。一任童濯。不事播种。其在松政。极为寒心。与其许久等弃而便作无用之土。曷若听民耕食而仍饬禁护之方乎。既关松政。又裕民产。更为看审。可以播种处播种。可以耕作处耕作。明定界限。俾有实效之意。一体严饬何如。
今此 园幸时军令。出宫第一日。鹭梁昼停。始兴宿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0L 页
所。第二日肆觐坪昼停。水原宿所。第三日 园所展拜。还诣水原宿所。第四日进馔。第五日设文武科。第六日肆觐坪昼停。始兴宿所。第七日鹭梁昼停。当日还宫。以此磨鍊之意。分付兵曹何如。
答曰允。日子临时更禀后。分付礼曹推择可也。
今此 园幸时随驾百官军兵。依例先诣江头事。分付吏兵曹及各该营何如。
答曰允。今番行幸时献御馔品。犹且从略者。所以仰体省弊之至意也。况诸臣饭供。军兵馔具乎。昨年饬教。何等截严。今番又或现发于绣衣之行。则此令后之犯也。难免加倍之律。预为严饬。俾即申明约束可也。
今此 园幸时。弘化门外守总两营留阵。依例为之。与置之间。当为知委。而取考该曹誊录。则连为置之。再昨年则留营禁卫中军率乡军一哨。朝房留驻。昨年则守御使率训局留营军一哨。朝房留驻。而昼则检饬各门。夜则巡察宫墙矣。今亦依此例留阵。置之守总两使及何营中军。朝房留驻事。今该曹禀旨磨鍊何如。
答曰。都监中军。率馀军一哨。通化门外朝房留驻可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1H 页
也。
今此 园幸时留阵留营。营门当为知委。而取考该曹誊录。则在前训局随驾时。禁卫营留阵。御营厅留营矣。今番则适值两营乡军停番之时。训局随驾外。步军几哨权属禁营留阵事。令该曹禀旨磨鍊何如。
答曰。训局马步馀军。全属禁营留阵可也。
部字内伏兵除之。只设斥候。而果川,始兴,广州境内斥候伏兵。守总两营。各随地方举行。传语军只部字内排立矣。今亦依此举行事分付何如。
答曰允。今番举动。异于他时。夜则馈粥。昼则给粮事。严饬本府留守本道监司处可也。
今此 园幸出宫时。自京至江头先后厢。当以留阵军兵中除出随驾矣。今番则马步军几番几哨。令兵曹禀旨磨鍊。而留阵大将。随驾到津头。落后入来间。留营大将或中军代领留营时。则中军率留营军及留阵营馀军留阵。而待留阵大将入来。率本营军兵。退去留营矣。今亦依此举行。而禁军一百人。挟辇军一百名。以留营军中除出侍卫事分付。 御前前排禁卫营待令。曾有定式。而昨年则禁营随驾。故令训局举行。今番依前以禁卫营待令事。一体分付何如。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1L 页
答曰允。留阵中训局步军五哨。马军二哨。留阵大将。率领随驾到津头还来间。留阵则令中军代领可也。
今此 园幸时。文武科试官。依定例随驾官中。令政院备拟受点。而文试官员数。临时禀旨事。一体分付。放榜时赐盖赐花赐牌赐服。依例举行。赐酒时醴酒黄夻瓶盏抄奴巾服及天童与服色。自本府待令事。分付何如。
答曰允。
今此 园幸时。随驾各衙门堂郎以下员役及各营门将官校卒盘缠。依 筵教。自本所上下之意敢启。
答曰知道。
今此 园幸时。壮勇外使率亲军卫二百人。别军官一百人。步军五哨。自真木亭为先厢。而训局先厢军兵。则两傍排立。待 驾过。仍为后厢环卫作门等事。依例举行事分付。 大驾诣 园所时先后厢。令兵曹临时禀旨何如。
答曰允。入城门时随驾大将。有率旗鼓迎接之命。大将则前进留待。迎接信地。先厢军兵权属于后厢事。分付可也。
今此 园幸时。各站设布帐。当自各营门担当举行。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2H 页
鹭梁禁卫营举行。始兴训鍊都监举行。肆觐坪御营厅举行事分付。领去校卒盘缠马贳。自本所上下之意敢启。
答曰知道。
今此 园幸时。 惠庆宫诣 显隆园时。前后厢军兵。预先禀定。然后可以举行。以几哨磨鍊。而与城内 动驾时事体自别。宜有挟辇军陪扈之节。亦以几名磨鍊事。令该曹禀旨举行何如。
答曰。先后厢军兵挟辇军。当以随驾军兵仍用。以此分付可也。
本所军兵员役。当为出入于卫内。掌标令备边司照数成给何如。
答曰允。
今此 园幸时。本所堂郎陪从服色。依 筵教。以军服磨鍊。前排及校卒。自壮营量宜定送事分付何如。
答曰允。
今此 园幸时。华城城操夜操日子。令色承旨临时禀旨分付。而节次则令兵曹及壮勇内外营磨鍊启下何如。
答曰允。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2L 页
华城进馔习仪时。本所堂上一员前期下往。与留守眼同肄习何如。
答曰允。
今此 园幸时。舟师大将。令兵曹预为差出何如。
答曰允。
惠庆宫诣 显隆园时。分承旨史官内局提调兵曹总府堂郎。令吏兵曹依例差出事分付何如。
答曰。今番行幸时。凡事皆从省略。出于仰体。况 慈宫驾后欲为陪诣矣。分司差出并除之事分付可也。
惠庆宫诣 显隆园时。归游赤戴函负函阳伞扇。差备当自江头落后。还宫时预为待令江头事分付何如。
答曰。并除之事。分付兵曹及各该司可也。
惠庆宫诣华城。第三日进馔时。参班内宾衣次马贳。外宾盘缠。依 筵教自本所磨鍊上下何如。
答曰允。进不进。依 先朝亲蚕时例。预为捧入可也。
今此 园幸。 大驾入华城时。壮勇内外使及随驾营大将。各具器服。率旗鼓前排跪迎于城门外。仍为前导。而城上军兵。各其将领信地迎接事分付何如。
答曰允。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3H 页
今此 园幸时。 大驾到华城府进馔。依 筵教定夺。仪节参互进馔誊录。令礼曹禀旨磨鍊。而协律郎则启螺宣传官代行。举麾则以金鼓旗代用。鼓乐则以壮勇内外营军乐代用。一依 行幸时设科唱榜例举行事分付何如。
答曰允。
华城进馔日。随驾军兵犒馈。城操翌日。参操军兵乾犒馈事。既承 筵教矣。容入物力。当自本所上下。以此预为分付于水原留守处何如。
答曰允。
今此 园幸出还宫时。如或侵晓侵夜。则京植炬依前例减数把立价本。例自几营上下。而今番则当自本所上下矣。外方植炬及邑站望门炬。何以为之乎。敢禀。
答曰允。外方植炬除之。京植烥(一作炬)则还宫时观势待令事分付可也。
华城进馔日。本府老人朝官年七十。士庶年八十以上。及乙卯生人。镇南楼前路。设乐馈酒事。既承 筵教。自该府预为抄出。修成册报本所事。分付水原留守处何如。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3L 页
答曰允。伊日分遣给米于本府地方四民。邑底 园底居生者。聚会城内通衢。遣承旨分给事。亦令留守知悉。预为抄出成册报本所。与老人实数枚举草记可也。
今此 园幸时。鹭梁镇别将。率左右牙兵。蔓川近处。札驻祗迎。 大驾过地方后。壮勇营阵尾局鳞次作行。到津头从便留驻。 回銮时津头广阔处祗迎。过地方罢归。拜峰镇别将率牙兵二旗。留待本镇。 还宫后撤罢事。并令壮勇营禀旨分付何如。
答曰允。
今此 园幸时。惠庆宫 随驾宫人掖属宫属女伶等衣资盘缠马贳。依 筵教自本所磨鍊上下何如。
答曰允。
前此 园幸时。桥梁物力。京而户曹。外而畿营上下矣。今番则并自本所上下何如。
答曰允。
今此 园幸时。本所郎厅。当为分站举行矣。鹭梁站则郎厅金龙淳。始兴站则郎厅洪大荣。肆觐坪站则郎厅李潞秀。 园所站则郎厅具膺。前期定送。堂上则虽不必前期出往。亦宜分站举行。堂上徐龙辅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4H 页
梁站。李时秀始兴站。徐有防肆觐坪站。尹▣▣水原站。徐有大 园所站。勾检举行之意敢启。
答曰知道。虽以行路言之。驾前后及卫内外诸事。分掌检察。其中堂上徐龙辅,尹▣▣年富力强。俱兼数事。其馀各管一务。预加商度。以为临时鍊熟之地可也。
今此 园幸时。 大驾诣 园所后。百官行礼。既承筵教。依正月二十一日 景慕宫展拜时例置之。亲祭时仪节。亦依 景慕宫奠酌例。百官勿为入参事。一体分付何如。
答曰允。
舟桥渡涉时。 惠庆宫当先诣御行宫。 大驾渡涉节次。何以磨鍊乎。敢禀。
答曰。当陪驾同时渡陟。一依定式节次为之事分付可也。
今此 园幸时。驾轿及各差备马。虽有勿为捕把之命。至于双轿马。非驿马则难以举行。京畿二双。预差一双。海西二双。预差一双。并人夫入把事。分付司仆及两道道臣。而人夫衣资。自本所磨鍊上下。如有科外加把之弊。而现发于备郎摘奸之行。则当该犯者。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4L 页
施以滥骑之律事。预为严饬何如。
答曰允。上来驿人夫下去后。令道臣别为施赏。上来时治送之费。一一会减。俾知为所重之意可也。
今此 园幸时塘马。自阙门至江头。留阵营举行。自江头至 园所。随驾营举行矣。沿路有人家处。自当从便入接。而至于无人家处。分付畿营。使之结幕以给。俾无露处之弊何如。
答曰允。此后募入人家。自明年俾无结幕之弊事。畿伯处严饬分付可也。
今此华城文武科试取时。举子捧单。当以三式为准。而庚戌试取时。挟户居生之类。虽未满三式。既有许赴之例。今番则何以为之乎。敢禀。
答曰。今番则庆科也。己酉以后。姑未准三式。以二式为准事。分付留守处可也。
今此 园幸时。 王大妃殿问安。使守宫承旨举行后状闻事。既承 筵教矣。承旨中使问安马并除之事。分付何如。
答曰允。
前此 园幸时。舟师大将所领军物。有大小之别矣。今番则以何军物举行乎。敢禀。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5H 页
答曰。今番则以大军物待令。而切勿新备。亦勿修改事。严饬舟桥堂上可也。
惠庆宫诣 显隆园时。禁军及乌杖差备仪仗仗马。到津头落后。而 还宫时预为待令于江头事。分付何如。
答曰。除之可也。
华城文武科放榜时致词。令承文院缮写。礼曹郎官赍去事分付。而所入物力。自本所上下何如。
答曰允。
华城文科试取时。试纸依定例。以户曹大好纸出给市民。使之取用何如。
答曰允。
今此 园幸时随驾马步军。当为禀旨分付。而取考该曹誊录。则在前 园幸时。三营轮回随驾。而再昨年御营厅随驾。昨年禁卫营随驾矣。今番训局当次。以此分付壮勇营。乡军三哨。将官率领先诣鹭梁行宫。墙外环卫。而动驾后仍为后厢。壮勇卫左右列挟。辇军尾局鳞次作行。而昼停所宿所 园所。洞口外从便留驻。善骑别将。率善骑队一哨。本阵旗鼓前排。先诣津头越边。从便札驻。 大驾渡涉时迎接等事。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5L 页
依例举行后。出驻信地。一哨该将。率领壮勇卫尾局。相连作行到津头。与先诣善骑队合并札驻。壮勇营京军二哨先诣津头。 大驾渡涉后。大将并与善骑队二哨合并。率领壮勇营尾局。鳞次侍卫事。一体分付何如。
答曰允。
今番 园幸。训局当为随驾。而定例中马兵二哨。步军三哨。驾前别抄。驾后禁军各五十人。别队马兵五十名。随驾挟辇军八十名。馀军五十名为之前排。以十二双举行矣。今番则何以为之乎。敢禀。
答曰。今番则本府环卫步军都数既过十哨。训局则步军二哨,马军二哨随驾。而别队马兵则除之。用于塘马事分付可也。
惠庆宫诣 显隆园时。部将二员。多率军士。前导禁杂人。义禁府郎厅二员。率罗将。辇侧近处。亦为禁杂人事分付何如。
答曰。此亦不紧。并除之事分付可也。
园幸时。自始兴至 园所。各站庭下所排地衣。酌量定数。以长兴库每年都下中依例输置。过三年后还给贡人。载在定例矣。今番则各站入用。比前似当夥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6H 页
多。定例外加进排之数。令度支量宜给价。恐合事宜。故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
华城府新筑北城外。起垦设屯。约播百斛之经界。量定给价。而价本则整理所用馀条。关东谷多邑作钱条区划事。既承筵教矣。旷土新垦处外民田。则势将春耕前给价买取。而早稻种播。又当在今月晦间。若待用后区划。则必有后时之叹。本所物力。似有用馀。依 下教本所钱一万两。先为输送该府。而关东作钱一万两。亦即输送之意。分付该厅何如。
答曰允。
园幸时一应诸事。本所主管举行。而舟桥一事。所系尤紧。见今日候向暄。行将始役。虽令多付格军。排日使役。须费近二十日功力。可以竣事。此盖节目间事。犹未消详定规。而然自始役。以至捲撤。俱有条理。然后庶得事半功倍。舟桥船三十六只。纵梁横板。各有分数及字标。勿使互换事。自今为式。各该领将所掌船只。各从其字标。次第捲撤入库。而自第一船铺板。各各聚为一块。第二第三船以下准此。各于每船积置处。书标以第几船。虽经年之后。开库入见。自可瞭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6L 页
然。至始役之日。自第一船铺板。分载于各该船中。鳞次运输于信地。而排船之后。各自取其舟中所载。纵者纵之。横者横之。插㧻结绳。各自为力。则舟桥之役。不日而成。可除纷挐混杂之弊矣。昨年库积。已失条理。今番始役。似难依此为之。自今年捲撤时始用此例。俾无违越之意。严饬舟桥司何如。
答曰允。
今此 园幸时。各站设布帐。以三营门分管举行事。草记蒙允矣。其中肆觐坪站。距京稍远。运输之际。为弊可闷。华城所在布帐。数既有裕。地亦便近。令当站所管营门。从便运来以用之意分付何如。
答曰允。
今此 园幸时。禁卫营当为留阵。而该大将金持默才已蒙点于舟师大将矣。在前如此之时。或有他大将兼察之例。或有中军代领之例。今番则何以为之乎。敢禀。
答曰。然则禁将舟师大将之任许递。以御将为舟师大将。而通化门外。则以前总帅申大显。代领训局一哨军留驻。御将则舟桥往来外。留宿本营时或巡察可也。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7H 页
今番华城府 慈宫进馔时举行仪节。取考各年进宴誊录。则有在外大臣处。遣近侍敦召之例矣。进馔与进宴有异。陪从百官。当为进参。而大臣体重。何以为之乎。敢禀。
答曰。进馔果与进宴有异。陪从亦与受点有异。而大臣体重。留都外虽耆老大臣。先站参班事。自本所知委。政府枢府留都大臣禀旨一款。亦为草记。待批下。自政院举行。在外大臣处。依旧例敦召可也。
今此 园幸时。御营厅当为留营。而该大将李汉礼。以舟师大将往来舟桥时。留营军兵。不可无代领之人。何以为之乎。敢禀。
答曰。前御将李邦一代领可也。
今此华城府 慈宫进馔日。依癸巳年例。养老宴当日设行于镇南楼事。既承 筵教矣。随驾官中应参人员。待随驾单子启下。当自本所别单书入。而本府朝官士庶耆老人等。以境内居生人朝官年七十以上。士庶年八十以上。预为抄出修成册。上送本所。以为入启之地事。分付本府。宴礼时合行仪节。令该曹照例磨鍊何如。
答曰允。仪节取考 先朝癸巳年近例。各年进宴翌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7L 页
日例宴誊录及文献备考,宝鉴, 中庙朝实录磨鍊以启后分付该曹。成出节目及仪注。春秋馆堂上。即令政院牌招考出可也。
每年 园幸时。百官军兵之特给盘缠。植炬折草之亦许会减。寔出于不烦经费靡不用极之 圣意。粤自壬子以后。畿营举行之诸般策应于华城及沿路各站者。别为贸租。取耗作钱。以为支用之资。而当初作钱之详定外加捧。已非朝家之令式。且应下条之不足。不啻夥然云。辛亥以后三千石。划给畿营。虽出于将此补彼之意。揆以别般经记量出为入。不令一毫贻弊于营邑吏民之义。终有所未安。从今以后。作钱取用。一依详定价施行事。分付畿营。每年二千馀两之输送华城者。仍置畿营。俾作始兴,果川,安养,肆觐各站。铺陈涂排。依年限措备之需。华城所用。今方从他区划。而今年则既经 幸行。姑令依前举行。贸租取耗。作钱用下等节。自备局勾管。每于岁末。修成册子。一报备局。一报壮营。以为凭考之地事。一体分付何如。
上曰。依为之。
园幸时每日殿座烛十六双。行路烛八双。灯笼烛十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8H 页
二双。灯烛房二双。义盈库贡人输往进排。 亲祭时望燎烛一双。一体待令矣。自今番 幸行。特轸贡人运输之弊。 殿座行路烛。都给排设司钥。灯笼烛。都给灯笼军。灯烛房各处烛。自京先为进排。望燎烛则付之京守仆。贡人则勿令待令。而大抵 园幸时诸般用下。既不烦经费。则独于烛一条。虽除供给之劳。尚存进排之名者。恐有违于蠲弊之 圣念。臣意则自明年 园幸。华城所用各㨾烛。令华城精造进排。灯笼一体造备。价本则自外整理所会减而出。还宫时。迟迟岘以北所用各㨾烛。则自排设房造备待令。其价本与灯烛军盘缠。则亦自外整理所前期磨鍊以给事。定式施行何如。
上曰。依为之。
每年 园幸时。自 阙门至鹭梁北岸。植炬为六百柄。壬子年特减其半。以三百柄排植矣。此是年年春幸时应进排之物。而凡系 园幸所用。不令贻弊于贡人。故每柄给价钱一两。以 园幸贸租耗条。逐年三百两。自畿营出给贡人。而今番 幸行回銮时。适值日暮。亦为举火。其在对扬之道。全不给价。殊涉何如。依缮工长木契折半用还之例。以折半价钱一百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8L 页
五十两加数上下。此后 回銮侵暮之时。照此定式之意。分付畿营何如。
上曰。依为之。
每年 园幸时陪从人员粮馔。百官以下。自户曹磨鍊。员役以下。自惠厅磨鍊。有裕衙门。则令各其衙门磨鍊。军粮马料。亦令各该营磨鍊。以寓别给盘缠之义。而户曹惠厅上下。既系经费。各衙门各军门。虽或有另为措置之资。要其归则或系曹用。或关军需。 圣上于此每加轸念。特下从长区划之 命矣。自明年当从外整理所磨鍊上下。若其区划之方。上下之规。不可无一番令式。自定例所成出节目。分付京外。永久遵行。似合事宜。故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盘缠之自外整理所上下者。应入所用。从便输送内营。内营从事官躬亲分给后。使之禀启事。一体定式可也。
园幸时。华城诸般所用二千馀两。既仍留畿营。随驾百官以下盘缠粮料。各㨾烛价并二千馀两。亦使外整理所上下。则两条都数四千馀两。不可不及今措处。而湖西适有为民贸粟之举。闻其数爻岁可得耗条。作钱六千两。以此永为划付于本府。俾作四千馀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9H 页
两支用之资。其馀千馀两。则逐年会录。以补 行宫各处大修理时不足之需。极为便当。 下询庙堂处之何如。
上曰。行宫入侍。已与右相酬酢。依此为之可也。
鹭梁以南植炬。虽是设契排立之事。依 陵幸例上下。则殊非 园幸诸务。付之圻营。贸租策应之法意。合有变通。厥惟久矣。宣仁门以下梨岘洞口以上。设置左右统契。盖出于仰述 孝庙朝分置汉人牙兵。升户炮手于昌庆以东之故事。而非但扫雪治道。坊民出用等许多径役之永为防给而已。 宫幸时代炬设灯。实为便当。今番 园幸时。鹭梁以南之仿此悬灯。其费既省。其制且便。传之永久。可期无弊。物力区划。节目撰出。方自定例所举行。而先以此意。知委于内外营及京畿监司,广州留守处何如。
上曰。依为之。
臣待罪文任。有所仰达者矣。 先朝二十五年。治成制定。巍乎焕乎。而就中严科场一事。即其大者也。端士趍而杜倖门。拔人才而扶世教。应举之人。无敢借述。主试之官。无敢循私。鸢鱼作成之化。有光简策。顾今绍述修明之方。莫先于此。况大比当前。尤宜饬励。
硕斋稿卷之四 第 69L 页
借述循私之习。预为严束。俾勿干犯。一或有犯。则庙堂台阁随闻执奏。施以科场用情之律。断不饶贷。以此出举条。知委京外何如。
上曰。依为之。
我东之区别庶孽。世世枳塞。实是前古所未有之法。而先正臣文正公赵光祖,文成公李珥,文正公宋时烈。莫不以疏通为急先务。 列圣朝屡下嗟惜之教。亦尝开其仕进之路。至于 英庙壬辰。特垂霈泽。文通两司。武拟宣传。 先大王御极以后。慨习俗之胶固。惜人才之沈沦。乃于初元丁酉。酌为节目。载之通编。以为限品叙用之阶。伊来数十年。 特蒙升擢者比比有之。而通编有才能卓异者不拘此例之文。 大圣人立贤无方之盛意。所在可以仰认矣。大抵其中虽有文学行谊之表出者。既无展布之地。则不过略试于外邑而已。以是之故。一国许多庶类。初无乐生之心。举有自暴之叹。非天之降材尔殊也。所以养之者失其方也。此岂非上干天和之一端乎。臣于 先朝燕閒之际。仰承闷叹之音者屡矣。今当一初之政。其在收人心奖人才之道。不可不追述 英庙之敉典。对扬 先朝之盛意。而事系更张。臣曹不敢擅
硕斋稿卷之四 第 70H 页
便。下询大臣处之何如。
上曰。依为之。
臣每欲一番陈达。而事系忠逆关头。严畏嗫嚅至今。未敢发矣。大抵彰善殚恶。不可偏废。而故儒臣朴在源。既有褒赠之举。重臣徐鼎修庚子一疏。又承诩可之教。臣不胜钦仰赞叹之至。如故参议李泽徵,故正言李有白壬寅狱事。人皆至今冤之。泽徵,有白其时上疏。为 坤圣竭忠进言。又斥内阁诸臣不能淬砺。仰副简畀之罪矣。臣于昨年春。伏奉 先朝下教。若曰。泽徵,有白之冤。予所洞悉。欲于今番庆礼。伸雪而未果尔。于后日提醒为可。臣感激庄诵。拟待登 筵建白矣。今焉已矣。心胸填咽。不知所云。臣若不言。则 先朝遗志。将无以见于后世。此两臣复官当否。下询大臣处之何如。
上曰。依为之。
大老祠。即我 先朝所命建。而揭先正宋时烈遗像之地也。贞珉既奉 宸章。祠屋又近 仙寝。体貌自别。瞻聆咸耸。而基址不过数亩。尚未免税。赐额院宇。例有赐复之规。因循多年。不得举行。实为昭代之欠典。以此分付该曹该道。俾即措处何如。
硕斋稿卷之四 第 70L 页
上曰。依为之。
文体与世升降。盛世之音舒而长。衰世之音噍而杀。惟我 先朝憧憧于斯。每教筵臣曰。汝辈若效崔恒,徐居正之文体。为世道之幸也。此诚返朴回谆。矫时正俗之盛意也。臣至今庄诵感激。而近来场屋文字。专事紧束之口气。太没宽缓之气像。有识之忧。容有既哉。以臣所奏出举条。知委京外。俾试官与举子期有悛旧图新之效。而如是申饬之后。若有复循前套之习。举子停举。试官论罪事。一体分付何如。
上曰。依为之。
褒忠奖节。昭代之令典。而故兵曹佐郎李士圭。当 崇祯丙子之难。与掌令郑百亨等同死于江都。忠节凛然。无愧于南楼诸臣。而其时无人白其事者。至今湮没。不能焯见于世。往在 先朝庚戌三日 皇坛望拜时。有收用士圭子孙之命。而子孙零替。不得自达于县官。人皆惜之。适因言端。敢此仰达矣。
上曰。赠职可也。
故儒生任敞。当 肃庙辛巳之变。为 圣母拚死讨贼。手捧尺疏。抉云叫 阍。不惟树风于一世。尚亦有辞于千秋。而 景庙辛丑。竟为凶徒所搆杀。我 英
硕斋稿卷之四 第 71H 页
庙初元。因宪臣李倚天言。 特赠台职。又赐侑祭。其文有曰 先考曰都。慷慨之士。于此可以仰认我 两朝褒予之盛德。旋值丁未之进退。与忠献公金昌集还置罪案。及忠献伸雪时。敞独不与焉。士至今悲之。敢此仰达矣。
拔本塞源之道。臣于辞疏。略有仰达者。汉之高帝,孝文。即西京之兴主也。韩,彭,薄,昭之事。为我 先王之所慨恨者。故如宇镇者。不加一杖。东浚则施以隐典。国荣则千罪万恶。亘古所无。而谋害国母。图移国祚。即一莽,操,懿,温也。孥戮之启。尚靳一俞。盖圣人权度自有精微之所寓。有非人人所可仰度者。然而后世则不可因此而或忽于惩讨之大义也审矣。以此等处观之。处分之有异于昔日今日。其可知矣。既出言端。玆敢不毕其说矣。国荣之逆而职名自如。故蠢蚩无识之类。不知为极恶大憝。甚至有为其子女求婚者。世道人心。宁不凛然而寒心乎。明年即我 圣上御极之元年也。继述 先王。修明旧章。罔不在于此时。如国荣之追夺。系是急先举行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