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x 页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五)
 合剂篇(中)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1H 页
寅卯第七
  {寅一。}大青汤(万)
大青、玄蔘、石膏、知母、木通、甘草、生地黄。地骨皮、荆芥穗(各等分。)剉细。水一盏。淡竹叶(十二片。)煎七分。温服无时。〇张方。(大青作青黛。)〇王方。(无生地黄。)〇万云。解斑疹大毒。良方。
  
{寅二。}大青汤(黄)
大青、玄蔘、石膏、知母、木通、桔梗、人中黄、升麻、栀仁。 便秘者。加酒蒸大黄。水煎。调烧人屎服之。〇黄云。治黑斑。
  {寅三。}山栀子汤(马)
栀子仁、白鲜皮、升麻、赤芍 各一钱(一作戋)。 寒水石、甘草(各五分。)紫草、薄荷(各少许。)细切。水一钟。煎半温服。
  {寅四。}芩栀泻白散(蒙)
桑白皮、地骨皮 各二钱(一作戋)半。 黄芩、山栀仁、天花粉、桔梗、甘草、粳米(五十粒。)〇蒙云。治疹后鼻孔疮。
  {寅五。}加味金沸草散(王)
荆芥穗(一两。)旋复花(去梗)、麻黄(去节。水煮去沫。晒乾。)前胡 去芦(一作芦) 、鼠粘子(炒)、浮萍(各七分。)甘草(炙)、半夏(汤泡七次。姜汁拌匀炒)、赤芍 各五钱(一作戋)。 为末。每服三钱。生姜(二片。)薄荷叶(三五片。)煎服。〇蒙方。(九味。皆十分之一。薄荷三分。姜三片。水煎服。)〇朱云。治疹后咳嗽。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1L 页
{寅六。}双解散(马)
防风、当归、川芎、赤芍、大黄、麻黄、薄荷、连翘、芒硝(各二分半。)石膏、黄芩、桔梗(各五分。)滑石 一钱(一作戋)五分。 甘草 一钱(一作戋)。 荆芥、白朮、栀仁(各一分三釐。)以上六钱六分四釐。系防风通圣散。又滑石 三钱(一作戋)。 甘草(五分。)益元散细切。生姜(三片。)葱白(一根。)豆豉(三十粒。)水二钟。煎半温服。〇翟方。(无麻黄。芒硝。有桂枝斤两亦异。)〇马云。治小儿疮疹。用此解出极快。及治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以致气血拂郁。变成积热。发为汗病杂病。用此通解。得汗即愈。自内达外。正所以发攻表里之热也。表里俱实者。用此最妙。若自利。去大黄、芒硝。自汗。去麻黄。〇翟云。此表里兼治之方也。疮疹。表里俱实者。非此不能解。盖防风解表药也。邪热之在皮肤者。由汗而泻。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邪热之在巅顶者。由鼻而泻。大黄。通利药也。邪热之在肠胃者。由便而泻。滑石。水道药也。邪热之在决渎者。由溺而泄。邪热淫于膈。肺胃受之。石膏、桔梗。能清肺胃。连翘、黄芩。又却诸经之游火。火热灼其血。则芎归、芍药。可以养之。火热损其气。则白朮、甘草。可以益之。桂枝甘辛大热。能领诸药走经络。而表里无滞。双解方内所不可缺者。
  {寅七。}王氏双解散(蒙)
当归(酒洗)、荆芥穗。防风、甘草、柴苏。枳壳(麸炒)、杏仁、麦门冬、陈皮、红花子、川芎、柴胡 各一钱(一作戋)。 人蔘(减半。或二三分。)
  {寅八。}王氏元解散(蒙)
当归、川芎、防风、荆芥、白朮、黄连、连翘。陈皮。枳壳、黄芩、牛旁子(各等分。)
  {寅九。}孟氏募施汤(孟)
红花(三两。)石膏(煅二两。)乾葛、当归尾、桑白皮 (各一两。)荆芥、地骨皮、桔梗 各八钱(一作戋)。 枳壳 六钱(一作戋)。 赤芍、牛旁子、陈皮 各五钱(一作戋)。 川贝毋(贝母)、甘草 各四钱(一作戋)。 薄荷 三钱(一作戋)。 细末。每次用末三五钱。水一钟。煎服。〇孟云。石膏味辛色白。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2H 页
达表淡而利窍。煅用即纯痧症要药。清凉解毒。用以为君。陈皮、枳壳、桔梗。疏风清肺胀。桑皮。润肺止喘。清火化痰。红花、归芍味辛。活肺经血。热血活则毒散。牛旁。解毒发瘾疹。乾葛味辛。发表解渴透肌。薄荷清肺胃间热。通气舒毛孔。地骨皮。解肺毒。消热躁。甘草。解毒和药。荆芥。散血分中之风热。能开毛孔。贝母味辛。化痰解毒。轻者。三五服。重者。六七服。即愈。
  {寅十。}郧阳归芍汤(万)
当归梢、生地、白芍、条芩(炒)、黄芩(炒)、人蔘、甘草(生)、枳壳、乌梅肉。
  {卯一。}葛根麦门散(朱〇一名麦门冬汤。)
石膏 一钱(一作戋)。 葛根、麦冬(各六分。)人蔘、升麻、赤茯、赤芍、甘草(各三分。)王方。葛根、麦门各一钱(一作戋)。馀各五分。加淡竹叶七片。 〇马方。石膏五钱(一作戋)。人蔘一钱(一作戋)。馀各三钱(一作戋)。无升麻。每服二钱(一作戋)。煎七分温服。 张方。麦门、葛根去皮各一钱(一作戋)。升麻去须四分。赤芍酒炒、茯苓各六分。甘草炙四分。石膏煅一钱(一作戋)半。〇又有一方。斤两亦不同。 〇蒙方。石膏五钱(一作戋)。葛根、麦门冬各三钱(一作戋)。升麻、甘草、白茯、赤芍各二钱(一作戋)。人蔘一钱(一作戋)。 〇薛云。足阳明胃经之药也。外除表邪。内清胃火。兼补元气。若非发热作渴。表里有热者。不可用。若表里俱虚。而发热作渴者。宜用人蔘麦门散。〇翟云。麦蔘甘葛生津润烦。升麻。清外热。石膏。清内热。赤芍赤茯。又能利湿热。此清热解烦之剂也。〇马云。治热毒斑疹。头痛壮热心。神烦闷。〇张云。治表邪内热咳嗽甚者。
  {卯二。}柴胡麦门散(万)
麦冬(八分。)柴胡、人蔘、玄蔘(各五分。)龙胆草(一作草三分。)甘草(甘草二分。)水煎服。〇张方。麦冬三钱(一作戋)。柴胡二钱(一作戋)半。甘草炙、人蔘、玄蔘各一钱(一作戋)半。龙胆草一钱(一作戋)。每服三钱(一作戋)。煎至六分。温服无时。 〇张云。治痘疮壮热。经日不止。更无他證者。〇张云。解表之功。居六。清火之功。居四。养荣退热。此方最宜。
  {卯三。}升麻泽泻汤(孙)
(一作猪)苓、泽泻、滑石、赤茯、甘草(甘草)、黄连(酒炒)、升麻(各等分。)〇孙云。治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2L 页
麻痘自利。
  {卯四。}前胡枳壳汤(张)
前胡(一两。)枳壳、赤茯、甘草(甘草炙)、大黄(各半两。)每服三五钱。水一大盏。煎六分。温服无时。如身温脉微。并泻者。不可服。〇张云。治痰实壮热。胸中烦闷。大便坚实。卧则喘急。〇薛云。前症若属肺胃实热。气郁痰滞。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烦渴饮冷。身热脉实。宜用之以疏通内脏。使邪气无壅滞。则痘疮轻而易愈。
  {卯五。}连石薯蓣丸(缪)
黄连(酒炒一两。)黄芩 八钱(一作戋)。 乾葛 八钱(一作戋)。 白芍药 酒炒八钱(一作戋)。 滑石(如法一两。)甘草(甘草) 四钱(一作戋)。 升麻(七分。)右以山药打糊为丸。白汤吞三五钱。
  {卯六。}射干鼠粘子汤(万)
鼠粘子(四两炒香。)射干、甘草(灸)、升麻(各一两。)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煎六分。徐徐温服。〇朱方。山豆根、射干各一钱(一作戋)二分。紫草、鼠粘子炒研、紫薨(一作菀)各一钱(一作戋)。桔梗、木通、石膏各八分。升麻、蝉退各六分。廿草五分。灯心九茎。 〇薛云。若痘疹初出。发热焮痛。根盘赤盛。或咽喉口舌疼痛作渴。引饮者。宜用。若因胃气虚弱发热。而致前症者。宜人蔘麦门冬散。〇张云。治痘疮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〇蒙防(与朱同。)
  {卯七。}防芍甘草(甘草)(蒙)
防风、白芍、甘草(各等分。)〇蒙云。治四肢出不快。
  {卯八。}荆防甘草汤(蒙)
荆芥、防风、甘草(各等分。)〇蒙云。治目下鼻旁出不快。
  {卯九。}加味地骨皮散(王)
地骨皮 鲜者三钱(一作戋)。 桑白皮(鲜者)麦门冬 各二钱(一作戋)。 银柴胡、赤芍、乾葛 各一钱(一作戋)。 甘草(甘草)、生犀屑(各五分。)水煎。调大小无比散(申八申七)五七分。〇朱方。地骨皮二钱(一作戋)。柴胡二钱(一作戋)。 王云。治疹出发热不退。饮食不进。〇朱云。亦治喘急不止。
  {卯十。}加味逍遥散(孟)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3H 页
白朮(米泔水浸炒)、白芍(酒炒)、薄荷叶、白茯、当归身、牧丹皮、陈皮、柴胡、麦冬、甘草、乾葛。
辰巳第八
  {辰一。}四苓汤(马)
赤茯、猪苓、泽泻、白朮(各等分。)细切。水一钟。煎至七分。温服。〇翟方。泽泻一钱(一作戋)半。三苓各一钱(一作戋)。 〇龚方。(小便如泔。或小便不通者。加车前、木通。)〇蒙方。(加山栀仁、木通。)〇翟云。此利小便之方也。药之淡者。皆足以治水。二苓泽朮。虽有或润或燥之殊。然其为淡则一也。所以四苓散合用。以利小便。方书有云。小热清解。大热则利小便。此方主之。
  {辰二。}加味四苓散(聂)
朱苓、木通(各八分。)泽泻、赤茯(各七分。)车前子(略炒)、黄连、黄芩(俱姜炒)、牛旁子(制各五分。)灯心(一团。)水煎。食前服。〇聂云。治热泄。
  {辰三。}王氏四苓散(蒙)
四苓(茯用白茯。)加滑石、瞿麦、山栀仁(炒)、木通(去节各等分。)水煎服。
  {辰四。}五苓散(万〇加辰砂即名辰砂五苓散)
泽泻 一钱(一作戋)半。 白朮、赤茯、猪苓 各一钱(一作戋)。 肉桂(五分。)剉细。加生姜(一片。)(一枚。)水一盏。煎七分温服。〇马方。泽泻一钱(一作戋)。猪苓赤茯白朮各五分。桂心一分半。甚热去桂心。加黄芩。细末白汤调下。或清米饮。新汲水调下。 〇蒙方。四苓各一钱(一作戋)。官桂三分。调益元散二钱(一作戋)服。〇治疹重出。 〇万云。治表里有热。小便不利。〇翟云。湿生于内。小便不利。或水泻而渴者。此方主之。白朮燥而淡。燥能健脾。淡能利湿。茯苓甘而淡。能补中渗湿。猪苓枯而淡。有渗利而无补。泽泻味咸而淡。能润下而兼渗利。桂性辛热。能化气。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此用桂之意也。若小便不利。因汗下之后。内亡津液而致者。又不可轻用五苓。恐重亡津液。益亏其阴也。
  {辰五。}加味五苓散(蒙。亦名浮肿胃苓汤。)
五苓(茯用白茯)、木通、滑石、甘草、瞿麦、大腹皮(各等分。)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3L 页
{辰六。}王氏五苓散(蒙)
白朮、苍朮、当归、川芎、白芷、羌活、连翘、升麻、陈皮、金银花、牛旁子(各等分。)(三)(一作葱二。)水煎服。〇蒙云。治疹后。肿生手足。
  {辰七。}胃苓汤(翟。蒙方。名陈皮五苓散。)
五苓(茯用白茯。)苍朮、厚朴、陈皮(各等分。)甘草(减半。)水煎服。〇蒙方。九味各一钱(一作戋)。猪苓去黑皮。厚朴干炒。〇治疹后胀症。 〇翟云。平胃散。所以燥湿。五苓散。所以利湿。脾胃强者用之。弱者慎用。
  {辰八。}猪苓汤(黄)
猪苓、泽泻、赤茯苓、滑石、甘草、黄连、升麻。
  {辰九。}四君子汤(张)
人蔘、白朮、白茯 各二钱(一作戋)。 甘草 灸一钱(一作戋)。 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〇张云。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体瘦面黄。或胸膈虚痞。吞酸痰嗽。或脾胃虚弱。善患疟痢等症。〇翟云。此补气之方也。人蔘甘温质润。补五脏元气。白朮甘温健脾。补五脏母气。茯苓甘温而洁。能致清气。甘草甘温而平。能调愆气。下血过多而虚脱者。亦用之。血脱则气陷。阳生则阴长也。
  {辰十。}五君子汤(张)
前方。加 乾姜 炒黄一二钱(一作戋)。 〇张云。治脾胃虚寒呕吐。 泻而兼湿者。
  {巳一。}六君子汤(张)
四君子汤。加〇陈皮、半夏 各一钱(一作戋)五分。 张云。治如四君子症。又治呕吐喘促虚火等症。须加炮姜。其功尤速。
  {巳二。}蔘苓白茯汤(蔘苓白朮散万。一名人参白朮散。)
乾葛 二钱(一作戋)。 人蔘、白朮、藿香、木香、甘草、白茯 各一钱(一作戋)。 剉细。加生姜(一片。)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无时。〇翟云。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然脾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是方也。人蔘、甘草。甘者也。白朮、茯苓。甘而微燥。藿香、木香。辛香而燥。可以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4H 页
开胃醒脾。乾葛味甘气平。性轻浮。足阳明胃行经之药。用之升提胃气。除胃热。又能解诸毒发表。与诸药同用。能开导活动而不滞也。
  {巳三。}补中益气汤(李)
黄芪 一钱(一作戋)半。 人蔘、白朮、甘草 各一钱(一作戋)。 当归身、陈皮(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〇一方。黄芪一钱(一作戋)半。人蔘、白朮、陈皮、当归、甘草各一钱(一作戋)。升麻、柴胡各五分。加黄柏三分。以滋肾水红花二分。人心养血。 〇李云。脾胃一虚。肺气先绝。用黄芪。益皮毛而闭腠理。上喘气短。损其元气。用人蔘以补之。心火乘脾。用炙甘草以泻火热而补元气。白朮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升柴升胃中之清气。又引芪甘上升而实其表。当归以和血脉。橘红以利(一作理)胸气。此立方本旨也。
  {巳四。}十全大补汤(万)
人蔘(蜜灸)、生地(酒洗)、当归、白芍(酒炒)、黄芪(蜜灸)、白朮(土炒)、白茯 各一钱(一作戋)。 川芎(炒)、甘草(各五分。)官桂(三分。)〇蒙方。(人蔘代沙蔘。)〇翟云。四君子黄芪。大补其气。四物肉桂。大补其血。气血平补。故曰十全。
  
{巳五。}八珍汤(孟)
即四君子汤。合四物汤。
  {巳六。}六气饮(张)
黄芪(灸)、肉桂、人蔘、白朮。当归、甘草(灸。)〇张云。治疮疹气虚。倒陷寒战咬牙。
  {巳七。}钱氏异功散(万)
人蔘、白茯、白朮、甘草(灸)、陈皮(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生姜 二(一作五)片 枣(二枚。)水一盏。煎七分。食前温服。〇万云补脾胃。
  {巳八。}钱氏阿胶散(万。一名补肺散。)
阿胶(蛤粉炒一两。)鼠粘子 炒香二钱(一作戋)半。 炙甘草 一钱(一作戋)。 马兜铃(炒半两。) 杏仁(去皮尖七个。)糯米(一两。)右每二三钱。水煎服。〇万云。治小儿肺病咳嗽喘急。或咳而哽气。喉中有声。
  {巳九。}金匮当归散(马)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4L 页
当归、川芎、白芍、黄芩(各一两。)白朮 五钱(一作戋)。 细末。每服方寸匙。空心酒温茶汤任下。日三二服。〇马云。治胎动不安。妊娠宜常服之。乃养血清热之要制(一作剂)也。
  {巳十。}固胎饮(马)
白朮、黄芩 各一钱(一作戋)半。 当归身、人蔘、白芍、陈皮 各주-D029钱(一作戋)。 地黄、川芎(各五分。)甘草(三分。)黄连、连柏(各一分。)桑上羊儿藤。(七叶圆者。)细切。每服二三钱。入糯米(二十粒。)水一钟。煎至七分。温服。痛加砂仁。血虚加阿胶。〇马云。止痛安胎。
午未第九
  {午一。}归脾汤(张孟)
人参、黄芪、白朮、茯苓、枣仁 各二钱(一作戋)。 远志、当归 各一钱(一作戋)。 木香、甘草(各五分灸。)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或加圆眼肉(七枚。)〇孙方。人蔘、白朮、茯神、黄蓍(黄耆)、远志、地骨皮各一钱(一作戋)二分。甘草三分。木香五分。酸枣仁一钱(一作戋)。姜枣煎服。〇一方。 加柴胡、山栀。〇治女人经闭出痘。 张云。治血妄行。盗汗少食。大便不调。疟痢郁结。或用药失宜。剋伐伤脾者。最宜用。(如无郁结。去木香。多汗而燥热者。远志不可多用。)〇孟云。治疹后泻稀水白色。
  {午二。}养脾汤(蒙)
白朮、当归、川芎 各一钱(一作戋)半。 木香、青皮、黄连、陈皮 各一钱(一作戋)。 砂仁(炒)、山查肉、神曲、麦牙(并炒各五分。)人蔘(二三分。)水煎服。或作末。神曲糊丸。陈仓米汤吞下。
  {午三。}平胃散(李)
苍朮 二钱(一作戋)。 陈皮 一钱(一作戋)四分。 厚朴 一钱(一作戋)。 甘草(六分。)(三)(二。)水煎服。或为末姜枣汤点服。〇李云。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呕哕恶心。常多自利。或发霍乱。朱云。平胃散。非补胃之药。胃气平则便止。〇翟云。此주-D011经湿滞之方也。苍朮味甘而燥。甘则入脾。燥则胜热。厚朴味苦而温。温则益脾。苦则燥湿。陈皮能利气。甘草能健脾。气利则无湿郁之患。脾强则有制湿之能。是方也。惟脾实停湿者用之。脾土不足者慎用。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5H 页
{午四。}清胃饮(马)
升麻 一钱(一作戋)。 牧丹皮(五分。)当归身、黄连(夏月倍用)、生地 酒洗주-D013三分。 细切。水一钟。煎半凉服。〇翁方。升麻二钱(一作戋)。当归一钱(一作戋)二分。馀三味各一钱(一作戋)。 〇蒙方。升麻三钱(一作戋)。倭黄连一钱(一作戋)八分。牧丹皮一钱(一作戋)半。当归身生地黄并酒洗各九分。水煎井华水凉之候冷服。 〇马云。治因服热药。或食辛热之物。致使牙疼。牵引头脑。满面发热大痛。喜寒恶热等證。
  {午五。}调胃散(马)
苍朮 米泔浸去。粗皮八钱(一作戋)。 厚朴(姜汁炒)、陈皮 各五钱(一作戋)。茯令(茯苓)、丁香、白朮、甘草 各二钱(一作戋)。 细末。以沸汤入盐点(二三钱。)或粗末。入姜枣水煎温服。
  {午六。}温胃饮(张)
人蔘。白朮、乾姜 炒焦各二三钱(一作戋)。 白扁豆 炒二钱(一作戋)。 当归 一二钱(一作戋)。 甘草 灸一钱(一作戋)。 陈皮 一钱(一作戋)。或不用。 滑泄者。去当归。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〇张云。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等症(一作證)
  {午七。}胃关煎(张)
熟地 三五钱(一作戋)。 乾姜(炒)白朮 炒各二三钱(一作戋)。 山药(炒)扁豆 炒各二钱(一作戋)。 甘草 炒一二钱(一作戋)。 吴茱萸(制五七分。)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泻甚者。加肉豆寇。气虚者。加人参。腹痛甚者。加木香或厚朴。滞痛不通者。加当归。滑脱不禁者。加乌梅。或五味子。若肝邪侮脾者。加肉桂。〇张云。治脾肾虚寒作邪。或久泻腹痛不止。冷利等證。
  {午八。}养真膏(孟)
生地、麦冬(去心)、玄蔘、知母、沙蔘、生黄芪、桑皮、生薏苡仁、白朮(米汤浸炒各四两。)白茯、枣仁(炒)、茯神、当归、牧丹皮、紫菀、橘红(各二两。)取长流水。用砂锅桑柴。文武火熬成珠用。上好白蜜收成。盛净器内。每服三五茶匙。白滚水调服。
  {午九。}真人养脏汤(万)
莺粟壳 蜜炒一钱(一作戋)。 甘草(九分。)白芍(八分。)木香(七分。)诃子(炮六分。)肉桂、人蔘、当归、白朮、肉豆寇。(煨各三分。)右剉水煎。空心量宜服。〇万云。治赤白痢日久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5L 页
不止。
  {午十。}调元健脾补肺汤(孟)
白茯、人蔘、黄芪、牧丹皮、陈皮、沙蔘、白芍(酒炒)、甘草、当归、百合、薏苡仁、麦冬。 如大便不实。泻白色者。加木香、白朮、诃子少许。如泻黄色。加酒炒黄芩、车前子。〇孟云。并治痧后瘦弱成疳疾。
  {未一。}调中汤(马)
大黄 七钱(一作戋)。 黄芩、藁本、白朮、葛根、芍药、桔梗、茯苓、甘草 灸各五钱(一作戋)。 细切。每服五钱(一作戋)。水一钟半。煎至七分。温服。得利即止。不利再服。马云。治夏秋之间暴寒。折于盛热。热结于四肢。则壮热头疼。寒伤于胃。则下利。或血或水。并宜服之。
  {未二。}和中汤(孟)
白朮(米泔水浸炒八分。)白芍(酒炒六分。)当归身(七分。)陈皮(五分。)甘草(六分。)熟半夏(六分。)柴胡(六分。)防风(六分。)白茯(七分。)乾姜(一作葛八分。)牧丹皮(五分。)桔梗(七分。)生姜(一片。)红枣(三枚。)
  {未三。}理中汤(马)
人蔘、乾姜(炮各五分。)白朮 一钱(一作戋)。 甘草(二分五釐。)细切。水一钟。煎至七分。温服。(一方加白茯五分。一方加陈皮五分。)〇翟方。四味各等分。或研细未(一作末)炼蜜作丸。如梧子大。每用白汤化下。名理中汤丸。 〇翟云。此理胃中虚寒。或误服凉药泻。而手足厥冷之方也。
  {未四。}加味理中汤(蒙)
白朮(东壁土炒)、乾姜(炮)、黄连(炒)、川椒(炒)、乌梅肉、甘草 各一钱(一作戋)半。 人蔘 减半或一钱(一作戋)。 一方(无人蔘。)〇蒙云。右药性味稍温。收疹前及回后数日。馀热未退者。不可用。须过五六日热去而胃虚者。方好。
  {未五。}定中汤(翟)
朱砂 一钱(一作戋)。 明雄黄 一钱(一作戋)。 共为末。真黄土无杂色者一大块。入磁器内。以百沸汤。泡上用物盖严。少顷取出。调前药末服。〇蒙方。石雄黄末水飞二钱(一作戋)。辰砂一钱(一作戋)。砂糖末少许。先取黄土纳缸。白(一作百)沸汤。乘热急灌。坚封密里(蜜裹)。勿泄其气。徐取服之。再封其口。若无远效。以差为度。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6H 页
{未六。}透斑和中汤(张)
升麻、乾葛、猪苓、泽泻、陈皮、半夏、川芎、茯苓(各七分。)前胡、桔梗 各一钱(一作戋)。 柴胡 一钱(一作戋)半。 甘草(三分。)生姜(三片。)水一钟。煎半。作数次。徐服之。
  {未七。}调元汤
人蔘 二铁(一作钱)。 黄芪 三钱(一作戋)。甘草(甘草一钱。)剉细。加生姜(一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无时。〇万云。痘科良方。然气壮实者。不宜。
  {未八。}内托散(马。与痘家方。名同实异。)
绵黄蓍、甘草(甘草)、金银花、牡蛎(牡砺) 火淬二次各三钱(一作戋) 为末。水一钟。煎至七分。入黄酒一钟。再煎至七分。随疮上下。食前后服。〇蒙方。(有牛旁子炒研。)〇马云。治一切恶疮。
  {未九。}托里散(张)
人蔘、黄蓍(黄耆) 炒各二钱(一作戋)。 当归(酒洗)、白朮、熟地、白芍(炒)、茯苓(各一钱半。)甘草(甘草灸)每用三五钱。水煎服。〇张云。治痘毒。元气虚弱。或妄行剋伐。不能溃散。并治痈毒内虚。不能起发。
  {未十。}升解散(景)
升麻、荆芥、黄芩、枳壳、防风(各五分。)柴胡、前胡、桔梗 各一钱(一作戋)。 陈皮(四分。)茯苓(七分。)甘草(三分。)竹叶、水煎服。
申酉第十
  {申一。}解毒化滞汤(张)
防风、荆芥、枳壳、神曲(炒)、麦牙(炒各五分。)连翘、黄芩、茯苓、前胡(各七分。)桔梗 一钱(一作戋)。 山查、甘草(各三分。)水一钟。煎半。作十馀次。徐徐服之。景方。无神曲。有柴胡一钱(一作戋)。牛旁子五分。
  {申二。}清热导滞汤(聂)
黄连、条芩、白芍、枳壳(炒)、山查肉 各一钱(一作戋)。 厚朴(去皮干汁炒。)青皮、槟榔(各六分。)当归、甘草、牛旁子、连翘(各五分。)红多者。加红花(三分。)地榆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6L 页
(五分。)秘涩甚者。加酒炒大黄 一钱(一作戋)二分。 〇孟云。芩、连、防、翘、甘五味。清热。朴、查、壳、青、槟五味。导滞气。归、芍、花、榆四味。行滞血。此方去防、翘。加棱、莪。治疳热成痢。〇翟云。此方泛泛视之。调气行血。不过滞下平剂耳。(上详痢疾。)
  {申三。}开郁导滞汤(蒙)
苍朮、便香附(炒)、川芎(炒)、白芷、白茯、山栀子(炒黑)、神曲(炒)、滑石 各一钱(一作戋)。 乾姜(炒黑)、陈皮(各五分。)甘草(炙三分。)
  {申四。}犀角解毒化痰清火丸(孟)
生犀角(犀杯不用)、连翘心、牧丹皮、紫草、甘草梢、川贝毋(贝母去心)、花粉、薄荷(各一两。)当归尾 八钱(一作戋)。 赤芍 六钱(一作戋)。 牛旁子、黄连 各三钱(一作戋)。 生地(二两。)细末炼蜜。成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竹叶汤和下。
  {申五。}解毒导赤散(蒙)
即黄连解毒汤。(丙一)加导赤散。(申六。)
  {申六。}导赤散(万)
生地、木通、甘草(炙各等分。)剉细。加淡竹叶(七片。)水一盏。煎七分温服。〇马方。(加人蔘麦门冬。)〇龚方。(以赤芍为君。)〇蒙方。(有麦门。无人蔘。)〇万云。治心热发搐。〇张云。治心火及小肠热症。小便赤涩而渴。〇翟云。此利小便清热之方也。心与小肠为表里。故心热则小肠亦热。而令便赤。是方也。生地黄。可以凉心。甘草梢。可以泻热。佐之以木通。则直走小肠、膀胱矣。名曰。导赤者。导其丙丁之赤。由溺而泄也。
  {申七。}小无比散(孙。与痘家方。名同实异。)
桂府滑石(飞过六两。)石膏(飞过一两。)粉草、寒水石 各五钱(一作戋)。 郁金 蝉肚少者。甘草汤煮乾为末。七钱(一作戋)。 俱制净末。和匀。每五岁者。服二钱。大人再加。冬月。灯心汤下。夏月。井水调下。热甚不解者。井水。磨犀角汁调下。〇孙云。治痘壮热口渴。小水涩。大便秘。口气热烦燥不宁。
  {申八。}大无比散(孙)
桂府滑石(飞过六两。)粉草(一两。)辰砂 飞三钱(一作戋)。 雄黄 飞一钱(一作戋)。 为末。每三五岁。服一钱。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7H 页
十岁以外。服二钱。发热之初。用败毒散调下。亦能稀痘。〇朱方。滑石辰砂确黄(雄黄)。俱研无声水飞。如飞面。 〇朱云。治热毒太甚。惊狂谵语引饮。
  {申九。}宣风散(万)
槟榔(二个。)牵牛(四两。半生半炒。取头目一两。)陈皮、甘草(各五分。)细末。三二岁。用五分。蜜汤调下。三四岁以上者。用一钱。食前服。(一方加防风。)〇万云。治黑陷里实。(案此本系痘方。)〇翟云。此降气下利之方。虚者慎用。
  {申十。}清扬饮(缪)
麦门冬 去心三钱(一作戋)。 西河柳 五钱(一作戋)。 玄蔘 二钱(一作戋)。 鼠粘子(炒研)、葛根 各一钱(一作戋)五分。 知母 蜜炙(一作灸) 、蝉蜕、甘草、荆芥穗、薄荷 各一钱(一作戋)。 竹叶(三十片。)缪云。痘疹之主方。
  {酉一。}三拗汤(马)
甘草(甘草生)、麻黄(带根节)、杏仁(带皮尖各等分。)细切。水一钟。姜(三)(二。)煎至七分。温服。以得汗为度。痰滑乃止。每服三钱或五钱。〇蒙方。(加石膏、茶叶。即上五虎汤。)〇马云。治感冒风寒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喘急。
  
{酉二。}四顺饮(万。一名四顺清凉饮。)
赤芍、当归(酒洗)、甘草(甘草)、大黄 煨各等分。〇朱云三岁小儿。用二钱(一作戋)。 水一盏。煎七分。〇朱方。(加薄荷叶。煎八九沸。不拘时服。小便不通。加灯心木通。)〇张云。治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面赤烦渴。睡卧不宁。大便秘结。〇翟云。实热内壅。腹胀便秘。则三焦之气不化。而痘不能出。故用大黄通滞。当归活血。芍药养阴。甘草调胃通利之后。表里气血。皆承顺。故曰四顺。〇蒙云。长孺加薄荷二叶为妙。
  {酉三。}八正散 万。加茯(一作蔘)苓。即名通关散。
滑石、瞿麦、大黄、木通、扁蓄、车前子(炒研)、山栀仁(炒)、灯心 各一钱(一作戋)。甘草(甘草五分。)水一盏。煎七分。食前服。〇万云。治大小便不通。〇翟云。湿热下注。令人小腹急。小便有可行之势。而卒不通者。热秘之也。陶隐君曰。通可以去滞。泻可以去秘。滑可以去着。故用木通、瞿扁。通其滞。用大黄、山桅(一作栀)。泻其秘。用车前、滑石。滑其着。用甘草梢者。取其坚而泻火也。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7L 页
{酉四。}六一散(万〇一名天水散。〇一名益元散。〇加辰砂。即名辰砂益元散。〇加牛黄。即名牛黄六一散。)
白滑石(四两。)甘草(一两。)细末。白汤调服。〇马方。滑石腻白者。研细水飞。过晒乾六两。粉甘草去皮炙一两。每服一二钱(一作戋)。凉水温水。任意调服。 〇张云。治中暑身热烦渴。小水不利。河间云。治痢之圣药。分利阴阳。去湿热。其功大矣。一方。加牛黄。治烦而不得眠。翟云。里热小便黄赤。神气不清。方用此方滑石味甘。气寒沈重。入足阳明。主燥湿行积滞。清利(一作痢)六腑。甘草甘温。能解热调中。所谓温能除大热者。是也。
  {酉五。}二仙汤(龚)
黄芩(去朽)、白芍(生用各等分。)温服。如神。
  {酉六。}二母散(张)
贝母、(去心。童便洗。)知母(各等分。)乾生姜(一片。)为末。每服五分。或一钱。沸汤下。〇张云。治肺热咳嗽及疹后嗽甚者。
  {酉七。}二望散(孟)
苦蔘 三钱(一作戋)。 蚕僵 二钱(一作戋) 为末。吹入。〇孟云。治咽喉。
  {酉八。}十仙汤(龚)
柴胡、葛根、玄蔘、黄连、黄芩、桅(一作栀)子、陈皮、茯苓、枳壳、生地、生姜。(孙双泉传也。)
  {酉九。}十宣散(黄。一名十全散。)
黄连、黄芩、黄柏 各一钱(一作戋)。 苦蔘、孩儿茶、雄黄(各五分。)硼砂、玄明粉(各三分。)乳香(一分。)片脑(少许。)临时入。共为极细末。每用五釐吹之。〇孙方。黄芩、黄连、黄柏、苦蔘各酒炒一钱(一作戋)。玄胡索三分。硼砂、乳香制各二分。孩儿茶、雄黄各五分。细末。每用少许吹之。 〇孙云治麻症咽喉肿痛
  {酉十。}五积散(张)
当归、麻黄、苍朮。陈皮 各一钱(一作戋)。 厚朴(制)、乾姜(炮)、芍药、枳壳(各八分。)半夏(炮)、白芷(各七分。)桔梗、炙甘草、苓(一作茯)苓、肉桂、人蔘(各五分。)川芎(四分。)(三片。)葱白(三茎。)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案此燥热之剂。大非疹家之所宜用。)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8H 页
戌亥第十一
  {戌一。}甘桔汤(万)
甘草(甘草) 二钱(一作戋)。 桔梗 一钱(一作戋)。 剉细。水一盏。煎七分。食后温服。〇马方。桔梗二钱(一作戋)。甘草一钱(一作戋)五分。或等分。〇一方。加防风一钱(一作戋)五分。〇又一方。加牛旁子一钱(一作戋)。连翅(一作翘)一钱(一作戋)。 〇张方。桔梗四钱(一作戋)。甘草二钱(一作戋)。 〇朱方。(桔梗蜜浸炒甘草。半生半灸。)〇蒙方。桔梗三钱(一作戋)。甘草一钱(一作戋)半。加玄蔘、牛旁子炒研、连翅各一钱(一作戋)。 〇万云。解咽喉。〇朱云。治火气薰逼。蕴毒上攻。痰气不顺。咳嗽失音。〇翟云。此方清肺热利胸膈。疗咽喉肿痛。甘草甘温气平。温能除大热。甘则不峻下。同桔梗清上焦之邪热。桔梗味辛苦。气微温。辛则能散。苦则能清。为舟楫之剂。载诸药不下沈。与甘草。并用恋胸膈。消膈上之痰涎。清肺中之郁热。肺热除而咽喉自利矣。
  {戌二。}桔梗汤(马)
桔梗(炒五分。)半夏 制二钱(一作戋)半。 人蔘、甘草 灸各一钱(一作戋)五分。 细切。每服三钱。或五钱。水二钟。煎半。食后温服。
  
{戌三。}甘桔牛旁汤(黄)
桔梗、甘草、连翘、牛旁子、升麻。
  {戌四。}钱氏甘露饮(王。一名千金甘露饮。)
枇杷叶(拭去毛)、生地(酒洗)、熟地(酒洗)、天冬(去心)、麦冬(去心)、黄芩(去朽)、石斛(去苗)、茵蔯、枳壳 夫炒去穰各一须(一作戋)。 甘草(灸五分。)水二钟。煎七分。食后服。〇一方。(无麦门、茵蔯叶。有山豆根、犀角屑。治口齿症。大有神效。)〇蒙方(无枇杷叶。〇一方。十味各等分。)〇张云。治胃中客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热气上攻。牙龈肿烂时出脓(一作浓)血。〇翟云。此方生津解烦。凉血清火。〇朱云。牙齿则含嗽并服。每服二钱。
  {戌五。}西来甘露饮(孙)
丝瓜藤 霜降后三日。近根二尺煎(一作剪)断。将根头一节。倒插入新瓦瓶中。上以物掩之。勿使灰尘飞入。次日以好新坛一只。将瓶中之汁。倾在坛中。仍将藤照前插入瓶内。三日后。汁收尽将坛。封固收藏。听后取用。〇孙云。此汁极能解毒清热。尤治天行时疫。每以生姜汁少许。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8L 页
加蜂蜜调匀服之。有神效。
  {戌六。}胡荽酒(万)
胡荽(四两。)细切。以好酒二盏。煎一两沸。入胡荽用物。盖定再煎。勿令泄气放冷。(一作放温。)每吸一两口微喷。从背(背一作顶。)至足。遍勿喷头面。病人常令闻荽气。〇张方。用胡荽一把。以好酒二盏。煎一两沸。令乳母每舍一两。口喷儿遍身。或喷头面。房中须烧胡荽香。以辟除秽气。能使痘疹出快煎。过胡荽悬房门上。最妙(一作妙)。或用枣灸之儿。闻枣香。尤能开胃气进饮食。解毒气。 〇又方。(芫荽酒糟蒸擦之。)
  {戌七。}儿茶散(马)
孩儿茶 五钱(一作戋)。 硼砂 二钱(一作戋)。 细末。每服一匙。用凉水一钟。调下。〇马云。治麻疹声哑无音。
  {戌八。}菉豆饮(蒙)
菉豆(炒一合。)灯心(一握。)水二碗。煎半。或温服。或凉服。重痛者引饮时。亦好。(一方。加糯米炒半合。)
  
{戌九。}茅花汤(黄)
当归头、茅花、生地黄、栀子仁、黄芩。 水煎。调百草霜服。〇孙方。(无栀仁黄芩。有牧丹皮甘草。)〇王方。(无当归。有真郁金。朱云。王方为正。)〇孙云。治麻痘鼻䘐。
  {戌十。}椒梅汤(蒙)
乌梅肉、花椒(去闭目炒)、槟榔、枳壳(一作实麸炒)、木香(另研)、香附子(便炒)、川练子、砂仁(炒研)、官桂、厚朴(姜汁炒)、乾姜(炒黑)、甘草 各一钱(一作戋)。 姜(三。)空心温服。〇蒙云。治冷蛔。亦治泄痢及腹痛甚者。(花椒。即夜椒。亦曰山椒。)
  {亥一。}羌活散(孙。一名十味羌活散。)
羌活、前胡、防风 各一钱(一作戋)。 荆芥、独活(各八分。)细辛、白芷(各三分。)柴胡、甘草(灸)、蝉退(各四分。)薄荷(三叶。)水一钟半。煎五分。无时服。〇张云。此和解疏利之药。若虚而宜补者。不得单用。
  {亥二。}羌菊散(张)
羌活、甘菊花、蝉蜕、蛇蜕、防风、谷精草、木贼、甘草、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9H 页
白蒺藜、山栀子、大黄、黄连、沙苑蒺藜(等分。)右为末。每服一钱。清味(一作米)汤调下。
  {亥三。}五皮汤(翟)
桑白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五加皮、灯心(五分。)长流水煎服。〇翟云。此利水之剂也。药之为道。辛者轻者。可使走表。枯者淡者。可使渗利。苦者寒者。可使去热。味厚质重。可使走下。是方五味。或各一其性。或兼而有之。故可渗利皮肤中之水。而调其气血也。
  {亥四。}洗心散(万)
当归(酒洗、)木通、生地、黄连、麻黄(去节)、大黄(酒蒸)、薄荷叶(各等分。)剉细。水一盏。加灯心为引。煎七分。温服。〇蒙方。(无黄连。)〇万云。治口舌生疮。
  {亥五。}王氏疏风散(蒙)
羌活、当归(酒洗)、白芍、连翘、升麻、苍朮、乾葛、柴胡、黄芩、白茯、白朮、甘草、生地(酒洗。)水煎服。
  
{亥六。}秘传鳖甲汤 缪。一名清凉健肥(一作脾)散。
鳖甲、 新瓦上醋灸黄研末。再拌醋灸乾研细二钱(一作戋)。 麦门冬 去心五钱(一作戋)。 山查肉 三钱(一作戋)。 橘红 二钱(一作戋)半。 贝母(去心。)白茯 各二钱(一作戋)。 乾葛 一钱(一作戋)半。 知母 一钱(一作戋)二分。 柴胡 一钱(一作戋)。 甘草(炙七分。)竹叶(五十片。)渴甚者。加石膏 五钱(一作戋)。 不渴者。去石膏、知母。〇蒙方。(分作二贴。)〇缪云。清凉健脾。
  {亥七。}大芦荟丸(张。一名九味芦荟丸。)
芦荟、胡黄连、黄连、白芜荑(炒)、白雷丸(破者不用)、木香、青皮、鹤虱草(微炒各一两。)麝香 一钱(一作戋)另研。 为末。蒸饼糊丸麻子大。每服一钱。空心白汤送下。〇薛方。(青皮。以龙胆草代之。麝香不用尤效。)〇张云。治小儿肝脾疳积。发热体瘦。热渴。大便不调。牙腮蚀烂。目生云翳等證。
  {亥八。}芦荟肥儿丸(孙)
芦荟、龙胆草、木香、蚋皮、人蔘、麦牙(炒)、使君子肉 各二钱(一作戋)。 槟榔、黄连(酒炒)、白芜荑 各三钱(一作戋)。 胡黄连 五钱(一作戋)。 右末。猪胆汁糊为丸黍米大。每服五六十丸。米饮下。〇张方。蚋皮作蚵蚾和(一作酥)灸。去头足。即土鳖。 〇孙云。治麻后发热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499L 页
日夜不退。肌肉消瘦。骨蒸痨瘵。
  {亥九。}健脾肥儿丸(孟)
山查净(山查净)肉、神曲(炒各二两。)黄芪(蜜水炒)、白扁豆(炒)、白朮(米汤浸炒)、白茯、山药(各一两。)当归、百合 各八钱(一作戋)。 甘草、白芍(酒炒)、地骨皮 各六钱(一作戋)。 人蔘、橘红、陈皮 各五钱(一作戋)。 川黄连 炒三钱(一作戋)。 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食远。白滚汤调服一丸。
  {亥十。}清热除疳丸(黄)
黄连、当归 各二钱(一作戋)。 青皮、陈皮、龙胆草、芦荟 各一钱(一作戋)半。 史君子 一钱(一作戋)二分。 川芎、乾蟾(烧各一钱。)为末。神曲糊为丸。米汤下。
角亢第十二
  {角一。}消毒保婴丹(万)
缠豆藤、 或黄豆。或菉豆梗上缠绕细红丝者是。于八月生气日采之。阴乾听用一两五钱(一作戋)。 山查肉、生地黄(酒浸焙)、牛旁子(炒)、辰砂(另研水飞各一两。)新升麻、赤芍 各七钱(一作戋)半。 荆芥(连穗)、防风(去芦)、川独活、生甘草、当归(酒洗)、黄连(去枝梗)、桔梗 各五钱(一作戋)。 老丝爪(一作瓜隔年经霜者二个。取连藤蒂五寸。烧存性。)赤小豆(七十粒。)黑大豆(三十粒。)右十七味。各研细末。和匀。用净砂糖。拌丸如李核大。每服一丸。浓煎甘草汤和下。 药味预备。须待春分秋分。或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洒扫静室。至诚备合。忌妇人带孝服人。猫犬见之。
  {角二。}代天宣化丸(万。即韩氏医通五瘟丹。)
甘草、(甲巳年为君土。)黄芩、(乙庚年为君金。)黄檗、(丙辛年为君水。)山桅(山栀)(丁壬年为君木。)黄连、(戊癸年为君火。)连翘、(佐去心酒洗。)山豆根、(佐)牛旁子。(佐酒淘炒。)先视其年所属者为君。次四味为臣。君药倍用。臣药减半。佐视臣又减半。共为极细末。于冬至日。修合取雪水。煮升麻汁。打面糊为丸。辰砂为衣。竹叶煎汤下。(心法曰。此方以五运为主。解毒神药也。胜三豆汤。丝瓜神砂散远矣。)又方。佐视臣四分之三。而加防风。佐去芦紫苏叶苦蔘。佐人中黄竹沥。调神曲糊为丸。辰砂确(一作雄)黄为衣。 朱云。又方。虽人中黄。能解肺腑之热。而苏防性升。苦蔘性寒。不及元方为平。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0H 页
{角三。}牛黄清心丸(万)
牛黄(二分半。)辰砂 一钱(一作戋)半。 黄连 生五钱(一作戋)。 郁金 二钱(一作戋)。 黄芩、山栀仁 各三钱(一作戋)。 细末。腊雪水。调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灯心汤送下。〇万云。治心热神虚。
  {角四。}黄连安神丸(黄)
黄连、当归、龙胆草(一作草) 各二钱(一作戋)。 石菖蒲、茯神 各一钱(一作戋)五分。 全蠍(七个。)细末。汤浸蒸饼。杵猪心血丸。朱砂为衣。灯草(一作草)汤下。蒙方。(无当归。)
  {角五。}安神丸 万。一各(一作名)七味安神丸。
当归身、黄连、麦门冬、白茯神、甘草(各半两。)朱砂(一两。)龙脑(二分半。)为末。汤浸蒸饼。和豮猪心血。捣匀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灯心汤下。万云。治心经蕴热惊悸。〇翟云。此清火养血之方也。心藏神。又主血。血虚则易于动思。思过则神不守舍。苦可以泻火。故用黄连。重可以镇心。故用朱砂。当归、麦门。能益血。甘草、茯苓。能益脾。龙脑。亦镇心解烦之药。
  {角六。}苏合丸(马)
白朮、青木香、朱砂(另研水飞)、乌犀屑、沈香、麝香(另研)、诃子(煨去核)、丁香、安息香、(另为末。用酒一升。熬成膏。)荜拨、白檀香、香附 炒各二钱(一作戋)。 龙脑(另研)、薰陆(另研)、苏合乳(一作油)。 细末研匀。用息香膏苏合油。并炼蜜为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生姜、葱白自然汁化。开白汤调下。
  {角七。}抱龙丸 张〇加牛黄四钱(一作戋)。即名牛黄抱龙丸。加琥珀。即名琥珀抱龙丸。
胆星(九制四两。)天竺黄(一两。)雄黄、朱砂 各五钱(一作戋)。 麝香(五分。另研或减半。)细末。用大甘草一斤煮。极浓汁捣丸。每两作二十丸。阴凉乾。用薄荷。或灯心汤下一二丸。〇张云。治风痰壅盛。或发热咳嗽。或惊搐等證。
  {角八。}抱龙丸(万。一名琥珀抱龙丸。)
真琥珀、天竺黄、白檀香、白茯、人蔘(各一两半。)粉草 去节三钱(一作戋)。 枳壳(麸炒一两。)枳实(麸炒一两。)辰砂(水飞五两。)金箔(一百片筛。)山药 炒熟(一作热)一斤。 牛胆南星(一两。)细末。再筛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0L 页
和匀。每药一两。取新汲水一两。重入乳钵内。杵匀丸。如弹子大。阴乾。勿用日晒则燥裂矣。每服一丸。薄荷叶煎汤和下。〇翟方。(琥珀、雄黄、天竺、黄辰砂、胆南星、山药、麝香、白茯、僵蚕、全蠍、薄荷。重各有差。)〇万云治痘惊。
  {角九。}泻青丸(万)
羌活、大黄(湿纸里煨)、川芎、当归(去芦焙)、防风、山栀仁、龙胆草(焙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竹叶汤。同砂糖水化下。〇万云治肝热作搐。
  {角十。}备急丸(万)
大黄、牵牛末 各五钱(一作戋)。 木香 二钱(一作戋)半。 细末。神曲糊丸菉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山查煎汤下。
  {亢一。}夺命丹(万)
麻黄(酒蜜炒焦)、升麻 各五钱(一作戋)。 山豆根、红花子、大力子、连翘 各二钱(一作戋)半。 蝉蜕、紫草 各一钱(一作戋)半。 人中黄 三钱(一作戋)。 细末。酒蜜和丸。辰砂为衣。薄荷叶煎汤下。
  
{亢二。}温惊丸(万。一名粉红丸。)
牛瞻(一作胆)南星(四两。)朱砂 一钱(一作戋)半。 天笠(一作竺)(半两。)龙脑 半钱(一作戋)。 坏子胭脂 一钱(一作戋)。 为末。用牛胆汁和丸鸡头子大。每服一丸。少者半丸。砂糖温水和下。
  {亢三。}豆蔻丸(马)
赤石脂、枯白矾、木香、砂仁 各三钱(一作戋)。 白龙骨、诃子肉、肉豆蔻 面裹煨热各五钱(一作戋)。 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一岁服三五十丸。三岁百丸。米汤送下。〇翟云。此治中虚大泻之剂也。然有湿而泻。有滑而潟(一作泻)。有积而泻。湿泻者。宜燥之。枯矾赤石脂。正所以燥湿也。滑泻者。宜涩之。龙骨、诃子。正所以涩滑也。积泻者。宜消之。豆蔻、砂仁。正所以消积也。木香者。调其滞气。和其腹中而已。
  {亢四。}化䘌丸(万)
黄连(半两。)蜀椒 去闭目者炒。出汗二钱(一作戋)。 苦练根白皮 乾二钱(一作戋)。 细末。乌梅(肥者七个。)艾汤浸去核。捣烂和丸。艾汤下。〇朱方。(川椒去并目者。与子蒂。)蒙方。(四味斤两皆倍。右方用倭黄连和丸。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1H 页
不成。少入面糊。艾叶汤。或黄芩汤吞下六七十丸。〇一本。乌梅煎水捣作丸。菉豆大五六十个。)
  {亢五。}化䘌丸(黄)
芦荟、史君子肉、龙胆草 各一钱(一作戋)二分。 黄连 二钱(一作戋)。 五灵脂、川练肉 各一钱(一作戋)五分。 共为末。汤浸乌梅肉为丸。滚白汤下。
  {亢六。}化虫丸(马)
鹤虱(去土)、槟榔、苦练根(东引不出土者)、胡粉(炒各一两。)白矾 明净(一作净)者烧二钱(一作戋)五分。 细末。米糊为丸。如桐子大。量小儿大小加减。一岁五丸。温浆水。入生麻油(三四点。)打匀送下。清米饮。亦可。〇马云。治诸虫细小者。皆化为水。大者自下。
  {亢七。}化虫丸(马)
硫黄(一两。)木香 五钱(一作戋)。 蜜陀僧 三钱(一作戋)。 附子(一枚炮乾另为细末。)先以附子末。用醋一钟。熬成膏。馀为细末。以附子膏。丸如菉豆大。每服二十丸。荆芥茶清下。〇马云。能化虫为水。
  {亢八。}独枣丹(马)
乾红枣(一枚去核。)雄黄(米粒一块。)右将雄黄。入枣肉内烧灰存性。研为末。米泔煎汤。入盐少许。候冷。洗疮嗽(一作漱)口。擦之。〇马云。治痘疹麻疹后牙疳。牙根溃烂肉腐出血等證。
  {亢九。}退火丹(朱)
防风、薄荷、荆芥、天麻。 煎汤候冷。调下六一散。(酉四)更加牛黄 二钱(一作戋)。 缠豆藤 三钱(一作戋)。 〇郁金退火丹。 即上本方。加郁金。冷水调下六一散。(酉四)多服取效。
  {亢十。}王(一作玉)钥匙 张〇一名玉锁匙。〇加牛黄二钱(一作戋)。即名金钥匙。
月石 五钱(一作戋)。 牙硝(一两半。)白僵蚕 一钱(一作戋)。 冰片(一字。)细末。以竹管吹入喉中。立愈。〇孙方。硼砂一钱(一作戋)。朴硝五分。僵蚕一条。片脑半分。为末吹入。 〇朱方。焰硝一两五钱(一作戋)。硼砂五钱(一作戋)。白僵蚕二钱(一作戋)五分。脑片一字。竹管吹半钱(一作戋)入喉中。 〇张云。治风热喉痹及缠喉风。〇孙云。治咽喉肿痛。或帝钟拖下。不收及喉舌强硬。
氐房第十三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1L 页
{氐一。}雄黄散(马)
雄黄(一两。)铜绿 二钱(一作戋)。 极细末。量疮大小。乾掺其上。〇黄方。雄黄一钱(一作戋)。黄蘖(黄檗)二钱(一作戋)。麝香半分。细末。先以艾汤洗之后。敷此药。以平为度。 〇孙方、王方。(与黄同。)〇马云。治小儿因痘疹牙龈生疳蚀疮。
  {氐二。}文蛤散(黄)
雄黄 五钱(一作戋)。 五倍子 去虫二钱(一作戋)。 蚕退纸 一钱(一作戋)烧灰。 枯矾(五分。)细末。以米泔水洗净(一作净)。以药敷上。一日三四次。以平为度。
  {氐三。}绵茧散(马)
出蚕蛾绵茧。(生白矾末。不拘多少填实其内。)用炭火烧。令矾汁尽为度。细研乾掺疮上。乳鹅用竹筒载药。吹入喉中。〇马云。治因痘疹。身体肢节生疳蚀疮。脓水不绝及大人小儿乳鹅等證。
  {氐四。}象牙散(蒙)
象牙(细末)、蚕茧(烧存性)、人中白、麝香(等分。)并细研。用竹筒(一作筒)吹入喉中。又敷唇龈等患处。
  {氐五。}羚羊角散(张)
羚羊角(镑)、黄芪、黄芩、草决明、车前子、升麻、防风、大黄、芒硝 半钱(一作戋)。 水一盏。煎半稍热服。
  {氐六。}黄龙散(缪)
牡黄牛粪尖。(煅存性。研极细。)梅花片脑。(一分。)研匀吹之。
  {氐七。}龙朋散(缪)
牡黄牛粪尖(一介煅研。)明矾(五分。)冰片(一分五釐。)白硼砂 三钱(一作戋)。 皮硝 주-D012钱(一作戋)。 共为细末。鹅翎管吹患处。
  {氐八。}马鸣散(万)
人中白、(即溺缸底白垽也。以物刮取。用新瓦盛之。火煅。过如白盐。乃佳八两。)五倍子 生一钱(一作戋)。另用一钱(一作戋)同矾枯。 马鸣退。即蚕退纸也。火烧二钱(一作戋)五分。 白矾 二钱(一作戋)。搥(一作槌)碎另取五倍子一钱(一作戋)。入矾于内用火煅枯。 极细末。先以米泔浓汁。浸洗疮口。以此傅之。〇万云。治走马疳。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2H 页
{氐九。}生肌散(马)
地骨皮、黄连(炒)、黄柏(炒)、五倍子(炒各等分。)细末。敷乾掺疮上。〇翟云。(有甘草。)
  {氐十。}救苦散(孟)
寒水石 井水飞洗细三钱(一作戋)。 白僵蚕 一钱(一作戋)五分。 人中白(煅)、青黛(飞过各五分。)冰片(一分。)细末搽患处。
  {房一。}三豆汤(王)
赤小豆、黑大豆、菉豆(各一升。)细甘草(甘草生剉三两。)右以三豆淘净。同甘草(甘草)用长流水八升。煮豆熟为度。去甘草。将豆晒乾。又入汁。再浸再晒。汁尽为度。逐日取豆。以水煮食之。雪水更佳。〇俗方。三豆各一升。甘草五钱(一作戋)。以水煮熟。饮汁吃豆。
  {房二。}二皮三肉汤(蒙)
苦练根白皮 三钱(一作戋)。 陈皮、山查肉 各二钱(一作戋)。木爪(木瓜五片。)乌梅(五个。)川椒(去目炒二十粒。)使君子肉 一钱(一作戋)。 水煎调雄黄(细末)槟榔 细末各一钱(一作戋)。 服。蒙云。此药通治三焦蛔。(俗称乌铳药。疑是也。)
  {房三。}猪尾膏(翟)
片脑(大儿一分。小儿半分。研细以器盛之。)小猪割去尾尖。(提起两耳。令滴血数点于器内。)白汤和服。若乡村无片脑。麻黄煎汤调服。亦可。〇俗方。以菉豆末。取猪(一作猪)尾血作丸。 〇一方。和丸小豆大。淡酒或紫草饮。和(一作化)下。热盛则新汲水化下。 〇或云。猪尾无一时休息。取振掉发扬之意也。
  {房四。}无价散(万)
人猫猪犬粪。腊月内烧为灰。砂糖水调服。〇万云。治黑陷解疫毒之良方。〇俗方。(狗粪白者。蜜炒焦。糯米炒黄热汤同浸。取清服。)
  {房五。}活龙散(俗)
活地龙(大者四五条。)(一作净)洗研取汁。入姜汁薄荷汁及蜜(各一匙。)新汲水调和。徐徐灌尽。渐次凉快。若热炽。加片脑尤妙。〇一方。(取地龙盐渍。取汁饮治咽肿。)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2L 页
{房六。}纸撚照法
烘纸作撚子。如小指大。饱蘸清油。须无泡。令不瀑咜。房内窗门闭令黑暗。观两颧。宜以撚子。在两耳边及鼻边平照(一作炤)。观中庭。宜以撚子。在两目角边平昭(一作炤)。看其皮中历历可指。是赤是紫是块是点。晓然明白。若是麻疹。则浮于皮外。肉内无根。若是痘疹根。在肉内极深。若以撚子当颧及中庭。则暗而不见。
  {房七。}苦练鸡子法(聂)
取苦练皮阔一寸。其长似儿身为度。刮去外黑皮。留白皮。切细。入瓦罐浓煎汁去渣。然后入鸡子(二个。)在内煮熟去壳。与儿空心服之。(苦练皮不结子者。不可用有毒伤人。)
  
주-D035作人中黄法(方)
以竹筒两头。留一节。作一窍。纳甘草于中。仍以竹木钉闭窍。于大粪缸中。浸一月。取出晒乾。大治疫毒。
  
{房九。}猪胞导法(万)
用猪屎胞(一个。)以竹管插放胞口中。吹起。又取猪胆汁生蜜清油。(各半杯)搅匀灌入胞中。又吹起。以线札定气。如胆导法。尤捷。
  {房十。}胆导法(万)
大猪胆(一枚。)以鹅翎筒。两头截齐。一头入胆中。线牢札定。吹令气满。纳入谷道中。直待气通取去。不损中气。强如用药。〇万云。通大便秘结之良方。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五)
 合剂篇(下)
  
心尾第十四
  {心一。}阳毒升麻汤(马)
升麻 一钱(一作戋)。 犀角屑、射干、黄芩、人蔘、甘草(各等分。)细切。水二钟。煎半。食前温服。〇朱方。黄芩二钱(一作戋)。升麻射干人蔘各一钱(一作戋)。犀角一钱(一作戋)半。甘草七分出汗则解。 〇马云。治阳毒赤班及伤寒。一二日间。身发班(一作斑)斓。或吐下后变成阳毒。腰背疼痛。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3H 页
面赤狂言。吐脓血。咽喉肿。下利。脉浮大。
  {心二。}玄蔘升麻汤(马)
玄蔘、升麻、甘草 各一钱(一作戋)。 细切。水一钟。煎至七分。温服。〇李方 三味各三钱(一作戋)。 〇马云。治发班(一作斑)。咽疼湿毒发斑。或伤寒失下。热毒在胃发斑。或汗下吐后。馀毒不散。表虚里实。发于外。甚则烦躁谵妄。宜服。
  {心三。}升麻鳖甲汤(马)
升麻 二钱(一作戋)。 当归、甘草 各二钱(一作戋)半。 蜀椒(二十粒。)鳖甲 炙一钱(一作戋)。 雄黄(四分另研。)细切。水二钟。煎半。去渣。调雄黄末温服。〇李方。甘草当归各一钱(一作戋)二分。馀并同。 〇马云。治阴斑。
  {心四。}升麻六合汤(马)
四物 各四钱(一作戋)。 升麻、连翘(各七分。)细切。水一钟半。煎至一钟。温服。〇马云。治妊娠伤寒湿毒发斑。又云。凡安胎。用黄芩。乃上中二焦药。降火下行。用砂仁。止痛行气。若血虚胎不安。阿胶主之。
  {心五。}石膏六合汤(马)
四物 各四钱(一作戋)。 石膏、知母(各五分。)细切。水一钟半。煎至一钟。温服。〇马云。治妊娠伤寒。身热大渴。
  {心六。}石膏汤(马)
石膏(一两。)栀仁 一钱(一作戋)。 大青、升麻、芒硝 各一钱(一作戋)五分。 豆豉(一合。)葱白(五分。)生姜 五钱(一作戋)。 细切。水一钟半。煎至七分。去渣入芒硝。候温。徐徐服之。〇马云。治时毒发斑。
  {心七。}三黄石膏汤(龚)
石膏 三钱(一作戋)。 黄芩、黄连、黄柏、山桅(一作栀)仁 各一钱(一作戋)半。 麻黄 一钱(一作戋)。 香豉(半合。)细切。姜(三片。)细茶(一撮。)水煎服。〇龚云。治阳毒发斑。身黄眼赤。狂叫欲走。谵语。六脉洪大。
  {心八。}承气汤 马〇加甘草三钱(一作戋)。而四物各一钱(一作戋)。即名三乙承气汤。
大黄(酒洗)、厚朴(姜制)、枳壳(麸炒)、芒硝(各等分。)细切。水二钟。先煎枳壳。至一钟半。去渣。入大黄再煎。至一钟去渣。入芒硝再少煎服。以利为度。未利再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3L 页
服。量虚实加减。〇万方。(有甘草五分。)马云。治胃实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腹满烦渴。并少阴舌乾口燥。日晡发热。脉沈实者。
  {心九。}小承气汤(李)
大黄 四钱(一作戋)。 厚朴、枳实 各一钱(一作戋)半。 水煎服。〇张方。(有乌梅。)〇李云。治病在太阴。无表證。汗后潮热狂言。腹胀脉实。六七日而不大便。喘满者。
  {心十。}调胃承气汤(李)
大黄 四钱(一作戋)。 芒硝 二钱(一作戋)。 甘草 一钱(一作戋)。 先煎大黄甘草。至半去渣。入芒硝再一沸。温服。〇李云。治伤寒里症。大便硬。小便赤。谵语潮热。又云。大黄涤热。枳泻实。厚朴消痞。芒硝润燥软坚。甘草和中。(此通三承气而言。)
  {尾一。}调中汤(马)
苍朮(一钱半。)陈皮(一钱。)藿香(炒)、砂仁、甘草(炙)、桔梗(去芦)、半夏(炮七次。)白芷、羌活、枳壳(各七分。)川芎(五分。)麻黄(去节)、桂枝(各三分。)生姜(三片。)水二钟。煎半。温服。朱方。(有白芍七分。)〇马云。治内伤外感。所发阴斑。
  
{尾二。}调中益气汤(李)
黄芪 二钱(一作戋)。 人蔘、苍朮、甘草 各一钱(一作戋)。 陈皮、升麻、柴胡 各四钱(一作分)。 木香(二分。)水煎服。〇李云。治内伤證。或大便飧泄。时见白脓。
  {尾三。}黄芪建中汤(李)
白芍 五钱(一作戋)。 桂枝 二钱(一作戋)。 黄芪(蜜炒)、甘草 炙各一钱(一作戋)。 生姜(五片。)大枣(四枚。)水煎至半去滓。下胶饴(一两。即黑饧。)再煎。熔化服之。〇翟方。(有人蔘。)李云。治虚劳里急。腹中痛。梦寐失精。四肢酸瘀。手足烦热。咽乾口燥。
  {尾四。}桅(一作栀)子仁汤(马)
(一作栀)仁、赤芍、知母、升麻、柴胡、石膏、黄芩 各一钱(一作戋)。 甘草(五分。)杏仁(去皮尖)、豆豉(一百粒。)细切。作二服。每服水一钟。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〇一方。加大青一钱(一作戋)。 〇马云。治阳毒伤寒。发热发狂。百节疼痛。身发斑烂烦躁。面赤咽痛。
  {尾五。}栀子大青汤(李)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4H 页
(一作栀)子、大青、黄芩 各一钱(一作戋)半。 升麻 一钱(一作戋)。 杏仁(八分。)葱白(三茎。)水煎服。〇李云。治孕妇伤寒发斑变黑。
  {尾六。}大青四物汤(马)
大青 四钱(一作戋)。 阿胶(炒成珠)、甘草 炙各一钱(一作戋)。 香豉(一合。)细切。水一钟。煎至七分。温服。〇马云。治瘟毒发斑。
  {尾七。}黑膏(马)
生地黄(半斤。)香豉(一觔。)细切。以猪膏二觔合煎之。取浓汁如膏。用雄黄、麝香。如菉豆大。各一块为末。入膏内搅匀。每服弹子大一块。白汤化下。李方。(斤两不同。)李云。治温毒发斑。〇马云。治湿毒发斑。又云。冬月太暖。人受不正之气。至春斑如锦文者。浮脉属阳。脉沈属阴。皆宜服之。以消疫毒之气。
  {尾八。}消斑青黛饮(李)
黄连、石膏、知母、柴胡、玄蔘、生地黄、栀子、犀角、青黛 各一钱(一作戋)。 人蔘、甘草(各五分。)(一片。)(二枚。)水煎。入苦酒一匙服。〇李云。治阳毒热发斑如锦纹。
  {尾九。}犀角消毒饮(马)
牛旁子 炒四钱(一作戋)。 荆芥穗、防风 去芦各二钱(一作戋)。 甘草 一钱(一作戋)。 犀角 一钱(一作戋)。另鎈为末临服入为(一作之)。 细切。水二钟。煎半。调犀角末。温服。〇马云。治发斑瘾疹等症。
  {尾十。}加味败毒散(马)
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当归、川芎、枳壳、桔梗、茯苓、人蔘(各五分。)甘草、薄荷(各二分半。)加白朮、防风、荆芥、苍朮、芍药、生芐(各五分。)细切。水一钟。姜(三)(二。)煎七分。温服。〇马云。治瘟疫发斑及瘾疹等症。或因虚而感冒风湿发斑。
箕斗第十五
  {箕一。}溯源解毒汤(万)
当归身、川芎、生地黄、白芍、人蔘、连翘、黄连、甘草(生)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4L 页
陈皮、木通(各等分。)剉细。加淡竹叶(十片。)水一盏。煎半。温服无时。〇万云。解胎毒之良方。
  {箕二。}解毒防风汤(马)
防风 一钱(一作戋)。 地骨皮、黄芪、芍药、荆芥穗、枳壳、牛旁子(炒各五分。)细切。水二钟주-D002半。温服。〇马云。治发斑及瘾疹痒痛。
  {箕三。}乌药顺气饮(危)
麻黄、陈皮、乌药 各一钱(一作戋)半。 川芎、白芷、白僵蚕、枳壳、桔梗 各一钱(一作戋)。 乾姜(五分。)甘草(三分。)(三。)(二。)煎服。〇危云。治一切风痰(一作疾)。又治瘫痪。
  {箕四。}葛根橘皮汤(马)
葛根、橘红、杏仁、知母、黄芩、麻黄、甘草(各等分。)细切。每服五钱。水一钟。煎至七分。温服。〇马云。治肌肤斑驳疼。温初发颏面。心闷吐呕清汁。
  
{箕五。}黄连橘皮汤(马)
黄连 四钱(一作戋)去毛 、橘皮、杏仁(去皮尖)、枳壳、麻黄(去节汤泡)、葛根 各二钱(一作戋)。 厚朴(姜制)、甘草 灸一钱(一作戋)。 细切。作四服。每服水一钟。煎至七分。温服。〇马云。治湿毒发斑。
  {箕六。}人蔘羌活散(薛)
人蔘、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茯苓、枳壳、川芎、天麻、甘草、地骨皮(各三分。)入薄荷(五叶。)姜水煎服。〇薛云。治痘挟疹。
  {箕七。}加味羌活散(马)
羌活、前胡 各一钱(一作戋)。 人蔘、桔梗、甘草(灸)、枳壳(麸炒)、川芎、天麻、茯苓 各五钱(一作戋)。 蝉蜕〇薄荷 各三钱(一作戋)。 细切。水二钟。姜(三片)煎半。温服。〇马云。治感四时不正之气。发为瘾疹。
  {箕八。}前胡甘草汤(王)
前胡、甘草、生地、玄蔘、连翘、茯苓、木通、蝉蜕、麦门冬、川芎、陈皮、当归、生姜。水煎服。〇王云。治水痘黑水流。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5H 页
{箕九。}活命饮(薛)
金银花、陈皮 各三钱(一作戋)。 皀角刺(炒)、川山甲(蛤粉用炒)乳香、没药、白芷、防风、当归 各一钱(一作戋)。 贝母、天花粉、甘草(甘草节各七分。)每服五钱。酒煎。婴儿母同服。为末酒调服。亦可。〇薛云。治一切疮毒痘毒。
  {箕十。}泻心散(马)
龙脑、牛黄、朱砂 各一钱(一作戋)五分。 大黄(生一两。)各另为末。和匀。再研。每服三钱。凉生姜汤。蜜水调下。〇一方。(治心经蕴热。黄连不拘多少。细末水调服。)〇马云。治心经邪热狂言妄语。心神不安。
  {斗一。}清肌散(危)
即荆防败毒散。(丁四)加天麻、薄荷、蝉蜕、姜(三。)〇危云。治瘾疹。或赤或白瘙痒。
  {斗二。}消风散(马)
荆芥穗、甘草(灸各二两。)陈皮(焙去白)、厚朴 姜制去粗皮各五钱(一作戋)。 人蔘(去芦)、白僵蚕(炒)、防风(去芦)、藿香叶、白茯苓、川芎、蝉退(去土炒)、羌活(各一两。一方各等分。)细末。每服二钱。感风头痛。鼻流清涕。荆芥荡茶清。调下。遍身疮癣。温酒下。〇李方。(斤两不同。有细茶一撮。)〇马云。治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等症。〇李云。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眩。项背拘急。鼻嚏声重。耳作蝉鸣。
  {斗三。}拔毒散(李)
寒水石、生石膏(各二两。)黄柏、甘草 各五钱(一作戋)。 为末。新水调。鸡羽刷上。或摊纸花贴之。〇李云。治丹毒流走不定。
  {斗四。}参滑散(薛)
地骨皮、麻黄(去节一分。)人蔘、滑石、大黄(煨一分。)知母、羌活、甜葶苈(炒一分。)甘草(灸半分。)右为末。每服半钱。水一小盏。小麦(七粒。)煎数沸。每服三五匙。不可多服。
  {斗五。}麦汤散(马)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5L 页
地骨皮(炒)、甘草(甘草灸)、滑石(各五分。)麻黄(去节)、人蔘、熟芐、知母、甜葶苈、羌活(各三分。)为粗末。水一钟。小麦(七粒。)煎半。温服。〇王方。无热(一作熟)芐有大黄。 〇马云。治水痘。
  {斗六。}胡麻散(李)
胡麻子(二两半。)苦蔘、荆芥穗、何首乌(各一两。)威灵仙(炒)、防风、石菖蒲、恶实(炒)、甘菊、蔓荆子、白蒺藜(炒)、甘草(甘草) 各七钱(一作戋)半。 为末。每二钱。薄荷汤下。〇李云。治风热瘾疹。遍身瘙痒。或成疮疥及紫白癜风。
  {斗七。}枳实酒(危)
枳实 不拘多少。麸炒。黄切片。每三钱(一作戋)。 温酒一盏。浸一时。去枳实。饮酒。〇危云。治遍身白疹瘙痒。
  {斗八。}三仙散(马)
山查、神曲、麦芽(各一两。)细末。每服二钱。入白砂糖(一分。)百沸汤。调下。马云。治云头疹。
  
{斗九。}漏芦汤(马)
漏芦、白敛(一作蔹)、黄芩、麻黄、朴硝、升麻、甘草(甘草灸)、枳实(去白麸炒)、芍药 各一钱(一作戋)。 大黄 二钱(一作戋)。 〇一方。(加连翘。去枳实芍药。)〇一方。加连翘、枳壳、地丁、金银花。去甘草、枳实、芍药馀各等分。大黄、地丁、金银花减半细切。每服三钱(一作戋)。水一钟。煎至七分空心热服。或加姜三片薄荷三片。煎以利下恶物为度。 〇马云。治五种丹毒及一切疮疖毒肿。初觉一二日。便如伤寒。头疼暍(一作烦)渴。拘急恶寒。肢体疼痛沈重。恍惚闷始(一作乱)。坐卧不宁。皮肤壮热。大便秘涩。小便赤黄。惟孕妇忌服。
  {斗十。}漏芦汤(马)
漏芦、升麻、大黄、黄芩、蓝叶(即大蓝青靛叶)、玄蔘(各等分。)细切。每服二三钱。水一钟。煎至七分。温服。热甚。加芒硝。〇马云。治脏腑积热发为肿毒。时疫疙瘩。头面红肿。咽嗌填塞。水药不下。一切危急疫疠。
牛女第十六
  {牛一。}玉粉散(朱)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6H 页
蛤粉 四两七钱(一作戋)半。 滑石 四两二钱(一作戋)半。 寒水石(煅)、粟米粉(各一两。)定粉 五钱(一作戋)。 石膏、白石脂、龙骨 各二钱(一作戋)半。 为末、乾掺患处。〇朱云。治汗浸成疮肿痒掀痛。
  {牛二。}灵草丹(方)
紫背浮萍(四两。)汉防己 五钱(一作戋)。 浓煎热汤洗。或浮萍晒乾。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用黑豆淋酒化下。〇方云。治一切风疾及瘾疹、紫白癜、风斑疹、疥癣。
  {牛三。}苍耳丸(方)
苍耳叶。 五月五日割取洗净。晒乾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〇方云。治诸风瘾疹、紫白癜。
  {牛四。}蓝叶散(朱)
蓝叶、乾葛、升麻、生地黄。赤芍、川芎、杏仁、知母、柴胡、白芷、甘草 生各一钱(一作戋)。 石膏、栀子(各五分。)水煎服。〇朱云。治丹毒。
  
{牛五。}葛根汤(王)
葛根 二钱(一作戋)。 黄芩、大黄(醋炒)、栀子、朴硝、甘草 各一钱(一作戋)半。 〇王云。治阳毒。
  {牛六。}败蒲散(万)
用古蒲扇烧灰。每服三钱。温酒调下。无时服。〇万云。止汗。
  {牛七。}塌气丸(万)
黑牵牛、(二两。半生半炒。取头末一两。)木香(半两。)鸡心槟榔(一双白者。)共为末。神曲糊为丸。黍米大姜汤下。〇万云。治腹胀。
  {牛八。}龙脑膏(万)
冰片。 研末新宰猪心血和丸。员眼核大。小儿服半丸。大人服一丸。万云。治毒不出心烦。
  {牛九。}牛李膏(万)
牛李子不拘多少。取汁。石器中熬成膏。(牛李子。野生道边。至秋结实。黑丸成穗。)每服皀子大一丸。煎杏胶汤化下。〇万云。治黑陷便秘里实。
  {牛十。}温粉扑法(万)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6L 页
黄连、贝母、牡砺粉(各半两。)粳米粉(一升。)细末。傅于身上。〇万云。治汗出太多不止。
  {女一。}陈氏异功散(薛)
木香、当归、茯苓 各三钱(一作戋)半。 肉桂 二钱(一作戋)。 人蔘、肉豆蔻、陈皮、丁香、半夏 各二钱(一作戋)半。 白朮、厚朴、附子 各一钱(一作戋)半。 剉细每服三钱姜(三)(二。)水一钟。煎半温服。去附子。亦可。若里虚泻甚。又不可无。量儿大小。加减服之。〇翟云。주-D013治纯阴无阳之剂。非虚汗(一作寒)者。不可주-D015用。
  {女二。}九味异功煎(张)
黄芪 灸三钱(一作戋)。 人蔘、当归、熟地 各二三钱(一作戋)。 肉桂 一钱(一作戋)。 甘草(灸七分。)丁香(三五分。)乾姜(炮)、附子 制各一二钱(一作戋)。 〇张云。治寒战咬牙呕吐泄泻腹痛虚寒等症。如泄泻腹痛。加肉豆蔻。或加白朮。
  {女三。}陈氏木香散(翟)
木香、大腹皮、人蔘、肉桂、半夏、青皮、前胡、赤茯、甘草、诃子肉(煨去核)、丁香(各等分。)虚加黄芪(等分。)水一钟。姜(三片。)糯米(一撮。)煎半温服。〇翟云。此治纯阴无阳之剂。或泻泄而渴者。盖胃虚而寒则生泄泻。失津液则令人渴。是方也。补胃、温胃、调胃、止泻。盖胃不虚寒。则泻自止而渴自除矣。〇陈云。腹胀渴者。泻渴者。足指冷渴者。惊悸渴者。寒战渴不止者。气急咬牙渴者。饮水转水泻不已者。以上九症。皆非热也。乃津液少。脾胃肌肉虚故耳。宜木香散治之。
  {女四。}木香大安丸(万)
木香 二钱(一作戋)。 黄连、陈皮、白朮 各三钱(一作戋)。 山查肉、枳实 夫炒(麸炒) 、莱菔子(炒)、连翘、神曲(炒)、麦芽(炒)、砂仁 炒各一钱(一作戋)半。 为末。神曲糊为丸。陈仓米汤下。
  {女五。}木香槟榔丸(张)
木香、槟榔、青皮(去瓤)、陈皮(去白)、枳壳 夫炒(麸炒) 、蓬朮(煨切)、黄连(各一两。)黄柏(去皮)、香附(炒)、大黄(炒各三两。)黑丑(取头落末四两。)滴水为丸。豌豆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姜汤送下。以微利为度。〇张云。治一切气滞心腹痞满。胁肋胀满(一作闷)。大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7H 页
小便涩秘不通。
  {女六。}丁香脾积丸(万)
三棱(去毛。醋浸煨。)、莪朮(去皮如上制各五分。)丁香、木香(各五分。)青皮(去瓤)、乌梅肉(烧存性)、猪牙、皀角 烧存性各三钱(一作戋)。 巴豆(去壳取肉四十九粒。)细末。醋调神曲糊为丸菉豆大。每服五七丸原物汤下。
  {女七。}六味回阳饮(张)
人蔘(一二两。)熟地 五钱(一作戋)或一两。 当归 三钱(一作戋)。 制附子、炮乾姜 各二三钱(一作戋)。 灸甘草 一钱(一作戋)。 水二钟。武火煎七八分。温服。肉振汗多者。加灸黄芪。或冬(一作灸)白朮。泄加乌梅五倍(一作味)子。虚阳上浮。加茯苓。肝经郁滞。加肉桂。〇张云。治阴阳将脱等症。
  {女八。}温中益气汤(聂)
当归(酒洗)、白茯苓、山查肉(各六分。)人蔘、白朮(制各五分。)灸甘草、川芎(各四分。)白芷、防风(各三分。)木香、官桂(各二分。)黄芪(生用八分。)(一)(一。)煎服中病即止。〇聂云。治痘虚影澹白。
  {女九。}蔘砂和胃散(聂)
白朮(去芦刮皮炒)、白茯(各五分。)人蔘、砂仁(研)、半夏(制各四分。)藿香、陈皮(各三分。)灸甘草(二分。)(去皮三片。)水煎服。〇聂云。治虚寒呕吐。
  {女十。}人蔘麦门散(万)
麦门冬、葛粉 各二钱(一作戋)。 人蔘、甘草、升麻(各五分。)澹竹叶(七片。)糯米(一合。)水煎。米熟去渣。温服。〇万云。治痘中渴。
虚危第十七
  {虚一。}养脾丸(万)
人蔘、白朮、当归、川芎 各一钱(一作戋)半。 木香、青皮、黄连、陈皮 各一钱(一作戋)。 砂仁、山查肉、神曲(炒)、麦芽(炒各五分。)细末。水调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陈仓米饮。送下。
  {虚二。}益黄散(万)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7L 页
陈皮(一两。)青皮、甘草(灸)、诃子肉(各半两。)丁香 三钱(一作戋)。 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万云。补脾虚寒。〇翟云。青皮能快膈平肝。
  {虚三。}温脏丸(张)
人蔘(随宜用无亦可)、白朮(米泔浸炒)、当归(各四两。)芍药(酒炒焦)、茯苓、川椒 去合目(一作口)者。炒出汗。 细榧肉、史君子(煨取肉)、槟榔(各二两。)乾姜(炮)、吴茱萸(汤泡一宿炒各一两。)右为末。神曲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或百丸。饥时白汤下。如肠(一作脏)寒者。加制附子(一二两。)脏热者。加黄连(一二两。)〇张云。治诸虫积既逐而复生者。多由脏气虚寒。宜温健脾胃。以杜其源。此方主之。
  {虚四。}理阴煎(张)
熟地 三五七钱(一作戋)或一二两。 当归 二三钱(一作戋)或五七钱(一作戋)。 灸甘草 一二三钱(一作戋)。 乾姜 炒黄色一二三钱(一作戋)。 或加桂肉 二钱(一作戋)。 水二钟。煎七八分热服。〇张云。凡脾肾中虚等證。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君之类。宜温润者。当用理阴大营之类。欲知调补。当先察此。
  
{虚五。}养中煎(张)
人蔘、白扁豆 炒各二三钱(一作戋)。 山药、茯苓 各二钱(一作戋)。 乾姜(炒黄)、灸甘草 各주-D014钱(一作戋)。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嗳腐气滞者。加陈皮 一钱(一作戋)。 或砂仁(四分。)又如胃中空虚觉馁者。加熟地 三五钱(一作戋)。 〇张云。治中气虚寒呕泄。
  {虚六。}蔘姜饮(张)
人蔘 三五钱(一作戋)。 甘草(灸)、乾姜(炮各五分。)水一钟。煎八分。徐徐服之。〇此方。(陈皮或荜拨。或茯苓。皆可酌而佐之。)〇张云。治脾肺胃气虚寒吐咳。气短吐乳。
  {虚七。}参柳汤(缪)
西河柳 风乾二钱(一作戋)。 沙蔘、桔梗、贝母 各一钱(一作戋)。 甘草(五分。)水煎服。〇缪云。痘后疹之主方。
  {虚八。}麦煎散(王)
滑石、地骨皮、赤芍、石膏、白茯、杏仁、知母、甘草、葶苈子(炒)、人蔘、麻黄(各等分。)每服一钱。麦子煎汤下。〇一方。(去地骨皮、滑石。加羌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8H 页
活、川芎。用薄荷煎汤调下。)〇王云。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语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如初生芽。儿感冒风冷。鼻塞身热。鼻(一作喷)嚏多啼。每一字麦汤调下。
  {虚九。}二陈汤(翟)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水煎服。〇翟云。此治脾胃湿痰之方也。水谷入胃。无非湿也。脾土旺则能运化水谷。以成津液。上归于肺。下达膀胱。无湿气之可留也。惟脾弱不能剋制。运化停于膈间。中下二焦之气。薰蒸稠黏。以成其痰。是方也。半夏辛热。能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湿去则痰无由以生。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陈皮辛温。能利气。甘草甘平。能益脾。益脾则土足以制湿。利气则痰无能留滞。此二陈之旨也。
  {虚十。}栀连二陈汤
白茯苓(八分。)黄连(姜汁炒)、栀子(姜汁炒各五分。)半夏(四分。)陈皮(去白)、甘草(灸各二分。)生姜(二片。)缓缓服。吐止即勿服。
  {危一。}解毒托里散(万)
黄芪、当归、防风、荆芥、连翘、金银花、木通、赤芍、甘草节。 水煎。入酒少许服。〇蒙方 各一钱(一作戋)。 〇翟云。黄芪蜜灸。乃补气之药也。与当归并用。古人谓之补血汤。阳生阴长之义也。血旺则自不留邪。防风、荆芥、木通。又开导疏利之品。邪自不能留。金银花、连翘、赤芍、甘草节。清热解毒之圣药。毒自不得昌炽而内消。故曰解毒内托散。
  {危二。}凉血解毒汤(孙)
当归 一钱(一作戋)二分。 白芷(五分。)升麻(四分。)紫草 一钱(一作戋)五分。 红花 一钱(一作戋)。 赤芍药。一钱(一作戋)。 桔梗(八分。)连翘(三分。)灯心(二十根。)水煎服。〇孙云。治女人出痘。非经。期于发热时而血忽生。
  {危三。}凉血地黄汤(孙)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8L 页
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白朮、升麻、黄连、甘草(甘草)、人蔘、山桅(一作栀)仁、玄蔘。 水煎服。〇孙云。治室女出痘。遇经不止。热入血室。
  {危四。}当归养心汤(孙)
人蔘、当归、麦门冬、甘草(甘草)、升麻、生地黄(各等分。)加灯心。 水煎服。〇孙云。治女人出血。口瘖不能言者。
  {危五。}甘草(甘草)泻心汤(仲景。一名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斤洗。)黄连(一两。)乾姜、黄芩、甘草(灸)、人蔘(各三两。)大枣(十二。)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〇张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此方主之。半夏、乾姜之辛。入脾以散结气。黄连、黄芩之苦。入心以泄痞热。蔘甘大枣之甘。入脾주-D031缓其急也。
  {危六。}龙胆泻肝汤(薛)
龙胆草 酒炒一钱(一作戋)。 车前子(炒)、当归尾、木通、泽泻(大人倍用)、甘草、黄芩、生地、山栀(大人倍用。)水煎服。〇张云。治肝经湿热。或囊痈下泔便毒。小便涩滞。或阴囊作痛。小便短小。 若治小儿。子母同服。
  {危七。}泻肝散(孙)
羌活、川芎、防风(各八分。)当归 一钱(一作戋)。 山栀子、龙胆草(各五分。)大黄 酒蒸三次一钱(一作戋)。 水煎服。〇一方。(有木通柴胡黄芩。)〇孙云。治女人经水不断。适逢出痘。发热昏沈。言语狂妄。
  {危八。}洗肝明目散(翟)
当归、川芎、羌活、防风、栀仁、龙胆草、柴胡、密蒙花、木贼草(各等分。)细末。每服一钱(一作戋)。澹砂糖(一作糖)。水调服。〇翟云。芎、归补血。目得血而能视。羌、防散热。热退则目明。龙胆、柴、栀入肝经。以清肝火。目者肝之窍也。密蒙、木贼。又拳毛倒刺。眼中流泪。所不可缺之药也。
  {危九。}人蔘清肺饮(吴)
杏仁、麻黄、柴胡、陈皮、芍药、五味子、桑白皮、枳壳、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9H 页
荆芥穗、人蔘、甘草、薄荷、葱姜。水煎服。〇吴云。治风邪客热。嗽声不断。气促喘闷。痰盛鼻塞。咳嗽失音。烦渴若见里症(一作虚)。泄泻饮食。进少呕吐。手足厥冷。其疮灰白者。皆不可服。
  {危十。}甘桔清金散(万)
桔梗(一两。)牛旁子 炒七钱(一作戋)。 连翘(去心)、甘草(甘草) 各五钱(一作戋)。 诃子肉 三钱(一作戋)。 细末。每服一钱。薄荷叶(少许。)同煎服。〇万云。治肺热。声不清响。
室壁第十八
  {室一。}桃仁承气汤(万)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研泥勿煎。)大黄 二钱(一作戋)。 官桂、红花 各一钱(一作戋)。 甘草(五分。)下四味研细。水一盏。煎七分。去渣入桃仁泥。化开。食前服。〇朱方。桃仁二十粒去皮尖。桂枝一钱(一作戋)去皮。大黄五分。芒硝二钱(一作戋)。甘草一钱(一作戋)五分。右水煎四味去渣。入芒硝。再煎数沸服。
  {室二。}导赤通气汤(万)
生地、木通、麦门冬、人蔘、石菖蒲、甘草、当归身、灯心。作引水煎服。〇万云。治心虚声揭。
  {室三。}桂枝大黄汤(翟)
桂枝、白芍 各二钱(一作戋)半。 大黄 一钱(一作戋)半。 甘草(五分。)(一斤。)水一钟。煎半。食前服。〇翟云。此治寒热不调。腹中作痛之方。寒热不调者。先食热物。后食寒物。二者不调。以致腹痛也。桂枝能散真寒。大黄能泻实热。芍药健脾和肝。甘草调中益气。寒热得调。腹气自舒也。
  {室四。}羌活散郁汤(翁)
防风、羌活、白芷、荆芥、桔梗、地骨皮、川芎、连翘、甘草、紫草、大腹皮、鼠粘子。 右为粗散。水一钟。灯心(十四根。)煎六分。温服。〇翁云。专治实热拥盛。郁遏不得达表。气粗喘满。腹胀烦躁。狂言谵语。睡卧不宁。大小便秘。毛竖面浮。眼张若怒。并有神效。并为风寒外搏。出不快者。同治。
  {室五。}羌活救苦散(万)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09L 页
羌活、白芷、川芎、防风、桔梗、蔓荆子、黄芩、连翘、升麻、大力子、人中黄(各等分。)薄荷叶(七片。)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室六。}参苓五皮散(翟)
人蔘、白朮、茯苓、甘草(甘草)、麦门冬、黄芩、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茯苓皮、陈皮、猪苓、泽泻、木通、滑石(各等分。)水煎服。
  {室七。}枣变百祥丸(万)
青州枣(三十个去皮核。)红牙大戟(去骨一两。)水一盏。煎至水尽。去大戟不用。将枣捣烂为丸。从少至多。木香汤吞下。以利为度。
  {室八。}阿魏积块丸(孙)
山查肉、南星(皀角水浸)、半夏、麦芽(炒)、神曲(炒)、黄连(各一两。)连翘、阿魏(醋浸)、瓜蒌仁(菰蒌仁)、贝母 各五钱(一作戋)。 芒硝(风化)、石咸、萝葍子(炒)、胡黄连 各二钱(一作戋)半。 右为末。姜汤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姜汤下。
  
{室九。}黄连阴䘌丸(王)
黄连 二钱(一作戋)。 芦荟、乾蟾 煅各一钱(一作戋)二分。 史君子肉 二钱(一作戋)半。 芜荑 一钱(一作戋)半。 川练子肉 一钱(一作戋)。 为末。乌梅洗净去核。捣膏和丸。米饮下。〇王云。治狐惑疮。
  {室十。}冯氏天花散(万)
天花粉、桔梗、白茯、诃子肉、石菖蒲、甘草(各等分。)细末。用水调半匙。在碗内。外以小水竹(七茎。)黄荆(七条。)缚作一束。点火在碗内煎。临卧服。〇万云。治痘失声。
  {壁一。}密蒙花散(张)
密蒙花、羌活、白蒺藜(炒)、木贼、石决明(各一两。)甘菊(三两。)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〇张云。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一作眵)泪羞明。赤肿翳障。
  {壁二。}柳花散(孙)
柳花 五七钱(一作戋)。 紫草 一两二钱(一作戋)。 升麻 九钱(一作戋)。 归身 七钱(一作戋)半。 为末。每服七钱。葡萄煎汤调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10H 页
下。〇孙云。治室女发热经行。
  {壁三。}苏解散(聂)
山查肉(八分。)牛旁、连翘(各七分。)前胡、乾葛、升麻、紫苏、白芷(各五分。)防风、荆芥、蝉退、桔梗、小川芎、紫草、木通、羌活(各四分。)甘草(三分。)(三片。)水一钟。煎半温服。〇此方。(去紫苏白芷羌活。加黄芩黄连酒炒各六分。即名清解散。毒气壅盛者用之。)聂云。为风寒所束者用之。〇翟云。此解表疏利之方也。
  {壁四。}逍遥散 孙。加丹皮、山桅(一作栀)。即名加味逍遥散。
白朮、茯苓、当归、芍药、甘草、柴胡(各等分。)加枣(一枚。)水煎服。〇孙云。治女人出痘。寒热不调。经水不调。服此。其血不致妄动。
  {壁五。}安胎散(孙)
川芎、当归、白芍药、人蔘、白朮、白茯苓、甘草、条芩、陈皮、紫苏、砂仁(炒)、阿胶(炒)、香附、艾叶、紫草(一作草各等分。)加姜、枣。水煎服。
  
{壁六。}罩胎散(孙)
川芎、当(一作川)归、芍药、人蔘、白朮、茯苓、甘草、柴胡、条芩、防风、荆芥、白芷、葛根、砂仁、紫草、阿胶、桔梗、糯米。水煎服。〇一方。(有陈皮枳壳。大热加郁金。)〇孙云。治妊妇出痘。
  {壁七。}如圣散(孙)
白朮、黄芩、当归、枳壳、黑豆、大腹皮、砂仁、甘草、桑上羊儿藤(即桑寄生各等分。)水煎服。〇孙云。治妊妇出痘安胎。
  {壁八。}黑神散(孙)
当归、川芎、熟地黄、炮姜、桂心、蒲黄(炒)、香附(童便炒)、木香、青皮、黑豆。 酒水各半。煎服。〇孙云。治妇人出痘分娩后。瘀血作痛。
  {壁九。}紫草饮(万)
紫草茸、人蔘、山查肉、蝉蜕、枳壳、穿山甲(土拌炒各等分。)木通。
第七集医学集第五卷○麻科会通 第 510L 页
水煎。分作三四次温服。〇万云。治倒陷腹胀大小便秘。〇翟云。紫草味苦气寒。能利九窍。若心经有热。闭塞不通。血气凝滞者。必可用也。穿山甲有开径辟路之捷。治凝滞之峻药。虚者慎用。所以人蔘以防气脱。馀皆利窍而逐毒者也。
  {壁十。}橘皮汤(万)
橘皮 半留白半去白。炒二钱(一作戋)。 白茯 一钱(一作戋)半。 半夏 一钱(一作戋)。 生姜(五分。)剉细水煎温服。